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經文第五頁,最後一行:
【施戒忍進及禪定。智慧方便神通等。】
這兩句是講十波羅蜜,也就是大乘菩薩修行的總綱領。我們前面學到忍辱,今天講精進,在大乘教裡面稱為毗梨耶,「梵語稱毗梨耶,華言精進」。精就不雜,進就不退,這兩個字看起來容易,實在講非常困難。世尊在大乘教裡面常常告訴我們,菩薩善根只有一個,通常我們佛法講三善根,就是講一切眾生,三善根就是不貪、不瞋、不痴,這三善根。也就是說像植物一樣,它有根它就會生長,說明世出世間一切善法從哪裡生的?從不貪、不瞋、不痴就能生長。反過來貪瞋痴叫三毒,世出世間一切法要與三毒相應肯定就會壞,這一定的道理。你看說得容易,你細細想,這裡頭的意思深廣無盡。修行人、學佛的人,時時刻刻要把這個話提醒自己,要提起,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我們跟什麼相應?如果與貪瞋痴相應就要墮落,無論做什麼樣的好事,世出世間好事與貪瞋痴相應,叫造業。所以古諺語裡有一句話說,「地獄門前僧道多」,出家人多。出家人心都善的,如果出家人在一切修為,造作諸功德他沒有離開貪瞋痴,那他叫造惡業。為什麼會墮地獄?怎麼有這麼重的罪?他造作的這些罪業這是性罪,與貪瞋痴相應,他本身就是罪,他是披著佛的外衣。出家不用說了,在家呢?他掛名是個佛弟子,佛弟子還貪瞋痴;換句話說,破壞佛法的形象。讓社會大眾看,學佛,你學佛是這個樣子,還不是一樣搞貪瞋痴嗎?把佛教形象破壞,破壞佛教形象,等於破和合僧,等於出佛身血。你要是這樣子看法,你就曉得,他的罪在《戒經》裡面就列入阿鼻地獄。如果反過來的話,與不貪、不瞋、不痴這三善根相應,這是真正的佛弟子,這個人真正在學習。你看我們學了這麼多年,雖然還沒有證果,可是在信解行的方面總有點基礎,特別是在信解。佛法的開悟兩種,一個是解悟,一個是證悟,證悟是通過行,那管用,真得受用。我們也算是不容易,這麼多年來,在解悟上確實有成績可言,我們明白,我們知道宇宙人生是怎麼回事情。也了解佛法,佛法修學的祕訣、要道是什麼?是放下。放下什麼?放下貪瞋痴,從這裡開始。世尊在一切經教裡面教給我們,放下對於世出世法的執著,執著什麼?貪瞋痴是執著,是見思煩惱裡面的思煩惱,這個放下你就成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無上正等正覺,恭喜你,你成正覺,正覺是阿羅漢,超越六道。你就要曉得,你要不放下貪瞋痴,你就出不了六道輪迴;放下貪瞋痴,六道就沒有了。六道輪迴從哪來的?原來是從貪瞋痴來的,貪瞋痴沒有了,六道就沒有了。
所以阿羅漢不住在六道裡,他比我們高一個層次,他住在四聖法界。十法界上面的四層,聲聞法界這是阿羅漢,緣覺法界,這兩類,聲聞跟緣覺都是屬於正覺。緣覺比聲聞高,兩個都是放下貪瞋痴,阿羅漢放下了貪瞋痴,但是有貪瞋痴的習氣,習氣沒斷。習氣斷掉那就是辟支佛,所以辟支佛不但沒有貪瞋痴,連習氣都沒有。雖沒有貪瞋痴的習氣,但是他有分別,他要把分別放下,辟支佛分別放下了,不分別,他升級了,往上再升一層是菩薩,菩薩是正等正覺,升一層!分別沒有可是怎麼樣?他有分別習氣,所以菩薩有分別習氣。分別習氣要是放下,他又升一級,十法界最高的佛法界。所以成佛,佛有很多種佛,你得知道他成哪一種佛,十法界裡面的佛還不行,出不了十法界,超越六道了,出不了十法界。為什麼?他分別執著放下,分別執著習氣都沒有,這十法界的佛,他有起心動念,這是妄想,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放下,不起心、不動念,在世出世法裡頭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他就出離十法界。出離十法界才叫真的成佛,到一真法界去,也就是生實報莊嚴土。這個諸位要知道,十法界裡面六道是凡聖同居土,四聖法界是方便有餘土,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十法界,這個四聖法界是釋迦牟尼佛的方便有餘土;不起心、不動念,他就提升到實報莊嚴土。一切諸佛都有四土,到實報莊嚴土了。
實報莊嚴土裡面的佛,那是真佛不是假佛,他們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全都沒有了,放下了,真精進,可是還有什麼?還有無明的習氣,無始無明的習氣,就是起心動念的習氣,所以他有實報莊嚴土。這個我們學習《華嚴經》,我們確實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如果起心動念都沒有,給諸位說,實報莊嚴土也沒有,就那起心動念的習氣,我講習氣沒有了,實報莊嚴土沒有了。最後剩下來是什麼?叫常寂光土,就是常寂光。常寂光是什麼?常寂光是我們自己的自性,就是賢首國師這篇文章的第一段,「自性清淨圓明體」,這個東西出現,這叫真如本性。明心見性見什麼?就見這個,那叫無上正等正覺。在實報土裡面,這是放下了起心動念,不起心、不動念,可是起心動念的習氣很不容易斷,雖然都是在實報土裡面,所以實報土也有三輩九品,這是我們淨土宗講的。在《華嚴經》講,實報莊嚴土裡面有四十一個階級,菩薩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這些位次怎麼來的?是無始無明習氣厚薄不一樣,從這上說的。而且無始無明的習氣沒有法子斷,諸位想想,怎麼個斷法?你想斷,不又起心動念了嗎?他不起心、不動念,他用什麼方法斷?所以在這個狀況之下,大乘法裡面常常講的「無功用道」。宗門裡也有句話說「此處著不得力」,因為你一著力就有分別執著,你就往下墮落。此處著不得力,讓它自自然然就斷了,時間久了就斷。
