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請掀開經本,科會第三十八面,經文第七行。科判是第三個小段「說法利生」,這又分兩小段,第一小段是「樹說法」。請看經文:

  風徐動。吹諸枝葉。演出無量妙法音聲。其聲流布。遍諸佛國。清暢哀亮。微妙和雅。十方世界音聲之中。最為第一。】

  此地講出六塵說法。它們到底說些什麼法?可以說無法不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為一切眾生演說無量無邊的法門,在風樹之中都能聽到。不但能夠聽到,而且還能夠見到,這部經後面會說到。《觀無量壽佛經》講得就更為明顯。《觀經》是《無量壽經》的補充教材,本經沒有詳細說的地方,《觀經》裡面都補充圓滿了。所以我們要想認識西方極樂世界,了解佛國土,三經一定要熟讀。

  黃念祖老居士在註解裡面給我們說,這一段是說明西方世界的樹能演說妙法,不可思議的利益。我們想想,我們這個世間的樹會不會演說妙法?會!只是我們自己不會。我們如果要會了,此土、西方原來不二。非常可惜,我們自己迷著得太深、太重,所以像西方極樂世界這樣的依正莊嚴,在我們這個地方完全不見了。這個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的時候,有弟子問佛:世尊,你的報土難道就是這樣子的嗎?為什麼跟諸佛如來相比,你遜色太多了。釋迦牟尼佛笑笑,用腳趾(佛通常都是盤腿坐,他把腿放下來),腳按到地上,當時這個大地樹木花草都是七寶的。大家才驚訝,原來世尊的報土不亞於阿彌陀佛。佛為大家展現了一下。所以,我們住在穢土,釋迦牟尼佛住淨土,同在一起,確確實實不一樣。為什麼不一樣?在這個地方我們真正體會了,相是假的,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那怎麼能變?怎麼能會兩個樣子?

  相從哪裡來的?相從心想生。原本的相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是一真法界原本的形相。我們今天所看的相變了,相變了,為什麼會變?是因為我們自己妄想分別執著,這叫妄心。我們妄心把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在十法界裡面變成我們現前生活環境;從心想生,這個道理太深太深。但是不管怎麼變法,如來境界也好,菩薩境界也好,人天境界,甚至於餓鬼、地獄境界,不一樣,完全不相同。我們要問問,六塵還說不說法?還說法。六塵說法,跟諸位說,從來沒有改變過。不管你怎麼變,六塵都在說法,只是迷惑的人不會,覺悟的人他會,覺悟人都能看到。

  西方世界沒有迷惑的人,各個都是覺悟的人。所以,世尊在此地特別讚歎極樂世界的六塵說法,舉「樹」做代表。樹的意思,真正的含義,前面跟諸位說過了,我們用華嚴的境界來讀這部經是決定正確的,為什麼?清朝乾隆年間,彭際清居士(這是我們佛門一位大德,那不是普通人),他跟我們說《無量壽經》即是中本《華嚴》。從前沒有人講過,這一句話講得正不正確?非常正確,很可惜就是我們說不出來。為什麼說不出?沒入境界。

  極樂就是華藏,華藏就是極樂。所以他把《華嚴》、《無量壽經》跟小本《阿彌陀經》看成一部。經文長短不一樣,裡面所說的義理境界沒有兩樣,一個說得簡單,一個說得詳細;《華嚴》說得詳細,《無量壽經》說得簡單,《阿彌陀經》說得就更簡單了。修行愈簡單愈好,容易受持,但是我們要認識、要理解,那是愈詳細愈好。這個道理我們要懂。

  既然知道這三部經完全是相同的,所說的是一樁事情。讀了《華嚴》再來看《無量壽經》,這個意思就不一樣了。所以我在前面跟諸位介紹,樹是建設、是樹立,我們現在的名詞叫建設,叫建樹。西方極樂世界所有一切的建樹,無一不是教學。我們在美國、在加拿大,我們看到那邊的大學,大學城;一個大學是一個城市。我們去參觀的時候,感受很深,但是它還是比不上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大學國,不是大學城;那整個世界就是一個大學,非常完整的大學。我們這個世間要跟它相比,那叫小巫見大巫。

  在那個學校裡面,無論學哪一門課程,最後都能成無上道。世尊在《金剛經》上跟我們講的「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到極樂世界你才真正看到,不管哪個法門都能成無上道。所以彼此都是互相尊重,互相讚歎,決定沒有嫉妒毀謗的,沒有!阿彌陀佛恆順眾生,眾生喜歡學哪個法門,他就幫助你修學這個法門。

  『微風徐動』,這就是我們講的活動,教學的活動。教學,一般我們從原則上講,言教,這個諸位好懂的;除了言教之外是身教。身教比言教還要重要,身教是示相、表演,做給你看。身教跟言教所依據的是意教,諸佛如來念念都是希望一切眾生早一天證得無上的佛果。確確實實殷切的期望,對一切眾生平等的期望,這是佛心,我們要能夠體會得到。佛是以真誠心,儒家講至誠的心,對待遍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如果我們能夠體會,你那個感恩的心才能生得出來。這個世間人,什麼人對我最好?什麼人最關懷我?阿彌陀佛,哪一個人都比不上!

