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四百四十八頁第一行:

  「又佛菩薩與二乘之身通有多種不同。」下面給我們舉了九種,《甄解》根據《大乘義章》裡面所說的,說了九種,都有神通,神通大小不一樣。我們看《大乘義章》上說的,第一「寬狹不同」,如《地持經》裡頭所說的:「聲聞二千國土,為通境界。」三千大千世界,他能夠達到二千,羅漢;辟支佛他能達到三千,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教區他都能夠達到,有這個能力。「今經中則以億那由他百千佛剎為通境界,可見差異之甚。」這個身通就是身體變化,我們中國人小說《西遊記》裡面所說的孫悟空七十二變,七十二變要跟阿羅漢比差很遠,阿羅漢能夠同時在二千佛剎裡面,國土裡面出現。所以孫悟空要跟他們比是小巫見大巫,他那個能力太有限了。這是能力大小就知道。

  第二種「多少不同」。「二乘」,聲聞,小乘人,「一心一作,不能眾多」。他現身變化,他只能變一個,他不能同時變兩個,二乘,像聲聞跟緣覺。為什麼?他沒見性,他的能量有限。「諸佛菩薩一時能化現十方世界一切色像,一時能現五趣之身」,這個能量我們都無法想像。一時是同時,同時能化現,就是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他能夠現一切色相。同時能現山河大地,同時能現樹木花草,同時能現五趣之身,就是天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同時能現,在哪一道就現哪一道的身,他沒有障礙。跟一般的二乘不一樣,他們做不到,只能一樣一樣的變現,不能同時變現一切境界。

  第三,「大小不同。二乘化現大身,不能入小;化現小身,不能容大」,這就有限制,有侷限。二乘人能現大身,大身不能入小,入一個小房子他進不去,現小身沒有辦法包容大的,有侷限性,跟我們,我們的人身也是有侷限性。可是,「諸佛菩薩現大身滿三千界,能以大身入一塵中。化現小身如微塵,能以小身容受一切」。就是小中可以包容大的,大身入一微塵中,一微塵沒放大,大身沒有縮小,他沒障礙,大小不二,一多不二。這是佛、菩薩,這個菩薩是法身菩薩,明心見性就有這個能力,沒有限制。沒有見性的菩薩不行,他做不到,他能現大身、能現小身,現小身不能容大身,現大身不能入小身,他有這些障礙。這是第三,第三後面還有。能以大身入一塵中,化現小身如微塵,小身能容受一切,這個一切就是整個宇宙,在一個小身裡頭。「又佛菩薩於一切色物,大能入小,小能容大。二乘不能。」你看多自在!經上所講的佛菩薩,他包括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他的神通道力跟阿彌陀佛沒有兩樣,現小身能容大身,現大身能含小身。大能入小,小能容大,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得到了。

  「四、遲速不同。二乘欲至遠處,多時乃至。以其不同如意通故。諸佛菩薩,一念能至十方世界,以其所得如意通故。」第五,「虛實不同。二乘所化現一切,相似而已,不得實用」。他同時能變化很多身,我們在《高僧傳》裡面看到,我們相信那不是假的,是真的事情,阿羅漢有神通,能分身應供。法師明天起行回國,他從印度來的,今天大家請他吃飯。同時有五百人家禮請法師應供,他都答應,到時候這五百人家都看到法師在我們家應供。第二天到十里長亭送行,每個人都感到很自在,法師你看多少人邀請,他昨天到我家來了。那個人說不對,他在我家,怎麼會在你家?大家一聯串才知道,這個羅漢他有分身術,他能夠在同一個時間、不同的地方現身。但是這個現身比不上佛與法身菩薩,佛與法身菩薩所現的身真實,他這個身不是真實的,這就是神通、道力還差一等,他不得實用。我們知道,往生極樂世界能現無量無邊身,現這個身幹什麼?到十方世界去供佛,化身跟真身完全一樣,真正得受用。供佛得福報,同時聽佛講經說法開智慧,所以化身的作用我們就明白了,福慧雙修。不是在其他地方,是在諸佛如來的剎土,真實究竟的福慧,隨時隨處都能化現,沒有障礙、沒有限制,都得到實用。

