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諸位朋友,大家好。我們繼續學習《群書治要36O》。

  請看第一百六十句,上次我們講到,「孔子曰:凡為天下國家者,有九經焉」,我們上次講到「爵其能,重其祿,同其好惡,所以篤親親也」。我們今天接著往下學習:

  【官盛任使。所以敬大臣也。】

  『盛』就是大的意思,『官盛』就是高官,『任使』即任其差使。大臣是屬於高官,就不能讓他們做一些瑣細的小事。那些事務性的工作,就讓他自己委任他的下屬來辦,不必由他親自辦理。用我們現在的例子來說,這個大官就是國家的政務員、政務官、高級公務員,他負責制定政策,他的心思就是用在制定長遠的大政方針之上。至於這些政策制定之後,如何執行,要交給事務官去辦理,讓他們去執行。所以這個「任使」就是任用那些部屬來執行任務。

  這是勸勉大臣的方法。因為你這樣做,就可以使大臣把他的智慧完全用在制定國家的長遠方針政策之上,而不被瑣細的小事所纏身。他把智慧用在這樣的國家大事之上,他就不會覺得很辛苦。事情繁多,忙忙碌碌就容易出錯,因為他的心是不定的,不定怎麼能夠把事情真相看明白,制定出合理的方針政策?

  而辦事務性的工作是很不容易的,譬如說一項事業在沒有實行之前,他可能會遇到種種的障礙和不理解。這就需要做具體事務的人,去怎麼樣?去讓人了解這件事情的重要性,他要去和一般的民眾溝通,讓人跟你配合。這些事情就不能讓大官來做,而是由他任命屬下來做,這樣才可以讓大臣輕鬆自在。這是勸勉大臣的方法。

  【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

  這個『士』就不是大臣,就是一般的臣子,也就是普通的公務員,在古時候叫做群臣。『忠信重祿』,根據鄭康成的註解,「有忠信者,重其祿也」,什麼意思?就是對於擁有忠信品德的臣子,要加重他的俸祿,這對於勸勉群臣、士人是一個好辦法。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要加重他的薪水、加重他的報酬。對於忠信的臣子,加重他的薪水、加重他的報酬。對於一般的大臣而言,也都是一種鼓勵,讓人爭先去做忠信、行仁義。

  因緣生老師在《中庸》的註疏上,對這一句話是這樣理解的。他說:「人君對待士人,必行忠信以感其心,賜厚祿以養其節。若能以身體之,則濟濟多士(人才濟濟),必皆盡力供職,竭忠以報之。」這個就是說誰忠信?是指人君對臣子忠信,就是對這個士忠信。用忠信的態度來感化他,使他人心歸附,而且要給他很高、很厚重的俸祿,這樣,用我們現在話來說就是高薪養廉,他沒有必要因為生活不濟去貪污受賄。如果這兩件事都做得好,這些人才都會竭盡全力地完成自己的職責,盡心盡力地來報效人君。這個理解也非常地有味道。

  「忠信重祿」,這四個字它的含義展開來非常地深廣。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其實它就探討了「高薪養廉」的問題。你看我們現在社會仍然在討論,在反腐敗的過程中,需不需要用高薪,高薪養廉該不該實行?大家對這個問題爭論不休。我們看《群書治要》,我們發現,其實古人對這個問題早已經有深入的探討,從中我們能夠感受到古人的那種智慧、那種深邃。首先我們看一看高薪養廉必不必要?

  從國家招攬人才的角度而言,對於真正的人才,除了給他們施展才華的舞台、讓他們發揮才能能夠有機會之外,還要讓他們富裕起來是十分必要的。譬如說在《群書治要.墨子》中就記載:治理國家的人,都想使國家富裕、人口眾多、民心安定,但是卻難以達成這個目標。這是什麼原因?這是因為治理國家的人,不能夠以「尚賢使能」的原則來辦理政治。他們沒有認識到,國家的賢良之士愈多,就是我們所說的德才兼備的人,他們都能夠來為國家做奉獻、來工作,這個社會風氣就會愈淳厚。所以國君的任務,用我們現在話說來就是領導者的任務,就是要得到眾多的賢才。

  但是如何才能得到眾多的賢才?道理很簡單,就像我們如果想讓國家善於駕車、善於射箭的人愈來愈多,那我們會怎麼做?我們就會讓這些人富裕起來、受到尊敬,並且得到良好的聲譽。因此要想國泰民安,就要使賢德之人富裕起來、受到尊敬愛戴,讓他們處於高貴的地位並且受到讚譽。這樣一來,國家的賢德之士就會愈聚愈多。所以,古代聖王治國理政都奉行這樣一句話:不讓不義的人富裕,不讓不義的人尊貴,不親愛不義之人,不接近不義之人。

  在《韓詩外傳》中還給我們記載了一個故事,從中我們體會到這個高薪以及對賢士尊重的必要性。宋燕這個人他在齊國做宰相,結果被驅逐了。他回來之後就招了門尉陳饒等等二十六個人說:「諸位大夫,有誰願意和我一起去投奔其他的諸侯國?」結果陳饒等這些人都趴在地上,沒有一個人應答。宋燕一看就嘆了一口氣說:「太可悲了!為什麼士大夫容易獲得,但卻難以使用?難以和我同甘共苦?」陳饒回答說:「並不是士大夫容易獲得,而難以使用,是您不能夠正確地安撫他們。」宋燕一聽就不明白了,就問:「您這話怎麼講?」陳饒說:「您看一看,您給士人的薪俸。」古代的這個俸祿都是用糧食來計算的。「只有三斗的黍稷。結果他們養家糊口都不夠,但是您家的野鴨、大雁卻有吃不完的糧食,這是您的第一個過失;您家果園種滿了梨子、栗子,後宮婦女用這些果子互相投擲,但是士人卻從來沒有嘗到過一顆,這是您的第二大過失;您家的綾羅綢緞,華麗的裝飾在廳堂之上,隨風而破敗,但是士人卻不能夠用它們做自己衣服的滾邊,這是您的第三大過失。錢財是您君主所輕視的,而生命是士人所重視的,您連自己所輕視的東西都不能夠付出,卻希望士人能夠為您付出他們所重視的生命。這就好比您想製造的是軟質的不鋒利的鉛刀,但是您卻希望它有像名劍干將那樣的鋒利,這不是很難辦到嗎?」陳饒的這一個例子非常地貼切,那宋燕一聽,便知道自己做錯了。他不能夠以仁心、以誠心來對待這些士人,士人又怎麼可能和他共進退、同甘苦呢?所以尊敬賢才,給予他足夠的俸祿,讓他過上體面的生活、衣食無憂,這是最起碼的要求。

