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法師、大德同修,阿彌陀佛。慚愧弟子因緣生今日恭敬匯報「漢學課程規劃與學習之拙見」。
《信心銘》開端即云:「至道無難,惟嫌揀擇。」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路線很是清晰明瞭,其教學之方法、內容、次第,自先秦至明清一直沿用,此是我中華歷代先祖智慧的凝聚、經驗的總結,縱令聖人復出亦不能改易。
《論語.學而篇》第六章,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入則孝」是說學生在家中必須孝養父母,使父母身心安樂。「出則弟」是說出外求學或做其他事情,要行悌道。在家能孝順父母,自然能善事兄長,敬順兄長以順親心,叫做悌道。出外時,將此事兄之道推而廣之,用以對待年長於自己的人,便是「出則弟」。「謹」是講行為應當謹慎。「信」是說言語必須誠信。「泛愛眾」是講與眾人交往過程中,要注重博愛,以養自己平等容眾之德。「親仁」是講必須要選擇親近有仁愛之心的良師益友來學習。「行有餘力」的「行」字是實行的意思,「餘力」是說行此孝悌等五事之外的時間。「學文」的「文」字通常被解作「六藝」。
所謂「六藝」,是指:禮、樂、射、御、書、數。其中的「禮」字,它涉及的方面很廣,小至灑掃應對,大到祭祀天地,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全都包含在內。「樂」不僅只是音樂,它包括所有藝術。「射」也不單單是射箭,它代指武術及武略。「御」是講駕車技能,因為古時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馬車和牛車。「書」不是指後來的書法,原是指文學和文字學等。「數」不單指數學,還包括天文地理、陰陽算術等等。
之所以說「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並不是教人必須將此幾件事完全做到之後才讓人學文,而是表明學文必須要以孝悌等諸事為根本,用行此諸事之外的時間來學文。雪廬老人也說過,「所求之學有其先後。孔門以四科施教,德行、言語、政事、文學。首為德育是先正其心,後為文學是游於藝。行此五事之外,即是餘力。弟子求學應當先以此五事為根本。行此五事之外,並不是沒有時間學文,是說學文必須求其根本,沒有根本之文不可取」。
古時蒙童八歲入小學,學習灑掃應對進退之行,及禮、樂、射、御、書、數之業。期間一直是在家塾就讀,不離開父母。父母教孩子以敬,老師教學生以孝,親師合作以養成孩子良好的習慣。因為大道知難而行易,所以必須抓住孩子記性好而悟性差的黃金階段,凡所當讀之書,盡在此時熟讀成誦,而不必加以講解,所謂「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即云此理。待學童滿十五歲之時,離開父母入大學就讀,聽老師開解已讀之書,追隨老師遊學各地,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生活中實踐所學,驗證經典。《學記》所言之「七年小成,九年大成」,是從此時算起,小學七年不包括在內。
當今要復興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萬不可小視蒙學經典的學習!因為這些蒙學經典皆是非常了不起的大儒從大經之中有所悟處,然後用最簡潔明瞭的文字編撰而成,觀其文章之從容和雅,可見其學問之精深洞達;體其用心之仁厚慈惻,則知其道德之精良純粹。我輩若要小覷蒙學,一定先要捫心自問:我之道德真的已在王應麟、李毓秀之上了嗎?我之學問比周興嗣、李笠翁究竟如何?此時若不能頓生慚愧、幡然猛醒,縱孔子在前、釋迦在側,亦愛莫能助矣!
古時人心質樸、風俗淳厚,蒙童至七、八歲依然能不失其天真,待十四、五歲,物欲漸染、知識漸開之時,平生當用之書已藏於胸中,良好的習慣已然養成,再及時對其開解經典義理,總使偶有偏離,必然終無大礙。而今日教養蒙童,卻不可機械的按照年齡行事,因為今古之世道人心實在不能同日而論。所以當今之教育,只能說愈早愈好,至於對經典的開解時間,也應酌情而定。
因為不能像古時學生那樣有足夠寬裕的時間來讀書,所以必然的要對所學課程做一番慎重的精簡。
關於蒙學部分,因緣生所校集的《聖學根之根》已是優中選優、簡之再簡,自小學習的孩子最好能將其完全背誦,年齡偏大、實在不能全部背誦的學生,也至少將其中的《小兒語》、《弟子規》、《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孝經》背誦下來,餘者也要不斷熟讀,做到心中有數。還有一個問題值得注意,比如蒙學教材中的《名賢集》與《增廣賢文》屬同類作品,所以選此即不必用彼,用彼即不必選此。《聲律啟蒙》與《笠翁對韻》,《蒙求》與《龍文鞭影》,也完全是採用同樣的體例,所以依照自己所愛而任選其一便可。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不少,大家自去斟酌取捨。如《明心寶鑒》之類的書,雅俗雜陳、真偽併錄,若擇其精要用以勸善則可,實不足以選入童蒙教材;再如《省心錄》、《菜根譚》、《格言聯璧》之類的書籍,雖美雖善,終是零金碎玉,不可過多留戀於此,要抓緊時間讓孩子攻讀四書了。
《四書》歷來被稱為中華文化之總源泉,捨棄《四書》則無異於拔本而塞源,焉有不枯不竭之理哉?《大學》與《中庸》二書,乃聖賢學問之經緯,二者若明,則天上天下之事、出世入世之理概莫出此網羅矣。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次讀《中庸》以熟其心法,再讀《論語》、《孟子》以觀聖賢之身行言教。可見《四書》實為儒家教育之核心,必須不折不扣的掌握。
