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學習《群書治要》。請看第一百六十五條:

  【公問曰。敢問人道誰為大。孔子對曰。夫人道政為大。夫政者正也。君為正。則百姓從而正矣。公曰。敢問為政如之何。孔子對曰。夫婦別。父子親。君臣信。三者正。則庶物從之矣。】

  這一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十《孔子家語》。我們一句話一句話地來看。

  『公問曰:敢問人道誰為大?』魯哀公來向孔子請教說:「請問人道之中什麼最重要?」孔子對曰:『夫人道政為大』。孔老夫子回答說:「人道之中政治最重要」。如果能夠把政治辦好,國泰民安,人民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那麼自然人心歸附。所以在人道之中,辦政治是最重要的,所以孔老夫子也鼓勵自己的弟子去從政。要從政,首先自己學為君子、學為聖賢,所辦的政治才是聖賢政治。

  後面就對「政」下了一個定義,什麼是「政」?『夫政者正也』,「政」的意思就是端正。『君為正,則百姓從而正矣』,君主自己先端正了,百姓也會跟著自然端正。所以辦政治就是要使人正。那怎麼樣使人正?就是你自己當領導者的、當國君的要率先垂範,帶領大家去做正當的事,那誰還敢做不正當的事?所以在《論語》中,孔老夫子反覆地強調領導者的率先垂範作用。譬如他說:「苟正其身,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假如在位者、領導者能夠端正自身的話,那麼對於辦理政治這件事又有何難處?如果領導者、在位者不能端正自身,那又如何去端正別人,使別人處事正當?

  在《群書治要.政要論》中也有這樣的結論:「故君子為政,以正己為先,教禁為次。」君子辦理政治,首先要端正自身,以教育和約束為其次。所以古人把「教」解釋為「上所施,下所效也」。我們現在都提倡學習文言文,提倡從認字開始,認識中國古代的漢字。因為古代的漢字,它和我們現在的漢字的用法意義有所區別了,而《說文解字》用言簡意賅的話,把一個字最原始的意思給我們解釋清楚了。譬如說這個「教」,他解釋為「上所施,下所效也」。你看到這一句話你就知道,怎麼樣實施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那就是在上的人怎麼做,在下位的怎麼樣效仿就好了。所以身教勝於言教。這個左邊的「孝」字,上面是一個叉叉,下面一個一模一樣的叉叉,再下面是一個孩子的子。這個告訴我們,上面這個叉叉是老師、父母、領導所畫的,下面這個一模一樣的叉叉是學生、孩子和屬下所畫的。這個孩子的「子」就是告訴我們,良好、有效的教育要從身教做起。而右邊是一隻手拿著一個柳條,告訴我們,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需要父母、長輩、領導時時地耳提面命,時時地提醒,就像老師經常拿著柳條要鞭策學生。所以,身教加耐心就可以把一個人教好。那麼現在孩子教不好、屬下教不好、學生教不好,什麼原因?第一就是身教沒有做好,第二就是沒有耐心。

  這句話告訴我們,如果君主能夠正身於上,官吏就不敢不正於下;官吏正身於下,庶民就不敢不正於郊野。古代的朝野是相對的,朝廷都是在位者,野就是指平民百姓。國家沒有不正的君主,朝廷沒有不正的官吏,郊野沒有不正的庶民,而國政卻治理不好,這是從未有過的事。這句話也是強調,在位者端正自身,才能夠把政治辦好。

  在《論語》中,孔老夫子講得更加具體,他說:「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如果在上位的人好禮,民眾就不敢不恭敬。你看我們中國古代,皇帝都尊敬老師,他見老師的時候,不能夠以君臣之禮來接見。你看他見文武百官的時候,都是面南背北,以君臣之禮來接見,但是他在見老師的時候,他必須降階,一個站在東面,一個站在西面,以主賓之禮來接見。這就是提醒皇帝,雖然你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但是皇帝也有老師,也是靠老師教導出來的。老師教導有恩,就永遠是你的老師,你應該尊重。結果上行而下效,整個社會自然興起了尊師重道的風氣。

  所以《孝經》上說:「君子言思可道,行思可樂,德義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觀,進退可度,以臨其民。是以其民畏而愛之,則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在位的人他講的話,不能夠隨便講。《大學》上說:「一言以興邦,一言以喪邦」,身為一國之君,身為一個團隊的領導者,他每講一句話,都要考慮到它的影響。他講的話要怎麼樣?能夠為世人所稱道;他的所作所為都要能夠給民眾帶來歡樂,就是讓人們歡喜接受,讓人聽到之後能夠依教奉行;他的德行、他的道義可以使人尊重;他做事情都能夠為人們所效法;他的容貌舉止都有可觀之處,就是很文雅,為人們所仰望;他的一言一行,如何處事待人、進退,都符合法度,他是這樣來統領民眾的。結果是什麼?民眾對他又恭敬又愛戴,向他學習、仿效他。這樣才能夠推行德教,才能夠使政治行得通。這就是「上好禮」,則在下的百姓都會生起恭敬心,也都會彬彬有禮地來待客。

  「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在上位的人喜好義,義者宜也,他所做的事情合情、合理、合法,那麼民眾就沒有人敢不服從。所以在上位的人就要按著規矩做,按著道來做,這樣才能夠讓人心悅誠服。所以這個裡邊也是強調,在上位者他處事要公平正義。

  《大學》上說:「堯舜帥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像堯舜禹湯等等的聖王,他們行的是仁義,那麼全國百姓也興起了仁義之風。而到了末代皇帝,末代的這些天子,夏桀王、商紂王等等,他們行暴,實行暴虐的統治,結果天下百姓也從而行暴。從這裡我們看到,一個國家、一個團隊之所以出現了很多的問題,亂象叢生,根源要從領導者那裡去找。

  在《德育課本》上有這樣一個故事:唐朝有一個官員叫張鎮周,他本來是在壽春當官,後來他調回自己的家鄉舒州當都督。這個都督也是很大的一個官。他調到自己的故鄉任職,可想而知那有很多的親戚、故舊,如果他要徇私枉法的話,那老百姓就會生起怨氣,因為他有失公平;如果他一律鐵面無私的話,那又有傷人情。怎麼辦?你看張大人他是怎麼做的?他還沒有上任,就先回到自己的家裡,回到自己的故居,然後大擺宴席,請所有的親朋好友大吃大喝了十天,大家都吃得很高興。到了第十天的時候,他在每個親朋好友要離開的時候,每人送一個大禮包,裡邊都是金銀、綢緞等等,大家非常歡喜的東西。而且就在送他們出去的時候,就流著眼淚說:「我回自己的故鄉當官,而官員與人民要保持好距離,所以過了今天以後,我就不能跟你們常常這樣吃喝、這樣暢談了,以後凡事都要秉公處理」。講到這裡,他自己確實很真誠地痛哭流涕。我們想一想,這些親戚朋友在這吃了十天,又接受了他的厚禮,還看他說了這麼一番真誠的話,看到他發自內心的這種難受,當然能夠體會到他的難處。所以他當官之後,就沒有親戚朋友通過私人關係來向他求情。他處理事情不徇私枉法,不徇私情,老百姓都心悅誠服,所以就讓民心很快地安定下來。可能他剛剛回到家鄉任職的時候,老百姓都會擔心,他會不會偏向自己的故舊,偏向自己的親戚朋友?但是他這樣一做,處事公平,讓大家生起了信心,所以也就沒有人心生不平。

