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尊敬的諸位朋友,大家好。我們繼續學習《群書治要》,請看第一百四十六條:

  【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遊。樂宴樂。損矣。】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九《論語》。

  這裡邊的『佚遊』就是指出入不節,放縱遊蕩而沒有節制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對人有益的喜好有三種,對人有害的喜好也有三種。喜好以禮樂來節制舉止,喜好讚揚別人的善行,進而引導大家見賢思齊,喜好多結交賢德益友,這都可以使人受益;喜好以尊貴、才能驕人,喜好散漫遊蕩,喜好沉迷宴會飲酒、尋歡享樂,這都會使身心受到損害。

  三樂這個樂,一種讀音是「要」,當它讀「要」字的時候,是喜愛的意思、愛好的意思;一種讀音是「勒」,當喜樂的意思。當喜樂意思講的時候,在古代也讀「洛」。

  我們首先看『益者三樂』,就是有益的樂有三種。哪三種?『樂節禮樂』,就是以禮樂節制為樂。講禮樂有什麼可喜歡的?其實人人都喜歡,在我們的本性中就有。譬如說,人都喜歡咚咚鏘鏘的唱幾句。禽獸也是如此,像雞鳴、馬叫等等,都是唱歌。人有心事,散悶氣,音樂就是七情發出來的言語、發出來的聲音。所以這個音樂它是人的情感的表達。平常人都有這種喜好,只是他不會選擇。聖人作樂,目的是調整人的情感往好處走,與我們現在的流行歌曲有很大的不同。譬如說在《禮記》上說,「先王之制禮樂,非以極口腹耳目之欲,將以教民平好惡而反人道之正。」意思是說,先王制禮作樂的目的,並不是滿足人們耳目口腹的欲望,而是教導人們培養起正確的好惡觀,知道喜歡什麼、厭惡什麼,返回到做人的正路上來。所以,音樂並不是為了娛樂這種單純的目的,它起到了教化人心的作用。現在有所謂的純音樂、純文學,想做賊就唱賊歌,這都是純壞的情感。給大家以不好的影響。

  我們也要懂得什麼是禮。譬如說有人無緣無故地瞪你一眼,打你一個耳光,你會不會感覺到很高興?如果你自己知道不高興,你就要懂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就是一個懂禮的人。你不願意接受的,別人也不願意接受,這就是禮尚往來。禮講的是秩序。譬如說我們都知道,同一條街上的狗,牠們之間都比較和善,牠們會欺負外來的,甚至群起而攻之,自然有遠近厚薄。人對自己的兒女,對自己的親友,他會比較關愛,愛自己的兒女,關心、照顧、體諒都要比一般的陌生人多很多,這是人之常情,這也是人可以接受的。所以禮,很多人講等差,為什麼講等差?因為這是自然而然的秩序。

  「樂節禮樂」,這個「禮」講的是秩序,「樂」講的是和諧。人天長地久地生活在禮樂之中,彼此恭敬、內心和諧,這就是人生快樂的事。一個人以禮來節制自己的言行,他的言行都會恰當而不過分。「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我們都希望自己走到哪裡都受人歡迎,人緣好,人際關係相處和諧。怎麼樣達到這個結果?那就是「敬而無失」,對每個人都很恭敬,為人處世能為對方著想,看到對方的需要,沒有什麼過失。對於每一個人都彬彬有禮,這樣我們走到哪裡,哪裡都是我們的兄弟姐妹。

  我們現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在家裡是小公主、小皇帝,所有的父母、親人都要看他的眼色行事,考慮到他的感受,觀察他的需要,久而久之,就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當眾多的小公主、小皇帝走到一起的時候,不是別人不喜歡自己了,就是自己看不慣別人,就出現矛盾糾紛和衝突了。這都是因為不學禮的原因。

  所以孔老夫子說:「不學禮,無以立。」而這個《弟子規》就是最起碼的禮。如果人不學《弟子規》,不懂得人與人交往最起碼的禮節,進退都無度,不知道何處該進,何處該退,在社會上也是寸步難行。所以我們才這麼重視《弟子規》的學習。

  在生活中我們也觀察到,那些學了《弟子規》、力行《弟子規》的人,走到哪裡,受到長輩的歡迎,領導的喜歡和重用;不懂得《弟子規》的人,可能就會受到排斥,甚至不能夠和人相處了。所以這個根特別地重要。四書五經,包括《十三經》、《四庫全書》,都是枝葉花果,但是它的根在《弟子規》。所以有清華大學、北師大的一些教授專家,來向老法師請教,說為什麼現在很多人學習,包括學習聖賢教誨,學習儒家文化,但是卻出現了很多的問題,譬如說家庭關係處理不好,兒女教育不好?

  老法師就做了一個比喻,說:「假設我們面前有一個天平,一個天平上放著《弟子規》,另一半放上了四書五經,乃至於《四庫全書》都放上去,它們兩個的重量是相等的。」為什麼是相等的?這些專家不理解,說:「這麼一個小小的冊子,一千零八十個字,怎麼能夠和《四庫全書》相提並論?分量怎麼可能相等?」老法師就解釋說:「這個《四庫全書》代表的是知,而這個《弟子規》代表的是行,如果你僅僅知道了,還不去力行,不能夠在生活中去運用,還不如這一本《弟子規》管用。」

  所以我們做學問的人,把儒家文化當成知識、學問去學習,寫文章、評教授,但是和自己的日常生活毫不相關,愈學還愈傲慢,愈學還愈瞧不起別人,愈學還願意挑剔、批評別人,這樣就是把學儒變成了儒學,自己沒有從中真正的受益。所以要學習禮,用禮來節制自己的言行,用樂來調和自己的七情。所謂的「七情」就是「喜、怒、哀、樂、愛、惡、懼」。

  《中庸》上講:「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那什麼是「中」、什麼是「和」?「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也就是說,我們的喜、怒、哀、樂、愛、惡、懼這七情還沒有發出來的那個狀態,我們把它稱為「中」的狀態。但是對於一般的人而言,這個境界很難體會,說既然是人,又不是花草樹木,怎麼可能沒有七情五欲?對於一般人不能理解,自然也就不能去力行,所以就退而求其次,求那個「和」的狀態。什麼是「和」的狀態?「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就是我們的喜、怒、哀、樂、愛、惡、懼全都發出來了,但是都沒有過分,都符合於禮的要求,都有一定的節度,這就稱為「和」的狀態。

  所以古人制禮作樂,都是為了引導人的性情,不要太放縱,不要太過分,這自然對自己有莫大的利益。特別是這個音樂,孔老夫子就特別地重視,他到一個地方,還沒有看這個地方的政事辦得如何,首先聽一聽流行什麼樣的音樂,他就知道這一個地方的社會風氣如何了。所以說「移風易俗,莫善於樂」。

  在《晏子春秋》上就記載,有一次,齊景公沒有上早朝。晏子上朝,結果看到杜扃等候在朝堂前。晏子就問:「君王為什麼沒來上早朝?」杜扃回答說:「君王整夜未眠,所以沒有來上朝。」晏子就又問:「為什麼君王整夜未眠?」杜扃回答說:「梁丘據」,也就是齊景公身邊一個很善於諂媚巴結、奉承的臣子,他特別知道投人所好,齊景公喜歡什麼,他就進奉什麼。杜扃就回答了,說:「梁丘據進獻了一名叫虞的善樂之人,結果這個人把齊國的古樂亂改了,君王整晚都在聽新樂,所以沒有來上朝。」晏子知道這個情況,馬上就依照禮法,把這個唱歌的人給關了起來。

