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諸位朋友,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學習《群書治要》。請看第八十三條:

  【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勞。大孝不匱。思慈愛忘勞。可謂用力矣。尊仁安義。可謂用勞矣。博施備物。可謂不匱矣。父母愛之。喜而弗忘。父母惡之。懼而無怨。父母有過。諫而不逆。父母既沒。必求仁者之粟以祀之。此之謂禮終。】

  這一段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七《禮記》。

  『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勞,大孝不匱。』告訴我們孝道有三種層次:小孝用體力,中孝用功勞,大孝永不匱乏。什麼永不匱乏?就是能使這種孝道精神永遠承傳,使天下人永遠保持孝心的精神,這個叫大孝不匱。下面他繼續解釋什麼是用力、用勞和不匱。

  『思慈愛忘勞,可謂用力矣;尊仁安義,可謂用勞矣;博施備物,可謂不匱矣。』想到父母慈愛的養育之恩,而竭力供養父母,忘記了自己的疲勞,這個就可稱為是用力;尊重仁義,安守道義,可以稱為用勞;廣施德教,使四海之內豐衣足食,使人民都能夠禮敬、祭祀父母,這稱為不匱。這裡邊的博施備物,就是廣博的施予民眾,最重要的是以文化、道德來教導人民,能夠讓他們都懂得孝道。備物,這個古代祭祀父母、祭祀祖宗都要準備一些供品。能夠讓人民豐衣足食,以足夠的、適合其身分的物品來祭祀父母,彰顯孝道的精神,這個就是不匱了。

  這個孝,我們知道古人解釋為「善事父母」,這個關鍵就在一個「善」字,怎麼樣做才稱得上是善?我們要想學會善事父母,首先體會一下父母是怎麼關愛兒女的。像我們小的時候,還不會說話,不懂表達自己的意思,但是父母對待兒女非常地用心,他能夠體會到你什麼時候餓了、什麼時候渴了、什麼時候尿床了。為什麼他能體會出來?就是因為父母的心思全心全意地都在兒女的身上。所以我們看父慈子孝這個「慈」字,上面是一個茲,下面是一個心字,看到這個字,告訴我們什麼叫慈?就是念茲在茲。從這個字上我們體會到父母對兒女的恩德,就是父母的心無時無刻不在兒女的身上,所以兒女雖然不會表達、不會說話,但是他能懂得兒女的意思。所以《大學》上也說:「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沒有說先學會了怎麼樣去撫養兒女才去嫁人的。那她怎麼就會撫養兒女?就是因為她有真誠心,她有這個愛心。

  我們想要做到善事父母,那也要像父母一樣,這個心要全心全意地在父母的身上。從事上看,父母關愛兒女,也是面面俱到,父母吃,看孩子,要讓他吃得好,讓他穿得暖;睡覺的時候,孩子把床尿濕了,母親願意自己睡在濕的地方,而讓孩子睡在乾的地方;孩子得病了,這個父母寧願自己能夠代孩子受這個病苦,也希望孩子健健康康。所以父母關愛兒女,無論是在事上還是在心上,都是做得盡善盡美。做兒女的,應該怎麼樣來善事父母?那就是要學著父母關愛兒女的心,去體會父母的需要,這個才叫善。

  善事父母要從一些具體的小事上表現出來。譬如說《弟子規》上說:「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冬天的時候,要問問父母是不是太冷了,穿的衣服夠不夠厚;夏天的時候,看一看父母是不是太熱了,要懂得照顧父母,不要讓他們著涼了,也不要讓他們太熱了。早晨起來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去父母那問安。為什麼要去父母那問安?第一是看一看父母的需要。第二,因為父母心中總是牽掛著兒女,你去給父母問安,也是讓他知道你一天的狀況如何。

