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尊敬的諸位朋友,大家好!我們繼續學習《群書治要》,請看第二百一十六句:

  【孔子曰。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老氏稱。法令滋章。盜賊多有。】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十二《史記下》。

  『導之以政』這個「導」,皇侃的註疏解釋為「誘引也」,就是引導、誘導的意思。劉寶楠先生在《論語正義》中,依《禮記.緇衣篇》,把這個「導」解釋為「教」,就是教育的教。「政」,孔安國說:「政,謂法教也」。皇侃疏說:「政謂法制也。」「導之以政」,就是用政治領導人民,為政者制定施政條文讓人民來遵守。民眾如果有不遵守的,就『齊之以刑』,這個「齊」就是「整」的意思,也就是說用刑罰來整飭之。這樣做的結果是什麼?那就是『民免而無恥』。這個「免」,孔安國註解為「苟免」。《廣雅.釋詁》把這個「免」解釋為「脫」。意思就是說,民眾為苟免刑罰才服從政令,但並不是心服,所以當刑罰稍有鬆弛的時候,人民就會犯法,而且還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是為「無恥」。所以這個「恥」字古人特別地強調,像孟子說「恥之於人大矣」,恥這個字對於人來說太重要、太重要了。為什麼重要?「以其得之則聖賢,失之則禽獸耳。」人有了羞恥心,他做錯事能夠懺悔,就能夠改過自新,進而成為聖人、成為賢人。但是如果人做錯了事不知羞恥、不知懺悔,那就會一錯再錯,甚至墮落得離禽獸無異了。

  所以在《管子.牧民篇》中,管子也說:「禮義廉恥,國之四維」,把禮義廉恥作為維繫國家正常運轉的四個重要的綱常。「國民無恥,亡國之日,不問可知」,如果國民都沒有了羞恥之心,這個國家滅亡之日不用問也就自然知道了。意思是說,滅亡是必然的事,甚至近在眼前。

  下面,『導之以德,齊之以禮』,這個「德」,包咸的註解就是道德的意思。用道德來引導民眾,用禮來整飭管理民眾。這樣做的結果是什麼?人民『有恥且格』。這個「格」,鄭玄註解是「來」的意思。什麼意思?它有兩種解法:第一就是民心來歸,就是人民以犯罪為恥,而且誠心來歸,擁護政府;第二種解釋,就是何晏的註解,說:「格,正也」。人們有羞恥心,而且能夠改過向善,歸於正,這種講法也很好。

  「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對於我們現在的企業、政府管理、治理都非常地有意義。為什麼?因為我們現在社會出現了很多的問題,譬如說腐敗問題、食品安全問題、國有資產流失問題,等等等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很多人認為必須把西方的民主法制搬到中國來,這些問題才能得以解決。但是實際上人們在向西方學習的時候,僅僅看到了西方重視制度建設的一面,而忽視了西方的民主法制得以產生的歷史文化背景。從西方的歷史上看,西方的文化是一種宗教文化的傳統,它的政治制度維護的是公平、正義,但是仁慈博愛、誠實守信的道德教育是由教會來教導的。所以有一句話說,「熱熱鬧鬧的市場,安安靜靜的教堂」。所以你看週日的時候,孩子都跟著父母到教堂裡做禮拜,學習宗教教育。而宗教教育的核心是什麼?那就是仁慈博愛、誠實守信。所以在西方國家並沒有忽視道德教育,只不過道德教育的主體變成了教會而已,是宗教承擔了道德教育的責任。但是我們在向西方學習的時候,我們誤以為只要把西方的制度搬過來,我們社會的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結果怎麼樣?結果我們確實把西方的一些好的制度搬過來了,但是一到中國就走樣、就變味,就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什麼是水土不服?就是這個制度在西方能夠應用得很好,但是一到中國它就不起作用了。

  譬如說,安利公司剛剛到中國來發展的時候,他們有一個全球通行的無償退款制度,什麼意思?就是你把這個產品用光了,只剩下一個空瓶子了,但是你對這個產品不滿意,你就可以拿著空瓶子到公司去退款,而公司會把你所有的貨款百分之百地退還給你。為的是什麼?表示我這個產品質量很好,沒有人對它不滿意。這個制度在任何一個國家去推行的時候,沒有出現任何的問題,但是唯有來到中國,這個被譽為「華夏之族、禮義之邦」的文明古國的時候,卻出現了問題,遇到了挑戰。遇到了什麼挑戰?因為我們知道中國人都很聰明,但是有的時候聰明沒有用到正確的地方,結果怎麼樣?結果他們把用光了產品的空瓶子,他也覺得這個產品很好,但是他就好意思拿著這個空瓶子到公司去退款。而這樣的人還不是一個、兩個,是每一天都有排著長龍的人拿著空瓶子要求退款,這一下可讓安利公司的人開了眼界。為什麼?因為他們是一個跨國公司,走過了很多的國家,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現象,但是來到中國的時候,卻發生了這樣的問題。那怎麼辦?最後就迫使安利公司唯獨在中國改變了這個全球通行的無償退款制度。

  所以諸位朋友,我們看這個是制度的問題嗎?同樣的制度,在國外它可以運行得很好,為什麼到中國就變味了、就走樣了、就實施不下去?這就是孔老夫子教導我們的「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如果這個人是有德行的人,甚至是德才兼備的人,什麼樣的制度他都不會對國家、對團體產生大的危害;如果這個人是一個沒有德行的人、自私自利的人,再健全的制度,他都會有機可乘,他都會想方設法地鑽制度的漏洞,來謀取私利。

  所以我們忽視了道德教育,只是重視法制建設,那會有三個問題是不可解決的。哪三個問題?第一就是難以防患於未然。中國人說:「禮者,禁於將然之前;而法者,禁於已然之後。」告訴我們,禮儀的教化、倫理道德的薰陶,它可以防患於未然,讓人根本就不去做壞事。而法律它只是在事後給以制裁、給以補救,它可以把犯罪的人關進監獄,給他判處刑罰的處罰,但是他犯罪所造成的消極影響和後果卻是無可彌補的。

  譬如說美國安然公司的破產,就說明了這一點。安然公司是世界五百強的企業,但是就是因為他們的高管以權謀私,想方設法地鑽法律的漏洞、制度的空子,最後怎麼樣?使五百強的企業毀於一旦。這個事情敗露之後,他的首席執行官被判入獄,服有期徒刑一百六十五年。你可以把他關進監獄,給他判處長期的徒刑,但是五百強企業毀於一旦,這個結果卻是不可挽回的。所以,「法者,禁於已然之後」。所以中國人特別強調禮義道德的教育,就是它可以防患於未然。