關於《大學》的讀本,以《禮記》中的古本為善,不宜讀誦朱子改訂本。若論其註解,鄭康成所註實未能上達;朱子所註不依古本,亦不足取;王陽明及張居正所註值得參考;蕅益大師引佛證儒,發前人所未發,道前人所未道,可謂至善,然其並無破析文字,屬於外傳,不易掌握;雪廬老人《大學表注》清晰明瞭,可為指南。因緣生遵淨空老上人囑託,遍覽先賢註解,依李雪廬老人《大學表注》為綱要,參看蕅益大師《大學直指》,兼取漢、宋、明、清諸儒所長而集成《大學衍義》,但因為成書匆促,不及琢磨,然雖不能為諸君登天之梯,盡可做大眾墊腳之石。
關於《中庸》,康成所註確實遠不及程朱之境界;然而程朱所註雖有很大參考價值,終究是瑕瑜共存、遺憾頗多;憨山大師註解至美且善,蕅益大師之補助又能錦上添花,然其仍舊不適宜初學,不能廣泛流通於大眾之間。因緣生所整理之《中庸衍義》,則以憨山大師《中庸直指》為底本,參看蕅益大師之補註,於鄭氏及程朱之間亦有所取,可為初學此書的仁者做敲門磚。
關於《論語》,古今註疏甚繁,以雪廬老人《論語講要》為最佳,可以遵從。其中有少數幾處未能圓滿者,只是白玉微瑕,稍磨即除。蕅益大師所作《論語點睛》屬於外傳,可做參考。
《孟子》的文字並不艱深,只要專讀正文,即能知其大半。註釋之書,梁啟超推崇清儒焦循的《孟子正義》為最善,戴震《孟子字義疏證》雖非專為註釋《孟子》而作,但其書極為精闢,可做參考。而朱子《集注》乃是盡其平生心血所作,雖是雜有沙石,卻也不乏金玉,學者仍需一讀。
關於《五經》的學習先後,歷來各家主張不一。荀子在其《勸學》一文中便大為感歎,《禮經》和《樂經》蘊藏大法但缺乏詳盡的經文註解;《詩經》和《尚書》只講述先王故事而不切近於人;《春秋》文義隱約,褒貶難明,不能使人速曉其意。
《詩經》雖有化人以「溫柔敦厚」之功用,然而《經解》中卻亦對其有批評,所謂:「《詩》之失,愚。」是說假如我們沒有悟性,且對其詩篇創作的歷史背景不能了解,便會很容易學成迂腐的書呆子。所以在《論語.子路篇》,孔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
《尚書》是最古老的史書,《經解》贊其有「疏通知遠」之功用,然而對其亦有批評,所謂:「《書》之失,誣。」因其文字艱澀生僻、拗口難懂,所以很容易導致曲解經文而誣枉聖賢。
《易經》被稱為「五經之首」,《經解》贊其有化人於「潔淨精微」之功用,然而對其亦有批評,所謂:「《易》之失,賊。」是說假如沒有德行的基礎而去學習《易經》,一定學得神頭鬼臉,必然是誤己誤人。所以張子橫渠先生曾道:「《易》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
《禮經》包括《周禮》、《儀禮》和《禮記》,《經解》贊其有化人於「恭儉莊敬」之功用,但同時也有一句批評:「《禮》之失,煩。」是說假如只知道禮的形式,而不知它的實質意義,那必定會令我們學得厭煩,當然也討人厭煩。
《春秋》出於孔子之手,記載了魯國十二位國君在位時整個東周天下的歷史,然其文字太過簡練,無傳則後人莫知所云。《十三經》中的《左傳》、《公羊傳》和《穀梁傳》,本是《春秋》的三家註解。《經解》贊《春秋》有「屬辭比事」之功,但同時也有一句批評:「《春秋》之失,亂。」是說假如我們沒有道德基礎而學習《春秋》,必然只能看到不君不臣、不父不子的反面,而不能深識聖人用心。以王安石之學識,尚且揚言要毀掉《春秋》「這本爛帳」,我輩豈可不慎?
不才揆情度理、思之再三,竊以為今日學習《五經》,當以《三禮》為先。《論語》中記載孔子對其子有過庭之訓:「不學《禮》,無以立。」而《三禮》文字浩繁,若用於學校教學,則當以《禮記》為主。先儒多認為《學記》和《樂記》是《禮記》之中除《大學》和《中庸》之外而最近於道者,所以最好能熟讀成誦。《禮運》和《經解》、《儒行》三篇文字都不多,但是意義非常重大,能達到背誦是最好的。其他如《曲禮》、《檀弓》、《王制》、《禮器》、《大傳》、《祭法》、《祭義》、《坊記》、《表記》、《緇衣》、《冠義》、《昏義》、《鄉飲酒義》,這十三篇都應該完全熟讀,若是僅從其中摘取某些段落學習,遠遠不夠!餘者三十一篇,有餘力則可讀,無餘力則可暫緩。
《周禮》主要記載周代的禮樂制度,有志於政事者不可不讀。用於學校教學,則可參考《國學治要》,選取《大宰》、《大司徒》、《大宗伯》、《大司馬》、《大司寇》七篇熟讀。
《儀禮》是記載先秦各種禮儀的經典,現存十七篇。若用於學校教學,可參考《國學治要》,選取《士冠禮》和《士相見禮》熟讀。
關於註釋《三禮》的書,當然是首推《十三經注疏》中採用的鄭注和孔疏。同時可參看清儒孫希旦的《禮記集解》、孫詒讓的《周禮正義》和胡培翚的《儀禮正義》。
自古「禮無樂不行,樂無禮不舉」,《樂經》有化人於「廣博易良」之功,雖已失傳,然樂教絕不可荒廢!可將《禮記》中的《樂記》和《荀子》中的《樂論》拿出學習,《呂氏春秋》中的《大樂》、《侈樂》、《適音》、《古樂》、《制樂》五篇文字皆不多,可做為助修。《呂氏春秋》五篇,可參考今人許維遹的《呂氏春秋集釋》。
先儒稱《尚書》為經中至尊,印光大師亦極讚其文義甚佳,建議將其全部背誦。然而《尚書》有古文與今文之別,傳世的《尚書》共五十八篇,是古文《尚書》和今文《尚書》的融匯。其中的古文二十五篇為晉人偽造,學者不可不知。學生若是從小學習經典,自當遵從印光大師之教誨,取《今文尚書》二十八篇(《十三經注疏本》分其為三十三篇)熟讀成誦,餘者三十篇可以泛讀。若是用於學校教學,可酌情參考《國學治要》,取其中的《堯典》、《皋陶謨》、《湯誓》、《洪範》、《金縢》、《無逸》、《秦誓》七篇讀至精熟。
《尚書》極難理解,歷來專研者甚少。其註釋書籍以清儒孫星衍之《尚書今古文注疏》為最善。
