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五百零七面,倒數第五行,從「智慧勇猛」看起:
「智慧勇猛。謂智慧明了銳利,能破煩惱憍慢賊軍,故云勇猛。如《智度論》云:智慧箭勁利,破憍慢諸賊。又《維摩經》云:以智慧劍,破煩惱賊。」我們就看到此地。這是說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確確實實是得彌陀本願威神的加持,特別是說凡聖同居土。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身分還是人的身分,為什麼?煩惱一品都沒有破,完全仗佛力,佛的願力,臨終一念十念,這就是具足真信切願,一念十念得生彼國。生到極樂世界就得到本願威神的加持,就是阿惟越致菩薩。智慧跟法身菩薩沒有兩樣,所以到那邊智慧現前。這個智慧能破煩惱,煩惱裡面特別舉出驕、慢,煩惱很多,這兩種是屬於根本煩惱。相宗經論裡面常說,四大煩惱常相隨,這是什麼?正報。從迷的那個時候起,它這個東西就現前,這個就是末那識。八識五十一心所也是一念之間形成的,雖然有先後次第,可是我們凡夫粗心大意,沒有能力辨別它的次第。在我們感覺好像同時發生的,它速度太快,一念之間它就已經成就了。這個一念就是彌勒菩薩所說的,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速度確實是太快了。這一念裡面就現整個宇宙,遍法界虛空界,這是依報,我們這個正報同時起來的。
正報,末那。末那四大煩惱,我見,我見這個時候不一定有身相,我們現在講靈魂,或者講靈性,總而言之認為這是我,執著這個是我,有了這個我,貪瞋痴就起來了;我愛,我愛是貪;我慢,慢是屬於瞋恚;我痴,貪瞋痴跟我同時起來。這個驕慢是瞋恚的一分,疑也是同時起來的,煩惱裡面講貪瞋痴慢疑,同時起來了。所以說驕慢,世法也如是說,傲不可長,這是世間法。它不說斷煩惱,它是限制你,不能再增長了,你要能把它控制得住。但是佛法裡面一定要斷,不斷不能見性,不能開智慧,也不能得定,所以它是修行裡面很大的障礙。如果傲慢嚴重一點,很難成就,為什麼?連持戒都做不到,定慧當然沒有了。所以驕慢,驕傲、我慢必須要放下,能破。什麼東西能叫它放下?智慧。這個東西障礙智慧,智慧要比它高,它就伏住了;再高,它就沒有了。
大乘教裡佛常說「轉煩惱為菩提」,其實煩惱跟菩提是一樁事情,迷的時候智慧就變成煩惱,覺悟的時候煩惱就變成智慧,確確實實只在迷悟不同。由此可知,佛法修學它終極的目標是開智慧。總的來說,說得很清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名詞可以翻而沒有翻,還是用音譯,這屬於尊重不翻。學佛求什麼?就求這個,翻成中國的話很容易翻,「無上正等正覺」,就六個字。這六個字裡面有三個階段,先從正覺,正覺真正覺悟了就是阿羅漢;更進一步正等正覺,等是等於,正不是邪,等於佛了,他沒成佛,只是菩薩,菩薩等於佛,比佛還差一等;到圓滿的時候叫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是佛的智慧,正等正覺是菩薩的智慧,正覺是阿羅漢的智慧,阿羅漢包括辟支佛,同一個等級。要智慧,才能夠斷煩惱。
定功、禪定是伏煩惱,它是先得定,因戒得定,所以戒就很重要。戒是學佛必須具備的條件,戒從哪裡學起?從十善業道學起。十善業道在佛法裡,無論大乘小乘,它叫根本戒。具足十善業道,才能入佛門。具足十善業道,在佛家稱為善男子、善女人,才有資格、有條件禮佛為師,拜佛為老師,做佛的學生。在拜師的時候,老師把三皈傳授給他。三皈是什麼?是佛法修學最高的指導原則,你修什麼,總綱領、總的原則教給你。古時候人都是這樣的,就把你一生修學的目標告訴你,你路可不能走錯。三皈就是覺正淨。惠能大師在《壇經》裡面傳授皈依,我們早年初讀這部書,那時候還沒有真正學佛。我是在一個朋友家裡,是我父親抗戰期間的同事,他是一個將軍,到台灣來的時候我們又遇到了。新年度假的時候,他邀請我到他家裡住了一個星期。他的書架上有《六祖壇經》,丁福保的《箋註》,線裝本。我翻開來看得很有趣,我一個星期居然把它看完了,非常歡喜。