  而防患於未然的這種效果,我們可以通過中醫來加以說明。在《群書治要》上記載,魏文侯知道扁鵲他有兩個哥哥也是醫生,於是就把他請來了,並且向他請教:「我聽說你們兄弟三人都是醫生,那麼究竟誰的醫術最高明?」扁鵲就說,他說:「我的大哥醫術最高明,因為他告訴人養生之道,按著自然節律來飲食起居,這個人基本上不得什麼病,但是他的名聲卻出不了病人這一家。我的二哥醫術其次,他是在病人有小小的徵兆的時候就能看得出來,並且給以對治,這個人也不會得什麼大病,但是他的名聲卻出不了病人所居住的這一條街。我的醫術是三個兄弟之中最差的,但是我的名聲卻最高,甚至傳遍了整個諸侯國。那是什麼原因?因為我是等這個病人已經病入膏肓了,不得不採取一些大的手段,譬如說鉗開他的血脈,給他吃一些有副作用的湯藥,然後進行針灸等等(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做手術),結果三下五除二,把他從死亡線上給救回來了。大家一看都佩服得不得了,說扁鵲這個人可以妙手回春、起死復生,真是神醫!所以我的名聲就傳遍了整個諸侯國。」

  扁鵲他出生在一個中醫世家,他是一個內行,而且他很誠實,所以把這個真實的情況告訴給魏文侯。一般的外行人看熱鬧,還以為扁鵲的名聲、扁鵲的醫術最高明。

  我們從這裡就可以明白了,為什麼現在的西醫影響超過了中醫?為什麼西方管理方式的影響超過了中國的管理方式?原因在哪裡?因為西醫都是治已病,都是在結果上、在症狀上解決問題,而中醫卻可以防患於未然,讓人根本就不得病,但是一般沒有智慧的人,卻看不到這一點,都認為西醫更有效果。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中國式的管理方式和西方式的管理方式。

  中國人強調倫理道德的教育、禮義的教化,就是防患於未然,從人的內心築起一道防線,培養起一個人的羞恥心,讓他根本就不想去做壞事,恥於去做壞事。而西方的管理方式就是用嚴格的法律監督機制,一旦一個人做壞事了,給以嚴懲,這個防患於未然的效果就差得很多了。

  如果我們忽視道德教育,只是重視法制建設,還會產生第二個問題,那就是孔老夫子這裡面所說的「免而無恥」,苟免於法律的制裁,但是沒有羞恥心。我們看到在西方近現代以來,很多西方人宣稱「上帝死了」,很多年輕人也不再相信宗教了,認為宗教是迷信。結果怎麼樣?它的政治制度仍然是以維護公平正義來進行制度安排。但是怎麼樣?但是出現了很多青少年吸毒、酗酒、賣淫、鄰里糾紛、青少年以強凌弱的現象。這些現象還沒有觸犯到法律,因為這個青少年的年齡還很低、還很小,還沒有達到法律制裁的標準。但是這些現象卻非常地普遍,西方人把它稱為Antisocial behavior,反社會行為。我在英國讀書的時候,就經常看他們的新聞,結果看到他們的議會開會,經常討論如何對治愈來愈嚴重的反社會行為。但是討論來、討論去,也沒有辦法解決。像他們的ITV就把青少年以強凌弱的現象稱為「大不列顛不為人知的恥辱」。這些問題是靠法律的懲罰無法解決的。

  在《群書治要.鹽鐵論》上就這樣說:「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廉,能殺人而不能使人仁。」法律有沒有作用?當然它有作用,它能夠把犯罪的人給以刑罰的處罰,但是培養不出一個人廉潔的節操;它能夠把一個犯罪的人殺掉,但是培養不出一個人的仁愛之心。

  如果我們忽視了道德教育,只是專注於法制建設,還會有第三個問題,那就是這裡所說的『法令滋章,盜賊多有』。也就是我們的法律條款一天比一天地更繁雜、更多、更具體、更細緻,滲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是怎麼樣?違法亂紀的人,甚至鑽法律空子的人卻依然眾多。

  有一次我們去參加一個國際會議,這裡邊有很多西方的學者,結果有一位女士她就站起來,用非常諷刺的口吻說:「你們中國人千萬千萬不要盲目地向我們西方學習,為什麼?因為我們的西方國家並不像你們想像得那麼理想、那麼美好,恰恰相反,還出現了你們幾千年前老子所描述的情形。」什麼情形?很難得,一個西方的學者,她引用了老子的這句話,那就是「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所以你看,西方國家也出現了監獄以人滿為患、政府以警察短缺為憂的情況。因為舊的監獄人愈來愈多,因為違法犯罪的人愈來愈多,所以政府不得不拿著大量的納稅者的錢去建設新的監獄。那警察呢?連大的刑事案件都應接不暇,對於那個小的民事糾紛都無有人過問了,沒有人過問。所以,這個現狀就是因為忽視了道德教育所導致的。

  並且現在很多人不以進監獄為恥,反而以進監獄為榮。你看這個剛剛進監獄的人,就會互相詢問,說:「你這是第幾次被關進監獄了?」這個人起初還很不好意思,他說:「我是第一次」。結果沒想到對方說什麼?他說:「你才是第一次,我已經是三進宮了。」你看他不以進監獄為恥,反以此為榮、以此為驕傲。所以依靠嚴格的法律、嚴密的監督機制,你可以把犯罪的人關進監獄,但是如果缺少道德教育的話,人們在監獄裡互相學習、互相切磋,學到的是更加狡詐的作案方式,把他們放回到社會,仍然會繼續危害人群,所以問題並沒有因此而得以解決。

  在《群書治要.袁子正書》上說道:「不能止民惡心,而欲以刀鋸禁其外,雖日刑人於市,不能制也。」這句話說得很好,說你如果不能制止人們作奸犯科的心,「不能止民惡心」,人民作惡的心沒有制止,「而欲以刀鋸禁其外」,而只是以刑罰禁止他們外在的行為,那你就是每一天在外面執行死刑、執行判決、懲罰犯人,都不可能制止作奸犯科的事情發生。

  中國是一個歷史很悠久的國家,它積累了很多治國理政的經驗。你看在《漢書》上也說,如果我們只是專注於制度的建設、法令的嚴苛,而忽視了倫理道德的教育,那會出現什麼樣的後果?它說「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詐起,如以湯止沸,以薪救火,愈甚無益也」。什麼意思?這個法律一出台、一公布,奸詐的行為就產生,怎麼樣逃避法律的制裁?就在這動腦筋了。令下則詐起,這個命令一下達,欺詐的行為就興起。就像揚湯止沸、以薪救火一樣,本來這個水很沸騰了,你再給它加上熱水,希望能夠止住沸騰的水;那就像以薪救火,這個火已經著得很厲害了,你還又給它添加柴火,能夠取到效果嗎?只能是使局勢愈演愈烈,於事無補。

  這些都是告訴我們,在重視法制監督機制建設的同時,必須要重視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人們只有明理了,他才不會去作奸犯科。這些都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那就是「人心正則國治,人心邪則國亂」。所以根本的根本還是要治理人心,使人心歸於正。要使人心歸於正,就是要培養人的仁愛之心。社會的安定靠的是人心正,人的善心從哪裡培養起?不是說你頒布了一、二個法律條文、規章制度就可以把人心導正的,那只是制裁了人,禁止了人外在的行為。要改變人心,培養人的仁愛之心、羞恥之心等等,還是要靠倫理道德的教育,靠孝道的教育,這個社會的風氣才能變得淳厚。這也是禮義道德的教育所起到的良好效果,這個是法律監督機制不能達到的效果。