《詩經》乃經中之史,為孔孟二聖所共尊。學童若能從小將其完全背誦當然是最好不過,而年齡偏大的學生則需酌情應對,可將《孝經》、《四書》、《禮記》和《左傳》中引用過的詩句一一選出,查出其所屬篇章,然後將這些篇章會集一處用來學習。亡羊補牢之策,卻可一舉兩得,值得大家考慮。若用於學校教學,可酌情參考《國學治要》,取其中的五十五篇來學習。
《詩經》註解之書,可參考唐儒孔穎達的《毛詩正義》和清儒陳奐的《詩毛氏傳疏》。
《春秋》乃史中之經,《春秋》之義行而亂臣賊子懼,所以孔子曾為之感歎:「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憨山大師則有「不讀《春秋》,不能處世」之至論。關於《春秋》的學習,最宜將《左傳》全部精讀,《公羊傳》和《穀梁傳》則可參考《國學治要》,擇其精要而讀。
《左傳》的文字不太難懂,註釋之書參考今人楊伯峻的《春秋左傳注》即可。
《易經》乃極其高深的哲學經典,孔子為做註解,極讚《易》道。然其奧義難究,不得其人則不妄傳。學者可將《繫辭傳》、《文言傳》和《序卦傳》做到熟讀成誦,《卦象傳》六十四條則可一一抄錄,時常省覽。
《易經》的註解書籍,雪廬老人讚歎清儒李道平的《周易集解纂疏》,梁啟超則推崇焦循的《雕菰樓易學》三書(《易通釋》、《易圖略》、《易章句》),如欲深通此經,則需一一讀之,否則可以不必。
經部的典籍學習之後可以學習子部,而諸子當中尤以《老子》、《莊子》為要,《老子》五千言精闢玄微,乃道家文化之精髓所在,學者一定要達到背誦。《莊子》行文如汪洋恣肆、氣勢雄渾,其義則超塵脫俗、深切入微,然因文字太多,背誦困難,但《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人間世》、《德充符》、《大宗師》、《應帝王》這內七篇總須熟讀,若有意專研道家者,則須背誦。
《老子》的註釋書籍,可用清儒魏默深的《老子本義》。《莊子》的註解,可用清儒郭慶藩的《莊子集釋》。
司馬遷為諸子作傳,獨將荀子與孟子相提並論,可見荀子之不俗,非戰國諸子可所比擬也。誠如唐代楊倞所言:「《荀子》羽翼六經,增光孔氏,非徒諸子之言也。」《荀子》中的《勸學》一篇,應當背誦。《修身》、《天論》、《正論》、《禮論》、《解蔽》、《正名》六篇要做到精讀。
《荀子》註釋書籍以晚清大儒王先謙的《荀子集解》最善。
墨子在先秦曾與孔子並稱,其書非讀不可,然而用於教學,若似梁啟超所主張的全書精讀卻不切實際。可參考《國學治要》,將《法儀》、《詞過》、《兼愛上》、《非攻上》、《小取》、《貴義》、《公孟》、《魯問》、《公輸》九篇精讀即可。
《墨子》的註釋書籍,可參考晚清大儒孫詒讓的《墨子間詁》。
兵法韜略為儒家六藝之一,用來抵禦外來的侵擾。古來講述兵法的典籍首推《孫子》最近王道。可參考國學治要,選《始計篇》、《作戰篇》和《謀攻篇》精讀。
《孫子兵法》的註解,可選用《十一家注孫子》。
餘者諸子不能一一盡學,可參考《群書治要》,撮其精要學習可也。
史部典籍浩曠無涯,往往令人望而卻步,但實在是非學不可,因為讀史使人明智,非繼往不能開來。用於教學,可拿有「史學雙璧」之稱的《史記》和《資治通鑑》做為教材。二者一為紀傳體通史,一為編年體通史,正可互證互補。
《史記》的註釋書籍可採用《史記三家注》;《資治通鑑》的文字已相當淺易,用心研讀即可,無需再看註釋。
集部的學習,若是時間寬裕,可從《國學治要》中選取學習。蒙學中已有《千家詩》,所以不必再另外會集。詞的學習缺少善本,因為古人「詩莊詞媚」之論真實不虛,查遍《全宋詞》,也多是描寫兒女情長、離愁別恨之事,所以不宜隨便學習,不才會慎重選取一百首不同詞牌的詞作,然後標出正格,集成《思無邪詞譜》,以供學者選修。
事有本末先後、輕重緩急,如《文中子》之流的書籍已遭先儒批其屬「屋中架屋,牆下擱床」之作,況乎其他?所以若用於學校教學,必須使用一流教材,優中選優、精中擇精。我們必須要清楚:經學才是我們必須要抓緊掌握的,史學次之。集部若有,則是錦上添花,但若偏於集部,則是捨本逐末了。
若論治學之法,著實無甚奧祕,只在「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八字之中。大家萬萬不可忽視了讀誦的功用,所謂「書讀千遍,其義自見」,絕非虛言也!所以我們一定要先記誦而後理解,先理解而後研究,先研究而後著作。而無論讀誦還是求解,都絕對不能雜修亂進,一定是「此未終,彼勿起」。
文字、音韻、訓詁之學是治學的工具,是必修功課,然而切不可執著於此而忽視經典的讀誦,若執著於此,則無異於將手指認為月亮的譬喻,須知手指和指月的動作均不是月亮,只有順著手指的方向看去,才能看到天上的月亮。
蒙童學習文字學,只宜將《說文》五百四十部首以七字一句的口歌形式背誦即可。學習音韻,宜將《廣韻》中的《反切上下字表》背誦,前輩學者將入聲字編有三字、五字和七字的歌訣,可任選其中一種背誦,只此足矣。至於訓詁,在童蒙階段實在無法涉獵。因為文字、音韻、訓詁之學,必須要有非常理性的認識才能掌握,而蒙童階段是自然的記性好而悟性差,所以只能順乎自然,不能拔苗助長。至於校勘之學,學早也無甚大益,皆可等到學生把應該讀誦的典籍俱已讀過,該理解掌握的時候,先為之開講小學,再將校勘學大略講說,然後學習經典便自可事半功倍了。
須知課堂講解不過是啟發而已,真正學問的得來,都在自己平時的勤苦用心。以蒙學、小學築基,以經學、史學立幹,以諸子百家融通。然後則可效法先賢皓首而窮一經,研究經典者專守一經,研究史書者專熟一代,研究諸子者專守一家,守定目標,鍥而不捨,自有功成之日。
以上是慚愧弟子因緣生恭敬匯報的漢學課程規劃與學習之拙見,誠請師父上人、諸位法師大德惠予批評指正,無盡感恩,阿彌陀佛!慚愧弟子因緣生頂禮敬呈。
老法師:因緣生這一篇報告很有價值,可以值得國外的漢學院做編排課程的參考。中國人學習的次第、學習的先後,在這一百年當中亂了。所以我們看歷史,世世代代都有聖賢君子出現,為什麼民國沒有了?絕對不是說民國人的聰明智慧德行不如前人,絕對不是的,而是什麼?我們學習的次第機會亂了,這個問題非常嚴重。我們如何能把中國傳統教育再恢復起來?還是要回過頭去找古人,要肯定古人比我們強,我們不如古人,真正甘心情願向他們學習,我們才有出路,傳統文化才不至於丟失。
