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諸位朋友,大家好。我們繼續學習《群書治要》,請看第二百二十二句: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九《論語》。

  孔子說:「君子有三項應當敬畏的事情:敬畏因果報應的事實,敬畏有德及有地位的人,敬畏聖人的教誨。小人不知道因果報應而肆無忌憚,輕佻的對待高居上位之人,侮辱聖人的教誨。」我們一句話一句話地來看。

  『君子有三畏』,這個「君子」就是指在位以及求學的人,無論是在位者與不在位者都包括在其中,只要求學就稱為君子。君子有三條恐懼的事。這個「畏」就是恐懼而不敢違背的意思。

  哪三畏?首先『畏天命』。古代的註解把這個「天命」都解釋為善惡報應。譬如何晏的《論語集解》,他認為「天命順之則吉,逆之則凶,所以可畏」。皇侃的疏舉《尚書.伊訓》解釋:「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以此來解釋這個天命。劉寶楠的《論語正義》,也是舉《周易.坤.文言》的解釋:「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些解釋都是以善惡報應為天命,這與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郊語篇》所講的吉凶禍福大意是相通的,所以我們把天命就解釋為因果報應的真相。

  『畏大人』,這個「大人」就是指在位的人。鄭康成註:「大人,謂天子諸侯為政教者。」就像天子治理天下、諸侯治理一個諸侯國家,這些人都稱為大人。為什麼要對在位的人恐懼?有的註解認為,諸侯治國、天子治天下,各有權力維護朝野安定,不能干犯,所以可畏。也就是說,在位的人他有權威,得罪了他就會為自己招致災禍,這種說法不夠圓滿。另有註解說:「大人是有德有位之人,故須畏之。」這個講法就比較圓滿了,因為對於有地位、有權位的大人,自然就令人畏懼,孔子也不必要再特意提畏戒了。

  『畏聖人之言』,皇侃疏:「聖人之言,謂五經典籍聖人遺文也,其理深遠,故君子畏之也」。「聖人之言」,就是指在五經之中記載的聖人所遺留下來的文字。五經,就是指六經中的《樂經》遺失之後留下的五經,那就是《詩》、《書》、《禮》、《易》、《春秋》。五經所記載的都是恆常不變的道理,這些道理記載在經典之中,目的就是警示後人,違背了它就會有災禍。所以「經者,常也」,這個「經」是什麼意思?就是恆常不變的常的意思。它記載的都是恆常不變的規律,所以你違背了它就會有災禍,君子畏之而不敢違背。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何晏在《論語集解》中依據老子的《道德經》說「天網恢恢,疏而不失」,解釋小人不知不畏的原因。他說,國法如網,雖然嚴密,但是犯法的人還有可能倖免;但是天命如網,恢恢疏遠,作惡之人沒有一個能夠逃避天罰的。但是這個道理只有有道德學問的君子才能夠明瞭。小人沒有道德學問,不論是在位還是不在位,對於天命不懂得,所以不恐懼,可以胡作妄為。因為不知,所以無知無識,什麼壞事都敢做,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無知者無畏」。一個人如果真正知道、相信因果報應的事實,就是讓他去做壞事,他都不敢去做。但是小人他不知道因果報應的事實,不知道天網恢恢,疏而不失,所以就敢做妄為。

  『狎大人』,這個是指小人對在位者的態度。小人既然不懂天命、不相信因果報應,如果他懂了天命,懂得了這第一學問,他也就明瞭了禍福的道理,其他的一切學問他都懂得了。而一切學問不外乎「博之以文,約之以禮」,見大人有大人之禮,這個禮很重要。所以我們學習《弟子規》、學習《常禮舉要》就非常地重要,因為「不學禮,無以立」。有德有學的君子能知天命,所以他也懂禮,也能夠禮敬大人。而小人恰恰相反,他不知道天命,也不知道禮,所以輕視大人。這個「狎」就是一切不在乎、不放在心上,沒有禮貌、很隨便、很親密。即使是像對總統,像首相、尊長,也不能夠顯得很親密而隨便;即使是他的老朋友、老同學,但是見到尊長也要體現出莊嚴、恭敬。

  『侮聖人之言』,這個「侮」就是侮慢、看不起。小人無德無學,不知道聖人所說的話是真理,所以會怎麼樣?侮慢聖人之言,不把聖人的話當一回事,甚至還批判他、侮慢他、誹謗他。像自民國以來,很多的文人提倡廢棄經書、廢棄漢字文言文,這就是「侮聖人之言」。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我們批林、批孔、批周公,打倒孔家店,這更是侮聖人之言。所得的結果是什麼?你看五倫關係沒有人講了,結果倫理關係混亂了,社會不和諧,這個都是侮聖人之言所得的結果。社會出現了很多的亂象,這個結果值得後人引以為戒、引以為鑑。

  在這一章前後兩段,前一段說君子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這三句都各有一個畏字;而後一段說小人,句法則有變化,僅僅說不知天命而無畏,然後說狎大人,侮聖人之言。為什麼會有這麼一個變化?為什麼畏天命就會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反之,不畏天命,就會狎大人、侮聖人之言?也就是說,為什麼將天命、大人、聖人之言三者連在一起?三者之間有什麼關聯?古代的帝王都是聖人,「一言而為天下法」,所以大人與聖人之言都是出自於天命。所以我們古代稱在位者是天子,什麼意思?那就是天老爺之子,是替天行道,所以他所說的話都是符合天命的。我們看天子的詔書,開頭都說什麼?「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因為皇帝是天給他的地位,是要他來賞善罰惡,所以天子所制定的制度、頒布的詔書,甚至所說的話,都不能夠違背天理。那聖人呢?聖人我們就是經常解釋為得道之人,他也就是明白天道、明白天理的人。所以他說一句話,就可以成為萬世的法則,聖人一言而為萬世法。

  中國古來有很多聖人,譬如說《論語》上就講:「天將以夫子為木鐸」。眾生有福的時候,聖人就出來教化天下,不聽聖人之言,甚至取消聖人之言,這都是侮。小人既然對天命不知不畏,所以對大人和聖人之言也是不知不畏。像中國古代傳統文化都講五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要求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夫義婦德,還有兄友弟恭、長幼有序,講朋友有信,這些都是聖人的話。但是現在呢?現在對於國家元首也不知道畏敬;打倒了孔家店,對聖人之言也是有所批判;對聖人的話也是置之不理,認為是廢話;甚至還有很多人認為,都是因為孔老夫子導致了我們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落後的局面;以為聽了聖人的話,在這個社會就行不通,還會吃虧,更不必談升官發財了。其實這些都是短見、都是誤解。

