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學生: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根本—家道的承傳

  二OO八年四月,上淨下空老法師在家鄉安徽廬江做了一場名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根本—家道的承傳》之演講,此文含義雋永,影響深遠。今恭敬整理,敬分章次,編於歲次丙申年清明祭祖專刊,以饗讀者。

  【一、家是人一生的靠山】

  杭州歸來途經婺源,看到鄉村人家,一個村莊即是一家人,古老的家,青壯年已經離開,遺址依然可觀,令人回憶當年。中國從前的家,我們廬江地區也有,但是現在沒有了。一個村莊就是一個家庭,五代同堂。你看我們家譜,一行五代就是一個家。大家庭,人口少的也有七、八十人,如果家族人丁興旺,也有二、三百人。很多人讀過《紅樓夢》,《紅樓夢》就是這樣的家庭。中國從前的家庭是溫暖的,家是一個人精神、物質的終身寄託與保障,無論你做什麼行業,家庭支持你,家庭給你做靠山,稱之為老家。無論你在哪裡,無論你幹什麼事業,精神、物質上只有一個決定靠得住的老家。

  人活在世間為什麼?現在人活在世間沒有目標,所以他真的是惶恐不安。從前的人活在世間都是為了家庭,為我的父母、為我的家族、為我的祖先,榮宗耀祖,光大門楣,一生有方向、有目標。今天家沒有了,我們在婺源看到的,老家的外殼存在,內容沒有了,人都離走了,但是還看得到那個樣子。所以,現在我們講到「齊家」是很難講,講了沒有人懂。人們讀過齊家、治國、平天下,家是什麼?什麼叫做家?概念沒有了。從前的家就是社會,你能治家就能治國,家政類似國政,一個家上下二、三百人,怎樣教他們和睦相處,這是大事。所以小孩一出生,就不可以有自私自利的念頭,一有自私自利,家就不和了。因此,從小就必須培養他這個觀念,人生應知一切皆為這個家。你是這個家的一分子,大家庭裡,個人賺錢都要歸公保管,你看《紅樓夢》的管家王熙鳳就明白了,她就是管家。家裡任何人生活費用完全由家庭負責,零用錢每個月像發工資一樣,按照等級發給,特殊的用途都是統籌處理。家是一個社會,你能治家,當然就能治國,治家跟治國沒兩樣,懂得這個事實真相,才曉得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你若是身不修,你的家就不能齊,身是什麼?起心動念是為整個家族,而不能為個人,為個人這個家就麻煩了,大家就會有爭執,就不和了。所以「家和萬事興」!

  【二、世代承傳的家道】

  家的功能最重要的是世代承傳,所以說無後為大。家道有人承傳,家規有人承傳,家學、家業有人承傳,而不只是子孫多。子孫雖多,如果沒有教育,沒有德行、能力承傳,家就敗了。家道、家學、家規、家業的世代不絕,真的是要靠讀書,不讀書不行。家裡子弟有天賦的,好好的培養他,他要承傳這個道統。規矩是人人要遵守,沒有規矩就無秩序,就像國家的國法一樣,憲法一樣。大家庭有大家庭的好處,小家庭比較自由,但是小家庭的缺陷太多了,這是老祖宗的智慧。一個人能夠在一生中,幼少培福,青壯造福,老年享福,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這樣的天倫之樂,在外國人是作夢也想不到的,你給他講,他沒有概念。而在中國傳了五千年,民國初年還存在,只是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大家庭逐漸衰微、沒落了。我在童年時代,我們家鄉農村的居民,一個村就一個姓,家中人人都關心族人,人人都能照顧族人。他能照顧家人,自然也樂於照顧別的人,常見的往來旅客,都能跟家人一樣的關懷、照顧。

  今天我看到了婺源鄉村還有這麼多的大家庭遺址,我知道這是中國五千年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現在我想再也不可能恢復了。但是家的精神與功能,對人生實在是太重要了!人是社會動物,家是社會生活的搖籃,教育養成的場所。今天要用什麼方法來代替?所以我就想到企業「家」。從前的家族,基礎是血緣,是血統關係,現在用企業集團來代替,繼承古代家庭的精神與功能,應該是以仁義、道義的關係為基礎,因為他們不是血緣結合,它要有道義。孟子所說的仁義就行了,仁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義是合理合法合情。能培養這種觀念,使人起心動念不違仁義,使我們五千年優良的家道、家規、家學、家業有所繼承,讓養老、育幼,老人的樂園、兒童的天堂都能得到落實。

  古代大家庭的兒童教育,主要的是父母,除父母之外,所有的大人在嬰兒面前都要做到良好的示範。嬰孩出生,眼能見,耳能聞,身能觸知,他已經開始學習,所以不能讓他看到負面的,不能聽到負面的,不能接觸到負面的。他所接觸到的就是《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父母和家中大人必須在他面前演出,就是身教、意教。從出生到三歲的一千天,嬰兒在這一千天學到了最好的為人處世的扎根教育,所以他在童年就已經養成端正身心。六、七歲時父母送他進家學,家學就是私塾,私塾就是一個家族的子弟學校。家教由塾師來執行,私塾裡的老師,有時候是自己家人承當,也有聘請賢良的秀才來擔任,這是家學。家長是大家長,一家人都得聽他的,他必定是輩分高、具足德智才能、年歲大的,承擔重任。家學由他來考核,家人有糾紛時他來決斷,違犯家規者,由他來處分,處分多在祠堂,面對祖宗執行。

  【三、企業承擔家文化的責任】

  今天這樣的家已經不存在了,社會不安其來有自。因此令我聯想起來,日本的企業確實有一點中國家的味道,所以他們的企業能做得好,員工、老闆能團結,道理就在此地。他們真的像是一家人,你進入他們的企業,等於說是你全家都有了保障,他都照顧你。你的兒女由企業所辦的學校培育,你家有老人,企業有養老的機構,企業有醫療的機構,他樣樣都全。所以你進入企業,自然就忠於企業。企業家依靠你,真照顧你,養老育幼統統做到了,家的精神與功能,企業全具足了。所以在日本企業,員工對老闆的措施有意見時,沒有罷工的,工作照做,頭上扎一白布條,表示不滿。老闆一看到就召見談話,解決問題。不像外國,外國勞資雙方不和就常常罷工,罷工是雙方都受損害。日本的公司從來沒罷工過,所以歐美人士對日本人覺得不可思議。為什麼工人不肯罷工?原因是日本公司老闆保障了所有員工家庭的幸福,包括員工本人退休養老。公司是一個大家庭,它供給你一生所需,這是在外國公司所沒有的。外國工人老了,只好進入養老院,養老院有國家辦的,也有私人辦的,它不是人們的老家。

