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六十八面,從第二行看起:

  這一段文,黃老居士將《無量壽經》五種原譯本,這五種本子當中差別很大,換句話說,當年翻譯決定不是用同一個梵文原本,才會有這種情形出現。根據古大德的考證,梵文原本至少有三種,就是不同的。為什麼會有三種?當然最有可能的,是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過三次,甚至三次以上。為什麼?這個本子失傳七種的翻譯本子。所以這部經到中國來得早,漢朝時候它有安世高的翻譯本,我們就曉得那個年代很早,早期就到中國來。一直到南宋八個朝代,差不多也將近有八百年,這麼長的時間當中,總共翻譯了十二次。印度傳過來的梵文原本不斷的向中國流通,每一次來的,可能跟上一次都不一樣,所以全都翻譯了。這是根據現在還存在的這五種本子,判斷至少原本有三種。另外七種失傳了,那就不論,如果有這個七本,可能還會發現還有不同的。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一生講經教學,經典裡面記載他三十歲開悟,一般人說成道,成道就是開悟。開悟他就開始教學一直到老死,七十九歲走的,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這個會就像我們現在的辦班,每一會是講一個單元,這個單元有大、有小。一個大單元可以講好幾年,也能講一部經,像《大般若經》,這是大單元。小的,一個、兩個人來找世尊向他請教,提出問題來他也講。小的可以說二、三個小時,那也算一會,我們在《阿含》裡面看到這個小部經,有些小部經的文字,大概三、四百個字,那也是一部經。像《般若心經》那也是一部經,二百六十個字。所以大大小小合起來有幾千部經。這些東西,我們知道,當年世尊講經教學沒有課本、沒有文字,連講稿沒有,提要也沒有。經典之由來,是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這些學生們想到老師教導這個東西太可貴了,要不傳下去太可惜。所以從記憶當中,這個當中也有傳法的人,阿難尊者傳法,阿難是所有同學裡面記憶力最強的,幾乎聽了一遍之後,他能完全記下來,而不會忘記。請阿難複講,把佛當年所講的重新講一遍,五百同學作證,五百阿羅漢他們聽,聽了大家都同意,沒錯,佛是這麼說的,這才記下來。如果有一個人反對都不行,有一個人說這句話好像佛不是那麼說的,那這一句得刪掉,取信於後人。所以結集經典是這樣的嚴格,流傳下來的,當年的佛這些教材非常珍貴。

  留下這些東西,我們都知道是佛當年教人的,教人明理,明白道理。教人懂得因果,教人怎樣做人、怎樣處世、怎樣待人接物,他教人這些東西。傳到今天這經典變成念的,它不是給你念的,念的,釋迦牟尼佛當年應該寫幾部經給大家念,沒有。所以我們一定要明瞭,釋迦牟尼佛是什麼身分,跟中國孔子一樣,老師的身分,職業老師。他這個職業老師還不收人學費的,就是義務的老師,職業義務老師幹了四十九年。跟他學的人多了,以後結集成經藏,這麼豐富的教材流傳下來。傳到中國不是完整的,因為那個時候交通非常不便,經典是手寫的,寫在貝多羅樹葉上,非常笨重。所以印度高僧到中國來,中國高僧到印度去取經,精挑細選。我們中文翻譯本,是在印度梵文經典裡面,挑選最精華的、最好的,當然也適合於我們東方人需要的,沒有全部搬來。非常可惜,這些東西現在全都失傳,現在保存最完整的翻譯本還是中文,西藏文保存一部分,中文本保存得最完整。所以我們要曉得,這些東西是世尊當年教學的。我們學佛是接受佛陀的教育,這個要懂,與宗教不相干,釋迦牟尼佛不是神,也不是仙,他是人。佛是什麼意思你得搞清楚,印度人稱佛陀,我們中國人稱聖人,這個佛跟聖意思相同。中國聖的定義,聖是明瞭事實真相,換句話說,聖人就是個明白人,我們凡夫是糊塗人,聖人是個明白人。「佛」的意思是覺悟,覺悟不就是明白嗎?所以印度稱佛陀跟中國稱聖人,這意思是可以說非常非常接近。所以他不是神,也不是仙。

  現在後世的這些學生對不起老師,為什麼?把佛陀教育變成宗教,你說糟不糟糕?宗教是迷信的。佛門裡面拜佛、拜菩薩,跟我們中國人拜祖先意思相同,慎終追遠,是紀念的意思,跟宗教裡拜神是完全不一樣,我們紀念這位老師。菩薩是早年的學生,我們的學長,非常有成就的學長。像孔老夫子七十二賢,三千弟子裡七十二個傑出的人才,那是賢人,在佛法裡稱菩薩,不能不知道。這麼好的教育、這麼好的內容沒人知道,依照這個教育來學習的人太少了。我們很幸運遇到方東美先生,才把這個事情搞清楚、搞明白;原來我們都不相信,都以為它是宗教、是迷信。搞清楚、搞明白了,以後我遇到章嘉大師,他勸我出家,勸我真幹,這個責任很大,這個使命也非常神聖,不容易。我們要把佛法平反過來,回歸到教育,釋迦牟尼佛是個思想家、是個哲學家、是個教育家,搞清楚、搞明白,這個教育確實能救社會,能救這個世界。這話不是我說的,七十年代英國湯恩比博士說的,這個話說得是真的,一點都不假。他說「要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這個問題現在非常嚴重,「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這真知灼見,不容易!