所以古人用酒瓶盛酒的比喻來給我們說,講斷習氣,無始無明煩惱的習氣就好比酒,酒瓶盛酒,酒倒乾淨,擦得乾乾淨淨,一滴都沒有,確實乾淨了,聞聞還有味道,那叫習氣,那個沒法子斷。瓶蓋打開擺上個一年、半年,再去聞沒有了,時間自自然然它就沒有;你可不能再去想辦法怎麼把它斷掉,那不可能的,沒有法子。時間多麼長久這個習氣才完全沒有?經上講三大阿僧祇劫就沒有了。三大阿僧祇劫不是說我們普通修行,是你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也是《華嚴經》上證得圓教初住,這個時候開始三大阿僧祇劫,什麼功都不能用。雖然帶著濃厚的無始無明習氣,不礙事,你的智慧、神通、道力,跟究竟圓滿佛沒有差別,你就有能力,這講圓教初住菩薩,他就有能力在十法界,眾生有感他就能應,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這個感應,我們世間法裡頭,你看《弟子規》裡面講呼應,「父母呼,應勿緩」,呼應,在佛法裡這是講法身菩薩,感應,感應是自然的,呼應還有分別執著,還有起心動念,感應沒有,很難懂!
過去曾經有人問過,等覺菩薩把最後一品無明斷掉,回歸到常寂光裡面去,他還再不再來?眾生有感,他還再不再來?我們看到江本博士的水實驗也就明白,來不來?來,他怎麼會不來!為什麼會來?能大師說過,惠能大師明心見性的時候告訴我們,自性本自具足,那是什麼?在常寂光的狀態本自具足,眾生有感,他當然就有應。你看水,水是礦物,它沒有起心動念,它沒有分別執著,它能看、能聽、能懂得人的意思,我們以善意對它,你看它回饋的,現出這個結晶多美;以惡意對它,現出的結晶非常醜陋,是自然的感應,法爾如是。所以從這個實驗裡面,我們就可以肯定,一點都不懷疑,常寂光有感應。我們今天讀了賢首國師這篇文章,後面這一段就是講三遍,三種周遍就把這個事情說到。自性有隱現兩面,在不起心、不動念,連起心動念的習氣都沒有,那是常寂光。可是,十法界的眾生起心動念,常寂光就有應,他這個應就是能生萬法,能生萬法是應!
所以如果你會,在一切萬法裡面,你隨時都能悟入自性;換句話說,隨時隨處都能成無上道。能夠幫助你成無上道,這叫第一法門,哪一法不是第一法!法法皆是第一法。所以佛在《金剛經》上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問題就是你會不會?你要是會,門門都是趣向無上道,都是幫助你證得無上佛果。可是這裡面最怕的是雜,所以佛才說菩薩最大的障礙就是懷疑。菩薩只有一個善根,這善根叫精進。跟我們眾生講是三個善根,你修菩薩道,當然三善根你就圓滿,你就不貪、不瞋、不痴了,你都斷掉。斷掉之後只有一個善根永遠保持著,就是精進,一直趣向薩婆若海。薩婆若是梵語,就是自性,我們中國人講「止於至善」,薩婆若有這個意思,止於至善,回歸到自性。
所以,精進多重要,我們修行人如果能抓住這個字,肯定這一生當中成無上菩提。這兩個字怎麼抓住?過去我講到這個地方,我就常常想到諦閑老和尚那個徒弟,鍋漏匠,他抓到了,厲害!念佛三年他就成佛,站著往生,預知時至,站著往生沒生病。走了之後還站了三天,等他的師父諦閑老和尚替他辦後事。諦閑老和尚常常讚歎他,給大家做個好榜樣。這個人不認識字,沒念過書,一生做補鍋、補碗,這個行業現在沒有了。這種行業我小時候抗戰期間還有,抗戰期間當中,在農村裡面鄉下,鍋打破、碗破,杯子破,都捨不得丟,遇到補鍋、補碗的,他能把它補起來,補起來之後再用,這個生活是非常艱苦。他小時候跟諦閑法師是兒童時候的玩伴,也就是生長在一個村莊,諦閑法師的家境比較好一點,所以以後他念私塾,他念過書。他這個朋友家境艱難,務農的,從小沒念過書,長大就學這麼一個手藝維持生活,苦不堪言。以後諦閑法師出家,他去找他,找到了,找到之後跟諦閑法師說他想出家,諦閑法師說「你不要開玩笑,已經四十多歲還出什麼家?在這裡住幾天,我再送你回去。」他賴著非出家不可,諦閑法師為難,為什麼?你出家,頭一個你要學五堂功課,你住在寺廟裡,一個字不認識,年歲那麼大,五堂功課怎麼學得會?五堂功課不會的話,你在寺廟裡不能住。學講經也不行,你學習的時間過去,他一定要賴著。
