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無量壽經菁華》第一段:

 

  【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具足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法中。】

 

  前面我們用了兩個小時在一起學習,這句經文的含義無量的深廣,無論是世法或是出世法,無不是從禮敬做起。『大士之德』就是十大願王,十大願王就是諸佛菩薩『無量行願』的總綱領。在中國古老的時候,我們老祖宗從三皇五帝就教導我們謙虛、恭敬。《禮記》裡面第一句話就說,「曲禮曰,毋不敬」,跟禮敬諸佛的意思完全相同,不過佛經裡面解釋得詳細、解釋得透徹。我們再看其他宗教,我們在最近編輯了一本書,《世界宗教是一家》,這裡面我們選擇十個宗教的經典,無論哪個宗教也都把禮敬放在重要的修學項目。由此可知,禮敬諸佛非常重要。我們特別要了解諸佛的含義。經上講,一切有情眾生皆有佛性。有情,在我們現在的話是講動物,動物都有顯著的感情反應,稱為有情眾生,他有分別、他有執著。第二種講無情眾生,實在說它反應遲鈍一點、慢一點,不太明顯。像哪些?像植物,植物有反應;礦物,礦物現在科學家證明它也有反應,不過很不容易覺察它的反應,得用科學儀器來測驗才知道它的反應,可以說不亞於有情眾生。佛說無情眾生有法性,有情眾生叫佛性,佛是覺悟的意思,也就是明顯的反應。植物、礦物,乃至於自然現象,為什麼自然現象也稱眾生?它也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凡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也都稱為眾生,這眾生的範圍太大了。所以《華嚴經》上說,「情與無情」,有情跟無情,最後「同圓種智」,圓是圓滿,種智就是一切種智。那我們知道,一切種智是佛所證得的,菩薩證得一切種智就叫成佛,究竟圓滿的佛果。由此可知,我們對有情眾生要禮敬,對無情眾生也要像敬佛一樣的恭敬。為什麼這樣做?這在《弟子規》裡有一段講「謹」,謹慎,謹慎裡面就是恭敬。無情,像我們每天接觸到的,我們家裡用的一些家具,桌椅、板凳,這都無情,我們對它如何禮敬?不是每天對它磕頭禮拜,那你就完全錯了。以恭敬心對待它,把它擦得乾乾淨淨,擺得整整齊齊,這就是我們對它的恭敬,整齊清潔,這種行為就是普賢行。

 

  『普賢』菩薩,他的德號,簡單的說,普是「德周法界」,這我們學過《妄盡還源觀》就知道了,《妄盡還源觀》三種周遍,第一個周遍法界,菩薩德行周遍法界。賢,實在講就是四德裡面質直柔和,它說得更細,它說調、柔、善、順,講四個字,「調柔善順」這叫賢。調,我們通常講調解,就是化解,調什麼?沒有對立、沒有矛盾、沒有衝突,這叫調,讓自己的心性與性德圓滿的相應;柔是柔和,我們處世待人的態度;善是善良;順是隨順,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叫賢,賢有這四德。這四德周遍法界,這就叫普賢菩薩。那我們要記住,前面說過,菩薩不修普賢行就不能圓成佛道。這個圓成佛道,從究竟上來講是妙覺位,從一般的來講是初住菩薩,圓教初住菩薩,就是普賢德行的圓滿。由此可知,西方極樂世界所有的居民,我們這樣講大家好懂,極樂世界居民人人都是「修普賢大士之德」;換句話說,調柔善順四德統統具足。我們今天發願要往生極樂世界去,這四個字可重要了。德周法界那個德到底是什麼德,不知道,這四個字說出來就清楚、就明白了,時時刻刻調順自己的心態,務必與性德相應。

 

  我們講性德,在中國是倫常、是四維八德,這是標準,展開來就是《弟子規》,在佛法裡面就是十善業。三皈是調順的總綱領、總原則、總的指導方針。三皈是什麼?三皈是覺正淨,佛是覺而不迷,法是正而不邪,僧是淨而不染。換句話說,時時刻刻,古德常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凡夫當然有妄念,肯定有的;沒有,他就不是凡夫。念起不怕,這是什麼?習氣,它一定會起來的,怕的是什麼?怕的是你覺悟太遲。第一念起來,第二念就覺悟,這就好。第一念是貪瞋痴,第二念是阿彌陀佛,好!第二念就拉回來,這就叫覺,這叫真做功夫。念念相續,不能叫它失念,失念就疏忽了,就是說覺太遲了,妄念一個接一個、一個接一個,全是妄念,那就煩惱起現行了。覺得快,煩惱不起現行,永遠保持正念,這就對了。這都是屬於禮敬,對法性的恭敬,對萬事萬物的恭敬。

 