《壇經》裡面講的三皈跟我們一般佛法不一樣,六祖說三皈的時候,他說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他是這麼說法的。接著他有解釋,「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他這麼一解釋,前面首先提出來覺正淨。我們以後學佛就想到這個問題,他為什麼這樣說?一般傳授三皈都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沒有講到覺正淨。這使我們聯想到惠能大師出世的時候,佛法是東漢時代傳來的,到能大師那個時候將近一千年,佛法大概傳的有問題了,一般人提到佛法就會想到泥塑木雕的佛像、經典、出家人,這就產生莫大的誤會。這三樣,佛滅度之後稱之為住持三寶,它是表法的。見到佛像就要想到覺而不迷,這是真皈依、看到經書就想到正而不邪,這經書,再把這個引申,無論看到什麼書,只要看到書本就想到正而不邪,它起這個作用;看到出家人,不管是老是少、是男是女,馬上就想到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懂得這個表法的意思,你就曉得,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我們六根所接觸的境界,它時時刻刻根本就沒有中斷,在那裡提醒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必須有十善業的根。
現在佛法衰了,衰在哪裡?衰在我們把根疏忽掉。對大乘非常歡喜,大乘沒有小乘的基礎是學不到的,你所學的是什麼?知識,如來真實義遠之遠矣。開經偈說得好,「願解如來真實義」,你沒有根,你怎麼曉得如來真實義?所以今天佛法要恢復難,難在什麼?難在沒有根。誰肯在紮根上下功夫?那個根,功夫要是紮得不深,它就不相應,或者我們說,它就沒有感應。根愈深就愈有感應,我們跟佛菩薩就通氣了。現在你說經教,有人喜歡學,年輕的人很多,你叫他去修十善業,他沒興趣,甚至於他受不了。那我們就曉得,他搞的這個經教是知識,於他的身心有沒有利益?沒有利益,真沒有利益。有根的人有利益。所以這個根,今天我們還要把根之根加上去,那就是《弟子規》、《感應篇》,中國傳統文化這三大類的根都要學好、修好。《弟子規》是儒的根,《太上感應篇》是道的根,《十善業道》是佛的根。佛這個根是建立在儒道的基礎上,沒有儒道,這個十善業道做不到。我們很清楚,中國唐朝以後就不要小乘了,不修小乘,用儒跟道代替,成果卓著。如果沒有儒道,又沒有小乘,你直接學大乘,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釋迦牟尼佛自己說過,「佛子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佛不承認你。我們一般人學佛一定要聽話,佛怎麼說我們就怎麼做。祖師大德們有智慧,用儒道代替小乘,這個實驗成功了。這一千多年來實驗成功,我們可以接受,一點都不懷疑。雖然依照這個方法修學,小乘經應該還是要看幾部。我在台中跟李老師,小乘經大概學了有二十多種。李老師也重視儒跟道,小乘經也要看看,這是紮根。
關鍵,還是章嘉大師說得簡單扼要,看破、放下。特別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這個時代如果頭腦稍微冷靜一點容易看破。你不能不看破,你不看破你的麻煩就大了,為什麼?你出不了六道輪迴,這是大事。過去生中生生世世,我們肯定遇到過佛法,肯定在佛法裡面有修行,沒成功,沒能往生。我們跟淨土有緣,有很深的緣,這一生又遇到了。如果這一生再不能看破,那還要搞輪迴,李老師說的,還得長劫輪迴,不是短時間,很辛苦!如果我們覺悟,知道了,不想再搞了,那就得真幹。抓住佛經講的幾個綱領,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就行了。六百卷《大般若》跟我們講的,我總結十二個字,佛說二十二年,說什麼?「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個意思就是對一切法都要看破,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錯了。一切法可以受用,不能控制,不能佔有,有控制的念頭,錯了,造業;有佔有的念頭也造業,連身都不能佔有。
