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我們繼續學習《群書治要》,請看第一百九十七句:

  【故知清而不知所以重其祿者。則欺而濁。知重其祿。而不知所以少其吏者。則竭而不足。知少其吏。而不知所以盡其力者。則事繁而職闕。】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四十七《劉廙政論》。這句話實際上是給我們講高薪養廉的必要性及其前提問題。

  這句話翻譯過來意思是說,如果知道提倡清廉,而不懂得增加官員的俸祿,官員就會形成欺詐和貪污腐敗的風氣;懂得增加俸祿,而不知道怎樣減少官吏,財力就會空虛不足;知道減少官吏,而不懂得如何使他們發揮能力,事情就會繁多而顯得職位短缺。

  在反腐倡廉的過程中,大家一直在熱議一個話題,那就是高薪對於養廉是否必要。古人認為,從國家招攬人才的角度而言,對於真正的人才,除了要提供給他們施展才華的舞台、發揮他們的能力之外,使他們富裕起來、受到尊重,並且給予良好的榮譽,也是十分必要的。

  在《群書治要.墨子》中就記載,說治理國家的人,都想使國家富裕、人口眾多、民心安定,但是卻難以達到這一目的。這是什麼原因?就是因為治理國家的人不能夠以「尚賢使能」的原則來辦理政治。他們沒有認識到,國家的賢良之士愈多,社會風氣就愈淳厚。所以領導者的任務,就是要得到眾多的賢才。但是怎麼樣才能夠得到眾多的賢才?道理很簡單,就像如果想讓國家善於駕車、善於射箭的人愈來愈多,那就讓這些人富裕起來、受到尊重,並且得到很好的聲譽。所以要想國泰民安,就要使賢德之人富裕起來、受人尊重愛戴,讓他們處於高貴的地位、受到讚譽。這樣,國家就會使賢德之士愈聚愈多。所以古代的聖王治理國家都奉行這樣一句話:不讓不義的人富裕,不讓不義的人尊貴,不親愛不義之人,不接近不義之人。

  關於給官員很高的俸祿有沒有必要這一點,在《群書治要.傅子》中也說:「凡欲為治者,無不欲其吏之清也。不知所以致清而求其清,此猶滑其源,而望其流之潔也。」這句話說得很好,說凡是想治理好國家的人,誰不希望官員個個廉潔?但是不知道怎樣使官吏廉潔,而一味地要求官吏廉潔,這就好比是攪渾了水源,卻希望水流很清潔一樣。《傅子》上還做了一個比喻,它說,即使像伯夷、叔齊這樣廉潔的人,讓他們任官做事,但是給他們的俸祿(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工資)卻很微薄,結果他們既不能夠養活自己,也難以奉養家人,結果必定會導致他們營取私利。從孝道的角度而言,他們的做法無可厚非,因為骨肉之道不能虧失,他們要贍養父母。但是從國家法制的角度出發,營取私利又觸犯了刑法,要受到處罰。這樣就會使他們處於兩難的境地,久而久之就會對君主滋生怨恨。怨恨心一產生,仁義的道理也就衰落了。

  所以在《群書治要.崔寔政論》上,對這種情況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他說,對於俸祿不足的官員而言,希求他們奉公執法,就如同是像「渴馬守水」、「餓犬護肉」一樣的困難。你想想,讓飢渴的馬去守護水源,讓飢餓的狗去看護肥肉,還想讓牠們不越雷池,那幾乎是不可能的。雖然世間存在著有傲骨、夠清廉的人,但百中難覓其一。僅憑道德修養的約束,不能夠使所有的官員都潔身自好,聖王必須明白這個道理。因此,國家必須給官員豐厚的俸祿,以防止其不必要的貪心。貪心止住了,為官者便不會與百姓爭利。

  他們還舉了一個歷史上的例子,譬如說歷史上的晏子,他做宰相的時候,俸祿足夠養活五百家的人口。也就是說,在這種俸祿豐厚的條件下,他完全沒有必要去貪污受賄、以權謀私,他自己的俸祿都花費不了。所以首先要解決官員經濟上的後顧之憂,才能夠使他們竭忠盡力、心無旁騖。

  在《群書治要.袁子正書》中也提出,假如官吏的俸祿很厚重,他們靠俸祿便可以奉養自己,那麼就沒有必要去與民爭利了。「無求於民,奸宄息矣」,如果對人民無所求,作奸犯科的事情就不會發生。而且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貪污受賄了,就會失去官位,你這麼多的俸祿也隨之失去,這就會付出相當大的代價,得不償失,官員也就不會輕易地去權錢交易了。所以在這裡他說,『故知清而不知所以重其祿者,則欺而濁』。

  但是下面接著講道:『知重其祿,而不知所以少其吏者,則竭而不足』。你也懂得增加官員的俸祿了,但是卻不知道精減官員的數量,就會使國家的負擔過重,財力就會空虛不足、入不敷出。所以還要怎麼樣?必須「少其吏」,也就是要精減官員的數量。因為如果官員的人數太多,很多官員人浮於事,在這種情況下,還要提高他們的俸祿,人民的負擔就會加重,對高薪養廉的措施自然也會產生不滿。所以你要增加官員俸祿的前提,就是必須少其吏,也就是要使官員的人數減少。

  後面又講道:『知少其吏,而不知所以盡其力者,則事繁而職闕』。你也知道增加官員的俸祿了,也知道要精減職位、減少官吏,但是卻不懂得如何使官員竭盡全力地盡好本分,就會出現什麼問題?因為官員的數量減少了,官員又不能夠竭盡全力、竭忠盡智,那就會顯得事情繁多而職位短缺。所以在精簡機構、減少官員數目的基礎上,還要提高官員的責任感,就是要讓他們「盡其力」,竭盡全力地、負責盡職地完成自己的工作,這樣才不致於顯得缺少人手。

  從這幾句話我們可以看到,古人思考問題他是非常地縝密。換一句話說,在古人看來,提高官員的俸祿對於廉潔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高薪並不必然導致養廉的效果,如果沒有道德教育,還可能走向驕奢淫逸的反面。譬如說在《群書治要.文子》中就說:「生而貴者驕,生而富者奢,故富貴不以明道自鑒,而能無為非者,寡矣。」所以在提高官員俸祿的基礎上,還必須加強對官員的道德教育。因為雖然官員的數量減少了,但是如果官員的貪心很重,他的欲望沒有止境,也不知道節省財力物力、勤儉持家、勤儉治國,那麼即使百姓竭盡全力,也無法供養做官之人,結果仍然會為人民、為國家帶來沉重的負擔,當然也會為官員自身招致災禍。

