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學生:《大經科註》學習班心得匯報。師父上人尊鑒:下愚弟子今日匯報之題目為「聖學基礎字義淺釋」之二。

  孝

  《說文》:「孝,( )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者,立身之基,百善之先。天地之常經,人倫之大本也。子善於侍奉父母為孝,父傳子,子傳孫,代代如是,以至於今。从老省者,省「老」字下之「匕huà」,「匕huà」,變也,後作「化」。人老則衰,髪由黑變白,體由壯變衰。孝子不忍睹父母之衰,故省老下之「匕huà」也。又,省「匕huà」者,明老(父)子一體,承傳如一也。善事父母者為子,秉父母之教傳之後世者,亦為子,故「孝」字从子。

  修身、立德乃至一切行門皆從孝起,而後亦皆統歸於孝矣。(馬一浮語)故聖人常述之,《論語》:「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孟子》曰:「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孝經》:「人之行,莫大於孝。」《孝經鉤命決》引孔子言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經。』」《白虎通》:「已作《春秋》,復作《孝經》何?欲專制正於《孝經》也。」是以《春秋》與《孝經》並稱。《尚書》敘堯德先「親九族」,舜首「克諧以孝」。人倫之道,父子有親居首,而後君臣夫婦。此其重孝之明證也。

  夫《孝經》之言孝,始於愛身,謹言慎行,自尊自愛,不使身、德有所毀傷,孝之下手處也。中於事親,使父母衣食、受用無缺,敬之,順之,誠如曾文正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之訓,而後善繼父母之志也。終於立身,在於立身行道,繼善成性,繼往聖開太平,成己成人而後已,孝之全者也。

  弟

  《說文》:「弟,( )韋束之次弟也。从古字之象。」本義為次第之稱,韋者,生革之屬也。革縷束物,輾轉圍繞,勢如螺旋,束之不一,而上下之次第生焉,「弟」之篆書字體即像革縷纏繞物品之形。是知次第之「第」,本字為「弟」,後作「第」者,後起增偏旁體也。

  《爾雅.釋親》:「男子先生為兄,後生為弟。」《釋名》:「弟,第也,相次第而生也。」兄者為先,弟者為後,如次第然,故「弟」引申為兄弟之「弟」,作常用義。弟又為弟道之稱,後加「心」作「悌tì」,經典多用作「弟」。《論語.學而》:「其為人也孝弟。」邢昺疏:「孝於父母,順於兄長。」《荀子.王制》:「能以事兄謂之弟。」《左傳.隱公元年》:「段不弟(悌),故不言弟。」名以表德,言共叔段不遵為弟之道,失實則無名,故春秋不以弟相稱也。弟又用作副詞,相同於「但」,《漢書.陳平傳》:「陛下弟出偽遊雲夢,會諸侯於陳。」顔師古註:「弟,但也,語聲急也。」弟又為「和易」之稱,《爾雅.釋詁下》:「弟,易也。」郝懿行疏:「弟者,通作悌。」《詩.小雅.青蠅》:「豈弟君子,無信讒言。」鄭玄箋:「豈弟,樂易也。」

  忠

  《說文》:「忠,( )敬也。从心中聲。」敬,肅也。肅,持事振敬也。故「忠」者,處事誠敬、盡心無私之謂也。未有忠而不敬者,未有敬而不盡心者,故段玉裁註本依唐元行沖《孝經疏》補「盡心曰忠」四字。敬由心發,故「忠」从心。中者,內也。賈誼《新書》:「愛利出中謂之忠。」《周禮.大司徒》:「知仁聖義忠和。」鄭玄註:「忠,言以中心教人以善謂之忠。」《論語.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皇侃疏曰:「忠謂盡中心也。」故「忠」从中聲,聲中喻義也。

  楊倞《荀子.禮論》註曰:「忠,誠也。」誠心為人曰忠,《論語.學而》曰:「為人謀而不忠乎。」言誠心為人所謀曰忠,是知臣子誠心事君報國,亦謂之忠,關羽盡心輔佐劉備,永無二心,大義凜然,後人以「忠義」稱之。宋岳飛盡心報國,仁智並施,高宗曾手書「精忠岳飛」,制旗以賜之。《左傳》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屬也。」言以情審察,不用使之有枉,是知君王上思利民,亦謂之忠也。又,外強內溫,忠也;患不忘國,忠也;危身奉上,忠也;匡君使中,忠也;大公無私,忠也;竭意不諱,忠也;德之正厚,忠也;教人以善,忠也;義明物親,忠也。

  信

  《說文》:「信,( )誠也。从人从言。會意。」人為三才之一,具天地最貴之性,與天地同稱為大,當守天地自然之道也。日月有常,四時有序,節氣皆隨時而致,不爽毫釐,此天地之信也。而人自當法之而守信,故「信」从人从言會意,明人言無不信之理耳。誠者,不偽也,猶今之言真也,信言不虛,故訓「誠」。言出之於口,而發之於心,信於是乎生焉。由衷之言,方能有信,故信之古文作「訫」,从言从心,以明言必由衷之義,《左傳.隱公三年》:「信不由中,質無益也。」其此之謂乎。《禮記.曲禮》曰:「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言鸚鵡、猩猩雖能言,然而無信,有言之象,無信之實,故非為人也。

  「信」又為「使」之稱,古之兩國,凡盟約、交會,皆發使傳言以表其信。《三國志.魏志》:「馬超等屯渭南,遣信求割河以西,請和。」此之「信」,即使也,使者傳信,故名為「信」也。人言為信,不虛妄也,故「信」又有不欺之義。《禮記.禮運》:「講信修睦。」鄭玄註:「不欺也。」《論語》:「信近於義。」皇侃疏:「不欺也。」「信」又有專一之義,《白虎通》:「信,專一不移也。」凡人之情,信於人,則聽其言而不疑;信於事,則施之用而不改;信於道,則力於行而不退。是「專一不移、誠實不欺」,可得為「信」也。

