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四百零七頁第六行:
「此段大意為:我今行菩薩道時,已發無上菩提之心,願成佛,願一切如佛。」這句話很重要。我們學佛所欠缺的就是無上菩提之心,無上菩提之心就是真正成佛之心,《華嚴經》上稱為妙覺,在等覺之上。妙覺上面就沒有了,妙覺證得圓滿的法身,圓滿的回歸自性。我們學了這麼多年,多少對這樁事情有個粗顯的概念,那就是遍法界虛空界,我們今天講全宇宙,大乘教常講一切萬法,都是說的這個意思。我們沒有辦法清晰的體會到,是因為這個理太深,事太複雜了。所以,經教裡面佛常常說到這些,用一句話來形容它,叫不可思議。意思是我們凡夫,不但凡夫,聲聞、緣覺、權教菩薩都沒有辦法真正理解這個境界。
我們今天很幸運,生在這個時代,科學技術發達,科學家用精密的儀器來探討,發現一些宇宙的奧祕。這些奧祕全是佛在經上說的,說的什麼?阿賴耶的三細相。三細相完全明白、通達、肯定它的,大乘經上說八地以上。我們距離八地是多麼的遠,我們自己心裡都有數,菩薩五十二個階級,我們第一個階級都沒拿到。第一個階級是十信位裡面的初信位菩薩,小乘裡面是初果須陀洹,這是第一個階級,沒拿到。沒拿到,換句話說沒入門,大小乘的門我們都沒入。我們今天得科學的幫助,這感謝科學,讓我們有個符合科學的概念,不是佛法,佛法的概念是要證得須陀洹,大乘證得初信位的菩薩,你才真正有個概念。
怎麼才能證得?必須要把五種見惑放下,才入門。見惑裡頭第一個是身見,我們還把身當作我,這個身見放不下,從身見產生自私自利,生這麼多煩惱,名聞利養、七情五欲這都從身見上生的。幾個人能把它淡化?淡化還不行,要徹底放下。五種見惑斷了,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這五種錯誤的見解統統放下,本能,本能就是六種神通,六種神通是各個都有,只是這個東西障礙了,這五種見惑放不下,你的本能不會出現。如果這五種見惑斷了,大小乘經上佛都說,本能恢復了兩種,一種是天眼,一種是天耳。也就是說,一般人看不到的你能看到,看到什麼?能看到六道,你有天眼,沒障礙,你可以看到欲界天,看到色界天,你可以能看到餓鬼,你能看到地獄,你有天眼。這些牆壁什麼都沒有障礙,都能透明的透過去,這是天眼通,最小的天眼通,有這個能力。你相信六道輪迴是真的,為什麼?親眼看見的。第二個,天耳通。
往上提升,你再提升一級,小乘初果提升到二果,十信裡面提升到第三信,能力又恢復兩樣,他心通,別人心裡想什麼你知道,起心動念就知道。以前煮雲法師,這台灣的,他寫了一部書,金山活佛的傳記。金山活佛是妙善法師,抗戰時期,抗戰勝利好像他在曼谷往生的,站著走的。這個人有神通,有他心通,別人心裡想什麼事情他全知道;有宿命通,宿命通知道前世。所以那個時候稱妙善法師為活佛,金山活佛。他的行跡有一點像小說裡面寫的濟公,但他是真的,真有其事,真有其人。
如果證得三果阿那含,大乘十信位的五信,第五信,就有神足通。神足通能夠分身,能夠變化,孫悟空七十二變,他也行,可能比孫悟空還強一點。如果證到七信位子,等於小乘阿羅漢,漏盡通,漏盡是專指見思煩惱斷盡了,超越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是見思煩惱變現出來的,所以證得小乘四果,大乘七信位菩薩,他就超越輪迴。超越輪迴到哪裡去了?到十法界聲聞法界去,在聲聞法界把見思煩惱的習氣斷掉。由此可知,阿羅漢斷了見思煩惱,習氣在,像傲慢的樣子、口氣有,其實真沒有傲慢,他還表現在那裡,還有這麼個樣子,這叫習氣。他確實沒有,我們講習慣了。習氣斷了的時候他叫辟支佛,他就提升一級。辟支佛要斷塵沙煩惱,塵沙煩惱斷盡他就提升,菩薩了,十法界裡面的菩薩,也是天台別教十住的菩薩;跟圓教不一樣,圓教初住等於別教初地,那就超越十法界。所以別教要初地菩薩才超越十法界,明心見性,生實報莊嚴土,叫法身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
我們曉得習氣不好斷,菩薩把塵沙煩惱的習氣斷了就成佛,十法界裡面的佛,天台大師六即佛裡面所說的相似即佛,他很像佛,我們凡夫看不出來,他跟佛沒有兩樣。他為什麼叫相似?他無明習氣在,無明破了,無明就是起心動念,這個起心動念是講極微細的念頭。這個念頭前面跟諸位報告過,就是彌勒菩薩所說的「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這個念頭他斷了。我們一般人根本就無法體會,不知道你就沒法子斷,知道了他斷除。我們講得明白一些、粗淺一些,就是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面他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無明煩惱斷了。
