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諸位法師、尊敬的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慚愧學生開慧今天向大家恭敬匯報的主題是「立身行道,報答天下父母恩」。
甲一、緣起
二0一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為期一個月的大士閣首屆《淨土大經科註》學習班正式開班,感恩師父上人慈悲,上印下信法師慈悲,館長慈悲,給予慚愧學生參與此次盛會的機會。以下是慚愧學生在開班第一週的淺顯心得,向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法師、諸位大德同修報告。
甲二、定位
參加此次學習班的學員共三十六位,其中男眾十二位,女眾二十四位。上印下信法師和館長在開班前,在給為此次學習班服務的輔導員以及義工開會時,明確的指出了我們的定位:這三十六位學員是兩位大家長給我們請來的三十六位老師。老師們放下工作、放下親人,不遠千里來到大士閣是專程給我們表法來的,我們應當感恩。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我們要守好自己學生的本分,做好大家的保姆,在生活上,盡己全力照顧大家,讓大家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在修學上,幫助大家勇猛精進,使大家通過這一個月的學習,都能夠堅定對於極樂世界的願心,增強對這一句佛號的信心。
甲三、感恩—不知父母恩情重,始知自己是罪人
三十六位學員中,四十歲以上的佔多半,大部分都是學生的長輩。在為長輩們服務的過程中,學生聽到長輩們說得最多的就是感恩。學生感到萬分慚愧,其實學生做得很不好,從接待開始就出了不少的紕漏,但是長輩們像父母一樣包容著我們。
上印下信法師經常說:父母是很好騙的,兒女們說幾句安慰的話、好聽的話,父母就很滿足了,其他的什麼也不圖。當學生向長輩們遞一雙拖鞋,奉一杯茶水時,長輩們就連連感恩。回想自己從小到大,多少次父母長輩給我穿鞋穿襪,給我洗衣做飯,學生從來沒有向他們說過一句感恩的話。即便是出了家在道場修學,學生也從沒讓兩位大家長省過心。沒有感恩心,沒有恭敬心,常令大家長失望、傷心。
學員中有一些是三根班學生的家長,其中有一位法師的母親在分享時說:「我就這一個小孩,我對他(兒子)也沒別的要求,只要他好好的學習,好好的做人,將來弘揚佛法就行了。我在家每天晚上都迴向,我說把我所修的功德都迴向給雞足山大士閣、報恩寺的法師、學生們,希望他們業障消除,好好學習,將來承傳師父上人的法脈,弘法利生。」
我們今天能夠在正法道場修學,接受師父上人教誨,這條光明大道是不知道多少位父母親人用血和淚默默鋪就的。為了正法久住,為了淨土的弘傳,他們忍痛割愛將我們交給佛菩薩,不求我們堂前盡孝,唯願我們此生成就,在正法衰微至極的今天能夠荷擔起如來的家業。學生在家時未能盡得半點孝道,出家之後依舊要讓父母為學生的道業操心。父母之愛若斯,慚愧學生無顏以對。學生面對毛病習氣,常常放縱自己,不知謙卑恭敬,不能忍讓,不能吃苦。然而與父母的付出相比,我們吃的那一點苦,根本不值一提。如今回頭再看父母恩德重若須彌,始知自己受恩不報是罪人。我等若不能日日精進,一旦稍有放逸,其罪比之世間罪大惡極之人尤甚,因世人迷惑未聞聖教,「殊無怪也」。然而學生有幸,聽聞聖教又明知故犯,實在是罪加一等。
甲四、立身行道—用來行動表法
開班這七天來,學生深深感到做出來的遠比說出來的更有力量。聖賢的教育需要靠人演出來。大家在分享時都表示自己在家中修學時間也不算短,但就是沒什麼進展。在這短短的七天裡,無論是在思想上,還是在行為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眼見著寮房一天比一天整潔,隊伍一天比一天整齊,大家的坐姿一天比一天端正,過堂的聲音也愈來愈小,學會了時時為他人著想,浮躁的心漸漸的安定了下來。而這些變化都是受到三根班學生們以及義工菩薩們的影響,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人之初,性本善」,向善之心人皆有之,然而傳統文化在中國已經丟失了近兩百年,它原本的樣子現在已經見不到了,聖賢君子更如鳳毛麟角,沒有親眼見到,所以世人縱有向善之心,卻無有下手之處。學生的人生中曾經犯過許多錯誤,留下許多遺憾,雖然知道自己做錯了,但不知為何會犯錯,自己又應該如何去做,常常感到很迷茫。
記得在學生十三、四歲的時候,一次母親去買東西,讓我在一家甜品攤上吃茶湯麵,遇到一位乞討的老婆婆。那時正值嚴冬,老婆婆瑟瑟發抖的拄著一根木棍,身穿一件很薄的破舊棉衣,棉衣上附著一層污垢,但她頭髮梳理得很整齊。可能是因為實在冷得受不了了,老婆婆央求攤主給她一碗麵茶湯。攤主非常不耐煩的讓老婆婆拿出碗來,老婆婆表示她沒有帶碗,攤主便揮揮手說:「要飯的,連碗都不帶,難不成還想用我的碗吃,誰知道妳有什麼病?走吧走吧…」老婆婆面容慘淡,帶著哭腔乞求攤主,聲音很小,但是我卻聽得很清楚,她說:「您行行好吧,好人有好報。」攤主更加不耐煩了,用手推搡著老婆婆把她往外趕:「走走走,要是讓妳用了我的碗,以後誰還敢在我這裡吃東西?快走快走…」老婆婆還是苦苦乞求:「求求您了,求求您了…」老婆婆的話像針一樣紮在學生的心上,學生低著頭盯著自己那一碗熱氣騰騰的茶湯,很想把那碗茶湯端給老婆婆,然後告訴攤主,我不嫌老婆婆髒;又想先向攤主借一個碗給婆婆用,等會兒媽媽回來,讓她買一個碗還給攤主。可是學生什麼都沒有做,只是盯著自己的碗,手緊緊握住勺子。攤主還在驅趕著老婆婆,老婆婆還在乞求,時間彷彿停止了一般。原本喧鬧的小攤變得異常安靜,食客們只是低頭靜靜的吃著自己的茶湯。不知過了多久,老婆婆終於被攤主趕走了,媽媽也回來了,我匆匆的吃完茶湯,逃跑似的離開了小攤。