漢學院的課程,我們也經過多次的討論。西方人對於東方的這個教學的理念、方法、次第,他不知道。我們詳細講解分析給他聽,確實他們其中也有聰明人,他聽懂了,承認中國這個教育的理念方法比西方優越,而能夠接受古聖先賢的想法、做法,這好事情。所以我們必須要開實驗班,用三年、五年的時間來做實驗,看看「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大家相信了;不做實驗,他們總是有懷疑,這個懷疑會造成障礙。所以我們的建議,是先開實驗班,用五年的時間來做實驗,我們用古人的教材,古人教材已經用過幾千年了,沒出毛病。現在的教材出毛病,不斷修訂,不斷修改,到什麼時候才有一個完備的教科書?我想沒有一個人有把握我們再過幾年有好的教科書編出來了,不可能。還是用古人的好,把古人的本子講清楚、講明白。
還得從小扎根。現在大學裡面開這個課,都是二十多歲、三十歲的學生,都半路出家。所以我們想到,我們希望辦個小學,辦初中、高中,接著大學,一條龍的學校。我們希望五年做出成績出來,幫助這個世間找出一套童蒙的教科書,讓小孩從小就把根扎下去。這個緣分,只要我們自己有強烈的願望,機會就來了。佛法講的一切法從心想生,現在量子力學家也發現了物質的現象是從念頭變現出來,所以提出以心控物,用我們的念頭來控制外界的物質現象,有道理。我們底下還有一篇,也很精彩,我們看下面一篇。
學生:「捨棄今生之三」。尊者師父上人慈悲,諸位善知識慈悲,阿彌陀佛。慚愧弟子自了冒昧報告的題目是「不如及早念佛——楚石禪師《析善導和尚念佛偈》略釋」。
善導大師有一首「念佛偈」婦孺皆知,八句話。楚石禪師用八首詩解釋這八句話,每首也都是八句。我們嘗試來略釋這八首詩(選自《西齋淨土詩》)。
一、簡介:善導、楚石皆為彌陀再來
梵琦禪師,字楚石,明朝人。參禪取得很高成就,蓮池大師認為「本朝第一流宗師,無尚於楚石矣」。蕅益大師則在《靈峰宗論》中評稱,「禪宗自楚石大師後,未聞其人也」。後歸心淨土。建一石屋,取名「西齋」,自號西齋老人,專修淨業。作淨土詩若干首,以普勸念佛求生淨土,故稱《西齋淨土詩》。七十五歲往生,火化後牙齒、舌頭和念珠毫無損壞。
《西齋淨土詩》被蕅益大師選入《淨土十要》。印光大師一生對《淨土十要》推崇備至:「《淨土十要》,為淨土法門最要之書。乃蕅益大師以金剛眼,於闡揚淨土諸書中,選其契理契機,至極無加者。字字皆末法之津梁,言言為蓮宗之寶鑑。痛哭流涕,剖心瀝血,稱性發揮,隨機指示。雖拯溺救焚,不能喻其痛切也!捨此則正信無由生,邪見無由殄也。」
蕅益大師親自給《西齋淨土詩》作了一首贊:「稽首楚石大導師,即是阿彌陀正覺,以茲微妙勝伽陀,令我讀誦當參學。一讀二讀塵念消,三讀四讀染情薄,讀至十百千萬遍,此身已向蓮華托……」開頭兩句一語道破,楚石禪師是阿彌陀佛再來。眾所周知,善導大師也是阿彌陀佛再來。那麼,善導大師的原偈和楚石禪師這八首解釋的詩,九首全盤等同阿彌陀佛親作。
二、正釋:一首偈和八首詩
善導大師原偈:漸漸雞皮鶴髮,看看行步龍鍾。假饒金玉滿堂,難免衰殘老病。任你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
楚石禪師析八首:
(一)漸漸雞皮鶴髮,精神未免枯竭。可憐老眼昏花,恰似浮雲籠月。妄想隨時出生,貪心何日休歇。不如及早念佛,苦海從今超越。
【略釋】
「漸漸雞皮鶴髮,精神未免枯竭」,我們慢慢變老,皮膚像雞皮般粗糙發皺,頭髮像白鶴羽毛般蒼白稀疏。精神枯竭,體力衰弱。
「可憐老眼昏花,恰似浮雲籠月」,可憐老來眼花,看東西模糊朦朧,好像浮雲籠罩著明月。眼不明、耳不聰,諸根衰退。
「妄想隨時出生,貪心何日休歇」,心識散亂,隨時隨地妄想紛飛,貪戀世間的心到哪一天才能休止?想求解脫就要放下世間貪著,這是沒有任何商量餘地的。一生最重大的事就是要從輪迴解脫,這比世間任何事都重要。
因此奉勸一句,「不如及早念佛,苦海從今超越」。
佛在《修行道地經》中說:「我見自己從無量劫來往返生死,其間的屍骨堆積起來,超過須彌山,腦髓塗在地上,可以塗遍三千大千世界,流過的血多於古今以來從天降下的雨水。要想免除這樣的生死過患,就應當晝夜精進,求無為涅槃法。」省庵大師云:「生死海深,非念佛莫能濟度。菩提路遠,非淨土孰可依憑。」
天如禪師有言:「人生能有幾時?電光眨眼便過!趁未老未病,抖身心,撥世事;得一日光景,念一日佛名;得一時工夫,修一時淨業;由他命終,我之盤纏預辦,前程穩當了也。若不如此,後悔難追!」
(二)看看行步龍鍾,首腹猶如簸舂。涉遠奈何力倦,登高徒自情濃。出門途路千里,拄杖雲山萬重。不如及早念佛,速瞻寶座慈容。
【略釋】
「看看行步龍鍾,首腹猶如簸舂」,看看行路的步履已經老態龍鍾,彎著背頭接近腹部的形狀就如同舂穀簸糠。
「涉遠奈何力倦,登高徒自情濃」,走遠一點的路無奈體力疲倦,登上高山則獨自感慨萬千。
「出門途路千里,拄杖雲山萬重」,出門遠途行走千里,拄著拐杖穿越白雲高山不知幾萬重。
蓮池大師云:「佛言人命無常,促於呼吸,少年亦爾,何況老乎?我今殷勤來相警策,當觀此身目暗耳聾,髮白面皺,背傴腰曲,骨痛盤攣,步履龍鍾,精神昏塞,譬如夕陽西照,光景須臾。衰草迎秋,凋零頃刻。此身不久,前路茫茫,未知所往,何不猛省無常,戰兢惕勵。」
因此奉勸一句,「不如及早念佛,速瞻寶座慈容」。
(三)假饒金玉滿堂,珠翠綺羅豔妝。花下時時歌舞,樽前日日杯觴。尋思無限活計,畢竟難逃死王。不如及早念佛,臨終定往西方。
【略釋】
「假饒金玉滿堂,珠翠綺羅豔妝」,假使讓你金玉滿堂,裝飾著珍珠、翡翠、絲綢等豔妝,榮華富貴。
「花下時時歌舞,樽前日日杯觴」,花前月下時時載歌載舞,金樽酒瓶天天開懷暢飲。這是純屬浪費人生的行為。可曾為來生做過打算?