所以真正修行在哪裡修?就在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就在這個裡頭去修。最高的,法身菩薩,不起心不動念;次一等的是十法界裡面的菩薩,他有起心動念,他沒有分別執著,這就高了;那最低的,不執著,有起心動念、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是什麼人?這是阿羅漢。所以,真修行沒有別的,放下就是。海賢老和尚常常勸導同學,他一生,也是他老人家的口頭語,比什麼都重要,這句話就是「好好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都是假的」。好好念佛就是「信願持名」,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上所說的這一句,這是淨土修行的樞紐,最重要的綱宗。對於淨土法門真信,沒有絲毫懷疑,難,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一點懷疑都沒有,全心投靠阿彌陀佛,沒有第二個念頭,真正發心求生淨土,我這一生什麼都不求,就求這一樁事情。利益眾生的事情、利益佛法的事情隨緣,有緣應當做,不妨礙你修行。做了怎麼樣?不放在心上,這叫隨緣;放在心上叫攀緣。不放在心上,心上沒事,心上只有阿彌陀佛,那個結果當然是極樂世界。你心上有佛,佛心上有你,所以他就感應道交。
我們學佛學了多年跟佛沒感應,別求感應,求感應永遠沒感應,有感應都是魔不是佛,為什麼?你不如法。什麼才能感應?清淨心才能感應。有求的心,心不清淨,被那個求的念頭染污了。我們有沒有求?真有求。真有求這個求不可以放在心上,要把佛號放在心上,這個道理不能不懂,我們的願才跟性德相應。性德是真空,是無所有,事上要求,理上空寂。所以這個心不能放在心上,事上可以有,心上不能有。事上天天念佛、拜佛,連經上都告訴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事上,這個要知道。理上沒有,理上就是心上,心上真有阿彌陀佛你就做到了。真正發菩提心,菩提心真發了,但是不可以放在阿賴耶裡頭。我們用的是妄心,要用真心,真心沒有念頭,真心就是不起心不動念,我看得清楚,真心看的。起心動念的是妄心看了,不是真心,妄心就生煩惱,順自己意思的喜歡得到它,喜歡擁有它,這叫煩惱。這完全墮在事一邊,理忘掉了,理忘掉就跟大乘不相應,大乘是圓滿的智慧、圓滿的理體。這比較難懂,慢慢學。
我初學佛的時候,第一天見章嘉大師,我就向他求教,我說我知道,方東美先生給我說明佛法的好處、佛法的殊勝,我向他請教,佛門裡頭有沒有方法讓我們很快就能契入?我的問題提出來,他看著我,我也看著他,我們看了半個小時。什麼原因?我們年輕,心浮氣躁,老師不說,半個小時心定下來了。所以,佛法要從清淨心當中求,我的心如果不清淨,他講了沒用,聽不懂。到心地清淨了,他說,有。這個有字我們心馬上振奮起來,我等了半個鐘點了,有,豎起耳朵,要用心聽,他又不說話了。為什麼?我們這個動作是浮躁,浮躁又起來了,他就不說了。那怎麼樣?再等。第二次再沉澱下來,他給我講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看得破是觀,放得下是止,就是大乘經上講的止觀。但是我們剛剛學,這些名詞都不懂,所以他用看破、放下,我們一聽好像懂了。告訴我,就是這兩個方法,看破幫助放下,放下幫助看破,從初發心到如來地相輔相成。真的講透了、講圓滿了,一絲毫沒有隱瞞。
我們初聽好像是懂,似懂非懂,請教第二個問題,從哪裡下手?老師教我從布施下手,布施就是放下。什麼都要放下,到最後連佛法也得放下,你看《金剛經》上告訴我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那個要放下之後,就明心見性,就大徹大悟了,那叫真得法身,那是真佛、是真菩薩,不是假的。可是我們在迷,我們今天依靠的,沒有神通,沒有本事,在江河裡頭我們要用船,那個船是什麼?船就是佛法。過了河,過了河就不要了,你才能上岸;你要還把佛法抓住,你不能達到彼岸,彼岸就是法身菩薩、如來法身。所以願很重要,行菩薩道不能著相,著相就錯了,是十法界裡面的菩薩,著相,不著相超越十法界了。