世出世間聖人都警告我們,人命無常,你能知道明天還能活在人間嗎?天災人禍很多!死於非命的人每天有多少人?這就是屬於意外災害的,網路上看看這些數字,太可怕了。這是警告我們,我們聽到這些信息,看到這些畫面,要警覺,無常。對身都放下,你智慧就會生起來;念念老為這個身體,你墮在煩惱之中,你沒有解脫出來。所以學佛頭一個要曉得,這身不是我。真明白了,再不執著了,這個人在小乘就證初果,在大乘初信位的菩薩。你在日常生活當中,你就能隨緣,為什麼?不執著了,不分別了,什麼都好。這個人不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心清淨了。心清淨了,身就清淨,為什麼?境隨心轉,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我們看到很多出家人身體不好,有很多病痛,你仔細一觀察,他煩惱重重,他很執著。這是什麼?這是他得病的原因。佛哪一部經典都教你放下,沒放下,他經會講,他放不下。這些事情我們不能不知道,我們不能不把它搞清楚。
得真幹,從哪裡幹?從日常生活當中幹,從穿衣吃飯裡面做起。大乘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大乘,工作是大乘,待人接物是大乘。要常常把自己想著,我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我到這邊來是旅遊的,是到這邊來觀光的,看看這個地方一切眾生的生活狀況。當然與自己有緣,沒有緣你見不到,凡是見到、接觸到的統統是有緣。能幫助的,要全心全力幫助他,知道一切有緣與自己是共一體,這是佛法裡面講的倫理。倫理講關係,一切眾生,花草樹木、山河大地、自然現象,就像一個人的身體,五臟六腑、眼耳鼻舌身,共一體,關係太密切了。你能夠常常作如是觀,自性裡面的慈悲心就流露出來。不能見性,迷失了自性,慈悲心怎麼發都發不出來。我要去愛護別人,為什麼?我要去照顧別人,為什麼?後面很多問號。知道是一個自性清淨圓明體,這些問題就沒有了,全都沒有了。我們照顧他、愛護他,這是應該的,是愛護自己,自他是一不是二。我們跟自性愈來愈近,智慧慢慢增長,煩惱習氣慢慢就淘汰了。轉煩惱為菩提,一定要靠戒定慧。因為定慧有這麼大的力量,定能伏煩惱,慧能轉煩惱,所以稱為勇猛。《智度論》裡面這兩句話,從比喻上說的,「智慧箭勁利,破憍慢諸賊」,用兵器來做比喻。「《維摩經》云:以智慧劍,破煩惱賊」,都是這個意思。
「又《心地觀經》云:法寶猶如智慧利劍,割斷生死,離繫縛故。」法寶是佛、祖師傳下來的一切經論,經論幫助我們、啟發我們智慧現前。我們如果沒有經論的啟示,智慧永遠不能現前。實在講,我們得到這些經論還要有善知識引導,沒有善知識我們看不懂。讀經好事,也能開智慧,但是讀不下去,厭煩。意思不懂,天天去念,枯燥無味。念上幾年,愈念愈煩躁,最後都把它拋開,甚至於去學其他宗教了,這個事情常有。所以善知識比什麼都重要。在今天,善知識愈來愈少,愈來愈少的原因,真正修學佛法經教的人遇到障礙,遇到困難。頭一個,風氣影響我們。這風氣是什麼?風氣是不尊重。現在的人,社會提倡人本主義,以人為本,特別對於古聖先賢都有懷疑,沒有尊重的心,這已經成了風氣,社會普遍都是這樣的。我們如果對這個經典真正恭敬、尊重,別人看到我們,說我們迷信,不但得不到鼓勵,而且被一般人輕視,造成我們對於古聖先賢把信心喪失掉了。
我們今天曉得,無論是佛法是世法,統統是從恭敬當中學來的。我們如果心態上沒有這點恭敬心,我們什麼都學不到。這點恭敬心從小學的,但是現在兒童不教了,父母不教你了,家裡面的大人不教你,學校老師也不教你,你天性有這分美德被埋沒了。於是聖賢典籍在,在,你入不進去。現在教育小孩的方法有問題。一個人在一生當中年齡階段不相同,他的能力也不一樣,大概十二歲之前記憶力最強,中國古人懂得。十三歲以後到二十歲,這時智慧開了,應該要好好的給他講解,跟他在一起研究討論。所以十二歲之前只讀、只背誦,不講,符合佛法講的標準,十二歲之前給他奠定的基礎是根本智。根本智是什麼?根本智是定,小孩就要叫心定下來,不能胡思亂想,叫你背書,背書就不會胡思亂想了。該背的東西天天背,大人叫,過來,背一段給我聽。那是什麼?修禪定,用背書的方法修禪定。所以小孩像個小大人一樣有規有矩,到十二歲差不多該背的東西都背完了。這些方法都記在《五種遺規》裡頭,陳弘謀,也是清朝一位學者,他對於小學有很深的研究。童蒙養正不能不學,小時候基礎奠定得好,大的時候學起來就很輕鬆、很方便,真正肯學的,沒有不成就的。