十多年來,這件事情讓學生深受良心的譴責,直至今日想起這件事情依舊難以釋懷。學生常常責問自己為什麼會這樣?直到聽聞聖教後,學生才知道是因為自己沒有根。面對疾苦所生的憐憫之心、慚愧之心是自性的顯露,但因習氣使然,社會風氣使然,正所謂「人不學,不知道」,自性的光芒雖有但力量非常微弱,不足以指導我們的言行。學生想當時的食客們大概也都和學生一樣,並非是認同攤主的行為,是因為失教,不明禮不知義,正義難得彰顯,但倘若當時有一個人肯站住來,一定會得到大家的響應。湯池小鎮的實驗,黃河道德講堂,以及學習班成員們這一週的變化,都證明了人是很好教的,人是教得好的。今天傳統文化、大乘佛法最缺的就是榜樣,這也是師父上人為何讚歎海賢老和尚為當今淨土做出最大貢獻,就是因為他老人家把如何成佛做出來給我們看。
學生蒙祖宗德蔭,今生得遇明師尊敬的師父上人,及上印下信法師與館長二位大善知識,將做人、成佛的道理方法授予學生,使學生的言行舉止有所依歸,不再茫然無措。學生根性頑劣,立身行道,在修養自己德行的同時,把所學落實在生活中,像海賢老和尚一樣,把傳統文化、《無量壽經》做出來。
以上是慚愧學生開慧粗淺的學習報告,錯誤之處懇請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法師、諸位大德同修慈悲批評指正。學生樂意接受,至誠頂禮感恩,阿彌陀佛!恭祝尊敬的師父上人:法體安康,六時吉祥,久住世間,光壽無量。
老法師:確實如開慧師所說的,她失去了一次影響社會風氣的好機會,自己沒有帶頭做出來。今天這個社會,確實是迷惑自性的人太多了,確實如大家所見到的,傳統文化丟失了兩百年。我在前幾天,看到從東北來的同修們帶了一個光碟,這光碟的內容是眾生附體。什麼人附體?二百一十年前那個時候的人,讀書人,在滿清末年,第一次被派到國外去留學,這批留學生裡面有個代表出來了,來懺悔,現在社會會變成這個樣子是他們的過失。他們留學回來之後,不再學中國傳統東西了,因為中國傳統東西從小就管得很嚴肅,一舉一動都要規矩,一到外國看到人家民主、自由、開放,認為我們中國的東西比不上外國,外國進步,我們落伍了,還在守住幾千年以前的老樣子。現在我們知道了,外國的進步,進步的結果是整個社會動亂,進步的結果,科學家給我們警告,人類在這個地球上能生存的時間大概只有五十年了,五十年之後地球會毀滅。所以湯恩比說,說得好,地球上的居民要想還能夠存活下去,還能夠過著正常的生活,他說那只有一個方法,向東方文明學習。東方的文明就是指的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
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教人確實都是很嚴肅的。現在人逐漸逐漸慢慢省悟過來了,能不能接受?很困難。為什麼?煩惱習氣養成習慣了,一下回不過頭來。這是不是真的?未必。為什麼?這是我們自己不願意做,找藉口而已。我們曾經做過實驗,二00六年在湯池小鎮做的實驗,三個月做成功了,人的良心發現了,證明中國古聖先賢所說的話是正確的,人性本善。還把這句話寫在童蒙課本的第一句,《三字經》的頭一句,「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本善。本善為什麼會喪失掉變成不善?就是什麼?教育問題。中國人幾千年來用什麼方法立足在這個世界上,而且值得別人尊敬。只是這一代人,人家不尊敬你,過去世世代代中國人在任何地方都受人尊敬的,為什麼?本性本善。換句話說,中國傳統文化從哪裡來的?從本性本善流現出來的。所以它是自性的文化,不是某個人發明的,不是某個人制定的。這就是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幾千年、幾萬年它能維繫社會的長治久安,能維繫著人們,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平等對待,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助合作。
二百一十年前的這些留學生,這都是我們的祖先,總得七、八代之前的祖先,就是那個時代,他們錯了,他們真錯了,學西方人的自由、放逸,毀滅了自己,帶給後世無窮的災難。他們現在在哪裡?告訴我們,他們在地獄,苦不堪言。菩薩慈悲,帶他們出來透這個信息,勸導我們要把老祖宗的教誨找回來,不能再錯下去了。這消息透了之後,他還要回到地獄。幾時他們能出地獄?我們這個地球上的人,現代人真正能把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都落實了,都做到了,他們能出來。我們做不到,就要想到這二百一十年的這些祖先,七、八代的祖先,都在餓鬼、地獄。我們過去不知道,現在知道這個事情,我們有怎麼樣的想法?我們是幫助他們離開三惡道?還是讓他們繼續在那邊受苦受難?過去他一念之迷,罪有應得,現在他懺悔。我們聽了他的懺悔,我們聽了他的勸告,應該做什麼樣的反應?確實是我們的前輩,他們所說的是忠告,他們所作所為承認他們做錯了,是過失。
