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尊敬的諸位朋友,大家好。我們繼續學習《群書治要36O》,請看第一百五十二句:

  【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辨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一《周易》。

  『學以聚之,問以辨之』,君子勤奮學習以積累學問道德,有疑難則虛心請教,來明辨真諦。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非學無以廣才。」明朝的大儒鄭曉也曾教誡子弟說:「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學不成。」遠大的志向,沒有偉大的人才就不能夠成就;而偉大的人才,不通過學也不能夠成就。無論世出世間的學問,都是必須好學才能成就,所以古人說「學海無涯苦作舟」。那有人就問了,既然這麼苦,為什麼還去學?其實「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如果不學不明理,不明理就更苦了。所以我們看現在的社會,無論是貧富貴賤都是身心不安,身心不安的原因在哪裡?古人說「理得心安」,因為不明理,不知道事實真相,所以都是汲汲地妄求。用不符合道義的方式,去獲得不屬於自己的利益,結果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還讓自己身心疲憊,這都是因為人不明理所導致的。

  所以中國古人特別重視讀書人。為什麼尊重讀書人?因為讀聖賢書的人,他明白事實真相。像《孟子》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荀子》也說:「順天者昌,逆天者亡。」聖賢經典記載的都是宇宙人生的大道,是自然而然的規律,這種規律都是古聖先賢在生活中觀察體悟得出來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我們讀聖賢書,與聖賢人為伍,其實就是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只有在了解宇宙人生真相的基礎上,我們才能夠離苦得樂,才能夠趨吉避凶。所以我們為什麼學習傳統文化?為什麼要讀聖賢書?其實目的就是四個字:「趨吉避凶」,讓我們有一個幸福、美滿、成功、長遠的人生。

  所以學習雖然苦,但是苦中有樂,古人說「法喜充滿,禪悅為食」。經常讀聖賢書的人,他都有這個體會,就像我們說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一般人體會不到學道的快樂,還誤解顏回、批評顏回,這都是因為這些人站在二層樓,而顏回等聖賢人是站在二十層樓。站在二層樓的人,看不到站在二十層樓人所見到的景象,所達到的境界。所以他不理解,還對他諷刺挖苦,甚至批判嘲笑。

  古人還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知道這個道理的人,不如喜歡這個道的人;喜歡這個道的人,不如那些樂在道中的人。他在學道的過程中,體會到一種法喜,一種由內心源源不斷所湧出的喜悅,他就有一種欲罷不能的感受,愈來愈歡喜、愈學愈有成就、愈學愈有味道。所以古人讀《論語》,從小的時候,三、四歲就開始學習,到了老了,七、八十歲了還在學習。但是每讀一遍有一遍的味道,每讀一遍有一遍的體會,每讀一遍有讀一遍的進步,所以就法喜充滿。

  《中庸》上告訴我們,怎麼樣才是好學?「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有弗學」,這個「弗」當不字講,就是我們平時有不讀書的時候。雖然有不學的時候,但是無論如何要勉勵自己,一有空閒的時候,我們就要學,學必須要學得成功,所以說「學之弗能弗措也」。這個「措」就當「置」字來解釋。置就是放置在那裡,把一個東西放在那裡不管了,這叫置、也叫措。意思是說,只要我們有空閒,能夠學的時候,我們就要學。並不是說,我學得差不多了,應該停止了。學就要學會、學能,沒有學到能的時候,「弗措也」,就不能放下,一定要繼續再學。

  「有弗問」,我們有不問問題的時候。但只要我們能有問的機會,譬如說有師長、朋友、同學在旁邊,我們有機會向他們提問,那就一定要問。「問之弗知」,問的時候,問得我們還不夠知道,或者知道得還不夠徹底,「弗措也」,我們也不要就此放下,還要繼續再問。

  「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我們有不思的時候,這個「思」就是研究。我們有不研究的時候,但是一有空閒,只要時間許可,我們就要來研究。研究到什麼程度?「弗得弗措也」,就是你心裡有所得。如果我們這個「思」得不到要領,思得不夠透徹,那就不能夠放下,一定要思出一個結論,思出一個所以然。

  「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這個「辨」就是辨別。我們有不辨別的時候,但是一旦要辨別,就要辨別得非常透徹、徹底明瞭,沒有到徹底明瞭的時候,也不要放下。

  「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這一句話是講實行。有不實行的時候,但是要實行就要實行得徹底,這個就叫篤行。也就是說,我們要行就要行到十分,不要只行到八、九分就停止了,沒有到這個程度就不能夠放下、不能夠停止。下面講,雖然人的能力、智慧、聰明不相等,但是只要肯學、好學都能夠成就,所以不要自暴自棄,像《弟子規》上說的「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別人的智慧高,他聞一次就能明白,我的智慧不如他,我花上一百倍的功夫,我也能夠辦得到。「人十能知」,人家拿出十分的力量就能夠做到,我拿上千倍的功夫也能辦得到,只要肯幹,堅持不懈就行。

  「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這個「果」就是下定決心。果然我們肯這麼做,雖然我們愚鈍,聰明智慧比不上人家,但如果我們用上百倍的功夫,我們也能變得明智。這個「柔」,就是指能力不足,雖然我們的能力比不上人家,人家的能力強,一下子就做好了,但是我們下上千倍的功夫,我們的能力也能變強。所以就看自己肯不肯學、肯不肯幹。這個就是告訴我們要好學。

  後邊說,『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意思是說,要用寬恕厚道的存心,來待人接物;用仁慈博愛的精神,廣行於天下。這個「寬」,就是寬恕的意思。所以這個「恕」,上面是一個「如」,下面是一個「心」,這個字看到了,讓我們明白了什麼叫恕。恕,就是做到如其心。如誰的心?如對方的存心。我們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換位思考,將心比心,你就能做到寬恕了。譬如說,我們看到別人做事做錯了,要生氣、要發火的時候,我們就要反躬自問,我自己是不是一個聖賢人?我是不是一個錯誤都不犯?如果我自己還不是一個聖賢人,我還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習氣毛病,所以也不能夠要求別人一個錯誤也不犯。當我犯錯誤的時候,希望別人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對我?我們希望別人能夠考慮到我們的環境,我們的生長條件、經歷,我們的苦衷,給我們一個改過的機會。那麼當別人犯錯誤的時候,我們也要給人家一個改過的機會,這就叫恕。

  所以孔老夫子的弟子來請教,說:「有沒有一個字,我可以終生奉行的?」孔老夫子說:「有,這個字就是恕。」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就是《弟子規》上所說的,「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就要捫心自問,我希不希望別人以這樣的態度、行為方式來對待我?如果我不希望別人以這樣的態度、行為方式來對我,那我就不能夠這樣去對待別人,這個就是恕。很多人說,都是誰誰誰讓我很生氣、讓我很發怒,其實這個說法有待商榷。我們看「怒」這個字,上面是一個奴隸的「奴」,下面是一個「心」字。看到這個字,就是告訴我們,什麼叫怒?就是把自己的心變成了奴隸。當一個人把自己的心變成奴隸的時候,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了,才會發怒。

