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尊敬的師父上人,慚愧弟子開吉,今天恭敬報告的內容是「至要莫如教子,中國古代的家規家訓」。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中華文化得以延續數千年長盛不衰,代代承傳,是源自於中國的老祖宗重視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以及社會教育,並且將倫理、道德、因果和聖賢教育自幼即以身行言教諄諄教導,使其涵養、薰陶於童蒙之時,且終身不改其志。中國古代的家規、家訓更是蔚為大觀,流傳久遠,培養出無數的聖賢君子和棟梁之材。
二O一五年二月十七日,習近平主席在國務院的春節團拜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習主席說: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因此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以此來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習主席的講話如同春風化雨,潤澤和溫暖著華夏大地每一位中國人的心。(圖一、習主席在新春團拜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重視家庭教育,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必然要從中國傳統的家規、家訓中汲取精華,並實踐而力行之。以此為基礎必能達至社會安定和諧,最終實現「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大同之治的美好願景。
甲、《弟子規》,天下第一規。
《弟子規》是童蒙養正的啟蒙教材,是儒家德行之根本,被稱為「天下第一規」,其內容取自《論語.學而篇》,「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弟子規》的作者李毓秀,字子潛,新絳縣龍興鎮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著名教育家。他師從知名學者黨成(號冰壑),遊歷近二十年,精研《大學》、《中庸》,創辦「敦復齋」講學,師從學習者眾多,尊稱他為李夫子。李毓秀夫子根據自古至今童蒙養正的精義撰寫成《訓蒙文》,後經賈存仁先生修訂編成《弟子規》。(圖二:《弟子規》流傳甚廣,是一部引領幸福人生的家庭寶訓。)
《弟子規》是一部引領幸福人生的家庭寶訓,流傳至今仍閃耀著至德至善的人性光輝,蔡禮旭老師《細講弟子規》,感化了無數的家庭。二OO六年,廬江文化教育中心的老師們將《弟子規》辦班教學的實驗成果在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總部做匯報,使聯合國一百多個國家大使深受感動。二O一四年,印度尼西亞教育部積極推動全國中小學學生共同學習《弟子規》。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經驗是全人類共有的遺產。
乙、《了凡四訓》,改造命運心想事成。
《了凡四訓》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撰寫的家訓。了凡先生,原名袁黃,字坤儀。他原本命運多舛,壽命短促,在雲谷禪師的教導之下,從此積德行善,勇於改過,成功的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他將一生的經驗寫成《了凡四訓》這本書,用以教導兒孫,內容包括: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和謙德之效。清末民初,印光大師竭力提倡此書,因而流傳甚廣,成為後人積德累功、改造命運的經典。印祖親為此書作序曰:「袁了凡先生訓子四篇,文理俱暢,豁人心目。讀之自有欣欣向榮,亟欲取法之勢。洵淑世良謨也」。
日本漢學家安岡正篤先生對《了凡四訓》推崇備至,讚之為人生能動的偉大學問,並建議日本皇室及首相將《了凡四訓》視為治國寶典,應當熟讀、細讀、精讀。日本當代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將《了凡四訓》視為奠定自己人生觀的經典,稻盛回憶起,他創辦京瓷公司之後,正是由於邂逅了《了凡四訓》這部書,才真正明瞭人生的方向及改變命運的方法。
《了凡四訓》是師父上人接觸佛法後讀到的第一本書,影響了老教授的一生。老人家曾經多次宣講《了凡四訓》,詳盡細緻的闡述了改造命運的原理原則,並使得這部書於海內外廣為流傳。(圖三:這是師父上人親書「了凡立命說」墨寶。)
丙、《徐氏宗譜》,家規垂訓以培厚德。
徐姓是中國第十一大姓,主要分布在山東、浙江、安徽、河南等地。流傳至今的《潛川徐氏宗譜》,線裝三十三冊,今已七次重修。徐氏家族歷史可上溯至四千五百多年,至今已是黃帝的第一百三十六代。黃帝共二十五子,徐氏是其次子昌意所傳,昌意為軒轅帝元妃嫘祖所生,家譜世系源流清晰,歷歷可考。追本溯源,方知炎黃子孫是一家確實是真實不虛。愛其家者必愛其國,愛其國者必愛天下眾生。(圖四: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祖先。)
家譜中記載著家族的家規與家訓,蘊涵著祖先寶貴的智慧經驗,是做人處世的行為準則,對於人生有很大的借鑑和啟迪。在《潛川徐氏宗譜》中,刊刻著「家規垂訓二十二條」、「增補家規四則」、「明太祖高皇帝訓」等,於此敬錄如下:
君臣之義,通於天地,故要盡忠職守。父子有親是天倫,故要恪盡子職。夫婦是人道之始、萬化之基本,當以正道自持,和而且敬。發祥之家,未有不起於雍睦者也。教育孩童務必從容和順,不可教以戲謔詼笑。四五歲教之謙恭遜讓,以收其放逸之心;溫和安靜,以消其剛猛之氣;有不識長幼尊卑者,訶禁之。人生五倫,賴師友而明,可不重歟?師之即當敬之尊之,終身不可怠慢。男女有別,關係到禮義風化、嗣族姓氏。婚姻者,上以承宗祀,下以繼後世,禮莫大焉。求婚覓婿以德為上,次則素有教訓,忠厚禮義之家可也。治生為衣食之源,而勤儉又為治生之本也。族中有六十以上,孤而且貧者,本房房長出助給足錢壹千文。(圖五:《徐氏宗譜》中的明太祖高皇帝訓。)
《徐氏宗譜》中刊刻著「明太祖高皇帝訓」:「孝順父母,尊敬長上,和睦鄉里,教訓子孫,各安生理,毋作非為」。在「六條分註」中分別作注釋,在孝順父母中說:「這孝順二字是人最要緊的事」。並列舉《大清律》之律文:子孫違犯祖父母、父母教令,及奉養有缺者,杖一百;子孫罵祖父母、父母及妻妾罵夫之祖父母、父母者,並絞毆者、斬殺者,凌遲處死。凡子孫故違祖父母、父母教令者,杖一百。房舍服器之類各有等第,若違式僭用者,笞五十,罪坐家長。嚴格的教令使得兒孫們深為警戒,一生都不敢胡作妄為。