  所以要實現高薪養廉,既要精減職位,還要重視官德教育,使官員明白怎麼樣才能夠長久的保持富貴的道理。譬如說在《周易》中就說:「君子以儉德避難,不可榮以祿。」君子要培養起儉這個德行,因為欲壑難填,欲是深淵,人的欲望一打開,貪財貪色、貪名貪利,沒有止境,自己想控制都控制不了。所以不能夠貪得無厭,不能夠過上驕奢淫逸的生活。

  在《孝經》上也說:「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在官位上身處高位,但是沒有驕滿的表現,這樣你雖然身處高位,也沒有被顛覆的危險;雖然自己很富裕,但是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符合法度,謹小慎微,這樣也不會有入不敷出的危險。一個人身處高位,而沒有被顛覆的危險,這樣才能夠長久地保持高貴的地位;一個人雖然很富裕,但是還能夠勤儉持家,這樣才能夠長久地守住富裕。

  在《群書治要.中論》中也說:「位也者,立德之機也;勢也者,行義之杼也。」這個「機」、「杼」都是形容,這個是古代人織布的工具。我們有權有勢,目的是幹什麼的?不是貪圖享樂、以權謀私的工具,而是應該把職位和權勢作為建立仁德、施行道義的工具,而不是驕奢淫逸的資本。這樣才能夠避免身敗名裂,或者說富不超過三代的悲劇。

  這些論述都是告訴我們,高薪是養廉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也就是說,即使實行了高薪的制度,也不一定必然實現廉潔的效果,還必須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除了我們以上所講到的,其實除了給官員進行道德教育、官德修養之外,還有一些很重要的條件。譬如說,君主、君王他必須修明道義、尊賢使能。如果我們只是讓手下的官員、臣子去接受道德教育,而高高在上的君主可以不去奉行,這就成了愚民政策,是不可能收到效果的。

  在古人看來,真正的賢德之人,譬如說顏回、諸葛亮、文天祥等等,他們不會徒慕高名厚祿而來。你要招致這樣的賢者,用人之君就必須首先有道德、講禮義,這也就是《大學》上所說的「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也就是說,我們自己必須首先是個有德行的人,我們才能夠感召志同道合的人來到我們的身邊,來共同治理國家。

  在《群書治要.三略》中也有這樣的闡述:「有清白之志者,不可以爵祿得;有守節之志者,不可以威刑脅。」意思是說,如果這個人志向高潔,就不能夠用高官厚祿來得到他;如果這個人堅守節操,就不能夠靠威刑來脅迫他。怎麼樣招致這樣的人?「故明君求臣,必視其所以為人者而致焉。」所以明智的君主求取臣子,一定要首先看一看這個人的志向,然後採用適當的方式來招致他。「致清白之士,修其禮」,對於那些很清高的、道德很純潔的士人,領導者就必須修明禮義,對士人表現出禮敬之心。「致守節之士,修其道」,若要招致堅守節操的人,領導者自己也要修明道義。「而後士可致,而名可保」,這樣,賢士才能夠被招來,自己的名聲才可以保全。這就是《周易》上所說的「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就是有同樣氣質的人,自然會感召到一起,成為君臣、成為朋友等等。除此之外,要達到清廉的目的,還要確立「爵非德不授,祿非功不與」的選人標準,確保所用之官為賢能之人。

  在《傅子》上說:「爵非德不授,祿非功不與,二教既立,則良士不敢以賤德受貴爵,勞臣不敢以微功受重祿,況無德無功而敢虛干爵祿之制乎。」中國古人他設立這些制度,都特別地符合人情。人情是什麼?你看《論語》上孔老夫子就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哪一個人不希求富貴的地位?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富貴,這是人之常情。如何引導著人們正確地追求富貴的地位?《傅子》中就說道,封爵授祿是國家權力的根本,也是實現富貴的正路,不能不給以重視。既然如此,就應該做到無德的不授予爵位,無功的不給俸祿。就是這個人沒有德行,就不給他一定的領導的位置;如果這個人對國家沒有建功立業,就不給他工資、獎金。這兩條規矩確定了,賢良之士就不敢以微德接受高貴的爵位,敬業的臣子也不敢以微小的功績接受厚重的俸祿,更何況無德無功的人,他們怎麼敢以虛假追求爵位和俸祿?

  建立爵祿的原則既已確立,就一定要公開選用合適之人並予以重用。怎麼樣選擇?怎麼樣用人?那就是品德高尚、功勞大的人,授予重爵高位,享受厚祿高官;而德行淺薄、功勞少的人,授予低爵小位,享有薄祿低官。所以你看,這樣的選拔人才的標準一確立,就保證了什麼?就保證了那個有德有才的人居於領導的位置。為了保證把有德有能的人選拔出來,你看,我們從漢代開始就實行了「舉孝廉」的人才選拔機制,就是這個地方官負責把這個地方具有孝廉品質的孩子舉薦出來,作為官吏的後補,由國家來培養。因為一個人能夠孝敬父母,他就會忠於領導、忠於國家;一個人廉潔,就沒有貪心,不敢妄取錢財、以權謀私。這兩個標準是選拔官員最起碼、最重要、最基本的兩個標準。

  為了進一步引導地方官舉薦公正,把真正具有孝廉品質的孩子舉薦出來,而不是把自己的親朋好友、關係近的人,或者給他賄賂的人舉薦出來,還有一個制度加以保證,那就是《傅子》上所說的:「進賢者為上賞,蔽賢者為上戮」。如果一個官員舉薦的人才為國家建功立業,國家一定對這個舉薦者給以最高的賞賜;相反,如果這個官員手下有人才,他卻不舉薦,因為嫉賢妒能把人才埋沒了,一經發現,這個官員也會受到國家最高的懲罰。當然,如果這個官員所舉薦的人做了禍國殃民的事,這個舉薦者也連帶受到相應的處罰,承擔相應的責任。實行了這樣的人才選拔機制,才保證了德才兼備的人出現在領導位置上。

  所以我們看中國古人他對一件事情的考慮,思考得非常縝密,他不是以偏概全。譬如說,高薪養廉是不是必要?他告訴你是必要的,但是它還是有一些前提條件的,不是你只要實行了高薪,就一定能夠達到養廉的目的,而必須還要具備其他的條件,一系列的配套措施,這些制度緊密地配合,最後才共同起到了反腐倡廉的效果。

  我們再看下一句,一百九十八:

  【夫除無事之位。損不急之祿。止浮食之費。并從容之官。使官必有職。職任其事。事必受祿。祿代其耕。乃往古之常式。當今之所宜也。】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二十五《魏志上》。

