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三十八頁倒數第二行,也就是第五段「所被根器」。
「前明本經廣收萬類,普被三根」,這個字不念被,念披,跟挑手邊的披,就是披在身上是一個意思,古音念披,普被三根。「今當更明,萬類之內,如何是器。三根之中,誰是當機。」首先這前面講到,這部經、這個法門是一切根性統統都能夠收到利益。所以淨宗常說「三根普被,利鈍全收」,這說法門的廣大。也要做一個交代,在許許多多不同根性的人,到底什麼樣的根性最契這個法門的根器?這不能不知道的。下面跟我們說,「夫根器有是器與非器之別」,這個器是比喻,是個器皿,好比一個茶杯,這個茶杯,用這個做比喻。「是器」,它是完好的,可以盛水;「非器」,就是它裡頭有破損,底下破了一個洞,裂開,那就不是器,我們水裝進去它就漏掉,這叫非器。這是用這個來做比喻,就是什麼人可以接受這個法門,什麼樣的人不能接受,能接受的是器,不能接受的叫非器。「破漏之器不堪承受法露」,這個法是佛法,露是甘露,就是佛法當中最好的。因為這也是比喻,用天人,天上的飲料,甘露是最好的飲料。如果破漏的這個器你去盛甘露,它就漏掉。所以他不能夠承受佛法的甘露,這叫「非器」。這是把名相的意思簡單介紹一下。
下面引用《疏鈔》,蓮池大師說的,「前三非器」,前面三種沒有法子接受淨宗的教誨,第一種「無信」,他不相信;第二種,雖有信,他不願意求往生,他對這個世間很留戀,覺得這個世間很美好,還不錯,不想去;第三個「無行」,雖然也想去,不肯幹,不能夠依教修行,這三種人就是非器。「反是皆器」,如果反過來,那都是的,他能信、能願、真幹,這樣的人決定得生,必須具備這三個條件。他有信有願,他行不力,沒有真行、沒真幹,如果在臨終時候遇到善友;在臨終有個條件重要,頭腦清楚,頭腦不清楚就沒有辦法。所以老人痴呆症一得,那就沒法子,一生念佛念到最後是這種情形,往生都沒有把握。老人痴呆症在佛法裡面講,叫冤親債主,業障!所以學佛不能不知道這些事實真相。我們有生之日,不說年了,活一天就要懂得努力去消業障,去消一天,決定不跟人結冤仇,要學處處吃虧,吃虧真的是有福!吃虧,你才能消業障;不肯吃虧,那個業障消不了;如果還想佔一點便宜,你就天天在增長業障,這就完全錯了。這個世間,縱然得到全世界有什麼意思?造多大的罪業!像這本書上所講的,羅馬帝國時代,凱撒大帝派軍團來侵略中國,十幾萬人,那時候行軍走路走了一年兩個月才到中國邊境,多辛苦!走這麼長遠的路,那個軍隊已經差不多三分之一就沒有了,病的病死,老弱都死掉了。所以這到了中國還沒有到中原,到甘肅這個地方只剩下好像是六千多人,你看十幾萬人就剩下六千多人。打了幾仗只剩下六百人,最後剩下六百人。六百人還是跟一個中國將軍打了一仗剩兩百人,最後全部自殺了,全軍覆沒,你說有什麼意思?這是凱撒欲望太大,想征服全世界,三年多、四年,這十幾萬人都沒有了。我們了解這個世間事實真相,全世界你得到了,你能享幾年福?你造多重的罪業!死了以後到阿鼻地獄去了,肯定的。了解因果事實真相,他就不會有這個念頭,這個念頭是不善的念頭。
真有緣分,有這麼大的福報遇到佛法,遇到佛法最大的一個願望,這一生去作佛,你才真正解決問題。佛是什麼?佛是個明白人。你把宇宙人生真相全都搞清楚、搞明白了,一絲毫的差誤都沒有,這個人就叫佛。佛是個通達明白人,這是值得的,真的是達到究竟圓滿。所以「信願行」是修學淨土法門三個決定性的條件。凡具足這三個條件,那都是淨宗學人,取得這個淨宗學人。下面念老給我們解釋,「信謂:信生佛不二,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眾生念佛,定得往生,究竟成佛」,這講信。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他講六個信,第一個信自己,此地也是講信自己,眾生跟佛是一不是二,要相信這個,相信自己本來是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你怎麼成不了佛?成不了佛,是我們自己業障太重。業障裡頭最重的、最難突破的,貪、瞋、痴、慢、疑,我們得認真的去反省自己有沒有,如果這五個字統統都有,八萬四千法門肯定沒分,淨宗法門也不能往生。為什麼?有這五種煩惱,你的信願行不堅實。有沒有?好像有,若有若無,你敵不過煩惱習氣。從什麼地方去觀察?從生活當中、從工作待人接物,你細心去觀察,他沒放下。我們用經典的標準,三界八十八品見惑,這是首先要斷的,斷掉證須陀洹果,在《華嚴經》上的階位是初信位的菩薩。那我們想想,我們有沒有嚴重的身見?執著這個身是自己,不是自他不二,自他決定是二,哪有不二的!這一關破不了,後面全都破不了,這是第一個關口;第二個關口,對立;第三個關口,成見,執著自己的見解是對的,自己一定比別人高明,一點謙虛恭敬的意思都沒有,這怎麼辦!
