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學生:尊者師父上人慈悲、諸位善知識慈悲,阿彌陀佛。慚愧弟子自了冒昧報告的題目是:世間沒有雙全法——捨棄今生(一)

  常常說念佛要萬緣放下、萬緣放下,萬緣放下如果聽不懂,古大德換了一個詞比較易懂,叫捨棄今生。

  一、兩個著名公案

  (一)阿底峽尊者在印藏弘法事業圓滿,即將示現圓寂之時,有一位弟子請教尊者:「上師圓寂後,我將閉關修行。」上師並不滿意。弟子又說:「那講經說法呢?」上師仍不滿意。弟子再問:「我一邊說法一邊修行如何?」上師仍如前面一樣否定。「那麼,弟子應當如何行事?」尊者回答說:「捨棄今生!」指捨棄貪執此生的心。

  (二)一位僧人正在轉繞寺院,種敦巴尊者語重心長的說:「你這樣轉繞當然令人高興,但若能獨自修習某一法門則更加令人開心。」僧人心想:也許頂禮可以討得歡心吧?於是,就開始頂禮。誰知,尊者仍然如前面一樣的勸誡。僧人又嘗試了念誦及觀修,得到的仍是同一答案。他無計可施,只得詢問道:「那麼,我該如何是好呢?」尊者毋庸置疑的回答:「捨棄今生!捨棄今生!捨棄今生!」

  修行人有無所得,先看他有無捨現世心,有則入於修行人的行列。所以法本無過,而過在於行人之能否轉變其心。捨現世心,並不是徒具外形,而是重在內心。內心所應捨的,總而言之,不過世間八風而已。世間八風,總攝為名聞、衣、食三者,亦非必須遠拒,不過心不應貪執追逐而已。

  二、為何要捨棄今生

  (一)如同雜毒的美味般,乍一品嘗,香甜爽口,但緊接著便是毒性入身的痛苦。同樣,本質上是苦諦的所謂今生圓滿,表面上看來似有安樂可享,但實際上若貪著這虛幻不實的假相,結果只能是備受欺誑以至摧毀清淨善根。因為它就像一副漂亮的金手銬,雖然看起來金光閃閃,但若戴上去,便會被緊緊束縛,無有半點自由。在這個世間不知有多少人被巨額的財富、顯赫的名聲等一副副光亮的「金手銬」所緊緊束縛,從而令自己的心不能與真正的安樂之因——正法相應。它又像具有魔力的迷幻藥,服用之後,便被其支配得顛顛倒倒,無有半點智慧。放眼世間,凡是極其熱衷今生圓滿的人,心中除圍繞名利所轉動之外,又怎會有清淨的世出世間智慧?

  如同芭蕉樹,外表看起來碩大、堅實,但稍經剖析,便空空如也。同樣,無智之人,將希望寄託於表面上似有安樂的所謂今生圓滿之上,便如同水中撈月般,畢竟無有實義可得。此今生圓滿的欺誑性還在於如同鹽水,看起來好像能解渴,但其實愈喝愈渴,永遠無有滿足之時。

  如是便知:世間法是痛苦的本性,所以要厭離。

  (二)從另外一個角度講,之所以要捨棄今生,是因為貪著今生是解脫道的最大障礙,也是一切罪業的來源。

  1、貪著今生是解脫道的最大障礙

  若專注於今生圓滿的追求,則勢必會將絕大部分的時間、精力用於功名利祿、榮華富貴等的求取中,這樣又能有多少時間用來修行?即使稍有時間可以支配,但由於心早已被雜染的世法所束縛,又怎能與解脫道相應?因為脫離以出離心攝持的任何身心所作,都不可能積聚與解脫道相應的善根。並且,若僅貪戀今生,則包括後世獲得人天安樂的善根都不會有。所以,被今生圓滿所束縛的人身是可憐之至的無暇人身,無有希望解脫,叫做「息滅解脫燈」。

  華智仁波切云:「今生世間的一切瑣事,將導致現在與將來無法從輪迴的痛苦中解脫,所以應該斬斷今生的繩索,修持後世的菩提。今生的父母、親友、財產受用皆要如唾液般捨棄,衣服、飲食等應當隨遇而安,知足少欲,唯一修持妙法。」

  2、貪著今生是一切罪業的源泉

  為今生圓滿而求取的人,任何罪業都會毫無顧忌的去造作。如為獲取物質財富,在強烈貪心的驅動下,會千方百計乃至不擇手段的將他人的錢財攫取到自己的囊中。在此過程中,不要說造下綺語、妄語等惡業,甚至於不惜將自己擁有財富的快樂建立在他人傾家蕩產的極度痛苦的基礎之上。若求取不到,便大動瞋心,以至想方設法欲將障礙剷除。同樣,為了名聲、地位及男女感情等,身口意三門亦全部圍繞罪業而轉。所以,若沉醉於追求今世圓滿,則舉心動念無不是罪,結局只有墮入三惡趣。所以應看破今生、厭離今生而少欲知足。

  古德說:「使我們今生、來世蒙受痛苦的一切禍根,就是對今生的貪執,所以必須削減對今生的貪執。如果喪心病狂地追求今世的安樂,其心就絕對不會快樂,即使忙忙碌碌、東奔西跑、疲憊不堪也於事無補,甚至痛苦、罪業、惡言也會不約而同的降臨。因此,應當將氾濫成災的貪欲之念驅之門外,如果能將貪念趕盡殺絕的話,幸福安樂的生活將從此拉開帷幕。因此,若想讓今生來世都獲得快樂,至少應從心底生起什麼也不貪求、什麼也不蓄積的心念。不欲獲得是最殊勝的獲得,不念名聲是最殊勝的名聲,不趨讚譽是最殊勝的讚譽,不求眷屬是最殊勝的眷屬。如果誠心想修法,就必須讓心依於貧窮,貧窮乃至死亡。一旦生出此種念頭,則無論天、魔、人都不能侵犯。如果不遺餘力的算計今生,則只能自取其辱,不但自己品嘗自己釀成的苦酒,還要承受他人的譏諷,來世還須奔赴惡趣去感受無邊無際的痛苦。」

  三、世間沒有雙全法

  世間法、出世間法不可兼得。捨棄今生,包括今生的財富、名聲、地位、家庭、事業、情感等。總之凡屬於今生的一切圓滿,都須要從心裡割捨,否則便無法通過修習佛法而趨入解脫正道。古人云:「世上哪有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既要學佛修行又要追求世間八法的打算只能說是妄想而已,做為佛子,當繫念我佛昔日為尋求真理救度眾生而辭親割愛、捨棄一切世間圓滿毅然出家修行的功德。