  第六「所作不同」。諸佛菩薩教化無量眾生,「各令有心,隨作一事令人異辨」。諸佛菩薩有這個神通,每一個眾生,特別是十法界,十法界眾生的心不一樣,妄想、雜念不相同,佛菩薩能教化無量眾生,同時、同處、異處,他都有這個能力,每個人跟他都能夠通,都能夠沒有障礙,也就是都能夠體會到佛所教他的真實義。隨作一事令人異辨,不同的辨別,二乘人做不到,菩薩有能力做到。這句很重要。不同根性的眾生,或者完全不相同的,人跟畜生不相同,畜生跟餓鬼不相同,佛菩薩能叫六道眾生各個都能得到不一樣的利益,他有這種能力。就像我們人間老師教學一樣,十幾個學生程度不相同,老師講解的是同樣的東西,每個學生聽到的時候都能聽得懂,都歡喜;程度淺的人聽得很淺顯,很適合他,程度高的人聽得他講得很深奧,也得歡喜,這二乘人做不到。所以,「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就這個意思。

  第七「所現不同。諸佛菩薩但現一身,令人異見;但出一聲,令人異聞;安住一土,十方俱現。二乘不能」。前面是辨別,這個地方講到聞法。他現一身,我們以觀世音菩薩做例子,這在人間,在普陀山梵音洞,很出名的,這裡面你能看到觀音菩薩,誠心誠意在洞口拜。早年,香港聖一法師,還有一個我忘記了,兩位香港法師到大陸普陀山去朝山,大陸那邊有一個法師陪他們,他們三個人。在梵音洞求見觀音菩薩,在洞門口拜,拜了半個小時,看到了,三個人都歡喜,真的見到觀音菩薩出現了。離開之後,他們在路上,問,你見到觀音菩薩什麼樣子?聖一法師見到的,像地藏菩薩那個樣子,戴的是毘盧帽,戴的帽子,金身,全身都是金色的。另外一位法師見到的是白衣觀音,還有一位法師見到的是比丘相,是個出家人的相。統統是觀世音菩薩,每個人見到不一樣。這說明了相由心生,是我們自己的心,念佛,佛的應,感應,統統在一處現身,每個人看的不一樣,令人異見。佛以一音而說法,令人異解,每個人聽到感受不相同。這是二乘人做不到的,二乘人現一個相,大家看到完全相同;說法,聽的音聲也相同。佛菩薩這個能力大,他教化眾生,每個人聽的是他自己的語言,所以他完全能懂,不需要翻譯。不可思議的神通,所現不同。

  「八、根用不同。如《涅槃經》說:諸佛菩薩六根互用」,二乘人做不到。六根互用,法身菩薩,他看不需要用眼睛看,他全身都能看,他聽不用耳朵聽。眼耳鼻舌身統統可以互用,眼能看又能聽,還能聞香、嘗味;身體,眼耳鼻舌身全身都能看,四面八方統統看到。法身菩薩行,二乘人不行,二乘人只能用眼見、用耳聞,不能用眼聞耳見。

  第九「自在不同。如《涅槃經》說:諸佛菩薩,凡所為作,身心自在,不相隨逐。其身現大,心亦不大。身現小,心亦不小。喜憂等一切皆爾(意謂身現喜,心亦不喜)」,二乘不行。二乘只斷見思煩惱,塵沙、無明還在,這不一樣。有這九種不同,這是舉一個例子,身,身體現神通的時候跟聲聞、緣覺不一樣。

  我們看末後這一句,「今彼國天人之神通,如《合贊》云:今則大乘不共之通,而更加(彌陀)本願力」。四十八願,每個往生的人,到極樂世界就得到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加持,神通、智慧、道力跟阿彌陀佛很相似,我們常講好像是差不多。

  下面這一段,「本章中,自知無量劫時宿命所作善惡,是第六宿命通願」。宿世就是過去世,「俗稱前世者也」。我們過去一世、二世、三四五世,小乘二果斯陀含他就有這個能力,他有宿命通,能夠知道過去若干世。阿羅漢,佛在經上告訴我們,能知過去五百世;知五百世以上的那是辟支佛,他有限的。五百世也了不起,在我們看起來,神通確確實實廣大無比,在整個佛法裡面來講,他是小通。命,指生命,故宿命即指前世過去多生多劫。「能知過去多生所作種種善惡」,這叫宿命通。過去生中,你在哪一道,你造了些什麼,你受什麼樣的果報,全都知道了。《甄解》裡面所說的,「事謝於往」,這一句就是念老在括弧裡頭所講的「過去之事」。事,謝是過去,過去了,在往昔,過去之事,「名為宿,往法(過去之法)相續名為命」。於此知照沒障礙,這叫宿命通,你知道得很清楚。

