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諸位朋友,大家好。我們繼續學習《群書治要》,請看第七十七條:

  【故君子不恤年之將衰。而憂志之有倦。不寑道焉。不宿義焉。言而不行,斯寑道矣。行而不時。斯宿義矣。是故君子之務。以行前言也。】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四十六《中論》。

  「恤」就是憂慮的意思。『君子不恤年之將衰,而憂志之有倦。』君子不憂慮自己年老力衰,而是擔心什麼?而是擔憂自己的志向退怠了、志向動搖了。從這一句話中我們看到,聖賢人、君子人所擔憂的和我們一般世間人所擔憂的事情有所不同。

  古人曾經這樣說:「貧不足羞,可羞是貧而無志」,貧窮不是值得我們羞恥的,羞恥的是什麼?「貧而無志」,貧窮卻沒有志向。一個人沒有志向,沒有使命感、責任感,就不能夠改變他家裡的貧窮。當然,這個貧窮不僅僅是指經濟上的貧窮、物質上的匱乏,它也講思想上的貧窮、精神上的貧窮。特別我們要明理才能夠改變貧窮的命運。要學習聖賢教誨,才知道這個貧窮它的因在吝嗇。所以應該怎麼樣?要懂得布施,愈施愈多,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改變貧窮的命運。

  「賤不足惡,可惡是賤而無能」,身分地位不是很高,這也不是值得人厭惡的事。「賤不足惡」,這個不是值得人厭惡的事。可厭惡的是什麼?是自己瞧不起自己,又不去提升自己的道德和才能,自暴自棄。

  「老不足嘆,可嘆是老而無成」,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自然規律,所以老了不值得嘆息。可值得嘆息的是到老的時候一無所成,一生都虛度了光陰。所以我們看孔老夫子他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孔老夫子給我們示現了一個老,但是學而不厭的榜樣。再給我幾年時間,五、十以學易,這樣就可以沒有大的過失了。活到老,學到老,一天都沒有空過。

  「死不足悲,可悲是死而無補」,一般人一談到死,就覺得很悲哀,其實這個死不足悲。對於世間人來說,可悲的是我們離開這個世間的時候,回想往事,自己的一生對這個家庭、對這個社會、對這個國家、這個民族、這個世界沒有一點點貢獻和幫助,這才是真正值得可悲的事情。所以我們人來到這個世間都是有使命的,都是來服務、來奉獻的,要留下一點精神,留下一些道義、情義、恩義。正如文天祥所說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因為我們的存在,為他人,特別是我們的親人、朋友,還有世界的人,都能夠有所貢獻,給他們帶來幸福、帶來改變。

  所以君子不擔憂自己年紀大了,擔憂的是自己的志向沒有始終堅持,沒有再繼續為社會服務。在《了凡四訓》中有一句話說「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一個人他有了志向,人生有了目標,才有根、才有生命力。假如一個人沒有志向,每一天就是吃了睡、睡了吃,那就和動物沒有兩樣了,就如同是行屍走肉。

  一個人上了年紀,他的人生經驗、閱歷都很豐富,把自己的人生智慧、人生的經驗教訓分享給子孫後代,讓他們的人生可以少犯很多的錯誤。所以古人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人老了之後,要能夠變得更加慈祥、更加溫和,而不是在逞強鬥勝,和人家對立。不能夠年紀大了,變得特別地計較,脾氣又大、貪心又重,還倚老賣老,這樣整個家庭就被搞得緊張兮兮的。一個老人做得好,對於家庭的和諧至關重要,而且還可以調和家裡的摩擦和糾紛。所以人老的時候,也要會當老人。

  下面講『不寑道焉,不宿義焉』。「寑」就是睡覺,這裡邊引申的意思就是停止、止息的意思。「不寑道焉」,就是不讓道業停止。「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時時都要保持在精進用功當中。「不宿義焉」,這個「宿」就是過夜,引申為拖延、停留。「不宿義焉」,就是不要讓所學的義理拖延、停留。不要學了一大堆典章詞句,但是都沒有去做,沒有去力行。《弟子規》上也說:「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

  現在社會上有很多有知識沒有文化的人,什麼叫有知識沒文化?譬如說,我們學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話我們小的時候就會背,考試的時候也能夠把它寫出來得滿分,但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把饅頭、米飯還隨意地丟棄浪費,這個就叫有知識沒有文化。所以我們看到現在的大學生,這個浪費的現象都非常地嚴重,每一天食堂裡浪費的糧食都數不勝數。這些就告訴我們,《弟子規》的學習、做人的教育被大大地忽視了,高等院校也變成了高等知識技能的傳習所,這就是教育的悲哀。

