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七百七十九頁倒數第三行:

  「又《彌陀要解》亦云」,這是蕅益大師的開示,「若無平時七日工夫,安有臨終十念一念。縱下下品逆惡之人,並是夙因成熟。故感臨終遇善友,聞便信願。此事萬中無一,豈可僥倖。」蕅益大師說得好。這樁事情,我們真的在這一生遇到了。遇到一個人,我記得是一九八四年,一九八四年的事情,我在美國,我住在達拉斯,這個事情發生在華府,美國首都。有一個中國人,華僑,叫周廣大,一生沒有宗教信仰,不只他一個,全家沒宗教信仰。人非常老實忠厚,在美國開一個麵包店,生意還不錯,生活能過得下去,一家人。這一年周廣大得了癌症,在醫院檢查,也住了醫院,癌症末期,醫院勸他回去家裡好好照顧,說他的壽命大概只有一個月。這個時候全家的人感到很沮喪、很悲哀,醫院不收留了,這才想起求神找佛,看看有沒有什麼奇蹟可以出現,就找到我們。我們華府佛教會是一年前成立的,就是一九八三年成立的,我是一九八二年到美國的,一九八三年佛教會成立,佛教會成立的第二年,一九八四年,一九八四年的事情。

  我們同修很熱心,去看他,看了之後打電話告訴我,確實很難救了,醫藥沒辦法了,問我怎麼辦?我說,你們勸他念佛求生淨土。首先看他能不能接受,他沒有宗教信仰。勸他,他就接受了,這是善根。而且帶著他念佛,這一念佛,他感到很好,疼痛沒有了,就減輕了。他就告訴他家人,別再替我找醫生找藥了,大家統統念佛,幫助我往生極樂世界。難得,太難得了!一生沒有接觸過佛教,臨命終時三天,三天他就往生了,三天之前介紹他極樂世界,介紹他西方淨土,他居然能接受。所以我們學會就派了四個同學,四個同學大家輪流,好像是兩班。兩班,一班四個,每一班兩個小時、三個小時,日夜不斷,念了三天三夜,他安詳往生了。以後這一家人吃素念佛了,變成華府佛教會的護法。

  這什麼原因?就是大乘經上佛常說的,過去生中無量劫來曾經供養無量諸佛如來,在這個時候得人身,遇到佛法,遇到劫難,善友一勸告,他就能接受。當然這些善友都是善心人士義務來幫忙的,不接受接待,不麻煩他們家人。來幹什麼?來就是助念,幫助他往生極樂世界,送往生的。這一家人感動,歡喜接受,我們也歡喜助念。三天之後,他往生了,沒有痛苦,安詳自在。當時同學打電話告訴我,我在達拉斯。所以這不容易遇到,他們遇到我們不容易,我們遇到他也不容易。那麼短的時間,他就能接受,沒有懷疑,相信真有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這個念頭一轉,痛苦就減輕。那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就減輕了,對他的信心大幅度的增長。

  真的,蕅益大師說的不錯,這個事情萬中無一,稀有難逢,所以不能僥倖。不能僥倖是什麼?我們現在就要做準備功夫。周廣大的例子是我們親眼看到,親耳所聞,最後臨終三天才聞到佛法,才聽說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沒有懷疑,一家人都不懷疑,都能接受。佛號聲音提起,病苦就減輕,這也是他信心堅固的原因,它真有效,止痛藥沒有效,這個佛號有效。

  所以這些例子我們遇到了,要知道警覺,不能懷疑。現在這個世間比起一九八二年,三十年前的事情,一九九二、二OO二、二O一二,今年二O一六年了,三十多年前的事情。我第一次到美國一九八二年,第二年美國佛教會成立,請我當第一任的會長,我跟黃念祖老居士結的緣就在這個時候,這一轉眼三十多年了。所以我們求往生,要有高度的警覺心,這個機會太難得了,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今天如果一疏忽去不成,什麼時候再遇到?百千萬劫之後。百千萬劫在輪迴裡頭受多少苦?輪迴裡面,這裡頭一切眾生都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苦不堪言。

  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去幹什麼?這個願重要,要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得佛的加持就非常明顯。阿彌陀佛建西方極樂世界,就是為了接引眾生,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幫助眾生一生圓成佛道,是為這個,不是為別的。我們能往生,能成就,發心到極樂世界,幫助阿彌陀佛普度眾生。阿彌陀佛率領這麼一個團隊,在遍法界虛空界救度一切苦難眾生,一生圓成佛道。我們遇到了、成就了,成就之後,就加入阿彌陀佛這個團隊,去做救度一切苦難眾生的工作,與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佛哪有不加持的道理,哪有不感應的道理?我們發心是感,阿彌陀佛就有應。