  這個『浮食』就是不作而食,『常式』就是常規、法式。這句話也是和我們剛才所講的高薪養廉的問題密切相關。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要撤除無事可幹的職位,減省不急需的俸祿,停發不做事、白領俸祿之人的費用,撤併無事可做的官員。讓每位官員一定有職責,有職責均需承擔事務,承擔事務一定要接受俸祿,用俸祿代替耕作的收入。這是古代的常規,也是當今社會應該採取的原則。

  剛才我們講到了,官員的數量太多,會給國家造成負擔。而官員數量多的一個原因,就是機構重疊、官員的位置很多。因為職位很多,官員的數目龐大,人浮於事,結果官員的俸祿都很微薄,不足以維持自己和家人體面的生活。他們對自己的收入不滿意,還不能夠養家糊口,就可能會出現貪污受賄、與民爭利的現象。怎麼解決這個問題?那就要精減官員,使人當於事、俸祿充足,這樣官員就不必與民爭利。官員一旦腐敗,會付出很大的代價,這樣他們就會更加珍惜自己的職位,並且廉潔奉公,這樣才會走向一個良性的循環。

  所以在《群書治要.袁子正書》中記載,明智的君主設立官位,都是使人和事相稱,不會讓人浮於事。人和事相稱,官吏的數目減少,人民就眾多,也就是從事農業的人口就多了,物質基礎就豐厚;另一方面,官吏數目減少,你即使提高官員的收入水平,但是整體所需的俸祿還是相對減少了,這樣才不至於給國家造成過重的負擔。

  我們再看下一句,一百九十九:

  【故德厚而位卑者。謂之過。德薄而位尊者。謂之失。寧過於君子。而無失於小人。過於君子。其為怨淺矣。失於小人。其為禍深矣。】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三十二《管子》。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德行厚實的人反而屈居下位,這被稱為過;德行淺薄的人反而地位尊貴,這被稱為失誤。寧可委屈了君子,而不能誤用小人。委屈了君子,他的抱怨不深;而誤用了小人,他引發的禍患卻是深遠的。

  我們一句話一句話地看。『故德厚而位卑者,謂之過』,一個人的道德很崇高,但是他的官位很低,這是君主用人上的過錯,他對德厚的人沒有重用,甚至還可能對他不恭敬。『德薄而位尊者,謂之失』,一個人德行淺薄,但是給他的位置卻很尊貴,這是用人上的失誤。古人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不僅僅會對這個當事人他的福報有折損,而且對於整個國家、整個團隊也有大的壞處。為什麼?下面就接著分析:『寧過於君子,而無失於小人』,寧可犯了不尊重君子的過錯,也就是說他的德行很厚,但是給他的位置相對低,寧可犯這種委屈君子的過錯,也不要怎麼樣?也不要犯那種誤用小人的過失。『過於君子,其為怨淺矣』,君子雖然受了委屈,他有德行,屈居卑位,但是這個君子人有修養,他不會跟你計較,而且他對領導的忠心還能夠保持不變。我們看像歷史上的范仲淹,雖然多次被貶,但是他對君主的忠誠還是「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沒有改變。甚至於對於陷害他的官員,他都不埋怨。所以得罪君子人問題不大,但是對於國家治理有損害,所以說「其為怨淺矣」。

  『失於小人,其為禍深矣』,假如這個人德行淺薄,但是卻給了他一個尊貴的位置,這是誤用了小人,他引起的禍患就會非常深遠。為什麼?君子和小人的區別在《論語》上有很多的闡述,一個最重要的區別那就是「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人他一心為公,沒有自己的私利,而小人恰恰相反,他一起心動念就是為自己的利益打算,這樣他自私自利的心一擴展,最後就會危及到整個團隊的利益。所以說「其為禍深矣」。

  孟子也說:「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從這裡我們就理解了,把那個沒有德行的小人選拔在高高的領導位置上,就等於把他的過惡播撒給廣大的民眾,傳播出去了,形成了風氣,他對社會整個風氣的影響就有負面的帶動作用。譬如說我們看清朝乾隆皇帝,重用了貪得無厭的和珅,結果怎麼樣?結果這個風氣就很難扭轉,貪污腐敗就是非常地嚴重,所以清朝從乾隆以後就慢慢地垮了下來。所以從歷史上的這些奸臣當宰相、受重用的這些例子,我們就可以看到「失於小人,其為禍深矣」。

  所以一個人位置愈高,但是他愈傲慢、愈強勢、愈貪得無厭,結果都會上行下效,形成一種風氣。這個風氣形成了,想再扭轉過來就非常地困難了。所以中國古人他懂得防患於未然,懂得防微杜漸,懂得慎於始,一有這些徵兆就懂得防範。

  這個是我們學的這一句話。我們再看下一句,第二百句:

  【使賢者為之。則與不肖者規之。使智者慮之。則與愚者論之。使修士行之。則與奸邪之人疑之。雖欲成功。得乎哉。】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三十八《孫卿子》,也就是《荀子》。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讓賢能的人為政,卻讓不賢的人去規正;讓有智慧的人謀劃政事,卻讓愚昧的人去評論;讓品德良好的人施行政令,卻讓奸邪的人去懷疑。雖然想成功,怎麼可能辦得到?

  這句話講得非常好,告訴我們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特別是對於賢德之人,更應該用而不疑。如果產生了疑慮之心,那就會使得這些賢德之才他們的才華不能夠得以施展,辦事也很難辦成。

  在《劉廙政論》上也講道:「自古人君,莫不願得忠賢而用之也。既得之,莫不訪之於眾人也。忠於君者,豈能必利於人?苟無利於人,又何能保譽於人哉?」這句話意思是說,自古以來,當君主的、當領導的人,沒有不想得到忠賢之士而任用他們的,有了忠賢之士的輔佐,自己治理國家、治理天下就會容易得多。而得到這些忠賢之士之後,對他們又有疑心,所以又不免向眾人去調查,問問這些忠賢之士到底如何。但是忠於君主的人哪裡能夠事事都有利於他人?譬如說他要奉公守法,可能就會觸及一些人的私利,就會得罪某些人,如果有一件事得罪了人,沒有給人帶來利益,那怎麼能夠讓眾人都稱讚他,在眾人中都得到好的名聲?