  聖人的話都是符合天命、符合天道、符合天理的話,你按著聖人的話去生活,才能夠真正獲得一個幸福美滿的人生。如果你違背了聖人的話,可以得意於一時,但是長遠上看必敗無疑。所以聖人的話不是給後人的約束、束縛,而恰恰是希望讓後人過上一個真正長久美滿的人生給以的必要的指導。如果我們明白這一點,我們再看聖人的話,就會生起感恩、恭敬之心。

  我們看下一句,二百二十三句:

  【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十四《漢書二》。

  『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說明儒家流派,它的源頭來自於掌管教化的司徒之官。司徒就是掌管教化,相當於我們現在的教育部長。但是在中國古代,教育是核心,其他所有的部門都是為教育服務的,所以司徒很重要。它的宗旨就是輔助君主順應陰陽、闡明教化的。他們涵泳於六經的教誨之中,存其心意於仁義之間。這是講儒家這個流派是從哪兒來的,它的宗旨是幹什麼的,它以什麼經典作為自己修學的依據。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所以儒家的核心思想就是仁義。所以有樊遲來問仁,孔老夫子說:「愛人。」什麼是仁?就是發自內心地真誠去關愛、幫助一切人,這個就叫仁了。顏淵問仁,孔老夫子說:「克己復禮為仁。」「請問其目?」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一切不符合於禮的要求,都不要去看、不要去聽、不要去說,甚至都不能夠起心動念。就是能夠使自己回歸到禮的要求上,這樣就可以慢慢地達到仁了。子張問仁,孔老夫子說:「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哪五者?那就是「恭、寬、信、敏、惠」,把這五者推行於天下就稱為仁了。在《論語》中還講了為仁之方,那就是忠恕之道,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就是為仁的方法。你通過忠恕之道就能夠體會到什麼是仁心,漸漸地離仁心也就接近了。「孟曰取義」,講捨生取義。仁者愛人,義者循理,這個是儒家學說的核心。

  他們是『祖述堯舜』,這個「祖」就是始的意思,「述」就是修的意思,也就是他們以堯舜為始祖,並且遵修堯舜之道。堯舜之道,孟子說「孝悌而已矣」,「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如果人人都能夠做到孝悌,並且把這種孝悌之心推而廣之,來關愛、照顧一切和自己有緣的人,這個就是堯舜之道了。

  『憲章文武』,這個「憲」是法的意思,就是效法;「章」就是明。「憲章文武」就是以文王和武王為明法。

  『宗師仲尼』,這個「宗」是尊的意思,「師」就是以仲尼為老師。「宗師仲尼」就是師尊仲尼之道。尊師仲尼之道,向孔子學習,最重要的要學習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精神。他說他自己沒有什麼發明創造,他所講的都是古聖先賢傳下來的道理。為什麼孔老夫子不講創新、不講發明創造?因為聖人之言,都是明瞭宇宙人生真相的人所講出來的,既然是真理,這個真理都是圓滿的,你不能夠在真理上添一點,也不能在真理上減一點。而且真理一定是一而不是二。聖人所說的話,那都是明心見性的人所講的話,明心見性的人,心性也是一不是二,它也是圓滿的,所以你也不可能在聖人之言上增一點,在聖人之言上減一點。這就是古人所說的「英雄所見,大略相同」,用佛教的話來講就是佛佛道同。

  所以你明白這一點,你才知道為什麼孔老夫子他採取了一種「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這種做法。很多人不了解這一點,他認為中國古人他不講創新,沒有創新精神。其實你看《易經》,它作為群經之首,它的第一個含義就是變易、變化的意思。什麼是變化的?這個世間的萬事萬物的現象是變化莫測、變化無窮的,所以你要懂得與時俱進。所以禮它是有損益的,夏商周都是在前代的禮上有所損益。

  但是《易經》的易的第二個含義,就是不易、不變的意思。告訴我們什麼樣的人才有資格談創新?只有掌握了那個不易的、不變的規律的人才有資格談創新。所以創新並不是打著創新的旗幟、喊著創新的口號去胡作非為,去做一些不符合規律的事,最後走了很多的彎路,繳了很多的學費,還給自己找藉口說,既然要創新就要繳一點學費,這都是不負責任的做法。

  《易經》的易字,第三個含義就是簡易、簡單的意思。告訴我們創新的結果,聖人所理解的宇宙人生的真相,都是要用非常簡單的話來表達出來。所以大道至簡,它不崇尚談玄說妙,要用以人們能夠理解的話把它講出來。因為它很容易記、很容易理解,所以才能夠在社會上推行。

  所以你看我們說《四庫全書》,都講什麼內容?我們給它概括一下,那就是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五常,仁義禮智信;四維,禮義廉恥;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這些字概括起來,其實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十二個字就把整個《四庫全書》的內容涵蓋其中了。而這十二個字,就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價值觀、核心精神。因為它概括得簡單,每一個價值觀只有一個字,所以它容易記憶,也容易理解,也容易在社會上普遍的推行,成為中國人依以奉之的價值觀。

  『以重其言』,就是要顯明其言論的重要性。

  『於道最為高』。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它在各種學問中最受崇尚。在先秦時期,春秋戰國的時候有諸子百家,儒家後來最受推崇,從漢代到清代一直都是以儒家的禮義文化來治理天下,所以它是在各種學問中最受崇尚。「於道最為高」,也有解釋說,它以道作為追求的最高境界,這個理解也是可以的。

  在漢代的揚雄《法言篇》中,他給「儒」下了一個定義,他說什麼是儒?「通天地人者曰儒」。這就是告訴我們學習儒家的人,他對於天地自然的規律,對於社會人倫關係的道理都通達無礙,了解得很清楚、很透徹,這樣的人才被稱為儒。這個儒字,是一個單立人加一個「需」字,告訴我們什麼?學儒的人是人之所需,是我們社會大眾所急需的。

  為什麼是所急需的?譬如說我們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我們把儒家打倒了,孔老夫子也沒有人敢提了,五倫關係不僅沒有人講了,而且被徹徹底底地顛覆了、破壞了。出現了學生去批鬥老師,兒女去揪鬥父母,夫妻之間被分成不同的派別、同床異夢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人最親近的人、最值得信任的人都可以背叛我們,他就把五倫關係徹徹底底地破壞了,這個時候人就生活在地獄當中。