諦閑法師最後想到,他說「我一個條件,你能不能答應?你答應,我就收你出家,你不能答應你就回去。」他說:你說的,我都答應,你叫我怎麼做我就怎麼做。人老實,這真正叫老實。諦老說「好,你遵守我的條件,我給你剃了頭,你不要住在寺廟,住在寺廟裡人家瞧不起你,你自己也會感到難過。」他們那個時候在浙江寧波那個地方,鄉下還有很多小廟沒人住,破廟沒人住,我去給你找一個,你就住在小廟裡頭。我在附近找一、二個信徒來照顧你的生活,你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這一句,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你就再接著念。就教這麼一個方法,他說:你將來準有好處。這個人老實,也不問什麼好處,你叫我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我就念,也很好,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再念,就這麼一個法門。他真聽話,三年沒出門,那個小廟三年沒出門,就會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真被他念成功了。諦老給他找了一個老太婆,鄉下老太婆也是學佛的,給他洗衣服,給他做兩餐飯,早晨是他自理,中午、晚上老太婆給他做飯。他這一天告訴老太婆,他說:明天中午妳不要來給我做飯,我到城裡去一下,去看看幾個朋友,明天進城去。到第二天他真的進城去,去看看一些親戚朋友,晚上就回來。回來之後,又告訴老太婆:明天不要替我做飯。老太婆心裡想,師父三年都沒出過門,老實念佛,今天出去城裡轉了一圈,可能明天又有人請他吃飯,也沒在意。但是到明天,老太婆不放心,回來再看看,看看師父是不是又出去?結果到寺廟裡面一看師父,師父站在佛像面前,叫他也不答應,仔細一看,死了,這嚇呆了,從來沒聽說人死是站著死的。所以趕快就報告,還有幾個護法,大家來一看,這師父真了不起,站著走的,沒有生病。趕緊派人去通知諦閑法師,那個時候沒交通工具,要走路,從他那裡進城到觀宗寺,一個往返三天。
他們把鍋漏匠站著往生的事情,告訴諦閑法師,諦閑法師馬上就來,一來就三天。看到他真的站在那裡,手上捏得緊緊的,都有灰,把他的手扒開,手上還有八塊現大洋,他手上還捏著一把錢在手上。一想大概是從前做鍋漏匠的生意,他還賺了一點錢,因為他破廟也沒地方藏,就把它藏在灰裡面。這個錢拿來幹什麼?諦閑法師想一定是給他辦後事,你看他自己搞得很清楚,不麻煩師父。諦閑法師非常讚歎!這個人是什麼?這叫真精進,一句,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個字不認識,什麼能力他都沒有,但是三年真到極樂世界作佛去,沒有人能比得上。這是真實的事,一點不假!昨天我給諸位提到,我們這邊將軍鄉的老太太,也是念了三年阿彌陀佛,她也是站著走的,這是在我們高雄這個地區發生的。由此可知,只要真的懂得精,精是決定不能摻雜,進就是決定不退。諦閑法師這個方法好,不分晝夜,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馬上接著就念,這個功夫不間斷,三年就成就。這個成就是非常殊勝,這叫真精進。
大乘教裡面通常講,這個地方講兩種精進,「精進有二種,一者身精進,謂若勤修善法,行道禮誦,與夫講說,不自放逸也」,這身精進。「二者心精進,謂若勤行善道,心心相續,不自放逸也」。不放逸就是不敢隨便。修行成功的人,沒有別的,像鍋漏匠的成就,我們將軍鄉這個老太太的成就,都是為我們現身說法的。諦老還常常講一個曬蠟燭的這一個出家人,說他的成就,那是個老實人。出家之後在寺廟裡面當香燈,香燈就是照顧大殿上,上殿的時候燃燈燒香,管這個事情的香燈師。一般人看起來他很愚痴沒有智慧,人非常老實,六月天熱天的時候,有人跟他開玩笑,說「香燈師,你看大家衣服都拿出來曬,你那些香、蠟燭都要拿出來曬曬,不曬長霉了。」他很老實,就把蠟燭統統搬到外面曬,這一曬到下午的時候,蠟燭油都化掉,都變成蠟燭芯,油都沒有。晚上上晚殿的時候,這個事情麻煩,沒蠟燭點,他就把蠟燭芯點燃。維那師、悅眾一看,這怎麼回事情?他就說出,今天有人叫他把蠟燭拿去曬,我就搬出去曬,沒想到曬成這個樣子。維那師也沒法子,搖頭,就向老和尚報告,「你看這種香燈師,還能用嗎?」老和尚很慈悲,覺得這個人很難得,這麼老實,老和尚就告訴他:你別當香燈,明天我送你到阿育王寺,你到那個地方去拜佛舍利,一天三千拜,你去拜三年。而且有人跟他開玩笑:你拜佛舍利拜三年,將來你會當大法師。他自己就以為真的會當大法師。維那師講:將來你講經說法,我替你當維那。他就真去拜舍利,他沒有妄念,真的他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叫他幹啥就幹啥。拜了三年,他真開悟了,他寫一首偈子,叫人送給老和尚看,老和尚一看,真有智慧,以後怎麼樣?真請他講經,還上台真講得不錯。那個維那師很慚愧,答應要給他當維那,真的給他當維那。這些故事都在《影塵回憶錄》裡面。曬蠟燭這個法師以後他真的開悟,他會做詩,他會寫偈子,這都是什麼?精進,身精進,心精進,他真的做到。