  小乘初果須陀洹得兩種神通,實在講恢復兩種,因為須陀洹將五種見惑斷掉了。我們就曉得,五種見惑障礙我們的本能,本能就是六通,它障礙天眼、天耳。五種見惑放下了,天耳通、天眼通自然就現前,就恢復了。恢復是有限的,並不是無限的,為什麼?因為他還有障礙,有塵沙惑、有無明煩惱,這個沒斷。必須要破無明,見到真性了,這個時候你神通能力全部恢復了。雖全部恢復,大小還有差別,為什麼?無始無明習氣各人多寡不相同,無始無明習氣斷得多的,通的能量就大,斷得少的他能量就比較小。這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像初住、二住,確實三明五通都現前,但是要比起地上菩薩、比起等覺菩薩那有很大的距離。對整個宇宙,他能看到,但是看到好像我們在由煙霧當中所看到的一樣,是看到了,不是很清楚。真正看得很清楚,跟佛境界差不多,經上告訴我們八地以上,他看清楚了,像自然現象、精神現象、物質現象他看清楚,要八地以上。

  極樂世界確實是非常特殊,往生到那邊,能力也許就像八地一樣,這是值得我們爭取的,我們這一生當中不要把這個機緣錯過,錯過太可惜了。菩薩有神通,無量劫中難得有這麼一次機會,給你碰到了,這個機會不是常有的,得人身、聞佛法,聞到淨宗法門,遇到夏蓮居老居士給我們會集最好的版本。我們生在夏蓮居同一個時代,有緣見到;雖然同一個時代,許許多多人沒見到,這是事實真相,我們這緣多殊勝。又遇到黃念祖老居士的集解,這個集解也是會集的,八十三種經論、一百一十種古來祖師大德的開示,來解釋這部經的經義,這個機會到哪裡去找,我們全遇到了。更難得的,還遇到了海賢老和尚給我們作證轉。三轉法輪我們同時遇到,何等的幸運。

  所以《會疏》裡頭說,「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萬世宿命」,生生世世所作所為全知道,「亦能知六道眾生各各宿命及所作之事,是名宿命通」。知道自己,也知道別人,這就能觀機;能觀機,應機施教,教的人、學的人都容易,成就不可思議。傳戒老和尚為海賢和尚剃度,那時候海賢二十歲,你能說他沒有神通嗎?他有宿命通,他看到海賢老和尚過去生生世世所作所為。肯定是個修行人,而且是個念佛人,沒往生,這一世又得人身,知道他跟淨宗的緣深,所以只教他受持一句阿彌陀佛,賢公接受了,真幹。一生,九十二年未曾丟失,一句佛號念到底,念了九十二年,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大悟就是成佛,自己不說,完全把它表演在身行,我們一般講落實,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佛知佛見,佛菩薩之所行,他全做到了,做出最好的榜樣來給我們看。

  這種緣分不是偶然能得到的,這個世界人口超過七十億,七十億人當中,幾個人看過會集本?幾個人看過念老的集解?你就知道了。看到的人有緣,緣是有了,如果沒有善根、福德,這個緣遇到了白遇到。世尊在《彌陀經》上告訴我們,這個法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換句話說,真正能往生的,都是具足了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我們今天緣足了,關鍵就是善根、福德。什麼是善根?能信、能願是善根;福德,真正肯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福德,大福德!修什麼得大福德?執持名號,為什麼?名號是一切法的大總持法門,總綱領,總的原理原則。一切諸佛名號都從這個裡面流露出去的,無量無邊諸佛菩薩所說的經典,也從這句名號所生的,乃至於遍虛空遍法界萬事萬物都沒有離開這句佛號,你說這功德多大。所以,念這一句阿彌陀佛,遍法界虛空界統統念到了。人不相信,不相信就是沒福報,你相信了就是你有福。對於這個法門,你能夠理解,能不懷疑,善根,真信、真願,善根;真幹,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大福報!

