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三百四十三頁倒數第三行:
『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請看念老的註解。「庶者,凡庶。類者,品類。又庶者眾也,庶類指眾生也」。經上說的庶類,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大眾。「不請之友者,《會疏》云:眾生背覺」,違背覺性,「沉迷漂流,生盲無目」,生盲就是出生下來眼睛就瞎了,叫生盲,他看不見,「無希出心」,沒有希望出離六道輪迴的這個念頭。這個都是說的庶類。「菩薩愍之」,菩薩大慈大悲,「無疲厭念」,在六道、在十法界普度眾生。有些經論上我們看到,菩薩所度的這些眾生都是有緣眾生,佛不度無緣眾生,緣在哪一邊?在眾生,不在菩薩。什麼叫無緣?眾生不接受,跟菩薩就無緣。所以緣不在菩薩那一邊,在眾生這一邊。
菩薩度眾生永遠沒有疲勞、沒有厭倦,不疲不厭,這是菩薩。眾生迷惑顛倒,沒有智慧辨別,不認識菩薩,菩薩示現,他看不出來,菩薩說法,他聽不懂。開經偈上說「願解如來真實義」,雖然有這個願,他沒有智,往往把菩薩所講的意思誤會了。在末法時期這樣的人多,幾個人能懂得菩薩的意思?為什麼?菩薩所說都是從自性流出來的,眾生用妄心、用八識五十一心所,永遠不能夠理解。縱然世間聰明才智,似乎是理解了,還是把菩薩的意思講錯了,這什麼人?我們稱為專家學者。世間大智慧、大福德之人尚且不免,何況一般人?這是什麼原因?真跟妄不相應,真與真相應,妄跟妄相應。
諸佛菩薩表演是從自性、真心裡流出來,眾生要用真心就能接受,這叫有緣人,眾生要用真心。什麼是真心?真誠心,真誠裡面沒有疑惑、沒有顧慮,真誠是真心,沒有妄念,沒有妄想、沒有雜念,要用這樣的心。還要用清淨心、用恭敬心,能看得懂佛菩薩的做法,就是表演給我們看的,能看得懂、能聽得懂。所以願解如來真實義,不容易!
古時候人用真心的多,什麼是真心?簡單的說,五倫的心是真心,五常的心是真心,這從總的來講。五倫不是假的,父子有親,特別是小孩在嬰兒的時代,出生不滿一歲,父母對他用真心,沒有任何條件;小孩對父母也是真心,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笑他完全接受,藏在他阿賴耶識,就是八識裡面種子之中。所以教小孩重要,最重要是紮根教育,五倫、五常就是屬於紮根教育。與倫常相應的,讓小孩看到、聽到、接觸到,他學會了,與倫常相違背的,決定不能讓他看到,不能讓他聽到,不能讓他接觸到。要看多久?一般是三年,三年就是一千天。這樣教法,三歲的小孩就有能力辨別是非、辨別善惡、辨別邪正,他有能力辨別。不正的、不善的他會排斥,他不喜歡接受;是善的、是正的,與倫常完全相應的,他歡喜、他接受。古諺語所謂的三歲看八十,這樣的根紮得好,到八十歲,就是一直到老他都不會動搖、不會改變,根紮得深。我們現在,不要說社會一般人,我們說佛門弟子,無論在家出家,為什麼不能成就?因為我們沒有紮這個根。
古時候,一般家庭教育統統都有,古時候有祠堂,你到祠堂去看看家譜,家譜裡面就有家規、有家訓。這一個家族,從老到小人人都必須遵守的,這祖宗的教誨,不能違背,違背是大不孝。現在沒有了,祠堂沒有了,家譜也沒有了,沒有祠堂、沒有家譜,人對家沒有感情,他不愛這個家。如果知道家庭的歷史源遠流長,從幾千年一代一代記錄下來到我自己身,你統統能看到,你對於家就產生愛護的心,倫常道德是從這裡紮根的。所以中國人,一生最大的事情是祭祖,沒有比這個更大,沒有比這個更重要。諸位想一想,遠古老祖宗我們念念還不忘,眼前的父母、祖父母哪有不孝順的道理?所以《論語》上夫子說「慎終追遠」,祭祖就是追遠,追念過去的老祖宗,「民德歸厚」,老百姓的德行、社會風氣就會厚道。