  要求往生,必須捨棄今生;要往生極樂世界,必須放下娑婆世界。魚和熊掌不可能兼得,放不下娑婆就決定生不到極樂。我遇到一些人,大概因為我專修念佛的緣故,大家可能為了安慰我、迎合我,都跟我表態:「師父,我什麼都不要,我就是一心念佛求往生。」話是說得很響亮,真的,說起念佛的道理他比講經的法師還滔滔不絕。可是觀察他的行為,怎麼對娑婆世界戀戀不捨?整天圍繞著今生的一切在團團轉,哪裡有顧及來生的頭面?哪裡有一點要往生的氣質?那是假話!千次萬次說求往生,沒有一次是發自內心的真求。所以後來再有人跟我說他決志求生,嗯,我跟他笑笑,我不輕信。

  「極樂世界很美好,我也想去,什麼時候求呢?等快要死時再求,現在且先忙碌世間的事業」,這是很多人的想法和做法。極樂世界是要,但是是將來、很久以後的事。目前呢?目前先擁有娑婆,這是普遍的心理。這樣能不能往生?非常危險!這個不是真信切願。真信切願是什麼樣?現在就求往生!念念求往生!你能知道你什麼時候臨終嗎?無常說來就來,從不預告。你能保證你臨終時一定清醒嗎?所以,不能等到臨終再放下,不能等到臨終再求往生。

  有人說,謝總的父親一生沒念佛,只是臨終前念了兩個小時就往生了,我也學他等到臨終再念。說這樣的話真是大言不慚,自不量力。古人說,「此等僥倖,萬萬人中無一個半個」,你只看到他臨終念兩個小時,你怎麼知道他過去世與淨土有多深厚的因緣?因此,謝總的父親不是我們的榜樣,我們學不來,有此想法的人還是不要投機取巧,到頭來弄巧成拙。

  如今有些人覺得,修法不需要絲毫苦行,不需要放下,在成辦今生俗事,享受幸福、快樂、名譽的同時,也能修成正法。其實,怎麼會有如此兩全其美的好事呢?對每個人來說,出世間法好的,世間法肯定不好;世間法好的,出世間法肯定不好。自以為二者兼而有之的那些人,只是世間法比較突出而已!凡是想世出世間法一舉兩得的人,就好像認為有兩個尖端的針可以縫紉;或者水火可以放在同一容器內;以及可同時乘騎向上向下行馳的兩匹馬一樣,顯而易見,這種情況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

  清朝有個百不管老太太,杭州人。她曾經到孝慈庵請問道源和尚說:「要修什麼法門,就能這輩子一定脫離苦海呢?」和尚說:「沒有比念佛法門更好的了。然而念佛不難,而難在能持久不斷的念下去。持久念不難,而難在能一心不亂。如果妳能夠一切都不管,很專心的持佛名號,很至誠的發願求往生的話,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就會來接引妳,那時妳就能夠脫離苦海了。」老太太很歡喜的拜謝。

  回去之後,她就把家事都委託給兒子和媳婦。她自己闢了一間佛堂,專心在裡面修行。一年多之後,又來問和尚說:「自從蒙您的開示之後,弟子就捨棄了家務事,專心念佛。我自問自己,也可以算得上是持久而不懈怠了,但是卻很苦惱沒有辦法一心。師父您是不是有什麼方法,可以教我的呢?」和尚回答說:「妳雖然拋卻了家務事,可是仍然心頭牽掛著兒孫等眷屬。如果這個愛根不拔去的話,如何能夠一心不亂呢?妳現在要加緊用功,先把對眷屬的愛根拔掉,將一切都放下,然後就能夠得到一心了。」老太太嘆息道:「師父您說得對極了。我雖然身體不管事,心裡頭卻不能不管事。從今以後,我當真要百不管了。」

  於是她就更加精進,當愛心偶然起來的時候,她就默念百不管這三個字,來把愛念驅除。有時候家人向她請問家務事,她也用這三個字來回絕。於是「百不管」的名號,就在親戚朋友間流傳開來了。這樣又過了一年多。有一天,她到庵裡去向和尚道謝說:「師父您真的沒有欺騙我,弟子過幾天就要西行了。」數日之後,她就無疾而終了。這是嘉慶初年的事。

  世出世間法不能兩全的公案很多。往昔所有的成就者,都是將今生的瑣事拋於腦後,歷經苦行、精進修持而獲得了成就。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在成辦現世俗事的同時,順便修行而成就的。

  四、六祖的「佛法不離世間覺」

  有人會問:世出世間法不能兼得,那怎麼理解六祖的「佛法不離世間覺」呢?其實,這句話可以從兩方面解釋:對上等修行人而言,他們獲得成就,並具有極高境界,雖已看破一切,但因悲心推動,還會以世間法度化眾生,這是菩薩的不離世間法;而我們凡夫人修行,因為不能純粹的修出世間法,所以在做中下等修行時,仍可以兼顧一部分世間法,儘管不一定能即生成就,但也會為來世積累資糧。

  五、貪著今生非行者

  古德說「貪著今生非行者」,貪戀、執著今生的人不是修行人。衡量一個人是不是修行人,看他內心是否放下對今生一切事物的貪著?他所作所為是為今生還是為來生、為生生世世考慮?如果沒有為未來生生世世的利益去努力奮鬥,那就不是修行人了。

  有人請教阿底峽尊者:如果以貪著此生的幸福安樂、恭敬利養等念頭行事的人們,其後果將如何呢?「將僅僅獲得此等後果。」那麼來世又將如何呢?「將深墮地獄、餓鬼及旁生三惡趣。」

  貪著今生,貪著今生暫時的利益,就不是修行人,其他的都無法衡量自己是否是修行人。認為自己皈依時間長,學佛時間長,已經成為老居士、老菩薩了。沒有用!自己學佛、修行的目的是什麼?行住坐臥的過程中,腦海裡主要想的是什麼?大部分的精力、注意力放在哪裡?是放在獲得今生暫時的利益上,還是完全為了後世以及生生世世的利益,為了往生淨土不退成佛?這就是標準。拿這些標準來衡量自己,才能分辨自己,認定自己。