  禮

  《說文》:「禮,( )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聲。」《說文》中,凡「从某从某,某亦聲」字,皆會意兼形聲字,聲咸兼義也。《禮記.祭統》曰:「禮有五經(吉、凶、軍、兵、嘉),莫重於祭。」故以吉禮為首,字从表祭祀之「示」。豊者,行禮之器,簠簋俎豆之類是也,祭品之所盛放,以亯xiǎnɡ先祖神靈者也。 上部 ,像器中有物(徐灝語),或謂像二玉在器中之形。(王國維語)故「禮」从豊,豊亦聲,聲中喻義也。禮、履音近,此亦聲訓。履,鞋也,足之所依。引申凡所依皆謂之履。《禮記.祭義》:「禮者,履此者也。」《荀子.大略》云:「禮者,人之所履也。」《白虎通.情性》云:「禮者,履也,履道成文也。」故「禮」訓「履」。《禮記.祭器》曰:「禮也者,反本脩古,不忘其初者也。」反其本性,勤修古道,不忘先王之初教,言有常,行有則,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不義不善去身,則能感召千福致身、百慧致心。《禮記.祭統》曰:「賢者之祭也,必受其福。」《後漢書.荀爽傳》:「禮者,所以興福祥之本而止禍亂之源也。」故訓「所以事神致福也」。綜上述,乃知《說文》「禮」字之訓,乃本諸經也。

  《孝經》曰:「禮者,敬而已矣。」敬為禮之本,故禮有五經,其主在敬,若失其敬,雖有禮名,而無其實也。或人,或事,有序則治,無序則亂,以禮別之、約之,則人、事有序矣,故禮亦言序也。《禮記.樂記》曰:「禮者,天地之序也。」言禮可明貴賤也。《禮記.曲禮上》云:「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言治身立行,交接得否,皆由於禮也。古以禮樂治國,禮以教人,樂以化民。禮為諸事之本,不可須臾離也。《禮記.曲禮上》:「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綜上述,可知禮之用大矣,立身治國,不可不重也。

  義

  《說文》:「義,( )己之威儀也。从我、羊。」今之所用「義」者,乃古「威儀」之「儀」本字,乃己身恪守威儀也。《說文》:「儀,度duó也。」乃己於人交,己身應有之威儀也。是知「義、儀」二字相對為文,或即一字,若「悳」之訓「外得於人,内得於己」,而有內外之分也。「儀」乃己對人盡威儀,故加「人」以別之。《左傳》:「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是以有禮義、動作、威儀之則。」是知「禮義」與「威儀」、「禮儀」不同也。「禮義」者,謂己身恪守威儀,即宋儒所謂己身不可一日無檢點也。「禮儀、威儀」者,乃與他人互盡其威儀,威儀之現於外者也。(劉師培語)「仁義」之「義」本字為「誼」,古經傳多用之,《史記》、《漢書》亦多有之。《書.太甲》:「兹乃不義。」釋文:「義本作誼。」《說苑.政理》:「此治國之道,使民之誼也。」《思玄賦》:「願竭力以守誼兮。」「仁義」之「義」周時作誼,漢時作義;「威儀」之「儀」,則周時作義,漢時作儀。(段玉裁語)今俗以「誼」為「恩誼」字,以「義」為「仁義」字,以「儀」為「威儀」字,此古今之變也。

  《說文》:「誼,人所宜也。从言从宜,宜亦聲。」《中庸》云:「仁者,人也;義者,宜也。」本義為道義、法則,為人之所宜行者也。《中庸》:「仁者,人也;義者,宜也。」《禮記.祭義》:「義者,宜此者也。」許慎訓「誼」為「人所宜」,蓋本古訓也。古人之行,皆以義為歸,言為德之體現,故亦求其合於義也。《論語.憲問》:「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論語.學而》:「信近於義,言可覆也。」《孟子》:「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故「誼」从言。誼為人所宜行,故从宜,宜亦聲。

  「義」常與「仁」合言,所謂「仁義」也,乃儒家之核心教化,《易傳.繫辭》曰:「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是仁義為人之根本也。《孟子.公孫丑上》:「其為氣也,配義與道。」趙岐註:「義謂仁義,可以立德之本也。」

  「義」又常與「利」並言,《易.文言》:「義,利之和也。」《左傳》:「義以生利。」《孟子》曰:「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利由義而生,亦由義而存也。世之欲得利者,當著力於義,義之所在,利之所在也。故當「喻於義」,不當「喻於利」耳。無義之利,不是真利耳。恪守其義,必得其利,義中之利,所在皆吉;唯見其利,必忘其義,既忘其義,利亦弗依。

  廉

  《說文》:「廉,( )庂也。从广兼聲。」仄,側傾也。《儀禮.鄉飲禮》曰:「設席於堂廉東上。」鄭玄註:「側邊曰廉。」故「廉」者,堂屋側邊之謂也。位於堂屋之側,故从表房屋之「广」。兼,並也,从手持二禾相並以會意。廉位於屋邊,兼通裡外也,故從兼聲,聲中喻義。

  堂之側邊必有棱角,故「廉」引申為棱,《廣雅.釋言》:「廉,棱也。」《禮記.聘義》:「廉而不劌,義也。」孔穎達疏:「廉,棱也;劌,傷也。」言玉體雖有廉棱而不傷割於物;人有義者亦能斷割而不傷物,故云義也。」