  從這一句話上我們看到,聖賢人的心念,他念念在道上,而不是在五欲六塵、自私自利上,他和我們一般人所想的、所擔憂的的確不同。譬如說《論語》上就記載,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孔老夫子所擔憂的是什麼事?擔憂四件事:首先,「德之不修」。

  什麼是德?要明瞭什麼是德,首先得知道什麼是道,這個道就是本心,也就是真心。它「寂照湛然」,它的特點就是寂照湛然。「寂者不動」,這個是說它的定力。「照者光明」,這個說的是它的智能,也就是說道它具有這樣的特點。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定智湛然,有定有慧。在《禮記・中庸》上講:「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天命」就是天然而有的意思。這個「性」是人人本有的,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故云「天命之謂性」,這是講人的本性。「率性之謂道」,這個「率」就是循著、順著的意思,循性不變即曰道。就「循性不變」而言,這個道就是性,性就是道。

  那什麼是德?《六書精蘊》講「直心為德」,「行道而得於心為德」。古代的這個「德」字,上面是一個直字,下面是一個心字,「不動謂之性,動則謂之心,此心正直,故曰德。」也就是說這個真心初動之時,這個動就是指動念頭,真心起念頭之時,如果你初動就能夠覺察,就沒有失其明,這個時候就叫明德。如果你不能夠覺察,就會妄動,妄動怎麼樣?「妄動,則昧矣」,「昧」就是昏昧,「昧則轉為凶德」。所以必須省察修治「使復其明」,就是你必須要修,「修」就是《大學》上所說的「明明德」,要把你本有的明德給它彰顯出來。「德之不修」,就是已教給你德,但是你卻不去修治,不知道從何修起、從何學起。

  「學之不講」,學術必須講究。學術指詩書禮樂,必須講解、講習才能明瞭,所以教學特別重要。在《禮記・學記》上講「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就像我們現在社會,五倫關係都紊亂了,這是什麼原因?原因很簡單,就是在十年文革的時候,「批林、批孔、批周公」,儒家被打倒了,沒有人再把五倫大道的規律給大家講解出來。結果父子之間的親情不見了,還出現了兒女去揪鬥父母的現象;老師不受尊敬了,學生還去批鬥老師;夫妻被分成了不同的派別,同床異夢。所以這個五倫關係徹徹底底地顛倒了。

  儒家被打倒了,沒有人講五倫關係該如何處理,它的影響一直到現在,那就是即使我們對自己最親近的人都不能夠完全信任。為什麼?因為我們經歷了文革,在那個時候,我們連最親近的人,包括我們的父母、老師、妻子、丈夫,都可以互相揭發、互相背叛。那麼請問,在這個世間上還有誰值得徹底相信?所以這個五倫大道,不僅沒有人講了,而且是被徹底顛覆了。

  現在我們看到,傳統文化的公益論壇在全國普遍的召開,它講的內容深得人心,受到人們歡欣喜悅地接受。什麼原因?就是因為這個道是恆常不變的規律,是自然而然的本性,所以你講這些符合本性。雖然儒家被批倒幾代了,好長時間沒有人講了,但是一經提醒,還是很容易被接受。

  儒家文化有幾代人沒有講了,我們的社會人倫關係紊亂了,結果出現了什麼樣的問題?譬如說,有一個孩子他去參加了《弟子規》的學習班,學習了一段時間,都來分享學習體會。這個學生走上台來這樣說:「在學習了《弟子規》之後,我才知道為人原來要孝敬父母。」我們聽了這句話覺得很奇怪,我們經常指責孩子,說你不知道為人要孝敬父母嗎?但是我們仔細想一想,這個孩子從哪裡學到的孝敬父母?在中國的傳統社會都是大家族,父母和爺爺、奶奶和長輩全都住在一起,這個孩子從小從他自己父母怎麼樣照顧爺爺、奶奶的身上,就學到了如何孝順父母。而走到學校之後,他上的第一堂課就是老師教導他如何孝敬父母。他從小接受了這個教育,自然知道應該怎麼樣才是孝敬父母。