  阿彌陀佛的關懷、照顧,從來沒有間斷過。但是有幾個人知道阿彌陀佛的心思?有幾個人知道阿彌陀佛對我們的愛護?佛經裡面講二地菩薩知道。這不是普通菩薩,這是《大智度論》上說的,二地菩薩知恩報恩。趙樸老寫的這四個字,我們現在給它印得很多,「知恩報恩」。知恩報恩是二地菩薩。那我們現在就是二地之前,我們在經上讀過,甚至於自己也能講得頭頭是道,是不是真的知道「恩」?沒有真知道,聽說的。老師這樣教我的,父母這樣教我的,自己沒有親身感受;二地菩薩入境界,親身感受,所以才叫知恩報恩。

  它一切的活動,「微風徐動」,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所有的活動。表現在哪裡?表現在『枝葉』。這「枝葉」我們懂得它的意思,是在教學各個部門,用我們現在的話說,每一個科目之中。學校裡每一個科目是枝葉,學系是枝,學科那就是葉,因為科目不相同。在佛法裡面枝葉是說的什麼?法門,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無量法門是枝葉。

  所以『演出無量妙法音聲』,這一句話你就懂了。演是做到,哪一個法門都落實。落實在哪裡?落實在修學這個法門的學生當中。學生就是菩薩,菩薩都做到了、都落實了。到地上菩薩(我們今天講地上,是講的別教地上菩薩,圓教就是初住菩薩),一個法門成就,一切法門都成就,這很不可思議。所以他現的相,大家也曾經聽說過,「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怎麼會有無量相?原來無量法門的相都在你一身表演出來了。

  這個確實很難懂,我們再說得淺顯一點,說得簡單一點,大家好懂。像儒家跟我們講的「五倫十義」,表演在哪裡?我一身!在家同學,你對你的太太,你是先生的身分;對你的兒女,你是父親的身分;對你自己的父母,你是兒子的身分;對你的兄弟姐妹,你是兄長的身分;對待鄰里鄉黨,你是朋友的身分;在你工作當中,對你的上級,你是被領導的身分,對你的下屬,你又是領導的身分。你就想想一個人在一天當中,從早到晚十種身分都具足了。每種身分要盡的義務,就是你應該盡的責任。你是父親的身分,對兒女要慈愛,父慈;對你的父母,你要孝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友有信,君臣有義,君仁臣忠,豈不是統統都做到了嗎?從早到晚全部都表現了。

  「演出無量妙法音聲」,你能夠體會到了,就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會演,我們也會演,所以問題是你會不會。五倫十義,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統統落實在我的生活當中,我這一個身演出無量無邊的道德仁義。可是我們世間人,實在講,你要說他不會演,那你完全看錯了。他也會演,他演得很多,也是無量無邊法門。什麼法門?十惡五逆,他在演這些。

  你們看看現在廣播的這些節目,我是幾十年沒有看電視了,偶爾看一下(有的人打開電視,偶爾看一下),裡面演的是什麼?殺、盜、淫、妄。他也在表演,他表演是迷失了自性,就演出這些東西;覺悟自性,他演的就是道德仁義。世間聖人所教的,不是演正面,就是演反面的,統統都在演。所以你讀到這一句「演出無量妙法音聲」,我們這個世間沒兩樣,你一看明白了,統統都是。但是西方世界比我們殊勝,而且都是正面的,沒有負面的。西方世界沒有惡人,心行不善不能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這個一定要知道。

  我在前面跟諸位詳細介紹過,西方極樂世界是一個新興的國家,它不是一個歷史很久的;歷史很久的,它有老居民,那個很難辦。這是新成立的國家。世尊給我們介紹,阿彌陀佛建立這個世界到現在才十劫,時間不長,新興國家。原本這個地方沒有人住,人從哪裡來的?都是從外頭移民來的,往生都是移民。移民是阿彌陀佛精挑細選,限制的條件很多,你不符合他的條件,他就不收你,這個好辦。如果這個國家是釋迦牟尼佛就沒有辦法了,為什麼?這個世界上有老居民,由不得你挑選,沒有法子挑選。它是個新興國家,所以很好辦。精挑細選,所挑選的都是心地清淨善良,你才能夠到他那個國家去。

  如果我們心地不清淨、不善良,想僥倖,僥倖的心理就不能往生。為什麼?這個心不好。所以西方極樂世界,世尊為我們介紹那個地方都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這個上善最低限度是上品十善。什麼叫上品十善?十善業道要打一百分,滿分才叫上善,九十九分都不能算上善;上善是十善業道一定要拿滿分,這樣的人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才行,才能夠得生淨土。我跟大家說的話都是真話、老實話,決定不欺騙你。你將來念佛不能往生,不能怪我,我把話說得很清楚,我沒有欺騙你。

  十善業道做到上善,那就是經上所講的,《十善業道經》裡面有一段話是非常精彩,「佛告龍王」。為什麼用龍王來代表?我在講經都詳細說過,龍是善於變化的,最善變的,代表我們這個世界人的心理、行為千變萬化,自己都不知道,所以用龍王來代表。這個龍王是娑竭羅龍王,娑竭羅是鹹水海。鹹水海,諸位曉得,苦海!苦海裡面善變的眾生,表這個意思,就是我們這個世間。那佛跟我們說的話就很重要了。

