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諸位朋友,大家好。我們繼續學習《群書治要》,請看第一百七十一條:

  【孔子曰。行己有六本焉。然後為君子。立身有義矣。而孝為本。喪紀有禮矣。而哀為本。戰陣有列矣。而勇為本。治政有理矣。而農為本。居國有道矣。而嗣為本。生財有時矣。而力為本。置本不固。無務豐末。親戚不悅。無務外交。事不終始。無務多業。反本修跡。君子之道也。】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十《孔子家語》。

  這個『反本修跡』在通行本,也就是《四部叢刊》的《孔子家語》中寫為「反本修邇」,「反本修邇,君子之道也」。我們一句話一句話地來看一看。

  孔子說:『行己有六本焉,然後為君子』。立身處世有六個根本,也就是要遵循六項根本的原則,然後才能夠成為君子。這個「君子」就是比賢人和聖人修行的層次低一些,他還在修道的過程中,還沒有成聖成賢。但是這個君子也是很難得的,能夠做到以下幾個方面,抓住六個根本,你才能夠成為君子。哪六個根本?

  『立身有義矣,而孝為本』。立身要合乎仁義道德,要遵循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是最根本的為人處世的道義原則。但是其中有一個根本的德目、根本的德行,那就是孝,所以中國人說「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為什麼孝是百善之首?因為我們知道一個人,人生在世對我們恩德最大的無過於父母的養育之恩。父母對我們的付出無私無求,對這麼大的養育之恩都不能夠記在心上,想著念念去回報的話,請問還有誰的恩德值得我們念念不忘,想著去回報?

  所以一個人不孝敬父母,一生有一個重要的處世原則沒有樹立,那就是恩義、情義、道義的處世原則。這種道義原則沒有樹立起來,他會以什麼原則來處世待人?那就是會以功利或者說是利害的原則來處世,這個人對我有好處,這件事對我有利益,我就會對他全力以赴;當這個人從利變成害了,我可能就會做出忘恩負義或者是見利忘義的事情來。這樣的話,人們都是以利害相交往,見利忘義、忘恩負義的事情就屢見不鮮了。所以一個人立身處世要以孝為根本,所以中國自古以來都是以孝治天下,這個教育制度從漢代開始到清代從來沒有改變過,這是有道理的。所以中國古人有一句話說「忠臣孝子人人敬」,為什麼對孝子這麼尊敬?就是因為這個孝子知恩報恩。

  在民國的時候,印光大師的弘化社印了一套書叫《道德叢書》,現在老教授也把它大量地翻印。因為他認為現在社會不提倡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那麼就會人不稱其為人了,就如《左傳》左丘明所說的「人棄常則妖興」。人們不講五常,仁義禮智信;不講五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些全都不講究了,就會怎麼樣?各種各樣的變易的現象、妖魔鬼怪全都出現了。什麼叫變易反常的現象?譬如說兒子殺父親,兄弟不和,還有夫妻離婚率愈來愈高,青少年的犯罪現象愈來愈嚴重,像現在的青少年還沒有成年就已經墮胎、已經賣淫、吸毒、酗酒等等,這些現象全都是妖,妖怪就是反常。所以古人他特別強調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

  這一套《道德叢書》確實編得非常好,在裡邊就有一部書專門講孝道的故事,叫《孝史》。其中講到有一個選自《唐書.劉子元傳》的故事,說這個故事叫「忍痛侍母」。唐朝的劉敦儒他們家住在東都,他的母親得了一種病,就是瘋瘋顛顛的,而且怎麼樣?在吃飯的時候不鞭打人,或拿竹板打人,她就吃不下去飯,結果左右侍奉的這些人全都被她打跑了,忍受不了,要侍奉她吃飯,她必須得打人才能吃得下去。劉敦儒他就自己整日地在母親旁邊侍奉母親,讓她吃飯的時候打自己,結果經常被母親打得身體流血,這樣的話,她母親才能吃得下去飯。一般人可能都忍受不了,但是劉敦儒他是「怡然不為痛」,他欣然接受,而且不感覺到疼痛難忍,更沒有什麼抱怨、怨恨之心。所以從中我們體會到這個孝子的心,全心全意地在母親的身上。如果讓母親開心,讓母親能吃得下飯,讓母親的病能好,自己寧願挨打,甚至把自己打得頭破血流都毫無怨言。

  所以我們從中體會一下古代的這個孝子和父母的這種心,孝順父母的心是全心全意地為對方著想,絲毫沒有自己,更不會因為和父母有一些矛盾衝突而產生對立的情緒。所以你看我們現在這種和順之心沒有,和人家有矛盾、有逆反,什麼原因?其實都是從家庭和父母相處培養出來的。如果在家對父母有逆反,走到社會對領導也就會有逆反;對父母不懷怨恨,什麼事情都能夠心平氣和地接受,他走到社會上,他也能夠忍受這些侮辱,或者是誤解、或者是誹謗。這種心確實都是從家庭之中和父母相處培養起來的。

  他母親過世的時候怎麼樣?「毀瘠幾死」。你看這樣一個母親,吃飯的時候必須打他,把他打得頭破血流才吃得下飯。但是等他母親過世的時候,他非常地哀痛,而且吃不下飯,極度地瘦弱,這個叫「毀瘠」,就是因居喪過哀而極度瘦弱的意思,幾致喪命,這樣的哀痛。因為怎麼樣?因為再也沒有機會侍奉回報父母了。後來他做了起居郎,當時的人把他稱為劉孝子。

  所以我們看了這些歷史上的故事,我們才體會到什麼叫做孝。現在人覺得自己很孝了,自己已經做得很不錯了,實際上跟古人比起來差得太遠太遠了。從這裡我們體會到什麼?體會到我們現在人的這個心性修養和古人比起來確實是相距甚遠。你看古人他遇到事情絕對地是反求諸己,都是從自己身上找問題,對任何人沒有對立之心、沒有怨恨之心。這種態度是從哪裡培養起來的?其實就是從家庭之中對待父母的態度培養起來的。所以這裡說,「立身有義矣,而孝為本」。

  『喪紀有禮矣,而哀為本』。喪事要有禮節,但是哀痛是喪事的根本。在《呂氏春秋》上對於喪禮的來源有這樣一段闡述,它說孝子尊重自己的父母,當然也包括父母疼愛子女,這種情義、這種深情厚意是甚於肌膚之痛。所以當父母過世的時候,或者是兒女過世的時候,自己所敬重的人、所疼愛的人,死後如果被拋棄於溝壑,按人的感情而言,他是不忍心這樣的,所以才有了安葬死者的禮儀。這個「葬」是什麼意思?這個葬就是藏的意思,藏起來,這是孝順父母的兒女所應該慎重的。這一段話告訴我們,喪禮是出自一個孝子敬愛父母的一片真誠之心,它並不是外在的禮儀強加給我們的,所以應該以哀戚為重。