  但是現在,現在的孩子基本上不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父母也不會特別地孝敬自己的父母,偶爾週六、週日帶著孩子回家去探望父母。這個爺爺、奶奶知道孫子要來了,可能頭兩天就要準備菜、準備好吃的來迎接。這個孩子吃完之後,父母帶著他就走了,留下了一大堆的碗筷,還要讓爺爺、奶奶去收拾。結果怎麼樣?結果這個孩子沒有從他自己父母的身上真正學會如何孝敬父母。所以孩子很無辜,因為什麼?因為他從來就不知道到底應該怎麼樣孝敬父母。

  我們回想自己的人生經歷,我們從小學一直上到了博士,但是沒有一堂課教過我們如何孝敬父母的,所以確實是「人不學,不知道」。現在人對父母的態度和古人大大地不同,也是有原因的。

  另一個孩子,他走上來分享的時候這樣說,他說:「在沒有學習《弟子規》之前,我每一天所想到的就是如何去謀害父母。」這個孩子的母親就坐在台下聽,眼淚唰唰地往下流,為什麼?因為她在平時說起自己的兒子的時候,是一臉的驕傲,說你看我這個孩子很聰明,國家奧林匹克的競賽都是一等獎;不僅如此,還多才多藝,怎麼樣?鋼琴是國家的幾級水平,說起來可謂一臉的驕傲。但是,就沒想到這樣一個在母親的心目中非常聰明能幹的兒子,說出了這樣一段讓母親傷心的話。

  所以現在的兒女心裡真正在想什麼,做父母的了解嗎?你看他每一天都在電腦面前,看似很用功,但是在學什麼內容?結果把那個殺盜淫妄的內容全都學到了。現在網路、電視用四個字來概括它的內容,可以說就是暴力、色情。這些孩子很小就接觸到了網路、電視,很容易受到污染。所以這個事情我們看到了很多、聽到了很多,更覺得傳統文化的弘揚迫在眉睫。如果我們再不講傳統文化,真的是下一代就要被斷送了,被西方的這些價值觀給毒害了。所以我們現在確實是在和時間賽跑。

  我們看到現在社會的這些新聞,兒女把父母給殺害的,兒媳婦把公公婆婆趕出去的、不贍養的,兄弟因為一點點遺產吵上法庭、大打出手的,這些數不勝數。原因何在?原因很簡單,就是人倫大道沒有人講、沒有人學習了。所以教學很重要,教學的人也應該受到特別地重視和尊敬。所以我們看中國古代的「儒」字,這個「儒」字是一個單立人加一個需字,告訴我們這個「儒」是人之所需,是我們社會所急需的。為什麼是我們社會所急需的?因為學儒的人如果不受尊敬了,他自己不受尊敬沒關係,他所講的道不受尊敬了,這個道就弘傳不下去了。弘傳不下去,左丘明所說的「人棄常則妖興」,這些怪異的、妖魔鬼怪的現象全都出現了。反之,如果我們能夠尊師重道,就像《淮南子》上所說的:「孔子養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為文章,行為儀表,教之所成也。」孔老夫子培養的徒弟有三千多人,他們的言語行為都是社會大眾的表率,在家能夠孝敬父母,出門能夠尊敬長輩、尊敬領導,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可以讓人們所效法。這靠的是什麼所成就的?靠的是教育所成就的。

  我們今天也看到,在上淨下空老教授的學生當中,也出現了很多社會大眾的表率。譬如說我們看到劉素雲老師,做事情一絲不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確實是一個合格而優秀的共產黨員;還有蔡禮旭老師,為了弘揚《弟子規》來到了祖國大陸,推著自行車把《弟子規》送到了千家萬戶,把無數人帶上幸福的人生;還有像我們的胡小林老師,他自己首先力行《弟子規》,把自己的毛病習氣改正過來,又在整個企業力行《弟子規》,學習大乘佛法,把大乘佛法深入透徹地講解出來,讓無數人對傳統文化生起了信心;還有蘇州固鍀的吳念博董事長,他把傳統文化的教學引入到企業之中,不僅僅把固鍀變成了一個和諧的企業,變成了一個幸福企業;還有我們的陳大惠老師,放下了中央電視台的高薪待遇,無私無求地做一個弘揚傳統文化的義工,為了弘揚正法廢寢忘食;還有謝奕輝董事長,他在潮州潮安區興辦了道德大講堂,幾年來免費、義務地為社會大眾傳播倫理道德的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三、四年來改變了幾萬人,其中有七、八千人都是領導幹部。經過七天的學習,可以使這些人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腐敗為廉潔。現在這個道德講堂也受到了政府的認可,被廣東省掛了牌,立為家庭倫理道德教育基地。還有很多不願透露姓名的學生,分布在祖國的各行各業,世界的各地,為了弘揚傳統文化,默默無聞地付出。

