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請掀開經本,科會三十九面,經文第五行,「堂舍樓觀第十六」。在這一品經裡面,世尊為我們介紹阿彌陀佛以及西方極樂世界諸上善人他們的居處環境。我們在這一品經文裡面,可以看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大眾,他們的修行生活,不僅僅是值得我們嚮往,發起求生淨土的願望,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向他們學習,在現前環境當中應當如何修學。現在請看經文:

  無量壽佛講堂精舍。樓觀欄楯。亦皆七寶自然化成。復有白珠摩尼以為交絡。明妙無比。】

  這是第一段,先說佛的住處。我們讀了這一段經文,跟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他老人家居無定所對比之下,才曉得西方極樂世界福報,確確實實不是娑婆世界能夠跟它相比的。但是我們一定要曉得佛佛道同,智慧福德都是平等的,為什麼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間示現?

  『講堂』是說法講經的、教學的場所。世尊當年在世,這場所在什麼地方?多半都是在山林樹下,並沒有房屋的建築。諸位在現在如果有時間,可以到印度去觀光旅遊訪問,看看世尊當年教學的場所,遺跡還在。固然有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供養的精舍,像諸位很熟悉的祇樹給孤獨園、竹林精舍。在那個時候的制度,佛是為我們示現出家的形象;出家如果再有一個家,那就錯了,那不是出家。

  像現在建築得富麗堂皇的寺院庵堂,諸位仔細想想,是不是出了你的小家,入了一個大家?這個大家比你小家舒適太多了。我們一定要曉得這是後來人建築的,不是佛的意思。佛當年接受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供養的這些精舍,所有權(我們講產權)是屬於在家人的,只是供養佛跟這些佛的弟子們修行講道之用。所以我常說,出家人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所有權是這一些國王大臣、長者居士的。心地清淨,確確實實遠離貪瞋痴慢。

  佛法傳到中國之後,這是佛滅度一千年了。在中國國情、風俗習慣跟印度人不一樣,中國人講求孝道,孝親尊師,尤其是當時摩騰、竺法蘭到中國,中國帝王都以老師的禮來對待,哪有叫老師住在山林樹下?叫老師出去托缽?這在中國是決定行不通的。佛法的殊勝之處,我們在這個地方也能體驗得到,佛法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絕對沒有分別執著。世尊在楞嚴會上講得很好,「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你們大家喜歡怎麼做,佛都點頭,都歡喜。所以到中國來才建築精舍,而這個精舍一定是建設跟皇宮的模式一樣,所以都是宮殿式的建築,表示中國人對於佛陀的尊重,對於老師的尊重。尊師是為重道!所以那個時候寺院庵堂,許許多多是國家建設的。

  現在諸位到中國去旅遊,你看看大的寺院匾額上「敕建」,這個敕建就是皇帝下命令建的,這個財產屬於國家的,國有財產。出家人只要正式剃度受了戒,有了戒牒,哪一個道場都可以住,叢林叫十方叢林、十方道場。因此出家人身心安穩,不怕沒有地方住,不怕沒有地方吃飯,只要是寺院庵堂,出家人都有分,都可以去掛單。這是早年的中國道場,大多數國家建的,也有私人奉獻的,但是都是十方常住。從十方常住變成子孫廟,這個歷史不長,但是它的發展變遷得很快,現在幾乎所有的寺院庵堂都變成子孫廟了。你要跟裡面常住不熟、沒有關係,你想在這裡住一晚上恐怕不容易,客氣的招待你一餐飯、供養你一餐飯。所以現在出家人很不容易!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

  講堂,要知道不一定要有建築物。世尊當年講經說法,多半在樹下鋪一個草墊,就地取材,學生圍繞著佛,佛給大家上課,為大家解答疑難。釋迦牟尼佛有沒有像阿彌陀佛這樣的講堂精舍?七寶自然化成?跟諸位說,有。娑婆世界也有四土,我們這個人間是凡聖同居土,釋迦牟尼佛應化到這邊來的。

  釋迦牟尼佛有法身也有報身。法身,我們在《華嚴經》上讀到了,毘盧遮那是法身佛,盧舍那是報身佛,千百億釋迦牟尼佛,化身。化身,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個地方眾生福報大,他應化顯示福報也大;這個地方眾生沒有福報,佛所示現的也沒有福報,一定要跟所教化的眾生要平等,這個地方人民容易接受。如果眾生沒有福,佛要示現這麼大的福報,眾生看到都迴避,不敢進來,不敢見佛。這個道理不難懂。