丁、《錢氏家訓》,人才輩出的家教典範。
中國無錫鴻山錢氏家族,自古至今人才輩出:先祖吳越王錢鏐、清代著名的音韻訓詁學家錢大昕、近代清華才子錢鐘書、被譽為中國最後一位士大夫的國學家錢穆。為數眾多的學界泰斗燦若繁星,代代不絕,其中的奧祕是在哪裡?這無不歸功於錢氏優良的家庭教育。(圖六:杭州臨安吳越國王陵的錢鏐墓。錢鏐是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的創立者。)
追溯錢氏家族的歷史,一千多年來祖祖相傳的《武肅王遺訓》、《錢氏家訓》,為錢氏子孫塑造人格、成就德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形成崇文倡學、德才兼備的錢氏家風。《錢氏家訓》內容含括「孝於家,忠於國;兄弟相同,上下和睦;讀經傳則根底深,看史書則議論偉,能文章則稱述多,蓄道德則福報厚」等等,蔚為家庭教育之典範。錢氏家族自古就重視教育,稟承「家庭祖宗雖遠,祭祀宜誠。子孫雖愚,詩書須讀」的祖訓,從宋代開始即設立義田、義莊和祭田,並規定部分田產及盈利必須用於教育。這使得錢氏子孫都有受教育的機會,族內鰥寡孤獨者都能領取義莊的錢糧。切實落實《錢氏家訓》所言:「家富提攜宗族,置義塾與公田,歲饑賑濟親朋,籌仁漿與義粟」。體現出中國古代大家庭中,互愛互助、和睦共處的美好德風。
在《錢氏家訓》中有許多先賢格言、警世名句,至今讀起仍是振警愚頑、感人至深:
個人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皆當無愧於聖賢。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者必謀之;利在一時固謀也,利在萬世者更謀之。娶媳求淑女,勿計妝奩。嫁女擇佳婿,勿慕富貴。家訓的訓誨對子孫影響極其深遠,是祖先留給後人的金玉良言與無價珍寶。
戊、《溫氏母訓》,賢母之造就不虛也。
《溫氏母訓》是明朝末年賢者溫璜先生記錄母親陸氏的教誨編訂而成,內容包括祖業的守成、家道的維繫、女德的訓言、子女的教育等,蘊含著深厚的人生閱歷以及修身齊家的深遠智慧。誠如《溫氏母訓》序文所言,「末述先訓,乃母夫人陸所身教口授者,信乎家法有素,而賢母之造就不虛也」,由此可知,母親的言傳身教對子女的影響至關緊要,至為深遠。
在《溫氏母訓》中,母親陸氏諄諄教導兒子說:曾祖母曾經告誡你的祖父說,人即使貧窮飢寒,也切記不能輕易的拋棄祖宗的根基與產業。窮人不肯祭祀,不肯參與婚慶弔唁的活動,這是窮到不知回頭的地步。祭祀斷絕,是和祖宗不相往來;婚慶弔唁斷絕,是和親友不相往來,這樣的人就稱之為「獨夫」,上天是不會保佑他的。當家的把祖宗要緊而沒完成的事補一、二件。當官的把地方重要而沒做到的事幹一、二件,這才是男子的作為,高官厚祿不算是作為。居家度日千萬不要貪圖富貴,俗語「從容」二字就說得好。富貴是沒有底極的,如果是家財萬貫,但用度很浪費,那也必然會有窘迫的時候。《溫氏母訓》點點滴滴的教誡,體現出陸氏的深厚德行與慈悲教導。
《溫氏母訓》編者溫璜先生,字于石,烏程人,是明朝崇禎年間的進士,曾任職於徽州。他在清軍兵臨城下的時候,堅守不屈,最後全家從容就義,以忠義節烈的志節而為世人所追念。溫璜先生忠貞的節操,正是源於家庭優良的母教。(圖七:《溫氏母訓》收錄在《四庫全書》之中,是母教的典範,對後世影響深遠。)《四庫全書》和《五種遺規.教女遺規》悉皆收錄《溫氏母訓》一文。《四庫全書提要》對於陸氏的家教給予很高的評價:「知其家庭之間,素以名教相砥礪,故皆能臨難從容如是,非徒託之空言者也。」陳弘謀先生在《教女遺規》的按語中說:溫母的家訓,雖然是日用的常言,然而對於立身處事的要點、理家應對的方法,簡要完備而又懇切周到,字字都是從閱歷當中而來,所以能耐人尋味,發人深省。
己、《庭訓格言》,施以父愛的皇子教育。
晚清名臣曾國藩先生,一生教子有方,他最為推崇的兩部家訓,就是康熙皇帝的《庭訓格言》以及康熙朝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的《聰訓齋語》。張英是張廷玉的父親,父子二人都是官至宰相,位極人臣。張英在《聰訓齋語》中說:「父母之愛子,第一望其康寧,第二冀其成名,第三願其保家」,這句話道出了天下為人父母者的共同心願。
《聰訓齋語》是清朝宰相的家訓,《庭訓格言》則是大清帝王的家訓。這部由康熙皇帝撰著、雍正皇帝筆錄而成的家訓,對於締造康乾盛世影響深遠。康熙帝自述,自己經常想到祖先所託付的重責,因此非常重視對於皇子的教育,且意識到應當及早教養,不敢疏忽怠慢,並親自督察皇子課業,可謂是愛子深切。法國傳教士白晉親見康熙皇帝教子之方,於是向法國皇帝路易十四如實匯報說:中國皇上以父愛的模範施以皇子教育,令人敬佩。(圖八:清朝重視皇子教育的傳統始於清聖祖康熙皇帝。康熙帝六齡即位,親政後始發憤學習,五更即起讀書,竟至過勞,痰中帶血,亦未少輟,《庭訓格言》。並延納儒臣,舉行經筵日講,自此蔚然成風。)
在《庭訓格言》中,康熙皇帝事無巨細,諄諄教誨皇子說,「仁者以萬物為一體」。因此而能夠時時保有惻隱之心,處事待人接物存有歡喜之心,從而感得吉祥的景象。並引《太上感應篇》勸勉說:「人生一善念,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人生一惡念,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此真乃至理名言!康熙在《庭訓格言》中曾說,天下沒有過不去的事,忍耐一時,便覺無事。為學者不可不學《周易》,誠以易之為書,有觀民設教之方,有通德類情之用,對於治國平天下頗有助益。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康熙皇帝的身行言教得以培養出兩位傑出的繼承人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從而締造了大清國的康乾盛世。(圖九:雍正皇帝是延續康乾盛世、承先啟後的一位勤政帝王,他自幼受到康熙良好的家庭教育,並筆錄父親教誨,編訂成《庭訓格言》。)
綜上所述,中華民族是一個非常重視家庭教育的民族,數千年來,華夏子孫之所以能夠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屹立不搖,正是源自於代代恪守老祖宗的訓誨,以五倫五常、四維八德等聖賢教育做為立身行道的根基。時至今日,習主席強調要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這更是紹揚祖德的金玉良言。身為華夏兒女,我們應當追本溯源,報本反始,將老祖宗留給後世的寶貴精神財富承傳下去,方無愧於祖宗的無盡慈悲、殷切期盼與諄諄教誨。
以上是慚愧弟子開吉的報告,不妥之處,祈請尊敬的師父上人慈悲教導,恭請諸位老師、同學不吝賜教。慚愧弟子開吉頂禮敬呈。