  我們經常聽上一輩的人說我們這一代年輕人不懂得善事父母,沒有恭敬心,我們聽了之後怎麼也不服氣。當我們學了《禮記.內則》上的一段話,告訴做兒女的怎麼樣善事父母,我們才體會到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為什麼沒有恭敬心。這一段話是這樣寫的:「子事父母,雞初鳴,咸盥漱,冠、緌、纓、端、韠、紳、搢笏。」這段話說,兒女侍奉父母,在雞剛剛啼叫,天剛剛亮的時候,就怎麼樣?要洗手、漱口。冠就是戴上帽子;緌就是整理好這個帽纓,理好飾物;端就是古代的士大夫穿的正式的朝服,再把這個朝服穿上;這個韠就是蔽膝,古代當官的人都有一個蔽膝;繫好大帶,這個紳就是帶子;搢笏,搢就是插的意思,笏就是上書言事的笏板,把這個笏板也插好。然後怎麼樣?「左右佩用」,不止這些,還要左右佩帶上一些用具。為什麼要佩帶這些用具?可能是父母公婆所需要的東西。「以適父母、舅姑之所」。把這些穿戴好、佩帶好之後,就到了父母公婆所居住的地方。「及所,下氣怡聲,問所欲而敬進之,柔色以溫之。」到了父母公婆所居住的地方,他是靜氣平聲,歡愉的顏色和聲音,問問父母公婆需要什麼就恭敬地敬奉上什麼。「柔色以溫之」,這個顏色表情都是非常地溫柔,不能夠有絲毫的不耐煩。

  「父母有過,下氣怡色,柔聲以諫」。父母有過失的時候怎麼樣?還是要心平氣和,柔聲以諫。即使父母做錯了,你去勸他,這個聲音也要低聲下氣的,不能夠因為父母做錯了,我們就可以很大聲,就可以戾聲戾氣。「諫若不入,起敬起孝,悅則復諫。」如果我們的諫言不被父母所聽,聽不進去,還要更加恭敬,更加孝順,待父母高興的時候,再次進諫,再次勸說。「父母怒,不悅,而撻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父母生氣了,不高興,甚至把自己打得頭破血流,也不敢心懷怨恨,而且還要怎麼樣呢?更加恭敬,更加孝順。「父母雖沒,將為善,思貽父母令名,必果。」父母過世了,將要做善事的時候,想要給父母留下一個好的名聲,一定要把這個善事做成,儘管在做善事的過程中,可能遇到很多的挫折,甚至很多的誹謗中傷,很困難,但是想到這件事能給父母留下好的名聲,一定要把它完成。

  曾子曰:「孝子之養老,樂其耳目,安其寢處,以其飲食忠養之。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至於犬馬盡然,而況於人乎?」。這個就講到了曾子所說的一句話,曾子說,孝子奉養父母,奉養老人,要使老人耳目愉悅,寢室安適,以他們的飲食習慣來盡心地奉養。父母所喜歡的,自己要喜歡;父母所尊敬的,自己也要尊敬。連犬馬都會如此,更何況於人呢?也就是說在古人那裡,從小學習的就是如何善事父母,把這些細節全都能夠做到了,才是深體親心,關心父母的身體。

  所以古人說「生,事之以禮」,「事之以禮」就是在生活的點點滴滴都要按照禮的要求去奉養父母。當然我們現在人很多人看了這段話,可能覺得太繁瑣了。現代人公務繁忙,都講速度,講效率,哪有這麼多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這個上面。有一位朋友,他去日本留學,結果娶了一位日本的太太回來了,到東北去見他的父母。結果回來的時候,帶著這個太太去拜見公公婆婆,第二天公公婆婆早晨起來的時候,一推開門,發現這個日本的太太(兒媳)穿著盛裝的和服,臉上化著妝,好像要參加宴會去一樣,恭恭敬敬地跪在公公婆婆的門外。結果看到公公婆婆開門,起來了,馬上就鞠了一個躬,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禮,說:「請問爸爸媽媽昨天晚上休息得好嗎?」結果這個表現把老兩口嚇了一跳,還不知道這個兒媳婦昨天發生了什麼事。從這裡我們看到了什麼呢?看到了我們這個禮,自己沒有保留下來,但是被日本人學會了,結果日本民族,大和民族被稱為現在世界上形象最好的民族。

  很多的外國人都以為日本的這些禮,像生活中保存的這些鞠躬禮等等,都是日本人故有的,不知道是從我們中國人那學去的。有一些西方人到青島的一個企業去參觀,因為這個企業的員工都學《弟子規》,結果一進門的時候,這個門衛就給他恭恭敬敬地鞠了一個九十度的鞠躬禮。結果這個西方人見到他們老闆就問,他說:「你們企業有多少人是日本人?」這個老闆很奇怪,他說:「我們企業沒有一個是日本人,全是中國人。」這個西方人怎麼說呢?他說:「可是我進門的時候,你們門衛給我鞠了躬,是一個標準的日本禮。」這個老闆很激動,他很愛國,他就把《弟子規》找出來了,他說:「日本人的禮都是從我們中國人那學去的,我們這一個躬是標準的中國禮。」