  齊景公聽到之後,自然非常地生氣,就問:「為什麼把虞給關起來了?他昨天給我唱歌,唱得很好聽,我很高興」。晏子說:「因為他用靡靡之音禍亂君心。」齊景公又說了:「諸侯外交的事務、治理百官的政務,我都已經交給您管理了,你把這些事管好就行了,至於我喝什麼酒、聽什麼音樂,希望先生就不要干預了。音樂為什麼一定非得聽古曲?」晏子回答說:「古樂消亡,禮法就會隨之消亡;禮法消亡,政教也會隨之消亡;政教消亡,國家便會跟著消亡。音樂跟國家的興亡是息息相關的。聽靡靡之音會導致國運衰敗,我怕君王背離政教行事。」說到這裡,他又給齊景公舉了一個例子,從歷史上的這些人物給他舉了個例證。做為歌樂來說,紂作《北里》,周幽王與周厲王的樂曲,都是淫靡鄙下,所以導致了國家滅亡,君王您為什麼要輕易地改變古樂?」齊景公這個人很難得,他一聽晏子說得頭頭是道,他馬上就說:「很不幸,我擁有國家的政權,但是我不夠謹慎,不加思索地就亂說話,您講得有道理,我願意接受您的勸告。」

  所以從這裡我們看到,一個國家,特別是國君喜歡聽什麼樣的音樂,都對於國運有著莫大的影響。像我們以前,剛剛開始學習傳統文化的時候,到青島去參觀了一些企業。結果我們來到了青島大洲一個企業之後,他們學習《弟子規》,落實傳統文化,結果這個廠房裡都放著「跪羊圖」、「推動搖籃的手」、「感恩的心」這些孝親感恩的歌曲。結果這些工人一邊工作一邊聽著這些感恩的歌,這個眼神都不一樣,整個氛圍都是其樂融融的。相反,如果我們到一個廠房,裡邊放的是很煩躁的、現在的現代音樂,你就會發現這員工都很浮躁,心神不寧,心思沒有完全用在工作之上。這個差別就很大了。

  『樂道人之善』,這個「道」,有的版本寫作引導的「導」,這裡不當「道」,也就是「說」的意思講,而是當引導的「導」字講。「樂道人之善」,就是以導人向善為樂事。譬如說我自己喜歡學禮樂,也引導別人一起學禮樂,一同往善路上走,必得大益。我們如果能夠依《弟子規》、《常禮舉要》來實行落實,在外面做事的時候,就會少受些譏諷。如果自己不懂禮,如何去引導別人?自己不正,又怎麼能夠使人正?所以孔老夫子說:「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什麼叫辦理政治?怎麼樣實現好的管理?所謂的「正」,就是要使人端正,那怎麼樣使人端正?「子帥以正」,你要率領著大家去做正確的事,大家自自然然地會跟著你去做正確的事,沒有人敢不做正確的事,這就是講「上行下效」。

  所以能夠以禮樂引導他人,自立立人,又是一件樂事。譬如說,蘧伯玉恥獨為君子。這個蘧伯玉羞恥單單自己是君子。為什麼?因為如果整個環境都壞,你自己好,沒有這個道理。整個社會環境都是染污的,我們身處其中,無形之中自然而然地也必然受到它的影響。所以要改變整個的環境,改變整個的風氣,才能讓自己真好,自己的家庭、還有家人都不受污染。所以如果自己真好,自己周圍的朋友都會受你的影響而變化,所以他不好就是你不好。俗話有一句說「觀友而知其人」,為什麼觀察一個人所結交的朋友,就知道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因為《周易》上說:「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志同道合的人、有同樣氣質的人、同樣特點的人、同樣喜好的人,自然會感應到一起成為朋友。所以如果我們能夠引導自己周圍的人都去做好人,這是第二種樂趣。

  『樂多賢友』,是以多得賢友為樂事。中國人有一句話這樣說:「多一個朋友多條路」。朋友是五倫當中重要的一個關係,人在社會上離不開朋友,朋友愈多愈好。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但是要選擇什麼樣的人做自己的朋友?一定要選擇賢者為友,這樣才能對自己真正有益處。

  『益矣』,也就是說你在社會上走這樣一條路,對你便有好處。《太上感應篇》開篇就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因果都是自己召來的。在《易經.繫辭上》也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些都是講因果。所以我們交什麼樣的朋友,我們也成為什麼樣的人,也受到什麼樣的影響,所以交友不能夠不謹慎。

  下面再說對自己有傷害的事,這些事就是不能做的。哪些事?『樂驕樂』,就是以驕為樂。不管是以富貴驕人,以學問驕人,都對自己有損害。一個人不知道驕傲有損害,反以為樂,而且以能夠得到驕樂為樂,那麼他所得的損害就可想而知了。驕,人人都有,富與貴、以及有學問的人都容易驕慢。你看即使沒有錢的乞丐,他都有一種掩飾不住的傲慢之心。看他躺在街上,都以行乞為生了,看著那些豪華的轎車走過,他還不屑地說:「哼,有什麼了不起,不就是有幾個臭錢嗎?」你看看,即使貧賤到乞丐地位的人,他都有一種驕慢之心,他還瞧不起那些有錢的人,更何況有富貴、有地位、有權力還有學問的人。

  譬如說有錢的人見到沒錢的人便驕傲,因為他不如我;做大官的人,往往看不起做小官的。其實,如果做小官的人一心為百姓,他就是君子;做大官的人唯利是圖、以權謀私,甚至還害百姓、害國家,他也是小人。現在人有一句話說「值得驕傲」,這話就說錯了,說這句話的人就是小人。孔老夫子說「富而無驕」,說值得驕傲的人肯定是沒有念過《論語》,沒有讀過這一句話。而對人驕傲並以此為樂,那就是錯上加錯了。

  在佛教的《成唯識論.卷六》中,對驕下了一個定義:「云何為驕?」什麼叫驕?「於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為性,能障不驕,染依為業。」對於自己的長處、對自己所擅長的方面心生執著,從而陶醉驕傲,它能夠障礙不驕,不驕就是謙卑,它能障礙謙卑,生長染污不淨之法,這是指驕的作用。

  為什麼會有驕傲的心態?佛給我們總結說,有八種原因讓人容易產生驕傲的心態。第一,盛壯驕。因為自己身體強壯、精力旺盛而驕傲。這在動物界中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譬如說我們看《動物世界》,對這個驕傲就會有深刻的了解。很多動物都是以體力、暴力稱王、稱霸一方,對於那些弱小的動物,牠就能夠恃強凌弱。

  第二,種姓驕。就是因為種姓,人種血緣優越而驕傲。譬如說有人出生就生在富貴種姓的家庭,這就有了驕傲的本錢。雖然現代社會比起古代社會文明進步了很多,但是因為種姓、膚色、性別所造成的等級,在世界各國依然存在,並且也在人們的潛意識中存在。譬如說同樣是美國的公民,但是白種人在黑人面前無形之中就顯得高人一等。種姓在古印度是地位階級的象徵。我們知道古代印度,它的階級非常地分明。婆羅門、剎帝利,那就是比較高貴的種族,它可能對底下的種族,它就會驕慢。