  可是不認真修學,不能依教奉行,經典裡面的東西看不出來,尤其翻經差不多絕大部分完成在南宋以前。還算是很難得,翻經的大師都有高度的智慧,用最淺顯的文字,近乎白話文,古時候這種白話文,讓佛教育能普遍的傳播。所以佛經這個文字的體裁,在文字學裡面稱為變文,變化的變,跟古文完全不一樣,比古文好懂多了。你看看我們漢唐的文章,你看佛經,這個佛經是漢朝時候翻的,你跟古文一比,這很容易懂,古文比這難多了,所以翻經的人也用了心。雖然是很淺顯,可是現在沒有文學的基礎,他還是很困難,所以我們學佛不能不學文言文。現在文言文的老師也沒有了,我們很感激上一代這些學者專家們,他們不在了,也沒人學,可是他們留下來的資料,我們果然用功的話,行,能把這個課補起來。台灣國語日報出了一套書《古今文選》,這是老一代的這些學者專家們他們的心血,注音注得很正確,註解註得很詳細。現在《全集》好像有十六、七冊的樣子,精裝本。我們如果從這個裡面去學習,花上兩年的時間,讀佛經那就毫無障礙。這樁事情不能不幹,得要用兩年的工夫,把中國古文找回來,有助於我們對佛經文字上的突破,文字障礙就沒有了,我們能夠看得懂,你才能夠知道怎樣學習。

  經典,《無量壽經》的翻譯很特殊,這幾種譯本裡面的內容淺深差別很大,黃老居士在這個註解裡面,這一段講得很詳細,文字不難懂。我們接著把後面這個念下去,「日本日溪師」,這法師的名字。「亦同沈氏之說」,前面這是講清朝沈善登居士,他是同治年間的人,也是咸豐之後,他的在《報恩論》裡面提到這個問題。他裡頭最重要的,就是認為這翻譯的人所根據的梵文原本,不是一個本子,才會有現在問題的出現。日本日溪師他的看法跟沈居士相同,「伊云:異譯文句,與今經(指魏譯本)」,康僧鎧的本子,這個本子翻得好。所以自古以來,在中國、在日本、在韓國,學習《無量壽經》都採取康僧鎧的本子。康僧鎧是在中國三國時代曹魏,是那個時代的人,也是在那個時候翻的。「稍差異者不少」,依據其他的四種本子,跟他們採取學的,今經是他們現在學習的康僧鎧的本子,一比較裡面差異很大,差異不少。「思夫,多異本」,這思夫,我們想想,這麼多不同的本子。「傳者不一」,傳的人多。「故致斯異」,因為那個時候都是手抄的,不是印刷,手抄抄錯了的、抄漏了的、抄成別字的,這是在所不免,這種經驗我們都有。「亦或非一時說。例如般若諸經」,這就佛說的不是在一個時候,也就是多次宣講。「以此經如來本懷,處處異說,致此多本。蓋此大悲之極處也」。這幾句話說得好,因為佛教眾生在一生當中修行證果,在一切經裡頭,這一部經最殊勝,有理論、有方法,自古以來,依這一部經修行成就的人太多太多了。這是大慈大悲,不是說一遍,說很多次,所以梵文的原本就有好幾種不同的本子,每一次說不可能完全相同。我依照這個經本,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我依照這個本子講這部經講了十遍,我講的十遍現在留的光碟每一遍不一樣。有人要把它寫成講記,問我根據哪一次,我說最好十次你們都聽,你們也做會集本。這是第十一次,十一次我們就完全講解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這也是我跟黃老居士認識一場,他老人家大概大我十幾歲,寫這個註解的時候是在生病,非常辛苦,日夜不休息把這個註解寫完成,真的是稀有,很不容易。這是諸佛菩薩、這祖師大德慈悲到極處。

  「以上諸德」,就是以上這些大德們,「皆主本經乃世尊多度宣說之法,實有所據」。過去這些大德們他們主張,《無量壽經》確實是釋迦牟尼佛多次宣講的,不是像其他的經只講一次,沒有再講過重複的,這一部經是很特殊,多次宣講。他下面舉個例子,「例如本經《唐譯》本名《無量壽如來會》。乃《大寶積經》中一會之文。足證佛說《寶積經》時,亦宣說本經也」。《大寶積》是一個大單元,這個單元裡面它分二十幾會,每一個會是一個小單元,二十多會合起來是個大單元。在這個大單元裡面他講了《無量壽經》,這個經題叫「無量壽如來會」,《大寶積經》裡面一會,這就是多次宣講的證據。

  「沈氏又云:魏譯文辭詳贍,義理圓足,故自來講家多據之。唐譯差與相近,蓋同一梵本也」。這個唐譯就是《大寶積經》裡面「無量壽如來會」。跟現在流通最廣的康僧鎧的譯本,這裡頭大同小異,他判定這是一個原本,一個原本兩種翻譯。他說「宋譯亦甚明暢,而辭句前後大異,又一梵本也」,這肯定不是同一個本子。「漢吳二譯,文辭拙澀,而義有相補備者,則又一梵本也」。這是看現在這五種的譯本,至少是三個不同的梵本,這說得很有道理。「沈氏雖未能直從古梵筴取證,但今若細究存世之五譯,可推知當年梵筴至少有三種,故知沈氏之說可信」。傳到日本,日本有幾位法師也有這種看法。「至於他師有認為五譯祇是同本異譯,各本差異,祇因譯者意樂不同」,每一個人的領悟、感受不一樣,說原本應該是一個,有人有這種看法的,黃老居士認為「實未能服人」,這個說法沒有辦法叫人心服口服。「例如本經小本秦唐兩譯」,這小本是《阿彌陀經》,《阿彌陀經》有兩個本子,羅什大師翻的,「羅什大師因秦人尚簡」,那個時候大師到中國是姚秦的時代,姚秦建國在現在甘肅河西走廊。中國人喜歡簡要詳明,不喜歡麻煩。「乃攝十方佛為六方佛,此誠譯者應機之妙。文簡應機,而經義無失,是始為譯者之意樂與善巧也」。這是能說得通的,羅什大師翻的《阿彌陀經》,玄奘大師翻譯的是直譯的,裡面講的是十方佛,羅什大師翻為六方佛,就省掉四方,這是翻譯的人他的喜歡、愛好、看法不同,但是經義一點沒有變更。「至於本經諸譯之差別,大異於是,不但詳略不同,且義理之深廣亦異,故不應是譯人意樂不同也」。看看其他經典,同一個譯本不同人翻譯的。再看看《無量壽經》這五種本子不一樣;換句話說,肯定不是一個梵文本。

