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學生:鞠躬盡瘁終不悔懿德堪厚普天欽—三談我所認識的上淨下空老法師。

  一、慈悲喜捨一長者可親可敬一老人

  (一)、與師結緣絕地逢生

  二OOO年前後,是我人生的最低谷,同時面臨兩個絕境,即生活的絕境、生命的絕境。身體上病痛的折磨尚可忍受,精神上的折磨更讓人痛苦不堪。那時我真的想一死了之,可是不該你死的時候,你想死都死不了,可能是命不該絕吧,就在我活不起死不了走投無路的時候,真的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二OOO年年初,我得到了一本《無量壽經》會集本,是我姐姐劉素青老居士結緣給我的,就在這之後不久,我又得到了一套《無量壽經》光碟。這套光碟是老法師一九九四年在台灣第三次宣講《無量壽經》,這套光碟一共七十片,每片一小時。剛剛得到這套光碟時,我是用來消磨時間的,身體上的痛,精神上的苦,真是痛苦交加,無處訴說,無人替代,特別是那漫漫長夜實在難熬。得到這套光碟我日夜為伴,那時我親切的稱老法師老爺子,我的感覺是這個老爺子說得真好,他知道我心裡想的啥,他能回答我的為什麼。這個時候我想死的念頭愈來愈淡了,想聽光碟的念頭愈來愈強烈了,我迫不及待的想聽聽老爺子還講些什麼,因為我還有那麼多個為什麼,我要在老爺子那裡找到答案。我就是這樣和老法師結緣的,是光碟結的緣,那一年是二OOO年,所以我說二OOO年是我人生的轉折之年。到現在十五個年頭過去了,回首過去的十五年,我感概萬千,深深感受到,幸遇恩師迷茫不再,學佛路上勇往直前,聽經明理心有所悟,極樂世界就在眼前。生命恩師救,慧命恩師給,今生不成佛,無以報師恩。

  (二)、初見恩師面猶如慈父般

  二O一O年四月四日,受恩師之邀,我第一次來到香港,第一次見到了老法師。就在見老法師的那一瞬間,一股暖流流入心田,老人家看我的那種眼神,讓我刻骨銘心,那是慈父般的眼神,眼神裡是滿滿的慈愛,讓你有一種遊子歸來見親人的感動。記得父親在世時,我是父親眼裡的寶,可能由於我是老姑娘的緣故,父親對我是百般疼愛、萬般呵護,那種濃濃的父愛,讓我終生難忘。一九八六年,父親離我而去了,那種生離死別的痛,人類的語言難以言表,我感到天都塌下來了,從那以後,再也沒有誰像父親那樣疼我愛我了,見到老法師後,我找到了那種久違的父愛,真的好溫馨、好幸福。下面,我給大家講幾個小故事,這是我第一次見老法師親身經歷的真人真事。

  關於講課的故事

  二O一O年四月四日,我第一次來香港,人生地不熟,一個沒有見過任何世面的東北老太太,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看什麼都新鮮,看什麼都好奇。記得那天用完晚餐後,有協會同修對我說,劉老師,今天晚上七點到九點給您安排一節課好不好?突如其來的問題,我一點思想準備沒有,但因為和誰都不熟悉,也沒好意思拒絕,只好硬著頭皮說,行。協會同修問我講課的題目,我說沒題目,又問有提綱嗎?我說沒提綱,再問我有沒有講稿,我說沒有講稿。那位同修說,什麼都沒有,那講什麼?我說,不知道,問師父去吧。於是協會同修就向師父報告,說劉老師沒題目、沒提綱、沒講稿,那講什麼?當時我就在師父跟前,只聽師父慢慢悠悠的說了兩句話:她是稱性而談,坐那兒就會說。說實在的,師父說的兩句話,我就聽懂了一句,第一句沒聽懂,不知道什麼叫稱性而談,頭一回聽說這個詞;第二句話聽懂了,坐那兒就會說,我當時想就這一句夠了,不是坐那兒就會說嘛。那一天我就是三無兩空(無講題、無提綱、無講稿、大腦空空、兩手空空)走進錄影室的。錄影師告訴我四個程序,一是出現幾朵小花,二是出音樂,三是出現兩行字,四是出我個人的圖像,告訴我一看見自己的圖像就開始講。我坐在凳子上,那是師父講經時坐的那種沒有靠背的凳子,我一點也不緊張,為什麼?因為我認為這是一個神奇的魔凳,坐上去就知道說什麼。說來也怪,那一天兩個小時,我滔滔不絕講下來了。那一次協會一共給我安排了七節課,那七節課就是這麼講下來的。我還好奇的問師父,那些話我是怎麼說出來的?師父只是笑呵呵的說,好好好,好好好。我心裡想,師父說,好好好就好好好唄,師父說坐那兒就會說,我就去坐著說唄。後來,當我知道那個凳子不是什麼神奇的魔凳時,真的嚇出了一身冷汗,現在回想起來,那七節課我是怎麼講出來的?完全是佛力加持,如果不是佛力加持,我哪有那個本事!

  關於用餐的故事

  二O一O年,我第一次去香港時,是我牙周炎最厲害的時候,滿口牙都疼,而且還東倒西歪的,吃不了飯,吃不了菜,只能喝稀粥。用餐時我的座位和師父的座位鄰近,師父吃的菜是用幾個小碟盛著,放在師父面前,因為我只能喝粥,所以我面前就是一碗粥,沒有菜。吃了一會兒,師父開始把他的幾碟菜往我這邊挪,並示意讓我吃菜,我告訴師父,我牙疼,不能吃菜。師父默默無語,從他慈祥的眼神裡,可以讀出老人家對你的那種憐愛,讓你從內心深處感受到那種溫暖。

  說到用餐的故事,不能不說最讓我感動的是,我八次去香港,每次離港的前一天,師父都要單獨邀請我們去他的住地共同用餐。記得第一次去香港,師父那時住在一個叫跑馬地的地方,在我們回哈爾濱的頭一天,師父請我們過去用餐,那一頓飯菜,完全是東北風味,最典型的是酸菜燉粉條。在師父那裡作客,一點兒不覺得陌生,完全是一種回家的感覺。用完餐後,老人家興致勃勃的領著我們參觀他的住地,每個房間都帶我們去看了,就連儲存物品的儲藏間,老人家都帶我們看了,一邊看還一邊給我們做講解。在師父身邊讓你感受到那種濃濃的親情,這種親情又遠不是世俗間的那種親情。