  所以六根所緣的境界,無論是物質境界或是人事境界,決定要把它調到標準,也就是叫它與《弟子規》相應。與《弟子規》相應就是與五倫相應、五常相應,與四維八德相應。內心永遠保持謙敬,自己謙虛,對一切人事物恭敬,平等的恭敬,這就是學普賢菩薩的禮敬諸佛。不但佛法從禮敬學起,我們在課誦本看到,課誦本是會集經、咒、戒律,便利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的。早課是提醒,不要忘記佛陀的教訓,依教修行,晚課是反省,是檢點自己,我這一天當中,佛陀教誨我們的有沒有做到?做到了,很好,希望明天再繼續;沒有做到的要改進,明天不犯今天同樣的過失,這叫真懺悔。課誦儀規常常念到,你看「一心恭敬,一心頂禮」,常常看到這種句子,一心就是普賢行,為什麼?一心是平等心,平等心是真心。你看看,起心動念,心不平等,心起了波浪;分別執著那更不平等,那是巨風大浪,平等是真心,這要知道。

 

  所以佛在經論裡面告訴我們,十法界,十法界是果報,果當然有因,因太多了,《華嚴經》上說的「無量因緣」,這是真的。無量因緣裡面,哪一個因緣最重要,主要的因緣,你要把它找來。譬如我們種植,我們種植果菜、種植糧食,因緣也很複雜,哪個最重要?種子最重要,什麼樣因緣具足,沒有種子它長不起來,所以種子最重要。平等是成佛的種子,我們要想成佛,那就在生活裡面修平等心,在工作、在處事待人接物、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裡面,時時刻刻不要忘記平等。可是你要曉得,我起個平等已經不平等了,平等是不起心、不動念就平等,起個念頭就不平等。這個事情真不容易,說都不容易,那做當然更不容易。淨宗法門它妙就妙在阿彌陀佛,把所有的念頭都歸到阿彌陀佛。其實阿彌陀佛也是一個妄念,但是這個妄念它有個好處,為什麼?能到極樂世界去,能見阿彌陀佛,等到極樂世界見了阿彌陀佛,再把阿彌陀佛放下,那就對了。不用這個方法,我們極樂世界進不去,阿彌陀佛見不到,見不到阿彌陀佛肯定就見六道輪迴,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所以念佛的功德不但是無比的殊勝,微妙到極處,這樁事情釋迦牟尼佛在經上講得很好,微妙到什麼程度?殊勝在哪裡?他老人家常常講,「唯佛與佛,方能究竟」,這話說得好,只有真正成佛他才明瞭;換句話說,十地菩薩、等覺菩薩雖然知道它好,他沒有完全透徹了解。為什麼?真理說不出來,事實的真相也說不出來,告訴我們,言語它有限的,它有一定的範圍,超越這個範圍真說不出來,所以有限。不但言語有限,你的思惟也有限,你的想像也有範圍,這個範圍比言語大,可是它不究竟。無論是理、是事,講到究竟處你沒辦法想像,所以佛在經上常常用兩句話來說明,這都是事實真相,叫「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說不出來,言語道斷,說不出來,你自己去體會;心行處滅,不能想,你想決定想不到。這學了大乘教就懂得,學了大乘教,我們講第六意識,在八識裡面活動範圍最廣,也極其靈敏,它能夠緣,就是能夠想像,遍法界虛空界它都能緣得到,就是緣不到自性。內,你看它能緣到阿賴耶,外能緣到虛空法界,就是緣不到性,心行處滅。

 

  那自性是什麼?自性才是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就是明心見性。我們用念佛的方法能不能念到這個境界?能,但是真正能到這個境界的很少,自古以來,我們淨宗這些大德不多。這叫什麼?理一心不亂,淨土宗叫理一心不亂,禪宗叫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教下叫大開圓解,名相不相同,它的境界、意思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念佛能成佛,這個說念佛成佛,真正功夫念到家的,不一定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念到理一心不亂,在這個地方就成佛了。達不到這個標準,那我們就求生西方淨土,到極樂世界再完成這個項目,這就對了。保證你不會墮落,你不會走彎路。這是淨宗比其他法門殊勝之處就在此地,稀有難逢。

 