  這些學生之所以有這樣的表率作用,都是因為接受了好老師的指導,長期聽受老法師的講經教學。所以這個教學特別地重要,能夠教學的人也應該受到國家特別地禮遇和尊重。所以國家是否有真正的人才,也是取決於是否有真正的好老師來教導。古人所謂「天下有真教術,斯有真人材」。縱觀今日的世界,能夠真正把傳統文化的道理、儒釋道的精髓,能夠清楚、明白、透徹地講出來的,我自己孤陋寡聞,我也只看到了上淨下空老和尚。

  在《尸子》上,《群書治要》中有一本書叫《尸子》,它給我們做了一個比喻,告訴我們尊師重道的重要性。它說,譬如你們家的房屋著火了,有人過來幫你把火給撲滅,那你一定對他感恩戴德。但是上了年紀的人、有經驗的人很早就提醒你,讓你把煙囪做好,要把牆的縫隙塗好。如果你按照老人的教誨去做了,保證你終身都不會有失火之患,但是你卻把它當成了耳旁風,覺得真煩、真嘮叨。

  同樣的道理,如果一個人現在被關進了監獄,如果有人能夠託關係、走後門,把他從監獄裡撈出來,使他免於牢獄之災,那麼會怎麼樣?他們全家的人都會對這個人感恩戴德。為什麼?因為他出來之後,可以孝敬父母、照顧妻子、教育兒子。所以你看,他們全家的人都能夠對這個把他救出來的人感恩戴德。

  問題是什麼?問題是那些教導人們仁義慈悌道理的人,告訴你做人要仁愛,仁者愛人,要考慮對方的需要;做事要有道義,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還要助人為樂。你按照這些道理去做,保證你終身都不會犯罪,也根本不會被關進監獄。

  但是遺憾的是卻沒有人對這些宣講倫理道德教育的人、弘揚傳統文化的人感恩戴德。這個比喻非常地形象,告訴我們社會的道德風氣之所以不好,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那些講道德、行道德的人沒有被重視。這個就是給我們講教學、講學的重要性,「學之不講」是孔老夫子特別擔憂的事。

  那我們看,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在隋朝末年戰亂之後,短短的時間內就開創了「貞觀之治」,使得天下太平、萬國來朝,就是因為他本身特別尊師重道。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這三代皇帝,更是禮請儒釋道的大德為國師,堅持講經教學,並且把這設立為國家的制度來遵循。

  在《中國禮制史》上就記載,說滿族人在入關之前就已經行過祭孔大禮。你看,他是滿族人,但是對孔老夫子非常地尊敬,在入關之前就已經行過祭孔大禮,入關之後,更加清楚地定立了祭孔的制度。譬如說康熙二十三年,他南巡回來的時候,他就特意到曲阜拜先師廟,拜孔廟,行的是三跪九叩首的禮,而這種禮實在是當時的臣下對皇帝所行的最重禮;不僅如此,他還將曲柄黃蓋留給孔廟,這就是將天子所用的儀仗留供孔廟之用,把天子所用的儀仗來供養孔廟,供在孔廟。

  在《清志》上也記載:「雍正元年,詔追封孔子五代王爵;四年,釋奠獻爵,改立為跪。」雍正四年的時候,在祭孔的釋奠禮之中,把立就改成跪,說明雍正皇帝對孔老夫子的尊重。「八年,曲阜重建廟成,『黃瓦畫棟,悉仿宮殿制』。」在雍正八年的時候,曲阜的孔廟重新建成,它使用的材料都是黃瓦,琉璃瓦,雕梁畫棟,都是仿著皇宮的建制。「光緒三十二年,尊祭孔升為大祀」,就是把祭孔這個禮定為國家大的祭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雍正二年,曲阜闕里孔廟因為火災而損壞,雍正帝知道這件事之後,立即祭告孔子,並派官員赴闕里監修。八年十月,孔廟修復完畢,他就命皇子再到當地告祭孔子,並在十一月設立專業官員掌管孔廟的一切事務。