  關於「高薪養廉」的必要性,在《群書治要.傅子》中也有這樣的論述,「凡欲為治者,無不欲其吏之清也。不知所以致清而求其清,此猶滑其源,而望其流之潔也。」這句話也說得很好,它說想要治理好國家的人,哪一個不希望自己的官吏很清廉?沒有以權謀私、貪污受賄這些不良的行為?但是雖然想讓官吏清廉,卻不知道如何做才能夠使官吏清廉,而是一味地要求官吏清廉,這就像什麼?這就是如同攪渾了水源,卻希望水流很清潔一樣。意思是什麼?是很難辦到的。至於如何使官吏保持廉潔,在《傅子》上做了這樣一個比喻,它說:即使像伯夷、叔齊這樣廉潔的人,讓他們任官做事,但是給予他們的俸祿卻很微薄,他們既不能養活自己,也難以奉養父母家人,結果必定會導致他們營私舞弊、營取私利。為什麼?因為從孝道的角度而言,他們的做法無可厚非,因為骨肉之道不能虧失。如果自己連奉養父母都不能夠做到,他去以權謀私的話,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從國家法制的角度出發,營取私利又觸犯了刑法。這樣他們便處於兩難的境地,久而久之就會對君主滋生怨恨。這個怨恨心一產生,仁義的道理也就衰落了。對君主有了怨言、有了怨恨,對君主還會講仁義嗎?所以這個仁義之心也就漸漸地消失了。

  在《崔寔政論》上,對這種情況做了一個更形象的比喻。對於薪俸不足的官員而言,要求他們奉公執法就如同是什麼樣的情況?它做了這樣形象的比喻,「渴馬守水」、「餓犬護肉」,一個飢渴難耐的馬,你讓牠去守護水源,讓那個餓得不行的狗,餓狗去看護肥肉,還想讓牠們不越雷池,那幾乎是不可能的。當然我們也不排除世間存在著一些有傲骨、夠清廉的人,但是一百個之中也難得找到一個,是百中難覓其一。僅憑道德修養的約束,並不能夠使所有的官員都潔身自好,畢竟真正奉行聖賢教誨的人還不是百分之百。聖王治理國家必須順著人情來治理,必須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國家必須給官員豐厚的俸祿,這樣就可以防止他們不必要的貪心。貪心止住了,為官者就不會再與民爭利。

  歷史上的晏子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晏子在做宰相的時候,他的俸祿足夠養活五百家的人口。我們知道,古代的人都是大家庭,都不是像我們現在說的三口之家,這一個大家族起碼有上百口,那多的有幾千口人。而晏子他做宰相的俸祿,可以養活五百家的人口,當然晏子本身他也是非常地節儉,這樣才能夠把餘下來的錢奉養更多的人。但是這也說明,他的俸祿對於自己及家人維持一個有尊嚴、體面的生活綽綽有餘,因此他就沒有必要去貪污受賄、以權謀私。所以,首先解決官員經濟上的後顧之憂,才能讓他們心無旁騖,安心於本職工作,從而為國、為民竭忠盡智。

  在《袁子正書》上也提出,假如官吏的俸祿很厚重,他們靠俸祿便可以奉養自己、贍養父母、養活一家族的人,他就沒有必要去與民爭利。「無求於民,奸軌息矣」,對於人民無所求,作奸犯科的行為就不會產生了。而且在俸祿很高的情況下,如果你貪污受賄失去了官位,你會付出相當高的代價,這會得不償失。在這種情況下,官員也就不會輕易地權錢交易了。

  從這些論述中我們看到,厚其祿、高薪是很必要的,但是高薪養廉它也是有前提條件的,不是在什麼情況下高薪就一定能夠達到廉潔的效果。如何從制度的層面確保人們忠信?確保這些群臣忠信的態度?這個前提條件有這樣一些,首先,《大學》上說:「有德此有人」,也就是說,你要感召有德行的人,你這個用人之君,這個領導者必須首先修明道義,尊賢使能。在古人看來,這也是一個普遍的規律,真正賢德的人,譬如說諸葛亮、顧炎武、文天祥等等,他們並不會徒慕高名厚利而來。你要招致這樣的賢者,為人之君,也就是我們說當領導的人,必須自己首先有道德,修明禮義。所以《大學》上說:「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這個次序是不能顛倒的。你自己是一個有德行的人,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你所感召的人才也一定是有德行的人,這叫「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這個土是我們建設一個事業必備的基礎。也就是說這些有才能的人都召集在一起了,志同道合。譬如說,我們有了外交的能力,外交人才,公共關係的能力,有了人力資源的這些條件,我們知道如何去用人,如何把合適的人才用在合適的位置上。這些人才都匯聚到一起,他們能夠眾志成城,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出來,那就自然會創造財富。這叫「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這個財富創造了之後,用在何處非常地重要,不能夠用在自己的驕奢淫逸之上,這樣一定不能夠使事業長遠地發展。古人說「富不過三代」,現在的企業壽命都不是很長,即使是世界五百強的企業,平均壽命也不是很長。那是什麼原因?就是因為賺錢之後開始過上了驕奢淫逸的生活,結果把錢財用在了競奢鬥富之上,而沒有用在回饋員工、回饋客戶、回饋社會上,使你的「德日進,過日少」上。所以,用在了錯誤的地方,就不能夠可持續地長遠發展。所以這個用很重要,要用在合適的地方。

  在《群書治要.三略》中也有這樣的闡述,說:「有清白之志者,不可以爵祿得;有守節之志者,不可以威刑脅。」意思是說,如果這個人他的志向高潔,就不能夠用高官厚祿來吸引他;如果這個人堅守節操,就不能夠靠威刑來脅迫他。你看諸葛亮,他不求名、不求利,他自己甘於平淡的生活,能夠體會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境界,這樣的人你能夠用高官厚祿來吸引到嗎?再像文天祥,他是一個忠義之士,「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有這樣的氣魄,你能夠用威刑來脅迫他嗎?所以古代的那些有氣節的讀書人,都是捨生取義、殺身成仁。那怎麼辦?「故明君求臣,必視其所以為人者而致焉。」所以明智的君主要求取臣子,一定要看一看這個人的志向,然後用適當的方法來招致他。怎麼樣招致?後邊舉例子了。

  「致清白之士,修其禮。」對於那些很清高,道德很純潔的士人,他沒有所求,他讀書不是為了做官,不是為了發財,也不是為了出名。那怎麼辦?領導者必須修明禮義,對士人表現出禮敬之心。也就是說,你這個領導者首先是一個仁君,你治理國家、平定天下,不是為了自己身居高位、享受富貴,而是念念以天下蒼生為出發點,想到如何更好地為人民服務,讓他們過上一個幸福安定的生活,怎麼樣把這個國家治理好,成為天下人效仿的榜樣。你是這樣的仁君,怎麼樣?你自然會對那些賢德之才特別地禮遇。所以劉備要三顧茅廬,諸葛亮才出來協助他。

  「致守節之士,修其道。」你要招致那些堅守節操的人,領導者必須首先修明道義,你是一個有道之君,「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德不孤,必有鄰」,你會感召志同道合的人來到你的身邊。「而後士可致,而名可保。」這樣做,賢士才能會被你感召而來,你自己的名聲也才能夠得以保全。這就是《周易》上所說的「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這都是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所感召的。這是第一個條件。