今天海賢老和尚給我們做了榜樣,怎樣行菩薩道而不著相,他在這個世間真正做到,我們要想成佛,這是好樣子,要記住,對這個世間確確實實於人無爭,於世無求。跟一切人、物不爭,在一切萬法當中無求,為什麼?假的,它不是真的。你要有爭有求,錯了,你造罪業,冤枉造了。記住,惠能大師說得好,我們聽得懂,一切萬法從哪來的?自性生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就是自性,自性就是萬法。自性真有,但是不可得,為什麼不可得?它沒有現相,它是一片常寂光,所以佛法叫它做真空。真空什麼?它無所有。為什麼用個真字?真空不空,它能現萬法。所現一切萬法是假的不是真的,這個要知道。為什麼?體是空的,自性空。所以現萬法,你可以欣賞,你決定得不到,為什麼?剎那生滅。可以欣賞,決定不能夠佔有,不能在上面起妄念。
你看得清楚,聽得清楚,六根緣六塵境界成就後得智,後得智是無所不知。一塵不染是得到根本智,根本智是禪定,是定。後得智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智慧,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得大自在,能幫助虛空法界諸佛剎土裡面無量無邊的十法界眾生,有能力幫助他,也有義務要幫助他。雖幫助他,沒有放在心上,痕跡也不著,這真正學佛。道家所謂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跟這個道理相應。求道就是求覺悟,覺悟是本來自己有的,本覺,本來就是覺悟的,所以說本來是佛。本覺現在不覺了,為什麼不覺?有了身見,就不覺了。這個身見是個妄念、是無明、是錯覺,誤以為身真有,誤以為這宇宙真有。
我們這樣學佛,跟今天量子力學家我們都不如他,他們真正相信,絲毫懷疑都沒有,宇宙之間所有物質現象是假的。為什麼?他見到了,佛法講的極微色被他證明了,他看到了。極微色打破之後就沒有了,物質現象就沒有了,所以明白了,物質現象是起心動念念頭裡面產生的幻相,不是真的。能產生物質現象的幻相它也是個幻相,它也不是真的。這樁事情科學家還沒證得,我們相信十年,頂多二十年,他就會證得,念頭也不是真的。真的東西他能不能見到?他不能見到。為什麼?他用分別心,他用執著的心,所以他能了解這樁事,他永遠找不到底,理體他找不到。就是說他成不了佛,他成不了阿羅漢,他沒有辦法出離六道輪迴。所以,學佛要用佛的理念、要用佛的方法,絕不能搞科技,科學技術,那個是能發現,但是不能斷煩惱。你看科學家,妄想分別執著還是一大堆,沒減少。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然後才知道佛法之可貴,遇到佛是何等的幸運,要不依教奉行就太可惜了。特別是淨宗,淨宗是保證一切人,男女老少、賢愚不肖,上面到等覺菩薩,下面到地獄眾生,除非你沒遇到,你要遇到了,你真相信這個理念、方法,依教奉行,你這一生決定往生,生到極樂世界你決定成佛,這還得了嗎?所以,我們把心安到哪裡?安在阿彌陀佛上就對了。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當中,心裡頭佛號不間斷,佛號沒有丟失,就成功了。海賢給我們做榜樣,海慶給我們做榜樣,還有他老媽媽給我們做榜樣,三個榜樣。像這樣的榜樣這一代還有不少人,有我們遇到的、見到的,還有我們不知道的,更多;不能說這個世間沒有人,有,他老實他不說。
就像海賢老人師父一樣,他的師父功夫不在他之下,他能夠指導他,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一直念下去,後頭追了還有一句話,「明白了不能亂說,不能說」。明白了是什麼?開悟了,一句佛號能念到開悟。開悟是什麼?什麼都知道。這個時候怎麼樣?不能說,說出來對你沒好處,你還老老實實去幹。到最後一招表演給大家看看自在往生,走的時候沒有生病,沒有病苦、沒有死苦,說走就走了。走了一、二個星期身上都是軟的,瑞相稀有,給你看看。沒有往生年歲大的時候,頭髮是白的,一根黑的都沒有,眉毛也是白的,鬍鬚也是白的。你看,走了之後是三天還是五天,大家看到他的時候,頭髮變黑了,眉毛變黑了,鬍鬚變黑了。表演給你看,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我們求生淨土是為什麼?不是為自己,沒有自己。真正的自己是什麼?真正自己是全宇宙,大乘經上說的,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萬法是我自己自性變現出來的。自性變現出來的,我的自性在哪裡?所以宗門隨便拈一法,祖師就給他印證。真的嗎?哪一法不是自性?樹木花草是自性,山河大地是自性,虛空是自性,法法皆是,法法皆如,真覺悟了,真明白了。