  我們從這些故事當中就可以看到,滿清的皇帝對於先聖孔子的尊崇達到了非常高的程度,甚至遠遠超過了漢人統治的前代。

  國君之所以應該重視講學,就是因為國君的職責是踐行聖道,而老師的職責是傳承聖道。所以國君應該對那些能夠講聖道的人、講儒釋道的教誨的人,給予特別的尊重。只有這樣才能夠修德明道,進而平治天下。我們看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興衰,可以總結出這樣一個規律:凡是尊師重道的時期,重視教學、重視講學的時期,都是政治清明,乃至盛世出現的時期;凡是輕師賤道的時期,都是王朝走向衰敗和滅亡的時期。所以在《荀子・大略》上說:「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這是一個歷史規律。

  在《群書治要.呂氏春秋》上,也寫了這樣一段話,告訴我們為什麼必須要尊師。這段話是這樣說的:「先王之教,莫榮於孝,莫顯於忠。」古聖先王的教誨沒有比孝更光榮的了,沒有比忠更顯揚的了。也就是古聖先賢教育我們什麼?教育我們對父母孝、對國家忠,這兩個內容最重要。「忠孝,人君、人親之所甚欲也;顯榮,人臣、人子之所甚願也。」忠孝,就是對國家忠、對父母孝,這是君主還有當父母的人所特別想得到的、想要的;顯揚和榮耀,也是做人臣的,就是做臣子的,還有做兒子的,最希望得到的。「然而,人君、人親不得所欲,人臣、人子不得所願,此生於不知理義。」但是問題是,往往做君主的和父母的,得不到自己所想要的,就是得不到忠臣孝子;而做臣子的和做兒子的,也往往得不到所希望的,也就是上面所說的富貴顯耀。那問題出在哪?問題都是因為不知理義。譬如說,你本來想飛黃騰達、名揚後世,但是你沒有學習,結果貪污受賄了,就半途而廢、鋃鐺入獄了。「不知理義,生於不學。」不知理義又是因為不學的緣故。「是故古之聖王,未有不尊師也。」所以古代的聖王,沒有不尊敬老師的。

  在下面,它又列舉了歷史上的十位聖人、六位賢人,告訴我們,他們沒有一個是不尊敬老師的。最後又提醒我們說:「今尊不至於帝,智不至於聖,而欲無尊師,奚由至哉?」現在,我們的位尊,我們的地位尊貴比不上古代的帝王,智慧也不如古聖先賢,但卻不尊師,靠什麼來實現道?靠什麼來得到道?「此五帝之所以絕,三代之所以滅。」這就是五帝三代之所以絕滅的原因。這個就是說,五帝三代之後,因為不再尊師重道,所以才沒有再興起盛世。

  這個就是我們講孔老夫子所擔憂的「學之不講」。因為學之不講,就沒有人明理義。沒有人明理義,悖德、悖理、悖法的事情就層出不窮了。所以社會諸多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沒有教授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

  孔老夫子擔憂的第三件事是「聞義不能徙」。「聞義不能徙」,「聞悉奧義,當遷徙之,如義而行。」也就是說,你聽到了正確的、符合道義的事,就應該把自己錯誤的行為改正過來,而按著這個道義來行動。聽了對的要守住,不對的要趕快遷到義。有一種註解把這個「徙」解作「從」,這個「從」就是跟從的意思,理解為跟著學,也能講得通。

  「聞義不能徙」是什麼原因?原因就在於習氣太重,習慣成自然。所以長時薰修很重要,我們學習傳統文化並不是聽了一次課、兩次課,道理明白了,你就能夠做到,重要的是按著道理去做,時時地提醒自己如義而行,所以不能夠不重視薰修的力量。就像我們這個衣服放在櫃子裡,衣服本身沒有香味,但是我們放了一些麝香在衣櫃子裡,長時地薰,長時地薰,薰得久了,這個衣服上也就染上了香氣。一個人修正自己的行為,道理也是如此。我們經常聽聖賢教誨,聽仁義禮智信的道理,慢慢地自己也就變成了謙謙君子。

