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七百五十五頁,我們從第一行看起,經文:

  【是故阿難。其有眾生欲於今世見阿彌陀佛者。】

  就是這幾句。請看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欲於今世見阿彌陀佛』,「此指現在以及當來一切眾生」,現在是我們當代,當來是指將來,往後去看,現在的眾生,現在當世親自眼見;當來,他們那些人具足善根的,也能夠親自眼見阿彌陀佛。念老引《觀經》上品上生章,這段經文這個地方都引用了,「上品上生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這是正報,「七寶宮殿」,這是講依報,都看見了。還看到觀世音菩薩手上捧著金剛台,大勢至菩薩跟觀音菩薩到往生這個人的面前,他看到了。這個時候,「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佛光注照往生人的身體,「與諸菩薩,授手迎接」,這是上品上生。「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歎行者,勸進其心。行者見已,歡喜踊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彈指是講快速,這一彈指就到極樂世界。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極樂世界距離我們這個地方是十萬億佛國土。十萬億佛國土是很長的距離,很大的距離,可是一彈指就到了,他就見到,歡喜踴躍。上品上生。

  我們今天要問,我們這一生第一樁大事是什麼?諸位要記住,就是求生淨土,問題才真解決。如果不能在這一生往生,那真叫太可惜了!不能往生,我們的前途不光明。為什麼?我們認真反省檢點起心動念,起的是什麼心?動的是什麼念頭?言語行為,每天說的是什麼?幹的是什麼?身口意三業,我們造的是善業還是惡業?善業、惡業與淨業都不相應,善業感的是三善道,惡業感得的是三惡道,出不了六道輪迴。你們大家不著急,我著急。為什麼?你們還年輕,還有時間,我沒有時間了。中國古人說,八十歲之後,這一生就走完;換句話說,八十歲以後,天天都要想著往生,念念不忘走。自己做不了主,不定什麼時候走,不定在什麼地方走,這走了怎麼辦?到哪裡去?有沒有想到過?九十就更不必說了,念茲在茲。最重要的是什麼?信願持名。佛希望我們,祖師希望我們,這句佛號不能丟掉,一句接著一句,念茲在茲,無論什麼時候,這一口氣不來,阿彌陀佛接我到極樂世界去了,這就對了。

  這佛號怎樣才能夠保持不失去?沒有別的,就是一句話,徹底放下。放下身心世界,放下世出世間一切法,佛號就不間斷了。這是功夫,咱練的是什麼?練的就是這個功夫,口裡面不念沒關係,心裡頭的佛號沒中斷,就對了。世尊在《金剛經》上告訴我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這句話對誰說的?八十以上,當機者。一切眾生都要明瞭,都要能體會得到,人身真難得,佛法真難聞,這不是假的。自了法師最近學習報告,上下兩篇我們讀過了,「八無暇」,我們要記住,時時刻刻提醒我們。這樁事情在現在這個時代,整個社會動亂,地球上的災變史無前例,我們生在這個時代好不好?對於求往生的人來說很好。為什麼?時時刻刻在警覺我自己,這地方不能住了,到哪裡去?到極樂世界去。能去得了嗎?能。憑什麼?憑《無量壽經》。這經上講得太清楚、太明白了,讓我們對極樂世界生起無限嚮往之心。我就想去,巴不得今天能去,一分一秒都不想耽誤。上品上生不容易,要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禪宗裡頭最高的境界,念佛可以得到。問題就是肯不肯念,肯不肯徹底放下,時時刻刻不讓這一句佛號迷失掉。我們看了景仰羨慕,恭敬讚歎。

  我們再看下面一段文,「又上品中生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繞。持紫金臺,至行者前。讚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與千化佛一時授手。行者自見坐紫金臺,合掌叉手,讚歎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這是上品中生的,比前面降一等。上品上生,觀世音菩薩手上捧的是金剛台,這個地方是紫金台,跟著阿彌陀佛來歡迎的。上上品往生有無數化佛,上中品往生的有千化佛,這個數量不一樣,前面是無數,這是有數了,有一千尊化佛。一時是同時,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伸手來接引你,千佛同時也伸出手表示歡迎,時間都是一樣,彈指頃,一念頃,就到極樂世界。