  我們打從內心最深處,慎重的省思這一生的境況。無始以來的輪迴,直到現在還沒有終止,雖然流轉生死無數次,多生多劫經歷種種苦樂,我們卻始終沒有從中獲得絲毫利益。雖然現在我們獲得這麼難得的閒暇和幸運,可是,直到目前都是這樣空洞而無意義的虛擲生命。「信願持名,求生淨土」,才是盡未來世安樂之本。

  你看起來很精明能幹,不過,只要還執迷現世表相的兒戲,就是傻瓜!我們會束手無策的突然被恐怖的死神吞沒,毫無希望,無法苟延殘喘。這將會發生在我們身上。

  六、幾年前、幾年後如是,臨終仍如是

  今年我們有一位同修去世,意料之外卻又是意料之中。他是殘疾人,曾經動了九次大手術,失敗,一半的器官歪掉,口斜眼歪。醫生不抱希望,讓他回家。他也知道自己日子不多,有人介紹他念佛,沒料這一念八年,他竟然奇蹟般的活下來。念佛把身體念好了,於是開始懈怠,最近六年不願意念了,尤其生命最後那段日子,聽力、視力都基本上失去,身體疼痛,心也散亂,佛號完全提不起來。走時死不瞑目,肚皮發熱。不到四十歲。

  幾年前,他看到我的牆上貼著一張字,「棄絕一切今生的希望和念頭,唯求往生」。他很誠懇的勸導我說,「師父,你不要這麼悲觀,不要這麼消極……」。在他認為、一般世間人也這麼認為,「棄絕一切今生的希望和念頭」是悲觀、消極、厭世的心態,他不知道,這話是祖師大德的智慧。偉大的馬爾巴尊者對他內心最器重的弟子密勒日巴的訓示,「棄絕一切今生的希望和念頭,專心精進修行。」馬爾巴尊者送別密勒日巴,臨走囑咐他:「孩子啊,除了究竟成佛之外,任何事都不能算作最上的供養、究竟的報恩和真實的利他事業。如果沒有成就,縱然長壽百歲,也不過是活著多造一點罪業而已。所以你要捨棄今生一切的貪著和對塵世的愛戀,莫與那些兢兢於世間俗務的人來往,莫談無意思的閒話,要一心努力修行啊!」密勒日巴捨棄今生苦行的故事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修行人。

  修行人和世間人的心態總是有根本的區別。祖師說「平生只有西歸願,肯為他緣負此心」的大智大慧,世間人無法理解。這位殘疾的同修,幾年前從他每次發給我的資訊,能明顯感覺到他世間心不死。世間心不死,道心不活。雖然他身體已經不行了,但是對這個世間還抱有很多幻想,充滿憧憬,覺得這個世間很美好。每次勸他念佛了生死,他總會扯回世間話題,說一些冠冕堂皇的貌似修行的世間話。是的,他還年輕,如果他不生病的話,他會跟一般的世間人一樣愛好輪迴,熱衷於輪迴的事業,他不會心甘情願的過這種念佛聽經的枯燥日子。當時從他發的資訊我知道他照這樣下去沒救了——不能往生。嘴上說求往生,內心深深陷在今生的泥潭中拔不出來,口是心非。這個身體終歸要死,遲早的事,身體死了神識往哪裡去?這才重要。他早就知道自己在等死,醫生已經給他判刑,但是死到臨頭還不緊不慢的。最終就是蘇東坡大學士臨終的悲劇:「西方是有,但我使不上力」。

  這位同修走了之後我常常想起他,警策自己念佛,否則他的今天就是我的明天。幾年前已經明擺著無可救藥了(指道業上無可救藥,不是身體上),幾年中他仍是老樣子,不肯拼搏一番,所以結果也明擺著:該怎麼輪迴還是怎麼輪迴。幾年前如是,幾年後亦復如是,臨終仍如是。這是我跟大家匯報的重點!幾年前往生沒有把握,幾年後仍然沒有把握,臨終的時候還是沒把握。多少人在這種模式中死去?太多了!我們大部分人現在就處於這種狀態:往生沒把握的狀態,日暮途遠的狀態,甚至也是無可救藥的狀態,剩下的時間不多,要不要拼一拼?無量劫就拼這麼一回!今天我沒有把握往生,到臨終的時候,是否依然沒有把握?但願不要如此。

  多問問自己:照我今天的狀態,我能往生嗎?這一天空過了,天天如此,這一年便空過;這一年空過了,年年如此,這一生便空過。空過的定義是什麼?沒有取得往生的把握,就叫空過。上半生,已經空過了;下半生,我們仍然要空過嗎?之前十年,已經空過了;接下來十年,我們仍然要空過嗎?過去的一年,已經空過了;接下來的一年,我們仍然要空過嗎?空過的結果太可怕:隨業流轉,受苦無量。

  每天晚上睡覺之前,都要反問自己:今天我有沒有求往生的念頭?今天我動過求往生的念頭嗎?我們常常太忙,忙得把生死大事、往生大事徹底忘卻。我們習慣於沉浸在各式各樣的以今生為主題的一系列瑣事中來消磨時間,習慣於用各式各樣的與生死無關的不急之務來掩蓋念佛求往生的大事。糊糊塗塗的活著,不知活著幹什麼;糊糊塗塗的死去,不知死後去哪裡。從古至今多少人這樣走過?無數。

  七、二者必取其一

  我們冷靜思考一下,在世間上只有兩條道路可供選擇:一條是沉沒在輪迴的生死苦海之中,在這條路上我們已經經歷了無數次生生死死的轉換;另一條道路就是從六道輪迴中脫離出來的解脫之道。除了這兩條道路之外,再也沒有第三條道路可供人選擇。夏蓮居老居士說得很清楚:「不念彌陀念六趣,非歸淨土歸娑婆,兩條道路分明甚,背佛趨魔奈爾何?」不是極樂,就是娑婆,兩條道路任君自選。

  學佛不是遊戲遊戲、消遣消遣,求求福報,拜拜平安,搞一點慈善,就叫學佛;不是敲鑼打鼓吹笛子,鬧鬧哄哄作佛事,爭著當功德主去拈香,就叫學佛。那差得太遠了。捨棄今生是修行人的第一關,釋迦牟尼佛首先為我們做出榜樣。回顧古往今來所有前輩大德們的事蹟,就會發現他們都是沿著同一條足跡走過的。我們應當對此審慎思惟,如果能捨棄今生,則絕對不可能不幸福。反之,如果不能看破今生,而企圖得到幸福快樂,簡直是痴心妄想!