  所以這四個字要緊,「聞便信願」,一聽他就相信,他就不懷疑,他就願往生,求願往生,這叫根熟眾生。根熟就是要普度。我們現在跟他比,不如。我們信不信?信。有沒有懷疑?有。周廣大相信,沒懷疑,當時囑咐他家人別去找藥了,去求醫藥單方,不必了,統統跟著我們同修念佛求生淨土,馬上就下定決心。全家人跟著念,三天的時間,果然往生,瑞相稀有。這是我們親身經歷的。在美國,我們送往生也送了幾次,都非常稀有,證明這樁事情決定不是假的,是真的。

  我們看下面念老所說的,「由上可見,一心之境甚為幽深。是故本經,宗於專念」。周廣大是一心,跟我們前面所說的一樣,道綽禪師《安樂集》講的一樣,在心、在緣、在決定,你看他三個決定,三個具足。一心專念,一心就是真心,三心二意是假心、是妄心。這個我們要注意到,念佛的時候不能有妄想,不能有雜念,這個時候要萬緣放下。所以居家學佛,在家學佛,念佛的時候最好把手機統統關掉,為什麼?你念佛這段時間並不是很長,半個小時、一個小時,多半都是這樣的,決定不能叫人干擾,要一心專念,念的時候沒有妄想、沒有雜念,這個才能相應。所以本經《無量壽經》宗於專念,宗是主要的、重要的,修行的方法就是專念,專念是一心,專念是真心。有了夾雜,有了妄念,心就變了,就不是一心,雜心,摻雜很多東西在裡頭,那就沒有辦法感應。一定要專念。

  「蕅益大師曰:現前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超情離見,何勞說妙說玄」。當前你念的這句佛號,這句佛號超情離見,超情離見是一心不亂,一心專注。這一心裡面沒有起心動念,沒有任何妄想,情跟見就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我這樣講大家容易懂。這句佛號裡頭,沒有妄想、沒有雜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叫超情離見。所以無需要說玄說妙,它就玄妙,玄妙到極處。所以,「只貴信得及,守得穩,直下念去。或晝夜十萬,或五萬、三萬,以決定不缺為準。」蕅益大師教給我們的方法。

  早年間,我們淨宗永明延壽大師,淨宗第六代祖,他參禪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之後把參禪放棄了,專修淨土,淨土宗一代祖師。他念佛,一天二十萬聲佛號,白天十萬聲,晚上十萬聲,這單單說念佛。他老人家那種修持方法,不但我們現在人做不到,當時的人能做到的也找不到幾個。傳記裡面記載的,阿彌陀佛再來的,永明延壽大師阿彌陀佛再來的,善導大師也是阿彌陀佛再來的,給我們做出榜樣。所以這裡頭兩句話重要,「信得及,守得穩」,沒有一個不成功的。我們初學煩惱習氣重,在佛前面發願,不能日夜十萬聲,做不到,從多少做起?一萬聲,早課一萬聲,晚課一萬聲。你能信得及、守得穩,保證你這一生決定得生淨土。別的都放下了,一心稱念,真求往生。經典要不要聽?有疑惑要聽,經是幫助我們破迷生信的。我們沒有疑惑,我們真正相信,沒懷疑,經可以不必聽了,一萬聲、兩萬聲重要!黃念祖老居士晚年,往生之前六個月,就是半年,一天十四萬聲佛號,他老人家做榜樣給我們看。

  經教是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的實際狀況,讓你聽了之後,你對於西方世界產生信心,決定沒有懷疑,它作用在此地。信願具足了,重要是佛號。蕅益大師說得好,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真信切願,往生的條件就抓到了。念佛功夫淺深,不是多少,淺深,深的理一心不亂,淺的功夫成片。這管什麼?這管往生到極樂世界品位高下。功夫深的到極樂世界品位高,極樂世界有四土三輩九品,我們要不要去爭取這個高品位往生?沒有這個必要。為什麼?那個好勝心是妄心。要專心,不要雜念,不要有去跟人家爭名爭利的,競爭還沒有放下,這不好,這個與佛不相應。如果你說我要做個榜樣給別人看,來表法的,行,一天念個十萬聲佛號。黃念祖老居士往生前半年,表法的,一天十四萬聲佛號。所以,「直下念去,或晝夜十萬」,永明延壽大師,真有其人,不是假的。或五萬,或是三萬,「以決定不缺為準」,這句話重要了!你要真做到,這真修行,真幹。