  關於掛墜的故事

  有一天在師父的休息室裡,有華藏衛視總裁陳彩瓊女士在場,師父從懷裡掏出一個掛墜,遞到彩瓊總裁手裡說,妳給劉老師戴上。彩瓊總裁把掛墜戴到我的脖子上。從休息室出來後,傅沖問我,劉老師,師父給您掛墜了嗎?我說,給了。她說,讓我看看。我把掛墜拿下來給她看,她說,哎呀,劉老師,師父給您的掛墜和我們的不一樣。我說,怎麼不一樣?傅沖說,給您的是阿彌陀佛,給我們的是觀音菩薩。我說,都一樣,如果妳喜歡,把這個給妳。傅沖說,那可不行,那是師父給您的,我可不敢要。

  上面給大家說的,就是我第一次去香港見師父幾個真實的小故事,雖然已經過去五年時間了,可我卻感到就好像是昨天一樣,每當我想起當時的場景,就會感到心裡暖暖的,一切都是那麼的親切,那麼的自然。在我眼裡,在我心中,師父就是一位慈悲的長者,一位可親可敬的老人。初見恩師面,猶如慈父般,濃濃的父愛,溫暖我心懷。

  (三)、師父是人不是神

  有人把師父神化了,說得神乎其神,我不這樣看,我的親身感受是,師父就是生活在我們中間的一個平常人,如果說師父和我們有什麼區別和不同,那就是他老人家有著無以倫比的大智慧,跟師父在一起,會讓你感受到生活的樂趣和生命的活力,時時感受到老人家的睿智和豁達。下面,再給大家講幾個小故事。

  關於油條的故事

  有一次和師父一起用餐,記得當時上了一盤切成段的油條,炸得焦黃的,讓人看著就很有食欲。開始用餐了,師父拿筷子去夾這個油條,還沒等夾起來,胡居士對師父說,師父,這個您不能吃。師父口裡說,哦,哦,就把筷子拿開了。正在這時,胡居士接了一個電話,就在她轉身接電話的一瞬間,師父迅速的夾了一塊油條放進嘴裡,並用一種非常頑皮的眼神看著我們,彷彿在說,她沒看見,我吃完了。等胡居士接完電話轉回身來,我們再看師父的樣子,老人家若無其事,彷彿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這個場面真是讓人忍俊不住,就像一幅美麗的畫面,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裡,多麼可愛的老人!

  關於鍛鍊身體的故事

  師父每天鍛鍊身體,還有幾個絕招!譬如說在跑馬地,師父告訴我們,爬樓梯是很好的鍛鍊方法,就地取材,既方便效果又好,那一次師父還做給我們看,真讓人打心眼裡佩服。師父還有一招,叫做拉筋鍛鍊法,這種方法看似簡單,做起來並不容易。記得有一次在山頂花園,中午用餐前,師父給我們表演,老人家連續做了十次,非常輕鬆。我對師父說,師父,我想做幾個。師父說,好好好,做吧。我學著師父的樣子做了一個,好費勁啊,師父說,動作不標準,沒做到位。當我做第二個時,連不標準不到位的動作都做不出來了,胳膊疼腿酸的,我服了,這可不是一日之功,老人家的功夫真的了得。

  關於蒙古包的故事

  在師父現在住的六和園,有兩座蒙古包,師父告訴我,這個東西造價很低,比蓋房子便宜多了,而且是冬暖夏涼。我去過蒙古包兩次,真的很好,別有一種蒙古風味,蒙古包裡有蒙古袍、蒙古帽、蒙古靴,還有五顏六色的哈達等等,讓你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那一次我們感到溫馨的是,師父和我們都穿上蒙古服裝,照了很多相,玩得特別開心。我們彷彿回到了孩提時代,圍繞在父母身邊盡情的玩耍,真的好幸福。師父有個小相機,他老人家給我們搶拍的照片技術滿高的,師父把他給我們搶拍的照片一張一張的翻給我看,因為是搶拍的,所以特別自然、真實,一點也不呆板,真的好棒。

  關於頭等艙的故事

  記得我兩次隨同師父一起出國,第一次去了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第二次去了澳洲。去澳洲那一次,我們一行十幾個人。讓我沒有想到的是,那一次我坐的是頭等艙,定弘師等人坐的都是普通艙,我非常過意不去,我跟師父說,我幹嘛這麼特殊,別人都坐普通艙,為什麼我坐頭等艙?師父說,妳有講課任務,不要搞得太疲勞。老人家想得太周到了,他就像一尊保護神,時時處處在保護著你。

  關於紅包的故事

  我八次去香港見師父,沒有供養師父一個紅包,反倒是師父給我發了五次紅包。讓我最難忘的是,我第一次去香港,臨回來時,師父給我拿了一萬塊錢,我不要。師父說,拿著吧,讓家裡人多理解妳,少一些障礙。我既莫名其妙,又心中感動,師父怎麼知道我的難處?還有那一次,我跟隨師父去澳洲參加澳洲淨宗學院十週年慶,有一天師父叫我去他那裡,遞給我一個紅包,我告訴師父,我不需要錢,師父說,出門在外,兜裡要有點錢,等需要用的時候方便點。我不好不拿,回到屋裡,我把紅包給刁居士,那一次師父給我五千美元。刁居士說,大姐,在國內,師父給妳人民幣,在國外,師父給妳發美元。

  曾經有人提醒我,別傻乎乎的,師父給妳錢,妳幹嘛往外說?我說,在我這裡,沒有祕密可言,一切都是公開透明的,況且師父給我的錢,我不會亂花一分的,這個錢我一定會用到該用的地方。說到這裡,我想要告訴大家的是:慈悲喜捨一長者,可親可敬一老人,莫把恩師當神看,他是你我中一員。

  二、講經說法度眾生當今世界第一人

  (一)、遵師教誨不走樣一生弘法學釋迦

  上淨下空老法師一生遇到了三位好老師,方東美先生、章嘉大師、李炳南老師。一位好老師都難得一遇,老法師竟遇到了三位,如果不是大福報之人,如果不是極其殊勝的因緣,怎能有這樣的事情?感恩老法師的三位老師慧眼識才,培養成就出了這樣一位佛門高僧。

  方東美先生的三句話引導老法師入了佛門,這三句話是: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佛經哲學是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的最高享受。老法師在講經過程中曾經多次說過,如果沒有方東美先生這三句話,他是不會入佛門的。因為老法師對方東美先生充滿了尊敬與信任,老師的話讓他對佛教有了新的認識,這是老法師入佛門的開始。

  章嘉大師是老法師的第二位老師。是章嘉大師讓老法師出家學釋迦佛、走釋迦路的,這給老法師一生學釋迦佛走釋迦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章嘉大師給老法師上的第一堂課,就是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就是這六個字,讓老法師終身受用,成就了一代高僧。

  李炳南老師是老法師的第三位老師。李炳南老師對於老法師近乎苛刻的約法三章,常人是難以理解和接受的,老法師卻欣然接受,並多親近李老師五年。正是看似苛刻的約法三章,成就了難得一遇的聖僧,成就了一位指導末法眾生成佛的導師。

