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大家好。在這一段時間,承蒙北京的同學為我請了一位中醫,在香港給我調整身體。一個療程是十天,每天是五、六個小時,所以我們這段講經的時間就缺了十幾天。療程結束之後確實有點效果,我也很感激。到台灣來參加今天清明祭祖法會,順便在高雄又複診牙齒。停這麼多天,沒有跟大家一起來學習《無量壽經》,很慚愧,這請大家原諒。我們總是盡量抓住時間,講什麼?到這邊來,華衛給我安排了我聽說好像是四次,四次就是八個小時。我想,《無量壽經》最重要的一品經文就是第六品「發大誓願」,這是淨宗的精華,我們多幾遍學習有好處,一定要深入,要建立信心。

  世尊當年在世講經教學四十九年,說了許多的經論,流傳到中國來是一部分。小乘很圓滿,跟現代南傳的經典相對比,過去章嘉大師告訴我,大概只比我們翻譯的多出不到五十部。小乘經典也將近有三千部,可見得不到五十部,幾乎完完全全的傳到中國來了。大乘佛法佛說得更多,可以說傳到中國來的是精華。在佛陀那個年代,按照中國的算法是三千年前,交通非常不方便。佛經是寫在貝多羅樹葉上,所以很笨重。這個貝葉經,現在故宮博物院裡面有展覽,諸位去參觀能看到,樹葉裁成長條,兩邊打兩個洞穿繩子,很容易散開,很容易丟失。所以來到中國,都是這些法師們精挑細選,選出東方(東方是大乘根性)契合大乘根性根機的人,優先傳入中國。從漢朝一直到宋朝八百年間,大乘的精華全傳到中國來了,這中國人有福,真有福。

  我們看這兩千年來歷史上所記載的,漢明帝永平十年,國家派遣的特使到西域去禮請高僧大德,到中國來傳法。所以佛教是皇上派特使禮請過來的,不是自己來的。到中國來之後,朝廷非常尊重,跟中國的儒道很快就集合成一體了。所以中國傳統文化,大家談起來都說是儒釋道,一點都沒錯。儒釋道構成中國傳統的文化,鼎之三足,缺一不可。佛教傳到中國來,幫助儒跟道的提升,同時儒跟道對佛也有互補;換句話說,這三家都提升了,非常難得。

  在中國這二、三千年,每個朝代都有聖賢出現,這聖賢教育,佛菩薩出現,留下許許多多的著作,蒐集在《大藏經》裡。我們有幸生在中國,中國今天也是亂世,苦不堪言,這有幸怎麼講法?有幸是能遇到佛法。佛在經上說得好,「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聞佛法,這是非常稀有難能可貴。為什麼?只有佛法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什麼問題?生死的問題。除佛之外,了生死出三界做不到。世間宗教很多,宗教能幫助我們生天,高級的宗教能幫助我們生色界天、無色界天。天有二十八層,佛說得很詳細,二十八層再向上去才脫離六道輪迴。宗教裡頭有沒有?沒有,沒有這個道理,也沒有這個方法。佛教有,佛教的小乘阿羅漢,四果四向,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初果叫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這四種人超越六道輪迴了,真的把生死問題解決了。可是這四果修行時間很長,要用我們一般的來觀察,幾乎是不可能的。要怎樣才能證得初果?佛告訴我們,要放下見思煩惱裡面的見惑,就是見煩惱。見煩惱有五大類,五種,第一個身見,第二個邊見,第三個見取見,第四個戒取見,第五個邪見。這五種見惑斷盡了,證小乘初果。

  什麼叫身見?執著這身是我。諸位想想看,哪一個不把身看作我?世尊告訴我們,這是絕大的錯誤,把身當作我,這是所有一切罪業的根源。人為什麼要造作罪業?都是為了我,都是為了這個身體。錯了,不但錯了,大錯!身,哪一個人不把身當作我?人如是,畜生亦如是,三途眾生如是,上面欲界天、色界天乃至於無色界天亦如是,這個事情難辦。佛告訴我們「無我」,宇宙之間沒有我,這個「我」是一個錯誤的觀念,完全錯了。佛經上一開頭「如是我聞」,他也講「我」。那個我是阿難自稱,阿難是覺悟的人,真的是無我,因為大家都把身體當作我,他跟我們談話不說我,我們就不懂,聽不懂了,所以隨順世間,世間人說這個身體是我,阿難也稱我。但是我們世間人執著身體真的是我;阿難不執著,阿難恆順眾生,眾生這麼說,我也姑且這麼說,我們執著,他不執著,這就高明之處。所以身見,頭一個要破的。

  大乘教裡,我們看《金剛經》,很多同學都讀過,《金剛經》的前半部破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不執著。這四種現象有沒有?不能說沒有,要說沒有,這麼多眾生為什麼執著?執著是迷了,不知道事實真相。這個相是假相,不是真相,不執著沒事,不礙事;執著就礙事了,就麻煩了。麻煩什麼?一執著就變成六道輪迴。六道輪迴從哪來的?自作自受。宇宙之間有沒有六道輪迴?沒有。從哪裡來的?從分別執著來的。這是我們不知道的,佛知道,佛把這樁事情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在世間是大徹大悟,真的明白了,明白了人怎麼回事情,宇宙怎麼回事情,他不但是明白,徹底的明白了。他一生教學,佛法確實不屬於現在所謂的宗教。