  他說「菩薩有一法」,一個法,你看多簡單、多單純。這一法「能斷一切世間苦」,這句話了不起!一切世間不但包括六道,還包括九法界;不但包括娑婆世界,還包括無量無邊諸佛世界,就這一法。這一法是什麼?「常念善法」,心裡頭有善法,這個善法就是十善業道,心裡頭有善法,念念沒有捨離;「思惟善法」,思惟是起心動念,起心動念都跟十善業相應;「觀察善法」,觀察是行為,所有一切的造作也跟十善業道相應。十善業道變成你的思想、你的見解、你的生活行為,你統統都落實了,那你的善法真的是念念增長,這樣才能到上品十善。

  末後一句話說得太好了,「不容毫分不善夾雜」。我們如果能把世尊這幾句話牢牢的記住,一生依教奉行,絕不違背,你念佛往生,實報土、方便土我們不敢講,凡聖同居土裡頭,你肯定是上上品往生。就憑這個功夫,凡聖同居土上上品往生,為什麼不幹?在我們有生之年,決定不能違背十善業。十善業的反面是十惡,十惡墮三途地獄,為什麼偏偏要到三途地獄去?為什麼不到極樂世界去?上品往生,凡聖同居土的上品往生,這是我們這個世間所有一切人在一生當中都能得到的,為什麼不幹?

  那要問問:為什麼不幹?也有些人有良心的,說出一句良心話:太自私了!太自私就完了,你就做不到了;太自私了,起心動念就造十惡業,就不是十善業。所以你要曉得,「太自私了」就是三途地獄。所以我勸同學們,我們學佛頭一個、頭一樁事情,就是把自私自利放下,起心動念利益社會廣大眾生,不要想自己。自己生活苦一點,好!「以苦為師」,生活清苦一點,我們對這個世間沒有留戀,不值得留戀。生活太富裕,日子過得太好,感覺得我這裡還不錯,西方極樂世界雖好,我這也不差,他不想去了,往生的念頭不懇切。所以苦一點好。我們自己有多餘的,幫助別人,跟眾生結法緣,這比什麼都殊勝。

  所以,這一句諸位如果能從這上面去體會、去領悟,意思你就懂了,確確實實是「演出無量妙法音聲」。然後在我們現前日常生活當中,你也能夠見到我們現前這個世間依正莊嚴,同樣的也在「演出無量妙法音聲」。但是我們這個世間六塵所演的,負面多過正面,問題在乎你會不會用心。你要會用心就能把負面轉變成正面,會轉!「若能轉境,則同如來」;《楞嚴經》上的話說,「若能轉物,即同如來」,我們要會轉。這個本事一定要學,要學會,要學得很純熟。

  在順境,境是物質環境,我們物質環境很順利;善緣,緣是人事環境,遇到的都是心裡面很歡喜的這些人,這個境界好。我們自己以為好,實際上,實際上未必好。為什麼?在這個境界裡頭要起貪戀的心就壞了,就是總是離不了自私。會起什麼念頭?我想辦法控制它,我要佔有它。好了,你一有控制、一有佔有,這個境界就是惡境界,不是善境界了。為什麼?你在這個境界裡頭生起煩惱了。

  諸位要曉得,七情五欲是煩惱。七情是喜怒哀樂愛惡欲(欲就是欲望),你生起這個東西,你脫不了六道輪迴。所以你要覺悟,覺是寶。今天上午我們在這裡做了一個三皈傳授,三皈裡頭頭一條,皈依自性覺,覺是寶,不覺就迷了,起了七情五欲你就迷了。

  在逆境,物質環境非常惡劣,很不好;遇到的是惡人,不善的人。在這種環境裡面,一般人起瞋恚、憤怒,怨天尤人,那你又造罪業了。

  人事環境、物質環境不外乎這四大類,歸納起來就這四大類:順境、逆境、善緣、惡緣。覺悟的人就把這個境界轉過來了,順境善緣不起貪心,這是我常常提醒同學們、勸導同學們的。我們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決定沒有控制的念頭,我們心多自在,清淨平等覺從這兒生的;決定沒有佔有的念頭,要有佔有的念頭你就墮落三惡道了,你出不了六道輪迴。有控制沒有佔有,有控制的念頭,沒有佔有的念頭,四聖法界,出不了十法界。控制的念頭是妄想,佔有的念頭是執著;執著是見思煩惱,控制是屬於塵沙煩惱。一定要放下,一定要捨,恢復清淨平等覺。

  清淨平等覺是我們自性裡面本具的性德,阿彌陀佛的別號也叫做清淨平等覺。換句話說,清淨平等覺圓滿了就成佛了,圓滿的清淨平等覺是佛號。這個樣子我們才曉得,自己應該怎麼修,怎麼學,怎樣過日子,怎樣工作,怎樣處事待人接物。在一切時一切處,點點滴滴都能夠與佛陀教誨圓滿的相應,你是真佛弟子。經上常講你得到一切諸佛的護念,這是真的。為什麼?跟佛感應道交。你得到一切天龍善神的讚歎、擁護,無論在什麼時候,你遇不到不吉祥的事情,中國人常講逢凶化吉、遇難成祥。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這是什麼?你自己的德行感召,天龍善神在幫助你。我們為什麼不學?