  中國古人他處理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做到合情、合理、合法,這個就是符合義。所以「上好義」,這裡邊講「則民莫敢不服」。

  「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在上位的人好信,說話算話,信守承諾,民眾就不敢不用情。這個情就是情實,用情就是以誠實相待。上面的喜好誠信,就沒有人敢不用真情,沒有人敢不去盡忠你。

  「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真正做到了這些,在上位者做到了好禮、好義、好信,四方之民都會用布將小孩揹負在背上,幹嘛?投奔你而來了。像我們看到歷史上,舜在歷山耕田的時候,是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過了一年之後,這個地方成了一個小村落;過了兩年之後,來投奔的人就更多了,所以就變成了一個小城鎮;過了三年,舜所在的地方就變成了一個城市。

  從這裡也啟發我們思考:中華文化如何走向世界?《大學》上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也就是說,我們要想把文化推廣到全世界,為世界和平帶來希望,那就是首先要把自己的國家治理好。你用中華文化把自己的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人們安居樂業,整個社會呈現出一種祥和的狀態,那麼大家自自然然願意來向你學習。

  所以在歷史上,湯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土壤的壤)而臣諸侯,使天下的諸侯都向他臣服,什麼原因?原因就是他們能夠以德義治國,做君主的、君王的,能夠率先垂範,做到有道義,講禮、講信、講義。所以人家來到他這裡訪問,看到他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彬彬有禮,所以才願意向他們學習。

  這就是告訴我們,要想使中華文化真正地走向世界,首先就需要樹立起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用我們自己的文化把自己的國家治理好。特別是在經濟發展、國家富強的同時,要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用倫理道德、因果、聖賢教育重塑禮義之邦。正如習總書記在考察曲阜之後講話的時候所強調的:「只要中華民族一代接著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們的民族就永遠充滿希望。」我們想一想,一個充滿希望、生機還有祥和之氣的民族,當然會吸引眾多的目光,吸引世界各國的人們前來學習我們的文化,並且把這樣一種愛好和諧、追求和平的文化帶回到自己的國家。這種意義上的中華文化走出去,才真正能夠影響到世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這樣才是真正體現了中華文化的軟實力。

  所以在二OOO年世紀之交的時候,很多的海外華人也都非常地激動,說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是龍的世紀。二十一世紀確實是中國的世紀,但是它不是中國經濟,也不是中國軍事,也不是中國的科技等等的世紀,它是中國文化得以普遍弘揚的世紀。這個也是得到了諸多的西方思想家、哲學家的普遍認可。

  如果在位者他不好禮樂,大家即使來到這個國家,但是政治混亂,他也活不下去。這就是古人所說的:「雖有粟,誰得而食諸?」你看現在很多國家,社會動盪不安,人本來是想到這來投資做生意的,一看政局不穩,經常有戰亂,人家也不敢來了。所以要使中華文化走向世界,重要的是要自己深入理解中華文化,對自己的文化生起信心,並且用自己的文化把自己的國家治理好,把百姓教好。

  後面,『公曰』,魯哀公又接著問了:『敢問為政如之何?孔子對曰:夫婦別,父子親,君臣信。三者正,則庶物從之矣。』哀公接著問:「請問如何處理政事?」就是怎麼樣具體地落實?孔子回答說:「夫婦別,夫婦有別,他的職責要有所區別,父子之間要互相親愛,君臣上下互相信任,這三個人倫關係端正了,那麼萬事萬物的關係也就跟著理順了。」特別是作為國君,他能夠把這三種關係處理好,更是能夠給國家的百姓做一個表率。

  夫婦有別,中國古人說男主外、女主內,這個分工是從男女生理、心理的差別上來進行的,是符合人的自然規律的。丈夫負擔家庭的經濟收入,要讓家人衣食無憂,使家庭的財富、財物、物質不缺乏。但是一個家庭除了有錢就夠了嗎?除了物質生活有保障就夠了嗎?還有一項重要的職責,那就是要教育兒女,這項更為重要的職責是由女子來承擔的。所以中國人有句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什麼是無後為大?當然,沒有兒子是屬於無後為大的一種情況,但是另一種情況卻被我們大多數人所忽視了。比如說一家人生了七、八個孩子,但是這個孩子都沒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沒有家規、家教,沒有家風的承傳,都成了敗家子、啃老族,不能把良好的家業、家風承傳下去,甚至還做了很多禍國殃民的事,這樣的兒子與其有還不如不有,這才是真正的無後為大。

  所以我們看周朝之所以能夠享年八百年,在歷史上是歷史最長的一個朝代,什麼原因?就是因為有良好的母教。現在我們把夫人還尊稱為太太,這個太太是怎麼來的?這個太太就是來自於周朝的三位女聖人,文王的祖母太姜,他的母親太任,他的夫人太姒,這三位都是聖賢的母親,教導了聖賢的兒孫。所以我們現在把夫人尊稱為太太,那是期許她們要成為聖賢的母親,要為家族培養出聖賢的兒孫。比如說文王的母親太任,她在懷孕文王的時候,就是「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不好看的場景都不去看,淫詞歌舞都不去觀聽,口裡所講的話是很溫柔的言語,連傲慢的言語都沒有,更何況粗魯罵人的話。正因為文王的母親是一位聖人,所以她生出的兒子文王也是一位聖人。這個太子一出生,也會對他加強教育,所以教育是始從胎教,貫穿了人的一生,到慎終追遠。所以中國人最懂得教育,也是歷史上教育最成功的一個國家。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之所以大部分時間都保持了和平穩定的局面,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教育。所以夫婦有別這個「別」字,並不是身分和地位上的區別,而是在職責上有分工。這樣的話,才能夠保持一個家族可持續地、長久地發展。

  「父子親」,父子之間的親情也不是聖人給我們規定下來的,父母愛兒女,兒女愛父母,這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關係。怎麼樣把這種自然的親情保持一生,順著親的方向發展而不改變?古人告訴我們要做到父慈子孝。從慈這個字上,我們感受到父母對兒女的那一種關愛、那種恩情。這個慈上面是一個茲,下面是一個心,看到這個字,告訴我們什麼叫慈?那就是念茲在茲,父母的心時時刻刻都在兒女的身上。所以《大學》上也有句話說:「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沒有說誰是先學會養孩子才出嫁的。那為什麼她就知道怎麼樣去養孩子?因為她的真誠心、她的愛心所導致的。因為她的心思無時無刻地不在孩子的身上,她的這種慈愛之心,讓她自自然然地就懂得了怎麼樣去照顧孩子、撫養孩子,所以這個慈。當然這個慈不僅僅是一味地滿足兒女的欲望,更重要的是要教導他做人的道理。所以孩子做錯事,父母打他、罵他,這也是對兒女的慈。兒女對父母要有孝心,這個孝,上面是個老,下面是個子,告訴我們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體的,不能夠有代溝,如果有代溝,這個孝就不存在了。所以父子有親。