  我早年學佛,是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的,他老人家最後一個單元給我講的是「佛經哲學」,我是這樣入門的。他講這個單元的時候,開頭的時候告訴我:「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佛經哲學是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這些話我從來沒聽說過,沒有人講過。我對於老師非常尊重、非常敬愛,老師對我的照顧也比一般同學多,多了很多。在那個時候我有疑惑,我向他請教,我說佛教是宗教、是迷信,它怎麼會有哲學?老師告訴我,你年輕,你不懂得。所以他把佛教介紹給我,我相信。老師又告訴我,兩百年前中國寺院庵堂,這是佛教道場,都是學校,這裡面住的出家人,還有少數在家居士也常住道場,他們確實有道德、有學問,學佛容易。但現在的佛教難了,寺院庵堂有,他們已經不學經教了,他會念經,經裡什麼意思他不懂。不但佛教如此,其他的宗教亦如此。

  早年,印尼瓦希德總統跟我也是老朋友,他是伊斯蘭教信徒,他告訴我,他說我們穆斯林(就是回教徒)對於《古蘭經》阿拉伯文寫的原本,能夠背誦的人很多,念得很熟,什麼意思不知道。我聽了之後就想到,那就像我們念咒一樣,佛門裡面咒語是沒有翻譯的,只叫你念,什麼意思你不知道。但是佛門真的,你只要去念,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只要去念,念久了之後會開悟。這是什麼道理?一心專注是定,所以它用這種方法修定。

  修定的方法無量無邊,佛法講無量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徑,法門無量無邊。讀誦也是一種方法,特別對知識分子,知識分子喜歡讀書,那就用讀書這個方法讓你去修定去。你只讀,不要想意思,不要想道理,一直念下去,一遍一遍,念上幾千遍心定了,把妄想念掉了,把雜念念掉了,就能開悟。我們為什麼不悟?就是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了悟門。障礙除掉之後,不定什麼緣分,一下就明白了,開悟了。這一悟就一切都通達明瞭,世出世間一切法全知道了,諸法的真相都明白了。所以佛法跟中國古聖先賢主張的「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這就是方法,這個書念上一千遍之後,什麼意思完全明白了。自見,自見就是開悟,不需要人指導的。古時候很多教學都用這方法,開悟之後讓學生講這部書,講給老師聽,老師聽了點頭,沒錯,叫印證,給他做證明,他就真的開悟了。

  同時,在中國古代沒有開悟的不能講經。沒有開悟講經,講的是你自己的意思,不是佛的真實義。如果是開悟的,那你跟佛的見地是平等的,那叫如來真實義。所以開經偈上說「願解如來真實義」,釋迦牟尼佛開悟了,你也要開悟,你開悟之後跟釋迦牟尼佛這個層次是平等的。佛所講的就是你悟到的,你所悟到的就是佛講的,這才有資格講經,才有資格作註,給經做註解,才能造論,論就是研習的報告,這些都在《大藏經》裡面。所以佛法找不到真正老師,你懂得佛教學的理念、方法,你可以成就,這種成就的人在佛經上稱為獨覺,沒人教你。到以後,你一定會遇到一個好老師給你印證,為什麼?這叫感應,你達到這個境界了,佛菩薩會應。你達到這個境界是感,佛菩薩應,佛菩薩現身來給你做印證。這在中國歷代常見,不是少見。

  所以你要問,我們在現前這個時代,亂世,又沒有老師,能開悟嗎?能證果嗎?能,你要完全遵從佛陀教誨的理念方法,不能有絲毫懷疑。在中國有幾個好樣子。唐朝時候,你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開悟了,成佛了。他不認識字,他是個樵夫,砍柴賣柴過日子,生活非常清苦。偶然聽到別人念《金剛經》,他聽得很有味道,人家把這部《金剛經》念了一遍,念完了,他在窗戶外面聽,聽完之後到裡面去找念經的人,就問他,你剛才念的是什麼?別人告訴他,他聽了很喜歡。別人問他幾個問題,他都能回答。這個人很有善根、很有智慧,覺得這個賣柴的人根性好,就勸他到五祖,五祖住在黃梅,到黃梅去參訪五祖,讓五祖給你印證。他家裡窮,還有個老母親,這個人很慷慨,給了他十兩銀子做安家費。十兩銀子,他砍柴賣一年也得不到。另外找一些佛友照顧他母親,這樣他放心了。在黃梅住了八個月,五祖衣缽傳給他了。《壇經》是他口述,別人筆記的,可以看看,你就明瞭了。