  而《黃帝內經》上又說:「怒傷肝。」一個人經常生氣,脾氣不好,就對自己的肝臟有損傷,就出了這樣或者那樣的肝病。而中國人還有一句話說「怒髮衝冠」,說明一個人生氣的時候、發怒的時候,這個血氣會往頭頂湧,頭頂就經常發熱。我們觀察一下,在非常燥熱的氣候之下,這個植物都不是很愛長。所以一個人經常發怒,一個最直接的結果是什麼?那就是頭頂發熱,頭髮不太愛長。當然中國人還有一句話,叫「聰明絕頂」。為什麼聰明的人頭髮不太愛長?我們仔細觀察一下,感覺也很有道理,因為聰明的人做事都非常地靈敏、聰慧,看別人做事都是笨手笨腳的,所以他就容易著急、容易上火。結果這一著急、一上火、一發怒,確實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了自己,把自己的頭髮都氣得很不愛長了。那怎麼辦?我們要轉怒為恕。

  從邏輯上說,沒有一個人能夠走進你的內心,所以那個讓你生氣的人,請問是誰?還不是我們自己。是因為我們自己內心有瞋恨之心,所以才會生氣。別人那都是一種緣分,是這種緣分讓我們認識到原來我們還有瞋心沒有斷。

  所以有一個文章,題目叫「握住自己快樂的鑰匙」,這個文章寫得非常好。

  一個成熟的人,握住自己快樂的鑰匙,他不期待別人使他快樂,反而能將快樂與幸福帶給別人。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快樂的鑰匙,但我們卻常在不知不覺中把它交給別人來掌管。譬如說,有一位女士抱怨,我活得很不快樂,因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樂的鑰匙放在了先生的手裡。有一位媽媽說,我的孩子不聽話,叫我很生氣。她把鑰匙交在了孩子的手中。有一位婆婆說,我的媳婦不孝順,叫我很生氣。她把鑰匙交在了媳婦的手裡。有一位年輕人從文具店裡走出來說,那位老闆服務態度惡劣,把我給氣炸了。他把鑰匙交在了老闆的手裡。

  這些人都做了一個相同的決定,那就是讓別人來控制他自己的心情。當我們允許別人掌控我們的情緒時,我們便覺得自己是一個受害者,對現況無能為力,抱怨與憤怒成為我們唯一的選擇。於是我們開始怪罪他人,並且傳達著這樣一個信息:我這樣痛苦都是你造成的,你要為我的痛苦負責。

  一個成熟的人,握住自己快樂的鑰匙,他不期待別人使他快樂,反而能將快樂與幸福帶給別人。他的情緒穩定,為自己負責,和這樣的人在一起是一種享受,而不是壓力。

  諸位朋友,你們的快樂的鑰匙在哪裡?是放在了別人的手中嗎?那就趕快把它拿回來。

  這個文章寫得非常好,它提醒我們要握住自己快樂的鑰匙,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當然,這個理可以頓悟,我們今天明白了,原來發怒不是別人讓我發怒,是我自己沒有握住自己快樂的鑰匙。這個理一下子就明白了,沒有人能走進我的內心,是我自己內心有瞋,所以我才會發怒,這叫理可以頓悟。但是,事需要漸修,需要我們在每一天為人處世、待人接物之中歷事鍊心,來磨掉我們的習氣。

  我們經常怨天尤人,經常發怒,經常把責任推卸給別人。其實我們如果看了水結晶的實驗,我們就明白了,人要為自己的行為負百分之一百的責任。一切法從心想生,境隨心轉。當別人對我們呈現出不滿意、不完美的狀況的時候,其實我們發現實際上是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對人家有不滿意。當我們從內心深處去除了這種不滿的話,用一種感恩的心、關愛的心、柔軟的心去對待身邊的人和事,你發現他們對你的態度立刻就轉變了,這個就是境隨心轉。

  所以看到這個「寬」字,讓我們中國人想到了一句話,叫「宰相肚子能撐船,量大福大」。所以你看,為什麼人家能當宰相,我們當不了?原因,人家心量大。心量大到什麼程度?我們看一看唐朝的婁師德,這個人心胸極大,器量超過一般人。曾經有人告訴他,有一個缺乏教養的人,在指名道姓地辱罵你。婁師德怎麼說的?他說:「天下之大,怎麼會沒有同名同姓的人?」但是這個人仍然替他抱不平,再次去告訴婁公,婁公說:「你對我說他罵我,這是重複罵我,請你不要再說了。」有一天他上朝,因為身體肥胖就行走緩慢,其他的官員就說,婁公和莊稼人有什麼區別?婁公怎麼樣回答的?他笑著說:「我不像莊稼人,誰應當是?」你看他的心量多大。

  他的弟弟要去做代州刺史,臨行之前向哥哥來辭行。婁公對弟弟說:「我們兄弟受到國家的大恩,官資和地位過分地隆盛,必然被一般人所忌恨,你如何對待這件事?」他弟弟就說:「如果有人往我臉上吐唾沫,我自己擦去完事,請哥哥不要擔心。」沒想到婁公卻嚴肅地說:「別人唾在你的臉上是恨你,你擦去唾沫就是駁回了他的怒氣,會讓他更加憤怒,你要怎麼做?唾面自乾。你應該笑臉接受他唾面。這才是處理滿盈的正確方法。」所以你看,別人吐唾沫到自己的臉上都不能夠擦去,不能讓人覺得是駁回他的怒氣,還要唾面自乾,笑臉相迎。所以你看,這一件事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別人給我們一個不好的眼色,我們都受不了,更何況人家無理取鬧,吐唾沫唾到我們的臉上。

  婁公深受皇帝的信任,滿朝文武無人敢比,但是他不僅不高傲自大,反而更加謙虛謹慎。凡是遇到別人攻擊誹謗自己,他就反省自責,好像無地自容似的。他常常說,別人對自己無理攻擊,其中必然有他的道理,對此不去計較,不僅是培養自己的器量,也是為了避免災禍,這就是君子所以再三反省的原因。

  像婁師德這樣的人,可以說是受到別人的侮辱而不怨恨別人的人。所以他做到宰相,確實是因為器量非常地廣大。所以中國人講忍辱負重,什麼意思?這句話說得很有味道。如果你不能夠忍,特別是不能忍辱,你就不能夠擔負重任,遇到一點小事都受不了,禁不起挫折、誹謗、詆毀,那也就承擔不了重任。

  所以這個「忍」字,寫得也很有智慧,這個字是上面刀刃的「刃」,下面是一個「心」字。看到這個字,告訴我們什麼叫做忍?當你好、他好,大家都是諂媚我們、肯定我們、讚歎我們的時候,那當然談不上忍。而當有一把刀割在你的心上的時候,在你心上割肉的時候,你還能夠忍,這才是真實的功夫。所以一個人的修養並不是表現在平時,而是有人對你無理取鬧,做出讓你不能接受的事情的時候,你還能夠平和、微笑,這才體現出真正的修養。所以古人說,這個忍也有不同的層次。