  下面舉例子說,「例如彌陀大願」,這個太重要了,這個大願,換句話說,是阿彌陀佛傳給世人重要的信息,這部經裡面最重要的一段就是大願。「例如彌陀大願乃淨宗之緣起,與本經之綱宗,而十念必生之願」。這一句多重要,我們怎樣往生到極樂世界?臨命終時頭腦清醒,有人提醒他念佛求生淨土,十念就能往生。這個機緣是關鍵,一生沒有遇到佛法,臨命終的時候在斷氣之前有人告訴他,一切放下念佛求往生,求往生是求淨土,他一聽的時候他就能信,他就發願想去。頭一個頭腦要清楚,如果說痴呆症那就一點辦法都沒有,聽了就歡喜、就相信、就發願,這是他自己的善根福德。旁邊人帶著他念,十聲佛號他斷氣了,肯定往生淨土,這是阿彌陀佛的本願,這個多重要!這是「彌陀大願之髓」,精髓。「此願見於魏唐兩譯」。就是剛才舉的這個例子,康僧鎧的本子,《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的這個本子有,有十念必生,而漢譯、吳譯這兩譯的願文當中沒有十念必生,怎麼能有這麼大的差別?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若謂魏唐兩譯之四十八願,與漢吳兩譯之廿四願祇是譯筆開合之不同,則實難自圓其說」。這個願文有四十八願的、有二十四願的,翻譯的人決定不能把四十八願變成二十四願,也決定不可能把二十四願把它分開為四十八願,這個不可以的。這就肯定是兩種不同的梵文本,也就說明肯定是佛兩次說的,不是一次說的。所以說「世間焉有如是大膽之譯人,敢率自意妄刪大願之心髓」,這是黃念老他的看法。「故知必是所據之原梵本不同,方有此異耳」。這個大願五種本子裡有三種不同,這個是太大了,這就不可能有這種錯誤的,有二十四願的、有四十八願的、有三十六願的。所以他們講至少三種不同的,就根據這個說的,至少佛在世的時候三次宣講。

  「又如《吳譯》廿四願中,有國無女人與蓮花化生之勝願」,這個很重要。「而魏唐兩譯雖具四十八願」,沒有這兩願,沒有國無女人、蓮花化生,沒有這兩願。「若謂原本是一,諸譯只是開合不同,則請問《吳譯》此二願從何而來。何以廿四願中有之,四十八願之本竟然無之。可見諸譯所據之原筴不一」,就是梵文的原本不是一個本子。「正如沈善登氏所說,本經蒙世尊多度宣說,又因梵筴易脫落,乃有不同之原本耳。從上之例,可見會集諸譯實有必要」。五種本子裡面出入很大,淺深不一樣,這世尊當年在世,因為聽眾不一樣,宣講善巧方便就不相同,結集經藏的時候統統結集下來。所以是原本不同,不是一個本子。五種本子都傳下來,今天我們要學習必須五種本子都要念,為什麼?裡面有些很重要的,這個本子有,那個本子沒有,你念一個本子,你就得不到圓滿的信息,必須五次你都聽了你才真正能明瞭。這麼一來對初學就造成很不方便,學《無量壽經》要學五種本子。所以歷代學淨土的都學《阿彌陀經》去了,學《無量壽經》的人不多,原因在此地,《無量壽經》版本太多,沒有一個完善的版本。

  所以古人就想到會集諸譯重要,會就是集大成,集五種原譯本的大成編一個新的本子,這就有必要。「是以從宋至今」,宋朝王龍舒第一個作的,王龍舒他的名字叫日休,日月的日,休息的休,叫王日休,龍舒是地名,這就在安徽舒城,在我們廬江隔壁,現在講桐城派這個地盤上的人,他是舒城人,他是第一個做會集本。第一個做會集本,你看這樣的一個學問家、大善知識發這個心,五種原譯本,他只看到四種,唐譯《寶積經》裡面「無量壽」這一會他沒看到。換句話說,他這個會集還有漏失掉的,不能算是完整的。但是這個會集本子好,確確實實這個本子出來之後,被收入《龍藏》,日本收入《大正藏》,學習《無量壽經》用他的會集本的人就多了,比讀康僧鎧本子的人還要多。連蓮池大師註解《彌陀經疏鈔》,所引用的《無量壽經》的經文,都用王龍舒的會集本,可見得它影響很大。

  第二個彭二林,就是彭際清,彭際清做這個本子是校正,是用這個康僧鎧的本子。康僧鎧的本子裡面有很多很難讀的,他把文字統統整理,等於說刪節,校對、刪節,他用一種本子,不能算會集。第二次會集是魏默深(魏源),這是清朝咸豐年間人。第三次這是夏蓮居老居士,「與先師」,夏蓮居是第三次會集的,民國初年。很不容易,他這個會集本最初出來這個本子,我手上還有一部,是線裝本。跟我們現在的本子不一樣,我們現在本子分成四十八品,他原來最初會集的是三十七品,大概以三十七道品這個意思來會集的。慈舟法師在北京、在濟南曾經講過,而且作過科判。他的科判,黃念老送給我一份,他影印送一份給我,我還有這一套資料。現在這個本子,是夏老居士會集之後修改了十次,修改十次才完成這個定本。這個定本我也給它做了科判,做得很詳細。所以我們有科會,這裡有流通,諸位都能夠看得到。科會分得很細,全經思想體系、文章脈絡,你一目了然。你能看懂這個,你對佛經你才生一種佩服、敬仰,這種心自然就會生出來。這一段是講這個五種原譯本。