  再看《壇經》裡面有個惠明,也是五祖的弟子。六祖得衣缽之後,大家不平,心裡不平衡。因為別人看他的身分,他是義工,他是來給我們道場做工的,他也沒有跟我們參加禪坐、學習經教,沒有,八個月都在碓房裡頭舂米破柴,衣缽怎麼能給他?沒有一個人心服,所以大家出去找,把他找回來,衣缽奪回來。這應該說五祖年歲大了,老糊塗了,怎麼把衣缽給一個砍柴的人?惠明真的追到他了。他一看後頭來人追他搶衣缽,趕快把衣缽放在路旁邊,自己藏起來,你要衣缽,衣缽給你。惠明在沒有出家之前是四品將軍,這個階級很高,孔武有力,他去拿那個衣缽拿不動,這個人非常機靈,就曉得護法神。為什麼?他是個將軍,一個小包袱、一件衣服拿不動,他馬上就曉得這是有護法神,這個衣缽應該傳給他。所以念頭一轉,馬上就改過念頭,請求叫六祖出來,我不是為衣缽,我是來求法的。惠能就出來了,坐在路旁石頭邊上,惠明跪在下面求法。他教他「不思善、不思惡」,就是把念頭全部放下,讓心裡頭乾乾淨淨一念不生。他問他一句話,在這個時候,沒有念頭的時候,「如何是明上座本來面目」,他在這一句話之下省悟過來了,開悟了,就明心見性了,他在能大師會下開悟的。能大師一生,在他會下開悟的四十三個人,惠明是第一個。所以開悟的條件是什麼?心裡頭一個念頭都沒有,人就開悟了。有念是障礙,現在的人心浮氣躁,心靜不下來,所以沒人開悟,沒聽說過。

  但是我們看到南陽,中國河南南陽,諸葛亮出生的老家,那裡有個小廟來佛寺,這距離我們不遠,三個開悟的,都是不認識字,而且非常簡單,他們沒有學過經教,一生沒有念過一部經,也沒有聽過一堂課,老師父傳給他們就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叫他們一直念下去。這三個人他們的優點,都是老實人,聽話的人,真幹的人。我們看到海賢老和尚,二十歲出家剃頭,師父傳他這一句佛號,師父告訴他一直念下去,他就這一句佛號念了九十二年,他一百一十二歲往生的,自在往生,預知時至。一百一十二歲,沒有老苦,怎麼說沒有老苦?他的精神體力跟年輕人一樣。一百一十二歲,不要人照顧,每天都在農田裡面做活、幹活,種地、種樹。他一生種上萬棵的樹,造林;種一百多畝地,收成好,年年豐收。這些收成他也不賣,除了寺廟裡需要用的留下來,多下來的救濟貧苦。四周圍農村裡頭有人家貧苦,年老沒有體力,不能耕種了,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生活怎麼辦?他來救濟,受他照顧養活的,成千上萬的人,這老和尚。所以他沒有老苦,他不老,一百一十二歲像年輕人一樣;他沒有生過病,沒有死苦。走的時候預知時至,一個月之前,老朋友地方都去看看,辭行,告訴他們,我以後可能不再來了。有人聽的,警覺性高的人,恐怕他預知時至要走了,就告訴他,哪一天走,你告訴我們,我們替你助念。他聽了笑起來了,他說助念不牢靠,我自己念佛往生,不需要人助念。他真的,他半夜走的,真的是自己一個人念佛走的,第二天早晨去看他,叫他的時候,他往生了。給我們做出學佛人最好的榜樣。念佛求往生的人,那是好樣子,是真的不是假的。

  阿彌陀佛叫他給我們做證明,表法。證明什麼?西方極樂世界真有。他這一生當中,就是念佛九十二年,我估計他至少見阿彌陀佛應該有二、三十次,這是少說。九十二年常常見佛,見過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真有。為什麼不早帶他去?他要求佛帶他去,阿彌陀佛沒有帶他,跟他說,你修得不錯,這個表法非常好,你在世間多住幾年,做好樣子給別人看看。大概是告訴他,你有一天遇到一本書,這本書我這裡有,這有一本書,《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你遇到這本書的時候,佛就來接他往生。他等了不少年,等到一百一十二歲的時候才遇到。有人送這本書給他,他不認識字,看到人家帶著書來了,他就問他這什麼書?別人告訴他,這個書叫《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他一聽到這個書名非常歡喜,好像期望了很多年的寶貝,這下得到了。馬上穿袍搭衣,把他最心愛的袈裟拿出來搭在身上,拿著這本書,要求別人給他照相。老和尚一生從來沒有主動要求人給他照相,都是別人找他,他恆順眾生,歡歡喜喜跟人照相,主動要求就這一次,三天之後他往生了。

  這往生的意義很重,他為我們表示什麼?這個一般的就是告訴我們,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真有,他真去過,常常去,熟悉得很!證明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接引眾生是真的,我們這幾天就學這一段經文,一點都不假。另外有個特殊為我們表法的,那就是淨宗在這個十幾年當中遇到很多障難,甚至於很多人退心了,他來做證明。第一個證明,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我們現在所用的這個經本,是真經不是假的,字字句句都是釋迦牟尼佛親自所說的,金口所宣,不是假的,我們不要懷疑。第二個證明,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大經解》,他用了八十三種經論、一百一十種古大德的註疏,來註解這部經典,這是正知正見,沒有錯誤。第三個給我們證明,我們這些年來,二、三十年了,都是依照這個本子修行,沒錯誤,我們要信得過自己,這部經可以幫助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彌陀囑咐海賢老和尚表法,就這個意思,我們要懂,我們要明瞭。我們學這個經典沒錯誤,老和尚來給我們作證的,讓我們完全放心,不要聽信謠言。