「尋思無限活計,畢竟難逃死王」,絞盡腦汁經營無限的娑婆事業,為千年萬年計,最終也難免一死。《解憂書》說:「地上或天間,有生然不死,此事汝豈見,豈聞或生疑。」不論地上或天上,能夠生而不死的事,你可曾見過、聽過或疑惑過?
面對死亡,誰都逃脫不了。《教授勝光大王經》說:「譬如,若有四座巨大的鐵山,每一座都是堅硬穩固,已成就牢固結實,沒有絲毫破裂和損壞,鐵山的內外都極其堅硬,通體堅實嚴密。當這四座鐵山從四方觸天磨地滾壓過來,所有草木、樹幹和枝葉,都被研磨粉碎,而且具有生命活著的一切有情,也都被壓成齏粉。在這大災難來臨之時,並不是依靠快速奔跑便能逃脫,也不是依靠勢力、錢財、物質、咒術和藥物等所能迴避。」佛說:「大王!同樣,當四種大怖畏來臨時,不是依靠快速奔跑能夠從中逃脫,也不是依靠勢力、錢財、物質、咒術、藥物等所能迴避。這四大怖畏是什麼?就是老、病、死、衰。大王,老會摧壞強壯,病能毀壞健康,衰能毀壞一切圓滿豐饒,死則毀壞命根。」
因此奉勸一句,「不如及早念佛,臨終定往西方」。
(四)難免衰殘老病,休誇氣力強盛。朱顏能得幾時,白髮忽然滿鏡。有限光陰盡來,無常殺鬼催併。不如及早念佛,悟取彌陀自性。
【略釋】
「難免衰殘老病,休誇氣力強盛」,衰殘老病是避免不了的,無須再自誇氣力多麼強盛。
「朱顏能得幾時,白髮忽然滿鏡」,紅潤的氣色能夠再保持多久?某一天照鏡子,忽然發現已是白髮婆娑。
「有限光陰盡來,無常殺鬼催併」,有限光陰,每個人的壽命不但沒有絲毫可增加,而且不間斷減少。《入胎經》說,自從第一夜進入母胎之後,從此就剎那不停的奔向死亡。又說,如果能夠好好保養這個身體,就可以活到一百歲或者再多一點(這是佛陀時代的情況,現今時代惡濁,縱然精心保養也只能活到七十歲或者稍多)。此生的壽命多半已經銷盡,剩下的壽命即便一剎那也不可能增添,但壽命的損減卻周遍於白天黑夜一切時間,每時每刻都在不斷的減少,從未間斷。因此《入行論》說:「晝夜無暫停,此壽恆損減,亦無餘可添,我何能不死。」
《集法句經》有幾個比喻。當年,世尊在舍衛城乞食遊行時,見到一位織布者很快就織完了一匹布,於是說道:「譬如舒經織,隨所入緯線,速窮緯邊際,諸人命亦爾。」譬如織布,先織經線,經線織好後,隨即織入緯線,這樣很快就會織完所有緯線。同樣,人壽也是如此,日月如梭,很快就會結束此生。「如諸定被殺,隨其步步行,速至殺者前,諸人命亦爾。」就像決定被宰殺的牲畜,隨著牠一步步往前走,很快就會來到屠夫的面前,人的壽命也是如此。「猶如瀑流水,流去無能返,如是人壽去,亦定不回還。」猶如瀑布的流水,已經流逝的不可能再返回,同樣,人的壽命皆如白駒過隙一去不復返。
縱然能活到一百歲,也不應認為有閒暇修行。《入胎經》說,人壽一百歲之中,有一半時間是被睡眠覆蓋,前十年幼稚無知(沒有修法的意樂),最後二十年衰老無力(沒有修法的精力),中間又因愁嘆苦憂和瞋恚等煩惱耗去許多時間,從身體所產生的種種疾病,又耗去一部分光陰。因此真正能夠修行的時間實在很少。所以古德說:「活在人間六十年當中,除去飲食、睡眠和疾病,其餘能夠修行的時間尚且不到五年。」
「無常殺鬼」,馬鳴菩薩致國王迦尼迦的書信中說:「沒有悲憫心的死主,毫無情義的殺害我們,如果想到死主現在正前來殺害自己,智者誰會放逸而行?死主所射的猛箭非常勇暴,而且絲毫不差,所以乃至死主的猛箭沒有發射之前,應當勤修自利。死主和誰都不是親人,所以絕不講情面,而且他從不事先預約便忽然降臨,因此不要想推遲到明天或後天再修行,應當立即修習正法。如果說今天先做其他事,明後天再修行,這樣說的人就不是賢人,因為如此拖延,則當你哪一天死亡時,一定會在第二天留下無法完成的修行。」
因此奉勸一句,「不如及早念佛,悟取彌陀自性」。
(五)任你千般快樂,饒君萬種方略。何由永固此身,謾說長生妙藥。非久形神脫離,爭容頃刻停泊。不如及早念佛,淨土方為安樂。
【略釋】
「任你千般快樂,饒君萬種方略」,千般、萬種都泛指很多,縱使你有各種各樣的快樂、方法和策略。
「何由永固此身,謾說長生妙藥」,哪有辦法可以讓這個色身永遠堅固?不要說有什麼長生不死的妙藥。
「非久形神脫離,爭容頃刻停泊」,不久身體和神識脫離,一刻都不容許停留,人命在呼吸間。蓮池大師說:「今人念佛再不肯真切加功,只是不曾深思諦信。不要說不信淨土,只如世尊說『人命在呼吸間』,這一句話,於義理不是難解說。你們眼裡親見,耳裡親聞,經過許多榜樣。如今要你信得這句話,早是不能勾也。你若真實信得這句話,則念佛法門,不必要我費盡力氣,千叮萬囑。爾自如水赴壑,萬牛不能挽矣!即如前日津送亡僧時,你們睹此榜樣,當愀然不樂,痛相警策道:『大眾!我與你但今日送某僧,明日送某僧,不知不覺輪到自身,此時悔恨無及。須疾忙念佛,時刻不要放過方好。』我見你們自家也說可惜,對人也說可惜。及乎堂中估唱,依然言笑自如。你只不信人命在呼吸間也。」
一九九一年的海灣戰爭,大規模的空襲和經常的轟炸,使許多平民喪身於戰火。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有一個避難所,名叫阿瑪利亞。當時一旦有炮轟,或者扔炸彈、導彈的時候,只有老人、婦女和兒童才可以躲到裡面。不幸的是一九九一年二月十三日這一天,當時有一千二百個難民躲在裡面,最後只有十四人倖存。這些人進來目的都是避難,結果適得其反。美國政府說,之所以轟炸這裡,是因為他們認為這裡是一個軍事大本營。
這個避難所其實很堅固,牆壁、屋頂都有二米多厚,但導彈的威力無堅不摧,二米厚的房頂一下子穿進來,根本擋不住。房頂有一個個的手印,因為被炸的時候,很多人還躺在床上,導彈的衝擊力太大,他們被沖上房頂,屍體發現的時候,他們的手還有身體全都是黏在房頂的。