  現在人,在家很少有自己的時間,忙於家務事,忙著生活。出家也不容易,出家時間自己也做不了主。現在的佛教慢慢都走向商業化了,名山寶剎都變成觀光旅遊點,觀光旅遊的人絡繹不絕,哪有時間念佛?所以夏蓮居老居士,菩薩再來,大慈大悲,給我們編了一個簡單的課程,《淨修捷要》。這個是什麼?專門為現代出家、在家人所編的。你早晚一萬聲佛號你都沒有辦法念,那就修《淨修捷要》,總共只有三十二拜。這三十二拜的內容非常豐富,把釋迦牟尼佛一生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全在其中,無量法門也在其中,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全包了。這個難得,看起來很簡單,內容非常豐富。你每天念這個文,如實的去拜,時間短,大概半個小時就夠了,時間短。這麼短的時間裡,用真心,不用妄心,就是一心專注,認真去做,必定得生。

  所以,「畢此一生,誓無變改,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諸佛便為誑語」。念佛人求一心不亂是可以求得到的,求不到的都是什麼?放不下。果然放下,徹底放下,一心不亂就不難。有理一心,有事一心,有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剛剛達到一心,念佛,心裡頭沒有執著、沒有分別,見思煩惱伏住了,不是斷,伏住。這句佛號能夠把見思煩惱控制住,讓它不發作,不起作用,這就是成片。一切時一切處心裡頭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這叫成片,二十四小時心裡只有阿彌陀佛,生極樂世界方便有餘土,下輩往生。不容易!如果念到不但見思煩惱不生了,見思煩惱念掉了、斷了,那生方便有餘土中輩往生,上輩往生是三賢菩薩,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是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那個位次高了,理一心。

  我們要回過頭來看看這個經上怎麼說的,極樂世界確實有四土,有凡聖同居土、有方便有餘土、有實報莊嚴土、有常寂光淨土,每一土裡頭都有三輩九品,真的不是假的,釋迦牟尼佛給我們介紹的。可這裡頭有個特殊情形,你可不能疏忽掉了,特殊情形是什麼?十方諸佛剎土裡沒有的,它的特殊是什麼?品位這麼多,待遇相同。這就不可思議了。什麼待遇?只要往生都是實報土的待遇。實報土誰住的?理一心不亂,功夫達到最高的,實報莊嚴土。這是怎麼回事情?這是阿彌陀佛本願加持的,你只要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加持你,這就是經上講的阿惟越致菩薩。往生到極樂世界,你就得到阿鞞跋致的地位,不是你修的,佛力加持,平等待遇。難得,阿彌陀佛慈悲到極處,實報土上上品跟凡聖同居下下品待遇相同,統統享受的最高待遇,不是最低的。十方世界沒有。

  這個待遇這樣的圓滿,有什麼好處?好處可太大了!我們知道,阿彌陀佛時時刻刻,幾乎沒有一分一秒停住,他幹什麼?分身化身無量無邊,到無量無邊諸佛剎土裡面去接引念佛眾生。每一個求往生的人,不止我們地球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剎土裡面,念佛求生淨土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不要說一天,一秒鐘多少人去往生,秒秒鐘多少人去往生?每一個往生的人,都要阿彌陀佛去接引他,彌陀分身化身去接引,他才能往生,要不然極樂世界在哪裡,他找不到。這種接引往生是佛的本願,四十八願他發的,願願都兌現了,沒有一願是空的。佛秒秒鐘要去十方世界接引眾生,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我們的神通跟阿彌陀佛一樣。為什麼?享受的是最高待遇,佛的受用我們都有;換句話說,一生到極樂世界,你就有能力跟佛一樣,分身化身無量無邊,肯定是。化那麼多身幹什麼?去拜佛,十方三世有無量無邊諸佛如來,都到各個不同佛剎裡面去拜佛、供佛。這是什麼?修福。不但去供佛、去拜佛,還聞法,向佛請教,修慧,福慧雙修。你修到什麼時候圓滿成佛?我們想想,根利的人,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成佛了。多少人教他?十方三世無量無邊無數的諸佛如來教他,一個人教他四句偈就不得了,他就證得究竟圓滿了。