老法師:前些年我住在澳洲,我們這個小城有一所大學,南昆士蘭大學。如果不用這個「南」,昆士蘭大學在布里斯本,南昆士蘭大學在圖文巴。學校校長贈送我一個學位,我接受了。當天中午請我吃飯,校長請我吃飯,同桌的有教務長,還有幾位資深的老教授。教務長告訴我,他說二戰之前,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歐洲有不少學者曾經發起一個活動,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為什麼還傳到現代沒有滅亡。世界上四個古文明,其他三個都沒有了,為什麼它會存在?大概半年時間,他們得出一個結論,這個結論就是中國人著重於家庭教育。教務長把這個話告訴我,我當時跟他說,沒有錯,這個結論是非常正確的。中國人如果一直重視家庭,那就像外國的有一位學者說的,它就是個不死鳥,它永遠存在世間。
中國人跟外國人不一樣,外國人一生不變節的不多,但是中國常見,什麼原因?他的家教根深蒂固,教學的理念跟方法,外國人不知道,沒想到過。中國人母親懷孕的時候就想到胎兒,胎兒怎麼樣?母親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會影響胎兒,這就是講到胎教。外國人聽都沒聽說過,他們知道中國人重視教育,但是沒有想到中國人從懷孕就開始教,這他們想不到的,無法想像的。真管用,確實管用,現在量子力學家為我們證明了,人的起心動念多重要。這個地方也提到了,《感應篇》裡面,起一個善念,還沒有善的行動,但是吉神隨之;起一個惡念,惡還沒有做,凶神隨之。這個與胎教關係可就大了,所以懷孕這十個月當中,母親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著重中正。
中是不偏不邪,跟佛法講的中道,儒家講的中庸,我們深深相信,中國古時候的典籍,在沒有文字之前,這些概念已經在日常生活當中。我相信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就是五倫五常、四維八德。最根本的就是倫常,倫常這個道,我相信在我們中國古代至少一萬多年前老祖宗就認可了、就推動了,這是做人的一個標準。到孔子這個時代,左丘明著《左傳》,裡面就有一句話說,「人棄常則妖興」。常就是五常,五常,仁義禮智信,如果人把仁義禮智信丟掉了,他就不像人了,像什麼?妖魔鬼怪。所以倫常這個理念落實在生活上肯定是一萬多年前,老祖宗的智慧,到黃帝這個時候發明文字才把它寫在書上。從這個地方延伸,管仲提出「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管仲跟孔子同時代,比孔子年歲大。往後八德就出現了,八德應該是在秦漢的時代,這個時候這些古聖先賢提出,這就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大根大本。
這個根本再濃縮,實在講就是兩個字,一個孝、一個敬。孝是體,敬是用。人能有孝敬,他怎麼會不愛人?孝講的是什麼?孝講的是父子一體。但是它有延伸的意思,父親上面還有父親,過去無始;子孫下頭還有子孫,未來無終,那就是佛家講的「橫遍十方,豎窮三際」。整個宇宙是一體,就用這一個符號做代表,它的意思有多深!不只是父子關係,它的含義是整個宇宙是一體。我們對待整個宇宙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要尊重、都要敬愛、都要關懷、都要照顧,為什麼?一體,如同我們愛自己的身體一樣。不是一家人,是一體,跟大乘佛法說的沒有兩樣,真是大聖大賢,所謂英雄所見大略相同,佛教到漢朝才傳到中國,在漢朝之前,至少也有五千年以上的歷史,跟佛所說的完全相同。
今天社會亂了,地球上災難到處都有。諸位比我更清楚,你們看新聞、看廣播,我是五十年跟這個斷絕了,你們知道比我知道得多。現在這些聖賢豪傑,我所接觸到的專家學者、國家跟社會的領導人都關心這個問題,我對他們很敬仰。許多在頭一次見面就問我一句話,這個世界還會有和平嗎?這個世界還能像過去正常的樣子嗎?從這些談話當中,我們覺得很悲哀,對於恢復安定和諧的信心喪失掉了,這個真可怕!沒有比這個更可怕的,我感到很驚訝。
但是我們中國人,我書雖然讀得不多,我們傳統的根我知道,我能夠守住。為什麼?這四科文字不長,傳十萬年都不會傳錯。你看五倫,字最多的,也不過二十個字,父子有親、夫婦有別、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傳十萬年不會傳錯。這是老祖宗的真實智慧,太長了會忘掉,五句二十個字。五常更簡單,五個字,仁、義、禮、智、信。我相信倫常決定超過一萬年,中國文化底子夠厚,能保持到今天。其他的三個古文明,我相信也了不起。古聖先賢容易開悟,為什麼?他的生活單純,心地清淨,清淨心生智慧,他能看到真理;佛法講,他能看到事實真相,就是諸法實相。不像現在,現在人的妄念太多、雜念太多,心浮氣躁,古人心都是定的,尤其這些大聖大賢。所以我曾經問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我說我們古聖先賢是不是佛菩薩再來的?這有可能。老師回答我說,理上講得通,事上沒根據。他沒有透露信息,事上沒有證據,但是理上決定講得通。佛菩薩慈悲,在全世界每個地方他都會降生,他都會示現、會教化。為什麼那三個沒有了中國還有?那這就講到中國文字了,中國的漢字、文言文,超空間、超越時間,所以它能夠長遠保下來。外國沒有這個工具,隨著他們自己拼音的文字,一、二百年之後就不懂了,如果他寫文字跟語言完全一樣,過個幾百年,這文字人家不認識了,原因應該是在此地。這是我猜測的,我想這是非常有可能的。
今天交通便利,交通發達,資訊發達,整個地球確實變成一個村莊了,地球村。地球村那就像湯恩比所說的,如何維繫這個地球村的安定和諧?他老人家說這需要依靠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大乘佛法也在中國,印度沒有了。中國為什麼有?中國翻譯用文言文翻的,道理就在此地。所以湯恩比有高度的智慧,他認為中國的文言文太優越了,應當要普及到做為全世界共同的語文。它與地方的語言並不妨礙,中國地方語言一直到現在還有,不過它世世代代改變了,古今人它是決定不同,可是文言文不改變。文言文應該變成世界共同的文字、一種語言,這個是什麼?好的東西能夠傳後世、千年萬世要用這個工具,沒有這個載具是辦不到的。這湯恩比的話。
所以今天,我們看到習主席在新年新春團拜會上提倡,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第一所學校,這是古聖先賢所作所為。一點都沒有說錯,中國世世代代都把家庭看作一個細胞,不是把人,所以中國人的觀念,家是大家族、大家庭。因為大家庭,你能治家就有能力治國,國也不過家庭放大了而已,所以齊家、治國、平天下。能齊家、能治國就能夠幫助整個世界社會安定和諧,就是平等對待、和睦相處。湯恩比現在天天盼望著,他雖然不在世了,晚年八十歲到八十五歲,我看他那個五年天天都是想這個問題,慈悲到極處,在佛法講,那是活菩薩,那是真菩薩,全心全力,他的整個期望都是在中國。今天我們看到習主席就任以來,他的言論、他的作風,讓我們看到,再看看湯恩比博士的著作,我們信心就十足了。從哪裡起?從家庭教育起。現在恢復家庭教育有一定的難度,丟失太久了,一百多年,恢復也要一百年。但是要努力,絕不能鬆懈,這一百年非常認真努力,把這樁事情做為人生第一樁大事來看,根紮穩,一百年之後整個地球都救了,有志之士要在這努力。好,我們看第二份。