  「君臣信」,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要建立起信任關係。如果沒有信任的話,在位者發號施令,在下位的人都不去執行,這個政令就不能夠很好地實施。

  所以這三者都能夠做好了,這個政治就自然能辦得好。

  我們再看一百六十六條:

  【天地為大矣。不誠則不能化萬物。聖人為智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父子為親矣。不誠則疏。君上為尊矣。不誠則卑。夫誠者。君子之守。而政事之本也。】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三十八《孫卿子》。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天地可以說是最博大的了,但不真誠就不能化育萬物;聖人可以說是最睿智的了,但不真誠就不能教化萬民;父子之間可以說是最親近的了,但不真誠就會疏遠;君王可以說是最尊貴的了,但不真誠就不會被人尊重。最後強調什麼?真誠乃君子遵循的品德操守,更是治理國家的根本。

  這句話主要給我們強調,要處理好各種各樣的關係,必須守住一個字,這個字就是「誠」。什麼是誠?誠就是真誠,真則不假,誠則不妄,也就說我們心裡所想的和我們口裡所說的要一致,不能夠口是心非。如果我們說一套做一套,說的都是假大空的話,那就很難感動人。所以你看現在很多的領導講話,為什麼不能夠引起共鳴,大家聽了都打瞌睡?因為講的是官話、套話、假大空的話,打動不了人心。所以司馬光先生他的修身就是從不妄語開始,也就是自己不能夠欺騙人,誠心誠意地來對待一切人,這樣,久而久之才能夠體會到什麼是誠心。

  那我們再看天地有什麼特點?天地這個誠體現在「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這個天地沒有偏私之心,不是說這個小草沒有大樹高,我就不去滋潤它、不去覆它,就不去照它,也不去承載它。你看天地無私,那麼人也要效仿天地的這種無私無求地對萬物付出而不求回報,沒有偏私,而且不求回報。就像《老子》上所說的:「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天總是給予別人、幫助別人、利益別人、利益萬物,但是它不從萬物那裡索取或者是希求它回報,這才是真誠心。

  還有,真就是不變的,恆常不變。你看我們學《易經》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沒有說哪一天我想休息一下,太陽可不可以不出來了?太陽不出來,萬物就不能生長了。所以這個真就是恆常不變,假就是會變的。所以我們看我們待人是不是真心,要看我們這個心是不是剎那都在變化。一會兒愛一個人愛得海誓山盟,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過了兩天,看他和別人在一起了,就恨得咬牙切齒,這個變化無常的心那就是假的,那就不是真誠的。所以這個真誠心,它是沒有變化,也沒有親疏、遠近和偏向的,它是平等的,而且它也是覺悟的。這個覺悟就意味著它沒有情執、沒有控制、佔有、強迫,也沒有瞋怒、傲慢、分別。如果有情執,這個就失去了真誠,不清淨了。有情執也是有求於人,因為我喜歡,還是有一個我,根本上還是自私自利。正是因為覺得它是我的,所以他才會有佔有和控制的念頭,不符合我的意思,他就會生氣了,這個就不是真誠心。還有真誠心它一定是有仁愛在裡邊的,它不是冷漠,不是漠不關心。所以這個不動心,我們很多人理解錯了,以為什麼是不動心?就是看到別人的處境熟視無睹,和我無關,這個是不動心嗎?那個叫冷漠之心。

  真正的慈悲就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感同身受的這種慈悲之心,想拔人於苦、與人以樂的心,而且還要有切實的行動給以幫助,這才是慈悲的反應。所以我們從這些方面去考慮,我們為人處事、待人接物是不是在用真誠心。特別是做領導者的對屬下有沒有這種真誠心,如果沒有這種真誠心,你就不能夠感動人,讓他為你竭忠盡智,你也就不可能達到不忍欺的局面。為什麼人家不忍心欺騙領導?因為你感動了他,所以他不忍心欺騙你。這個不忍欺是靠什麼達到的?就是靠真誠心達到的,這是最高明的管理。

  中國人的管理不是管人、管財、管物,都是向外求,去管別人。它是管誰?最高明的管理就是把自己管明白了,這才是最高明的管理,「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所以我們看歷史上的聖人,堯舜禹湯,他們都是這種「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人。比如說堯帝,他走在路上,看到自己的兩個人民犯罪,被押往監獄,他就很惶恐,馬上走上去問,說:「你們兩個人犯了什麼罪?為什麼被押往監獄?」這兩個人就說:「因為上天久旱不雨,我們沒有東西吃,不得已偷了別人的東西,結果被發現了,被抓了起來。」聽到這樣的回答,堯帝就告訴押解他們的獄卒說:「你們把他們給放了,把我給抓起來」。周圍的人都很驚訝,說:「怎麼能夠把國君抓起來?」結果堯帝就非常真誠地說,他說:「因為我犯了兩大過失,第一,我作為一國之君,應該承擔著君親師的責任,負責著教導人民的職責、任務,但是我卻沒有把他們教好,讓他們犯了罪,這是我的第一大過失;第二大過失,我是一國之君,但是我沒有德行,所以才感召了上天久旱不雨,這是我的第二大過失」。結果堯帝話音剛落,本來萬里無雲,就飄過了雲彩下起了雨,這都是真誠心的感召。中國古人講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天人感應。

  所以我們看到歷史上確實有很多這樣的記載,這個國家有天災人禍的時候,出現重大災難的時候,這個國君、皇帝都要下「罪己詔」,然後恭恭敬敬地齋戒沐浴,然後再念祈禱文,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懺悔書。上行而下效,這個皇帝,最高的領導者都能夠反求諸己,那麼群臣、百姓也會反省、懺悔自己的過失。這樣的話,這個災難就很容易化解了。這個是我們講的這一句。

  下面一句,一百六十七: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九《論語》。

  這個『衛君』就是指衛靈公的孫子出公輒。這個話是有一段典故的,在孔子的時候,魯國的南邊就是衛國,也就是在現在的山東、河南一帶。魯國和衛國挨得很近,兩國來往很便利,所以孔子的很多弟子也都在衛國做官。衛靈公有兩個兒子,一個叫蒯聵,一位叫郢,南子是衛靈公的夫人。據《左傳》記載,蒯聵在魯定公十四年,因為羞恥他的母親南子淫亂,涉嫌想殺南子,後來他就出逃奔往宋國。到了魯哀公二年的春天,衛靈公病重的時候,就想立公子郢為太子,但是郢拒絕接受。為什麼?因為家有長子,當時蒯聵雖然出外,外出在宋國,但是畢竟他還活著,所以郢就不願意被立為太子。在這一年的夏天,衛靈公過世了,南子就再次命公子郢繼位,郢又堅決推辭。為什麼?因為當時還有蒯聵的兒子輒在。於是輒就被立為衛君,衛國的國君。同一年的六月份,蒯聵在晉國趙鞅的幫助下返回到衛國的戚邑,從此以後蒯聵一直居住在戚這個地方。到了魯哀公十五年冬天,蒯聵與渾良夫等人潛入衛家,挾持孔悝,強迫與他結盟,這樣蒯聵就取得了君位,並且立為莊公。在魯哀公十六年春天,蒯聵的兒子輒出奔,所以也把他稱為出公輒。