  「廉」又為正直、廉潔之義,乃為八德之一,韋昭註《國語》云:「虞御史曰:『廉,直也。』」《廣雅》:「廉,清也。」《墨子.修身》:「貧者見廉,富者見義。」《孟子.離婁章下》曰:「可以取,可以無取,取傷廉。」正義曰:「此章指言廉、惠、勇,人之高行也。」廉潔之人,日常用度必然節儉,故「廉」引申為儉,《廣韻.鹽韻》:「廉,儉也。」

  恥

  《說文》:「恥,( )辱也。从心耳聲。」《說文.辰部》:「辱,恥也。」二字為互訓,然義略有分,辱乃屈辱,恥乃羞恥耳。(張舜徽語)本義為羞辱,《國語.越語上》:「昔者夫差恥吾君於諸侯之國。」言吳王夫差羞辱勾踐也。恥生於心,故从心。受恥辱者,凡責備、辱罵,皆聽之於耳;恥生於心,則必達於面,而有耳根發熱之感,所謂「面紅耳赤」是也,故从耳聲,聲中喻義。

  有恥辱之事,則羞愧於心。故勾踐能臥薪嘗膽,養精蓄銳,終滅吳以雪前恥也。故「恥」引申為羞愧,《廣韻.止韻》:「恥,慙也。」古之人,受聖賢之教,知人性至為尊貴,人之所以為人,以其能參贊化育,具仁義禮智信之常德也。若常德不備,則恥之於心,心有恥意,則必思改之而復本具之德,所謂「古之聖賢,與我同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師?我何以一身瓦裂?」亦必勇於進取、勤於改過遷善也。故《中庸》曰:「知恥近乎勇。」恥心一發,則奮然而起,不甘自墮而徹改懦弱之心矣。(朱子語)又,人具恥心,則有所不為,自能謹護心行,不違正道也。《論語.子路》:「行己有恥。」孔安國註曰:「有恥者,有所不為。」言士有恥在身,則恆有可恥之事,若有不善,恥而不為也。

  《了凡四訓》曰:「恥之於人大矣,以其得之則聖賢,失之則禽獸耳。」恥之要若此也。然何能具恥心耶?《孟子.盡心章上》曰:「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言羞恥之事為不正之道,正人恥之而不為也。造機變陷阱以作攻戰之用,非古之正道,是無恥心也。不恥不如古之聖人,則何能為賢人哉?《孟子章指》曰:「不慕大人,何能有恥?」是知,欲立恥心者,則必思慕聖賢,以古聖人為準,有齊聖齊賢之心,正如韓昌黎公《原毀》所謂:「聞古之人有舜者,其為人也,仁義人也;求其所以為舜者,責於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聞古之人有周公者,其為人也,多才與藝人也。求其所以為周公者,責於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有志在聖賢之心、齊聖齊賢之行,則何患恥之不能在心乎。

  綜上述,知人具恥心,一則勇改過,二則不為惡也。故「恥」為修身之基,亦乃八德之一。志在聖賢者,不可不備也。

  以上為不肖弟子愚見,弟子德薄學淺,障深業重,凡所匯報,多有缺漏,恭請師父上人慈悲開示,不肖弟子郭帥華頂禮敬呈。

  老法師:郭帥華的這一篇報告,對於我們學習傳統文化有很大的貢獻。問題說出來了,如何實現?這就是問題。古聖先賢他能做到,為什麼?現在人學了,都說明白了,為什麼做不到?說來說去還是個教育問題。古時候的人,地大,人少,人少事情就少,聖賢教誨每一個人都重視,每一個家庭重視,沒有不認真教下一代的,自己做出最好的榜樣給下一代看。所以老師一定是身行言教,身行在前,言教在後,都是做出榜樣給晚輩看。現在這個社會,我們把傳統東西丟掉太久了,至少一百五十年,再往上推是兩百年,兩百年前疏忽了。這個地球上人口不斷在增加,科學技術也不斷在提升,特別是物質的享受,把學養不夠深的人都蒙蔽了,又何況上行下效。這句話非常重要,中國諺語所謂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在上是領導的人要做出榜樣,下面才會效法;上面的人所做的樣子不好,下面就不能改過,這個問題才真正嚴重。我們丟了這麼久,現在的社會科學技術、物質文明突飛猛進,精神文明是大幅度的倒退,甚至於真的有不少人把這樁事情忘掉了,什麼叫禮義廉恥,什麼叫信義和平,講到孝悌連那個念頭都生不起來,這是大問題,真正需要菩薩出現。

  菩薩到人間來幹什麼?來救人的。所以佛門大德,無論在家、出家,常常勸人發菩提心。從哪裡勸起?一定要從自己做起。自己不勸自己,怎麼會影響別人?今天,無論世法、出世間法,都是要從自己做起,自己不能做,那說這些話是騙人,是欺騙人的。自己要做,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能影響多少就影響多少。不能像自己想我要做出多麼大的事業、多麼大的影響,那是不可能的,那是緣分,你自己發心,這個社會緣有沒有成熟?別人跟你不是一樣的想法,不能要求人。然而,我們盡心盡力去影響人,這是應該的。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事情不必要成功,做到一半失敗了,失敗也要做,這就是知恥近乎勇,不能說失敗就不做了。要對得起自己,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自己所認知的,我對這個有認識,了解它,這個東西好,對整個人類都有利益,就一往向前,什麼都不顧,成功很好,失敗也好,失敗還幹。

  釋迦牟尼佛這條路給我們做出最佳的榜樣,一生幹什麼?教學。世尊教學沒有學校,如果要有學校,他要不要操心?有學校就有開銷,有開銷就得去找錢,中國古人有所謂「人到無求品自高」,那還伸手問人要錢,這就不行了。所以你看他的方法多好,過游牧生活,哪裡有緣到哪裡去,緣不足少住幾天,緣好多住幾天,看別人念頭稍微冷淡一點就走路了,不要等人趕你走。這種生活好。在現在這個時代,印光法師教給我們建小道場,同參道友不要超過二十個人,個個成就,二十個人往生,二十個成佛,這就很難得了。為什麼人不能多?人多就雜、就亂,弊病不能避免。為什麼不能避免?帥華居士今天所講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現在人一個字都沒有。怎麼辦?我們要把它做出來,做個榜樣給人看。能夠感動一、二個人就不錯了,就很難得了,感動五、六個人,那很有成就了。