  所以我們看到文革的遺毒一直流傳到今天,怎麼表現的?經歷過文革的人,對自己最親近的人,包括他的兒女,都不能夠完全信任。為什麼?因為在那個時代,我們最親近的人都可以背叛自己,請問這個世界上還有誰值得相信?所以你看,那個時候五倫關係完全被顛覆了、混亂了,人活得就不像人了。從這裡我們體會到,學儒的人給大家講解五倫大道,讓大家依教奉行,使人倫關係和諧,這是社會所急需的。

  在《周禮.天官》上也對「儒」下了一個定義,「四曰儒,以道得民」。這個儒是幹什麼的?他給大家講的是「道」,所以深得民心,受到人們歡欣喜悅的接受和擁護。從這裡讓我們看到,道德教育並不是像我們現在的道德教育那樣,都是逼迫著人們,讓人們去勉強參加的,不參加不行,你考核不及格。古時候的儒家的道德教育是怎麼樣的?它是能夠深入人心、它深得民心,使人們發自內心地想要去參加的。

  像我們在前幾年,國內流行舉辦傳統文化的論壇。這個傳統文化的論壇都以儒家的五倫學說為核心,教導人如何去孝敬父母、教育兒女、夫妻和諧相處、兄弟和睦。結果怎麼樣?結果這個論壇是採取網上自願報名的形式,論壇的現場只有三、五千人,但是每一次網上自願報名的,都要超過上萬人。像有一次,我們到河南周口去參加一次論壇,其中有一位聽眾,他是美國的華人,他從美國坐了飛機飛到了北京,然後從北京又坐了飛機飛到了鄭州,從鄭州坐了汽車來到了周口,參加這樣的一個論壇。而這個論壇是連續四天到五天,每一天從早到晚全都有課,安排得滿滿的。但是四、五天之後,參會的人數並沒有減少,反而是一天比一天多。為什麼?因為這個父親聽了覺得很好,打電話給兒子過來聽一聽;丈夫聽了覺得很好,打電話給妻子,讓妻子過來聽一聽。到最後一天要結束的時候,人數愈來愈多,聽眾還戀戀不捨,意猶未盡。我們看了這樣的傳統文化論壇,我們就能夠體會到儒家「以道得民」的這種效果。

  所以我們現在的道德教育之所以不得力,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虛心地從中國傳統儒釋道的教育中吸取經驗。這個是我們講的儒家者。

  下面我們看下一句,二百二十四句:

  【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紀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者之術也。合於堯之克讓。《易》之嗛嗛。一謙而四益。此其所長也。】

  這句話也是出自於《群書治要》卷十四《漢書二》。

  這個是講道家的流派。道家這一流派,大概是出於史官。『歷紀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它就是依次記載古今成敗存亡禍福的規律。它出於史官,史官當然記史,記載歷史的事件、各個朝代興衰成敗的原因,在這些原因之中,就總結了成敗存亡禍福的規律。我們學習《群書治要》,我們考察歷史,我們也發現了一些盛衰、存亡、禍福的規律。

  盛世之主與民同樂,愛民如子,視民如傷,而衰世之主殘害其民,以民為土芥,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甚至還踐踏人民的利益;盛世之主考察歷史,以史為鑑,而衰世之主自驕自智,自以為聰明;盛世之主任用忠賢,這些忠賢之人能夠犯顏直諫,他能夠改正自己的問題、糾正自己的錯誤,所以他能夠使國家興盛,衰世之主聽信奸佞,就喜歡聽諂媚巴結的人、阿諛奉承的人,所以看不到自己的過失;盛世之主樂聞其過,衰世之主樂聞其譽;盛世之主反求諸己,衰世之主怪罪他人、推卸責任;盛世之主抑損情欲,衰世之主縱欲享樂,成由勤儉敗由奢;盛世之主以天下為公,衰世之主以天下為私。這個都是總結歷史得出的興衰成敗、存亡禍福的規律。

  所以《太上感應篇》,你看道家的勸善書開頭就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告訴我們,禍福都是自己招感的,作善就有善報,作惡就有惡報,就像影子隨著身體一樣,報應非常地迅速。所以「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一切福田,不離方寸」,都要向自己的內心中去求。《老子》上也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這也都是總結歷史規律得出來的道理。

  『秉要執本』,他能夠掌握要領和根本。『清虛以自守』。「清虛」就是清淨虛無,內心裡沒有貪瞋痴慢疑,所以內心清淨無染,空無一物。為什麼孩子的記憶力好?就是因為孩子天真無邪,他心裡沒有裝著雜七雜八的事,所以他的記憶力就好。所以中國古人講「空靈」,因為你內心清淨、空虛,所以反應靈敏,記憶力就好。隨著年齡的增長,把愈來愈多的事情、不該記的事情都記在頭腦裡、記在心裡,心就被添滿了,所以就反應不靈敏,記憶力也就遲鈍了。

  《弟子規》上教導我們,「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告訴我們不要把自己的心變成承載別人過失的垃圾桶。我們這個心本來是很乾淨的、很空虛的,就像剛剛買來的垃圾桶,它和別的桶也沒有什麼不同,它也是很乾淨的,但是為什麼變成了污穢不堪的垃圾桶了?就是因為我們經常把髒東西、垃圾往裡面扔,最後這個垃圾桶就變得污穢不堪,不招人喜歡了。我們的心本來是純淨純善的,沒有貪瞋痴慢疑,你把別人的過惡總是放在心上,一想起來就念叨一遍,把自己氣一遍,這就是把自己的心變成了承載別人過失的垃圾桶,首先受到傷害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所以要做到「清虛以自守」,「自守」就是以清淨無為作為自己的操守,守住自己的本性,守住自己的本分,它表現出來,外在的行為就是溫良恭儉讓。內心沒有貪瞋痴慢疑,外在表現出來溫良恭儉讓,這就是「清虛以自守」。他於人無爭、於世無求,隨緣而不攀緣。

  『卑弱以自持』,自身保持卑弱的姿態。像《道德經》上說「上善若水」,他把最高的德行比作水。這個水它就有卑弱的特點,它有什麼特點?「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水它總是利益萬物、滋養萬物、給予萬物,但是卻不和人爭,不爭功德,能夠處在眾人所厭惡的環境中。眾人所厭惡什麼?眾人所厭惡的就是卑下,但是水它卻樂於處在卑下的地位。因為它處在卑下的地位,所以就接近於道的境界。你看海納百川,正是因為它處在低下的地位,所以所有的河流都匯向於大海,都歸於大海。「夫唯不爭,故無尤」,正是因為他不刻意地去和別人爭,爭權爭利、爭功釣名,所以他內心沒有憂慮、沒有憂鬱,也沒有來自外界的憂患、憂難。為什麼?因為你不和別人爭,別人也不會把你當成障礙,所以他們也不會想方設法地來對付你。

