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六百八十一頁,從第三行看起:
「是故極樂國人,得聞種種法音,其心清淨,遠離分別,正直無邪,畢竟得如來平等口業,故曰平等」,經上講的『正直平等』。我們再看下面念老的集註,下面是《法華經科註》裡頭說的平等,「《法華科註》曰:平等有二:一者法平等,即中道理。二者眾生平等,即一切眾生同得佛慧也」,這是《法華經科註》裡頭的。下面念老給我們解釋的,我們看看,「蓋謂」,意思就是說:「一者,平等是中道之理體,一毛一塵無非中道,故曰平等」。平等是沒有分別,沒有分別,一切法都平等,真的是平等;分別是妄想。佛跟菩薩、跟眾生不一樣,為什麼?眾生用的是妄心,妄心就是阿賴耶識,八識五十一心所,有分別、有執著,這是六道輪迴心;把它擴大一點,十法界眾生心,迷而不覺。覺悟了,小的覺悟是聲聞、緣覺(阿羅漢、辟支佛),他對於法怎麼看法?對人怎麼個看法?眾生講的是人,他的看法跟我們看法不一樣,為什麼?他見思煩惱斷了,見思煩惱就是執著,他於一切法不執著了,他看到平等;我們對一切法執著,看不到平等,他能夠在一切法裡頭不染污,得清淨心。
修行修什麼?經題上明顯的教導我們,平等、清淨、覺,這個題是「清淨平等覺」。清淨心,小乘證得的,見思煩惱斷了;平等心是大乘菩薩,不分別了,不分別就平等,不執著就清淨。說的是十法界,沒能超過十法界。再向上提升,覺,覺就是覺悟,這個覺悟不是普通的覺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成佛了。所以佛陀是梵語音譯的,翻成中國的意思是覺者。覺是佛,平等是菩薩,清淨是阿羅漢。清淨,雖然還不平等,但是他已經不受干擾了。菩薩不但不受干擾,連分別心都沒有了。成佛,就是六根在六塵上,修行要在這裡修,要記住。佛陀教給我們的道理、教給我們的方法,我們要會用,在哪裡用?在處事待人接物上用。修清淨心,心本來是清淨的,本來沒有染污。我們現在有沒有染污?沒有染污,真的沒有染污,是你自己認為有染污,確實沒有染污。惠能大師開悟,見性了,他第一句話就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他證得了,確實沒染污。你要把它硬放在心上,就染污了。由此可知,像能大師這樣的人,他心裡有什麼?他是修禪宗的,他心裡什麼都沒有,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起心、沒有動念。跟人說話、談天,或者是講經教學,他們有沒有起心動念?沒有。我們今天有起心動念,有分別、有執著,標準的六道凡夫。
在日常生活當中,最淺的功夫,不放在心上,心裡頭什麼都沒有,什麼都知道。平常在入定的時候,入定不一定是坐在那裡,站著也能入定,走著也能入定,講經說法也能入定,「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誰?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最好的榜樣。一生講經四十九年,教學三百餘會,有沒有起心動念?沒有;有沒有分別執著?沒有。他東西怎麼講出來的?自性裡頭流出來的,隨著眾生的心,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不叩則不鳴,鳴與不鳴是平等的。這是事實真相,我們要懂。自性裡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有,有跟沒有劃等號。他要不要學?不要學,他就是標準的無師自通,他通了。我們今天確實也是無師自通的,可是我們有阻塞、有障礙,障礙住,它就不通了。障礙是什麼?起心動念是障礙,分別是障礙,執著是障礙;起心動念是無明煩惱,分別是塵沙煩惱,執著是見思煩惱,這些東西在作祟。把這些東西放下,就通了。放下執著,你就證阿羅漢果,開始通了,但是還有障礙,有分別的障礙,有起心動念的障礙。進一步,不分別了,升級,你是菩薩,不是聲聞了。菩薩再提升,不起心、不動念,成佛了。成佛,一切究竟平等。