  諸位,我講的這些話全是經上佛說的,還有哪個地方比這學習環境更好的?找不到了!釋迦牟尼佛沒說,諸佛如來也沒說。我們在這聽釋迦牟尼佛講極樂世界,我們一往生極樂世界,肯定聽到什麼?十方三世每一尊佛都在講極樂世界,介紹我們阿彌陀佛國土好。我們說我們從阿彌陀佛的國土到這來的,諸佛如來哪有不高興的,哪有不歡喜的?阿彌陀佛的學生來訪問、來參學,特別招待。

  這部經叫究竟的大經、圓滿的大經,這個法門,究竟圓滿的法門,生到極樂世界就成就了。那《觀經》還講的是上上品往生的,花開見佛就成就,中品、下品的就沒有那麼容易,蓮花不開。蓮花為什麼不開?心量太小了,所以障礙蓮花不開。心量要大,要學佛普度眾生,要幫助一切苦難眾生。不止這一個地區,不止一個國家,不止一個地球,心量都太小了,要幫助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六道眾生。心,發心不能不大,這叫大菩提心。能做得到嗎?能。為什麼能?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佛力加持的。這個法門直接得到阿彌陀佛加持,其他法門沒有。這是我們要知道的,要牢牢記住,決定成就,男女老少沒有一個不成就。

  讀經就讀《無量壽經》,年歲愈小愈好,小孩的記憶力好,統統都能背誦。到能背誦的時候,一天念五遍、十遍才行。你不能背誦,對著本子讀,念一遍念得快的也要四、五十分鐘。可是你如果能夠背誦的,背得很熟,一遍半個小時,一天念十部《無量壽經》、念二十部《無量壽經》不難,念二十部只要十個小時,一遍半個小時,好!念熟了之後,對極樂世界熟透了,信心十足,願心才真正堅固,不會動搖,這就決定得生。

  下面還是引同樣蕅益大師說,「又云:要到一心不亂境界,亦無他術。最初下手,須用數珠,記得分明,刻定課程,決定無缺。久久純熟,不念自念」。蕅益大師教導我們,我們要想念到一心不亂,用什麼方法?也不是別的方法,教給我們用念珠,也就是說記數,開始念佛的時候要記數,記得清清楚楚,記得分明。要刻定課程,就是一天,初念的時候不要定太多,太多做不完會懈怠,就沒法子繼續下去了,所以寧願功課少定,一定要把功課做完。通常是一部《無量壽經》,或者是一部《阿彌陀經》,用《阿彌陀經》的人多,也非常好,一萬聲佛號,一部《無量壽經》,三千聲佛號、五千聲佛號都行。每天幹,早晚一次不缺,久久就養成習慣,到時候自自然然佛號就提起來了。

  所以幫助人,幫助小孩是最好的,十五歲以下,記誦的能力特別強,一堂課,課本的念十遍大概都能背誦。根性利的,念三遍、五遍就能背誦的,這種孩子要特別教他,能成材。十遍能背,在古時候算及格,三遍,那是很難得的好學生,老師能常常照顧他。把該讀的東西,像中國過去私塾用的這些教材,我們現在把它編在一起,稱為《聖學根之根》,這些東西都應該在十五歲之前完全能背過,他的德行根深蒂固,古人講的三歲看八十,他一生都不會改變。

  十五歲到二十歲,智慧開了,著重在什麼?研究討論。老師怎麼教法?讓學生跟同學們一起分享。譬如說《論語》,學《論語》這個學生,讓他講《論語》,講給大家聽。他講完之後,老師做講評,他有沒見到的地方,老師給他補充;他講得很精彩的地方,老師獎勵,所以是這麼學出來的。這是什麼?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不是老師講給他聽,是他講給老師、講給大家聽,老師給他印證,講得對,沒講錯,點頭。然後教他什麼?再去念一千遍。一千遍念完的時候,第二次再來講,再複講,講的一定比第一遍講得深、講得廣。到三千遍,通過這種複講的方式,他就畢業了。所以這中國人教學法跟外國不一樣,外國完全聽老師的,中國不是的,中國老師要啟發學生的智慧,要教他開悟。「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就是開悟,自見就是開悟,自己悟了。悟了之後,你自己說出來的,你跟夫子所講的一樣,老師給你印證,給你證明,或者老師跟你在一起研究討論,更深一層。不開悟不講,開悟才能講,不開悟就是叫你背誦,就叫你複講,養成一個複講的習慣。