  第三,富驕。就是因為財富富裕而驕傲。古往今來很多人不擇手段地擄掠財富,就是因為 為了實現富驕夢。孔老夫子說:「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富而不驕傲,能有這樣的修養本來就不容易,但是比起貧而無怨而言,它還是相對更容易一些,所以說易。有很多人財富多了,地位高了,反而能平易近人,沒有架子,這就是富而無驕。然而這畢竟是不容易的事,所以自古以來就有「貧戒怨,富戒驕」的古訓。所以我們經常講,這個暴發戶和貴族的區別何在?區別就在這裡。貴族就是他有地位,用現在的話還有財富,但是他懂得禮,他不驕慢;而暴發戶是恰恰相反,因為自己有權有勢,就以此驕慢無禮。

  所以我們看中國人有句話說「禮不下庶人」。為什麼「禮不下庶人」?因為平民百姓平日忙於耕作,他的生活很繁忙,沒有時間顧及到那麼多的禮節,所以對平民百姓不做太多的要求。而這個禮主要是要求那些有權有勢的人的。在古禮中記載,那些有權勢的人,他們進入一個城市的時候,要「入國不馳,奔馳不衝」。也就是說古代有權勢的人,都是坐著高頭大馬拉的馬車,像我們現在有權、有勢、有錢的人是坐著奔馳、寶馬。他要到一個城市的時候,人口比較密集的地方,他就要把自己的車速主動地放緩,而且要顧及到過往的行人,小心一點,不要碰著他們,甚至還要給這些行人讓路。你把這個動作做出來了,人家對你這個人豎大拇指,說你這個人不僅有權有勢,還懂得禮,真是又有權、又有德。

  所以古代的人尊敬那些當官的人,原因在哪裡?因為這些當官的人有德行。所以說是官本位,實際上不準確,它是德本位。因為中國古人選官的時候,他都有一個前提,在《傅子》上給我們說,「爵非德不授,祿非功不與」,什麼意思?這個爵位,領導的位置,沒有德行的人就不給予他。所以古人把最有德行的人,天下最有德行的人,選為三公;把一國之中最有德行的人,選為九卿;把一縣之中最有德行的人,選為二十七大夫;把一個鄉之中最有德行的人,選為八十一元士。所以什麼樣的人當領導?都是最有德行的人當領導的。所以人家尊重這個有權有勢的人,尊重的是他的德行。

  「爵非德不授,祿非功不與。」這個爵是給有德行的人,祿就是俸祿,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獎金,要給哪些人?要給對國家有建功立業的人。所以你看這兩個前提一設立了,大家都是尊敬有爵位的人,因為爵位愈高德行愈高。你對國家做出的貢獻愈大,你拿的俸祿、拿的獎金也就愈多,大家都沒話說。

  所以中國古代的治理,它是特別符合人情的,因為人情都是追求富貴的,像孔老夫子在《論語》上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試問哪一個人,他寧願居於貧賤的地位?都是希望有錢有勢。那麼怎麼樣正確地引導人們去追求富貴?他就是在選官的時候、給人俸祿的時候有前提了,讓那個有德的人當官,貴就是有地位,讓那個對國家有功業的、有貢獻的人富裕起來。這樣大家都會去追求德行,追求對國家的建功立業,這就把人性往正確的方面去導引。

  所以中國古代它並不是沒有制度,或者是制度不健全,而是它所做的一切制度設計,都是圍繞著把人培養成好人,把好人選拔到領導位置上這一點來設計的,所以它的制度非常地嚴密、非常地合理。

  這個是我們講的暴發戶,他和貴族的區別。像我們現在很多有錢的人,掙了很多錢,突然一夜暴富,但是沒有學習傳統文化,沒有學過《弟子規》,開著寶馬、奔馳在路上的時候,看著過往的行人,看著騎自行車的人,看著開的車沒有他好的人,就把喇叭按得啪啪的響,生怕人家不知道他開的是寶馬、奔馳,這就是有錢而不知道禮,就不能稱為貴族。試問誰,哪一個有錢有勢的人,希望別人稱自己暴發戶的?你看他沒有上過幾天學,他還要學一些《論語》上的話,在吃飯的時候和人家引經據典地說,孔老夫子怎麼說、《詩經》上怎麼說、《孟子》上怎麼說,生怕別人說他是暴發戶,說他沒文化。既然你不願意讓別人稱自己是暴發戶,你就必須做出有禮的行為,所以人也願意去遵守這個禮節。

  第四,就是聰明驕。就是因為自己聰明賢慧而驕傲。沒有知識學問就迷惑顛倒,掌握了一些學問又驕傲自滿,覺得自己了不起,這叫聰明驕。真正有學問的人是愈學愈謙虛,愈學愈感到自己的不足。為什麼愈學愈謙虛?因為我們愈學習,就發現自己和古聖先賢差得太遠。你看我們的根性和古大德相比,確實是愈來愈差,我們的恭敬心、我們的真誠心、我們的清淨心和古人沒辦法相提並論,所以你愈學就覺得自己愈差,所以愈來愈謙虛。

  第五,色驕。就是因為容貌端正而驕傲。人長得漂亮、身材好、英俊瀟灑、個頭高,這都是產生驕傲的資本。在《玉耶女經》上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玉耶是王舍城護彌長者的女兒,她出生在一個富貴的家庭,而且端正無雙。因為她長得姿容美麗,身材楚楚動人,加上從小就嬌生慣養,因此自自然然地養成了一種驕慢的性格。後來,她就嫁給了舍衛國須達多長者的第七個兒子做妻子。須達多長者,我們都很熟悉,他是波斯匿王的大臣,因為他性格仁慈,也是佛著名的在家護法,經常去憐憫貧窮孤獨的人,好行布施,所以也被稱為給孤獨長者。

  須達多長者的家庭非常地和諧,他的六個兒媳婦不僅僅溫柔賢慧,而且都信奉佛法。但是玉耶女嫁到夫家之後,卻心高氣傲,既對公婆沒有孝順服侍,對丈夫和親友也缺乏應有的尊重。給孤獨家就商議說,婦人這樣的驕慢,應該用什麼樣的方法來教訓教訓她?如果用杖捶,也就是打她一頓,施以家法,那肯定不是好的辦法,但是如果沒有訓教的話,她的罪過會與日俱增。由於玉耶她不能善盡婦道,沒有女子賢淑的德行,讓須達多長者非常地悲傷失望。他想不到,本來是大家閨秀的玉耶,才嫁進夫家就這麼目無尊長,我行我素。須達多也曾想讓她去見佛,希望佛能感化她,但是她拒絕不肯前去。

  須達多長者知道,教化玉耶除了佛陀之外,沒有別的辦法。但是玉耶又和家人媳婦們不同,她從不願意主動去祇園精舍聽佛陀說法。那怎麼辦?不得已,須達多就決定禮請佛陀上門應供,也就是請佛陀到他們家去吃飯,也便趁機以佛法教育兒媳。須達多長者就到了祇園精舍,求見佛陀,並且向佛陀稟告說:「慈悲的佛陀,我今天有一件事情,不來請您相助是不行的了,本來家醜不可以外揚,但是佛陀是我們眾生的慈父,唯有佛陀的威德才能調伏剛強難化的眾生。」他接著就說:「佛陀,弟子一共生了七個兒子,六個兒子的媳婦都孝順賢惠,唯有第七個兒子的媳婦叫玉耶,長得聰明美麗,但是她驕慢異常,時時出言不遜、輕慢尊長。我們本想帶她來請佛陀給她開示,但是愚痴遮蓋著她的心靈,她非但不信,而且還誹謗佛陀。她以為人生就是享樂第一、美貌第一、愛情第一,除此之外,她什麼都不關心。我們沒有別的辦法可想,只能請求佛陀慈悲,為度化我剛強不化的兒媳婦想個辦法。」