  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在魯哀公六年從楚國返回到衛國,當時衛國,也就是這個衛君輒,就是這個出公輒四年,當時孔子的弟子高柴、子路等等都在衛國做官。在孔子返回到衛國的第二年,衛君就想請孔子幫他去辦理政治,所以下文就舉,說了這句話,『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這個記載在《孔子世家》裡。

  子路就問:「衛君等著夫子去輔助他治國,您若到衛國為政,現在的衛國政治混亂,人民也不服,您要去辦理政治,要從哪裡做起?您首先要辦什麼事?」孔子回答說:『必也,正名乎!』也就是說,孔子去還是不去還不一定,他是有條件才去。「正名」的意思,根據馬融的註解:「正百事之名」,萬物都有名,正名就是要使名實相符。孔子就說:「先要把衛國的名分定住」。有一些註解就認為,孔子的意思是說,要從在上的領袖開始正名,也就是說要先確定究竟誰應該為國君。至於孔子是不是這個意思,我們現在也很難考證了,但是他講的這一番道理卻是可以恆常應用的。下面就是孔子為子路解釋正名的道理:

  他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名不正,就是名與事實不相符合,言語錯誤,不能順理成章。名要是不正,辦不了政治。為什麼?要辦政治當然要下命令,如果說出來的言語都不能夠按規矩、道理來說,說出來的話也不符合禮,這個事就辦不成,這個事是指普通的事。所以言不順,則辦事不能成功。就是辦普通的事都辦不成,更何況推行禮樂教化這麼重要的大事?

  所以下面說:『事不成,則禮樂不興』。治國必須是以禮樂來教化。所以中國從漢代開始一直到清朝,都是以禮治天下。《孝經》上說:「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移風易俗,莫善於樂。」這個禮樂是國家的大事,它是關乎全民的安危、國家的安穩。禮規範人的行為,樂調和人的內心;禮讓人講秩序,而樂給人講和諧。如果禮樂教育辦得好,不需要司法、刑罰、監獄、警察,都可以路不拾遺。

  比如說孔老夫子在做中都宰的時候,他剛接手中都的時候,中都是一幅破敗的景象:游民多、乞丐多、盜賊多,而且社會風氣也很敗壞,富人驕奢淫逸,女人也都是失節。孔子擔任中都宰之後,推行禮樂教化,讓大家都學習禮,凡是飲食起居都有禮的要求,所以他還制定了很多養生送死的禮節,讓大家的每一天言行舉止都有禮的要求。他還對原有的書吏、差役進行教育,還以仁德教民,改善社會風氣。他還設立鄉校,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道德講堂,鄉間的學校,這個鄉間的學校就是給人以禮義、道德的教化,讓他們從少年開始就能夠入鄉校讀書。此外還提倡節儉,革除奢侈的惡習。所以這個禮就是從根本上提起一個人的感恩心、同情心、恭敬心、廉恥心。如果大家都能夠符合禮,這個社會自自然然就會井井有條。所以禮樂的教化不可思議。這個禮和法相比有什麼優點?後面我們會講到,它不僅僅規範了一個人的行為,而且還引導人們培養出一定的道德情感,它是潛移默化地培養了人的恭敬心、感恩心、同情心等等。

  所以中國古人強調的是治人心,而不是專注於治人的行為。孔老夫子治理中都不到一年,結果怎麼樣?結果中都大治,百姓安居樂業。後人讚歎說,描寫這個中都的治理有這樣的讚歎:「長幼異食,強弱異任,男女別途,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器不雕偽。行之一年,四方則焉」。

  孔老夫子治理中都一年之後,「長幼異食」,我們講究長幼有序,年長的和年幼的不是在同一桌吃飯的,是在不同的位子上來吃飯(吃不同的食物)。

  「強弱異任」,就是身體強壯的,還有身體虛弱有病的,或者是老年人和年輕的,他們的任務不相同,這個不同才顯示出了平等。如果這個身體強壯的和身體虛弱的、有病的承擔同樣的任務,這反而是不公平了。所以,中國人很早就特別重視對弱勢群體的幫助。

  「男女別途」,中國人特別講究防微杜漸,男女走路的時候,是男的走一邊女的走一邊,也就是不給他們過多的、特別輕易的接觸的機會。很多人認為,像男女授受不親等等這都是封建禮教,結果在改革開放初期的時候,我們把它當成落後的東西給打倒了。還怎麼樣?還學習西方所謂的開放的東西,譬如說大家開始學跳交誼舞。那麼學跳交誼舞的結果是什麼?學跳交誼舞的人愈來愈多,男女肌膚接觸的機會愈來愈多,結果婚外戀的情形愈來愈多,離婚率愈來愈上升,還有像現在的學生,未婚同居的現象也是愈來愈多。所以這個不是封建禮教,是禮教,但是它不是貶義的,禮教它是防患於未然,防微杜漸。因為中國古人對人的欲望認識得很清楚,把人的欲望比作深淵,欲望一引發出來,是沒有底極的。所以怎麼樣?要防微杜漸,不要給男女太多的容易接觸的機會。所以男女在接遞東西的時候都不要碰到手,這就是防患於未然。現在我們學得愈來愈「開放」,這個開放是引號的,不懂得防微杜漸,該禁止的沒有去禁止,結果這些黃色的錄像、影片、視頻等等內容,在網上、電視上隨處可見,這就是引導人們去犯錯誤。

  孔老夫子說:「思無邪」。古代的戲劇、歌舞、小說,全都秉持了孔老夫子這個理念,都是引導人們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不要引起人們邪曲不正的念頭、行為。而我們現在的這些視頻、錄像等等,是唯恐人們思不無邪,這個就是我們不懂得防範於未然所導致的,這是禮教失去所導致的。所以古人把這個禮比作洪水的堤壩,這個堤壩廢除了,你認為它沒有用,就會導致洪水氾濫,所造成的危害一定很大。如果認為這個禮沒有用,把它給廢除了,我們看到今天的後果就是什麼?人活得不像人了。就是孟子所說的:「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是人欲橫流。這個現象我們都能夠在網路、電視上、這些報導中體會得到。

  還有什麼局面?孔老夫子治理中都之後,「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器不雕偽」。晚上的時候,不用關著門睡覺也很安全。路上丟的東西沒有人撿起來,為什麼?因為人們都知道這個丟東西的人他很著急,他還會回來找。器不雕偽,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沒有假冒偽劣的產品,都是真材實料的。一年之後,中都的治理就成為各個地方效法的榜樣,大家都來學習。