  我想到這裡,寺院豈不是修行者的老家嗎?我們知道古大德多有數十年不離道場,如慧遠大師等一百二十三人,三十多年不出山門。今天寺院裡所有的弘護工作人員同樣是一家人,所以寺院也應該辦學校,教養寺院四眾及信徒的子弟;辦老人樂園,令老有所終,這就是所有同修的大家庭。我們真的將《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沙彌律儀》四個根都落實在我們的道場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你說這個團體不就是六和敬的團體嗎!這樣的人生,他為社會做出典型、模範,這裡的大眾皆是生活在真善美慧的幸福之中。他們真的得到了人生的樂趣、意義和價值,他們自然的發揮自己的專長,主動、義務的服務,傳授、培訓下一代。

  古代寺院的經濟,主要來源是依靠收租。有很多大富長者供養寺院的是田地、山林,寺院將田地、山林租給農民種植,農民每年將收入的一部分供養寺院,這些糧食足夠生活所需。所以寺院經濟穩定、正常,它不依靠信徒捐獻,也不必化募,所以那時候的修道人心是定的。遊客來到寺院,由知客接待,其他的人即使見面也不打招呼,所以修行的心是定的,真能成就。現在的修行,總是攀緣信徒,心不在道,成就自然比不上古大德。

  希望企業家能將企業向中國古代大家庭的模式去發展,就是繼承大家庭的道風、德行、學術。把家對人生、社會的一切功能,重新展現在現代企業裡,為人生再創幸福,為和諧世界、社會重奠根基,這樣的人生才有價值、有意義。視企業公司的員工都是自己家人,這個團體就是一家人,這樣做個典型,做個模範。這是什麼?這才是社會安定、和諧世界真正落實的示範,才稱「家和萬事興」。

  【四、承傳養老育幼的優良傳統】

  從前的帝王垂拱而治,享福受樂,哪有像現在這麼亂?現在做官多辛苦,一天到晚忙得連一分鐘時間都找不到。「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倫理、道德的教育比什麼都重要,事業愈大,家庭也就愈大。家大沒關係,只要大家有共同的理念,共同奮鬥的目標,最重要的是不以利合,利合必然弊病叢生,要以仁義、道義合眾。事業是為社會服務,不是為賺錢,利潤取之以道,利潤只需養這個家(企業公司)。公司事業的繼承不一定是自己的兒女,員工裡優秀的人才,可以培養他擔任未來的董事長或是總經理。大家有一共同認知,選賢與能,來主持這個家業。所以,現在把企業家的家的意義重新建立起來,承傳了古代大家庭的傳統優秀的功能與精神。企業公司既是一個大家庭,員工皆是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分子。一個人進入公司之後,經過嚴格的訓練、考核,要求他落實三個根的學習,認真服務。確有成績,這個員工的家人,一生的養老育幼大事,統統由公司負責承擔,公司有老人樂園(山莊),有學校及各種培訓班。

  養老及育幼是要有最安全的生活環境。我們最重要的是有共同的願望,就是見和同解,在這個基礎上將企業建構成現代的大家庭。山莊旁邊是醫院、是學校,有小學、初中,高中年齡大一些的學生可以遷至別的地方去。初中、小學、幼稚園的小朋友,可以常常親近老人,讓他知道敬老,他在這裡學。老人愛護小孩,老人有很多的經驗,可以傳授給小孩,聽老人講故事,老人喜歡講故事,他生活就快樂。不至於像外國的老人院,沒人給他講話,老人院全是老人,精神生活很苦悶。有的老人年歲太大,身體又不好,痴痴呆呆的,真的是坐吃等死。所以陸克文先生告訴我,澳洲人並不願意進養老院,要進住是真的沒有辦法,沒有人照顧,又沒有能力雇人,澳洲的人工太貴,雇不起。老人院裡還有些護理的人員照顧,服務員照顧,這真是逼不得已。

  老人如果天天有緣跟孩童在一起,同樣可以享受天倫之樂。兒童學習我總覺得是要住校,幼稚園的學童太小,可以回家,父母必須照顧,父親工作,母親必須要教導落實《弟子規》。小學生應當住校,由老師教導學習自己照顧自己,一、二年級的小學生應由老師照顧教導。學校也是個大家庭,孩童自幼即過團體生活有好處,他們起心動念、言語行為自然依團體規範,養成守紀守法的性格。他會顧及團體,關懷同學,他不會自私自利,他有愛心與別人互助合作,懂得孝養父母,尊敬師長和老人。每天有機會跟老人接觸,老人看孩童也很快樂,都像自己兒孫一樣。我們希望造成這樣的氛圍。

  同時山莊也是一所老人大學,老人也是天天上課,所以我們要有十幾間教室,老人想學什麼,應當盡量滿足他。文藝演出一星期至少有一場,必要的時候,團體多了,我們可以辦學校,培養演藝人才,像是戲劇學校,這也是將傳統的藝術延續,傳之久遠。現在沒有人學了,也沒有人聽了,社會不要他們了,如果各地有許多老人院,藝術表演在山莊樂園到處表演,傳播中華倫理道德因果的文藝教育。每場表演都可以在衛星網路上轉播,讓社會大眾看看中國老人晚年的幸福快樂生活實況。很多人會聯想到,自己將來年歲大了也應該到這裡來養老,自然就產生社會效應。我們還要有電視傳播公司、網際網路,將山莊老人的活動透明化。中國古代的文藝演出,總是守住一個大原則,「思無邪」,演出的節目內容讓人看了、聽了、接觸到,決定不會生起邪知邪見。這就是好的社會教育,寓教於樂,幾千年都是這個樣子。現在都完全弄反了,現在的人心唯恐你不邪,主導的人也疏忽了,沒有重視古人的理念,所以造成今天社會的動亂。

  英國湯恩比教授跟日本池田談話時談到,現在交通便捷,資訊發達,世界要避免戰爭,世界就要統一成為一個國家,一個國家就不打仗。一個國家由誰來統一?他們想來想去只有中國,中國人有統一的智慧,有統一的經驗。中國人自秦漢統一,至今兩千多年了,它有方法、有智慧、有效果,其他國家沒有這種經驗。中國統一沒有別的,就是儒、釋、道三家的教育,還有一個重要的落實,就是家。中國幾千年來就靠這個家,家才是社會組織的細胞,細胞健全,身體健康;細胞壞掉,麻煩大了,所以現在社會搞成這個樣子。從前細胞的基礎是血統,現在是用道義,你不走這一條路,希望達到社會安定、和諧世界是不可能的。這個理想是個長期的工程,而且是非常有意義,對於國家民族有大利益。