  再看上品下生,「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與諸菩薩,持金蓮華,化作五百佛」。中品千佛,下品五百佛。上輩下品往生,通常我們講上下品,上輩下品,三聖都現前,阿彌陀佛、觀音、勢至,往生的人這個時候看到來迎接的五百化佛,也是一時授手歡迎,表示歡迎。「讚言:法子!汝今清淨,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見到這個事相,「即自見身坐金蓮華。坐已華合。隨世尊後,即得往生七寶池中。」前面蓮花化生,沒有花合這一句,在這個地方我們看到花合,到了極樂世界花開見佛,這是往生七寶池中。

  「《觀經》與本經,同謂行者於命終前,見佛來迎,是即今世見阿彌陀佛也。」這一句總結了,這不是在極樂世界見佛,上輩往生的人是在往生的時候,神識還沒有離開身體,就用這個身體,就用現前的神識,見到西方三聖,見到無數化佛,上品,中品見到千化佛,下品見到五百化佛。下品裡面有花合,前沒有講花合;換句話,花是永遠開的,不是合起來在七寶池裡頭花才開,這是開了沒有合,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威神加持,幫助我們轉識成智,就在這一念之間,一彈指之間,不可思議。這一彈指,我們有沒有覺察到?可能沒有覺察到。到極樂世界轉八識成四智,聽佛講經說法,就證無生法忍。

  我們從這個地方就能聯想到,為什麼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菩薩也要往生,道理懂得了。如果他要不往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是什麼等級?《華嚴經》上圓教初住等級,初住以上統統都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圓教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經上講的上品是登地的,登地是初地,初地到七地還有七個階級,不容易。但是往生到極樂世界,花開見佛,他是什麼地位?七地。換句話說,要不是這個等級往生,他自己從初地修到七地要很長很長時間。要求往生到極樂世界,一念當中他就成就了。所以菩薩求往生,把他修行證果的時間大幅度的提前了。這就是我們過去這個疑情,懷疑。明心見性的大菩薩,《華嚴》是圓教初住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如果沒有特別的說明,惠能大師就這個境界,中國禪宗所說的,他們這些人將來死了以後到哪裡去?如果不求往生,生華藏世界,華藏世界是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的實報土,他在那個地方。在那個地方,如果不生到極樂世界,在華藏世界時間長了。可是華藏世界也非常殊勝,為什麼?文殊、普賢常常帶著這些大眾到極樂世界去向阿彌陀佛請教,有這些人,他們見阿彌陀佛就快速提升了。這是事實,不是想像,讓我們體會到極樂世界無比殊勝。我們學佛,放下萬緣,世出世間法都放下,「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我們要學老實,什麼叫老實?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就老實了。你還有爭、還有求,你不老實,不老實的人不一定能往生,老實人肯定會往生。我們到極樂世界,也沒有跟人競爭的心,也要無求。向上提升隨其自然,自然好!沒有起心動念,得到佛力加持,得到阿彌陀佛無量功德的加持,在極樂世界的成就,我們凡夫無法想像,那是不思議的境界。我勸同學們,要把這個放在第一,我們要爭取的,這個世間世法、佛法徹底放下。

  昨天是韓館長往生二十週年,時間過得真快。我昨天下午,你們做三時繫念,我看到她最後照的一張照片,這張照片她戴著念珠,念珠是我親手給她掛上去的,是在景美東林照相館照的。我看到當時還有一張遺囑,我看了很多遍。護法不容易,沒有護法就沒有弘法的法師。今天你們這些同學有大福報,住在澳洲淨宗學院,這個道場是護法的道場,讓你們在此地無憂、無煩惱、無有牽掛,好好在這邊用功。真肯用功,沒有一個不成就。用什麼功?海賢老和尚是我們的榜樣,任何一部經、一部論,你所喜歡的,十年不間斷,你就是佛門的祖師大德,為什麼?大徹大悟,明心見性。