  魯定公就把孔子調回國都升任司寇,孔子離開中都的時候,老百姓是傾城相送,東門外十里人巷,人們排著隊戀戀不捨、含著淚和孔子道別。這說明什麼?說明孔子所講的這些東西,它確確實實能夠把國家治理好。

  下面接著講:『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就是刑罰用得不當。不當,一就是不公正,因為執法的人他沒有公正的美德,沒有受過禮義的教化,他用刑,他喜歡給誰判重就判重,他喜歡給誰判輕他就判輕,是憑著個人的喜好,沒有公正之心。另一個不中的含義,就是不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在《鹽鐵論》上有這樣一句話:「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廉,能殺人而不能使人仁。」這一句話就是把法律的侷限性給我們指出來了。法律能夠把犯罪的人判處刑罰,但是培養不出一個人的廉潔之心,甚至也可以把犯罪的人殺掉,但是培養不出一個人的仁愛之心。所以沒有禮樂教化,僅靠刑罰治理民眾,就會出現「民免而無恥」的現象:你用的刑罰很嚴苛,百姓因為懼怕刑罰不敢去做壞事,或者是想方設法地做壞事逃避法律的制裁,但是沒有羞恥心。那我們看到現在社會所出現的,青少年吸毒、酗酒、賣淫、還有鄰里糾紛、墮胎現象,這都是免而無恥的現象。而且在近幾年來,這些現象是愈來愈嚴重,甚至有一些孩子才十三、四歲,都已經有墮胎的經歷了,這都是免而無恥所導致的。因為她年紀輕,這些東西也沒有法律的制裁。沒有禮樂的教化,就導致人活得不像人了,這就是「人棄常則妖興」。

  『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刑罰用得不得當,人民感覺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這就天下大亂了。在這一句話後邊還有一句話是結語:「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所以君子使用一個名詞,必須要用得恰如事實,能順理地說出來;能夠順理地說出來,必能行得通,所以君子說話不能夠隨便。這個「苟」,無所苟的苟,就是隨便說的意思。像我們現在社會都興盛演說,很多年輕人都去學習演講術,其實這是一件很可哀的事。因為演說者的口才很好,知識面很豐富,講得似乎頭頭是道,但是實際上你仔細一聽,很多話都是違背大道的、違背倫常道德的,這樣會誤導人心。這個在古代會看成是很嚴重的行為,嚴重的犯罪行為,也是使社會得不到治理的這種違法的行為。這個是我們講的這一句。

  我們再看一百六十八句:

  【《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天地之大義也。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一《周易》。

  在《彖傳》上說:家人卦,象徵著女子守著正道,女子的正位是什麼?就是居於家內,相夫教子;男子守著正道,男子的正位是什麼?就是處理外務,承擔經濟重擔。男女各自安守正道,這是天地間的義理。家庭中有嚴明的君長,這就是指父母親。父親善盡父道,兒子善盡孝道,兄長善盡為兄之道,弟弟善盡為弟之道,丈夫善盡夫道,妻子善盡婦道,這樣一來家道就能端正,所有家庭都能端正家道,那麼天下就安定了。

  這段話是從「家人卦」來提示我們,女子正位在於內,男子的正位在於外,這叫男女有別。我們剛才講的男主外、女主內,這是根據男女的生理、心理的差別所給予的這種職責上的分工。女子的責任主要是教育兒女,而且需要有良好的德行,相夫教子。所以女子的職責實際上比男子更加重要,所以中國古人教女子、教女兒,實際上比教兒子更加地重視,因為一個兒子教不好,頂多是他自己不能夠成就,但是女兒教不好會敗三代。為什麼?因為她不能夠把孩子教好,她的孩子也沒有受到良好的家教,也會自然影響到下一代。所以古人對於女子的教育非常地重視。

  現在我們看到很多的女子都出來工作,甚至和男子競爭。男的很能幹,事業很成功;女子也很能幹,創造了很輝煌的事業,兩個人的事業都很輝煌,但是孩子沒有人教了。兩個人的事業再輝煌、再成功,但是後繼乏人,沒有人能夠繼承你的家業、家風、家道,你們兩個人不都白忙活了嗎?所以中國古人講「無後為大」,培養後繼的人才最為重要,這麼重要的職責是由女子來承擔的。

  作為女子,對國家最重要的貢獻,就是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聖賢人。譬如說妳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孔子、培養成孟子、培養成范仲淹、培養成林則徐這樣的聖賢人,我們對於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貢獻有多大。結果我們放著這麼重大的責任不去承擔,出來和男子一樣的去競爭。結果怎麼樣?男子很累,因為他既要工作,還要照顧家庭;結果女子也很累,她要照顧工作,她也要照顧家庭,都不專一。所以現在很多的女強人,看似很多的光環,一提起來很有成就,但是幾乎沒有家庭幸福的,家庭幸福的寥寥無幾。所以這就值得我們深思,中國古人的這些對於生活、家庭的安排都是符合天道的,你違背了它,「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得到道的人,順著天道去做的人,他就會昌盛發達,你違背了這個自然之道,那就會衰落的。所以這個是天地之間的義理,這個是不容違背的。

  家庭中有嚴明的君長,這個就是講的是父母,所以父母也起到君親師的責任。如果僅僅把孩子養大,那是連動物都會做的事,但是怎麼樣把他培養成才,甚至成為國家的棟梁,這就是父母的責任了。所以父母要教導孩子德行,教導他倫理道德,還有讓他志在聖賢。所以在歷史上有很多的記載,都是因為有好母親才有了好的兒孫。

  譬如說齊國的宰相田稷,他做了三年宰相之後,就回到自己的家鄉。他拿了黃金,等於是百鎰,相當於二千四百兩的黃金,這個是相當大的一個數額,拿這麼多的黃金侍奉他的母親。結果母親就問了,「你怎麼有這麼多的金子呀?」田稷回答:「這是我三年累積下來的俸祿。」母親說:「你當宰相三年,難道這三年之中你不吃東西,生活都不用花錢嗎?不然怎麼可能存這麼多的錢?你這樣當官,不是我所希望的。一個孝子侍奉父母親,只要盡心盡力、真誠奉侍就夠了,不義之物是不能夠拿進家裡的,這會讓父母擔憂、蒙羞。況且國家是信任你、愛護你,才讓你當宰相,你應該對得起國家這種栽培之恩。」所以他母親就讓他趕緊離開家,去把這件事情給彌補。田稷聽了母親的話非常慚愧,他就回到朝廷,把這錢都歸還給公家,而且主動地請君主治罪。齊王就非常佩服他母親的賢德,於是就赦免了田稷的罪,而且讓他再做宰相。說明齊王怎麼樣?他也很有度量、也很有智慧,他能夠體會到有這樣的母親,這個孩子的德行一定是有根基的,所以他做錯事也是一時迷糊。所以再施恩給他,讓他痛改前非,並且還把這百鎰的黃金賜給田稷的母親。所以你看,父母教導孩子是一舉一動都要謹慎小心。而且這個母親了不起,就在於她本身沒有貪心,沒有名利之心。