經題好,這是修因。果報呢?經題上半部是果報,「大乘無量壽莊嚴」是果報,大乘是智慧,無量壽是福報,莊嚴是美好到極處。大乘從哪裡來的?從覺來的。清淨平等,覺,自然的,沒有絲毫勉強。平等,無量壽,是福報,心不平等這個人沒福,福薄;清淨,果報是莊嚴。你看三種因對三種果,《無量壽經》的經題是佛法的總綱領,裡面包含著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宗門教下,無所不包。你要問我,包不包括其他宗教?包括。其他宗教在哪裡?無量法門。八萬四千法門是講佛法裡面的,再擴大,無量法門就把所有宗教都包括在其中。所以古德有說,你悟了、明白了,哪一法不是佛法?基督教是不是佛法?是;《古蘭經》是不是佛法?是,通了。不通,哪一法是佛法?你每天念的《無量壽經》不是佛法,為什麼?妄想、分別、執著全有。那要什麼樣態度去念《無量壽經》?念《無量壽經》裡頭不能夾雜著妄想、分別、執著,這是真正讀經,讀經是修行。修什麼行?妄想、分別、執著不放在心上,這就是修行。心裡只有經文,從頭到尾好好念一遍。經文有沒有意思?沒有意思。沒有意思才能出無量義,十個人來問你,你給每個人講解的不一樣,個個人歡喜,個個人得利益,妙就妙在這裡。為什麼?他從自性流出來的。六道凡夫起心動念,那個心是阿賴耶,八識五十一心所,妄心不是真心,妄心流出來的是煩惱、是知識,真心流出來的是智慧不是煩惱,這不一樣。真心流出來的是清淨平等覺,我們不能不知道。
所以,怎麼才能入佛門?學佛的人很多,都在學校門外,沒進門。什麼是進門?小乘證得初果,入門了,小學一年級,別小看他,他是真正的佛子,大乘十信位裡面初信位菩薩。大乘,諸位知道,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釋迦牟尼佛辦學有次第的,不是隨便辦的。他老人家三十歲開悟,開悟之後就辦班教學,教一輩子,一直到入般涅槃,一生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第一個階段阿含,講了多久?十二年,佛法的小學,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小學,十二年。這十二年根扎下去,向上提升講方等。方等好比是中學,前面通小乘,後面通大乘,也就是小乘畢業了,給上大學做一個準備,八年,中學。八年以後,這就辦大學,大學講般若,講了多久?二十二年。世尊一生說法四十九年,這個課程佔二十二年,我們就知道這個課程是主要的課程,般若智慧。最後八年,《法華》。《涅槃》是遺教,一天一夜說的,臨終之前說的。《法華》八年,好比研究所,講什麼法?把菩薩提升成佛。方等把二乘(聲聞、緣覺)提升到菩薩,菩薩通過二十二年般若的薰習,幫助他們提升到成佛,成佛的《法華》。
我們要能看得出來,要能很清楚、很明白,我現在在佛法哪一個等級裡頭?連小乘初果都沒有,完全在門外。你沒有四邊看清楚,還自以為我了不起;周邊看清楚之後,你看我們多麼沮喪。為什麼初果、初信位的菩薩不能證得?凡是想證得的,先得放下,你沒放下;學得再多,一樣沒放下,統統在大門外旁聽的,沒有在課堂上課。放下什麼?我跟章嘉大師三年,第一天見面我就向他老人家請教一個問題。我相信佛,是方東美先生介紹的,他是個哲學家,我跟他學哲學,他為我講一部《哲學概論》,分作好幾個單元,最後一個單元跟我講的是「佛經哲學」,我從這入門的。以前誤會很深,以為宗教都是迷信、都是騙人的。方老師給我介紹,告訴我,釋迦牟尼,他沒有說佛,他說:「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我們學哲學不認識他,他是哲學家,從來沒聽說過。「大乘佛法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從這入門的。這麼多年了,今年六十四年了,這話六十四年前說的。這六十四年我又證明了,佛法不但是高等哲學,同樣也是高等科學。所以我有理由相信,二、三十年之後佛教不是宗教了,科學家承認。今天量子力學許多實驗報告,那個結論都在佛經上,佛經上比他的報告講得還清楚、講得還透徹,不能不服。你們費盡力氣,四百多年來發現的東西,佛三千年前就在經上記載得很清楚,佛法是大學問。
所以我遇到章嘉大師,我第一個就跟他請教:「佛法的殊勝我知道了,我非常嚮往,有沒有方法讓我很容易契入?」我這句話問了,大師看著我,我看著他,我們兩個眼睛對看,看了半個多小時。半個多小時說出一個字「有」,我就很興奮,不是沒有,有。這一個字說出之後,他又不說話了。什麼原因?我到好多年之後才明瞭那一天的狀況,我們年輕人心浮氣躁,心浮氣躁這種心態不能聽經、不能讀經,為什麼?聽不進去,你讀不明白。接觸佛法,要真誠心、清淨心、恭敬心,沒有這三心不能入門。所以今天談佛法,都在牆外、門外,沒入門。我們提出一個問題,老師馬上就給我們解答,為什麼等半個小時?等半個小時是等我那種心浮氣躁定下來。說個有,我們心就振動,這個毛病又起來,就不說了,再等。這次大概等了七、八分鐘,我的心定下來,才告訴我,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簡單的說,就是看破放下。