於是讓我們想起,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這麼大的族群、這麼大的國家,立足在東亞五千年而不滅,什麼原因?就靠這個教育。這個教育一旦被毀滅,我們五千年的文化也會在這個地球上消失掉,那真是民族的罪人,怎麼對得起祖宗?祖宗念念想著後代的子孫,想到千年萬世,這一分的親愛之情多麼濃厚。可是如果不教他不知道,父母有責任,父母是兒女第一任的老師。中國古人所說的「作之親」,你是他的父母親,「作之君」,你時時刻刻做榜樣給他看,君是領導人,身教。《弟子規》是不是給小孩教他念的?不是,他剛剛出世他怎麼會念?那怎麼教他?《弟子規》是他的父母對他的祖父母,把《弟子規》在家裡頭做出來,讓他的嬰兒看到,他就學會了。雖然他不會講話,他也不會走路,但是他睜開眼睛會看,他耳朵會聽,他統統學會了。這叫紮根教育,這叫胎教,中國人懂得,中國人把這種教學的理念、方法世世代代承傳下去。我們把這種教育疏忽了大概有兩百年,今天社會的動亂不是沒有原因。中國人影響全世界,換句話說,中國要是好了,全世界都好;中國要是滅亡了,全世界都遭殃,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今天要拯救中國,從哪裡做起?從我自己做起,人人有這個自覺。怎麼做起?把老祖宗的教誨找回來,好好去研究,認真去奉行。總的來說,老祖宗對我們的教誨,總綱領、總原則就是四科,四個科目,第一個是五倫,第二個是五常,第三個是四維,第四個是八德。我們講堂書櫥裡頭有一套《四庫全書》,《四庫全書》說什麼?就是這四個綱領,講倫理、講道德,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就講這個。與這個不相應的不能收入《四庫》,這是國家審定的,中國傳統文化的標準。
這部書太大了,一千五百冊,什麼人能讀?從哪裡讀起?唐太宗編了個精華篇,非常難得,把四庫裡精華統統抄錄下來,成一本書,叫《群書治要》。他只做了一半,從三皇五帝到晉朝,他前面一個朝代,二千五百年。國寶,大唐盛世就靠這個東西指導,帝王、大臣、文武百官人人都要遵守、都要奉行,用老祖宗的教誨來治國平天下。現在這部書我們找到了,我們大量的翻印流通,馬來西亞有些同學把它翻成英語,好!這是四庫精華篇。可惜不完整,為什麼?唐宋元明清這一千多年的不在裡頭。所以我時常提醒大家,我年歲老了,沒有這個能力了,希望年輕人要記住,什麼是世間第一等大事、第一等好事?那就是能把《群書治要》的續篇寫出來,從唐宋元明清那些學者專家這些典籍裡面把它抄下來,讓《四庫全書》菁華錄有個完整篇。這個功德無量無邊,這是世間頭等大事,第一好事,沒有比這更好。全書分量太大了,沒有人能讀,精華篇是人人都要讀的,人人都需要。做不到,放在心上,掛在口邊,勸導別人,也許他能做到。所以我們要提醒他,這就是我們自己的使命,我們做宣傳工作。
佛菩薩慈悲,對於眾生迷惑的時候,什麼禮節都不講了。他要是明白人,讀過詩書的人,他不守這個規矩,可以責備他,他沒有學過,就應當要原諒他。古禮,對人、對事、對物無不講求恭敬,《禮記》你一展開,「曲禮曰,毋不敬」,沒有不恭敬的。你看看,禮是什麼?敬。現在人,現在人不知道恭敬,不知道尊重人,不知道尊重事,不知道尊重萬物,禮沒有了;在佛法,戒沒有了,戒的作用跟禮完全相同,儒有禮,佛有戒,道有因果。這都是端正社會的標準,做人,善人、好人標準是什麼?這就是標準,不違背禮,不違背戒,不違背因果,這個人是好人。好人一定有好的果報,好人行好事沒有得到好的果報,那是什麼原因?過去生中造的惡太多,前世造的這個因,這一世變成果報,是這麼個原因,不善的業顯出來的果報。這一生做了好事,那好事在,這一生所造的因,來生形成果報,來生就享受到了。因果報應絲毫不爽,這個道理一定要懂,然後我們才會非常認真斷惡修善,這個一點都不含糊。