第三種,大乘教裡還有一種叫利樂有情精進,我們常常看到的,披甲精進,第一種披甲是身精進,第二種攝善法精進,第三種利樂有情精進。對一切有情眾生,特別是在現在這個時代,這時代眾生苦,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這個事情,我們要認真努力的去做。如果我們懂得精進的意思,一生不違背,可以說人人在一生都能成無上道。特別是淨宗法門,這些都是近代的,這一個世紀之內的事情,許許多多念佛往生給我們做的好榜樣,他們能成就,我們為什麼不能成就?能不能成就不能怪別人,也不能怪環境,你真正想通、想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肯不肯幹?所以無論是環境上的障礙,人事上的障礙,都不在外面。真正的障礙是自己,外面人障礙不了!你念佛的功夫心心相續,念念不斷,人家要是討厭你,你默念,依舊不中斷。如果說是別人讚歎你,你生歡喜心;別人毀謗你,你生怨恨心,就把你念佛功夫全破壞了。讚歎你,阿彌陀佛;毀謗你,阿彌陀佛;侮辱你,阿彌陀佛,全都是阿彌陀佛。換句話說,無論是環境、是人事,都是幫助你、成就你,為什麼?你接觸之後統統是一句阿彌陀佛,口裡是阿彌陀佛,心裡是阿彌陀佛,你成就了。你念到最後是把每個人都看成是阿彌陀佛,這個人欺負你的,是阿彌陀佛,那個人打我的,是阿彌陀佛。都會回想「我功夫不夠,我懈怠,我還沒有成就,佛來打我,佛來罵我」,那個心是佛心。這個人心是佛心,口是佛言,佛勸一切眾生念阿彌陀佛,行是佛行,身口意都跟阿彌陀佛相應,你說他能不成佛嗎?這叫精進波羅蜜。
我們今天起心動念都怪別人,從來沒有說反過頭來自己想想。所以我們修行時間很長,跟他們比我們是三十年都不止,超過他十倍以上,人家成功,我們十倍的時間還落在人後面,落得太遠!這一生不能成就,依舊搞六道輪迴,一定要知道。這個什麼?這一點使我們想到宋朝的瑩珂法師,他是個出家人,戒律不乾淨,破戒的比丘,不守清規。他有一個長處,他有自知之明,自己曉得習氣太重,禁不起環境的誘惑,他知道他自己死了以後會墮地獄,一想到地獄他害怕。所以他請教他的同參道友,你們有沒有辦法救我一把?我怎樣才能不墮地獄?同參們也很慈悲,送他一本《往生傳》。他看了之後很感動,只有念佛能救自己,其他的法門不行,他的業障太重。這個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帶業往生。就依照經上講的方法,《彌陀經》上講的,若一日到若七日,他就發了一個狠心,就這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念了三天三夜,不但不吃飯、不睡覺,連水都不喝。所以人真正有真誠心,感動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來了,告訴他:「你真正懺悔,業障消除,你的壽命還有十年,還有十年陽壽,等你十年壽命終了的時候」,阿彌陀佛說「我來接引你。」他聽了這個話之後就向佛懇求,他說:阿彌陀佛,我十年壽命不要,我現在跟你去。佛問他為什麼?他說「我惡習氣太重,十年我不知道又要造多少業?我自己沒法子控制自己,我想現在就跟你走。」阿彌陀佛好慈悲就答應,他說「好!三天之後我來接你。」這他很開心,他把寮房門一打開,告訴大家三天之後他往生。寺廟裡沒有人相信,你這個造業障的業障鬼,關起門三天三夜沒出來,現在忽然出來說是三天之後會往生,好在三天時間不長,我們就等著看,看你三天往不往生?到第三天,真的,跟佛所約的時間一點不差,課誦的時候要求大家念佛送他往生,大家也很高興,就看。念佛聲當中,念了大概有一刻鐘,他告訴大家:阿彌陀佛來了,我跟他走了。真的就走了。這個證明《彌陀經》上講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他是三天往生的,不難!我們今天念佛,打精進佛七,是不是真的?不是真的。念佛求什麼?求升官、求發財、求長壽,都求這個。如果你這裡佛七掛個招牌「七天決定往生」,你看看有沒有人敢來打佛七?都把人嚇跑了,人家說:送死的,這地方還能去?你就曉得是假的不是真的。哪有像瑩珂這樣的人真幹,真幹他就真有成就,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這個例子寫在《淨土聖賢錄》、在《往生傳》裡面。宋朝到我們現在七、八百年,在這麼長的時間裡面,許許多多祖師大德引用他的例子,勸導我們精進。
我們中國老祖宗教後世的子孫,那是教世法,也教精進,幾千年來教導後人「教之道,貴以專」,在從前都遵守這個原則。可是現代社會不一樣,現在我們把老祖宗的東西丟掉,丟掉的時間太久,現在信心都沒辦法恢復,一切都是外國人的好。特別是教育,學習的這些理念、方法、效果,我們都忘掉。如果你真正細心觀察,你會發現老祖宗真有智慧,外國人比不上。我看孫中山先生在《三民主義》的講演裡面,我看到這麼一段,是在他那個時代,民國初年,他說「外國人比我們優越的就是科學,科學技術、機器製造的東西比我們進步,我們不如他。除此之外,我們中國任何一個方面不輸給外國人。」這個話講得好,我們要有自信心,不能什麼都學。我們沒有把握到這一點,今天吃了大虧,今天外國社會動亂,中國也亂。實際上如果用中國傳統文化,外國人亂,中國人不會亂,外國人會有經濟危機,中國人決定不會有,這些都是真的,都不是假的。教育上尤其糟糕,中國人自古以來教人要專,學東西無論是哪個行業,在從前木工收個徒弟,師父教徒弟都是專,專,那個藝才能做到精,這手藝才做到精。無論哪一行沒有不注重專的,專心學習,怎麼能分心?