  下一句,二百一十七:

  【子產治鄭。民不能欺。子賤治單父。人不忍欺。西門豹治鄴。人不敢欺。三子之才能。誰最賢哉。辨治者當能別之。】

  這句話也是出自《群書治要》卷十二《史記下》。

  子產在治理鄭國的時候,百姓不能欺騙他;子賤治理單父,百姓不忍欺騙他;西門豹治理鄴縣,百姓不敢欺騙他。這三個人的才能誰最高明?善於明察且懂得治理的人,應當能夠分辨得出。

  在這裡就是給我們指出了三種不同層次的管理。子產在做鄭國的宰相的時候,他把法律、監督機制設計得非常地嚴密、非常地合理,結果人們想欺騙他都做不到,一欺騙他就被發現了,所以他達到了『不能欺』的境界。西門豹在治理鄴縣的時候,他在做鄴縣的地方官,他把法律設計得非常嚴苛,只要有人犯罪就給以嚴懲,結果老百姓被嚇得戰戰兢兢,也沒有人敢欺騙他,他實現了『不敢欺』。但是孔老夫子的弟子子賤在治理單父的時候,他做單父的地方官,他把孔老夫子所主張的仁義忠恕的理念落實在治理之中,自己還起到了君親師的作用,最後他達到了老百姓不忍心欺騙他的境界,這個就是『不忍欺』。

  有智慧的人當然能夠知道,「不忍欺」是三個境界之中最高的層次。但是我們想一想,我們現在的政府管理、企業管理,又在追求哪一個層次?我們都在追求「不能欺」、「不敢欺」,還以此為先進,沾沾自喜。

  子賤治理單父到底有多好?他有一個同學叫巫馬期,他就很想去了解一下子賤治理單父到底有什麼效果,於是他就趁著夜色到單父去微服私訪。結果來到單父的時候正好是晚上,看到一個人在夜色下捕魚,但是很奇怪的是,這個人他捕上了很多魚,看了一看,又把這些魚給扔回到河裡去了。巫馬期覺得奇怪,他就走上前去問,說:「我看您捕魚,為什麼捕上了很多魚,看了一看,又把牠們給放回到河裡去了?」這個人怎麼回答的?這個人說:「我們的長官子賤告訴我們,不要去捕殺那些還在生長中的小魚,而我剛才所捕上來的恰恰是那些還在生長中的小魚,所以我看了一看,又把牠們給扔回去了。」你看,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環境保護的理念,所以現代很多環境倫理學家都呼籲,要到中國傳統儒釋道的文化之中來尋找解決現代環境危機的出路。這個確實不是偶然的,因為中國人自古以來有天人合一的理念,他有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所以這個魚沒有達到一定的尺寸,都是不能夠捕殺的。

  巫馬期聽了之後就非常地感慨,他回來向孔子稟告,他說:「子賤治理單父,能夠達到即使沒有人看管,你看他在夜色下捕魚,別人都看不到,但是也像有嚴刑峻法就在身邊一樣,非常地小心謹慎,達到了慎獨的境界。不知道子賤是怎麼樣達到這一點的?」孔老夫子怎麼說?孔子說:「我曾經問過子賤,問他用什麼方法來治理。他說,一個人對身邊的人事物有精誠之心,這個影響自自然然地就會表現在遠方,在老百姓之中自然就會產生影響。我想他一定是把這種理念運用到治理之中了。」你看子賤作為地方官,他有一種精誠的仁愛之心,愛民如子,視民如傷,制定每一個制度和政策都是為老百姓的利益著想的,完全沒有自私自利,這種精誠之心,老百姓自然能夠感受到。所以雖然這個捕魚的人可能沒有見過他們的長官子賤,但是子賤的這種精誠之心能夠為百姓所感受,所以他制定的每一個制度和政策,老百姓也願意發自內心地去配合。正是這樣,他才達到了「不忍欺」。

  所以孔老夫子說「民無信不立」,必須首先要讓人民信任政府。信任政府,政府所頒布的每一個制度、政策,他願意全心全力地去配合,這樣才能夠使政令暢通,上面發布什麼命令,下邊馬上就配合去執行。如果老百姓總是懷疑你,你這個制度、政策是不是以權謀私?是不是別有企圖?他就不願意去配合,甚至還有逆反心理,甚至還會去上訪、告狀了。

  子賤治理單父,他能夠達到不忍欺,那是不是他做得很辛苦?在《說苑》上記載,你看他是怎麼樣達到不忍欺的,他是怎麼樣做到這一點的?《說苑》上記載,孔子有一次問子賤,說:「你治理單父,大家都感到很高興、很滿意。你能不能告訴我,是怎麼樣達到這一點的?」子賤就回答說:「我對待百姓的父親如同對待自己的父親,對待百姓的兒子如同對待自己的兒子,我還體恤那些孤兒,老百姓有喪事的時候,我都為他們發自內心地感到哀痛。」孔子說:「你已經做得很不錯了,但是這還不足夠。」子賤就又接著說:「我像對待父親一樣對待的人有三個,像對待兄長一樣對待的人有五個,我所結交的朋友有十一個。」孔子聽了之後又說:「像對待父親一樣對待的人有三個,你可以教導百姓孝了;像對待兄長一樣對待的人有五個,你可以教導百姓悌了;你所結交的朋友有十一個,你可以教導百姓好學了。但是這些都屬於中等的善事,中等的人會歸附,這還不足夠。」子賤聽了之後就又說:「在百姓之中,比我賢德的人有五個,我對他們非常地恭敬,他們教導我怎樣使國家、百姓得到治理的方法。」孔夫子說:「想成就大事的人,祕訣就在於此了。以前堯舜都是非常謙恭地對待臣下,這樣才招來了賢德之士,幫助他們治理國家。所以能夠舉薦賢德的人,這才是百福的根本、神明的關鍵。可惜你所治理的地方太小了,如果你所治理的地方大,你所取得的成就就可以與堯舜相繼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告訴我們,要真正地使百姓滿意,能夠把國家治理好,禮賢下士、尊敬賢才是至關重要的。這樣才不至於讓你一個人事必躬親,那治理起來政事繁多,也會忙得不亦樂乎,感覺到很辛苦。

  所以在《說苑》上還記載,你看子賤治理單父的時侯,他是不是很辛苦?他是彈著琴,自己沒有離開過公堂,單父就得到了治理。孔老夫子的弟子巫馬期也治理單父,但是他是披星戴月、事必躬親,忙碌得不能安居,不過也使單父得到了治理。巫馬期就問:「為什麼子賤彈著琴,很安逸的,好像也沒有怎麼辛苦,就把單父治理得好了?」子賤怎麼回答的?子賤回答說:「我的做法是任人,就是任用賢人,讓德才兼備的人都出來做事,信任他們,用人不疑。而你的做法是任力,你的做法是就依靠自己出力、賣力。『任力者固勞,任人者固逸也』,出力的人,當然是勞苦奔波;而任用賢德的人,當然自身就很安逸,不用付出太多的辛勞,就能夠把國家治理得好。」