  下面這就講四種會集跟校正,「以上五譯,互有優劣彰晦」,也就是五種原譯本都有長處,也都有缺陷。「例如十念得生之本願與一向專念之要旨,於漢吳兩譯則未彰」。漢譯、吳譯這兩種本子,「十念得生」這個本願它沒有,「一向專念」也沒有提到。「至於五惡五痛五燒之宏文,乃世尊苦口婆心之告誡,於唐宋兩譯則不具」,這兩個譯本裡沒有這段文,這段文章非常重要。我們今天為淨宗同學選定的朝暮課誦,晚課就是讀這段經文。魏譯是康僧鎧的本子,這是翻譯得比較完備,「為諸譯冠」,這是流通最廣的。「但於國無女人與蓮花化生兩願」,這兩願它沒有,這個譯本裡沒有。「故宋龍舒王日休論諸譯云:其大略雖同,然其中甚有差互」。這個意思就是這五種本子,把它比較對照,這裡面就看到差別。「又其文或失於太繁,而使人厭觀」,這文字繁瑣,「或失於太嚴,而喪其本真;或其文適中,而其意則失之」,有這麼多的缺點。「由是釋迦文佛所以說經,阿彌陀佛所以度人之旨,紊而無序」,紊是雜亂,「鬱而不章」,鬱是沉悶,就是世尊跟阿彌陀佛度人的這些宏願,沒有辦法彰顯。「余深惜之」,余是王龍舒居士,所以他發心做這個會集本。「於是乃取漢吳魏宋四譯,校正會集,敘為一經,名曰《大阿彌陀經》」。這是《無量壽經》會集本的開端,是在宋朝有這麼一個本子。

  「校會之本」,從宋到現在一共有四種,第一種「《大阿彌陀經》,宋國學進士龍舒王日休校輯」,他不說翻譯,他不是翻譯的,他是校對重新編輯。第二種也叫「《無量壽經》,清菩薩戒弟子彭際清節校」。第三種叫「《摩訶阿彌陀經》,也是清菩薩戒弟子承貫邵陽魏源會譯」。這是會集本,這是第二次會集,「原名《無量壽經》,後經正定王蔭福居士校訂,並改今名」,他改成《摩訶阿彌陀經》。第四種就是我們現在用的這個,「《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現代菩薩戒弟子鄆城夏蓮居會集」,這就我們現在用的本子。「於是本經乃有五種原譯本,四種節會本,共有九種」。這九個本子我們曾經印成一冊,流通量也很大,便利大家喜歡研究考據的,便利他們做這些參考用。

  「五譯之中《魏譯》流傳獨廣,王本一出取而代之」,王本是王龍舒的就《大阿彌陀經》。「蓮池大師《疏鈔》中,語則多就王文。以王本世所通行,人習見故」。這就是蓮池大師《彌陀經疏鈔》當中,引用《無量壽經》,多半是引用王龍舒的《大阿彌陀經》。「清末印光法師亦稱王本為文義詳悉,舉世流通。由上可見王本在我國之流通,遠過《魏譯》」。這個會集本出來之後,大家都喜歡這個本子,五種原譯本都不再學習,學王龍舒這個本子。下面說「王本雖甚流通,並收入龍藏與日本大正藏。但王氏之作則有得有失」。所以還是有瑕疵,可見這個事情的確不容易。「例如《疏鈔》云」,這是蓮池大師的話,「王氏所會,較之五譯,簡易明顯,流通今世,利益甚大」,這是先對他的讚歎。「但其不由梵本,唯酌華文,未順譯法」,他這不是翻譯,他不是由梵本直接翻譯過來,只是斟酌前人翻成華文的翻譯本子,斟酌這些文字重新做個編輯。「若以梵本重翻」,那就成六種翻譯,別人就不會議論他。「故彼不言譯而言校正也」,這是龍舒謹慎的地方,他的問題在哪裡?「又其中去取舊文,亦有未盡」。這就講比較這四種原譯本,你怎樣取捨,這是學問,他取捨不當,不太妥當。這裡頭舉例子說,「如三輩往生」,這個很重要,「《魏譯》皆曰發菩提心」,上輩、中輩、下輩都講發菩提心,可是「王氏唯中輩發菩提心」,下輩裡頭講不發,上輩裡頭沒有提。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段經文,這個地方這個問題嚴重了。「則高下失次。且文中多善根,全在發菩提心。而三輩不同,同一發心」,你看上輩、中輩、下輩不一樣,但是都有「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八個字。「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是往生最重要的條件,王龍舒的會集本,這個地方就有了問題,上輩沒說,下輩說不發,這不可以的,這是嚴重的誤失。

  「蓮池大師所論精要,正中要害。王氏自序中有云:其文碎雜而失統,錯亂而不倫者,則用其意而修其辭」。這幾句話,這其文是講原譯的經文,原來這四種翻譯的經文雜而失統,錯亂而不倫。則用其意而修其辭,這個用其意是用自己的文字來敘說經中的大意。這個在古人是有議論的,因為你是編輯別人東西,一定要用人家原來的文字,不能用你自己變更文字,這個例子要一開,以後麻煩大了,每個人都可以改經,那經就改成不像樣子,就決定不能改動,會集要守這個規矩。這是龍舒有些時候用自己的意思,把原來的文字改了,這是被後人指責。「是正蓮池大師所指,不由梵本,未順譯法之深病」。蓮池大師講的話很含蓄,黃老給我們這一說明,我們就了解、就明白了。所以顯出古人就是責備人,也非常厚道,也不是用很明顯的話來說你,很厚道,委曲婉轉,這都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地方。「今乃會集,焉能不取原語」,會集一定要記住要取原語。「而任意行文,是乃萬萬不可也」,這是很大的一個忌諱。「至於三輩發心亦然,擅改《魏譯》,又復高下失次」,這三輩發心,就發菩提心上輩的不說,中輩說發菩提心,下輩的說不發,這個是嚴重錯誤。這是「王本難掩之疵」,這他的過失。

