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四面第七行,就是第二個段落,我們還從頭念起。

  「王氏會經,雖大有功於淨宗,但所會之本頗多舛誤。白圭之瑕,賢者惜之。蓮池大師謂其:抄前著後,去取未盡。彭紹升居士斥之為:凌亂乖舛,不合圓旨」。我們先看到這個地方。前面介紹《無量壽經》現前流通的各種版本,除了五種原譯本之外,還有四個本子,有三個是會集本,有一個是節本,這個地方都順便在這裡做個介紹。王氏是王龍舒,就是王日休,這是最早會集《無量壽經》的。可見得很早就有人注意到這個問題,版本太多,而內容差別很大。如果說是五種版本都讀,確實是很麻煩;讀一種,其餘四種沒看到,四種裡面很多的經文,而這個本子裡沒有,那就很遺憾,所以這個本子很少流通,這是重要的因素。王龍舒居士是宋朝時候的人,前面介紹過,他的著作很豐富,念佛真有功夫,往生的時候是站著走的。他的《淨土文》非常好,也可以把它當作國文來讀。我在前面曾經跟諸位介紹過,蓮池大師的《竹窗隨筆》、蕅益大師的《靈峰宗論》、王龍舒居士的《淨土文》也非常好,文字非常好,都是淨宗大德的好文章,我們學文言文,把它當作國文本子來讀,很好。

  他的會集本出來之後,流通很廣,你看日本的《大正藏》、乾隆時候編的《龍藏》,都收在《藏經》裡面。能收在《藏經》,就是得到當代大德的肯定。可是他還是有錯誤,舛誤就是錯誤,還有些錯誤。白圭之瑕,賢者惜之,這兩句是惋惜的話,可惜做得不夠圓滿,他有欠缺。蓮池大師也非常佩服他,蓮池大師的《彌陀經疏鈔》,那是很大部頭的一個著作,裡面引用《無量壽經》的經文,一半以上都是引用龍舒居士的會集本,對這個本子也是肯定。當然它不能夠盡善盡美,所以蓮池大師也有批評,稱他這個本子抄前著後,去取未盡,這兩句話後頭有解釋。彭紹升他有節本,他不是會集的,他只取康僧鎧的本子。康僧鎧的本子讀起來也不容易,他把它重新整理,編一個新的本子,裡面生澀艱難的地方他把它刪掉,所以這個本子讀起來就很流暢。那也算是個好本子,但它不能算會集本,它算是節本。他對於龍舒居士這個會集本也有批評,說它凌亂乖舛,不合圓旨,也是說它不完美。不能說他沒有功勞,確實功勞也不能夠磨滅的,但是它不是一個完美的本子,很可惜的這麼一樁事情。

  下面這是黃念祖老居士他提出的解釋。「今筆者」,這是著筆寫這個註解的人,就是黃念祖老居士,「仰承古德諸說」,我們用現代話就是,根據古大德他們的講法,「竊計王氏之失」,竊計就是我私下的相比,我私自的想法,龍舒居士會集至少有三點他失誤的地方。第一個,「王氏會集,僅據四種,未及唐譯。唐譯名《無量壽如來會》,出自《大寶積經》,乃菩提流志大師所譯,多奧妙精要之文,為他譯所無」。他譯就是其他四種原譯本裡沒有的,確實這在《大寶積經》裡面的「如來會」,這個本子龍舒居士一生沒見過。從這個地方我們就體會到古時候經書得到不容易,因為那個時候的經書都還是手抄本。所以古傳的經書裡面有錯字,這是難免的,一部經那麼大的分量,難免會抄漏掉一個字、抄錯一個字,這是非常非常難免的。這個本子,就像黃念祖老居士所說的,有許多奧妙精要的文字,是他所看到四種本子裡所沒有的,當然這就漏掉了。這是第一個不圓滿的地方,是他沒有看到五種原譯本,這第一個。

  第二,「去取未盡」,這是蓮池大師的批評,說他老人家去取未盡,這是講「取繁遺要,改深為淺」,他犯這個毛病。繁的東西應當把它精簡,他還是照抄;重要的東西漏掉,疏忽漏掉了,這舉出例子出來,說這個話不是隨便說的。「例如蓮池大師所責:如三輩往生」,這一段經文裡,「魏譯皆曰發菩提心」,魏是康僧鎧,康僧鎧的本子裡三輩都有發菩提心,可是王龍舒的會集本只有中輩有發菩提心,下輩他說不發,沒有發菩提心,上輩沒說、沒有提,「則高下失次,故云未盡」,這就是去取未盡。人家說這個話有根據的。他說「由上例可見,上竟不言」,上是上輩往生,沒有說發菩提心。菩提心多重要!這是「遺要」,把重要的遺漏了。下輩也是講發菩提心,他說「不發」,下輩可以不發菩提心,「改深為淺」。這是蓮池大師跟彭居士責備他的地方,這真有根據,不是隨便說的。