  怎樣才能遇到好老師?要具備三個條件:真誠心、清淨心、恭敬心,不具備這個條件,老師不教你,不是老師不教你,是你不學。如果你有真誠心、清淨心、恭敬心,你老實、聽話、真幹,你一定會遇到好老師,而且這個好老師一定會全心全力教導你、幫助你,因為老師知道,你是佛門法器。一個好老師,遇到一個佛門法器也不容易,老師怎能不教你,怎能放棄你呢?沒有哪一個老師不愛自己的學生,老師對學生的關愛甚至超過對子女的關愛。

  老法師遵師教誨不走樣,一生弘法學釋迦,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老人家是在用行動踐行著三位老師的教誨。至今,老法師已經講經說法五十六年,堅持一生不做經懺佛事,身體力行,要把宗教的佛教回歸到教育的佛教,這是老法師對佛教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它將永載史冊。

  (二)、鞠躬盡瘁終不悔懿德堪厚普天欽

  尊敬的師父上人,有這樣一段話,他老人家說,無論怎樣艱難,無論怎樣痛苦都要忍受,要發大菩提心,要發大慈悲心,啞巴吃黃連,有苦不要說,一直忍下去,一切屈辱都是考驗我們的,關關都要通過,了了分明是智慧,如如不動是禪定。

  老人家還說,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在這個世界我們不和任何人爭,不爭不求,這樣學佛,你就順順利利,功力增長。無論順境逆境都幫助你成就,這是真實智慧。要甘心情願接受別人對你的侮辱,不但不怨恨,還要感謝,因為他成就了你的忍辱波羅蜜。真佛弟子,要忍人所不能忍,讓人所不能讓,行人所不能行,對侮辱你的人不恨、不怨、不報復,要命我都給你,這裡頭有大學問,這裡頭有真功夫。他老人家還告訴我們,不要批評人,佛菩薩教人讚歎,不教人批評,我們只讚歎善不批評惡,障礙我們的人、毀謗我們的人、陷害我們的人,他們也是本性本善的,我們要原諒他們,相信他們總有一天會良心發現的,原諒別人,快樂自己,這是正能量。

  老人家是何等的心量!如果問我從二O一O年第一次見師父到現在,我最大的收穫是什麼?是師父博大的胸懷讓我受益最大,使我懂得了佛門弟子永遠不和任何人對立,他和我對立,我不和他對立,他不愛我,我愛他,真情無限,大愛無疆,一輩子修忍辱。過去我曾經說過,世界上沒有我恨的人,世界上沒有我不愛的人,世界上沒有我不能原諒的人,現在我再加上一句,世界上沒有我不能忍受的屈辱。這些都是我從師父那裡學來的。大家都知道,我有個「四不」原則,不爭論、不討論、不辯論、不解釋。實踐證明,這個四不原則真的挺好的。

  大家知道,二十多年來,對《無量壽經》會集本的批評,對上淨下空老法師的批評,都是中國佛教史上前所未有的,面對如此惡劣的環境,老人家如如不動,用真心對待一切人事物,沒有名聞利養,念念想的是苦難眾生,全心全意為眾生服務,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幫助眾生成賢成聖。老法師說,佛門弟子要幫助人間帝王把這個世界打造成極樂世界,讓世界和平,人民安寧。老人家用他的德行感召著虛空法界一切有緣眾生,這正是他老人家的人格魅力之所在,鞠躬盡瘁終不悔,懿德堪厚普天欽。孰是孰非,留與後人評說,歷史是最好的見證。我要盡我所能,把一個真實的上淨下空老法師介紹給一切有緣眾生,讓這些有緣眾生普沾法益,這可能就是我來到這個人世間的使命。這正是:八十九歲老人家,六十幾載弘正法,艱難險阻願不改,度眾無量早回家。我為眾生來,一切為眾生,眾生就是我,我就是眾生。

  (三)、書傳後世惠利末法悲願弘深法雨遍灑

  近期有淨宗同修發心,將《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淨土大經科註》、《淨土大經科註講義》、《淨土大經科註參考資料》合訂,用宣紙印刷,以期久遠流通後世,恩師將此定名為《淨土大經科註講義》。這部書流通後世意義之重大,影響之深遠,用語言和文字難以表達,它是末法眾生苦海慈舟,茫茫業海明燈一盞。

  我們時值亂世,世界之亂前所未有,實乃是我們的不幸,但是不幸中的萬幸,就是我們聞到了佛法,而且是聞到了殊勝無比的淨土念佛法門,尤其是我們遇到了可遇不可求的、引導我們回歸自性的導師,尊敬的上淨下空老法師。《淨土大經科註講義》的印刷流通,可以向世人莊嚴宣告,淨土念佛法門信解行證圓滿具足,從此淨宗學人有了一部完美無缺的教科書,它將惠利末法九千年的苦難眾生,足以彰顯老法師的悲願弘深,足以彰顯彌陀本願的莊嚴,願法雨遍灑,澆灌美麗的菩提花。

  末法修行億億人,罕一得道何原因,不信自己不信佛,障深業重難出離。唯依念佛出生死,幾人明白幾人知,佛留救眾易行法,惠利末法九千年。信者回歸去極樂,不信六道苦沉淪,究竟要走哪條路,奉勸諸君快抉擇。

  慚愧弟子劉素雲頂禮。

  老法師:我們聽了劉素雲居士的報告,她敘說她這一生學佛的經歷,很難得。我們的確有緣,這個緣無比的殊勝,我說的是跟阿彌陀佛有緣。我們在這個世間,六道輪迴裡面打轉,真是無數次,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從迷失自性以來,墮落在輪迴,無量劫不能超越。這一生我們遇到了淨宗,學習淨土,在這麼多年當中,我們體會到了,我們認識清楚了,這個法門千真萬確,叫做易行難信的法門。易行難信,是一切諸佛菩薩所說的,不是一尊佛兩尊佛說的,十方三世無量諸佛異口同音都這麼說。是不是真難信?真難信。易行,易行到什麼程度?我們聽了之後沒人相信,蕅益大師告訴我們的,信願持名就能往生,而且在《要解》裡頭,鄭重給我們宣說,能不能往生極樂世界,全在信願之有無,沒提念佛,真信真願,你就具備往生的條件,那你命終時,一念十念就能往生。這一句話真難得,這我們的福報不小。