明白之後怎麼?真放下。放下,中國這句話講得非常圓滿究竟,那就是什麼是放下?於人無爭,於世無求,真放下了,沒有求、沒有爭的了,一切隨緣。隨緣的樣子是歡喜、是好,老和尚看到什麼人,好,看到什麼事都好,沒有看到他遇到有什麼事情不高興的,沒有,沒有一樣不好。你幹好事,好,你幹壞事也好,為什麼?好事等於零,壞事也等於零,你看透了,它們是一樣的。你自己沒看透,果報不一樣,好事的果報三善道,壞事的果報三惡道。三善道跟三惡道是平等的,都是消業的,三善道消善業,三惡道消惡業,自性裡頭沒有業,有業統統都得要消。所以告訴你,斷惡修善都不要著相,道理在此地,不著相就沒有業。這個道理、這種事實只有佛經講得透徹,除了佛經之外,你找別的,有說但是說不透徹,佛經說得真透徹。
我們今天把這個東西搞清楚、搞明白了,底下就是我們走路了,怎麼做法?那就是真幹,真正放下。說明白一點,真正「於人無爭,於世無求」,這兩句話做到究竟圓滿是法身如來。那我們就曉得,所有的菩薩都行這個,這叫菩薩道。菩薩天天不辭辛勞,身行言教度化一切眾生,他累不累?不累。為什麼不累?沒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會累,就會辛苦;不放在心上,沒事,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你說他多自在。海賢老和尚天天種田、種地,那是他的作,往生是晚上走的,白天還做了一天。他有沒有放在心上?沒放在心上。那為什麼要做?做給你們看。你們這裡頭人有看得懂的、有看不懂的,看懂看不懂都要看。看懂的人要講給看不懂的人,要讓他也明瞭,好學習,好榜樣。所以「我今行菩薩道時」,著重這個行,行就是落實,把看破放下落實了。落實明瞭那就是看破,看破就是明瞭,不放在心上就叫放下。「願成佛,願一切如佛」,一切都像佛一樣,那真的成佛了;成佛跟佛不一樣,沒成佛,肯定是一樣的。
末後這一行註解,「又右段中為菩薩道」,這個為是行,菩薩道簡單的說就是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世間人,斷一切惡離三惡道,修一切善生三善道,所以他永遠離不了六道輪迴。菩薩不一樣,斷惡不著斷惡的相,修善不著修善的相,他統放下了。你問他,他沒事。你問他,你做什麼?他沒做。作而無作,無作而作,菩薩,那就不是凡人。「無上正覺」,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的簡稱,「梵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給我們解釋,這是總說,法藏請法總說。
下面「別明」,細說,前面這是綱領,後面這是別說。分為四段,第一個小段「學法門」:
【願佛為我廣宣經法。我當奉持。如法修行。】
這請老師為他開示。開示這兩個字是佛門的術語,開是開啟,示是指示。凡夫愚昧,於事實真相不了解,佛菩薩慈悲,引導他入門,叫悟入。他入了門,入門不識貨,好像我們看故宮博物院,看它裡面收藏的這些文物,看不懂,必須要有人講解,講解叫開。不但講解,還要指示,指給他看,他明白了,這叫示,叫開示。裡頭包含著身行言教,身行是示,言教是開,開啟。所以,幫助眾生的方法是破迷開悟,手段是教學。不但釋迦牟尼佛用這個方法,佛告訴我們,佛佛道同,一切諸佛如來、菩薩、羅漢在六道裡面教化眾生統統用這個方法,這一點很重要。於是我們明白了,佛法是什麼?佛法是教學。你看看世尊為我們介紹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幹什麼?今現在說法。我們再細細觀看這個地球上所有的宗教,最初創始的那個人,教主,都是用教學做手段,沒有一個不是的。如果不用教學,用祈禱,那是巫術,也算是宗教一類,低級宗教,它是會被淘汰的,它時間不長的。高級宗教全是教學,佛,釋迦牟尼佛這是所有宗教裡面教學時間最長的,他教學四十九年;摩西教學有二、三十年;穆罕默德教學好像是二十七年;耶穌是被人害死,他只教了三年,被人害死,他要是不被人謀害,我相信他一生都是從事教學,這我們要懂得。