  第三,「率意增文,儼若自著」,率意是隨意,增加文字,就好像是自己著作的一樣,這個不可以。翻經可以,你從梵文翻譯成中文,這個可以,是你自己斟酌用什麼文字。會集不可以,會集一定要用它的原文,不能改變人家的文字,這是印光大師非常重視的。因為隨便改動文字,我認為用這個文字好,我來改;你認為那個文字好,你來改,改來改去,到以後這個佛經就沒法子看。所以要尊重翻譯,決定不能改變,縱然認為有問題,可以把它註在旁邊,不能改它的字,這是規矩。所以這個地方疏忽了。「故蓮池大師責曰」,責備他「抄前著後,未順譯法」。這下面說明,「蓋責其抄引經文於前」,這是抄前,「復又自著文句於後」,就是把自己的意思放在後面,也就好像翻譯一樣,這錯了。後面如果有見解的話,可以用小字註在旁邊,決定不能跟經文混合在一起,這是很大的一個忌諱,這叫抄前著後,未順譯法。譯經它有譯經的規矩,這是違背了譯經的規矩,他也不是翻譯,他是會集。底下講,「蓋是會集,必須依據原經,萬萬不可於原譯外擅增文句」。龍舒居士就是犯這個規矩,你是會集,你不是翻譯。你是翻譯可以,你自己斟酌用什麼樣的字、用什麼樣的詞,來翻這個梵文的意思,這可以的。可是會集不行,因為你不是依據梵文原本,你是用譯本,人家已經譯成中文,你一定要尊重,要依原經不能改動一個字,這是會集的一個規矩。所以龍舒居士有改動,改得好不好?改得真好,改得真好但是你破壞規矩了,這個不許可的,你不能破壞規矩,不能開這個例子。你可以改,別人也可以改。你沒有問題,你在佛經上的修養達到這個標準,修持功夫境界也達到,你改得是不錯,可是這個例子一開,以後的人怎麼辦?以後的人沒你這個程度,他也改了,王龍舒居士都可以改,我怎麼不能改?這個例子一開,往後弊端就出來了。

  實在講,王龍舒有這個問題,魏默深也有這個問題。我們細細看,他改得好不好?改得真好,可是你要想到後遺症,那就可怕,這個例子就開不得,不是說他改得不好,例子不能開。要怎樣兩全其美?剛才講了,用小字註在旁邊,可以的,這就能盡善盡美。所以這是「故責王氏未順譯法。由上可見王氏之失」,他所以失誤的地方,他會集本失誤的地方,「非是不應會集,而在於會本之多疵也」,就是瑕疵,有好幾個瑕疵,所以它不能稱為盡善盡美。這都屬於常識,很重要的常識,我們學佛必須要尊重經典,經典的原文不能隨便更改,古大德的註解也不能隨便增省文字。古德能註這部經,能流傳到今天,總有幾百年,這幾百年當中,讀這個本子的人很多,你看看古人都能夠尊重,我們怎麼可以隨意來改動他的文字?這是很不道德的事情。我們有意見,可以加註在旁邊,這是許可的。

  我們再看下面這段,「彭紹升居士憾於王本之失」,這是講很遺憾的,感覺得王本是很好的本子,非常可惜就是有這點瑕疵,不完美。「乃取魏譯本而刪節之」,他只取一本,他這個不算會集,只取曹魏康僧鎧的本子。三國時代,曹操當權,曹魏,康僧鎧是那個時代的人。所以三國時代佛法已經相當盛,魏蜀吳都有,這些地方都有佛教的道場。「是《無量壽經》之第七種」本子,前面講王龍舒的是第六種。前五種是原譯本,第六種是會集本,王龍舒的,彭紹升的這是第七種,第七種是節本,也有流通,人家也喜歡讀。「但此僅為魏譯一種之節本,而非諸譯之會本」。這個節本,在現代這個時代,現代是什麼?叫知識爆炸,你看書的數量比從前多多少?從前出一本書真不容易,現在尤其電腦發達,出版一本書是輕而易舉。我們到書店裡面一看,在從前進到書店,磁場都非常好,進到圖書館、進到書店磁場特別好。現在不行,現在我偶爾到書店去找幾本書,一進入書店,磁場非常不好,這什麼原因?正論沒有了,都是邪知邪見,所以這是給我們非常大的、非常明顯的感覺。我在年輕時候常常逛書店,確實至少古人的東西這些典籍至少會有一半,一半今人的,一半古人的。現在古人少了,我們到書店一看,一個小角落,其他都是現代人的,所以磁場很不好。找一個清淨舒適的磁場,幾乎我們現在也找不到了,這是什麼原因?我想我們大家都知道。誰把磁場破壞?科技,這些科學技術,新開發的這些東西,把整個地球的磁場破壞了。