  大概是兩個月前,謝總的父親往生,證明這是真的。謝總的父親,人是個善人,大善人、大好人,對佛沒什麼興趣,兒子學佛,勸他學佛,他都搖頭,不能接受。臨終的時候兒子著急,這怎麼辦?如果不能往生,肯定就六道輪迴。好事多,心腸好,那天道。天道不能解決問題,天還是有壽命的,壽命完了還是要墮落。想到這個地方就害怕了,他真是求三寶加持,兒子求三寶加持。在最後的兩個小時,到他爸爸面前,勸他爸爸,西方真有極樂世界,你相不相信?沒想到他爸爸點點頭,沒說話,點點頭。他很高興,難得,又告訴他爸爸,真有阿彌陀佛,你能相信嗎?他爸爸也點頭。他說這好了,我念佛,你跟著我念。他爸爸就跟著他念佛,念了一個多小時走了,跟四十八願的第十八願所說的完全相應。走的時候全身柔軟,面色比活的時候還好看,一直到第三天給他入殮的時候,全身柔軟,比活的時候還軟。那一天有一千多人,有人聞到異香,有人看到光,有人看到蓮花。這表演給我們看的,把十八願,把蕅益大師給我們說的,信願持名四個字,做出來給我們看。你說往生極樂世界容不容易?它真容易。你不相信,搖頭,那就沒辦法,肯點頭的沒有一個不往生。

  蕅益大師說得好,有人向他請教,你老人家將來往生極樂世界,什麼樣的品位你就滿足了?他告訴別人,下下品往生我就滿足了,這還有什麼話說,下下品往生。真能滿足嗎?真的,你讀讀《無量壽經》,讀讀《觀無量壽經》,四十八願講得多清楚、多明白,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這句話就是蕅益大師,下下品往生滿足的依據。西方極樂世界有沒有品位?有,品位不重要。什麼重要?生到那邊一切享受這個重要,是有品位,但是到極樂世界的享受,智慧平等、受用平等、道力平等、神通平等,沒有一樣不平等。跟誰平等?跟阿彌陀佛平等,你這還有什麼話說?這世界太特殊了,太不可思議了。

  我們一生遇不到這個法門,真的憑自己斷煩惱,往生極樂世界,難!這煩惱你怎麼斷得掉?這個法門不要斷煩惱,煩惱放在一邊,別去理它,只要這一句佛號,臨終時候最後斷氣,是在阿彌陀佛一聲佛號當中,就成功了。平常你念到功夫成片,念到一心不亂,念到理一心不亂,當然好。但是達不到這個標準,也能往生,往生到極樂世界,也作阿惟越致菩薩,這沒人相信,不是普通人不相信,聲聞不相信,阿羅漢不相信,菩薩不相信。誰相信?法身菩薩相信。法身菩薩太少了,不是法身菩薩不能相信,沒有理由相信。但這個話是阿彌陀佛說的,親口說的,四十八願阿彌陀佛親口說的,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轉述的,世尊轉述就等於阿彌陀佛親自給我們說,沒兩樣。

  淨宗無比殊勝就在這一招,只要有信有願,強烈的信願,沒有絲毫懷疑,我們就成功了,你到哪裡去找這個法門。而這個法門就在眼前,祖師大德們註經,註明白了,我們看註解沒有看出來,粗心大意;老師給我們講經也講出來了,沒留意,所以沒有得到真實利益。好在只要我們一口氣還沒斷,都有分,都有救;一口氣斷了,那就沒法子。所以我說這一句話,信願就能往生,這是淨宗無比殊勝重要的一句開示。當然平常念佛念得愈多愈好,把你的煩惱、把你的習氣用念佛的方法控制住,不念佛就胡思亂想,每一個念頭都是業。念頭言語造作有善有惡,善業,人天福報,惡業,三途受苦。這個業(造業)念念不停,晚上睡覺,身沒有造,口沒有造,還在作夢,那就是說意它還在造,你沒辦法控制。念佛功夫得力,就是把這個控制住,他只念佛號,他不造業了,這個品位高。品位高下別去理它,不相干,我們生到極樂世界,神通、道力、智慧跟佛是平等的,這個重要。

  往生到極樂世界,見了阿彌陀佛,就有能力到十方世界去普度眾生,憑什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加持。阿彌陀佛有神通、有道力,分無量無邊身,幹什麼?到十方世界接引往生的人,沒有佛接引,你不知道極樂世界在哪裡,你找不到。佛發願,往生的人他統統去接引,化身去的。每天到極樂世界往生多少人,數不盡,太多太多了,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有無量無邊眾生念佛往生。我們去到極樂世界的人,只要到極樂世界,花開見佛就得到佛的加持,我們也有像阿彌陀佛一樣的能力,分身化身無量無邊,幹什麼?到十方世界去供養佛,聽佛講經說法,福慧雙修,供佛是修福,聽經聞法是修慧。你看每一天,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給你說法,你能不開悟嗎?你能不見性嗎?開悟見性,那很快的事情,一點都不難,這地方能不去嗎?

  所以歷代,你看看這些祖師大德,華嚴宗的、天台宗的、法相宗的、三論宗的,到最後統統念佛求生淨土。我們要把這些事情看清楚、看明白,他為什麼求生淨土?求生淨土就是大圓滿,就是大徹大悟。大徹大悟,自性裡面的智慧、德能、相好才能現前,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就全現前了。那是什麼?那是阿彌陀佛的功德,我們在那裡享受阿彌陀佛的功德。自己有沒有能力?有能力現,不是自己修的,是阿彌陀佛加持的。得到阿彌陀佛加持,所以神通道力、智慧功德跟阿彌陀佛沒有兩樣,不能不知道,不能不感恩。

  我們遇人就勸人,最重要的勸信,決定不懷疑。懷疑就產生障礙,不是小障礙,障礙你往生,把你這生的機會斷掉了。誰障礙?有因有緣,因是自己懷疑,緣是冤親債主。所以我們每天念佛,每天講經教學,把功德都迴向給冤親債主,這些冤親債主就不障礙了。我們到極樂世界去了之後,冤親債主無論在哪一道,我看到了,我聽到了,我都會去度化他。所以我們自己分無量無邊身,供佛、聽經,附帶的就是要度這些眾生,度一切有緣眾生,無論是善緣惡緣,普度,一個都不漏。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智慧能力跟阿彌陀佛相同。不能不發這個願,不能不發這個心,全身依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我們的靠山,決定靠得住的。再不能依靠別的,依靠別的靠不住,它沒這麼大的能量、沒有這麼大的智慧、沒有這麼大的福報。我們要相信,諸佛讚歎「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阿彌陀佛。

  所以劉素雲這篇報告,可以給我們同學們做參考。她說得很公平,沒有誇張。我們學佛應該是這種態度,住在這個世間不為自己,一切為眾生,養成這樣一個習慣,有這種心態,念念幫助苦難眾生,我們離苦得樂了,希望大家都能離苦得樂。好,我們看下面還有一篇。

  學生:歲次乙未年中元祭祖專刊。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諸位法師、大德仁者,阿彌陀佛。慚愧弟子開吉今日恭敬報告的主題是「母教為天下太平之源」。