現在怎麼辦?遇到年輕人他真正好學、真正覺悟了,對傳統文化有使命感,那我們勸導他,第一個樹立德行,第二個要學習文言文。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得用古老的辦法,就是背書,大概三十歲之前還行,三十歲之後就難了。為什麼?記憶力慢慢衰退,五、六十歲往往就記不住了,七、八十歲剛想的事情一轉彎就忘掉了。所以記憶慢慢會衰退的,隨著年齡衰退的。最好都在二十歲之前,二十歲之前是學習的黃金時代。所以能夠有兩年的時間,認真去背五十篇古文,文言文的基礎就拿到。這是什麼東西?鑰匙,《四庫全書》的鑰匙你就拿到,《大藏經》的鑰匙,你沒有這個鑰匙,你家裡供的《大藏經》進不去,沒用處,家裡放的《四庫全書》也沒用處,你沒有能力去受用它。你看這個基礎多重要!如果有家長有這種智慧,他認識這個,教小孩背書。我們自己錯了,父母沒認真教我們,我們現在明白了,我們要教下一代,希望下一代超過我。下一代再教下一代,大概有個三、四代之後,我們傳統文化可以復興。傳統文化在我們這一代當中決定沒辦法,下一代也很艱難、很辛苦,至少要第三代之後。我們有這個心,懂得這個,知道這個,過去錯了,糾正過來,認真努力的來培養小孩。找一個好的環境來教學,遠離城市,找個山明水秀的地方,古人說人傑地靈,他沒有污染,不受外面的環境影響,他心定了、心安了。好好帶著他、培養他,總在二、三代之後才能看出效果。中國傳統文化至少丟掉五代了,復興也得要五代,不可能說在我們這一代就能復興,這絕對做不到。所以智慧比什麼都重要。我們今天全心全力幫助下一代,這就對了。
我們自己修學得非常非常辛苦,那麼下一代?苦還是要叫他受,如果供養太優越,人就會懶散懈怠。釋迦牟尼佛帶這些弟子,所謂比丘常帶三分病,那個病是什麼?苦,以苦為師。物質生活上苦一點,你對這個世間你才能放下,你才不至於留戀。所以釋迦牟尼佛不蓋寺廟,過游牧生活,晚上走到哪裡就地就可以睡覺。他們出生是在熱帶地區,所以生活很簡單,三衣一缽就夠了。那個地方沒冬天,晚上睡覺地上鋪一個墊,那就一塊布鋪在地上,佛經裡稱為臥具。現在,現在把它鋪到拜墊上拜佛,在以前那不是拜佛的,是睡覺的時候再墊在底下的。上面蓋的叫三衣,三件衣服。這就是一個衣,三件這個衣,就行了,他生活就能過得去了,叫三衣一缽。清苦一點好!對世間沒有留戀,出苦的心堅定。生活過得太好,留戀。寺廟蓋得富麗堂皇,那不是修行,那叫每個人住在那裡,不但貪戀,而且還鬥爭,每個人都想霸佔道場,都想控制,都想佔有。那就全造的是輪迴業,不但是輪迴業,地獄業,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
真正有人跟我們學習,發心跟我們學習的,生活簡單,不能日中一食,晚餐也要斷掉,要減食。在過去寺院叢林,國家建的,大富長者他們建的。寺院裡面的生活,晚上是不吃東西的,中午這一餐正餐,早餐吃一點東西,一個菜,沒有兩個菜。我出家那個時候,六十年前,台灣的寺廟生活很清苦,寺廟裡不拘人多少,吃飯的時候都是過堂,一個菜、一個湯。這個菜多少?每個人盛菜那個,就是我們現在裝醬油的那個碟子,就那麼大,一點點。我到寺廟裡去講經那是客人,給我一個碟子大一點,大不到好多,現在講小碟。生活確實是清苦。為什麼出家?為修行,為了生死,在台灣的時候淨土宗比較盛,為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他不是為別的。所以在今天這個社會,印光大師有遠見,真的是祖師,建道場建小茅蓬,別建大廟。這種小茅蓬,人家不要的,送人他都不要,他瞧不起你,你就能安心辦道。生活簡單,看你這麼苦,他不來了。誰來?真正想修行的人要來,願意來,想生活過得舒適一點他不來,他說你這太苦了。我們接引要接引什麼樣的人不能不知道,這個都需要智慧。
所以智慧是幫助我們了生死、出三界的。《心地觀經》裡講,法寶是智慧利劍。現在印刷術發達,《大藏經》很容易你就得到。實在說,在我們今天佛教是落難,這遇到大災難,我們能不能深入經藏?不可能,沒有那麼多的時間。所以一定要知道佛菩薩慈悲的教誨,教導我們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在今天這個時代,一代、二代要用這個方法救佛教,就是一門深入。戒律的根紮好,文字這把鑰匙拿到,然後再學習教學。要提倡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要幫助他得定,開智慧,他會終身感激你。你這種指導收時效了,一部經通他開智慧就通了,不是大徹大悟,大徹大悟他見性,他成佛了,他世出世間法全通了,沒到那個境界,我們講大悟,這是決定可能的。