我初學佛的時候方老師告訴我,兩百年前中國寺院庵堂全是佛教的學校,沒有一個地方不講經的。現在沒有了,為什麼?現在國家不提倡。兩百年前,清朝,在道光、咸豐之前,國家提倡,所以佛法非常興旺。我們對傳統文化忽略,慈禧開始。慈禧是咸豐的妃子,咸豐死了之後,兒子是同治,年歲很小,她垂簾聽政,主權落在她手上,狂妄自大,自稱為老佛爺。過去歷代帝王,稱佛都是稱老師,自稱弟子,她自稱老佛爺,把佛菩薩往後推了。上行下效,國家領導人對佛看輕、看淡了,人民的信心逐漸降溫。到清朝末年亡國,講經人少了,民國初年,講經的大概不到二十個人。所以我們這一生當中,看到的、接觸到的、聽到的都是為死人服務,是經懺、佛事、法會這些東西,我看到這些東西,從來沒有看到一個道場是長期講經的,沒有。我在台灣早年,一個寺廟大概一年有一次講經,時間多長?一個星期。現在可能完全沒有了,宗教變成迷信。以前宗教是人類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現在沒了,完全沒有了,宗教跟迷信掛勾,跟迷信劃上等號,多麼不幸,這麼好的東西。能教我們一生脫離六道輪迴,這還得了嗎?哪個方法能脫離六道輪迴?找不到。而佛門裡頭真正有把握的,到現在還有效的,那就是淨宗,淨土三經一論,真幹的人真有成就。
所以底下這段學法門了,學法門最重要的,是『我當奉持,如法修行』。如果老師教給你了,你不肯做,那老師白說了,老師也不肯講。我跟章嘉大師三年,我知道老人,老人很少說話,一天我看他三百句話沒有,一、二百句可能有,一天。說話都很短,他沒有囉嗦話,沒有廢話,不說話。他持咒,海賢老和尚念佛,一切時、一切處不曾丟失,我看到的是章嘉。他教導我們,開口說話的時候,給我們講,話講完了之後,你看他嘴巴在動,沒聲音,叫金剛持。所以我們知道,海賢老和尚念佛跟他一樣,佛號一句頂一句,追一句,沒有中斷。話說完了那嘴還在動,在念佛,沒把念佛忘掉。
章嘉大師沒有把他咒放下,他念的咒很簡單,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他教我念。我向他請教,這個咒語什麼意思?他告訴我,這是藏語,藏語是從梵文演變過來的。唵,唵是身,嘛呢是蓮花,叭咪是保持,吽是意,就是起心動念。你看,身、蓮花、保持、意,這是它的文法。合中國的文法,我們會怎麼說?我們說「保持身、意像蓮花一樣」,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所以密宗的咒語意思好,太好了。你要是念這個咒,心裡要觀想,觀想身語意三業都清淨不染。他教我念,我也念了好幾年,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這個社會是個大染缸,如何在社會裡不沾染,這就是六字大明咒所教導我們的。我們今天更進一步,採取南無阿彌陀佛,佛號功德不可思議。不但能淨化我們身口意,它涵蓋了六字大明咒,它能幫助我們臨命終時往生極樂世界,能親近阿彌陀佛,這功德太殊勝了。所以「我當信奉,如法修行」,念老註解這兩句非常重要。
「經法,佛之金口所說」,這個金的意思是比喻,五金金銀銅鐵錫,都很容易氧化,唯獨金不會被氧化,它的顏色永遠不會變,其他的都不行。所以用金來比喻真實,永恆不變,這稱為金口所說,他說的話永遠不會變,是真的,表這個意思。金身,佛的身像用金身,金身是他所作所為永恆不變,取這個意思,不是真的像黃金那樣,黃金那樣也不是很好看。面色、全身跟黃金一樣,你看久了也不會生歡喜心。比喻他真,他是真心所變的。我們凡夫用的是妄心,生滅心,佛菩薩用真心,所以金身、金口、金言。「為萬世之常法,稱為經法」,佛所說的話我們稱它為經,永恆不變,流傳萬世。萬世是比喻,比喻永恆。常法,常是不生不滅。
「奉持,即常見之奉行」,持是保持,不能丟失,「以奉受與行持為義。故經末常為信受奉行」,佛經總結,這部經講完了,最後一句話都是用信受奉行。大眾這些聽了之後,接受教誨之後,能信、能接受、能依教奉行,「表敬受遵行、拳拳服膺之義」。這是求佛說法,這裡頭有四個小段,第一個小段「學法門」,第二個小段「斷煩惱」,第三個小段「成佛道」,最後一段「度眾生」。雖然四個小段,意思非常圓滿。我們為什麼要跟佛學?學斷煩惱,沒有煩惱就成佛了。佛跟凡夫的差別,佛六根在六塵上不起心不動念,所以他沒煩惱。起心動念就煩惱,不起心不動念,煩惱就沒有了。所以第二句是:
【拔諸勤苦生死根本。】
這是煩惱到了極處,就現什麼東西?現六道生死輪迴,這是六道的根本。而六道裡面的人,非常勤苦在搞生死輪迴,造生死輪迴的業,感受生死輪迴的果報,他不停。覺悟了的人知道這個事情可怕,所以想拔除,把這個生死根本拔除掉。我們看念老的註解,「願永離一切勤苦生死之本」,這就指的六道輪迴。勤苦是六道輪迴的因,天天所幹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苦是不善,造作不善,念頭不善、言語不善、行為不善,所以果報是六道輪迴,生死輪轉,永遠不停。菩薩覺悟了,願意永遠離開它。「蓋生死極苦,又無休歇」,從來不休息的,「故曰勤苦」。