  我們從這裡也感受到,現在的為官者,假如他父母能夠教導他為官清廉,不要觸犯國法,那從小受到這樣的教育,他當官自然就會廉潔公正。所以我們看到很多的貪官,在他的背後往往有一個貪婪的女人,或者是他的母親,或者是他的太太,結果「一失足而成千古恨」,就把他推向了深淵。所以我們中國古人講賢內助,賢內助很重要,一個就是母親,一個就是妻子。從這裡我們也體會到,做父母的人不僅僅要把孩子養大,更重要的是讓他有德行,能夠知道自己做人的本分在哪裡,起到君親師的作用,這才被稱為嚴君。做父親的承擔好父親的責任,那就是父親要慈愛教導兒女;做兒子的要盡孝道,對父母要承擔起兒子的責任;做兄長的要友愛、關心、幫助弟弟妹妹;做弟弟妹妹的要恭敬兄長;做丈夫的要擔當家庭的經濟責任,有道義、有恩義、有情義;做妻子的能夠有德行,能夠把孩子教導好,並且能夠相夫教子,這樣整個家庭的家道都端正了。每一個家的家道都端正了,這個天下自然也就安定了。這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

  我們再看第一百六十九句:

  【夫富民者。以農桑為本。以游業為末。百工者。以致用為本。以巧飾為末。商賈者。以通貨為本。以鬻奇為末。三者守本離末。則民富。離本守末。則民貧。貧則阨而忘善。富則樂而可教。教訓者。以道義為本。以巧辨為末。辭語者。以信順為本。以詭麗為末。列士者。以孝悌為本。以交游為末。孝悌以致養為本。以華觀為末。人臣者。以忠正為本。以媚愛為末。五者守本離末。則仁義興。離本守末。則道德崩。】

  這段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四十四《潛夫論》。這段話比較長,我們一段一段地來看。

  『夫富民者,以農桑為本,以游業為末』。要使百姓富裕,就要以農事生產為本,以流動的職業為末,流動的職業也就是商業。『百工者,以致用為本,以巧飾為末』。各種工藝,以實用為本,以雕琢裝飾為末。『商賈者,以通貨為本,以鬻奇為末』。買賣經商,以流通貨物為本,以出售珍奇貨物來謀利為末。『三者守本離末,則民富;離本守末,則民貧;貧則阨而忘善,富則樂而可教』。這三者都能夠守住根本,遠離枝末,百姓就會富裕;如果遠離根本而守住枝末,百姓就會貧窮。

  這一段我們是講為政中的「務本」,首先我們看富民。在古人看怎麼樣富民?古人所理解的富民和我們現代有所不同,並不是說去刺激消費、發展經濟、追求GDP的增長人民才富裕。其實單單追求GDP的增長,往往還會導致兩極分化,人民並沒有真正的富裕,財富還是集中在少數人的手裡,而財富集中在少數人的手裡,會導致很多的社會問題。所以古人說富民,其實是怎麼樣?就是要讓人們衣食無憂,首先解決溫飽問題,所以說是「以農桑為本,以游業為末」,是以農業為本,以商業為末。為什麼要生產這些各種各樣的工藝?為什麼要有這種各種各樣的工匠?他們製造器皿的目的是為了滿足日常生活的需要,是以實用為根本,而不是想方設法地去雕琢、去裝飾,現在我們所說的工藝品。那為什麼?一會兒我們會講到,它會引起整個社會的奢靡之風。

  『商賈』,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商人,他的目的就是互通有無,把這個地方生產的,那個地方所缺乏的,能夠互相溝通,互通有無,所以說是『以通貨為本,以鬻奇為末』。而不是怎麼樣?而不是為了謀取利益,把那些少有的、稀奇古怪的東西拿來賣,引起人們的好奇心,然後把價格抬得很高,讓人們去買,他從中獲利,這個都是枝末。

  我們看,如果我們背離了這個根本去追求枝末,會導致哪些問題?第一就是分配不公。在《漢書》上就有這樣一段論述,它是講,農夫和商賈的生活對比很鮮明,如果我們不重視農業這個根本,而是一味地重視商業,農夫就會過著這樣的生活。農夫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砍伐薪柴非常地辛苦,還要支應徭役,也就是要支付稅收,還要去服勞役等等。春天不能夠避開風塵,夏天不能避開暑熱,秋天不能避開陰雨,冬天不能避開寒冷,四季之間沒有一日是可以休息的。私下裡還有送往迎來、吊問死者、探問疾病、養育孤兒、撫育子孫等等,這其中都包含了那麼多的辛苦。另外,還會有自然災害、暴虐的政治、賦斂的不適時、朝令夕改這些事情加在他們的身上。他們有的東西可能因為太多,半價就出賣了,沒有的東西卻要用兩倍的代價來獲取,結果就有人賣了田地、住宅、兒孫來償還債務,這就是農夫的生活。

  商賈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大的商人積儲了很多的東西,價格高的時候,他們可以加倍地獲得利潤。小的商人坐在攤子上販賣,因為他們手裡有著一些別人沒有的貨物(也就是我們這裡所說的「鬻奇」),每天在市場上遊蕩,趁著上面徵斂很急的時候把這些東西賣出去,所以他得到的利潤也是加倍的。所以這些商人,男的不用親自去耕種,女的不用親自去養蠶織布,但是穿的卻是非常豪華的絲綢,吃的也是珍饈美味,他們沒有農夫的辛苦,但是大地所生產的東西卻被他們所享用。又因為他們家產很豐厚,所以結交了那些王公大人,他們的勢力可以超過官吏的勢力,進行權錢交易。他們到很遠的地方去遊逛,冠蓋相望,不絕於路。就是他們那個傘蓋,一路上都能夠綿延很遠。這樣就導致商人兼併了農夫,農夫流離失所。而且農夫吃不飽飯、穿不暖衣服就可能作奸犯科。所以它導致的第二個問題就是犯罪率上升。

  在《說苑》上記載,魏文侯曾經向李克(也就是李悝)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刑罰的根源產生於什麼?產生在哪?」李克怎麼回答?李克說:「產生於人們邪曲不正、放縱奢侈的行為。凡是奸詐的、邪曲不正的這種心,都是因為人們飢寒交迫才生起的。過分放縱安逸的人,都把心思耗費在紋飾之上。」用現在的話來說,那些商人他過分地安逸,結果就怎麼樣?就把心思放在了買奢侈品之上。「飢寒並至而能不為奸邪者,未之有也。」農夫飢寒交迫,吃不飽肚子、穿不暖衣服,這個時候不作奸犯科、不做邪曲不正的事是很少的。「男女飾美以相矜,而能無淫佚者,未嘗有也。」男女都裝飾得很精美,而且還以此互相攀比、互相驕矜,看誰的更加奢華。像現在西方人,還是看誰的更加露骨,所謂的更開放,就是露的更多、穿的更薄、更透。如果這樣的話,要讓人們不驕奢淫逸,這也是很難辦得到的。因此,如果上面不禁止奇技淫巧,奇技淫巧的事情愈來愈多,奢侈品的生產愈來愈多,最後導致的就是「國貧民侈」,國家愈來愈貧困,而人民愈來愈奢侈浪費。「國貧民侈,而貧窮者為奸邪,而富足者為淫佚,則驅民而為邪也。」如果這個國家貧窮,而人民又奢侈浪費,那貧窮的人為了過上好的生活,也一定會去做奸邪之事,富裕的人一定會放縱自己的欲望、驕奢淫逸,這就是等於驅使人們去做邪曲不正的事。當人們已經被驅上了邪路,又用法來誅殺他們,這不就等於給人民設置了陷阱嗎?所以刑罰的興起是有根源的,如果君主不堵塞它的根本,而只是在枝節小事上進行督促,這是「傷國之道」。