學生: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諸位老師、學長,慚愧弟子越溪,今天向師父上人、諸位老師、學長恭敬匯報的題目是「家訓—中華傳統文化之生機」。
一、家道為立國之基
一千年前,北宋宰相司馬光撰寫《家範》,開篇就說:凡教在初而法在始,皆在於家。二O一五年,習近平主席在春節團拜會上告訴全國人民,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兩人遙相呼應,主席述而不作,繼承傳統,真是用心良苦!家為國之基,家教為民族文化之生機,教之始在於家,教之終成於家,亦即《大學》所言之「事有終始」。
歷代前賢皆如司馬溫公深諳治家之道,家訓之始祖便是顏之推(五三一—五九一)和他的《顏氏家訓》。顏之推出生於梁武帝時代的建業,一生顛沛流離,歷經四朝,兩次遭遇囚禁,全家居無定所,於公元五九一年卒於長安。因感嘆家教乃傳承中華文明之要道,故將忠孝友悌的家風、文字、音韻以及文學的家學奮力著述留給後世。公元五七七年,之推一家在北齊遭遇國變,長子思魯見家中日益貧困,問父親:家無積財,做兒子的當好好去勞動,供養父親,為什麼還要花大量時間學習經史呢?父親回答說:「子當以養為心,父當以學為教」,如果孩子們都放棄學習而謀財富,為父就算是豐衣足食也於心不安。父親又語重心長的勉勵長子:「若務先王之道,紹家世之業,藜羹緼褐,吾自欲之」。這是一位生於亂世一生力行忠孝卻三次遭遇亡國、念念懷念鄉土卻多次流離失所的老人,在國難家困之時對孩子們的期許,吃糠嚥菜不要緊,重要的是要把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忠孝的家教是統一太平之源
《顏氏家訓》成書於隋朝初年(公元六世紀末),分為序致、教子、治家、文章、歸心、音辭等共二十篇,內容包括三方面:家風(清白、勤儉)、家學(文字學、音韻學以及寫文章)以及家教(儒佛二教及因果教育)。《顏氏家訓》開篇便說:「夫聖賢之書,教人誠孝」,即忠孝;「慎言檢跡,立身揚名,亦已備矣」。這便是《大學》所言:「治國必先齊其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先王之道、祖宗家業皆在忠孝,這就是分裂得以一統,戰亂得以消弭,太平得以實現的源頭。
顏氏為孔門弟子顏回之後,故之推有言:「吾家風教,素為整密。」他深感家門整肅、家風和敬之重要,故用心教育子孫,遂令其皆能承傳文化,兼濟天下。像顏氏這樣重視家教、家學淵源的家族,當時還有許多,瑯琊王氏、清河崔氏、蘭陵蕭氏等都是突出的例子。稟承忠孝之教,在亂世可以承傳大道,延續文明;在治可為棟梁能臣,德化一方;在家內則可令家門整肅,其樂融融;在社會則能夠和睦鄰里,鄉土情重。這些家族所傳承的修身立德、敦親睦族以及經世致用的真實學問,隋文帝楊堅深得其益而得以一統天下。隋朝統一之後,旋即天下歸唐,創造唐朝盛世的中堅力量,便是這些重視家庭教育的家族。
楊氏的隋朝雖時間不長,但是楊氏家族對於漢唐乃至日後的宋明都有巨大的貢獻。臨財不苟得的楊震,祖籍弘農,是漢朝的東萊太守。在其孫楊賜的提議下,東漢將儒家經典刻石以傳世(即熹平石經),幫助傳統經書傳承後世。隋文帝楊堅為楊震十四世孫;武則天母親榮國夫人楊氏,即為楊堅之後。宋代學者楊時、江南民間著名的孝子楊慶,皆為漢代弘農楊氏之後代。及至明初建國,楊家又出三位重臣:楊士奇、楊溥和楊榮,追溯起來,也是漢朝弘農楊氏的後代。弘農楊氏如此,宋代范仲淹家族亦如此,他的十七世孫范文程,范文程是清朝開國的元輔、國師,清代國家之規制大多出自范文程之手。可見中國傳統文化家庭的忠孝之教,的確能夠幫助現代社會消災免難、撥亂反正,幫助人們恢復安定團結。這是今天學習傳統家訓、力行家訓的意義。
顏之推的長子思魯因父親教誡而繼續學習經學、文字學以及佛道,以務先王之道。四年後,思魯生子師古,顏師古少傳家業,遵循祖訓,傳承文字學,整理五經,成為唐代經學大家,唐太宗的軍國政務等重大詔令皆出於師古之手,名重當時,果然紹家氏之業,不負祖父之望。七世孫顏真卿,以甲等登進士,是中國著名的孝子忠臣,幫助朝廷平定安史之亂,更是一代書法大家(見圖一,顏真卿的書法:《自書告身帖》)。顏之推的三子游秦也是才學兼備,將其對《漢書》之研究盡傳於侄子師古,助其註《漢書》以傳世;他還幫助唐高祖撥亂反正,令原本強暴寡禮的廉州(今河北境內)因他的德政而敬讓大行。顏氏一家對於國家治理以及傳承學問方面的貢獻,可謂善述父之志,弘演往聖之王道,紹隆祖宗之家業。
如何在現代弘揚忠孝傳家、謹言慎行、家門整肅、立身揚名的優良傳統?如何讓我們每個人的家庭,也能像楊氏、范氏等家族一樣,代出人才,為天下苦難眾生做出真正的貢獻?恭敬學習傳統家訓是必要的,但是要想真正落實還要遠效顏之推,發心為往聖繼絕學。全心全意慈悲愛護家人,像顏之推一樣,紮好德行的根,紮好文字學學問的根基,在家則敦倫盡分,在外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畢生改過遷善、積功累德,胸懷天下蒼生。中華傳統文化是聖賢的教育,傳承者必先改變氣質,讓自己成為聖賢君子,誠如司馬光所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
不能忽視因果教育和文字學教育
《顏氏家訓》重視因果教育及文字學的傳承,這是很值得恭敬學習,是持家、立國不可或缺的基礎教育。不重視倫常因果,則離散敗亡在所難免;若無文字學的基礎,古聖先賢的教誨難以正確理解。經教之不解,真理則不彰;不能明理,則無從落實;於日常生活中不能親證經典所言,則學習徒具形式,風俗為讀書人所敗壞,傳統竟被學者背棄。前車之鑑,警示今天學人務必老實、聽話、真幹。今天中國雖屹立於世,但其傳統五倫、五常、四維、八德的精神還沒能好好傳承,周代之王道,漢唐之恢弘、盛清之道德學問還不為人知。這都在提醒我們讀書人要直下承當,不僅要至誠祈請祖宗加持,即便幼時失教也要痛改習氣,務必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做出來,而且還要特別重視在家中落實因果教育,落實文字學、經學的基礎教育。
近代印光大師在《文鈔》中屢次特別強調救度亂世必須從家庭教育、因果教育著手,「家庭教育,因果報應,乃現今挽救世道人心之至極要務。而家庭教育,尤須注重因果報應。以因果報應,能制人心。除此之外,任憑何法,皆無救藥」。大師特別強調母親需要在孩子年幼時,「當以因果報應為先入之言,使其習以成性,庶後來不至大有走作。此淑世善民、齊家教子之第一妙法也。」可見因果教育的影響之遠之深。是以中國每個城鎮都設有城隍廟,其廟中的十殿閻王就是因果教育,深知因果者連一個壞念頭都不敢起,更何況是造作!其教化力量之大不可輕忽,更不可以迷信等閒視之。