「欲除生死苦果,當拔其根」。根是什麼?你看,我們前面講過的,見思煩惱,六道輪迴的根;塵沙、無明,十法界的根。見思煩惱斷了,六道輪迴不見了,真的好像作夢,夢醒過來。醒過來還在夢中,又是一場夢,輪迴是夢中之夢,這個夢破掉之後,四聖法界,四聖法界是無明煩惱變現出來的。無明煩惱要是破了,斷掉了,真正了生死,了是了結,以後永遠沒有生死。所以要把無明煩惱放下,要拔除。無明是什麼?無明是起心動念,見色聞聲不起心不動念,無明就沒有了。塵沙煩惱是分別,塵沙比喻多,起心動念他就分別,分別煩惱裡面就有見思,見思是什麼?見思是造業。三大類煩惱統統斷掉才能成佛,斷掉見思成阿羅漢,斷掉塵沙是菩薩,破了無明就成佛。修行修什麼?就修這個。經教是給我們講道理、講理念、講方法,講過去修行人這些經驗,提供我們做參考,增長我們的信心,真幹的就是幹這三樣。這三樣在生活當中、在工作當中、在處事待人接物之中、在起心動念之處,這叫真修行。
我們受了冤枉、受了委屈、受人家陷害,佛門弟子怎樣對待這個事情?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若無其事,不要把這放在心上,心上沒事,就法喜充滿,就常生智慧,消業障,增福慧。如果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天天在生悶氣,要怎樣去報復他,這一生不能報復,來生我再報復你,那就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錯了,大錯了。你看,問題出在哪裡?在自己,不在外頭。所以佛家講內學,不講外。外面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你要把外面裝在心上,壞了,全錯了。真正行菩薩道,天天要接受這些折磨,有好的境界,順境,順你心,稱心如意的,怎樣?不生貪戀。那個很厲害,比人家陷害、殺你、謀害你甚至於更嚴重,因為你不曉得防備,惡的行為我們遠離它,這個你不會遠離。增長貪念,完了,增長貪心你就到鬼道去了,你的福享盡了,下一道是餓鬼道;要是愚痴的話,畜生道;如果是發脾氣,瞋恚心生起來,地獄道。
所以順境、逆境是平等的,順境是來考驗我們會不會起貪心、會不會起傲慢;逆境也來考我們,你能不能忍耐,你能不能不起怨恨。這講真功夫,要不然在哪裡修?所以順境是修行的道場,逆境也是修行的道場,善緣是道場,惡緣也是道場。一定要修到什麼?統統看破,順境、善緣假的,逆境、惡緣也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樣樣都不放在心上。始終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你就對了,你就圓滿了,你一定到極樂世界成佛,極樂世界成佛快。
所以說「斷盡諸惑,故曰拔諸勤苦生死根本」,勤苦生死裡面就是貪瞋痴慢疑。你要斷得乾乾淨淨,恢復你自己的清淨心、平等心,覺而不迷。那個覺就是無所不知,海賢老和尚說的,我什麼都知道,那就是覺,都不放在心上。有緣,對眾生有利益,說;沒有緣,說出來眾生不相信,他還要笑話你,不說,他有分寸。所以佛家講佛不度無緣之人,無緣是他不相信你,他不能接受你,甚至於他還會批評,那就造惡業的,那又何必?不說。完全做給他看,在生活當中、工作當中、待人接物當中,讓他自己去覺悟。他覺悟了,他向你請教,你可以給他說。說也有分寸,他問什麼,答他什麼,不問的不說,忍辱波羅蜜。
斷煩惱的目的是什麼?成佛道。
【速成】
這一句裡頭這兩個字最重要,快速成就。
【無上正等正覺。】
八萬四千法門能成無上正等正覺,不能速成,那個速字改成一個能字,八萬四千法門能成無上正等正覺,念佛法門能速成。你看看,海慶老和尚念佛念了七十年,海賢老和尚念佛念了九十二年,成就了。老和尚念佛念這麼久,是阿彌陀佛給他的任務,要不然早就往生了。阿彌陀佛告訴他,他修得好,讓他多住這個世間表法。表法就是做出一個榜樣,做出一個學佛的人的榜樣,又特別做出一個念佛求往生的榜樣。真難得,他確實表得很好,讓我們這些人接觸之後,今天看到他的光碟、看到他的資料,現在我們印成《永思集》,我們對於淨土一生成佛的這樁事情肯定了。信心堅定了,願心生起來,真的想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快速成佛。不到極樂世界,時間很長,怕退轉,到極樂世界,永遠不會退轉。每個往生極樂世界的人,生到極樂世界,得阿彌陀佛威神加持,統統得三種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位不退是阿羅漢,行不退是菩薩,念不退是成佛,法身大士。這三種不退同時可以得到,這是一切經典裡面沒有的,只有淨土三經一論裡頭有。我們這一生能遇到,你說多麼的榮幸,多少菩薩想求這個法門,沒有緣分,我們今天有這麼好的緣分,可不能錯過,錯過那就真叫可惜了。