  這是說明一心是普賢行,一心是平等心,二心就有分別,三心就不恭敬。我們一般常講三心二意,三心二意是佛家語。哪三心?法相宗裡面講的心、意、識,心是阿賴耶,意是末那,識是第六意識。這是什麼?這是妄心,不是真心。現在我們這麼多年來受大乘佛法的薰習,雖然沒證得,我們明白了。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我們在經典裡面學習,明瞭了,這個東西從哪裡來的?這個東西是從真心來的。真心怎麼來的?迷了,真心迷了就變成阿賴耶,阿賴耶裡面就出現這種現象,這是科學跟哲學裡面討論的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萬物的起源。佛經上說得透徹,最初是什麼?最初是一念不覺。為什麼會有一念不覺?什麼原因一念不覺?一念不覺沒有原因,一念不覺裡頭沒有時間,一念不覺裡頭也沒有空間,這愈說愈玄了,這是事實真相。所以一念不覺,佛把它稱作無明。諸位要曉得,明是自性,自性的本來面目、本來的樣子是光明,所以佛法裡又稱這叫大光明藏,常寂光淨土,那就是自性。一念不覺,這個明就失掉,就變成無明,它本來是明的,無明了。

 

  我們中國人也懂,你看《大學》裡面講的「明明德」,明德是個名詞,明德是什麼?很像佛經上講的大光明藏,這一片光明。一片光明裡頭什麼也沒有,裡面沒有物質現象,也沒有精神現象,那是自性。可是一念不覺它就變成無明。我們老祖宗講的明明德,是不是明德不明了,在上面加個明字,明明德?明德不明,加個明才對。如果明德明,再加個明,那就也變成無明了,於頭上安頭。講得真好!《大學》的三綱,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這句話很難講,用佛法來講就不難,不用佛法那真的是難講。自古以來,哪一個人把這一句話講清楚、講明白?親民是什麼意思?止於至善是什麼意思?在佛法裡面講,親民,民是萬民,展開來是萬物,就是《華嚴經》講的「情與無情」;親,一體,一體才親,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止於至善,《還源觀》上講的四德,那真的是至善,二用跟三種周遍都說一體。拿這個來解釋《大學》上的三綱,《大學》跟《華嚴經》境界平等了。

 

  這是湯恩比博士所說的,中國人心胸大,包容不同的文化。印度的佛教到中國,中國人接受了,接受之後確實豐富了本土的文明,儒跟道是本土的,豐富了本土的文明。講得對,有道理,拿佛法來解釋,把儒跟道都提升了。可不可以這樣說?可以,為什麼?佛法是講到究竟,究竟是平等的,沒有一法不平等。禮敬講到究竟處就是一心,不能用三心二意。我們給人敬禮,裡頭還是三心二意,做不到一心!所以你看佛門裡面的表法,佛門敬禮通常合掌,這合掌表什麼意思?十個指頭叫散亂,把散亂的合而為一,這就表一心,一心就是禮敬,它表這個意思。所以掌一定要合攏,它用來表一心的意思。這我們對合掌的意思懂得了,合掌是表一心。一心,當然一心一定連帶著謙虛,《易經》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吉、都有凶,只有一卦有吉沒有凶,這個卦就是謙卦。謙卦那個象是地山,你看山是在地上面,謙是什麼?地在山的上面,這叫謙,很有意義。

 

  所以處事待人接物,我們要用低姿態就對了,一切處、一切時永遠保持低姿態,那你所向無不吉利。在這樣吉利的行為表現,如果你還受到冤屈,別人還冤枉你,還來侮辱你,要不要忍?是要忍,還是要忍。你看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遇到歌利王割截身體都要忍,甚至於比歌利王割截身體還厲害的那種侮辱,有沒有?有,現在所謂精神的虐待。你是善人、你是好人,你念念念著苦難眾生,念念念著正法久住,孝敬父母,奉事師長,還受這樣的屈辱,要不要受?要受。為什麼要受?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消自己宿世今生的業障,應該要受;第二個,為這個世間,在佛法講的,《華嚴》講,為法界虛空界所有苦難眾生,要受。四德最後一條,「代眾生苦」。你看四德第一條「隨緣妙用」,第二條「威儀有則」,要做好樣子給別人看。第三條「柔和質直」,這是講處世做人的態度,外表柔和,內心正直,就是誠懇。末後一條「代眾生苦」,這一條就是教你遇到逆境惡緣你要忍。順境善緣還是要忍,順境善緣容易起貪愛,逆境惡緣容易起瞋恨、起怨恨,所以都要忍。這個謙德之效不可思議,能忍才接近到平等,能忍才回歸到一心。這是諸佛菩薩、祖師大德在一生行誼當中,做出來給我們看,我們要能夠體會得到,要能夠向佛菩薩們學習。

 