  怎樣才能夠挽救世道人心、挽救傳統文化?那就是鍥而不捨,自己要發心做出犧牲奉獻,真的,忍人之所不能忍,吃別人不願意吃的食物。我們沒有福報,也正好什麼都不求,做樣子給別人看。前世沒修福,這一世也沒有真正修到福。福從哪裡來?學佛之後才嘗到一點味道,這福從法喜來。什麼都放下了,一天到晚法喜充滿。再給諸位說一句話就是修來生福,這是真的,我們這一生修福不享福,來生有福報。這一生修,這一生享掉了,來生還是沒福。怎麼樣懂得修來生福?盡心盡力幫助別人,教好下一代。下一代從哪裡教?現在有所謂要從娃娃抓起。中國古人不是從娃娃抓起,是從母親懷孕胎教抓起。所以我們對於古聖先賢,特別是對中國的這些老祖宗、聖賢人,他們不是凡人,他們有究竟圓滿的智慧,那就是佛法說的,那些人都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佛菩薩化身來的,看到東方這塊土地,前面是佛菩薩在這扎了根,後面佛菩薩又來了,世世代代都有人才,你看留下來的這些典籍就知道了。這就是所謂孝悌傳家,在全世界只有這麼一家人,孝悌傳家。我們丟掉兩百年,趕快把它找回來,要發這個大心。其他的小事,這是大事。

  許許多多人不認識、迷了,批評老祖宗是過了時代,他們沒有智慧、沒有科學技術,都是一種輕慢之心,養成自己貢高我慢。所以祭祖這個活動很重要。像這些文章,祭祖大典我們時間短,把它講一遍不容易,可是我們有方法,我們把它做成光碟,這篇東西詳細講一遍,在祭祖這個活動當中可以跟大家結緣。有緣的人看到了,對於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怎麼個講法,他想了解一點,他就得受用。不必主動發給他們,擺在那裡,提醒大家,你想不想知道?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這幾個意思想不想知道?寫個小牌子放在那裡,光碟放在後面就行了,就提醒大家請。你們哪個同學發心講一遍,錄成一個光碟。這都是行好事,這都是續慧命,張子所說的「為往聖繼絕學」,就要幹這個事情,佛法講續佛慧命。我們自己同學提出來的,值得我們做參考的,我們就要認真學習。無論哪裡的人,甚至於其他宗教,好的東西都應當要學習,都應當讚歎。好,我們看底下第二位。

  學生: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諸位法師,尊敬的諸位大德同修,阿彌陀佛!慚愧弟子妙音,今天向大家恭敬匯報的題目是:《國學治要》學習心得報告之二,菁華盡備於斯--《四庫全書薈要》

  清代編纂《四庫全書》的主旨,在於搜集佚書,是以卷帙浩繁,不易檢索。因此乾隆帝頒旨,命在《四庫全書》中「擷其菁華,繕為薈要,其篇式一如《全書》之例」,專供皇帝御覽。且所選圖書均為先秦至清代久享盛名的圖書精品,完整而少刪改。其思想學術、義理辭章俱屬上乘,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之菁華盡備於斯。《薈要》收錄的種類雖僅《四庫全書》的七分之一,而冊數卻為《全書》的三分之一,就原本保存及菁華而言,《薈要》勝於《全書》。

  早年,釋淨空老教授曾說:「我們對於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關心。他們世界書局印《四庫薈要》,《薈要》便宜多了,只有《全書》的三分之一,我先後跟他買了七十多套。也是人家送我的錢,夠了一部我就買一部,夠兩部就買兩部,統統買這部書。先後好幾年,大概有四、五年,買了它七十多套。贈送給國內每個省、自治區跟特別行政區,我選一個大學送給他們,一共送了三十多套。以後北京圖書館知道了,來找我,我送它一套,還有上海圖書館。」

  「我希望全國每一個省都有一套。贈送的對象是這個省裡面最好的一個大學,送他們的圖書館。報恩,報土地之恩,報祖國之恩,那孔子書就沒有白念,這大乘佛法沒有白學。佛法不在嘴皮上,要在行動上。」(圖一為當年老教授贈送給國內著名的大學--浙江大學的《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第一冊中的扉頁書影)

  老教授近年說:「中國傳統文化,我們向商務印書館買了一百一十二套《四庫全書》,向世界書局買《四庫薈要》二百七十多套,這個是贈送給全世界大學圖書館收藏。目的,我們怕災難。這樣分散很多地方,縱然有災難,這個東西還可以保存下去,不至於會毀滅,不至於失傳,我們的目的在此地。」

  《薈要》與《全書》交相輝映,可謂雙璧。非僅為我中華文化震古鑠今之不朽寶典,亦為我中華民族獨步寰宇學術文化思想之結晶。於近代戰亂頻仍的年代中,摛藻堂之《欽定四庫全書薈要》之世間孤本得以保存,今再印製流通,可謂中國文化史上一大幸事,人類無邊之福祉。(圖二為《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每套五百冊,每套三十二箱,重量為八百公斤。)