  我們細心觀察我們的生活,一般人所吃的,真的《無量壽經》上所說「飲苦食毒」,吃的都是毒。這些動物的肉,要是跟六十年前,不說遠,六十年前做個比較,七、八十歲的人應該能夠回憶到,你在童年所吃的這些肉,跟現在吃的肉味道一樣不一樣?我曾經問過我的師母,方東美先生的夫人,我提出這個問題,妳們吃的豬肉、雞肉,跟妳童年時候、少年時代的時候,味道一樣不一樣?她想了三、四分鐘,告訴我不一樣。我們吃素菜的人,我們細心去想一想,我們現在吃的菜,平常吃的菜,白菜也好,莧菜也好,蘿蔔也好,特別是菇類,跟六十年前的一樣不一樣?大不一樣!六十年前冬菇的味多鮮、多美!現在的沒有味道。看到很大,樣子很好看,不是味道!蔬菜也沒有從前那麼樣的鮮美,都沒有了,什麼原因?農藥、化肥把它破壞了。所以現在的土壤有毒,你種植的東西也都有毒,這不就食毒嗎?真的,一點都不假。所以人活在這個世間,愈活愈沒有味道,生活愈來愈苦。現在科學講什麼?基因,把基因全破壞了,這就是破壞大自然的環境,破壞我們的生活。

  我們再往下看,「於是晚清魏承貫(字默深)居士」,我們常常都稱魏默深,或者稱魏源。魏居士他是清朝時候的人,稱晚清,咸豐年間的人。我們知道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就是咸豐皇帝的妃子。「為救龍舒之失,取五種原譯,另行會集,別成一書,初仍名《無量壽經》,後經正定王耕心氏改名為《摩訶阿彌陀經》」。這個本子現在沒有流通,《大藏經》裡頭有,這是《無量壽經》第八種的本子。「魏本文字簡潔精當,遠過王本」,會得不錯,比王龍舒是有進步。「但率自增文之病,未能盡免,故魏本亦未盡善也」。印光大師在《文鈔》裡有批評,隨著自己的意思把經文的文字改動了。這樁事情,早年我們在台中跟李老師學經教,老師提出過這個問題。他改得好不好?改得真好。也就是這個例子開了,你看王龍舒開的這個例子,魏默深又援這個例子,這個太可怕了,怕的是造成以後這些沒有這樣程度的人,沒有這個境界的人,隨意來改經,這問題就嚴重。

  節本,我們剛才講,對於現代這個社會很有需要,因為現在社會的人喜歡簡單,你這一本經書這麼大的分量,人家不願意看,也沒有時間去看。愈簡單愈好,人家愈歡喜,特別是對於知識分子。所以我也編了節本,我編的是《十善業道》一個節本,《弟子規》我也編了個節本。《十善業道經》我的那個節本大概只有六百字的樣子,方便,大家讀起來喜歡,便於流通。我還有一個節本,那是節江味農居士《金剛經講義》,我是《講義》的節本,《講義》的分量很大,我把它重要的一條一條的節錄出來。我曾經講過一遍《金剛經》,我講的好像是「金剛經講義節要」,就是用這個節本講的。這個節本也流通了,對於初學的人來說很方便。你要深入,你就看原本。這是在現在這個時代,是有這個需要的。

  下面說到我們這個會集本了,給我們介紹的是夏蓮居居士會集這個本子的因緣。「先師夏蓮居老居士」,黃念祖老居士的老師,已經過世、往生了,這稱先師,夏蓮居老居士。先對老居士的德行做個簡略的介紹。「悲智雙運」,他有真的慈悲心,他有智慧,雙就是指慈悲跟智慧,自行化他,運是運作,就是自行化他。這相當不容易,有些人有慈悲,沒有智慧;有智慧,沒有慈悲,不肯教人,那都不完備。有智慧,又肯教人,菩薩!「宗說俱通」,宗是禪宗,說是教下,我們中國大乘佛法講的是宗門教下,所以佛教本身稱宗教,跟我們現在講的宗教不相關,這個一定要知道。佛法自稱為宗教,這個宗就是禪宗,叫宗門,禪宗之外其他的九個宗派都叫做教下。為什麼這麼說?他教學的方式不一樣,禪宗是悟後起修,沒開悟的時候不看經教、不看經典的,開悟之後再看經典;教下先從經典下手,到最後開悟了,所以這是兩個路子。

  所以禪宗對什麼樣的根性?上上根人,那是它的對象,普通人做不到,這個我們要曉得,普通人做不到。所以不是上上根人,你要去參禪,參一輩子,叫白參了,你不會開悟。你要是不能開悟,你的生死就不能了;換句話說,該怎麼輪迴還是搞輪迴。所以我初學佛的時候,三個老師都警告我不能學禪宗,決定不能去學《六祖壇經》,不能學惠能,直截了當告訴我,你沒有那個條件。方老師介紹我法相唯識,介紹我《大方廣佛華嚴》;李老師介紹我淨土,介紹我《大佛頂首楞嚴》,教下。教下對象是上中下三根,從經典下手,按部就班,就好像讀書一樣,你得從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慢慢向上提升。而禪宗,禪宗是天才兒童,他不要小學、中學、大學,都不要,他一下就可以上研究所,他有這個本事。所以沒有這個本事可不能碰它,那真的不是隨便可以學習的。