  其實我們並不難以體會,如果我們在路上看到兩個人分手的時候互相鞠了一躬,我們還以為他是日本人!為什麼?因為這樣的禮在我們中國人的生活中已經看不到了。所以什麼叫文化的斷層?文化的斷層就是這些禮都記在經典之中,但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不熟悉了,甚至已經看不到了,這就叫文化的斷層。那我們再想一想,如果兒女平時都是以這樣的禮節來侍奉父母;兒媳婦也以這樣的禮節為平常,她怎麼可能不去孝敬公婆,還會對公婆大嚷大叫?對公婆不滿、不奉養、脾氣很壞?

  「習以成性」,習慣成自然,他認為這樣孝敬公婆、孝敬父母是正常的,怎麼還會有這樣偏頗的行為!所以這個禮確實能夠起到防患於未然的效果,它讓這些衝突、矛盾、不滿、怨恨、還有訴訟根本就不發生。但是這麼好的禮儀文化,被很多人認為是吃人的禮教,把它做為封建的糟粕給廢棄了,結果是什麼?結果我們看到現在父子之間的衝突不斷,公公婆婆和兒媳婦之間的衝突不斷地升級,甚至都要吵到法庭,處理不好。從這裡我們就知道了左丘明所說的一句話確實真實不虛,那就是「人棄常則妖興」。人把五倫常道都給廢棄了,父子之間沒有親了,父慈子孝也不見了,結果那些怪異的、妖魔鬼怪的現象,反常的現象全都出現了。現在我們看到中華文化的斷層,確實是非常地嚴重。

  上次我們去斯里蘭卡去參觀的時候,我們深刻地感受到,斯里蘭卡的很多傳統禮儀,至今仍然保存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譬如說這個孩子是家裡輩分最小的,那他早晨要很早地起床,起來吃完飯之後幹什麼?先去給爺爺奶奶跪拜告別,再給伯伯叔叔阿姨跪拜告別,再給哥哥姐姐告別,最後自己才去上學了。你看看這種倫常秩序就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保存了下來,長幼有序。對老師特別地尊敬,尊師重道的傳統至今仍然保留著。看了斯里蘭卡的這些表現,我們就知道了,我們的文化斷層確實已經非常地嚴重了,如果再不挽救已經來不及了。現在的孩子從小就耳濡目染在西方文化的薰陶之中,以後再給他們講這些,就很難接受了。

  這裡邊講到了小孝用力。小孝也都不好做到。孝敬父母要用體力,用勞力。在古代的時候,也是在盧江這個地方,有一個孝子叫毛義,毛義所處的時代是亂世,當時朝廷下檄文就請他去當官。他看到這個檄文之後非常地歡喜。為什麼?因為他想到自己做官可以有俸祿,奉養他的母親了。於是臉上就露出了很高興的表情。他的一個朋友叫張奉,本來非常仰慕他的德行,但是一看到他接到檄文的時候,臉上很喜悅,就覺得原來他也是一個愛追求名利的人,結果對他的恭敬心就消除了。

  過了一段時間,毛義的母親過世了。他就守孝,守孝完之後,這個朝廷再發檄文,又讓他去做官。這個時候他就不再出來做官了。張奉了解到這個情況,自己非常地慚愧,才知道自己當時誤會了毛義。所以我們看,毛義他當時臉上露出笑容,不是因為自己能夠榮華富貴,能夠有俸祿有錢了,而是歡喜什麼?而是歡喜母親不用再陪著他挨餓了。可是母親去世之後,他就終身守節義,再也不出來做官了。所以道德學問都講究通權達變。不能為了表示自己的節義,貪好虛名,而把老母親都給拖累了。