  修行,這兩個字一定要搞清楚。行是行為,起心動念是行為,言語是行為,動作是行為,行為犯了錯誤,把它修正過來,叫做修行。所以修行在哪裡修?在日常生活當中修,在起心動念之處修,在言語造作裡面修,這叫真修行。離開了環境,你到哪裡去修?大修行人不是躲在深山裡頭,不是去住岩洞,不是去閉關。大修行人要跟這些世間人混在一起,在這裡頭練功夫,練到真的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成佛了。我們也看到有人住洞,住山洞,有人住茅蓬,離開城市、離開村莊,連村莊的邊都不沾,找到沒有人去的地方在那邊修行。那是不是修行?那是修行到了家,已經成功了,不需要再接觸這個環境,那是什麼功夫?修行已經成功了。沒有成功,說是一接觸就想去閉關,就想去住山,那錯誤了。你在山上住了幾十年再下山,一下山就被染污,為什麼?你沒功夫。人家在下面練到如如不動再上山,那行。不能錯會意思。閉關住山修行,以前老師告訴我們,它兩個條件,剛才我說是第一個,他修行成就了,他證果了,證果應該怎麼樣?應該像釋迦牟尼佛出來教學。他為什麼去住山?沒人請他,總不能說我修行成功,證果了,你們應當來請我去教學,這話說不出口。說這個話是什麼?說這個話是自己誇自己,錯誤,這是傲慢,這不是謙虛。那怎麼辦?住山,住山就是告訴大家,我修行成就了,可以不必在城市裡去鍛鍊,這個階段我已經完成,這麼一個意思。所以從前人參學,去參訪善知識,誰是善知識?他自己決定不承認,自己一定說我無德無能,我什麼都不會,謙虛。善知識,閉關的善知識,住山洞的善知識,住茅蓬的善知識,你去找他,你有問題向他請教,他要不能指導你,你就把他關門打開,請他出來一起去參學,你還不夠資格閉關。從前真是這樣的,這是一種人。第二種人是名氣太大,每天都有很多人來找他,他沒法子修行,只好宣布閉關,這是可以的,他閉關靜修。如果這兩種條件你都沒有,那你好好的隨著大眾一起修行。

 

  可是一定要記住,先學禮敬,一切恭敬,這就對了。要落實《弟子規》,落實《弟子規》從外面儀規上學習,就是戒律儀規,啟發自己的真心,這是功德。如果只著重戒律儀規的外表,裡面還是分別執著,那也是修行,修什麼行?修六道行,不是修菩薩行,你出不了六道輪迴。如果你裡面還有貪瞋痴慢疑,那你是修三惡道行,這不能不知道,表面上裝的那個,那是欺騙佛菩薩,欺騙眾生,欺騙自己,你怎麼會有成就!禮敬這一願我們就學到此地。

 

  第二願,「稱讚如來,謂愛樂佛之功德,以微妙舌根,出無盡音聲,稱揚讚歎,故云稱讚如來。」稱讚,誰不願意人稱讚?我想每個人都喜歡人稱讚他,先禮敬,後就稱讚。可是前面講禮敬諸佛,這個地方不說稱讚諸佛,換了個名詞講如來,如來跟諸佛有沒有差別?如果沒有差別,他換了那就毫無意義。真的有差別,稱佛是從形相上說的,所以我們要一心平等的恭敬,從相上;如來是從性上講的,不一樣。如果說是與性德相應的,那要稱讚,應該稱讚,為什麼?讓許許多多大眾觀摩學習。譬如這個人孝順父母,好事,值得稱讚,大家都應該學;尊敬長輩,好事;友愛兄弟,服務老人,這都好事情。也就是中國人講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他能把這個東西做出來,值得讚歎。佛法裡面講的十善業,十善這值得讚歎,與性德相應:十惡,十惡就不相應了。這個人造作十惡,殺盜淫妄,我們見他要不要禮敬?要,要禮敬;要不要讚歎?不要。禮敬跟讚歎意思在這個地方。這個人造惡,為什麼要去禮敬他?他有佛性,他將來會成佛,所以我們要禮敬他。為什麼不讚歎?他現在糊塗,他迷了,我們不能讚歎迷,要讚歎覺。所以禮敬跟讚歎就有差別。

 

  人人都行在道德仁義,這個世界祥和,這個社會安定。中國在古代,我們從典籍裡面讀到「禮義之邦」;換句話說,中國人都懂禮,都講義。什麼叫義?義者循理,中國人講「仁者愛人,義者循理」。所以孟子講仁義,仁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想到自己立刻就想到別人,我不願意接受的我決定不能夠加給別人,我喜歡的別人也喜歡,我討厭的人家也討厭,從起心動念處。義者循理,義是什麼意思?合情、合理、合法,這叫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合情、合理、合法。用現在的話說,這是中國古人的價值觀,人生活在這個世間,一生求什麼?求仁、求義。仁跟義把中國的特色、中國的精神顯示出來了。用一個字來講就是孝,所以中國是孝文化,孝表現在外面就是仁義,詳細的說那就是五常、四維、八德,我們通常用十二個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十二個字,中國人的價值觀。中國人自古以來所追求的目標,我們一生不離開這個標準,這叫做人。