  至於第二個,「清乾隆彭二林居士(名紹升)」,他還有個名叫際清,彭際清,「亦於王本義有未安」,他對王龍舒的本子也深有研究。「於所著《無量壽經起信論》中論王本曰:王氏本較為暢達,近世通行。然有可議者,如序分中遊步十方以下,廣明菩薩行願,為令行者發起大心,積集德本,究竟成佛,乃是此經開章要領,而王氏刪之」。這個龍舒的會集本裡沒有這一段,這一段非常重要,他疏忽了。「至往生上下二輩,一刪去發菩提心」,他沒說,這一句沒有,上輩往生沒有發菩提心這一句,下輩往生他說不發,這下輩往生是「一云不發」。「胎生一節,刪去疑惑佛智乃至勝智」,這五句經文,這五句經文非常重要,他沒有把它收進去。所以「前則乖成佛之正因」,就是發菩提心,「後則失往生之正智」,就是「疑惑佛智」一直到「聖智」,這一段文字他疏忽了,所以失往生之正智。人為什麼會胎生,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會有胎生?這生到邊地也算不錯。為什麼會生到這個地方?對極樂世界信心不足,信心不足真念佛,真願意求往生。就好像賭博一樣,有我就成功,沒就算了,就這麼一個念頭,他就不能入品,他生到邊地。也很難得他真幹,雖然他有疑問,但他真幹,萬一是真的那我不就成了嗎?你看就這麼一個錯誤的念頭,這信心裡頭有缺陷,所以他生邊地。邊地到極樂世界要耽誤五百年,五百年他相信了,信心清淨,疑惑沒有了才能入下品下生,他比下品下生低一級。所以決定不能有疑惑佛智,不可以疑惑。

  「他如敘次願文,後先舛錯,皆當校正。彭氏鑑於王本之失,乃專就《魏譯》去其繁複,並按雲棲本」,雲棲是蓮池大師,「增入四十八願先後數目,仍名《無量壽經》。是為第七本」,第七種本子。「王本為第六本」,王龍舒的本子是第六種本子,彭際清的本子就是第七種的本子。但是他只是魏譯,就是康僧鎧的本子刪節,把它繁複的地方把它刪除,做了一個節本,把四十八願加了條目,這個本子也有流通,但是不廣。所以「但此本只是《魏譯》之節校本,而非諸譯之會集本」。兩本做個比較,彭際清的本子比康僧鎧的本子要好,我們讀起來很順。「近代丁福保居士,作《無量壽經箋註》」,所根據的本子就是彭際清的節校本。彭本還是「未能救王氏會本之病」,所以它不能稱為善本。

  這到底下一個,清朝咸豐年間邵陽魏承貫居士,「謂諸譯及王氏會本,猶未盡善。乃會集五種原譯,別成一本,仍名《無量壽經》」。底下說「魏氏之本,集五種原譯,是為五會本之始」,這是五種原譯本他都看到。「王氏只是四會本」,四種本子的會集本,「所會未及《唐譯》」,就是《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這一會這個本子他沒有看到。「同治中」,咸豐之後就是同治,同治是慈禧太后主政,咸豐過世之後,這小皇帝是母親當家,「王蔭福居士極崇魏本」,這非常推崇。「曾親記云:近世邵陽魏居士復本雲棲大師之說,遍考諸譯,別為一書。包舉綱宗,文辭簡當,乃得為是經之冠冕」,這是對於魏默深這個本子的讚歎。「王氏復博考眾本,手自校讎,並定經名為《摩訶阿彌陀經》」,這是本經第個八本子。

  「魏氏發心廣大,復精於文字,為救王龍舒居士杜撰經文之失,備取五譯,會成一經,力求句句有來歷,期成善本。所願極勝,所成亦偉。其所會集遠超王本。王蔭福居士讚之為本經八種之冠,亦非過譽」,這些話是黃念祖老居士說的。可是後面「但所憾者」,他還是有遺憾,「魏氏雖願力補王氏杜撰之過,惜未全免」,他也犯這個毛病,用自己的意思改動原譯本裡面的經文,文字也改動。「茲舉其犖犖大者如下」,犖犖是明顯的意思,非常明顯的過失。這個地方舉出了四條,第一「魏本第二願曰:設我成佛,國中天人,純是化生,無有胎生。此中無有胎生四字,諸譯皆無」,這從哪裡來的?這一句是他自己加的,這舉出真的把他的過失舉出來了。「且此四字與原譯文相違」,為什麼相違?「《魏譯》云」,康僧鎧的經本上有這麼一句話,「佛告彌勒,彼國人民,有胎生者」,怎麼願裡頭講無有胎生?「唐宋兩譯同之」,唐譯的跟宋譯的這兩種本子都有這句話,都有講胎生這個話,「而魏氏竟謂無有胎生。此實為難掩之疵也」,這個過失太明顯了。第二「五惡五痛五燒一段數千言」,這一段文很長,「魏氏刪節為:生時痛,老時痛,病時痛,死時痛,患難窮苦痛;淫欲火燒,瞋忿火燒,貪盜火燒,邪偽火燒,愚痴火燒,是為五痛五燒。魏居士原願無一字不有來歷,惜未能貫徹初衷,上之一段於諸譯中並無來歷」。這一段不是刪節的文,是用他自己的意思把幾千字的經文,濃縮成這個,這完全是他自己寫的,不是原文。要從原文刪節的話沒有話說,這不是原文,完全是自己意思節錄的,所以這就是沒有根據。