  複講,佛的經典全是複講的。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沒有記錄,佛滅度之後阿難尊者複講,這旁邊有記錄,五百阿羅漢做證明,五百個阿羅漢都點頭,才能寫下來;有一個不同意,就不能把它寫下來,取信於後世。這種理念方法傳到中國來,儒接受了,道也接受了。所以這是求智慧的理念方法,跟西洋的不一樣。西洋是求知識,知識要老師講清楚、講明白,接受老師的,學生再繼續研究,會超過老師。還是知識,它不是智慧,它是向外求的,求到的。智慧是從內發出去的,不在外面。自性,六祖惠能大師明心見性的時候告訴我們,「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這句話重要。本自具足,具足什麼?具足無量智慧、無量功德、無量才藝、無量德能和無量福報,全具足,沒有一樣不具足。所以見性就成佛了,成佛就得大圓滿,得大自在、大神通、大智慧。

  下頭兩句,「久久純熟,不念自念」,這兩句是功夫現前了,到純熟的時候不念自念了。這就是《金剛經》上所說的「無住生心」,無住的時候生心,無住是純熟,不念自念是生心,生心的時候就是無住,無住的時候就是生心,這叫理一心不亂,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到達這個境界。這個時候,「記數亦得,不記數亦得」,都可以。「若初心便要說好看話,要不著相,要學圓融自在,總是信不深,行不力。」後頭這一句是警告,你是初發心,才學佛就要學最高級的、學理一心的人、學菩薩行,那是假的,你做不到,這就是自欺欺人,要學圓融自在。病在哪裡?都是「信不深,行不力」。這六個字重要,為什麼?學佛淘汰下來的人,病就這六個字。只要有這六個字,你就被淘汰掉了,你念佛能不能往生?不能往生。信深的人一定聽話,經是佛說的,論,古來祖師大德所說的,你一定很認真,不敢違背。只要標新立異,自己想的一套方法,跟古聖先賢脫節了,肯定是錯誤。都是信不深、行不力,功夫不得力,行不力是功夫不得力。

  「又道綽大師云:若始學者,未能破相。但能依相專至,無不往生,不須疑也。」道綽大師這個開示很好,對我們有大幫助。我們有沒有把握往生?這幾句話說對了,我們學淨土,學念佛法門,沒有破相。破相,破是放下;我們著相,著相就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破相的,小乘須陀洹,五種見惑破了,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他放下了;我們沒有,我們還以為是真的。他為什麼能破相?他真正體會到相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金剛經》、《心經》,《般若經》裡頭流通最廣的,讀誦的人最多,它可以幫助我們提起觀照的功夫,裡面重要的經文能夠記住,時時刻刻幫助我們放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就得放下,別去執著它,不要認真就對了。身體是假的,執著這個身是我,這是最根本的執著。因為執著身是我,就出不了六道輪迴,連小乘初果都證不到。

  初果,五種見惑斷了,知道身不是我,邊見都沒有了。邊是對立,現在講對立,不跟人對立、不跟事對立、不跟萬物對立,沒有對立的,沒有對立就和諧。邊是二邊,沒有了,變成什麼?一體,知道整個宇宙跟自己是一體,所以沒有對立。小乘須陀洹,初果。成見沒有了,見取、戒取,就是我們講成見,自以為是的,不再執著自以為是,說什麼都可以,只要沒說錯,言語不同沒關係,一樁事情。最後是邪見,錯誤的知見,錯誤的知見太多太多了,眾生的知見全是錯誤的。正確的,聖賢知見。

  學了佛之後,我們用佛的智慧來觀察這個世間。世間所有宗教,在中國所有的學派,儒家、道家,是不是佛?是佛。儒家所說的,道家所說的,莊子講的,「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這是什麼人說的?佛說的。老、莊是不是成佛?當然是佛,在中國叫他做聖賢,他要是生在印度,印度人就叫他做佛陀。釋迦牟尼佛要是生在中國,中國人叫他做聖人。名稱不一樣,同一個階層的,他們地位是平等的,都是明心見性,不是明心見性說不出這個話。儒家,你看最明顯的《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誰說得出來?佛說得出來,佛知佛見,菩薩都說不出來。後面所說的八目,三綱八目,儒家東西統統在裡頭了,聖賢之學,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內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外王,聖賢事業,不是佛菩薩說不出來。所以儒家的聖人就是佛,儒家的賢人就是菩薩,是一不是二。