  這部書,《僧讚僧》這部書,是大陸上一位法師用了十幾年的時間編寫成的,內容非常豐富。我在大陸上,對我有爭議的人太多太多了,他這本書是為我辯別。我從來不辯,對於一切的爭議我不理會,我一句話都不說,我的信心堅定,沒有受他的動搖,無需要爭論。沒有想到這位法師,年歲好像不是很大,他非常辛苦,我很感激他為我辯別。這裡面完全都是些事實,我看了很歡喜,為什麼?很多事情我忘掉了,讀他這本書就想起來,真的,歷歷如在眼前。

  《無量壽經》,對於世尊往後末法九千年的教誨,我看就在這部經,夏蓮公所會集的,黃念祖老居士註解,我們唯有這部經做依靠,決定成就。這部經是誰給我的?我要跟諸位報告,我在台中求學,李炳南老居士給我的。這部經是律航老法師從大陸到台灣帶來的,帶來了幾本,分量不多。到台灣之後,他跟李老師很熟,老師在台中建蓮社、建慈光圖書館,他把這本經就交給老師。老師看到這本經前面很長的一篇序文,這個序文是他老師作的,他學教跟梅光羲居士學的,所以梅光羲是他的老師。梅光羲是黃念祖老居士的舅父,也就是念老的母親是梅光羲的妹妹,這些說起來跟我們法緣都很深。老師在台中講過一遍,做了註解。他的註解寫在經本上,眉註,我能看得懂他的這些東西,我跟他十年。給我之後我非常歡喜,我就想講這部經,弘這部經。老師告訴我,時節因緣沒有成熟,如果有人提出異議,你沒有能力反駁,所以不是時候,叫我收起來。我就聽話,收起來了。一直到他老人家圓寂,我又翻出這部經典,那個時候我在美國,跟海外同學們來分享這部經,很多同學都非常歡喜,要求我講一遍,我就開始講這部經,完全依照李老師眉註,先後在美國、在加拿大一共講了十遍。

  遇到黃念祖老居士,我遇到他在美國遇到的,他把他的註解,就是《大經解》,那個時候剛剛寫完,初稿,徵求當代大德的意見。他只帶了一套到美國,這個本子交給我。我看了之後非常歡喜,《無量壽經》總算是有了最完備的學習參考資料了,這部註解註得太好了。我向他請教,你有沒有版權?他說你問這話什麼意思?我說沒有版權,我到台灣就翻印了;如果有版權,我尊重你。他說沒有版權,還要我給它寫一篇序文,印出來的經書要我在封面上給它題字,我都照辦了。我們第一版印了一萬冊,精裝本。雖然以後他改變了很多,但這第一版是非常好的紀念,這佛陀教育基金會印的。所以,這部經來龍去脈搞清楚了,我們有了信心,不再懷疑了,就得認真學習。

  古大德曾經說過,這一切經,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哪一部經足以能夠代表世尊所說的一切法?古來祖師大德幾乎公認的,《大方廣佛華嚴經》,經中之王,能代表全經。我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方老師也告訴我,叫我學《華嚴》。他也非常喜歡《華嚴》,《華嚴經》我看他擺在書桌上。他說《華嚴》是全世界,要用哲學的這個角度來看,他說它是全世界第一部最好的哲學概論,這裡面有理論、有方法,最難得的還帶表演,五十三參是表演,做出來給我們看。他說世界上教科書沒有這種編法的,這帶的有表演,做出來給你看。老師當時告訴我這些事情,我立刻就反應到,中國有這麼一本書,也很有意思,那是什麼?古人所讀的四書,儒家的,儒家有這個味道。我相信四書是朱熹編的,朱熹對於佛教有很深的研究,我想他這個靈感是從《華嚴經》來的。你看四書的編輯,有理論,《中庸》是理論;有方法,《大學》是方法;也帶表演,表演是《論語》、《孟子》,是孔子表演、孟子表演,孔子是聖人,孟子是賢人,帶表演的。這樣把它編成四書,這個靈感,我相信朱夫子是從《華嚴經》上看到的。所以四書是儒家必讀書,理論、方法、表演,做出來給你看。

  《華嚴》是第一部,在佛法裡頭這是第一經。《華嚴》跟《無量壽經》比,這都是古大德,隋唐時代古大德給我們做比較,這一比,《無量壽經》第一。為什麼?《華嚴》到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它最後的歸宿是西方極樂世界,是念佛往生淨土,《無量壽經》專講淨土,這就《無量壽經》佔第一位。《無量壽經》,我們現在用的這個本子,夏老給我們編的四十八品,實際上他是按照四十八願來的,這四十八的數字與彌陀本願相應。四十八願裡面哪一願最重要?我們找,找核心,核心裡頭找它的核心,這找到《無量壽經》是世尊所說的第一經,這四十八品裡面哪一品最重要?第六品「發大誓願」。為什麼?這一品是《無量壽經》裡面的精華,極樂世界就是因四十八願而成就的,所以四十八願是它的核心,我們要認識。四十八願,四十八願裡哪一願最重要?這古人都給我們說出來了,第十八願。十八願說的是什麼?十念必生,我們到後面會學到,所以這核心的核心,比什麼都重要。