  所以,無論如何都應將未能捨棄今生之念,視為擦屁股的石頭(以前用石頭、木片、竹片擦屁股)一般,刻不容緩的將其拋棄。

  省庵祖師說得真乾脆:「盡掃萬緣如涕唾,憑將四字作資糧。」今生的一切美好,都如同擦鼻涕、吐口水一樣毫不猶豫的拋棄,阿彌陀佛保送你永脫輪迴,不退成佛。

  錯誤之處,懇請師父上人及諸位善知識批評指正,不吝賜教。阿彌陀佛。慚愧弟子釋自了叩呈。

  老法師:自了法師這一篇報告告訴我們,是真誠的奉勸,讓我們大家各自自了,很難得。自了實在說並不難,就在放下。為什麼放不下?章嘉大師告訴我,沒看破。真看破了,哪有不放下的道理?看破是什麼樣子?看破是對於事實真相完全了解,明白了。明白、了解又是什麼樣子?全是假的。《金剛經》上說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世出世間法能得到嗎?世間法得不到。現在量子力學家為我們證明了,所有物質現象、精神現象(就是念頭)全都是在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的波動所產生的幻相。這些幻相實際上存在的時間,要記住,是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也就是說明一秒鐘,無論是物質、是念頭,都已經發生過二千二百四十兆次,假的。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法畢竟空,無所有,不可得」,佛給我們說得這麼清楚、這麼明白。這些經文我們都能記住,也都能夠念得出來,事實怎麼樣?事實我們對這個沒放下。老師告訴我,我也常常在告訴大家,真正修行看破、放下在哪裡?在生活當中,在工作當中,在處事待人接物當中。放下什麼?總而言之,統而言之,大乘經教上教我們,放下起心動念,你就是佛。眼見色,耳聞聲,見色、聞聲清清楚楚明明瞭瞭,那是自性般若的照見。我們是照見了,但是無量劫來的煩惱習氣沒丟掉。所以雖然照見,那裡頭有妄想、分別、執著,這就錯了,這就是搞輪迴。要知道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就是搞輪迴。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面要練,練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裡面有三個層次,不起心不動念是佛;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是菩薩;還有分別,沒有執著,那是阿羅漢。所以說阿羅漢看破了,小悟,他不執著,習氣沒斷,能夠脫離六道輪迴,出不了十法界。

  我們用什麼方法來做這個功夫?這是淨宗無比殊勝,我們用一句佛號,見色,阿彌陀佛;聞聲,阿彌陀佛;鼻聞香,阿彌陀佛;舌嘗味,阿彌陀佛,什麼都是阿彌陀佛,這是淨宗法門。一切歸阿彌陀佛,最後結果什麼?最後是往生極樂世界,到了最後阿彌陀佛來接你。八萬四千法門,這個方法最簡單、最清楚、最有效果,一切眾生遇到了都有把握。如果我們念佛,沒有能夠把妄想、分別、執著念掉,那不叫念佛,為什麼?念佛的效果沒收到。至少我們從最下面開始,要把執著放下,不執著了,就是自了在此地,這個報告裡面所說的,把六道輪迴放下,把生死心放下。這個很重要,也就是他這裡講的捨棄今生,要把這個放下。再提升到第二級不分別,不分別就是菩薩,不執著是阿羅漢,不分別就是菩薩,向上升一級了,大悟。阿羅漢是小悟,菩薩大悟,最後提升到不起心不動念,徹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叫真念佛,這叫真功夫。一定要把這一句阿彌陀佛緊緊的抱住,決定不放鬆。

  初學的時候,也許有很多老同修,雖是學佛很久了,不得力。怎麼不得力?佛號常常斷掉,常常念念念念忘記掉了,這就不得力。要向海賢老和尚學習,一句佛號九十二年不拐彎,九十二年未曾丟失,所以你看他往生多自在。九十二年當中見過極樂世界,見過阿彌陀佛,不止一次,很多次!信心十足,毫無懷疑。他是老實人,他不會欺騙我們。他所表的法我們要相信,我們要能接受,我們就有福報了。這是在我們這個時代,夏蓮老為我們會集大經,黃念祖老居士給我們做集註,海賢老和尚給我們做榜樣,修學的榜樣。在世間,老和尚在世間,行世間法又不離出世間法,兩者兼而得之。他怎麼兼而得之?念佛往生絕不放鬆。這個念頭要讓它永遠相續,世間事情是虛幻的,不是真實的,過眼雲煙,不放在心上,這就對了。阿彌陀佛放在心上,其他的統統不放在心上。法喜充滿,快樂無比,年歲大了,往生極樂世界愈來愈近了,愈來愈歡喜。世緣要看淡,要全部放下,不要再管了,心上不裝這些事情,有很好,沒有也很好,沒有一樣不好。

  自了法師這份報告,我們可以放在網路上,希望同學們多多看幾遍,認真來學習。看破、放下,功夫才能得力。看破幫助你放下,放下幫助你再看破,這是早年章嘉大師教給我的。好,我們再看下面的,劉素雲居士的報告。

  學生:法雨惠群生——遵師教誨不走樣 淨土法門要弘揚。

  一、二十五年學佛路 三段歷程各不同

  第一段路(一九九一年—一九九九年),這九年學佛,用一句話概括,叫做沒上路。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九年學佛,我對什麼是佛教,什麼是佛法,什麼是佛,都沒有明確的認識,處於一種朦朦朧朧的狀態;什麼宗門,什麼教下,什麼法門,我更是一無所知。那九年所謂的學佛,就是東跑西顛,盲修瞎練,所以我說那九年學佛根本沒上路。

  可是說來很奇怪,儘管學佛沒上路,不知為什麼,那幾年讀誦、抄寫的大經不下十幾部,而且都是大乘經典。至於為什麼要讀誦,為什麼要抄寫,當時我自己也不知道,包括我後來用原稿紙寫了一百零八本阿彌陀佛也是這樣的。

  第二段路(二OOO年—二OO九年),這十年學佛,用一句話概括,叫做上了路。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就是在二OOO年那一年,我有緣得到了一本《無量壽經》會集本和一套《無量壽經》光碟。用我的話說,結緣無量壽,一發不可收。從那以後,我就專讀《無量壽經》會集本,專看《無量壽經》光碟,專念阿彌陀佛名號。也就是從那時起,再也不東跑西顛了,再也不盲修瞎練了。當然這裡也有生病的原因,身體狀況也不允許我出去跑了,這可能也是佛菩薩的安排吧!十年的聽經念佛,我的心定下來了,學佛上了路。