  第二,就是你要想高薪達到養廉的目的,還要確立一個選人的標準,確保你所用的官員是賢能之人。這個選人的標準就是《傅子》上所說的:「爵非德不授,祿非功不與。」什麼意思?就是爵位、領導的位置,沒有德行的人就不授予他。俸祿,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工資、獎金,沒有對國家建功立業的人就不給予他。「二教既立,則良士不敢以賤德受貴爵,勞臣不敢以微功受重祿,況無德無功而敢虛干爵祿之制乎!」

  這兩個選人的標準、用人的前提一確立,賢良之士不敢以微德接受高貴的爵位。如果他覺得自己的德行配不上這個高高在上的位置,他就不敢接受。敬業的臣子不敢以微小功績接受重祿。如果他覺得自己的功勞配不上給他的俸祿,他也不敢接受,何況無德無功的人,他們怎麼敢以虛假的言行追求爵位和俸祿?建立爵祿的原則既已確立,就一定要公開選用合適之人,並且予以重用。也就是品德高的人、功勞大的人,就給他重爵高位,享受厚祿高官;德行淺薄、功勞少的人,授予低爵小位,享有薄祿低官。這就是給我們強調,每一個人都希求富貴的地位,這是人之常情,像孔老夫子也承認這一點,他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既然是人之常情,我們治理國家、制定政策就要順著這個人情來治理,而不能夠違逆人情。那怎麼辦?那就是要引導人們正確的方法去追求富貴。

  所以在《傅子》中也說,封爵授祿,是國家權力的根本,也是實現富貴的正路,不能夠不予以重視。那麼應該怎麼做?就是我們剛才所說的,沒有德行的人不授予爵位,沒有功勞的人不給予俸祿。而且你的德行愈高,你的官位愈高;你對國家的奉獻、功勞愈大,給你的薪俸也就愈多。這樣人們就不會去見利忘義,而是用正當的方法去追求富貴,也就是他要追求自己德行高尚,追求自己對國家建功立業。因為你愈是德行高尚,你的官位愈高;你對國家貢獻愈多,你的俸祿就愈豐厚。

  所以中國古人並沒有忽視制度建設,而是這個制度建設是緊緊圍繞著如何把一個人培養成好人,把這個好人選拔在領導的位置上所制定的。為了確保把賢德之人選拔出來,在漢代開始就實行了「舉孝廉」的人才選拔機制。也就是說這個地方官,要考察他的政績,他的政績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看他為國舉薦了多少德才兼備的人才。如果好幾年他都沒有為國家舉孝廉,選拔德才兼備的人才出來,他這個為官者的政績是有問題的,考核他的時候,他就是不及格的。為了確保這個地方官,他所舉薦的人才是真正德才兼備的人,還有一個制度加以保證,那就是「進賢受上賞,蔽賢蒙顯戮」。也就是說你所舉薦的官員,他確實對國家建功立業了,是一個德才兼備的人,那這個舉薦者會受到國家最高的獎賞;如果你手底下有人才都被你埋沒了,因為嫉賢妒能把人才給蒙蔽了,讓他們的才能不得發揮,這樣的官員一旦被發現,也會給以嚴懲。這樣的話,這個地方官他就會竭盡全力地把那些德才兼備的人選拔出來。這些人才選拔制度,還有「進賢受上賞,蔽賢蒙顯戮」的這些制度,都是確保了德才兼備的人出現在領導的位置上,這是第二個條件。

  第三個前提條件,要實行高薪養廉,還首先必須怎麼樣?就是精簡機構,減少官員的數量,用古人的話來說就是「除無事之位」,「並從容之官」。如果機構重疊、官員的位置很多,導致很多的官員無所事事,人浮於事,在這種情況下還要增加官員的俸祿,那麼這些俸祿哪裡來的?那都是人民的賦稅,你就會加重人民百姓的負擔,人民就會對你高薪的舉措非常地不滿意。所以高薪養廉的另一個前提,就是必須「少其吏」,也就是使官員的人數減少。

  在《劉廙政論》中這樣闡述:「知重其祿,而不知所以少其吏者,則竭而不足。」你只知道要增加官員的俸祿,但是卻不知道精簡官員的數量,這樣就會使國家的負擔過重,財力就會空虛不足、入不敷出。所以必須精簡人員,「使人當於事」,也就是這個人他在這個位置上,他就要竭盡全力地完成自己的本分,不要因人設位。

  在《袁子正書》中也說,明智的君主設立官位,都是使人和事相稱,不會讓人浮於事。人和事相稱,官吏數目減少,從事農業的這些人民的數量就會增多,從事農業的人數增多了,物質基礎就豐厚了;另一方面,官吏的數目減少了,即使你提高官員的薪俸標準,但是就國家整體所需的薪俸數目相對而言是減少的,這樣就不至於給國家和人民造成過重的負擔。

  在《群書治要.魏志》中也說:「除無事之位,損不急之祿,止浮食之費,并從容之官。使官必有職,職任其事,事必受祿,祿代其耕,乃往古之常式,當今之所宜也。」從這裡我們就看到,其實古人對於高薪養廉這個問題看得很深入、很透徹。他說撤除無事可幹的職位,減省不急需的俸祿,停發不做事、白領俸祿之人的費用,撤併無事可做的官員,讓每一位官員都有一定的職責,有職責均要承擔事務,承擔事務就要接受俸祿,用俸祿代替耕作,這是古代治國的常規,也是當今社會應該採取的原則。如果相反,不能夠精簡機構,減少官員的數量,由於職位過多,官員數目龐大,人浮於事。結果怎麼樣?官員的俸祿都很微薄,就不足以維持自己及家人體面的生活。他們對自己的收入不滿意,就會怎麼樣?就會出現以權謀私、貪污受賄、與民爭利的現象。所以只有精簡官員,使人當於事,俸祿充足,這樣官員就不必與民爭利,官員要腐敗,還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他們就會珍惜自己的職位,廉潔奉公,這樣就會走向一個良性的循環。像我們現在軍隊的改革,裁軍,撤銷了很多的官員的數目,其實也是根據精簡機構、減少官員的數量這個原則來進行的。

  最後一個前提,要實行高薪養廉,還要提高官員的責任感和道德感,這樣他們才會「盡其力」,竭盡全力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在《劉廙政論》中指出:「知少其吏而不知所以盡其力者,則事繁而職闕。」你只知道增加官員的俸祿,也知道要精簡職位、減少官吏,但是如果不懂得如何使官員竭盡全力地盡好本分,就會顯得事情繁多、職位短缺。其實並不是真的職位短缺、人手不夠,而是這些在職位上的人並沒有竭盡全力地把工作做好,沒有把他的能力、精力、時間全都用在這個工作之上,所以才顯得職位短缺。在精簡機構、減少官員數目的基礎上,還要提高官員的責任感,讓他們能夠竭忠盡力、負責高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這樣才不至於顯得人手短缺,這個「高薪養廉」才行得通。