所以,典範是教化最有力的方式。我們今天的教學為什麼沒有效果?我們沒有把它做出來,只是口說,口說不行,這是我們早年就明白了。所以湯池小鎮的實驗,我懇求老師們要學孔子、要學釋迦。這兩個人是歷史上教學最成功的人,他憑什麼成功?他所教的他全做到了,所以受教的人佩服,尊重他,向他學習。要先行其言,你所說的你都做到了,沒有做到的不敢說。我們做實驗,用《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先把這三科做到,真做到,然後開始教學,才能產生效果。要人對我們有信心,我們就得到人家裡去服務。所以我們的老師把這三門功課學會,做到了,下一步怎麼辦?下鄉入戶,到農民家去拜訪,看到人家老人就像看到自己親生父母一樣,你怎樣去孝順他?做出來;看到他的兒女就像自己兄弟一樣,做好樣子給兄弟們看。我們用了三個星期的時間,當地的老人感到我們這批老師很好、很孝順,比自己的兒女孝順;讓年輕人看到了感到慚愧,對不起父母,沒有盡到孝道。所以這信心就建立了。三個星期之後,我們向大家宣布,中心開課,歡迎大家來學習,一起來學習,這樣就造成一個風氣。時間不長,三個月,這個小鎮面貌一新,人人見面有禮節、有笑容,形成一個風氣,這是我們沒有想到的。我們那個時候想到,這丟了兩百年,至少要二、三年才能恢復,收到教學的效果,沒有想到三個月,這麼短的時間。所以當時我跟老師們說,我們來檢討,我說我們自己決定不能居功,我們沒有這個智慧、沒有這個德行,這個風氣轉變,我們感激老祖宗,祖宗加持我們,三寶加持我們,不是我們自己有什麼了不起的能力,一定要懷著感恩,還有人民配合,我們講的他相信、他能做。
我們在這二、三年當中,看到潮州道德講堂的謝總,看到他的成就,真正堅定了我們信心。他用一個星期,七天。《彌陀經》上說,若一日到若七日,那就能成佛、就能往生。他這個地方七天,所收到的效果,比我們過去三個月還要豐盛。這個不可思議!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接受他教訓的人,就是一個星期教訓的人,人數總共一萬多人,壞人變成好人,貪官變成廉潔,整個社會風氣扭轉過來了。現在得到政府的承認,政府在他那裡掛牌,把它做為一個道德教育的基地來普遍的宣揚。我們看到社會有救了,國家有救了,大力推廣,世界也有救了,好事情。所以同學們自己認識到了,要發一個狠心、猛心,我要做到,不怕別人譏笑。這是正確的,應該要做的,遇到苦難的人,自己有能力,盡心盡力的要幫助人,這是行菩薩道。所以希望妳努力,一定要落實在生活,否則的話這是白學了。好,我們再看下面一位。
學生: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諸位法師,尊敬的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慚愧學生開寶今天向大家恭敬匯報的主題是「踏踏實實學孝敬」。
無比感恩師父上人的慈悲恩准與庇蔭,無比感恩兩位大家長的慈悲籌劃與護持,無比感恩社會各界大德同修的信任與厚愛,為期一個月的首屆大士閣《淨土大經科註》學習班,於二0一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如期開班。來自全國各地的三十六位仁者,暫別親朋,暫放一切事務,來到大士閣,靜下心來和我們一起學習《淨土大經科註》,希望在這個一個月中,通過對經教的薰習與落實,提升自己,自利利他。
做為這次學習班的成員,學生很感恩能有這樣歷事鍊心的機會。一週的時間在忙亂中匆匆而過,在接受工作、完成工作的經歷中,因為放不下自己的想法、看法,學生做錯許多事,對周圍的人、事、物造成了傷害或負面的影響,這是學生要真正反省與懺悔的。學生看到了自身在心態和能力方面很多的不足,最主要的是孝敬心很欠缺,做事不專注不踏實;也看到自己小小的進步,就是信心的逐漸恢復,使得失心終於有所減輕,不會再特別受外界影響了。不過自己煩惱習氣真的是很重,常常會明知故犯,不能守禮持戒,這是今後改過的首要點。
通過最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學生最深的一個感受是,一定要一點一滴、踏踏實實的放下傲慢,學孝敬,落實孝敬。擴大心量,從真正孝敬離自己最近的師兄弟開始,由近及遠,逐漸到孝敬一切人事物。以前覺得這是一個很艱難與漫長的過程,但是如今找到了下手處,原來就在把握當下,當境緣現前,能否把貪瞋之心換成孝敬之心。處順境當思「親愛我,孝何難」,應再接再厲;處逆境當思「親憎我,孝方賢」,應謙和誠敬。如此反覆磨鍊,定能正顯妄消。
學生對什麼叫「在生活中念佛」有了一點初步的理解,就是把所記住的師父上人的教誨,一點一滴踏踏實實的運用到現實生活、工作、學習中。因為這些教誨就是佛的心行,把它們理解記住,做出來,就是在學佛,就是在作佛,就是在念佛。
這一週下來,許多師兄弟都和學生一樣,能明顯感受到佛力加持、祖宗護佑的不可思議。一些以前沒有做過的,自己認為比較困難的事情,竟然在不知不覺中進行得很順利。大家長教我們每天都要求佛力加持,真聽話去做,真得受益。