  絕不能貪求人天福報,為什麼?人天是小福報,太小了,時間不長,一世就享完了。又何況享福裡頭造罪業,把你的福報打折扣了,很快你的福報就消掉了,不善的業報就現前,麻煩可大了。要有高度的警惕,不能被眼前這些形相所迷惑,這個東西很能迷人,邪知邪見,很可怕。真正修行人,要學古大德怎麼樣去避免,盡量的少接觸。今天誘惑人力量最大的是電視、媒體、網路、電腦,這些裡面東西的內容,它所載的,負面的多,正面的少。殺盜淫妄,中國人所說的不仁、不義、無禮、無智、無信,它傳這些東西。不斷的在傳,天天在傳,日夜不間斷,叫人完全迷在之中,以為這是正當的。把邪當作正,把正當作邪,完全顛倒了,這一顛倒,果報在三途,來生得不到人身。這個事實真相我們必須要常常放在心上,決定不犯。

  這個時代自由民主,言論自由、出版自由。古時候沒有,古時候人有福報,由有智慧、聰明的皇上管著,言論沒有自由,出版更沒有自由,為什麼?一切負面的、不善的禁止。所以,說專制不好,專制的帝王能保護我們精神不受染污,這個功德就不可思議。政治,你要是問我,君主制度好還是民主制度好?我會告訴你,我贊成君主,我不贊成民主。早年我在新加坡,演培法師就問我這個問題,他問我為什麼?我說君主負責任,民主不負責任,他的任期很短,三年、四年就要改選。所以他只是一時,他必須在短暫時間他要謀他取他自己的利益。君主不一樣,不但他一輩子,他還要子子孫孫傳下去,所以他一定要教好,他要做不好被人推翻了,家破人亡;他要做好了,世世代代延續下去。

  所以君主第一樁大事情你們有沒有想到?皇上登基了,老皇帝過世,兒子即位,登基了,第一樁大事立太子,就要把接班人找好。找好,天天訓練他,天天教導他,將來他繼承王位不會做錯事,多負責任!繼承人不守祖宗的規矩、成法,必定亡國,政權就不是他家的,換別人了。所以這個制度好。他用什麼來教人?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他教我們倫常、道德,教我們深信因果,教我們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所以,每個朝代我們都看到太平盛世。

  今天我們生在這個時代,到底是什麼原因?我們最近看到個光碟,東北同修送給我的。內容是什麼?二百一十年,滿清政府第一次派出去的留學生,到外國留學。這些留學生一進入外國,西方的社會跟中國完全不同,中國教育從小就管教得非常嚴肅,把一個小孩教成小大人,一舉一動、一言一笑都有規矩,是聖賢君子為標準。外國人不是的,外國人小孩是盡量讓他去享樂,沒有規矩,愛什麼就玩什麼。所以人家說,外國人,兒童是天堂,中年是戰場,競爭、鬥爭,發展到最後就演變成戰爭,晚年是墳墓。晚年進入養老院,真的是墳墓,物質生活有人照顧,精神生活完全沒有,人都活得像木頭一樣,曬太陽,不講話。同住在一個老人院,見面都不打招呼,像木頭人一樣,多可憐,精神生活多痛苦,外國人。中國人不一樣,中國人是顛倒,小孩嚴加管教,怎麼能有小孩的喜愛?不可以的,不能養成這個習慣,要養成聽話、老實。所以小時候管得嚴,毫無自由,中年為國、為家服務,晚年,晚年是老人的天堂。

  中國人是大家庭,供祖宗的地方是家廟,就是祠堂,供祖先的地方,紀念祖先的地方,念念不忘祖先的地方。家廟就是這個家公用活動的場所,每年最大的節日是祭祖,清明祭祖、中元祭祖、冬至祭祖,一年三次,不忘祖宗恩德。祭祖的時候念家規,祖宗的教訓不能忘記。其他的時間,祠堂就是辦學,我們這一家人,小孩上學讀書在祠堂,叫家塾,私塾,也是老年人,老人,我這家族養老的俱樂部。每天到祠堂大家見面、喝茶,這裡頭有很多娛樂的表演,每個人都可以出來表演,有時候向外面邀請民間藝術,請到祠堂裡表演,老人娛樂,老人受到社會的尊敬。所以中國人把享福放在老年,外國人把享福放在少年,顛倒了。

  中國人在中年,無論經營什麼樣的事業,需要幫助的時候誰幫助你?家幫助你,家是根。所以,退休的時候回老家,幹什麼?享福,享天倫之樂。中國人是少年好好栽培,中年付出,晚年享受,符合於天道。人有四季,出生到二十歲,人生的春天,這是好好的學,學習的時候;二十到四十是夏天,這要開始付出了,為家、為社會、為國家付出,做出貢獻;四十到六十,人生的秋天,事業有成就,秋收了;六十到八十這是冬天,這是養老的時候,退休回家養老,落葉歸根,享受天倫之樂。老年人跟小孩在一起玩,小孩尊敬老人,老人愛護小孩,把自己生平的經驗講故事給小孩聽,讓小孩真正接受到老人一生奮鬥的經驗,提供給他們做參考。