    所以子賤他是屬於任人,所以他四肢安逸、耳目不勞、平心靜氣,就讓百官把事情治理好了。巫馬期則不然,他損害自己的性情,而且辛苦地親自去教誨百姓,雖然使單父也得到了治理,但是還沒有達到最高的境界。最高的境界是什麼?是無為而治。怎麼樣才能達到無為而治的境界?首先自己要無私,要公正無私,自己要有德行;第二,就是不能夠嫉賢妒能,還要對賢才謙恭有禮,就能夠感召這些賢德之士來幫助你治理國家,這樣的話,就能夠達到無為而治的最高境界。

  從不敢欺、不能欺、不忍欺,我們知道我們歷史上所追求的境界是最高的管理境界,這個最高的管理境界就是不忍欺。

  在《群書治要.體論》上也這樣說:「德之為政大矣,而禮次之也。夫德禮也者,其導民之具歟。太上養化,使民日遷善而不知其所以然,此治之上也;其次使民交讓,處勞而不怨,此治之次也;其下正法,使民利賞而歡善,畏刑而不敢為非,此治之下也。」這裡就講到了治理的幾個境界。道德對於治理國家是最重要的,而禮是其次,再次才是法。道德和禮都是引導、教化人們的工具。

  在遠古時期,人們重視道德教育的作用,使人們每一天都向善良的方面轉變,但是卻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這是潛移默化的、最高層次的治理。遠古時期人們重視道德,我們知道這個「教」是「上所施,下所效也」,所以怎麼樣進行教育?實際上就是在上位者他能夠順道而為,是一個有德的人,屬下自然而然地就會按著他的做法去效仿,這個天下潛移默化的就受到了影響,得到了治理。其次一等,就是使人民交相禮讓,即使身處勞苦也沒有怨言,這是次一等的治理。最下一等的,就是用法律來端正,讓人們因為喜歡賞賜、獲得利益而歡喜去作善,因為畏懼刑罰而不敢去做違犯法律的事,這是最低層次的治理。為什麼是最低層次的治理?你看我們用什麼來鼓勵人向善?喜歡賞賜、獲得利益,他才去作善,他還是一種有求的心。

  就像我們現在社會,誘導人們去做事的動力是什麼?那就是名和利,如果沒有名和沒有利的吸引,大家都不願意去做事了。所以很多地方都以名利作為激勵的手段,驅動人們去做事。所以這是什麼?在古人看來,這是最下一等的治理方式。那你就是誘導人們追名逐利,當沒有名利的誘導的時候,人們獲不得名、獲不得利的時候,他就不願意去做事了,沒有更高的理想和目標。

  我這個人又不貪名、又不貪利,你拿什麼去讓我做事?我們看中國古代的聖賢人,他們不求名、不求利,為什麼他還是非常用心地讀書,用心地來工作、治國平天下?為的是什麼?你看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他心中沒有自己,但是他仍然很努力地去工作,為什麼?因為他為的是老百姓的利益,整個民族、國家的利益,所以他有更高的理想。我們古聖先賢所追求的政治叫聖賢政治,這是最高層次的治理,而不是現在西方人所說的民主政治。

  我們現在很多人希望做的事,是讓我們放棄這種好的政治形式,而追求那種低層次的管理,這是非常遺憾的事。譬如說,我們一個做企業的企業家,我們要去學企業管理,在一個有五千年歷史的企業,還有一個有兩百年歷史的企業之間,請問我們選擇去向誰學管理?任何一個明智的企業家,當然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向一個有五千年的老字號去學管理。當然我們並不否認,一個有兩百年歷史的企業,也一定有它的成功之處,否則連兩百年都維繫不了。但是它畢竟沒有一個有五千年歷史的企業更禁得起風吹雨打,更禁得起歷史的考驗。所以,作為一個有五千年歷史文化的古國,對自己的文化要有堅定的信心。但是,在五四運動和十年文革以後,由於我們對傳統文化的過度批判,使我們一度喪失了對自己文化的自信心,結果導致的是我們崇洋媚外,認為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什麼都是西方的好,所以要放棄一個五千年歷史傳統的治理方式,向一個有兩百年歷史的國家學管理。

  所以我們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要培養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這句話確實是非常重要,如果我們連自己五千年的文化看都看不懂,甚至都不願意看,我們這個文化自信從何而來?所以把這些好的經典、治理方式能夠講解出來,讓大家理解、認識,這個是迫在眉睫的。

  我們再看下一句,二百一十八句:

  【不知禮義。不可以行法。法能殺不孝者。而不能使人為孔墨之行。法能刑竊盜者。而不能使人為伯夷之廉。孔子養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為文章。行為儀表。教之所成也。】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四十一《淮南子》。

  這句話意思是說,人們不懂得禮義,國家有了法律也實行不了。法律能夠將不孝之人處死,但不能使人效法孔子、墨子那樣高尚的德行;法令能夠對盜竊人處刑,卻不能使人像伯夷那樣清廉。孔子培養的徒弟、學生有三千人,他們都能做到在家恪盡孝道,出外恭敬長上,說出的話能成為人們依循的規則,行為能成為人們的表率,這些都是教化的結果。

  你看我們現在都強調要健全法制,完善監督機制,但是這裡提醒我們,『不知禮義,不可以行法』。人們不懂得禮義,國家有了法律、有了監督機制等等,都實行不了。為什麼實施不了?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

  從實施者的角度而言,法律、監督機制都是由人來制定和實施的。所以人「不知禮義」,換句話說,制定和實施法制的人沒有公正的美德,那他不可能制定出公平合理的法律。即使公平合理的制度設計出來了,如果執法者沒有公正的美德,他也不可能把合理的制度實施到位。

  在美國聯邦上訴法院,有一位法官叫勒納德.漢德,他說了這樣一句話:「我總是不明白,人們為什麼要求助於憲法、法律、法院、法官來實現公平和正義。我反覆地告誡你們,這麼做是錯的,因為真正的公平正義只存在於男女老少的心中。如果公平正義在人們的心中死去,憲法、法律、法院、法官誰也救不了他。」也就是說,整個社會如果都沒有了公平正義的美德,法官因為你賄賂我,我就偏向於你;你是權貴,我就給你減輕刑罰,甚至給你免除刑罰。結果是什麼?結果即使這個制度設計得很完善,制度的完善、程序的公平,也只能成為那些人更加隱蔽地來腐敗、受賄的保護傘。

  所以在《群書治要.傅子》上說:「明君必順善制而後致治,非善制之能獨治也,必須良佐有以行之也。」說明智的君主一定是順著好的制度,才能夠達到天下大治的結果。但並不是說有了好的制度就一定能夠達到社會和諧、天下大治,為什麼?還必須有「良佐」,也就是好的輔佐大臣,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聖賢君子來推行好的制度。這一句話很簡單,但是把二者之間的關係講得很透徹,也就是說要達到社會治理,好的制度重不重要?這裡講了,很重要,必須順著好的制度才能夠達到天下大治。但是它也說明,有了好的制度,還必須有聖賢君子來推行好的制度,才能夠達到社會大治。如果這個制定法律的人、制定法制的人,他只是為小部門的利益著想,出於私心的考慮,他不可能制定出真正公平合理的制度,而真正公平合理的制度設計出來了,在推行的時候也必須得有公正美德的人。我們社會為什麼出現了大量的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情況?歸根到柢就是這個執行法律的人他沒有公正的美德。所以人不知禮義,這個從實施法律的人來看,這個法律也實施不好。

  另一方面,從被實施的對象,也就是廣大民眾的角度來看,如果民眾不知禮義,實施法律也達不到理想的效果。這就是這裡邊所講的,你可以把不孝的人殺掉,但是培養不出孔子、墨子那樣高尚的行為。中國古人這個道德和法律都是相配合的,他認為孝道最重要,所以法律也鼓勵人們盡孝,法律也懲罰那些不孝的人,所以「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像在古代的法律中,對那些不孝父母的,譬如說打罵父母、打罵祖父母的人,按律都當斬,都要殺頭的。雖然你通過法律可以把不孝的人殺掉,但是能培養出像孔子、墨子那樣有高尚行為的人嗎?