  【五、中國傳統的教育理念—教之道,貴以專】

  我們應該學習古人,古人的心是定的,定生慧,古人教學的總綱領是「教之道,貴以專」。我們就是想做這個實驗,譬如說小學六年的功課,有語文、歷史、數學、科學,還有其他的科目,美術、體育、音樂,主科就是四個,語文、歷史、數學、科學。國家九年義務教育必須遵守,課程也必須全部教完,只是課程授予的排列可以用傳統的指導原則「教之道,貴以專」做個實驗,然後與現行的教學法比較一下,看哪一樣效果好。我們可以將九年所學的語文科在三年內全部學完,後兩年專學歷史,最後四年專攻數學與科學。一個學生三年專攻語文的成就,會比現行課程編排下學習得更好。實驗成功,就值得一般學校教學參考。到畢業的時候,他們每一門功課都超出一般制度學習的學生很多,你就曉得「教之道,貴以專」是有道理的。

  現行的授課編排是雜,前一堂上的課還沒有完全吸收,第二堂就換為另一科目,學習思考不能集中,效果自然不好。從前私塾教學絕不許學生同時學習兩門功課,所以學生的心是定的,心是專一的。孩童修定最好的方法是寫毛筆字,那是在學一心不亂,心不定就寫不好。所以學習書法、國畫的好處太多了,怎麼會有心浮氣躁?早晨用一個小時來寫毛筆字,心定之後,上午的語文學習才能領會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樂趣,心定才能全部吸收,所以早晨早起寫字大有好處。讀誦是戒、定、慧一次完成,戒是訓練兒童守法、守紀律,定是訓練一心專注,自然開智慧,他對所學的課程才能明瞭。

  我從倫敦訪問了牛津、劍橋及倫敦三校之後,就在想建一個書院,協助十至二十位有志於專攻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的朋友們。我們發願十年專攻一門經論,專攻《論語》、或《孟子》、或《老子》,或佛經,限一部,十年專攻一門。十年之後必定有非常的成就,這是為往聖繼絕學,為天下育英才的大好事。這些研習者,十年之後他們是三教中德學優異的學者、教授。這樁事我們一定要做,不能疏忽。譬如學習《論語》,不要說十年,三年專攻就有出類拔萃的成績表現,三年的成績可以超過大學研究所的成就,再加上七年的功夫,那還了得。我們幫助他,給他良好的學習環境,讓他專攻,這裡就有戒定慧。在我們想像當中,三年在佛法講就得三昧,學《論語》就得論語三昧。六、七年時開悟了,一悟之後觸類旁通,沒有學過的不必要學,一接觸就能貫通,所謂一聞千悟,任何學術,科學、哲學,他一聽就懂。這就是戒定慧起了作用,自性現前。這個實驗成功之後,會影響全世界的教學方式,他不能不改,他不改就落後,他永遠不能跟「貴以專」相比。這樣,我們一生中就做了一樁最大的好事,這不僅是為國家、民族,而是為全世界做了一樁最大的好事。

  一門深入有味道,不用想起心動念,講一部書時遍遍不一樣。譬如《論語》,一天講半個小時,四個月講一部,講完再講第二遍,二遍講完講第三遍,一年講三遍,十年講三十遍,遍遍不相同。我們把它錄音、錄像存檔,你就看到他的進步,看到他境界的提升。但是必須有三個根,沒有三個根就不行,沒有三個根,一輩子學習都不踏實。所以扎根很重要,沒有根不能成功,扎根的教育比什麼都重要。扎根尤其在第一年,第一年扎根總要佔一半的時間,第二年可以用三分之一的時間,一直上去。每天像這些扎根的課程都要念一遍,反省、改過自新,就像佛法裡修懺悔法一樣,每天對照一下我有沒有做到。這是一生都不能缺失的,天天要反省,天天要改過。

  大學問就在「謙敬」,如果有一點傲慢習氣就壞了,夫子說「使驕且吝,其餘則不足觀也矣」。真正的聖賢、佛菩薩對一切眾生都是那樣的謙卑,那是性德。性德是自然的,真正明心見性,他就是這個樣子。你看《壇經》,惠能對人的謙卑、對事的恭敬,你看釋迦牟尼佛,再看孔子,都是這樣的,他不是裝的,是天性,本來就是這樣的。我們現在還有煩惱習氣,還是煩惱當家作主,還是沒有見性。真正見性的,對犯罪、作奸犯科的人都是一樣的恭敬,他才能感化人。歸根到底,現在這麼多的社會問題,根本原因是人們已經喪失了真正意義上的家庭教育,人們已經沒有了家。所以,人人都是為自己,不再為家,不再為別人,自私自利就導致了爭、奪,導致了這麼多嚴重的社會問題。

  【結語:實現大同世界的理想】

  我們認識到了問題的根源,就應該從一個企業做起,從一個團體做起,培養新形式的家,把這個新家辦成學校,學習中國傳統的方式。首先是父母接受教育,以身作則,然後表演給孩子,教育孩子。真正做到「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實現社會的大同。和諧社會、和諧世界自然就現前了。

  老法師:我們聽了這一篇的報告,這篇報告是一位法師,在二OO八年四月,我在家鄉廬江有一場講演,他把這篇講演的資料重新整理一下,寫出這篇文章,寫得很好。二OO八年如是,今年二O一六年依然如是,還管用。那我們現在所想的、所看的、所希望的比這個目標還要大,但是這是基礎。要從這個方式好好去研究,如何落實家道的承傳,這現在是,怎麼落實法?每個團體就是家,寺廟是個團體,它也是一個家,都必須要從家文化來建立,人生才有幸福,世界才會有和平,盛世可以再出現。

  在過去中國,每個朝代都有一段盛世出現,長治久安,完全沒有動亂。今天科學技術發達了,交通便捷,資訊發達;換句話說,地球變小了。今天從我們亞洲香港,我們出發到歐洲的倫敦,正好歐亞大陸的兩端,一個東面,一個西面。古時候要走這個路要走好幾年,那時騎個毛驢,騎個馬,總得要走上一、二年才能走到,現在十幾個小時就飛到了,坐船的要走三、四個月,哪有現在這麼方便!資訊,地球上無論哪個地方,拐拐角角,有了地震,或者有了其他的信息,全世界幾乎同時都收到,都聽到,也都看到,那個畫面都看到。所以隨著科學的進步,地球要變成一家,大家庭。把中國過去齊家擴大,擴大到全世界,行不行?行。

  早年這篇講演,我們這些年來念念在懷,希望能有緣落實。這些年來,我們看到的,這個世界一年比一年混亂,能不能看到安定和平?看不到。為什麼看不到?電視、媒體、報章、雜誌所渲染的全是負面的,這個社會沒有道德教育,沒有倫理教育,沒有因果教育,沒有聖賢教育,所有的教育跟這個相反。這是什麼?這就是動亂、災難的緣由。