同樣的,早印祖一千五百多年的顏之推,也以因果教育為家訓。他舉出許多當時的真實案例,令子孫明瞭因果之可畏,幫助他們抵禦外界的巨大誘惑而不敢造次,端心正意,趨吉避凶。並且顏之推特別強調祭祀要用素,若殺生祭祀,反而是拖累祖先,增其罪業,與他死後一個世紀才譯出的《地藏經》完全相應。顏之推在「歸心」一章,備言殺生果報之慘烈,故其子孫有好生之德。三子游秦為官,他的仁愛、謙和令當地人大受感動,人民唱山歌讚揚他,「愛人如赤子,不殺非時草」。
除了因果教育,幫助子孫打好傳統文字學的治學基礎是《顏氏家訓》的另一個突出的特點。忽視文字學、經學的流弊,說之不盡。為此,畢生潛心教學的朱柏廬先生,於十七世紀初撰寫《朱子治家格言》,提出「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也與顏之推遙相呼應。縱觀歷史,每當疏忽因果教育和文字學教育時,傳統文化的傳承就會凋零。因此,通過在家庭教育、幼年教育中落實傳統文字學、經學的基礎教育,可以幫助家中年幼的孩子畢生堅守修身齊家,經世致用,就能夠復興中華傳統文化,轉變世風日益西化的勢頭,逐漸恢復傳統文化大家庭、大家族的傳統,使其成為承繼傳統之載體,果能如此,完善的家庭教育必能成為國家長治久安之重要基石。
二、顏之推傳承家道以成就太平
尊敬的師父上人教導我們,孝是中華文化根,敬是中華文化本,落實在孝親尊師。顏氏的家教端在於此,顏回不貳過是尊師重道,之推一生流離失所,卻依然念念不忘慎終追遠,為了讓父母的墳墓改葬在家鄉,甘冒生命危險也在所不惜,這是孝敬;他給兒孫起名,皆示以不忘本:思魯(寄懷舊鄉)、愍楚(志思故國)、師古(以古聖先賢為師),這是追遠。
顏之推寫家訓可以說是在憂世傷生中寫就的,這是讀書人念念不忘家國的赤子之心。他所處的時代,中原地區出現胡化,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西化,孝悌忠信的教育被大大忽視了。即使是漢朝的天子,也會覺得好玩而喜歡穿外國人的衣服;許多原本是漢人聚族而居的地區也以胡人文化為主導,不重視家教,輕視五倫五常。待到西晉滅亡,士大夫家族紛紛移居長江以南,長江以北的半壁江山已淪為胡人統治而幾乎全盤西化。在這樣的情況下,傳統的學術、典籍的收藏以及禮樂的傳承都需要仰賴世家大族,瑯琊顏氏、清河崔氏以及蘭陵蕭氏等文人家族成為繼承傳統的主要依靠。
隋朝一統天下,飽經風霜的顏之推已步入晚年。他非常渴望隋朝能夠讓四海重歸清平,便立即上書隋文帝,「考尋古典,制禮作樂」,以弘先王之道,開萬世之太平,並且鄭重介紹了梁朝的禮樂,言其頗有可取之處。顏之推做為梁朝舊臣,提出這個建議是有著現實依據的。而梁朝禮樂最可稱讚之處,便是重視雅樂、重視講學,故梁朝皇子皆博學,昭明太子著《文選》傳世,梁元帝每逢節慶必親自講學。若隋文帝重視雅樂,在天下大興講學,而非鼓勵征伐,則天下歸心,隋末之喪亂亦可免矣!然而遺憾的是,從漢亡至隋朝再次統一,已經歷了三百年的亂世,文帝沒能看懂顏之推的奏摺,未能聽從。之推亦感嘆,「今雖混一,家道罄窮」。
「人不知而不慍」,是儒家的君子之風。之推晚年,對國家重要的建議雖然遭到皇帝的拒絕,但他卻依然孜孜不倦,不知老之將至。為官,念念不忘忠孝,傳承王道;持家,念念不忘祖宗教誨,懷念鄉土,志傳家學,力弘家道。縱然一生流離失所,自嘆「嗟宇宙之遼曠,愧無所而容身」,就算生不得返鄉,死亦無法歸葬,也要拿出精衛填海的精神,知其不可而為之,不敢怨天泣麟,轉而更加認真的撰寫家訓,期待清白家風代代承傳。他在自傳中說,「大道寢而日隱,《小雅》摧以云亡。瀍、澗鞠成沙漠,神華泯為龍荒。作羽儀於新邑,樹杞梓於水鄉。傳清白而勿替,守法度而不忘」。這是說在亂世,真正的王道早已被人淡忘,《小雅》的正聲也幾近失傳,原本是中華文化中心的河洛地區,如今已淪為文化的沙漠,整個神州大地面臨著西化的威脅。我們家雖然背井離鄉,但是依然可以在新的住所中做德才兼備的好樣子,為國家培養更多良才,讓品行高潔的家風世代傳下去,代代子孫都能不忘守禮、守規矩。可見對顏之推而言,繼承古聖先賢之學問、延續傳統之家風家道便成為他一生心之所向、容身之所,故他畢生以繼承傳統、弘揚家道為己任。正因為有了這樣的存心,顏氏家族以其家學淵源,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國家棟梁(見圖二,瑯琊顏氏家族宋朝之前的譜系簡表)。
從顏氏家族由春秋至唐代的譜系簡表中可見兩點:甲、古人所言,忠孝傳家遠,真實不虛。由此可以推知,我國之所以人口繁盛,國力日益強大,全賴祖宗有德,冥冥之中護佑子孫。今天國人若不能抓緊每一寸光陰,恭敬學習傳統文化,修身、齊家,真的是對不起祖宗!乙、良好的家庭道德教育、因果教育以及傳統的文字學教育對家族之昌盛以及國家之興旺太重要了,這一點,知識分子等社會精英不能忽視,普羅大眾也要引起重視。惟其如此,國家乃至世界的盛世再臨,人民安居樂業、長治久安才有可能真正實現。這就是家教、家風、家道能夠於成就國家治理、時代昌盛的原因所在,如果大家庭皆能如此,世上必多聖賢君子,太平盛世自然可成。
三、教育是文化之生機
顏之推一生,目睹過多次國家藏書盡焚於戰火,感嘆舉國南北皆無大型藏書之所,斯文由此喪盡;也目睹過許多家族,因為舉家南遷而亡失家譜,亦亡失其家學,遂不敵世風日下而家風敗壞。教育是文化的生機,沒有了長善救失、成聖成賢教育,就沒有了文化之傳承,沒有了傳承,本性本善就會迷失,社會風俗則難以淳厚。他在《家訓》中回憶,梁朝在全盛時,社會上精英家庭的子弟,只知道穿華麗的衣服、塗脂抹粉、車接車送,而不知道繼承其家學。這令顏之推對故國梁朝感到非常的擔憂,為其次子起名為愍楚(即志思故國),其愛國愛鄉的情懷,此中可見。
這也許就是梁朝雖文化高居六朝之首,但卻國祚短促的原因所在。梁朝雖然重視雅樂正聲,宮廷重視講學,皇帝都有很好的文化教育,但是朝廷卻未能在民間弘揚聖賢教育,幫助國家實現見和同解。做為國家棟梁的世家大族,往往因為離開鄉土,聚居在城市,而未能傳承家教、家學。南朝多仰賴商貿,復因重商而忘記勤儉,崇尚奢靡。年輕一代因失家教而變得輕浮,因私心日長而無法維繫家和,原本一族共居的大家族,因此分崩離析。家族的敗亡,帶來國家的滅亡,明乎此,便能看到顏之推不計千辛萬苦而作《家訓》的良苦用心,真的是「太平盛世,教學為先」。
教育包括三個方面: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其中,家庭教育是主要方面,學校、社會教育是輔助。以梁朝為例,家庭之所以無法繼承勤儉之家風,則在於家學之不繼。所幸的是,顏氏家族在千里南下,又因梁亡而舉家北遷,在顛沛流離之際,依然保持其家風、家學,全在於顏之推苦心堅持,不敢忘本。據顏之推在《家訓》中記錄,顏家的晚輩,「曉夕溫凊」,即早晚問候長輩;「規行矩步」,即步從容、立端正;「安辭定色」,即神態安定、言語得當。族中的長輩對晚輩則「賜以優言」,即勸諭策進;「問所好尚,勵短引長」,即幫助他們長善救失;「莫不懇篤」,都非常懇切的教育後代。這樣的傳統文化大家庭,多麼溫馨,多麼美好!