學習班的學員們大都是為人父母者。大家長讓我們以孝敬父母師長的心為大家服務。雖然我們也在這麼做,但是自己深知做得太差、太少了,比起父母和大家長對我們的關愛與付出,簡直是冰山一角。在這個互動的過程中,一次次的,更多的是我們的心被大家所溫暖、感化。常常說父母的心是最軟的,父母是最好哄的。我們只是倒了一杯水,拿了一雙拖鞋,掖了一下被子,問候了一聲,學員們就感動不已,幸福的像天真的孩子。他們為家庭、為社會忙碌和付出了許多,我們心疼他們,希望這一個月大家能開心安心的度過。他們心疼我們,不忍心讓我們為他們跑來跑去,對我們叮嚀最多的就是讓我們趕快去休息。在這種令人感動和幸福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到了父子間天然的親愛。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表法,告訴學生善知識就在身邊。每晚小組分享心得,讓學生真切感受到,還有許多人在各自的本位上,落實著師父上人的教誨,老實、聽話、真幹。大家給學生做出好榜樣,增加了學生落實的信心和動力。
而時隔兩年,再次到大士閣學習、生活,一個星期下來,學生親身體會到什麼叫「相形見絀」、「自慚形穢」。在每天的穿衣吃飯、行住坐臥、待人處事接物中感受到了大士閣同修們那顆知恩、感恩、報恩的心,體驗到了男眾同修對師父上人、對兩位大家長的真誠與恭敬。在學生看來最普通卻最難真正做到的物有定位,在這裡得到了很好的落實,從三根班到後勤,學生看到每個人都是及時收尾,那種自然與熟練告訴學生,他們已經養成了這一好習慣。正如他們在每天早課前所提醒自己的那樣,「為了報答父母、師父上人、上印下信法師、館長的恩德,我們一定要落實,養成好習慣」。男眾同修把佛道與日常生活、學習、工作真正融為一體,這對學生觸動很大。學生隨喜同修們的發心,要見賢思齊。反省自己做為女眾,心浮氣躁,言行舉止輕率失禮,不明白何謂守禮與持戒,只是聽說它們很重要,卻始終沒入心。自以為是的人是最可憐的,不清楚自己在自以為是的人更可憐、更危險。學生唯有懇求阿彌陀佛慈悲加持,提醒學生,令學生能早日覺悟,找回做為出家女眾的誠敬心。希望在今後的日子裡,學生能踏踏實實的學孝敬、落實孝敬。
以上是慚愧學生開寶粗淺的學習報告,錯誤之處請求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法師、諸位大德同修慈悲批評指正。學生樂意接受,至誠頂禮感恩,阿彌陀佛!恭祝尊敬的師父上人:法體安康,六時吉祥,久住世間,光壽無量。
老法師:誠敬是世出世法的大根大本,沒有誠敬,佛法白學了,永遠不會有成就。為什麼?佛法跟聖賢之學都是從自性裡流出來的,沒有通過阿賴耶,所以它是純真無妄。用誠敬的心去學,一點都不難。為什麼?你跟它相應,它是真誠恭敬裡流出來的,我們是真誠恭敬接受。今天我們學聖賢、學佛法都感到非常困難,初學還不知道,學的時間愈久愈能感觸到,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它不相應。這是什麼原因?真正原因就是所謂的心浮氣躁,沒有誠敬。不知道什麼是真誠,不知道什麼是恭敬,這就難了,所以榜樣很重要。非常難得,來佛寺的三聖給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還有一個老德和尚,他們都是來給我們表法的,都是我們學佛路上真正的導師,幫助我們化解困難,見道、證道。我勸大家,把這個光碟一天看三遍。光碟好像有很多的版本,我希望我們這邊的資料室每一種版本都要保留。一定一天要看三遍。我聽劉素雲居士的報告,她不到一年看了一千六百多遍,有時候一天能看十遍。你聽她的報告,愈看愈歡喜,法喜充滿,永遠看不厭。為什麼看那麼歡喜?遍遍不一樣的感受。她一個早晨起來,她起得早,兩點鐘就起床,生活有規律,晚上八點鐘睡覺,兩點鐘起床,這是過去出家人的生活。
我初學佛的時候,工作辭掉了,跟懺雲法師住山,在台灣中部埔里觀音山,真的是個小茅蓬。小茅蓬五個人住,三位出家人,懺雲法師、菩妙法師,還有位達宗法師;在家人兩個,朱鏡宙老居士跟我,我們五個人住茅蓬。我是最年輕的、最小的,那一年我三十歲,所以我要服務照顧這三位法師、一位老人,朱老那個時候七十歲,祖父輩的。茅蓬裡面作息,因為沒有電,沒有水、沒有電。水,我們用竹子,把裡頭的竹節打通,一根一根接起來,像自來水管一樣,從山上泉水接下來,水乾淨,水好。可是常常有野獸把我們這個竹子,牠大概是跑的時候障礙牠,往往這竹子就脫節了。脫節,水就沒有了,所以我們要去找,沿著路去找,哪個地方出了問題,再把它接起來。水不要挑,可是沒有電、沒有瓦斯,燒灶。燒灶,住在山上,撿小樹枝,每天都出去撿,撿差不多一包,一天燒的就夠用了。天天要上山上去撿樹枝、撿柴火,山上這些事情我一個人做。晚上點蠟燭,點油燈。
睡眠時間早,八點鐘就休息,就睡覺了,兩點鐘起床。起床,換洗乾淨之後做早課。早課,懺雲法師給我們規定的,讀經、拜佛、念佛,一個小時。他們的時間比我長,我一個小時,三點鐘我就要下廚房了。懺雲法師對於吃很講究,早晨的稀飯跟豆漿混合在一起,那豆漿是黃豆,買的黃豆、花生,晚上睡覺之前一小碗泡起來,到第二天早晨,三點鐘下廚房的時候,把泡開的黃豆、花生,有個小磨磨豆漿,磨好之後,連漿帶渣子一起煮稀飯,稀飯非常好吃。稀飯是燒開之後,把豆漿連渣子一起放在稀飯裡,鍋燜下去之後,到他們的早課完了,五點鐘吃早飯。
山上生活修行確實好,我就修那麼一點功德,照顧三個法師、一個老居士。我在山上住了五個半月,懺雲法師跟朱鏡宙老居士推薦我到台中跟李老師去學經教。我離開茅蓬到慈光圖書館,那個時候李老師剛剛建立的,在那邊這就結了十年的緣分。所以早晨要養成習慣,早睡早起。睡眠的時間,六個小時足夠了,養成習慣,好。真正懂得孝親敬師,非常難得。山居,沒有雜人進出,沒有路,非常安靜。我在這五個半月,懺雲法師教我學習《阿彌陀經疏鈔》,蓮池大師的著作;《要解》,蕅益大師的;還有一部《圓中鈔》,幽溪大師的,這是《阿彌陀經》三種最著名的註解。另外還有一部,《印光大師文鈔》,這就是我的功課,《彌陀經》三種註解,也就屬於紮根教育。