  下個月,日本前首相鳩山先生邀我到日本去講經,我答應他兩個星期,講什麼?就講「發大誓願第六」。前面我們都明白了,才知道為什麼選這個,選這篇。因為時間不長,我們要講最精彩的,那這一段第六品「發大誓願」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裡頭最精華的部分,對我們有真實的受用,我們要認真學習,不能辜負這一生,這一品對我們太重要了。現在請看經文:

  【法藏白言。唯願世尊。大慈聽察。】

  這品經一共有二十四章四十八願。我們這個地方的經文每一段是一章,這一章裡面有好幾個願,也有一願的,不定,念下去我們就看到了。

  【我若證得無上菩提。】

  這個「我」是阿彌陀佛自稱。這一品經不是釋迦牟尼佛講的,是阿彌陀佛講的,世尊為我們轉述。釋迦牟尼佛聽到了,把阿彌陀佛的原話原原本本的說給我們聽,所以《無量壽經》裡這一段經文是阿彌陀佛說的。佛沒有妄語,說話算話。我們把這一章的經文念下去,『我若證得無上菩提』。

  【成正覺已。所居佛剎。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

  這幾句話是總說,對於極樂世界的讚歎,為我們宣說的。下面這第一願:

  【無有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蠕動之類。】

  這一句是第一願「國無惡道願」。十方許許多多諸佛剎土,都跟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差不多,有六道、有十法界。極樂世界沒有,沒有畜生,沒有餓鬼,沒有三惡道。我們再看下面第二:

  【所有一切眾生。以及焰摩羅界。】

  『焰摩羅界』就是地獄道。

  【三惡道中。來生我剎。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更墮惡趣。】

  往生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那說明它有人天兩道,它也有凡聖同居土。到極樂世界,我們人的身分到極樂世界還是人。接受阿彌陀佛的教化,個個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悉成』,沒有一個漏掉的,都能,「成」就是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成中國意思,無上正等正覺。你永遠不會墮三惡道,無論你到哪一個國土去供佛聞法、教化眾生,跟六道輪迴永遠脫離關係了,真難得。末後總結是:

  【得是願。乃作佛。】

  我這個願成就了,我就成佛。

  【不得是願。不取無上正覺。】

  意思就是,我這個願做到了我成佛,我要做不到,我不成佛。所以這一小段裡頭,這第一章兩願,「國無惡道願」,第二個「不墮惡趣願」。

  我們看下面小註,這是早年我講經用的筆記,今天在此地供養諸位。「此品是淨宗最著名的四十八願」,夏老居士當年會集此品經文時,費了三個月的時間,還有慧明老法師、梅光羲老居士兩個人幫助;換句話說,這一品經是三個人共同會集的,有夏蓮居老居士,有慧明老和尚,還有梅光羲居士,「才整理出來」。「如與原譯五種本合看」,《大藏經》上有。我記得我過去曾經將《無量壽經》九種不同的版本印在一起,便利大家做參考。你們找五種原譯本合起來看,對照一下,你才發現會集得好!文字少,簡單扼要,意思一點都沒有漏掉,很不容易。「文字的整理,可稱盡善盡美」。

  「在五種原譯本」,用四十八條(四十八願)的有兩種,《魏譯》的、《唐譯》的。魏是三國時候曹魏,康僧鎧譯的。用二十四願也有兩種,《漢譯》的、《吳譯》的,吳也是三國時代,在南方。還有用三十六願的,有《宋譯》的,南宋時候譯的,翻譯的本子。「故古德說梵文原本不只一種,證明佛在世說法時,曾經多次宣說《無量壽經》,可見此經之重要性」。這是古人點醒我們,告訴我們,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經,一部經只講一遍,沒有重複的;但是為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勸我們念佛往生淨土,佛常常講。專門給我們做介紹的,從現在經本裡面去校勘、校對,至少三次。像剛才講的阿彌陀佛的大願,這個是《無量壽經》裡面最重要的一部分,不管怎麼翻譯,如果是一次宣講的,應該完全相同,五種本子都是四十八願才對,為什麼只有兩種本子四十八願,還有兩種本子二十四願,另外還有一種《宋譯》的只有三十六願,不一樣?這個差別太大了,所以古人說至少三次宣說,才會有這種情形,要不然不會出現這個現象。

  《無量壽經》在中國有十二次翻譯,非常可惜,七種失傳了。七種失傳。還有蒙古《大藏經》、滿洲文《大藏經》,我們看到藏經目錄,我看的是蒙古《大藏經》目錄,《無量壽經》好像有二、三十種的翻譯,這是我們中國沒有的。中國過去只有十二種,失傳了七種,現在還剩五種。所以我們希望將來能夠在蒙古文《大藏經》裡面,把我們缺少的《無量壽經》的版本統統把它翻成中文,我們來看看釋迦牟尼佛多次宣講,他在不同地方、不同的時間、不同的聽眾,為大家介紹極樂世界、介紹阿彌陀佛,勸導大家念佛求生淨土,這個願心非常懇切,這是佛常常說的一部經。我們在目錄上看到的是蒙古《大藏經》最多。滿洲文的《大藏經》是依藏傳跟蒙古《大藏經》所編的,內容大概相似。所以現在藏經有漢傳的,我們中國《大藏經》;有藏傳的,西藏的《大藏經》。我們不能夠輕視的,蒙古文的跟滿洲文的。但是現在學習蒙文、滿文的人很少,有迫切翻譯的必要,讓我們對於世尊當年在世極力倡導淨土法門,我們會堅定信心,也堅固願心。