看破是什麼?了解事實真相。放下是什麼?不能放在心上,心是空的,心裡什麼都沒有。把一大堆的佛法放在心上,心染污了,被什麼染污?被佛法染污了,你怎麼能開悟?聽明白了,不要放在心上,心保持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是真心,阿羅漢、菩薩、佛就是這個心。我們聽了怎麼樣?一大堆的佛法都放在心上,把心染污了。那個佛法變成什麼?變成知識,不生智慧。我是好多年以後完全了解大師,當時不了解。大師確實行住坐臥都在定中,這是我們能看得到的,真的是經上講的「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行住坐臥都在定中,談笑風生也在定中。那就是以後我們得到的結論,不能放在心上,心上什麼都沒有。為什麼?一切法不是真的。《般若經》上說得好,「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是真正的佛法。你怎麼可以把它放在心上?現在哪一個人不把佛法放在心上?統統都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是常識,就是佛學常識。有沒有嘗到味道?沒有嘗到。有沒有入門?沒入門。不放在心上就入門,那怎麼?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
所以我們恍然大悟,證初果、證得初發心的菩薩(十信位裡頭的第一信,初信),要斷五種見惑。五種見惑裡頭頭一個,「身見」。誰能破身見?身不是我,身是什麼?佛法裡頭的名詞叫我所,是我所有的,不是我。像衣服,衣服是我所有的,不是我。誰能夠看得出來身體是我所有的,不是我?這個很有味道。身見沒有了,你的障礙才去掉,你才能入佛門,拖著這個身體入不了佛門。身體不是我的,身體是我所有的,可以入門。第二個要破「邊見」,邊見是什麼?對立。對立的反面就是平等。幾個人能放下邊見?邊見是二邊,我跟人對立,理跟事對立,大跟小對立,智跟愚對立。對立沒有了,對立是假的不是真的,迷裡頭有,悟了沒有,剛剛開始覺悟就沒有了,不是久悟,剛剛開始就沒有了。第三種,我們中國人講成見,某人成見很深,就是自以為是,在佛法裡面講「見取見」、「戒取見」。見取見是果上的成見,戒取見是因上的成見,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統統要放下,不能放在心上。最後一個叫「邪見」,邪是偏,偏見,錯誤的知見。總的來講五種見惑,這五種見惑放下,斷掉了,小乘初果、大乘初信,入門,真正釋迦佛的弟子,我們要知道。
世尊傳給我們淨土法門,淨土法門是八萬四千法門裡面一個特別的法門,很容易修,很容易成就。但是這個五種見惑關係很大,五種見惑的力量強,它障礙你,你不能往生。這五種見惑有,沒斷掉,但是很薄,念佛往生這個念頭很強,這個強超過這五種見惑,五種見惑不能障礙你,你能往生,這個道理要懂。淨宗法門易行難信,真難信。我跟同學做過多次報告,我學佛六十四年,講經教學五十七年,明年就五十八年,我什麼時候才相信淨土?大概講經三、四十年才相信,所以這難信之法我的體會很深。我是從教海裡面冒出來的,年輕喜歡大經大論,《華嚴》、《楞嚴》、《般若》、《圓覺》、《瑜伽師地論》、《大智度論》,喜歡這些東西。在這些經典上花了不少的時間、花了不少精神,最後想想,那些法門我們斷不了煩惱、證不到菩提,還是想想老師介紹的這個法門。李炳南老居士勸我學淨土總共至少有六、七次,苦口婆心,我回頭了。這個法門有把握,能去得了。其他法門,不要說別的,這五種見惑就破不了。我們這一輩子,這個東西理搞得很清楚、很明白,事上有進步,放下雖然不徹底,已經可以不受這個傷害;換句話說,心裡面還有分別,沒有執著了。分別是習氣,真正功夫成就,習氣都沒有了。阿羅漢還有習氣,辟支佛見思煩惱習氣斷乾淨了。
所以在哪裡修?在生活當中修,特別是在人事環境當中修。別人讚歎你,怎麼樣?不放在心上,毀謗你也不放在心上,障礙你、陷害你都不放在心上,若無其事。讚歎你的人,菩薩,毀謗你的人也是菩薩,陷害你的人也是菩薩,統統是菩薩,平等看待。是真菩薩,不是假的,為什麼?他來考驗你的,你真沒有把這個當作一回事,真的不放在心上。天天在考你,時時刻刻在考你,這叫功夫。看一切眾生,念佛的人看一切眾生都是阿彌陀佛,你說你多自在,這就離苦得樂了。怨親平等,真平等,跟誰平等?跟阿彌陀佛平等。二六時中,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別的東西進不去,這個念佛就有一點功夫了。