  為什麼不成就?自了法師的八無暇講得很清楚,是自己疏忽了,自己沒有真正在好好念佛。真成就,要想聽經,我們聽經的這個錄像保留的不少,可以去聽經。怎麼聽法?聽一部,每天至少十個小時不間斷。聽經念佛,聽經是提醒自己,念佛是真實功夫,會得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最低的是功夫成片,就是佛號連起來,不中斷,功夫得力了;向上提升,事一心不亂;再向上提升,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是大徹大悟,事一心不亂是大悟,成就了。你可以到全世界到處弘法利生,把佛法勸告大眾,大家聽了沒有不法喜充滿。有緣,主持道場;沒有緣,遊化十方。十年的時間很輕易的空過,但是你們還年輕,再下一個十年來得及,能往生。如果還是像現在悠悠忽忽,成天還是妄念雜念,佛號還是斷斷續續,常常丟失,這個責任不能歸罪任何人,自作自受。

  所以你們自己,特別是看到館長這一生,你要看明白。我固然是有三個老師,我跟老師的時間不長,跟方東美先生一年,跟章嘉大師三年,李老師十年。如果沒有韓館長護法,我只有,那時候兩個選擇,老和尚問我的,一個放下講經,學經懺佛事;另外一個,還俗。因為出家許許多多法師不歡迎講經的人,偶爾講幾天行,也挺歡喜的,長期住在道場不行,一個道場都沒有。我這一生走過來,六十五年,你們看見的。但是這個地方,佛教只有我們一家,沒有人干擾,環境好。你們要真正用功,要真正如法,我就不會離開你們這個地方;你們做得不用功、不如法,在這個地方養老,那我就沒有在此地必要,還有地方需要我的,我還得到處走動走動。

  現在是亂世,學佛的緣真不容易!這樣的道場提供給大家,很難找到第二個。大家在此地各人學各人的,行不行?行。你看海賢老和尚,他們曾經有四年的時間,四個出家人在一起共修,各人修各人的法門,不一樣。修不一樣的,可以在一起共同生活,說明六和敬意義很廣。佛門,四個法門不一樣,學天台的、學慈恩的、學禪的、學念淨土的,沒妨礙,大家在一塊沒妨礙,我們是見過這樣的道場。我們這個裡面,有人學基督,有人學伊斯蘭,行不行?行,統統沒有妨礙。我們還有這種念頭,希望將來這個道場變成所有宗教道場,宗教活動中心。宗教與宗教當中沒有隔閡、沒有衝突。衝突怎麼造成?是人造成的。人怎麼造成?人心量太小,不能包容,是這麼回事情。各個宗教創始人心量都大,他們想度脫的、想教化的是整個地球上的眾生,沒有說哪個宗教是屬於某一個獨特的族群,沒有,經典上找不到。神愛世人,沒有說愛哪個族群,沒有說愛哪個地區,沒有,世人是全球的人、全世界的人。所以我們這個護持,也要護持全世界所有的宗教,平等對待,和睦相處。這個樣子你的心才清淨,你的心才真誠,你的心才平等,你的心才沒有雜念。對任何宗教、任何經典,用清淨心、用恭敬心、用平等心來接待,平等的恭敬,平等的關懷,平等的互助合作。我住世的時間有限,不可能再住世九十年,你們年輕,你們前途無量,我沒有辦法做到,希望你們能做到。這個樣子,這個地球上永遠沒有衝突了,永遠沒有戰爭了,永遠享受著是太平盛世,這是所有宗教創始人最偉大的願望。要誰來實現?要宗教裡面的弘護大德,要各個宗教廣大的信徒,有倡導的、有擁護的,把大同世界做成功,這是宗教教育的目標。