  首先,是力忍。也就是我們明白了,發怒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所以遇到事情可能心裡感覺到不滿意、不舒服,但是強忍著不發作出來,這是忍的初級功夫。如果我們把功夫停留在這個層次,終於有一天你會忍無可忍,還是會火山爆發,所以我們要向上提升。

  其次,就是忘忍。也就是要心胸開闊,做到《弟子規》上所說的「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宰相肚子能撐船」。別人對我們的不好、不開心的事,我們轉頭就忘了,不是老把它留在心裡念念不忘,想起來就把自己氣一遍,就是不與人計較。所以有人說一個巴掌拍不響,你看一個巴掌你怎麼拍拍不響,如果兩個巴掌一拍就響了。說明什麼?如果兩個人爭執起來了,說明這兩個人的層次、境界、水平相差不多。如果一個高一個低,一個能忍讓有涵養,肯定就爭不起來。

  再次,是反忍。也就是要做到「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當出現衝突矛盾、不愉快的時候,不是去責怪對方,而是來反省自己,這件事我錯在哪裡?我是不是有可待提高的地方、有考慮不周的地方、有溝通不到的地方,才導致了不良結果的產生。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被譽為中國人的心法,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條教誨。為什麼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因為「各自責,天清地寧;各相責,天翻地覆」。遇到問題大家都是反省自己,這件事我應該如何提高,我哪裡做得不完美,這樣的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遇到問題大家相互指責、相互挑剔、相互批評,那就會鬧得不可開交,甚至天翻地覆。所以從這一句話中,我們體會到古聖先賢的智慧,這一句話就把衝突的原因,乃至於解決的方法,全都給我們指出來了。而現在小到家庭夫妻之間的衝突,中到企業之間的衝突,大到國與國之間的衝突,都是因為人們不懂得這一句話,或者沒有力行這一句話所導致的。

  然後,是觀忍。什麼是觀忍?《金剛經》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其實你看我們昨天所發生的事,或者是以前所發生的事,甚至剛才所發生的事,不就如同一場夢一樣已經過去了嗎?面前的一切都像肥皂泡一樣是短暫無常的。譬如說,我們今天的思想、想法、念頭是這樣的,過一會就變了,明天又和今天不一樣了,每一天都是不一樣,而且是剎那剎那都不一樣。我們再想一想,再過五、六十年之後,那些和我們對立的人,那些誹謗我們的人、欺負我們的人,和我們處處刁難的人,他們又在何處?不都到骨灰盒裡去了嗎?所以有什麼值得我們去生氣的、去計較的。甚至於連這個生氣的我,生氣的人,還有所謂的怒氣,全都是虛幻不實的,是當體即空。

  我們自己這個身體也是四大苦空無常,四大假合而成的。到人走的時候,四大分離,因緣不再聚合在一起了,我們這個身體都不存在了,所以哪一個是我?同樣的道理,那個我生氣的人,他也是虛幻不實的,就像我們看電影、電視劇上的畫面一樣,它是一個動畫而已,只不過比動畫動得要快很多,讓我們誤以為是真實的了。你這樣去觀察的話,有什麼必要因為執著而讓我們自己生活在怒氣不安之中。

  所以人學了傳統文化,還會生起貪瞋痴慢的心,就是因為沒有學得透徹,這個理沒有認識清楚,也就是沒有真正的看破。老法師在講經的時候經常給我們提到,如果一個人真正看破了,他一定會真放下。就譬如我們桌子上有一個金子,還有一塊石頭,如果我們真正認識到金子的價值比石頭要重,我們一定去拿這個金子,不會去拿這個石頭。但是現在我們還是去拿這個石頭,說明什麼?我們並沒有認識到這個金子的價值比石頭重得多。所以我們還有自私自利,還有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的這些習氣,都是因為沒有徹底看破,學得不夠透徹所導致的。

  下一個層次是喜忍,歡喜地忍受。別人欺負我、毀謗我,是來給我消業障的,所以要感激鞭撻你的人,因為他消除了你的業障。我們的罪業如果是有形相的話,盡虛空遍法界都不能容受,那我們犯了這麼樣多的罪過,怎麼樣來消除?當別人侮辱我們、誹謗我們,我們能夠平心靜氣地接受,這些罪業就消除。所以在《了凡四訓》上說:「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子孫往往驟發。」一個人他沒有什麼過失,也沒有什麼罪過,但是別人就橫被惡名給你,就是給你加上了好多不好的名聲,侮辱你、誹謗你,怎麼樣?這是給你加福來的。所以這個福是逆著加的,就是看你能不能接受。

  所以人要知道好歹,人家諂媚我們、肯定我們、讚歎我們,給我們很好的名聲,處處宣傳我們,這是把我們的福在消磨,因為「名亦福也」,人出名也是一種福報的體現。所以《了凡四訓》上還說:「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在世間享有很盛大的名聲,人家一見到你就大德、菩薩,給你讚歎得無以復加,但是我們自己知道自己沒有真才實德配得上人家的稱讚,這個時候我們要戰戰兢兢,不敢承當,這樣才對。如果我們洋洋得意,自以為是,你看別人對我們都這樣地恭敬,我們這個福馬上就消掉了。相反,我們沒有什麼過失,別人卻誤解我們、誹謗我們、指責我們、挑剔我們、批評我們,我們應該高興,人家是給我們加福的。

  最後,是慈忍。為什麼能夠做到慈忍?因為我們明白,從因果上說「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你看這個人做事做得很可恨,行為不可思議,但是你去探究原因,其實都有他可憐的原因。譬如說我們看到現在很多的年輕人,還沒有走上社會,就做出了很多悖逆社會的行為。譬如說,他看到一個豪華的轎車停在路邊,他也不認識這個車子的主人,但是他很淘氣,上去拿刀子就給它劃上兩道。甚至還有人拿了一瓶汽油一潑,再點一把火,把這個車子給燒掉了。如果我們是這個車子的主人,遇到這樣的事情,第一個反應可能就是非常地生氣,說怎麼有這樣損人不利己的人?但是古人告訴我們,「論人之非,必原其心」,當我們探究一個人做錯事的行為的時候,錯誤的行為的時候,一定要找出他導致這個錯誤行為的原因。我們去調查一下才發現,原來這個孩子早年父母離異,父親找了一個妻子成了一個家,母親又嫁了一個丈夫,成立了另外一個家,他就沒有人照管了,成了無家可歸的孤兒。因為他從小沒有體會到父母的關愛,所以怎麼樣?變得很冷漠,甚至處處與人對立,想方設法地報復別人,對別人生不起信任。

  那我們再想一想,我們自己是怎麼對待自己的孩子?我們對自己的孩子是關心得無微不至,像觀音菩薩一樣有求必應。聽說有一個方法可以提高學習成績,我們不惜萬金都要送孩子去學習;聽說有一個地方在教《弟子規》,能夠改變一個孩子的德行,我們可能不遠萬里,也要送孩子去參加這個《弟子規》的學習營。我們對自己的孩子是這樣地關愛。我們再看一看這個孩子,從小就沒有人關心他、愛護他,所以和我們的孩子相比,確實是非常可憐的。所以「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從小沒有接觸到《弟子規》、傳統文化的良好教育,結果「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