  放下習氣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什麼放不下?還是因為理上不夠透徹。真正看得破,就一定能夠放得下。就像我們老法師經常比喻的,說在這個桌子上有一個金子、有一塊石頭,如果你真正地明瞭了這個金子的價值比石頭重,那你一定去拿這個金子,不會再去拿這個石頭。但是我們現在還是去拿這個石頭,還是習氣改不掉,原因在哪裡?就是不知道放下的快樂,不知道放下之後得到的喜悅,比不放下那種是不可以相比擬的。你不明白這個道理,你還沒有認識到金子比石頭貴重,所以你還是要拿那個石頭。這也告訴我們,長時薰修,要把道理搞清楚、搞明白、搞透徹,對於放下也是很重要的。

  「不善不能改」,如果我們不學孔子之道、不讀《論語》,就不能夠辨別是非、善惡、美醜,不知道什麼是義、什麼是不義,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學了之後,重要的是能夠改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昨天有過,今天能改過來,改過來這個人就是好人;不僅是善,而且是大善,這個改過是大善,沒有比這個善更大的善了。古人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這個就是告訴我們,沒有人生來就是聖賢人,聖賢人也都是從凡人一點一點修出來的,在沒有成聖成賢之前,就免不了會犯這樣或者那樣的過失,但是重要的是我們學了傳統文化,聽聞了聖賢教誨,就要能夠勇猛精進把過失改正過來,這才是最大的善。

  最後,孔子說「是吾憂也」,說明孔子對教學也有憂患的事。孔子憂患什麼?孔子教人成聖成賢,但是學生這四條都做不到,做不到,人才就教不出來,這是孔子為師者的憂慮。當然我們看了這一句話,也是要警醒自己,自己不要成為孔子所擔憂的弟子。如果我們是「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也,不善不能改也,那我們就不能夠成為聖人真正的弟子,這個聖道也就不能夠從我們的手上傳下去。

  這個也告訴我們,要成聖成賢,就不能夠擔憂世間人所擔憂的事。世間人一般都擔心什麼?升官升不了,發財發不了,求美色求不到,求升學升不上。這是一般人所擔憂的,離不開四個字,那就是財色名利,都是在這裡邊轉圈子,而不知道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質、靈性修養。孔子所擔憂的恰恰是和一般人不一樣,他也是提醒弟子要把擔憂的重點、關心的重點給改過來、轉過來,不要擔心財色名利獲得不了,而是應該擔心什麼?擔心自己的修養不夠,靈性不能提升,辜負了老師的希望。

  在蕅益大師的《論語點睛》上,說了這樣一句話:「真實值得可憂慮的事,是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這些才是真正值得人憂慮的事。但是,可惜的是很多人的憂慮都不在這些方面,所以也就沒有真樂可言。為什麼?因為我們有求,而且求還都是向外求,求財、求色、求名、求利,好像沒有這些自己的人生就不滿意,沒有安全感。實際上,我們向外求永遠得不到安全感,為什麼?因為你求財,財得不到,失去了,你安全感就不在了;求色,求有一個人關心你、愛護你,但是一旦他的心變了,你這個所依靠也就失去了,你也會有求不得的苦。名利亦復如是。所以只要你的心是向外馳求的,就總有求不到的痛苦、求不到的煩惱,這個問題永遠得不到解決。

  聖人他明白這個道理,他不向外去馳求,他向內去求。為什麼?反求諸己。因為我們本性之中,財富還有智慧、能力、德相全部具足,是求在我者也,所以你能夠求到。所以我們體會到為什麼孔子、顏回能夠有孔顏之樂。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因為他沒有向外去求,他求的是內在的,時時在道中,時時感受到法喜。這個就是顏回他也是學到了聖人的品質,他真正知道值得憂慮的是什麼,而不被財色名利所動搖,所以也沒有求不得的煩惱。

  這個喜悅,古人把它稱為法喜充滿。這個法喜、真樂,是從內心源源不斷地湧現出來的喜悅,不是靠外在的刺激所獲得的。像有人去唱一個卡拉OK,打一個高爾夫球,請朋友吃一頓飯、聊聊天,覺得很快樂,但是一旦這些外在的條件不在了,你這個樂也就隨之失去了。而學道的人、修學的人,他能夠體會到一種發自內心的,像泉水湧出來的喜悅,這個世間的五欲六塵的誘惑就很難動搖他了。可惜的是一般人沒有體會到這種快樂,所以,也只能以追求外在的刺激所帶來的快樂來滿足自己。