  佛陀察知了須達多長者的心意,立即就說道:「既然玉耶不願意前來,你又對她這麼關心愛護,明天我就到你的府上去訪問一趟。」須達多長者一聽佛陀要光臨自己的家裡,歡喜得老淚縱橫,當即奔向佛陀,到面前頂禮佛足。第二天,佛陀帶著弟子來到了長者的家中。長者的夫婦以及他的七個兒子、六個兒媳婦都出來繞佛三匝,以示歡迎。只有玉耶躲避佛陀,不肯出來。長者感覺非常對不起佛陀,心想,娶了這樣不賢惠的兒媳,而且辜負到佛陀的慈悲,真是全家的恥辱。但是佛陀卻不以為意,反而心生慈憫,身上發出了萬道德光,照得所有的牆壁都透明如玻璃,大家這時都看到了,其實玉耶就在門後的縫裡偷望著佛陀,本來她對佛陀有一種牴觸心理,但是一見到佛陀的相好光明,過去的反感一掃而光,而且衣毛為豎、戰慄惶怖,她知道自己的身體隱藏不住了,只好站出來,來到了佛陀的身邊,低著頭,不敢仰望佛陀的慈顏。佛陀心平氣和地說:「玉耶,女人光是容貌端正嬌美,不能被稱為美人,更不值得驕傲,而心行端正,有鎮靜優嫻的女德才受人尊敬,方可名為美人。姿容的秀麗,身材動人,雖然可以誘惑迷醉痴人,雖然可以誘惑、迷惑那些愚痴的人,但是不能夠受人尊敬,並不能算作很好的人。而自視美貌、瞧不起他人,行為不檢點,只會給自己的將來帶來無窮的苦患。而身為女人之身,注定就具有三種缺陷和十種業障。」佛陀先說女身有三種缺陷和十種業障,導致女人有很多的痛苦,因而折服了玉耶的驕慢之心。

  女人有哪三種缺陷?第一,就是童年要受父母管束,不如男孩自由;二,出嫁要依賴丈夫,自己沒有自由;第三,老時遇有不孝的兒媳,還要忍受譏笑和阻礙。女人的十種業障:第一,出世時父母有重男輕女的厭惡觀念;第二,因女孩不是自家人,父母也不會盡心地撫育;第三,父母會嫌女兒長大之後要嫁人,為了婚事而掛心;第四,女子怕羞,常畏見人,不夠大方;第五,長大委身了他姓,自己不能做主。就是長大之後嫁給別人,連姓氏都要換了,自己也做不了主;第六,懷孕時大腹便便,行動不便,痛苦異常;第七,生產子女疼痛難忍;第八,仰賴丈夫,時時害怕失去丈夫的愛;第九,生性就好虛榮,打扮浪費很多的時間,身流不淨,多於男人;第十,心多猜疑嫉妒,好談是非,喜怒無常。我們看這個嫉妒兩個字都是女字邊,說明女子嫉妒心特別地強,比男人要強很多。

  這一段話不能理解為佛教重男輕女,瞧不起、輕視女子。實際上這是把女子和男子生理、心理上的區別、差別自自然然地給描述出來,是一種事實的描述。這些可以說沒有誇張和過分的地方。我們仔細想一想,確實在這很多方面女子都不如男子。

  既然女子有這麼多的缺陷和業障,還有什麼值得驕傲的?隨後佛陀又為玉耶女說法,批評她自恃美貌、出身豪貴而驕慢丈夫,指出外貌的美麗不足為美,心靈純潔、行為端正方為真美。還教導她如何做一個好妻子。玉耶女聽說佛陀的教誡之後,她深深地懺悔過去的錯誤,向佛哀求懺悔。玉耶流淚,走上前去白佛言:「我本愚疑,不順夫尊,自今以後當如婢婦,盡我命壽,不敢驕慢,即前長跪,求授十戒,三自歸命。」玉耶女也請求皈依佛門,佛陀為她授了十戒,她發願生生世世做一個學佛的居士。

  須達多長者的全家看到這個情形非常地歡喜,也都為她慶祝新生。從此以後,玉耶就成了一個賢良的媳婦,為遠近的人們所稱道。這個《玉耶經》裡邊講的這個玉耶,就是因為自己的面容姣好而驕傲,這就叫色驕。

  第六,壽命驕。因為壽命長而驕傲,長壽也成了驕傲的資本。

  第七,行善驕。因為行善修德而驕傲。行善做好事,幫助他人,本來是一件好事,但是因此而驕傲,好事就變成壞事。很多人還在做好事裡邊不知不覺地起了名利心,結果把好事變成了壞事,違背了初衷。

  第八種叫自在驕,也就是因事事順心、心情自在而驕傲。譬如說我們學聖賢教誨的人,都知道心想事成、事事順遂。一個修行的人經常會心想事成,心想的事就在生活中發生了。因為修行有一些感受體悟,也因此而驕傲、驕慢。

  這裡所說的八種驕,只是概括而言。其實值得人驕傲的事情,容易引起人驕傲的事情有很多很多。驕傲的實質,帶來給人的實質是痛苦的。正如莎士比亞說:「一個驕傲的人,結果總是在驕傲裡毀滅了自己。」《弟子規》上也提醒我們:「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如果我們只是學了一些聖賢的典章、名言警句,但是沒有用在自己的修身上,這就是大毛病了。

  驕慢障礙人學道。印光大師曾經說過,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二分誠敬得二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如果我們有驕慢之心,這個誠敬心就失去了,在學道的路上也會給自己設置障礙。所以《尚書》上也說:「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驕滿給自己招來損失,謙虛讓自己受益,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道理。為什麼「滿招損,謙受益」?因為一旦一個人驕滿了,認為自己比別人都強了,他就不會再有好學的品質,他的人生就很難進步了,自以為是,這樣的人是最不好教的。

  謙虛的人,他在事業上也是往往會比較容易成就的。為什麼?因為謙虛好學的人,都會有很多的人主動地幫助他、教導他。所以我們看在《了凡四訓》上,這個了凡先生參加過好幾次的趕考,在每次趕考之前,他就能判斷出哪一個人可以考取,哪一個人要落榜。結果最後的結果和他預測的一模一樣。他是怎麼預測的?其實很簡單,就是看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如果這個人表現得很謙虛,受辱不辯、受謗不驚,受到侮辱誹謗,像沒那麼回事似的,也不去給自己去辯別,別人誤解自己都不去辯別。即使他年齡很小,也決定考中。他這個標準就是看一個人謙不謙卑。

  在春秋時侯,齊國的宰相晏子有一位駕馬車的屬下。有一天,當他為晏子張開車蓋的時候,這個車夫的妻子正好從門縫裡往外看。結果看到她的丈夫趾高氣揚、非常地得意。過了一會兒,這個駕車的人回到家裡,妻子就要和他離婚。駕車的人覺得很奇怪,就問妻子:「妳為什麼要和我離婚?」他這個妻子很有智慧,她說:「你看晏子身高不到六尺,可是他在齊國做宰相,名譽傳遍了天下的諸侯國,但是我看他出門的時候,態度很謙和,好像自己不及他人的樣子。而你身高有八尺長,給晏子駕車,像奴僕一樣,但是你出來的時候,卻表現一副高傲不可一世的神情,所以你只適合做一個卑賤的人。正是由於這個緣故,我看不到你的前途、看不到你的希望,我就要離你而去了。」