  此地許哲居士,這大家都知道,她今年應該是一百零五歲了。她一生要幫助最貧窮的人,最苦的、最可憐的人,所以她的生活、穿著要跟那些人一樣。她這一生沒有穿過一件新衣服。我跟她見過幾次面,問她:你的衣服從哪裡來的?她說:垃圾裡面撿來的。一般人衣服穿舊了,不要了,丟棄掉了,她就撿,撿來之後看到合身洗洗乾淨她就穿,不合身稍微改一改。我問她: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她就告訴我,她接觸的人都是這樣窮苦:我要不是跟他們過一樣窮苦的生活,他們不願意跟我往來。這叫恆順眾生。

  你要想度哪一類的眾生,一定要跟他過同樣的生活,他歡喜你、尊重你,能聽你的教誨。佛、菩薩對於眾生了解得很透徹。所以在那個時代,佛出現在印度,印度的貧民多,他要以貧民生活的水平來教化眾生,決不可以以帝王大臣、大富長者,不能用這個方式,用這個方式只能度少數人,不能普度眾生,普度眾生一定是要跟大家過一樣的生活。

  所以「講堂」,只要是講經的場所都是講堂。我們在《維摩經》裡面看到,在樹下講經,那個樹下就是講堂;在河邊講經,那個河邊就是講堂,不一定要有建築物才叫做講堂。所以我們看到這一段,這是西方極樂世界四土說的是哪一土?說的是凡聖同居土,顯示出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民,凡聖同居土的人就有這樣大的福報。凡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即使是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有如此殊勝的福報,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

  『精舍』是居住的地方,多半是自己憩歇之所。講堂是講經的地方、教學的地方,精舍就好比我們今天講的宿舍。稱之為「精」,精是精純,什麼樣的人居住在這個地方?純淨純善、精修的行者,他們居住的房舍叫精舍。我們看到許哲她的居處,我稱它那是真正的精舍。我去看過,她居住的地方非常簡單,但是很乾淨,一塵不染。房間不大,一個書房,一個小廚房,一個臥室。諸位在新加坡,可以到她那個地方去訪問,你去看看那是佛經上講的名副其實的精舍。

  所以精舍並不是很華麗、富麗堂皇,不是的,是一個真正修行人居住的地方,你看它非常簡單。在中國過去高僧大德,一生居住的地方多半是茅蓬,除了三衣一缽之外,確實是一無所有。他們能夠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的享受,一心向道,他們居住的所在都稱之為精舍。所以這「精」不是講物質,是講人。在佛法裡面,我們常常提到的「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一門就是精,精一。佛法常說的八萬四千法門,我們要依哪一個門來修學?選擇法門一定要知道自己的根性、自己的程度、自己的愛好、自己的生活環境,都能契合修學就方便了。

  你說哪一個法門好?諸位讀過《金剛經》,《金剛經》上佛說得很好「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門門都好,沒有一門不好。所以初學一定要選一門,不能同時學兩門、三門,兩門、三門你就入不了門了。譬如我們現在這個講堂,我們的講堂門不少,你不可能同時從兩個門進來,你辦不到的,你只能從一門進來。一門進來之後,門門都通了。所以同學們,我想你們也曾經聽過,佛法裡常說「一經通,一切經通」。同樣一個道理,一門入,一切門都入了,這叫「精」。

  現代人學佛成就比不上古人,原因在哪裡?現在人一開始就要廣學多聞,門門都要學,結果是一門都入不進去,永遠在門外。這是不懂得方法,並不是我們的智慧不如古人,我們的能力不如古人,不是在這裡;是我們的方法不如古人。古人的方法比我們精,比我們純,我們現在搞雜了、搞亂了,所以入不了門。廣學多聞也是佛教導我們的,但是不是教初學的,初學是要一門深入。

  什麼時候廣學多聞?你在這一門裡面開悟了,標準在此地。一門能悟,一門能斷煩惱,為什麼?他心是定的,心是一,心是定,所以他能開悟。悟了之後,那個時候就廣學多聞了。學,容易、快速。為什麼?一接觸你就通達明瞭。所以八萬四千法門,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講的一切經,你需要多少時間把它學完?古時候龍樹菩薩給我們表演了一個樣子,三個月,不需要長時間。

  龍樹菩薩何以三個月時間,能夠把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就通達了?他原先一門深入,開悟了,中國佛法裡面講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是求學的標準,不能到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你這一部沒有學好,就是說你還不夠深度,深入,你還不夠深度。這個深的標準就是見性,宗門講見性,教下講大開圓解。到這個境界,一切經一展開統統明瞭了。