  所以在這個世界上,其實沒有絕對的好人和惡人之分,只有學習和沒有學習過《弟子規》、傳統文化的人之分。所以「浪子回頭金不換」,一旦他有機會接觸到傳統文化,學習聖賢教誨,可能他回頭比一般人還迅速,因為他懂得珍惜,他更懂得感恩。所以你看,對於那些做出不良行為的人,我們不僅不發怒,不產生報復之心,甚至還能夠以德報怨,提起幫助對方、提升對方的慈悲心,這就叫「仁以行之」。

  所以修行的目的沒有別的,就是要把心調得柔和,和任何人都不起對立。真正地做到沒有一個我恨的人,沒有一個我不能原諒的人,沒有一個我不愛的人。這樣才能夠從內心化解與人的對立和衝突。

  而且從因果上看,世界上沒有偶然的愛,也沒有偶然的恨,你對一個人付出了多少,你也會從那一個人那裡得到多少,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相反,我們怎麼樣對待別人的,我們也發現別人往往是這樣對待我們的。所以每一個人所得到的,都是他自己所應得的。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幫助別人其實就是幫助自己。那我們存著害別人的心,其實也是無形中給自己設置障礙,讓自己的人生多了很多的困難。

  所以古人說,多一個朋友多條路,多一個敵人多一堵牆。怎麼樣把敵人變少?一個最好的方法就是化敵為友,把這個敵人變成你的朋友,你的敵人數目不就減少了嗎?朋友的數目就愈來愈多了。怎麼樣能夠把敵人變成朋友?那就是要靠真誠之心的感化。中國古人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如果我們不能夠感化他,說明我們的真誠心還不夠。很多人說,為什麼我要去感化他?為什麼舜他的後母、他的弟弟三番五次地置他於死地,他不僅沒有懷恨在心,去打擊報復,反而總是反省自己的不足,雖然得了天子之位,還經常到原野上去號泣?他號泣的不是自己覺得受冤屈了,而是覺得自己的兒子職責沒有盡到,沒有能夠讓母親歡心;自己做哥哥,悌道沒有盡好,沒有讓弟弟轉變。最後怎麼樣?他的真誠心終於感化了他的後母,也感化了他的弟弟,最後也感化了天下的百姓。

  聖賢人和一般的人區別在哪裡?聖賢人就是明瞭宇宙人生真相的人。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什麼?那就是我和眾生、我和萬物都是一體的,所以古人也說「一體之仁」。如果還有我、還有他,還有「二」這個概念,其實仁已經不存在了。既然是一體的,所以我們這種對人的慈愛心就能夠生起來了。凡夫就是迷失了自性,就像這個大海起了很多的水泡,這個水泡都執著這個水泡是我,那個水泡是你,所以彼此之間就有了衝突、有了對立、有了摩擦、有了矛盾。當我們回歸自性的時候,就是這個水泡回歸了大海,原來才知道整個大海才是真正的自己。這樣的人就是聖人,他明瞭了我們都是一體的關係,所以他能夠做到慈悲,幫助別人就像幫助自己一樣,能夠寬恕,這個是我們講的一百五十二句。

  我們再看下一句,一百五十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易》曰。君子以多志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四十四《潛夫論》。

  這個「志」就是記住的意思,「畜」是培養的意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個工匠要想把他的工作做好,做到盡善盡美、日新又新,必須讓他的工具首先精良。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你要把柴砍得快、砍得好,首先要把刀這個工具給磨好。這是借這個比喻來彰顯下一句的道理。

  『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這個「士」,士人(讀書人),想要宣揚闡發這些倫理道德等等的道義,就必須首先讀聖賢書,所謂的「五倫十義」。其實整個的四書五經,乃至於整個的《四庫全書》,講的是什麼?其實就是五倫八德。所以你要想闡述仁義禮智的道理,首先要讀聖賢書。讀聖賢經典,可以看到歷史上聖賢的榜樣,也可以看到古聖先賢所闡發的道理。就可以怎麼樣?可以化解衝突、消弭戰爭,達到身心和諧、家庭和睦、國家和諧、天下太平,這是讀書人的責任。

  上一次威爾士大學的校長來拜訪老法師,老法師就把《群書治要36O》的英文版介紹給他,並且對他說:「如果全國、全世界的領導人都能夠學習《群書治要》,這個衝突、戰爭就沒有了,天下太平」。結果這個校長很難得,他回到賓館,利用晚上的時間就把這個《36O》的英文版看了一遍。第二天他非常興奮,他說:「真的像老法師所言,如果人人都學習《群書治要》,這個衝突、戰爭確實就沒有了,世界和諧、和平就能達到。」所以他說要讓他們大學所有管理系的學生,也來學習《群書治要36O》。所以讀書人他有責任去教育大眾,要教育大眾,必須自己先明理,自己先去力行,所以聖賢之書不可不讀。這個就是告訴我們「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

  後面又說:『《易》曰:君子以多志前言往行,以畜其德。』這就引用了《易經》上的一句話說,君子應該多多記取,並且用心領悟前人的嘉言善行,來積累培養自己的德行。

  汲取歷史的經驗智慧特別地重要。在《孔子家語》上有這樣一句話:「夫明鏡者所以察形,往古者所以知今;人主不務襲跡於其所以安存,而忽怠於其所以危亡,是猶未有以異於卻步而欲求及前人也,豈非惑哉?」這句話很有味道。它說明亮的鏡子是用來察照人的形體的,古代的歷史經驗是用來啟發今人的。如果君主不重視因循前朝之所以安存的經驗和軌跡,又忽視了前朝之所以危亡的教訓,這就如同什麼?這就等於是向後退步行走,卻希望追上前人,這不是很糊塗嗎?這句話就是提醒我們,在歷史上凡是有成就的領導者,都是能夠以古鑑今,汲取歷史的經驗教訓,古為今用。

  像唐太宗就給我們做了這樣一個好的榜樣。唐太宗從十六歲開始就從軍打仗,從軍十多年,屢戰屢勝,是一個常勝將軍。但是卻沒有時間學習聖賢經典,對於古聖先賢的治國理念、治國之道茫然無知。二十七歲他就做了皇帝,知道創業艱難,守業更加艱難。所以他就命令魏徵、蕭德言、褚亮、虞世南等等的大臣,把唐朝以前的治國理政的經驗都會集起來,花費了很長的時間,編輯了《群書治要》這一套書。這套書編好之後,唐太宗每一天手不釋卷地閱讀,讀了之後這樣說:「覽所撰書,博而且要。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使朕致治稽古,臨事不惑。其為勞也,不亦大哉!」也就是說,他看了《群書治要》之後,認為這一本書廣博而切要,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經、史、子、集裡所記載的這些典故、經驗、教訓,乃至於治國的方法,他聽都沒有聽說過,更沒有見過了。這部書能夠使他借鑑歷史的經驗,遇到事情不迷惑,都知道應該如何去處理。可以說太宗皇帝為我們做出了一個「多志前言往行,以畜其德」的榜樣。