  所以為人君主、為人領導者的,如果自己不賢明,他就不能夠辨別什麼樣的人是真正的忠賢之士。即使得到了忠賢之士,忠賢之士已經來到他的身邊輔佐他,他也仍然會懷著一種猜疑之心,向眾人去調查。而這些人又不一定都是賢德的人,不一定都沒有嫉賢妒能之心,他看到這個賢德的人有德行、有能力,才華出眾,如果有嫉妒之心的話,難免就會對這個賢德之士有一些偏頗的言語和評論。如果君主聽之任之,那就可能對忠賢之士產生了懷疑,從而不予重用。所以你看,君主賢明與否,他用人是否得當,能否做到用人不疑,對於事情的成敗至關重要。

  在《群書治要.新序》中也講到,賢明的人之所以不被重用,也是有原因的。什麼原因?因為「不肖嫉賢,愚者妒智,是賢者之所以隔蔽也,所以千歲不合者也」。這句話言簡意賅,一句話就把賢德之人不被重用的原因給我們指出來了。不賢德的人會嫉妒賢德之人,愚鈍的人也會嫉妒有智慧的人,所以賢明的人就會被阻隔,不能夠被君主所用,以至於君主千載也難以碰到一個德才兼備的人。有的是不肯用賢德之士;有的是用了賢德之士,但不能夠持久;有的是用了很久,但不能夠善始善終;還有的是不肖的兒子把父親的賢明忠臣給廢棄了,所有這些現象不一而足。這樣所導致的災禍和敗亡難以一一地記錄。但是要點在於什麼?關鍵在於什麼?為什麼會產生這些現象?關鍵在於君主自己不明智,他分不清什麼是賢德之人,什麼是不賢德之人,所以就一味地聽從大家的評論。群臣認為一個人好,他就認為這個人好;群臣如果對一個人有誹謗,他就認為這個人不行。所以書中最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故譖訴不行,斯為明矣。」「譖」就是誣陷的話,「訴」就是誹謗的話。如果誣陷、誹謗的話都不能夠通行,君主能夠判斷什麼樣的人在說什麼樣的話,這才叫真正的明智。

  你看,古人把賢德的人為什麼不被重用,它的原因分析得一清二楚,確實值得我們現在人參考。

  我們再看第四個部分「至公」,請看第二百零一條: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是謂大同。】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七《禮記》。我們常說的《禮記.大同篇》講的大同世界,就是這一段。在《群書治要》選篇之中,對這句話也有所刪減。

  我們看一看這一句話,『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這一句話描述的是,夫子講在堯舜治理的時期,他們能夠完全為天下人著想,沒有私心。所以這段話描述的是堯舜時期實行了禪讓制,社會治理的真實狀況,而不是所謂的理想,是古聖先賢所達到的社會治理的狀況。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就是大道實行的時代,天下是為大家所共有、共享的。這個「公」就是共的意思。也就是說,當時享有權力、擁有權力的人,他存心不是拿著這個權位來自己享受,而是藉著這個權位去愛護、照顧人民,他是以公心來行使自己的權力。天子是這樣的存心,他手下的官員也是這樣的存心,整個社會都以私心而感到羞恥,以公心而感到合乎道德,這樣的治理就會使天下太平。

  在《群書治要.六韜》中也講了一句話,講的這句話讓我們看到聖賢之人的公心是如何體現的。它說:「賢君之治國,其政平,吏不苛,其賦斂節,其自奉薄,不以私善害公法,賞賜不加於無功,刑罰不施於無罪,不因喜以賞,不因怒以誅,害民者有罪,進賢者有賞……官無腐蠹之藏,國無流餓之民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賢明的君主治理國家,他的政治公平合理,官吏不苛虐,他所收的賦稅有節制,而他自己的俸祿、用度都非常地微薄,不會因為自私自利而損害了國家的法律。賞賜不加於無功之人,刑罰不施於無罪之人。不因為自己高興了就給別人以封賞,也不會因為自己不高興、發怒了就濫殺無辜。對人們有害的人,一定會判以刑罰、給以定罪;能夠為國家推薦賢良的人,一定要受到封賞。這樣官員之中就沒有腐敗蛀蟲之類的人藏身,國家也沒有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吃不飽飯的百姓。這就是聖賢政治的特徵,也是聖人治理國家所達到的效果。為什麼能夠達到這種效果?就是因為他認為天下是大眾共有的天下,他處在天子之位,完全是一片公心,沒有自私自利。所以他處事公平,他量刑公平,提拔官員很公正,都沒有私心。

  這種「天下為公」的態度,我們講是用在治國上會起到這樣的效果。這種態度是從哪裡培養起來的?是從哪裡扎的根?是從家庭。所以在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有一些歐洲的學者就在研究,說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華文明承傳至今,沒有中斷,這是什麼原因?最後他們研究得出了一個結論,那是中國人特別重視家庭教育的結果。這個結論是完全正確的。而中國古人的家庭它不是像我們現在的核心家庭,二、三個人,三、四個人,而是大家族,少則七、八十口,多則二、三百口,甚至上千口人都有。每一個人從小生活在一個大家族之中,他一生下來他就開始看,結果他看到什麼?每一個人都在為家族著想,都是一片公心,沒有誰有自私自利的念頭,起心動念都是為別人服務,關心別人,為整個家族的長遠利益在付出,沒有人斤斤計較、自私自利。然後他就很自然地學會了起心動念為父母著想、為長者著想,尊老愛幼,為整個家族的延續繁榮而著想。我們想一想,一個人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他到哪裡去學自私自利?他連自私自利這個詞都不懂。這才是真正的大同世界。

  所以《三字經》上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人都有純淨純善的本性,但是為什麼後天差得那麼遠?就是因為人們的環境、所受的教育不同,所以習性不一樣了。所以說「苟不教,性乃遷」,如果沒有良好的教育,這個純淨純善的本性就會變了,就會受到污染。就像我們說有一個水晶的燈泡,它本來是光芒四射、晶瑩剔透的,但是我們把它掛在了廚房裡,結果久而久之,這個水晶的燈泡都沾滿了油垢,它本有的光明也難以顯現了。後天的教育是什麼?就是把這層層的油污給它一層一層地擦掉,使它本性、本有的光亮閃現出來,這就是教育的目的。所以在《大學》上開篇也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它肯定人都有純淨純善的本性,這叫明德。所以教育的目的、修養的目的,都是要讓我們從習性回歸到本性。因為你按著本性來生活,你才真正的幸福、美滿、快樂。

  這些習染,最重要的習染就是自私自利,所以毛主席說,「狠鬥私字一閃念」。我們修身從哪裡修起?就是從我們的起心動念的那一剎那觀察,第一剎那我們是為公還是為私。一件事情來了,我們考慮這件事應不應該做,我們第一出發點是想到對我有什麼利益、對我有什麼好處,還是想到對大眾、對國家、對社會有什麼利益。所以這個一閃念特別地重要。我們大部分人一閃念都是自私自利,第二念才換成了為大眾著想,這個已經是第二念了。