 

  民國以來,在抗戰之前還有,這個社會還保持著傳統這個形態,抗戰勝利之後就沒有了。最近這半個世紀,連這些名詞都聽不到了,都沒人講。這是社會動亂,我們生活在痛苦環境的根源,把老祖宗的教誨丟掉了。我們想想,老祖宗東西還有價值嗎?這是現在一般人的想法。以前方東美先生跟老師常常教導我們,老祖宗的東西能夠傳五千年,你能說它沒道理嗎?它要沒有道理,早就被淘汰掉,絕對不會到今天。我們想想,這個話很有道理,這世世代代幾千年來沒有高人嗎?沒有一個明白人嗎?老祖宗東西不好,它還能傳下來嗎?哪有這個道理!其實,特別是老師告訴我們,糟粕、不好的東西早就淘汰光了,留下來的是精華。老師舉了個例子,像李白、杜甫,這是唐朝大詩人,韓愈、柳宗元是大文學家,他們寫了多少文章,今天留下來是幾篇?什麼原因?不好,早淘汰掉了。為什麼?從前沒有印刷術,要手抄,不是好東西,誰抄你的?所以人家挑挑選選的,這篇不太好,算了,不抄,不要去浪費那個時間跟精神,所以留下來都是最精華的。老師給我們這麼一說明,有道理!對於古聖先賢的典籍就起了恭敬心,沒錯,世世代代都在淘汰。所以有人說傳統東西裡面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說這個話的人值得商榷。老師心目當中,留下來的是最好的,不好的東西早就被淘汰掉了。我們想想有道理。

 

  所以稱讚是讚歎與性德相應的,那都是最精華的、最好的,好事,要讚歎;不相應的那是不好的,不好的東西不提,這個好。惡人、惡事,恭敬而不讚歎,這種做法確實能夠改善社會風氣,讓那些心行不善的人會感到慚愧。你看看,我做一點點小的好事情,大家都讚歎,我做錯事情的時候,別人都不提,都包容我。他會生慚愧心,良心發現,改過自新,不必責備他。特別是現在這個時代,我們見到許多人心行不善,決定不可以責備,為什麼?沒人教他。佛在《無量壽經》對這樁事情說了一句名言,我們要把它記在心上。佛說「先人不善」,先人是什麼?你的父母,你的父母沒學過;「不識道德」,古聖先賢的道、德他不知道,沒有學過,所以「無有語者」,沒人告訴他,那他今天做錯事情就不能怪他。你要怪他,你太過分了。他要是知道、學過,明知故犯,這可以責備他;他不知道,不知道犯的這個過失,責備他就過分了,有失厚道。這是古聖先賢對我們的教誨。那怎麼辦?我們要教他,怎麼教?不是用言說,言說他不相信,要做出樣子來給他看。現在五倫不講了,五常、四維、八德都不知道了,我們要把倫常八德做出來給他看,他看到之後歡喜。這個東西不是說,說什麼?說他不相信,做出來之後他相信,他懂了,他就接受,他也跟著幹了。這就叫善教,老師教學要善教,善教是什麼?以身作則。釋迦牟尼佛以身作則,孔子、孟子以身作則,所以他學生多,學生都被老師感化了。這種教育可以稱它為叫深度的感化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學生世世代代都像老師一樣,都懂得深化教育,這個教育成功了。

 

  佛陀教導我們稱讚如來,意思在此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是給我們做出最好的例子、最好的榜樣,菩薩修行在哪裡修?在日常生活當中修行,經典裡面給我們舉出五十三個例子,這五十三個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各行各業,你看看他們是怎樣行菩薩道?菩薩在哪裡?菩薩就在大眾群眾當中,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那都是菩薩。善財童子去向他們請教,向他們學習,成就圓滿的後得智。佛法所求的不是別的,真實智慧。所以修行,修行要有本錢,就是說你得有基礎,你沒有基礎,你怎麼個求法?我們看到善財童子的老師是文殊菩薩,他在老師那裡學到了本事。什麼本事?覺悟了,真正學到了覺不迷、正不邪、淨不染,學到了。這叫什麼?叫根本智。《般若經》上講的,「般若無知,無所不知」,那個無知就是根本智。實在講,根本智給你講清楚就是覺不迷、正不邪、淨不染,就是三皈依。他得到了。得到之後,老師叫他出去參學,去體驗一下,看看你是不是真的?你不接觸不知道,接觸一切眾生,接觸五欲六塵,看看你在那個裡頭迷不迷?他真的不迷、真的不邪、真的不染,這成功。生活是考驗,什麼都接觸。五十三位善知識裡面出家的有六個,其他全是在家的。清涼大師把這種修行的方法定了一個名詞叫歷事鍊心,歷是經歷,這事你不經歷,怎麼知道你的心是覺正淨?如果你沒有這個功夫,一接觸境界馬上就是迷邪染。所以參學不是平常人能夠參學的,參學真的心裡頭有覺正淨,境界現前還是覺正淨,你才能參學。沒有到這個境界呢?老實跟一個老師。什麼時候能離開老師?古時候叫出師,老師那裡出來了,現在叫畢業。老師那裡學成了,你到外面去練習,現在講實習,不通過實習不是真學問,真學問要通過實習。遇到了錢財,億萬錢財擺在面前,動不動心?動心就完了,你這個貪心一起來,你迷了,你邪了,被染污了。也就是五欲六塵,財色名食睡、色聲香味觸法擺在面前,你還是能保持覺正淨,你就成佛了。這要禁得起考驗。所以《華嚴經》到末後五十三參,考試,那是大考不是小考,看你是真的還是假的。