  中國古代最為重視女子教育,因為母教關係到國家的興亡、天下之太平。誠如民國年間印光大師所言:「治國平天下之權,女人家操得一大半」。又言:「善教兒女,為治平之本,而教女尤要」。為什麼這樣說?印祖特別指出,這是因為人的性情,「資於母者獨多」,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受母親的影響極其深遠,母親的德行決定了這個家庭是否能夠培養出孝子賢孫,因此,母教是至關重要的。

  一、「周初三太」至德典範

  在中國的歷史上,周朝三太是母教的典範,三太之德為周朝國祚綿長奠定堅實基礎,因此,印祖說:「周之開國,基於三太。而文王之聖,由於胎教。」周文王的聖德是源於母親太任的胎教所感。許多古聖先王出生之時,都有祥瑞的徵兆。《說文解字》詮釋漢字「姓」的本義時說:「 (姓),人所生也。古之神聖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稱天子。」這些聖賢人的母親之所以能夠感天生子,是源於其婦德是順於天道的,因此感召聖賢之子來降生。

  據中國歷史記載,周文王之母太任,端莊賢淑,有聖德,文王之父王季娶之為妻。太任助夫成德,以仁施教,治理天下。史稱太任懷孕之時,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以良好的胎教來化育胎兒。據《尚書》記載,文王姬昌出生時,有一隻赤雀銜著丹書飛來,丹書上寫道:「敬勝怠者吉,怠勝敬者滅,義勝欲者從,欲勝義者凶」。「枉者廢滅,敬者萬世」。這是文王降生時的瑞兆。由於母親太任善於教導,因此,文王教一而識百,後奠基於西北。

  後來,周文王娶禹后之女太姒為妻,太姒仁明有德,旦夕勤勞,文王治理外政,太姒主理內政,以德政感民,天下歸服。文王的祖母太姜更是一位賢淑而有德的婦人,太王賢明聖德,國家政事都和太姜共同商議。因此,古賢說,周朝的天下能夠傳三十七代,歷八百七十三年之久,皆是仰賴太姜、太任、太姒三后的教化之功。(圖一:太任是周文王的母親,她非常仰慕婆婆太姜的美德,侍奉婆婆恪盡孝道。太任立身端正,使宮廷上下肅穆祥和)。(圖二:周文王的夫人太姒,紹承婆婆太任的徽音,培養出聖賢之子周武王、周公旦。周初三太助夫成德,相夫教子,奠定了周朝八百年的基業)。

  無獨有偶,距今五百多年前,有一位賢德的女子「申師任堂」,出生於朝鮮國江原道的貴族官宦家庭。她自小受過傳統人文教育,一心效法周文王的母親太任,遂取堂號為師任堂,期望能夠繼承太任之賢德。在那個時代,朝鮮國的女子是以效法周朝三太之德為尚。比申師任堂較晚的朝鮮女儒學家任允摯堂曾說:「婦人而不以任、姒自期者,皆自棄也。」由此可見她們的志向。

  正是由於這種效法聖賢的美德,使申師任堂成為賢妻良母的典範。她一心相夫教子,以真誠的愛心和嚴格的家教,培養出一代大儒李珥(號栗谷),其四子三女都成為優秀的人才。李珥自幼受到母親的薰陶,仰慕中國的禮義文化,他八歲就能作漢文詩,十三歲考中進士初試,震驚了江源道的教育界。嘉靖年間,於朝鮮歷任官職,曾代表朝鮮國出使明朝,後致力於書院教育影響深遠。這無不是得力於母親申師任堂優良的母教,因此,她被尊稱為韓國的孟母。

  二OO九年,韓國政府將申師任堂的肖像印在最大面額的紙鈔上,以示表彰。(圖三:申師任堂師法太任,以愛心與嚴格家教教育子女,她品性善良、孝順恭敬、德行高尚,成為賢妻良母的典範)。(圖四:申師任堂才華橫溢,會寫漢文詩,工於繪畫,畫作精妙,享有盛名)。

  二、「夫婦有別」倫常大道

  古聖先賢根據宇宙大自然的規律,建立了倫常綱紀。誠如印祖所言:「天地以陰陽二氣,化生萬物。聖人以男女正位(正位者:素位而行,敦倫盡分之謂也),建立倫紀。」在五倫關係中,夫婦有別是至關重要的一倫,別是指不同的任務。先生負責照顧家庭的經濟生活,太太的責任更重大,要負責教養下一代。這種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在漢字起源的本義中即有體現。

  例如,漢字「男」是會意字,《說文》:「 (男),丈夫也,从田力,言男子力於田也。」從金文 「男」字中能夠更明顯地看出,這個字的本義是指,男子拿著工具在田間耕種。這就是男主外。相形之下,「女」字是象形字,《說文》:「 (女),婦人也。」那麼婦字作何解釋?《說文》:「 (婦),服也,从女持帚,灑埽(掃)也。」從漢字「婦」看其本義,即表女子要能夠勤勉習勞,謙虛卑下,為家人服務。這就是女主內。段玉裁先生註解說:「婦主服事人者也。」他引用《大戴禮本命》說:「女子者,言如男子之教,而長其義理者也。」因此才稱之為婦人。

  古人所說的婦人,應該具備什麼樣的品德?段氏說:「婦人,伏於人也。是故無專制之義,有三從之道。」這段話與曹大家在《女誡》開端所說的旨趣相同,曹大家說,古代生女之禮,是有其表法意義的,代表女子一定要「卑弱」,不敢在人之上;要能夠「習勞」,勤儉持家;女子還肩負著家庭「祭祀」祖先的重任,這三點正是女人之常道,也是禮法之典教。(圖五:東漢時期曹大家班昭,是班彪之女、班固之妹,曾助其兄班固完成《漢書》的撰著,一代大儒馬融亦師其門下。她所寫的《女誡》流傳後世,影響深遠,成為中國歷代女子德行的準則)。

  三、古代女子「三從四德」

  何謂女子的三從四德?三從四德,是女子所應具備的品德。三從是指,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這與三綱中的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旨趣相同。據聶公振弢教授考證及解釋,《說文》:「 (從),隨行也。」是指一個人跟著一個人,有遵從、遵照、服從的意思。三從的引申義是指,女子未出嫁時,由父親來負責照顧和養育她;出嫁之後,是由丈夫來負責照顧她的生活;丈夫去世之後,則由兒子來負責贍養她的晚年。此說較合於常理。關於女子的四德,曹大家在《女誡.婦行第四》之中特別作了詮釋。首先是婦德,什麼是婦德?嫺靜貞潔,舉止安詳,謹守節操,要有羞恥心,凡認為可恥的事就不去做,舉止言動都有法度,這就是婦德。(圖六:印光大師德育啟蒙:知恥)。

  第二、婦言。女子的言語很重要,言辭和內容都有所選擇,要說善言善語,杜絕惡劣粗俗的語言,不說是非,說話要觀察機緣,該說的時候才說,不該說的時候就不要說,以免引起他人的反感。