  我們在《壇經》裡面讀到法達禪師,那是個專攻《法華經》的,他在見六祖大師之前,曾經念《法華經》三千部。我們曉得《法華經》有相當的分量,一天念一遍,念三千遍大概得十年,十年的時間一門深入,所以他的功夫不錯了,但是還差一點,沒開悟。見六祖大師,當然見到要禮拜,六祖很細心,看到他禮拜頭沒有著地。所以他三拜起來之後,六祖就問他:你一定有值得驕傲的地方,什麼事情值得你驕傲?你禮拜我的時候頭沒著地。他就跟六祖說了,他念了三千部《法華經》。六祖就問他:《法華》的大意是什麼?他說不出來,轉過頭來向六祖請教,六祖說:《法華經》我沒有聽過。六祖不認識字,也沒有人念這個經給他聽,他說:你念給我聽聽。他是背誦如流,熟透了,從頭他就念給六祖聽,六祖聽到第二品,《法華經》二十八品,第二品「方便品」,聽完之後,他說:好了,不要念了,這個經我全知道了。

  從這個地方,我們就能夠理解,所以真正悟了之後,這一部經要不要看完?不要,看幾頁全都知道了。所以一部《大藏經》,龍樹菩薩三個月就通了,就念完了,道理在此地。六祖跟法達講解《法華》大義,他聽了之後就開悟了,悟後之後再拜,頭就磕到地下去了。從這個地方我們就理解,我們今天學一部經,耐心不夠,心浮氣躁,你怎麼會開悟?不要說是大徹大悟,小悟都沒有,這樣學道,哪一年才能成就?難了。所以要真正想在道業上成就,不學祖師大德那就非常非常之難,祖師大德們都是老老實實、循規蹈矩,一定要把心定下來,我們才能夠有成就。

  我在最近半年當中,常常想孔老夫子《論語》上的幾句話,孔老夫子曾經說過,他說:我一天不吃飯,一夜不睡覺,在那裡思惟,想來想去都沒有利益,不如學也。它的原文是「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說明夫子一生都在求學,學不厭。為什麼學不厭?他嘗到法味。怎麼知道他嘗到法味?因為《論語》另外一段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就是他嘗到法味了,他怎麼會厭倦?快樂!愈學愈快樂,那就是愈學愈深入,那個法味愈濃。

  我們學為什麼會厭倦?你沒有嘗到味道,你所嘗到的是苦頭,學習的苦頭,你沒有嘗到喜悅,所以你才會沒有耐心。真正嘗到法味了,你就會跟孔老夫子一樣、跟顏回一樣,顏回嘗到法味的人。學不厭,教不倦。教是教別人,快樂無比,絕對不會有疲倦。為什麼?夫子第二句話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那個朋是什麼?是來請教的,是學生來參學的。所以我們從這兩句話,夫子「學」樂,快樂,「教」,快樂,學習跟教學是最快樂的事情。他要不學、他要不教,他就疲倦了,他的麻煩就來了。所以說是無比的快樂,這是佛法裡面講的常生歡喜心,法喜充滿,嘗到味道了。下面這一段是說菩薩的住處,上面一段是講的阿彌陀佛:

  菩薩眾。所居宮殿。亦復如是。】

  西方世界平等,凡是佛菩薩無論是自行化他,無不是平等。從這個地方我們就明瞭了,釋迦牟尼佛何以在我們這個世間示現的三衣一缽,樹下一宿,日中一食,為什麼要做這個示現?做這樣的示現,跟娑婆世界眾生平等。這個平等的標準是以最低生活為標準,不能用最高的。人對於佛佩服,佛不是不能過好生活,可以!他是王子出身,不要要求別的護法,他父母親護持他那就夠了,他可以過很舒服的生活。但是如果過好的生活,你讓那些貧窮人看到,心裡做什麼感想?所以佛不能這樣做法。

  佛的起心動念,所有的言行都是在教導我們,我們從這個地方要去體會。他的智慧,他的慈悲,是從他日常生活當中流露出來的,我們從這個地方能體會到佛菩薩的德行。他們沒有自己,念念為一切眾生。眾生沒有衣穿,我有衣穿,我對不起眾生;眾生沒得吃,我吃得很好,我怎麼能對得起眾生?樣樣都做給眾生看,我過的生活跟你們是平等的,只有在你們之下,決定不能在你們之上。佛如是,菩薩如是,羅漢如是,再仔細觀察,我們中國歷代祖師大德無不如是。即使到民國初年,我們看到禪宗大德虛雲老和尚,淨宗大德印光大師,他們真的都是在學佛,佛是我們的典型、是我們的模範。

  我們今天接受在家佛子的供養,我們的居住環境、生活條件都在一般水平之上,比起過去祖師大德已經超過太多了。但是有沒有回頭認真想想,我們的道業能不能跟這些祖師大德相提並論?如果在物質上一切受用超過他們,而在道業上還不如那一些修行人,我們會不會生起慚愧心?會不會勉勵自己要勇猛精進?現代這個時代是民主自由開放,尤其是人權的口號響徹雲霄,誰也不能夠干涉別人的人權。在這樣的環境,修行人完全要靠自己,為什麼?沒有人敢講你,我們也只有在講到經文的時候,說出一點感慨而已。誰能夠責備誰?誰能夠管誰?沒有了。所以一定要靠自己覺悟,要自覺,要靠自己度自己。