我們看現在教學,現在教學雜,幼兒園我們不談,我們從小學,小學就開始雜。他要學好幾個科目,七、八個科目,高年級的大概十個以上的科目。每天的課程交叉排列,上午三堂課,下午三堂課,科目不一樣,第一堂語文,第二堂數學,第三堂學英文。第一堂還沒吸收,換了,換了題目,第二堂也沒吸收,第三堂又換了,天天都在這裡換,所以他的腦子思惟是亂的,這叫雜修,成就當然難。好在現在目的是什麼?目的是應付考試,考試完了之後就丟掉,不精。古人教學就一門功課,可能三個月就上一門,半年上一門,或者一年上一門。他每天所想的就這一門功課,而且熟讀背誦,這一門功課他學了,他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一門學好才可以學第二門,他心是定的,定生慧,慧開了之後,開慧的現象,智慧開了觸類旁通,他沒學過的東西,只要他一接觸就明白,很容易!這就所謂「一經通一切經通」,一門通門門都通。到了這個階段,在古時候一般二、三十歲的時候,你看看二十歲之前紮根,紮根是一門,二、三十歲之後廣學多聞。
所以諸位要記住,你看四弘誓願,那裡面就有很深的意思,告訴我們學習的原理。首先要求人要立志,發願,立什麼志?人活在這個世間,這一生不為自己,要為別人,要立這個志。所以四弘誓願第一條「眾生無邊誓願度」,不是為自己。度的意思,用現在的話就是服務,就是幫助。我要立志發願為一切眾生服務,全心全力幫助一切苦難眾生,立這個志,這叫菩提心。你要想真正滿足你的志願,真正全心全力為一切眾生,把它做好,你要有道德,你要有學問;你沒有道德、沒有學問,你的願是空願,你做不到。所以後面這三個願都是為第一願,首先成就德行,奠定良好的基礎,「煩惱無盡誓願斷」,斷煩惱要持戒、要修定,持戒是用戒律規範自己,強迫自己斷惡修善。因戒得定,一個人持戒久了變成習慣,那就很自在!變成習慣的時候就變成定,變成三昧,他心是定的。無論在什麼環境,順境、逆境、善緣、惡緣,他心都是定的、都是清淨的。淨到一個階段,真正得到定,自己胸有主宰,不會被外面境界所轉,大概五、六年,六、七年,智慧開了。智慧開了之後,廣學多聞,那個學就容易,一接觸就明白,你一看就明白,一聽就明白,接觸就明白,這快!煩惱斷了之後,你看後面再提升「法門無量誓願學」,就這麼個道理。現在顛倒,現在前頭沒有願,也不斷煩惱,一開頭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就學這個,所以他怎麼學學不會,學了之後都是自私自利。佛法修學有層次的,循序漸進,你前面一條沒有成就,你後面一條做不到。四弘誓願是四層樓,你一層一層往上去蓋,它就會蓋成功。學那麼多法門幹什麼?我服務的面更大,我服務的工作會做得更好,全是為別人,沒有一個念頭是為自己的。這裡面有真正的快樂,學有樂趣,做有樂趣,習就是做,落實在事相當中。
我把我所學的統統做到,一切為別人服務,為眾生服務,快樂無比!孔夫子《論語》裡,頭一條就把這個說出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個喜悅是從內心裡、自性裡面發出來,是真樂,不是外面的刺激,這是真樂。在佛法裡面講,菩薩行菩薩道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你別以為那個是苦,那是樂,不苦!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給我們做了最好的示範,他那種生活、行誼,我們現在人看了,太苦!三衣一缽,日中一食,出外都托缽。晚上樹下一宿,而且佛還規定,這樹下只能住一晚,第二天找別的樹,為什麼?這個樹大,樹蔭,住起來很舒服,多住幾個晚上,貪心起來了。所以佛在生活當中,把人貪瞋痴慢的習氣徹底把它斷掉,先制定這些規矩,慢慢就養成自然。他老人家從十九歲離開家庭,那是富貴家庭,去過苦行僧的生活,一直到七十九歲圓寂,六十年如一日。這種毅力、精神,我們後人不能不佩服,這才叫真精進。所以這十波羅蜜,他教導我們,他全做到。教育的成功沒有別的,你教人先教自己,釋迦牟尼佛先成就自己再教別人,孔夫子亦是如此。你看看世界上,這些各個宗教的創始人,都是大教育家,沒有一個不是先自己做到然後再教人。