  說到這個地方,我們自然會想起,我學佛早年,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的時候,有一天我在老師家裡,有三位客人來訪問老師,我在場。這三位客人是教育部的官員,兩位處長,一位是祕書,教育部的祕書。他們向老師請教,那個時候台灣提倡復興中華文化,這三個官員向老師請教,復興傳統文化從哪裡下手?老師聽了之後,態度非常嚴肅,沉默了有三、四分鐘,告訴他們:真的想恢復中國傳統文化,第一,台灣有三家電視台,關閉;第二個,台灣有十幾個電台,無線電台,那個時候很作興,也要關閉;報紙、雜誌一律停刊。這三個人異口同音說:老師,這個做不到!老師就說:這個東西天天在破壞傳統文化,有它存在,你怎麼復興?今天我們就看得更明顯了,把這個社會變成這樣,是誰變的?就是這些東西。這些東西天天在破壞,你有什麼方法能讓這些衝突、災難化解?你有什麼方法能給這個世界帶來安定和諧?不可能。所以我們曉得,只要有這些東西存在,談什麼都是空的,不能落實。

  在這個地球上我們看看,哪個國家能做到?有人問過我,我也說過,中國可以做到。為什麼?那個投票民主國家決定做不到,中國做到,中國是一黨專政,中央一個命令,大家不能不服從。中國要一個命令關閉電視、關閉網路、關閉報紙雜誌,它能做得到。中國首先得救,然後才能救全世界。所以這就是國家體制不一樣,民主做不到,群眾人太多了,意見太多了,你怎麼統一他?那要教好多年,才能叫大家覺悟。這個道理擺在我們面前,我們也親眼看到的。早年我在新加坡團結宗教,一年做成功;我在澳洲團結宗教,十三年才做成功,很大的耐心。用至誠心感動人,看了十幾年,我們沒有改變,我們一片真誠。這才一個小城,多少人?十二萬人。難得,不錯了,十二萬人,十三年團結起來了。如果要再建像中國過去這種老家,我想還要十二年,還要十二、三年才能做到。這真的是人生幸福美滿的家園。

  什麼是動力?真誠,至誠感通。真誠的先決條件是不自欺,必須自己做到,用真心待人,真心是清淨心、平等心、覺而不迷的心。聖賢事業要聖賢人才能做到,所以先學聖賢人,把自己變成聖賢,然後成就聖賢事業。所以這篇東西,今天看看還是有價值,放在清明祭祖專刊上好,實際上也可以單獨流通。好,我們看下面一份。

  學生:學習心得報告

  學佛問題討論之二(下)

  今天繼續為大家報告「學佛問題討論之二」。上一次總共向大家報告了五個問題,這次從問題六開始。

  【問題六】有信眾提問,說法會已經為中華萬姓先祖立了超薦的大牌位,而且自己每一次法會都有寫過歷代祖先、冤親債主這些超薦牌位了,那麼是不是每次法會我都要再重新寫一次?另外,如果我現在已經用了自己的這個姓氏來寫祖先的牌位,打一個比方,王氏歷代祖先,姓王,寫王氏祖先了,已經寫了王氏,我還要不要寫累劫的歷代祖先?

  【答】我們跟諸位報告一下,這個中華萬姓先祖這二萬三千八百六十四個姓氏,其實以我們無量劫以來輪迴在六道裡的時間來講,兩萬多個姓氏,我們都曾經做過他們的子孫。所以我們來參加這樣的法會,你只寫一次歷代祖先,你的祖先就都能夠被超度嗎?不是的。如果是這樣簡單的話,那麼地藏菩薩早就不用累劫都在地獄當中來度眾生了。說明眾生無量無邊,剛強難化;五濁增盛,業海茫茫;若無殊勝的善巧方便,縱然佛菩薩再來,也難滿出世大願。所以,不是說寫了一次牌位紙,下一次就不寫了。除非寫了一次,一切的這些惡道的眾生都被度盡了。肯定不是這樣的,所以我們每一次都要恭恭敬敬的寫。

  是不是我現在姓王,那我只寫王氏,我就不用再寫累劫的祖先?可以這樣,同時寫累劫歷代祖先,然後再寫你現在的姓氏。因為我們現在這個姓氏,這些生活,我們還都能回憶得起來,能夠看到我們的父母、爺爺、奶奶,甚至我們的曾祖父母,知道他們的恩德,所以我們特別寫一下現在的姓氏,是報答這一生祖父母、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但是,累劫祖先牌位也一定要寫,不寫現在這個姓氏沒關係,但是不寫累劫就不可以了。你可以兩個同時寫,也可以單獨寫累劫,但是你不能只偏於現在的姓氏。因為無量劫的輪迴,這麼多的祖先對我們的養育之恩,他們的功德迴向給我們,福報留給我們,我們今天才能夠在此地參加三時繫念法會,以及祭祖大典,我們怎麼可以忘本,怎麼可以不寫?這是我們格外要注意的。

  祭祖大典時,我們台上將換成我們中華萬姓先祖的牌位。我們要清楚,每一個姓氏,我們都曾經做過他們的子孫,不是說我姓王,其他的姓氏跟我沒關係了,不是這樣的,都是我們的祖先。所以你要以這樣一種平等心,廣大的心來感他們的恩,你才能真正起到超度的作用。

  在此地,我們也跟諸位報告一個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一樁事情。大家都知道,師父老人家的家譜保存得是非常完整的。師父老人家將家譜的重要性講給我們之後,協會有一位年輕的義工,他就產生了一個想法,想尋找他自己的根,找到他自己的家譜。在他協助編輯祭祖專刊的時候,他就遇到了一位和自己同族,也就是姓是一樣的,同樣他姓鍾的同修,於是他就講起了說自己想尋根,尋找自己家譜的這樣的一個願望。因緣成熟,他的這位同姓的族人,剛好手中有他們族人根據古老的家譜編輯出來的,現代版的鍾氏家譜(圖一)。我們可以看到,鍾字非常大,是他的姓。他們這一脈,這一本家譜寫的是惠陽籍,遐齡公這個脈系的後人。(圖一:鍾氏家譜)

  為什麼今天舉出這個例子與大家分享?師父老人家常說,現代人都忘記祖先了。我們常說超度祖先,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很好的因緣,自己家裡面都保存完整的家譜。但是當我們瞻仰師父老人家和其他人的家譜時,我們要做怎麼樣的觀想?這就如同瞻仰你自己的家譜。因為佛告訴我們,生生世世,一切眾生,互為子女,互為父母。所以這個姓氏—鍾姓,我們一定都姓過,可能是我們的母親,也可能是我們的父親。當我們現在找不到自己的家譜,看到這位年輕的同修有這樣殊勝的因緣,尋根找到家譜的時候,我們今天供養大眾鍾氏家譜的祖照,請大眾也做一個觀想:這就是自己的家譜。我的祖宗樣貌如何?對我又有什麼樣的祖訓、家訓?有何功德、偉業?通過認識家譜、祖先,真誠心、感恩心才能發出來;孝敬之心也就油然而生。