  學佛的人雖然很多,真正學佛的人可不多。佛怎麼存心?佛怎樣待人接物?佛怎樣生活?我也在講席當中常講,我們對於釋迦牟尼佛究竟認識多少?這樁事情最好去讀《釋迦譜》,《釋迦方誌》。這是《大藏經》裡面就有釋迦牟尼佛的傳記。你不讀,你對他不了解,你對他不認識。我是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叫我讀的,他第一步就是教我念這兩部書。那個時候這書沒有單行本,要從《大藏經》裡面去把它抄下來。《釋迦方誌》分量比較少,《釋迦譜》分量多一點,多一點,我那個時候抄摘要,全抄沒有那麼多的時間,確實讀書非常辛苦。所以你要不認識,你到哪裡去學?所以這一段裡面給我們說的,佛對一切眾生示現平等,這個才真正是布施慈悲、布施恩惠,最重要的,我們要懂得這個意思。

  其次,我們看到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凡聖同居土,他們的福報比我們殊勝太多了,佛在那個地方可以做如此的示現,在我們這個地方不可以。使我們生起對極樂世界嚮往之心,我們並不是嚮往他們的福報,是嚮往他們的德行。福報從哪裡來的?從德行裡頭流露出來的,我們沒有這個德,他們有這個德。在這個地方我們所看到的,用現代的話來說,物質文明的享受,我們今天的世界也比不上人家,人家的宮殿七寶造成的,建築材料是七寶。

  我們現在這個講堂看起來也金碧輝煌,那個金是假的不是真的,西方極樂世界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從這個地方你能夠想到,福報怎麼修成的?我們今天福報講修,修福,西方極樂世界福報不是修的,是稱性的,自性裡頭變現出來的。你看看這經文上不是說得很好嗎?『亦皆七寶自然化成』,它不是人工去設計的,不是到哪裡去提煉的,不是的,自然化成,這就是自性法爾如是。

  每一個人都有自性,都有如來智慧、德相,德是德能,相是相好,一切眾生都有。西方世界有,我們都看到、都聽到了,我們統統都有,但是今天一樣還要過這麼辛苦的生活,我們的智慧跑哪裡去了?德能到哪裡去了?相好到哪裡去了?佛在《華嚴經》上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一句話道破。我們的智慧,我們的德能,我們的相好是被我們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住了,不能現前。西方極樂世界他的德行在哪裡?他們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所以自性裡頭自自然然流露出來。

  我們現在雖然是有煩惱、有障礙,性德透不出來,佛教給我們,修!你要肯修。你所修的,實在講就是你所求的。你看看這三樣東西,一切眾生天天在求,諸佛菩薩在那裡展現,一個智慧,圓滿的智慧。一個是能力,我們講技能、才藝,就是經上講的德,德就是你的能力、你的才藝,萬德萬能,沒有一樣東西你不會,不但會,都是精通。相是相好,相好是物質享受,從身的相好到你生活環境的相好,佛法裡面講的「依正莊嚴」。你看一切眾生,不分國家、不分宗教、不分族群,你問他這三樣東西要不要?都要。想要要不到,那佛就教你修。

  修,要有理論的依據,沒有理論的依據,你修也得不到。所以佛教給我們方法是布施,布施是捨。你要想求財富,你要捨財。為什麼捨財你能得財富?捨財就是捨你的貪瞋痴,你把貪瞋痴捨掉了,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無量無邊的財富它就現前。像這經上所講的,你要求聰明智慧,你要修法布施,你要捨法;你要健康長壽,你要施無畏。你不能夠如理如法的去修學,你怎麼能夠得到這些殊勝的果報?

  這就是古人常常教導我們的,放下,捨得。你看捨是因,得是果報,你能捨,你就能夠得到;你不能捨,你永遠得不到;你現在所得到的,你保持不住。這個經到後面還會把這些道理跟我們細細的來講、來討論,你決定得不到。所以怎樣才能得到?捨才能得到。捨財得財,捨法得法。施、報是定律!所以講因緣果報,這是世間的真理,諸佛如來也不能夠改變。佛法離不了因果。

  所以黃念祖居士註解裡頭,末後這一句話說得正確,這個經文裡頭「深顯真實平等,如如一味」。他這一句話不容易說出來,不入這個境界說不出這句話來,確實他是顯示出平等一味。釋迦牟尼佛當年在這個地方示現也是真實平等,如如一味。你看在哪一個環境裡頭不一樣,他的方式不一樣,但是他確實這一句話的意思透出來了,我們懂這個道理,然後我們從這個地方學習。