  從此以後,這個駕車的人就很謙下了,態度轉變了。晏子覺得他的行為突然改變,就覺得奇怪,問他原因。駕車的人就把這件事的原委,老老實實地稟告了晏子。晏子很讚歎他能改過自新,就推薦了他做齊國的大夫。你看這個車夫,他的心態一轉變,「境隨心轉」,中國古人說「福田靠心耕,一切福田不離方寸」。這個方寸是什麼?就是我們的心。

  回報比較豐厚的田地有三種:第一種就是恩田,一個人知恩報恩,譬如說他能孝敬父母,能夠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湧泉相報,這個人是一個有福的人;第二是敬田,對老師、對領導有恭敬心,這樣的人也是有前途的人;第三就是悲心,這個「悲」就是拔人於苦的意思。看到別人處於困苦可憐的境地,心生同情,發自內心地感同身受,不僅如此,還做出切實的行為給予幫助。有這兩個條件,這個人是有悲心的人。所以你看我們的境遇,都是要靠自己負責任的。人要對自己的處境負百分之一百的責任。

  我們看一看水結晶的實驗就明白了。這個水結晶的實驗告訴我們什麼?告訴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境隨心轉」。看這個車夫他態度從驕慢變成謙卑的時候,這個環境、自己的地位一下子就改變了。在《左傳》上也說:「君子不欲多上人。」他不是以在別人之上為樂事。「樂驕樂」,就是以驕慢為樂事,這不是一件好的樂事,對自己會有損害。

  下面講『樂佚遊』,以佚遊為樂。佚遊的含義很廣泛,依王肅的註解:「佚遊,出入不知節也。」這個「佚」,就是出入沒有固定的時間。在古代,在位者打獵都有一定的時節,如果不按時節也不行,如果出入沒有節度,那麼生活無規律,工作無秩序,一切都會陷於混亂之中。所以不論居家處事,還是飲食起居,都不能夠沒有次序,必須有規律。

  一個人的生活也必須列出時間表,做到作息有次序、工作有計畫。我們想一想,人生短短數十春秋,每天二十四個小時如果安排不好,那確實很容易虛度。有一首偈子這樣說:「二十四小時,八時床上眠」,八個小時都是在床上度過的,睡眠中度過的。「三餐費三點,加刷牙洗臉,沖涼大小便,需要一個鐘」。三餐飯三個小時過去了,再加上刷牙、洗臉、漱口、洗澡、上廁所,這也需要一個鐘頭。「午休小動作,又花一小時。讀報看電視,電話並聊天,至少三小時,還有別事情。」你看這一天二十四個小時,除了這些拉拉雜雜的吃睡等等,就剩下不多了,如果不珍惜的話,這一天就很容易空過。所以修學要懂得珍惜時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在《長阿含經》卷十三中說:「若不計寒暑,朝夕勤修務,事業無不成。」如果不計春夏秋冬、寒來暑往,早晚都精勤匪懈,就是精進修行,不知道疲倦、不知道懈怠,做一些重要的事,這個事業沒有不成就的。無論是做世間的事業,還是做修行的道業,都需要精進。如果不精進的話,都沒有辦法成就。你看世間人朝九晚五地去工作,為的是什麼?為的是追求名聞利養。「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你看世間人為了追求名利,都這樣的精勤不懈,那我們修道之人要想在學業上、道業上有成就,那就更應該精進不懈。

  『樂宴樂』,就是以宴會為樂,朋友酒食聚會,不可久留,如果以此為樂,對於身心都有損害。在《左傳》中記載,魯莊公二十二年的時候,陳國發生了動亂,太子御寇被殺,公子陳完流亡到了齊國。齊桓公就想任命陳完做卿。陳完辭謝說:我是流亡到齊國的人,您能夠收留我,對我就是很大的恩惠了,我還怎麼敢接受這麼高的官位?他推辭不受,於是齊桓公就任命他做了工正,也就是一個主管工匠的官銜,陳完就接受了。隨後陳完就請齊桓公喝酒,兩個人喝得很高興,不知不覺到了晚上,齊桓公就說:「我們再點上燈接著喝」。因為喝得還沒有盡興。齊桓公喝得這麼高興,如果是普通的人,為了投其所好,一定會答應他的請求,但是陳完卻沒有答應。他說:「我只是選擇了在白天來招待您,沒有選擇在夜晚招待您,所以不敢聽從您的命令。」你看,這一句話就等於把齊桓公委婉地給拒絕了。接著陳完還陳述了他拒絕的理由:「酒以成禮,不繼之以淫,義也。以君成禮,弗納於淫,仁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這個酒是幫助完成禮儀的,不能夠沒有限度地喝下去,這才符合義,這才是適宜的。能讓君主完成禮,同時又不飲酒過度,這才是對君主真正的愛護,這是愛惜君主的身體。話說到這種程度,齊桓公當然不好意思繼續喝酒了,一場酒席也就到此結束了。

  所以你看古代人,即使對於國君的要求,如果他覺得不符合禮儀,不是一個好的表率,他都會婉言謝絕。中國人有一句話說「無酒不成席」,我們要明白,這個酒是幫助完成禮儀的,絕對不是以此為藉口,喝得酩酊大醉、滿足口腹之欲,這才是中國的「酒文化」。什麼是文化?能夠上升到文化層次的,一定是要以文化人,它要能夠變化人的氣質,使人轉惡為善、轉迷為悟。這個酒是表達敬意、表達感恩,如果你喝得過分了,使一個人清醒變得糊塗了,你看一個人喝醉酒之後,酒後胡言亂語、吐了一地,就失去了領導者的風範,就讓人輕視,沒有了威儀,那怎麼能夠稱為文化?這個就是變化氣質變化到相反的方面去了。所以中國人稱為禮義之邦,凡事都強調要符合於禮的節度,不能夠太過分。《朱伯廬家訓》中也說:「宴客切勿流連」,當然,半夜喝酒就更是不對的了。

  後面說『損矣』,也就是說如果你犯了這三條,有損自己的身心。這些都是和自己的修身有關。而平天下,就是使天下太平,都是以修身為本,所以這三條也和齊家、治國、平天下都密切相關。所以有人說,什麼是最高明的管理?把自己管明白了,就是最高明的管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自己的身都修不好,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更談不上了。所以我們看到,在《群書治要》這本專門講中國古代的治國理政的智慧這一套書中,大部分內容都是關於修身的,因為修身是治國的根本。

  我們再看下一句,一百四十七:

  【君子以儉德避難。不可榮以祿。】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一《周易》。意思是說,君子應以節儉為德,避免災難,不要以追求利祿為榮。看到這一句話,我們就想到在《論語》上有一句話,孔老夫子說的:「以約失之者鮮矣。」這個「約」就是儉約。孔安國對這個「以約失之者鮮矣」這句話有一個註解,他說:「奢與儉約,俱不得中也」。這個「中」就是中道,所謂的中道就是恰到好處。奢侈與儉約這兩者都不得中道,都不是恰到好處。但是「奢則驕溢招禍」,這個「溢」,就像這個水一樣氾濫出來了。非常奢侈,自己驕滿,必然招致很多的禍患。「儉約無憂患」,儉約則沒有後患。

  孔子的意思是說,凡事最好能夠按照中道來做,如果不能夠把握住中道,有所偏失,有所偏失也要有一個選擇,與其奢侈,不如節儉。這告訴我們什麼?奢侈當然是有失的,過分儉約也有失,但是儉約的失與奢侈的失相比較,儉約的失相對而言比較少。所以孔子說:「以約失之者鮮矣。」為什麼儉約相對於奢侈而言,偏失相對比較輕微?