告訴我學習的方法,古大德他們註經都分科,就是科判,都分科。在經本子裡頭,懺雲法師教給我,用表解畫成一張。這個畫成之後,對佛法佩服得五體投地。從方法上看,知道他們的文章章法結構非常嚴密,真的,少一個字它就斷了,多一個字是累贅的,文章能做到不增不減,第一流的文章。你明白之後你才曉得,佛經典裡頭思想體系高明到極處。就從這一點,我們真正能看到所謂文章的好壞、文章的高下,你就看出來了。懂得這個,然後就曉得言語,言語也要能做到不增不減,恰到好處。古文行,古文可以用科判的方法,你能判;現在文章不行,現在報紙雜誌上這些文章,你用科判跟它一對比,你就發現它有很多可以刪掉的。
所以誠敬,真誠恭敬多半是從小學成的,幼年時候父母、大人教給你的。好在我們生長在農村,農村偏僻,那個時候沒有交通工具,推的車,手推的,一個人推,手推的,推的那種車。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騎馬,騎馬在鄉村裡頭要大戶人家,普通農民養不起馬,所以交通就非常不方便。我們住的這個鄉村,到廬江城市二十五里路,二十五里現在講大概十二公里、十三公里的樣子。到城裡去的時候,一天的時間走路,大概要走三十多公里(來回),所以非常不方便,沒有事的人不會進城裡去。鄉村有個小鎮,大概商店也只有不到十家,小地方,非常安靜。人都很老實,雖然農村人很多,大多數不認識字,都有教養,父母從小給他做榜樣,他都學會了,所以人民非常樸實。從小紮的根基才管用,而且還要有環境。住山好!懺雲法師那個山上就等於我們小時候的鄉下一樣。現在不行了,現在交通方便,又有電視,有電話,還有手機,這就難了。踏踏實實學孝敬,這就對了,這是很好的一個警覺。你能夠把它抓住、守住,努力去做,這個根紮下去,以後學東西就容易了。
學生:慚愧學生開蓮現將近期學習心得恭敬向大家報告如下:
此次大士閣舉辦首屆《淨土大經科註》學習班,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德同修共聚一堂,之前雖未曾謀面,但卻有似曾相識之感,相信必定是生生世世的同參道友,今生有緣又相會,一定要在此生同出娑婆,在蓮池海會再相會。和這些長輩們在一起學習,感受最深刻的就是兩個字「虔誠」,在這兩個字的背後還有兩個字是最重要的,就是「孝敬」,所謂孝為百善之首,孝是傳統文化的根本,是性德的核心。
在這幾天的課程中,學生的孝心和恭敬心逐漸被啟發。中國二十四孝居首的就是大舜,在他很小的時候生母就過世了,父親娶了一個後母,後母對他百般刁難,時時想置他於死地。父親聽信母親的讒言,全家沒有一個人喜歡他,常常挨餓受凍。就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大舜一絲毫的怨恨心都沒有,面對父母的責備,總是反省自己做得不好,都是自己的錯,才讓父母傷心。這則德育故事雖然看過好幾遍了,但這次看完,感觸很深。
大舜最後之所以能感動他的父母,能感動鄰里鄉黨,完全靠的是一顆真心,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在他的心中沒有對立、沒有別人的錯,不管父母怎樣的刁難,他的心中不起惡念,而是不斷的懺悔改過。八萬四千法門,大舜就是在這種環境中修行的。「處逆境,隨惡緣,不起瞋恚,業障盡消」,大舜是真正在修隨緣度日,導致最後父母對他的態度轉變了,這才是真正的消業障。什麼是業障?別人對我們的嫉妒、毀謗、指責,這全是我們的業障,跟別人一點關係都沒有。師父上人說「外面的境界是由我們的心變現出來的」,之所以感召來這些不善的境緣,是因為自己的心沒有修好,自己的心不清淨,所以才看得到這些不如意的境界。把自己的心修好了,外面的境界也隨之變好了。就像大舜一樣,德行與日俱增,不斷的感恩改過,感召父母對他的態度轉變了。大舜的父母成就了他的忍辱波羅蜜,成就了他的德行,圓滿了他的孝心。站在佛法的角度而言,他的父母就是佛菩薩,就是他修行路上的增上緣,是真善知識。
看到他,回過頭來反省自己,在修行的路上,遇到過多少善知識,遇到過多少前進的增上緣,但是現在為什麼還是原地踏步?就是因為自己缺乏這一顆孝敬之心,不知道在我身邊的一切人就是我的大善知識。而學生不好學,錯把佛菩薩也當作凡夫一樣的看待,不懂得修內心,總是向外攀緣,導致多少良師益友與自己擦肩而過,荒廢自己的道業,這才是真正的薄福之相啊!
為什麼一個孝子,時時能感受到父母的需要?甚至父母的一個眼神、一個表情,他就知道父母需要什麼?因為他的心時時在父母身上,除父母之外,不思其他,所以他的心清淨,很容易和父母想到一起,讓父母歡喜。
一個有孝敬心的人會時時體會父母師長的心情,憂父母師長之所憂,急父母師長之所急,父母師長希望看到的一定會努力去做。一個有孝敬心的人,一定能感受到眾生的需要,一定能給予眾生最適當的幫助,而不是感情用事,因為他心中沒有欲望,沒有自己,只有別人。
反省自己在修行的過程中,為什麼進步緩慢?上印下信法師和館長既要保護我們的身命,又要護持我們的法身慧命,為了正法勞心勞力。看到兩位大家長如此的辛勞,可學生卻連百分之一的希望都沒有讓他們看到,是因為大家長的發心太大太大了,他們心裡想的是正法久住,想的是眾生的法身慧命,心中沒有私欲。而學生起心動念想自己的很多,想眾生的很少,跟大家長不是同樣的發心,離他們的期望相差甚遠,常常讓他們不放心,所以大家長心中想什麼,自己根本都體會不到,又怎能做出讓他們放心的事?