印光大師告訴我們,你要學佛,佛用什麼東西學習?用恭敬,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二分誠敬得二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什麼叫誠?誠是清淨心。一念不生那叫誠,那個念是邪念,一念不生這是誠。誠是真誠心,真誠心流露出來的自然就是敬,敬人、敬事、敬物。這個敬一般講是認真負責。對人,首先曉得人跟人的關係,為什麼?知道關係,曉得這個誠怎麼做法;父子的關係要盡孝,君臣的關係要盡忠,朋友的關係要盡信,總而言之就是一個孝。孝用在父子關係,叫父慈子孝;用在君臣關係,君仁臣忠,你就懂得怎樣去做了。關係是道,隨順道的行為那就是德,叫道德。你不了解關係,現在人真不了解,這不是假的,你不能怪他,從小沒人教,長大已經養成習慣不容易改。古人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那是習性,不是本性,習性難移,不能怪他。世尊在這個經上非常慈悲的教誡我們,所有做錯事情都不可以責怪,一定要知道,他的先人無知,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沒教他。他父母沒教他、祖父母沒教他,曾祖父母也沒教他,我們往上溯至少四代。我們疏忽、丟掉中國傳統道德的教學,四代了,你怎麼可以怪他?所以只有用憐憫心、同情心去幫助他。幫助他,他不會感激你,甚至於還怨恨你,你找他麻煩;明白人要忍耐,你不忍,他沒有機會回頭。等他回頭之後,他會非常感激你,知道過去那些行為是對不起你的,你真的是愛護他,真的是幫助他。肯定人性本善,肯定人會回頭。回頭有難易,有人這一生回不了頭,來世。佛陀教化眾生,生生世世不捨一人,這慈悲到了極處,不在一時,不在一世,這非常了不起。只要跟佛接觸,都種了佛的種子,這肯定的。「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你聽到一句佛號、聽到一句經文,不管懂不懂,這個種子種下去了;看見佛像、看見佛經、看見出家人,佛的種子也種下去了,但是還沒有形成器,器是真能接受。
是心是佛,這就是本來是佛,這佛在大乘經上常講的,你本來是佛。是心作佛,這個「作」就是你今天修行,你要作佛。我本來是佛,我現在發心要作佛,能不能成佛?當然能。用什麼方法?眾生念佛,定得往生,究竟成佛,這是最簡單的方法,可是他要最深厚的善根,為什麼?他一點懷疑沒有,真正做到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老實念佛。真念佛,萬緣放下,走進念佛堂,要多久的時間才能成佛?一般講起來,三年他成佛了,真不難!我們看到有很多人在念佛堂念了一輩子也沒有成佛,那什麼原因?他沒有真幹。也就是天天進念佛堂,一樣也沒有放下,是非人我沒放下,名聞利養沒放下,五欲六塵沒放下,貪瞋痴慢沒放下。這個別說念一輩子,念十輩也不行,也不能成就。真正成就是一切放下了,我活這一天,今天一天功課就是念佛,就是萬緣放下,除這個以外,什麼事都沒有,這樣念佛才行!「很多經教這些理論方法我都沒有學」,沒有學不必要學,你這一老實,經教裡所講的你統統具足,用不著學了。只要不懷疑、不夾雜,所有經教裡面講的也不需要學,你完全具備了,成佛的條件樣樣都具備,多殊勝!印祖告訴我們,在現在這個時代,念佛堂最好不要超過二十人。有道理,人少事就少,是非少、障礙少,容易成就;人多很難、很複雜,障礙多,不容易成就。祖師的教誨那裡頭有大道理、有大學問,千萬不能夠疏忽。決定不要認為人多,道場興旺。道場表面看起來興旺,不能往生,都是熱鬧的道場,這要懂。
第二講願,「願謂:厭離娑婆,欣慕極樂,如子憶母,必欲往生」,這個願。真正體會到我們這個世間苦,特別是在現前這個時代,社會動亂,地球上災變太多,你每天都能看到,頻率的發生次數一天一天增加,災難一次比一次嚴重。所以今天在這個世界上的居民,無論男女老少、富貴貧賤,可以說絕大多數的人都沒有安全感。活在這個世間沒有安全感,你說這多苦,今天不知道明天有什麼變化。所以印祖教我們常常想到死,想到自己要死了,還有什麼放不下的,反而心安了。我學印光大師,把每一天都當作我這一生最後的一天,我還有什麼放不下的?沒事了。真正作如是觀,把它當真,不是當假的,不是假設的,心安。世間怎麼變化、怎麼動亂,與我都不相干,我的時間就這麼幾個小時,這幾個小時此地沒有事,那我這個地方就很安。心安才能辦道,心不安念佛不得力,一定要心安。心安是理明白了。宇宙之間事實真相是剎那生滅、剎那不住,《金剛經》佛教給我們「無住生心」,這就對了。對自己、對世間決定沒有奢求,決定沒有欲望,第一樁大事,提升自己的靈性,往生淨土親近彌陀,這第一願望。幫助苦難眾生要有緣,盡心盡力;沒有緣,不要去攀緣,不要去強求,為什麼?攀緣、強求你已經落在分別執著裡頭,你距離真誠平等覺就愈來愈遠,那就錯了,你又在搞輪迴,造輪迴業了。緣成熟就做,有緣,緣不成熟,也不要去做。成熟是什麼?大家歡喜,這應該要做,不做對不起人。緣不成熟,少數人可以接受,很多人不願意,不知道你做幹什麼,還對你有懷疑,天天在研究你搞這個是有什麼企圖,有什麼目的,你不是叫別人生煩惱?叫別人生煩惱,菩薩決定不做,大乘教裡頭佛常講,「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你不做他歡喜,我們就不做;你做他歡喜,那我就做。不是為自己,是為大眾的。大眾不知道這個好,沒有關係,你教,像釋迦牟尼佛一樣,你在家裡教學。現在教學,學生找不到,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學生很多,真正來求學的學生不多,來湊熱鬧的很多,不是真正求學的。