  所以佛法活活潑潑,它不是一成不變的,不是呆板的。我們在什麼樣的因緣之下,有什麼樣的表現,所以因人、因時、因地、因事不同,是活活潑潑的。這樣才能夠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令一切眾生都喜歡學佛,這個目的就達到了。再接著看下面這一段:

  有在地講經。誦經者。有在地受經。聽經者。有在地經行者。思道。及坐禪者。】

  到這個地方也是一段。這是說西方極樂世界,他們那邊日常生活學習的狀況。所以從經文上來看,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做生意、做買賣的,沒有其他行業的。確實那個世界是一個學校,只有學、只有講,確確實實是十方諸佛,可以說在極樂世界建了這個學校,阿彌陀佛當校長。哪些人做教員?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法身菩薩都常常到那個地方教學。諸位在這個經典裡面細心去觀察,極樂世界是個佛教大學,我們到那裡去不是為別的,是完成學業道業。那個地方沒有其他行業,也不像我們這個世間的大學,我們這個世間大學科系很多、院系很多,它那裡沒有。

  它那邊教學的方法,實實在在講,還是像中國過去傳統私塾教學法,你到那個地方去,老師是誰?你希望跟哪一個老師學,那個老師就在你面前。你喜歡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就天天來教你;你喜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每天教你;你喜歡普賢菩薩,普賢菩薩是你老師;你喜歡彌勒菩薩,彌勒菩薩也是你老師。其他的老師你看不到,你就看你的老師,你的老師天天教你。那要許多人都喜歡觀音菩薩,那怎麼辦?觀音菩薩隨類化身,一個人面前變一個身,他教你;無量無邊身!你不要著急,你不要害怕,到那裡說見不到,我想找的老師見不到,不會,他們有無量無邊身,所以那個境界不可思議。

  西方極樂世界實實在在不可思議。為什麼?到那個地方去求學的(往生是去求學),人數不曉得有多少!來自不同的世界,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每一天不曉得有多少人去往生,到那邊去。去的人程度不一樣,根性不相同。不是說到那裡去,阿彌陀佛就給你分班,你是哪一班、哪一班,不是!那個很麻煩,哪有那麼麻煩的事情。確確實實隨著每一個人的根性,等於說到那裡去統統是個別教學,所以你成就很快,你的心能專一,跟一個老師學一個法門。

  大致上的情形,跟我們古時候祖師大德教學一樣。祖師大德教學都是模仿西方極樂世界的,其來有自,不是他自己發明的。教導你開悟,你一門深入,有這個深度,開悟了。開悟之後,你就廣學多聞了,那個廣學多聞不是你想像得到的。為什麼?你有能力分身,你有能力變現無量無邊身,可以同時到十方諸佛剎土去參學,你去供養佛。供養佛是修福,布施供養修福,聽佛講經說法增長智慧,福慧雙修,每一天都能供養無量無邊佛,聽無量無邊佛說法。

  所以到極樂世界成佛不難,到他方世界想成佛,這經上常講的,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到極樂世界不必要。我們在往生經裡面讀過,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面就講得很清楚,佛說下下品往生到極樂世界,要想證得究竟圓滿的無上菩提,需要多少時間?十二大劫。這十二大劫,我們聽起來很長,但是那十二大劫要跟一般經上講的三大阿僧祇劫、無量大劫,那實在講它太短了,這是講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

  如果是實報土,實報莊嚴土上品上生的,在我們想那個時間非常短暫,成就非常快速。這就是說往生的人根性不一樣,所以我們要努力,不要貪圖這個世間。這個世間所有一切統統要放下,我們要爭取到極樂世界快快成佛,這才是真正聰明人、真正有智慧的人、真正有大福德的人。

  要放下這個地方,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向純淨、純善。我們今天講到真正這個綱領。就像佛在《十善業道經》上所說的,「不容毫分不善夾雜」,我們的心,我們的言,我們的行,不能有毫分不善;我們的心清淨,也不能有毫分不淨夾雜。果然修到純淨純善,你念佛往生是生實報莊嚴土,那個不是凡聖同居土,也不是方便有餘土。我們要爭取這一個品位,到達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快速,很短時間就成就了,為什麼不爭取?果然要爭取,首先你要在現前要學習,修清淨心,修純善的心,純善的心就是清淨心。世出世間一切法裡頭,不要再計較了,不要再分別了,不能再執著了。稍稍有一點分別執著,我們就錯了,怕的是什麼?怕的是凡聖同居土都得不到。為什麼?妄想分別執著是業障。