  所以我們看古聖先賢的教誨,他都是教我們要有公心,而不是自私自利。譬如說我們看《了凡四訓》上講,一個人應該存什麼樣的心?「遠思揚祖宗之德,近思蓋父母之愆。上思報國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濟人之急,內思閑己之邪。」什麼叫聖賢書?和我們自己本性純淨純善相應的,這個才叫聖賢書。所以它教你起心動念要「遠思揚祖宗之德」,要把祖先的德風、道統傳承下去,發揚光大。「近思蓋父母之愆」,不僅我們的父母沒有學習傳統文化,我們的祖父母、曾祖父母可能也沒有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這個傳統文化已經斷了好幾代了,所以父母犯了過失,也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正常的。所以我們要怎麼樣?怎麼樣做來彌補父母的過失?「上思報國之恩,下思造家之福。」沒有國哪有家,要有愛國的情感,你要知道這個國家的歷史,要懂得去報答國家的培育之恩。「下思造家之福」,我們整個家族的延續,歷史我們也要懂得,要把家族的道統、家風都給振興起來。「外思濟人之急」,現在人最急需的是什麼?最急需的就是精神上的空虛,道德上的這種不足、缺失,我們要濟人之急,就要把好的傳統文化,能夠給人帶來幸福生活的這些方法,給大家講解出來,把他們的智慧開啟出來,讓人知道怎麼樣謀求幸福的人生。「內思閑己之邪」,自己的自私自利、貪瞋痴慢疑等等邪念都要給伏住,使我們起心動念念念都是正念。所以內要克除貪瞋痴慢疑,對外表現出溫良恭儉讓,保持著一種為人著想的仁愛之心,處處為整個團隊著想、整個國家著想、整個大眾著想,這才是「天下為公」的公心。

  『選賢與能』,這個「與」通那個舉,舉薦的意思。就是要選拔賢德之人為天下人服務。也就是做到孟子所說的「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這樣人就不僅僅親愛自己的父母雙親,不僅僅慈愛自己的子女,這也是孝慈之道的推廣。當然,一個人能夠做到這一點,他的核心、基礎、原點還在於孝敬自己的父母,慈愛自己的兒女,把這種慈愛之心推而廣之,才能夠做到「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如果一個人不愛自己的父母親,卻對領導者很恭敬,對領導的父母很恭敬,那這都是不符合人的本性的,就是《孝經》上所說的,一個人「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所以這個人一定是從孝敬自己的父母、慈愛自己的兒女推而廣之,才能做到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使老有所終,幼有所長』,就是使老年人都能夠安度晚年,得到很好的贍養,能夠養老送終,使所有的孩童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長。

  『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這個「鰥」就是老而無妻的人;「寡」就是指老而無夫的人;「孤」就是幼而無父的人;「獨」就是老而無子的人;「廢疾」,就是身體或精神有殘缺而不能做事的人。用我們現在人的話來說,這些人都屬於弱勢群體。所以要使所有的鰥夫、寡婦、孤兒、無後嗣的老人,以及身殘和有病的人,都得到照顧和贍養。我們現在講福利社會,關心弱勢群體,其實中國自古以來都是行仁政,而仁政的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能夠讓「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讓他們的生活得到保障,無憂無慮。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是謂大同』。這樣一來,奸邪之謀就會被杜絕,盜竊作亂、害人的事情也不會發生,這就是所謂的大同社會。這也是我們現在所追求的和諧社會的狀態,我們現在所說的和諧社會,也是要具有這些特徵。

  這樣的好的社會是從何得來的?這些全都是教育的結果。所以我們看《孟子》就記載,說在舜的時候,就使契做司徒,教以五倫之道。哪五倫之道?「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司徒就是教育部長。所以在舜的時候,就非常重視倫理道德的教育。舜從哪裡學來的?他也是沿襲了古聖先賢的治國之道。而且這個教更重要的就是身教,所以《說文解字》上把「教」解釋為「上所施,下所效也」。也就是說,在這種社會環境之中,從上至下的人都能夠明理,追求一種幸福美滿的生活,都是過著一種有德行的生活,才能夠幸福美滿。

  所以對於幸福,是從古至今一個不變的話題。從古希臘的哲學家那裡,就開始研究怎麼樣才能夠幸福。怎麼樣才能夠達到幸福?不同的哲學家給出了不同的答案。歷史證明,中國傳統文化給出的這個答案是禁得起歷史的考驗的。怎麼樣才能夠幸福?不是要利己主義、個人主義、功利主義才能夠最終達到幸福,這種幸福是不踏實的、不久遠的,是急功近利的,只有中國人講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讓人明理,理得心安,這才是真正的幸福。所以「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人不學這些古聖先賢的道理,他想追求幸福成功,但是所採取的手段策略恰恰把自己帶上了不歸之路。所以學習傳統文化特別地重要,它告訴我們怎麼樣做才能夠實現社會和諧、個人幸福的人生。

  我們再看下一句,第二百零二句: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與天下同利者。則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失天下。】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三十一《六韜》。

  這個『擅』就是專的意思,獨攬。天下不是一個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能和天下人共享利益的人,可以得到天下;獨佔天下利益的人,最後會失去天下。

  我們看『與天下同利者,則得天下』。在《管子》中就指出:

  「人主能安其民,則民事其主,如事其父母」,如果這個君主能夠讓人民安定,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那麼人民事奉君主就如同侍奉自己的父母一樣。「故主有憂則憂之,有難則死之」,如果君主有了憂困,人民就會為他感覺到憂傷;國君有了困難、有了危難,人民也會拼死地為他效力。反之,「人主視民如土,則民不為用。主有憂則不憂,有難則不死」,君主把人民看得如同泥土、草芥一樣的低賤不值錢,人民反過來就不會為君主所使用。君主有什麼憂困的,人民也不會為他憂困,也不會為他感到憂心;國君有困難,人民也不會為國君去赴死。「故曰:莫樂之則莫哀之,莫生之則莫死之」,如果你不能夠使人民安樂,人民也不會為君主感到悲哀,君主有了困難的時候,人民也不會為你分憂;如果君主不能讓人民安居樂業,人民也不會拼死地為君主效力。這一句話告訴我們,要想治理好一個國家,得到老百姓的擁護,這君主必須能夠安其民。怎麼樣能夠安其民?那就是要與天下人共享利益。