避難所的每一扇門都有五噸重,導彈炸下來之後,門就自動關閉,所以在裡面的人根本沒有可能打開五噸重的門,尤其裡面都是老人、婦女和兒童。外面的人為了救裡面的人,只能通過一些被炸開的洞向裡面沖水。問題是,當時避難所裡面全都是火,水遇到火,所有的水都變成滾開的水,因此我們能夠想像當時的慘狀,裡面的人或是被炸死,或是被火燒死,或是被煙薰死,很多人甚至是被開水燙死的。
在牆上可以看到一個很明顯的婦女的印記,當時爆炸發生的時候,她本能的抱住自己的孩子,但是爆炸的衝擊力太大,把婦女連同她的孩子貼到了牆上。
我們從照片可以看到,事後死難者的遺體被抬出來,其實已經稱不上遺體,很多只是殘缺的一條腿、一條胳膊,慘不忍睹。避難所的牆壁上掛著死難者的照片,有幾個月的、幾歲的、有十幾歲的,看起來活潑可愛。無常往往始料不及,「孤墳多是少年人」。
新聞天天在演繹無常,歷史本身就是一部無常史。《因緣品》云:「明日死誰知,今日當精進。彼死主大軍,豈是汝親戚?」師子峰如如和尚云:「虛浮如水上泡,須臾不久,危脆似草頭露,倏忽便無。長年者不過六七十皆亡,短命者大都三二十而早夭。況乎獸殘蟲蟄,猝不及防;屋壓車傷,痛何能救。坑坎丘陵之厄,到處堪虞;刀兵水火之災,何時蔑有。今日不知明日事,上床別了下床鞋。幾多一息不來,便覺千秋永別。」
因此奉勸一句,「不如及早念佛,淨土方為安樂」。
(六)無常終是到來,三界眾生可哀。如入寶山相似,自甘空手而回。彌陀全體呈露,淨土隨方展開。不如及早念佛,轉身得坐蓮台。
【略釋】
「無常終是到來」,無常總會來的,措手不及,不可躲避,不存僥倖。「三界眾生可哀」,可哀在哪裡?不懂得搶在無常到來之前取得往生的把握。
義大利的古城龐貝,一千九百多年前是世界上最美麗繁華的城市之一。西元七十九年八月二十四日,古代世界最為嚴重的天災向龐貝襲來。離城約十公里的沉睡八百年的維蘇威火山突然爆發,天崩地裂,猝不及防。在短短十八小時內,共噴發出超過一百億噸的浮石、岩石和火山灰,毫不猶豫將整個龐貝及其居民掩埋起來,最深處竟達十九米!
龐貝遭掩埋遺忘長達一千五百多年,直到一五九四年在挖掘水道時才意外重現了慌亂的末日景象。火山灰如同「時間膠囊」般密封了整座城市,千餘年後挖掘出來,竟然神殿、街道、店鋪、庭院、雕塑一應俱全。不僅如此,街石間的車轍水溝、麵包房裡的種種器皿、私宅中的詭異祕室……全都表明人們只是剛剛離開,立即就要回來。無常迅速。
罹難者的屍身已朽,只留下被火山灰包覆的身形。考古學家將石膏漿灌進已經乾枯的屍體空殼,製成和真人一樣形狀的石膏像,再現了遇難者最後一刻絕望和痛苦的表情,他們的恐懼都栩栩如生:或兩手抱頭,蜷縮一團;或手掩臉部,僕倒在地;或懷抱嬰兒,母子同難;或手攥錢袋,倉皇逃跑;還有掙不脫枷鎖,死在鐵鍊上的奴隸角鬥士……近郊一座別墅裡,主人和奴隸十八人躲入地窖,結果同歸於盡,慘不忍睹。
「盡情享受生活吧,明天是捉摸不定的。」龐貝城出土的一隻銀制飲杯上刻著這樣的話,相信刻這句話的人並不知道死亡在即。在一幅壁畫裡,挖掘人員發現了一句鐫刻的銘文:「世上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永恆。」這句銘文無意間透露了無常的真諦。
《無常經》佛說:「生者皆歸死,容顏盡變衰。強力病所侵,無能免斯者。假使妙高山,劫盡皆壞散。大海深無底,亦復皆枯竭。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又說:「上至非想處,下至轉輪王。七寶鎮隨身,千子常圍繞。如其壽命盡,須臾不暫停。還漂死海中,隨緣受眾苦。循環三界內,猶如汲井輪。亦如蠶作繭,吐絲還自纏。無上諸世尊,獨覺聲聞眾。尚捨無常身,何況於凡夫。父母及妻子,兄弟並眷屬。目觀生死隔,云何不愁歎。」所以佛勸諸人:「共捨無常處,當行不死門。」
龐貝為什麼會遭遇這樣大的不幸?
龐貝遺跡充分反映出羅馬帝國自上而下的驕奢淫靡之風,龐貝明顯有兩多,妓院多、酒店多,堪稱酒色之都。這說明那時羅馬人沉溺酒色,道德敗壞。只有二萬人的龐貝竟有一百多家酒吧,二十五家不同檔次的妓院,出土的牆上至今仍充斥著各種不堪入目的春畫。據悉,當時羅馬帝國臣民的習俗可以隨意找妓女或本家女奴發洩,而自家夫妻所用之床的功能是「好好睡覺」。
上層統治階級在飲食方面已到了窮凶極惡的地步。他們有一道飯後點心,是醃製過的、帶甜酸味的海鱔。捕到海鱔後,要用新宰殺的奴隸肉餵養幾天,貴族們認為這種吃過人肉的海鱔味道最美。
龐貝遺址真實的保留著災難來臨前龐貝人的樣子。龐貝城擁有能容納兩萬觀眾的競技場,這說明龐貝人會在一個時刻傾城而出。他們以摧殘他人生命為樂趣,競技場並不是比賽「競技」,而是觀看不死不休的血腥格鬥。當時血腥刺激成了整個城市的重要生活項目,大部分的格鬥士是由戰俘、罪犯或奴隸來擔任。這一鬥獸場內的浴血奮戰,不但有猛獸之間的撕殺,更有奴隸與餓獸的搏殺以及奴隸和奴隸、俘虜與俘虜之間的較量,均以毀滅對方生命為結局。那種揪人心肺、充滿血腥味的格鬥,那種野獸嚎叫、奴隸哭喊,餓獸一條條撕扯吞噬角鬥士時的悽慘場面,引發龐貝人的不是絲毫同情而是狂叫和興奮。
龐貝向後人哭訴著慘痛的教訓:殺生和邪淫導致滅頂之災。一夜之間沉入海底的具有高度文明的亞特蘭提斯和地中海古城,也是紙醉金迷、道德敗壞之地。
「如入寶山相似,自甘空手而回」,得人身、聞佛法、遇到淨宗,就如同進入寶山的中心一樣,卻心甘情願一無所得,空手出來,仍舊輪迴。真悲哀!