  第三段路(二O一O年—二O一五年),這六年學佛,用一句話概括,叫做學佛對了路。我自己的感受是,這六年學佛,是我二十五年學佛進步最快、收穫最大的六年,尤其是最近的三年更明顯一些。不知道我這麼說是不是不謙虛?但這是我真實的感受,我必須把我真實的東西告訴大家。為什麼這六年會是這樣的?我的體會是:八見恩師面,諄諄教誨咱,教我修淨土,老實把佛念;一部《無量壽》,牢牢記心間,言傳加身教,親自做示範,我發大誓願,隨師回家園。

  二O一O年前,我雖然聽師父上人講《無量壽經》已經聽了十年,但我從來沒有想過我要去香港見師父,連這個念頭都沒起過。到了二O一O年,機緣成熟了,我去香港見了師父,那種感覺和沒見到時完全不一樣了,師父那種場能的極大攝受力、親和力是我在此之前從來沒有體會到的。我從師父那裡親眼看到的,親耳聽到的,讓我知道了什麼是真正的修行人,什麼是真正的高僧大德;讓我知道了應該怎樣做人,應該怎樣做一個修行人。我一點一滴的向師父上人學習,再一點一滴的把從師父上人那裡學來的東西落實在我的生活中。向師父上人學習很重要,落實就更加重要了。所以我說,這六年學佛對了路。

  上面,是我二十五年學佛路的三段歷程,不管是經驗也好,還是教訓也好,我都願意如實的和同修們交流分享,希望我的經驗供你們借鑑,希望我的教訓能夠讓同修們在修行的道路上少走彎路。我願做同修們修行路上的鋪路石,並盡我所能,把路鋪得更平坦些。

  我為什麼要和大家說我學佛的三段歷程?這緣於一位同修的來訪。前段時間,一位同修帶著她的丈夫來到我家,她自我介紹說,她是某醫院的院長,她丈夫是省政府一名機關幹部,還有一個正在上大學的女兒。第一次見面,她給我的第一感覺是滿臉憂愁,心煩意亂,眼神遊移不定。剛一坐下來,她就滔滔不絕的訴說她的種種苦衷,語速極快,像連珠炮似的,根本沒有別人插話的機會。我看著她的眼睛,靜靜的聽著她的訴說,就這樣說了大約半個小時,她終於停下來喘口氣了。趁著這個機會,我遞給她一杯水,對她說:別著急,先喝口水,歇一歇再說,您今天不管有多少話要對我說,我都會聽下去的,感恩您對我的信任,把這麼多知心話兒說給我聽,真的謝謝您。聽我這麼一說,她的情緒立刻緩和下來了,不好意思的對我說:劉老師,真對不起,給您添麻煩了,可是不知為什麼,我的這些話就是想對您說,我知道您會理解我的。我對她說:我真的理解您,我不是劉老師,我是您的大姐,姐妹連心嘛。一下子把我們的感情拉近了,我看見她笑了,但眼睛裡帶著淚花,這是她進屋以來的第一次笑。

  我把她所說的煩惱梳理一下,大概有這麼幾種:

  第一種煩惱,她學佛二十多年了,學得很苦很累,一點法喜沒得到,反而覺得愈學家裡愈亂,愈學不順心的事兒愈多,覺得學佛不靈。

  第二種煩惱,課程多,每天只要有一樣課程完不成,她就煩惱不已。她的課程實在是多,每天誦經、持咒不下十幾種,除此之外,還要念一種叫小房子的東西。這個我沒有聽懂,不知道她所說的小房子是什麼。我問她為什麼要念這個?她說念小房子很靈。

  第三種煩惱,丈夫和女兒不學佛讓她煩惱,她想讓丈夫和女兒和她一樣學佛,但丈夫和女兒不聽她的。她丈夫說,就妳學佛學成這樣,打死我也不學佛。

  第四種煩惱,女兒處男朋友不合她的心意,她千方百計想拆散他們,但沒拆散得了,這讓她十分惱火。

  第五種煩惱,工作上的諸多不順心,人事關係的不和諧等等都是她煩惱的因素。

  我幫助她把這幾種煩惱逐一進行了分析:

  第一種煩惱的根源是求不得,她是帶著有所求的心來學佛的,換句話說,是求佛保佑的,認為我一學佛,家裡一切都順,萬事如意。這是典型的理不明,不知道為什麼學佛,不知道怎樣學佛。真正的學佛是把佛陀的教誨學明白,然後再把佛陀的教誨落實在自己的學習、生活、工作中去,這是真正的學佛。不是佛保佑你,是你明白了佛陀的教誨,你的智慧現前了,你自己就保佑你自己了。人生的一切煩惱和痛苦,說到底就是欲望太多而引發的。

  第二種煩惱的根源是貪多嚼不爛。她每天的課程安排得那麼多,又非常執著的一定要完成所定的課程,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又有外在條件的限制。如果一個人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的這樣修行,一定會感到又苦又累,疲憊不堪,在這種情況下,怎能不心生煩惱?一門精進,長時薰修,這是古聖先賢祖祖相傳的有效方法,我們的修行者卻反其道而行之,完全忘掉了大道至簡的道理。

  第三種煩惱的根源是掌控欲在作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能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強加於別人。宗教信仰也是這樣,信仰不信仰,信仰哪個宗教,也是每個人的自由。也不能把自己的宗教信仰強加於人。對別人不能掌控,實際上妳也掌控不了,包括妳的丈夫和女兒。從另一個側面說,你信佛學佛,如果學得像,還給大家做出了好樣子,不用你動員,人家看到你學佛做得那麼好,自然而然就願意學佛了,這比掌控別人效果要好得多。

  第四種煩惱的根源也是掌控欲太強的結果。兒女大了,她們有自己的愛好、理想和追求,要給她們一個自由成長的空間,在處理一些問題時,父母可以給她們一些建議性的意見供參考,不可以強迫她們如何如何做。事實證明,現在的孩子都很有個性,你強迫她們幹她們不願幹的事情,她們會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她們會遠離父母,甚至是離家出走。這樣的事情也時有發生,難道不值得我們做父母的反思嗎?方法對了,效果才更好些。

  第五種煩惱的根源是心量不夠大所造成的。人,生活在這個人世間,總要和人、事、物打交道。老法師經常告誡我們,要正確處理好三個關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怎樣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首先一點,做人心量要大,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宰相肚裡能撐船。心量就是舞台,你的心量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有多大。你的心量小,你的舞台就小;你的心量大,你的舞台就大;你的心量無限大,你的舞台就無限大,你就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絕不跟人計較,好事,好;壞事,也好。為什麼?全是虛妄,好事等於虛妄,壞事也等於虛妄,統統把它歸零。歸零是什麼?歸零就見性成佛了。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面對著人事物,這是我們的境界,起心動念太重要了,要用什麼樣的心來對待?《無量壽經》經題告訴我們,清淨平等覺。我們要時時記住,是非總有評定,公道自在人心,就算人心取不得,還有歷史;歷史如果太短,還有漫漫宇宙。幹嘛非得在這一時一世說個清楚,弄個明白?