  所以在佛法裡一個禪、一個密,密比禪還要好一點,確確實實禪宗不是上上根人不得利益。密也是這樣的,但是密還有次第,先學顯教,顯教有一定的程度,顯教就是教下,有一定的程度,他要參加考試。也就是顯教裡頭,沒有到大徹大悟,大徹大悟見性了,比大徹大悟低一階,應該就是大悟,有小悟、有大悟;換句話說,清淨心得到了。大徹大悟,用我們這個經題上標準,「清淨平等覺」,覺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是禪宗的條件,宗門的條件。在教下裡面,你得清淨心,給諸位說,得清淨心就是見思煩惱放下了,執著沒有了,當然智慧開了,清淨心生智慧,這叫開悟。這還不是大悟,但是如果真的得清淨心,見思煩惱斷了,可不可以學密?可以,但是還不是密宗正式的學生。密宗正式的學生,還要向上提一層,大悟,不是徹悟,大悟。大悟是什麼?還要把塵沙煩惱放下,就是你能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分別,這是密宗正科生了,你才有資格學習,不那麼容易。他大悟了,他還沒有徹悟,為什麼?他還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是無明煩惱沒破。

  我們選擇法門,自己要清楚自己是什麼根性,選錯了,那你就是藥吃錯了,得病把藥吃錯了,不但治不好病,可能病上再加病,你說多麻煩。佛法是藥,八萬四千法門就好像到藥鋪裡看林林總總那麼多藥,你能吃嗎?你敢吃嗎?我們知道,沒有醫生處方不敢吃,會怕吃壞了;那佛法你隨便修,你就不怕嗎?所以大乘經裡,《華嚴》裡有講,「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古來這些祖師大德就好像是大夫,好像是護理人員,他們懂得,我們想學佛得找這些人,他看看我們是什麼樣的根性,給我們介紹哪些經典,這是必要的,不能隨便自己去摸索。所以學佛,你看老師決定你這一生修學成敗的關鍵,你要遇到真正善知識、真的好老師,你就佔很大的便宜。為什麼?不走彎路了,自己有病,找到好醫生,醫生給你一看,給你開方子,你吃了這個藥,病就好了。所以佛門的善友難遇!我們到哪裡去求?不過現在也沒人求了,為什麼?連父母都不孝、都不要了,哪裡還談得上尊重老師?

  佛法是聖賢教育,是大聖大賢的教育,你要不懂得尊師重道,你到哪裡去求?沒地方求。我們佛門常講「佛度有緣人」,誰是有緣人?給諸位說,孝順父母,尊師重道,這個人有緣。不孝父母,不敬尊長,不重視聖道,沒緣!遇到真正善知識也沒有用,為什麼?你不能吸收,你看經看不懂,你會把意思看歪了,自己想的什麼意思,你聽經也聽不懂。所以開經偈說得好,「願解如來真實義」,你沒有尊敬的心、沒有誠敬的心,你聽把意思聽扭了,用你自己的煩惱習氣,那種不正知見,你來解釋佛經,把經全解錯了,學了幾十年,最後說佛經不靈,還得毀謗它。所以真正善知識,他一生唯一的一個希望,找傳人。老師把佛法傳給我,我要傳給什麼人?如果沒有傳人,那你就得寫書,我把我所學的、所悟的寫在書本上,這書本流傳給後世,到後世去找有緣人。不容易!太難了。

  李老師告訴我,學生找老師難,老師找一個傳法的學生更難,到哪裡去找?李老師的學生不能說不多,太多了,最保守的估計超過五十萬人,這裡頭幾個人能傳他的法?往生的有,往生的倒不少,念佛往生的;真正傳法的少!很不容易。真正傳法的人,就是印光大師所講的條件,你對老師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二分誠敬,得二分利益;十分誠敬,你就得十分利益;沒有誠敬,你在那裡聽一百年也得不到利益,關鍵在此地。誠敬怎麼來的?誠敬是性德,是從孝養父母那裡來的,把對孝養父母的心對待老師,這就是尊師重道。如果對父母都不孝順,那就完了,這一生學佛,有一個好處,阿賴耶裡面種了佛法的種子,這一生不能成就。我們聽了這個話,很恐怖,不能成就怎麼辦?好在淨宗法門裡面有特別的緣分,你要真正能學會,懺除業障,還有一口氣,到最後一念十念都能往生,這是淨宗的殊勝。所以我們在台中蓮社看那些蓮友,往生的真不少,最保守的估計,李老師在台中講經教學三十八年,跟他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的,真往生的,我的估計應該有五百人以上。這個功德殊勝,真難得,那不錯。