  所以我們通過這些分析可以看到,中國古人他把高薪養廉的必要性,以及實現的前提條件等問題都研究得很深入、很透徹了。而且這也是長期的實踐所得出的經驗教訓,如果我們不汲取歷史的經驗教訓,我們就把問題分析得不夠深入,從而做出一些錯誤的決定,走了很多的彎路。什麼原因?就是因為不能夠汲取歷史的經驗智慧。這個是我們講的「忠信重祿」。

  下面我們看:

  【時使薄斂。所以子百姓也。】

  這個『百姓』就是一般的民眾,百姓這個詞出自於《尚書》。在《堯典》中記載,從天子到大臣,推廣起來一共有一百個姓,而這一百個姓,其實就代表了所有的姓,所以講百姓,它的根據是《尚書》。當然古人這個「百」也有多的意思,不一定就是一百的意思。從我們現在的,像我們進行的每一年的祭祖儀式上統計,現在我們有兩萬多姓氏,是萬姓,所以我們這個紀念堂叫「萬姓先祖紀念堂」。這個百姓實際上就是包含了這個國家所有的民眾。

  怎麼樣勸勉一般的民眾?這裡講要『時使薄斂』。使用民眾,首先要注意到「時使」,什麼叫時使?就是「使民以時」。「使民以時」的第一層含義,就是古人認為要按照自然節律飲食、起居、生產、生活才是符合道的,才是正確的。在中國古代是農業社會,無論是農業、手工業、建築業,都有它適宜的時節,要順著它的時節安排工作,這個就叫「使民以時」。

  譬如,孟子曾經講過要「不違農時」,不要違背農時。在農業時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在春夏秋這三個季節,都是農忙的時候。不要在這些很忙碌的季節去役使人民。譬如說他在忙著秋收,你卻讓他去建宮殿,或者去出兵打仗等等;過了秋收季節以後,到了冬天,這是農閒的時候,才讓老百姓做這些事,這才是使用民眾的時候,這個叫「時使」。當然我們對這句話也要做與現代相適應的理解,農、工、商、民都各有忙時,在他們不忙的時候來使用、來役使才叫「使民以時」。在古代社會是農業社會,講「不違農時」,現在講工業社會、商業社會,工商業都要在他們不忙的時候才去役使他們。

  這個使民以時的意思更深一步講,就是我們人從小到老這一生的過程,處在什麼樣的年齡,就應該有合適其年齡的教導。譬如說人在幼年的時候,他的記憶力是最好的,這個時候就讓他多讀經典,讓他背誦。這個時候還要讓他在生活中去力行,譬如說《弟子規》,讓他從父母的言行舉止身上學到《弟子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他一生都會受用終身。小孩的記憶力特別地好,就要充分發揮他記憶力好的特點,讓他把這些童蒙教育的經典都能夠熟記、熟誦。到了十二三歲的時候,《十三經》可以倒背如流。什麼叫倒背如流?就是你從《十三經》之中拿出任何一句話,他都可以接著給你背下去,直到你讓他停止為止。

  所以在漢代的時候,歷史上記載出了很多的神童、聖童。為什麼把他們稱為神童、聖童?因為這些孩子到了十二、三歲就可以把經書倒背如流。我們認為這樣的人很聰明,實際上並不是這些孩子很聰明,而是我們中國古人的教育,它是適合了兒童心理成長、發展的規律。在他小的時候,記憶力特別好的時候,充分發揮他記憶力好的特點,讓他多記誦經典、讀誦經典。等他長大了,理解能力提升之後,才把他背誦的經典講解出來,所以古代的孩子上學是不需要拿課本的。上大學,老師就帶他們到小樹林、到了小河邊、到了山坡下,然後把他們以前所背誦的這些經典給講解出來。他們學得很歡喜,也很輕鬆,因為他們都熟記於胸了,老師一提到,他們都很熟悉。

  所以不像現在的孩子揹的書包很沉重,裡邊有語文課本、英語課本、數學課本、自然課本、歷史課本等等等等,很多很多。所以我們現在的教育基本是向西方學習,就是把這個課程都是交叉來排列。剛上完語文,再上數學;上完數學,要上地理;上完地理,又上歷史;上完歷史,又上英語,基本上沒有什麼科學性。甚至很多還是按照老師有沒有時間來排列的,沒有尊重孩子心理成長的特點和規律。而且你這樣來排列課程,把孩子的心都給搞雜亂了。

  所以《三字經》開頭就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這個「貴以專」特別地重要。像我們出國去培訓英語都有體會。在出國之前的幾個月要參加一個英語速成班,為什麼這個速成班的效果特別好?因為在這幾個月之中萬緣放下,所有的工作都放下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學習英語之中。結果短短的三個月,這個英語成績提高很快,這就是貴以專的效果。

  我們再看,在世界上有很多的冠軍,譬如說打籃球的、打乒乓球的、踢足球的,這個人之所以能夠成材,就是因為他把幾乎所有的精力全都用在了打乒乓球、打籃球、踢足球上。他不是一會踢足球,一會去打乒乓球,一會又去打籃球,這樣的話,他哪一個都學不好。他是把所有的時間、精力全都集中在打乒乓球上,或者打籃球上、或者踢足球上,所以他成為世界冠軍。同樣的道理,那些彈鋼琴的人,拉小提琴的人,或者是彈古箏的人,他要能夠成材,成為世界頂尖的鋼琴家、小提琴家,他也是把全副的精力用在彈鋼琴上。但是當他把鋼琴彈好的時候,其他的樂器也是觸類旁通,對他來說都不是一件難事。

  我們讀書也是貴在「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我們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學習《論語》、講《論語》上,十年之後,我們就是《論語》專家,得《論語》三昧,在《論語》這個方面就達到了很高的造詣。如果有人來請講《論語》的專家,一個人學《論語》學了十年,另一個人他十年之中學了十門功課,他又學《論語》、又學《孟子》、又學《大學》、又學《中庸》等等,那我們要去請誰講《論語》?我們當然是請十年工夫用在《論語》上的這個專家來講。就像我們鑿井一樣,我們在一個地方鑿井,沒有出水,我們就換了一個地方,又在另一個地方鑿,結果這個地方也沒有水,我們又換了一個地方。如果我們的注意力在不斷地遷移,在哪一個地方都挖不出水來。只有我們在這一個地方深入下去,深入到一定的程度,你就能夠挖到水。所以這些都是提醒我們「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的道理。

  而經書都是古人、聖賢人心性的流露。如果一部經你真正通達了,一經通就經經通,沒有一部經不是古聖先賢心性的自然流露,那怎麼會不通達?所以這個「見」就是見性的意思,古人講的明心見性就是《大學》上所說的「明明德」。