  所以你看古人他分析問題,分析得很透徹、很根本,他看到了你忽視農業、重視商業所導致的奢靡之風,帶給社會的驕奢淫逸,而且怎麼樣?貧富兩極分化很嚴重。貧窮的人吃不飽飯、穿不暖衣服,不就走上作奸犯科的路了嗎?過分安逸放縱的人,不就會走上邪曲不正的路了嗎?放蕩形骸,互相攀比誰更奢華,誰更穿的薄、露、透,這樣的話就是放縱欲望,這很難不會犯罪的。

  所以這個奢靡之風盛行,第三個也是因為不重視農業這個本業所導致的。

  在《崔寔政論》上也有一段類似的闡述,他說:「夫人之情,莫不樂富貴榮華,美服麗飾,鏗鏘眩耀,芬芳嘉味者也」。意思是說,人之常情、人的習氣、人的習染都是喜歡榮華富貴,喜歡美麗的服飾叮噹作響,而且炫人眼目,喜歡吃的都是香噴噴的美味佳餚。白天想著這些事,晚上作夢還是想著這些事,一心一意地就是想著怎麼吃喝玩樂,須臾都離不開自己的心。

  我們生活在現代社會,對這個也很有體會,在沒有學習傳統文化之前,很多人收入提高了、富裕了,就想著到哪一個飯店去吃,吃什麼山珍海味,沒有吃過的東西,到哪裡去玩樂、到哪裡去旅遊,吃喝玩樂。我們看現在電視台的節目,其實也是在引導人們怎麼去追求吃喝玩樂,以此為榮,互相攀比,這就和水往下流、瀑布往深壑裡流淌是一樣的道理,這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人去教。

  所以古代的人把人的欲望看得很清楚,所以把它比作欲是深淵。人的欲望如果沒有節制,任其發展,最後人自己都沒有辦法來束縛自己。所以古人就是通過禮法、通過制度、透過教育來嚴格地防患於未然,把人的欲望限制在合理的範圍之內,做到欲而不貪。

  但是現在卻不是這個樣子。現在市場上都賣那些奢侈的工藝品,商家都可以賣那些僭禮的服飾,百工也可以做奢侈品。人們看到了這些能夠滿足自己欲望的東西,就不能不去買。而商人之流,家家戶戶都超越等級地享受,奢靡無度。所以國家的政策一旦有了偏失,普天之下、率土之濱的人都會去追求奢侈浪費、僭禮的生活,這並不需要到家裡去宣傳勸導,而是時勢潮流驅使他們這樣去做的,這是天下最讓人憂心的事情之一。

  你看當時古人就看到了這種奢侈品、奢靡之風的危害。其實還有很多的危害更嚴重,譬如說我們現在之所以出現環境問題,能源、資源的短缺。什麼原因?環境問題的根本原因,就是人們過度膨脹的欲望,和地球的有限資源、有限的承載力之間產生了一對矛盾,而這個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人的欲望膨脹是無限的,地球有限的資源不能夠再滿足人愈來愈膨脹的欲望了,所以環境問題就出現了。所以要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除了制定一些政策,在經濟上進行調節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改變人的價值觀,要引導人們過節儉的生活,知足常樂。富在什麼?富在於知足,不是在於追求驕奢淫逸的生活,這個東西是愈追求愈滿足不了。

  還會導致第四個問題,就是糧食不足。這個很顯然了,因為你重視商業,世間奢侈的風氣愈來愈嚴重,服飾都違背禮制,沒有實用價值的器具愈來愈昂貴,而農業這個本業卻愈來愈低賤,務農的人、種桑的人很勤苦,但是收入卻很微薄,從事工商業的人很安逸,但是收入和利潤卻豐厚百倍。結果會是什麼樣?當然農夫就會放下鋤頭去雕花刻鏤,織女也會放下織機去學習刺繡。像我們現在這個社會也是如此,農民都不去種田了,都到城市去打工了,因為他打工掙的錢比他種地掙的錢要多得多。如此一來,親自耕種的人愈來愈少,從事末業的人,也就是從事商業的人愈來愈多。荒地雖然有開墾,但是因為人們沒有把心思放在種地之上,所以沒有盡心盡力地去耕種、收割,怎麼會有豐收的年景?財富都集聚在少數人的手裡、商家的手裡,農民窮困,於是就會淪為奸寇、強盜了。國家的倉庫愈來愈空虛,監獄卻人滿為患。一旦年景不好,五穀不豐登,受飢餓、流亡過世的人就數不勝數,由於從上到下都很窮匱,所以也沒有辦法做到互相接濟。

  最後他還說:「國以民為根,民以穀為命,命盡則根拔,根拔則本顛。」這幾句話說得特別好。說國家是以人民為根本,而人民是以糧食作為命根的,沒有糧食都餓死了。但是現在糧食沒有人去耕種,人民不能夠保命,這個根本就削弱了。根本被削弱了,國家也會陷入危難,這是國家最大的憂患。所以你看古人他看問題,他看得很長遠,所以他講重農抑商,這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因為農業付出的多,但是卻收入少,而工商業付出的少,收入卻很豐厚,這兩者有著鮮明的對比,如果國家再不重視農業,那麼親自去耕田的人就愈來愈少了,糧食不夠吃,國家很容易陷入危難。

  像我們現在,很多的農民都入城去打工了,不僅僅是糧食沒有人種了,糧食不夠吃了,而且農民工進入城市之後,也會受到奢靡之風的影響。如果一旦男子去追求奢侈的生活了,放縱欲望了,這家庭就破碎了;女子貪慕虛榮了,這個家庭也破碎了;兒女沒有人教了,這個犯罪率也自然就會提升了,老人沒有贍養了。你說這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多麼嚴重,原因在哪裡?原因都是因為沒有重視農業這個根本,沒有把本業重視起來所導致的。

  下面講,『教訓者,以道義為本,以巧辨為末』。教育訓導人,當然是以道德仁義為根本,教導人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些倫常大道,而不是以巧言善辯為本,這是末。但是現在的社會風氣卻有所不同,看到一個人演講,口若懸河,辯才無礙,大家都很稱歎、很羨慕。所以說都在枝末上去學習,而不去看看他所講的內容符不符合道義、符不符合規律。言語是不是真誠懇切,這個才是本,而不是在枝末上做功夫,那就會成為孔老夫子所說的「巧言令色,鮮矣仁」。