  甲、天壤孤帙 書林至寶

  乾隆三十八年春,高宗嘗自記曰:「癸巳歲,始思依經、史、子、集為《四庫全書》,並令輯《永樂大典》中散篇成帙。然朕臨御已三十餘年,亦望七歲矣,斯事體大物博,時略嫌遲。」其意蓋恐《全書》卷帙浩繁,歲月久稽,汗青無日。於是同年五月初一日諭云:「《全書》卷帙浩如煙海,將來庋弆宮庭,不啻連楹充棟,檢玩為難。惟摛藻堂向為宮中陳設書籍之所,牙籤插架,原按四庫編排,朕每憩此觀書,取攜最便,著於《全書》中,擷取菁華,繕為《薈要》,其篇式一如《全書》之例。蓋彼極其博,此取其精,不相妨而適相助,庶縹緗羅列,得以隨時流覽,更足資好古敏求之益。著總裁於敏中、王際華專司其事,書成,即以此旨冠於《薈要》首部,以代弁言。」《薈要》修纂,於焉發其端緒。當時為迅赴事功,乃別設《四庫全書薈要》修書處。

  乾隆四十三年歲末,第一分書告成,貯於坤寧宮御花園摛藻堂;次年,復別鈔一分,藏之圓明園長春園味腴書屋。

  高宗曾在其書完成之日,大宴群臣,並有聯句之作,且在聯句序前首先標明:「道資鑒古,蒐玉圃以羅珍。理取研精,披金沙而聚粹。文河藻潤,兼收眾派之流。冊府菁華,別挹群言之液。六年詳輯,將漸蕆夫全編。兩部先成,已統苞其要義。擷詞條而擢秀,摛藻如春。咀義府以含英,味腴在道。」可見《四庫薈要》,在經過六年漫長艱辛的歲月,始得以告成。

  可惜的是,在咸豐十年,英法聯軍陷紫禁城,焚燒圓明園,味腴書屋所藏的《四庫薈要》化成灰燼,只享八十餘天年,就成為了歷史陳跡。幸而摛藻堂正本,獨在人寰,成為天壤間僅存的珍祕,堪稱為書林至寶。

  《四庫全書薈要》昔日除了清室及極少數宮監之外,無論何人,都無法涉足。所以當庚子八國聯軍再陷紫禁城後,國人都懷疑其書或已在若存若亡邊緣。直到一九二四年十一月,清遜帝溥儀遷出皇宮,政府組織清室善後委員會,從事清點故宮文物圖書,始發現《四庫薈要》,依然塵封舊處,安然無恙。一九二五年國立故宮博物院成立,進行宮內文物、圖書全面清點及編目的工作。《四庫薈要》按原書排架圖,一一核對登錄,再行插架。其種冊函數,不僅完整不缺,而且觸手如新,真是書林一大幸事。一九三三年,故宮博物院將《四庫薈要》書目並函冊數量,公布在所出版的《故宮殿本書庫現存目》上冊裡,首次對外發行的詳目。可惜不久,抗日軍興,《薈要》即開始了它顛沛流離的命運。一九六四年,台北故宮博物院又再次將其目錄編入故宮善本書目中。一九八五年,世界書局將《四庫薈要》影印問世,溯自《薈要》成書二百餘年來,迭經喪亂,雖歷萬劫而尚能完整存留,良可浩歎,誠幸事也。從此,《薈要》化身千百,嘉惠學林,永將傳誦。(圖三為摛藻堂,在北京坤寧宮後御花園內,《四庫全書薈要》原即庋藏於此。)

  乙、遴選專才 最稱富麗

  《四庫薈要》修纂之初,便立意專供大內檢讀,儲存禁宮,因此修纂館臣更不敢掉以輕心,多能黽勉從事,書品相當完善精美。不僅校對審慎,錯誤減至最少,而且字體端嚴勁挺,紙白墨潤,裝潢考究,稱得上富麗堂皇,燦然大觀。(圖四為《四庫全書薈要》紅木書函及原書內頁款式)

  《四庫薈要》修書處,所網羅的人才,可以說都是一時之選。除直接負責的館臣以外,謄繕或校對人員,也都經過精心挑選,並且專才專用。譬如最主要的謄繕工作,於楷書良手外,更有篆書監生、繪圖監生等專家從事書中繪圖或迻錄篆書的工作。以《西域同文志》一書為例,此書收錄漢、滿、蒙、回、西番、托忒等文字,而各種文字的校對及繕寫人員,都委派專才。漢字部分,校對官張秉愚及謄錄馬植基等五位均係漢人;滿文部分,校對為七德、謄錄為文溥等八人,全係入關清人;蒙古文部分,覆校官巴達爾瑚為蒙古人,校對官巴通等四人、謄錄福寧等二人,雖係滿族,亦通曉蒙文;西番文字部分,覆校官為喇嘛巴爾藏佳穆楚,校對官為喇嘛伊史盆楚克等二人,謄錄為喇嘛伊史根敦,都是藏人;托忒字及回字部分,謄錄為壹八爾西母是新疆回族。由此可以想見《四庫薈要》的修纂工作,嚴謹認真,絕非敷衍草率成事。在專門人才努力工作之下,《四庫薈要》手民之誤減少,存真性高,又為這部大書提升了不少的學術價值。(圖五為《景印摛藻堂四庫薈要》第一八三冊《西域同文志》卷末,參與工作的各民族先賢名單。)

  丙、萃菁選英 卷帙精約

  《四庫薈要》的纂修有寓蒐集重要典籍及基本必備圖書於一堂的深義。所以它的另一長處便是卷帙精約。以當年負責修纂的館臣均為一時鴻儒,在他們縝密的選書及豐富的經驗下,《四庫薈要》這部叢書,所代表的文獻類型,自可以「簡而能賅」四字加以形容。玆將《四庫薈要》收書數量列表如左:

  經部  一七三種 三五七六卷 二一七七冊 三八四函

  史部  七O種  六五三五卷 三四四五冊 六四O函

  子部  八一種  二八六六卷 二O七七冊 三八四函

  集部  一三九種 七八五一卷 三四四六冊 五九二函

  總計收書四六三種,二O八二八卷,一一一七八冊,二OOO函。此外尚有《分架圖》二冊一函,《簡明目錄》六冊,也裝成一函。從種數言,約為《四庫全書》的七分之一;依冊數看,則約佔《四庫全書》的三分之一。種數與《四庫全書》相去甚遠,而冊數則略為接近,其原因是《四庫全書》收書在求儘量齊備完整,歷代著作,只要是對學術有裨益又值得保存的,都在網羅之列。而《四庫薈要》,則在慎選古來圖書的精華,凡各類圖書,已享盛名,又確能資助好古敏求,足以影響世道人心的,才加以蒐集,以方便隨時取檢及閱覽。《四庫薈要》擷擇歷代版本精華,做為謄錄底本,不唯傳存宋、元祕笈,足以進窺舊版崖略,復足以考鏡各代圖書遞嬗。

  丁、校對覈實 足資參證

  中國是一個文化極悠久又發達的國家,自遠古以來即特別重視讀書風氣的培養與圖書的收藏。因此一部偉大的著作,往往迭經傳誦,也就因為需求的人多,為應需求,使得一種書,常常遞經傳抄或翻刻。由於抄刻或校書人的學識,有高下優劣的分別,抄刻圖書態度又有謹慎疏失的不同,因此同一種書,經過了若干次的翻刊或抄寫之後,內容就可能會有所出入。有時甚至於因為編輯方式的差別,導致文字內容及卷次等等的差異。《四庫薈要》修書處,為克服只能據一種底本謄繕的缺憾,便在書本抄繕之後,儘量利用各種不同的版本,再加以校勘,而將所得的異同,列出條目,名曰考證,附在各冊書末,以方便取閱時參考。吳公哲夫先生曾大略予以統計,《四庫薈要》用來校勘的圖書,達五百餘種之多,計宋刊本六十二種、金元刊本六十三種、明刊本二八八種、清刊本五O種,其他還有道藏本三種、永樂大典本一八種、仿宋鈔本七種、稿本一種,不詳版本的一五種。從這種現象可以想見當時設想之周全及用心的精勤。另外還值得一提的是,《四庫薈要》修書處在一本書經過抄繕之後,難免產生魯魚亥豕或遺漏衍字等疏失,而《四庫薈要》為臻完善,於各書抄成之後,又經過校對、覆校、詳校等道手續。這樣一來,考校覈實,錯誤極少,實具兼綜條貫之美,已足考見當年編輯精勤,迥非通常叢脞臚陳之書,可得同日而語者。

  結語

  中國圖書,自秦火以後,災厄獨多。在此世變方殷、災難不斷的時代,我們慶幸《四庫全書》和《四庫薈要》,化身千百,流布四方。

  此二種書,誠為研究中華文化之重要資料。釋淨空老教授夙興夜寐,念玆在玆,俾使我中華文化深植人心,吾等當以復興我中華巍巍文化為我志,以師志為己志。

  釋淨空老教授說:「紀曉嵐費了功夫選了一套《四庫薈要》,專門替乾隆皇帝選的,這個分量大概是《四庫》的三分之一,分量很大。如果能開個四庫學院,就是《薈要》,用《薈要》,這個裡頭學生專門研究這個,期限十年畢業,十年之後,中國有一部活的《四庫薈要》。那個沒話說,全世界人大家公認,智慧文明在哪裡?在中國。和諧世界在哪裡?在中國。幸福美滿的人生在哪裡?在中國。你說難不難?不難。但這個學習是一代比一代辛苦,因為第一代沒有老師教,你要自學。第二代你們教下來,他接著你的,他又提升。我們相信一百年之後,至少傳了六、七代,十年算一代,一百年之後,他們的成就會超過古人。這都是可能,不是不可能。」(圖六為《四庫全書薈要》總纂官紀昀圖像)

  老教授說:「老祖宗,我們今天在國外,不說國家民族,說人類、說世界,人類的文明、世界的文化,我們把心量擴大。我在國外,很多人問我,法師,你是哪裡人?我說我們兩個是同鄉,我是地球人,你也是地球人,就很親切了。我們同住在這個地球,地球是我們的家,我們是一家人,我們是兄弟姐妹,應當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相關懷、互相照顧、互助合作,我們是一家人。人類的文化,智慧的寶藏,豐富的經驗,保存在中國文言文裡面是最豐富的,這個大家不能不承認。你到全世界去找,這幾千年來中國人對這個看得很重,把它分類,把它編成典籍。《四庫全書》、《四庫薈要》是全人類的智慧寶藏,不是屬於某個國家、某個族群,全人類的,全世界的,人人都應該學習,你要是地球人你就應該要學習。我們用這個方法推動文言文在全世界,希望三十年之後,文言文是世界上通用的語言、通用的文字,大家都有能力讀這一套智慧的寶典,《四庫》。這個世界就永久的安定和諧,不會再有混亂,不會再有災難。我這一生,我感到我的使命就是傳遞這個信息給大家,千萬要珍惜。這個世界上有不少仁人君子,真正有慈悲心、有愛心,尋求整個世界的安定和諧,找不到,找不到智慧,找不到方法,殊不知,智慧跟方法與經驗保存在中國文言文的《四庫全書》裡面。第一次的發掘是唐太宗,他在裡面挖出了一部分,寶藏,大唐盛世就靠這個東西。希望真正有心人,用個三、五年的時間,就能把文言文學好,就能通達古人所說的意思。讓全世界的兒童,從小把這個文字、把這個典籍當作主修的一門功課,社會有救了,世界有救了!」