  那這個張奉的行為,也給了我們一個啟示。什麼啟示?那就是《弟子規》上所說的「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如果張奉他自己看錯了,又把自己看錯的故事去說給別人講,「那你看,他看到朝廷的檄文,讓他去做官就面露喜色,說明這個人還很好名利。」那這麼一傳,除了他誤會之外,還讓很多人對這樣一個有道德的人失去了信心,那這個口業就造大了。所以自己慧眼未開,不能夠輕易地相信自己的判斷。不能一看到,或者一聽到某一個人做了什麼行為,就立刻做出判斷。這往往是我們這一代人太主觀、太傲慢、太自我所導致的。

  第一,我們對這個客觀情況並不了解,來龍去脈是什麼並不清楚,結果就道聽塗說,馬上就下判斷。這就是太傲慢了。這也是因為我們的德行沒有根。為什麼說沒有根?因為《弟子規》上教導我們,「見未真,勿輕言」。事實情況我們都沒有了解清楚,我們就輕易地去傳,輕易地去說、去評判。這個就是自己的德行不夠。

  其次,我們說這個「知未的」「見未真」。再深入一步講,我們看到一個人的行為,我們能從他的行為中了解他的存心?我們沒有看到他的心,怎麼知道他是出於什麼原因來做這件事情的?所以我們往往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把一個有德行的人的行為給看錯了。所以我們現在這個時代,說實在的,做好事特別地難。為什麼特別地難?因為你的動機經常被人誤解。

  我們看看這個「孝」字,我們回到這個「孝」字。古代這個「孝」字,上面是一個「老」字,下面是一個「子」字。這個字告訴我們什麼意思?就是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體的,而不是兩個。如果有「兩個」這個觀念,這個孝已經不存在了。那我們現在有很多年輕人都說和父母有代溝。有代溝,孝就已經不存在了。為什麼有代溝?因為我們沒有體會到和父母這種一體的關係。我是我,父母是父母,沒有盡心盡力地和父母去溝通,沒有讓他們能夠理解我們。

  我們說讀書志在聖賢。我們讀了古代聖賢人的這些事跡,要效法他們的行為。而不是當成故事,說說算了。那我們看一看聖賢人他們是怎麼樣來孝敬父母的?我們看舜王。舜王的後母和弟弟,曾經三番五次地要置他於死地,但是舜王並沒有懷恨在心。即使自己得了天子之位,仍然還以不能夠得父母、兄弟的歡心為憂,經常到原野上去號泣。為什麼去號泣?因為自己為人子,為人兄的這個孝悌之道沒有做得圓滿。那最後怎麼樣?最後他用真誠心感化了他的後母,感化了他的弟弟。

  那我們看到這個故事,給我們什麼啟發?你看看他的後母,是三番五次地要置他於死地的。這樣的人都能夠被舜王所感化。那我們想一想,我們身邊有沒有像舜王的後母那樣,想三番五次地要置我們於死地的人?我們很幸運,身邊的人都是愛護我們,關心我們,生怕我們走錯路的父母、親人。但是我們連他們都感化不了,什麼原因?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我們現在的人愈來愈以自我為中心,愈來愈自私自利,心裡已經看不到父母的需要,裝不下父母了。把自己的妻子、孩子,自己的生活看得很重要,而忽略了父母的感受,這就是沒有仁愛心的表現,沒有一體的感受,所以離仁愛就愈來愈遠了。

  那我們看孔老夫子的很多弟子都是賢人,這些賢人在《淮南子》上對他們有一段描述,說:「孔子養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為文章,行為儀表,教之所成也。」說孔老夫子的三千弟子,每一個人在家孝敬父母,出門尊敬長輩,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社會大眾的表率。那我們看一看孔老夫子的這些弟子,又是怎麼樣來孝敬父母的?

  首先我們看一看曾子,曾子至孝是大家都明白的,都理解的。曾子有一次出門,他們家來了一位客人要找他,結果曾子的母親很仁慈,不希望這個朋友走了很遠的路,見不到曾子,那怎麼辦?情急之下,她就把自己的手指咬破了。母子連心,而且曾子他是一個真正的孝子,他的心中時時刻刻牽掛著父母。結果母親的手指一破,他就感覺到一陣心痛,知道母親有事,趕緊就往回跑。結果走到家裡才發現是來了朋友,父母還安好,就是想讓他知道家裡有人來了。