  班昭《女誡》曰:「敬順之道,為婦之大禮也。」近代女德教育的典範劉芳女士教導女子,要常常用禮敬柔順四個字來對照自己。禮,妻子和丈夫之間要親密有間,相互尊重,切忌熟而失禮。敬,是孝敬、敬奉老人及丈夫。柔是溫柔,有一顆柔美的心。所謂「相由心生」,從養顏、養身到養心,每個姑娘都可以成就千千萬萬個幸福的家。順是要常說好、是,這些肯定的話,不要說否定的話,避免性格的逆反。這就是此地所說的婦言。(圖七:劉芳女士在溫州平陽縣「第二屆公民道德教育公益論壇」上講述涵養女德美麗人生)。

  第三、婦容。婦女的穿著應該是怎樣的?曹大家說:「婦容,不必顏色美麗也。」女子不要過分注重自己的打扮。「盥浣塵穢,服飾鮮潔,沐浴以時,身不垢辱,是謂婦容。」這與《弟子規》中的教導暗合道妙:「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衣服只要乾淨整潔,不必穿得華麗高貴,一定要符合自己的身分。

  中國古老的哲學《易經》也說:「慢藏誨盜,冶容誨淫。」(語出《繫辭上》)。這是指收藏財物不謹慎,會引起盜賊偷竊;婦女衣著太暴露,容易引起壞人的邪惡心思。當今的社會時尚充斥著貪瞋痴慢、五欲六塵,在在處處都是引發人的邪思邪念,成為社會動亂之根源。尤其是現代女孩子追求時尚,在外面穿著很暴露,殊不知,人體有很多穴道,若是不好好保護而感受了風寒,會影響到身體的健康,到中年之後各種疾病就會發作;穿著暴露也容易引起別人的邪思,果報都在地獄。由此可知,穿衣服暴露就是在造作地獄業,見其因則知其果。

  淨空老教授說,現在最會保養身體的是伊斯蘭教的婦女,她們所穿的衣服只露出面孔,甚至只露出眼睛,把整個身體都包住,這是很好的著裝。像天主教、基督教的修女也是如此。中國古代婦女的衣服都是長衫、長裙,只露出面孔和手,行路之時連手都被長袖子遮住了。佛教的菩薩所示現的色相、容顏和衣服也都是美觀大方,讓人生起無盡的仰慕和敬畏之心。(圖八:佛教大乘菩薩的形相都是美輪美奐、端莊大方。圖為西方三聖中的觀世音菩薩(右一)與大勢至菩薩(左一)像)。

  因此,淨空老教授說:人文要效法大自然,不能夠違背大自然,這叫德。大自然是道,隨順自然是德。不違背大自然,社會是祥和的,違背自然,一定有動亂,人心不安。

  婦行的第四是「婦功」。曹大家在《女誡》中說,平日專心致志的紡紗織布,不喜歡玩鬧戲笑。把飯菜做得美味而健康,以照顧家人、招待遠道而來的客人,這都是婦功。中國古代社會,家庭穩定,這與太太的婦功很有關係。這些賢妻良母都能夠燒一手好菜,讓先生覺得走到哪裡都沒有自己家裡煮的飯好吃,所以他的心就很安,縱使奔波在外經營事業,也念念不忘自己的家,太太賢慧巧思的婦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

  日本前首相鳩山先生的夫人鳩山幸善於持家,她喜歡醃製蔬菜、製作彩繪玻璃及縫紉。她是丈夫的形象設計師,為他打理髮型、搭配穿著。鳩山幸所撰寫的食譜,廣為流傳。即使貴為首相夫人,在官邸中,夫人也常常親自下廚招待客人,為客人親手端上牛蒡天婦羅等美味菜肴。每當先生一天奔波在外回到家後,夫人就親自為丈夫按摩腳。鳩山先生形容和妻子在一起,感覺每天生活都充滿陽光,他讚歎夫人是永遠發光的太陽,因為夫人樂觀向上的性格感染了他。鳩山先生說:她做飯也很棒,回到家我就感覺很安心。可以說,夫人正是古代大家庭中賢妻良母的現代典範。

  四、唐朝女皇帝的懺悔

  自古以來,婦女的天職是相夫教子,培養下一代。然而,現代婦女都離開家庭成為職業婦女,到社會上跟男人競爭,要作女強人,看似很榮耀。結果付出的代價是下一代失教,後代沒有了。印光大師對此責備得很重,強調社會的安危,女人要負一大半的責任。

  唐朝的武則天晚年,回顧自己的一生,懺悔不已。在陝西乾陵的東側,矗立著一塊無字碑,是為武則天所立的,這塊碑無言的詮釋著她「己之功過,留待後人評說」的臨終遺言。一九八二年,在河南嵩山發現了一塊名為「武曌金簡」的傳世遺物,金簡上鐫刻著武則天的懺悔文。曌同照,表日月當空,這是武則天所造的新字之一,用以為己名。武曌金簡是由高純度的黃金製成,正面鐫刻三行六十三字銘文。銘文中寫道:「……謹詣中岳嵩高山門,投金簡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她祈求天神能夠赦免自己的罪過。時間是太歲庚子七月七日。其中三官是道教對天地水的尊稱,所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九府是泛指各方神仙洞府。(圖九:武則天的傳世遺物武曌金簡,發現於河南嵩山峻極峰。圖片來源:河南博物院網站)。

  武則天的一生飽受爭議,晚年雖有所懺悔,但後世仍不乏重蹈覆轍者,其結果是,輕則外戚禍起,重則國破家亡,使百姓飽受苦難。此皆因不尊祖宗成法、不循天理、天道所致。

  綜上所述,誠如古人所言:「閨閫乃聖賢所出之地,母教為天下太平之源。」希望後世女子都能夠牢記印祖的真誠勸勉:「現今學堂中婦女,多多妄生異圖,擬操政權,不知各守本分,相夫教子,乃天下太平之根本。」婦女能夠恪守自己的本分,在家中相夫教子,以聖賢之道化育子孫,使家庭代代都出賢才,這才是天下太平的根本,誠哉是言也!(圖十:印光大師《天下太平之根本》書影,淨空老教授題寫書名)。

  以上是慚愧弟子開吉恭敬整理的「歲次乙未年中元祭祖專刊」文稿,如有不妥之處,誠請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大德同修惠予批評指正,無盡感恩,阿彌陀佛。慚愧弟子釋開吉頂禮敬呈。