大悟是什麼境界?能通一宗,就是與我所學的這類東西會貫通,不學就通了。你說我學《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無量經》沒學過,你一看自然就通了,也就是跟淨土宗有關的一看就通。這是當年李老師教給我的,上根利智開智慧、通教理,那就全通了。不是上上根人,上中人不得已而求其次,你要通教義。教義就是什麼?一宗,我們淨土宗的東西可以通。淨土宗的東西通了,其他宗派也能觸類旁通。我們自己真的得度了,也就是真正有往生的把握,其他東西通與不通沒關係,我想學,到極樂世界再學,我不在這個地方耽誤我的工夫,浪費我的時間。有緣分,有年輕人跟我們學,盡量培植他,盡量幫助他,後繼有人,佛法就不會斷滅,正法才能久住。
智慧勇猛,下面接著就「神通自在」,有智慧他就通了。神這個意思,暢通無阻,得自在。神這個字,在《六書》裡面它是會意,如果用篆字寫出來,你就會很清楚。旁邊是個示,它的左邊示,示範的示。上面一橫短,下面一橫長,這個字在古寫篆字裡面是上;如果上面一橫長,下面一橫短就是下。古字,中國篆字上、下是這麼寫的。這是上,上下面有三條垂下來,這代表什麼?上天垂象。用現在意思就是說,示這個符號代表物質現象、自然現象、精神現象,它代表這個。這邊是申,申你看看用篆體字來寫,就很明顯,它是通的意思。當中這個田是障礙,三道障礙,它能夠貫通一直下來,就是通達上天垂象。用現在話說,通達自然現象、精神現象、物質現象,通達,這叫申。所以申跟通是一個意思,完全通了。怎樣才真的完全通了?見性就完全通了,沒見性可以通一部分,見性就全通了。神通自在是全通了,自性般若現前了,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一樣他不通,「神通無礙」。
「如經云:能於掌中持一切世界」,這是神通自在。這是不是真的?我們現在接受大乘經教的薰習也不少時間了,這句話我們肯定,一點懷疑都沒有,是真的。為什麼?他的掌中能持一切世界,因為我們的掌中也持一切世界,這有什麼懷疑的?一點都不懷疑,只是說他能夠見到一切世界,我們持一切世界而見不到一切世界,我們就差在這裡。那你要問,我掌中沒有能力持一切世界。《華嚴經》上說「芥子納須彌」,有沒有念過?念過了。大乘經論裡面說,我們在這個經前頭念過,一毛、汗毛,一塵、微塵,一毛一塵的微點,那就是現在講的量子,不能再小了,也就是彌勒菩薩講的那個一念,那一念裡面的現象是什麼?有物質現象,有精神現象,佛門裡面講的五蘊,色受想行識,它具足。這麼一個小的微點,佛說了,它能包容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都在裡頭。微塵裡頭有世界,世界裡頭又有微塵,重重無盡,這是性德。我們這手掌上你說能夠托多少微塵?微塵裡頭有世界。只是我們沒有能力發現,佛一看,沒錯,確實你掌中是三千大千世界,都在你手掌裡頭。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佛土,你再仔細想想,無量無邊諸佛剎土都在掌中。自性沒有大小,大小相容,大小不二,這有什麼稀奇?微塵世界誰能進去?這個我們在《華嚴》上讀到,普賢菩薩能入微塵世界裡面去參學。微塵世界裡面有諸佛剎土,普賢菩薩能進入到裡面去拜佛、聽經、聞法。微塵沒放大,世界沒縮小,比一般經裡面講芥子納須彌那個意思更深、更玄。芥菜子很大,我們能看見,毛塵、微點我們肉眼看不見,這裡頭有世界。所以這是事實真相,不是比喻,佛與法身菩薩個個知道。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這是有智慧之後自然就有神通。神通一定是在智慧之先,禪定就發神通。所以智慧現前,神通就自在。「又《觀經》中詳明上輩之三品」,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茲節錄嘉祥《義疏》」,《無量壽經義疏》,「第一謂上品上生。發菩提心,修行經七日,則生彼國。見彼佛身,聞說妙法,則悟無生法忍,當知此是七地無生也。」這是古德說這是菩薩往生,他也不是隨便說的,確實他也有根據。《觀經》上講上品上生,有發菩提心,有一向專念,修行經七日是一向專念,生到彼國,見到阿彌陀佛,聽阿彌陀佛說法,悟無生法忍,這是七地。「第二,上品中生。不必讀誦大乘經,但善解義理,深信因果,不謗大乘,此功德願生彼國,即得往生彼國七寶池中大蓮華中,經一宿則開,經一小劫得無生法忍,此亦是七地無生。」