往生,蕅益大師說得好,能不能往生,全在信願之有無。我們相信,不懷疑。真的,千經萬論處處指歸。這是這麼多年來,學這些經教明白了,佛菩薩哪有欺騙人的?連阿羅漢都不欺騙人,世間正人君子都不會欺騙人,佛菩薩怎麼會欺騙人?所以經典裡面的話,句句是真言,字字是真經。念老這個註解,集註。經是會集本,註解也是會集的,他用了八十三種經論、一百一十種祖師大德的註疏來註解這部經,字字句句它都有出處,都用括弧標示很清楚。說明這個註解正知正見,不是凡人說的,都是修行證果的人說的;不是自己說的,都是祖師大德說的,高明!幫助我們生信心。我們要了解念老的用心,用心很苦。自己要來註這個,怕沒人相信,用這種方法。在這個時代,這個方法非常有效,叫人不能不佩服。
所以修行,講清楚、講明白了,就是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當中修行。修什麼?清淨平等覺,不執著是清淨心,不分別是平等心,不起心、不動念是覺。佛在經上字字句句勸導我們、誘導我們,我們要懂得佛的意思,要把他所講的不放在心上,在環境裡頭自然起作用;不是從阿賴耶識裡頭挖出來起作用,不是的,自性自然流露,沒有思考的,問什麼答什麼,妙極了,這是佛法。學佛的人在六道輪迴、在十法界,最重要的是出離心,對這個世間沒有留戀。我們的出離,現在道路處所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出離,到哪裡去?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幹什麼?親近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一生圓滿成就。成就之後,像阿彌陀佛一樣,教化遍法界虛空界一切佛剎裡面有緣眾生,我們學佛這樁事情就圓滿了。
所以這個平等很重要,法平等,萬法平等,眾生平等。現前的社會跟過去不同,跟十年前不同,跟五年前不同,現在科學的進步突飛猛進。湯恩比博士說得好:「要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講得好,真的,一點都不假。為什麼?大乘佛法、孔孟學說,講清淨、講平等、講覺。孔孟明心見性,他要不明心見性他說不出來。老莊也是明心見性,他能說出來「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這是見性人說的,不是見性人說不出。堯舜禹湯,你再往前面去看,統統是明心見性的人。我們再仔細橫的來看,看每一個宗教的創始人,結果發現什麼?統統是明心見性。摩西《舊約聖經》從哪來?自性裡頭流出來的。你細心去觀察。《古蘭經》,穆罕默德講的,穆罕默德不認識字,像惠能大師一樣,他開悟了,他講一部《古蘭經》,旁邊人把它用文字寫出來,這就成一部經。
《古蘭經》裡頭有「聖戰」,現在被人用錯了。聖戰什麼意思?新加坡的哈比哈山長老,回教裡面的大德,我們好朋友,我問他,他真的(因為他編了一套《古蘭經360》)把這問題找出來了,戰勝自己的煩惱習氣叫聖戰,是這個意思,不是叫你殺人放火。這個意思多好!孔子儒家的克己復禮,佛法的斷煩惱、長智慧,他們的聖戰是斷煩惱,把你的欲望克服,克服欲望、打敗欲望這叫聖戰。就是中國《大學》裡頭所說的格物致知,格物就是聖戰。格就是格鬥,物就是物欲,跟誰格鬥?跟你的欲望。你要戰勝你的欲望,這叫格物。格物之後,智慧就生起來,生智慧不生煩惱。致知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國治、天下平,儒家所說的,這不是大徹大悟的法身菩薩說不出來。所以仔細去觀察,經上講的沒錯,眾生是平等的,諸法是平等的。為什麼不平等?你沒有學會,你頂多學了半吊子,沒有學通,沒有學會。真正把它學透,原來是一樣的。
今天的社會,科學的進步出乎我們預料之外。現在的媒體,衛星電視台,手機可以收看,無論你在什麼地方都能收到。這過去沒有,沒有人能想到。資訊的發達,世界上無論哪個地方出了一點點小事情,全世界都知道。交通方便,從香港到英國,歐亞大陸,一個在東方,一個在西方,一天就到了。在過去坐船,坐輪船要坐三個月,現在大概十幾個小時就到了。怎麼辦?過去人說,我們地球村,沒錯,十年前是地球村,現在呢?現在不是地球村了,地球是我們的家,家園。我跟外國人往來,十年以前我跟他說,我們同是地球人,地球村,我們是一個村莊的人;現在我跟他講,不講村了,一家人,地球是一個家,一家人。一家人應該和睦相處,應該平等對待。