  夏蓮居老居士的這個會集本,他用的什麼方法來會集的?這裡面說出來了,故古德說梵文原本不只一種,證明佛在世說法時,曾多次宣說《無量壽經》,可見此經的重要性。所以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的時候,他「以二十四為綱,以四十八為目。把五種本子的本來面目都能保存」,這是非常難得,這是真實智慧,無盡的慈悲,為我們會集這樣完美的一部大經。

  我們再看看下面的文字,「法藏菩薩對佛及當時諸大弟子提出他修學的報告」,法藏菩薩就是阿彌陀佛的前身,沒有成佛的時候他叫法藏菩薩。「他的態度言語都非常謙虛恭敬」,這是我們應當學習的。現在這個時代,學佛的人很多,但是有不少修學很多年都得不到真實利益,原因在哪裡?就在缺少謙虛,沒有恭敬心。所以,我們要想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學習聖賢的教誨,跟學習現代西方科學技術,心態完全不相同。學習西方人的這些物質文明,沒有謙虛恭敬可以,能學成。但是要學習傳統文化、學習大乘佛法,沒有謙虛跟恭敬,你什麼也學不到。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面,我看到不止十次,老人家常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二分誠敬得二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祖師大德教你,你能得多少,完全看你的誠敬心,真誠恭敬。沒有真誠恭敬,你跟在祖師身邊跟上一百年,你什麼都沒學到,你所學到的是皮毛、是外表,實質上你完全沒有得到。這是什麼原因?印祖說出來了,說得好。所以同是一個老師教學,同在一個班上上課,為什麼程度,每個人接受的不一樣?就在這四個字,我們有沒有「謙虛恭敬」。現在找真誠謙虛恭敬的人愈來愈少了,找不到了。現在人都是傲慢,心浮氣躁,怎麼辦?不是老師不願意傳,找不到學生。

  我早年年輕的時候,常常在國外弘法。今天我遇到陳佳源同學,他是東山高中的校長,我到美國去的時候,頭一個遇到他,他是我們慈光大專講座的學生。我在外國有那麼好的法緣,他是第一大功臣,都是他給我聯繫的,美國、加拿大所有的同學,他很快就給我聯上了,所以我講經的道場多了。這個緣分,結緣的時候很偶然,到後來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對全世界弘法的時候,這頭一個人,協助我走上這條道路。要不然哪有這個緣?你不認識人,不認識人怎麼行!這個人非常熱心,那個十幾年當中,大概有將近十五年,他常常在我身邊。所以說到這一句,謙虛恭敬真的太重要了。

  我跟方東美先生是陌生人,我仰慕他的道德學問,沒有人給我介紹。但是我知道他是桐城人,桐城不就老鄉嗎!我們就攀個關係吧。我寫了一封信給他老人家,還有一篇文章,請他老人家指教,目的是想到台灣大學旁聽他的課程。一個星期,我收到老師給我的信,約我到他家裡見面,牯嶺街,在他家見面。見面的時候,他就跟我說到,現代的學校(六十四年前的台灣大學,現在學校,不是現在,這個現在是六十四年前),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他說你要到學校聽課,你會大失所望。我聽到這個話,老師完全拒絕了,沒指望。當時年輕,感到很沮喪、很難過。我們沉默了大概有六、七分鐘,老師說,這樣好了,你每個星期天到我家來,我給你上兩個鐘點課,每個星期天上午九點半到十一點半。我跟他學,是在他家裡學的,學生就我一個。他不讓我到學校去,過了很多年之後,我才完全了解。因為那個時候我愛好哲學,沒有跟學哲學的人有過往來,也沒有讀很多哲學的書籍;換句話說,白紙一張。寫字畫畫的人喜歡白紙,這個紙張不能被染污,染污就不好畫了、不好寫了。我是一張白紙,所以老師就特別珍惜,把我安排到家裡。如果我到學校,我會認識很多同學,也會認識很多老師,肯定會受他們影響。這是方老師對我的用心,我非常感激,讓我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才會有一點成就。最後一個單元講到佛法,我明白了,沒有想到佛經裡頭有這麼多好東西,我動心了,我就跑寺廟了。以前寺廟是不跑的,跑寺廟幹什麼?借經書,寺廟有經書,經書買不到。所以像《大藏經》,不能借出來,星期天、假日到寺廟去抄經,我記得我還抄了十幾卷。所以師生是緣分,無法勉強的。我跟方先生有緣,就這麼結上的。認識佛教,完全從他那裡明瞭的。