  第三「魏氏會本謂極樂之宮殿樓觀,堂宇房閣,或處虛空,或在平地,或依寶樹而住」,這句有問題,其中「依寶樹而住」這一句話五種原譯本都沒有,這也是他自己想出來的,這個沒有根據。「會本中『過是以後,無量壽經亦滅,唯餘阿彌陀佛四字,廣度群生』」,這一段文五種原譯本裡沒有。「由上可見,魏氏之本與前諸本相較,雖後後勝於前前,惜仍未能盡免率增乖舛之過。但此巨失,勢在必救。以免後世因襲,甚至篡改經文。故須防微杜漸,絕此罪源」。這是黃念祖老居士對他的評語,這個重要。因為古人的東西,縱然是錯了不能改它的,怎麼辦?把你的意思寫在旁邊,寫在旁邊旁註,不能隨便改它。如果隨便可以改這個例子一開,不得了,以後人家一看,這不通,不應該是這樣的,我也改一句,你也改一句,流傳到幾百年之後這文章就不能看了。所以這是決定不可以的,這是最大的忌諱,我們明明看到這是什麼?人家抄錯的,但是決定不能改動。所以古德常講這個字可能是哪一個字的錯誤,這樣子註在旁邊,這正確,最忌諱是隨便改人家東西。黃老居士說這些話,也是說明他老師夏蓮居老居士為什麼要再會集,原因就是前面兩個會集本、一個節校本都不完善,都有瑕疵,所以必須再作一個會集本。「並為大經,早得善本。是以先師夏蓮居老居士,乃有第九本之作也」,我們現在這個本子就是第九本,這給夏老居士做個介紹。

  「先師夏老居士,未冠學儒」,未冠是沒有成年,古人成年是二十歲,這就是在二十歲之前學儒。「先程朱而後陸王」,先學的是宋朝二程,朱是朱熹,而後學明朝的陸九淵、王陽明,這都是宋明大文豪,現在人說哲學家、思想家,這是說他的學術的淵源。「甫壯入佛」,中國人講壯年是三十到四十,三十到四十叫壯,甫壯那就是剛剛大概三十一、二歲,就剛剛入壯年的時候他就學佛。「攝禪密而歸淨土」,他學過禪、學過密,最後學淨土。「夏老博貫群籍,深於文字,專功久修,教眼圓明」,這是對老師的讚歎,他作學問、學佛都非常認真,真的古人所講「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無論是學禪、學密、學淨,他的根底都非常深厚。「於壬申」,壬申是民國二十一年,「一九三二年之歲,發願重校此經。掩關津門,閱時三載。遍探五種原譯,洞察三家校本。無一語不詳參,無一字不互校。虔恭敬慎,日禱佛前。千斟萬酌,時縈夢寐。及其成也,四眾歡喜。宗教俱徹之慧明老法師(夏老之皈依師),搭衣捧經攝照於佛前,親為印證」。這是講他用了三年的時間,會集成第九種本子,就這種本子。剛才我跟諸位報告過,他最初會集的本子,我手上還有一冊,這一冊已經輸入電腦,從電腦裡面都可以看見,還有慈舟法師的科判,這就看到它原來的面貌。以後他經過十次的修改這定本,定本改成四十八品。

  從這一段簡短的文字,我們就曉得,夏老居士是非常認真,大概他一生當中,做的就是這樁是最大的事業,讓淨宗法門有了這一部。這部經是淨宗第一經,非常重要,而沒有一個好的本子。《法滅盡經》以及本經都說到,將來佛法滅盡的時候,《無量壽經》還在這個世間流通一百年。我們想《無量壽經》到最後滅,流通的是哪個本子?肯定是這個本子。這個本子跟前面幾個會集本比較,前面本子都有瑕疵,都不能叫人滿意。這個本子裡頭找不出來了,前人會集本裡面的瑕疵統統都改正過來,真的沒有一個字不是出於原本,自己沒有改動一個字。所以是五種原譯本的集大成,取捨精當,沒錯誤,慧明老法師給他印證。「先舅父梅擷芸居士」,梅光羲居士是李老師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經教是跟梅老學的。所以這個本子當年傳到台灣,前面有梅老一篇序文,很長的序文,他看了之後非常歡喜,當時就在台灣流通,而且自己還講了一遍。「連續播講於電台,譽為善本。慈舟法師專講此經於京魯」,就是北京跟濟南,「並親為科判」。我做科判是依據慈舟法師的科判做底本,再詳細給它分科,作成一個完整的科判。這個科判,當年我跟趙樸老見面的時候,我送給他,他非常歡喜,他看到了經,夏老會的經,我們做的科判,黃念祖的註解,他說這個經完備了,他非常歡喜。

  「北京極樂庵方丈妙禪老和尚,聘請山東女子蓮社吳倩薌社長來寺開講此經兩月。其他發心宏揚,專志持誦者,不可勝數。印行流通,相繼不絕。是以先舅父梅老讚云:於淨宗要旨,窮深極微,發前人未發之蘊。又精當明確,鑿然有據,無一義不在原譯之中,無一句溢出本經之外。有美皆備,無諦不收,雖欲不謂之善本不可得也」,這一段是梅老序文裡對這次會集的讚歎。「先舅之語,現已舉世公認,並將本經採入新印之續藏」。這是一個願望,現在還沒有能做到。「大經塵封千載,今始得善本,先賢會經之願乃圓」。從王龍舒、彭際清、魏默深,都希望做一個完善的《無量壽經》的本子,也真正努力去做,但是始終免不了有瑕疵。一直到最後夏蓮居老居士,才真正完成古來這些大德他們的宏願,到這才真正完成。大經塵封千載,《無量壽經》一千多年來,因為沒有善本,所以學習的人不多。中國人學習《無量壽經》,遠遠比不上日本人,大概中國人喜歡挑剔,日本人比較老實,傳到那邊去就全盤接受,可能有這種原因。所以中國人修淨土都是依《阿彌陀經》,《阿彌陀經》在中國弘揚最廣,這一部經出來之後情況就不一樣了。「大經放光,眾生有幸。本經名《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是為大經之第九本」。所以現在《無量壽經》一共是有九種版本,我們要學習,你要得用哪一種版本。