  在《論語》上孔老夫子也說:「喪,與其易也,寧戚。」這個「易」就是和易的意思。什麼叫和易?就是和順而有條理,也就是說在喪禮之時,你把事情辦得很和順、很有條理,面面俱到的,還不如以哀戚為本,這才是抓到了根本。因為我們可想而知,父母過世的時候,自己的心很哀傷、很懷念,這個時候他處事有一些想不到的地方,這也是自然而然的人之常情。當然我們學了儒釋道的學問,知道「遊魂為變」,「精氣為物,遊魂為變」,在《易經.繫辭傳》上孔老夫子有一句話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告訴我們這個身體過世了,但是實際上還有一個沒有死的遊魂,這個東西它是不變的。它要去找一個地方再去投胎,必須找一個好的地方。如果在父母過世的時候,兒女表現得過分地有情執,也會影響它的思惟,它思惟混亂肯定不會找到一個好的地方。所以現在都在講臨終關懷,特別是通過一些宗教的儀式讓父母和平、安靜地過世,這也是非常值得提倡的。這個是告訴我們給父母辦喪事的時候不是為了面子,讓人說我們很孝敬父母,把這個喪事辦得很排場、很奢華、很浪費,圖得一個孝子的名聲。而是怎麼樣?而要抓住根本,也就是要感恩、懷念父母的這種恩情,是一種回報的心來安葬死者。

  『戰陣有列矣,而勇為本』。作戰布陣有行列,但是勇是戰陣的根本。我們看歷史上的岳飛,他作戰是百戰百勝,而且經常是以寡擊眾、以少勝多。他以少勝多勝到什麼程度?他以五百鐵騎大破金兀朮的十萬敵軍。五百鐵騎,靠的是什麼?有人問他治軍的方法的時候,他回答說:「要以仁、信、忠、勇、嚴五字來治理軍隊,這五個字缺一不可。」所以他的軍紀嚴明,做到了「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而且特別注重培養士兵的忠勇獻身、保家衛國的精神。所以敵軍一聽到岳家軍的名號都被嚇得膽顫心驚,說了一句話,說「撼山易,撼岳家軍難」,撼動這個山很容易,但是你想撼動岳家軍就太困難、太困難了。也有人問岳飛,說天下什麼時候能太平?岳飛怎麼回答的?岳飛說:「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這告訴我們什麼?作為武將要有獻身國家的忠勇報國的精神,這個才是作戰的根本,能夠取勝的根本。

  『治政有理矣,而農為本』。治理國家政事需要處理很多方面的問題,但是什麼問題是政治的根本?農業是根本。中國古人說「民以食為天」,所以發展農業,富民的目的是要解決溫飽問題。人們連肚子都吃不飽了,衣服都穿不暖了,這個國家也就不穩定了,所以古人特別重視糧食的儲備。譬如說在《禮記》上就記載,說「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如果一個國家沒有九年的糧食儲備,這個國家稱為不足。「無六年之蓄曰急」,這個國家沒有六年的糧食儲備,這個國家稱為有危機的徵兆。「無三年之蓄曰國非其國也」,如果這個國家連三年的糧食儲備都沒有了,這個國家就已經不能稱其為國家了。為什麼?因為一旦遇上了自然災害或者是戰亂,沒有存糧就會有搶水、搶糧食的事件出現了,天下自然大亂,所以這個國家就非常地不穩定,人心惶惶。而且一個國家連溫飽問題都不能夠解決了,你給他講禮義、講道德,他也聽不進去了。所以管子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所以農業是治國理政的根本。

  當然我們對這個富民要做正確的理解,發展經濟的目的就是要解決人們的溫飽問題就夠了,不是一味地去拉動內需來提升GDP的數值,這個我們上次也講過。一味的以GDP這個數字來評價經濟增長的指標,可能導致的是兩極分化,而且還會導致奢靡之風,有很多的危害。而我們如果不講究倫理道德,我們現在的食,民以食為天,這個食品也出現了眾多的問題。出現什麼問題?那就是食品安全問題。因為人們見利忘義,為了賺錢不惜犧牲別人的生命,所以毒奶粉、毒餃子、毒豆芽、毒饅頭,等等等等的問題全都出現了。而且因為急功近利,不僅僅污染了這個土壤,土壤有問題了,水也被污染了,甚至是地下水都被污染了,空氣也被污染了,你說這個食品還能夠得到安全的保證嗎?因為使用了大量的化肥、農藥,我們的食品基本上沒有安全可言了,確實是像《無量壽經》上所講的「飲苦食毒」,苦不堪言。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重視農業,不僅僅要重視,讓那些農民回歸土地,要給他們好的政策,讓種田的人愈來愈多,否則糧食儲備會不足。還要正確地引導大家回歸傳統的農耕,回歸傳統的農業,這樣種出來的東西才是健康的,才是真正有利於人民的。否則的話,這個問題非常地嚴重,這方面的問題比較多。譬如說我們現在糧食的浪費問題很嚴重,吃了一頓飯,大概動用的只是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七十都浪費掉了。所以十八大之後,習總書記提出要反對浪費,要提倡節儉,反對奢靡之風,提倡勤儉節約。這一條是非常地及時和必要的。

  下面講,『居國有道矣,而嗣為本』。安定國家有各種各樣的方法,但是慎選繼承人這是安國的根本,這個「嗣」就是繼承人的意思。所以中國古人特別重視對繼承人的培養。為什麼重視對繼承人的培養?因為我們的事業發展得再輝煌、再成功,但是如果後繼乏人,我們這個事業沒有人繼承下去,那我們花費的精力、時間,付出的財力,全都浪費了,前功盡棄,這不是可持續發展之道。所以培養後代的繼承人比什麼都重要。所以中國人有句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為什麼無後為大?無後為大就是沒有後代的繼承,我們這個事業就不能夠代代相傳。所以正是因為中華民族有這樣一種長遠的眼光,才使我們的文化綿延了五千多年還生生不息、歷久彌新。所以我們感恩祖先、聖賢的這種長遠的眼光。否則的話,我們的文化傳承幾十代、傳承幾百年就傳承不下去了。

  所以培養後繼的人才,對於一個行業發展,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對於我們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都是最重要的。現在我們要想把傳統文化代代承傳下去,那就希望有傑出的人才能夠認識到傳統文化的重要性,特別是年輕人把這一個使命能夠承傳下去。而且還要有特別長遠的眼光,要從胎教開始,就要對孩子進行傳統文化的薰習。當然大人沒有理念,大人對傳統文化沒有正確的認識,他也不可能從胎教開始,就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和薰習。所以父母老師,特別是國家在位者、領導者對傳統文化有正確的認識,這個是迫在眉睫。

  『生財有時矣,而力為本』。創造財富也都是要有一定的時機的,但是付出勞力是致富的根本。大富靠天命,小富靠勤儉。雖然生財要把握好時機,但是如果一個人很懶惰,不願意去付出體力、勞力,也不可能真正地致富。當然我們學了傳統文化之後,我們也知道了,這個財富的根本在於財布施。財愈施愈多,當你拿著這個錢去幫助窮苦的人、幫助需要的人,這個錢從左手出去了,從右手又賺回來了。這一句話主要強調的是不能夠投機取巧,一定要付出勤勞,這樣的話,他自己一生的衣食都不愁吃、不愁穿。如果他好吃懶做,不幹活,而且還就指望著父母成為啃老族,即使家裡有萬貫的家資,也都會被他給敗散掉。所以古人也說:「至要莫如教子」。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把孩子給培養好,不要成為啃老族,不要成為月光女神,就是只知道消費而不知道去付出,這樣做就錯了。