  學佛奠定基礎是章嘉大師,我跟他三年,也是像方老師一樣,每個星期他給我一個小時到兩個小時的時間,每個星期天上課。章嘉大師勸我出家,囑咐我學釋迦牟尼佛。第一部教我讀的書,是《釋迦方志》、《釋迦譜》,告訴我,學佛你不能不認識釋迦牟尼佛,你要對他不認識,你會走錯路,你會走岔路,一定先要認識他,那《釋迦譜》、《釋迦方志》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傳記,《大藏經》裡頭有。這兩部書,我都從藏經上抄下來,因為當時沒有賣的,書店裡找不到。知道釋迦牟尼佛,我一口肯定他老人家是一位非常慈悲、有智慧的社會教育家,我是這麼看他的。而且是現在所說的多元文化,他有教無類,跟孔子一樣,不分國籍、不分族群、不分宗教信仰,只要你肯來,他就肯教你,這個在經典裡面看到太多太多的例子。所以我們承認他是偉大的教育家,慈悲到極處,不僅是言教,身行,他做出來給你看。

  他教我看破放下,這章嘉大師教給我的。第一天見面,我向大師報告,我說我從方東美教授那個地方學來的,佛法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有沒有方法讓我們很快契入?我跟章嘉大師提出這個問題。提出來之後,他老人家看著我,我也看著他,我們兩個對看了半個多小時,一句話沒有,我等他開示。他看我什麼?我們年輕,心浮氣躁,心浮氣躁不講。以後我都明瞭了,進入他的磁場,一定要把念頭放下,妄想放下、雜念放下,心到清淨了,他才會說話;你的心不清淨、浮躁,他絕對不會說話。我遇到這麼個老師,我還跟他三年。他告訴我,你看,看了半個多鐘點之後,說有。我聽到這有,這精神振作起來了。振作就不行,你浮躁怎麼又起來了?所以他又不說了,說了一個字不說了。這一次停了六、七分鐘,告訴我,「看得破,放得下」,簡單講就是看破放下。看破幫助你放下,放下幫助你看破,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就這兩句,像爬樓梯一樣,一層一層向上。看破是了解事實真相,就是大乘經上說的諸法實相,宇宙人生這一切法的真相是什麼。真相明白了,你自然會放下。放下什麼?放下起心動念、分別執著。

  以後我們慢慢契入大乘經教,逐漸明瞭了,佛法教學終極的目的是教我們回歸自性,回歸自性就是平常講的成佛,成佛就是回歸自性。「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你什麼也沒得到,為什麼?自性是你自己真心,真心裡面一樣不缺,就像惠能大師在《壇經》上所說的。他半夜三更,五祖召見他,在方丈室裡頭,五祖給他講《金剛經》。我們曉得,惠能不認識字、沒念過書,決定不會用經本,都是口述,把《金剛經》的大意講給他聽。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就開悟了。開悟之後,向老師提出他的報告,他的報告二十個字,五句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第一句,這個意思是,沒有想到自性本來是清淨的,從來沒有染著過。那染污是什麼?染污是妄心、是阿賴耶,不是真心,真心從來沒染污過。第二句話,「本不生滅」,自性不生不滅。一切法都是有生有滅,有生有滅是假的不是真的,真心沒有生滅,真心也沒有染污。第三句,「本自具足」,本來自然具足。具足什麼?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在哪裡?整個宇宙。整個宇宙是自性變的,下頭最後一句就說出來了,第四句,「本無動搖」。本無動搖是說明真心是定,沒有動搖,沒有波動現象。波動現象是什麼?是根本無明,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那是波動,自性沒有波動過。這一波動,自性就變成一個阿賴耶,阿賴耶是幻相,不是真的。末後一句,「能生萬法」。萬法是宇宙,整個宇宙。整個宇宙從哪裡來的?從我們念頭生的。所以大乘教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個宇宙是我們自己想像變現出來的,自己在裡頭受用。如果你的想像完全是善的、是美的,那就是極樂世界;你的想像是貪瞋痴慢疑,那就變成六道輪迴,全是自作自受,只有佛經大乘經教講得這麼清楚、這麼圓滿,這個不能不知道。

  所以,我們從謙虛恭敬,我常常講真誠,要用真誠心。學佛了,要用真誠心過日子。我們的生活用真誠心,工作用真誠心,待人接物用真誠心,為什麼?用真誠心是佛菩薩。如果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個裡頭還有貪瞋痴慢疑,這是什麼?這是六道眾生。我們學佛的目的,是希望從六道跳出去,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真誠是第一個重要的條件,決定不能欺騙。欺騙是搞六道輪迴,冤冤相報生生世世沒完沒了,麻煩可大了。為什麼要幹這個傻事。這個世界一切萬物,《般若經》講得清楚,「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晚上我們躺在床上睡覺,眼睛一閉,什麼是你的?連身體都不是。哪一樣東西是你的?沒有一樣。世間人迷惑顛倒,把這些假的當作真,所有的心思都用在這地方,叫大錯特錯!佛菩薩、阿羅漢絕對不把這個東西放在心上。他們能守住清淨心,我們經題上「清淨平等覺」,就是我們修行的目的,我們修什麼?修清淨心、修平等心、修覺而不迷,這是修因。果報呢?果報是大乘,大乘是智慧,無量的智慧;無量壽命,壽命是福報;無量的莊嚴,莊嚴是美好。在哪裡?在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人人都是「大乘無量壽莊嚴」,充滿了智慧,圓證佛德。因果都在經題上。