所以「速」,文中這個速字,念老也特別提出來,「即上品中速生我剎受安樂中之速字」。「兩個速字」,前面一品,速生我剎受安樂,這個地方,速成無上正等正覺,這兩個速字「同顯一心」。怎麼修?一心,一心專念,這兩個速字你都達到了。「蓋法藏菩薩度生心切」,為什麼要趕快成佛?眾生太苦,我要趕快幫助他,「故願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安樂」。前面所講的這個地方來證明,到極樂世界成佛快,快速讓你無法想像。所以往生到極樂世界等於成佛,在那裡住了一段期間,真的成佛了。成佛幹什麼?終極的目標是度眾生,度眾生這裡面分兩小段,第一段「正報妙」,第二段「依報妙」。我們看經文:
【欲令我作佛時。智慧光明。】
念老的註解,「故知速欲成佛,旨在速度眾生」。為什麼要趕快成佛?趕快度苦難眾生。「故須作佛之時,自之智慧光明」,自己要有圓滿智慧、圓滿的光明,還要依報妙。
【所居國土。】
你所居住的環境,環境非常重要。這個註解裡面,所居的國土是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修行沒有絲毫障礙,沒有障緣。老師是阿彌陀佛,同學絕大多數都是等覺菩薩,這經上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底下這一段講「名號妙」。
【教授名字。皆聞十方。】
這一句就是一段。這一句就是四十八願當中,第十七諸佛稱歎願、第十八十念必生願、第十九聞名發心願之根本也。用什麼方法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離苦要離六道,要離十法界,離究竟苦;得樂要得究竟樂,再也沒有苦,叫究竟樂。那是哪裡?極樂世界,得究竟樂。怎樣幫助眾生?這就講了,『教授名字』,教授是誰?阿彌陀佛,名字就是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皆聞十方』。怎麼能達到聞十方?十方諸佛都替他宣揚,佛佛道同,佛歡喜。諸佛如來,因為佛沒有想、沒有念頭,成佛什麼念頭都沒有了,所以完全是真心,念頭都是妄心,他沒有妄心。他在因地上,行菩薩道的時候,他那個時候有念頭,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有起心動念,法藏他動了這個念頭,要想度盡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剎土裡面苦難眾生,他發了這麼一個願。其他諸佛沒想到,有能力,沒想到;佛佛道同,智慧、神通、道力是完全相同的,沒有高下的,沒想到。成佛不會再想,行菩薩道的時候有想,他想到了,所以這些都是在他行菩薩道時候完成的。他造成這個極樂世界之後,沒有一尊佛不歡喜,一切諸佛都歡喜,有這麼好的一個修行道場,有緣的人統統勸導大家去。聽話的去了,這就有緣;不聽話的不肯去,那就沒緣。
有沒有不聽話的?有,不要說別的地方,我們香港就看到。香港很多法師我都很熟,有很多人他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他不念阿彌陀佛。為什麼?本師我親切,阿彌陀佛太遠了,我跟他掛不上,我要念我們家裡的本師。所以這個就是對釋迦牟尼佛有情執,好像對父母一樣,有情執,不肯放鬆。阿彌陀佛是釋迦牟尼佛叫我們念的,勸我們去往生的,我們老念著自己家裡的佛不肯去,這種人不少,很多。這慢慢來!這一生他情執深,來生後世慢慢讓他情執淡化,他能相信,他就會接受。我們一聽就能接受,或者要聽個相當長的一段時期,我就不是一聽就接受的,我是大概學佛,講經講了二、三十年我才相信。
我入佛門是從哲學裡頭入門,不是從宗教入門,受方老師的影響很深。一定把這個道理、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我才相信。真正搞通是從大乘經,在《華嚴》、《楞嚴》、《法華》這些大經大論裡頭明白這個道理。看到諸佛菩薩讚歎,這慢慢才相信,不是一開頭就相信。像海賢老和尚這種人,海慶,太難得了!他們雖然不認識字,沒念過書,可是師父一教他就相信。就那麼簡單的一句話,南無阿彌陀佛,一直念下去,還囑咐了,明白了不能亂說,不能說。他完全接受,依教奉行,這樣的好學生,上上根人,不一定要認識字,不一定要讀過書的。