我們知道在佛門裡頭講經的人才愈來愈少,有沒有真正學講經的?好像是真的,其實不是。為什麼?首先,基本的紮根教育他有沒有?紮根教育重要,在家三個根,出家四個根,做到了沒有?這是基本的東西。真正有這三個根,到什麼地方去學?我這一生真的非常非常幸運,沒有地方學,佛學院學不到,我遇到李老師,正好李老師開班,培訓講經的法師,學生二十多個人。他教學的法寶兩樣東西,一個是講演術,《實用講演術》,一個是《內典講座之研究》。這個東西是什麼?師範學校裡面的教學法,這個東西佛學院沒有教,這東西是什麼?是古老世世代代相傳的講經、講演的規矩。你規矩不懂,你一上台一開口就錯了,人家就笑話你,外行不懂,內行知道。可是現在這個社會已經沒有內行的,你上台去表演,看不出來了;真正碰到內行的,太清楚了,一看就知道你有沒有學過,科班出身,那就是行家。所以李老師這個東西我看到也恐怕會失傳,我們要不傳承下來,真的就失傳了。這個東西早年我們在新加坡辦短期,一期是三個月的,短期的培訓班,我們用了這個東西,效果好!參加培訓的同學們,他們在分享心得的時候,在新加坡接受這三個月的訓練,遠遠超過過去三年的佛學院。那個短期班,我們不講紮根教育,不講這個,只講技術,上講台這些方法、規矩,這個東西多重要!
李老師當年,我跟諸位說,諸位也不必笑,李老師這本書寫出來之後,這是他自己寫的,他只印了三百本,自己放在箱子裡,箱子鎖著,誰也拿不到。我們經學班二十多個同學發不發?不發,都不給。很難得我們同學當中只有三個人拿到,老師給的,給了我一本,給了周家麟一本,給了徐醒民一本,其他都拿不到。問老師,老師搖頭不給。同學問我,那我怎麼辦?我把他這本書做成表解,做了一個大綱,做表解,這個表解先給老師看,老師看了,好,可以,我用這個間接的介紹給我們班上同學。我講他這個東西的大意,不講他的文,也不用這個教材,就用我那大概好像是五、六張表解,我講的。他這麼慎重,我當時向老師請教,我說:老師你何必這樣子?這好東西為什麼不傳給學生?他說你不懂。我都愣住了。他說:人家不懂,聽經也是囫圇吞棗,很好,好在哪裡說不出來;不好,不好在哪裡也說不出來,少造業!這個東西他要是真看了,他拿這個去批評人,他能夠把你法師上台一條一條不好的地方說出來,你好的地方他也能說,這是個標準。隨意去批評法師,這是造口業。我才明白了,不是什麼神祕,是避免人造口業,隨意去批評法師,我才懂得他老人家的用心。這是個標準、是個尺度,千萬不要拿這個東西到處去量人,那你就造罪業了。所以到他老人家往生,這份東西我才鼓勵他們把它印出來普遍流通,希望把佛門裡面講經講演這套教學方法、這套規矩廣泛流通,來做利益。實在講,這是佛學院佛學班第一門課就是學這個,但是德行在先,在家沒有紮三個根,出家沒有紮四個根,不能學這個。真正把根本紮下去之後再學這個,你將來才真正能夠光大佛法,弘法利生。所以從前古時候,出家人在社會上,為什麼值得那麼多人尊敬,他有道理,他有真的德行、真的學問。
我在新加坡那個短期培訓班,前面三屆,第一、第二、第三屆我講課,我講這門課,當時悟聞法師他都聽了。我讓他,那個時候還沒有錄像,有錄音,從錄音帶裡面寫了一本講記,這個講記也印出來了。悟聞師也很用功,這個東西寫出來之後,他拿給我看,我把它從頭到尾看了一遍,不太妥當的都把它改正過來,這個講記印出來了,正式來流通。李老師的原文看起來比較麻煩,他是用文言文寫的,不深,很淺顯的文言文,講記就方便多了。無論是在家、出家的同學,真正想發心要出來學講經、學講演,這本書是必須要讀的,那你真學真的要跟著老師。李老師當年把這本書給我,我一個星期就看會了,我全明白了,可是怎麼樣?上台用不上。這個玩意就跟打仗一樣,《孫子兵法》一個月可以學完,上戰場不會打仗,這老師沒有辦法教你,因為它是活的,狀況千變萬化。所以我再決定回到台中,我就跟老師十年,看什麼?看他在講台上的運用。我不是跟他學別的,這個東西是什麼?他沒有辦法教的。長期跟他在一起,長期聽他講,觀察他,這個東西他在講台上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所以別人聽老師講的是那些意思,我不是,我是聽、我是觀察,聽觀他的方法、他的技巧。那個內容,他參考古大德那些註疏資料,我也會看,可是人家看,他表演得那麼活潑自在,我沒有辦法,做不到!這個你問他,他也沒有辦法教給你,活的。所以我在台中住那麼多年,我學門道,中國古諺語說「內行的看門道,外行的看熱鬧」。這就要長期親近,你沒有長期薰習的話,那個運用之妙你沒有辦法體會。所以這親近善知識就重要,比什麼都重要!