  末後兩句,『其聲流布,遍諸佛國』,這是講這個世界教化的成果。在西方阿彌陀佛的國土當中,這樣的教化,八萬四千法門的教學,無量法門的教學,究竟圓滿的教學,「遍諸佛國」。這裡頭要注意的,「諸」,不僅僅是阿彌陀佛的國土,我們現在住的這個地方是釋迦牟尼佛的國土,這裡有沒有?當然有。怎麼知道有?經擺在我們眼前,怎麼沒有?這是極樂世界的教科書,擺在我們面前,當然有,所以它也遍娑婆佛國。我們這個世界為什麼沒有辦法變得跟極樂世界一樣?這就是佛門裡面一句老話,「佛度有緣人」。你看看連佛都沒有辦法離開因果的定律,因果是真理。

  佛幫助哪些人?幫助有緣人。什麼人有緣?他能信,他能解、能行、能證,這叫有緣人。新加坡這個國家不大,城市國家,人口聽說也有三百多萬。我們在此地講經的時候,幾個人來聽?樓上樓下,同學們告訴我大概有兩千人,兩千人跟三百多萬不成比例。由此可知,有緣人不多,無緣人很多。佛度有緣人。無緣人,實在講沾有緣人的光,為什麼?他們造作惡業,造作惡業為什麼世間沒有大災難?因為有這些有緣人在行善,你們的善業把他的惡業沖淡了,是這麼個道理。

  這個道理你要不能理解,我舉個比喻來跟你說。人心、行為就像波浪一樣波動,不善的是大風大浪,不善的行為,大風大浪,善的行為是風平浪靜,平穩的。那一邊大風大浪,你這邊如如不動,這兩個一沖擊,我們也會起了一點波浪;他那個波浪降低了,我們這邊本來沒有波浪,也起了一點,緩和了,就這個現象。所以大災難化成小災難,小災難就變成沒有災難。

  所以決定不能說我一個人在這裡修行,對社會大眾沒有幫助。那你想錯了,有起很大的作用。你修行的功夫愈得力;換句話說,你的定功定慧愈深,他那個惡業的大風浪你能夠降伏得住,大利益!這個災難是這樣化解的,不是沒有災難,這麼化解的。這個力量,這個波跟電磁波一樣,它也播得很遠,所以也能夠影響到全世界。但是愈遠的地方,我們知道那個力量薄弱,在現前這個力量很大。這個道理我相信諸位不難體會。所以我們一個人明白了、覺悟了,一定要認真努力修學,在戒定慧上下功夫。

  現在我接觸的人很多,有在家的、有出家的,都是一些好心人。他們來找我,什麼事情?他們要建道場。今天我在二樓,馬來西亞的同修來看我,他們想建一個佛學院,要建道場。我在香港遇到從中國來的同修就很多,到處都建寺廟、建道場。表面上看是個好事情,要是冷靜細心去觀察,不值得。為什麼?如果佛教要不從教學上認真下手,三十年之後佛教會變成歷史的名詞,不會再存在這個世間。為什麼?古人講得很好,「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弘道的人沒有了,人沒有了。

  現在你看看,你們這些同學們,寺廟裡頭廟會你們還來燒香拜拜。你們仔細觀察,現在底下這一代年輕人,你看看這些大學生、中學生、小學生,他們將來會到寺廟上香、會來拜拜嗎?沒有了,他們不相信。他們說你們這些到廟裡燒香拜拜是迷信,所以你們這一代人統統往生了,後繼無人,到那個時候寺廟就像美國教堂一樣,都插牌子在變賣了。所以我不搞寺廟,我知道這個不長久,這個錢花得不值得。

  所以,佛教要生存必須要改變方向,什麼方向?恢復佛陀的教學,這個生命是永恆的。為什麼?每個人都想學,尤其是這麼好的學問,哪一個不想學?今天社會大眾不知道,沒有人宣傳,不曉得,不知道佛法好。如果曉得佛法好,哪一個學校不開這個課程?肯定的它要開這個課程。這個課程學的是法寶,你們學校哪一門功課能稱得上寶?只有佛經稱得上寶,你是來學寶!可惜沒有人宣揚,沒有人認真的在演說,也沒有人認真照做。

  沒有人認真的去宣揚,宣揚是說。所以要想佛教永遠正法常住,正法久住,只有遵守佛陀的一句教誨,這是一切經上佛常說的「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這一句重要!「受」,我們歡歡喜喜的接受,我們相信,我們接受;「持」,永遠保持。你受,你做到才受,你沒有做到,你沒有接受;永遠保持,為人「演」,表演,做出來給人看。釋迦牟尼佛一生表演給我們看,八相成道是演,講經說法是說,他是我們的好榜樣。我們人人都學釋迦牟尼佛,佛法當然正法久住世間;人人不學釋迦牟尼佛,佛法在世間,我看不長久。

  將來什麼教長久?我現在仔細觀察,天主教、基督教長久。為什麼?他們的牧師、神父為人演說,所以年輕人相信他,進他的教堂。佛教這是迷信,到這個地方來總覺得面子都不好看,很難為情;到那邊去接受基督的教化,總覺得高人一等。你看,現在年輕人是這個心理。

  中國如是,日本亦如是。我今年兩次訪問日本,還遇到日本一位牧師,石井,我很佩服他,他是日本基督教的領袖。在中國亦復如此,我聽說中國基督徒,包括天主教的信徒,現在人數差不多達到一億。而且教堂不斷的在增長,信徒不斷的在增多,相形之下佛教遠遠遜色於人,不如人!這個現象不曉得諸位有沒有看到,你們做何感想?