  這是中國教育的形式,外國沒有,外國連這個概念都沒有。我們這一生,差不多一半的時間在國外,在國外,中國的華僑、日本的僑民、韓國的僑民還能見到三代同堂,鄰居外國人看到羨慕,你們怎麼可能三代住在一起?外國人沒有。小孩十六歲就受到法律的保障,有人權,有自由,他要出去,父母管不了他。你要去報告警察,警察說,十六歲成年了,你還管他幹什麼,他自己可以獨立了。所以親情沒有,兄弟之間也沒有,跟父母也沒有,跟祖父母更不必說了。

  所以中國文化確實好,你要細心多去觀察,看看世界上各種不同的文化,到最後你會讚歎中國文化,像湯恩比博士一樣,那是一個代表,西方一個代表的人。他一生研究文化史,他接觸十七種不同的文化,而以中國文化最優秀。中國文化怎麼優秀?中國文化是恆順大自然的。大自然是道,五倫是道,不是人為的,不是哪個創造的,不是哪個發明的,不是哪個人教你的。父子有親沒人教,夫婦有別也沒人教,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都是大自然的規律。你明白了,依照這個規律去做,這最健康的,正能量,不能違背。所以中國的聖賢、老祖宗提出了仁義禮智信,這是我們要隨順大自然,要做到這五個字。仁者愛人,從父子有親裡面出來的,君臣有義也是從五倫裡面出來的,講仁、講義,講智慧、講禮(禮節)、講信用。人人都具足仁義禮智信,這個社會就是禮義之邦,就是太平盛世。做人一定要守住這五個字,這五個字是德,這個社會是倫常的社會,五倫、五常。

  春秋時代管仲提出治理國家四個字,叫四維,禮義廉恥。管仲說得好,「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如果這個國家,人與人當中沒有禮、沒有義、沒有廉恥,這個社會動亂,這個國家會滅亡。戰國時代,秦漢的初期,社會上有八德出現,孝悌忠信仁愛和平,八德。中國人學什麼東西?就學這個,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裡面有重複的,那就是很重要的。總合起來十二個字,中國文化的根,中國人就學這個東西,學了幾千年,社會沒出事情,這十二個字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我們今天看看現前的社會,拿著這個標準來觀察,現在社會,孝悌忠信沒有了,禮義廉恥也沒有了,所以這個社會,最後這四個字,仁愛和平也不見了。

  中國文化最優秀,是真的,就這十二個字,這十二個字我們要認識它,那是我們的本性,這就是老祖宗發現的本性本善。什麼叫本善?這十二個字就是本善,孝悌忠信是本善,禮義廉恥是本善,仁愛和平是本善。「人之初,性本善」,人人皆是聖人,人人皆是賢人,要好好的教,不能讓孩子學壞了。孩子從小用這十二個字範圍他,讓他起心動念不違背這十二個字,小孩養成天性、養成習慣,一輩子不會改變,這就好,這個人就是聖賢。中國的教育聖賢教育,跟印度佛菩薩的教育沒有兩樣。

  宗教是一門教育,人類不能缺少,湯恩比說得很好,文化是從宗教裡頭來的。人類最初有宗教,從宗教演變出文化,宗教要是沒有了,文化的根就沒有了。所以一定要認識宗教,要學習宗教,宗教什麼?宗教純淨純善純美,真善美慧。宗教教育教人愛人,真誠的愛人,平等的愛人,沒有分別的心愛人,這是宗教教育的核心。用今天人說的話,宗教的核心是愛字,它是真愛,它沒有條件,不附帶任何條件,真誠的愛心。你看宗教經典上,「神愛世人、上帝愛世人」,《古蘭經》「真主確實是仁慈的」,佛教裡面大慈大悲,「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佛教,要把它認清楚,沒有迷信。

  迷信的崇拜那是早期一般人民沒有那麼高的智慧,看到大自然的現象,產生對自然的崇拜。聖人出現了,聖人就是有愛心,沒有妄想、沒有雜念,心地清淨平等,這就是開悟的條件,具足開悟的條件,不定什麼因緣他大徹大悟。這種人有,中國歷史上唐朝的惠能大師人所皆知,不認識字,沒念過書。他愛他的母親,他愛世人,他愛大自然,他就具備了人性本善,真誠、清淨、平等,給他開悟的機會,真開悟了。不定什麼緣,他是聽經,聽人家念《金剛經》,聽得津津有味,這麼開悟的。也是遇緣殊勝,遇到真正懂佛法的,真正愛護人才的,有人照顧,有人培養他,他成就了。