「彌陀全體呈露,淨土隨方展開」,用什麼方法達到這種境界?持名念佛。印光大師教導我們:「四種念佛,唯持名最為契機。持至一心不亂,實相妙理,全體顯露。西方妙境,徹底圓彰。即持名而親證實相,不作觀而徹見西方。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門,成佛之捷徑。」
因此奉勸一句,「不如及早念佛,轉身得坐蓮台」。師父上人常講:「生到極樂世界,花開見佛,我們是坐著蓮花去的,蓮花在七寶池當中開了,我們就出來了,這一出來就見佛。佛在哪裡?佛在講堂講經,我們看到佛了,佛也看到我們了。拜佛之後,看看旁邊有座位,座位上有自己的名字,你不會搞錯,你就坐在你座位上去,聽經聞法。什麼時候離開講堂?在講堂裡聽法愈聽愈歡喜,愈聽愈捨不得離開,一定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時候你才會離開,沒有大徹大悟你不會離開的。」這是前人所沒講過的。我們要爭取的,是爭取坐上阿彌陀佛的紫金蓮台,爭取阿彌陀佛的大講堂有我的一個座位,其他的,世間的一切人、事、物,都不值得去爭。為什麼?六道輪迴是一個大騙局,我們都被騙了。
(七)唯有徑路修行,實從自心發生。不離如今正念,頓除歷劫無明。癡人尚自執著,濁染何由廓清。不如及早念佛,菩提道果圓成。
【略釋】
「唯有徑路修行,實從自心發生」,只有一條成佛的最捷徑:信願持名,求生淨土。我堅定不移求往生的信念真實發自內心,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鸚鵡學舌。
「不離如今正念,頓除歷劫無明」,正念指阿彌陀佛,不離不棄這一聲阿彌陀佛,可以頓時消除歷劫的無明。蓮池大師言:「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
「癡人尚自執著,濁染何由廓清」,愚痴的人還在執著假相,濁惡的染污怎能澄清?
因此奉勸一句,「不如及早念佛,菩提道果圓成」。
(八)但念阿彌陀佛,此心念念是佛。佛外更無別心,心外更無別佛。吹開萬里白雲,湧出一輪紅日。寶樹華池現前,語言文字難述。
【略釋】
最後這八句昇華、壓軸。「但念阿彌陀佛」,但念,專念。徹悟大師念佛偈云:「說著蓮邦雨淚垂,閻浮苦趣實堪悲,世間出世思惟遍,不念彌陀更念誰。」世間、出世間都觀察、思惟透了,不念阿彌陀佛還能念誰?只有阿彌陀佛能救我們離究竟苦、得究竟樂。沒有第二個人了。
「此心念念是佛」,眾生本來是佛,佛憐憫眾生迷昧自心,恐其永遠迷失,所以教令念佛求生西方,才能親證本具佛性。念念阿彌陀佛,念念求生淨土。
「佛外更無別心,心外更無別佛」,佛外無心,心外無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淨宗最高的理論、最高的指導原則。不僅是釋迦一佛法藏綱宗,實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法藏綱宗。
「吹開萬里白雲,湧出一輪紅日」,這是比喻。萬里白雲比喻妄想執著,一輪紅日比喻本具佛性。放下妄想執著,本具佛性現前。
「寶樹華池現前,語言文字難述」,寶樹、華池借代極樂世界,極樂風光現在眼前,美輪美奐,世間的語言文字實在描述不出來。我們現在是見不到,果真見到了,必定是樂不思蜀,在這個世間一刻都不願意逗留。
三、歸納:憶念無常對念佛人至關重要
以上九首詩的主題就兩個字:無常。憶念無常是開啟一切修行之門的前行、前提。念佛也不例外。念佛人總是苦惱佛號要拼命念拼不起來、要叫它不中斷卻常常斷了,原因就在這裡:沒有無常的觀念。印光大師本身憶念無常達到最高境界,歸結出一個字:死。我們今天對這個字無動於衷,念佛沒有動力。重讀印光大師的書信,大師常常自稱「光旦暮人耳」(旦暮是早晨和傍晚,比喻短暫的時間)、「光朝不保夕」,這是修行人功夫達到爐火純青的真實感受。我們的頭腦必須很清醒,不但老年人朝不保夕,年輕人也朝不保夕!任何人既是無常的旁觀者,又是當局者。隨時都有可能死,這聲佛號敢不牢牢鎖定嗎?生死大事敢不提前預辦嗎?
修行人應當實修捨棄今生的主因,那是什麼?就是憶念死亡無常。博朵瓦尊者云:「不憶念無常的一切修法,都好似冰上的建築,悠閒自得之時自己彷彿也如假包換似的具有空性等的境界,可是一旦到了緊要關頭,便徹底崩潰;如果生起無常之心,則修行不會退轉;如果未生起無常之心,則一切的努力都會付諸東流。」
夏沃瓦也抽薪止沸的指出:「能迫不及待的觀修無常之人,都是探詢到法之根本的明智之士,而觀修空性只不過是漂在口頭上的浮誇之舉。相比而言,就顯得極不深入扎實。」
香怎耶巴說:「如果上午沒有生起無常之念,中午貪圖今世的念頭就會抬頭;如果中午沒有生起無常之念,晚上就會被貪圖今世的念頭所俘虜。如果邁入貪圖今世的軌道,則無論如何努力,也不能趨往正法。」
如果相續中真正生起了無常觀,那麼就一定能夠徹底捨棄對今生世間一切事物的貪執,就像嘔吐症患者不願取油食一樣。
如來芽尊者也不止一次的說過:「我無論看見世間如何高貴、如何權威、如何富裕、如何俊美之人,也不會生起羨慕之心,而注重前輩高僧大德的事蹟,這就是因為自己的相續中生起了少許無常觀的緣故。我除了無常以外也再沒有其他更殊勝的教言傳授給別人。」
世尊曾說:「若多修無常,已供養諸佛;若多修無常,得諸佛安慰;若多修無常,得諸佛授記;若多修無常,得諸佛加持。」《毗奈耶經》中說:「對我眷屬中如妙瓶般的舍利子及目犍連等百名比丘供齋供物,不如剎那念有為法無常更勝。」
觀修無常是生起厭離心不可或缺的條件,因此一切修法中首先修無常觀,這是所有經續竅訣中異口同聲的觀點。律部中也記載了在走廊中描畫白骨等憶念死亡的方式。
四、結語:漸次殺吾類,汝豈不見乎
最後,用寂天菩薩的兩首偈來結束今天的報告。
「云何猶不知,身陷惑網者,必囚生死獄,正入死神口。」為什麼至今還不省悟,被煩惱巨網纏縛的人,一定會被生死輪迴的牢獄所囚,也正處在死神口裡。死神時刻都在準備將每個人的生命奪走,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懶散放逸?