  所以你看水它有很多的特點,它本身無色無味、純淨純善,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無所滯。所以你看它隨方就圓,說明它能夠隨緣而沒有執著。而且面對著前面的高山,它就會繞著流過去,說明它怎麼樣?它不和別人去對立,它能夠想辦法去繞行,這也是一種智慧的表現。它以各種各樣的姿態存在於自然界,對於自然的這種規律沒有違背,全都是隨順。但是水它又很堅毅,滴水穿石,看起來它是至柔軟、至弱的,但是它的作用卻很剛強。所以,老子經常用水來比喻一個人最高的德行。

  『此君人南面者之術也』。他認為這種「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的態度,是統治人民、面南而稱王者的策略。為什麼面南稱王者(也就是當君主)需要有這樣的德行?因為一個人當君主,他不是一個人自己去治理國家,他必須能夠任用賢才。那怎麼樣才能夠使德才兼備的人來到自己的身邊?他就必須有這種「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的態度。

  像《說苑》上就講:「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榮名者,必尊賢而下士。」這個君主要想平治天下,而且使自己名垂不朽,必須要任用賢德的人,禮敬讀書人、士大夫。所以《易經.益卦》上說:「自上下下,其道大光。」身處上位,而能夠以禮敬的態度對待在下位的人,他的前途一片光明。《易經.屯卦》也說:「以貴下賤,大得民。」雖然身處高位,處於君主之位,但是能夠謙恭地尊敬地位卑微的人,一定能夠大得民心。「夫明王之施德而下下也,將懷遠而致近也」。如果明智的君主能夠布施恩德,而且以謙恭的態度對待地位卑微的人,就能夠安撫遠方的人,而使近處的人親附。「朝無賢人,猶鴻鵠之無羽翼,雖有千里之望,猶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什麼意思?如果你的朝中沒有賢德的人,你不能感召德才兼備的人來輔助你,就像鴻鵠沒有翅膀一樣,雖然想翱翔千里,但最終也不能夠達到。怎麼樣才能夠達到預期的目的?「是故絕江海者託於船,致遠道者託於乘,欲霸王者託於賢」。所以你想橫渡江海,你必須依靠舟船;你要想走遠路,必須依託於馬車;你想稱霸天下、興起王業,必須依託於賢德的人。「非其人而欲有功,若夏至之日而欲夜之長也,射魚指天而欲發之當也。」你看古人這個比喻,比喻得非常形象。如果你所任用的人不是合宜的人、不是適當的人,還想成就功業,這就如同是什麼?如同是在夏至這一天,夏至白天是最長的,但是你想在夏至當天期望夜晚更長,向天射箭還能夠求得射到魚,這是不可能的。「雖舜禹猶亦困,而又況乎俗主哉。」這樣的事對於虞舜、大禹這樣的聖人都是很困難的,都是難以達到的,他們都會陷於困境,更何況是一般的君主!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要想成就功業,君主必須依託賢明的人。

  類似的故事在《晏子》上也有。譬如說,齊景公有一次問晏子:「我的先君齊桓公,曾經率領兵車三百輛,結果九次會盟諸侯,統一天下。而現在我所率領的兵車有一千輛,可以趕上齊桓公的業績,在他之後一統天下嗎?」晏子怎麼回答的?晏子回答說:「齊桓公率領兵車三百輛,可以九會諸侯,一統天下,那是因為他左有鮑叔牙、右有管仲的輔佐。而您呢?現在左右全是娼優,諂媚、邪惡的人在前,阿諛奉承的人在後,又怎麼可能趕上齊桓公而成就霸業?」這個故事很有味道,告訴齊景公,桓公之所以稱霸天下,最重要的是因為他有德才兼備的人來輔佐他,而且他能夠任用賢才、信任賢才。而如果你齊景公也想稱霸天下,不是說擁有眾多的兵力就足夠了,而應該效法他任用賢才的智慧和度量。

  《體論》上也說:人沒有不想安存而厭惡危亡的,沒有不想得到榮耀、安樂而厭惡勞苦、受辱的,但是很多人都不能得到他們想要的,又免不了他們所厭惡的。也就是很多人得不到榮耀,但是卻經常受苦、受辱,這是什麼原因?就是因為沒有按照規律辦事。那怎麼樣才是按照規律辦事?很簡單,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宮室建得又高又華麗,那你一定是要懸重賞求得良匠,把這個宮室建好,對內不會因為他是親戚就任用他,對外也不會因為他和你的關係遠而不任用他,必須要得到合適的人選,才放心地把這份工作交給他。這樣,建造的宮室就又華麗又高大,住在裡邊很安逸、很快樂。但是在求取輔佐之臣的時候,卻不能像求取建造宮室的人這樣有公心,你所求的都是什麼人?都是諂媚巴結的人,和你關係親密的人。所以「圖國不如圖舍,是人主之大患也」。你看這句話說得多好,說你為國謀事、治理國家,還不如去謀劃如何建一個宮室這樣地用心,這是君主最大的憂患。

  所以你看,領導者必須自己謙虛處下,你才能夠感召德才兼備的人來到你的面前輔佐你。所以在《韓詩外傳》上有這樣一句話,告訴我們,君主、做領導的應該選擇什麼樣的人來輔佐自己?他把輔佐的人分為幾個層次,說一個人的智慧像有源頭的活水一樣源源不斷,他的行為可以作大眾的表率,這樣的人被譽為「人師」,人的老師;他的智慧可以砥礪磨鍊人,他的行為可以輔正人,這樣的人可以稱為「人友」,就是人的朋友;一個人能夠嚴格按照法律來行事,奉公守法、忠於職守,不敢做錯事,也不敢為非作歹,這樣的人可以譽為「人吏」,官吏的吏;一個人在他人面前一味地討好對方,使對方高興,人家一呼喊他,他就連聲答應,這樣的人被稱為「人隸」,這個是奴隸的隸,就像奴隸一樣。後邊又說,上等的君主是以師為輔佐,中等的君主是以友為輔佐,下等的君主是以吏(官吏的吏)來輔佐,使國家危亡的君主是以隸(這個是奴隸的隸)為輔佐。所以我們觀察一個人所任用的人,就可以知道他的興衰成敗了。