  往下,這是第二段,「勸勉」。這裡面分兩個小段,第一個小段,「發心專念」。

  【應發無上菩提之心。復當專念極樂國土。】

  無上菩提心是什麼心?什麼叫無上菩提?無上菩提是成佛,沒有比佛更上的了,《華嚴經》稱妙覺如來,等覺上面是妙覺,求這個。決定不能求生天,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為什麼?他沒有出輪迴。天人的壽命長,天人具足五種神通,愈往上面神通廣大,得自在。但是要曉得,壽命長,它是有限的,它不是無限的,跟極樂世界不一樣,極樂世界不生不滅,六道裡頭有生有滅。壽命到了怎麼辦?上面沒有了,出不去,那就下降,爬得高摔得重。四空天的人、四禪天的人壽命到了,很多都落到地獄去了。經上說得很多,我們要相信,是好,不能去。到哪裡去好?到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比到天道容易,比來生得人身也容易,得人身要修十善業道,要修四無量心慈悲喜捨,才能得人天身,總而言之,都比不上往生極樂。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於此五濁惡世、無佛之世,能見彼佛實是希有。」這四句要記住。我們生在這個世間,遇到是什麼時代?是五濁惡世,我們遇到的,無佛之世,釋迦牟尼佛滅度三千年了。但是我們有幸遇到淨土法門,如果依教奉行,我們這一生有機會能見到阿彌陀佛,這稀有。求見佛,見佛不難,你的心、你的願望、你的行持跟佛相應,佛就會現身,你就看到了。所以我們有感,我們憑什麼感?憑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隨順佛陀教誨,就憑這個。在淨宗更簡單,蕅益大師給我們講四個字就能感,信、願、持名。信、願是大菩提心,是無上菩提心,持名就是一心專念,注意那個「專」字才行。我們念佛,念佛同時夾雜著妄念,夾雜著妄想,所以不專、不一,所以每天念的也不少,念了幾十年沒感應,沒有感應就懷疑,他說經上說的不靈,我這樣做了,為什麼沒有見到佛?不知道錯在自己,佛經沒說錯。真的是稀有。為什麼能見佛?「全憑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不思議力」。

  我們把這四句疏忽了,把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給忘掉,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也常常丟失,妄想雜念太多了!天天在補充,最大宗的來源是來自於媒體,你看電視,你聽廣播,你看報紙,你看雜誌,你蒐集這些資訊,這些資訊與了生死、出三界毫不相干,把我們修持障礙住了。有時候覺悟,好事,覺悟趕緊回頭。可是一般人覺悟的時間短暫,迷失的時間很長,一天二十四個小時,大概覺悟,多少次的覺悟加起來還不到一個小時,迷惑的時候要佔二十三個小時,往生沒指望。至少能夠提醒自己佔的時間要佔十二個小時,二十四個小時,十二個小時迷惑,十二個小時醒了,這個往生有可能,沒把握。怎樣才有把握?那要醒悟的時候要至少佔二十一個小時,迷失的時候三個小時,三個小時幹什麼?睡覺了,二十一個小時清醒,佛號不間斷,有把握往生。諸位要記住,黃念老給我們做榜樣,他在最後的半年,往生前半年,每天念佛十四萬聲,你們諸位去想想看,念佛十四萬聲,念了半年往生了。

  我們看到古人,知道這個事情非常嚴重,晚上不敢睡覺,要折磨自己,讓佛號日夜不間斷。為什麼?為求生淨土,為脫離六道輪迴,修般舟三昧,般舟三昧不能睡覺。《華嚴經》最後五十三參,善財童子去參訪第一個善知識,德雲比丘,這個法師就是修般舟三昧的。般舟三昧九十天是一期,九十天不能躺下來,不能坐著,只可以站著、走動,講經行就是散步,可以站著,不能坐下來,不能躺下來,九十晝夜。發心用這個功夫,就是求功夫成片。得到功夫成片,換句話說,往生的把握你拿到了。我們能不能在一年當中,選一段氣候好的時間,來修一次般舟三昧,精進念佛班?這個九十天當中,只有一個念頭,求生淨土,親近彌陀。真覺悟,真想解決問題,真不想在這個世界住了,這個世界太苦了,很容易造業。極樂世界環境好,你想造業,沒有造業的機會,到極樂世界永遠是清醒的,那個地方不需要睡覺,身體永遠健康,不需要加以任何運動,沒有這個必要。