  如果我們讀《貞觀政要》的話,我們就知道,他的所作所為的的確確是受了《群書治要》的影響。譬如說他經常引用公儀休拒魚等歷史故事,告誡臣子要戒除貪心,提醒「為主貪,必亡其國;為臣貪,必喪其身」。大臣們拿著自己的官位不珍惜,去貪污受賄、以權謀私,就如同拿著明珠去射鳥雀。明珠價值連城,但是他不珍惜,拿著它去幹嘛?拿著它去射麻雀,分不清哪一個重、哪一個輕,得不償失。他還用「君者,舟也;民者,水也」的比喻,來提醒自己、來教誡太子。所以他通過讀《群書治要》,知道了社會風俗教化的根本,也明白了治理國家應該從君主自身的修身開始入手。所以在短短的時間就達到了國泰民安、萬國來朝的結果。

  《群書治要》這一本書所會集的古聖先賢的治國理念、方法、經驗教訓,確實是經過千萬年、上千年考驗,累積下來的寶藏結晶,歷久彌新。但是這個《群書治要》是大唐初年所編輯的治世寶典,它總結的是上始五帝、下到晉代,也就是中國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前半段的治國理政經驗。自隋朝以後,唐、宋、元、明、清也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理政的經驗,同樣需要總結成書。

  所以我們尊敬的老和尚也經常建議,一定要組織專家、學者把《四庫全書》之中隋唐以後的治國理政的經驗給萃取出來,依照《群書治要》的內容、體例,再編纂一部《群書治要》續編。這個續編和《群書治要》一起,就可以完整地呈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典籍的精華。這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可以作為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培訓的重要教材,號召全世界各國、各黨、各級領導者共同學習,這樣的話,和諧社會、大同之治就指日可待了。這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重要工程。

  這個就是告訴我們,汲取古聖先賢的經驗教訓,對於我們治理國家何其重要,因為一個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遠。現在我們所面臨的種種社會問題,其實古人早已經經歷過了,而且已經看到了處理的方法,這些經驗和教訓如果我們能夠汲取的話,就可以少走很多的彎路,也能夠避免盲目地向西方學習。

  我們再看下一句,一百五十四:

  【曾子曰。君子攻其惡。求其過。強其所不能。去私欲。從事於義。可謂學矣。】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三十五《曾子》。

  這段話告訴我們,怎麼樣才叫好學。古人說「好學近乎智」,無論是求學還是求道,都需要好學、願學、喜學,這樣才能成就。我們看大凡歷史上有成就的人物,都不是老師逼出來的,都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各人」,全都是自主自願地去學習,不用老師去逼。因為他自己能夠廢寢忘食地用功,這樣的人才能夠成就。曾子就給我們做出了「好學近乎智」的榜樣。曾子的這一段話,出自於《曾子.修身》篇,教導了我們什麼叫真正的好學。

  『君子攻其惡,求其過,強其所不能』,攻誰的惡?不是責備別人的過惡,而是責備自己的不良行為,自己的過惡,盡力地改正自己的缺點習氣。「求其過」,也是求自己的過失,而不是去看別人的過失。「強其所不能」,就是盡力突破自己所不能做的,自己還有做得不夠好的地方要加強,要勉勵自己做得盡善盡美。

  『去私欲』,就是克服自己的私欲。像顏回來問孔老夫子什麼是仁,孔老夫子說:「克己復禮為仁」,要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凡是不符合於禮的行為,都不要去做、不要去說、不要去聽,甚至連起心動念都不可以,這樣才能克除自己的私欲。

  『從事於義』,所作所為都要符合於義的標準,去做符合道義的事。古人告訴我們,義的標準就是《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凡是起心動念、言語行為都符合這三個標準,這才叫「從事於義」,這樣做才稱得上是好學。

  後面還講要珍惜時日來學習。「君子愛日以學,及時以行,難者弗辟,易者弗從,唯義所在。」「愛日以學」,就是要珍惜時日來學習。「及時以行」,你看古代的人,他非常地珍惜時間,廢寢忘食,挑燈夜戰,甚至頭懸梁、錐刺股,這樣地發憤讀書才能夠有所成就,還要適時地把所學的付諸於行動,在生活中去落實。難做的也不迴避,容易做的也不盲從,只考慮它是不是符合道義。「日旦就業,夕而自省思,以歿其身,亦可謂守業矣。」每天早晨就攻治學業,到晚上就自我反省檢查,這樣一直到老死,一輩子都這樣堅持,這才可謂堅守學業。這段話也是曾子把自己的學習心得和我們分享。我們看《論語》上講「吾日三省吾身」,他每一天多次地反省自己,他自己確實是這樣做的,否則也說不出這樣好的教誨。

  後面還有一段體現曾子好學的話:「君子既學之,患其不博也;既博之,患其不習也;既習之,患其不知也;既知之,患其不能行也;既能行之,患其不能以讓也。君子之學,致此五者而已矣。」君子學了之後,還擔心自己學得不夠廣博,擔心並沒有真正地理解其中的意思,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去這樣做,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既知之,患其不能行也」,已經理解了,又擔心自己不能夠付諸行動。這個「行」和上面的「習」還是有一點區別。「患其不習也」,這個「習」是溫習的意思,他的知識已經很廣博了,又擔心自己不能夠時時地溫習。而下邊這個「行」,就是在生活中去實行,既然在生活中去實行,既能夠在生活中去實行,又擔心在行動上做不到謙讓,所以說「患其不能以讓也」。所以君子之學只是把這五個方面做到,才稱得上是君子之學。

  孔子他也給我們表現了一個好學的榜樣,他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就是孔子所住的附近一定有忠信的人,但是他們都沒有我好學。所以孔子為什麼能夠成為聖人,他是怎麼成為聖人的?他就是靠好學而成就的。所以我們講「好學近乎智」,好學和智接近了。為什麼說接近了?因為這個智慧是我們本性之中本有的,本自具足。通過什麼把這個智慧開顯出來?通過向古聖先賢學習。古聖先賢把他們開啟自性明德、自性智慧的方法記載在經典之中了,我們向古聖先賢學習,也幫助我們開發自己的本性明德,所以說好學近乎智。通過學習就可以接近智慧,接近本性的明德。所以我們在生活中學習,不能靠別人逼迫,必須要自己知道學習的意義。而學就要學聖賢書,學就要學做聖人,所以古人說「讀書志在聖賢」。學習的目的不是學習知識、學習技能,重要的是學習聖賢教誨、學習四書五經。我們看現在的人也很好學,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後,西方的文化也能夠被我們所接觸,很多人也很好學,但是學的方向、方法不對了,也沒有受到很大的利益。