  如果不認真修行,不能夠真正做到「受持讀誦,為人演說」,你們就是釋迦牟尼佛的罪人,佛法滅在你們這一代,那你就想將來的結果。所以披上這個衣,這個衣不是普通衣,這個衣是鐵衣,來生人天身分都得不到,哪裡去了?阿鼻地獄。這都是實話,都是現實的真相,我們不能不知道。

  今天出家人最要緊的事情不是蓋廟,最要緊的事情是研經。怎樣才能夠契入經教的境界?我把我自己的經驗貢獻給諸位做參考,我這一生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錢,全心全力在經教裡頭,腦子裡沒有別想的事情,只有一樁事,這不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要管人管事管錢,你的心分散了,你的力量不集中,你怎麼能夠學得好?我勸人用我這個方法是好心,不是害你,是希望你學好了,能夠救救佛法,能夠救救眾生,是這個意思。

  在中國,過去管理這些寺院的方丈、綱領執事、當家師(我們現在叫監院)、維那、首座和尚,都是佛菩薩再來的,示現的,不是凡夫。他們來成就清眾的,所以他不是凡夫。他們是自己已經得度了,然後再來幫助別人。所以我們自己心裡要想想,我們要管這些事,將來能不能得度,先要想想。如果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沒有問題,行!像智者大師給我們示現的。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再來的,他是國清寺的方丈。往生的時候,學生問他老人家:你老人家往生的品位有多高?他那都是示現的,跟大家說:因為領眾,操心,所以只得到五品位往生。五品位是凡聖同居土。這就是說最低限度,你要肯定自己能生凡聖同居土,你才可以犧牲自己的品位,照顧大眾,幫助別人,這是你的慈悲。

  如果你自己連五品位都拿不到,也就是說凡聖同居土往生你都去不了,暫時還是自己到極樂世界去的好。到極樂世界,我乘願再來,再回來幫助大家,這個想法決定正確。如果你一點把握都沒有,你還要去管人管事管錢,糟糕了!你哪有不造罪業?你怎麼能往生?這些事實現象都擺在我們面前,你們有沒有看到?

  我學佛五十年了,我對這個事情很注意。注意什麼?出家人往生跟在家人往生,好好比較比較。在家人有瑞相,往生的時候神智清楚;出家人很多往生的時候已經迷惑顛倒,人事不省。到人事不省的時候,助念都沒用,都幫不上忙,他已經迷惑了,不認識人了,這是非常可怕。到臨命終時神智不清,家親眷屬都不認識,肯定墮三途。

  所以一個人死了之後,來生到哪裡去,不管他學不學佛,你看他走的樣子;他走得很清楚、很明白,決定是人天兩道。哪有明白人去地獄、去做餓鬼、去做畜生?不可能的,迷迷糊糊去了,明白的人他絕對不會去。所以從這裡你就能判斷,這是決定可靠的,走的時候清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決不墮三惡道。即使出家人,走的時候糊塗,迷惑顛倒,人事不省,都是墮三惡道。我們學佛,這個事實真相不能不知道,不能學到最後,學到三惡道去了。也算是你修了道,你修的是三惡道,你也證了道。

  在這個地方我們能夠清楚明瞭,阿彌陀佛他這個教學範圍的廣大,真是像現在的空中教學一樣,無遠弗屆,遍諸佛國。

  下面是讚歎,『清暢哀亮』。黃老居士在註解裡面說得好,「清」是清揚,「暢」是暢通,沒有障礙,「哀亮」是響亮、是透徹、是明顯。『微妙和雅』,「微」是微密,讚歎音聲微密,如同梵音一樣;「和雅」,和是調和,雅是雅正,這個音聲裡面沒有一絲毫邪惡,純正無邪稱之為雅。這幾句話是讚歎佛法八萬四千法門的教學,這些科目純正無邪,能夠調和身心。在日常生活當中,你能夠調和境界,人事的境界、物質的境界,你有這個能力。這個調和就是我們平常講的轉境界,無論什麼境界你遇到了,你就把它轉變,轉得非常和諧;不生煩惱,常生智慧,你說這個多麼殊勝!

  末後說『十方世界音聲之中,最為第一』,這一句話講得好,這一句話不容易說出來。這是什麼音聲?教學的音聲,老師講學的音聲,學生學習的音聲,課程的音聲。十方世界最為第一,你說這是什麼課程?但是很可惜,現在大學裡頭都不開這個課程。最為第一的課程都不開,所開的課程都是擾亂社會、擾亂人心、找麻煩的課程。我們為佛弟子,無論在家出家,既然是佛的學生,四眾弟子,我們讀到這一段經文,做何感想?想想看我們應該要怎樣做,怎樣幫助世人省悟過來,這個重要!