自古以來,真正接班人、成就的人是什麼人?多半都是老和尚的侍者,為什麼?他天天跟著,他什麼都學去了。阿難繼承釋迦牟尼佛,當侍者;古德法師是蓮池大師的侍者;你們仔細去觀察,蕅益大師繼承他的也是他的侍者,蕅益大師往生之後,蕅益大師所有的著作都是他整理的,刻版流通於後世。在中國大陸,圓瑛老和尚的侍者,老和尚學生當中那是第一人,《圓瑛法師全集》他主編的。這都是說明,長時間的親近善知識,細心觀察他講台上的運用、日常生活上的運用,還有老和尚接待賓客,多少人向他提出問題請教,他怎麼解答、怎樣指示,你在這裡才能學到真東西。這是沒有辦法教的,這沒有教材,原理原則就這一本書,兩樣東西現在我們印在一本上。李老師的東西確實簡要詳明,他一點都不囉嗦,我看他的《實用講演術》,薄薄的一點點附在這後面。因為那時候剛出來學講演,我到書店裡面去找了好多種,這些材料都是教人怎麼講演的,每一本都是很厚很厚的,看完之後,回頭看老師的,佩服得五體投地。人家那麼厚的一本,講得沒有他這麼簡單完全,別人所講到的,他都有,他裡頭有的,別人還沒有提到,才知道這麼簡單的東西這樣完備,你不能不佩服。學習不容易!不真幹,學不到東西,不謙虛,學不到東西,不恭敬,學不到東西,這是你學東西的基本態度。這個願重要,願是什麼?決定這一生往生。阿彌陀佛這麼好,有德行、有學問,非親近不可,遇到這個好老師能放鬆嗎?怎樣才真正有把握往生?這部《無量壽經》你要是參透,你就是彌陀弟子,你決定跟他去了。這個經裡面講的什麼?佛的心。阿彌陀佛的心是什麼?普度眾生,一個都不捨;阿彌陀佛的願,四十八願;阿彌陀佛的行(修行),全在這部經上,四十八品每一品都講到。心同佛、願同佛、解同佛、行同佛,心願解行都在這一部《無量壽經》會集本裡頭,有這一本,其他的不必看了,專攻這一本。這一本成就了,你要是有空把別的翻翻就行,你就全明白了,功力一定要下在這本上。
「行謂:從願起行,一向專念,無有間斷」,一個方向、一個目標,專念,這一句裡頭著重就是這個「專」字。大勢至菩薩在楞嚴會上給我們講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個專字就是都攝六根,你要不都攝六根,你怎麼專?你不專了。你都攝六根,你才能專。淨念,這個淨是不懷疑、不夾雜。淨念相繼,相繼是不間斷,無有間斷。跟大勢至所講的字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我們也照這個學,怎麼學都學不像,問題在哪裡?最明顯的這個障礙,我們相信不真,裡頭帶著有懷疑,你看還想學這個、學那個,那不就有疑嗎?真正不懷疑的時候,我就這部經一門深入,其他的都放在旁邊,就像蓮池大師所說的,「三藏十二部讓給別人悟,八萬四千行饒與他人行」,這才叫專。真放下了,一心歸命《無量壽經》,一心歸命阿彌陀佛,這才能成就。所以這有懷疑,你想這個、想那個,有懷疑,夾雜,不專。早年我在美國,住德州達拉斯,有個同學尹建維居士問我一個問題,他說:淨空法師,如果《大藏經》這麼多,讓你只選一部,你選哪一部?我一點考慮都沒有,我說我選《彌陀經要解》。我這麼多年是居無定所,自己沒有道場,所以隨緣,人家請我講什麼經,我就去講什麼經,所以講了很多。假如我自己有道場,我自己能做得了主,我自己不到外面去走動,我在道場我只講一部經。一部經講一百遍、講一千遍,那不就成了阿彌陀佛!何必還要講這個、講那個?沒有這個必要。專講一部經的,古大德有,我名字記不得了,好像他一生講《彌陀經》講了兩百多遍,他不講別的。
我在很年輕的時候,星雲法師在佛光山辦了個東方佛教學院,我曾經跟他建議,讓學生一個人學一部經,他那時候有一百多個學生。我那時建議是分組,一組學一部經,一組三個人,三個人學一部經,那時候估計差不多也將近二十多部經。如果這樣教學成功了,那佛光山上這頂尖的講經人才有二、三十個,那還得了!專家。專講《彌陀經》的就是阿彌陀佛,專講《普門品》的那就是觀世音菩薩,專講《地藏經》就是地藏菩薩,弘遍全世界。一部經至少讓他用功的時間十年,十年專攻一部,他會得定,會得三昧,定就能開智慧,真的把東西講活了;心要是雜、要是亂,什麼都想涉及、涉獵,幾十年會空過,那就很可惜。人生苦短,最寶貴的是時間、是精力,時間精力用在一點,沒有不成功的。一門通了,一切就通了。