  第二十四世祖鍾賢公的畫像(圖二)。從無量劫輪迴的角度來看,這也都是我們的祖先畫像。很有意思的一個現象是,這位祖先離我們現在已經很遠了,可是我們這位年輕的同修,從面相上看,非常像祖像當中的這位祖先,這就是血脈的傳承。這種血脈的傳承,你對族人也就有親切感,對周圍的人才能夠有這種友愛。參加法會,你才能對主辦方生起恭敬心。所以,孝道是根本。(圖二:第二十四世祖鍾賢公畫像)

  讓我們一起來瞻仰下一張祖像,第二十五世鍾朝公(圖三),非常的莊嚴。可以看到鍾家數代為官,世代清廉,安身樂業。可見,「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人生八德、為人根本,鍾家都以此為教,以此為尚,才能代代出人才。我們要感恩,這也是我們的祖先。我們的祖先有這樣的功德,我們今天才可以坐到這裡來聽課學習。(圖三:第二十五世鍾朝公像)

  下一張祖像就是提齡公(圖四),非常莊嚴的畫像。記得前些時,這位年輕的同修請出來他的家譜與上官分享時,他手捧著家譜,剛好瞻仰提齡公的畫像,感覺很奇妙,就好像提齡公復活了,並且從畫像裡面伸出這雙手(而事實上,這是幾千年後他的後人的雙手)。所謂「事死者,如事生」,祖先不正是永久的活在我們心中嗎?這種先人與後人,靈魂和肉身,超越時空,融合在一起的微妙感覺,是否就是報本反始,受恩思報,不忘所自的體現呢?!(圖四:提齡公像)

  所以,當我們看到祖先的畫像的時候,就要知道祖先真的在此地。祭祖的時候,我們不知道祖先長的什麼樣子,想一想今天我們供養大眾的這幾位祖先的像,是的,這就是我們的先人。至少我過去生中,這位提齡公、鍾賢公都曾是我的祖先。兩萬多個姓氏牌位在這邊,是不是祖先也是這樣莊嚴的蒞臨現場?絕對如此。

  下一張,我們可以看到這是「族規宗訓」(圖五)。第一句話:「家有家法,族有族規。」這句話說得多好!中國自古以來,社會為什麼能安定團結?皆是因為「家有家法,族有族規」。家法、族規的基礎離不開一個「孝」字。孝,做為家庭倫理觀念,表現為善事父母的內在「孝思」和外在「孝行」;同時,做為社會規範和準則,以孝為標尺,衡量個人能否為民謀事、為國盡忠。「忠」是孝的延伸與外化,忠孝二字共同形成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德標準,開創了千秋萬代的盛世。

  我們來到此地參加這個法會,我們這個會也有我們的法和規矩,不能夠壞了。

  下一張圖片,他的祖訓有十二款,是理公派的(圖六)。就是家族裡面,每一枝、每一脈又會寫出不同的家訓來。其中,「家規當法」,這個法字是非常重要的,你不可以破壞的。一家有一家之規,一國有一國之規。極樂世界要往生是什麼規矩?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然而,萬法皆是以孝為本。往生極樂世界,是大孝的圓滿體現。

  最後一張圖片,為大眾分享的是「鍾姓的圖騰」(圖七)。這個圖騰就像鍾字本身。姓氏是中華文化的活化石,愈早的古文字,愈是象形。

  中國的「孝文化」進一步引申,強調了萬事萬物互為因果的關係,昭示了萬法互為感應、互相報恩的自然法則。這種不忘本源,生生不息的神聖延續,使得中華傳統文化有著分享與共存的獨特思想體系。超越有限的個體生命,融入無限的生命共同體,才能回歸真正的永恆和安樂。

  【問題七】祭祖大典有規定,不滿十二周歲,不可以到現場來參加。就有信眾說,在老家,春秋二祭都是扶老攜幼一起去祭拜的,你傳承孝道,為什麼不讓小孩子來這個現場來參加?你不讓參加,他怎麼學習孝道?

  【答】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聽起來不讓十二歲以下的孩子參加祭祖大典,就是不能很好的傳播孝道。因此,很多信眾很執著,一定要把小孩子帶到現場。我們要知道,家裡面舉行祭祖,沒有現場直播,都是自己的家人、族人。在祭祖的過程中,這些亡靈也都是跟你很親的,基本上是過去生當中的祖先。即便是會發生小孩子因為磁場作用力產生的一些不良反應,如哭鬧等現象,周圍的都是家人,他們容易理解與包容。但是在此地,這麼多亡靈,這麼多的眾生,如果有小孩子受到磁場干擾而哭鬧起來,搞不好哪一位是這個小孩子過去生中仇深似海的冤親債主,他會藉機傷害孩子,很可能來附體。冬至法會就有小朋友被附體,幸好大人後來懺悔,又立了牌位;周圍幫忙的義工也一起幫她懺悔。說明孩子還有一些餘福;或者是周圍幫忙的義工中,有人用真誠心替孩子母親和孩子懺悔,才能令充滿殺氣和恨意的冤親債主漸漸平息下來。但是,每個人的因緣又有所不同,您的小孩子在這麼強大、複雜的磁場中,會不會不受干擾,或者發生異常狀況又能很快恢復,這都是難以預料和保障的。這個是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不是說不請小朋友到場,就是我們不夠仁愛,不是這樣的。我們為了保證絕大多數法眾和與會一切冥界眾生的利益,就要捨小家、顧全大家,成就大家、莊嚴道場。此地祭祖大典是現場直播,如果有小孩子哭鬧,或者是被附體,發生一些異常狀況的話,這個聲音是同步進行傳送的,後期都沒有辦法去剪掉。本來參加祭祖大典的初衷是想來學習孝道,結果不但沒有莊嚴道場,還擾亂了秩序,很可能令初學者對佛教和傳統文化產生疑惑與不解,這個因果要背得多大,多冤枉!