  所以佛法是師道,師道一定是以孝道為基礎,你看淨業三福跟我們講得多清楚,第一條第一句「孝養父母」,第二句「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入佛門基本條件,你要把這四句做到,你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佛弟子。換句話說,佛經典裡,你能信、能解,這就是你的善根;你能夠依教奉行,這是福德。你能行、能證,往生就是證果,無論三輩九品,即使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你也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為什麼?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一個不是一生圓成佛道。我們業障重,怎麼懺除?懺除就是改過。經典是是非善惡的標準,從哪裡學起?世尊教導我們的,從《十善業道》做起。《十善業道經》蕅益大師有個節本,比我的節本長,用它來改過自新很實用。實際上,我們這些年來提倡儒釋道的三個根,有沒有根據?是不是胡造謠言?有根據,根據什麼?就是根據淨業三福第一條。孝養父母怎麼個做法?奉事師長怎樣做法?我們落實《弟子規》,《弟子規》裡面一百一十三樁事就是孝親尊師,從淨業三福來的;慈心不殺,我們就落實道家的《太上感應篇》,講因果教育;末後一句修十善業,所以我們落實儒釋道的三個根,是依據淨業三福第一條。你先落實三個根,然後你才能入佛門,你才真正能夠接受三皈五戒。第二條是「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一條裡頭了不起,具足眾戒,具足是一條不缺。那在小乘有多少條?三千威儀,三千條;大乘有多少條?八萬四千威儀,菩薩!盡善盡美。他這麼多條,從哪來的?給諸位說,就是從《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展開來的,菩薩八萬四千威儀歸納就這三樣,展開就那麼多。我這一次在澳洲訪問了猶太教,猶太教的長老告訴我,他們的戒律有六百條。我聽了很歡喜,我也請他介紹給我,邀請他們到我們學院來開這門課,我們來學習,生活規範。

  所以夏老宗說俱通,宗門教下都通,那通字可不容易!前面悲智雙運是說他的德行,宗說俱通是講他的學問。「圓融顯密禪淨於一心」,這是講他的功夫,講他的境界。顯教、密教、禪宗、淨土,這四個字是把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都包括盡了,一樣都不漏,圓融在一心。雖然如是,他老人家「專宏持名念佛攝萬德」,這是說他發大菩提心普度一切眾生,用什麼方法?用淨土,用淨土裡面持名念佛的方法。這個方法從哪來的?《無量壽經》上的、《彌陀經》上的,《十六觀》第十六這一觀裡頭的,第十六觀就是持名念佛。其他的,它有講實相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到最後講持名念佛,持名究竟方便。這是夏老居士慈悲到極處,他用這個法門攝萬德,萬德是如來果地上稱性的智慧德相。「為宏淨宗,故願此淨宗第一之經,破塵生光」,破塵生光是比喻,所以希望淨宗第一經一定要有善本,有一個標準的本子,那就是再會集。前面兩次的會集有瑕疵、有錯誤,雖然好,不圓滿,這是個遺憾,他老人家發心重新再會集。

  「冀此無上之典,饒益當來」,當來還有九千年,末法,末法一萬年。佛的法運,我們學佛的人不能不知道,很多人講世界末日,佛法沒這個說法,佛的法運還有九千年。我這些年,年歲大了,記憶力不太好,以前我記得很清楚,你們年輕人去查查看,我們中國人記載的,在古人著書裡頭都能查得到,釋迦牟尼佛滅度到現在,我記得好像是三千三十多年,三十幾年你們去查查看。虛雲老和尚年譜裡頭有,三千三十多年。佛的法運,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這已經二千年,後面末法一萬年,一萬年才過一千零三十幾年,所以後頭還長,哪裡是末日?在末法時期這麼長的時間裡面,佛法有興有衰,這是從前章嘉大師告訴我的。他跟我講,現在的佛法已經衰到極處,但是不要怕,會興起來,它會再興起來的,它有起有伏,它不會滅的。到什麼時候會滅?九千年之後,法真的就滅了。我們相信佛沒有妄語,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我們得相信他。所以夏老希望這部經,能夠有非常好的一個完善的標準本,這個本子饒益當來,後面還有九千年。

  哪一個法門、哪一部經典最契機?應當就是這部經。這部經裡面,字字句句是佛說的,一點都不假。原譯是從梵文翻譯的,梵文本子當中有很多不同,這是說明釋迦牟尼佛不是一次宣講的,多次宣講,從五種譯本裡面來看,至少是三次宣講。我們失傳了七種本子,這沒看到,如果那七種本子在,是不是還有不相同的地方?你就能找出三次以上講這個經。這是世尊無盡的慈悲,我們明瞭,才會生感恩的心。我們不是這個法門就不能得度,肯定的。我們能夠生天,我們出不了六道輪迴。出六道輪迴很難,見思煩惱斷不容易,不斷見思,你就出不了輪迴。生天,哪一個沒有生過天?我們這個地球上所有的眾生,你問問哪一個沒有生過天?過去都在天上住過,天福享盡,業障現前,又下來了,就這麼回事情,上上下下的在六道裡頭。哪一個人沒有墮過地獄?有,我們學佛同學當中有,怎麼知道的?催眠知道的。催眠師在深度催眠之下問他,你在哪裡?在地獄。地獄狀況苦得不得了,在地獄受苦。他去過地獄,他也上過天堂,真的,六道裡哪一道他都經歷過,所以不稀奇。