特別是宗教,我搞宗教搞了十幾年。一九九八年在新加坡搞宗教團結,這麼多年來有成就。圖文巴的宗教團結起來了,真的一家人,我們十幾個宗教在一起確實像兄弟姐妹一樣,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相關懷,互助合作,歡喜!讚歎,不拉信徒,無論你信什麼教都好。所以我們提出來,每個宗教有宗教的神,眾神一體,是一個神的化身。我們佛教講,統統是佛菩薩化身;基督教來講,連佛,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都是上帝的化身,好!所以不可以毀謗,毀謗不就毀謗上帝嗎?我們要毀謗上帝,那就是毀謗佛菩薩。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用什麼身,真的是這樣。一家人,不是一村人,是一家人,家和萬事興,我們都是有這個概念,「眾神一體,宗教一家,平等對待,和睦相處」。目的是什麼?目的希望社會安定,世界和平,這個地球上永遠沒有戰爭,社會上永遠沒有鬥爭,更進一步的,永遠沒有競爭。競爭不好,它有「爭」在裡頭,這字很可怕,競爭上升就是鬥爭,鬥爭上升就是戰爭,太可怕了。我們要把這個爭從內心裡頭連根拔掉,我們不爭,我們互助。所以平等在修行上比什麼都重要,佛重視,儒重視,道重視,這在中國,在其他宗教裡頭也都很重視。中國文化確實底蘊很深很厚,值得發揚光大。我們中國人喜歡,外國人接觸也喜歡。很多外國人接觸之後,比我們還要喜歡,真的不是假的,我們看了很受感動。
所以念老在此地說,兩個意思。「一者,平等是中道之理體,一毛一塵無非中道,故曰平等」,這就是萬物是平等的。「二者,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同得佛慧,故曰平等」,我們要相信,這句話《華嚴經》上佛常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跟這個講的一個意思。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跟佛平等,所以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我們要這樣看法。我們對佛恭敬,哪有對佛輕慢的?對待眾生瞧不起他,輕慢心對待,這不是學佛的人,學佛的人不能有這種心態,學佛的人知道萬法跟自己是一體。能大師講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從哪裡來?自性現的,自性生的。十法界依正莊嚴,六道輪迴是阿賴耶變現的。《華嚴》上說,「唯心所現」,是一真法界;「唯識所變」,是十法界、是六道輪迴,唯識所變。識是什麼?分別。心是什麼?心不分別。所以一真法界裡頭沒有分別,那個裡面無量壽、無量光,用光壽來形容它的美好,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極樂世界」,法性所現所生,沒有識變;釋迦牟尼佛的報土「華藏世界」,佛給我們講的密宗裡頭所說的「密嚴世界」,名詞不一樣,實際是一個地方,法性土。他沒有分別,他沒有執著,他沒有起心動念,所以平等。
底下解釋『善根』。「《小本》云」,《阿彌陀經》上說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個「少」是貫下去的,不可以少善根,不可以少福德,不可以少因緣;換句話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善根、福德、因緣具足,決定能生。這個「根」是比喻,像植物,有根它就能生長,能夠開花結果。這個根是善根,換句話說,所有一切善都是從這根生的。佛在經教裡面告訴我們,世間善,六道眾生的善是不瞋、不貪、不痴。貪瞋痴,貪瞋痴叫三毒,專生惡不生善,那是惡的根,叫十惡,十惡的根就是貪瞋痴。十善的根,不貪、不瞋、不痴,這就是十善的根。學佛要想修福德,這個惡根不能不拔掉。於一切法能放下,為什麼能放下?你不貪、不瞋、不痴了。瞋是什麼?得不到,怨恨。得到了,歡喜;得不到,怨恨,都是不了解事實真相。了解事實真相,貪瞋痴斷了,為什麼?「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包括身體都不可得,身體不是我,是我所有的;像衣服一樣,衣服不是我,人喜歡,可以脫下來送給人,身體不是我。有這個身體,應該利用這個身體,為一切眾生服務。服務的項目裡面,跟佛一樣,佛服務的項目是什麼?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幫助眾生斷疑生信,這就是佛的工作。用什麼手段?用教學。所以,沒有一尊佛菩薩不教化眾生的、不講經教學的,沒有。