  孝道的學習和落實,最重要是平日家長點點滴滴的言行舉止。慈孝是維繫父子、兄弟、夫婦這六親關係的關鍵,良好和諧的家庭關係本身對孩子就是孝道的教育。慈孝者,必誠信,必忠厚。若真正是慈心善行的人,在家定守家規,出門必遵法規,參加法會與祭祖必然嚴守大會秩序,這也是孝道的延伸。只有遵守個體與自然、與社會相處的準則,才能將這種慈孝之心擴大到全天下,乃至整個法界。意敬、辭遜、色順,不僅是對家中父母,而是要對一切有緣眾生、對家庭以外的社會環境皆是如此。遵守大會的秩序,本身也是慈孝的外化體現,同時也是對孩子潛移默化的教育,讓孩子從小學習為人著想,不分別執著外在境界。

  所以,我們不能執著祭祖必須是在現場還是不在現場參加,我們有全球直播,在房間裡、在自己的家裡同樣可以看得到。不是主辦方不禮請小朋友,實在是情非得已,所以大家要互相體諒,才能夠成就我們祭祖大典圓滿的功德。

  以上是學生上官淺顯的心得報告。此回答不是做為答案,僅僅是個人心得的陳述而已。懇請尊敬的師父上人和諸位大德給予斧正。阿彌陀佛。

  老法師:末後這個問題,上官同學解答得很好。她在最後提出了六個字,這六個字很重要。學習傳統文化,學習大乘佛法,不能忘掉對人、對事、對物意要敬,言辭要緩,要客氣一點,表現在外面和顏悅色,這樣才好。這個是佛法,菩薩最重視的,菩薩怎樣接引眾生?就這三樁事情。心,意是心,用什麼心?真誠恭敬心;什麼樣的態度?謙虛、忍讓;言辭表現出來。古人告訴我們,只有真誠才能感化一切眾生,愈是難感化的愈要做到真誠,十分的真誠,十二分真誠,就能感動人。

  講到家文化,這裡面難得有鍾姓的家譜,我們在畫面上看到了。中國在古代,家譜都收存在祠堂裡面,不是在家庭裡頭,因為家譜通常只有一份。現在印刷術方便,可以翻印出來,每個家庭都可以供奉一部。古人做不到。家譜供在家裡面,一定要供在,家庭裡面有個堂屋,堂屋裡面是供祖先牌位的,家譜要跟祖宗牌位放在一起。看到牌位就想到你的家訓、你的家道、你的家風,世世代代承傳。那我們現前要不要遵守?要不要傳給下一代?這部家譜擺在這個地方,是給我們一個提示,時時刻刻提醒我,一生做人不羞辱祖宗,為祖宗增光這是大孝。

  這些西方文化沒有,西方人大概只能記得他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不知道了,就沒有了,他們沒有家譜,他們不重視家譜。這是東西方文化在根本上就有這個差異,東方的底蘊厚,能量大,心胸開闊,想自己一定想到別人,推己及人。《弟子規》說「凡是人,皆須愛」,那個人不是一家一族的,只要是人就應該要愛他,他跟我們同是地球上的人類。再擴大,仁民愛物,首先對一切動物,你愛牠,你怎麼能忍心去殺牠?你怎麼能去吃牠?培養大慈悲心,培養真誠、清淨、平等心。

  所以祭祖這樁事情,我們在上一次中元祭祖,正好英國威爾士大學校長來訪問,我們就邀請他參加我們祭典的活動,他坐在我們貴賓座位裡面的第一排。祭典大典之後,他回來的時候告訴我,能不能在英國去做一場?他是很受感動。好事情,在英國這樣舉行做一場,歐洲許多國家我們的華僑都有機會參與,好事!時間,因為籌備是要一段時間的,清明怕來不及,我們考慮到中元,這個時候氣候也很好,我們可以在歐洲辦一次。讓我們許許多多的僑胞,懷念祖先,提倡孝道,也能影響歐洲人。歐洲,我感到善良的人不少,他們也出了十幾位漢學家,成就非常可觀。

  這也是一篇好文章,這是下篇,跟前面上篇可以連起來。我們今天還有一份。

  學生:學賢公和尚 為自在往生

  尊者師父上人慈悲,諸位善知識慈悲,阿彌陀佛。

  慚愧弟子遵賢冒昧報告的題目是:學賢公和尚,為自在往生。

  從二O一四年十一月七日開辦海賢學習班,與有緣同修利用每月一次集中,一起學習賢公和尚。下面我想和諸位善知識圍繞為什麼學賢公,學賢公什麼,怎麼學賢公三個方面,匯報、交流、分享弟子的心得體會,願與大家共勉。

  一、為什麼學賢公

  (一)從師父上人的講經開示看學習賢公的重要性

  海賢老和尚給我們做出修行人的最好榜樣,他一生老實專念一句佛號。他把成佛這樁事做出來了給我們看,《無量壽經》上點點滴滴他全做到了,《大乘無量壽經》作證轉。這個老和尚所表的法,會影響世尊末法九千年。

  把海賢老和尚這張光碟,看作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的總結。我勸大家一天看三遍,看一年,一年就是一千遍;一天能念一萬聲佛號。這一年下來,確定能堅固我們的道心、信心、願心,決定消罪業,決定往生淨土。

  淨宗十四代的祖師,祖師的條件,在這個時代對淨土宗做出最大的貢獻,度人無量。我推薦海賢老和尚為淨宗第十四代祖師,可謂實至名歸,名符其實。我輩淨宗後學,咸應學習賢公榜樣,老實聽話真幹,真誠清淨恭敬,則皆能成就淨業,圓滿無上菩提。

  (二)從相處同修的敬仰讚歎看學習賢公的必要性

  海賢是在實際生活中修佛啊,這最難得!(上傳下戒老和尚)

  人家行住坐臥念彌陀啊!人家達到這個層次了,菩薩應世,人家這是度眾生,就是做這個榜樣,叫你後學都能求點佛果啊!(上演下強老法師)

  師父的一言一行都在表法。師父預知時至,自在往生,誰能比得了!不識字,一句阿彌陀佛,就這樣成就了。師父給我們做了個好榜樣。(上印下涵法師)

  (三)從劉素雲老師的心得報告看學習賢公的長遠性

  看老和尚的光碟,向老和尚學習,對我來說,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一個月二個月的事,也不是一年二年的事,而是一生一世的事。看老和尚光碟,向老和尚學習,是我的日課,是我的月課,是我的年課,是我餘生必修課。

  聽(看)老和尚光碟貴在持之以恆,不能颳一陣風就過去了,如果一陣風似的學習老和尚,那將一無所獲。

  海賢老和尚是誰?我的感悟是,海賢老和尚是阿彌陀佛再來的。如果不是阿彌陀佛再來,誰能把這個難信易行的淨土念佛法門,表演得這麼淋漓盡致?從有佛教史以來,找不出第二個。不是說念佛成佛的找不出第二個,是這樣一句佛號念了九十二年不拐彎的,找不出第二個。這是真正的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所以我說,海賢老和尚是阿彌陀佛化身來到這個世間,救度末法苦難眾生的。

  二、學賢公什麼

  (一)學「忍」

  1、從高僧大德的諄諄教誨看學「忍」的重要性

  修行人要一心念佛,念佛最要緊,至於其他的事就是要學忍辱。(廣欽老和尚)

  世尊曾有一言,道破好大天機:「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上演下強老法師)

  有這樣一句話,叫做小不忍則亂大謀,什麼是大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大謀,沒有比這個謀更大的謀了。一切都要為這個大謀讓路,讓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亂了大謀,不是太不值得了?(劉素雲老師)

  2、從賢公和尚的法語行誼學賢公「忍」功夫

  忍忍算了,能忍就心裡安生,他打了算是給我抓癢哩,唾沫吐到臉上當是洗臉啦,跟人不要爭高論低,就沒煩惱,忍者自安啊!