  今天地球上人口超過七十億,這裡頭沒有聖賢嗎?我相信聖賢很多,比每一個朝代都多,這肯定的。聖賢為什麼沒出頭?被物質欲望迷了,就這麼回事情。菩薩到這個世間來,阿羅漢到這個世間來,看到這個花花世界也動心也迷了,小行菩薩,敵不過誘惑。在一切欲望引誘當中不動心、不起念的,那是大行菩薩,大行菩薩少,小行菩薩多。小行菩薩跟大行菩薩不能合作,形成佛陀教育的困難,宗教教育一代比一代在衰退,沒有進展,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已經覺悟了,已經明白了,就要努力,真正在格物上做功夫。格物,中國人講的,這《大學》第一道門檻。《大學》的理想是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如何落實?要從格物落實。物是什麼?物欲,就是物質的欲望。物質講的什麼?財色名食睡、七情五欲,這個東西誘惑人,你必須跟它格鬥,你要戰勝它。格物什麼?不受外面物質的誘惑,這叫格物。物格而後才有智慧,致知。《禮記》,「大學」是《禮記》的一篇,《禮記》成書是在先秦時代,那個時候佛教沒到中國來,中國人也知道,戰勝自己的欲望比什麼都重要。確實,佛法來到中國之後,佛法第一個,戰勝自己五種見惑,五種見惑斷了,你才能證小乘須陀洹果,你才能回歸自性。果很殊勝,為什麼?你有天眼通、有天耳通。我們中國人雖然講回頭,沒有完全斷掉,中國聖人教人適可而止,不要太過分;佛法不是的,佛法適可不行,一定要斷乾淨。這就是佛法所要求的,你要達到明心見性,中國老祖宗不要求這個,只要求你能做到聖賢君子就滿足了,標準不一樣。中國法叫世間法,沒有離開六道輪迴,佛法是要教你離開六道輪迴,離開十法界,所以它要求比中國人高,要真斷掉。

  所有的障礙,所有的染污,所有的不善,從哪來的?都從身來的。道家說得好,「吾有大患,為吾有身」,一語道破了,我要沒有這個身多好,有這個身,這個身帶來了許許多多的麻煩。所以佛家從身先下手,破身見,真正了解身是什麼。身不是好東西,身是造一切業的工具,身語意,沒有一天不造業。業有染淨、有善惡,凡夫所造的業,染業,不是淨業,染業就是造成六道,六道裡頭有善惡。惡染污清淨心,善也染污清淨心,清淨心裡頭沒有善惡。所以心行善,果報在人天,心行不善,果報在三途,六道輪迴是這樣造成功的。我們能夠真正把這個染污清除,斷惡修善,不放在心上,斷惡不把斷惡放在心上,修善不把修善放在心上,心地乾乾淨淨,一塵不染,這個修成功,六道就不見了,所以六道輪迴是假的,這叫出世間法。中國的儒家是世間法,它的目標是人天,至少保住人身,不墮三途,它講這個。高的生到天道,天有二十八層,一層比一層殊勝。跟佛不一樣的,佛要超越六道輪迴,還要超越十法界,小乘超越六道輪迴,大乘超越十法界,不一樣。

  所以我們只要把障礙放下,六種神通是本能,自然恢復。用的方法全是修定,八萬四千法門,八萬種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門道,統統是修的禪定。修禪定的方法不一樣,但是得到禪定的果德完全相同,無論你用什麼方法修都行。你看海賢老和尚用一句佛號,有人用讀誦經典,行,你這部經天天讀,讀到什麼?讀到心裡頭只有經,妄念沒有了,雜念沒有了,你就成佛,你就超越了。知識分子是用讀經這個方法好,所以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為我們所表的法,是對知識分子說的,畢竟這個世間知識分子佔多數。所以他就選擇以知識分子為第一個教學的對象、教化的對象,然後用他們再去影響別人。在佛的教化裡頭,後來分了很多派別,宗派,每個宗派都是修定,都能成就,所以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問題要會,會什麼?專一。《無量壽經》教給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它提倡這個方法。海賢老和尚也常常告訴人,「天下無難事,只怕心不專」,專就有成就。不要怕難,不要怕苦,要歡喜吃苦,不怕艱難,專。