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今現在說法,說法沒中斷。說了多久?十劫了,極樂世界一成就,佛就開始說法,到現在十劫,十劫沒有中斷,是真的沒中斷,是念念都沒有中斷,這個不可思議。我們這裡有上課還有下課,白天教學,晚上還可以休息睡覺,極樂世界沒有。極樂世界的人無量壽,極樂世界的人不需要飲食,極樂世界的人不需要睡眠,極樂世界沒有天黑,所以它的教學是真的不間斷。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晚上睡覺的時候有四個小時的休息,雖然他不是躺在地上睡,他們是打坐,這四個小時是休息,不說話的。極樂世界沒有這個現象,講經教學從來不中斷,這個我們要知道。極樂世界成就快,學習不中斷。無論想學什麼經,你心裡一動念,你聽到佛所說的就是這部經,就是自己想學的這部經,這個世界妙極了。
其他的世界,諸佛講經說法跟阿彌陀佛相彷彿,大致相同,為什麼我們不到別的世界去?不容易,要斷惑才能去。一定是見思煩惱斷了,證阿羅漢;塵沙煩惱斷了,證菩薩;無明煩惱斷了,才有資格進入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這個太難了。極樂世界不需要,極樂世界只需要你真信、沒有懷疑,你肯念幾句佛號,就能往生。往生到極樂世界在哪裡?它雖有四土之名,實際上都在一起,四土在一起。其他的諸佛如來,四土是分為四個地方,不在一起,見不到的,唯獨極樂世界四土在一起。所以往生到極樂世界,四十八願,本經第二十願說,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就是法身菩薩,就是實報土裡頭的菩薩。由此可以知道,往生到極樂世界,即使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到極樂世界的待遇享受跟法身菩薩平等,這是一切諸佛剎土裡面沒有的,只有極樂世界有,所以一切諸佛都勸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真正有善根、有福德,佛給我們做因緣,幫助我們往生極樂世界。講極樂世界這些經典,介紹極樂世界,這是幫助我們認識。認識之後,佛又幫助我們往生。這個機會決定不能放棄,其他的都是假的,這是真的。
「《彌陀要解》云」,蕅益大師的話:「菩提正道名善根。」菩提是印度話,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就是覺悟。覺悟是正道,你再不迷惑了,你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沒有一樣不善。迷了,善就不見了;覺悟,善就現前。迷的時候,我們都用煩惱,起心動念貪瞋痴慢疑,起這個心,動這個念頭,這不是善根。不瞋、不痴、不貪、不傲慢、不懷疑,對於正道,這是善根,叫菩提善根。下面引《圓中鈔》,《圓中鈔》裡面說:「執持名號,發願往生,方名多善根也。」《圓中鈔》,幽溪大師的註解,這是著名的阿彌陀經三大註,三種大註解。說得好,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善根,這是多善根。「《彌陀疏鈔》云」,蓮池大師所說的,說得更好:「執持名號,願見彌陀。誠多善根、大善根、最勝善根、不可思議善根也。」蓮池大師說得最好。
後面這一句念老總結,「彼土眾生因聞泉流說法,如上之不可思議善根悉皆成熟」,到極樂世界很快就成熟了。在這個世界上要磨鍊自己,順境不起貪心,沒有貪戀,惡緣不生煩惱。所以善人、惡人都是於我們有恩,他等於來考試我的,看我還會不會起心動念,看我是不是還會把這些東西放在心上。看到你,狠狠的把你臭罵一頓,甚至於打你幾下,你放不放在心上?放在心上,你是凡夫,該打該罵;你不放在心上,這一考試通過,你成就了。所以真正修行人,心目當中有沒有惡人?沒有。不但是善人,說老實話,說一切眾生都是阿彌陀佛絕不是過分,是真的不是假的,自己快樂,法喜充滿。所以學著把邊見破掉、身見破掉,為什麼?人家指著我罵,都指著這身,身不是我。好像我的衣服掛在那,他就罵那個衣服,他罵衣服我生什麼氣?把衣服當作我,那就錯了。