  我們現在的教育基本上都已經西方化了。錢穆先生在生前,曾經到韓國去演講,在演講中就指出:「中國的教育最大的失誤就是模仿西方。」為什麼模仿西方?就是對自己的文化喪失了自信心,沒有認識到自己文化的可貴之處,沒有認識到它的博大精深。現在這種情況是愈演愈烈了,為什麼?因為我們又經歷了文化大革命,對傳統文化的批判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對傳統文化的誤解也是達到了頂端。所以儘管習總書記在歷次重要講話中,都特別強調弘揚中華文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樣的提法,但是很多的領導幹部並沒有對傳統文化生起信心,弘揚傳統文化也只是表面功夫,在心底並不能真正認同。原因是什麼?原因是我們對傳統文化喪失了信心,所以也不願意去深入學習傳統文化了。不知道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歷史,積累了五千年的經驗、五千年的方法、五千年的智慧、五千年的效果,在世界上僅此一家而已。我們要去學企業管理,在一個有五千年歷史的企業,還有一個有兩百年歷史的企業之間,請問我們應該選擇去向誰學管理?當然要選擇向五千年的老字號學管理,這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我們現在的教育違背了兒童心理成長的規律,還有一個表現,就是在這個孩子記憶力好的時候,沒有抓緊時間讓他背誦聖賢經典,而是讓他去學什麼?逼著他去學需要有很高的理解能力的奧數、物理,這對很多孩子來說都是一件很為難的事。這些東西他理解力提升了,他自然就會做。但是他小的時候理解力沒有達到那個程度,你逼著他去做,這對孩子來說確實是一件很為難的事。所以現在的孩子書包是揹得愈來愈沉重,花費的學習時間也愈來愈長,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也愈來愈操心,但是效果卻愈來愈差。這是什麼原因?原因就是沒有在他適宜的時候給以適宜的教育,這也是使民以時的一個意思。

  到了壯年的時候,就要讓他有一個好的工作,讓他能夠為國家效力,為人民服務;到了老年的時候,就要安享晚年,能夠生活有保證,得到贍養,過一個健康快樂的老年生活,使老有所依,老有所樂。所以古人把養老和育幼這些事情都看得特別重要,讓人們能夠把一生的時間都安排好,按照他的年齡給以他適時的引導,這也叫使民以時。所以按照人的成長規律來教導人民,這也是時使或者是使民以時的應有之意。

  「薄斂」,這個「薄」就是比較輕微一點,不要太重,「斂」就是由國家向老百姓徵收的田糧和賦稅。在古代的時候,大概都是用糧食來繳給國家,到後來是用貨幣代替了。國家要向老百姓收賦稅的時候,要看到老百姓的財力,農作物的收成好不好,還要體諒百姓生活的實際情況。如果一個國君能夠體諒民間疾苦,在收賦稅的時候就不會太重,要收得輕微一點,這也是減輕農民的負擔,這叫薄斂。「時使薄斂」就是役使民眾要顧慮到在他農閒的時候,向他們收取賦稅的時候,也要盡量地減輕他們的負擔。老百姓就會自自然然地擁護國君,這就能夠收到勸勉百姓的效果。

  【日省月考。既稟稱事。所以來百工也。】

  這個『既』在這裡通「餼」,什麼意思?它是指生的糧食。這個『稟』,通「廩」,有廣字廈的這個廩,這是米粟之類的糧食。「既稟」就是古代官府發給的米粟之類的糧食,用現在話來說就是給他的酬勞。『稱事』,「稱」就是相符、相稱的意思。『日省月考』,「日省」,每一天都去省察,看一看他做了多少事情;「月考」,就是也看一看每一個月他的工作量是多少。「既稟稱事」,也就是根據考核的結果,確定這個月應該給他多少酬勞。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績效考核,多勞多得、少勞少得,這樣能夠合理地分配薪俸和獎金,這是招攬各行各業、各種工匠的方法。

  【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綏遠人也。】

  這個『綏』就是安撫的意思。『遠人』,上次課我們講過,就是從遠方、從外國來的那些人。在孔夫子的時候,對於魯國國君而言,從魯國以外的,譬如說齊國、晉國等等國家來的人,那都是外國人。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到我們中國來的外國人都是「遠人」,無論他是來旅遊,還是來做生意,還是來這長期定居,都稱為遠人。對這些遠人,應該怎麼樣對待他們?『送往迎來』,他們來的時候,我們要去歡迎他;他們回國的時候,我們要歡送他。怎麼樣的「送往迎來」?在中國古代,國家都有一整套禮儀,對待外國人要盡地主之誼。他來的時候,我們要給他很周到的安排;回去的時候,我們還要照顧他旅途上的事情,使他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受。如果他要長期定居在我們國家做一個僑民,我們更要善意地對待他。

  除了送往迎來以外,還要『嘉善而矜不能』。他有好處、有善處,譬如說他品德好、他能力強、他的貢獻多等等,這個都用一個「善」字來代表,我們就要獎勵他、勸勉他。「矜」就是同情的意思,凡是他能力不夠的,我們還要關心他、協助他。譬如說外國人來到我們中國,首先語言可能不是很通達,我們就要想方設法地幫助他,使得彼此的溝通沒有障礙。還有他對我們國家的一些風俗習慣不甚了解,或者他在生活工作方面有很多的不適應,我們都要熱心地來幫助他,能夠這樣做,就可以安撫外國人。他們回到自己的國家之後,自自然然地就會向他們國家的一般人介紹,說:「我們到中國去,中國人對我們很友善,是一個禮義之邦」。

  所以在唐朝的時候,之所以出現萬國來朝的局面,就是因為這些外國人來中國,結果看到中國人,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文質彬彬,禮儀很周到。所以他們回去之後,向自己的國君報告,他們的國君就把唐太宗尊稱為天可汗,那就是天底下公認的領導者,願意向他學習。這樣一來就建立了良好的國與國之間的友好關係,這也是國民外交最好的一種方式。下面講:

  【繼絕世。舉廢邦。朝聘以時。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

  所謂『繼絕世』,就是哪一個國家要滅絕的時候,你能夠讓它繼續下去,不要滅絕。這是為什麼?因為中國人自古以來就講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的第一條就是講孝道,而這個孝道不僅僅是對自己的父母、祖宗要盡孝,如果你是天子,你還要教天下的人都盡孝道;你是一國的國君,你也要教導全國的百姓都要學著盡孝道,這個很重要。怎麼樣教化民眾?《說文解字》上說:「教,上所施,下所效也。」也就是說,你要拿出實際的表現來教,你怎麼做,老百姓就怎麼效仿。拿什麼樣的表現?譬如說周家,周天子得了天下的時候,他首先建立太廟,祭祀他的始祖,報答祖先的這個根本。自己建了太廟之後,就使得世世代代、子子孫孫都能夠祭祀祖宗,這是天子建太廟、盡孝道的表現。但是你還要想到天下人,這天下人也要盡孝道,這天下人之中也包括了前代的那些帝王。