  好忍辱功夫啊!人們從沒有見他老人家發過脾氣,也沒有見他毀謗、輕視過任何人。一輩子沒有跟任何人有過隔閡,他說這都是自己累生累世的父母、兄弟、老師呀!

  (二)學「愚鈍」

  1、從祖師大德的諄諄教誨看學「愚鈍」的重要性

  余下劣凡夫,安分守愚,平生所務,惟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今老矣!倘有問者,必以此答。(蓮池大師)

  汝雖於淨土法門,頗生信心;然猶有好高騖勝之念頭,未能放下,而未肯以愚夫愚婦自命。(印祖)

  茫茫人海中,覓一閑淡漢不可得,觸目皆熱忙人耳;覓一作鈍功夫人不可得,觸目皆伶俐漢耳。(夏蓮公)

  師父告訴我們,「一天到晚口裡只有阿彌陀佛的阿公阿婆是佛菩薩示現的」。你相信嗎?你認識嗎?你瞧得起他們嗎?(劉素雲老師)

  2、從賢公和尚的法語行誼學賢公「愚鈍」功夫

  我什麼也不會,不會講經,不會誦經,也不會唱讚,就會念佛、開荒種地。

  在我眼裡,一切都好,沒有啥不好的。見啥都說好,見啥都高興,心裡才能經常充滿法喜,心裡才能清淨,才無煩惱,才不生氣恨人。沒有這好那壞之分,也沒有這好吃、那不好吃的啦,一切都隨緣,心裡就安心踏實啦。

  賢公不認識字,沒讀過經,也沒有聽人講經,出家人的五堂功課也不會,只會念佛,只會種地幹活。

  (三)學「不拐彎」

  1、從高僧大德的諄諄教誨看學「不拐彎」的重要性

  修淨如登百尺冰,前行滑滑足難容。成功若問有何術,咬定彌陀不放鬆。(李炳老)

  佛法都教我們放下,唯獨這個佛號不能放下,佛號放下你就沒依靠。什麼都放下,專門執著這個佛號。這個東西就像我們在太空航行一樣,這一句佛號是航道,你只要在這個佛號上,你就沒有走錯航線,它就會引導你到極樂世界去。(師父上人)

  守住這一句阿彌陀佛,這一生決定成就。經常換題目,經常拐彎,不但出不了六道,說不定不知不覺就拐到三惡道去了。(劉素雲老師)

  2、從賢公和尚的法語行誼學賢公「不拐彎」功夫

  世上無難事,只怕心不專。好好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啥都是假的!

  賢公一生受持上傳下戒老和尚教戒,一句阿彌陀佛念了九十二年不拐彎!

  (四)學「老實念佛」

  1、從祖師大德的諄諄教誨看學「老實念佛」的重要性

  輪迴路險,無常迅速,老實念佛,莫換題目。(印祖)

  說來說去,念佛比什麼都重要。有一件事情比念佛更重要,還要在六道輪迴,極樂世界去不了。(師父上人)

  成佛難嗎?不難,只要你肯老老實實念阿彌陀佛,你就一定能夠成佛。千萬不要忘了老老實實四個字喲。(劉素雲老師)

  在這裡我坦誠的告訴大家,我就會念阿彌陀佛,別的我什麼都不會。這是大實話、大真話。我的餘生還有多長時間我不知道,阿彌陀佛知道,阿彌陀佛什麼時候接我,我就什麼時候回家。不管餘生還有多長時間,我就一件事要做了,除了這件事之外別無他事。什麼事呢?就是老實念佛,求生淨土,親近阿彌陀佛。(劉素雲老師)

  2、從賢公和尚的法語行誼學賢公「老實念佛」功夫

  你像我這幾十年了,早晨都是三點起來,我坐那念佛,幹著活念佛,轉著瞌睡了,歪那兒還念佛。回西方極樂世界,那不是一會兒能修好了。

  念佛念到一定時候,不管啥時候都在念佛……別看我在幹活哩,我還在心裡時時念著佛哩。

  不要以為念一句二句就行了,不念到一心不亂不算念佛。

  一句阿彌陀佛聖號刻骨銘心,在田間、在大殿、在夢中,行住坐臥片刻不曾丟失。

  三、怎麼學賢公

  (一)老老實實的學

  1、從劉素雲老師的心得報告看怎麼老實學賢公

  感恩師父上人慈悲,讓我們把上海下賢老和尚的往生光碟像《無量壽經》一樣看待;告訴我們這套光碟是《無量壽經》的總結;告訴我們每天看三遍,一年看滿一千遍。師父上人告訴我們的這些話,真可謂金玉良言啊,不知有多少人能聽得懂?不知有多少人願意去落實?

  有人說,海賢老和尚的往生光碟,不就是讓念阿彌陀佛嗎?用得著看那麼多遍嗎?

  好好悟一悟吧。是的,是讓念阿彌陀佛,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你念了嗎?你老實念了嗎?

  2、從釋自了法師的心得報告反省我們怎麼老實學賢公的差距

  多問問自己:照我今天的狀態,我能往生嗎?這一天空過了,天天如此,這一年便空過;這一年空過了,年年如此,這一生便空過。空過的定義是什麼?沒有取得往生的把握,就叫空過。上半生,已經空過了;下半生,我們仍然要空過嗎?之前十年,已經空過了;接下來十年,我們仍然要空過嗎?過去的一年,已經空過了;接下來的一年,我們仍然要空過嗎?空過的結果太可怕:隨業流轉,受苦無量。

  3、從自身的修學反觀怎麼老實學賢公的學法

  遵從師父上人的教誨,弟子每天早起,在上班之前就能看(聽)滿賢公的光碟三遍。如果出差,就在車上、晨練中聽,在賓館裡看,絕不落下。至於念佛,用計數器統計,老實念去。因此,要老實學賢公,千萬記住:老實聽話學賢公,一門深入莫放鬆。賢公光碟看千遍,清淨之心自能現;賢公光碟看萬遍,何愁不把彌陀見。

  (二)明明白白的學

  1、從劉素雲老師的心得報告看怎麼明白學賢公

  如果我們把老和尚這個不拐彎的成佛之法,聽明白了、看明白了、做明白了,你今生不成就那可就怪了。我在這裡要強調的是,一定不要忘了做明白,光聽明白了,看明白了,自己不去做,那是一點用也沒有的。