今天我們在學習聖賢之道,你細心觀察,跟古人真的是所謂一鼻孔出氣,沒有兩樣,都得從自己做起。教《弟子規》,現在有個很典型的榜樣,北京的胡小林,他先是一個人學,自己學,不要求別人。自己落實之後感動了一家,家裡人跟著學,然後影響他一個公司。他公司裡頭員工,看老闆完全變了,跟沒有學《弟子規》的時候兩個人,老闆變得這麼好,這麼和藹。以前老闆脾氣很大,沒有一個不害怕的,現在沒有一個不喜歡跟他親近。學而時習,時時刻刻不離開學,這就精進。我是看到這種情形,我看了很歡喜,所以我請他出來,把他所學、所做的向大眾來做報告,與大眾來分享他的成就,他最先很客氣不敢上台。那個時候我住在實際禪寺,我邀他來在實際禪寺住了幾天,每天請他在攝影棚裡面講,攝影棚裡面聽眾不多,三、五個人,把他全程錄下來,好像錄了十二個小時,講得好,現在是愈講愈好,愈做愈好。他所講的,他沒有講稿,講的是什麼?完全是自己做出來的,所以字字句句感動人!他能做到,我們為什麼不能做到?我們沒有肯做,沒有真正去做。他沒有別的長處,真做到,學一句他就會落實一句,不但能落實,他還能引申,觸類旁通。所以《弟子規》文字上給我們列舉的,一百一十三樁事情,這一引申,每一條裡都可以引申出十條,那就是一千多樁事情,這是智慧,智慧開了。
在我們佛法裡面,有!你看佛法的基本只有十條,十善業道,大小乘都是用十善做基礎,十善業道通大小乘,通顯教、通密教,宗門教下沒有一樣不通的,都是以十善業為基礎。小乘把這十條延伸到多少?三千條,三千威儀,歸納就是十善。大乘更不得了,大乘延伸出去多少?八萬四千,菩薩八萬四千細行,歸納起來就是十善業道,十善業這是大乘。在佛法裡頭,在佛的境界裡面,遍法界虛空界,無量無邊的法門。所以你學,不是學一條,條條都圓滿,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行住坐臥,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極其微細都能跟十善業相應,不是跟一條相應,一相應十條全相應,我們學習要懂得這叫精進波羅蜜。起初決定是一點,你把這一點做好,你才能夠發揚光大,這個光多大?遍法界虛空界。你這一點沒做好,你的光是有限的,就是你的影響是有限的。真正做好,那影響是沒有限制的,確實是遍法界虛空界,什麼人做到?在佛法裡面講法身菩薩做到,也就是說十法界裡面,像天台大師所講的相似即菩薩,他講六即佛,講相似,做得很有限。但是華嚴初住以上,他的行,行就是習,學而時習之那個習,習行,遍法界虛空界。所以他是圓滿的,這個確實世出世間一切法真正明白、真正通達,達到究竟圓滿,在大乘佛法。
我們自己必須要覺悟,要從基本的起點下手,基本的起點就是三個根,三個根是基礎。諸位一定要知道,千萬不能誤會,我講這三個根,大家執著這三個根,叫你破執著,你堅固執著了。三個根是什麼?三個根好像是蓋房子打地基,地基打好了,永遠就是那個地基,上面不蓋房子,地基有什麼用處?這錯了。三個根紮好之後,然後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以這三個根做基礎,這是德行。也就是說你入門考試你取得了資格,你可以修學聖賢的這些道,無論是儒、是道、是佛都可以。你學佛,你能成佛;你學儒,你能成聖;你學道,你能成仙,你統統都能成就。如果你有這個基礎,上面什麼都沒有,那你什麼都不是,這個要搞清楚,大家千萬不要誤會。這是根,三個根不能沒有,沒有這三個根學什麼都不會,都不可能,不會成就,你沒基礎,蓋房子沒有地基。所以,這三個根是愈堅固愈好。
三個根從哪裡開始?哪個最重要?我在前不久,跟我們立法院的王院長做了一次電視的訪問。在做結論的時候,節目主持人問了我一個問題,他說:要怎樣才能把人貪婪的心化解掉,有沒有方法?我說:有,只要人深信因果,貪心就不會起來。你學十善業,你學《弟子規》,名利現前的時候,有的時候還是把握不住,還會出事情。如果深信因果的人,他如如不動,為什麼?命裡沒有!命裡沒有你要是想貪得的話,貪得得到什麼?禍害,災難就來了。沒有!你就不會動這個念頭,貪瞋痴都能夠息掉,所以因果的道理太重要!在台灣沒有任何限制,台灣要紮三個根,哪個是第一個?因果是第一個,也就是說《太上感應篇》、《安士全書》,都是偏重在因果教育。可是紮這個根的時候,前面最好有暖身,用什麼東西?用《了凡四訓》,把《了凡四訓》讀了之後,你對於這個起了信心,然後再學《感應篇》,學《安士全書》。實際上雲谷禪師給袁了凡的功過格,功過格內容是什麼?內容就是《感應篇》。可見得這個東西在明末清初非常盛行,在讀書人當中,差不多都用這個方法。連蓮池大師,蓮池大師有功過格,也用功過格,他不叫功過格,他叫「自知錄」。他的序文裡講得很清楚,他把功過格改成叫「自知錄」,《蓮池大師全集》裡頭有。他用這個東西來每天檢點自己的過失,天天看自己的過失,天天修正自己的過失,那叫修行,把錯誤的思想、行為修正過來,叫真修行。