  譬如說夏朝亡了的時候,夏桀王被商湯王給滅了,但是湯王滅了夏朝,他還把夏朝建立了一個國家,建了杞國,就是讓杞國的世世代代的子孫來繼續夏朝的香火,永久地祭祀夏朝的祖宗。到了殷朝的末代,商紂王也是被周武王給滅掉了,但是周武王也是把殷朝後裔建成一個國家,就是宋國,讓宋國的子子孫孫也來祭祀他的歷代祖宗,這就是「繼絕世」。從這裡我們看到中國古人的那種人心的厚道,他真的是以仁愛之心治理天下,而且是推己及人,將心比心,這個仁愛之心盡到了極致。

  『舉廢國』,就是哪個小國被大國滅了,其他有正義的大國,要想辦法讓它建立一個後代,不要讓它永久地廢除了。「舉」就是把它舉出來,譬如一個小的國家被別的國家已經滅了很久,甚至於它的後代都不知道在哪裡去找了。如果這個國家的君主是一個有道之君,講求孝道,你都要想辦法把這個廢除已久的小國它的後代找到。把它的後代找到之後,舉出來,讓他繼續這個小國家的(祭祀),讓這些後代能夠繼續祭祀他的祖宗,這都是提倡慎終追遠。

  孔子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在《論語》上記載,說我們謹慎地辦理喪事,追奠亡故的先人,追奠亡故的先人就是提倡祭祀祖宗,這個民風自然淳厚了。這個都是教導人孝道,教導人知恩報恩、飲水思源。人心厚道,社會風氣純樸,就不會再有惡事、壞事出現了。一切社會問題的根本都在於人心壞了,如果我們能夠把人心轉變,很多的問題也就自然地迎刃而解。所以古人治天下,都是從根本處去解決,所以建立這些禮儀、音樂的教化都是要扭轉人心,使人心變得恭敬、變得和諧。人心恭敬、和諧了,還會去作奸犯科,還會去成為亂臣賊子嗎?所以這都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繼絕世,舉廢國」,重要的意思就是要讓後代子孫能夠一直繼續祭祀他的祖先。而且如果我們懂得續家譜的話,我們把這個家譜推上去,無論是百姓還是萬姓,不論多少個姓,你一直一直往上追溯,追溯到最初的時候,都是三皇五帝,這是我們共同的祖先。所以我們現在講華夏之族、炎黃子孫,我們確實不是炎帝就是黃帝的子孫,都是同一個祖宗。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彼此的關係是什麼?就是一家人。中華民族的的確確是一個大家族,綿延了這麼久,五千多年而不衰,這也是為什麼要「繼絕世,舉廢國」的真正原因,因為他就是我們一個家庭的人、一個家族的人。而且通達宇宙人生真相的聖人就知道了,不僅僅是一家人,其實自他都是一,不是二,你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因為我和這些萬姓也好、百姓也好,這些人都是一體的關係。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認識到這一點,才能夠真正地化解矛盾衝突,能夠達到和平。

  『治亂持危』,看到其他的國家有內亂,就要幫助他把這個亂平定下來。這在春秋時代有很多,像齊桓公、晉文公他們那個時候創的霸業,一方面是對付外族,所謂「尊王攘夷」,「尊王」就是尊重、尊奉周天子為王,「攘夷」,就是對於外國那些夷狄要共同防範,不讓他們侵犯到中國的境內來,這是他們共同的霸業。對於周天子所治的各國諸侯之間,如果發現哪個國家有內亂,就要幫助他平定內亂。譬如說孔子那個時候,「陳恆弒其君」,在齊國發生了一個臣子殺君主的事件。孔子就請魯國的君主要出兵討伐,平定齊國的內亂。可想在當時,真正一個國家的君主,如果他是有道之君,他就會幫助其他國家平定內亂,這個叫「治亂」。這個是真正地幫助人家平定內亂,而不是藉著平定人家內亂的名義,去干涉別國內政,是掠奪人家的資源,這個是完全不同的。「持危」,就是看見其他的國家有危險了,國內有種種的危機出現了,要把它扶持起來,不要讓它危下去。「治亂持危」,就是對待其他的國家,要講究一種國際正義。這個存心一定是幫助對方國家的心。

  『朝聘以時』。就周天子來講,他要各國的諸侯定時地來朝見,而諸侯與諸侯之間也要互相來往,這個叫「朝聘」。「朝聘以時」,就是要講究在適當的時機互相朝聘。今天你去拜訪其他的國家,然後他的國家又來報聘於你,來拜訪你,都要選擇適當的時機。朝聘以時,就是強調平時就要注重講究敦睦邦交。這樣有一種好的關係,互相來往、互相溝通才能避免誤解,在自己國家有危難的時候,別的國家也會來幫助你。「朝聘以時」,要注重什麼?注重『厚往而薄來』,就是送給他禮物的時候,一定要比他送來的禮物更厚重。這也是體現了我們古人人心的厚道,不願意佔人家的便宜。

  『懷諸侯』,就是懷念,把對方放在自己的心裡面,這也是講究邦交、講究睦鄰之道,不是專門注重形式,而是真正地發自內心,真誠地與對方交往,也體現了彼此之間深厚的情義。所以這個交情存在心裡,這個叫「懷諸侯」。你心裡時時刻刻地想著這個諸侯,甚至把他當成朋友一樣對待。相應的,他也會這樣地懷念你。這樣天子可以得到天下諸侯的懷念。諸侯與諸侯之間,也可以得到彼此的誠心相待,這天下怎麼會不太平?這樣平時互相來往,厚往薄來,那就是天下人變成了一家人,這就是「懷諸侯」的效果。

  最後一句話說:

  【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所以行之者一也。】

  這是第四段,第四段就是講究用什麼動力推動你落實治理國家、平天下的這九項原則。『所以行之者一也』,這個「一」,在古註裡有很多種講法。在這裡我們採取的一種講法,就是當「誠」字講,這個誠就是《大學》裡面所講的「誠意正心」的那個誠,也是《中庸》裡面所講的真字,真心,也就是「天命之謂性」的那個「本性」。這個本性在平時是不動的、是靜態的,它起作用的時候就是誠。也就是說,根據本性發起做事情的動力,就是誠。

  所以治國平天下這九種原則、九種方法,都要以誠來發動,如果缺少了真誠心的這個誠字,什麼事都做不好。因此對於這個誠,我們要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我們真正由誠心出發來做事情,會有什麼樣的表現?你就會表現得誠誠實實、內外一如,你口裡所講的話,與你的誠實的那顆心是一致的。如果口是心非,就不是誠了。所以我們看司馬光先生,他修行從不妄語開始做起。如果口是心非,那就是虛假的、虛妄的,和誠就相背離了。