這就是傳統文化大家庭的育幼,所有的家族長輩對晚輩都懷著一顆真正的愛心,用高度的智慧言傳身教,予以教導。所以顏之推一生,都因為背井離鄉,目睹人民失教、生活困頓,益發懷念傳統文化的大家族,懷念家族對他的關懷、愛護以及提攜,念念都期望將這樣的家風、家教永遠承繼下去。他說:「慈兄鞠養,苦辛備至」,追思兄長;「平昔之指,銘肌鏤骨,非徒古書之誡,經目過耳也。故留此二十篇,以為汝曹後車耳」。他報恩的方式便是撰寫《家訓》,以期聖賢家學傳承不墜,清白家風由此護佑家中晚輩,繼而整個家族化導一方。
現代教育界,特別重視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互配合。中國傳統的家庭教育模式,不僅是家庭教育,更是家族教育;不僅包括了人格養成的教育,更有學問方面的啟蒙教育、基礎教育,這是《顏氏家訓》顯示出來的重要信息,這種教育模式非常值得現代人予以高度重視。
值得一提的是,西方在家庭教育方面,比較缺乏家訓這樣的記錄,而西方的學校教育也從一開始就離開了家庭。例如號稱東羅馬帝國的拜占庭王朝,在十一世紀時,各地專門教授貴族、精英子弟的學校增加了,成為現代學校的雛形。(見圖三,在公元十一世紀,在拜占庭王朝的一些行省和都城開辦了許多的學校,帝國政府將其置於私人資金的控制下。)西方的學校教育是與家庭教育脫節的,學生就學的地方是一些財團所支持的公共機構,而非家庭,所教授的資料主要是知識、技能,而不是修身、齊家、治國之大道,並且拜占庭王朝的皇帝並不重視學校教育,這與傳統中國大相徑庭。遺憾的是中國於二十世紀初廢除科舉制度,由家庭來辦學的私塾也逐漸淡出歷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西式學校,並且像九百年前拜占庭王朝的學校一樣,以教授知識、技能為主。原本是上行下效的教育,旨在轉凡成聖的教化,轉而成為求入名校、求獲學位、繼而求得工作。遂令傳承了五千年、一萬年之中華文化,竟然在全民都識字、個個都上學的信息時代,無以為繼,這個現象非常值得我們反思。這是《顏氏家訓》對於這當代又一個值得借鑑的地方。
四、結語
《顏氏家訓》,不僅僅是一部家訓,更是傳統文化儒釋道三家設教之縮影,它大約定稿於隋文帝開皇年間(公元五八O—五九O),被後世推舉為家訓第一書。傳統文化教育的三個方面,倫理、道德、因果教育,這一本《家訓》全部都有,傳統文化的學術、道德文章此書也有所涉及。這部書給當今社會的啟示是:傳統文化的家庭教育是立國之基礎,社會長治久安之保障,這個教育從胎教開始貫徹終身,它的目的就是培養聖賢君子。家庭教育是教育體系中最基本、最重要,也是最有決定意義的方面,內容有三:用於修身立德的倫理、道德教育,用於斷惡修善的因果教育,以及傳統學術的基礎教育(文字學以及基礎的經學)。這三個方面,既是一個家族家風、家道、家學的具體體現,更是一個國家得以代出人才,實現治世的必經之路。
總之,在這個響應習主席的號召,繼承發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的大時代,恭敬學習傳統的家訓,儘快在每個家庭中恢復傳統文化的家庭教育,既是當務之急,更是長久之計。
以上是不肖弟子越溪學習傳統家訓、努力落實家訓教導的一點淺陋的報告。真的是幼時失教,習氣深重,聖學很難入門,懇請尊敬的師父上人慈悲教導。慚愧弟子越溪頂禮敬呈。
老法師:我們聽了越溪的報告,確實深深感到像她自己所說的,這個情形現在社會上普遍,很少能看到例外,就是我們從小真的是失教。我們這一代還沾到一點邊緣,可是很不幸的遇到中日戰爭。這八年的戰爭,讓我們流離失所,離開家鄉,在江南逃難,沒有機會讀書,也沒有經濟力量去讀書。所以在那個時候國家很難得,辦了國立中學,國家原來是不辦中學的,指示教育部辦了國立中學。國立中學就收這些流亡學生,這些逃離戰爭的學生。我到抗戰勝利前一年,有機會進入這種學校。這種學校不要繳學費,而且管吃管住,一切生活費用都是國家來負擔,給我的啟示也非常大。
因為我們遭遇到失學的痛苦,所以當時就想到,很小時候就想到,如何能叫學年的兒童不因為家庭經濟這些事情而失學,那怎麼辦?學校應該全是國家來辦,國家花錢養兵保衛國家,要養這些學生,那是治國的根本,我覺得比養兵還重要,所以國家必須要擔負起來這個教育的責任。教育經費從哪裡來?我那個時候就想到,國家可以設立一種特別的教育捐助,就是教育稅收,用百分比,你的工作百分之十,要繳納給國家做為教育基金,窮人繳得少,富人繳得多。這個教育基金是對全國學生能夠普遍的受益,從小學開始,就是你進入學校到大學畢業、研究所畢業全是國家培養你。這是我好像十幾歲的時候想出這麼一個點子,沒有想到,前年我到斯里蘭卡去訪問,斯里蘭卡好像做到了,他們的所有學生入學,衣食住行都是公費。我曾經問過總統,我說你們國家的財務上的開銷是不是第一個是教育?他說對的。我說現在許多國家都把這個最大的開銷放在軍事武備上,你們國家用在教育是正確的。所以他們全國沒有失學的學生,這讓我看到很歡喜,我們小時候的這個夢想,沒想到看到了,真有人在做。
越溪這份的報告很有啟發性,不但對社會有貢獻,對整個世界都有貢獻。人要不教,問題真嚴重。左丘明在《左傳》裡說,「人棄常則妖興」,常是五常,如果五倫五常都沒有了,這概念沒有了,這人跟畜生沒有兩樣。畜生跟人不同在哪裡?人受教育,畜生沒受教育;人懂得倫常,畜生沒有倫常。所以他說棄常,放棄仁義禮智信,這個社會就是妖魔鬼怪了。我們看今天整個世界,仁沒有了,仁是愛人,想到自己就得想到別人,推己及人,仁沒有了,人與人之間的愛沒有了,多可怕!中國千萬年來,保持這個社會就是愛,親愛,那個根就是父子的親愛。由父子親愛衍生出對於人類的愛,對於動物的愛、植物的愛、山河大地的愛,都是從父子有親衍生出來的,這個沒有了,怎麼得了!現在人真的不仁、不義、無禮、無智、無信,不講信用,想盡方法騙人。左丘明這句話,說明則妖興那是什麼世界?我們學佛的人一想,畜生、餓鬼、地獄的世界。你看現在是不是?都出現在這個社會上,多麼可怕,多麼可悲!