  我們想一想為什麼曾子他能夠有這種感受,父母在家把手指一咬破,他就能夠感受到?而我們現在的人,就是我們的父母把這個手咬斷了,兒女還仍然感受不到,這是什麼原因?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我們現在的年輕人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而且沉溺於欲望的滿足,感官的享受,當你想著怎麼吃喝玩樂,怎麼樣滿足欲望,怎麼樣賺更多的錢,謀取更高的位置的時候,我們的心都被這些五欲六塵給填滿了,心不再清淨了,感受不到父母和周圍人的需要了。所以如果一個人欲望很重的話,他感受別人痛苦的能力就會變得很弱;一個人太忙了,也會感受不到別人的痛苦。

  所以現在有的人說,我們大多數人過著一種「忙、盲、茫」的人生。第一個忙是一個忄加一個亡字,忙碌的忙。什麼意思?因為我們太忙了,所以我們的心已經不敏銳了,已經不覺悟了,就變成了第二個「盲」。

  第二個盲就是看不見,看不到父母家人的需要。譬如說在母親節的時候,很多的記者去採訪,首先採訪了一個兒子,你認為最好的孝敬父母的方式是什麼?結果這個兒子就開始誇誇其談:「我要掙很多的錢,我要買大房子,買豪華的車子,讓我的父母過上好日子,很有面子。」結果這些記者又去採訪他們的母親,說「請問您認為兒女最好的孝順您的方式是什麼?」結果沒想到這些母親無一例外地說:「唉,我也不想住什麼大房子,開什麼豪華轎車,我只希望我的兒女有時間多回家看看,陪我聊聊天,嘮嘮家常就夠了。」所以我們因為生活的忙碌、工作的忙碌、五欲六塵的忙碌,已經看不到父母家人真正的需要了,很難體會到他們的感受,所以就變成了第三個「茫」。

  第三個茫就是茫然的茫。雖然自己賺了很多錢,事業很成功,現在很多人事業成功的標準就是賺了很多錢。而中國古代的漢字確實是智慧的符號,這個錢左邊是一個金字,右邊是戈戈,金戈戈叫錢,什麼意思?如果我們用錢不理智,把錢看得太重,就不惜為了這個金,拿著兩把刀,兩把槍去互相殘殺。現在的人為了掙錢,顧不上照顧父母,顧不上照顧家人,也看不到他們的需要。最後雖然賺了很多錢,但是換得的是家人的怨聲載道,甚至是妻離子散,最後就茫然了,說我們這麼樣的辛苦不就是為了這個家!為什麼大家都不理解我,最後就茫然而不知所措。所以很多人說現在很多人窮得就只剩下錢了,這個話說得很有味道。

  為了這個錢,在賺錢的過程中忘記了朋友之間的道義,父母之間的恩義,兄弟之間的情義。最後雖然獲得了事業的成功,卻發現沒有一個是可以信賴的人,那不就窮得只剩錢了嗎!所以努力會有結果,但不一定會有好結果,就看我們是不是有真正的智慧,如果我們努力但是沒有智慧,可能南轅北轍,愈努力離我們的目標愈來愈遠了。從這個孝子曾參的身上,我們確實也應該反省自己,是不是真正用心體會家人的需要,這個是講的曾子的孝。

  這個「用勞」,還想到了孔老夫子的弟子子路的孝。「子路好勇」,他很勇敢,這個是他的特點。有一次子路就來見孔老夫子,說了這樣一段話,「以前我奉養父母的時候,自己是吃的野菜這樣非常簡單的食物,而要到百里之外為父母揹米。」因為他自己很孝敬父母,不能夠讓父母吃得和自己一樣的簡單,雖然家裡很窮,他自己吃的是很簡單的野菜,但是要到百里之外給父母去揹米,不論嚴寒還是酷暑,年年都是如此。等到他父母過世之後,他到楚國去出遊,跟從的車子有上百輛,隨從也很多,享受的俸祿也非常地豐厚,吃的是山珍海味,但是怎麼樣呢?他說:「思欲食藜藿,為親負米,不可得也。」雖然吃的是山珍海味,跟從的人車水馬龍,非常地有排場,但是他還想像以前那樣,到百里之外為父母去揹米,已經沒有這個機會了。因為什麼?因為父母已經都過世了,體會到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孔老夫子聽了之後就這樣說:「由也事親,可謂生事盡力,死事盡思者也。」意思是說子路這個人侍奉父母,做到了在父母生著的時候,能夠盡心盡力地供養父母,到父母過世之後還能夠思念父母,沒有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還有思親的這種情義。