  再看看其他的宗教,這世界上著名的宗教,每個宗教創始人,最低的階層都是法身菩薩,創教。所以他是一不是二。我們對佛尊敬,對儒、對道尊敬,為什麼?他就是佛。我們對所有宗教創始人,所有宗教裡面真正修行的使者,我們心目當中都把他看作是佛、是菩薩,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眾神一體,宗教一家,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宗教的團結,宗教回歸教育,大有利於聖賢教誨,真的會給世界帶來長治久安,永遠的和平。

  後面幾句話,我們把它念下去,「但能依相專至,無不往生,不須疑也」。這個依相,淨土是有相,指方立相,指示我們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只要能夠依照經典所說的專修,這個專至就是專修,沒有不往生的,不須疑也。「是故本經但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也」,宗是主要的、重要的,本經是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旨。

  「至於末世,持名者雖廣,而往生者不多,《安樂集》亦有問答如下:若人但稱念彌陀名號,能除十方眾生無明黑闇得往生者。然有眾生稱名憶念,而無明猶在,不滿所願者何意?」這個問答好,這是現在這個社會裡面,念佛往生的現象,甚至於像李老師早年在台中蓮社常說。蓮社是他發起的,度人很多。我到蓮社去看他,這第一次見面,蓮社成立十年,蓮友大概有二十萬人接受李老師的教化。老師告訴我們,我們念佛的蓮友,不談其他,台中佛教蓮社這些蓮友,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不多。老師說,大概一萬個念佛人當中,真正往生極樂世界的也不過只三個、五個。換句話說,往生的比例是萬分之三、萬分之五,大多數人都是在淨宗結個緣,這一生當中不能往生。什麼緣故?跟此地問的意思相同,有眾生稱名憶念,而無明猶在,不滿所願。滿所願是往生,不滿所願是不能往生。這話怎麼說法?

  「答曰:由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故也」。答得好,不是真幹,跟淨土法門所說的名義不相應。下面所說的,「所以者何」,為什麼?「謂不知如來是實相身,是為物身。復有三種不相應」。《安樂集》裡頭說得好,與名與義不相應。你看,名是淨土,怎麼樣能生淨土?心淨則佛土淨。用什麼方法讓我們得心淨?用持名念佛的方法。它有三個境界,就是我們經題上的。最初的境界就是清淨心,得清淨心決定得生,生到哪裡?凡聖同居土,淨土,極樂世界凡聖同居是淨土,不是穢土,因為心清淨土就清淨。第二個是念到平等,平等心生方便有餘土。最高的境界是覺,覺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生實報莊嚴土。這個念佛的人他不相應,換句話說,他念佛還有妄想、還有雜念,夾雜在裡頭,起心動念不是阿彌陀佛,是許許多多妄想分別執著,這個麻煩,這個不能往生。所以他不知如來是實相身,是為物身。

  西方極樂世界是實相的世界,從哪裡現的?從自性現的,心現。我們這個世界是心現,再加上識變,識是阿賴耶,阿賴耶是妄心,阿賴耶是妄想分別執著,所以我們這個世界是假的。極樂世界跟我們相比,它是真的,它沒有生滅。有生有滅是假的,不生不滅是真的;有來有去是假的,不來不去是真的。所以它是實相身,土是實相土,也叫法性土,也叫法性身。那我們現在是法相,我們是法相;極樂世界沒有法相,有法性,它沒有阿賴耶。每一個往生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威神加持,都幫助他們轉識成智,轉法相為實相,這個不可思議。

  下面答,由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故。「所以者何?謂不知如來是實相身,是為物身。復有三種不相應」。這三種不相應,第一個,「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有時候信,有時候懷疑,相信的時候有幾分信心,懷疑的時候信心就失掉了,這是第一個原因。這個原因怎麼辦?讀經。我們為什麼不相信,為什麼有懷疑?對兩個世界的理解不清楚,所以有懷疑。對娑婆世界也要搞清楚,假的,不是真的。

  現在量子力學家教給我們,告訴我們一個事實真相,我們眼前你所見到的萬物,你所聽到的,六根所接觸到的六塵,真相是什麼?佛問彌勒菩薩,「心有所念,幾念幾相識耶」。這句話重要,我們常常放在心上,幫助我們脫離六道輪迴,脫離十法界,這是將現在住的這個地球事實真相說明白了。「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大乘經上佛告訴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的心想,一彈指有多少個念頭?心想,三十二億百千念,單位是百千,百千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三百二十兆,一彈指。一秒鐘能彈幾次?我大概彈四次到五次,有人告訴我可以彈到七次,我相信,年輕體力很壯,有能力彈到七次,七乘三十二億百千,三十二億百千乘起來是二千二百四十兆。一彈指三百二十兆次的生滅,這念頭生滅。念頭生,有相;念頭滅,相就沒有了,相由心生,這量子力學家給我們證明了,相真的是由心生。但是它存在的時間要記住,一秒鐘多少次,一秒鐘?再乘七,三百二十兆再乘七,二千二百四十兆,一秒鐘。這是真的嗎?哪一個相是真的?我們就說我們現在的身體,這是相,這個相存在這個世間,一秒鐘它已經變多少次了?二千二百四十兆次。哪一個相是我?如果你說每個相都是我,那一秒鐘已經有二千二百四十兆個我,哪有這個道理?哪有那麼多我?