  我這一生實在講,家庭,我們家到我祖父這一代就敗了,所以到我父親,家就沒有了。一生都是租別人房子住,沒有財產、沒有房屋、沒有土地,也沒有錢財,什麼都沒有。我小的時候讀書,讀初中,一年級第二個學期繳不起學費,失學了,你就知道有多困難。我這一生沒有學歷,也沒有經歷,遇到章嘉大師,我向章嘉大師請教,社會各種行業,我走哪一個比較恰當?那年我二十六歲,我是在軍中服務。老和尚告訴我,出家最好,學釋迦牟尼佛,他勸我學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教學,我們看他的傳記,《釋迦譜》、《釋迦方志》。他十九歲放棄王位的繼承,放棄宮廷富貴的生活,他去做一個苦行僧,去求道,印度所有的宗教、學派他都去參學過,學了十二年。印度人無論是宗教、是學術都重視修定,所以六種神通,很多真正修行的人他們都得到。有這些神通,他們在禪定境界裡面沒有時空的界限,他能看到天道,他能看到地獄、看到餓鬼。六道輪迴不是佛說的,是婆羅門教說的,印度所有宗教都有這種能力,跟六道眾生接觸。輪迴的說法是婆羅門教第一個說的,是真的,這是事實真相,不是假的。輪迴怎麼來的?如何能脫離?他們沒有辦法。

  所以佛學了十二年放棄了,它不能解決問題,問題知道了,解決不了。佛在菩提樹下入更深的禪定,一直到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個時候他三十歲。開悟之後就開始教學,在鹿野苑度五比丘,講阿含。阿含是佛教的小學,是恆順眾生,不講高深的理論,事講得多,教人如何能夠保持人身,不墮三途,如何能在人身再提升一步生天,生欲界天、生色界天、生無色界天,給你講這個。阿含講了十二年,再升等,講方等經,阿含好比是小學,方等好比是中學。方等講了八年,結束之後再提升,講般若,般若好比是大學,是佛真正要對眾生講的,二十二年。二十二年講什麼?我們用一句話說,諸法實相,宇宙人生的真相。前面有二十年的基礎才能講這個東西,大家才聽得懂,才相信。最後的八年講《法華》、《涅槃》,《涅槃》是遺教,最後一天一夜說的,說完佛就走了。八年的《法華》等於是研究所,會三歸一,三就是前面阿含、方等、般若,這是三,歸一是一佛乘,那就是研究所,我們如何真正能夠達到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最後的八年。

  所以它是教育,目的是什麼?目的是教你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你不被這個假相所迷,這全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虛妄裡頭有真的,你要能夠歸真,不受妄的干擾,你回歸到真,那就是明心見性,這樣才畢業了。明心見性就是成佛,拿到佛門最高的學位。所以佛陀、菩薩、阿羅漢是佛陀教育裡面學位的名稱,佛陀是最高的學位,像現在的博士,第二個學位菩薩,菩薩好比碩士,最後最小的一個學位學士,阿羅漢。阿羅漢是學士,菩薩是碩士,佛是博士,這個學位人人都可以拿到,所以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段經文所講的三十二相這是果德,修到菩薩學位、修到佛的學位有什麼好處,在這就看到了,真正得大自在、得大圓滿,真正離究竟苦、得究竟樂。

  我們再往下面看,《會疏》裡頭所說的宿命通,「謂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萬世宿命及所作之事,亦能知六道眾生各各宿命及所作之事,是名宿命通」。「二乘極遠知過去八萬劫事」。阿羅漢只知道五百世,緣覺比阿羅漢高。阿羅漢裡面有專修神通的,專修宿命通的,他最多也只能知道過去八萬劫。「菩薩所知無極」,就沒有限量了。「今願文言,無量劫時宿命,故知此為大乘菩薩之通」,大乘菩薩的神通,能知無量時劫,全都知道了。

  末後,念老給我們做總結,此願含兩個意思,一者,如日本澄憲師所說的:「不知宿命故,於善不進」,不知道過去、未來,對善不能精進,「於惡不恐」,不害怕,沒有恐懼感,「萬善懈怠,眾惡造作,只為不知宿業也」。這是真的,這是我們的通病,我們許多同學都有,怎麼辦?首先要肯定地獄苦。現代的教學跟古時候不一樣,我這個年齡,在二戰之前我們只十幾歲,中日戰爭爆發,蘆溝橋事變,那年我十一歲,我們從小接受什麼教育?因果教育,城隍廟的教育。母親到城隍廟燒香,帶著我們小孩進城隍廟,去看閻王殿,十殿閻王,那時候閻王殿都是用泥塑的地獄變相圖。母親就會一樣一樣告訴你,你看到這個人受的這個罪,他為什麼會受這個罪,他造什麼罪業,我們從小腦袋裡面都裝的是這些東西。現在沒有了,現在小孩天天看電視,天天看電腦,那個腦袋裡面所裝的是亂七八糟的,烏煙瘴氣,殺盜淫妄,搞這個。所以我們接受教育不相同,社會環境不相同,那個時候人非常樸實。