  所以中國古人一年都要舉辦兩次祭祀。為什麼要舉辦祭祀?提倡「慎終追遠,民德歸厚」。謹慎地辦理喪事,追奠亡故的先人,這個民風就自然淳厚了。你看父母已經過世了,還能夠懷念父母,這是表達了一個孝子的知恩報恩,飲水思源的意識。這種情存得多麼深厚。所以提倡祭祀,民風就自然而然地淳厚了。

  再接下來講,「父母愛之,喜而弗忘;父母惡之,懼而無怨;父母有過,諫而不逆;父母既沒,必求仁者之粟以祀之。此之謂禮終。」當父母喜愛我們的時候,做子女的一定是高興而不敢忘懷;父母厭惡、嫌棄我們,做子女的應該深加警惕,而沒有埋怨;父母有了過失,要婉言勸諫,而不敢忤逆;父母過世之後,「必求仁者之粟以祀之」,就是以正當所得的收入來祭祀他們,這才是有始有終的孝親之禮。

  這個「小孝用力」,給我們講是要養父母之身;「中孝用勞」,這個「勞」是功勞,「尊仁安義」就是自己要走在道德的路上,這個是養父母之心。即使父母厭惡我們,我們也沒有怨言,這個就是讓我們時時刻刻培養起不和任何人起對立的一種意識,把這個作為自己待人處世的一個原則。我們從對待父母的身上,培養起了一個對待任何人的為人處世的原則。如果我們對父母有悖逆之心,那我們走上工作崗位,對領導、對長官、對朋友、對同事也會有這種悖逆之心。

  最後講「必求仁者之粟以祀之」,這個也是養父母之志。因為父母不僅僅希望我們能夠贍養好父母,更希望我們能夠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能夠走在道德仁義的路上,這個才是盡到了有始有終的孝親之禮。

  那我們看下一句,第八十四句: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九《孝經》。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我們這個身體都是來自於父母,被稱為父母之遺體,所以要善待自己的身體,不讓父母為我們擔心。「身有傷,貽親憂」,如果我們身體有損傷,或者經常感冒、發燒、得病,都會讓父母為我們憂慮。『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修養自身,奉行道義,讓自己立身處世都能夠走在道上,這個是使父母的聲名能夠揚於後世。因為一個孝子,他做了好事,做了善事,建功立業。人們必定會想到有這樣一個好兒子,是他的父母所生養教育的,所以他自己名聲顯揚於後世,也會使父母獲得榮耀,這是實行孝道的最終目標。所以實行孝道,開始於侍奉雙親,推廣於事奉君王,最終的目的則是立身行道。這個就是告訴我們善事父母,要做到這個「善」字非常地不容易。

  在《弟子規》上也有很多的要求,特別是在《弟子規》的「入則孝」前四句話這樣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個「父母呼」不僅僅是呼喊我們的名字。當呼喊我們的名字的時候,我們不能待搭不理,裝沒聽見,頂多不耐煩地回答一句:「幹嘛了,你沒看我忙著嗎?」這個就是不孝了,這個是從淺層次的意思講這個「呼」。父母這個呼,不僅有呼出來的,呼喊你的名字,還有一些呼聲是沒有用語言表達出來的,你要善於去體會。譬如說父母希望我們做什麼呢?父母培養我們一次,是希望我們學做君子,學做聖賢;希望我們學有所成,為國家、為民族有所貢獻;甚至希望我們能夠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繼承起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責任;希望我們立志高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成為一個對國家、人民有所貢獻的人。這些全都是父母的呼聲,那我們有沒有盡心盡力地來滿足呢?所以我們把自己的學業學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自己的本分盡到,進而去承傳優秀傳統文化,這都是在回應父母的心聲。所以這個「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才是孝的終結。

  再看下一句,第八十五句:

  【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富貴不離其身。然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蓋諸侯之孝也。《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九《孝經》。這句話講的是諸侯如何盡孝,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那些省長、省委書記們,應該如何盡孝。這一句話也告訴了我們,身為領導者、在位者,如何長久地保持富貴。