  這是教給我們看破,知道這個相的真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般若經》上說得更透徹,「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給你說定了,遍法界虛空界所有一切現象都是這個樣的。除非你見性,見性見到真相。真相怎麼樣?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增不減,《中觀論》上講的八不,那是真的。能不能得到?不可得。為什麼不可得?真相確實存在,它不生不滅,它沒有相,它是光,淨土叫它做常寂光,《華嚴經》上說它是大光明藏,它是光。它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你決定脫離不了常寂光,沒有這個道理!好像我們電視屏幕,常寂光是屏幕,無論多少畫面,你不能離開屏幕,離開屏幕,沒有了,不能離開屏幕。屏幕看得見、看不見?看不見,我們的眼,眼只緣裡面的現相畫面,沒有去緣屏幕。屏幕跟畫面同時出現,互相不妨礙,屏幕不妨礙畫面的生滅波動現象,畫面波動現象也不妨礙屏幕的不生不滅,屏幕沒有畫面生滅。這個地方稍稍體會到一點事實真相,你要這樣看,這就是佛知佛見。凡夫怎麼?全著相了。二乘著空,二乘,相是假的,他不要相,以為空的,他也得不到。菩薩,二邊都不著,那就是無住生心、生心無住。無住是講我們電視的螢幕,它裡頭什麼都沒有,畫面沒有;生心就是畫面,螢幕跟畫面同時,你看生心又是無住、無住又是生心,這就好辦了,這成菩薩了。無住不能生心,生心不能無住,這就錯了,這是凡夫。所以,科學對我們現在學佛的人幫助很大,這些很難很難體會,放在螢幕上很容易體會到,知道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屏幕雖然是真的,沒有現相,不礙現相發揮。我們現在看到是有個屏幕在,宇宙之間真的看不到,它是光,就是常寂光。這個光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整個宇宙都在常寂光裡頭。常寂光,整個宇宙合起來看,就像我們看電視一樣,我們電視把整個宇宙縮小,縮成這個玩意,放大就是整個宇宙。都不可得,假的不可得,真的也不可得,你就得自在了。真搞明白了,真的假的都不沾不黏,邊都不黏。所以信心要淳。

  第二,「信心不一,謂無決定故。」他的信心是動搖的。前面是講的信心不乾淨,信心不淳,他有染污。這個是講的什麼?他信心不一,妄念太多。信心若有若無,說他沒有,他也有;說他有,不管用。第三,「信心不相續,謂餘念間故。」他念佛,這裡頭有雜念夾雜在裡頭,他不淳,不是只有佛號沒有雜念。這個裡頭還有一句,「迭相收攝。若能相續,則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無有是處。」這是具足,信心要淳,信心要一,要相續,就是要一心專注在佛號上,只有佛號,沒有雜念。

  對於小朋友,我們幫助他,教他讀經。讀經要專心,不要有雜念,不要有妄想。所以經什麼意思?告訴他沒有意思,你就這樣念,字沒念錯,句子沒有念漏掉就好,遍數愈多愈好。這個是學什麼?學淳心,學信心,學相續心,意思在此地。他有淳心、他有信心、他有相續心,他就會有成就,他會開悟。這是中國古代私塾教學生的理念,教學的理念,教學的方法,真正幫助學生開悟。這個開悟,一千遍小悟,他能講得出道理,沒講錯,講得淺;兩千遍,他就講得深、講得透;到三千遍他能講得圓,能觸類旁通,能包含一切,那就是大悟;五千遍、六千遍,不定什麼時候大徹大悟。所以古時候讀書是修定,是求開悟,這個我們要知道,這是中國人教學,跟外國不一樣。外國人求知識,要老師講清楚、講明白;中國人講開悟,老師不必講,老師如果講,把學生的悟門堵死了,必須讓學生自己悟,講給老師聽。老師聽聽看,有沒有講錯,要有講錯了,不必糾正,不必講了,再念,再念上一千遍,然後再來講。這是中國過去五千年的教學方法、教學理念,現在我們把它找回來,重要。