  我們接著再看下文,這都是念老說的。「復因行者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廣積功德,發願迴向,求生彼國。」我們修積一切功德為什麼?為求生淨土,不願意享受人天福報,不想這個。這一生當中,現在明白了,現在清楚了,徹底放下。你真放下,我們這個道場供養你,你在這個道場清修,必定往生。廣積功德,用什麼方法廣積?就是一向專念,就是發菩提心,菩提心是求成佛之心。與佛願相應,佛的願是什麼?希望一切眾生都成佛。到哪裡成佛?到極樂世界成佛,阿彌陀佛的本願。我們自己往生,我們勸一切人往生,我們做出往生的榜樣給大家看,讓大家看了生起信心,堅定願心。「與佛願相應,故能見佛。由見佛故,即得往生,永無退轉,必證無上菩提。段末復示,應發無上菩提之心,復當專念極樂國土」,這兩句經文好,「蓋此乃往生之主因」,最重要的因就是這兩句話。常常念著,常常想著,把這個世界統統放下,不要再放在心上,專求極樂世界,專求阿彌陀佛。底下這一小段:

  【積集善根。應持迴向。】

  上面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還要『積集善根』,這善根是什麼?菩薩的善根是三善根:不貪、不瞋、不痴,貪瞋痴斷了。無貪、無瞋、無痴,對這個世間沒有貪瞋痴。不貪是什麼?真放下了。不瞋恨是什麼?這個世間,世出世間,沒有一個是怨恨的人,無論這個人怎麼樣對我,他毀謗我,他羞辱我,他障礙我,他破壞我,甚至於置我於死命,我也不怨恨他,瞋恚的心斷乾淨,沒有了。所受的一些迫害,回歸自性,大概是我過去生中做了很多對不起他們的事情,現在一報還一報,報完了,他已經發洩出來了。我這邊受沒有絲毫干擾,也就是決定不放在心上。這個結解開了,冤家宜解不宜結,不跟人結冤仇,這個很重要,冤親債主沒有了,統統化解了。那人家還不放過?我這裡化解了,他不放過沒有關係,他那個地方發生,到我這裡就不發生,不起作用了。我這裡起作用,我要生瞋恨心,就起作用。我要生嫉妒心、生傲慢心、生報復心,那個麻煩就大了,那是什麼?冤冤相報,生生世世沒完沒了,不是苦一輩子,不曉得多少輩數。這個要知道,不能幹這個傻事。為什麼?他是菩薩,我也是菩薩,迷了才造業,覺悟就不造業了。圓滿覺悟,他是一尊佛,阿彌陀佛;我也是一尊佛,也是阿彌陀佛,是一不是二。你能夠這樣回光返照,用自性般若智慧來照自己,完全省悟了,覺悟了,貪瞋痴都沒有了。

  還有兩個也算是五毒煩惱,一個傲慢、一個懷疑,這個要斷掉。傲慢、懷疑,根是什麼?根是貪瞋痴,所以傲慢、懷疑是從痴裡頭生出來的,是從貪瞋痴裡頭生出來的,非斷不可,不斷你不能往生。在日常生活當中,遇到人讚歎你、恭維你、禮敬你,不生傲慢心,不要去生歡喜心,生歡喜心你就接受了。要用什麼心對待?平常心。別人羞辱你、毀謗你、罵你、障礙你、排斥你,用種種方法來刁難你,你能夠修忍辱波羅蜜,統統能忍。對自己修行有沒有障礙?沒障礙。為什麼?我沒有放在心上,心上只放阿彌陀佛,不放這些東西。順境、逆境不放,善緣、惡緣也不放,世法、佛法都不放,那恭喜你,你成就會很快,三年五載你會有大成就,為什麼?你把障礙放下了。一般人學習困難在哪裡?他有這麼多障礙,他想放下他放不下,聽到人毀謗他、冤枉他,幾天幾夜都睡不好覺,那放在心上多嚴重,對身體有很大的傷害,對你的修行全部破壞了。《金剛經》上說得好,修一切法得成於忍,你不能忍就全破壞了。人家讚歎你,你這一歡喜,功德就沒有了。讚歎,不管他是真的讚歎、假的讚歎,都不放在心上,對人都是感恩。你來考我,考我的忍辱功夫,考我的忍辱波羅蜜,我能不能忍?不為所動,就能忍;為境界所動,就不能忍,沒忍,功夫不夠。修忍辱波羅蜜。