  接著我們看,「他說」,阿彌陀佛自己說的,「我若證得無上菩提,成正覺已」,他成佛了,證到究竟圓滿的佛果,「所居佛剎」,他所住的地方就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這幾句話是他全部大願的總說」,四十八願的總說。「此經是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極樂世界的狀況,全部經典就是四十八願的詳細說明」。那我再告訴你,這個詳細是略說,真正詳細的說明是《大方廣佛華嚴經》,那講華藏世界依正莊嚴。《彌陀經》時間短,分量不多,是略說;細說,《大方廣佛華嚴》。所以古人把這三部經看成一部,《華嚴經》叫大本《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叫中本《華嚴》,有中本,還有個小本,小本是《佛說阿彌陀經》,更簡單了,便於早晚課的讀誦。佛講得真周到,佛給我們的恩德無量無邊。所以古人判這個經,大本、中本、小本,小本就是《阿彌陀經》,中本就是《無量壽經》,大本就是《華嚴經》,一而三,三而一。同學們很多都知道,我是從學《華嚴經》五十三參才歸到淨土的,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所以我《華嚴經》放棄了,這一生全部的心力都用在《無量壽經》上,真的是分量非常恰當,非常適合現代人根機。這一段文我再念下去,全部經典就是四十八願的詳細說明,四十八願是全部經的總綱領,大綱,「無一句與四十八願相違者,思想見解,行法做法」,這個行法做法就是修行,自己依教修行,「以及教化眾生,完全相輔相成,可謂佛佛道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教化眾生,都不會超過《無量壽經》所說的智慧、理論、方法,我們現在有人說理念完全相同。

  「其所居住的佛剎,就是他的道場」,這說阿彌陀佛,他居的佛剎就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就是阿彌陀佛的道場。「他自己已經成就圓滿的佛果,他的道場完全是幫助一切發願想成佛的,以及發願普度眾生之人」。阿彌陀佛慈悲到極處,他發願就是幫助這兩種人:一種人希望成佛,證得究竟圓滿;另外一種人慈悲心懇切,希望趕緊救度一切苦難眾生。對於這兩種人,他給予最大的幫助、圓滿的幫助。極樂世界是修行的道場,也是幫助你對十法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六道眾生、十法界眾生,普度的一個基地。在那邊成就智慧、成就功德、成就能量,你才有方法把這工作做得圓滿,真正讓一切苦難眾生得到幫助。「他的道場要超越一切諸佛剎土的功德莊嚴」,道理就在此地。

  佛在經典當中開示過,西方極樂世界固然很好,而尚有比西方極樂世界更好的地方,這個有。但是,「其唯一能超越其他世界之處」,有三個原因。第一個,「帶業往生」。我們看到這一句就有信心了,我們能往生極樂世界,因為我們的業斷不掉,只能帶去,所以我們要求帶業往生。「第二往生不退」,如果往生極樂世界再退轉,這不能成就,要往生不退。第三個,「往生以後,一生成佛」。此是西方極樂世界第一殊勝之處。

  「十方世界皆有階級,唯獨西方世界是平等的」。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方法太簡單,「只要一心稱名,十念必生」。西方世界沒有惡道,「阿彌陀佛感覺三惡道眾生太苦,而且也是修道的障礙。十方諸佛剎土是佛與眾生善惡業所成」,像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我們跟釋迦牟尼佛在一起,佛菩薩修的是善業,我們造的是惡業,所以有六道輪迴、有十法界。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願力所感的,所以「清淨莊嚴」。凡是去西方者阿彌陀佛都不問,只要具足信願行就可以了。你看這麼簡單,你要真正相信,不能絲毫懷疑,真心想去,而且有個決心,我非去不可。你非去的時候,必須把這個世間萬緣放下。事可以做,做完之後不能放在心上,心上只有阿彌陀佛,心上沒有事。這事可不可以做?事可以做,剛才講可以做,別放在心上,心上只有阿彌陀佛,這就對了,完全符合《彌陀經》上跟這《無量壽經》上所講的理論跟方法。

  這個世界所有一切苦西方沒有,凡夫業沒有消,「可以帶業往生,雖帶業」,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沒有惡緣,所以那個業不起作用。「應知惡業不要想,想一次,等於又造一次,只有增長,不會斷掉」,過去所造的惡業事過境遷,了了!別去想它,永遠不要想它!過去所造的惡業事過境遷,已經了了。把念頭集中起來,「專想阿彌陀佛」,善中之善無過於念佛,這就是消業障,「念佛是最好的消業障方法。一切時一切處,起心動念都是阿彌陀佛,你的罪業就沒有了」。誰做到了?來佛寺的三個老人做到了,海賢老和尚的母親、海賢老和尚的師弟海慶,跟他自己本人做到了。他們心裡頭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工作照幹,什麼事都做。訪問他的人多,他不拒絕,他都歡喜,但是怎麼?他不放在心上,心上沒有,心上乾淨,這叫真乾淨,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開頭,我把我們為什麼要講這段經文,為什麼要一再重複學習,多次重複印象就深了,一遍兩遍不夠,十遍八遍還嫌少,要無數次的重複,我們才能夠契入境界。今天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