  所以這裡結論,一心就是淳心、就是信心、就是相續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無有是處。「此論直指當世淨業行人之病根」,我們現在修淨土不能往生,根就在此地。「念佛而不能得往生之果者,以不知如來是實相身。認身如物,取相執著。妄生計較,缺少智慧,失中道義」。這幾句話也說得非常好。我們對於經教認識不夠,怎麼辦?多念多聽。多聽幫助你建立信心,也能幫助你小悟,聽跟念要結合起來就好。每天以讀經為主,讀一遍、讀兩遍、讀三遍、讀十遍、讀二十遍,自己定功課,自己有足夠的時間,讀愈多愈好。修什麼?修清淨心,修平等覺。清淨心是悟,小悟,平等心是大悟,覺是大徹大悟。極樂世界是法性體,極樂世界的人是法性身,跟我們這個地方完全不一樣,我們這個地方是物質,極樂世界沒有物質。物質有生有滅,法性沒有生滅,所以極樂世界的人不生不滅,極樂世界的一切萬物沒有變化,四季常春。所以不能認身為物,取相執著,妄生計較,缺少智慧,失中道義。這個就是我們現前這個世間學佛犯的毛病。

  「另則三種不相應」,這另外還有三種不相應。「此三種不相應,一言以蔽之,只是信心不足」,哪三種?下面說出來,信心不足。「往生資糧即信願行」,就這三種,信不足、行不足、願不足,這三樣「缺一不可」,這三種不相應,就是信願行不足。「據《要解》所云,信願有缺」,這個缺就是有疑惑,信心就不足。願,有時候不想到極樂世界,對這個世間有留戀、有牽掛,實實在在想,「極樂世界的好處跟這個世界的好處,我統統都能得到」,這是不可能的,要到極樂世界,必須把這裡放下,這個地方放不下,極樂世界去不了,一定要懂。下面說,據《要解》所云,這蕅益大師講的,信願有缺,「則持名縱如銀牆鐵壁,風雨不入,亦不能往生也。」這句話要記住,半信半疑不行。怎麼樣培養信心?這就是研究經教。研究什麼經?就這一部經就夠了,這部《無量壽經》,或者是《彌陀經要解》、《彌陀經疏鈔》、《彌陀經圓中鈔》,都是祖師大德的註解,講得好,這些註解幫助我們建立信心。

  信心為什麼不足?認識不夠,沒搞清楚。對這個世界認識夠了,了解清楚了,不願意住這個世界。天堂我也不想住,欲界天、色界天,大梵天、摩醯首羅天,我都不想住,為什麼?不究竟,統統免不了生老病死苦。天上不過壽命長一點而已,長,它有到的時候,到了怎麼辦?到了上不去了,就往下墮落。天上往下墮落的,大多數都墮落到地獄,所謂爬得高摔得重。不能不搞清楚,不能不搞明白。還有一個講地獄講得很清楚的,《地藏菩薩本願經》;道教的《玉曆寶鈔》,專講地獄;佛教我們也編輯了一本書,《諸經佛說地獄集要》,二十五種經論裡頭抄出來,編成一本,佛說的,統統蒐集在一塊,讓我們認識地獄。可怕,不能去,太可怕了!《玉曆寶鈔》,果講得多,因講得少;我們編的這個,因說得很多,造什麼樣的因得什麼果報,內容相當豐富,希望大家多看看。

  所以把信願補足,絲毫懷疑都沒有,持名功夫深淺不要緊,有信有願就決定得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這你就放心了,品位低一點沒有關係,受用跟最高層的法身菩薩沒有兩樣。這還有什麼問題,還有什麼疑慮?沒有了。極樂世界是法身菩薩的待遇。人家問我,法師,你希望什麼品位你就滿意?我的回答,我只要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我就很滿意了。為什麼?我到極樂世界去,從一年級小小班學起,老師阿彌陀佛,我在極樂世界從扎根教育學起。無量壽,有的是壽命,扎根是阿彌陀佛,成就是阿彌陀佛,這就滿足了,就滿願了。所以好,決定得生淨土,要放下!最近我們學這部經,都是把它看作我們往生的資糧、往生的助緣,幫助我們往生,我們其他的什麼都不求,只要一往生得大圓滿、得大自在。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