  這麼好的課程他不開,所以現在說老實話,比不上從前帝王時代,古時候帝王時代開這個課程。諸位讀歷史,前清,不要說遠了,歷代帝王都差不多。我們在歷史上能夠看到的,康熙、雍正、乾隆,哪一個皇帝不常常禮請法師到宮廷裡面去講經教學?他開這個課程。當然那個時候的法師認真修行,在教理上下功夫,為什麼?皇帝會請他去上課,這在我們一般人講是很榮耀的事情。現在沒人請了,所以經也可以不必學了,行也可以不必修了。沒有人請你,修了也沒用,沒識貨的。可是我們知道這是正法,無上甚深微妙法。

  現在為什麼人家不識貨?沒有人依教修行,就是沒有表演的,沒有宣說的,所以大家不知道。我們今天應該做的是什麼?應該以我們這個身表現出來,做給人看,說給人聽。到處說,逢人便說,一切時都在表演,我們才對得起釋迦牟尼佛,才對得起歷代祖師大德把這個法傳給我們。

  一個偉大的事業,世出世法沒有例外的,它的成功是成功在有傳人,它成功了。自己做得再好,底下沒有傳人,你的業績等於零,為什麼?你死了就完了。這一樁事情現在覺悟的人已經不多了,從前人懂得。最明顯的,大家曉得皇帝登基那一天,就是就職;現在講就職,古時候叫登基。就職那一天,典禮完了之後,頭一樁事情做什麼?選接班人,立太子。培養接班人,他這個王朝才一代一代延續下去;他要不培養接班人,到自己死了之後,隨便抓個人來接班,那不亡國才怪!肯定亡國的。家亦復如是,所以做生意,老字號,它這個字號有幾百年,為什麼能延續幾百年?他懂得選接班人。一開這個店就培養接班人,多半培養他的兄弟,或者培養他的兒女,代代都是如是,這是成功的事業。

  教學亦復如是,在佛門裡面特別明顯,一個宗派一代一代傳下去,叫傳法。我們佛門大家都知道,法子。法子就是這一個門派的,我們佛家講八萬四千法門,這個法門承傳的人,稱之為法子。那現在?現在也還有,有去傳法的只傳一張紙給你,寫說你是第多少代;法,法根本不知道。聽說現在還可以買賣的,找個老和尚,老和尚有價錢的,大概有十萬還是二十萬,給他,他就給你一個法卷,你說成什麼話?佛法衰到這樣一個地步!我們要覺悟。我們雖然沒有那一張法卷,我們真正傳釋迦牟尼佛的法。但是傳法的人難找!這一樁事情自古以來就如是。所謂是學生想求一個好老師,難!一個好老師要找一個傳法的學生,更難,到哪裡去找?這個事情古人所謂是可遇不可求,宿世因緣,那不是一生的,宿世因緣。

  佛法傳承裡面,最重要是真修。講經這個事情容易,不難。你們跟我學,我們辦培訓班,我教你們講經,一個月就會了。我過去跟李老師學講經,跟諸位說,我是一個星期學會的。有什麼難?難在悟入,難在行證,這個難,這才是真正傳法弟子。你有行證才真正能夠開悟,能夠契入佛境界。佛境界是經典的境界,你才能契入。

  所以,「十方世界音聲之中,最為第一」,這句話了不起,實實在在天上人間一切諸法,跟佛法比,那是沒有法子相比的。這是我們要能夠認識清楚的。如何把它呈現給一切大眾之中?這個呈現就是自己做出樣子給社會大眾看。你自己真修,就有悟入,你有悟入就成就辯才,有威儀、有辯才,這是佛的形象。威儀,令人見了你肅然起敬,不管是何等人物。今天講上至總統、部長,在古時候講國王、大臣,下至平民乞丐,佛法是平等的。見到你的人對你都肅然起敬,提出一些疑難你都能解答,都能叫他滿意,你能夠解決疑難,這是智慧,威儀是德行。你不認真修怎麼行?

  依什麼修?出家人,我把標準降得很低,依《沙彌律儀》,沙彌十戒二十四條威儀,你要學、要鍊、要做到,那麼你跟大眾相處,自自然然大眾尊敬你。這不是做作,不是勉強,不是我們要求,自自然然的。唯有依教奉行才能夠深入經藏,你才有智慧能解答一切眾生的疑難雜症,你才應付得了,成就辯才。

  如果你說我沒有信心,我業障很重,沒有信心。佛在經教裡頭都跟我們說過,你本來具足如來智慧德相,就是因為你自己喪失了信心,你迷失了自性。佛教導我們、幫助我們恢復信心,只要你肯依照他講的方法去做,你的信心就會恢復了。你不依照他的方法做,對他有懷疑,日常生活當中還是自己煩惱習氣做主,那當然沒有信心,佛法真實的利益你得不到。

  淨宗往生,古大德講三資糧,三個條件;這三個條件是信、願、行,缺一條都不行,這三條要具足。如何建立信心?怎樣堅固自己的大願?如何依教奉行?所以要想學佛,從哪裡學?不能離開課本,還是要從經教裡頭學;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深入經藏,你必須把你的障礙除掉。

  我們很想深入,就是入不進去,什麼原因?有障礙。這個障礙,我常講的十六個字: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你有這個東西就沒有法子了,想精進也進不了。這個東西害了你,害死你,害慘了你,生生世世受這個害,你還不肯捨棄,那真是愚痴到所以然處!過去不知道這個東西害我,跟它交了好朋友,上了它大當;現在知道它害我,趕緊躲開它,不能再跟它打交道了,你才有救,你才能夠入佛境界。

  再看下面一段,第二段「樹利生」。這個裡面也有三個小段,我們一段一段的來看:

  有眾生。睹菩提樹。聞聲。嗅香。嘗其果味。觸其光影。念樹功德。皆得六根清徹。無諸惱患。】

  這個利益不可思議。『菩提樹』在哪裡?你去找。現在交通方便,你們可以組團到印度去朝聖,看看釋迦牟尼佛當年證道的菩提樹下。那菩提樹現在還在,印度人叫貝多羅樹,因為佛在這個樹下證果的,所以我們稱它作菩提樹。你去到菩提樹下看看,聽聽這個樹的聲音,嗅嗅香,看看你能不能得『六根清徹,無諸惱患』。過去行,現在為什麼不行?現在變質了,不是它沒有功效,它現在變質了。也就是依報隨著正報轉,現在人心不善,所以菩提樹也不靈了。

  真正的菩提樹,跟諸位說是我們這個身體。你看看《壇經》裡面所說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神秀大師講的。菩提,覺!我們就自己這個身體,樹立大徹大悟的形象,這個身就是整個佛法的代表。佛法在哪裡?佛法在這個身,在這個形狀上。果然塑造自己成佛法的形象,佛法裡面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就在這個形象裡頭。這個形象不但人間一切人看到你肅然起敬,天神看到你也肅然起敬。為什麼?這經上常講的天人師。出家的比丘就是天人師。你能不能做天人師?你的德行、你的智慧一定要達到這個水平。

  所以『睹』是他看見、聽到你教誨的音聲,一切時一切處;不一定是在講臺上的講演是教學,私下談話都是教學,決定沒有廢話。聽到你說法的音聲。香,那是真的,不是假的,你真有德行、有智慧,身上放香。我們現在人講的什麼?現在人講氣氛,外國人講磁場,你的氣氛磁場跟一般人不一樣,確確實實在那裡有很明顯的感受。

  我初學佛的時候,親近章嘉大師,章嘉大師那個磁場攝受了我,讓我什麼?只要有空閒的時間,我一定會去找他。一句話不說,我就在他的旁邊坐坐,都感覺到渾身舒服,他的磁場攝受。看到他那個樣子,實在講他送我的照片,平常他就是那個樣子,行住坐臥,佛經上講的「常在定中」,他真的常在定中。言語非常簡單,音聲洪亮,讓你聽了他的話永遠都不會忘記。這個還是佛度有緣人,因為他地位太高了,很多人不敢接近他,把機會錯過了。我們初學佛,也不知道天高地厚,所以就這麼去撞上了。遇到之後,章嘉大師非常慈悲,對於我們晚輩後學愛護。我認識他的時候,他大概六十一歲,我二十六歲,把我看作小朋友看待。

  『嘗其果味』,這個「果」就是他自己修學的成果,你親近他的時候,肯定受他的影響。如果接受他的教誨,那你得的利益就更大了。他教你的東西,都是他自己一生當中修學的成就。這樣的老師,教人決定沒有絲毫保留,和盤托出。

  『光影』是講他的影響,他的聲譽影響的範圍廣。現在我們利用這些高科技的技術,那「光影」就更好講了。我們在那裡講經,網路同時傳出去,在世界其他國家地區打開我們的網址,他在螢光幕上不就看到光影嗎?所以光影遍布在全球。還是有緣人,有緣人他才收看,沒有緣的人他不收。你收看的時候,你就「觸其光影」了。

  『念樹功德』,這是你修學真的有成就、有收穫了。「功」是平素修學的功夫,「德」是它的成果,所以「功德」這兩個字我們要認識清楚,不能錯會了。功德一定要自己修,別人的功德沒有辦法給你。一般在佛法具體的來講,功德是戒定慧三學。我持戒的功夫沒有辦法給你,我的定功沒辦法傳給你,我的智慧也沒有辦法傳給你。不像福德,福德,我有福你可以享受,我有財富可以分一點給你享,我有房屋我可以送給你,你可以能接受,福德。福德可以給人,功德不能給人。功德一定是自己修自己享受,不修的人享受不到,給他他也沒有辦法,他也接受不了。功德跟福德要辨別清楚。但是功德裡面一定有福德,福德裡頭沒有功德。現在世間人修福德的人多,修功德的人很少,那我們要帶頭,要認真修功德。

  修功德一定從持戒下手。你所得到的,這是利益,『六根清徹,無諸惱患』,這兩句話就是煩惱輕,智慧長。這裡面有真正的受用,無比殊勝的受用。一般社會人他們希求的追逐的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享受,我在前面說得很明白,如果他命裡有,他會得到。他雖然得到了,惱患很多;他煩惱多、憂患多,仔細去觀察,得不償失。也就是說他所付出的太多,他得到的太少,不成比例。辛苦一輩子,到死了還不曉得這一生當中,為誰辛苦為誰忙,他都不知道。人迷惑到這種程度,這真正可憐!唯有求覺悟的人,一生當中,把這個當作我一生當中第一樁大事,我追求的目標,求覺正淨,那你所得到的是六根清淨。「徹」是最高的清淨,「無諸惱患」,你的煩惱習氣漸漸斷掉了。

  底下一段,這是說成就。前面這是講修行,我們怎樣學佛,怎樣把自己變成菩提樹。也就是說把自己塑造成佛菩薩的形象,讓佛菩薩的形象活生生的呈現在社會大眾的面前,那真的「身是菩提樹」了。