  所以後面說:『擅天下之利者,失天下』,如果你想獨佔天下的利益,最終反而會失去天下。我們看歷史就知道了,譬如說《漢書》上記載,過去在周朝的時候,大概有一千八百個諸侯國,有一千八百多個諸侯國的國君。他們役使民眾非常地輕微,每一年百姓服徭役不超過三天,國君還有很多的財富用之不盡,國庫還非常充實。但是到了秦始皇統一之後,他讓這一千八百個國家的人民來奉養自己,人民筋疲力盡,還有服不完的勞役,財富用盡了,還供不上他的需求。為了供養他一個人的享用,天下的人都很辛苦,可還是不能夠讓他滿足。結果怎麼樣?「勞疲者不得休息,飢寒者不得衣食,無辜死刑者無所告訴」,疲勞的人得不到休息,飢寒交迫的人沒有衣服穿、沒有食物吃,無辜被判處死刑的人沒有地方去上告。結果人人與他結怨,家家與他結仇,所以天下就這樣的敗壞了。你看,秦始皇之所以失去天下,正是因為他「擅天下之利」,他想獨佔天下的利益,讓天下人都服務自己,不懂得與天下人共享利益。

  所以在《群書治要.呂氏春秋》中有一篇文章,它就把這個道理講得非常地明白,它說:「先聖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古聖先王留名青史的,他要治理好天下,必須首先具備的就是公心。「公則天下平」,因為他有公心,大家都會很佩服他,沒有憤憤不平的心,天下也就能治理得太平。「嘗觀於上志」,「嘗」就是說這個作者,就是《呂氏春秋》的作者他曾經看以往的經典和古籍。「上志」就是古代留存下來的經典。「有得天下者眾矣」,得到天下的人很多。他們為什麼能夠得到天下?「其得之必以公」,他之所以能夠得到天下,關鍵在於他有公心,他一定是因為公心才得到天下的。「其失之必以偏」,後來他失去了天下,也一定是因為偏私。不管是同一個皇帝,從得天下到失天下,還是同一個朝代,他的後代子孫失去天下,都是因為一個私字。所以為公還是偏私是得天下與失天下的關鍵所在。所以我們觀察歷史,無論是一個家庭還是一個企業,它的興衰成敗都符合這個規律。

  「凡主之立也生於公」,凡是開國的君主,他之所以能夠建立天下,是因為什麼?就是因為有公心。「故洪範曰」,所以在《尚書.洪範》中就說道:「無偏無黨,王道蕩蕩」,這個「偏」就是偏袒,這個「黨」也就是偏私,我們經常說結黨營私,黨有偏私的意思。「王道蕩蕩」,就是行王道的這個道路非常地平坦、寬闊。如果一個人沒有偏袒、沒有偏私,他治理天下會愈來愈順暢,道路會愈走愈寬廣,政通人和。為什麼他的道路會愈走愈寬廣?因為他的存心對了。如何存心才能使王道蕩蕩,治理國家政通人和?那就是要符合天道。天道的特點是什麼?像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們觀察這些自然天道是什麼特點?它的特點就是無私。所以「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天地日月所表現出來的都是無私之德。譬如說太陽和月亮,它不是說這個人是惡人,我就不去照他;不是說這個地方很髒,我就不去照它。天地化育萬物,也沒有說這個物種我不喜歡,我就不去化育,都是平等無私。所以後面說「陰陽之和,不長一類」,陰陽之氣化育萬物,它不是只對某一種物種特別地偏私,它也是平等地化育,這叫「不長一類」。「甘露時雨,不私一物」,甘露水、應時的雨,都是平等地滋潤萬物,不會偏私哪一個物種。用這些比喻引出下面這一句重點,「萬民之主,不阿一人」,作為萬民之主的天子、君主,或者我們說作為一個團隊的最高領導者,就要展現公平,具有天下為公的精神,不能夠偏私某一個人。

  後面還舉例來說明,「桓公行公去私惡」。開始的時候,齊桓公具有公天下的心,希望造福天下國家,所以他對仇敵都能夠包容,還重用了管仲。所以能夠團結天下,成為五霸之首,「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這都是因為他有公心才做到的。到後來,後來就變了,所以這裡邊講「桓公行公去私惡,用管子而為五伯長」,成為五霸之首。後來他「行私阿所愛……而蟲出於戶」,後來他有了私欲,任用自己所寵愛的人,結果用了易牙、豎刁、開方等等這樣的小人,結果自己死了六十多天,蟲子都跑了出來,還不得安葬,導致了死無葬身之地的悲哀。齊桓公一生前後截然相反的結局,都是因為他的存心不同而導致的。

  所以最後得了結論,「人之少也愚,其長也智,故智而用私,不若愚而用公」。人年少的時候,你看小孩的時候,他比較純潔,天真無邪,比較憨直,這個「愚」就是憨厚正直的意思,想法也很單純。但是長大之後,受到社會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比較會耍小聰明了,所以說「其長也智」。但是如果把聰明用於謀取私利,就會聰明反被聰明誤。所以「不若愚而用公」,不如保持自己的純樸、善良、憨直,處處公心,為人著想,所以事業反而能夠做得好、做得長遠。我們看現在的人聰明,確實比起古人來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企業的壽命卻愈來愈短。中國歷史上的老字號,少則上百年,多則上千年,經久不衰,而現在世界五百強的企業,平均壽命就是四十到五十年,可以說是說垮就垮。你說到底哪一個更聰明?

  所以你看,中國人這句話說得特別地有味道,「聰明反被聰明誤」。小聰明沒有大智慧,把小聰明用於謀取私利、爾虞我詐、勾心鬥角上,結果怎麼樣?都是貽誤了大事,誤人誤己、害人害己。所以古聖先賢的這些教誨我們要常聽,而且拿著這個去比照歷史和現實的諸多案例,我們就知道古聖先賢的教誨的確是真實不虛,能夠禁得起歷史的驗證。

  我們再看下一句,二百零三:

  【夫能通天下之志者。莫大乎至公。能行至公者。莫要乎無忌心。】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四十九《傅子》。

  能通達天下人心意的,最重要的在於大公無私。能做到大公無私的人,最重要的是沒有猜忌之心,念念利益天下人民。

  『能通天下之志者』,這個「志」就是心之所之,也就是他心裡的願望,也就是心意。天下人的心願是什麼?那就是人人都希求幸福美滿的人生。他有公心,他就能夠感通老百姓人生、家庭的需要,知道老百姓在想什麼,從而使得自己的政治都符合老百姓的需要。『莫大乎至公』,這個「至公」就是極其公平。能夠極其公平,就能夠和天下人同心。而能做到極其公平,這裡邊有一個重點、有一個關鍵,所以這個「要」就是很重要的關鍵所在。這個關鍵在哪裡?就是自身沒有猜忌的心、沒有嫉妒之心。我們知道國君治理天下,不可能是他一個人去治理,他一定要任用一些幹部、任用一些臣子。怎麼樣領導整個朝廷的臣子?如果他有嫉妒心,他不可能重用德才兼備的人;如果他有猜忌心,這個臣子也不敢對他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所以要有公心,要想利益天下的人,還要從君主自身的修身做起、格物做起,否則的話,他的嫉妒心、猜忌的心一上來,天下不可能治理好,也不可能感召志士仁人來一起效忠於他。