  『置本不固,無務豐末』。這句話是對前邊的這幾句話的總結。如果根本都得不到鞏固,就不要致力於在枝末上去做文章。如果只是使枝末繁茂,這個枝末就是枝葉花果,那就像插在花瓶裡的花,它沒有根,雖然好看一時,但是不能夠長久。

  『親戚不悅,無務外交』。如果一個人連親戚之間都不能夠團結和睦,就不要致力於跟外人交往。為什麼?因為我們連最起碼的五倫關係都沒有處理好,說明我們這個人太自私自利了,太自我為中心了,沒有慈悲關愛的心,沒有為人著想的心。這樣的話就是連近處的人都不能夠感化,那怎麼又能感化遠方的人?所以我們現在說搞好人際關係、搞好人際關係,從哪裡入手?就是從搞好我們最身邊的人際關係入手,把五倫關係先處理好。

  我們看到這五倫關係,經常要自我反省。如果我們是做兒女的,我們能夠讓父母感到滿意了嗎?如果我們是做父母的,是不是把兒女教導好了,起到了一個君親師的作用?如果是做兄長的,對於弟弟、妹妹是不是友愛關心、盡心盡力地去幫助?如果做弟弟、妹妹的,我們是不是對兄長有必要的恭敬之心?因為很多人雖然是弟弟、妹妹,但是發了財,有了官位,對於姐姐、哥哥就不是那麼尊重了,因為哥哥、姐姐還是農民,沒有我地位高、沒有我錢多,所以這個尊重之心就淡化了。如果作為領導者的,我們就要想一想,我起沒有起到君親師的責任?作為被領導的,我們就要想一想,對於領導交給我的任務是不是盡心盡力地加以完成?朋友之間相交往,是不是做到了誠實守信?還有夫妻之間,做丈夫的是不是有恩義、有道義、有情義?做妻子的是不是有良好的德行,而且起到了相夫教子的作用,讓全家人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中感覺到很溫馨、很踏實。

  所以這五倫關係,我們以前學習的時候都是把它作為知識點給記下來,目的是在考試的時候我們可以回答得上。實際上我們學習儒家文化目的並非在此,而是讓我們在生活中處處能夠做到的、處處能夠反省的,這五倫關係我們到底處得怎麼樣?如果這五倫關係都沒有處好,兄弟、父母、夫妻、朋友之間都不能夠團結、不能夠和睦,你再去搞外交,那也是以功利之心和人交往,那也不會長久。

  『事不終始,無務多業』。做事情要有始有終,如果做事情有始無終,就不要去從事多種事業,為什麼?做哪一樣都做不好。中國古人有句話說「隔行如隔山」,你自己的行業都沒有做好,你又去換一個工作、換一個行業,對一個陌生的領域,你更加做不好。就像一個人挖井一樣,他在這個地方挖了一下井,挖到了一定的程度沒有水,他又換了一個地方再去挖,剛挖了幾下還是沒有水,他又換了一個地方又去挖,換了再多的地方也挖不出水來。如果你在一個地方選中了,你就在這個地方挖下去,你挖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肯定能挖到水。所以這個就是告訴我們要做事情有始有終,要有恆心、有毅力。

  所以中國古人特別講要專一,我們做學問、修道,也是特別講究專一。所以《三字經》上說:「教之道,貴以專」。求覺悟更是要重視專一,所以這個專一,專一就是不雜,而且還能夠精進,精一不雜、專一不雜,就是精進的意思。古人成功的關鍵就是在於能夠專心,能夠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像我們看《六祖壇經》上記載的法達禪師,他讀《法華經》讀了十年,十年專攻《法華經》,所以他遇到六祖給他開示了幾句,他能夠開悟。無盡藏比丘尼一生專讀《大涅槃經》,她一生的功力就用在《大涅槃經》上。正是因為他們有這種專一的基礎,所以遇到六祖一點化就開悟了。所以無論是儒家、道家,還是佛家,目的都是求明心見性,也就是求明明德,求開悟。怎麼樣才能悟入?那就是要專一,把你的心力和精力集中在一部經上。

  在儒家我們也看到,歷史上的劉寶楠父子對《論語》做註解,作了《論語正義》。這部書是劉寶楠父子兩代人經過了七十多年才完成了一部註解;焦循作《孟子正義》,他是給《孟子》做註解,也是父子兩代人才完成的。但是這兩部註解怎麼樣?傳承久遠,非常地權威,是後代人研究《論語》、研究《孟子》的必讀註釋。為什麼他們有這樣的成就?原因就是因為專心。在佛教之中,我們知道周止菴居士他一生只研究《心經》,江味農居士一生只專攻《金剛經》,他給《金剛經》做的註解也是非常權威的。後人如果想研讀這些經典,都不能夠不參考。這個就是告訴我們,古人能夠成就,他的訣竅就在於專。

  我們現在人做學問不能成就,原因在哪裡?原因就是在於不能專一,希望廣學多聞,希望知識很廣博,這是一種習氣。這種好高騖遠的做法,不能夠達到求學的目的,反而會讓人偏離了方向。而一般人不能夠專一的原因,就是因為喜歡名聞利養,因為你講的東西很多,這個也能講,那個也能講,人家提到這一部經你也知道,提到那一部經你也懂得,他是為了自己的面子,為了自己的名利,想讓別人讚歎自己,所以才去廣學多聞。孔老夫子很早就提醒過我們,他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古代的人做學問、求學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自己的道德、學問,提升自己的修養、境界。所以孔老夫子說,他所擔憂的事情是什麼?「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孔老夫子所擔心的是擔心在這些方面,他不是擔心自己的錢不夠多,名聲傳得不夠遠,大家都不知道我,大家對我不恭敬。他所追求的是什麼?他所追求的是自利利人、自覺覺他,因為自己不覺悟,也不能更好地幫助別人覺悟。所以《大學》開篇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止於至善」就是我們自覺覺他,覺行都是圓滿的。「親民」就是幫助別人覺悟。我們怎麼幫助別人覺悟?首先要「明明德」,要自己覺悟,你才能夠幫得到別人覺悟。自己還迷惑顛倒,還煩惱重重,你怎麼能夠幫得上別人?那叫以盲引盲,把人的路都給指錯了,自己的因果重不重?