  不退轉。至成佛道。】

  『不退轉』不是個容易事情。佛法裡面講三不退,第一個是位不退,第二個是行不退,第三個是念不退,一個層次比一個層次高。到什麼時候你證得了位不退?小乘證得須陀洹果,大乘證得初信位的菩薩,你的地位確定了,你不會再退到凡夫位;換句話說,雖然你的煩惱沒斷,你的習氣還存在,你決定不墮三惡道,保證的。所以小乘須陀洹,什麼條件才證得這個地位?佛講的,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斷掉了,你才證得這個地位。

  什麼叫見惑?見是見解,惑是迷惑。換句話說,錯誤的見解,我們再說白一點,錯誤的看法。你對於世間、對於出世間、對於一切人事物,你看錯了。這個問題要是解決了,你所看的完全沒有錯誤,決定是正確的,你才能證須陀洹的果位,在大乘你才是一個初信位的菩薩。這個地位,《金剛經》上已經跟我們說明了,「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個時候就證得了。

  所以頭一關,「我」,有我,你就不能入門。所以,我們常常勸勉同學,一定要把自私自利放下,要學諸佛菩薩無我。無我難,先從哪裡做起?先從「無我所」,這都是佛教名詞。「我所」是什麼?我所有的,我所有的財富。出家人:我所有的道場。糟糕了,你所有的。先把「我所有的」斷掉,然後再斷「我」,這就比較容易。我跟我所斷掉了,你才能夠證須陀洹果,你才能夠得到位不退,這個時候叫聖人,小聖。剛剛證得小聖的位次,絕對不會再退轉做凡夫,這個道理要懂。如果我們在這一生當中,你真正用功努力證得這個位次,那你念佛往生就不在凡聖同居土。在哪裡?方便有餘土,升了一級。我、我所沒有斷的時候,生凡聖同居土。

  所以方便有餘土去往生的功夫的人,他斷證的功夫至少跟須陀洹相等,這個道理我們要懂。我在上個星期到臺灣去了一趟,去了三天,簡豐文居士給我說了個笑話,他說有人問他:現在這個世界上這樣亂,人生活過得這麼苦,這個動亂的根源是什麼?他就說(他說得很好):我、我所,這是根源。聽話的人聽錯了,聽到什麼?握握手。握握手這麼嚴重?用臺語說這是握手,握握手這麼嚴重?我們要牢牢的記住,換句話說,這個我、我所要淡化,一定要淡化,不要在這上面過分的執著,最好遠離,這是真正聰明智慧,遠離。

  所以我這一生,我為什麼那樣感激韓館長?我們相處這三十年,她真正幫助我的,就是逼著我不能不放下。人家供養的錢、紅包,拿來!統統拿去,我想貪財都貪不到,全歸她!名聞利養她統統都要,全歸她,所以我就樂得自在,什麼也不要管,專門在經教上。這是非常好的增上緣,那是菩薩來幫助我。沒有這樣一個人,天天找麻煩、天天折磨你,業障消不掉;你想貪,不准你貪,想做什麼一概都不准。所以,華藏圖書館她當家作主,我說話沒用處,不算數的。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增上緣,讓我把全部的精神、時間都用在經教上。這一點她真的做到了,讓我這三十年當中講經不中斷,這是她對我最大的幫助。

  我能夠深入經藏,能夠契入經教,這是她的幫助,是她給我的。沒有這樣的環境,煩惱習氣總會起現行,很不容易斷掉。所以許許多多人說韓館長好厲害,師父真是一點自由都沒有,什麼都得不到。不知道我成就了佛法,我得到的是無比殊勝的利益。所以我把我的經驗貢獻給同學們做參考。韓館長也是菩薩再來,作斯示現,她來表演的,教導現前世間這些眾生,你們的病根在哪裡?你們為什麼不能突破?表演一招給你看。你如果看懂了,你能夠下定決心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錢,一心在經教上,你就成就了。你還是要放不下,還要搞名聞利養,錯了!完全錯了。

  所以不退轉,須陀洹是位不退。菩薩行不退,絕對不會退到小乘,這叫行不退。法身菩薩、圓初住以上叫念不退。他的念、他的心就是像一切種智,就是究竟圓滿的智慧,他的目標就是一個方向,他絕對不會退轉。所以,念不退是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菩薩;行不退是菩薩,超過聲聞緣覺。我們要認真努力來學習,一直到成佛道。

  所以,大乘經裡面常常講的,真正到不退轉是八地,八地叫不動地。換句話說,七地菩薩遇到了不善的緣還會退轉。但是他退有個底線,他絕對不會退出圓教初住以下,他的底線在圓教初住。所以,進進退退時間就長了,修行要三大阿僧祇劫。如果真正要是這三種不退你都得到了,那麼你修行成無上道,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需要多少時間?你這一生當中就圓滿做到了,不必要等來生。有證明,《華嚴經》上善財童子一生成佛,這是很好的例子,他圓證三不退,一生!

  《法華經》上龍女八歲成佛,更不可思議了。你們想想看,龍是畜生,不是人道,畜生道;八歲,沒有成年,一生證得圓滿佛果。什麼原因?不退轉。那要怎樣學,在我們一生當中學到三種不退。這個都在《華嚴經》上,你要從《華嚴經》裡面去學。所以,《華嚴經》雖然講的時間很長,值得,很值得。真正學會之後,便宜可佔大了。我們就是學得不到家,沒關係,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也能夠在這一生當中證得西方世界的實報莊嚴土的上品往生,這是有把握可以能夠拿到的。好,今天時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