  我們看中國古代的皇帝也很好學,現在的人也很好學,但是為什麼學的成就、學的結果不同?原因很簡單,就是學的內容和古人不一樣了,學的方法也和古人不一樣了。中國古代的皇帝要學的時候,他一定是請一個對經典(包括儒釋道的經典)很通達的人,給他講一段聖賢教誨,他帶著群臣一起來學習。特別是像康乾盛世的時候,皇帝都會禮請儒釋道三家的大德,也就是把儒釋道的經典給自己講解一下,他帶著文武百官一起來學習。所以全國上下的思想高度的統一,自私自利的心就沒有生起,這樣才創建了康乾盛世。但是到慈禧太后當政的時候,儒釋道的大德也在講經,但是她每一天去聽課,好像聽到這個大德們都是在批評自己。最後,她一生氣,就把宮廷講經的傳統給廢棄了。結果「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三日不讀聖賢書,自己自私自利的心就生起來了,上下思想觀念就不能統一了,結果導致了清朝的急劇腐敗,最後八國聯軍入侵,清王朝它覆滅了。所以清朝的覆亡,並不是因為講傳統文化的原因,而是恰恰因為廢棄了傳統文化所導致的。

  所以我們看歷史,凡是稍有成就的皇帝,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尊重歷史,熟讀聖賢書,而且尊師重道。對於能夠講聖賢經典的老師,他們都是以尊師之禮來接待,這樣能夠以史為鑑,所以才能夠締造盛世。

  我們現在也學習,但是不是學的聖賢經典,或者學聖賢經典的時間很少,這樣的話,也很難做到近乎智。學得愈多,甚至還把頭腦搞得愈混亂,也不能夠學做聖賢。現在有句話說:「讀書志在賺錢」,和古聖先賢的教誨完全背離了。所以我們看古代的讀書人開口就是襟懷天下,心繫蒼生。范仲淹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還有顧炎武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諸葛亮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林則徐說:「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些人他們都開口就是天下,很少提到國家。我們再反觀現在的讀書人、年輕人,乃至於高考狀元的作文,裡邊寫的都是什麼?不是別人對不起我了,就是別人做了哪些不合適的事了,滿紙怨尤,怨天尤人。為什麼古代的讀書人和現在的讀書人差別如此之大?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我們所受的教育不一樣,我們所讀的書不一樣了。所以我們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等等這些幹部培訓的機關,應該教什麼?一個最重要的內容,就是教聖賢經典,教《群書治要》,這才能夠把人的思想真正統一起來,自私自利的心才不會生起來。

  很多人學習有障礙,成就不了聖賢,這個障礙是什麼?《大學》上告訴我們:「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聖賢學問這個大道,都必須以忠信的心、誠敬的心來學習,才能夠獲得。如果自己很驕慢,瞧不起古人,認為古人都不如自己,看老師也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點,這個驕慢之心一生起來,就學不到東西了。所以古人說:「如果學生觀老師的過失,他一定不會學有成就。」有一句話說,如果你的眼裡全都是菩薩,說明你也是菩薩;你的眼裡全是聖賢,說明你也達到了聖賢的境界;如果你的眼裡全是凡夫俗子,說明你自己也是一個凡夫俗子。這就叫「境緣無好醜,好醜在於心」。印光大師也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那麼百分誠敬也得百分的利益,千分誠敬也得千分的利益。而我們現在對古聖先賢的教誨沒有誠敬之心,我們也不能從中獲得任何的利益。

  所以即使這個人是凡人,但是我們把他當成聖賢來看待,我們從他身上所得到的,就是從聖賢那裡得到的利益;相反,如果這個人是聖賢人,我們把他當成凡夫俗子來看待,我們對他看法錯了,沒有誠敬之心,我們從聖賢人身上所得到的利益也是少得可憐。所以為什麼我們同在一個地方修學,有的人修學提升得很快,而有的人修學卻沒有什麼提升,這個原因在哪裡?原因就在於我們的心不同。我們是忠信還是驕泰的態度不一樣。所以曾子說:「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他每日反省自己,重點在什麼地方?重點就是忠信。忠信是我們學習的要點,也是傳授生徒的要點。所以《大學》上說「忠信以得之」,《論語》中也說「主忠信」,「子以四教:聞、行、忠、信」,這些都是講忠信的態度,對於我們求學是至關重要的。這就是給我們指出了為什麼有的人能夠學有所成,有的人卻一無所成,主要的就是態度不一樣。我們學習曾子的這一段話,重點強調學習的目的是「慎修己德」。修身是修養自己的,不是去讓別人修養的。

  《小兒語》中講:「德行立身之本」,「讀聖賢書,字字體驗,口耳之學,夢中吃飯。」這個就是告訴我們,如果我們只是讀聖賢書,學了之後講出來,從耳朵裡聽進去,又從口裡講出來,而不能夠落實在日常生活行為之中,不能夠滋潤身心,這個於人於己都毫無用處。這就是荀子、孔子所說的「小人之學」。荀子告訴我們,為學要做「君子之學」。不是圖外在的名利,不是為了聲名彰顯而學習,而是為了成就自己的德行、智慧而學習,要能將聖賢的教誨內化於心、外化於形,進而正己化人,自立立人,自行化他。這樣,言行舉止都能夠給世人做一個好的榜樣,這才是「君子之學」,為己之學。

  所以孔子以四種科目來教導學生,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其中是以德行為首,這就是告訴我們修學的本末。荀子說:「榮辱之來,必象其德」;「怠慢忘身,禍災乃作」;「邪穢在身,怨之所構」。這些都是告誡我們,個人的榮辱禍福都是自作自受、因果使然、自我感召。既然「言有召禍」、「行有召辱」,我們必須「慎其所立」,時刻謹言慎行,抓緊時間修養自己的德行。

  所以我們學了聖賢教誨,一定要反省自己,修正自己的思想、言語、行為,而不是拿著所學的東西去要求別人。拿著聖賢教誨要求別人,看別人的不是,這就不是寬厚了,就是刻薄挑剔了。所以《格言別錄》上說:「德薄者,其心刻傲,見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棄者眾。」德行淺薄的人,他的心地刻薄傲慢,見到每一個人都有可憎惡的地方、可挑剔的地方、不如我的地方,所以他眼睛中所鄙視的人、所瞧不起的人就有很多很多。

  相反,「德盛者,其心和平,見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許可者多。」德行深厚的人,他表現出來心平氣和,見到每一個人都有可取之處,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所以他口裡所讚歎的人、認可的人、肯定的人就有很多很多。這些都是提醒我們,拿著聖賢教誨去要求別人、挑剔別人,就會愈學愈煩惱。為什麼愈學愈煩惱?本來我們的心是清淨的,但是我們把自己的心變成了承載別人過失的垃圾桶,愈來愈不清淨了,離清淨心愈來愈遠了,所以是愈學愈煩惱。

  所以這句話的重點就是強調,學習要落實在行動上,做到知行合一、解行相應。而且學習聖賢教誨是修正我們自己的過失,修正我們自己錯誤的思想、言語、行為,絕對不是拿著聖賢教誨去衡量別人、指責別人、挑剔別人。