  以上是慚愧弟子妙音學習《國學治要》的心得報告,仰望各位古聖先賢,弟子戰戰兢兢,以「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原則,將師父上人的法語和秦公孝儀先生、吳公哲夫先生、蕭公宗謀先生、閻公奉璋先生等諸先生的金玉之言,會集並編輯一處,報告至此,祈請師父上人教誨。若有會集或編輯得不妥之處,恭請各位法師、同修大德批評指教。阿彌陀佛。

  老法師:妙音梁居士的報告,在短短的四、五十分鐘的時間,把這部書說得這麼清楚、這麼明白,很難得。這一份報告,我想全世界的人都應該知道,要把它翻成外國文字,我們在聯合國辦活動的時候分給大家,讓大家對中國傳統文化有個認識,這比什麼都重要。現在,好像是這幾個月,很多報導都說全世界有漢學熱,這個風氣好,許多國家都很認真在討論這個問題。台灣世界書局告訴我,《薈要》還有三十多套,我跟他買了二百七十多套,我說好,我湊成三百套好了,你這三十多套我都要。我們也想買來,有些國家、地區真正想學的時候,我們就送一套。我們自己還有剩的一些,我想大概還有五十套的樣子。這是真正一部好書,不會再失傳了,它的價值是史無前例。

  古人在這上用的心力,值得我們敬佩。我們如何把它完整的保存,認真的學習?我們相信,只要文化這個概念被普遍認知了,就像湯恩比博士所說的,全世界有二十多種不同的文化,其中最優秀的是東亞,東亞主要指的是中國,還有三個衛星文化,這三個就是韓國、日本、越南。湯恩比說,這四個國家要是合作、團結了,就能用文化統一全世界,帶動全世界化解一切衝突,促進全球社會的安定和諧。我相信,有可能造成一千年的盛世,這個盛世不是某一個地區,是全球。這是中國古聖先賢幾千年留下的文明,對人類做出最大的貢獻。研究中國歷史,研究中國文化的人,都有這個信心。中國文化是什麼?前面帥華的一份報告說出來了,也都講清楚了。所以這兩份資料很寶貴,值得流通,最好把它翻成外國文,在國外流通,幫助大家認識文化的能量,它確實能夠幫助人走向幸福美滿。後面還有一篇,開寂法師的匯報。

  學生:《科註》學習班心得報告。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諸位法師,尊敬的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慚愧學生開寂,今天向大家恭敬匯報的主題如下:挑起繼承和發揚中國文化的使命。

  昨天早晨參加過堂,當行堂的小同學給學生行粽子時,學生才意識到端午節到了,時間過得真快,歲月無常,當勤精進,轉眼之間到了六月的中旬。

  一陣陣的糯米之香觸動著自己的嗅覺,看著這一個個用新鮮竹子葉包得很嚴實的粽子,想到了後勤的義工同修們,你們辛苦了,感恩你們無私的奉獻,又不知是花了幾個晚上,不停的用那雙布滿裂縫和傷口的粗糙的雙手,包紮出這麼精緻可口的粽子,加上做為禮物送往其他寺院的粽子,又是不下幾千個。這個過程真不容易,又要採摘新鮮的竹子葉,又要烹煮糯米,又要製作美味可口的素餡,很是辛勞,食存五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忖己德行,全缺應供」,不能空過常住的供養。想到遠在他方的攝影棚裡,備受冷氣煎熬的師父上人和日漸消瘦的大家長,一陣陣心酸湧上心頭,淚水在眼眶裡打轉,那是動力的源泉,那是師長的教誨,那是師長的勉勵。在這個傳統的節日裡,衷心的祝福:敬愛的師父上人,敬愛的大家長,以及為中國傳統文化和佛陀教育事業默默付出、奉獻的所有人,感恩你們,節日吉祥如意,阿彌陀佛。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是國人為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的日子,國人緬懷他忠於自己的國君,忠於自己的國家,不屈服於權貴,當楚國面臨滅亡之時,仍然能夠保持自己的忠義節氣,投江自盡。當時的人民為保全詩人遺骸不遭受魚類吞噬,將包好的粽子等食物投於江河,此習俗傳承至今,久久不衰。簡單的節日裡透露出中國璀璨的文明,無一不讓後代子孫敬佩和敬仰,無不為古老的文明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不久前,聽說端午節這個節日已經被某個國家申請了專利,成為聯合國承認的一種人文遺產而被繼承了下來。歡喜之餘,也同時陷入一種哀鳴之中,身為一名中國人,學生感到無比的慚愧,慚愧的不是因為繼承這個文化遺產的不是中國人,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是全人類共有的文化遺產,無論是哪個國家,都有責任和義務把祖先的文明繼承下來和發揚光大。而是五千年的中國文明,祖先為後人留下的智慧結晶不被世人所珍惜和重視,反遭遺棄,實在讓人惋惜和痛心。學生身為這一時代的人,理所當然直下承擔,要認真的學習,挑起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使命。同時,詩人屈原是楚國的一名忠臣,古代的中國重視家庭的教育,忠臣無不出於孝悌之門。孝是中華文化的根,敬是中華文化的本,孝敬是中華文化的大根大本,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忘記我們中華民族的根本。

  感恩尊敬的師父上人,年近九旬,為人類的福祉,為呼籲和倡導世界和平,四處奔波,不辭辛勞,默默的以身作則,不斷用實踐為世人證明。為保留中國的文化不被戰爭和災難而遭到遺失和破壞,先後託付商務印書館和世界書局,重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巨著《四庫全書》一百二十一套,《四庫薈要》二百七十多套,《群書治要》和《國學治要》各一萬套,如此巨大數目,贈送到各個國家圖書館儲藏。同時,為培養人才,學習和繼承祖先的文化,謙卑恭敬,到全球各知名大學四處訪學,創辦漢語學院,不斷為人類尋找一條和平、穩定的發展之路。這一思想和英國的歷史哲學家湯恩比博士不謀而合,英雄所見略同,他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提出,「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唯有中國的孔孟學說和大乘佛法」。也正是習主席提出的「中國夢」。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不是中國的軍事,也不是中國的經濟,而是中國文化的世紀。師父上人更是直截了當,是中國《群書治要》的世紀,這部曾經讓唐太宗李世民愛不釋卷,帶領唐朝走向貞觀之治的祖先的教誨,也將帶領全球人民走向安定與和平。