  我們看唐朝有一位詩人叫李商隱,他總結歷史興衰成敗的規律,寫了這樣一首詩,叫「詠史」。在這裡他就談道:「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我們觀察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企業、一個政黨,之所以能夠興盛,無一例外的都是因為勤儉持家。後來為什麼要敗亡了?也無一例外的是因為過分奢侈、過分浪費,以致於入不敷出所導致的。所以中國古人有一句話說:「至要莫如教子」。也就是說你們家再有錢,也抵不過一個敗家子給你破敗。因為這個人他喜歡吃好的,山珍海味,穿名牌,這還不止,還有很多的不良嗜好,譬如說好色、飲酒,還有賭博。結果因為這些不良的嗜好,就把萬貫家產很快就給破敗了。

  中國人還有一句話說:「由奢返儉難」。一旦一個孩子已經過上了驕奢淫逸的生活,讓他再返過頭來過勤儉的生活,就不太容易了。為了滿足自己不斷膨脹的欲望,他就要去和別人競爭,甚至還要去貪污受賄,走上違法亂紀的道路。

  所以現在的人,無論是貧富貴賤都活得很辛苦。這個有錢了,還希望有更多的錢,還要去和別人競爭;有了官位,還不滿足於自己的官位。因為過分地奢侈,自己的收入不能夠滿足自己的花費,所以怎麼樣?就要去貪污受賄、以權謀私,最後鋃鐺入獄。所以中國古人說「儉以養廉」。一個人為什麼不能夠廉潔?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欲望太多,奢侈浪費所導致的。

  所以中國人特別講究禮,禮就是讓人把自己的欲望限制在合理的範圍之內。古人也把這個禮比作為河水的堤壩,如果河水沒有了堤壩,洪水氾濫造成的危害必然很多。如果認為禮沒有用,而把這個禮廢棄,它所招致的災禍比堤壩被去除還要嚴重得多。所以禮被廢除之後,導致的是人欲氾濫,欲望橫流、人欲橫流、物欲橫流。所以這個禮它有防患於未然的效果。

  所以中國人把這個節儉看得很重要。中國人還有一句話說:「少年得志大不幸」。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就生活得奢侈浪費,往往這一生還沒有走完,因為這個奢侈浪費的習慣,把家產給敗光了。而且一個人他一生的福祿也是有限的,過分地奢侈浪費,很早就把自己的福分給消光了。所以,中國人還有一句話叫「祿盡人亡」。所以我們看那些長壽的人,有一個特點,就是特別地節儉。

  在《禮記.表記》上,也有一句類似的話:「儉近仁」。這三個字我們要注意,因為我們以前經常講「力行近乎仁」,這裡為什麼又講「儉近仁」?什麼是仁?這個仁就是兩個人相處之道,想到我們自己,就要想到對方,能夠換位思考、將心比心,這樣能夠做到仁。所以「力行近乎仁」很好理解,你時時刻刻能夠關心對方的需要,為對方著想、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助人為樂,你經常這樣做,你就有仁心了,就近於仁。

  為什麼在這裡又講「儉近仁」?這個「儉」就是自己做一切事情都從儉,不要勞煩很多人。譬如說一個領導剛剛上任,如果很奢侈的話,他就要搞任職典禮,那就會勞煩很多人為他去奔忙,花費很多的時間、財力、物力。既然要勞煩很多人,辦事不夠儉約,那就是沒有為很多人著想。因為這些人,你勞煩他們來為你做這件事,他們就要放棄和家人團聚的機會,放棄教育兒女的時間,來辦好這件事。你就是沒有為對方著想,就是為了自己的面子、為了自己的虛榮,來勞動這麼多人做這件事,那就是沒有仁愛之心了,這個就是離仁心很遠了。所以一個人辦事儉約,處處不麻煩別人,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這就是在力行,他也是近乎仁。

  學仁要從恕道做起。像《論語》上記載,有弟子來問為仁之方,孔老夫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忠恕就是為仁之方。經常以這樣的態度來處事,你做著做著,仁就不遠了。儉約除了節省的意思之外,凡是奢侈的人,都是不夠儉約。這個奢侈除了不節省之外還包括什麼?譬如說你說話辦事很囉嗦,這也是和仁道不太接近了。為什麼?因為你凡是囉嗦都要有一個對象,那個對象就麻煩了。所以說話辦事囉嗦的人,沒有為對方著想,他和這個仁道也就離得愈來愈遠了。

  以上我們是講的「謹慎」這一部分,下面我們看「交友」,一百四十八:

  【故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壞。】

  這個「醴」就是甜酒的意思。君子之間的交往淡如清水,小人之間的交情蜜如甜酒。君子之間交往雖然平淡,但是卻能互相成就;小人之交雖然親密,卻容易互相敗壞。這句話就是提醒我們,君子人應該謹慎擇友,來成就德行、提升道業。

  首先我們看什麼是君子、什麼是小人。君子一個特點,他就是助人為樂、成人之美。他沒有自私自利,起心動念都是為了幫助別人、成就別人、提升別人。所以你和這樣的人相交往,就像清水一樣,沒有負擔,因為他不圖名、不圖利,他對你無所求,他所能夠做到的就是盡己所能來幫助你。小人最大的特點就是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為了自私自利,還想著去謀算別人,自己得不到利益就鬱鬱寡歡,這樣的人經常處於憂戚的狀態。所以我們看君子為什麼坦蕩蕩,就是因為君子沒有自我,沒有自私自利。「小人長戚戚」,就是把自己的利益擺在最首位,以自我為中心。

  『小人之接如醴。』為什麼「小人之接如醴」?既然小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他做事情都是以自我為中心,自我為出發點的。他和你交往的目的是什麼?那都是有求的。求什麼?無非是財色名利而已。所以「小人之交如醴」,彼此之間經常在一起宴會,吃喝玩樂,卡拉OK,你看交往很頻繁。目的是什麼?目的是從你那裡求利,這叫酒肉朋友。所以君子之交淡如水,他是純粹以道義相交,所以輕鬆自然、天長地久。

  我們以前也經常分享一段話,說:「以利交者,利盡而交疏;以勢交者,勢傾而交絕;以色交者,花落而愛渝;以道交者,天荒而地老。」我們彼此是以利益來交往的,我們有生意可做,有錢可賺的時候,我們是朋友,但是這個生意做完了,利益賺取之後,交情就疏遠了。我們彼此是以權勢來交往的,我今天在位是領導者的時候,你看每年過年過節的時候,這領導家裡送禮的人絡繹不絕,但是一旦自己從領導位置上下來的時候,沒有人再來看望了。這是什麼原因?「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因為我們在位置的時候,並沒有去幫助別人,考慮到別人的發展和需要,幫助別人解決困難,一心關心對方的成長,而是想方設法拿自己的權力去壓別人。別人不給自己送禮,這個字我就不簽;別人對我不恭敬,該辦的事我也不給他辦。所以你在位的時候,別人對你很恭敬,但是一旦從領導位置上下來了,就「門前冷落鞍馬稀」。這是「以勢交者,勢傾而交絕」,交往就決裂了。

  「以色交者,花落而愛渝。」男的喜歡女的美色,長得漂亮、身材好,女的喜歡男的英俊瀟灑,結果有一天我年華不再了,臉上有皺紋了,這個愛就終止了。怎麼辦?「以道交者,天荒而地老。」彼此以道義相交往,互相成全、互相協助、互相提升、互相感恩,這個交往才禁得起考驗,天長地久。淡有淡的滋味。