  所以古人他求學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自己的道德學問,最後怎麼樣?最後能夠明明德。所以他能夠體會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他有這種發自內心的喜悅,有這種禪悅為食、法喜充滿的感受。而現在人做學問的目的就和古人大相徑庭,為什麼?現在的人做學問是為人之學。為什麼要寫這本書?寫這本書為了自己出名,所以寫了一部一部的書,著作等身,別人一看說你寫了多少著作,說起來很好聽,但是自己並沒有開悟。這就是因為我們做學問追求在名聞利養上了,沒有追求真實的學問、真實的修為,這個都是沒有根的。

  所以中國古人他特別強調實修,所以儒釋道三家都是心性之學、都是實學。但是我們現在的問題是什麼?我們把學儒、學道、學佛,變成了儒學、道學、佛學,就是我們可以把這個道理講得頭頭是道,但是自己做不到,和自己的生活、行為毫不相關,所以我們體會不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那種喜悅。這種喜悅體會不到,就把精力放在追求外在的名利之上了。別人尊重我們,我們就高興,別人鼓掌我們就開心,別人對我們不尊重了、對我們輕視了,我們心裡就不舒服了,這還是沒有內在的自信所導致的。所以,一個真正按照儒釋道的學問來修身養性的人,他真的能夠體會到《論語》上所說的「君子坦蕩蕩」的境界。你看,我們還沒有成聖成賢,只是學到君子,他都能夠胸懷坦蕩,他都是無憂無慮、無煩惱、無牽掛的,古人所說的「輕安」我們就嘗到了。

  這個就是為什麼古代的讀書人他特別受尊重,因為讀書明理,理得心安。不像世間的一般人,他去忙忙碌碌地妄求,用那個不該選擇的手段、採取的手段,去求得不符合道義的這種利益,不應該得到的利益,這個東西得到了也必然會失去,曇花一現,不能持久。

  所以通過潛移默化的學習和薰修,會使你的心性有提升。有提升,你的心清淨,你自然就會有悟處。而這些聖賢人的經典是聖人心性的流露,你怎麼會看不懂?你的心和聖人之心無二無別,只不過是被現在的財色名利、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等等給染污了、給蒙蔽了,你把這些東西去除了,你的心和聖人的心就是一個心。一個心,你怎麼會看不懂聖人寫的東西?但是我們現在的問題就是我們追求外在的東西太過分了,把注意力集中在外在的名利上了,就把這個悟門給堵住了。

  所以現在人要求廣學多聞,要求知識很廣博,雖然學了很多的知識,但是沒有智慧,遇到問題仍然是解決不了。中國古人告訴我們,有知,你就會有所不知,對吧?無論你的知識是如何地廣博,你總有不知道的。怎麼樣才能做到無所不知?那就是要求無知。無知,它起作用的時候才是無所不知。這個就像我們面前放著一個鏡子,這個鏡子是一塵不染的、乾乾淨淨的,所以「胡來現胡,漢來現漢」,外國人來了,它現個外國人的樣子,中國人來了,它現個中國人的樣子。它為什麼能現?因為它本身清淨無染。但如果我們把這個鏡子上畫了一些圖畫,把它給塗上一些油漆,它還能照出外境嗎?它就照不出來了。我們現在的心為什麼照不出外境?就是因為我們的心被染污了。我們把這些外在的染污去除,恢復到這個鏡子的本來面目,我們就能把外物照得清清楚楚,達到無所不知的境界。

  所以古人他讓我們求學問的方法、求真理的方式,恰恰是要求無知,求你的心地清淨、一塵不染,也就是我們古人所說的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用這個水來比喻,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像這個湖水,它波瀾不興,連一個小小的波紋都沒有,非常地平靜。當水非常平靜的時候,泥沙都沉到底下了,外在的境界,譬如說樹木花草、山河大地等等,都被它映照得如實,清清楚楚;如果這個湖水起了波紋,它對外界的映照就歪曲了;如果再起大風大浪,又泥沙俱下很渾濁,外界的事物就完全映照不清楚了。這個水面正如人心一樣,譬如說人的心起了大悲、大怒、大喜,這就像湖面起了驚濤駭浪一樣,我們對人事物的評價都是歪曲的、都是偏激的、都是不如實的。當我們的心起了一個小波紋,譬如說我們看誰不順眼了,我們起了一個嫉妒心,這個雖然不像大風大浪那樣歪曲嚴重,但是它也會有些許的歪曲。只有我們把心變得清淨無染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對外界的映照才是真正如實的。當然,這個不起心、不動念,不是我們所說的起了一個心,我們意識到的念頭,這個心念是非常非常微細的,在佛經上講,我們換算成我們現在的一秒鐘,一秒鐘是二千二百四十兆次的生滅,就是我們一秒鐘起心動念了多少次?是二千二百四十兆次的念頭,這麼微細。所以我們意識都意識不到,怎麼能斷除?我們修行的目的是要回歸到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的狀態,從哪裡入手?先從放下執著來入手,凡事都不執著,進而不分別,這樣的話才能慢慢地有悟處。

  所以修學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回歸本性的過程。當然,「本覺本有,不覺本無」,不要認為修行是一個很難的過程,說它難它也難,說它簡單它也簡單,為什麼?因為我們本性本覺,覺悟是我們本有的,不覺是外在的。既然是外在的,就可以把它去除。所以不要被這些習氣給嚇唬住了、給迷惑了,認假為真,那自己受的損失就最大了。

  我們要悟,就要先求專一,專一才能夠有悟處。怎麼樣求專一?譬如說我們學《論語》,我們把《論語》一天讀誦很多遍,讀得愈多愈好,堅持十年,你把所有的心力都用在讀誦《論語》之上,你慢慢地這個心地就清淨了。「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這個「見」也就是你見性了,因為什麼?因為你專注到一定的程度了,在一個上面已經專注了好長時間,那你就怎麼樣?因戒得定,你守住這個方法,你就得到了定,因定就開慧,智慧就自然開顯了。

  所以我們要保持心地清淨,通過讀誦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現在很多地方也出現了、興起了兒童誦經工程。很多的專家學者,包括一些知名的專家都不理解,說這個經典孩子連理解都不理解,就那樣背,背下來有什麼意思?其實他不知道,這個孩子他不讀誦經典,他也會胡思亂想。他在背誦的時候,他就會把全部的精力集中在所背的書上,他會心無旁騖,他的心會很專一,很多的妄念就被打掉了,心地愈來愈清淨。所以他死記硬背並不是沒有目的的,只不過這個目的和我們一般的人所認識的這個目的是不一樣的。他把這個書背下來,那是一個副產品,因為小孩的記憶力很好,他多念誦幾遍自然就記住了。但是實際上背誦下這個經典並不是真正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讓他心地清淨。心有專一的能力,他才能夠有悟處,才能夠明心見性。

  其實這一點也不難理解,就是我們做學問也好,我們寫文章,即使是寫一本書也好,做研究也好,你也必須把心定下來,你這個文章才能寫好,才能夠有水平。所以為什麼古代人寫的書我們百讀不厭,而我們現在的書拿出來一看,沒有什麼可讀的東西?就是因為我們現在的學者、專家教授也都是心浮氣躁,今天去跑一個項目,拿多少的基金,明天還要去認識什麼樣的人,去搞什麼合作。你看我們的心根本就沒有在這個學問之上,我們這個學問怎麼能夠做得深?而古人,你看董仲舒,「三年不窺園」,他讀書,三年都沒有看園子裡的花長得什麼樣,這樣才能夠有定力,他寫出來的東西才能夠傳承久遠。

  我們現在更可怕的就是電視、網路、手機的發明,把人的心全都搞亂了。譬如說電視,你聽一聽這個音樂,就是生怕你的心能夠安定下來,生怕你的心不浮躁,所以這個音樂咚咚咚的,而且節奏特別地快。現在的微信、微博,為什麼要發明微信、微博?原因就在於現在的人心浮氣躁到了什麼程度?到了看不進很長文章的程度,這個文章稍微長一點,他沒有耐心讀完,所以才發明了微信。而且這個微信也都是瀏覽式的,微信也不是一個字一個字的認真讀下來的,全都是一掃一掃的。所以這些東西的發明,把人心徹底地搞亂了,讓你根本就不可能開智慧、有悟處。所以這些東西確實天天在破壞傳統文化,一點都不誇張。所以一個人真正地想有成就,就必須和這些徹底地絕緣。愈是不依賴這些外在的東西,你自己內在的潛能才愈能開發出來。愈是依賴這些東西,你自己內在的東西,本能的東西就愈消失了,因為你用它了,久而久之依賴於外在的東西了,你這種本能的東西還有嗎?所以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和古人那個時代確實沒有辦法相比,所以成就的人也愈來愈少,這是特別可以理解的。所以稱為末法時期、末法時期,那真的是一點不錯。