我們今天雖然不用功過格,我看在台灣也有不少同學依照經教的內容編的這些條文,我也看過幾種,都不錯。真的就是要認真落實,一點都不放鬆,每天認真的去幹,叫真修行。古人的效果今人可以得到,我們要想在這一生當中真有成就,這個根太重要。那我們再看看,那些念佛往生的人,像我剛才舉的鍋漏匠的例子,瑩珂的例子,曬蠟燭師的這些例子,他們有沒有這個根?有。他沒有念過書,也沒有學過,他這個根前世給紮下來了。如果沒有前世這樣的根,他怎麼會對老師的話那麼相信!一點懷疑都沒有,順境、逆境他都不動搖,人家三年能成就。我們今天為什麼不行?對老師懷疑,不但對老師懷疑,對釋迦牟尼佛懷疑,對阿彌陀佛懷疑,對經典懷疑,疑是菩薩最大的障礙。所以六種根本煩惱裡面,把疑列在第五,貪瞋痴慢下面是疑,這個疑不是普通的疑惑,是對聖賢的疑惑。有這種疑心,你對於老師誠敬就沒有了,你怎麼會有成就?印光大師在《文鈔》裡講得很多,一分誠敬一分成就,二分誠敬二分成就,十分誠敬就十分成就。老師教十個學生,十個學生成就不一樣,什麼原因?每一個人對老師誠敬的心態不相同,對老師十分尊敬的他就有十分成就,他得到十分,老師一樣教。對老師只有一分誠敬,那他只得到一分,這真的不是假的。
我在台中跟李老師學教十年,我親眼看到的,當時我們的同學二十多個人,有幾個人成就,成就多少,跟印祖講的比例完全相同。老師當年在世的時候也常常勸勉我們、訓誨我們,祕訣,成功的祕訣就是誠。內有誠,外面一定有敬,這兩個字太難太難,怎麼會能生得起來?怎麼解釋法?古大德也有個解釋,緣分,這個解釋得好。人跟人是緣分,那緣分就不是一生的,肯定有過去生的緣分。這在現代講因果輪迴,外國人講的,講得好,也講得很透闢。外國人最近半個世紀他們提倡催眠術,精神病愈來愈多,醫藥沒有法子治,當然用催眠,深度催眠讓人回到過去世。他那個病根是在過去世紮下的根,有的時候還不止一世,兩世之前、三世之前。我看到魏斯博士的那本書,他有一個例子,大概是七、八十世之前,回憶到四千多年前,那個時候種這些因,現在發作出來。我們接觸這些書本之後,我們同學當中還有一個劉居士,他聽了之後也找這些書來看,看完之後他到美國去,到美國去找這些催眠的精神科的醫生。他去找,打電話告訴我,在美國這些高人很多,比魏斯博士高明的有很多,但是什麼?他們沒有發表,沒有寫書,外頭人不知道。他接觸到很多,現在還在美國。這不是假的,這被科學肯定的,承認的。現在美國有一部分基督教徒,都接受了六道輪迴這個說法。
其實六道輪迴並不是釋迦牟尼佛說的,這個諸位要知道,六道輪迴是古婆羅門教,他也不是隨便說,他是親眼看見的。怎麼看見?他從禪定當中,禪定是現量境界。佛法裡面講三量,現量是親見,不是推理,推理是比量。所以四禪八定,佛家講的四禪八定,四禪八定是古婆羅門他們修行。得四禪八定,六道裡面情況你就全部都見到,那是定中境界,上面可以能看到非想非非想處天,下面可以能看到阿鼻地獄,真的是一清二楚。每一個修定的人,在古印度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修禪定是非常普遍,不但宗教修禪定,學術也修禪定,所以是很普遍的。你到什麼程度你就見到那些東西,你全見到,小小的禪定叫未到定,欲界就看到。最容易看到的是餓鬼道,餓鬼道跟我們的頻率大概相差不了多少,所以有一點點小定的功夫你就能見到。
我在早年有一個同學,好像過去我也跟諸位講過幾次,明演法師跟我同年,我們命運相同,壽命都是四十五歲,他四十五歲那一年走了,五月走的。我們是三個好朋友,還有一個法融法師,三個人同命相憐,壽命都是四十五歲。所以四十五歲那一年二月法融走了,五月明演走了,七月我生病,我就曉得我應該走了。所以我就念佛,我不看醫生也不吃藥,生病期間也沒有胃口,每天吃稀飯,吃鹹菜,吃一點點,念佛求生淨土。念了一個月我病好了,我沒想到,我沒有求壽命,那一年好像我講經講了十二年,十二、三年的樣子,我是三十三歲開始講經,四十五歲講了十二年。那一年生病的時候正好是講《楞嚴經》,《楞嚴經》十卷,我講完三卷就開始生病,經就停下來。也可以說我講《楞嚴經》是最後一次,沒講完,以後就沒有再講這部經。這部經先後好像講過七遍,我在台中跟李老師學《楞嚴》,這真的不是假的。明演法師這個人好人,非常難得,也能夠放下,也能看破,我勸他到台中跟我一起去學教。他告訴我:講經說法太辛苦,你把嘴皮都講乾了,聽的人信不信?這是真的。他說:我也要弘法利生,我學密,我學神通,我一現神通,人家馬上就相信,快!所以他就跟屈文六,桃園大溪屈上師那裡跟他學密,很用功。學密一開頭要磕十萬大頭,拜佛,限定好像是半年磕十萬大頭。每天要拜三千拜,他真幹,我們不能不佩服他,所以這個人是很難得的一個好人。十萬大頭磕了之後,上師傳他密法,他在大溪一個塔,住在那塔裡面。塔沒有蓋完工,上面多少層我不曉得,我只看到它是兩層,第三層就沒有蓋,我叫它作半截塔,他一個人住在那裡面。有一次他看到鬼,來找我,他很歡喜,他說:我現在的功夫能看到鬼了,這個界限突破了,鬼的社會狀況跟人差不多,每天大概到下午五點鐘,街道上就有鬼。人鬼雜居,人看不到鬼,鬼也看不到人,沒有特別緣分他也看不到。他能看到。鬼所住的地方跟我們人住的地方也是不同空間維次,也在一起,他告訴我那些狀況。我就笑他,我說:你神通沒有修成功,鬼通成功了,這個修成功了。每天早晨大概四、五點鐘街上鬼就少了,鬼最多的時候是晚上十點鐘到一、二點鐘,滿街都是。而且一個奇妙的事情發生,他碰到一個女鬼是前生的太太,他這一生沒有結過婚,出家,前世的太太找到了。他們就在半截塔裡同居,還要買一些女人用的化妝東西供在那邊,給她供個牌位。