  我們看海南省監獄管理局,還有海南省監獄廳的張發廳長,他在演講中經常提到,說近年來一些落馬貪官的懺悔書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詞就是「交友不慎」。事實一再證明,有些官員就是因為擇友不慎,在人生之路上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因此改變了自己一生的命運。譬如說,有一位職務罪犯在獄中這樣告白:一個人有什麼樣的朋友,就有什麼樣的生活,甚至有什麼樣的生活,就有什麼樣的人生。人際關係、朋友交往看似小事,實為關鍵。好的朋友不會帶你步入誤區,甚至在你迷途時當頭棒喝,促你清醒。而不好的朋友,從一開始就注定在壞的方面影響你,誘發你人性中罪惡的一面,使你意志消沉,甚至淪為罪犯。他的這一段遲來的懺悔,道出了人生交往的真諦。權力它是存在於人與人的相互關係之中,所以掌握著大小權力的領導幹部要特別注意,一旦擁有權力之後,有些人是把你當成資源來開發的。如果有權者如若權力尋租和「資源」開發一拍即合,早晚會出事。行賄的,人人都是垂釣者;受賄的,個個死在魚鉤上。所以他提醒,即使是清官,也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多結交仗義執言的諍友、肝膽相照的摯友、患難與共的密友,少交口蜜腹劍的佞友、投其所好的損友、唯利是圖的惡友。

  這一段總結也非常地精闢,告訴我們要結交什麼樣的朋友,擇友一定要謹慎。

  我們再看下一句,一百四十九:

  【故曰。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與者焉。】

  這個『芝蘭之室』,就是放有芝、蘭等香草的房間。『鮑魚之肆』,就是賣醃魚的店鋪。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與善人相處,就像進入了有香草的屋子,時間一長就聞不到香氣,這表示自己已經融入其中,與香氣同化了;而與不善之人相處,就像進入賣鹹魚的鋪子裡,時間一長就聞不到臭味,也與臭味同化了。因此君子一定要謹慎地選擇朋友與環境。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孔子家語》。在這裡記載著孔老夫子的一個故事。孔老夫子說:「我過世之後,子夏的德行會與日增進,而子貢的德行卻會一天比一天地減損。」曾子就問:「為什麼這麼說?」孔夫子說:「子夏喜歡和比自己賢德的人相處,而子貢恰恰相反,他喜歡和那些不如自己的人交往。」

  後面孔老夫子說:「不知其子,視其父;不知其人,視其友;不知其君,視其所使。」這句話很有味道。你不知道這個兒子怎麼樣,你就觀察他的父親;如果你不知道這個人怎麼樣,你就看他結交的朋友;如果你不知道這個君主怎麼樣,你就看他所指使的人,或者說你不知道這個領導是什麼樣的,你就看他下屬是什麼樣。你看這些,就知道他們本人是如何的了。下邊就說了這句話。這句話就是提醒我們,君子人必須謹慎地結交朋友。

  在《群書治要.孫卿子》,也就是《荀子》中說:「夫人雖有性質美而心辨智,必求賢師而事之,擇賢友而友之」。這個人雖然稟性質樸、美善,心智非常地聰慧,但是也必須要求賢師學習,選擇賢友交往。為什麼?下面說得很好,「得賢師而事之,則所聞者堯舜禹湯之道也。」如果你真正得到賢明的老師,並向他學習求教,那你每一天所聽到的都是什麼?那是堯舜禹湯這些古聖先王的大道。堯舜禹湯都是很有德行的人,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不怨天不尤人,從來不指責、不挑剔、不推卸責任。他們的德行很高,確實可以讓後人效仿。

  「得良友而友之,則所見者忠信敬讓之行也。」如果我們得到善良的朋友並與之交往,那你所見到的都是什麼樣的行為?自自然然的是忠誠信實、恭敬禮讓的品行。在這種環境下薰陶,結果是什麼樣的?「身日進於仁義而不自知者,靡使然也。」你每一天進修仁義以求進步,卻不知不覺,這是潛移默化的結果。也就是說你在一個好的老師身邊、在一個善友旁邊觀摩學習,你會不知不覺、自自然然地受到他的德行、受到他的這種氣氛的薰陶,自自然然地進步,你都不知道。

  「今與不善人處,則所聞者欺誣詐偽也,所見者污慢淫邪貪利之行也。身且加於刑戮而不自知者,靡使然也。」如果我們現在所結交的都是不善之人,所聽的全都是欺騙、巧詐、虛偽的言行,所看到的都是邪污卑下、放蕩邪曲、貪圖利益的行為,結果會是什麼樣的?就會使自己遭受刑罰的處罰還不知不覺,這也是潛移默化的結果。

  所以你看我們選擇什麼樣的環境,選擇良師益友是多麼的重要。正如荀子所說的,「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你看這個蓬草,本來是軟綿綿的、很彎曲的,但是它生長在筆直向上的麻中,它不用去扶持,自自然然地也向上生長,它也長得很筆直。因此古人說,「親附善友,如霧露中行,雖不濕衣,時時有潤。」和那些善良的、賢德的人交往,成為朋友,就像在霧水中、露水中行走一樣,雖然它打濕不了你的衣服,但是你時時都蒙受他德風的滋潤,不知不覺地你就帶上了他的氣氛,受到了他的薰陶。所以你看,一個人結交什麼樣的朋友,就成為什麼樣的人,在什麼樣的環境中生存,就受到什麼樣的影響。擇友對一個人的成敗榮辱就至關重要了。

  在《呂氏春秋》中也記載,說楚國有一個很會給人看相的人,他看了很多人的相,每一個人都看得很準,沒有絲毫的差誤。楚莊王就感覺到好奇,就把他請過來問,這是怎麼一回事?這個人怎麼回答的?他說:「大王,我並不是能夠給人相面,我只不過是會觀察這個人所結交的朋友而已。如果我看相的這個人是一個布衣之士,是一個平民百姓,但是他所結交的人,在家能夠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做事嚴謹厚道,畏懼國家的法令,這樣的人,他的家一定會愈過愈好,身心一定會愈來愈安定,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吉人(吉祥的人)。如果我看的這個人,是一個事奉君主的臣子,他所結交的朋友,個個都是誠實守信、有德行,喜歡做善事的人,這樣的人,他事奉君主會一天比一天好,他的官職會一天比一天地更提升,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吉臣(吉祥的臣子)。如果我看的這個人是一個國家的君主,他的朝廷裡有很多的賢人,左右事奉他的人都是忠誠之士,君主一有過失,這些群臣都敢於據理力爭、犯顏直諫,這樣的君主,他的國家會一天比一天地更安定,他的地位會一天比一天地更尊崇,天下百姓對他也會愈來愈心悅誠服,這就是所謂的吉主(吉祥的君主)。」最後他還強調說:「其實我並不是會給人看相,我不過是會觀察這個人所結交的朋友而已。」楚莊王聽了很受啟發,於是他廣泛地召集賢良之士,自己處理朝政日夜不懈,最後終於稱霸天下。

  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到,這個人他只是觀察這個人所結交的朋友,就能夠判斷出這個人的前途命運。為什麼?因為朋友對自己的影響潛移默化,非常地深遠。所以擇友要非常地謹慎。

  選擇什麼樣的朋友?我們下一句,孔老夫子告訴我們了。第一百五十句: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九《論語》。孔老夫子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種。跟正直無私的人交友,跟寬恕的人交友,跟見聞廣博的人交友,交這三種朋友,對我們的德行都有益處。若跟諂媚逢迎的人交友,跟偽善奉承的人交朋友,跟巧言善辯的人交友,交這三種朋友,都會損害德行。」