學了佛之後,我們知道,最殊勝的果報是什麼?是念佛求生淨土。這是阿彌陀佛跟十方諸佛如來無盡的慈悲,為一切眾生開這樣無比殊勝的法門,幫助我們,即使我們造了五逆十惡,這個法門可以救我們。這次我們開戒學班,有些同學來告訴我,他說以前不知道,現在聽了這個課程,知道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無不是罪,有很多人嚇壞了。怎麼辦?你造的這個因,後面的果報三途地獄,你能避免嗎?不可能,已經在阿賴耶識裡結成種子,這個種子永遠不壞,來生後世遇到緣,果報就現前。你要是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真的害怕了,佛門裡頭有一法,只有這一法,沒有第二法,這一法是什麼?念佛這一法可以救你。
我們看來佛三聖,其中有海賢的母親,你看這三個人走,走得多麼自在、多麼瀟灑。他們到哪裡去了?他們到極樂世界去了。一生,沒念過書,不認識字,就會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行了,就這一句阿彌陀佛,問題全解決了。慈雲灌頂法師,清朝乾隆時代的人,我們佛門的大德,著作非常豐富,我知道的就有四十多種,還有我不知道的,《卍續藏》裡面收了二十多種,不到三十種。我看過他的《大勢至菩薩圓通章疏鈔》、《觀無量壽經直指》,這兩部東西我從前講過,就用他的註解。在《觀經直指》裡面說,你做的重罪不通懺悔,無有法子懺悔,所有的經教、懺儀都失效了,對你造的這個罪它都失效、都不靈了。這個時候,他說還有一門可以救你,這一門是什麼?就是念佛,這一句阿彌陀佛能救你。
夏蓮居老居士在《淨修捷要》裡頭說得好,「六字統攝萬法」,萬法,世出世間一切法,這六個字總攝了,這一句佛號,「一門即是普門」,普門是觀世音菩薩代表的。下面蓮老說,「全事即理,全妄歸真,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廣學原為深入」,我們今天廣學不是深入,入得很淺,古人廣學原為深入,目標不一樣,理念不相同,「專修即是總持」。現在人所犯的毛病,廣學多聞,入得很淺,不深,學得很散很雜,把頭腦都學亂了,他不是總持。淨宗貴的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不夾雜。古大德常常教我們,這個法門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你能守住這個原則,就跟來佛三聖一樣,果報不可思議。海慶走得多自在,海賢的母親,人家是怎麼走的?海賢老和尚自己,不需要人助念,他自己曉得幾分幾秒走,不告訴人,自己念佛往生。念佛從來不敲引磬的,往生這天,自己敲著引磬走了。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圓滿成就,成佛了。生到極樂世界,即使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作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高,法身菩薩。一生到那裡就是法身菩薩,為什麼?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功德加持你,讓你的智慧、德能、相好、神通跟阿彌陀佛差不多,達到像阿彌陀佛那樣的成就。沒有人相信,難信之法。