  古人讀誦經典、小孩背誦經典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這些經典全都是文言文所寫的。文言文是中國古人留給後人的一個工具,它可以把我們中華五千年的智慧承傳下去。因為中國古人他看到,我們說話的這個語和我們寫文章的這個文字,如果不加區分的話,我們怎麼說就怎麼寫,會有什麼弊端?這個弊端就是,再過幾百年,後人再看前人所寫的東西,就像讀天書一樣,完全看不懂了。譬如說我自己在國外留學了四年半,再回到中國的時候,有很多的網路口頭語我就看不明白了。譬如說什麼叫PK,什麼叫粉絲,這些詞都是外來語,我們直接音譯過來,就把它用在我們的口頭表達之中了。但是我們不在這個地方生活四年、五年,我們如果又不懂外語的話,這些詞你根本就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這告訴我們什麼?告訴我們,四年、五年,我們的語,口頭語言它就會有一個變化。再過十年、二十年,再過上百年、上千年,如果我們怎麼說就怎麼寫,後人再看前人所寫的東西,完全看不懂了。那我們的智慧、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經驗怎麼可以承傳給後人,讓後人參考?

  你看中國古聖先賢他就很智慧,他就發明了文言文這個標準化的書寫工具。也就是說我們語言可以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地發展、不斷地增加、不斷地變化,但是一旦我們要寫文章傳達思想、傳達經驗的時候,都採取統一的、標準化的文言文的格式。這有什麼好處?這個好處就是只要我們的後人也採取了文言文的標準化的書寫工具,也掌握了這一個方法,我們就可以回到幾千年前、幾百年前和孔老夫子對話,他們所寫的東西,他們所積累的人生智慧,後人就可以承傳下去,他就沒有必要去走很多的彎路。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遠。

  你看我們現在所探討的很多問題,什麼高薪養廉,什麼三農問題,這些問題其實在《群書治要》裡都講得清清楚楚,而且把這個問題的根源都給我們找出來了。而我們現在人沒有學習這些智慧,沒有參考這些經驗,還在那爭來爭去、爭論不休,還爭論不到點子上。所以你就知道了,我們有沒有歷史、有沒有文化,對於一個民族的發展確實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們看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華文明傳承至今、歷久彌新,那絕對不是偶然的。有古聖先賢的經驗、智慧,還有那種悲心、處處為後人著想的存心在裡面,太值得我們後人來學習和繼承了,所以我們對自己的文化一定要生起無比的信心。在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能夠保存下來,至今還影響著他的後人,影響著這一個民族,而且至今還為很多的外國人所研究。這就是中華民族、中華文化。

  前面我們就講,做學問也好、做事業也好,都是需要專心,需要有恆心、有耐心。

  最後一句話,『反本修迹,君子之道也』,告訴我們要回到事物的根本,要從近處做起,這是君子應該採取的原則和方法。假如本末倒置,我們應該在根本上努力,但是我們把精力全都放在枝末花果上了,這不是徒勞無功嗎?不僅僅是徒勞無功,還會有很多嚴重的流弊。其實我們現在社會眾多問題的出現,都是因為沒有抓住根本所導致的。所以這一章講「務本」,講得特別重要。

  下面第一百七十二句:

  【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義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二十七《蜀志》,《三國志》裡邊的《蜀志》。

  這句話是給我們講諸葛亮做相國的時候是怎麼樣務本的,是舉了一個例子。諸葛亮擔任相國的時候,擔任宰相的時候,『撫百姓,示義軌』,安撫百姓。我們知道三國的時候戰亂很多,要能夠讓民心安定,過上一個幸福的生活,也是不容易的事情。諸葛亮他心地確實是為百姓著想,他修繕了都江堰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成為天府之國。這個都江堰至今還利益著後人。還要「示義軌」,就是明示禮義規範。古人他都要制禮作樂,用禮樂來教化人民。要明確各種各樣的規範制度,讓人行為都有遵循之處,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美、什麼是醜,什麼是是、什麼是非,而且要通過教育使人們能夠把這些禮樂、規範深入人心。

  『約官職,從權制』,這個「約」就是少的意思,省減的意思,也就是要精簡官職,採取權宜的法制。為什麼要精簡官職?因為官職一多,老百姓的負擔就會過重。人浮於事,老百姓又負擔過重,百姓就會對官府不滿,矛盾也會加深。精簡官職,使人當於事,從事耕種的人就愈來愈多,這也是一種務本的做法。有一些法制政令已經不符合時勢的要求了,這個時候就要採取一些權宜的法制,適時地調整政策。

  『開誠心,布公道』,就是以真誠待人,處事大公無私、開誠布公。如果處事不公道,就會讓人心有不平;這個不平累積多了,就會有怨;這個怨再提升,就變成了恨;怨恨再提升,就會有矛盾、有衝突,甚至有鬥爭,社會就不穩定了。所以為官者、當領導的人,他處事公正是特別重要的。

  『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對於那些竭忠盡智、有益於國家的人,即使是仇人也必定獎賞;觸犯法令、怠忽職守的,即使是親信也必定懲罰,這個就是他公道的一個具體的反映。賞罰分明,讓人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知道什麼是要受到獎賞的,什麼是該受到懲罰的,這樣就不會因為自己是和他的關係很親密而免於受到懲罰,即使是親信的人也不敢去做壞事。

  『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認罪悔改的,即使罪行嚴重,也必定從寬開釋;巧言掩飾的,即使罪行輕微,也必定要從嚴判刑。這個就是告訴我們,他執行刑法,他是治人的心,而不僅僅是治人的行為。如果這個人他有悔改之心,確實是發自內心的痛改前非,那要給他機會,要從輕處罰;如果這個人拒不悔改,還想方設法地巧言掩飾自己的過失,那要給他從重處罰。這樣才能引導人們要從心上去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從心上去悔改。

  『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就算是善行再微小,也要讚賞、也要獎賞;惡行再微細,也要指責。這也是善惡分明。

  『庶事精練,物理其本』。這個「庶」就是各種各樣的,他精通熟悉各種政事,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物理其本」,凡事都從根本上去治理。

  『循名責實,虛偽不齒』。依照職位,這個「循」就是順著、依照的意思,循著這個職位來要求實效。「不齒」就是不允許的意思,不允許弄虛作假。

  『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最終結果是什麼樣的?結果就是在蜀國的境內,人人都敬畏他、愛戴他。為什麼敬畏他、愛戴他?因為他處事公正無私,而且賞罰分明,所以人們既敬畏他,又愛戴他,他有道德之威。