  人在社會上,就必然要和人交往,不離朋友。在五倫之中,父子兄弟是天然而成的天倫,無法選擇。夫妻是半天倫,雖然它不是天然的,但是有了共同的子女之後,也就成了天倫,天然的倫常。朋友雖然不是天倫,但是在五倫關係之中,也是重要的人倫關係。

  人在社會中要交朋友,交朋友就不得不被傳染,所以這一件事事關重大,必須有所選擇。在這裡,孔老夫子給我們講有益的朋友有三種。哪三種?『友直』,就是交正直的朋友。什麼是正直的朋友?就是這個人的心中沒有彎彎繞繞,正直無私,不會害人,他也害不了你。怎麼樣才能交到正直的朋友?很簡單,就是你必須自己正直,你才能夠交到正直的朋友。如果你自己不是一個正直的人,那個正直的人也不會來與你相交往。

  『友諒』,就是交寬恕的朋友。這樣的朋友對一切事都能寬恕,不苛刻要求,不把別人的過惡總是記在心上,一翻出來就沒完沒了。很多註解都把這個「諒」字解釋為信,但是這個「信」字和前面的「直」字意思很接近,為什麼接近?因為直者必信。所以在這裡,這個「諒」解釋為「恕」字更合適。和寬恕的人交朋友,自己沒有壓力,心情也會很好、很自然。

  『友多聞』,就是交博學多聞的朋友。因為多聞的人,他能夠通達,遇到事情就能提起經典中的教誨,所以他不會鑽牛角尖。和博學多聞的人交朋友,還可以給自己幫助解決迷惑。在《禮記》上也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就如同井底之蛙,坐井觀天。怎麼避免孤陋寡聞?那就是要結交博學多聞的朋友。

  當然,我們這個博學學的是什麼?學的是聖賢之道,對儒釋道的學問都通達,這樣才能有能力辨別是非邪正,不會被蒙蔽、不會被欺騙。當然這個博學的目的不是為了學知識、學技能,要以開智慧為目的,要做到博而不雜。什麼是博而不雜?我們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善財童子去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這五十三位善知識各行各業,修行的法門各不相同。參訪完畢之後,他是什麼態度?四個字,叫「戀德禮辭」。戀德就是感恩,禮就是恭敬,辭就是辭別。什麼意思?就是你所修學的方法、修學的理論,我知道、我了解,但是我不學這個法門,我還是堅持自己的念佛法門。所以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給我們講的就是一定要專精,博而不雜。雖然你修學的我了解,也知道,但是我還是堅持修行自己的法門。

  這個是講交正直無私的朋友、寬恕的朋友、博學多聞的朋友,對自己的德行有助益。

  下面是講三種損友,『友便辟』,就是交善於逢迎的朋友。什麼是善於逢迎的朋友?他很會說話,言語巧妙,絕不得罪人,這種人善於諂媚、順承他人。在三國的時候,諸葛亮有一個朋友叫司馬德操,他對任何事都稱好,他的妻子不以為然,罵他,他也稱好,人稱他為好好先生。但是沒有人說他的壞話,為什麼?因為司馬德操的行為正直,這種人就不算便辟的朋友。便辟的朋友善於諂媚逢迎、恭謹周旋,他說出來的話不願意得罪人,就很可能失去正直了。當然我們即使說正直的話,也要講求方式方法,要讓人好接受,以一種令人接受的態度來說,不要以一種對立的態度來說。

  『友善柔』,就是交善於偽善奉承、面柔的朋友,就是我們前面講的「巧言令色,鮮矣仁」,這個善柔就是令色。

  下面講『友便佞』,就是講善於言辭、巧言善辯的朋友,這樣的人可以無理都辯三分,交這樣的朋友有損失。在古代的註解中,也有人把便辟解釋為《公冶長篇》的足恭,把善柔解釋為令色,把便佞解釋為巧言,可以做參考。

  我們每一週在一起學習的朋友都是益友,大家可以在一起切磋琢磨,相觀而善。但是我們也要清醒的知道,我們在社會上和其他的人接觸的時間更長。你看我們在一起學習,一週可能是幾個小時而已,但是大部分時間,都是和社會上的其他人交往。而且我們所學的,我們到底聽進去了,還是沒有聽進去?我們聽進去了,能否落實在自己的生活中?這都是個問題。所以成人是讓自己成就,誰讓自己成就?絕對是自己讓自己成就。所以中國人有句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別人幫不上太大的忙,別人所提供的只是緣分。如果自己不成器、不上進,即使是聖人來教,對你的幫助也不大。所以這裡強調了交友的重要性,但是能不能成就,更重要的是自己求不求上進。這個是我們講的交友。

  第十,我們講講「學問」這一部分。我們看第一百五十一句:

  【學不倦。所以治己也。教不厭。所以治人也。】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二十六《尸子》。勤學不厭倦,這樣才能對治自身的習氣,提升自身的修養;教學而不厭倦,這樣才能夠感化、教育別人。

  為什麼學而不倦?因為「讀書志在聖賢」。在沒有成聖成賢之前,都必須勤學不倦。那很多人說,為什麼要成聖成賢?因為聖賢是我們本來的自己,是我們離苦得樂的必由之路。不成聖成賢就是凡夫,凡夫和聖賢人有什麼不同?凡夫就有苦,不能夠出離苦海,成聖成賢才能夠離苦得樂。而且學習有學習的喜悅,在《論語》的開篇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有喜悅的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顏回。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他的物質生活非常地簡單,吃飯沒有飯碗,喝水沒有杯子,住在非常簡陋的巷子裡,人家都不能夠忍受他物質生活的簡陋貧乏,但是他自己卻是樂在其中。請問他樂在何處?因為他樂在道中,他是一個開悟的人。所以他做到不遷怒、不貳過,這就是好學的成果。古人說「讀書貴在變化氣質」,好學的成果就表現在氣質有變化了,能夠不遷怒、不貳過。有了怒氣馬上能夠認識到,不使這個怒氣延長,犯的過失不會再犯第二次,所以他樂在道中,有道就無所不樂了。所以人生中最難的事是什麼?最難的事就是戰勝自己的煩惱,戰勝自己的煩惱最難,難能可貴,戰勝自己煩惱之後的喜悅也是無法替代的。

  這個是說古人學而時習之有喜悅,是因為他學的是聖賢之書,求的是明心見性。所以看這些聖賢書是聖人心性自然的流露,而聖人的心性和我們的心性是一不是二,所以讀聖賢書的過程,就是我們回歸自性的過程,怎麼能夠不樂、不歡喜?古人說法喜充滿、禪悅為食,那都是他們學有所獲之後切身的體會。如果我們愈學愈糾結、愈學愈煩惱、愈學愈患得患失、放不下,這就是沒學明白,學得不夠透徹,甚至學錯了,學執著了,學和行相脫離了。所以我們有的時候,聽課的時候明白了,出了課堂就迷惑了,這叫暫覺還迷,所以長時薰修就特別地重要。

  成聖成賢的目的是什麼?「眾生無邊誓願度」,所以自行化他,明明德、親民,把這兩件事都做得圓滿,就是止於至善。所以菩薩度眾生不疲不厭,什麼原因?他不求名、不求利,但是有一種慈悲之心在推動。「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這個就是他要去精進,要去學不厭、教不倦的原因。

  我們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