  所以「欲觀其亡,必由其下。故同明者相見,同聽者相聞,同志者相從」。所以你看一個人快要滅亡了,一定是由於他所任用的屬下。有同樣敏銳眼光的人,才能夠互相發現;有同樣聰慧的聽力的人,才能夠互相傾聽;志同道合的人,才能夠互相跟從。所以他得出結論說,「非賢者莫能用賢,故輔佐左右所任使,有存亡之機、得失之要也,可無慎乎!」不是賢德的人,他就不可能任用賢人,因為他一來發現不了賢人,第二他有嫉賢妒能之心,即使有賢德的人在身邊,他還會因為懷疑,他不敢去任用。所以君主任用的輔佐之臣,關係到君主存亡的徵兆、得失的關鍵,怎麼能夠不謹慎?你看,這個告訴我們什麼?這告訴我們,任用什麼樣的人,對於領導者、對於君主事業的興衰成敗有著重要的作用。

  在《後漢書》上也說:「秦之將亡,正諫者誅,諛進者賞,嘉言結於忠舌,國命出於讒口」。秦朝將要滅亡的時候,有什麼徵兆?能夠諫諍的人、犯顏直諫的人被誅殺,阿諛奉承的人受到賞賜,善言凝結於忠臣的口中說不出來,國家的命令都是出於讒邪之口,這是導致秦朝滅亡的重要原因。所以君主他任用什麼樣的人,就關係到自己的興衰成敗。

  在《群書治要.賈子》上記載著類似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講得很有意思。梁懷王對賈子說,現在的人能夠把得到天地之道的人稱為「先生」,這是為什麼?賈子就回答說,「先生」這個號是泛稱,大可稱國君,中可稱卿大夫,下可稱一般的平民百姓。如果為其正名的話,它不是「先生」而是「先醒」。也就是說,這個「先生」來自於「先醒」,就是先覺醒、先覺悟的意思。有的君主沒有學習治國之道,終日茫然不明得失,不知道治亂存亡的根本原因,每一天匆匆忙忙,就像喝醉了酒一樣。而賢明的君主好學不倦,勤於治國之道而不覺得厭倦,因此他很聰慧,就比較先地明瞭了治國之道。一旦治理國家,他就知道應該怎麼樣把國家治理好;國家還沒有混亂,他就知道國家混亂的原因;國家還沒有安定,他也知道如何使國家安定;國家沒有危亡,他也知道危亡的根源何在。這樣的人稱為「先醒」,先覺悟、先覺醒。

  世間的君主有先醒者、有後醒者、有不醒者。下面就分別舉了三個例子。

  楚莊王與晉國交戰,大獲全勝。回來路過申侯的封地,申侯就為他進奉飯食。到了中午的時候,楚莊王還沒有吃飯,申侯就過來請罪。楚莊王嘆了一口氣說:「這不是你的過失。我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君主是賢明的君主,又有賢師來輔佐的人,這稱為王,可以稱王;君主是中等的君主,又有良師來輔佐的人,可以稱霸;君主是下等的君主,他的群臣中又沒有一個能趕得上他的,這樣的人一定會滅亡。』現在我是下等的君主,而我的群臣又沒有人能比得上我。我也聽說過,這個世間不缺少賢德的人,而天下有賢德的人,而我卻得不到,像我這樣的人生活在世上,還吃什麼飯?」你看楚莊王他就是一個先醒者,他雖然戰勝了晉國這樣的大國,他的道義能夠使諸侯都順從,但是他還在想著怎麼樣得到賢良的人來輔佐自己,到了中午都忘了吃飯。這樣的人就是明君,被譽為「先醒者」。

  其次又講了一個後醒者的例子。宋昭公逃亡到邊境,喟然嘆了一口氣說:「唉,我知道我所以滅亡的原因了。因為自從我稱王之後,我身邊事奉的人有數百人之多,沒有一個不說我是聖明的君主。在內聽不到我的過失,在外也聽不到自己的過失,所以我才淪落到今天的地步,我有今天的困境也是應該的。」從那以後,他洗心革面,白天學道,晚上也講道,這樣勤學不厭。到兩年之後,他的美聲遠聞,大家都稱頌他。宋人把他迎回來,重新使他復國,終於也成為一代賢君。他過世之後,人們給他一個諡號,稱為「昭公」。這個例子就是說,亡國之後又醒悟了滅亡的原因,所以被稱為「後醒者」。

  還有一個不醒者的故事,講的是虢君。從前虢國的國君驕縱放逸,喜歡自吹自擂,諂媚巴結的人都受到了重用,自己親屬也受到了重用,犯顏直諫的臣子被誅殺放逐,結果怎麼樣?政治一片混亂,整個國家的人都不服從他了。後來,晉國就舉兵討伐他,虢君被迫出走。他逃到了一個水澤地,說:「我渴了,想喝水」。他的車夫就給他敬獻了一杯清酒。過了一會兒他又說:「我餓了,想吃飯。」他的車夫又給他敬獻了一些肉乾、乾糧等等。虢君一看就很高興,問道:「從哪裡來的這些東西啊?」車夫就說:「我已經儲備得很久了。」虢君覺得奇怪,他說:「你為什麼要儲備這些東西?」車夫說:「是為了國君您逃亡的時候,防備路上飢渴而準備的。」虢君就更奇怪了,他就又問:「你早就知道我會有逃亡的這一天嗎?」車夫說:「我知道。」虢君說:「你既然知道,為什麼不勸諫我?」車夫就說:「因為您喜歡聽諂媚巴結的話,而厭惡正直的話,如果我過去勸諫您的話,恐怕我早就沒命了」。結果怎麼樣?虢君聽了之後勃然大怒,立刻就要發火了。於是,這個車夫趕緊謝罪,他說:「對不起,對不起,我的話的確說得有些過分了,言過其實」。虢君就又問他:「那我為什麼會逃亡?到底是什麼原因?」車夫回答說:「國君您不知道,您之所以逃亡,是因為您太賢明了。」虢君就問:「賢明是可以使人生存的,而我卻落得逃亡的地步,這是什麼原因?」車夫就說:「因為天下的君主都不賢德,只有君主您賢德,所以您才會逃亡。」虢君聽了之後喜笑顏開,說:「你看,是賢德使我落得了如此困苦的境地」。後來,他走到山中,又睏又餓,很疲倦,就枕著車夫的腿睡著了。車夫趁他睡著時,把自己的腿撤走,用一個石塊代替,自己離開了他。而這個虢君就餓死在山中,最後被禽獸所吞食。這就是一個已經滅亡了還不醒悟滅亡原因的人,這就是「不醒者」。