  我在二00六年在巴黎辦了一個活動,活動完了之後順便到倫敦,去訪問劍橋、倫敦這兩個大學,這都是漢學系的,在歐洲非常著名的學校,出了不少漢學家。我跟他們漢學系的同學,跟他們的教授做了交流,我知道有不少學生用佛經寫博士論文,其中有一個學生告訴我,他用《無量壽經》寫論文。我說《無量壽經》有九個本子,你用哪個?他用夏蓮居的會集本,很難得。我們這個註解,這個註解是我在美國那個時候,也是在弘揚這部經,黃念祖老居士到美國去,他去一個月,我們在那個地方聯繫上。他這個註解只帶了一本,帶了一本油印印的,還好,還算不錯,字還能看得清楚,是比較模糊,油印的,所以非常的簡陋,只帶這麼一套,送給我了。聽說我在這裡講這個會集本,那個時候在國內講會集本就他一個人,在海外講會集本也就我一個,所以我們兩個碰到之後就歡喜無量,真的是志同道合,我們是一個方向、一個目標。所以我就問他,我說:你這個註解有沒有版權?有版權就不必談了,要沒有版權我送到台灣去翻印。他說:沒有版權,歡迎翻印。還要我給他寫一篇序文,要我給他題字。所以我們第一次在台灣就印了一萬冊,精裝這樣一本印了一萬冊,在海外就開始流通,以後陸陸續續印,大概現在我想上百萬冊都不止了。他非常歡喜。

  我們再看底下一段本經的註解,這些都是關於介紹這部經典的弘傳,老居士寫得很清楚,所以我們看看就好了。「丙、本經註釋。五譯之中,魏譯較備」。這就是曹魏康僧鎧的本子,在五種原譯本裡面翻譯得最好。我當年在台中,李老師也將《無量壽經》講過兩遍,第一遍講的是夏老這個本子,會集本,第二次就是講的康僧鎧的本子。我到台中這個緣分很殊勝,正好遇到李老師開講這部經,康僧鎧的本子,我從頭到尾聽過一遍。早些時候他講的會集本,他把他的眉註給我,我看到非常歡喜,我能看得懂,當時我也就想講這個會集本。老師告訴我,他說:時節因緣沒成熟,要等待時節因緣。我那個時候不知道利害,因為這個會集本爭議很多,爭的什麼?說夏蓮居他是在家居士,他不是一個法師,所以大家不願意這個本子流通。夏老自己也了不起,往生的時候告訴他的學生,黃念老在旁邊,夏老告訴他,他的會集本將來是從海外流傳到中國。大家聽了莫名其妙,怎麼會從海外流回國家?到後來果然證明,這個經典在國外是普遍流通之後,才流到中國去。所以我也就了解,那個時候老師為什麼不准我講,講康僧鎧的本子沒有問題,沒有一個人講話,如果講夏蓮居的會集本,批評就多了。我那個時候剛剛出家不久很年輕,這些老和尚要是來罵人,給我們壓力,我們受不了。現在這些老法師都往生了,我們變成老和尚沒問題,那個時候很難,所以我們得忍耐。老師的確有智慧,我們不如他,他看得深、看得遠,時節因緣不成熟暫時放下。那個時候叫我去講《楞嚴經》,那是一部大經。

  我們看這個文,「故大經註疏,集於《魏譯》」,幾乎都是用康僧鎧的本子來註解。「我國大德多為小本彌陀作註。至於註大本者」,就是註《無量壽經》,就是兩個本子,一個是「隋淨影,唐嘉祥兩家」。這後面接著,「《無量壽經義疏》六卷,隋京師淨影寺沙門慧遠撰疏」。我學的就是這個本子。這個慧遠跟我們淨宗初祖慧遠,名號完全相同,所以在歷史上稱他作小慧遠。如果諸位看到有人寫文章上,小慧遠就是他,不用小慧遠,那就是廬山慧遠大師,名字完全相同,廬山那個時候是在東晉的時代,這個慧遠是隋朝。第二,名稱相同,也叫「《無量壽經義疏》,唐嘉祥寺吉藏撰」,他做的註解。在中國《無量壽經》只有這兩種。另外在中國流通的有韓國兩位法師,「又新羅國(今朝鮮)有憬興、元曉」,兩位法師都出家人。他的註解在中國有流通,第一個是「《無量壽經義述文贊》三卷,新羅國沙門憬興著」,這憬興疏。第二種「《無量壽經宗要》一卷」,也是「新羅國黃龍寺沙門元曉撰。曾入唐遊學」,唐朝時候在中國留學,「還後化振海東。其疏曰海東疏」。元曉法師在韓國非常有名,韓國佛教沒有人不知道他的。第三種「《遊心安樂道》」,這也是元曉的著作,是「淨土古佚十書之一」。這些都在中國流通。