  為什麼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我的業障還起現行?何以諸佛如來、法身菩薩他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妄念都不生,哪裡會有分別執著?沒有!我們會生,佛菩薩不生。這些事實真相,這些大道理,大乘經上講得十分透徹。我們今天這個病,大乘經雖然念,沒懂!沒有懂怎麼辦?念得不夠,聽得不夠,要多聽、要多讀。哪一天你念懂了,念明白了,念覺悟了,這個覺悟的相是什麼?不論是順境、是逆境,善緣惡緣,你不會再起心動念,你的心是清淨的,你的心是平等的。那個時候你這一念求生淨土,果報無比的殊勝。這個境界我們每一位同修,這一生當中都能夠修成的,都可以得到的,問題是你肯不肯幹。

  我們看他們的生活,『有在地講經』,「講經」有兩種,一個是佛為大家講經,另外是那一邊的往生的人覆講,諸位要記住覆講,他開始在那邊學!決定不能加一點自己的意思在裡頭,那個意思一加就錯了。為什麼錯了?因為佛講經沒有意思。你加一點意思去的時候,那不是佛講的,那是你講的,這個道理很深很深。自古以來,學講經的人多,幾個人學成了?一百個學講經的人,大概成就的只有一兩個。什麼原因?那一兩個老實人、守規矩的人,那就說老師怎麼講,我就怎麼講,不加一點意思,他學成了。為什麼?他心是定的,這個重要。

  出世法的修學就是戒定慧,離開戒定慧,那就不是出世法、不是佛法,世間法。戒是什麼?規矩,你不守規矩。定是什麼?定是一心。你已經起心動念,三心二意。慧是觀照,你不是觀照,你是分別執著。所以你把佛法完全破壞了,你沒有佛法,虧就吃在這個地方。所以成就,完全看你對老師的信心。印光大師講得好「一分誠敬得一分成就,十分誠敬得十分成就」,你成就的高下,完全看你對老師尊重的比例,肯定是正比例,這個道理古今中外都是不變的。不但在我們這個世間,這是真理,永恆不變,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如來教化眾生,也是永恆不變。不要以為這個方法很笨拙,笨拙裡頭有究竟圓滿不可思議的成就。你要不遵守這個方法,這個方法稱性,不遵守這個方法,你去想一套,你那個是阿賴耶識裡頭流的,那不稱性;戒定慧稱性,違背戒定慧不稱性。不稱性,成就世間法可以,出世間法不可以,不相應。

  所以這個地方講到講經,我們特別著重在學講、覆講。古時候的標準,自己沒有開悟,教下是大開圓解,宗門是明心見性,沒有達到這個境界,完全覆講。達到這個境界了,經過老師印證,老師說行,可以,可以隨你的意思講了,你的意思不錯了。你的意思為什麼不錯?你見了性,你的那個意思是從自性裡頭流出來的。自性裡面流出來的東西,跟諸佛菩薩所說的決定相應,決定沒有違背;心同佛心,願如佛願,言同佛言,那時候就行了。所以從前是這樣一個標準,我們要想達到祖師大德那個成就,還是要用古聖先賢的標準,決定不能用我們現在的標準。這是說到講經。

  其次『誦經』,誦經是讀誦。由此可知,世尊常常在經上教導我們的,「受持讀誦,為人演說」,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天天幹的就是這個事情;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同學們在一起互相的學習,我們不能講研究,講互相研究,那是凡夫,那不是聖人,為什麼?研究落在意識裡頭了。佛菩薩所講的,我們怎麼可以研究?研究什麼?我們程度跟他平等才可以,我跟他不平等的時候,我們怎麼能研究他的?愈研究愈錯了、愈離譜了。所以佛門叫參究,不講研究。

  參究是什麼?離心意識。離心意識叫參究,用心意識叫研究。佛法研究不得的,要參究。參究是什麼?什麼叫心意識?識是分別,意是執著,識是第八識,是落印象。不用心意識?就是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不落印象。阿賴耶、末那、意識不用,這叫參究,離心意識參。離心意識,說實在話就是用真心,心意識是妄心,妄心裡頭是研究,真心裡頭叫參究,這都要搞清楚、搞明白。所以大家在一起互相參究。

  『有在地受經』,受是接受,聽佛講經,聽同學講經,這個裡頭也有道理在。我們能夠體會得到,佛給我們講經,講一遍,佛會不會給我們講第二遍?不會。但是你在西方極樂世界,一部經可以聽無量遍。為什麼?無量的那些同學每一個人都來覆講一遍,你不就聽無量遍了嗎?聽那麼多遍,他怎麼會不開悟?我們這邊就是聽得太少了,你不能開悟,你聽多了就有悟處。講,講多了也開悟!要多聽,要多講。在沒有大徹大悟之前,多聽多講是提升自己境界,幫助自己開悟,遍遍有小悟處,古人講:積小悟就成大悟,積大悟就成大徹大悟。所以不能一天不誦經,不能一天不講經。

  講經沒有人聽,沒有人聽也要講。為什麼?沒有人聽有鬼神聽,你肉眼看不見。鬼神來聽的人數,比人不曉得多多少倍,怎麼能說沒有人聽?自己在學習的階段當中,現在有機器,你放一個錄音機,你講,他也在聽。講完之後再放開,聽聽自己所講的,你講得好不好,別人不會批評你。到你講完之後,把帶子重新再播放自己聽一遍,自己批評自己,自己改進自己,你才會有進步。不是這樣學習,你怎麼能夠學得出來?