  這幾個故事對比非常地鮮明,告訴我們什麼叫先醒、後醒、不醒。你看這個車夫對虢君這樣的忠心,虢君逃亡的時侯還跟著他一起逃亡,還為他準備了逃亡的清酒和乾糧,確實是忠心可嘉。在逃亡的過程中,車夫還想勸諫君主回頭,告訴他明白敗亡的原因,為何落得如此落魄,但是君主卻不願意聽這種實話、犯顏直諫的話,仍然還是喜歡聽逢迎巴結的假話。最後,這個車夫看他實在不可救藥,所以才不得不離他而去。所以說,賢明的臣子並不缺乏,但是君主不賢明,即使賢明的人來到面前,也不能夠被任用、不能夠被重用。所以只有賢君他能夠虛心處下,尊敬賢者、任人唯賢,才能夠使德才兼備的人來幫助他治理國家,使天下太平。

  反之,如果用人不當,也必然招致敗亡。在《昌言》上有一段話說得很好,這一段話說:「君主所任用的不是自己的親屬,就是自己所寵幸的人;所愛的不是美女,就是諂媚巴結的人。以和自己的觀點相同與否作為評判好人、壞人的標誌,根據自己的喜怒來行賞行罰。」自己一高興就賞,自己一生氣,不該罰的也罰。「喜歡美女就忽視了朝政,不理國家大事,黎民被冤枉、被殘害。雖然對待各方祭祀非常恭敬,毫不違背四時之禮」,都是按照四時的禮制來進行祭祀。「審判案件,都是嚴格地在冬日裡行刑。」這也是按照自然規律,冬天主肅殺,所以古人行刑也都安排在冬天進行。「用於占卜的蓍草和龜甲,堆積於廟門之中。」他喜歡占卜,喜歡知道事情發展的趨勢、吉凶禍福的規律,所以用於占卜的蓍草和龜甲很多,都堆積於廟門之中,一堆一堆的。「用以祭祀的純色的牲畜,成群成對地繫在豎石之上。」祭祀很恭敬,所以準備了很多的純色的牲口。「占星的人,坐在占星台上不下來,祝史跪在祭壇旁不離去。縱使做到了所有的這些,也無益於挽救他的敗亡。這樣說來,人事是根本,天道是末節,難道不是這樣的嗎?因此確信自己做事正確,不依靠天道,是最好的;擔心自己做事尚未盡善,希望藉助天道來幫助自己,是第二等的;不求之於自己,卻只祈求上天佑助的,是最下等的昏君。假使君主能夠誠心誠意反省自己,全心全意地考慮治國之道,反省自己的行為有沒有過錯,治國的方法正確與否,那麼祥瑞的事情自然會出現、吉祥之物自然會來到。這就如同從井裡能夠汲出水來,從灶爐裡能夠燒火一樣自然,有什麼值得慶賀的?因此喜歡上天的感應,喜歡珍奇的吉兆,這都是愚蠢者個人的心理,不能說是最上等之人的公德。」

  這一段話說得非常好,也值得我們特別地警惕,告訴我們,要從根本尋找國家治亂安危的原因。國家的治亂安危,不是在於你找一個人算一卦、看一看風水就可以避免不好的事情發生。甚至還聽信於鬼神。你看慈禧太后亡國,她就是不聽信聖賢之言而聽信鬼神。即使算卦的人、看風水的人、通靈的人能夠看出災禍所在,但是你要避免災禍,還是要靠自己的善心善行積功累德來實現。

  所以這一段話告訴我們,治國之本在於哪裡?在於你任用賢德之人來實施正確的綱領。你怎麼樣能感召德才兼備的人來到你的面前幫助你?那就是在上者必須能夠謙虛、恭敬、禮賢下士,這樣真正有才德的人才會來到你的身邊,協助你治理國家,國家長治久安才能夠有所保證。

  所以這裡講清淨無為以自守,自己保持卑弱的姿態,這是君人南面者必須採取的治國方法。

  後面又說,『合於堯之克讓,《易》之嗛嗛』。在《尚書》上講:「堯,允恭克讓。」「允」就是信的意思;「恭」,恭敬;「克讓」就是能讓。就是講堯帝信恭能讓。「《易》之嗛嗛」,在《易經》中的謙卦,地山謙。平時高山都是在平地之上,但是在謙卦之中,高山是居於平地之下的。看到謙卦這個卦象,提醒我們什麼?一個人有權有勢、身處高位,但是能夠謙卑自守,這樣才能夠處世無所不吉。一個人如果身處高位,但是傲慢無禮,最後也會招來嫉妒、招來怨恨。所以古人說「謙卦六爻皆吉」。在《易經》之中有六十四卦,但是在所有六十四卦之中,只有謙卦是六爻皆吉的。

    『一謙而四益』,一個謙德就能夠讓人得到天道、地道、鬼神和人道中虧損盈滿而利益謙讓的好處。《易經》中也說:「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

  我們看「天道虧盈而益謙」,你看月亮,滿月就開始減損。所以我們觀察天道自然的規律,它滿了之後就會虧。所以對於滿要虧,對於謙要助長。「地道變盈而流謙」,你看大地,水注滿了,這個地方水滿了,它自然就會流向低窪的地方,流向虛的地方,這個就叫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鬼神看到驕滿的人、傲慢的人,他都會很生氣,還會降福給謙卑的人,幫助謙卑的人。所以一個人謙虛,連天地鬼神都會護佑。「人道惡盈而好謙」,人都是厭惡驕滿的。像曾國藩先生就說,討人厭,離不開一個驕字。人都喜歡和謙虛的人共事、交朋友,一起合作,這個是人自然的規律。這是道家的長處,這是講道家這個流派是從哪裡起源的。

  我們再看第六個綱目,「禮樂」。我們看二百二十五條:

  【夫人之所以貴於禽獸者。以有禮也。】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三十三《晏子》。說人之所以比禽獸尊貴,就是因為人能奉行禮義。