  在明朝有一位郭允禮,他寫了一本書,《官箴》,也就是做官必須堅持的原理原則。在這本書中他就提出:「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這句話也成了一句名言。說底下的官吏部屬,不是害怕我什麼?嚴苛,而是敬畏我廉潔。因為我處事廉潔無私,所以才能夠讓屬下官吏敬畏。「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老百姓、人民不是佩服我有才能、我什麼都會,琴棋書畫無所不通,而是佩服我什麼?佩服我公正無私。公正無私的人,老百姓就不敢輕慢他,就會尊重他;廉潔的人,官吏就敬畏他,不會欺騙他,所以「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從這裡也看到,當官的人,公正廉潔是最重要的德行。「公生明」,公正的人,他就不會被私欲所障礙、所蒙蔽,所以他看事就能夠看清楚,判斷事情也能夠判別得公道。「廉生威」,人的威信、聲望從哪裡來?從廉潔中來。這個威就是道德之威,不是因為他很會發脾氣,對人很凶,不是這個有威嚴,而是因為他的德行讓屬下佩服、尊重。諸葛亮之所以受到百姓尊重,就是因為他公正廉明,從前面這些句子中都表現出他的這些特點。

  後邊還講,『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刑罰、政令雖然嚴厲,人民卻毫無怨言,什麼原因?就是因為他處事公平,而且勉勵、禁戒都非常明確。「勸」就是勸勉人做善事,「戒」就是禁戒人做惡事。賞罰分明,而且處事公平,沒有私心,不徇私枉法,這樣才受到了人們的尊重。雖然刑罰很嚴厲,但是沒有人有怨言。

  『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他真可能稱得上是懂得治理國家的優秀人才,能夠和管仲、蕭何相媲美。「識治」,就是懂得治理的策略方法的人才。可以和管仲還有蕭何相媲美。管仲我們知道他協助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幫助齊桓公取得了霸主的地位。而蕭何是劉邦(漢高祖)的最著名的大臣。劉邦在總結自己成功經驗的時候,他說:「鎮國家,撫百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還有在計謀方面,他又比不上張良。這三個人都是傑出的人才,我能夠用他們,所以我取得了天下。可見蕭何他既懂得治理國家的方法、安撫百姓的方法,而且他還能夠舉薦人才,沒有嫉妒之心,全都是為了國家著想。所以諸葛亮可以和這兩位相提並論。

  下面我們看第一百七十三條: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九「孝經」。

  這句話看似簡單,實際上義理非常地深刻。『夫孝,德之本也』,德行的根本是什麼?是孝。但是在十年文革之後,我們把孝批成愚忠愚孝,人們連孝字都不敢講了,認為講孝是愚昧的。實際上,你看《孝經》上告訴我們,這個孝是德行的根本。為什麼它是德行的根本?譬如說我們看《弟子規》,我們現在講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等,都是從這個孝產生出來的。

  譬如說「兄弟睦,孝在中」,對兄弟的友悌是不是從對父母的孝生出來的?因為父母希望兒女個個都成長發展得很好,如果有一個孩子吃不飽、穿不暖,他都會很牽掛,所以你能去幫助弟弟妹妹,和弟弟妹妹和睦相處,這不就是對父母的孝了嗎?

  再看忠。「親所好,力為具」,我們對父母能夠有這種忠心,竭盡全力地去能夠贍養父母, 到你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對領導交給自己的工作任務,你也是會竭心盡力地去完成。

  還包括「親有過,諫使更」。父母親有過失了,你要怎麼樣?不是一味地順從父母、討好父母、諂媚父母,而是要勸諫他,使他更改。所以你看你把這種態度用於對領導,他有過失,你能看著不管嗎?你讓他一錯再錯,錯得一塌糊塗嗎?所以你也要想方設法地去盡到勸諫的義務。

  再譬如說禮,「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我們對父母都有這種關心了,這種已經養成習慣了,這種禮貌就自然而然地來對待師長,來對待一切和我們有緣的人,都會講究禮。

  像這個義,「喪三年,常悲咽」,父母過世了,還要想著父母的恩德,常常地紀念父母,常常地緬懷父母的這些德行。這樣的行為,久而久之就養成了一個人恩義、情義、道義的處世品格。你看你這個義,也是從孝父母培養起來的。

  再說廉,廉潔的廉,「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你看我們對父母,有什麼東西都不可以私自地藏起來,這種做法形成了習慣,當你當官的時候,怎麼可以去隨便地貪佔公家的東西?

  還有恥,「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如果我們品德上有損傷,讓父母跟著蒙羞。如果你知道不能夠讓父母蒙羞,你去做官的時候,自然不能夠貪污受賄、違法亂紀。你這個羞恥心有了,你很多的事情就不敢去做了,因為怕給你的父母蒙羞。

  再看仁愛,「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如果你把對待父母親的那種孝敬,推而廣之對待和父母親同輩的,或者差不多年齡的長輩,你這個仁愛之心不就生起來了嗎?

  和平,你看「怡吾色,柔吾聲」。父母雖然做錯了,但是你勸諫他的時候,你也是要歡怡的顏色,柔聲下氣,不能因為父母錯了,你就對他厲聲厲氣。這種態度養成了,你對老闆、對領導說話的時候,是不是也是這種態度?

  還有「號泣隨,撻無怨」。即使父母不能夠接受你的建議,甚至對你誤解了,把你打了一頓,打得痛,都流血了,你也沒有怨言,你心裡沒有對他有對立,沒有產生怨恨。產生怨恨是因為自己心裡有貪瞋痴,有瞋心沒有斷掉。所以你看你和父母養成了這種習慣,你對待別人的誤解、毀謗,你是什麼態度?你就是和平的態度。

  所以你看,為什麼說孝是德之本也?它確實所有的德行都是從孝這個根本產生出來的。所以在二戰前夕,歐洲一些學者他們在研究,說為什麼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華文明承傳下來綿延至今?最後研究來研究去,得出了一個結論:那是因為中國人特別重視家庭教育的結果,特別重視孝道教育的結果。這個結論是完全正確的。

  所以我們講修福修慧,從哪裡修?如何來修?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要行孝道,然後也給人家講孝道。《孝經》上說:「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這句話說得特別好。說古聖先王有至高的德行、最簡要的道理,你這個道理一實行,就可以使上上下下能夠和睦相處,人與人之間沒有怨言,更沒有上訪的事件了。這個「至德要道」是什麼?就是孝。大道至簡。所以孟子說,道本來就在近處,但是我們非要到遠處去求,人人親其親、子其子而天下平。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夠知道孝敬父母、慈愛兒女、教導兒女,這個天下就太平了。你看是不是這個道理?所以他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這個仁愛之心是從哪裡培養起來的?現在我們都提倡仁慈博愛,這個仁愛之心是從親親來培養起來的,就是從孝敬父母、親愛父母培養起來的。把這種親愛之心推而廣之,來關愛人民,然後又把這種關愛人民的愛心推而廣之,擴大到萬事萬物的身上,這個就是「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所以這句話其實也是提示我們,現在的道德教育為什麼不得力?為什麼我們似乎很重視思想道德教育,但是長期以來,我們的思想道德教育都不能夠深入人心、不能夠打動人心?所以習總書記最近提出:要研究研究共產黨人的心學。為什麼提出要研究一下共產黨人的心學?說明我們以前的黨性教育、黨性修養課不能夠打動人心,不能夠深入人心。不能深入人心的原因在於哪裡?原因就在於一個人連人都沒有做好,怎麼是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一個優秀的領導幹部?所以道德教育從哪裡做起?從孝來做起。