 

  我們看看,善財童子在文殊菩薩那裡成就了覺正淨,老師讓他出去參學,叫他經歷順境逆境、善緣惡緣,統統去經歷。在經歷過程當中,看看你還能不能把持住覺正淨。他參訪善知識,先禮敬,後讚歎,這些善知識,大德!可是這五十三位善知識當中,有三位善知識他有禮敬沒有讚歎,這就顯示禮敬諸佛、稱讚如來。這三個善知識是什麼人?頭一個是勝熱婆羅門,婆羅門現的相是貪瞋痴裡面的痴,愚痴。他用這個方法度眾生,他有本事,他自己愚痴,招的都是一批愚痴人,他能讓這一批愚痴人慢慢都開悟,妙不可言!這是以毒攻毒,這個方法不是一般人能幹的,大智慧表現愚痴,叫大智若愚,他能做到這個。我們老師告訴我好幾次:我想學愚痴,學不像!那不是容易事情。古人說這句話裡頭有大道理在,勝熱婆羅門就是大智若愚,他是佛。像我們中國古時候傳說濟公活佛,瘋瘋癲癲的,他不是個瘋子,他是阿羅漢,真有這個人,《大藏經》裡面《高僧傳》裡頭有他,那不是市面上賣的《濟公傳》,《高僧傳》裡面記載的那是真的,真有其人。他用那種方式行菩薩道,度那一類的眾生。所以善財童子參訪他有禮敬沒有讚歎,為什麼?他這個與性德不相應。但是我們要知道,這就是諺語所謂以毒攻毒的方法,度一些特別因緣的眾生。

 

  第二位是甘露火王,脾氣很大,惹火了他就要殺人,所以他代表瞋恨,貪瞋痴裡頭恨,瞋恨。善財童子也是有禮敬沒有讚歎,他去參訪他,甘露火王告訴他,他用這個方法度一些瞋恨的人。你瞋恨,我比你還厲害,用這個方法。愚痴也是,勝熱婆羅門度愚痴,你愚痴,我比你還愚痴,這真叫以毒攻毒。被他教化的,他是用地獄的方法來度眾生,造作罪業的,把你放到裡面,讓你在裡頭消業障,業障消除之後,就感覺到自己坐在青蓮花上。這叫甘露火王,看到他,進到他那個宮殿,就像是地獄的現象。第三位是伐蘇蜜多女,代表貪愛。她是什麼身分?妓女。善財童子也去參訪她,也是有禮敬沒有讚歎。這就告訴我們,與貪瞋痴相應的,這就是與十惡相應的,決定沒有讚歎,不鼓勵大家去作惡。這些佛菩薩們,他們智慧圓滿,神通廣大,善巧方便,用這些方法接引眾生。難,太難了!能把這些貪瞋痴的眾生轉邪歸正、轉迷為悟、轉染為淨,這還得了!他要沒有這個本事,那善財童子怎麼會去參訪他?參訪,善財也學到這個本事,然後才能普度眾生。六道裡頭搞貪瞋痴的人不少,很多!這就是說喜歡正道的,佛示現用正道方法來接引你,用孝悌忠信來接引你;喜歡搞貪瞋痴慢的,他也用這個手段來接引,都是接引有緣人,都是給這些人種善根,慈悲到了極處。所以佛菩薩哪裡都去,喜歡賭博的,到賭場裡去,別人賭博都輸錢,他賭博都贏錢。那些人也想跟他學,學了才把他帶入正道,是這種方法。所以菩薩哪個地方都現身,無處不現身,無時不現身。

 