  老法師:今年中元祭祖專刊,開吉這篇文章寫得很好,確實要勸勸現代的女子。大家都知道現前社會動亂,不但是中國有史以來,從來沒有過的,這在全世界歷史當中也找不到。這是怎麼造成的?讀了這篇文章,冷靜的去思考,答案就找到了。古時候人做到,現代的人不是做不到,現代的人是人本主義,人本主義才與別人競爭。古聖先賢教人,於人無爭,於世無求;現在所追求的、所競爭的,沒有邊際,沒有止境了。武則天到晚年還後悔懺悔,還不錯,現在人比不上她。現在人爭了一輩子,到死都不覺悟,不但這一生競爭,來世生生世世都離不開競爭,最後爭到什麼地方去了?肯定爭到無間地獄去,他就不爭了。在無間地獄我們也想到,他喊冤枉,他不服,他不能回頭。

  再仔細的深入一層去觀察,統統是失去了家教,根本原因在此地。想想中國古代社會,家教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你看看中國人有家譜,這外國人沒有的,家庭歷史,哪一個家譜裡頭沒有家規,哪個家譜裡頭沒有家訓,你看看祖宗是怎麼樣教後代的。中國有一句名言,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一點都不假。我們把老人全丟掉了,而且對老人,我們有罪,目中無人,認為老人古人比不上今人,今天有科學技術,古人沒有。

  古人是不是真的沒有這種智慧能力?給諸位說有,早就有了,不走這條路。為什麼不走?知道這條路,走到一定的時候會出亂子。我聽說王莽那個時代,就有人做滑翔機,空中飛行,歷史上著名的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機械化的運輸,為什麼他們死了以後不留給後人,統統把它毀掉?這就是有智慧,這就是對歷史、對人類負責任。外國人跟我們的思想不一樣,他只滿足自己,他不負責任。外國人發展這些機器,科學技術,現在有一些覺悟了,這個東西發展足以毀滅地球。所以湯恩比晚年呼籲,過去戰爭,人類所造的這些武器,沒有辦法毀滅世界,今天不一樣了,今天核武生化可以毀滅地球。他經歷兩次大戰,深深感到這真的可怕,所以晚年天天想著,怎麼樣能阻止第三次的世界大戰,這個世界上不能發生戰爭。所以想到中國夏商周三代,夏商周三代,特別是周朝,政治沒統一,諸侯國都是獨立國,都是主權國家。周用什麼來統治,讓這個世界沒有紛爭?用道德、用文化,所以漢字起了很大作用,文言文起了很大作用。這些各個諸侯國,有他們自己的言語,沒有文字。文字是統一的,文化統一,那叫天下,中國人稱天下,就是中國這個地區,八百諸侯。他從這裡得到的啟示,所以就想到這個地球要統一。

  他是個研究文化史的,他把全世界文化史,分成二十多個種類,裡面最優秀的是中國。中國人心量大能包容,能夠以平等對待,和睦相處。這個理念要統一全世界,全世界的人類,不分族群、不分地區,都能過到太平盛世,幸福安定的生活。他說這個好,所以他強調,到處喊東亞文明。東亞文明主要的,中國,還有三個衛星國家,就是日本、韓國、越南。他們從春秋時代,戰國時代就很明顯了,就有很多人到中國來學習,一直都用漢字,都用中國的文字。日本四百年前才改變了,用他們發明的,依漢文漢字發明他們的文字。韓國、越南比較晚,二次大戰結束,他們才改用他們的文字,在這個之前,全部用的漢字,用的文言文。這個虧吃大了,他們如果要不改,他們是漢學的傳人,我們中國不要了,他們承傳了,他們可以領導全世界。

  現在湯恩比的話說得有道理,愈想愈有道理,如何把我們的漢字文言文恢復,它太需要了,它確確實實能帶動整個世界的安定和諧,再找不到第二樣東西了。所以現在這個課程(文字學的課程)比什麼都重要,只有在這裡扎根,才能夠深入中國傳統文化。如果沒有這個根,到一定的程度就不能再深入了。我們的年齡過了,學這個東西都來不及了,但是我知道它重要。所以我們全心全力要來提倡、要來保護,幫助年輕人,照顧年輕人,讓他們有機會好好去用功學習,將來有成就能達到化解衝突,幫助世界走向安定和諧。這是我們的使命,我們這個一生所要做的一樁大事情。

  祭祖,有人問我,為什麼每年要做三次?我說現在大家把孝道丟掉了,不知道什麼叫孝,祭祖就是提倡孝道。所以在今年祭祖,這次馬上就過中元,我們想方法,能不能在祭祖大會上,把我們學習的這個文字學,用電視播一段給大家看看,讓參加祭祖的這些同胞們,讓他看看,有個概念。中國文字流源,太偉大了!每個文字充滿了智慧,祖宗留下來的寶,這是第一個珍寶,其他的不足為重視,這個重要,活的,一定要認識。我們要學習,要勸全世界人學習,我們祖宗留下,是留給天下人的,沒有說留給中國的,是留給天下人的。天下人都學習,天下人都有智慧,天下人都有福報,這個好。下面還有一篇。

  學生:《科註》學習班心得報告。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諸位法師,尊敬的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慚愧學生開示今天向大家恭敬匯報的主題是「收穫」。

  為期三十天的「大士閣第二屆《淨土大經科註》學習班」已圓滿結束,回顧過去的這些天,學生收穫了很多感動。同時身邊的一切人事物幫助自己看清了很多,心裡也坦然了許多。

  甲、看破放下

  來到身邊的這六十多位菩薩,都是看破放下的勇士。他們能離開自己的家庭,放下手上的工作,抽出一個月的寶貴時間來閉關靜修,就是在力行看破、放下,就是在落實師父上人的教誨。聽了大家的分享,知道這一個月的學習對很多同修來講其實是一個挑戰。但是他們很堅強,無論是生活起居的不適應,身體上的病痛,還是緊張的學習壓力,大家都在慢慢的克服、忍受,一直堅持下來。

  在和大家一起生活學習的日子裡,看到大家的精進和發心,令學生感動不已、慚愧不已,這些菩薩都是為學生表法來了。學生親眼目睹了一位同修飽受病苦折磨,用盡各種方法都不見好轉,無奈之下索性不管它了,疼就疼吧,忍著。她開始更加精進的念佛,求佛菩薩加持,圓滿她這次的發心,無論如何一定要學完,不退縮。她自己把注意力從病痛上轉移了,照常生活和學習。當她開始放下,不再掛念的時候,病痛就明顯的減輕了許多,這正如師父上人告誡我們的:不要念病,要念佛。心裡想病就是在給病增加養分,病會愈來愈重。念佛是消業,病就會好,後來她的病就一天天的好轉。她自己也分享到,這次生病給她消了不少業,她開始懺悔自己所造的一切殺業、惡業,不再抱怨,不再對立,坦然接受這個果報。