這些鄉下人,海賢老和尚父親從小種田的,農民,我們就能想得到,他小時候跟著大人、跟著父母都在田地裡面幹活。所以他懂得什麼?他懂得農耕,這些經驗非常豐富。他一生開闢荒山種糧食,開闢了十四處,總面積一百多畝,種糧食、種蔬菜、種水果,豐收。他沒有賣,他都拿去救濟貧苦,這修布施。除了自己小道場所需要的之外,拿去救濟,他不賣錢,不想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真難得。這都是教導我們,小廟好,沒有人打主意,人家瞧不起,不要你的。廟做得太大,富麗堂皇,打主意的人可多了。他來出家,為什麼?這廟大,我出家,將來就是我的。
所以章嘉大師教我學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一生沒有道場,沒建道場。一生都流浪,哪裡有緣到哪裡去講經教學,過的是游牧生活,樹下一宿,日中一食,多自在。跟他的人,無論在家、出家,心都清淨,清淨心就能入道,所以那時候證果的人多。我們的心不清淨,不清淨沒法證果,學經教、學知識行,學智慧不行,經典裡面微妙之處你看不出來,你聽講經你也聽不懂。所以這個東西得真幹,萬緣放下,真正無爭無求才能學佛。現在叫人不爭叫人不求,幾個人能做到?所以學佛的人多,證果的人一個沒見過。
我們看到兩個證果的,海賢、海慶。海賢的媽媽,在家居士,婦女,也不認識字,一生一句阿彌陀佛,八十六歲自在往生。從自在往生這個瑞相,我們就知道他們的功夫。叫我們羨慕,這個人這一生沒白來,這一生真正有成就。一生做得再輝煌,來生還在六道,錯了,真錯了。榜樣在現前為我們作證轉,他一生苦修九十二年,目的就是教我們生起真誠的信心、堅固的願心,一生只求淨土,不求別的,表法表得非常圓滿,很有深度。這個光碟、這個《永思集》百看不厭,愈看愈歡喜。嘗到滋味的劉素雲,劉素雲跟我說她看幾百遍了,每天至少看五遍,生歡喜心,遍遍都生歡喜心,遍遍都有悟處。這些都是極樂世界的人,都是阿彌陀佛的使者,都是佛囑咐這些人來表法的。
我們再看念老的註解,接著看。「欲令十方眾生,聞佛名號,乃能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乃至下至十念,皆悉得生」,這個功德不可思議。念佛往生太容易了,最難的就是一個信、一個願,所以蕅益大師說得好,「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我們有沒有信願?有。有怎麼不能往生?達不到那個標準,半信半疑,這種人很多。沒有辦法做到像海賢那樣專信,一絲毫疑惑都沒有,把身心完全靠倒了阿彌陀佛。這個話有根據,他自己說的,「阿彌陀佛是我老和尚的根」。這就是真心依靠,不再求別的,就求阿彌陀佛,什麼都找阿彌陀佛,就對了。我們今天念佛人,身體不好了去找醫生,這是什麼?對佛沒信心。
海賢在十八歲那年生的癰瘡,非常嚴重,他媽媽給他找醫生、找藥都治不好。他自己明白了,自己的業障,「妙藥難醫冤孽病」。所以放棄醫藥,不再找醫生,也不要去找藥,一心一意的念觀音菩薩,相信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度一切苦難眾生。一心專念,念了一個多月,好了,這瘡完全好了。念力不可思議,他自己也曾經實驗過,實驗得更早,十幾歲的時候,十二歲好像。他種的一個冬瓜,他堂弟把它偷去了,他就在念,誰偷我的冬瓜叫他長瘡害病。三天之後,他的堂弟真的長瘡生病了。嬸娘來找他,你可別念了,你的堂弟不過就摘你一個冬瓜,你把他咒成這個樣子,你這小孩,心怎麼這麼狠!他馬上改口,趕快叫他好了,趕快叫他好了。過兩天真好了,他才曉得念力不可思議。所以他相信佛,相信佛能解決一切問題。
我們遇到困難統統可以求佛來解決,自然而然就化解了。何必去東求西求,把佛忘掉了,說得不好聽叫背師叛道,那還能靈嗎?靠到底!老和尚這一句話要記住,「阿彌陀佛是我老和尚的根」。阿彌陀佛是我的根,你才能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你才知道阿彌陀佛威神真不可思議。所以,乃至十念,皆悉往生,那就是他真信、他真願,一生沒念過佛,臨命終時一口氣還在,念十句就能往生。你要真相信,世尊沒有妄語,阿彌陀佛沒有虛願,決定真實。我們真正敢依靠他,其他都不要去依,這是真正靠得住。
「故知眾生得度,首在聞名」。名誰介紹的?十方諸佛介紹,我們知道是釋迦牟尼佛介紹的。「故法藏菩薩願成佛時,佛之智慧光明,國土之超勝殊妙,導師」,導師就是阿彌陀佛,教授,「之名號功德,普聞十方。端為眾生聞名發心,得生極樂,決定成佛」,沒有絲毫疑惑的。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希望我們對阿彌陀佛有決定的信心,像海賢、海慶老和尚一樣,我們決定也會有他一樣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