我在台中十年,跟李老師那麼長的時間,學的經不多,只學了六種。第一部學的《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第二部《佛說阿彌陀經》,第三部《普賢行願品》,就是那一卷,《四十華嚴》最後的一卷,第五部《金剛經》,第六部《楞嚴經》。一部一部的學,一部學會了,至少要講十遍,對誰講?在台中,在家的同學、居士們,到他們家裡去講,聽經的五、六個人,七、八個人。在這一家講完就換到第二家,講十遍,你那個印象才深,真正得到自利,利他不敢講,自利。講完之後向聽眾請教,都是同學,都是李老師的學生,請他們批評指教改進。這個《楞嚴經》,這是選的一部大經,這個大經我沒有講到十遍,我記得好像講了七遍,這叫什麼?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不用古聖先賢的老辦法,學不出來。所以這個基礎,以後無論看到大小乘經論,自己也懂得老師這一套方法。講經裡面最重要的是科判,分科判教,也就是說科判是什麼?從文字上講,章法結構;從裡面義理上講,思想體系。你能把這個搞清楚,你發揮不會錯誤,文字章法結構清楚,這個義理思想體系明瞭,那還有什麼問題!《無量壽經》我們做了一個《科會》,《科會》流通得很廣,學講經的人要注意、要多看,那就是文字上看章法結構,內容上看他思想體系,這是經教的基礎,經教的根本。所以學講經,頭一個先學做科判。古人已經有科判了,你自己不妨不要看古人,自己做,做了之後,把古人的東西拿來相比,你就曉得哪些不如別人,別人很多優點在什麼地方你就發現了,你才會有進步。這些都是預備功夫,統統做好之後,再上台表演。所以上台表演的時候,一定是有長時期的觀摩學習,在台上才得心應手,左右逢源。這是學院學講經的同學,無論是在家出家不能不懂的。
我們再看下面這個,「以上三事,號為資糧,資糧欠缺,便難前進」。資糧,是旅行,資是你要帶一點旅費,帶一點錢。在從前旅行沒有旅館,也沒有飯店,你必須還帶一點乾糧。這在抗戰期間,我們做過流亡學生,也用長袋子裝著米背在身上,這叫資糧,你才能出去旅行。這是古時候。現在只要資就行,不要糧,到處有飯店,到處有旅館,比從前方便多了。這是講的這三樁事情。「信願行三,缺一不可。如鼎三足,缺一便傾。缺足之鼎,是名非器」。就是這三個條件,缺一個,這就是說你這一生不能往生。你真正想求生淨土,這三個條件必須統統具足,那你就是淨宗什麼樣的器?根熟之器,你能往生,這三個條件都具足了,你根熟了。阿彌陀佛遇到這樣的人,他會特別加持,會特別護念,為什麼?幫助你這一生成就,如果這三個裡面缺一個,阿彌陀佛不會來,他慢慢等。為什麼?來了也沒用,你求願往生的意願不強,你的妄想、你的心緒還非常雜亂,他不會來的。
「《疏鈔》復云:又復世人,雖行眾善,於彼佛土,無信行願,亦名非器」,這蓮池大師講的。世間確實是有這些人,在佛門裡面修福、種善根,很多,也拜佛、也念佛,但是對這個世間名利、親情放不下,所以他不能往生,這也叫非器。「雖有諸過,於彼佛土,有信行願,亦名為器」,這一句非常重要。你在沒有遇到佛法之前,你造作很多罪業,你不知道。縱然造作五逆十惡,如果有信願行,他還是會往生,這什麼道理?這個道理,佛在大乘經裡面講得很多,「一切法從心想生」,只要念頭一轉,業就消了。我們中國人也說「浪子回頭金不換」,不要輕視作惡的人,他一回頭,好人當中的好人。教他回頭,這就是聖賢教育,他要是有機會接觸,明白了,他就回頭。所以這一點增長我們的信心,過去做錯了不怕,從今天開始,今天學什麼?就學一部《無量壽經》,夠了,已經太多了。「我在佛法上沒有根底」,不需要,就從這部經上下手就行,一心一意求生淨土。
所以我們淨宗學會成立,那時候我在美國,我編了一個課誦本,《淨宗朝暮課誦》,我們把古老的,從前祖師大德編的那個本子,那個早晚課裡面經咒很多,我們專修淨土,我把那些都省略了。編這個課誦本理論的依據就是,我們要學習阿彌陀佛的心願德行。所以這個課誦本,早課,我們選讀的經文是第六品四十八願,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晚課,我們選的經文是三十二到三十七品,這裡面是持戒、懺悔、修行。持戒是阿彌陀佛的德,懺悔是阿彌陀佛的行。所以這個課誦本裡頭有阿彌陀佛的心願德行。專修淨宗,一心只求西方極樂世界,其他經咒我們都把它省略掉。很難得,這個課誦本跟著淨宗學會也普及了,現在海內外用這個本子來修學的很多。這些年來,我們看到有真正發心的,有真正用功、很精進的,但還是沒有看到修學的效果。什麼原因?我們細心觀察,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們缺失了基礎的教育,紮根教育,缺這個東西,所以敵不過境界。現在境界的誘惑,裡面有煩惱,外面有一些不善的東西在誘惑我們,五欲六塵敵不住,所以你的心靜不下來、定不下來,心隨境轉,這就糟了。起心動念還是搞六道輪迴,與信願行不相干,沒想到;早晚課的時候想到信願行,課誦完之後就忘掉,還是貪瞋痴慢疑,這怎麼能成就?