  最近學習《發大誓願》,讓學生看到,法藏比丘,阿彌陀佛的前身,因地之時便有如此廣大的心量和胸懷,希望度盡盡虛空遍法界的苦難眾生,都能離究竟苦、得究竟樂,遠離六道的輪迴之苦。這是佛菩薩的胸懷,給予眾生的真實之惠,願代眾生苦,經歷五劫,遍參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總結四十八大願,會集諸佛剎土盡善盡美之處,建立西方極樂世界如此美好的道場,幫助眾生一生成佛。一遍又一遍的學習堅定學生的信願,這一生成就佛道,幫助更多更多苦難的眾生。

  感恩師父上人和大家長的慈悲,學生才有機會反覆薰習,培植自己的德行,改自己的過失。這段時間學生反省自己,發現自己與人相處之時心量不夠廣大,不能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境緣沒有現前之時,自我感覺似乎還能過得去,表面上看似乎還比較平靜;境緣現前之時,自己那股浮躁之氣就會現前,心不夠平和,沒有在關鍵時刻把這句萬德洪名放在心上。就舉個最近的例子:前幾天,和幾位師兄在小教室裡一起整理文字資料,一共就四個人,整理到一半,師兄有事情一聲不吭就走出去了,一聲招呼沒打就出去了,就這麼個小事。師父上人常常告訴我們,修行要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中修,人事環境是最好磨練自己功夫的時候,真的是這樣。當時我就坐在他的旁邊,心裡就生起無明的悶氣,心裡就是不舒服。想想心量也夠小的,就這麼不能容忍,俗話說,「小不忍則亂大謀」,最大的「謀」是障礙自己往生淨土。遇境逢緣,自己就沒過這坎,想想人家走開一下,也沒有干擾到你做事情,你生什麼氣?也不想想,人家是不是怕打擾你做事才不吭氣,你生什麼氣?別人出去一會,就一定要跟你打聲招呼嗎?你就覺得你比誰都大,就你必須要受別人尊重,你尊重過別人了嗎?你今天又不值日。你也不想想,你這顆心是什麼心?貢高我慢,愛慕虛榮,貪別人尊重,我還是個修行人嗎?心不清淨。事情過後我自己就後悔了,就這麼沒出息,一點小境界你就被考驗,真是慚愧。回想起來,這次考驗,自己和自己比較,自己還是進步了一些,起碼回頭得比從前要快,不再一直沉迷下去,反省自己,我應該要好好感恩這位師兄才是!阿彌陀佛。

  師父上人也告訴我們,現在的社會一年比一年動亂,挽救社會動亂必須從宗教團結下手,重視宗教自身的教育。記得剛到雞足山之時,大家長為實踐師父老人家的心願,披星戴月,興建道場,創辦教育點,團結宗教就從自己這小小的地方開始。每到過年過節,必定親自走訪山裡頭各個寺院,每到端午節之時更是如此,一串串包紮精緻的粽子便成為大家長手中傳遞愛的信號。師父上人教導的四攝法,佛法的公共關係學,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便滲透在大家長的每一個足跡裡。有時更是辛勞,天黑了,伸手不見五指,摸著山道一步一步蹣跚的回來,那時山裡沒多少平地路,一不小心摔個踉蹌。想起大家長,真是不容易,自己怎能蹉跎歲月!如此之事,長年累月,從不間斷,看到大家長就這樣一步步的堅持著,逐漸逐漸感動了山上山下的寺院,大家開始互相禮尚往來,彼此之間變得愈來愈和睦融洽。和諧從我開始,和諧從我心開始,感恩大家長這些年來為正法默默付出,護持正法,培育英才,奉獻自己的身和心,激勵學生不忘師志,不忘這一生的使命,一定要以身作則,將中國傳統文化和大乘佛法繼承和發揚。

  同時,今天也是父親節,謹以此寥寥數語,勉勵自己不忘恩德,常念四重恩,不忘今生以成就道業為真實報恩者。衷心祝福: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大家長,以及全天下的父母,節日吉祥如意,阿彌陀佛。

  以上是慚愧學生開寂粗淺的心得報告,肯定有諸多錯誤之處,懇請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法師、諸位大德同修慈悲批評指正,學生樂意接受,至誠頂禮感恩,阿彌陀佛。恭祝尊敬的師父上人:法體安康,六時吉祥,久住世間,光壽無量。慚愧學生開寂頂禮敬呈。

  老法師:古人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後頭這兩句話說得好,有過失很快能覺悟,覺悟之後就能改,這樣我們自己就會不斷的進步,不斷的向上提升。要常常反省,早晚課,早課用意是提醒,晚課用意是反省。所以反省之後,明天不犯今天的過失,這就是聖賢。聖賢人跟凡夫不一樣的,凡夫不知道反省,不知道自己有過失,聖賢知道自己天天有過失,天天反省,天天改進。真改就好,不改能反省也還不錯,但是希望能改。反省不能改是習氣太重了,這個可以原諒的。我們學習傳統文化、學佛,都是半路出家的,都不是從孩童時候學起的,所以沒扎那個根,要知道慢慢來填補,填補的方法就是懺除業障,多多的反省,多多的改過,這樣就好。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