  2、從釋自了法師的心得報告反省我們怎麼明白學賢公的誤區

  每天晚上睡覺之前,都要反問自己:今天我有沒有求往生的念頭?今天我動過求往生的念頭嗎?我們常常太忙,忙得把生死大事、往生大事徹底忘卻。我們習慣於沉浸在各式各樣的,以今生為主題的一系列瑣事中來消磨時間,習慣於用各式各樣的,與生死無關的不急之務,來掩蓋念佛求往生的大事。

  學佛不是遊戲遊戲、消遣消遣,求求福報,拜拜平安,搞一點慈善,就叫學佛;不是敲鑼打鼓吹笛子,鬧鬧哄哄作佛事,爭著當功德主去拈香,就叫學佛,那差得太遠了。

  3、從自身的修學反觀怎麼明白學賢公的想法

  恩師在講經開示中說,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是佛。要學會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中,練不執著、不分別、不起心動念,從心裡放下與一切人事物的對立。因此,要明白學賢公,千萬記住:放下執著,一切都很好,先把佛念好;放下分別,沒有對與錯,佛號心中過;放下起心動念,什麼皆不能,唯作念佛人。

  (三)圓圓滿滿的學

  1、從劉素雲老師的心得報告看怎麼圓滿學賢公

  學習上海下賢老和尚,就是要學習他信心堅定,願心堅固,九十二年不換題目不轉彎,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學習他制心一處,把心定在一句佛號上;學習他無事不辦,就是把成佛這件事情辦好,除此事之外,別無他事。

  2、從釋自了法師的心得報告反省我們怎麼圓滿學賢公的不足

  在世間上只有兩條道路可供選擇:一條是沉沒在輪迴的生死苦海之中,在這條路上我們已經經歷了無數次生生死死的轉換;另一條道路就是從六道輪迴中脫離出來的解脫之道。除了這兩條道路之外,再也沒有第三條道路可供人選擇。夏蓮居老居士說得很清楚:「不念彌陀念六趣,非歸淨土歸娑婆,兩條道路分明甚,背佛趨魔奈爾何?」不是極樂,就是娑婆,兩條道路任君自選。如今不做輪迴夢,只走人間這一遭。

  3、從自身的修學反觀怎麼圓滿學賢公的做法

  我們要圓滿成就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之大事,當以此為第一,但不是唯一。如果這一世未能出輪迴,沒能往生極樂世界,就空過了,白忙活了。因此,要圓滿學賢公,千萬記住:千真萬真,念佛成佛才是真;以事論事,了辦生死是大事;將心比心,求生淨土最關心。

  總之,末法時代是海賢時代,勸人念佛,勸人學海賢。淨業學人如果真的想自在往生,就要向賢公學習,一句佛號念到底,不拐彎、不丟失,決定圓滿成就。

  報告過程恐有錯誤,懇請師父上人及諸位善知識批評指正,不吝賜教。阿彌陀佛。慚愧弟子遵賢頂禮敬呈。願以此篇心得報告紀念賢公往生三週年。

  老法師:賢公往生三週年,這一份心得報告說得很好,最重要的是要怎麼落實、要真幹。佛法,信、解、行、證。信,信有西方極樂世界,信有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接引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苦難眾生,真信,沒有絲毫懷疑。這是第一個字。第二個字願,願生極樂世界,願意做阿彌陀佛的弟子,希望在阿彌陀佛這一會當中成就圓滿菩提。這第二個,願。第三個字重要了,行,行是修行。怎麼個修行法?蓮池大師教我們四個字,信願持名。這四個字,海賢老和尚做到了,不但做到了,他做得非常圓滿,確確實實給我們念佛人、往生淨土的人做了一個好榜樣。只要照他這個樣子,老實念佛,放下萬緣,不是叫放下事情不做,不是這個意思,他每天都幹活,種田,給我們做榜樣。無論你從事哪個行業,不耽誤念佛,要學這個功夫。他的功夫好到極處,因為他那個工作是勞力不勞心,所以他心裡面的佛號從來不中斷。

  這句話我們要很冷靜、細細的去琢磨,不能粗心大意,為什麼?他能保持心裡頭只有一句阿彌陀佛,沒有妄想,沒有雜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是什麼境界?理一心不亂,跟禪宗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是平等的,跟教下大開圓解也是平等的境界。他的果位,大乘教裡面法身菩薩。往生在極樂世界,生在什麼地方?實報莊嚴土。天台大師稱他們分證即佛,他們是真佛,就是還沒有達到圓滿,也就是說無始無明習氣沒斷乾淨。在極樂世界,這個習氣有四十一品,圓教,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四十個位次,加上等覺,四十一品,四十一品無明斷盡了,他就成妙覺如來。海賢老和尚他是什麼樣地位?我們細心看這個碟,好好去讀《永思集》,他確確實實證得理一心不亂。阿彌陀佛接他,不必要加持,他是實報莊嚴土,何況又得到阿彌陀佛加持。所以有人說他是阿彌陀佛再來,可不可以這麼說?可以,說得沒錯。

  我們要學的,在這個世間,利益世間的大事,頭等大事,是文化。文化的根本是孝親尊師,親是孝道的一個代表,師是心敬代表的對象。古時候讀書人,沒有一個不孝順父母,沒有一個不尊敬師長。把它擴大,跟我父母年齡差不多的,就是父母,要用父母看待;跟我老師身分相等的,那就是我的老師,我對他要恭敬。傳統文化的倫理、道德,從這個地方扎根,從這個地方開始。

  現在的社會,父母跟師生的關係,跟古人比相差距離太大。怎麼辦?我們自己帶頭幹,帶頭來做,這就是弘法利生,這就是行菩薩道。沒有這個根,不但不能學佛,傳統文化他也學不到,他只學個表面,他做不到。學儒,只能到博學、審問、慎思、明辨,他沒有篤行,連生活上都沾不到邊;學佛,他勉強的有信有解,沒有行證。

  佛法講求的行,就是老實念佛,賢公老實念佛;證,自在往生。老人一生在釋迦大法法運當中,他是在什麼地位?給諸位說,他是住正法時代。為什麼?信解行證統統具足,是正法。如果有信解行,沒有證,是像法;只有信解,沒有行證,是末法。在末法的多,末法不能證果就不能往生,往生的是正法,不能往生是末法,這個要知道。

  世法,傳統文化,出世間法,大乘佛法,我們走的道路是難信易行的淨宗,學習海賢老和尚,一生決定成就。要跟他一樣,時時刻刻為眾生做出最好的榜樣,做出傳統文化的榜樣,做出佛門弟子的榜樣,就對了。希望我們光陰不空過,分秒都要爭取,一句佛號不曾丟失就對了,一切時一切處,心裡頭佛號沒丟失。常常想到老和尚這一點,遇順境、逆境,老和尚怎麼應對的?修忍辱波羅蜜。六度四攝,做得太好了,我們應當學習。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