讓我們想到現在,最近我們看到一本書,日本人寫的,湯恩比博士的中國觀,他對中國的看法,總結是什麼?未來屬於中國。這也是難信之法,跟我們淨土法門一樣,誰相信?我兩次訪問英國,我向英國人請教,你們相不相信?我說話是在劍橋大學、在倫敦大學,這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名校,跟他們學漢學的同學、教授們交流。我提出這問題,他們不答覆我,對著我笑,笑咪咪的。不回答我,我翻過來問,難道湯恩比的話說錯了嗎?他們也不敢說話。最後逼著我說話,我一個人說,我說如果你們把這個問題來問我,我會肯定答覆你,我沒有絲毫懷疑,湯恩比說的話是真話,他沒有說錯,他說的是真的。那你們為什麼不敢答覆?你們對於湯恩比所說的懷疑;為什麼不敢否認?湯恩比的名氣太大了,不敢批評他。
中國東西這麼好,為什麼中國人自己不要,還到西方來求學?這就讓人懷疑,我說不但你懷疑,我也懷疑。為什麼湯恩比說得那麼堅定,他一點懷疑都沒有?他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的歷史太清楚了,中國為什麼演變成這個樣子他一清二楚。當時有人問他,你怎麼會有這樣的信心?他告訴別人,你要知道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這世界上沒有的。五千年歷史都記載在文字上,《四庫》裡頭的史部,經史子集。中國人這個路走不通的時候,他一回頭找老祖宗,他就是世界第一。這話是真話,一點都不假。中國真的遇到困難了,現在怎麼樣?習主席領導大家找老祖宗,他提倡傳統文化,只要提倡傳統文化,中國就是世界第一。你要明白這個你就會相信了,你就不會懷疑,中國傳統文化不但能救中國,而且能救全世界。
這個世界上還是有真正聰明智慧的人,他們已經在起步了。上個月,那算前個月了,八月底,我在香港,聽到有人告訴我,英國幼兒園、小學、中學都學中國文字,這是政府的政策。有人就問他,為什麼要學中國文?他們教育部的官員就說,未來的世界,中文就像現在英文一樣,普遍全世界,你要不學就吃虧了。這英國人聰明。要學漢字,要學文言文,為什麼?中國的寶貝是用文言文寫出來的,你有這個能力直接去讀《四庫全書》,不要依靠翻譯。翻譯免不了有錯誤,你直接去讀它好。印度尼西亞七月就開始,向全國中小學校推動學習《弟子規》,他們將《弟子規》、將蔡老師的細講,都翻成印尼文,也就是馬來文。這個影響很大,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回教國家,他們有智慧,看得遠。
所以這都是菩薩行為,作眾生不請之友。菩薩大慈大悲,不疲不厭,常為不請之友,因為師道是尊嚴的,古人所謂「只聞來學,未聞往教」。現在有很多,富貴人家,請老師到家裡來教兒女,叫家教,中國歷史上沒有。怎麼可以隨隨便便把老師叫家裡來?這個對老師不恭敬。不敬,聖賢的學問你學不到,佛法更學不到,佛法要從恭敬當中學。你有恭敬心,老師教你;你沒有恭敬心,老師對你很客氣,不教你。為什麼?教你是白教,你不能吸收,你不能奉行,這老師不教。現在我們看這個時代,這些年輕人普遍的心浮氣躁,為什麼?他被人教壞了。誰教他?電視教他,網路教他。真的,從嬰兒教起,小孩一出生,睜開眼睛、豎起耳朵聽什麼?電視。電視裡面教他什麼?教他殺盜淫妄。從小根深蒂固,這個麻煩可大了,這個根紮得不好。所以縱然接觸聖賢教誨,很容易退失,禁不起外面境界財色名利、五欲七情的誘惑,誘惑的力量太大了!
聖道衰了,聖道沒有根,學聖、學賢表面上像個樣子,其實不是,跟海賢老和尚比就比出來了。海賢老和尚一生沒有怨恨過人,沒有說哪個人不是,也就是說一生沒有批評過人,你能做到嗎?人家供養他金戒指,手上戴一戴,讓送的人歡喜。他走了,金戒指就拿掉了。你看他多隨緣,他有沒有貪心?沒有。罵他、侮辱他,沒有瞋恚;對任何人,對冤枉他的人、對欺負他的人、對陷害他的人,都是一片慈悲。這是佛菩薩要求的學生,小風小浪就受不了,怎麼能學佛?怎麼能往生?