  同修的這場病也給學生上了一課,雖沒有病在自己身上,但是自己想像中的痛苦卻是加倍的。也是佛菩薩慈悲,通過這種方式來警醒學生,不要執著,要放下這個假我。身體是假的,病也是假的。一切法由心想生,念頭轉過來了,一切都會隨之而轉變。病的不是身體,是心,更不應該和病起對立,也不應該抱怨身體差,身體是無辜的,是心病了,殃及身體跟著受苦報。只要從心懺悔,防非止惡,不再想病,身體自然就好了。也讓學生真切的意識到,我們根本沒有能力照顧好這個身體,別人也幫不了忙,反而常常因它生煩惱,隨它造業。不如就不執著,還是交給佛菩薩去打理,我們捨下這個生滅無常的假身,換一個跟阿彌陀佛一樣永遠不壞的紫磨真金色身多好。有捨才有得,放下虛妄變幻的假我,才能得到真實永恆的生命。再面對病苦的時候,學生的心裡就會浮現這次經歷,督促我放下,督促我念佛。

  乙、不受磨不成佛

  一位同修在分享中說,他一輩子都沒有像在這裡那麼努力的學習過。這回真是拼了命的在學習,每天在克制習氣,在逼著自己往前走。這段日子確實很磨鍊人,但是發自內心的為自己高興,看到每天都在不斷的突破自己,好多原來自己認為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就在不斷的堅持之中,竟然都做到了。對佛菩薩也愈來愈有信心,對作佛也愈來愈有信心,因為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所以只要繼續堅持不放鬆,成佛這件事也一樣做得到。確實看到大家每天上課都在努力的專注聽經,有時候還要想盡辦法去克服昏沉、妄想。學生知道他們是在以刻苦的方式鞭策學生,沒有耕耘,何來收穫。正如賢公老和尚所說的,你想成佛,你不出力,不勞動,不流汗,哪有恁便宜的事兒!

  他們學習起來是那麼的認真、賣力,不捨得浪費一分一秒。而學生自己就是不好學,不能吃苦,不肯下狠心逼自己一把,所以懶散懈怠常常現前。學生也反省到,不能勇敢的接受磨鍊,不願意去突破自己,怎麼會有提升?不肯出力,不肯流汗,就不是真的想成佛。大家的表法就是在激勵學生一定要勇猛精進。成佛是大事,大事就得用心辦,就得付出,就得接受考驗。俗話說:好事多磨。考驗就在生活中的點滴之處,學生再不能退縮,在境界來時再不能做逃兵,再不能任由自己隨順習氣,沒有長進。由此學生也堅定了信心,再怎麼苦,逼著自己也得去極樂世界。就從處理好身邊的人事物開始,就從接受身邊的磨鍊開始。

  丙、結語

  一個月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是用心過好這一個月,它在生命中的分量卻不輕。對學生來說,最大的觸動就是一定要換心,一定要念佛,尤其是在三天的佛七中,當自己沉靜下來時,真切的感受到了沉浸在佛號中的純淨和自在。但是這種狀態很短暫,離開了佛堂,回到日常的生活中時,妄念又開始層出不窮,甚至佛號還是常常丟失。但是比之前要好的是能很快的警覺到,並趕快提起佛號來。很感恩這次靜心念佛帶來的法喜,也很感恩同修們的幫助及陪伴。很多人說這一個月是他們人生及學佛歷程的轉折點,學生也相信這一個月的學習也會給自己接下來的生活帶來很大的轉變。努力並且期待自己有新的提升,不辜負每一次經歷和付出。

  以上是慚愧學生開示粗淺的心得報告,錯誤之處請求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法師,諸位大德同修慈悲批評指正。學生樂意接受,至誠頂禮感恩,阿彌陀佛。

  恭祝尊敬的師父上人,法體安康,六時吉祥,久住世間,光壽無量。慚愧學生開示頂禮敬呈。

  老法師:我們聽了開示同學的報告,很歡喜,宗教一定要回歸教育,宗教對社會才會有真正的貢獻。向小莉居士,這次在大士閣辦的這個活動,我們看到這一個月,許多同學提出來的心得報告,我們看了很歡喜。這個活動要一直辦下去不能停,它這一期是一個月,希望至少一年要辦三次,或者是四次,每三個月辦一次。我們相信愈辦經驗愈多,而且會給其他的道場做一個榜樣,我相信將來每個寺廟都要辦。要學經教,找不到老師,沒有關係,我們講經的錄像帶很多,他們都可以拿去學習。用這個電視、網路來學功課、來學佛經,我相信未來有一段時間它會很普遍,也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從這個地方學習,聽的遍數多了之後,自然就會講了,像前面劉素雲一樣。

  劉素雲有沒有開悟?有很多人問我,我說我不知道。實在講悟有小悟、有大悟、有大徹大悟,大徹大悟很難,但是大悟、小悟的人不少,只要他心清淨,心專,他就會有悟處。人有小悟就可以出來講經,他不會講錯,只要真正發心,就會得三寶加持。像劉素雲,第一次到香港來的時候,我就給她安排了課程,讓她到攝影棚去錄像。什麼準備也沒有,什麼題目也沒有,我說妳坐上去就會講了。坐上去果然不錯,然後回過頭來,把這個錄影帶放給她自己看看,她都很驚訝,講得不錯,我怎麼會講這麼好,為什麼?聽了十年,就憑這個,聽《無量壽經》,就一部《無量壽經》,聽了十年。那個時候我在台灣講的,第三遍,在那個時候我們沒有錄像,用錄音機錄音,是捲帶子的,那個時代,那一捲帶子是九十分鐘,所以我們一堂課就一個半小時。好像講了七十幾堂課,講的是會集本,是依照李老師眉註,依照那個講的,我依照那個講過十遍。以後講經就採取黃念老的集註,註得好,註得太好了。

  我們學習集註,我們的標準時間是一千二百個小時,就是一堂課兩小時,六百堂,有受用。開始學要像劉素雲居士這種方法,不要學太長的,那個時候講的,對初學的人有一定的好處,時間不長,遍數要多,慢慢熟透了。你再能夠講個十遍,講個二十遍,講個三十遍,再講註,再講黃念老的集註就不難了。慢慢講久了,不定什麼時候大徹大悟,就明心見性,真能做得到。要一門深入,不要學太雜,不要學太多,千經萬論最後都是一法句。真正開悟了,大徹大悟,一切法全通了,無論講什麼,沒學過的你都不會講錯。真正有人發心,佛法會再復興起來,不是難事情。

  典籍,現在印刷術發達,成本大幅度降低,一個人在現在擁有一套《大藏經》,一點不稀奇。所以要注意一點,不可以貪多,不可以廣學多聞,不能做通家,通家是做不到的。要專,經典、經論裡面選一樣,一生就學一樣,把它學通。學通之後,雖然樣樣都通了,我還是學這一樣,給後人做一個好榜樣,不貪多。我什麼都能講,什麼都能教,我就教這一門。這一門,淨土這個法門利益最大,度一切眾生是真正有效果,不會產生副作用,穩穩當當,將來往生淨土,現在在世傳播這個法門,做阿彌陀佛弟子。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