七地的根有利鈍不一樣,根利的上品,根劣的就中品,上品中生。跟前面不一樣的是他不必讀誦大乘經,可是他能善解義理。善解義理可不簡單,要具備條件,這個條件就是清淨心。清淨心生智慧,才能善解義理,心不清淨生煩惱,不一樣。深信因果,跟淨業三福第三句所說的一個意思,「發菩提心,深信因果」。這個因果不是普通的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他相信這個因果,這個因果是許多權教菩薩都不相信的。念佛能成佛,特別是念阿彌陀佛。不謗大乘,這個大乘也是特別指淨宗,淨宗是大乘裡面的大乘,沒有比淨宗更殊勝的。這個功德,以此功德,願生彼國,即得往生。極樂世界七寶池大蓮花中,經一宿花開,花開見佛。但是還不能夠證無生法忍,證無生法忍必須經一小劫,這一小劫聽經、聞法、修行,才能得無生法忍。我們知道,極樂世界的人個個都是無量壽,所以經幾個小劫、大劫都不在乎,壽命長!「前上品見佛聞法則得無生,今中品經一小劫得無生」,差別在此地。「第三,上品下生。此人亦信因果,不謗大乘,彼國華中一日一夜乃開」,這比上面晚了,上面是一宿就開了,他要一日一夜,「復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歡喜地是初地。「今下品得初地無生,故知前上品是七地無生。」
「又《彌陀疏鈔》更謂上上品往生中,最上者可至八地」,八地是不動地。「《鈔》云:則上上品中,從一地以至八地」,一地是初地,上上品是一地到八地,「已容多品,餘可知矣」。「可見上輩往生,見佛聞法,即悟無生,可登八地,足證智慧勇猛」,這是得佛力加持。那我們要怎樣才能得到佛力加持?佛力加持是平等的、是普遍的,也就是說,我們能夠接受多少。那就是印光大師的話,我常念給大家聽的,一分誠敬你就接受一分,你得到阿彌陀佛加持的一分利益,你十分誠敬你就得到十分,你百分誠敬你就得到百分,千分誠敬就得到千分,萬分誠敬你就得到萬分。這就是從一地到八地,不一樣!現在在我們現前這個階段,誠敬心最難,真發不出來。發不出來有一個辦法,多讀大乘。為什麼發不出來?我們對大乘認識得太少,對佛菩薩的恭敬心生不起來。大乘念久了,你才曉得佛菩薩太偉大,佛菩薩太慈悲,佛菩薩無量的智慧、無比的神通,真正是熱愛一切眾生,全心全力幫助一切眾生、成就一切眾生,眾生可憐無知,不聽話。這也不能怪大家,為什麼?我們從小沒有養成尊敬祖先、尊敬老師的習慣,沒養成。
我很幸運,生長在農村,小時候父母還教,城裡面的人不教了,都疏忽了。鄉下,我們那個鄉下是沾桐城派的光,廬江、舒城、桐城,這個地盤是明清桐城派的發源地,所以文風很盛,農村裡面的小孩都念書。都用祠堂做學校,因為祠堂都空著,只有春秋祭祀,一年就是兩次祭祖,平常都是空著,沒用,用這個地方辦學。私塾的老師、父母還都認真教導,老師教我們孝順父母,講孝親這些故事給我們聽,父母教我們尊師重道。特別是上學那一天,父親跟老師表演給我們看,這個印象太深刻了。這種表演一年還要看好幾次,為什麼?有新同學來,他拜老師的時候,我們老同學就旁邊觀禮,你看著他的爸爸,帶著他來拜老師。在禮堂,禮堂就是祭祖的大殿,當中供一個牌位,大牌位,「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之神位」,我都記得很清楚。老師站在旁邊,站在牌位的旁邊,同學站在兩邊,跟佛門東西單一樣,兩邊站。這個學生家長先向孔子牌位行三跪九叩首禮,他的父親在前面,學生,他的兒子在後面跟著拜。拜完之後請老師上座,老師坐在孔子牌位的下面,向老師行三跪九叩首的禮,拜老師。你們想想看,這是中國古禮,老師接受他的家長三跪九叩首的禮,能不認真教嗎?你不認真教你怎麼對得起學生家長?學生看到爸爸對老師三跪九叩首,敢不聽話嗎?敢不學嗎?這個拜師禮,進學校第一堂課,很隆重。在小孩的時候,一生他不會忘記,一生他會尊師重道。不管是不是教我的老師,聽說他是教書的老師,我們對他自然就生起恭敬心。為什麼?看到他是學校教員,我們就會想到當年教我們的老師。