祖師大德在此地給我們一個定心丸,過去造的過失不怕,昨天造的也不怕,昨天也過去了;從今而後我再不造了,我一定要依照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的教誨,我認真修學,別人學不學與我不相干。對待別人像對待佛一樣恭敬,那你就對了,普賢行你就做到了。普賢行第一條就是把一切眾生都看作真佛,「禮敬諸佛」。我們對一切眾生恭敬,就像恭敬釋迦牟尼佛一樣,就像恭敬阿彌陀佛一樣,是真的不是假的。對人如是,對小動物也如是、對花草樹木也如是、對山河大地亦如是,你有福了,你真的覺悟了。能吃虧,能接受羞辱,能接受無故的傷害,沒有關係,消自己的業障,成就自己的忍辱波羅蜜,好事,不是壞事!這要真正有一點智慧,不但沒有怨恨心,生感恩的心。為什麼?他來考試我,看我忍辱功夫到什麼階段,我心裡還有一點怨恨,我就曉得我功夫還不夠,我是勉強忍受的;功夫真正夠了,一絲毫勉強都沒有,一絲毫忍受的那個念頭都沒有,充滿感恩,你境界真的提升了。這些日常生活當中這在修行,修正自己錯誤行為,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提升你品位的條件。你沒有這個功夫,你到極樂世界品位下;有這個功夫,品位就一直上升,你說多好,怎麼不感恩!要有怨恨的話,那好,西方去不了,你往三途去了,那就錯了。要覺悟,要聰明,不幹傻事。所以具足信願行,具足六波羅蜜。
我們給淨宗同學只提五個科目,第一個是三福,「淨業三福」,這是最高指導原則。「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老師不在了,我的講堂,這個攝影棚,無論在哪個地方,我們老師、護法的照片我都懸掛著,念念不忘老師,我今天在此地學習的,老師看到了,存感恩的心!「慈心不殺」,對一切眾生決定沒有傷害的念頭,對花草樹木、山河大地決定沒有破壞。「修十善業」,十善業是佛法的標準,每一條都要反省,晚課反省,早課是提醒,心同佛、願同佛,晚課反省。三十二到三十七品裡面反省的,主要的就是用十善業,這是娑婆世界六道眾生,善男子善女人的標準在此地。十善具足,你才是善男子善女人,經本一打開我看到了,我有分,我在裡頭,這才能成為世尊真正的弟子。「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第二條,從這裡提升,提升這是佛弟子了。都做到了,再向上提升,大乘弟子,「發菩提心,深信因果」,這個因果就是,用我們這個地方,信願行是因,往生淨土是果。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是因,這第一個因;第二個是信願行是因,信願行決定往生,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就念一部《無量壽經》,其他都不必了,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後頭一句,「勸進行者」,前面這十句都是自行,都是成就自己,最後自己成就了,幫助別人。怎麼幫助?我們自己真幹就是幫助人,別人看到了會向你學習,別人遇到你,會向你請教。真幹,不能幹假的,要量力而行,不要分心,不要搞太多,搞太多一事無成,那就害了自己。
今天世界問題是很多,迫切需要的,這是多年我常常說,需要宗教大學、需要多元文化大學、需要大量的人才,要利用媒體來教化全世界的眾生。宗教要團結,團結宗教最好的方法是要互相學習經教,那就會真的團結。讓地球上所有的人都能明瞭宗教的教義,他喜歡修學哪個宗教,我們都贊成、都鼓掌,為什麼?宗教是平等的,沒有高下,我們講的是個個都第一。我在新加坡團結宗教,個個都是第一,沒有第二的。我比喻好像一個人的身體,基督教是眼睛,伊斯蘭教是耳朵,佛教是鼻子,眼睛第一,耳朵也是第一,鼻子也是第一,這個人身體健康;如果說我眼睛第一,其他都不行,那你不就生病了?你問題不就來了?個個都是第一,沒有第二,沒有一樣不好,平等的尊敬,認真的學習,成就自己的德行,成就自己的智慧,這叫大圓滿。可是從哪裡做起?我們的經驗,一定從自身做起,從我們自己小道場做起。我自己自身沒有做好,我就不能影響小道場;自身做好了,才能影響小道場;小道場做好,才能夠影響我們的鄰居、我們這幾條街,逐漸往外,它自然發展,不是有意的。有意去做,你就又落到意識裡去,又搞分別執著,一定是完全順其自然,佛法裡面講「法爾如是」,這樣你做得多自在,做得多歡喜,一點障礙都沒有。這是佛菩薩、所有宗教裡聖賢教導我們的原理原則。我們要不聽他的,用自己的思想來策劃怎麼搞,那都是麻煩,都是搞的世間法。聖賢事業一定是聖賢人做,大智慧、大福報。我們想想自己智慧、福報都不夠,只能點火,希望能開風氣,後面有人來接,當然最好地方政府來接、國家來接。