  我們在鄉村,農村小朋友在一塊玩的時候,有的時候爭吵、打架,凡是看到我們的大人統統管我們,他們拉住我們教訓我們,我們都乖乖的聽,這風俗。等到我們父母看到,路上行路的人教訓我們,都向路人道謝。這是什麼?對下一代,每個人都有責任,他做錯事情立刻要幫他糾正,這正確的。不能說那是那家小孩,我們不要管他。現在不能管,現在管就管出麻煩來,不能管,你怎麼辦?以前老師教學生,罰跪,我們念小學的時候也被罰跪過,打手心。挨過打、挨過跪,那是什麼?記性,讓你記住,你在這課程裡頭這一段挨過打的,記憶就特別深刻。都是好的教學方法,現在都不用了,現在學生要被打那可不得了,老師要趕快辭職,學校不要你了。差得太遠了!現在好的東西不教了,逗小孩,小孩喜歡,去逗他,錯了,小孩要教。所以要常常看地獄這些東西,看多了就害怕,聽到地獄就寒毛直豎,地獄真苦,這能去嗎?不能去,這才拼命念佛,希望永遠不墮地獄,永遠離開六道輪迴。所以,這些過失都是不知道宿業。

  「彼羅漢憶泥犁苦」,泥犁是地獄,提起地獄,阿羅漢身上「流血汗」。為什麼?他知道,他有宿命通,知道過去在地獄裡頭待過,而且不止一次。阿羅漢的宿命通可以知道八萬劫的事情,那個時候他在餓鬼道、在畜生道、在地獄道,回想那時候的日子流血汗。所以「有阿羅漢憶及先世在地獄中種種慘痛,怖畏之極,流出血汗」。「福增」,這是古大德的名字,見先世身骨忽然開悟。這個括弧裡頭說,又有人,「不知先生母,以為妻」,這個女孩子前世是他的母親,他不知道,他娶她為妻子;不知道前世的冤家債主,是誰?他兒子;「不知先身父,以為美食」,他吃的雞魚鴨肉,不知道前世是他的父親。這都是沒有宿命通,「皆迷宿命事,著今世樂,忽聞本緣,皆生厭心者也」。如果他真的知道了,一下曉得這些人,眼前的這些人過去是什麼關係,就會產生遠離六道輪迴的心,這個念頭才能動。

  「故極樂國人應具宿命智通」,極樂世界人人都知道、都清楚,把過去無量劫的事情看得清清楚楚,你想,他會退心嗎?他會再回到六道來幹這個事情嗎?不幹了。一心勇猛精進,早一天證到究竟圓滿的佛果,精進心生起來。現在吃一點苦頭應該的,我來生不吃大苦了。海賢老和尚三點鐘起床,起床之後燒香、拜佛、念佛、繞佛,這就是他的早課。是很辛苦,一生九十多年,九十二年,他二十歲出家,學佛九十二年,天天如是。為什麼?知道苦,不是知道前世苦,知道這一生苦。十二歲的時候家鄉大旱,農民沒有收成,爸爸出去討飯,被土匪打死了,他自己也討過飯,知道苦。他念彌陀念到事一心不亂,這個神通就恢復了,應該在什麼時候?三十多歲,他就知道過去。所以,他知道苦,真正苦,勇猛精進。

  「故極樂國人應具」,應該具足「宿命智通,知眾生宿世行業,因勢誘導,以為化度眾生之方便」。二者,靜照法師說的:「若識宿命,則不自高」,傲慢的習氣可以斷掉,「憶念過去無諸功德,但依佛誓得生此國」。為什麼你到極樂世界去有這樣殊勝成就?並不是自己修積的功德,完全是依靠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接引到極樂世界來。又澄憲師云:「往生彼國者,先知宿命,深仰佛德」,對佛感恩戴德。「故極樂國人因宿命智通,而彌上仰佛德也」,知恩報恩。人為什麼不知道報恩?不知道。生到極樂世界才知道,自己這一生能夠成就,完全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加持,有這樣殊勝的成果,不能不感恩戴德。感恩戴德怎麼表現?就是依教奉行,真修、真幹。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