  你們同學在我身旁,這麼多年來你看到的,這些東西我都忍,我沒有提過。別人來告訴我,甚至寫成文字來給我看,他說我都要聽,寫成的文字有時候我看、有時候不看。重大的障難怎麼辦?完全交給韋馱菩薩去處理,護法神,我就不要管了,東西來了統統交給韋馱菩薩,我們還是法喜充滿,還是常生歡喜心。你說多自在、多快樂!善緣、順境要能忍,忍是沒有一種安樂的享受。這個環境好,我常留戀這個地方,這也不能忍。再好,跟極樂世界比差遠了。所以要想極樂世界,要念極樂世界,要歡喜極樂世界。親近善知識,阿彌陀佛第一,「光中極尊,佛中之王」,你不親近他親近誰?我們要把這些觀念常常放在心上,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對一切人事物,得大受用。這個功德要積集,迴向求生極樂世界。「以是勝因,必得妙果」,因勝果就殊勝。

  我們在世間遇到有這個緣分,什麼緣分?中國傳統文化是存是亡,就在這眼前十年。我們碰到了,怎麼辦?這十年能夠救起來就起來了,救不起來,恐怕會滅亡。所以我在去年,才想到要親近一些文字學的專家學者,這些大善知識。我看到歐洲高本漢博士,他是瑞典人,研究中國漢學很有成就,大概在中國專攻漢學的人有很多比不上他。他在一九七O年代說了三句話,他是對大眾講的,「漢字不能改,文言不能廢,經典必須讀」,我們聽了怎麼辦?經書最重要的、主要的是《四庫全書》。這部書過去二、三十年台灣翻印了兩次,數量雖然不多,我們相信不會失傳。十方同修供養我的錢,我拿去買書,就是買《四庫全書》,《全書》我買了一百一十二套,《薈要》我買了三百三十套。買這麼多幹什麼?送給世界著名大學圖書館,送給一些國家圖書館去保存、去收藏,地球縱然有災難,不可能完全毀滅,總會留幾套下來,這是我保存典籍的用心。

  看到高本漢這幾句話,我就想到漢字不能不學,不認識字不行,要學《說文解字》、聲韻學、訓詁學。所以我去年到台灣,台灣還有幾個教文字學的教授,我跟他們見了面,大家都有同感,都感覺這個事情很嚴重,不是小事,是大事。這些教授差不多都七十以上,所以我說十年之後這些人都往生了,沒人教了,這東西就斷掉。這個太可怕!不能讓它斷。所以我求這些人發大菩提心,要把漢字傳下去,我們找些年輕人認真來學習。學這個東西有什麼用?有用,現在這個氣候挺好,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孔子學院,孔子學院缺少老師,培訓這些老師,將來到全世界孔子學院去教學,去專門教認識漢字。這是從根救起,這個事重要。所以我們也提倡辦漢學院,漢學院專門就培養,目標很簡單,認識漢字、學文言文,讀儒釋道三教的典籍,他們有能力讀、有能力講就行了,中國傳統文化會復興。我們幹這個事情,我們全心全力在擁護,我們做護法,我讓這些教授出來弘法。