  你看我們學習聖賢教誨,就是要學做聖賢人,成為聖賢人的弟子。我們看一看孔老夫子的弟子,他是怎麼樣孝敬父母的?孔老夫子的一個弟子叫子路,這個子路好勇,他很勇敢。子路來見孔老夫子,說了這樣一段話,「以前我侍奉父母的時候,自己吃的就是豆葉等等非常簡單的食物,而要到百里之外為父母揹米」。因為他們家境貧寒,但是他是一個孝子,不能讓父母吃的和自己一樣的簡單,所以雖然家裡很窮,自己吃豆葉這樣簡單的糧食,但是要到百里之外給父母揹米,不論嚴寒還是酷暑都是如此。

    等他父母過世之後,他到楚國出遊,那個時候他也當了官,跟隨的車子有上百輛,隨從也很多,享受的俸祿也很厚重,吃的是山珍海味,但是怎麼樣?但是他說:「雖欲食藜藿,為親負米,不可得也。」雖然吃的山珍海味,跟從人很多,消費也很豪華了,但是他還想像以前那樣到百里之外為父母去揹糧、揹米,但是已經沒有這個機會了。所以吃起來也沒有感覺到很享受,因為父母都已經過世了,他感覺到很遺憾。孔老夫子聽了之後就說:「由也事親,可謂生事盡力,死事盡思者也。」說子路這個人侍奉父母,可以說做到了生的時候盡心盡力地供養父母,到父母過世之後,還能夠思念父母,還有這種思親的情義,念念不忘父母的恩德。你看這就是講子路的孝。像閔子騫、曾子的孝,那就更加感人了。所以你看,法律能夠殺不孝的人,但是培養不出像孔子,還有像他的這些弟子這樣有高尚德行的人。

  後面還說,法律能夠使竊盜的人被處刑,但是卻培養不出像伯夷那樣廉潔的人。伯夷、叔齊都是商朝的百姓,後來武王伐紂,取得了天下,他們兩個人不願意吃周朝的糧食,結果怎麼樣?餓死在首陽山,這是一種清廉的作風。竊盜者可以受到法律的處罰,但是做不到像伯夷、叔齊這樣的清廉。必須靠道德教化,才能夠有『孔墨之行』、『伯夷之廉』。

  後邊說,孔子培養的學生有三千人,他們都能做到在家孝養父母,出外恭敬長上,說出的話能成為人們依循的規則,行為能成為人們的表率。這是靠什麼所取得的效果?是靠法律的制裁嗎?是因為畏懼法律嗎?是教化的結果。所以你看,孔老夫子三千弟子,七十二個賢人,都是君子、聖賢,說明什麼?說明人是可以教得好的,他接受什麼樣的教育,他就成為什麼樣的人。這些人跟著孔老夫子接受的是君子聖賢的教育,所以他們成為君子聖賢也是自然而然的。你看另外的人,譬如說這個孩子從小就生活在小偷的團隊,他長大之後自自然然地就被教成小偷了;這個人從小就生活在恐怖分子的團隊,他長大之後自自然然地也就被教成恐怖分子了。所以教化特別地重要。

  孔老夫子的弟子言為世則、行為世法,就像《中庸》上所講的,「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孔子和他的弟子們都做到了這一點,這都是孔老夫子教化的成就。而這些賢才又分布在社會的各行各業,對社會整個風氣的影響也產生了很大的教化力量。我們今天有幸接觸到聖賢教誨,我們讀書也志在聖賢,也要期許自己言為世則,行為儀表,為社會大眾做出好的表率。

  不要認為聖賢人都是高不可攀的,和自己沒有關係,聖賢其實就是自己的本性,自己的本性顯發出來,那就是聖賢人的樣子,是我們本性本有的。而且孟子也說:「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如果你都不立志成聖成賢,那麼成聖成賢確實是遙不可及的一件事;如果你立志成聖成賢,而聖賢又是我們本性本有的特點,那麼「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即使一個人的習氣再重,但是那些習氣都不是本性本有的,都可以克服。聖賢是我們的本性本有的,只要你想成聖成賢,終究也是可以達到聖賢的境界,所以不能夠自暴自棄。

  下邊一句,二百一十九:

  【文子問德仁義禮。老子曰。德者民之所貴也。仁者人之所懷也。義者民之所畏也。禮者民之所敬也。此四者聖人之所以御萬物也。】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三十五《文子》。

  文子來向老子請教什麼是德、仁、義、禮。老子怎麼回答?老子說:「德是老百姓所崇尚珍重的,仁是百姓所仰慕嚮往的,義是百姓所崇敬佩服的,禮是百姓所恭敬端肅的。這四個方面是聖人用來統領萬物的道德規範。」

  首先我們看『德者民之所貴也』,德是百姓所崇尚、尊重的。「民之所貴」,說明人民非常崇尚道德。你看,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都要為有德行的人建立祠堂、建立廟來紀念。像范仲淹,他起心動念都是為了國家、為了人民著想,「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所以他所治理的地方,百姓為他立祠祭祀,這就是「德者民之所貴也」,人們崇尚德行、崇尚道德。而且當時的那些人民,天天都在關心范公有哪些教誨,他們家發生了哪些事情,都要效法他。後世建立祠堂紀念祖先,紀念祖先的什麼?最重要的就是宣講祖先的德行,讓後世來效法學習。這都說明「德者民之所貴也」。

  『仁者人之所懷也』,仁是百姓所仰慕嚮往的,如果這個地方的領導很仁慈,可能很多人都會移民到這個地方。在《史記.周本紀》上記載,周朝的先祖古公亶父,他繼承了后稷、公劉的事業,積德行義,得到了民眾的愛戴。當時薰育和戎狄要進攻周族,要奪取財物,亶父就給了他們。後來他們又來進攻,要周族的土地和人口。這個時候民眾都非常地憤怒,就想要起來抵抗。古公怎麼說?他說:「民眾擁立君主,就是為了讓君主為民眾謀利。如今戎狄來進攻,是為了我的土地和臣民,而臣民歸我還是歸他,又有什麼區別?你們要為我而戰,那不知道有多少人的父子會被殺掉,通過這種辦法讓我當國君,我實在是不忍心做。」於是亶父就帶著家人和親隨離開了他們所居住的豳這個地方,翻山渡水,到岐山這個地方安頓下來了。結果沒想到,豳地的人全都扶老攜幼,跟隨著亶父到了岐山。在他的領導之下,人們都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都歌頌他的功德。其他國家的人聽說亶父這樣的仁慈,也都紛紛地來歸附他。這就說明什麼?領導者他有仁愛之心,那麼人民也都願意歸順他、歸附他,這就是「仁者人之所懷也」。