  我們看歷史上的唐太宗,為什麼能夠成就貞觀之治的一代盛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能夠欣賞、重用、信任魏徵等等大臣,這些大臣雖然德才兼備,能力都超出於唐太宗,但是他能夠用之不疑。相反你看其他的朝代,像范仲淹這樣的聖哲人,都會被貶到他方,甚至還有功臣被殺的。所以你看,這些結果都是因為君王的猜忌之心、忌妒之心所導致的。

  我們看下面接著講,「唯至公,故近者安焉,遠者歸焉」,只有君主沒有私心,念念想著利益天下的蒼生,身邊的人才會很安定,因為他們知道君主不會嫉妒、猜疑自己,還會重用他,聽他的諫言;遠方的人也會歸附,因為君主能夠任用這些公正的人。

  「枉直取正,而天下信之」,是非曲直都有正確的標準,所以能夠贏得天下人的信任。「唯無忌心,故進者自盡,而退不懷疑,其道泰然,浸潤之譖,不敢干也」,唯有做到沒有忌妒心、猜忌之心,才會使得向他進諫的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不怕因為自己的言語過於耿直而得罪他。進諫完之後離開了,也不怕別人說他的壞話。所以這樣一來,他治國的大道很安定,小人也不敢進讒言。所以「浸潤之譖,不敢干也」,這個讒言、流言蜚語都不能夠冒犯。

  後面說,在《虞書》中還講道,「闢四門,則天下之人輻湊其庭矣」,這是形容這些聖王在世的時候,能夠廣開言路、虛心納諫,所以天下之人從四面八方雲集而來。來幹嘛?來為君主提建議。「明四目,則天下之人樂為之視矣;達四聰,則天下之人樂為之聽矣。」因為這個君主能夠廣泛地接納眾人的意見,所以眾人所看、所聽的,他能夠虛心地去接受,進而做出正確的判斷,這樣就能夠政通人和,下情而上達。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不逆之也」,這裡邊講,江海之所以能夠匯聚百谷,能夠匯聚各種各樣的河流,就是因為他能夠低下、能夠謙卑,所有人的意見他都能夠接受,就像這些河流都能夠流進百谷,不會被截斷,所以很多重要的情況、好的諫言都能夠被接受。「苟有所逆,眾流之不至者多矣」,假如他不高興,有猜疑之心,亂發脾氣,這樣,很多好的建議就不能夠流進來了。所以「眾流不至者多,則無以成其深矣」,很多的河流都流不進來了,它就不能夠成為江海。

  「夫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他有為公的心,他做出來的事情、制定出來的政策制度,一定也是符合公平、公道。下面還舉了一些例子,「丹朱、商均,子也」,「丹朱」是堯帝的兒子,「商均」是舜王的兒子。「不肖」,他們不夠賢德,所以「堯舜黜之」,所以堯舜沒有選他們做天子接替自己的位置,而是選了賢德之人。譬如說堯選了舜,舜選用了禹,讓天下之人得到明君。這都是從公心做出的舉動。

  「管叔、蔡叔,弟也。為惡,周公誅之。」管叔、蔡叔作亂,對天下的安危造成影響,這個時候周公要安定天下,在這種情況下,聖賢人就必須選擇公心,所以把管叔、蔡叔給誅殺了。

  「苟不善,雖子弟不赦」,如果真的做了不善的事情,即使是自己的至親,也不能夠用私心去縱容他們、赦免他們。「則於天下無所私矣」,這樣他們對於天下就沒有私心。「鯀亂政,舜殛之」,大禹的父親鯀,他沒有承擔好自己的責任,所以被判刑。但是他的兒子禹,「禹聖明,舉用之」,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而且他很會治理朝政,非常地聖明,所以對他也沒有嫌隙,仍然重用他。「戮其父而授其子,則於天下無所忌矣」。你看這些聖王他出於公心,雖然把他的父親判刑,給以刑罰的處分,但是他的兒子賢明,仍然重用他,沒有忌心。正是因為他們做出這樣的行為,這樣公正,所以天下的人對他們也沒有絲毫的懷疑。所以君王不懷疑大臣,臣子和老百姓也不懷疑君王,整個天下人,人與人之間都非常地信任,沒有猜忌之心,這樣的時候天下就能治理得好,天下人也非常地和樂。

  我們再看下一句,二百零四:

  【故君人者。愛民而安。好士而榮。兩者無一焉而亡也。明分職。序事業。拔材官能。莫不治理。則公道達而私門塞矣。公義明而私事息矣。如是。則德厚者進。而佞悅者止。貪利者退。而廉節者起。】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三十八《孫卿子》。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為人君者,愛護人民就可以使人心安定,喜好親近賢士就能使國家興盛,這兩者一項都沒有就會敗亡。明確各部門掌管的職務,依據事情的輕重緩急來安排工作,選拔賢才,任用有能力的人為官,一切都治理得井井有條,那麼為公家效忠的道路就會暢通,而行私請託的門徑就會被杜絕;為公義的風氣能彰顯,而個人謀私的事能止息。這樣一來,品德淳厚的人得到任用,奸佞諂媚的人受到遏止;貪圖利益的人被辭退,廉潔奉公的人得到重用。

  這句話在《群書治要.孫卿子》,也就是《荀子》中,告訴我們,做君主的人一定要把兩件事做好,第一就是『愛民』,第二就是『好士』。「愛民」就是告訴我們要把人民當作是國家的根本。在《孫卿子》中有這樣一段話,來論述愛民的重要性:「有社稷而不能愛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親愛己,不可得也」。擁有國家的君主,不能夠愛民、不能夠利益人民,而期求人民欽服自己、愛戴自己,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民不親不愛,而求其為己用、為己死,不可得也」,人們不欽服你、不愛戴你,還期求人民為自己所使用,能夠為自己效死,這也是不可能的。「民不為己用,不為己死,而求兵之勁、城之固,不可得也」,人民不能為自己所使用,也不會為自己效死,而期求兵力的強勁、城池的堅固,也是不可能的。「兵不勁,城不固,而求敵之不至,不可得也」,兵不強勁,城池不堅固,而期求敵人不來侵犯,也是不可能的。外敵都是看到這個國家有機可乘才會發起戰爭,如果看到這個國家上下齊心協力,防備很堅固,他也不會輕易就挑起戰爭。「敵至而求無危削、不滅亡,不可得也」,敵兵來了,而期求沒有危險,不被削弱、不被滅亡,這也是不可能的。「故人主欲強固安樂,則莫若反之民」,所以君主想要國家富強、穩固、安樂,就不如首先反省一下自己對人民的態度。