  我們再看下一句,一百五十五: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九《論語》。

  孔子說:「我曾經整天不吃飯,整夜不睡覺,去冥思苦想,但是沒有收穫,還不如讀書求學的好。」在《論語.為政》上也記載,孔子曾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主張學與思並重。這裡邊所說的『以思,無益』,就是指只思而不學。這一章完全注重在「學」這個字。

  人有生而知之者、學而知之者、困而學之者。「生而知之者,上也」。但是這樣的人比較少,其餘的普通人都需要學,就連孔子也承認,他是學而知之者,而不是生而知之者。譬如說,在《論語》中記載,他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所以孔老夫子一生好學,他自己和普通人不同之處,也就是他比別人好學。他好學好到什麼程度?以至於「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孔老夫子一生好學,他學周公,好幾次在夢裡夢見周公。他研究某一個道理,可以終日不食,晚上睡覺也睡不著。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記載一個故事,我們從中可以看到孔老夫子是怎麼樣好學的。孔子去向師襄子學琴,學了十天,仍然沒有學習新的曲子。師襄子說:「你可以增加學習的內容了」。意思是說,這個曲子你已經學了十天了,你可以學習別的曲子了。孔子說:「我已經熟悉樂曲的形式,但還沒有掌握方法。」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又說:「你已經會彈奏的技巧了,可以增加學習內容了。」但是孔子說:「我還沒有領會這個曲子的意境」。又學了一段時間,師襄子說:「你已經領會曲子的意境了,可以增加學習的內容了。」孔子還是說:「我還不了解曲子的作者。」又學了一段時間,孔子神情儼然,彷彿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時而莊重穆然,若有所思,時而怡然高望,志意深遠。孔子說:「我知道他是誰了。那個人皮膚深黑,體形頎長,眼光明亮遠大,像個統治四方諸侯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還有誰能撰作出這樣的音樂曲子?」師襄子聽了之後,趕緊起身再拜說:「我的老師也認為這首曲子的確是《文王操》。」所以你看我們從孔子學音樂,他學得很專精,學得很認真,對自己的要求很嚴格,絕對不是淺嘗輒止,一知半解就放棄了。

  這裡邊『不如學也』,就是「好古敏以求之」的意思。這個「古」,是指古書所記載的古聖先王的道理,所以孔子、顏回他們所學所好都是聖賢之道。所以孔老夫子一生「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說他自己沒有什麼發明創作的,他所學習的都是古聖先賢的道理。我們現在也有很多人喜歡看書,也很好學,知識面也很廣博,但是所看之書未必是聖賢之書,未必是經過歷史的檢驗而沉澱出來的智慧。我們讀經典,學聖賢之道,這個都是大浪淘沙,為歷史所一再證明的成果,所以我們絕對不會走錯路。而且聖賢經典都是聖人心性的自然流露,他們都是明心見性之人,怎麼能夠說錯?所以在經典之中所記載的道理沒有錯誤可言。

  很多人說經典之中有糟粕,稱為「經」的東西,「經者,常也」,所記載的都是恆常不變的道理,這裡邊沒有糟粕可言。我們老法師也說了一句很幽默的話。有人問他,說:「經典之中有沒有糟粕?」他說:「有」。「哪些是糟粕?」「看不懂的地方就是糟粕。」的確,我們看現在人對聖賢經典的批判,很多時候都是因為聖人站在二十層樓,而我們一般人站在兩層樓,我們體會不到聖賢人所體會的境界,還以二層樓的境界去批判二十層人的境界。是因為你不懂,沒有理解他的深義,還把古聖先賢的道理給誤會了,所以才會導致認為有糟粕。

  所以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對自己所閱讀的書、所看的電視節目都要有所揀擇,不能什麼都看、什麼都學。如果什麼都看,會潛移默化地受到它的影響。譬如說我們現在的電視節目,大部分都是殺、盜、淫、妄,電影、電視劇沒有一個第三者插足,沒有一個情人小蜜,再來一段床上戲,好像這個電影、電視劇都演不下去了。所以你看,時時刻刻都是在學習,關鍵是你在受好的影響還是受不好的影響,這完全取決於我們所看的內容。所以學一定要學聖賢經典。

  在《賈子新書.修政語》上有這樣一段話,「湯曰:『學聖王之道者,譬其如日;靜思而獨居,譬其若火。夫捨學聖之道,而靜居獨思,譬其若去日之明於庭,而就火之光於室也。然可以小見,而不可以大知。是故明君而君子,貴尚學道,而賤下獨思也。』」

  在這裡就是做了一個比喻。他說學古聖先王之道的人,可以把他比作是太陽;一個人靜思獨居的時候,這個時候就像火光一樣。如果捨棄了學習聖賢之道,而一個人冥思苦想,就像捨棄了外邊的太陽的光明,而去屋子裡接近小的燭光。這個燭光可以讓你有小小的見識,能夠見到周圍小的範圍,但是開啟不了你的大智慧。所以明智的君主,乃至於聖賢人、君子人,都崇尚學習聖賢之道、崇尚讀經典,而不是一個人獨自地冥思苦想。

  這句話可以作為這一句很好的註解。告訴我們,要學就要多學經典,多學聖賢之道,這樣才能夠學有所成,學習之後也能夠變化氣質。

  我們看下一句,第一百五十六句:

  【見善。必以自存也。見不善。必以自省也。故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三十八《孫卿子》。

  『見善,必以自存也;見不善,必以自省也。』也就是孔老夫子所說的「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見到賢德的人、善人善行,就要想到向他學習、向他看齊,讓我自身也具備這種善行;見到不賢德的人,或者做得不好的人,一定要反過頭來反省自己,自己是不是有類似的問題,如果自己也有類似的問題,一定要加以改正。所以,這一句話告訴我們,無論是見到賢德的人、還是見到不賢德的人,見到善行、還是見到不善,都要提起正確的觀念。

  怎麼樣提起正確的觀念?見到善行,要一絲不苟地自我對照,並且加以學習效法,而不是嫉妒他、障礙他。看到不善的行為,一定要戒慎恐懼地反省檢點,並且拿來警惕借鑑,而不是嘲笑他、批評他、瞧不起他。這個就是告訴我們,時時刻刻都要善觀己心,修行一定是修正自己的身心。

  下面又具體講,『故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批評指正我,又很恰當的人,就是我的老師。所以那些真正有成就的君王,都是任用、重用那些能夠批評指正自己的人。譬如說我們看唐玄宗,為什麼能夠創建開元盛世?在創造開元盛世的時候,他所重用的是韓休、張九齡等這樣的忠臣。他重用的韓休,就是隨時會指出他的問題,以至於他都經常保持很緊張的狀態。有時候他在玩樂的時候,都會問旁邊的人,「韓休知不知道?」才問完,奏摺就傳來了,他又嚇了一跳,很惶恐,為什麼?又來講他的不是了。有一次唐玄宗在照鏡子的時候,好像瘦了很多,旁邊的人就進讒言:「皇上,都是韓休讓你瘦下來的,他這樣做太過分了」。結果唐玄宗怎麼說?唐玄宗說:「有一個大臣叫蕭嵩,他每次來跟我談論國家大事的時候,都是順從我的意思說,還稱讚皇帝英明,很好很好。我每次見到他的時候就很高興,但是他一離開,那天晚上我就睡不著,還是覺得他所說的話都是諂媚我的,到底實際情況是如何,我心裡沒底。而每一次韓休來的時候,都是指正我的過失,讓我每每感到很難過,但是他勸完我以後,我就知道問題在哪裡,雖然我很難過,但是當天晚上睡覺的時候,卻睡得很踏實。」從這裡我們看到,這個唐玄宗是一個很明白的人,所以他還說:「我用韓休是為了這個國家,不是為了我這個身體不要瘦下來。所以瘦了我一個人,但是肥了天下的人,很值得。」