「漸次殺吾類,汝豈不見乎?然樂睡眠者,如牛見屠夫。」死神在不斷的奪走同類的生命,難道你沒看見嗎?但是懈怠懶散的人對此竟麻木不仁,就像牛看見同類被屠夫牽去宰殺卻如不見不聞一樣。犛牛特別愚笨,即使看見屠夫拿著刀子將同伴拉去宰殺,牠也毫無反應,仍悠然的吃草,或木然的站著不動,好像這一切不會降臨在自己頭上一般,等到屠夫來宰殺牠時,牠才會流下大顆大顆的淚珠,渾身顫慄。人也如此,平時眼睜睜看著身邊的親戚朋友一個個被死主吞噬,自己卻毫無所動,不知尋求出離,反而苟且偷安,優哉游哉,囫圇一世。這樣與愚痴的犛牛又有何區別?
桑頗瓦格西是久負盛名的大成就者,平時一旦聽到有人死亡的消息,他就會八方奔相走告:「有人死了啊!」還有一位喜頓大師,每當聽到有人去世的消息,便會感慨的說道:「這就是最高深的法啊!」又說:「於我而言,最深奧的引導就是看到以及聽到死亡的消息。」
身邊的同修陸續離去,有的墮在地獄求救於師父上人,感恩這些善知識的示現,他們先走一步,一個個活生生的例子,給我們敲響警鐘:修行不能等待,因為無常不會等我們。趁這口氣還未斷,不如及早放下,不如及早念佛,不如及早求生淨土,不如及早辦妥生死大事。不要等到死後墮在地獄才來哀求超度。他們也曾經和我們一樣,自詡為念佛人,自認為修得很不錯,天真的誤會還有很多時間,盲目的樂觀能夠往生。理論上大家都知道臨終要見到阿彌陀佛才能跟他走,可是有幾個人臨終時能夠清醒?且不說臨終,就說睡覺作夢,我們連在夢境裡都主宰不了,隨夢境轉,臨終能夠主宰嗎?能夠保證不會糊裡糊塗被冤親債主拉跑嗎?
古德教導我們:「應當反覆考慮如果我今晚死掉該怎麼辦,從而對明日之後的事情漠不關心。」一心念佛。你我遲早要面對無常、面對生死,不如及早回頭,求佛救我!
錯誤之處,懇請師父上人及諸位善知識批評指正,不吝賜教,阿彌陀佛。慚愧弟子釋自了叩呈。
老法師:釋自了這篇報告很值得我們警惕,說的都是真話。羅馬下面的龐貝城,我去過了兩次,確實是叫人感慨無窮。火山是突發的,那個地方的火山距離這個城只有五公里,火山灰落下來之後,這個城就被活埋掉了。是突發的,所以裡面的人驚慌失措,我們從他的遺體上可以看得出來。
今天這個地球,災難不是突發的,不是沒有原因爆發的。佛經上常告訴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是眾生累積的善惡業之所感。災難能不能化解?答案是肯定的,問題是我們相不相信、肯不肯幹?真正相信,真正肯幹,確實能化解。今天這個世界,我們只要很冷靜的聽聽外面這些人,大人小孩、男人女人,你去留意觀察他,他想什麼、他說什麼、他幹什麼,你就明白了。如果他所想的、所說的、所幹的是負面的,那就感召來災難。如果所想的、所說的都是正面的,與五倫五常四維八德相應,與三皈五戒十善業道相應,好,他們這些人能夠化解災難,會帶給世界安定和諧。
現在讓我們感覺到的,是人心不善達到極處了,中國古人講的惡貫滿盈,這怎麼辦?惡貫滿盈就會感來大災難。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五毒所感的就是災難。貪心,這個念頭、行為感來的是水災,人在貪欲的時候會流口水,海嘯、洪水暴發是屬於這一類。火災,瞋恚來的,瞋恚感應火災,火災是包括地球上的火燒山,大面積的,很可怕。愚痴,所感應的是風災,颱風、颶風、龍捲風,時有所聞。傲慢,感應的是地震。懷疑,所感應的是山崩地陷,這個地突然陷下去,這個事情也常有。我們能夠把貪、瞋、痴、慢、疑這五毒斷掉,地球上這五種災難就沒有了。
我們要相信宗教上所說的。宗教是智慧,不是迷信。每個宗教的創始人,我們感觸到的都是佛菩薩的化身,所以宗教是一家,宗教是可以團結的。宗教出現在世間幹什麼的?是來救人的,都是聖人,像大乘經上所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在中國,現聖賢身。在印度,現佛菩薩的身。在歐洲,那個時候沒有交通設施、沒有資訊,所以佛菩薩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做種種示現。我們今天細細看他們的經典,經典上所講的大同小異,看出諸佛菩薩的慈悲,我們恍然大悟,所以宗教要團結。
宗教是人類不能缺少的,英國湯恩比博士說得很好,人類的歷史是先有宗教,後有文明。文明從哪裡來的?從宗教延伸出來的。沒有宗教的文明,它傳世不會超過兩百年,它就沒有了。中國的宗教就是儒釋道,根深蒂固。所以外國這些哲學家、歷史學家都認為,拯救現前的這個世界、這個社會只有中國傳統的文化: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提醒我們。
這兩篇文章可以放在我們這一次冬至祭祖特刊上,很有價值。現在誤會傳統文化的人很多。這兩篇文章很好,希望能多有一些人認識、認知。我們在這段時段當中,把傳統文化復興起來,要做出來,不做出來沒人相信;真正做出來,大家就相信了,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好,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