  『辭語者,以信順為本,以詭麗為末』。言辭要以誠信順理為根本,以奇異華麗為枝末。話講得很動聽,用詞用得很華麗,這個是枝末。

  『列士者,以孝悌為本,以交游為末』。這個「列士」就是指讀聖賢書的人,他應該以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為根本,而以交友應酬(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搞公共關係)為末。現在我們都講人際關係法、公共關係法,其實如果連五個基本的人倫關係處理不好,就談不上搞人際關係了。所以我們跟人相處,我們觀察一個人,判斷這個人值不值得交朋友,我們根據什麼?現在人往往憑感覺,這個人我喜歡,這個人對我好,好像說的話我都愛聽,我們就覺得這個人可交了,這個就是不理智了。中國古人教人怎麼觀人?怎麼樣交朋友?看他是不是孝順父母、尊敬師長,看看他有沒有孝敬之心,而不是看他對我怎麼樣。他很會跟人攀談、很會應酬,可能反而不是很實在的人。

  在《德育故事》上記載著這樣一個典故,在漢朝有一個讀書人叫郭林宗,有一天,他在外面的田園裡,正好下雨了,當地的農民都跑到大樹下去避雨。結果在避雨的時候,這些人都是雙手一攤、兩腳一跨,就顯得很放鬆,在那裡休息,但是動作就不是很文雅。只有一個人,他縱使避雨,但是舉止都非常地端正,一絲一毫的放縱都沒有。郭林宗也是個讀書人,他也很不簡單,他就感覺到這個人很特別,於是他就去問這個人:「我可不可以到你們家裡住一宿?」因為他覺得這個人就很可靠。這個人叫茅容,欣然答應,就帶他去家裡住。

  第二天,他看到茅容在準備雞肉,他心裡就想:「他這個雞肉應該是招待我這個客人的」。結果怎麼樣?結果茅容把菜做好了,就把這個肉端去給他媽媽吃了,然後招待郭林宗吃蔬菜,而且跟他一起吃。好的食物留給媽媽吃,假如你是這個客人的話,你會有什麼樣的感受?一般的客人就會想:「怎麼這麼不熱情,對我還沒有對媽媽那麼好?」這個都是人的私情。但是郭林宗看到這種情況,他不是這麼想的,他反而起身給茅容行禮,他說:「太慚愧了,我比不上你。為什麼比不上你?因為那些好吃的東西,我都是拿給朋友先吃,不像你這樣事事首先想到父母。你這個孝心是真的,而我那個心裡還有一些攀緣的心,還有一種功利的心在與人相交。」所以你看讀書人確實是讀書明理。

  《孝經》上說:「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所以我們看這個人,他事事都首先想到父母,說明他有知恩報恩的意識,他是順著這個自然的親情來做事的。他能夠這樣照顧父母,有感恩之心,他是以道義和人相交往的,這樣的朋友才真正可靠,因為「以道相交,天荒而地老」。

  『孝悌以致養為本,以華觀為末』。落實孝悌,重在盡心奉養,這是根本,而表面講排場,這個是枝末。譬如說父母過生日的時候,你給他擺了一大桌子的宴席,請了很多的客人,看似很排場,實際上是想向眾人表示我很孝親,但是平時都不陪伴父母,這個就是捨本逐末了。現在還有一些人,在父母在世的時候不盡心盡力地奉養,到做喪事的時候卻辦得很奢華,這也都是給別人看的。

  『人臣者,以忠正為本,以媚愛為末』。為人臣者,以忠誠正直為本,以諂媚討好為末。所以忠誠正直是非常重要的美德,也是做臣子的本分,做下屬的本分。所以我們是不是扮演好了屬下的角色,我們要捫心自問,我們有多少次敢於向領導提出不同的意見、合理的建議。這個領導又不是聖賢,怎麼可能他所說的連一次錯誤都沒有?為什麼我們一次都沒有敢於提出不同的意見?我們擔心失去什麼?我們從我們擔心失去的東西上,就可以看到我們在意的是什麼,我們的欲望在哪裡。

  所以一個人的忠正之心提不起來,什麼原因?就是因為有這個欲望,還有東西沒有放下。所以中國古人說「人到無求品自高」、「無欲則剛」。所以這個就是告訴我們,做屬下、做臣子的,不是以諂媚巴結、阿諛奉承為本,而是以忠正為本。

  『五者守本離末,則仁義興』,這五點都能夠抓住根本,那麼仁義之風就會興起。『離本守末,則道德崩』,如果捨棄根本而守枝末,這個道德就崩潰了。這段話告訴我們為政要守住根本,而不是追求枝末。 這一段話也是非常重要的教誨。

  我們看一百七十句:

  【夫仁義禮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罰者。治之末也。無本者不立。無末者不成。夫禮教之治。先之以仁義。示之以敬讓。使民遷善日用而不知也。】

  這一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五十《袁子正書》。告訴我們,治國要以仁義禮制為根本,因為仁義禮制可以把人從心上教好,提起人的羞恥心、恭敬心,還有禮讓之心,讓人從心裡不願意去作惡。他從心裡不願意去作惡,自然行為上也不會有惡的行為。而法令刑罰是治理的枝末,為什麼是枝末?因為它只是懲罰人的行為,而沒有改變人的內心。甚至他還會跟你起對立,甚至他為了避免法律的制裁,想方設法地去逃避法律的制裁,還認為這是自己的聰明智慧。但是這不意味著法令刑罰就不重要了,沒有根本,就不能夠長久建立;沒有枝葉,也不能穩定建設。也就是說,缺少了仁義禮制,就立不起來,道也是樹立不起來的;但是沒有法令刑罰的枝末,也是不完美的,也有個別的屢教不改的人,那也需要有刑罰的威懾。

  怎麼樣實現禮教?後邊這句話給我們指出了重點:『夫禮教之治,先之以仁義,示之以敬讓,使民遷善日用而不知也』。也就是說要興起禮義道德的教化,必須是領導者首先率先垂範,他要實行仁義,帶頭做到恭敬謙讓,這樣才能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覺地就遷善改過。這還是給我們講領導者率先垂範的重要作用。

  我們看到現在很多的地方企業推行《弟子規》,學習傳統文化,有的地方學得很成功,有的地方學得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根本原因在哪裡?凡是學得成功的企業,全都是它的一把手,也就是董事長、總經理來率先學習,先把《弟子規》全做到了。你看這種上行下效的作用特別地明顯。所以教育不是讓底下的人去做,首先是領導者和教育者先受教育。所以孔老夫子、釋迦牟尼佛的教育最成功,原因在哪裡?原因在於他們把自己所說的全都落實在生活之中了,所以讓人心悅誠服。像孔老夫子的弟子三千多人,七十二位賢人跟著孔老夫子不離不棄,孔老夫子沒有錢財、沒有地位,為什麼這些弟子要跟著他?就是因為他把自己所說的全都做到了,這是禮儀制度能不能得以有效實行的關鍵所在。

  我們今天先學習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