  我們這個世間現在苦,災難多,邪知邪見多,這裡頭有沒有佛菩薩?肯定有,我們是肉眼凡夫不認識。如果沒有佛菩薩摻雜在其中,這個世界就毀滅了,這肯定的。世界的成住壞空是眾生的意念,眾生的念善,世界成就;眾生的念不善,世界毀滅。今天作惡的人這麼多,這世界還存在,肯定這裡面有許多佛菩薩在其中,這個我們要曉得。許許多多眾生為什麼要作惡?迷了,沒人教他。什麼人能教他?只有跟他氣味相投的人能教他,為什麼?他容易接近。你說喜歡賭博的、喜歡打牌的、喜歡跳舞的,絕對不會到佛堂裡來聽經,他怎麼會來?那菩薩一定現跟他同類身,你喜歡跳舞,我也喜歡跳舞;你喜歡賭博,我也喜歡賭博,那就交上相同的朋友,他用這個手段來把他們帶回頭。菩薩厲害,有智慧、有神通,有他心通,有些人很容易把他帶回頭,他覺悟;有些人要叫他吃盡苦頭,他才會覺悟,那就得給他苦受,受盡了,他就出來。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就看那五十三參,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地獄、餓鬼、畜生不是壞事。你造作這些惡業,你這個惡業是怎麼能消除?在那個地方消你的罪業,罪業消除之後,你就出來了。你出來,一接受佛法很容易就解脫了。這些惡業要不消除,你遇到諸佛如來也無可奈何,不是佛不肯教你,你不能接受,你有業障障住,一定要幫助你消業障,餓鬼、地獄、畜生,這三道是消業障的。那你修那些好的善事,有福報,所以人天這兩道是讓你消福報的,就這麼個道理。所以真正把事實真相搞清楚之後,我們才恍然大悟,才曉得六道輪迴是怎麼回事情!真的古人一句話說破了,自作自受。什麼時候你能省悟過來,這個時候佛菩薩就現前。這一省悟就是感,你並沒有求佛菩薩,但是你省悟了,清醒了,知道錯了,行善的時候知道對了,這是感應現前,這些大聖大賢、諸佛菩薩一定來幫助你、來教導你。聖賢佛菩薩,不是神仙,是一個圓滿智慧德行的人,他來點化你,指示你一個方向、一個目標,路還是要自己走,他不能代你走路。

 

  譬如在佛法裡面,佛菩薩教導我們的是經典。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可能就知道,現在這個社會仿冒的很多,假東西太多,所以他老早就想到了,到這個時代有假的佛法。所以他在過世之前就對學生說明,佛要過世的時候,阿難尊者向他老人家請教,您老人家在世,我們依你為老師,你要不在世了,我們依靠什麼人?佛沒有指點哪一個人,佛只說了兩句話,「以戒為師,以苦為師」。你要真正成就,不怕吃苦,要守戒律。戒律是佛的行為,戒律從哪來的?世尊日常生活,他的工作就是教學,他是職業老師,處事待人接物把它記錄下來就叫戒律。戒律是佛的行為,經論是佛的智慧。說這麼兩句話。所以學佛要從紮根教育做起。我們今天學佛,學了沒有成就,原因是什麼?我們沒有紮根,就是基礎教育疏忽了。基礎教育是什麼?《十善業道》。幾個人學佛是從十善業開始的?其實十善業還不行,十善業底下還有基礎,那是什麼?小乘。佛在經上說過,「佛弟子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釋迦牟尼佛否認,你躐等。像念書一樣,一定要從小學、中學、大學,這就對了。小學、中學不念就念大學,沒這個道理的,你決定不能成功的。所以要求你先學小乘。

 

  那我們的《大藏經》經典傳到中國來,小乘經典翻譯得非常完備。南傳是小乘,我們看看巴利文的經典,跟我們中國《大藏經》的四阿含小乘經論,經律論一對比,分量幾乎差不多,將近三千部的經典,巴利文經典比我們只大概多五十部的樣子,你想想看翻譯得多完整。所以中國在隋唐時候,小乘兩個宗,那是基礎,成實宗、俱舍宗,這兩個宗現在沒有了,早就沒有了。唐朝中葉以後,我們祖師大德就放棄了,不學小乘了。不學,那怎麼辦?用儒跟道代替。所以中國傳統文化就融合,學佛一定要學儒、學道,代替小乘;學道的人,你看道長,他也學佛,他也學儒;念孔子書的人,他也念經,念佛經,他也念道。所以形式上有儒釋道三家,實際上合成一體,實際上分不出來,它都通。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我們應當要曉得。學習,這個指導原則收到很好的效果,你看從唐到現在,這將近八百年當中,成績卓著,出家的高僧,在家居士,高士,成就的人很多,超越印度。到我們現在,這一代問題出來了,小乘不學了,儒跟道也不學了,一下就學大乘,所以學了一輩子依然不能成就,原因在此地。

 