  要想開悟,德行是悟門樞紐關鍵之所在。這個德行,最重要的就是清淨心,心地要清淨。真誠、清淨、平等,這個能幫助你開悟。真誠清淨平等要用在日常生活上,不是說我讀經、誦經,我要真誠清淨平等,經本合起來,對一切人,對事、對物,那你就不清淨、不平等、不真誠了。你在學教的這個時候也是假的,也不是真誠的。一真一切真,無論對什麼樣的人事物,一味真誠,一味清淨平等,你才能入,這才能像一個佛、像一個菩薩、像一個學佛的人。

  也許有人要問:我用真誠清淨平等對人,人家都用虛偽、欺騙對我,我不是吃大虧、上大當?這就要問你了,你是願意作佛、作菩薩?你還是願意做六道凡夫?你要繼續搞三途六道,你就搞虛假,你去搞染污,你去搞高下,這個不平等就是高下。如果你真正要想作佛、作菩薩,你一定要用真誠清淨平等,因果才相應。你認為這是吃了虧了,古人說了一句話很好「吃虧是福」。怎麼吃虧是福?肯吃虧的人,他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了,他去作菩薩、作佛去了,真正有福報的人。你不肯吃虧,那好了!不肯吃虧,繼續搞六道輪迴、繼續搞三惡道。所以吃虧的人有福,不吃虧的人,真的是吃虧了!所以在這個地方,你真正能看懂了,你就會學了。底下一句。

  『有在地經行者,思道,及坐禪者』,這個活動都在地面。「經行」,古時候也把它翻作行道。這個意思是什麼?要把性德落實在自己實際生活行持當中,這叫做行道。現在一般,連黃念老這個註解也是用古人這個註子,像念佛堂裡面繞佛,繞佛叫經行。在初學的時候,防止睡眠。人在修學的時候,有兩種毛病很容易犯的:一個叫昏沉,昏沉是什麼?打瞌睡。在什麼時候最容易?止靜的時候。念佛止靜的時候,我們常常遇到念佛堂裡有人睡著了打呼,禪堂也不例外,一坐下來沒幾分鐘他睡著了,所以叫你經行,叫你繞佛。繞佛裡頭還有什麼?他一面走一面打瞌睡。

  自己有什麼樣的毛病,要懂得用什麼方法來對治。另外一個毛病叫掉舉,掉舉是佛學的一個名詞,心裡面七上八下,妄念紛飛。這兩種都是修行當中最容易犯的毛病。昏沉用動,走動或者是拜佛,用這個方法來對治;掉舉的時候用禪定、用靜坐。看自己是哪一種毛病,用什麼方法來對治。這是在講堂裡面學習的時候,念佛堂、禪堂學習的時候用的。

  廣義,我們在課堂裡面學到的東西,要能應用在生活上,如果不能應用在生活上,那你就錯了,叫所學非所用。應用在生活上,經教裡面常講「行住坐臥都在定中」,那就對了,就是行住坐臥都與戒定慧相應,那叫真的行道,行道有了功夫。在哪裡看到?《華嚴經》上看到。特別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你看那五十三位善知識,他們是在生活裡面行道的、經行的,日常生活當中工作、待人接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與性德相應。換句話說,什麼叫性德?具體跟你講,都與戒定慧相應。佛法從綱領上講,三學六度,或者講與三十七道品相應,那叫真的「行道」。

  「思道」,這個思不是在那裡想,如果是想經上講的是什麼?那叫胡思亂想。我在講席裡面,這是常年講到的,從前講得比較多,經裡的意思不能想,一想就錯了。為什麼?佛沒有意思,你怎麼能用意識去想?佛是從自性裡頭流露出來的言語,這個言語無量義。因為它沒有意思,所以它有無量義,它要有意思,它是死的,就這個意思,它不能有另外一個講法。

  所以這佛的經,字字句句講不完的,永遠講不盡的,活的,你怎麼可以去想?一想就變成死東西了。所以古人講「死在句下」,你怎麼可能開悟?不可以用妄想,你智慧沒有開,老老實實照著規矩去學,叫「因戒得定,因定開慧」。照著祖師大德教導我們的方法去做,方法是很笨,沒有關係,你能夠守得住叫「持戒」。依照這個方法,人心就定下來了,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就老老實實這樣去做,做久了,慢慢你心就定下來了。定開智慧,小定開小慧,大定開大慧。所以這個思不是用思想,「思」是當作明瞭講。