現在國際組織有聯合國,聯合國來接就更好了!我們要做出個樣子,不做樣子他不相信,他沒有信心。就是這一點,一個小道場,做成這個樣子。那我們跟聯合國還有這個緣分,可以邀請他來參觀,真做好了,請他來參觀。他們看了之後歡喜,有了信心,這些人有大福報,這些人有大因緣,他可以把這個事業發揚光大。那我們在這個地方念阿彌陀佛,樂觀其成,這才叫真正的好事!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論機,則有當機與不當機之別。三根之中,誰最當機,古說不一,今當明究」。三根是上中下,到底淨宗這個法門哪一種根性是最當機的?自古以來,許多祖師大德的講法不一致。念公老人說今當明究,現在我們應當明明白白的來研究這樁事情。「蓋以世尊五時說法,均是隨機設教,應病與藥」,研究要有個依據,還離不開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的教學,他教學可以分為五個階段,叫五時。這五個階段就像我們現在辦學校一樣,先辦小學,再辦中學、再辦大學、再辦研究所,他一層一層的把學生往上提升,這給我們很好的啟示。我們現在想搞一個一條龍的學校,就是這個辦法,就是向釋迦牟尼佛學習。你看他頭一個,這最重要,他一開悟,這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把宇宙之間性相理事因果,這開悟是徹底明白了,而且一絲毫錯誤都沒有,成就了圓滿的智慧。他怎麼成就的?從定功上,從禪定上,從修定入性定,這一點我們不能不懂。我們今天心散亂的,修定是把這個散亂心逐漸逐漸放下,讓這個心意識集中。放下一切雜念,《華嚴經》上講的,執著放下、分別放下、起心動念放下了,這是修定。到起心動念放下時候,性定就現前,自性本定。到性定現前的時候,一切就通了,那就是佛在《華嚴經》上講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全現前了。如來是什麼?如來是自性。你自性裡面的智慧、德能、相好統統出來了,完全明瞭了,這像什麼?這像我們今天想要辦學,辦學先搞什麼?就是培養老師,你沒有老師怎麼辦?所以先培養老師。
我早年在台灣文化學院,那個時候叫文化學院,現在擴展為大學,文化大學。我在文化學院教了五年,教哲學系三、四年級,佛經哲學,我記得一個星期四堂課,我在那裡教了五年。這個學院,學校是張其昀先生他創辦的,我們從他的做法得到很好的啟示。他辦這個學校之前,他辦個研究所,研究所規模小,人少,他招的是什麼人?招大學畢業生,裡面有碩士班、博士班。辦了幾年之後,這學生畢業出來,他就辦學院,他訓練的這一批博士、碩士,就都到學校裡面去擔任教授、副教授、講師,一個都沒有外流,全部都留下來,這是好辦法,真聰明。所以他的學校辦得很成功,為什麼?老師都是自己學生,觀念、想法、看法都一致,我非常佩服他這個做法。所以我就想,如果將來我們要想辦佛學院、辦宗教學院的時候,一定要先搞研究所,先培養一批師資。釋迦牟尼佛這一悟之後,三七日中講《大方廣佛華嚴經》,那就等於是培養師資,先搞這個。這個完了之後,你看再開「阿含」,阿含十二年,這十二年是佛教的小學。十二年結束之後,再講「方等」,方等就好比是中學,方等八年;再講「般若」,般若是佛經裡面的精華,最主要的部分,般若是智慧,講二十二年。你看他講經四十九年,般若就二十二年,就曉得這是佛經裡最主要的一部分。最後,《法華經》八年,那就像研究所,他是這樣子教法。最後入滅的前一天講《涅槃經》,《涅槃經》是什麼?最後的遺囑,對後人的期望,對後人的交代,這《涅槃經》。這是釋迦牟尼教學的一個次第,五時說法。均是隨機設教,看著學生學習的程度往上提升,叫應病與藥,好像大夫給病人治病,你害的是什麼病給你什麼藥。
下面說,「一般而論,則大乘經典,菩薩眾當機」。大乘是方等以後都是大乘,方等、般若、法華這都是大乘,法華是一乘,要法身菩薩當機,不是普通菩薩。大乘一定要發菩提心,菩提心是大乘的根性,菩提心是什麼?我們在最近二、三十年當中,把古人所講的方法稍稍做了一點變更,大家更好懂。菩提心的體,我用「真誠」;菩提心的自受用,古人講的是深心,我就用我們本經經題後半部的五個字,「清淨平等覺」,這是自受用。菩提心的他受用,就是我們用什麼心對待人?我們用「慈悲」,跟古德就是經論講的是一樣的,這比經論講得更好懂。所以我們一共用了十個字,在覺上加了一個字,「正」覺。「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要用這個心。對自己、對別人,起心動念與這個心相不相應?得天天練,這就是大乘。這個心現前,你就是菩薩根器,大乘經典對你就相應,非常適合你學習。頭一個就知道,我們不能用虛假的心、虛偽的心,對自己、對別人;如果用虛偽的心,小乘,這不是真心,連小乘都談不上。虛偽的心是六道輪迴心,讀大乘經典還是搞六道輪迴,為什麼?一切法從心想生,你的心是輪迴心,大乘經典到你手上也變成輪迴業,境隨心轉,這個道理要懂。所以起心動念太重要,起心動念一定要跟這個相應,對一切眾生大慈大悲,對自己清淨平等覺。