往生要嚴持戒律,你們嚴持戒律能往生嗎?嚴持戒律目的是什麼?你持戒得不到這個目的,你白持了。第一個恢復清淨心,《無量壽經》經題上有,清淨平等覺,持戒就是為這個。持戒能得到平等心,你看海賢老和尚得到了,他用什麼方法持戒?一句阿彌陀佛。戒律總的目標是斷惡修善,他心裡頭只有這句阿彌陀佛,除了阿彌陀佛什麼都沒有,就惡沒有了;那善中之善,沒有比這個更善的了,就是阿彌陀佛。念佛人善中之善,沒有惡,找不到惡,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他哪裡來的惡?起心動念是迷,分別執著是造業,業有善惡,善惡都是染業,都不是清淨的,清淨裡頭沒有善惡。平等裡頭不但沒有善惡,染淨都沒有,他沒有分別了。所以他比清淨高,清淨是阿羅漢,平等是菩薩,佛菩薩,覺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所以清淨跟平等是禪定,定就平等了,不動,「本無動搖」,惠能大師說的。
所以,菩薩真了不起,「常為不請之友,隨逐愛護」。隨逐哪些人?六道輪迴裡頭的眾生,我們墮落到哪一道,他跟到哪一道,跟我們現同類身。我們在人道他現人身,我們在畜生道他現畜生身,總是在一起,幫助我們覺悟,覺悟了就能出離輪迴。「故《涅槃》偈曰:世救要求然後得,如來不請而為歸。」世間,你要遇到災難你才知道求,求而後你能得到;佛菩薩,佛菩薩不必要,佛菩薩不請,你不要求他,他也來了,這還得了嗎?真正叫大慈大悲。「又不請之友,見《維摩經》曰」,《維摩經》裡頭說,「眾人不請,友而安之」。大眾沒有人來請你,沒有人請法,沒有人向你請教,你看佛菩薩什麼態度?友而安之。中國人講朋友,朋是同學,友是同志,同志比同學親得多了。他們的理想是一致的,目標、方向是一致的,這叫友,能建立大事業,跟同學不一樣。菩薩永遠是一切眾生的善友,善知識。
「肇公曰:真友不待請,譬慈母之趣嬰兒。」你還等他請嗎?朋友真有困難,你知道了,立刻伸出援手,幫助他解決問題。一個人在世間這一生,難得有一個真正知心的朋友。人生在世,有一、二個知己,值得安慰,一生沒有空過。我們希望有這麼一個朋友,我們要發心,給一切眾生做真友。這個緣也不是容易得到的,我這一生遇到了。中日戰爭的時代,我們這些學生很可憐,那個時候我十五、六歲,我一家四個人住四個地方,都非常遙遠。我十四歲就離開家,我弟弟更可憐,九歲離開家,就要自己照顧自己。所以我們在學校念書,學校是國家辦的,是免費的,不但免費,還管吃管住,流亡學生。這裡面的同學都是沒有家,有家也回不去,學校就是家,老師就是父母,同學就是兄弟姐妹,感情真的深厚。同學有了困難,大家自動的幫助,很難得。戰後這段時間,是太平,不是盛世,地球上局部的戰爭沒有停止過,大部分地區是安定的。年輕人沒有過過這個災難的苦日子,他不懂,不懂得親情的可貴;換句話說,他對父母、對親屬、對朋友那種真誠愛心生不起來。我們看到經上「不請之友」,感觸很深。
下面《淨影疏》裡面說,第一,「所化眾生無機感聖,名為不請」。他對於聖賢,這個聖賢是佛菩薩、善知識,他不知道,他沒有向他們求教的這個念頭,這叫不請。「菩薩強化為作因緣」,這個強是勉強,勉強來教化他,為作因緣,這就是機會,製造機會,「名友安之」。為眾生製造機會也要有緣、有條件,沒有條件不能成功。現在我們有了機會,肯不肯幹?肯幹,你是菩薩再來;不肯幹,你是凡夫,不能怪你。緣就是我們居住的這個小城圖文巴,圖文巴的居民各行各業,包括政府、宗教,大家有個共同的願望,我們努力把圖文巴建造成一個世界上多元文化和諧城市。這個共識不容易,到哪裡去找?找不到。大家有這麼一個念頭了,我們如何能把它促成,變成事實?這就要作不請之友。從哪裡做起?學佛的人知道,也有很多還不知道。那我要問你,極樂世界為什麼那麼美好?我們這個世界為什麼這麼混亂?經上有句話我們要牢牢的記住,阿彌陀佛「今現在說法」,就這句話,阿彌陀佛教化眾生沒有停止過。中國古人懂得,所以「學記」裡頭有句話說,「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建立一個國家,領導全國的群眾,什麼最重要?教學最重要。人是教得好的,人性本善。