  「在上不驕,高而不危;諸侯在民上,故言在上,敬上愛下,謂之不驕,故居高位而不危殆也。」這句話就講,諸侯高高地處在人民之上,所以是講在上位。他能夠做到尊敬天子,佑愛黎民百姓,這個就是不驕慢了。能夠做到這一點,就是能夠身處高位而沒有發生傾覆的危險。一個人身居高位,能夠敬上愛下,沒有傲慢之心,儘管地位再高,也不會發生被傾覆的危險。「制節謹度,滿而不溢。費用約儉,謂之制節。奉行天子法度,謂之謹度。故能守法而不驕逸也。」費用能夠節儉、節約,這個就叫「制節」。奉行天子的法度,不違犯,這個叫「謹度」。所以一個人他能夠節儉又守法,即使財富再豐裕,也不會奢侈浪費,這個就叫「滿而不溢」。

  「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居高位而不驕,所以長守貴也。」高高地居於位置上,但是沒有被顛覆的危險,所以才能夠長久地保持這個尊貴的地位。「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雖有一國之財而不奢泰,故能長守富。」這個諸侯,都是擁有一個諸侯國的財富的人,雖然擁有這麼多的財富,但是不奢侈不過分,這樣才能夠長久地守住財富。「富貴不離其身,然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富能不奢,貴能不驕,故云不離其身。」就是一個人雖然身處尊貴的地位,而且能守住財富不離其身,這樣才能夠保住自己的國家,使人民和樂相處。這就是諸侯的孝道。

  《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個「戰戰」,就是恐懼的樣子;「兢兢」,就是戒慎的樣子;「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個就是好像站在深淵面前,或者是在薄薄的冰上行走,都是非常地危險,要特別地小心謹慎。這一句話就是告訴我們,諸侯要能夠盡孝道,就必須做到制節謹度,做到滿而不溢。這個驕慢,還有奢侈,可以說是現在領導者特別嚴重的兩個問題。

  在《易經》上告訴我們「一陰一陽之謂道。」什麼意思?我們觀察天地自然的變化都是盛極必衰、消極必長。這個物極必反的道理,在我們的自然界中時時都有表現。譬如說有日就有夜,有寒就有暑,有春夏就有秋冬,有潮漲就有潮落。那麼古人觀察了天地自然的規律,用來指導我們的人生,就告訴我們不能夠驕慢,不能夠太過分。為什麼?太驕慢了就會給自己招致危險,所以《易經》上說「人道惡盈而好謙」,人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厭惡驕滿的,喜歡謙虛的,所以謙卦六爻皆吉。

  在《易經》之中有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六爻。六爻的爻辭有凶有吉,但是在所有的六十四卦之中,只有謙卦是六爻皆吉的。這個謙卦的卦象就是地山謙。什麼意思?高山本來是在平地之上的,但是在謙卦之中這個高山寧願居於平地之下。我們想一想,一個人如果有權有勢,又才華橫溢,這個時候皇帝都會對他有戒心,群臣也會對他有嫉妒之心,那怎麼辦?就像曾國藩這樣要推功於上,讓利於下。這個事情做好了,不能夠把功勞攬在自己的身上,推給皇帝,推給領導,說我都沒有做什麼,都是領導的支持,領導不支持,我這件事做不成。讓利於下,把這個利益不能夠自己去貪得,貪得無厭就會招致怨恨,要把利益分給屬下,沒有屬下的支持和辛勞付出,這件事也依然辦不成。所以說是推,其實他也不是推。他是真正明瞭了這個事實真相,知道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不是一個人聰明智慧的結果。如果沒有領導的支持,你確實這件事做不成;如果沒有下屬辛勤的付出,你這件事也依然做不成。

  所以這個謙卦,確實是懂得了宇宙人生真相的人給我們提出的為人處世的原則。所以《尚書》上說「滿招損,謙受益,實乃天道」。謙虛給人帶來利益,驕滿給自己帶來損失,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道理。為什麼滿招損?因為一旦一個人驕滿了,認為自己比別人都強了,他就不會再有好學的品質,他的人生就很難再進步了,所以給自己招來損失。這些道理,都是古代聖賢人觀察天地之道給我們提出的怎樣長久地保持富貴的方法。那我們現在的領導者,如果學一學這些教誨,那就不會出現這麼多的鋃鐺入獄的現象了。

  那我們今天時間到了,就先學到此地,我們下次再繼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