我們不幸生在這個時代,雖然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那一點良心還在。我們對於中國傳統的東西熱愛嚮往,總想多學一點,希望它能夠發揚光大。早年,我們知道中國的文化,載體是漢字,蒐集在《四庫全書》裡面,乾隆皇帝做了一樁好事情。《四庫全書》是手寫的,總共只有七套,在戰亂期間當中毀掉了三套,現在只剩了三套半,有一套殘缺不齊,有三套完整的。如果將來的戰爭是核武戰爭,會完全毀滅掉。台灣只有一部,在台灣的讀書人,大家在一起聚都談這個問題,怎麼樣把它保存下去,用什麼方法?那現在就是翻印,大量的翻印。難得,這應該在二十年前,第一次翻印印了三百套,《薈要》印了二百套,《薈要》世界書局印的。
《薈要》是《全書》的精華本,乾隆那個時候六十多歲了,開四庫館來編輯這套書,他怕他壽命沒那麼長,看不到,所以讓當時的總編輯紀曉嵐在《全書》裡頭選擇好的、精華的東西,選一套先編出來給他看,這就是《薈要》。所以《薈要》是皇上自己看的,只有兩部,一部在摛藻堂,乾隆的書房;另外一套在圓明園,圓明園被八國聯軍毀掉了。所以只剩下一套,孤本,在台灣。我們都擔心這個問題。印了兩百套,那就好多了,分藏給各地世界上許多大學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可是量還是少,兩百套,《全書》,三百套。量太大了,沒人買,人家買了不能看,所以沒有買的興趣,量太大了,沒地方放。我對這個事情非常著急,比別人都著急。所以遇到第二次,就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一百週年,台灣政府要求這兩個書局再版,這兩個書局的老闆都來找我。我聽到之後非常歡喜,所以我就跟他們預約,我說《全書》我預約一百套,《薈要》我預約兩百套。十方對我的供養,我沒有幹別的,我就買書。這些書送給全世界大學圖書館收藏,縱然世界有災難還可能留下幾套,這個事情問題解決了。
第二個問題來了,誰能讀?所以我就想到文字學。我們現在要盡全心全力來培養文字學的傳人,他們自己能讀《四庫全書》,有這個能力讀,承傳下來,發揚光大,還要傳給後代,我們全心全力做這一樁事情。所以我們在馬來西亞建一個漢學院,在香港也有一個漢學院,印尼回教大學他們也要辦一個漢學系,也就是漢學院的意思,目的都是培養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人,目的在此地。這個我都全心全力支持他們,年歲這麼大了,還要出去訪問,為什麼?就為這樁事情。
要救這個地球、要救這個社會,最重要的是大家知道的《群書治要》。這唐太宗編的,是《四庫全書》的精華篇,從三皇五帝一直到晉代(晉朝),經史子裡面有關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文字,把它抄出來編成一本,這就是《群書治要》。唐太宗也是讀書不多,他是將軍,十六歲就打天下了,帶兵打仗,二十七歲做皇帝。所以我相信他念書不多。統治這麼大的國家,怎麼來治?需要學問、需要道德。中國自古以來政治是德治為第一,禮治是其次,法治是更其次。所以它能長治久安,人民能夠享受到幸福。這部書出來之後就變成唐太宗治國的寶典,文武大臣統統要讀。
唐亡了之後,這部書不見了,在中國失傳了,被當時在中國留學的日本留學生帶回去了,他們識貨。也好,曾經在日本造成千年盛世。四百年前,他們接受了西方科學技術的文化,把這個東西疏忽了。所以今天日本雖然強盛,但是就像中國人所說的為富不仁,他們的國家不幸福、不安穩,也是心浮氣躁。所以我都希望他們要恢復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這種教育。
湯恩比說得很好,他說十九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二十世紀美國人的世紀,二十一世紀中國人的世紀,就是東亞文明。東亞文明中國是主,它還有三個衛星文明,跟中國文明是息息相關的,那就是韓國、日本、越南,這三個國家跟中國大概在戰國時代就往來了,兩千多年歷史,完全吸收中國文化。它們沒有文字,以後雖然造字,日本的文字完全照中國字造的,他們讀中國書,他們學習漢字,韓國也是的,越南也是的,都是二戰之後才脫離中國文化這個影響。但是這一脫離損失太大了,中國漢字裡頭有哲學,有道在裡頭,有文化、有藝術,趣味無窮,那現在一改完全沒有了。在過去他們讀書人都念文言文、都學漢字,所以接受的是中國傳統文化。所以湯恩比說,這三個國家要跟中國聯起來,這三個國家跟中國要合起來的話就能影響全世界。他的話說得正確,沒有說錯。他晚年唯一就是這麼一個希望,希望能夠實現。在今天我們看到習主席的領導,他的言論、他的作風,他這些政策,確實看到湯恩比所說的有可能兌現。那就是中國要統領全世界,不是武力,不能打仗,打仗是全世界毀滅,不是經濟貿易,也不是政治,是什麼?《群書治要》。中國傳統文化帶領全世界的安定和諧,人人都能夠享受到幸福,盛世。所以我們在這方面要認真努力,盡到我們自己一分責任、一分的使命,幫助國家復興,幫助全世界的和諧安定、幸福美滿。
妳這一篇,下面還有一篇,我覺得都非常重要。這個要放在我們的網路上,希望在網路的同學大家一起來學習。後面這一篇有十頁,只有十四分鐘,大概,要不要念一遍?好,念一遍也好,這是文以載道,非常難得,說明中國文字之好,這是外國人讚歎,這是世界最偉大的發明。好。
學生:尊敬的師父上人,慚愧弟子越溪,今天向師父、向諸位老師學長恭敬匯報的內容是「文以載道—淺談文言文」。
杜甫《偶題》首聯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這是古人對寫文章嚴肅負責的態度。所謂千古事是指寫出來的文字要能夠闡明亙古不變的大道而利益千古,若無「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的情懷與智慧,便不能下筆著文以傳世。
一、何為文。我國漢字,字字為師,全為教化,它是哲學、玄學,更是真理。將這些字有序的組織在一起,便成文。《釋名》云,「文者,會集眾綵,以成錦繡。合集眾字,以成辭義,如文繡然也」,這是以織錦喻寫作,成辭義便是宗旨。辭,本意是言語、記錄,《書》云:「辭尚體要」,意思是言辭要切實而簡要;又《易》云:「修辭立其誠」,這是說好好修正自己的言辭,務令心中充滿誠意。義,同時有善、正義與合宜的意思,因此寫文章要切實而簡要的將道義講述出來,務必於撰文時不斷自誠其意,因至誠感通,而得以文以載道。這是古聖先賢對於立德、立言的訓示。讀書人當好好修品德,以成就德行,繼而用身行言教利益天下,當效法孔子、佛陀,畢生述而不作,以教學為本分。故言道而必尊師承,切不可妄言,是為文不妄作。千萬年來,歷代聖賢君子所尊重傳承的,不僅是文,更是道,這便是文以載道。
二、著書撰文之東西方比較
文以載道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文必以言道為目的,即使是在文字方面,令行文更加美好,也務必言不出正道,修辭雖需要,但必須與義理相輔相成。另一方面,讀書人承擔著教化社會大眾的責任,故對於一些長遠看來會破壞社會風氣的文字,則應幫助大眾規避。春秋時期孔子刪詩書,明清兩朝士大夫家族禁止子弟閱讀小說、元雜劇等,便本於此。
文以載道的思想,代有傳承。李白遠效孔子,著《古風》,云「我志在刪述」,深望文以載道之正聲,能夠從此「開流蕩無垠」;李白的知己杜甫亦於少年立志,云:「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元稹、白居易復以文不妄作自警。宋承唐之續,視文章為「天地真粹之氣也」,必期文章可將倫理、常道示大眾。及至滿清入主中原,文字學復興於清初,將歷代傳世之作整理、匯集成《四庫》。自始至終,思無邪是宗旨,載道是要務。若無道,寫文多致禍,不如不寫也。
西方的文學與時代