  從這一段話,我們就能夠體會到,為什麼唐玄宗能夠創建開元盛世,關鍵在於他能夠重用正直的大臣。如果沒有能夠重用這些犯顏直諫的臣子,他自己有了錯誤,自己都不能夠認識,更談不上去改正了。結果後來「九齡已老韓休死,明朝不復諫疏來」,後來張九齡老了,韓休也已過世了,就沒有勸諫的奏摺遞上來了。後面又遇到了楊貴妃,結果自己就陷到情欲當中不能自拔,從此皇帝不早朝。最後導致了一個能夠創建「開元盛世」的皇帝遇到了「安史之亂」,差一點都亡國。

  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就了解到,一個領導者身邊的人,對他的影響至關重要,甚至決定了他一生的命運,甚至決定他的團體、國家的命運。所以古人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從歷史中汲取經驗,我們就可以知道國家興衰成敗的規律。而從那些肯勸諫我們的人當中,我們就能看到自身的不足,能夠不斷地提升自己。所以,「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的老師。

  『是我而當者,吾友也』,他肯定我,肯定得對,這個是我的朋友。我們看魏徵對於唐太宗而言,是亦師亦友。因為他不僅僅經常勸諫太宗的過失,他也經常肯定太宗正確的言行。譬如說在《貞觀政要》上記載,「貞觀六年,上謂侍臣曰:『看古之帝王,有興有衰,猶朝之有暮,皆為蔽其耳目,不知時政得失。』」在貞觀六年的時候,皇帝對侍臣說:「你看古代的君主,有的興盛、有的衰亡,就像有早晨也有晚上一樣。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都是因為閉塞視聽,不知道時政的得失所在。」「忠正者不言,邪諂者日進,既不見過,所以至於滅亡。」忠正的臣子不敢犯顏直諫,而邪曲不正的、諂媚巴結的人卻被舉進,以至於君王看不到自己的過失,所以才導致了滅亡。

  「朕既在九重,不能盡見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無事,四海安寧,便不存意。」說我處在宮廷之中,天下的事情不能完全地知曉,所以才任命大臣作為朕的耳目,不要認為天下無事、四海安寧,便不放在心上了,便不用心了。

  「《書》云:『可愛非君?可畏非民?」』《書經》上說,可愛的不就是君主嗎?可畏懼的不就是百姓嗎?「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為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誠可畏也。」天子,就是一國之君,他有道的時候,人就把他推為君主;無道的時候,人們就會推翻他,棄而不用。這誠可畏,這件事實在是令人畏懼。

  魏徵聽了之後怎麼回答的?魏徵對曰:「自古失國之主,皆為居安忘危,處治忘亂,所以不能長久。今陛下富有天下,內外清晏,能留心治道,常臨深履薄,國家歷數,自然靈長。臣又聞古語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陛下以為可畏,誠如聖旨。」魏徵回答說:「自古以來,喪失了國家的君主,都是因為居安忘危,處治忘亂。在安定的時候,就忘記了危亡的時候;處在盛世的時候,就忘了這個國家可能會敗亂,所以才不能長久。現在陛下富有天下,內外清平,還能夠留心治理國家的道理,能夠戰戰兢兢,像面臨著深淵、踩著薄冰那樣小心謹慎,國家自然會綿延久長。而且我又聽古語說,君主像船一樣,人民像水一樣,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陛下認為這件事誠可以畏懼,應該小心謹慎,這確實是像您所說的那樣。」從這裡我們看到,魏徵對於唐太宗所說的正確的言論,他也是給以肯定,而且還要再進一步提醒他保持一種戰兢惕厲的態度,所以他對於太宗而言,既是老師又是朋友。

  後面講『諂諛我者,吾賊也』,總是諂媚、巴結、順承的,這是賊害我的人。像齊景公身邊就有一個特別善於諂媚順承、投其所好的諛臣梁丘據。有一天,齊景公看到梁丘據騎著馬奔馳而去,就對晏子說:「梁丘據是能夠和我意見相同的人,和我很和諧。」晏子說:「梁丘據只是和你保持意見相同的人,並不是和你和諧的人。」齊景公就問:「『同』與『和』有什麼區別?」晏子就拿做菜來做比喻,說:「做菜烹飪的時候,要放酸、甜、苦、辣幾種不同的味道加以烹飪,最後這個菜煮出來味道很好吃,這個叫做『和』。而現在,您說什麼好,梁丘據就跟著說什麼好;您說什麼不好,他也就說什麼不好,這就是『同』。和你保持意見相同的,就像做菜只放一種佐料,就很單調了。『同』與『和』的區別就在這裡。」所以你看,真正和君主和諧的臣子,他恰恰是能夠彌補君主的不足,指正君主的過失,讓他不要一錯再錯。一味地順承、諂媚、巴結君主,那就是放任他的錯誤,讓他一錯再錯,錯得離譜,甚至導致亡國。

  還有一次,齊景公問晏子,他說:「我的先君齊桓公,曾經率領兵車三百輛,九次會盟諸侯,統一天下。而現在我的兵車有一千輛,可以趕上齊桓公的業績,在他之後一統天下嗎?」晏子怎麼回答?他說:「齊桓公率領的兵車三百乘,九次會盟諸侯、一統天下,那是因為他左有鮑叔牙、右有管仲的輔佐。而現在您左右全是娼優,諂媚邪惡的人在前,阿諛奉承的人在後,又怎麼可能趕上齊桓公而成就霸業?」

  這些故事就是告訴我們,任用賢臣、忠臣,還是任用阿諛奉承、諂媚巴結的臣子,才是領導者成敗的關鍵,而不在你兵車的多少、實力的雄厚與否。為什麼任用忠臣和諛臣這麼重要?就是知道任用諛臣,讓你洋洋自得,有過失也不知道;而任用忠臣,卻可以隨時指正你的過失,改正你的錯誤,這樣才會把國家治理得好。

  所以《貞觀政要》上也說:「君為暗主,臣為諛臣。君暗臣諛,危亡不遠。」這個君主很昏暗,臣子又阿諛奉承,君主昏暗,不能夠識別人才,臣子還一味地討好他、巴結他,不能指正他的過失,他的危亡馬上就來到了。這是給我們指出了諛臣的危害。所以這裡講,「諂諛我者,吾賊也」,對我諂媚巴結、一味順承的人,是賊害我的人。

  我們今天就先學習到這裡,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