他打、殺,把衣服撕碎,與我不相干,我這裡如如不動,這就是真的學佛了。還那麼認真去計較,完了,你學跟沒學佛沒什麼分別,錯了。這個道理要懂,要明白。極樂世界你看看,七寶池裡頭流水都說法。所以到極樂世界,六塵說法,統統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所以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六塵都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末後兩句說聞法的利益,『隨其所聞,與法相應』。我們看這兩句,「《唐譯》」的,五種原譯本裡頭《唐譯》的,「得聞如是種種聲已,獲得廣大愛樂歡悅,而與觀察相應、厭離相應…(乃至)涅槃相應」。「相應」是什麼意思?「即契合之義」。下面說,「相應者,譬如函蓋相稱也」,函是盒子,有個蓋,這個盒子跟蓋是相應的。我們只看到這個地方。極樂世界的大眾,聽到六塵講經說法,與自己的觀察的功夫相應,這個好,觀察相應是解門,就是章嘉大師講的看破,厭離相應就是放下,涅槃相應是圓滿。
譬如我剛才舉的這個例子,我們遇到善緣,順境境界,順境、善緣,緣是人事環境,遇到都是好人,好人稱讚你、歡喜你,沒放在心上,但是外面呢?外面不能不表示,不能像個木頭一樣,人情世故要盡到,心裡頭沒有,外面禮貌恭敬都做到,裡面如如不動,這是修行。畢竟我們現在這個環境是在人世間,人世間,人的禮貌要盡到,不能放在心上,這叫放下,面面顧到。要遇到逆境、惡緣,冤家對頭遇到了,看到你不順眼,把你臭罵一頓,把你批評得一文不值,你怎麼樣?恭恭敬敬,聽到了,聽完之後就離開了,沒有怨恨,沒有報復,如春風過耳,不放在心上,這就對了,不放在心上就是厭離。涅槃是寂靜、是真心,涅槃相應,真心相應,真心裡面沒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是妄心,真心不起心、不動念,這叫相應,這叫真修,這叫真功夫。我們要感恩,我們要把自己修行功德給他迴向,為什麼?他造業,他不知道、我知道,他造的善業,果報在三善道;他造的惡業,果報在三惡道,出不了六道輪迴。我們把功德迴向給他,他能不能得到?能得到。能不能受用到?現在不行,必須到有一天他覺悟,他懺悔了,他就得到。得到,他會感恩,他知道他錯了。所以凡事不能著急,時節因緣變化很大。
我們現在只看到一個地球,好像不大,實際上很大,如果我們看到整個宇宙,看到銀河系,銀河系是個大世界。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的教區,有多少銀河系?銀河系是個單位世界,一千個單位世界是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是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是一個大千世界。一個大千世界多少銀河系?十億個銀河系。你這樣看法的時候,你就看出它不一樣了,看到大地方了。我們這個小世界,在這個小地球上,太小太小了,在大千世界裡頭很小,一般人之所以看不起眼,我們生活在這個地區。
我們再看下面,念老引「《起信論》曰: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唯有實證,方能契入離念境界)」,這是真的。你不肯放下,這個境界你不能體會;你放下之後,你就能體會到。所以這法喜,譬如說遇到善緣有人讚歎你,你歡喜了,而且自以為是,這是煩惱起現行,你的定功失掉,你的般若智慧失掉了,生煩惱,善的境界。要是惡的境界,惡緣,有惡人來找麻煩,來毀謗你、侮辱你、罵你、障礙你、陷害你,不生煩惱,沒有報復的念頭,沒有怨恨的念頭,心裡頭不放在心上,感恩他,他來考我,看我忍辱到什麼程度,來測驗我忍辱波羅蜜的,是老師,是佛菩薩,不是壞事,好事。修行到一個程度,要天天禁得起考驗,禁不起考驗就回頭了,錯了,要禁得起考驗。
「又《華嚴論》曰」,《華嚴論》就是《合論》,李長者的《合論》,它裡面說:「一念相應一念佛,一日相應一日佛。」這講相應。一念,不要小看一念,用什麼心念,真心、妄心差別很大。真心念,無比殊勝功德,為什麼?你心清淨,沒有染污。妄心念,有染污,裡面夾雜著妄想、夾雜著雜念,這個一念不純。相應,是與真心相應,與阿彌陀佛相應。我念彌陀,彌陀念我,這叫相應。一日相應一日佛,這個功夫得力。不要小看這一句,這一句是念念相應念念佛,關鍵在相應。這個一日的功德很大,真的像佛經上所說的不可思議。