  了解這個事實真相,你就知道,人有沒有死?沒有死,在六道裡頭搞輪迴。生死是肉身,肉身有生滅,這是一個正常現象,靈魂不滅。跟諸位說,靈魂是迷,迷的時候叫靈魂;覺悟了,覺悟不叫靈魂,叫靈性,靈性不滅。出不了六道叫靈魂,超越六道就叫靈性,那是什麼人?阿羅漢以上,你只要一出六道輪迴那就是阿羅漢。阿羅漢稱靈性,他不迷,所以阿羅漢得到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我們學佛共同的、唯一的一個目標,學佛想得到什麼?就得這個。翻成中國意思,無上正等正覺。阿羅漢所得到的,正覺;菩薩所得到的比他高,正等正覺;佛所得到的加個無上,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超越十法界,他住在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我們通常也稱它為一真法界。菩薩還住在十法界的四聖法界。

  這是為我們說明,釋迦牟尼佛的法運還有九千年。九千年之後這個世間沒佛法,那就真苦了。佛菩薩不捨苦難眾生,到那個時候,雖然佛菩薩不現了,有一個代理的人。這個我想諸位都知道,地藏王菩薩,他代佛度化眾生,代理佛,一直到下面一尊佛出世,下面一尊佛是彌勒菩薩。現在有很多謠言,說彌勒菩薩已經下來了,給諸位說,這是假的,這個不能相信。彌勒菩薩應化在這個世間,這是常事,一點也不稀奇。我們中國佛門裡面這些傳記,記載得很清楚的,布袋和尚是彌勒菩薩化身的,五代後梁時候。我們現在供養的布袋和尚的像,就是彌勒菩薩化身。我們看西藏的彌勒菩薩,看南傳的彌勒菩薩,那個樣子像觀世音菩薩一樣,瘦瘦的,不是這個樣子。所以中國示現的,就是用布袋和尚,都用他這個造像。另外記載的是傅大士,唐朝時候,居士身,是彌勒菩薩再來的。佛菩薩常常到世間來應化,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說彌勒菩薩掌天盤,彌勒菩薩又到人間來作佛了,這是假的。彌勒菩薩是要到人間來作佛,什麼時候來?《彌勒下生經》裡面講得很清楚,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這個當中都沒有佛出世,地藏菩薩代表。我們一定要根據經典所記載的,那是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佛法還有這麼長的時間,這個法門在末法時期,逐漸逐漸的它會變成主流。為什麼?其他法門雖然好,沒有這個根性了,你依照它去修學非常困難,很難成就,淨宗變成主流。主流要是沒有一個標準的典籍讓我們做依靠,那真的是很遺憾,這才感得,也就是說,末法九千年修行人有這個需要,這個需要就是感,佛菩薩就有應。這個應就是夏蓮居居士出現在世間,眾生有感,他來應化。他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事情?就幹這樁事情,我們很清楚。黃念祖老居士知道,我不知道,我向他請教,我說夏老究竟是什麼人再來的?他笑笑,現在還保密,現在不能說。不能說,現在他也走了,我就問不到人了。肯定不是凡人,你想想看,王龍舒是凡人嗎?魏默深是凡人嗎?凡人做不出來。夏蓮老會成這樣一個圓滿的本子,我們猜想當中,他不是阿彌陀佛再來,肯定是觀世音菩薩再來,才有智慧、才有德能做這樁大事情。這個也就像李老師常常對我們說的,理上講得通,事上沒證據,理上能講得通。

  饒益當來,「乃繼前賢,重行會集」。前賢就是前面三位,實際上是兩位,王龍舒跟魏默深,來做第三次的會集,這是第九種的本子。下面一段是說明重行會集的心態與經過,他用什麼樣的心態。「屏棄萬緣」,我們一般講萬緣放下,什麼都放下。「掩關三載」,閉關三年的時間,用這個方式,放下一切的干擾。一個人,因為他後頭有一句話說,「冥心孤詣」,這是說一個人,沒有同伴。「淨壇結界」,這是他的真誠,來做這個會集的工作。三年,這個底稿完成了,完成之後,「稿經十易」,十次的修訂。「方慶經成」,這個經才成就。不是三年它成就,三年成就第一個稿本,十年成功的,這個本子,你看他多認真。這是給我們表法,這個表法是什麼意思?十分誠敬,他就得十分利益。這個經圓滿功德,一絲毫不能夠輕慢,用輕慢的心你決定做不成功,你決定有瑕疵。夏老會集,這樣的真誠,我們今天受持,也要用夏老這種真誠心來受持才得利益。如果沒有這樣的真誠心,經本擺在你面前,天天讀誦,不得利益,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