西方社會重視力量(power and prowess),故文學多言征伐。古希臘文明,於文字未出現之前,將自己民族的歷史(多為戰爭史)配合七弦琴吟唱出來,稱為史詩(epic)。以《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為最著名,由詩史荷馬口傳於世。羅馬文學既敘述人間之戰爭,又說出眾神對人類所作所為的態度,並且參與人類的爭鬥。由此可知,西方世界崇尚競爭由來已久。古希臘常以神力加諸人類之上,以明天命之不可違,又有我國古君子畏大人(諸神)、畏天命之風。及至公元前後的羅馬帝國時代,產生了奧古斯都文學(Augustan Literature)。此時羅馬帝國對外則吞併諸國,對內則大興土木,並確立行政管理的基礎架構,帝國宛如旭日東升。其文學以描述人與自然、人與人以及歷史與現實之間的衝突,此為帝國對外擴張之反應。十八世紀英國安妮女王臨朝,國家因貿易而擴張成大英帝國,其詞章亦以「奧古斯都文學」自稱,因其似羅馬開國,因擴張而多爭鬥。惟此時神力已經退出,全仗人力,文壇班主安迪生(Joseph Addison)的名言是:大理石因雕琢而成器,正如靈魂因教育而進步(What sculpture is to a block of marble,education is to the soul)。西方因競爭、擴張而重教育,唯其所教者多為知識。前賢培根:「知識就是力量」,因而名揚四海。戰爭與分裂,文學與現實,互為因果。
這與我國公元三世紀至六世紀的亂世文學遙相呼應。公元三世紀初,華夏孝悌忠信之傳統,與來自北方的游牧文化,以及來自西方商業文化,和佛教文化之間,發生了文化衝突,一些人因在道德方面無所適從而不安本分,不顧天命,爭名逐利。它的開端就是建安文學的出現,曹操父子是代表人物。曹氏父子擅長文學,卻不重德行。漢獻帝建安(公元一九六—二二O年)時,曹操歌以詠志,著《龜雖壽》云:「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以明自己期待革故鼎新、創立新朝之大志。然而,曹操卻在他著名的《求才令》中,預示了他所創立的新時代必將始亂終棄。公元二一O年,為了成就霸業,曹操頒布了《求才令》:「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這是說,如果選賢與能必須考慮孝敬、廉正的德行,那麼齊桓公就不能成就霸業了。此時的曹操以齊桓公自期,如今看來,是見短期之利誘而不知禍害長久。
齊桓公為了成就霸業,唯才是用,感得不孝、不慈的臣子在他身邊,最後不得善終,霸業也蕩然無存,齊國屢遭侵略。昔孔子戒君子,「見得思義」。齊桓公只見九合諸侯之風光,卻為國無寧日埋下禍根,最後桓公的後代在權臣田乞、田常父子脅迫下,將齊國讓與田家。歷史之重複竟然有驚人的相似性,曹操的霸業未能如願以償,曹丕子承父業而稱帝洛陽,稱文章為「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四十五年後,在司馬昭、司馬懿父子的脅迫下,將帝位讓於司馬氏。曹丕所謂「文章為經國之大業」是對的,但若違背了仁義之正道,最終還是免不了自作自受。不朽的是因果昭彰,曹操自比齊桓公,竟然一語成讖。他若知道因果可畏,想必也會未見其得,先思其義,棄霸道而求王道了吧!
曹丕曾於征伐東吳時作賦,「濟元勳于一舉,垂休績于來裔」。意思是自比豪傑,期待一舉立下大功勛,結果卻是曹家功勛未至,天下動盪已成,三國、兩晉、南北朝之亂世,延續三百六十多年。可見一代文學若以競爭逐利為尚,置因果於不顧,則紛繁擾攘難息,報應如影隨形。此為東西方歷史之共同教訓,是故古人鄭重告誡後世,「一言興邦,一言喪邦」。
生於南北朝亂世的顏之推,苦口婆心誡其子弟,言談寫作務必謹慎,「諷刺之禍,速於風塵,深宜防慮,以保元吉」。即出言不遜致禍之速,比疾風雷霆還要快,故當嚴加防範,方能令吉祥常在左右。諷刺尚且不可,何況自讚毀他!由是可知,現代新聞學以負面報導為佳作,以揚惡隱善為原則(Bad News is good news.),其流弊較曹操父子自比霸主之患,千倍、萬倍都不止!《無量壽經》誡世人,「善護口業,不譏他過」。不譏他過,存好心、說好話,是個人安樂、家庭和睦、世界太平之門徑。
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著書撰文關係著一個時代之治亂、社稷天下之安危,當然也關係到個人家庭之安康。怎能恃言論自由而隨口議論,不顧流弊深遠,任意撰文而不顧因果報應呢?言語文學事關重大,故佛在經上說,口業在地獄,果報慘不忍睹,不可思議,信非妄言!古聖先賢教導我們,「史載筆、士載言」。今日新聞報導,若能學孔子著《春秋》,匡扶正義、備言因果,令不法者有所畏懼,普羅大眾念善樂善,由此和顏愛語致吉祥,亦速於風霆矣!尊敬的師父上人曾說過,能夠拯救世界者有兩種人,國家領導人和媒體負責人。若領導人以史為鑑,媒體皆隱惡揚善,文風浩然正氣,全球太平盛世的偉大時代也就為時不遠了。
文言文的特點
現代「語」和「言」是一個詞,但古代漢語中,語和言不同,語是指有問而答,而言是不問自說。因為言是不問自說,故需謹慎,賈誼《新書》說:「言有四術:言敬以和,朝廷之言也;文言有序,祭祀之言也;屏氣折聲,軍旅之言也;言若不足,喪紀之言也」。這是說古人認為,大概有四種主要的場合,才需要不問自說,其餘就不必主動開口了。在朝廷上,需要主動發言,要和敬;在祭祀時,需要有文言將其意義講述出來,要講求整齊有序;在軍旅中發號施令,事關重大,需要小心翼翼;在喪事中,追思逝者之德,因而是言若不足的。最初的文言常指用於祭祀昭述祖德的文章,這不僅要講出來,更要刻在禮器上以便傳世,因而有「刻為文,言為辭」之說。我國的文章最初便是為了在祭祀之中,通過文、辭以成就辭義,即寫文、說話都要合乎道義,至少也要隱惡揚善,轉述大道,讓來祭祀的人民明白義之所在。《大戴禮記》云:「貴本之謂文,親用之謂理。兩者合而成文,以歸太一,是謂大隆」。這是說文是將天下之根本呈現出來,而且能夠讓當世的人們可以用在生活實踐上,這樣的文章,可以與真理合一,萬善皆備。這是文言文的特點。
文言文的形成
古人深諳語言為時地所限,變化無盡,故將語和言分開。令文言所著之文章,在祭祀之時,與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交流分享,令大道之教化廣行於世而無礙,漢字與文言文就這樣應運而生。近年來的考古發現已經證實了,這種四方輻輳、共同祭祀的盛況,早在文字出現之初就已然如此了。我國夏代宮廷中間廣場的規模,可以容納一千人一同祭祀(見圖一,河南二里頭夏代宮殿遺址,距今約三千六百年。該遺址東西長一O七米,南北寬約九十九米,面積約一萬平方米。)真是「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今之立國,首重劃定國界;古之立國,端在共同祭祀、全民接受孝悌忠信教育。
夏朝之所以稱為家天下,全在於四方來朝,這種四海一家的情況可以在號稱夏王朝核心的禮器玉質牙璋的出土情況上反應出來。牙璋是用以調動軍隊的兵符,邊緣形似牙齒。距今五千年至四千三百年間,類似形制的牙璋,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甚至南海邊都有(見圖二,左為香港中文大學鄧聰教授所繪製的,距今四千年左右,禮器牙璋在全國出土的分布狀況,從中可以看到中國版圖的雛形,右為一枚近年出土的夏代牙璋),顯示出中國的雛形。此外,夏代京城刻著表意符號的陶禮器(如鬹與爵),在浙江、四川、甘肅都能看到類似的形制(見圖三,二里頭遺址出土的陶禮器上的刻符,從中可見,文言最初可能是禮器上用來記事的文章)。與《詩經》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互證。據《大戴禮記》,各地派遣代表,或每年來朝,或三、五年來朝,參加祭祀,接受孝道的教化。中國就這樣在四方人民紛紛慕道學道、成聖成賢之中形成了。
四方來朝,形成了中國人的朝廷與天下(見圖四,這是故宮的太和殿前的庭院,它是在重要場合,供文武百官集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