  因此我們在這麼多年當中,在國內、在海外,細心觀察,為什麼在家學佛,《十善業道》做不到?出家學佛,《沙彌律儀》做不到?總的綱領,三皈依不但沒有做到,三皈依什麼意思都不懂,正確的意思不懂,原因到底出在哪裡?出在滿清亡國之後,我們把傳統文化的三個根疏忽。雖然疏忽,它這個影響,影響到民國二十年,民國二十年之後逐漸淡薄了,中日戰爭之後,八年抗戰,就完全沒有了,這在文化上來講是無比的損失。所以我們現在不管是學儒、學佛、學道,都沒有辦法跟古人比。不要說太早,跟民國初年的人比就比不上,差距就很大!人家那個時候都有這個基礎,所以無論學哪個他都有成就。

 

  在現今的社會,印光大師,這是佛門的大德,他老人家一生極力提倡的是因果教育。我們當時看到老人家這種作風還不以為然,到現在我們才完全明白他老人家用心良苦。我們得到一個結論,人如果受過倫理道德的教育,他不願意作惡,為什麼?他有羞恥心,禮義廉恥,做不善的事情覺得羞恥,所以他不會作惡,羞於作惡。人要知道因果報應的事實道理,不敢作惡,為什麼?他有報應。所以中國幾千年來,就是這兩種教育維繫到整個社會的安全,幾千年來的長治久安從哪裡來的?得力於這個教育。而佛法的教育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如果沒有倫理道德、沒有因果,佛法就沒有了。像蓋樓房一樣,第一層是《弟子規》,第二層是《太上感應篇》,第三層是《十善業道》,所以前面兩層沒有,十善業道就做不到,就流於形式。我們終於把這個原因找到,找到之後,極力提倡要紮三個根。三個根紮下去之後,無論學什麼,你學儒,你成聖成賢;你學道,那成神仙;你學佛,你能成佛、成菩薩,都能成功,這一點我們不能不知道,不能不重視。過去沒學,現在趕緊補習,把這個課程補出來,一樣能成功。紮這三個根需要多少時間?真正肯幹,一年就夠了,一年我們就把基礎紮穩了,往後的修學,那這個進步真是一帆風順。

 

  有人問我儒釋道要怎樣才能復興?我在這三個根上加了一句話,三個根是德行,你有這個德行,現在找不到老師,沒人教你,那你還是不行。古聖先賢留下來的典籍全是文言文,現在雖然有人把它翻成白話,翻成白話味道就變了,不是原味。你要真正想成就,你得要嘗到原味才行。原味怎麼?你得學文言文,你不會文言文,你就沒有能力閱讀古聖先賢留下來的經典。文言文怎麼學法?文言文要背誦、要講解。背誦,你找到漢語拼音的,在台灣的注音符號的,沒有問題,你可以讀誦,你先把它背熟,然後再求解,字字句句把它講透。過去老師告訴我,五十篇,你能夠熟讀五十篇的古文,你就有能力讀誦;換句話說,儒釋道三家的典籍你有閱讀的能力。要用一年的時間,一個星期學一篇,五十個星期五十篇,用一年的工夫,你就有能力閱讀。如果用兩年的工夫,你熟讀一百篇,老師說,你就有能力寫文言文。文言文是《大藏經》的鑰匙,是《四庫全書》的鑰匙,你拿到這把鑰匙,這些典籍就是你的文化財產。如果拿不到這把鑰匙,這個典籍擺在家裡沒用處,你看不懂。所以連三個根,加上文言文一百篇,總共三年,三年時間你就拿到了。

 

  我把這樁事情告訴老師,老師聽了很歡喜,他說他發心學一百篇古文,他要講。我說太好了,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一個星期學一篇,指定一篇文章先讓大家讀。讀,不必在一起,個人去讀,要讀到能背。講解,或者用一天、二天的時間,同學們聚集在一起,老師去學習,講給大家聽,一個星期一篇,兩年這個鑰匙大家都拿到了,這是好事情。不能依靠白話文的翻譯,依靠白話文翻譯,你永遠沒有能力自己直接去讀古人的作品。這個對於我們發心學習聖賢典籍是非常非常必要的一個手段,真正想成就,你要用三年功,一年把德行養好,就是一定要落實《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這三樣東西不是念的,不是背的,是要做到,真正做到,你就有聖賢的基礎,學習聖賢的條件。

 

  在日常生活當中著重禮敬非常重要。稱讚懂得了,稱讚的標準、分寸的拿捏清楚了,與性德相應的讚歎,與性德不相應的不提,只有禮敬,也有供養,沒有讚歎。供養是平等的,禮敬是平等的,這稱讚標準在此地,我們知道了要認真學習。中國古人講「隱惡揚善」,看到人家不善的不說,也不要放在心上,看到人家好事要讚歎、要表揚。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