  為什麼我們學佛學了這麼多年,還是心浮氣躁?心裡還是充滿貪瞋痴慢疑?這個五毒,學佛這麼多年有沒有減輕幾分?沒有。跟沒學佛一樣算不錯了,最怕的是什麼?跟著自己的年齡年年在成長,那個麻煩就大了,你的煩惱習氣愈來愈重,如果是這種狀況,那自己就要清楚,不免輪迴。輪迴往哪裡去?我來生還能不能得人身?那就得要問你,你十善業修得怎麼樣?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中品十善得人身,來生還得人身。你自己想一想,你的十善業道,憑你的良心給自己打分數,能不能打個七、八十分?能打七、八十分,你來生不失人身;如果說我只有五十分,靠不住,你墮落的機緣非常多;你能夠打個滿分,欲界天,大多數的人到哪去?到忉利天去,忉利天要滿分。十善業如何落實?《弟子規》,《弟子規》就是十善業的初步落實。《弟子規》上一百一十三樁事你做到沒有?你從這個地方去一想就害怕了,為什麼?要不能往生,還繼續搞輪迴,三惡道的機緣太多,三善道的緣很薄。這怎麼辦?害不害怕?害怕,能不能改?還是不能改,害怕也沒用處。

  我們跟宋朝瑩珂法師比較一下,差遠了,人家確實出家了,破戒,毀犯清規,自己知道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肯定墮地獄,他害怕,他知道地獄苦,問同參道友有沒有方法救他?同學們也不錯,送他一本《往生傳》,叫他自己去看。他看了感動,每看一篇,痛哭流涕,懺悔的心生出來,下決心閉關念佛,三天三夜不眠、不吃、不休,一句佛號念到底,真誠。這個是什麼?怕地獄苦!求救命,真幹。三天三夜把阿彌陀佛念來了,阿彌陀佛真慈悲,你真幹,他真照顧你。阿彌陀佛來了,告訴他,你的壽命還有十年,好好念佛,等到你壽命到的時候我來接引你。瑩珂聽了之後就求阿彌陀佛,他說我十年壽命不要了,我再活十年,我自己禁不起誘惑,我又不知道造了多少罪業,我十年壽命不要,我現在就跟你走。阿彌陀佛通情達理,就跟他講:好,三天之後我來接你。這他高興了,他把房門打開,跟大眾講,我三天念阿彌陀佛把佛念來了,三天之後阿彌陀佛接我往生。寺院的同參道友一個個都感到很詫異,反正三天時間不長,看你三天之後能不能往生?可是聽他說話不像是騙人的,好像真有那麼回事情。到第三天,要求大眾念佛送他往生;大眾當然歡喜,好,都念佛給他迴向。念佛不到一刻鐘,他跟大家說,「阿彌陀佛來了,我看到了,來接我了」,就走了,真走了,《彌陀經》上說「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是真的不是假的。瑩珂法師給我們做的表法,就是真的怕地獄苦,萬緣放下,一心念佛,當下就去往生。什麼壽命多少,不要了,在這個世間都是造業,只要我們自己放得下,屏棄萬緣,真幹。

  三年前,我們深圳有個居士,三十幾歲年輕人,黃忠昌,聽到《往生傳》裡面說的這些信息,念佛三年就能往生,他閉關試試看三年能不能成就?在關房裡二年十個月,還有兩個月期滿,他就預知時至,就往生了,也沒生病。火化之後留下舍利,現在供奉在深圳一個小道場裡面,給我們做證明,是真的不是假的。他這三年在關房裡面,每天就是念一遍《無量壽經》,其餘的佛號不斷。我教他的方法,是諦閑法師教他那個徒弟鍋漏匠的方法,念累了就休息,不分晝夜,醒過來繼續就再念,真正做到心無二念,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他跟鍋漏匠不一樣的就是每天念一遍《無量壽經》,就加一部《無量壽經》,佛號不間斷,成功了。往生難不難?不難!問題就是你肯不肯放下,關鍵就在此地。屏棄萬緣這一句是關鍵,只要把這一句能做到就行了。

  所以這個地方,六句,一句四個字六句,介紹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的心態、會集的經歷。這個經定稿之後,第十遍定稿。「首蒙宗教俱徹之慧明老法師手持會本攝影於佛前,為作證明」。這是當時佛門之大德,慧明老和尚。這個本子裡沒有,我第一次印的本子,前面有一張照片,是慧明老法師捧著這本經書,在佛前照了一張照片,給它做證明的。這個照片很容易找到,我們印的分量很多。「律宗大德慈舟老法師繼之專講此經於濟南,並親為科判」。科判是將這一部經章法結構提綱挈領的把它分出來,我們今天講,段落層次清清楚楚的分出來,解釋這一部經的。慈舟老法師這個科判,黃念祖居士送給我了,送給我不是原本是影印本,送給我,我保存在澳洲。從那個科判來看,慈舟法師當年在濟南講的不是現在這個本子,現在的本子是第十次修訂的定本,他應當是在這個之前。為什麼?我們今天看這個本子,他分的章節,佛家叫品,四十八品;慈舟法師那個時候的本子是三十七品,全經分三十七品,由此可知,不是最後這個本子。所以我用他的科判做依據、做底本,我也做了個科判,做得很詳細,就是這個定本,四十八品這個本子,我們有科會,流通很廣。我做成之後,我送了一本給趙樸初老居士。趙老看到非常歡喜,他說《無量壽經》總算是全了。你看,有會集、有黃念祖的註解,我有講記,因為過去我講了十遍,有講記,又有這樣詳細的科判。他說這部經典樣樣俱全了,無限的歡喜。