學生很慚愧,現在才明白代眾生苦是什麼意思,因為眾生業障習氣太重,難調難伏,佛菩薩慈悲不忍眾生受苦,所以生生世世跟隨著我們,生生世世都在六道輪迴中培植眾生的善根福德,保護眾生的法身慧命,一旦機緣成熟,就要不顧一切的幫助他離苦得樂。佛菩薩的護佑一時一刻也不曾離開,永遠都是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己身求安樂。因此要想報恩,就要安住當下,在現前的一切人事物當中努力的提升自己,學習大舜的孝心孝行。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身邊的一切人事物都是來幫助我提升的增上緣,我應該好好感恩,好好學習。
以上是慚愧學生開蓮粗淺的學習報告,錯誤之處請求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法師、諸位大德同修慈悲批評指正。學生樂意接受,至誠頂禮感恩,阿彌陀佛!恭祝尊敬的師父上人:法體安康,六時吉祥,久住世間,光壽無量。
老法師:孝敬,這兩個字講得很多,落實得太少,沒有真正去做。這兩個字做起來,在現前這個社會有一定的困難,為什麼?大多數的人對這兩個字不認識,沒有概念。什麼叫孝?我們如果是沒有學佛法,對這兩個字也模糊。中國的文字是很特殊,跟外國拼音文字完全不一樣,文字的來源根據六書。「孝」字在六書是會意,你看到這個字、這個形狀,你就明白它的意思,上面是老,下面是子,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體,不能分割,這叫孝。佛法裡面講,「同體大悲」,同體。是真的嗎?你在哪裡看到它同體?我們相信,造字的那個人一定看出來了,要不然他怎麼會造得出來?真的是同體,到什麼時候你才能看出來?明心見性他才看出來,所以造字的人不是凡人。六祖惠能大徹大悟時候,最後一句話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跟我們一體。佛經上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整個宇宙從哪來的?我們念頭產生的。我們的念頭善,這個世界就是極樂世界;我們念頭不善,這個世界就是三途眾生。
《左傳》上有一句話說:「人棄常則妖興。」我經歷過這個事情。那一年我七十九歲,在北京住在五洲飯店,生病了,我記得好像病了四天還是五天,也很嚴重,高燒不退。沒有進醫院,有個老中醫劉大夫,他煎的中藥送給我吃。我好像是第三天的晚上,半夜醒過來了,也忘了自己生病,醒過來了。醒過來是什麼境界?我躺在草地上,面對的是青山,一重一重的青山,很像雲南大理蒼山,但是蒼山前面有洱海,有水,我沒有看到水,看到的是地面,非常美。這是作夢的,根本不像作夢的樣子。我看到滿山遍野都是人,都面對著我。我心裡想,這是不是講經時候的聽眾,各個地方的聽眾?很歡喜。突然之間,全變成野獸,一個人都找不到,整個這些人統統變成各式各種不同的野獸,滿山遍野。在心裡納悶,這是一回怎麼事情?ㄧ會兒就驚醒了,驚醒之後病就沒有了,病就好了。住了一天,回香港來,在香港養了兩個星期,咱們就恢復講經了。你看,明明都是很好的人,怎麼突然之間變成野獸?不就是左丘明說的「人棄常則妖興」嗎?五常:仁、義、禮、智、信,是人。不仁、不義、無禮、無智、無信,這個人跟禽獸沒有兩樣。我在這個夢中見到這麼一樁事情。
看到這個境界之後,我就念了一聲佛號,念本師釋迦牟尼佛,人跟禽獸都沒有了,釋迦牟尼佛現身了,現很大的身,跟天空一樣大,看去就是一尊佛相,見到釋迦牟尼佛。那個時候講《華嚴經》,拜佛的時候,第一拜是拜釋迦牟尼佛,第二拜是拜阿彌陀佛,第三拜是拜毘盧遮那佛,因為多少年來都是這樣念法,所以第二句就是南無本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出現了,第三句念到毘盧遮那佛,毘盧遮那佛出現了,最後我念聲觀音菩薩,真是一切法從心想生,觀音菩薩出現。這個時候我就聽到,背後,我沒有回頭看,我都看佛菩薩的相,背後有人在問我:你還有什麼沒放下?你還希望看到哪些人?還有什麼事情沒處理好?我說沒有了,統統沒有了,什麼都不想,只想求生淨土。我那個時候附帶說了一句,如果佛菩薩要我住世表法,我說我也很樂意。這就醒過來了,醒過來病就沒有了,病了四天。這是個感應,不可能是個夢境,因為平常沒有這種念頭,發生這樣一個事情。
所以孝敬很難,它是根本。我們怎麼學法?還是從海賢老和尚光碟去學。他是一個孝子,你看他對待他的母親。他很不幸,十二歲的時候家鄉旱災,沒有收成,父親出去討飯遇到土匪,被土匪殺了。母親一個人,家裡什麼都沒有,帶五個孩子,你就曉得她多辛苦。他說他母親女紅是高手,做一些繡花鞋這類的東西拿去賣,生活很艱難。他從十三歲就幫傭,是一個經營商店的老闆,知道這個孩子是孝子,到他家裡去找他,到店裡來照顧,給他工資,對他家庭生計有一點幫助,十三歲。他在那裡做了五年,老闆對他非常信任,他們關係很好,我們在這個光碟上都看到。他的哥哥、弟弟,他們統統過世了,還有一個姐姐,姐姐出嫁。母親很可憐,他勸他的媽媽到廟裡來住,媽媽從小就吃素,很適合在寺廟修行,這就住了二十七年,一直到她往生。