這是我們兩個人同時出家,在一起修行,以後分成兩道。我把這個事情告訴李老師,李老師告訴我各有緣分,不能勉強。他四十五歲那一年走的,走得也很好,雖然不是預知時至,他感覺到身體不舒服,到榮民醫院去掛急診,他自己坐公共汽車去的,去掛急診,就在急診室裡面往生。他沒有什麼病苦,在急診室裡不到一個小時,一個小時之前他還乘公共汽車。這是我們親眼看到的,他告訴我的絕對不是假話。在六道裡面,你要想見鬼可不難,見天神比較難一點,見鬼真的不難。大概就是這個頻率跟我們人的頻率非常接近,有一點點定功就可以,這個空間維次就突破。所以專,你看他能夠在規定的時間之內把十萬大頭磕滿,修行非常認真,還是不能逃過命運的主宰。我這個說實在的話,這是甘珠活佛告訴我,我能夠在四十五歲這場病裡面回過頭來,甘珠活佛告訴我,是這十二年講經的功德,業障轉了。我命裡沒有財庫,甘珠活佛告訴我,他說:你不但將來很長壽,你壽命很長,而且很有福報。我是一點福報都沒有,這是什麼?這一生修的,可是我並沒有求,我也沒有求長壽,我也沒有求富貴,我什麼都不求。
尤其看到現前這個社會,真的是有史以來從來沒有發生過的,天下大亂,這一點都不假!無論在中國、在外國,沒有這種亂象,活在這個世界有什麼意思?如果不是遇到大乘佛法,這個日子我一天都過不下去。今天我們還能夠生活得這麼快樂,這是什麼?這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如果一天不學習,這一天就好像空過,就很難受。不為自己,沒有自己,為的是什麼?為正法久住做出一點貢獻。為這個世間苦難眾生,我們能不能幫助他把這些苦難化解一些?要真正把它斷掉這不可能。所以在現在的災難,特別是瘟疫,世界衛生組織發出嚴重的警告,很擔心這個瘟疫,如果是在整個世界傳染的話,那個災難是大災難不是小災難,很多人沒法子避免。我們面臨著這個事實,怎麼辦?佛菩薩教給我們,首先把心定下來,不要恐懼,不要害怕。如果瘟疫真的是傳遍這個地區,沒有事最好不出門,在家裡面修清淨心,這個很重要,心地一定要清淨。聽經、讀經、念佛,斷惡修善,這是治本,為什麼?大乘教裡面佛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只要我們心裡是清淨、是善良,縱然染上這些病毒也沒有關係,自自然然就會好。為什麼?清淨跟慈悲會把病毒轉變成好的細胞,境隨心轉。所以你不能有恐懼,你有恐懼的時候那你被病嚇死,這是錯誤的。所以平常就要養清淨心、養慈悲心,這就是現在人所說的話,增強我們自己的免疫能力。
我們念經做這些超度、消災這些法會,這是治標,不是治本,有沒有效?有效,可以把這個災難減輕一點,可以把這個災難退後一點,不能消滅。就像江本博士他們過去在琵琶湖做的實驗,二、三百個人,請了一個老和尚,九十多歲的老和尚帶著大家在湖邊祈禱,他的祈禱就是一句話,從內心、真心裡面發出來「湖水乾淨了」,他不念別的咒,他就念這句話。你看三百多人這種心的力量祈禱的時候,「湖水乾淨了,湖水乾淨了」,念了一個小時。這個湖水過了兩天真乾淨了,臭味沒有了,染污沒有了,確實乾淨,乾淨多久?半年。半年就又不行,又有染污,所以這是治標。我們過去聽說預言好多災難,大家統統都來念佛,都念觀音菩薩來求化解災難,災難果然沒有了,真有效,就跟琵琶湖是一樣的。可是時間久了之後,我們的妄念又起來,感覺得那大概是一場假的,不是真的,可能預言是錯誤的,我們的心又亂了,那災難又來了。怎樣標本兼治?治本是要真正修行,要真精進,這是治本。我們的清淨心、我們的慈悲心永恆不失,要讓它天天增長、年年增長。自己的願,清淨的本願為一切眾生服務,念念為別人不為自己,要永恆堅持下去,這都是治本。這個世間災難再多,你不會染上,為什麼?你沒有造這個業。瘟疫也是冤業,你跟他不結這個怨,他不會找你;你跟這些眾生結的這個怨,他就會找到你,這是感應道交絲毫不爽。我們常常念經、念佛給一切苦難眾生迴向,他們不能轉,我們迴向給他是治標,我們自己要治本。我們沒有本,我們治標的力量不夠,你很難產生效果。我們自己真正有修行,真正回歸到清淨,我們這個迴向確實會產生力量,會對這個社會、對這些災難有幫助。這些不是迷信,我們要不懷疑,要完全能接受,真正認真努力。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