  《孟子》上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如果領導者把被領導者,當然也包括人民,當作是手足一樣加以關愛、加以愛戴,人民、被領導者就會對領導者像心腹一樣加以重視、加以關愛。「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領導者把被領導者當牛做馬地來使喚,結果老百姓也會把國君當成是一般的國人、一般的陌生人一樣對待,沒有更多的親密。更有甚者,「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領導者把被領導者當成是泥土和小草一樣的低賤、不值錢,可以隨意地踐踏,老百姓就會把君主,被領導者就會把領導者當成是仇敵一樣加以痛恨。所以你看,君主對人民的態度決定了人民對君主的態度。

  所以下面講:「欲附下一民,則莫若反之政」,如果你想使下屬都欽服,使人民都團結一致,和自己一條心,那你就不如首先反省一下自己的政事辦得如何,你的政策制度是不是有利於人民、符合人民的利益和願望。「欲修政美國,則莫若求其人」,如果你想修明政治,使國家美善,最好的辦法就是求得德才兼備的人來輔佐自己,幫助你治理朝政。

  由此,荀子就得出了這一個結論,『故君人者,愛民而安,好士而榮,兩者無一焉而亡也』。作為國家君主的人,因為愛民而安定,因為喜歡德才兼備的人而榮耀,如果這兩者一個都不具備了,這個國家就會滅亡。

  這一段的論述邏輯非常地清晰,最後給你得出的結論是,君主一定要「愛民而安,好士而榮」。這個「好士」就是喜歡德才兼備的人。下面就講具體應該怎樣做。

  『明分職』,「分職」就是分掌的職務,也就是我們要講求分工,把這個職位的職責都明確,讓官員能夠分治其事,明確各部門掌管的職務。『序事業』,就是把事情的輕重緩急給它排一個次序,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來安排工作,不能夠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後面,而把不重要的事情擺在前面,這樣就會本末倒置。『拔材官能』,也就是要選拔賢才,任用有能力的人為官。要做到「拔材官能」,前面我們講了,這個君主、領導者必須沒有猜忌之心,做到用人不疑。

  『莫不治理』,就是一切都治理得井井有條,沒有不得到治理的。『則公道達而私門塞矣』,這樣為公家效忠的道路就會暢通無阻,而行私請託的門徑就會被杜絕了。『公義明而私事息矣』,為公這樣的風氣就會彰顯,而為個人謀私的事情就會止息了。

  『如是,則德厚者進,而佞悅者止;貪利者退,而廉節者起』,這樣做了之後,品德淳厚的人就得到重用,而諂媚奸佞的人受到遏止,不會重用諂媚巴結的人。「貪利者退」,貪圖利益的人就被辭退了,「廉節者起」,廉潔奉公的人受到重用。這個都是喜好賢士的結果。

  在《說苑》上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講的是齊宣王的故事。齊宣王到社山來打獵,老百姓聽說了,都趕快過來慰勞他。齊宣王看了很高興,就賜令百姓父老可以免收租稅。老百姓一聽都非常地歡喜,紛紛地拜謝,只有一位老人家閭丘先生沒有拜謝。齊宣王看了之後就說:「可能我的封賞不夠豐厚,大家嫌我封賜得太少了,那麼我再賜令百姓父老不用去服徭役。」大家聽了之後更加歡喜,又紛紛地拜謝大王的恩典,但是閭丘先生還是沒有拜謝。齊宣王就問他:「先生是不是覺得我有什麼過失,所以兩次都沒有拜謝?」閭丘先生說:「我聽說大王到此遊獵,所以特地來拜見大王。為什麼來拜見大王?我希望從大王那裡得到長壽,希望從大王那裡得到富裕,還希望從大王那裡得到尊貴。」

  齊宣王一聽這話,可能覺得這個老人家太貪心了,於是他就說:「人死生有命,人的生死都是有定數的,天會定時地奪去人的壽命,我也沒有辦法讓你長壽。雖然我的倉廩府庫很充實,但是那是用來防備不時之需的,也不能夠讓你富裕。我們國家大的官職沒有缺額,小的官位又太卑賤,所以也沒有辦法讓你富貴。」齊宣王很委婉地把這個老人家給拒絕了,意思是說,我沒有辦法讓你得到長壽,沒有辦法讓你富裕,也沒有辦法讓你尊貴。閭丘先生一聽,知道齊宣王誤會了自己的意思,所以他就說:「願大王選有修行者以為吏,平其法度,如此臣少可以得壽焉」。他說我希望的不是這些,我希望的是您能選拔那些有德行的人來做官吏,讓他的法度、制度公平合理,這樣我就可以稍微得到長壽了。意思是說,我不會無緣無故地被抓去判刑,這樣我不就可以稍得長壽了嗎?

  「振之以時,無煩擾百姓,如是臣可少得以富焉。」賑濟百姓要適時,不要有事沒事地隨便煩擾百姓,這樣的話,我就可以少許地得到富裕了。遇到災荒的時候,能夠開倉賑濟百姓,讓百姓能夠適時地得到糧食、衣服等等急需的東西,還不要經常地騷擾百姓,這樣的話他就可以得到富裕了。

  「願大王出令,令少者敬老,如是臣可少得以貴焉。」還希望您再發布一個命令,命令什麼?命令年少的人都要尊敬年長的人,廣布教化,興起孝悌之風,這樣作為年老的我就可以稍微地得到尊貴了。你看這個老人家對國家這個時事看得很清楚,他不是自私自利、有貪心,而是希望齊宣王能任用這些好的官吏,實行好的政策,這樣老百姓都能夠受到實際的利益。

  最後閭丘先生又說,如果您讓我們不交田租,也不去服徭役,倉廩必然會空虛,國家也沒有可指使的人了,這本來就不是我所希望的。你看,閭丘先生雖然是一介布衣,一個平頭百姓,但是他看問題思慮非常深遠,不是只看到眼前的蠅頭小利,不是只想到自己的自私自利,而是從整個國家的治理、前途命運來考慮。齊宣王聽了這樣的話也非常地讚歎,稱許他說:「你說得太好了!」

  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真正的愛民如子,就應該選擇委任那些德才兼備的人來做官,這樣的話,百姓才能夠真正得到長壽、富裕和尊貴。

  所以愛民而安,好士而榮,這兩者是治國的最根本的兩個原則。既然愛民,就必然會選擇德才兼備的人來做官,這樣才能給百姓帶來真實的利益;而德才兼備的人來做官,他也必然會提醒、勸告君主,要愛民如子、視民如傷,要勸導君主實施那些有利於百姓的政策。所以這兩者它也是密切相關的。

  我們今天就先學習到這裡,我們下一次再見,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