  我們現在社會也有這樣的現象,譬如說一個企業,領導者有仁愛之心,結果也會感召很多人來到公司為他服務。譬如說蘇州固鍀的吳念博董事長,他從二OO九年開始把傳統文化的學習引入到企業,結果怎麼樣?把這個企業建成了幸福企業。他為每一位員工的幸福人生負責,結果他的一位員工推薦了一百多位同鄉到他的公司工作。還有像吉林松花江中學的呂杰校長,他重視《弟子規》的學習、傳統文化的弘揚,希望給每一個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定基礎。就是這一顆仁愛之心,使得他們學校的學生每一年都快速增長,而且現在他們學校成為很多人學習弘揚傳統文化的榜樣。這就是「仁者人之所懷也」。

  『義者民之所畏也』,有道義的人、有道義的地方,老百姓是最佩服、最尊重的。像關公的忠義,各地都有關公廟來紀念關公,就是紀念他的這種忠義之心。像稻盛和夫,他為什麼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就能夠拯救瀕臨破產的日本航空公司?就是因為他不拿一分錢,來幫助日航。結果他的這種舉動感動了日航的每一個員工,所以凝聚了人心,沒有人不從心底佩服他、尊敬他。這就是「義者民之所畏也」,人民都非常敬畏他。正是這一種道義凝聚了人心,使大家眾志成城,在一年之後,使日本航空公司成為所有航空公司中效益最好的一個。

  『禮者民之所敬也』,禮是百姓所恭敬的。在齊桓公的時候,山戎作亂,桓公就去派兵討伐,結果就路過了燕國。在齊桓公經過燕國的時候,燕國的國君親自出來迎接他。結果國君出來迎接他的時候,就走出了燕國的邊界,走到了齊國。結果齊桓公就問:「一個國君走出他的國度來迎接,這是什麼樣的禮?這是迎接誰的禮儀?」他的大臣就說:「這是迎接天子的禮。」齊桓公就覺得,不能夠讓燕國的國君違禮。你看燕國國君這麼尊重他,出了燕國的國境來迎接齊桓公,但是他這樣做違背了禮,這個禮太過了,因為齊桓公還不是天子。齊桓公感受到燕國國君對他的尊重,他又不願意看到燕國國君違背禮,所以怎麼樣?他就馬上把燕國國君所走過的地方統統給了燕國,這樣就讓他沒有違背禮。所以你看齊桓公這個修養就特別地可貴。因為他這樣的守禮,所以怎麼樣?不只百姓尊重他,連諸侯都表達對他的敬意。所以桓公成為五霸之首,九合諸侯,也不是偶然的,因為他有這種守禮之心。這個是我們講的這一條。

  下一條,我們看二百二十條:

  【顯賢表德。聖王所重。舉善而教。仲尼所美。】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二十六《魏志下》。

  表彰賢德的人,是聖明的帝王所重視的;推舉善人,使大家見賢思齊,是孔子所稱道的。這個就是古代的聖王、開明的君主治理天下特別重視的。重視什麼?重視表彰賢德的人,推舉善人,這樣使大家都願意為善。

  『舉善而教』,就是講舉用那些善者,把那個好品德的人給他舉出來,讓百姓看了有所效法。「舉善而教」,教的是哪些人?《論語》上說,「舉善而教不能」,教的是不善者,也就是說對於不善的人,不是不管他了,只要是教導他,人們也會相觀而善。一面舉用善人,一邊又去教導不善之人,人們也會勸勉為善。所以我們看到,對於不善的人,不能把他拋棄,或者說把他開除,這就起不到長善救失的作用了。《禮記.學記》上說:「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我們看到很多的大學,這個學生一有問題,就把他開除了。我們想一想,學校教育,「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你都把他給開除了,他走上社會,誰來教導他?所以教就是教那些不夠好的人,對於他們不能夠嫌棄、不能夠放棄,還要耐心地去教導。

  這裡邊講「舉善而教」,說明舉用善人是教育成功的先決條件。「舉善」,我們首先得知道善的標準是什麼。很多人覺得自己很善,是一個好人,但是是以自己的標準來評定的。善的標準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和《十善業道經》,這些都是善惡的標準。所以我們打開經典一對照,我們究竟夠不夠一個善人,我們自己就明白了。因為這些經典就像一面鏡子一樣,把自己的善惡都能照得清清楚楚。

  我們舉用善人來教導人們,什麼樣才是善人?我們要強調幾個重點。「善」首先就是要公正無私。在明朝的時候,有一個人叫鄭濂,鄭濂家七世同堂,近千口人生活在一起,但是相處得非常和樂。當時的太祖朱元璋看了之後,他就向他請教,到底是用什麼方法把這些人管理得井井有條?鄭濂就回答了一句話,他說:「不聽婦言」。很多人說不聽婦言,那我們也不用聽妳在這裡講課了。對於這句話,我們要做正確的理解,我們要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來理解。因為在當時,女子讀聖賢書的比較少,而女子有一個特點,就是情執比較重,她喜歡以私情來處世。譬如說這個人是我的兒子,我就會對他很偏愛;那個人和我的關係比較近,我就對他也是很照顧;那個人和我關係比較遠,我就對他很冷漠,甚至還排斥,這個就叫有私。有私就會導致不平,不平積累久了就會有怨,這個怨再加深就變成了恨,所以衝突矛盾就是這樣產生了。

  所以我們中國人處世特別有智慧。譬如說我們故宮有三個大殿,第一座大殿取名叫太和殿。為什麼取名太和殿?它告訴我們宇宙人生,包括我們人身,本身就是和諧的。譬如說我們一生出來,外有五官四肢,內有五臟六腑,它們彼此都是和諧的,而且是互相配合,缺了哪一個都不可以,這個就叫「太和」。怎麼樣來維持太和(本來的和諧),順著這個太和來管理、來治理?那就是要取「中」,要用中道,這個中就是不偏不邪、公正無私的意思。所以你做人就要公正無私,沒有私心、不偏不倚,這樣才能夠達到和,才能夠和太和相符合。

  怎麼樣把用中的方法保持和諧的態度世世代代的保持下去?第三個大殿叫保和殿。譬如說封太子等等,都是在這個大殿進行,那就是希望能夠把這種公正無私的處世態度、管理方法代代相傳,把這個和諧世代維繫下去。所以做一個領導者首先必須具備的品質就是公正無私,對屬下一視同仁、不偏不倚。