你看他對待別人,對人、對事、對物,一片真誠愛心。惜福,一絲毫都不糟蹋。你看他講故事,有些故事不見得是真的,他講李世民的故事,人家算命,算他那一天晚上就過不去,結果平安無事,為什麼?李世民晚上想吃一點小米粥,有一粒小米掉在桌子上,他撿起來吃掉了,他說上天就這一點,增加他二十年的壽命。勸人惜福,決定不能糟蹋東西,這是對物之孝敬。對父母要孝敬,不是止於父母,用對父母的孝敬,孝敬一切眾生,眾生裡頭跟父母年齡差不多的,要用孝順父母的心來孝順。這是中國傳統文化。大我十歲的,要以兄長的心來對待、來恭敬他。比我小的弟弟、妹妹,要關懷,要照顧。所以中國人教孝、教敬,孝用父母做代表,敬用老師做代表,孝親尊師,推廣孝敬天下一切人事物,這個孝敬就圓滿了。這些我們在海賢、海慶身上都看到。
老德對佛菩薩的恭敬,也做榜樣給我們看。人家騙他,石頭裡面有佛,他就拜石頭;牛糞裡頭有佛,他就拜牛糞。他不是呆,他不是傻,誠敬之心向外放光。這個人也不可思議,往生兩年之後,還有人在武漢看到他,沒看錯,叫他:「老德,你怎麼到這來了?」「化緣嘛!」他跟布袋和尚一樣,每天拿個布袋到外化緣。人家說:「跟我回去?」「我過幾天再回去。」人家回去到家鄉一打聽、一問,過世兩年了,怎麼可能!但是這些人說,真的親眼所見,不是一個人看到的,好幾個人同時看到的,怎麼會看錯?所以我們看這個人痴呆,聖賢應化在世間,不是真的痴呆。這是我們要學習的,要努力去學習。先要把概念建立,確實一切眾生跟我是一體。要不要愛自己?愛自己,愛一切眾生就是愛自己,自他是一不是二。把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孝敬的心圓滿現前,那是什麼人?是佛、是法身菩薩。我們想修行證果,要從這裡修,誠敬到極處就是佛菩薩。還有一份。
學生:慚愧學生開示今天向大家恭敬匯報的主題是「穿衣吃飯皆是修行」。
今年年底雲南雞足山大士閣舉辦「首屆《淨土大經科註》學習班」,為期一個月,學生有幸參與,在其中負責照顧學員們的生活和學習。開班一週以來,學生最大的感觸就是「穿衣吃飯皆是修行」。
參加此次學習班的成員,年齡大多是中年以上。在此次閉關修學中大家穿同樣的衣服,吃同樣的飯菜,遵守道場的作息時間。對好多學員來說,既新鮮又是挑戰。所以課程安排就從生活威儀,內務整理開始。起初,學生還有些擔心,身邊的這三十多位菩薩,可不像三根班的小學長,你怎麼教他們就會怎麼做,這些都是與我們父母同齡的長輩,可以說他們吃過的鹽比我吃的飯還要多,跟他們講穿衣吃飯的事情能接受嗎?會當回事兒嗎?
但是,隨著課程有條不紊的進行,學生的擔心變成了多餘。我們就從最簡單的端碗、持筷、疊被子、疊衣服、疊襪子等開始,與大家一起分享、學習、操練。每一個人都那麼認真,不但沒有牴觸和敷衍,而且還主動請教,反覆操練。看著一件件整齊莊嚴的物品,像被賦予了生命一樣,變得生動起來,大家都很有成就感,個個笑得那麼真實,掌聲不僅僅是對別人的讚歎,也是對自己的喝采,那是發自內心深處一種久違的歡喜。
在晚上的分享會中,就有不少同修很真誠的說到(原話記不準確了,以下內容是大意),我們都活了四、五十年,但是今天感覺自己就像小孩子一樣,什麼都不懂、都不會,以前沒有人教過我這些,我們也從沒有去向誰學習過。我們來參加這個班,就是衝著師父上人宣講的《淨土大經科註》,衝著念佛來的,沒想到,今天這堂課幫我們解開了一個長久以來的疑惑。常常聽師父上人在講經中告誡學人要落實,修行不能離開生活,但是我好像從來沒有落實過,也不知道從哪裡下手。今天才知道,連穿衣吃飯都不簡單,不是為了填飽肚子,打扮得好看,而是在點點滴滴中修自己的心。說實話,這衣服需要我疊嗎?不需要,而是我自己需要疊衣服,需要感恩衣服,需要藉疊衣服來培養自己的耐心。這衣服為我遮風擋雨服務了一天,我竟視為理所當然,甚至還挑揀抱怨,而衣服不會說話,不會和我爭辯,我連最基本的感恩心都沒有,又怎麼可能去恭敬會說話甚至會和我對立的人?我是除了念佛啥也不想幹,覺得幹啥都耽誤我修行,穿衣吃飯就更不用說了,不看在眼裡,所以現在是佛也沒念好,生活得也不好,是修偏了,沒盡到本分啊!
感恩這些長輩們的分享,給了學生一頓棒喝。用自己的肺腑之言來警告學生修行不能離開生活,總結半生的經驗來驗證師父上人的教誨,把經教落實在生活中,要從低處做起,務實真幹。真正好學的人,一定是把自己放得很低,謙卑的向身邊的每一個人學習,學習別人的優點,而不是計較別人的過失。學生總是很傲慢,好高騖遠,不重實修。賢公老和尚的光碟看了那麼多遍,其中一句「搬柴運水無非是道,粗茶淡飯皆是修行」都沒入耳。佛號是在生活中念的,成佛是從平凡人做起的。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是存心,就像大家長告誡我們的一樣,修行,心一定要發正;心不正,念佛拜佛也沒用。
確實,穿衣吃飯是修行,是在修自己這顆浮躁、傲慢的心。平時自己在生活中對內務也會輕率馬虎,而這裡又正是對治自己毛病習氣的一個關鍵點,其中就是在考驗有沒有耐心,驗證有沒有恭敬心和感恩心。更重要的是,在打理的過程中要反觀內省,正視自己的內心,伏住妄想雜念。幹一件事情,我要檢點自己用的是什麼心,是草草的為了完成一項任務?還是真正為他人著想,為了能夠利益到大家?