  其次,做人要寬容。前幾天看了一本書,這本書裡對寬容是這樣說的:寬容,它甜美如醇酒,讓人回味無窮;寬容,它溫馨如關愛,讓人感慨不息;寬容,它親切如善誘,讓人感動不已;寬容,它明亮如晨星,讓人迷途知返。另外還說,寬容是一種雅量,也是一種風度,寬容是一種巨大的人格力量;寬容是一種豁達和摯愛,如一泓清泉,可澆滅怨艾、嫉妒和焦慮之火,可化衝突為祥和,化干戈為玉帛;寬容是一種深厚的涵養,是一種善待生活、善待他人的境界,能陶冶人的情操,帶給人心裡的恬淡和寧靜,慰藉和昇華自己的心靈世界。

  我們經常讚美水,做人若能做到如水一樣,已經是人生的一種至高境界了。但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從水這個自然界的精靈中,獲得做人的種種智慧,使我們擁有一個充實和快樂的人生。

  寬容別人,就是寬容自己;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學佛的人很多,念佛的人也不少,為什麼成就的不多?我們真的應當認真的進行反思了,不找出障礙我們成就的根,今生成就是一句空話。我之所以把我二十五年學佛路如實的向同修們報告分享,就是真誠的希望同修們少走彎路。我學佛的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沒上路,第二個階段上了路,第三個階段對了路。這是我二十五年學佛路的真實總結和概括,希望能給我的同修們一點點幫助和啟迪。我們不能學佛二、三十年了,甚至時間更長一些,到現在學佛還沒有上路,人生有幾個二、三十年?真的不允許我們再蹉跎歲月了。

  二、遵師教誨不走樣 淨土法門要弘揚

  近期,有同修向我訴說學佛路上心中的一些困惑,而且這些困惑不是他一個人的,他代表了一批人。聽到這位同修的訴說,我感到了事態的嚴重,又是一種什麼風在颳?能讓這些學佛三、四十年的老修們產生如此諸多的困惑?一種緊迫感和使命感,讓我寫下這篇心得體會,和同修們交流分享,以期共勉。

  下面,我想就同修們提出的困惑,選擇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幾個問題與同修們交流分享。

  同修們提出的第一個困惑是,念佛能不能往生?

  可能有同修會問,這個問題還用問嗎?真的有人在問,而且不是一個人在問,是一批人在問。為什麼能提出這樣的問題?是現在有人在和修淨土念佛法門的同修們說,念佛不能往生,只有讀經才能往生。我不知道這個理念是從哪裡來的?它的依據是什麼?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沒有給我們留下這樣的理念,釋迦牟尼佛是念佛成佛的。他還把念佛法門介紹給他的父王,如果念佛不能成佛,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這樣做?再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建立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告訴一切苦難眾生念佛成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再說說我們淨土宗的十四位祖師,哪一位不是念佛成佛的?離我們最近的海賢老和尚,上淨下空老法師說他是當之無愧的淨土宗第十四代祖師。老人家九十二年一句佛號不拐彎,他成就了,而且是大徹大悟大成就,你說他是不是念佛往生的?這麼活生生的例子就在我們眼前,卻有人瞪著眼睛說念佛不能往生。這樣的瞎話你也信嗎?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我們天天學天天念,這四十八願在說什麼?不就是勸導眾生念佛成佛嗎?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你不相信,偏偏聽信一些狂人痴人的胡言亂語,真是可憐憫者啊!

  同修們的第二個困惑是,我們能不能學海賢老和尚?

  為什麼能提出這樣的問題?因為有人說,海賢老和尚是再來人,不是我們凡夫所能學得了的。大家想一想,這個說法能不能站得住腳?不說別的,海賢老和尚是誰推薦和介紹給我們的?是上淨下空老法師推薦和介紹給我們的,如果我們這些凡夫學不了海賢老和尚,淨空老法師為什麼要把他做為佛門的榜樣推薦和介紹給我們?而且老法師也在身體力行的向海賢老和尚學習。說這種話的人,不知誰是他學習的榜樣?說釋迦牟尼佛是我們的榜樣,他說人家是佛祖,咱可學不了;說惠能大師是我們的榜樣,他說中國有幾個惠能大師,咱可學不了;說海賢老和尚是我們的榜樣,他說海賢老和尚是上上根人,是再來人,我們凡夫學不了。如果我說劉素青老菩薩是我們的榜樣,他可能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她是大騙子,我可不學她;另一種說法是,人家是大菩薩,咱可學不了。說來說去,盡虛空遍法界沒有他能學的。同修們,這種和老法師截然相悖的說法,不用分析判斷,一聽就知道是錯誤的,你還有什麼可疑惑的,還有什麼可困惑的?

  同修們的第三個困惑是,到底是讀經能往生,還是念佛能往生?