  善的第二個標準就是不嫉賢妒能。在《孔子家語》上記載,子貢來向孔老夫子請教,他說:「現在的臣子之中,誰可以稱為是最賢德的?」孔老夫子怎麼回答的?孔子說:「齊國有鮑叔牙,鄭國有子皮,可以稱為賢臣了。」子貢聽了覺得奇怪,因為當時齊國有管仲做宰相,他使齊桓公成為霸主;在鄭國有子產做宰相,他使鄭國很強盛,他認為管仲和子產才是賢臣。於是他就問:「難道齊國沒有管仲,鄭國沒有子產嗎?」孔子回答說:「子貢啊,你覺得出力的人是賢德的人,還是能夠舉薦賢才的人是賢人?」子貢一聽,明白了:「當然是進薦賢才的人才是賢德之人」。孔子說:「對,我聽說過鮑叔牙舉薦了管仲,讓管仲顯達;子皮舉薦了子產,讓子產顯達,但是卻沒聽說管仲和子產舉薦了比他們更賢德的人。」所以孔子認為誰才是真正的賢才?鮑叔牙和子皮。為什麼他們是賢才?因為他們沒有私心,所以才能夠舉薦更加賢德的人來為國效力。如果他總考慮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利益是不是受到侵犯、有損,那不可能把賢德的人舉薦給國君。所以你看鮑叔牙他不嫉賢妒能,他能夠讓位於賢人,把宰相的位置都讓給了管仲,結果怎麼樣?他們家世代子孫在齊國都非常顯達,都是賢大夫,這也是他的德行所累積的陰德。

  善人的第三個特點就是隱惡揚善。在《群書治要.體論》中有這樣一句話:「君子揜人之過以長善,小人毀人之善以為功。」你看一句話把君子和小人的對比給揭示出來了。君子人往往掩蓋別人的過惡,他長養了自己的厚道、善良;而小人恰恰相反,還經常毀謗別人,自以為功,標榜自己的功勞。所以我們觀察這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就觀察一個人的言語。看古人有很多的觀人之相、觀人之法。

  怎麼樣觀察一個人有沒有德行?言為心聲,觀察這個人說什麼話。在《格言聯璧》上有這樣一句話說:「德薄者,其心刻傲,見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棄者眾。」德行淺薄的人,心地刻薄傲慢,見到每一個人都有可憎惡的地方、可挑剔的地方,所以他眼睛中所瞧不起的人就有很多很多。相反,「德盛者,其心和平,見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許可者多」。德行很高的人,心平氣和,看到每一個人都有可學習的地方、可肯定的地方,所以他口裡所讚歎的人就有很多很多。這個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這句話也告訴我們,隱惡揚善才能長養人的厚道。

  而且古人還說,「激之可以使君子為小人」,你把他給激怒了,本來他是個君子人,也被你這一激變成小人了,反正我這個壞事已經被眾人所知了,那我就破罐子破摔吧。「愧之可以使小人為君子」,你讓他生起慚愧心,他自己看到自己的問題和不足,他覺得我這樣做錯了,而人家還這麼寬容我,一次一次地給我機會,他即使是小人,都會改過遷善成為君子。我們現在社會更多的是使用愧之的方法,還是使用激之的方法?我們要認真思考一下。隱惡揚善的人才是一個善人,因為他有仁厚之心。

  善人的第四個特點就是能容人之過。能夠容人之過,這也是善的一個標準,因為他寬容、寬厚。「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好像是基督教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人被人辱罵了,為什麼被人辱罵?因為她是一個妓女,大家都瞧不起她,大家知道後,都要拿石頭向她投擲。結果牧師就說了,他說:「請讓那一個從來沒有犯過過失的人先拿起石頭。」結果這些人都不好意思,把石頭扔在了地上。所以你看,「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當我們指責別人、侮辱別人的時候,首先捫心自問,自己是不是一個過失都沒有的聖賢人?自己還會犯這樣或者那樣的過失,那你也就不能夠挑剔別人的過失,也應該學會寬容別人的過失。所以人的厚道怎麼看?就是看這些方面。所以要長養自己的厚德,量大人才福大。

  《論語》上也記載:「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這個君子人要尊重賢德的人,對於賢德的人當然是恭敬有加,但是又能寬容不能之人,對於那個不夠賢德的人、做得不夠好的人也能夠寬容,所以「尊賢而容眾」。對於社會大眾、一般人,並不是每個人都是修學得很好,一般人是大多數,所以要做到「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對於善行要褒獎、要鼓勵、要宣揚,但是對於不能之人,也要懷著同情之心,這就是要能夠容人之過,也是一種寬厚的表現。

  善人表現出來什麼樣子的?善人表現出來,就是《論語》上所說的「君子坦蕩蕩」。為什麼君子坦蕩蕩?因為君子起心動念所想的是怎麼幫助別人、怎麼成就別人,他總是為國家、為民族、為大眾的利益著想,他沒有自私自利,所以不會患得患失,內心無私,所以坦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為什麼小人總是鬱鬱寡歡,很憂戚、很煩惱?因為小人最大的特點就是關注自己的利益,為了自己的利益爾虞我詐、勾心鬥角,還去謀算別人,生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失,這樣的人才會鬱鬱寡歡。所以我們要學做君子,那就是要放下自私自利,起心動念為別人想、為大眾想、為社會想、為民族想,這樣才能夠胸懷坦蕩,這些都是善人的表現。

  古人舉善,首先是舉善人為官,換句話說就是舉善人當領導。譬如說我們從漢代開始,就實行了舉孝廉的人才選拔機制,把這個孝廉品質的孩子舉薦出來,由國家培養,作為官吏的候補。因為這個人孝,就對國家忠;廉潔,就沒有貪心,這兩個品德具備了,做官就不會出大格。所以在《孟子》上也說:「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應該把有仁德心的人選拔在領導的位置上,一個人沒有仁德之心,而高高在上,就等於把他的過惡播撒給廣大的民眾。所以古人對於選官非常非常地重視。在選官中有一個原則,也體現了舉善標準,那就是「爵非德不授,祿非功不與」。這個爵位、領導的位置,沒有德行就不授予;「祿非功不與」,祿就是俸祿,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工資、獎金,沒有功勞、沒有貢獻就不給予。所以大家都想著去培養自己的德行,想著去建功立業。我們根據這個標準來舉薦賢才,這個就是舉善人為官。

  前面我們也講到了,說「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你把那個正直的人舉薦出來,放置在邪曲不正的人之上,那就能夠使邪曲不正的人也變得正直。你看歷史上,舜擁有天下的時候,從眾人之中選取了皋陶為士,掌管司法,因為皋陶公正無私,所以不仁的人都遠離了惡行。在湯有天下的時候,從眾人之中選拔了伊尹為相,結果他當了相之後,不仁的人也遠離了惡行。這個就是說,舉善人為官是有很好的教育效果,能夠起到教不能的作用。

  第二就是舉善人為師,就是把那個有德有能的人、能夠言傳身教的人舉薦出來作為國師。因為他能夠教導百姓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的道理,這樣就能夠起到長善救失的作用。