  十方供養我這個,我要拿出來供養這些教授,行嗎?行。為什麼?因為我們的佛經是用漢文漢字寫出來的,如果漢字不認識,佛經就斷了。所以護持中國傳統的文化也就是護持儒釋道三家的真傳,這是我們應該要做的,我們不能不做。兩百年以前不需要做,為什麼?這種課程很普遍,在全國推行,讀書人都要學。這兩百年之內,特別是這一百年以內,真的成了嚴重問題,大家不學了,逐漸逐漸讓中國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信心喪失了,這比什麼都可怕。所以這事我們要關心,我們要幫助,把它復興過來。

  我現在找了十幾個學生,不多,我勸他們,把這個事情講清楚、講明白,勸大家要真發心,救中國傳統文化。要認真學,要犧牲自己,自己要學孔子,生活能維持就可以了,能吃飽、能穿暖,有個小房子遮蔽風雨,夠了,把自己富貴榮華的生活統統放下。一生幹什麼?當小學教員,教小學生的語文。我們的希望在下一代,希望下一代中國傳統文化能復興。這一代的人要犧牲自己的幸福,幹別人不願意幹的事情,人家追求財富、追求地位,我們什麼都不追求,追求小朋友能夠認識漢字、能夠讀文言文,我們幹這個,幹別人不幹的。這個功德很大,救了傳統文化,救了國家、救了民族、救了全世界。默默無聞,沒有人知道你。我只想將來能找三十到五十個學生,要發這個心,這一生做出犧牲奉獻。這是什麼?這真正聖人、神人。大家都知道你、認識你、讚歎你,你很偉大,那是聖人;大家不知道,你是神人,比聖還要高一級。這一生不要空過,我們的終極目標,把這個功德統統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菩薩善根,除了斷貪瞋痴慢疑,還要加上一個,精進,發憤圖強,要認真努力。沒有一個菩薩他是僥倖成就的,沒有,都是真實功夫,功夫是什麼?戒定慧三學。如果你聽戒定慧三學你聽不懂,我們說個更淺顯的,你能聽得懂,「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這就是戒定慧三學的落實,落實在一門深入,落實在讀書千遍。有例子,我們同學當中,劉素雲居士,大家知道,她就一部《無量壽經》,一天至少念十遍,二十年不間斷,一句佛號也是二十年不間斷,她今年大概有七十了,通了。她到哪一個等級,是事一心、理一心?我不知道,但是我敢保證她得一心不亂。為什麼?見到阿彌陀佛了。沒有讀過的經典,沒有學過的這些教,你拿著經論向她請教,她能夠講得很清楚,能講,沒有障礙。這就是一部經通,部部經都通了。有人做實驗,實驗成功了。

  另外是胡小林居士,用這個方法,六年,他學一部《大乘起信論》,這個論文從頭到尾他念了三千多遍。告訴我,念一千遍,這論的意思都浮出來,都現前了,換句話說,他都懂了;再讀一千遍,悟入更深;三千遍下去之後,他找蕅益大師的《裂網疏》,蕅益大師的註解,完全能深入。我聽他講過兩次,聽了兩堂課,不是講完整的,當中兩段,講得好。在今天找一個講《大乘起信論》的,找不到第二個人,六年時間。再過六年,他是《起信論》的,在全世界講,權威的學者。他自己經營公司,他當老闆,每天到公司上班大概一、二個小時,每天在《大乘起信論》上用功要超過十個小時。他完全用佛法、用《弟子規》來管理公司,所以員工,每個員工都把公司當作是自己的家業,認真負責經營,業績年年上升。他對於員工就像兄弟姐妹一樣。真正得到佛法的受用,佛法落實在企業,有這麼好的效果,他自己有這麼高的成就。《起信論》最後勸人念佛往生淨土。

  像這些人,將來我們要是真辦學院了,我聘請他做教授,《無量壽經》不要跟我學,跟劉素雲學,《起信論》跟胡小林學。我九十歲了,可以不講經了,我給你們找一些關係,在社會上有影響的人、有財富的人,這些企業家,我認識的,我找這些人,希望大家來護持傳統文化,來支持這樁事情,我相信他們都歡喜。老教授們肯撥出時間來教學,這些企業家們可以能拿出一些錢出來,支持這個事業。所以我說我來當護法,弘法這樁事情我就退下來,我就下台,這個講台讓你們去負責任。