「今經云隨其所聞與法相應,深顯彌陀本願功德不可思議」,這是講在極樂世界。往生到極樂世界,沒有一個不是念念相應。相應沒有中斷,成佛快!這個功夫,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學。前面所說的順逆境界,順境逆境、善緣惡緣,我們統統都把它換成阿彌陀佛,這是念佛人。這個方法非常高明,統統得圓滿的利益。順境逆境,佛號沒有丟失;善緣惡緣,佛號也沒有丟失,佛號一句接著一句。像海賢老和尚,不一定要念出來,心裡只存佛號,除佛號之外什麼都沒有,這就叫一心不亂,這屬於事一心不亂,往生極樂世界生方便有餘土,超越凡聖同居土。今經云,這部經上說的,「隨其所聞與法相應」,這個法是佛法,與佛所說之法,沒有一個字不相應,沒有一句不相應,深顯彌陀本願功德不可思議。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諸往生者」,所有往生的人,包括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善根成熟」,怎麼成熟的?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成熟的,「所聞妙法悉能契會」,就是說在極樂世界,佛說法、菩薩說法、六塵說法,你統統能夠體會得到,你聽得懂,不但懂,你生歡喜心。而且怎麼樣?「躡解起行,行起解絕」,你能把所聽到的法,完全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極樂世界活動的空間大;不像我們這個世界,沒有神通,不能變化,居住在這個地方沒有交通工具就不能遠行。極樂世界這些全不要,六種神通具足。他們會不會出去逛逛?會。到哪裡去?到十方諸佛剎土去逛逛。他能變化,到十方世界去供佛,供佛修福,聽佛講經說法是修慧,他出去往外逛是福慧雙修。範圍多大?空間沒有止境,時間也沒有止境;換句話說,時間、空間在極樂世界不存在,沒有空間就是沒有距離,沒有時間就沒有前後。阿彌陀佛大會堂,佛在那裡講經沒有中斷,你在那裡聽經也沒有中斷。看到你坐在你座位上,但是你能夠變現無量無邊的化身,到十方世界去了。本身還在講堂聽阿彌陀佛說法,分身到十方世界去了,同時又聽到十方世界講一切經。這個地方到哪裡去找?找不到!
真想去,去得成,不是不能去。去到那個地方,保證你快速成佛,不需要很長時間。為什麼?學習的環境太好了。阿彌陀佛做大功德主,提供我們這麼好的環境。在極樂世界修行,誰是老師?阿彌陀佛是老師,一切諸佛是老師,成就你圓滿的福慧。同學都是阿惟越致菩薩,沒得找,要知道。真正相信,沒有絲毫懷疑,真正接受了,依教修行,信、願、念佛。不念佛,你就念煩惱,煩惱起現行。用這句念佛,代替妄想、分別、執著,不受外面境界影響。對外面境界明瞭,清楚得很,那是看破。這個境界干不干擾我?不干擾。大災難,大災難也不干擾,大災難正好自己往生。學佛的人沒有生死,真有災難,這身不要了,到極樂世界去。這個世界,人間,需要我的時候再來。不需要我的時候,他方世界有需要的。十方無量無邊世界,有緣的人很多,不是這一處,這要懂,到極樂世界全都明白了。
下面所說的,我們接著學,「忘照同時,能所不二。智與理冥,乃至種種所聞,悉能頓契,與法相應」。沒有一法不相應,為什麼?一切法從自性生的,明心見性,哪有不相應的道理?躡解起行,解是看破,行是放下。真正放下了,全明白了,還有沒有明白的相?沒有了。回歸自性,回歸常寂光,叫行起解絕,回歸常寂光了。忘照同時,忘是如如不動,照是清清楚楚。好像我們照鏡子,鏡子照得很清楚,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叫忘。都回歸到一,一真,一真法界,那一是真的,一裡頭沒有二。所以能所沒有了,看破放下都沒有了。看破是照,放下是忘;看破是能,放下是所。智與理,智是能照,能見能照,理是一無所有。乃至種種所聞悉能頓契,所聞、所見、所接觸的,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完全回歸自性。與法相應,沒有一法不相應,統統是自性變現。自性變現的,都沒有放在心上,這是如來果地上境界。等覺菩薩還差一點,習氣沒斷。十地菩薩與法相應了,原來法就是性,性就是法,能所不二。什麼是自性?隨拈一法,沒有一法不是自性,法法皆是,法法皆如,所以沒有染污、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是圓滿大涅槃的境界。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