佛菩薩的事業就是教化眾生,沒有別的,而且是義務的教學,不收學費。來學的學生不分國籍、不分種族、不分宗教信仰,只要你肯來,佛菩薩就教你。所以,佛法是多元文化的教學,佛菩薩是義務工作者,多元文化的義務工作者,名聞利養邊都不沾。給你講真的,沒有一句假話,只要你肯學,你一定得利益,這個利益不是地位、不是財富,是破迷開悟,後面真實的利益是離苦得樂。佛教導我們離究竟苦,究竟苦是什麼?六道輪迴,沒有離開六道輪迴不究竟;得究竟樂,究竟樂是極樂世界。怎麼去?叫無上的妙法,就是一句佛號,信願持名,蕅益大師告訴我們的。真正相信,沒有絲毫懷疑,真正求往生,六道輪迴太苦了,我受夠了,我不想再幹了。希望這一生當中像海賢和尚一樣,自己有把握,自己真正相信自己念佛,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往生,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這第一個,沒有能力感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來作不請之友,那就是你有這個條件,條件不成熟,找一個機緣把你信願帶起來。
第二,「所化眾生雖有道機,無其樂欲」,這個樂是愛好,他不喜歡、他不想,「不知求聖,名為不請。菩薩隨機而為強化,名友安之」。這兩類眾生的情況不一樣,第一類跟佛的緣很淺薄,不深,所以他對於佛沒有概念,這第一類的。第二類的是過去生中學過佛,阿賴耶識有種子,但是這個種子不強,沒有力量。這一條我們看到的人多,每一個學佛的人都是這第二類所說的。你能不能遇到佛法?能遇到,你看我們連淨宗都遇到了。淨宗裡最難得的,夏蓮居的會集本,真難得!我們上一代很多人不知道,哪裡曉得有這個本子?要不是律航法師帶了幾本,他從山東到台灣,帶了幾本送給李老師,李老師當時就交瑞成書局翻印流通,台灣才有人知道。但是數量太少了,我知道台中印過兩次,一次是原版照相印的,字大,另外一次重新排版印的,字很小。印過兩次,也不過就是二、三千冊而已,所以流通不廣,很多人沒見過。李老師往生之後,緣成熟了,很多同學來找我,希望流通這個本子,來找我講這個本子。我們第一次、好像第二次在美國、加拿大講的,第三次在台灣講的,前後講了十次。
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更晚,我好像是一九八四年,我在美國遇到的,那時候沒有見面,跟念老通電話。他把他手上這一套,僅有一套,帶到美國去的,這一套送給我了,我展開來一看無量歡喜。我打電話問他:你有沒有版權?他問我:你說這個話什麼意思?我說如果你有版權,我尊重你,我不能翻印;如果你沒有版權,我把它送到台灣,印一萬冊流通。他聽了很歡喜,沒有版權。要我給他寫一篇序文,封面給他題字,我們的緣從這結下來了。他住的時間不長,只有一個月就回去了。我也沒有多久,我就到北京去看他,到他家裡面去拜訪他,我們見了面非常歡喜。在海外講這個經的只我一個,在國內講這個經的只有他一個,我們兩個遇到了,非常難得。這個註解李老師沒看到,很可惜,老師往生了,如果老師還在,我一定會請李老師給他寫一篇序文。
這都是無比殊勝的緣分,我們能遇到,我們才萬緣放下,遇到這麼好的本子。佛門所有經論會集這是第一善本,為什麼?每一個字、每一句都是五種原譯本的經文,沒有改動一個字,忠於會集。其他的會集很多,宏琳法師舉了很多例子,但是都有幾個字改動了,這是佛門大德所不允許的,這個會集本避免這些過失。老居士會集花三年時間,又經過七年的時間做十次的修訂,成為善本。這本子裡頭你找一個缺陷你找不到,它沒有缺陷,它沒有過失。所以我能夠肯定,世尊往後末法九千年,九千年真正能得度的只有這部經。我這才萬緣放下,「法尚應捨」,《金剛經》上的話,「何況非法」,統統放下,一句佛號念到底。
我提倡的,一句佛號、一部經、一部註解,其他的不要了。那戒律很重要,對,沒錯,三聚淨戒就在這一句佛號裡頭,圓圓滿滿,你持戒的人還有過失,還有缺陷沒做到的,這一句阿彌陀佛統攝了,簡單扼要。海賢老和尚功夫不可思議,他確確實實證得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就是禪宗惠能大師所證得的明心見性,理一心明心見性。靠什麼?一句佛號,佛號功德不可思議。所以,海賢老和尚,這資料裡頭講的,嚴持戒律,就一句佛號,心裡頭一句佛號,除佛號之外沒有妄想、沒有雜念,這叫嚴持。菩薩有智慧、有善巧方便接引眾生,根機好的要幫助他、成就他,根機不好的要帶領他,幫助他紮根。這一生不能成就,來生後世遇到這個法門他會繼續修學;這一生不能成就,來生後世一定有機會成就,只是時間早晚不同。這都是慈悲到極處!