  為什麼雷鋒精神三月來四月就走了?你看我們學雷鋒,三月學雷鋒,很多人出來做好事,為人民服務,四月份不學雷鋒了,就沒有人來做好事了。搞形式主義搞的。說明我們的道德教育沒有深入人心,沒有常態化。原因在哪裡?原因古聖先賢一句話就講出來了,沒有抓住根本,這個根本就是孝敬父母。

  所以老教授經常說,孝是中華文化的根,敬是中華文化的本。如果連孝敬這個根本都沒有,就像我們建一個道德大廈,我們就希望有第五層、第六層,那這個道德大廈不是空中樓閣嗎?雷鋒精神代表的是大廈的第五層、第六層。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那是仁愛精神,這是我們道德大廈的第五層,甚至第六層了,結果我們這個道德大廈的基礎都沒有,孝親尊師都沒有,我們怎麼可能建立起這麼高的大廈?所以這一句話就給我們指出了,道德教育不能深入人心,就是因為沒有從孝道做起,所以建的是空中樓閣,培養了很多偽君子。

  下面這一句話說,『教之所由生也』,這一句話看似簡單,也很重要。所有的教育從哪裡生起來的?對古人說教育就是德行的教育,為什麼?你看《禮記·學記》篇中講:「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告訴我們,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的善良不斷地增長,過失得以挽救,所以道德的教育、品格的教育是我們教育的核心和目的。但是我們現在說教育,大家不是這麼理解了。現在我們說受了高等教育的,都是學了好多的知識技能,有學位的人,但是做人卻不知道怎麼做。

  所以這個「教之所由生也」,我們看了之後也非常地有感觸,告訴我們什麼?我們現在的教育已經沒有抓住根本,已經失去了方向,方向目標搞錯了。譬如說我們的家庭教育,是不是把長善救失作為最核心的目的和任務了?如果我們是把長善救失作為教育的目的,那請問,我們到星期六、星期天的時候,是送孩子學習《弟子規》,培養他做人的品格,還是送他去學習鋼琴、學習繪畫、學習唱歌跳舞、學習英語、學習書法這些技能了?當然學習中國的琴棋書畫,它還有一種陶冶性情、培養人的定力的作用。至於學那些技能,和人的人格不相關的東西,那也是太多、太多了。

  再看學校教育是不是起到長善救失的作用了?如果我們學校教育起到了長善救失的作用,請問是大學生的道德素質好,還是小學生的道德修養高?我們現在給小學生講的是樹立共產主義理想,愛祖國、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到了大學,能夠整理好自己的床鋪,考試不作弊,不偷別人的自行車,已經不錯了。所以你看我們的學校教育起到了長善救失的作用嗎?是隨著受教育的時間愈長德行愈提高了,還是受教育的時間愈長,變得愈傲慢、愈無禮,愈不聽老師的話了?

  再舉一個例子就更明顯了,我們看大學,高等教育,請問是大一的學生好教、有禮貌,還是大四的學生好教、有禮貌?現在的大學,英文叫 university,翻譯過來是什麼意思?叫由你玩四年。所以很多人現在到底送孩子上不上大學都成了一個困惑的問題。因為上了大學,沒有人對這個學生特別地負責,對他的人格發展、他的品德教育,也沒有人正確地引導了。結果去了之後,開始學跳交誼舞、學公共關係法,各種技能培訓,華而不實的東西特別地多,都沒有在根本處著手。所以父母都不放心,把孩子送到大學,到底學了些什麼?所以我們說,改革開放以來,失誤最大的是教育。教育失誤在什麼地方?失誤就失誤在沒有把孝道、沒有把做人的教育作為核心的任務、根本的目標來抓。

  當然,我們也看到了一些可喜的變化。像我們二O一六年一月十五日,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召開,在這次會議上就明確地提出:「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這一句話提得好,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我們教育的根本任務。所以品德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應該提上重要的議事日程,成為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不能使學校成為知識技能的傳習所。

  所以教之所由生也,教育從哪裡開始?也是從孝道開始。

  我們看一百七十四句: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仁之本與。】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九《論語》。在通行本的《論語》上,這個『其仁之本與』有一個「為」字,「其為仁之本與」。這裡邊沒有這個「為」。

  這句話告訴我們,君子為人必須專心致力於根本,『君子務本』,根本建立了,道德就會隨之產生。孝順父母、友愛兄弟,這是仁的根本。這一句話也是非常重要的。

  這個「君子」,在古代原來是指在上之人、在位之人。後來就是指有德之人,「有德,堪在位者」,這樣的人稱為君子。這裡邊講「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這個「君子」他是一個求覺悟的人,雖然沒有成聖成賢,但是他也不迷惑了。這個「務本」的「務」就是專力的意思。這個「務」字,我們看到了這個「務」字,一定就想到要專攻專力,這也是我們修道、修學的關鍵。我們剛才講到了「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要能夠做到長時薰修,必須首先避免外在名利的影響,不要在枝末上去用心。

  我們看到民國的時候,淨土宗的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他到七十歲的時候才出名,而且他的出名還不是自己有意地要去宣傳、策劃,是有一些知識分子到普陀山去朝山,無意之中遇到了他,向他請教了一些問題,結果他都回答得很好。後來他們再遇到問題的時候,就寫信請教印光大師,印光大師就給他們回信一一地解答,後來他們就把這些書信發表在當時的報刊雜誌上,人們才知道有這樣一位有智慧的人。你看印光大師,他三十多年的時間都在藏經樓裡面工作,他在那裡幹什麼?他在那裡讀書、在力行、在薰習,所以他並沒有急於出名。但是他教化所產生的影響,可以說是民國時候很多的高僧都比不上的,他產生的影響無比地深遠。所以才被評為淨土宗的第十三代祖師。

  這告訴我們什麼?告訴我們,在求學的過程中要扎穩根基,不要急於出名。要怎麼樣?要做到實至名歸。像印光大師這樣,他確實有真才實德了,他想不出名都不行,因為他的智慧可以幫助世人,可以教導世人,可以對這個國家、社會有所貢獻。當你真正學有所成的時候,你想不出名都很難。但是要知道,這個名都是虛名,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不要為這個虛名所迷惑。

  所以看到這個「務」字,告訴我們「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要專力、專攻。

  這個「本」就是根的意思,我們經常說根本。對於我們修學而言,行門的根本就在這裡,就是這個字,『孝悌也者,其仁之本與』。「孝悌」是為人的根本,在這個註解中說:「先能事父兄,然後仁可成」。一個人能夠先侍奉父母、兄長,然後才能培養起仁德、仁愛之心。「本立而道生」,這個「道」其實就是仁道。當然,這個「仁」也是一個人的德行的總稱。這個道,什麼道?其實也就是「明明德」的那個道,我們本性的明德才能夠得以彰顯。所以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尊敬師長都做不到,別說成聖成賢、明明德了,就是連做人的資格其實都沒有。