對個人修行來講,打理好內務,不僅是養成好習慣,也是在成就戒定慧。同時,把這些做好了就是在弘法利生,因為正己而化人。內務打理得整齊莊嚴,令人賞心悅目,令眾生生歡喜心,才能和眾生結法緣,眾生才肯來學習。如果邋邋遢遢,不僅感化不了眾生,還會斷了眾生的法身慧命。人人都有向善好學之心,有人做出榜樣,他們就會學習,進而再傳播開來,發揚下去,以利益更多的人。
所以,穿衣吃飯不僅是為了養活一條命,而應當發揮更大的作用和意義,是盡做人的本分,如果連人都做不好,怎麼談作佛?做出一個好樣子,也是為了把正能量傳播出去,讓大眾看到正的一面,對正法生起信心,進而幫助和度化眾生。學生相信,這些長輩們一定會把他們的收穫帶給家親朋友,與他們一起分享充滿喜悅的點點滴滴。穿衣吃飯不是一個人的事情,一言一行都是在表法。
以上是慚愧學生開示粗淺的學習報告,錯誤之處請求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法師、諸位大德同修慈悲批評指正。學生樂意接受,至誠頂禮感恩,阿彌陀佛!恭祝尊敬的師父上人:法體安康,六時吉祥,久住世間,光壽無量。
老法師:世出世間一切法的成就,確確實實都要求真幹。真幹就是表法,表法就是真幹。表法就是做好榜樣給別人看,做好榜樣給一切眾生看。學佛到一定的境界就會知道,一切時一切處我們周邊肉眼看不到的眾生太多。他們看得到我們,我們看不到他們,以為他們不存在,錯了。這些眾生當中,他們確確實實能看到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所以古人常說「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個神明就是我們所說的一切眾生。如果我們知道,很清楚的覺察到,有這麼多人看到,我們自己不但是言語造作,就是起心動念也會檢點,不敢放肆。這是真的。
美國修.藍博士,美國人,他是在夏威夷跟夏威夷土著學到古老治病的方法。我們這有他照片,在這個當中最下面的,他到我這來。這在世界上很有名,治好幾千人。我問他,你治病根據什麼理論?用什麼方法?他告訴我,他們所依據的理論是清淨心。所以要學這個功夫,首先要把自己不善的念頭統統清除掉,起心動念不善的念頭不能有;不善的清除掉之後,善的也不能留,因為還有善念頭還是染污,善惡統統清除得乾乾淨淨,跟我們《無量壽經》上所說的一樣,清淨心現前了。清淨心能治自己的病,讓自己身心得到健康,又能治別人的病。這個我們沒想到,但是大乘經裡頭有這個理論,這個理論就是「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所有看到的,六根接觸到的境界,一切法統統是從念頭生的,沒有念頭沒有一切法,有念頭才有一切法,一切法就是宇宙。一切法就是經上所說的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不離自性,自性變的。你回歸自性,問題全解決了。清淨心是貼近自性,要到什麼?要到平等心,入了,入這個境界了。覺,覺就是覺悟了,清淨平等覺,覺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成佛了。成佛永遠不會生病,實在講,到清淨就不生病了。清淨心是阿羅漢,平等心是菩薩,大徹大悟是成佛。學佛學什麼?就學這三樣東西。
我們初學佛,佛常常教我們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大徹大悟的心。菩提心從哪裡下手?從持戒。持戒的目的是得定,得定的目的是開悟,所以戒定慧三學,最高的修學指導原則。持戒就是守規矩,佛給我們所說的,這一定要幹。從哪裡起?三皈,三皈是看破。皈依佛什麼意思?覺而不迷,皈依法是正而不邪,皈依僧是淨而不染,佛法僧代表的是覺正淨。覺正淨的反面是迷、邪、染污,我們要遠離迷邪染,我們要求覺正淨。覺正淨跟自性相應,迷邪染跟六道輪迴相應。迷邪染,他所作所為都是輪迴業,在製造六道輪迴。覺正淨,超越了,不但超越輪迴,還超越十法界。清淨心就超越輪迴,平等心在四聖法界,大徹大悟就超越十法界。這個最高指導原則我們要懂得,這是看破。看破之後所貴的是放下,不能放下不行,先放下迷邪染,最後連覺正淨也要放下。為什麼?放下是真的覺正淨;沒放下,帶著染污的覺正淨,不是真的。一定要曉得,自性清淨心中一法不立,一法沒有,那是真正自性,真正覺悟了。所以要修行,修行就是修放下,放下了自然看破,就看得更深、更透徹。八地菩薩能看到阿賴耶的三細相,到等覺菩薩把三細相放下,就能證得妙覺果位,那叫究竟圓滿。我學佛,第一天見出家人,章嘉大師,他就把這個告訴我,教給我。
佛法裡頭沒有迷信,佛法給你講真的,「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相。體,有,不生不滅;相,是假的,有生有滅。所以不要著相,也心裡不要著有個體,那你被染污了。體是什麼?體什麼都沒有,你著空了。著空跟著有都是錯誤的。空有二邊都不著,叫中道;那又執著中道,執著中道還是錯誤的,所以中道也不能有。「二邊不立,中道不存」,這才能見性。有個中道還是不能見性,算是不錯,在四聖法界佛、菩薩這兩階當中,這就是他有中道,空有二邊他不著了,他有中道。這個念頭障礙著不能破無明,如果中道放棄掉,無明就沒有了,就是起心動念斷掉了,不起心不動念回歸自性。這個念頭很微細,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秒鐘二千一百兆次的波動現象,一秒鐘。一秒鐘生滅多少次?二千一百兆次,所以它就在我們面前,我們根本不能覺察。誰能覺察到?八地菩薩覺察到了。覺察才能對付它,不能覺察你怎麼對付?所以就在眼前,毫無感覺,這叫迷,這叫麻木不仁。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