  初學,學習的綱領叫戒定慧,到開智慧之後就不叫戒定慧了,叫什麼?叫聞思修。你看,戒定慧叫三學,聞思修叫三慧。智慧開了之後,你就是修三慧了。三慧,什麼叫「聞」?聞代表接觸。眼見色叫聞,耳聽聲也叫聞,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用一個字做代表,叫聞。「思」是什麼?不是真的去思,真的思就錯了,思代表明瞭,一接觸就明瞭。凡夫接觸之後,想一想明瞭了;所以用思,它代表明瞭,不能用想。想一想再明瞭,那就不是思了,那就錯了,那是意識了,落在意識裡頭去了。「修」是什麼?修是不迷,明瞭了就不迷,決定沒有錯誤,所以叫三慧;聞慧、修慧、思慧,一而三,三而一,聞思修三慧是一剎那當中圓滿。不是說先聽,聽了再去想,想了之後再去修,哪有那麼笨的菩薩!這樣一來還不如小乘修戒定慧。所以三學跟三慧的意思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決定不能夠有誤會。所以這個思道它是思慧。

  「及坐禪者」,這個地方坐禪,是不是在那地方打坐?不是的。你要認為說他在那個樹下打坐,打坐叫坐禪,那你又著了相了;你著了相,你起了分別執著。行住坐臥都在定中,所以這個坐,坐表什麼?表不動,人坐在那個地方很端莊,不動,取這個意思。什麼不動?心不動。不是這個身不動,身不要緊,《華嚴經》上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如果說真的身也不能動的話,那什麼事都不能做了。你這個道場裡邊,人人都坐禪的時候,煮飯的人都沒有了。

  《六祖壇經》裡面就講得好,什麼叫做坐?不起心不動念叫做坐。什麼叫禪?外不著相叫禪,內不動心叫定。所以這個坐禪兩個字要搞清楚,絕對不是在哪個地方盤腿面壁叫坐禪,那禪有什麼用處?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眼見色,不被外面的色相影響,這叫禪,你不著相;內裡面沒有起心動念,這叫定,禪定。眼根在色塵裡面入定了,耳聞聲,耳在聲塵裡面入定了,六根在六塵裡頭入定,這個叫坐禪,我們要懂這個道理。

  所以諸佛菩薩,不但是法身菩薩,那個不必說了,權教菩薩、聲聞、緣覺,他們雖然沒有見性,距離見性不遠了。在天台大師所說的六即佛當中,他們是相似即佛,雖然沒有得到分證,相似;相似就是很接近了。換句話說,他們的功夫都能夠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在工作裡面,在處事待人接物,他們就是在這裡修戒定慧,修禪定,修般若。般若是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是智慧,如如不動是禪定,定慧等學。

  你要是會了,哪個地方不是道場?處處都是道場,時時都是道場,從來沒有離開道場,因為你在行道。你要不會,你在佛的大殿,這個大殿不是道場,因為你在這個裡頭沒有行道,你沒有得道。真在這裡面行道、得道,這個地方就是道場。

  這一段是講在地面,在地面是不是程度稍微差一點?不見得。下面一段是講在空中,有人喜歡在地面,有人喜歡在空中,我們怎麼知道的?因為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即使下下品往生的人,經上告訴我們,四十八願裡頭也是這麼說,皆是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是七地以上,哪有七地以上的菩薩不能在空中經行、坐禪、思道?那當然可能。由此可知,此地所講的,各人愛好不一樣,有人喜歡在地面,有人喜歡在空中。我們要曉得這個道理。

  從這個地方看到西方極樂世界,在那邊學習,真正是得大自在。你六根所接觸的都是佛菩薩的境界,所以到那個地方去,就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阿彌陀佛用什麼方法來加持?我們要明瞭,他所用的方法就是環境,這個環境裡面清淨沒有污染,你想染污都染污不上。這個環境裡面,你不會起貪瞋痴,你不可能有自私自利。為什麼?你心裡面所想要的,你統統都很容易得到,那個貪瞋痴的念頭就起不來了。

  我們這裡為什麼會貪心?因為你所希求的,希有、太少了,得不到!所以你把它看作寶貴。其實我們這個世間什麼東西對我們最寶貴、最重要的?空氣!哪個人貪空氣?哪個人把空氣當作寶貝,拿到家裡收藏著?西方極樂世界那個金銀財寶就跟空氣一樣,誰會把這個東西拿回家去累贅自己?所以它一切物質隨心所欲,自然變化,貪心不起了,沒有貪心就沒有瞋恚,環境好!所以到那個地方煩惱不會起現行,久而久之煩惱不斷自然就斷掉,妙在此地。時間到了是吧!好,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