  如果一個領導者口裡說我怎麼樣地關心人家,怎麼樣地愛護民眾,關心一切的民間疾苦,實際上心裡只想得到官位,享受高名厚祿,滿足自己的欲求,這就是內外不一致了,那就是假仁假義,古人所說的偽君子。所以我們自己是不是做到了誠,要認真地自我反省。如果一個人假仁假義,其實別人看得是很清楚的,瞞不過人,也感動不了人。所以做任何事情,包括怎麼樣地對待大臣、對待賢者、對待群臣、百工,以至於對待老百姓、外國人,缺少了這個誠心,那一切都是假的,讓人看穿了就一文不值。所以這個誠字非常重要,這個誠字不僅僅是用在天子、諸侯上面,凡是辦政治的領導人,不管在什麼級別、什麼位置上,甚至於你做一個鄉鎮長,都要講這個誠。即使不從事政治的普通民眾,如果想學聖人,要學道,缺少這個誠字,缺少了真誠心,也什麼都不能成就。所以這個誠字是關鍵。

  在《大學》上對誠意下了一個定義。什麼是誠?就是「毋自欺也」,不要自欺欺人。這個都是提醒我們自己要時常反省,我們做事、待人,為人處世、待人接物是不是發自於內心的真誠之心?如果不是發自內心的真誠,那就很難感動人。所以中國人有句話說「至誠感通」、「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如果沒有這個誠心的話,那就感動不了別人,也很難達到教化的效果。

  我們看第一百六十一句: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二「尚書」。意思是說人民是國家的根本,唯有根本穩固,國家才會安寧。這句話大家都耳熟能詳。我們中國人強調民本,什麼叫民本?整個的社會結構像一個金字塔,人民百姓是在最基礎、最根本上,愈向上去官位愈來愈高,但是人民百姓是基礎、是根本,所以強調民本是一點都沒錯的。

  在四書之中,《孟子》上也有一句話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民為貴」,雖然他處在基礎的地位,但是他是根本,應該把他看得最尊貴。「社稷次之」,這個「社」就是指土地神,「稷」是指穀神。在古代都要祭祀土地神和穀神,所以也經常用「社稷」來代表國家。

  「君為輕」,強調君主是最輕的。這個是古代貴民思想的代表。在賈誼寫的政論書《賈子》上也說:「於政也,民無不為本也。國以為本,君以為本,吏以為本。」對於辦理政事而言,人民是一切政事的根本。國家以人民為根本,君主以人民為根本,官吏也是要以人民為根本。人民是根本,怎麼樣來對待人民?

  在《管子》上就指出:「人主能安其民,則民事其主,如事其父母。」如果人主能夠讓人民安定,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人民事奉他們的君主就如同侍奉自己的父母一樣。「故主有憂則憂之,有難則死之。」如果君主有了憂困,人民就會為他感覺到憂傷;國君有了困難、有了危難,人民願意為他拼命地去效力。反之,「人主視民如土,則民不為用,主有憂則不憂,有難則不死。」如果人君,也就是當領導的人,把人民看作是泥土、草芥一樣的低賤、不值錢,甚至還可以隨意地踐踏、隨意地欺凌,人民反過來就不會被君主所使用。君主有什麼憂困的,人民也不為他憂困,也就是說,不會為他分憂,更不會為他感到擔心。國君有難,人民也不會為國君去赴湯蹈火。

  「故曰:莫樂之則莫哀之,莫生之則莫死之。」如果你不能夠使人民安樂,人民也不會為你感覺到悲哀。你有了困難的時候,也不會為你分憂。如果你不能讓人民安居樂業,人民也不會拼命地為你效力。這一句話就是告訴我們,要想治理好一個國家,深得老百姓的擁護,人君必須能夠安其民,就是讓人民過上安定的生活,要愛民如子、視民如傷,把人民和自己視為是一體的。如果你能夠把人民視為和自己是一體的,那你自己有了困難、有了問題,他怎麼會不為你去效力、怎麼會不為你去分憂?

  武王,周武王他曾經主動地向尚父請教,向姜太公請教,他說:「五帝時期(三皇五帝的五帝),他們是如何戒懼自己,給自己以警誡的,可以講給我聽聽嗎?」姜太公回答說:「黃帝之時,他是這樣警誡自己的:我處在民眾之上,經常是身心不安,唯恐夕不至朝;堯帝處在民眾之上,他戒懼謹慎,小心翼翼;舜處在民眾之上,也是小心謹慎,如履薄冰;禹處在民眾之上,戰戰栗栗,唯恐自己的統治到不了明天;湯處在民眾之上,也是戰戰兢兢,生怕自己的治理達不到第二天早晨。」武王聽了很受教,他馬上說:「現在,我剛剛兼併了殷國,也是處在民眾之上,也應該小心翼翼,不敢怠慢。」所以你看,這些聖賢人處在君主的旁邊,像姜太公他教導周武王怎麼樣地愛民如子,怎麼樣地不能夠隨意地役使民眾,甚至損害殘傷百姓。這些治國的道理在經書中記載得很多。

  譬如說齊桓公在位的時候,有一天,管仲和隰朋來求見。他們站了一會,就看到兩隻鴻雁從天邊飛過。齊桓公很感慨地說:「你看那隻鴻鵠,時而南飛,時而北飛,不管四方有多遠,牠想飛到哪就能飛到哪。現在有了仲父來輔佐我,就像鴻鵠有了羽翼,就像渡大河有了舟楫。仲父不教導寡人一句話,給我一句適時的教誨嗎?」你看,齊桓公他確實很難得,他主動地去求取教導,非常主動地向仲父請教。於是管仲就回答說:「我想君主您一定是想稱霸天下,幹一番大的事業?既然如此,就應該從根本上做起。」桓公就問了:「何為根本?」管仲怎麼回答的?管仲說:「齊國百姓,公之本也。」齊國的老百姓就是您的根本。你看這些賢德的人,他們能夠把國家治理好,都是認識到了真理,都是能夠視民如傷、愛民如子,戰戰兢兢、小心謹慎。

  在《孔子家語》中有一句話,唐太宗也經常引以為鑑,那就是「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載舟,亦所以覆舟」。唐太宗不僅僅自己經常看這樣的教誨,這樣去力行,而且還經常用這樣的話來教導太子。在《貞觀政要》上記載,唐太宗說:「我聽說古人自古以來就重視胎教,我卻沒有時間顧及到這些。但是,我總是不失時機地教導太子。自從他被立為太子之後,我總是在生活中給予他適時的引導。」譬如,在太子吃飯的時候,唐太宗就問:「你知道飯的道理嗎?」太子說:「不知道。」唐太宗就說:「飯是農民通過辛勤的勞作才獲得的。我們要役民以時,不要橫徵暴斂,才能夠經常地吃到這樣好的飯。」看到太子在騎馬的時候,他就問:「你懂得馬的道理嗎?」太子又搖搖頭,說:「不知道。」太宗就說:「馬可以幫人做很多事,替人代勞,但是不能夠把馬的力使盡,這樣才能經常有這樣的馬騎。」當太子去乘船的時候,唐太宗就問:「你懂得船的道理嗎?」太子又搖搖頭說:「不知道。」太宗說:「君主就好比是船,人民就像是水,水可以承載船,也可以把船顛覆。你以後要當皇帝了,對於這個道理不能夠不小心警戒。」看到太子靠在一個彎曲的樹上休息,太宗就問:「你懂得這棵樹的道理嗎?」太子又搖搖頭:「不知道。」太宗就說:「你看這棵樹雖然彎曲了,但是你如果用東西來校正它,它仍然可以做成直木來使用。君主雖然有的時候不務正業、不走正道,但是他只要聽從臣下的勸諫,也可以維持自己的統治。」你看唐太宗就是經常以「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載舟,亦所以覆舟」,這樣的道理來警誡自己,來提醒太子,所以才能夠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受到人民的擁護和愛戴。