  接著看,「先舅父梅老居士」,梅光羲老居士,梅老居士是李炳南老師的老師,我們得稱師公,李炳老的佛法是跟梅老居士學的,這有師生關係。「在中央廣播電臺播講此經,稱之為最善之本」,跟起前面兩種會集本來比較,這個本子完善;換句話說,在這個本子裡頭找不到瑕疵。「後復於經序中讚曰」,梅老有一篇很長的序文,為大眾介紹這部經。這篇序文非常之好,裡面有這麼幾句話,「精當明確,鑿然有據」。精是精要,當是妥當,明是明白,確是確確實實的,叫你看了之後,句句字字都給予你肯定,你不會疑惑。鑿然有據,這個據就是五種原譯本,沒有改動絲毫,連經題都沒有改動,經題也是會集的,到後面我們能看到。「無一義不在原譯之中,無一句溢出本經之外」,這就是前面兩種會集的毛病改正過來了,確實隨順譯法,自己沒有用自己意思改動一個字。

  「艱澀沉晦」,這是講原譯本裡頭的,艱是艱難,很難讀的,澀是難懂,沉,我們講太深了,晦也是不容易明瞭,這是原譯本裡頭有。所以這個經為什麼流通不廣?這是翻譯的時候用的一些文字,確實他的形容相當正確,艱澀沉晦,我們看原譯本你就看出來了,難懂!夏老呢?「使之爽朗」,他把這些統統略掉,這就是取捨,會集的時候取捨。凡是這種艱難晦澀的他都不要,他取的就是很明爽,叫你看了很舒服。像現在我們看這個本子,你看多舒服,不覺得它深,也不覺得它難,意思都很明顯,沒有隱晦,這個難得。「繁複冗蔓」,這就是我們講的囉嗦,繁複,重複。因為印度人喜歡重複,不像中國人,中國人喜歡簡單明瞭,外國人歡喜重複。重複也有重複的好處,為什麼?讓你加深記憶,所以它也有它的好處。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講求「簡要詳明」,言語文字都講求這個原則,要簡單,要扼要,還要明白,還要明瞭,簡要詳明,還要詳細,還要明白,要求這四個標準。所以讀中國東西讀多的時候,讀佛經很難,《大藏經》整個就像這裡面提出這些艱澀沉晦、繁複冗蔓,真的很多。他這個會集本「歸於簡潔」。「凌亂俾成整嚴」,他把它調整,嚴縮了。「闕疏悉令圓滿」,這個地方欠缺的,那個經裡的意思補過來,悉念圓滿。這工作不好做,他老人家做了十年,不是粗心大意把它湊成的,十年天天在研究,天天在修訂。

  「必期有美皆備,無諦不收。…雖欲不謂之善本不可得也」,這是梅光羲大士對於這個會集本的評語。他會得太好了,確確實實是五種原譯本的集大成,你看這個本子多好。現在還有人對這個本子有懷疑,這是什麼?這是業障,他有障礙,他有煩惱,他有習氣,不了解夏蓮居老師的悲智弘願。人家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的?這一部經上花了十年的時間,就是為這樁事情來的,來做示現的。知道這個法門、這部經典,是往後九千年這麼長的時間,無數眾生因這個法門得度的,這是標準的經本。他來為我們做這樁事情,多麼的難得,多麼的稀有,我們知道,那就知恩,知恩你才會報恩。我們用什麼來報恩?依教奉行,這一生當中決定得生淨土,到極樂世界就看到夏蓮居,就報他恩了,他就是接引我們去的。

  「於是先師會本問世以來,不脛而走」,脛是小腿,沒有腿就會走,這個意思就是講傳播得很快。實在也不是這麼簡單的事情,黃老居士告訴我,他說老師,就是夏蓮居老師,跟他講,他這個會集本將來從海外傳到國內。他們當時的人都感覺得莫名其妙,這怎麼可能?到以後碰到我,真的從海外傳到國內,我們開頭先是在海外弘揚的。只有二、三本傳到台灣,我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得到了,看到前面那麼長的序文,梅光羲寫的,他老師寫的,所以非常認真的來學習,所以在台中開講,講這個本子。他有《眉註》,老人家在台中啟講這個本子,我還沒學佛,等到以後我學了佛,到台中認識他,他把這個本子給我。我一看到非常歡喜,真的,因為他註得很清楚,段落過得很清楚,我就想講。他就告訴我,時節因緣沒成熟。但今天時間到了,這個故事明天留著我繼續跟諸位說。重重難關!現在沒有了,現在對這個本子大家不疑惑了,國家肯定,在中國國家宗教局肯定,現在沒有人再講這個話,真的成了淨宗的定本。好,今天就學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