現在沒有了,老師對學生管教嚴一點,小孩回家哭哭啼啼告訴爸爸,爸爸還到警察局去告這個老師虐待學生。老師敢教嗎?不敢教了。這是小學老師不敢教了。中學老師也不敢教了,中學、大學是什麼?現在是學生考老師。學校要不要聘請這個老師,看同學們投票,同學們喜歡這個老師,學校下一學期聘請他;同學們反對,下一學期不聘了。這老師還能教嗎?所以變成什麼?變成方東美先生所說的,六十年前的話,現在學校,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大家在混,先生混鐘點費過日子,學生混文憑。教育失敗了,失敗的根要找到,要知道。你說從前那個時代,那個舊社會是落伍的,落伍的人都懂規矩,落伍的教育出人才,真正出好人。現在先進的人不孝父母、不敬師長,對於工作沒有盡忠職守,沒有;不但聖賢沒有了,好人都沒有了。舊社會跟新社會這種現象值得我們深思,去考察,我們將來這個路怎麼走法,這是大問題。中國這幾千年來,老祖宗教我們都是求智慧,修養品德,修學智慧,讀書為這個。學校教學的宗旨,讀書志在聖賢。現在學校教育的宗旨是在謀生,學成之後將來在社會上可以賺錢,以這個為目的,跟從前完全相反。很多人問我,我贊成過去的社會,我懷念過去的社會。過去的社會國泰民安,社會安定,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真正是互相關懷、互助合作,社會像一家人一樣。人是教得好,人也會教壞,就看你怎麼教法。
接著底下的經文說,「欲於今世見阿彌陀佛」,欲是想,希求,於今世我就見阿彌陀佛,這句話太重要了!這是我們一生唯一的一個希望,就是想見阿彌陀佛。「此指現在以及當來一切眾生」,當來是將來,一切眾生。「欲於當世」,就在這一生當中,「親自眼見阿彌陀佛」,這種殷切的期望我們能感受得到。我們在年輕的時候想親近一個善知識,想親近一個好老師,那樣的渴望,恭敬、希求。現在在這個社會裡好像很少見了。我們真有這個心,他就有感應。感應道交是真的,不是假的,固然與緣分有關係。老師跟同學個個都有緣,沒有緣怎麼能在一個課堂上課?在一個學校讀書?那都是有緣的。可是這個裡頭要有感應。「《觀經》謂上品上生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這是今世見佛,什麼時候?臨終佛來接引。這個境界,往生的人親自看到,他還沒斷氣,他看到了,告訴旁邊的大眾,佛來接引我了,把這個盛況告訴大家。
《淨土聖賢錄》裡面記載,慧遠大師,我們淨宗第一代的祖師,東晉時代的人,在廬山建一個念佛堂,東林念佛堂,現在這個地方是東林寺。當時志同道合,大家都發願求生淨土,一百二十三個人,真的,個個都往生了。遠公往生的時候告訴大家,極樂世界我又看到了,並且告訴其他的同修,這個景觀過去他見過三次,沒告訴人,他沒說,這是第四次見到佛來接引,告訴大家見到阿彌陀佛了。真的見到,像此地所講,觀音、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真的,他真見到。而且還有蓮社先往生的好幾位,跟著阿彌陀佛一起來接引他,見面還跟他說:你老人家發心比我們都早,為什麼這個時候才往生?他們早已經在極樂世界了。遠公把這些事情都告訴大家,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觀音菩薩手上拿著金剛台,七寶池裡蓮花當中的蓮台,與大勢至菩薩,到這個往生人的面前,接他。阿彌陀佛放大光明,這是佛光注照,照著這個往生的人。佛光照是加持,把他修行的功夫馬上就提升一倍。我們功夫不夠,我們連功夫成片也沒有到,肯定把我們提升到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什麼?煩惱全伏住,不再起煩惱。煩惱沒斷,伏住了,這是佛的威神幫助我們。如果已經得功夫成片的,佛光一照就變成事一心不亂,生方便有餘土。如果已經念到事一心不亂,佛光一照就變成理一心不亂,佛來接引你,你到哪裡去?到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佛光一照,功夫就提升一倍。所以玄奘大師翻譯的《彌陀經》,經文是「一心繫念」,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是「一心不亂」,一心繫念跟梵文的原文一樣,一心不亂就不一樣了。我們現在明白,羅什大師翻譯沒錯,是你功夫成片往生,往生的時候阿彌陀佛放光一照,把你提升到一心不亂,沒翻錯。