在行為上,日常生活行為、處事待人接物,要學什麼?要學「看破、放下,自在、隨緣」,最後「念佛」,哪有不生淨土的道理!頭一個講看破,看破什麼?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白了。我們不是自己有能力明白的,我們是從經教薰習明白的,我們相信經教裡每一句話都是佛的真實言語,決定沒有欺騙我們的,我們相信他。我們知道宇宙的真相,放下是應該的,執著是不應該的;不分別是應該的,分別是錯誤的,你就肯放下了。自在才隨緣,隨緣就自在,不必堅持自己的成見,別人說得很好,我們讚歎,我們隨喜,多快樂!先學我隨順眾生,普賢菩薩教給我們「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你先做這個,別人所想的、所做的沒有大錯,都可以隨喜;重大的錯誤,你的意見也要委曲婉轉提出來,給大家做參考,人家能夠歡喜接受。人家歡喜的人是歡喜謙卑的人,你東西是好東西,如果你的態度、姿態很傲慢,是好東西人家也不接受你的。我們是希望事情能做好,大家能夠都得利益,何必要自己居功?何必一定要自己的?沒有這個必要。自己,真的你不知道那個謙卑的那種快樂、那個受用,你真正做到了,確實法喜充滿,夫子所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你能夠得到法樂。那個貢高我慢,自視很高,那裡面帶著煩惱,你會帶來痛苦,你不會快樂,這就是你不會心平氣和。謙虛永遠保持心平氣和,浮躁裡面肯定是貪瞋痴慢,這些都要懂。
「小乘典籍,二乘當機」,二乘是什麼?聲聞、緣覺。小乘也很難得,他對佛的教誨也很認真依教奉行,就是心量不大,他是以自受用為主,不會主動幫助別人。不是不幫助別人,他幫助有緣人,什麼叫有緣?他喜歡的。他喜歡他,他就幫助他;他討厭他,他就不理他。所以我們講小乘人心量小。大乘人心量大,大乘人是仇人也幫助,侮辱他、傷害他,毀謗他更不必說了,他統統幫助;小乘這些人他不會幫助,你尊重他,他幫助你。「唯此淨土,奇特殊妙,獨標一格。古有諸說,下標三例」。淨宗法門確實它很稀奇、很特殊、很微妙,它講當機跟大小乘不一樣,古大德有幾種說法,下面舉三個例子,第一個,「上輩往生,唯是菩薩」;第二個,「本為凡夫,兼為聖人」;第三個,「專接上根,傍及中下」。這三條要細講,講明瞭之後,才曉得淨宗這個當機確實是稀奇、特殊、妙不可言。總的沒有離開前面講的原則,「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具足信願行三個條件,給你講到最後,只要具足這個,無論什麼人全是當機。能不能成功?我們還得補充的就是,你能不能萬緣放下。就是帶業不能把娑婆世界帶去,這不可能的,你得放下,你才能去得了;你要不放下,你就去不了。帶業真是講到絕頂了,你一口氣還沒有斷之前,那個業都能帶;斷氣那個時候不能帶業,就是最後一念我不帶業。一念之前我還發脾氣、發牢騷,沒關係,最後一念只要你心平氣和就去了,你看看這還得了!這個法門無比殊勝、奇特。
可是要曉得,理上、事上真的是這樣的,可是不容易!有人那個怨恨死不瞑目,那就沒有辦法,那就去不了;有人情執,親情就是放不下,那就沒辦法。所以這個必須要看破,順逆境界,在這個裡頭去練,這就真正練功夫。順境沒有貪戀,逆境沒有怨恨,永遠保持清淨平等覺,那什麼時候往生都行,那就真正得大自在,這真叫成佛!清淨平等覺得到了,就叫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清淨平等覺。這經上有,佛問阿難尊者:你想不想見清淨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所以我們要是把清淨平等覺學到了,我們跟阿彌陀佛心相同,四十八願,願相同,四十八願變成一願,普度眾生。就是四弘誓願的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展開來是四十八,歸納起來就是一條,真正想幫助眾生,真正想成就眾生。幫助眾生什麼?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這個重要,其他幫助都是不究竟的,只有幫助他開悟,這是真的究竟,真正的圓滿。向下這個文還相當長,我們今天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