  成功的祕訣,章嘉大師教給我的,我們頭一天見面,看破、放下,看破你自然就放下,放下了你自然就看破了。哪一個先下手?各人的緣不一樣,如果煩惱障重的人從放下下手,所知障重的人要從看破下手,這個不一樣的,也不能用錯了,要徹底放下。實在講放下,最重要的,放下身心世界,也就是放下有無,有要放下,無也要放下,有無都要放下。物質的世界、精神的世界有,有不是真的,自性裡頭沒有有,也沒有無。所以要明心見性,有無都要放下,你的心沒有有無的概念。

  佛教導我們從身見下手,身不是我,你為它幹什麼?那身是什麼?我說個不客氣的話說,身是我們第一個冤親債主。你想想看我們為它造多少業?為它受多少苦難?是假的不是真的。為什麼是假的?它是剎那生滅。彌勒菩薩講得好,一彈指生滅多少次?三十二億百千念。這個數字我們把它用現代數學乘出來,三百二十兆,一念,一個念頭三百二十兆次的生滅。我們有感觸,有這個概念,有一個念頭的概念,微細的概念,微細我們不知道,我們知道有個概念,起個念頭,不知道這個念頭是三百二十兆個微細念頭組成的,組成這個粗念我們有概念,細念完全不知道。我們有個比喻,我們看電視,電視畫面一秒鐘生滅多少次?它是動畫,現在電視一秒鐘一百次,我們把它當真了,很逼真。那我們眼前的環境,現在這些一秒鐘多少次?一秒鐘,它一個微細念頭是三百二十兆次,一秒鐘乘七,一秒鐘能彈多少次指?可以彈七次,那乘七,得出的數字二千二百四十兆。二千二百四十兆一秒鐘,我們把它當真,錯了!所以《般若經》上佛告訴我們,「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個一切法包括佛法。世出世間法的真相是畢竟空、不可得,不可得以為有得,還要抓住不放,你說要不要命?

  見惑破了就證須陀洹果,兩種神通出現,天眼通、天耳通。這兩種神通出現,告訴你,不要用手機了,手機沒有用處了,為什麼?你睜開眼睛,遠方你都看到,不要看這個畫面了。在國外人講話我們能聽得到,你想聽什麼它就有,不想聽的時候就沒有。好!證初果須陀洹,這才叫入佛門。再提升二果。這個初果裡頭還有一個,五種見惑我們講一種,第二種邊見,邊見這個概念,佛經上叫邊見,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對立。邊見沒有了,破了,沒有對立,你跟人沒有對立,跟事沒有對立,跟一切萬物都沒有對立。沒有對立是什麼概念?一體。真的是一體,不是假的。所以不要看不起初果,初果很了不起,六道輪迴裡頭非想非非想處天都比不上初果,我們不能不知道,不能不尊敬。所以初果我們稱他為聖人,他真是聖人,他不是凡人,凡人做不到,色界十八層天、無色界四層天都做不到,為什麼?身見沒破,邊見沒破,見取、戒取、邪見統統具足。初果,這五種錯誤的見解都斷掉了,何況大乘!初果相當於大乘,就講斷證的功夫,初信位的菩薩,圓教初信位的菩薩。智慧、德行比不上菩薩,斷證的功夫差不多,相等的,智慧、神通這個比不上。所以大乘比小乘殊勝很多。我們現在小乘沒有,大乘哪來?大乘是從小乘修成的。中國從唐宋,唐朝中葉之後,不要小乘了,不學了,用什麼代小乘?用儒跟道。所以唐宋出家人沒有不讀儒書的,在儒扎上很深的根柢,沒有不讀、不學老莊的。也就是說,四書、老莊是他必讀的書,用這個代替小乘可以,四書五經、《老子》、《莊子》,有這個基礎學大乘沒有問題,沒有這個基礎不行。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