  首先要弄明白往生必須具備的條件,這個條件就是信、願、行,這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必備的三資糧,缺一不可。信是真信;願是切願,就是真想去,真願意去;行就是老老實實念阿彌陀佛,對這句佛號,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其次,我想說說讀經和念佛的關係,以我這二十五年的學佛經歷,我的體會是讀經和念佛沒有矛盾,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係。為什麼這樣說?先說說讀經吧,讀經是必要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經不可不讀。經教是幫助我們明理的,經幫助我們斷疑生信,經幫助我們認識極樂世界,經幫助我們明瞭諸法實相。諸法實相明瞭了,我們的迷就破了,悟就開了,迷破了,悟開了,你就知道這句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無量功德了,你就會死心塌地守住這一句佛號念到底,再也不會拐彎了。綿綿密密的念這一句佛號,又使你由小悟到中悟再到大悟,最後大徹大悟,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你就決定得生淨土了,而且是在這一生。

  再說一說經教可不可以放下?什麼時候放下?我的體會是,經教可以放下,但放下是有條件的。什麼條件?用三個標準來衡量,第一個標準,你相不相信你今生一定能夠成佛?第二個標準,你相不相信真有阿彌陀佛?相不相信你往生時阿彌陀佛一定來接你?第三個標準,你相不相信真有西方極樂世界?相不相信你今生一定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這三個標準。誰來衡量?自己衡量,只有你自己知道你自己的真實情況。

  對於這三條標準,如果你沒有一絲一毫疑惑了,說明你明理了,讀經是為了明理嘛,這個時候,經教可以放下,一句佛號念到底就可以了;這三條標準,如果你相信了百分之九十,對其中的百分之十還有疑惑,經教不能放下,還得繼續讀,因為你沒有完全明理;如果對這三條你相信了百分之九十九,還有百分之一的疑惑,經教也不能放下,經還得繼續讀,因為這百分之一的疑惑,就是你往生的障礙。概括一下說,有懷疑就讀經,佛留給我們的一切經典,目的是幫助我們破迷起信。如果我們百分之百信,一點不懷疑,經讀不讀沒有關係。什麼時候放下經教,這個火候只有你自己才能掌握。

  同修們的第四個困惑是,勞動時能不能念佛?換句話說,就是能不能邊幹活邊念佛?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可以。理由有三:其一,虛雲老和尚談到印光大師念佛功夫,有這樣一段話:(印光大師)以一聲佛號為依持,朝也念,暮也念,行也念,坐也念,二六時中,念念不忘,綿綿密密,功夫熟處,彌陀淨境現前,無邊利益,自可親得。其二,海賢老和尚現的農夫身,一百多年長年累月在田間勞作,往生的當天還在菜園裡幹了一天活,如果是勞動時不能念佛,你說海賢老和尚什麼時候念佛?其三,淨空老法師教誨我們,如果是學佛,無論在家出家,所有一切工作裡面不礙念佛,心裡念佛,身體在勞動。身體是動的,心是定的,決定往生。

  同修們的第五個困惑是,可不可以繞佛?

  有人提出,不可以繞佛,理由是繞佛念佛,心不清淨。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可以繞佛,繞佛挺好的。念佛清淨不清淨,不在於你用哪種形式在念,清淨不清淨不在於形式,而在於你的心。我曾經兩次去長春百國興隆寺念佛,據我所知,那裡是以繞佛為主的,這麼多年,百國興隆寺就是這樣繞佛念佛的,哪裡有什麼不好的!

  我是從二OO三年開始到戶外繞佛的,開始時談不上是繞佛,就是鍛鍊身體吧,後來慢慢形成了規律,兩步一句阿彌陀佛,到現在已經繞了十二年了,自我感覺挺好的。就說是鍛鍊身體吧,每天早晨繞二小時,走二十里路,現在年輕人未必能走得過我。在這裡給大家透露一個小祕密,繞佛是會繞出靈感的,我在《科註》學習班上的分享報告,很多都是繞佛繞出來的。今天的分享報告就是九月十三日早晨繞佛繞出來的,你能相信這是真的嗎?

  同修們的困惑,上面我重點說了五個方面,都是自己學佛過程中的一些體會吧。既然是個人體會,難免有錯誤之處,真誠的希望同修們提出批評指正。

  下面,我想再說一說我今天匯報、交流、分享的題目:「遵師教誨不走樣,淨土法門要弘揚。」我想重點說說不走樣的問題。前段聽《大經科註》,聽師父老人家說,他希望有更多的人出來講經說法,弘揚淨土念佛法門。我知道這是老人家一生的願望,到了晚年,這種願望更強烈了。說實在的,聽到老人家這句話,我心裡酸酸的,羞愧難當。八十九歲的老人家了,早該享享晚年的清福了,可是老人家還在第一線,為我們這些後來者積功累德、遮風擋雨,我們卻坐享老人家福報,真是何等慚愧?

  現在全國各地、世界各地陸續有同修出來講經說法了,這是一件值得可喜可賀的事情,因為佛法需要傳承,佛教需要振興。傳承和振興都離不開人,如何傳承,如何振興?這就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傳承佛法,振興佛教,是不是得有個總的原則來遵守?就拿我們淨土宗來說吧,我們的指導導師是上淨下空老法師,老法師今年講經說法五十七年,他老人家遵循的一個總的原則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五十七年所講的是釋迦牟尼佛留下來的正法,是古聖先賢留下來的正法,他老人家沒有發明創造。「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這八個字師父他老人家守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乾乾淨淨,這不是在給我們做樣子嗎?我們做為後來人,是不是在講經說法過程中,也應該遵守這一基本的、重要的原則?

  開經偈上有一句話,叫做「願解如來真實義」。記得以前跟同修們交流時曾經說過,我們是凡夫,往往對如來的真實義是錯解、誤解、曲解,可是我們卻恰恰把這當成了如來的真實義。就像有人曾經對我說,我知道佛說這段話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了。他真知道了嗎?不知道。為什麼?佛沒有意思,他怎麼能知道佛的意思,佛是應機說法,是說而無說,無說而說,他所說的不是佛的意思,是他的意思,他的意思是凡夫知見。

  我們聽老法師講經說法這麼多年了,你解了老法師的真實義了嗎?沒解啊!如果真的解了,怎麼能有前面的五種困惑?我們不能把自己的東西當成如來的講,也不能把自己的東西當成老法師的講,那樣會誤導眾生的。誤導眾生會斷人家法身慧命的,斷人家法身慧命,你的罪業可就造大了。

  我建議已經出來講經說法的同修和即將出來講經說法的同修,能夠身子坐下來,把心靜下來,把師父老人家講的《二O一四淨土大經科註》和《科註》學習班的光碟認認真真的看上幾遍,看明白了,你再講經說法也不遲。