  所以我們看《尸子》上做了這樣一個比喻,比喻我們舉善人為師的重要性。它說假設你們家著火了,有人過來把這個房屋的火給撲滅,你會對他怎麼樣?你一定會對他感恩戴德。但是那個上了年紀的人、有經驗的人很早就提醒你,要把這個牆的縫隙塗好,把煙囪做好,這樣做了,終身沒有失火之患,但是你卻把它當成了耳旁風,覺得他很嘮叨,真煩,沒有把它放在心上,不知道感恩戴德。同樣的道理,假設一個人現在被關進了監獄,有人能夠進入監獄把他撈出來,使他免於牢獄之災,那怎麼樣?就像現在有人被關進了監獄,他的親戚走關係、託後門,想方設法地把他救出來了,讓他免於牢獄之災了,他們全家人對於這個能讓他免於牢獄之災的人都會感恩戴德,因為他出來可以孝敬父母、教育兒女、照顧妻子。所以全家人都對這個人感恩戴德。問題是什麼?問題是那個教導人們仁義慈悌道理的人,你按照他的教導去做,終身都不會被關進監獄,但是你卻不會對他感恩戴德。

  這個故事形容得非常好。這個故事也告訴了我們,現在為什麼社會關係紊亂、社會風氣不能夠好轉?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對那些能夠言傳身教、教導人仁義慈悌道理的人給以尊重。

  我們看歷史上,特別是在康乾盛世的時候,儒釋道三家的大德都會被選為國師,皇帝帶領文武百官對他以尊師之禮來禮敬。這些儒釋道的大德到宮廷裡講經,講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道理,所以從上至下思想高度一致,人們都是有公心,沒有自私自利,都以自私自利為恥,所以這個時候國家就強盛。到了慈禧太后的時候,這個宮廷講經的傳統還有,她也去聽講經,但是她每一次去聽講經,好像大德都是在講她,她愈聽愈不高興,最後一生氣,就把宮廷講經的傳統給廢棄了。結果這個傳統一廢棄,仁義慈悌的道理沒有人講了,五倫八德沒有人教了,人自私自利的心都生起來了。結果怎麼樣?結果這個時候,外國人看到了有機可乘,所以才有八國聯軍入侵,鴉片戰爭的失敗。所以「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一個人一定是首先侮辱了自己,才會讓別人侮辱他。「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一個家庭一定是內部不和諧了,夫妻之間有了猜疑、有了紛爭,才會讓別人有機可乘,出現了第三者插足,把這個家給毀掉了。「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一個國家一定是君臣上下不和諧、不統一了,結果別的國家才看到有機可乘。

  這些都告訴我們,清朝的沒落並不是因為傳統文化的原因,而是因為丟失了傳統文化所導致的,把倫理道德的教育給忽視了,所以才會有這個結果。我們現在要想使社會風氣變善,也必須能夠禮請這些儒釋道的有德行、能夠身體力行的老師出來講座。現在媒體發達,你看電視、網路、廣播滲透到家家戶戶,如果我們能夠有五十位老師,每一天在這些媒體宣講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的道理,讓國家領導人都帶頭來學習,把這些學習的鏡頭也放到電視上大為宣揚,「上行而下效」,相信不到三年,整個社會的風氣也會大大地好轉。這是講舉善人為師來教導大眾。

  還有就是舉善人為範,也就是舉善人作為模範、作為榜樣,就是把一般百姓中做得好的人舉薦出來作為道德模範,給以特別地尊重和獎勵。讓人看到做有道德的人是會受到鼓勵的,而不是有錢的人受到尊重,這樣也能夠起到教化的作用。所以古代的時候都有「命民」、「命婦」,就是由皇帝下詔書給這個人以「命民」的封號。這個人在家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尊重長輩,而且謙恭有禮、好讓,有德行。他受到「命民」的稱號,他可以坐著兩匹馬裝飾得很好的車子出行,大家一看就知道他是受過皇帝詔封的「命民」,就知道他有德行,對他表示尊敬。其他的人再有錢,他沒有「命民」的封號,也不可以坐著這樣的車子出行。這樣就會讓人去尊重德行,而不是尊重金錢,使有德的人受到社會大眾的尊敬,而不是有錢的人受到尊敬。

  但是我們現在社會卻恰恰相反,為什麼有錢的人受到尊重?譬如說我們去坐飛機,經常能聽到這樣的廣播,「請頭等艙和公務艙的人先行登機」。你看什麼意思?只要你有錢,你付錢多,你可以享受好的待遇。那整個社會的導向是什麼?那就是追求金錢不擇手段,甚至會出現笑貧不笑娼的現象,因為你有錢受尊重,他不管你這個錢是怎麼來的。所以才會有食品安全的問題,才會有諸多的不道德的問題。古代他認為道德對於社會風氣是最重要的,所以有道德的人要受到褒獎,讓大家向有道德的人學習,有道德的人受到尊重,這樣社會風氣才會好轉。

  後面說『舉善而教』,那麼教誰呢?剛才我們說孔子說「教不能」,就是告訴我們對不能之人要教導、要有耐心,而不是要捨棄。在《格言聯璧》上有一句話說:「天下無不可化之人,但恐誠心未至。」天下沒有不可教化的人,就是擔心我們自己的誠心沒有達到,如果自己心誠,那就會至誠感通,像我們看的舜王的故事。舜王的後母、弟弟三番五次地要置他於死地,他都沒有懷恨在心,想著去打擊報復,還是一心反省自己的孝道沒有做好,最後怎麼樣?最後感化了他的後母,也感化了他兄弟,感化了天下的百姓。

  這一個故事,讓我們深刻地反省,自己的身邊沒有像大舜的後母那樣三番五次地置我們於死地的人,但是我們對他們都不能感化,那是什麼原因?這個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德未修,感未至」,自己的德行修養不夠,所以沒有能夠至誠感通。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我們一定要相信聖賢教誨,「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既然在人之初,人都有本性本善的明德,通過教育也能夠恢復這個明德,只是我們的智慧和耐心是不是足夠。

  我們再看下一句,二百二十一句:

  【一年之計。莫如樹榖。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三十二《管子》。

  如果做一年的規畫、打算,沒有比種五穀更重要的,因為民以食為天;如果做十年的規畫,沒有比種樹木更重要的了。特別是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我們對這一句話體會更深刻,因為很多地方就是因為亂砍濫伐,導致了土地沙化,風災、泥石流等災害嚴重,所以種樹對於生態平衡、環境保護、空氣淨化,進而對人的健康都有很重要的影響。

  後邊這句話是重點,『終身之計,莫如樹人』,要做好終身的打算,最重要的就是培養人才。當父母的如果教不好孩子,那他的家道、家風、家業就難以承傳下去,老年不僅晚景淒涼、不僅沒有人贍養,還可能為兒女操心,為兒女處理很多的問題。所以古人說「至要莫如教子」。對於家庭而言,樹人很重要,「莫如樹人」,對於整個國家和民族而言也是如此。所以當老師是一個很重要的行業,因為這個文化要靠老師來承傳,要為民族、國家培養好下一代,這個國家和民族才有未來。所以從事教育的人要體會到樹人的重要性,這樣才會有使命感,能夠堅持走教學之路。

  這個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