  這一段話出自一個故事,在《晏子》上記載的。齊景公很嗜好飲酒,有一次接連飲了好幾天。在酒酣之時,喝得高興的時候,他竟然脫衣摘帽,親自敲擊瓦盆奏樂,並且問身邊的近臣說:「仁德之人也喜好以此為樂嗎?」有一個諛臣梁丘據就回答說:「仁德之人的耳朵和眼睛也和別人一樣,他們為什麼偏偏不喜好以此為樂?」景公一聽,就派人駕車去請晏子,晏子身穿朝服而來。景公說:「我今天很高興,願意與先生您共同飲酒作樂,請您免去君臣之禮。」晏子就回答說:「假如群臣都想免去禮節來事奉您,恐怕君主您就不願意了。現在齊國的孩童,凡身高中等以上的,力氣都超過我,也勝過您,然而卻不敢作亂,就是因為懼怕禮義。假如君主都不講禮義,那就無法役使下屬;下屬如果不講禮義,就無法事奉君主,人之所以比禽獸尊貴,就是因為有禮義。我聽說,君主如果不是因為禮義,就無法正常地治理國家;大夫如果不是因為禮義,底下的官吏就會不恭不敬;父子之間如果沒有禮義,家庭就必會招致災殃。《詩經》中有一句話說:『人而無禮,胡不遄死?』人如果不遵守禮義,為什麼不趕快去死?可見禮義不可以免除。」

  景公聽了之後很難得,他馬上接受了勸諫。「我自己不夠聰敏,又沒有好的近臣,加之他們迷惑引誘我,以至於如此,請處死他們。」要把身邊的這些近臣殺掉。晏子聽了之後又趕快來勸諫,「身邊的近臣沒有罪。如果君主不講禮義,那麼講究禮義之人便會悄然離去,不講禮義之人就會紛至沓來。如果君主講究禮義,講究禮義之人就會紛至沓來,不講禮義之人就會悄然離去」。景公聽了之後說:「先生說得好!」於是景公讓人換了衣冠,令人灑掃庭院,更換坐席,然後重新請晏子。晏子進入宮門,經過三次謙讓,才登上台階,採用的是「三獻之禮」。隨即,晏子再行拜別之禮,準備離去。景公也是以禮拜別,然後命令下人撤掉酒宴,停止音樂,並且對身邊的臣子說:「我這麼做是為了顯揚晏子的教誨」。

  在這段對話中,晏子就對景公提出來了,『夫人之所以貴於禽獸者,以有禮也』。體現了這個禮特別地重要,無論對於治國、對於扭轉社會風氣,還是對於一個人的修身都是極其重要。所以孟子很早就說過,他說人和禽獸的區別「幾希」。「幾希」就是很小一點點。只不過人把這個東西給保留下來了,而禽獸把它給喪失了。這一點點的東西是什麼?人和禽獸的區別在哪裡?就是因為人懂得禮、懂得義,他能夠用禮義來節制自己不合適的欲望和行為。所以人如果不能夠接受禮義的教誨、倫理道德的教育,那就會墮落得離禽獸不遠了。

  我們現在看到網路上的各種新聞,甚至有一些亂倫的現象,以前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事都在這個社會發生了。看到這些現象的時候,就讓我們思考一個問題,人和禽獸的區別究竟在哪裡?在改革開放之後,我們追求經濟的發展,強調GDP的增長,而且向西方學習了一些腐朽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忽視了聖賢人所講的仁義慈悌的道理,結果人與人相處、待人接物沒有了道德的底限,這個時候人就活得沒有人樣了。這就是《孟子》上所說的,「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

  所以孟子他特別強調了「恥」這個字對人的重要意義,他說「恥之於人大矣」。我們修身從哪裡修起?就是要培養自己的羞恥心來做起。為什麼「恥」這個字對人這麼重要?他說以其得之就是聖賢,失之則禽獸耳。因為一個人有了羞恥心,他就能夠成聖成賢,勇於改過;而一個人把羞恥心丟了,做什麼事都無所謂了,不知慚愧了,久而久之就墮落為禽獸了。

  所以在《了凡四訓》上他講了這樣一段話:「思古之聖賢,與我同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師?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塵情,私行不義,謂人不知,傲然無愧,將日淪於禽獸而不自知矣。」這句話講得很好。讓我們想一想古代的聖賢人,譬如說孔老夫子、孟老夫子,現在孔子學院、孟子學院到全世界都去建設,為什麼?說明世界各地都嚮往孔子、孟子的教誨。孔子、孟子和我們同樣是人,為什麼他們能夠成為百世師表,到今天不分種族、不分國籍的人還願意向他們學習,一提到他們還非常尊敬,但是我們自己卻是一身瓦裂?這個瓦裂就是指陶製的器皿,譬如說陶製的杯子、陶製的盆子、陶製的碗等等,但是這個陶製的器皿卻破碎了,結果怎麼樣?結果是一文不值。「耽染塵情」,過分地放縱於感官的享受、欲望的滿足。「私行不義」,偷偷地做著一些不仁不義的事情。「謂人不知」,還以為別人都不知道。「傲然無愧,將日淪於禽獸而不自知矣」,就這樣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一天一天地淪落為禽獸而不知不覺,還自以為是、妄自尊大。

  看了這一句話,就是提醒我們,聖賢人和一般人的區別何在?聖賢人並不是一個過失都不犯的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是聖賢人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他們有了過失能夠改過、懺悔。所以怎麼樣?「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能夠改過這個善是最大的善,沒有比能改過這個善更大的善了。所以他犯了過失,知道慚愧、知道羞恥,所以勇於改過,才成聖成賢。所以沒有人生來就是聖賢人,生來就一個過失不犯,聖賢人也都是一點一點地修成的。

  羞恥心羞恥什麼?並不是說我做了一個錯事、犯了一個過失感到羞恥,我們每一個人本性都是純淨純善的,本來都具有明德,本來就是聖人、賢人,但是現在卻淪落成凡夫了,淪落成一般人了,這一點就非常值得慚愧。所以有了羞恥心,進而能夠改過自新,你才能夠在道德上不斷地提升,最終成聖成賢。相反,如果一個人沒有了羞恥心,那確實墮落得離禽獸不遠了。

  所以《禮記》上說:「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鸚鵡能夠學舌,能夠學人講話,但是牠不過是一隻飛鳥而已;猩猩有的時候智力很高,也會學人講話,但是牠也不離禽獸之身。現在的人不懂得用禮來節度自己不合適的欲望和行為,雖然能夠講話,但是不是也變成了會講話的禽獸了嗎?和禽獸之心沒有區別了。這個就是強調人和禽獸的一個重要區別,就是人懂得禮、懂得義,懂得用禮義來節度自己不合適的欲望和行為。

  我們再看下一句,二百二十六句:

  【故禮之教化也微。其正邪於未形。使人日徙善遠罪而不自知也。是以先王隆之也。《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釐。謬以千里。此之謂也。】

  這一句話說,禮它起的教化作用是很微妙的,是潛移默化的,它能夠防範邪惡於未形成之前,讓人不知不覺中天天向善德靠近,而遠離罪惡,所以先王都崇尚禮的教化作用。禮,禁於將然之前,都是防患於未然,所以說是『正邪於未形』,在邪惡甚至是邪念還沒有產生之前,就使人端正,讓人不知不覺之中就是向善德靠近,而遠離惡行。