  下面說「大經光明,照耀日本,註釋之盛,遠超我國。筆者所知者已廿餘種」。這些二十餘種大概都在《卍續藏》裡面,這是黃念祖老居士看到的。「計為:《無量壽佛贊鈔》一卷,興福寺善珠作。第二《無量壽經述義》三卷,最澄法師集的。第三《無量壽經私記》一卷,智景作。《無量壽經義苑》七卷,紀州總持寺南楚作的。第五種《無量壽經略箋》八卷,享保五年洛東禪林寺院溪作。第六《無量壽經鈔》七卷,望西樓了惠作」。大概這些一共這裡他舉了二十二種,這二十二種其中有六種黃老居士書架上有,我到他那裡去參觀的時候我看到過,這六種他都用作參考,都有一些引用在這個註解裡面。這六種,第一個是剛才念的《無量壽經鈔》七卷,就是望西樓了惠作的。第二種是在第四行最後一句,《無量壽經會疏》十卷,越前勝授寺峻諦作的,這是老居士所看到的。第三種在倒數第四行,第二十一《無量壽經甄解》十八卷,道隱作,這是引用得多。接著《無量壽經合贊》四卷,觀徹作。所以他這裡底下說了,「其中第六、第十、第廿一、第廿二諸著,本書引證甚多」。

  「又註釋大經校會本者,共三種」,第一種是《無量壽經起信論》,這是彭際清作的,清朝康熙年間。第二種《無量壽經箋註》,這是丁福保的,這現在在佛門裡流通很廣,也很容易看到。「以上兩種所註者,皆為彭氏之節校本」,就是彭際清的節校本。第三種是「《佛說摩訶阿彌陀經衷論》,清光緒正定王耕心作的」。他所註的本子是魏承貫的會集本。末後「又清末沈善登居士著有《報恩論》三卷」,這《報恩論》裡面,有《淨土法門綱宗》、有《無量壽經綱宗》、有《往生正因論》,有這幾篇,都算是註釋《無量壽經》的。這一段我們就介紹到此地。

  下面我們看第九段總釋經題,我們從第七十九面看起。「凡經之名題,皆直顯本經之要旨。使學者因名達體,一覽經題,直窺全經大義。是以天台家註經,先釋經名」。這一段文我們把它念下去,「大經五種原譯,各有經題。王氏會本名為《大阿彌陀經》以別於原譯與小本。但『大』字之增,無所依據」,這是自己加上去的,會集的話應當是要用原文,他自己加了個大字這沒有根據。「彭氏節本與魏氏會本」,魏默深的會本,「皆名《無量壽經》,同於《魏譯》,三種一名,混同易誤」。它的名字跟原來的經名是一樣的,沒有差別,到底指哪個本子不清楚。「正定王氏改魏氏本為《摩訶阿彌陀經》」,這摩訶兩個字也沒有依據,這個都是會集裡頭的問題。「考」這考據「從漢迄宋」,到宋朝「十二譯中」,這十二次翻譯,「以無量壽為名者十」,有十部,「以清淨平等覺為名者」有兩部,「以正覺為名者」有一部。最初漢代有個譯名叫《無量清淨平等覺經》,最後宋代翻譯的名字叫《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所以夏蓮居老居士這個經題,「今此會本直取宋譯經題《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那個經字重複的把它去掉,經字去掉是重複的,下面再續漢譯的經題《無量清淨平等覺經》,無量兩個字也重複了去掉,於是經題就變成《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自然佳妙」,這真正是會集,沒有自己加一個字,只是把重複的去掉,所以變成這十五個字的經題。「不假斧斤」,一點修改都沒有。「兩譯原名,攝於一名之中;十二種經題悉入一題之內。全經大旨,昭然目前。淨宗要義,備於題內。人法喻、教理行、體相用等齊顯於一名之中。如帝網珠,圓攝一切妙法。本經會集之妙,於此可見麟爪」。就是夏老會集的慧眼,跟過去人確實不一樣。

  這個題,黃老的註解也很詳細,我們今天還有一點時間,我把我對於這個題的解釋,有個很簡單的一個解釋。「佛說」,這是佛親口所說的。佛經上加上佛說這兩個字它有意義的,一切經都是佛說,為什麼別的經不加佛說?《大方廣佛華嚴經》沒有加佛說,《金剛般若經》也沒有加佛說,《妙法蓮華經》也沒有加佛說。為什麼這加佛說?通常加佛說的,正宗分第一句話是佛講的,這個加佛說;如果第一句話不是佛說的,通常就不用佛說這兩個字。所以它有講究的,不是隨便立題的。「大乘」是智慧,「無量壽」是性德,「莊嚴」就是相好。你看看,佛在《華嚴經》上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題裡面如來智慧德相就有了,「大乘」是如來智慧,「無量壽」是如來的德,壽命是第一德,「莊嚴」是相好,這就全給你說出來,這是果。我們學佛希望得到什麼?就得到「大乘無量壽莊嚴」,這就是極樂世界的果。下面這五個字是因行,是修因,修什麼才能證果?修「清淨平等覺」。清淨是戒,持戒能幫助你得清淨心,平等是定,覺是慧,你看戒定慧三學。說三寶,僧是清淨,六根清淨一塵不染,這出家人;法是平等,你看佛說的諸法平等,無有高下,法是平等;佛是覺,三寶具足。

  佛叫我們修行怎麼樣證果?先放下,我們用《華嚴經》的話來說放下執著,對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執著,你就得清淨心,證阿羅漢。再進一步,於一切諸法不分別,分別心放下,你就得正等正覺,換句話說,你得平等,平等是菩薩。最後能夠把妄想放下,妄想是什麼?起心動念,不起心不動念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個覺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成佛了,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你看修因證果,淨宗裡面完全顯示在這個題目上。所以人家要問我們,你們淨土宗修什麼?修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淨宗求什麼?求智慧、求性德(無量壽是性德)、求相好(相好是莊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部經講什麼?就講這個,全經的內容在題目裡面統統顯示出來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