  我今天所說的,不是針對哪個人,是針對當前發生的事情,針對同修們的困惑而說的,就算是答疑解惑吧。

  最後,引用虛雲老和尚的一句教誨,做為今天分享報告的結束語:「諸位是念佛的,我希望大家以一句佛號為自己一生的依靠,老老實實念下去。」慚愧弟子劉素雲頂禮。

  老法師:劉素雲居士的報告,是當前社會出現實際上的問題,引出她這一次的報告。報告裡頭最重要的,是她自己學佛二十五年的學習經過和所得的成就,非常值得我們大家做為參考。她是怎麼過來的?前十年真的跟一般人一樣,到第二個十年她遇到《無量壽經》,遇到這一套光碟,十年的時間,每天聽十個小時,聽完十個小時之後就念佛。這一段時期當中,她得的重病紅斑狼瘡,她也沒有把這個病放在心上,而是把念佛,聽經、念佛放在心上。念頭轉過來,病自然就好了,這就是佛在經上告訴我們的,「境隨心轉」。我們這個身體是物質環境,隨著我們念頭在轉變,如果我們的念頭善的,它就變好了;如果你要是常常念病,那病上就加病,加重了,那不是治病的方法,不去理它。

  日本江本勝博士做的水實驗,對這樁事情做了很好的說明。他實驗用食品,麵包、饅頭,同一個鍋裡頭蒸出來的,把它分成三份,一份貼上一個字條,「我喜歡你,我很愛你」;另外一份貼相反的,「我討厭你,我恨你」;另外一個,什麼都不貼。這三個東西擺在一起,分開擺在一起,一個星期之後打開來看,完全變壞了,是什麼都沒有貼的;變壞還有一半,還有少分的,是那個恨它的;保存完好的,確實沒有變壞的,是你對它喜歡、愛它,就是我們講的正能量,它沒有改變。做很多次,用一些食物、水果也這樣做法,得到的信息完全相同。說明我們的念頭,不理它是最不好的念頭,它變得很快,很快就變壞掉了;不好的念頭加給它的時候,它變的速度緩慢一點;好的念頭確實能保持。這個證明念頭控制物質環境。

  量子力學家提出以心控物,這個心就是念頭,用念頭來控制外面物質的變化。所以多少人說外面有災難,災難可不可以控制?可以。美國的量子力學家布萊登就說過,地球上這些災難,如果地球上這些居民,都能夠棄惡揚善、改邪歸正、端正心念,他說這些自然災難統統都能化解。一般人聽到未必相信,我聽到我完全肯定,一絲毫沒有懷疑,是真的。所以我們要改善我們的物質環境,要調整我們的心理。心理,最好的念頭就是阿彌陀佛。念佛是最好的念頭,確實能夠幫助我們身心健康;外面的藥物治療,種種的方法是有補助。總而言之,沒有念頭那個效果快速,沒有念頭的效果那麼大,最重要的還是念頭。我們就看看海賢老和尚,他身體健康,他勞動,從早到晚,自己得下田種地。所以他的運動量夠,這是一個理由,這不是第一個理由。第一個理由是他的佛號沒斷,無論工作不工作,他的佛號不間斷,這是他一百一十二歲體力不衰,健康能夠保持,這是真正的因素,勞動是輔助,正助雙修,產生這麼好的效果。所以我們總要記住,連大乘經上,佛都常常提醒我們,端正心念。我們用的方法就是一句佛號。我常常勸勉大家,心上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放下。無論是好事壞事,統統放下,都不要放在心上,心上只放這一句阿彌陀佛,這就好。

  另外,這個報告裡頭談到弘法利生,我也常想到這個問題。中國大乘八個宗,我希望年輕人發心,能夠把八個宗都興旺起來。一個人學八個宗的東西,不容易,記住古人一句話,「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我早年在台中,跟李炳南老居士學經教十年,十年學了幾十部經典。怎麼學的?一部一部學,這一部沒有學完,不學第二部。所以始終是一部。十年,幾十部經,我學,一部一部學,才能搞成功。學的標準,是我能上台把這部經從頭到尾講出來,還講得不錯,自己還滿意,這是標準。學得多,走的路對不對?不能說錯,也不能說對。為什麼?我們疏忽了,古人是一生只學一部經,學一部經會開悟、會得三昧,我這學了幾十部,搞太多了。雖然一部一部的學,這個是掌握住了,學了一些佛教常識,有小悟,沒有大悟,徹悟就不必談了。小悟也很管事,我講經教學五十七年,遇到多多少少的人提出的這些疑難問題,無論是世法,無論是出世法,我還都能答覆得出來,還沒有太多的過失。這是什麼?小悟。如果大悟,那個效果就大了,可以成為一代的高僧大德,我還不夠這個資格。

  怎麼個學法?世出世間,我們都稱為祖師大德,用佛話來講,佛教的話來講,現在沒老師,沒有老師能不能成就?能。劉素雲居士沒老師,你看她成功了,她用了十年,就學一部《無量壽經》,這一部經,她得三昧了。她雖然沒有說,我心裡能看得出來、能體會得到,她開悟了,她悟得比我深。為什麼?她十年盯著一門,我十年那個時候至少有十幾門,成功了。另外還有個例子,胡小林,胡小林用六年時間專攻《大乘起信論》,他對《大乘起信論》的功夫,解說,大概在今天我們佛門裡頭,找不到有一個人能跟他相等,找不到。什麼原因?沒有一個人在這一部論上,《大乘起信論》分量不大,六年功夫,鍥而不捨。「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他們兩個人都是遵守這句話,劉素雲居士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胡小林也是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我們要相信這句話,這句話真理,一點都不假。

  我想學《華嚴》,你就把《華嚴經》從頭到尾念上個十年、二十年,就是一部《華嚴經》。《華嚴經》九十九卷,一天念十卷,大約就十天,一個月念三遍,能夠有十年、二十年的功底,這扎根了;或是在《華嚴經》裡頭選幾品專攻,遍數愈多愈好,得華嚴三昧,大徹大悟。學《法華》,學《楞嚴》,這些大經大論。每一個宗派我都希望能復興,就是真正年輕人下上十年、二十年的功夫,專讀一部經,讀上個十年,其義自見。十年之後再十年,那就不是小悟,就是大悟,大悟就是菩薩。真正發心的人,沒有老師,有佛菩薩加持你,你這樣子學法,就得佛菩薩加持,決定有效果,決定有高人給你印證,證明你真開悟了,證明你講的沒有講錯。所以古人說一句話說得好,「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真正有心專攻,你一定會成就。我希望八個宗都有人來繼承,都有人來學習。我有能力的話,我提供大家修學的環境,有個安靜地方,天天讀十個小時,念十個小時的阿彌陀佛,十年之後,這就是高僧大德培養出來了。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