  我們再接著看下一句說,『言而不行,斯寑道矣』,自己講出來的話、說出來的言語,或者答應了別人的事情,卻不能夠去做到、不能夠力行,這就是讓道業荒廢、停滯下來。

  『行而不時,斯宿義矣』,這個「時」可以理解為及時,也可以理解為適時,要選擇適當的時機去行,雖然你這個道是好的,也是有好心,但是選擇的時機不對,時節因緣不到,那也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當然這個「時」也有時時、長久的意思,也就是說你做了之後,又不能夠長久地堅持下去,就等於是半途而廢,這樣也是讓義理空守,沒有辦法落實。

  這段話讓我們感覺到,人過這一生要過得有意義,首先要有志向,要發勇猛的心。「成己成物」,首先要成就自己的德行,進而去成就他人的德行。也就是《大學》開篇所說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開顯自己的明德,再幫助他人開顯別人的明德,這個就是人生最重要的價值。而把成就自己、成就他人都達到究竟圓滿,這就叫「止於至善」。這是我們的人生志向,要發勇猛心立志。接著還要有長遠心,所謂發心容易,恆心難,這個就是要對治我們的懈怠,對治我們沒有恆心的習氣,要能夠堅持自己的志向,愈挫愈勇。

  這個「行而不時」,這個「時」就是長久保持,不能夠長久保持說明什麼?說明我們的長遠心不夠。如何才能夠時時保持長久心不變?我們看一個故事,題目是「兩隻狼的交戰」,給我們很多的啟發。

  一位年邁的北美切羅基人教導孫子們人生的真諦。他說:「在我的內心深處,一直在進行著一場鏖戰。交戰是在兩隻狼之間展開的。一隻狼是惡的,牠代表恐懼、生氣、悲傷、悔恨、貪婪、傲慢、自憐、怨恨、自卑、謊言、妄自尊大、自私和不忠。另外一隻狼是善的,牠代表喜悅、寧靜、謙遜、仁慈、寬容、友誼、同情、慷慨、真理和忠貞。同樣,交戰也發生在你們的內心深處,在所有人內心深處。」聽完他的話,孩子們靜默不語,若有所思。過了片刻,其中一個孩子問:「那麼哪一隻狼能獲勝?」飽經世事的老者回答說:「你餵給牠食物的那一隻。」

  所以我們經常接觸什麼樣的人,我們經常接受什麼樣的教誨,我們也成為什麼樣的人,受到什麼樣的影響。所以我們每天親近經典,每天以古聖先賢的榜樣來期許自己、要求自己,就不容易退心了。所以經典不可一天不讀,不可一天不講。如果一天不學習經典,一天不聽經、不講學,自己的很多習氣都會冒出來。古人說:「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在古代的時候,人人都學習聖賢經典,整個社會的氛圍都是仁義禮智信,在這個時候還「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那就可想而知,在我們現在這個社會,聖賢經典幾乎沒有人講了,而且整個社會都是財色名利、五欲六塵的誘惑,在這種環境下,一日不讀書,保證是面目可憎。所以薰習很重要。

  『是故君子之務,以行前言也』。所以君子最重要的要務就是踐行前言。「前言」就是我們剛剛講的這些話、這些重點。這就是告訴我們要立志、要發願,然後趕緊去力行,沒有絲毫的懈怠,要做到言行一致。「行前言」,這個「前言」也可以指我們曾經講過的話,古聖先賢的教誨,或者我們曾經給別人的許諾,都應該終身不忘,全心全意地去做到,去圓滿自己的諾言。

  在《論語》當中,也有很多話都是強調要言行一致。「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這兩句話裡邊都有「恥」,我們從這裡體會到,古代的讀書人以什麼為最羞恥的事?就是自己的言行不一致,這是最讓他感到羞恥、感到無地自容的事。所以他就會不斷地督促自己,要做到一個言行一致的人。這個羞恥心也就是他立身行道源源不斷的動力。

  古人還說:「君子不恥身之賤,恥道之不行;不憂命之短,憂百姓之窮。」一個君子人不羞恥自己的身分低微、貧賤,而羞恥大道不能夠通行;不擔憂自己的命不夠長,壽命太短,而擔憂的是百姓之窮。我們想一想,現在百姓的窮不是窮在經濟上、物質上,而是窮在精神上、思想上。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更應該有一種使命感和責任感,把這麼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下去,解決人們思想上的貧窮,這是我們的責任所在。

  我們今天就先學習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