諸菩薩眾授手歡迎,打招呼,來迎接你。「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歎行者,勸進其心。」這是講往生的狀況,我們讀了之後要一心爭取,臨終的時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不顛倒。我們一生所希求的就是希求這個東西,其他的都不要,全放下!「行者見已,歡喜踊躍」,就是往生的人見到這個境界無量的歡喜。「自見其身乘金剛臺」,觀世音菩薩把金剛台給他,他自己就看到自己也是自自然然的就上了金剛台。坐在金剛台上,「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極樂世界在哪裡?就在當下,這一彈指的時間,已經在極樂世界了。這是上品,我們要爭取上品,求不到還有中品。蕅益大師的話是勉勵我們的,只要生到極樂世界,功德就圓滿,不在乎品位。所以有人問他,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希望什麼樣的品位你就滿足?蕅益大師答得很好,我下下品往生就滿足,只要到極樂世界就滿足。正確,怕的是不能去。去的條件一定要知道,很簡單,一點都不複雜,真信、真願意,就這麼個條件。真信、真願意,這個世間真能放下,你才是真信真願。還有一點留戀那不行,那你是假的不是真的。對於這個地方,確確實實沒有絲毫留戀。一定要把這個地方當作旅館來看待,這不是我的家,我的家在極樂世界。你看看往生的這個現象,跟阿彌陀佛一起來迎接你的菩薩、聲聞、大眾,都是跟你有緣的人,無量劫來生生世世,一切有緣人他們過去念佛早往生了,今天你去了,他們全知道,跟著阿彌陀佛來接引你,不是陌生人。所以到極樂世界別害怕,「我到那裡人地生疏」,首先就有恐懼感、不安,到那邊才知道全是熟人。你自己智慧、神通現前,宿命通現前,你過去生生世世的事情統統記得起來。所以熱鬧得很,那裡開歡迎大會。以後天天在一起聽經、學習,都在一起,一絲毫都不會陌生。有緣的人非常親切,沒有緣的人也像有緣人對你一樣親切的歡迎。
「又上品中生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繞。持紫金臺,至行者前」。前面是金剛台,這個地方是紫金台,級別低了一級。到往生的這個人前面,「讚言:汝行大乘」,念佛就是大乘,一念十念都是大乘,「解第一義」,第一義,明心見性,第一義就是一心、就是一念,也就是心裡沒有雜念,這叫第一。沒有疑惑,沒有雜念,一心一意就是阿彌陀佛、就是極樂世界,這就在日常生活當中把它養成,心裡面除了阿彌陀佛之外,除了極樂世界之外,什麼都不要想。眼前一切沒有一樣不好,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隨緣,樣樣歡喜。極樂世界!怎麼不歡喜?順境善緣歡喜,逆境惡緣也歡喜,沒有一樣不歡喜。親切幫助我的歡喜,毀謗侮辱陷害我的人也歡喜,這叫解第一義,沒有疑惑,沒有雜念。「是故我今來迎接汝。與千化佛」,上品上生是無數化佛,這個地方是有數了,千佛,「一時授手」,上品中生。「行者自見坐紫金臺,合掌叉手,讚歎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這中品往生的。
下面是上品下生的,這上三品。「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與諸菩薩,持金蓮華,化作五百佛,來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時授手。讚言:法子,汝今清淨,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這上品下生的見到五百尊化佛,上品中生看到是千尊化佛,上品上生是無數化佛。這種景觀互為因緣,念佛的人心想生。你怎麼會想到?經念得很熟,狀況你完全了解,臨命終時看到這個境界就曉得自己是什麼品位,到極樂世界去了。這些信息,佛在經典上詳細告訴我們,無非是讓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努力爭取。為什麼?這是真的,你來生後世,你真得受用。現前這個世間名聞利養你一樣都帶不走,你什麼都得不到。確確實實,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你要把心思放在不可得裡面,去爭取這個不可得,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今天時間到了,上品下生意思還沒講完,我們下面一堂接著從這個地方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