  從「民惟邦本,本固邦寧」這一句話中,我們也體會到,為什麼中國古人沒有提出人權的觀念。為什麼沒有提出?是我們比西方人更落後嗎?其實就是因為我們有這樣的民本思想。領導者、統治者都能夠做到愛民如子、視民如傷,他能夠從政治上利民,從經濟上富民,從文化上教民,他起到了君親師的作用。既要領導管理人民,還要像父母關愛兒女一樣去關愛人民,除此之外還要身體力行,教導百姓做人、做事的正確的原理原則,他起到了良好的君親師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老百姓對統治者、對領導者感恩戴德都來不及,還需要拿著人權去和君主討價還價嗎?

  所以凡是提出人權的概念的地方,都是因為老百姓的權利被踐踏,沒有得到良好的保護,才需要提出的。而且人權的概念之所以提出,就是把君民之間的關係看成是對立的,而不是一體的關係。所以才需要提出人權來保護自己。而中國古代的這種民本思想,讓領導者、統治者發自內心地去關愛百姓,要傾聽百姓的呼聲,還要解決他們的生活困難,想方設法地來解決民眾的疾苦。而且最重要的,「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還要教化百姓,當然這個教一定不是說教,而是自己首先身體力行,給他們做一個示範,做一個好的模範讓他們去效仿,這樣老百姓才會心服口服。

  所以我們很多人誤以為儒家文化是愚昧被統治階級的精神鴉片,實際上是沒有深入四書所導致的。因為《大學》上就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在《孝經》上講孝道的時候,首先講的是誰的孝道?是天子、諸侯的孝道,後面才是卿大夫、士人,還有老百姓的孝道。誰先要修身?領導者、統治者首先需要修身。而且這個四書五經裡邊很少有提到對老百姓的要求的,那都是對誰的要求?都是對領導者的要求,告訴你怎麼樣才能做一個合格的領導者,怎麼樣才能夠把國家治理好。所以教育者和領導者先受教育,這才是符合道德教育的規律的,這才沒有把道德教育變成了說教。所以它不是愚昧老百姓的精神鴉片,愚昧怎麼能愚昧兩千多年?這兩千多年中總有幾個明智的人,不被愚昧的人。我們現代人就是貢高我慢、自以為是,瞧不起古人,認為古人都不如自己,實際上我們是妄自尊大,不知道古人到底有多智慧,這都是不讀聖賢書,不肯虛心向古人學習所導致的。

  受傷害的人是古聖先賢嗎?我們批判孔老夫子,批判周公,對他們沒有絲毫的影響,但是受害的是我們當代的中國人。我們中國為什麼出現了很多的兒女殺父母的現象?兄弟因為一點點財產就吵上法庭的現象?老人不被贍養,還有打爹罵娘的現象,這些現象這麼樣地普遍,離婚率不斷地上升,青少年的犯罪率也不斷地攀升,原因在哪裡?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我們不讀聖賢書,不肯虛心地向古聖先賢學習。這些亂象的產生其來有自。我們要解決這些問題,也必須要依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謙虛、恭敬的心來學習聖賢經典,領會聖賢人的精神,這樣才能夠把這個國家治理好。

  所以我們在歷史上沒有提出人權的概念,不是因為它不進步,而是因為實在是沒有必要。像我們去參觀了一些企業,這些企業都是用傳統文化的理念來治企。這個領導者就是董事長、總經理、一把手,首先學習了《弟子規》,不僅僅關心員工的收入,提供他們的工資,而且還讓他們在上班的時候,免費地去學習「幸福人生講座」、學習《弟子規》、學習傳統文化,關心他們的家庭夫妻相處、家庭兒女教育等等,幫助他們孝敬父母,幫助他們養老育幼。結果怎麼樣?結果這些員工對老闆感恩戴德都來不及,還需要拿著人權去和老闆討價還價嗎?

  像在北京有一個企業學了《弟子規》之後,它出現了什麼問題?到年終要發獎金了,結果有一個幹部,中層管理人員,看了這個獎金就不滿意了,就來找他們的董事長,但是他不滿意的原因和一般的企業員工是不一樣的。他對董事長怎麼說?他說:「您今年給我的獎金大大的超出了我的意料,實在給的太多了,能不能把更多的錢用於企業的擴大再生產,用於我們弘揚傳統文化?」他不滿在哪?他不滿在給自己的獎金太多了。所以你看,這個學和沒有學習傳統文化,結果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我們說中國現在之所以出現了一些人權問題,還被西方人指責說我們不講人權,那不是因為我們傳統文化落後,沒有提出人權的概念是落後的表現,而是因為我們不再力行、學習聖賢教誨,不再重視經典和倫理道德的教育了。結果那些領導者怎麼樣?沒有經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修身過程,就當了領導者,面對這麼多的高名厚利的誘惑,還有人家拿著一沓一沓的人民幣到你面前來了,又給你送美女來了,你看這個財色名利的誘惑這麼重,他又沒有修身的功夫,怎麼會不受到誘惑?所以修身從哪裡做起?就是要從格物來做起。

  很多的大學生在沒有走上工作崗位之前,在讀大學的時候,說到反腐敗問題都是義憤填膺,甚至為了這個問題還要去示威遊行,很不理智。當然,他這種正義感還是有的。但是當他畢業之後,當了一個領導,面對這些金錢、美色、名利的誘惑,他的態度就完全轉變了。從以前要反對腐敗,轉變成什麼了?轉變成了誰反腐敗我反誰。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轉變?原因就是禁不起財色名利的誘惑,格物功夫沒有。所以格物就是格除物欲的意思,讓你在財色名利的誘惑面前都如如不動,能夠把持住自己不為它所動搖,這樣才能夠致知。也就說你的智慧才能提起,才不會利令智昏、情令智迷,在財色的誘惑面前就昏頭昏腦,把持不住自己了。然後才能做到誠意正心,最後才提到了修身。

  但是我們現在的領導幹部,在當領導之前完全沒有經過這一系列的訓練和學習。修身沒有功夫,怎麼能夠不受財色名利的誘惑?這個就是告訴我們,我們看問題要看得深入,不要人云亦云,西方人指責我們不講人權,我們也會認為自己的文化很落後,從來沒有提出人權的概念。沒有提出人權的概念是因為沒有必要,因為我們的這種管理能夠達到不忍欺的層次。一個領導者做到了愛民如子、視民如傷,老百姓都不忍心欺騙他,更不需要拿著人權去和他討價還價了。這才是我們沒有提出人權的根本原因。

  我們今天就先學習到這裡,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