  這個「孝悌」,「孝」,古人解釋為「善事父母為孝」,這個「悌」就是「善事兄長為悌」,關鍵就在這一個「善」字。怎麼樣做才能稱得上是善了?我們回想一下我們的父母怎麼樣對待兒女,我們就知道什麼是善了。父母關愛兒女,他的全身心都在兒女的身上,沒有自己。所以我們能夠放下自己,全心全意地去考慮到父母的所思所想、父母的要求,我們就知道什麼是善了。只要我們心裡還有我,我們這個善就很難做得圓滿。再具體一點說,把《弟子規》全都做到就善了,這個真誠心現前就善了,就是善事父母了。所以這個《弟子規》為什麼重要,為什麼能感人?因為那是一個把真誠心找到的聖人所作所為的自然表現,是一個人性德的自然流露。所以我們按照《弟子規》去做,久而久之,我們也有聖賢人的氣氛了。

  這個「悌」,含義是「善事兄長」。在古人看來,兄弟姐妹,骨肉一體,誰也離不開誰,所以相互之間要友愛,要做到兄友弟恭,做兄長的要友愛、關心、幫助弟弟妹妹,做弟弟妹妹,對兄長要恭敬、要聽從。像《弟子規》上有幾句話,對於處理兄弟之間的關係也特別地合適。譬如說:「財物輕,怨何生」,兄弟姐妹之間相處的時候,把這個錢財看得淡一點,把兄弟骨肉之情看得重一點,這個怨氣又怎麼可能產生?又怎麼可能因為財產分配不合理吵上法庭?「言語忍,忿自泯」,兄弟姐妹在相處的時候,在言語上互相忍讓一下,少說一句,憤憤不平的心不自然就泯滅了嗎?還有什麼過不去的?

  所以在歷史上,我們看這些「悌」的故事也非常地感人。在《德育故事》上有一個「誠感讓田」的故事,這個故事講的是施佐和施佑兄弟倆做官之後就回到家鄉,但是因為田產的問題引起了紛爭,彼此互不相讓,結果還結了怨仇,親友們來勸解他們也都沒有效果。在他們同鄉之中有一個叫嚴鳳的人,他以孝敬父母、友愛兄弟而著稱。有一天,施佐就見到了嚴鳳,他把自己和哥哥爭田產的事情告訴了他。嚴鳳一聽之後,皺眉長嘆了一聲,他怎麼說的?「可惜我的兄長身體太弱了,如果他能像你的哥哥那樣強壯有力,可以盡把我的田產奪去,那我還有什麼可焦慮的?還有什麼可憂慮的?」嚴鳳說到這裡,想起自己的哥哥,不禁哭出聲來。施佐看到這一幕深深地感動,就請嚴鳳一起到他哥哥那裡,向哥哥道歉。一邊向哥哥禮拜,一邊就哭泣,非常地懺悔,自己不該和哥哥爭田產。他的哥哥也非常地感動,所以都願意把這個田產讓給對方,並且從此以後終身都是互敬互愛。

  從這個故事看到,嚴鳳他自己身行孝道、悌道,正是他那種發自內心的對手足、兄長的友愛之情感動了鄉人,也感動了施佐、施佑兩兄弟,不再為田產而紛爭了。

  所以你看我們現在社會亂象叢生,我們需要做什麼?我們需要把這些感人的事情搬上銀幕。不是老說那些夫妻又離婚了,兄弟又因為一點點財產爭上法庭了,這個兒子又不孝敬父母了,這個父母被送到火車站了。如果我們經常在向大眾傳播這些現象,大眾會想什麼?你看現在天下人都是這樣對待父母、兄弟的,我對父母、兄弟已經夠好的了。你看你和古人一比,我們好到哪兒了?我們差得太遠了。所以宣傳要怎麼樣?要隱惡揚善,從我們自己做起。

  《朱子治家格言》上有這樣一句話,說:「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凶」。說一家的兄弟姐妹在一起過日子,最忌諱的就是起了爭訟,把彼此送上了法庭,打起了官司。即使官司贏了,但是怎麼樣?但是因為你的心量太狹窄,連兄弟姐妹都不能夠容納,這個家的家道一定會衰落,所以說「訟則終凶」。所以古人為什麼一看兄弟姐妹因為財產、家產打了官司,就能判斷出他的家道會衰落?因為古人有句話說,「觀德於忍,觀福於量」。看一個人有沒有福氣,看什麼?看他有多大的心量。看一個人有沒有德行,就看他忍耐、忍辱的功夫有多大、有多強。你看一個家庭,兄弟姐妹起了爭訟,說明什麼?說明這個孩子的心量已經狹窄到連自己的同胞兄弟都不能容納了,心量小到極處了,還有什麼前途可言?還有什麼福報可言?所以古人一看就知道了,這個家庭會衰落。所以古人他特別強調兄弟姐妹之間的深情厚誼。

  法昭禪師曾經寫了一首詩,我們從這裡也能夠體會到兄弟之間的那種手足之情、骨肉之情。這首詩是這樣寫的:「同氣連枝各自榮,些些言語莫傷情。」說一家的兄弟姐妹就像一棵大樹的樹根長出了不同的枝杈,這叫「同氣連枝」。等他們長大之後,各自都有發展,各自有了自己的事業,這叫「各自榮」。「些些言語莫傷情」,兄弟姐妹在相處的時候,千萬不要因為言語的不忍讓,而傷害了彼此之間的手足之情、骨肉之情。

  「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爭端。」弟兄姐妹之間相處,只要守住一個「忍」字便相安無事,千萬不要因為芝麻大一點的小事就起了爭端,甚至吵上了法庭。

  「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回為弟兄。」像我們上了年紀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逢年過節了,春節大家都會相聚在一起,突然看到哥哥、姐姐的頭上多了幾根白頭髮,臉上多了幾個皺紋,確實是「一回相見一回老」,我們還有多長時間能守在一起互相關心、互相照顧、互相呵護?

  「眼前生子又兄弟,留與兒孫做樣看。」現在我們也長大成家了,各自有了自己的孩子,而他們之間也成為兄弟姐妹了,如果上一代能夠做到兄友弟恭,能夠互相關愛、幫助,下一代也從上一代身上學到了如何相處,給兒孫做一個好的典範。

  你看這首詩告訴我們,兄弟姐妹之間的情義是多麼地深厚。雖然傳統文化已經有三、四代人沒有講了,但是我們還可以從我們的父輩、我們的祖輩身上看到兄友弟恭的榜樣。譬如說我的母親,她從小母親過世了,她帶著兩個弟弟生活,她自己很早就出了家門去做活。工作的收入雖然很微薄,但是首先要給弟弟、妹妹,給弟弟、弟媳婦來用,家裡有什麼好東西也先想到弟弟們。所以他們都把我的母親當成是自己的親娘一樣那麼樣地尊重。所以我們去年回老家的時候,這些弟弟、弟媳婦看到我母親,都是非常地高興、非常地感恩。直到現在,大家聚到一起還是和睦相處,非常地友愛,非常地關心、和睦,所以我們看到兄弟姐妹之間相處確實是其樂融融。

  這個是告訴我們,仁愛之心,它的根本在於對父母的孝、對兄弟的友悌。我們看一個人連父母都不孝敬,連兄弟都不能和睦相處,確實對朋友也好不到哪兒去。所以古人讓我們交朋友,乃至找對象的時候,要看是不是孝敬父母、友愛兄弟,這是從根本上看。

  我們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此地,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