  譬如說我們講禮防患於未然的作用,經常和中醫來對比。中醫是防病於未然,上醫治未病,不治已病。所以我們按著自然節律來飲食起居,這樣我們自自然然就遠離了疾病,但是在這種按著自然節律飲食起居的過程中,你遠離了疾病自己還不知不覺。同樣的道理,我們按著禮的教化來做,我們自自然然地就遠離了邪惡,我們也是不知不覺。所以《易經》上說:『君子慎始。差若毫釐,謬以千里』。君子都是重視事物的開始,在開始時若有一絲一毫的偏差,結果會造成千里之遠的錯誤。

  在《史記.宋微子世家》中記載,商紂王他剛剛開始使用象牙筷子的時候,他的叔父箕子就能夠預測到商紂王會亡國,而且他來勸諫他。為什麼?箕子就推論:他用象牙做的筷子,一定會搭配玉石做的酒杯;用了玉石做的酒杯,他就會想把全國各地的珍寶都據為己有,奢侈的車馬宮殿也會漸漸由此興起,到那個時候就無法挽救了。所以箕子屢次進諫,但是紂王根本不聽,還逼走了微子、剖殺了比干。結果最後果然如箕子所料,紂王驕奢淫逸、積重難返,最後被天下人唾棄,遭到武王的討伐,最後赴火而亡。

  所以唐太宗也說:「凡大事皆起於小事,小事不論,大事又將不可救,社稷傾危,莫不由此」。就像這個樹木剛剛開始生長的時侯,只需除根就可以拔掉,但是等這個樹長成了參天的大樹之後,就很難砍掉了。火焰剛剛點燃的時候容易撲滅,但是你等到火勢大的時候,就很難撲滅了。這些都是提醒我們,在事物有不良的開端的時候、露出苗頭的時侯,就要加以制止,防微杜漸。古人都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通過禮來起到防微杜漸的作用。這樣,通過對一切人事物,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培養起恭敬的態度,達到「絕惡於未萌,而起敬於微眇」的作用,也就是在小事上培養起恭敬之心,在這個惡沒有萌發的時候就給杜絕。這也就是這裡所說的「正邪於未形」,在人邪惡、邪思、邪行沒有產生的時候、沒有形成的時候,就給它端正,這樣就使人『徙善遠罪而不自知也』,不知不覺地就向著善德去前進,而遠離了罪惡。這就是講的禮的作用。

  我們再看下一句,二百二十七:

  【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七《禮記》。我們一句一句地來看。

  『道德仁義,非禮不成』。「道德仁義」,不藉助禮就不能實現。在這裡邊,道德是體,仁義是用。無論是體是用,都非常地抽象,怎麼樣能夠體現出道德仁義?那必須藉助於禮。譬如說我們就仁義而言,「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這個仁就是為人的根本,是人心自然而然的一種體現。這個仁又是從哪裡做起的?就是從「親親」來做起,也就是從孝敬父母、友愛兄弟來培養起一個人的仁愛之心。

  怎麼樣做才能體現出對父母的這種仁愛?我們看《禮記.內則》中就有一段描述怎麼樣孝敬父母的話。兒女侍奉父母,在雞剛叫頭遍的時候,就要趕緊起床。起床之後,要洗手、漱口,戴上冠帽、穿上端服(這個都是在正式場合才穿的衣服),再套上蔽膝,繫上大帶,插上笏板(古代的人給皇帝進諫,有一個長方形的記事板,這個叫做「笏」),左右佩戴好飾物(為的是一旦父母有需要),來到父母、公婆所居住的地方。「下氣怡聲……問所欲而敬進之」,和顏悅色地說話,問父母公婆需要什麼,就給他們敬奉上什麼。這個「色」是溫柔的面容。下氣怡聲,即使父母做錯了事,有過失,仍然是「下氣怡色,柔聲以諫」,和顏悅色地、很低聲地、溫柔地給以勸諫,不能夠厲聲厲氣地把父母呵斥一頓。

  「諫若不入,起敬起孝,悅則復諫」,如果你的諫言、規勸不被父母採用,你還要更加恭敬孝順,也沒有什麼抱怨之心,等到父母高興的時候再次去向父母進諫。如果父母不高興了、生氣了,把兒女打得都流血了,也不敢有怨恨之心。這個就是《禮記.內則》中給我們記載的兒女孝順父母的細節。就是從這些細節之中培養起一個孩子對父母的仁愛之心,培養起一個孩子永遠不與人對立的心。

  為什麼不與人對立?就是因為我們知道,人和父母,包括和他人都是一體的。現在的孩子沒有了這種禮義的教化,結果父母罵了一句、打了一下,他就有怨恨之心。到社會上,老師說了一下,說得有點重了,那更會有怨恨之心。甚至他不理解,把父母、老師都給殺掉了。這都是因為沒有禮義教化的結果。所以這個禮,就是從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培養起對父母的恭敬之心、仁愛之心。所以你看,「道德仁義,非禮不成」。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在侍奉父母的過程之中,常存這種恭敬之心,不敢忤逆父母,不敢怨恨父母之心,那走上學校,我們對老師、對同學也一樣地是順從,也一樣地沒有怨恨;走上工作崗位,對領導交給我們的任務也會認真盡責地完成,對於領導的訓導也會虛心、恭敬地接受。

  我們看舜被列為「二十四孝」之首,就是因為他給我們表現了一個「仁者無敵」的榜樣。為什麼他被稱為聖人,而我們被稱為凡人?就是因為聖人是明瞭了宇宙人生真相的人,他知道「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我和他人,和父母、兄弟,乃至於陌生人,乃至於天地萬物,都是一體的關係。什麼是一體的?就是像一個身體一樣,誰也離不開誰。譬如說牙齒不小心咬了舌頭一下,舌頭還會和它沒完沒了,要報復它嗎?而且一個真正明瞭了因果規律的人,知道我們所有的一切都不是無緣無故的,那都是有原因的,所以他明瞭了因果,他也知道應該怎麼樣去對待父母。

  仁者無敵,這種仁愛之心怎麼樣培養起來?就是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照顧父母,然後當父母訓斥自己的時候怎麼樣去應對,父母有過失的時候怎麼去勸諫,這些禮義的規定中培養起來的。所以這裡講「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我們先舉這樣一個例子。

  我們今天時間到了,我們下一次再接著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