下面這一科,「護佛種性」。護法,護法首先要護自己,自己都沒有護好,你是不可能護佛的。護好自己就得認真修戒定慧,一定是因戒得定,諸位一定要曉得,你持戒,持戒的目的是什麼?得清淨心,清淨心就是定;得平等心,平等心是大定,菩薩的定,清淨心是聲聞、緣覺的定。如果持戒不能得定,那持戒造罪業,為什麼?分別、執著,看到不持戒的人毀謗、批評、責備。你教訓那個人,那個人是不是肯接受?如果不肯接受,他翻過來,算了,我不學了。你把這個人這一生學佛的緣分斷掉了,這叫斷人法身慧命,這個罪過是無間地獄。
真正持戒人,像海賢老和尚,沒有一個人不尊敬,為什麼?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所以他尊敬。眾生為什麼變這樣?他迷失了自性。他將來肯定會恢復自性,只是成佛有早晚,有人現在成佛,有人來生成佛,有人無量劫以後成佛,他終歸要成佛的。你怎麼可以輕慢他?你怎麼可以斥責他?他不像持戒的人,持戒的人柔和。釋迦牟尼佛持戒,諸佛菩薩都持戒,祖師大德也持戒,沒有一個犯戒的。起一個不善的念頭就犯戒了,起一個善的念頭也犯戒了,為什麼?真心裡頭沒有念頭,那是《梵網經.心地戒品》,這是戒律最高的,身心清淨。心是什麼?心是清淨平等覺,覺就是見性,見性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我們看經文:
【受持如來甚深法藏。護佛種性常使不絕。】
上面這一句,『受』是接受,『持』是保持,『如來甚深法藏』,「此有二解」,有兩種解釋。第一種,「《淨影疏》曰:明修勝解如來藏性,是如來甚深法藏。闇障既除,明現己心」,這就是明心,「故曰受持」。這個解釋高,以明心見性為受持甚深法藏,明心見性在淨土宗是理一心不亂。念佛人的功夫,首先得到的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什麼境界?一切時一切處,我們講二六時中,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一個雜念都沒有,這叫功夫成一片。他為什麼不是一心?一心是斷煩惱,他煩惱沒斷,煩惱習氣在,這一句佛號有力量,把煩惱習氣控制住了。像石頭壓草,這時候真有力量,它把煩惱壓住,不起作用,沒斷,這叫成片。這個境界在天台六即佛裡面叫「觀行即佛」。六即佛是理即佛,從理上講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從理上講的;從事上講,我們現在是迷惑顛倒,迷失自性,變成凡夫。凡夫有能力用一種方法讓自己的煩惱不起作用,五種見惑沒斷,五種思惑也沒斷,就是見思煩惱沒斷,但是伏住了,這也很難得。有這個功夫就決定得生淨土,念佛念到這種層次的人,阿彌陀佛都會來現身。有人看到佛,有人看到極樂世界,這是感,你的清淨心快現前了。佛慈悲,見佛、見極樂世界,你的信心增長,你不會再懷疑,真有,不是假有。
念到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就是見思煩惱斷了。見思煩惱斷了,這個境界等於阿羅漢,阿羅漢斷見思煩惱。所以這個階層的人,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生方便有餘土。方便有餘土裡頭是阿羅漢、辟支佛、三乘菩薩,這個三乘是別教十住、十行、十迴向,他們生方便土。再向上提升,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就是明心見性。不但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斷了,無明煩惱也破一分,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生實報莊嚴土。
諸位要記住,統統都是一句佛號,不需要用任何法門來幫助,就這一句佛號念到底。海賢大師為我們表這個法,告訴我們,祖祖相傳這個法是真的,不是假的,他實驗成功了。那他是什麼境界?我們細心看他的光碟,顯示出來給我們看,他是理一心不亂的境界,也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是這個境界。他跟阿彌陀佛往來很親切,很多次,不是三、五次。你看他臨走之前告訴幾個同修,這幾天阿彌陀佛又來找我,告訴我,就在這幾天我就要走了。臨終這幾天就見了很多次,至少三次。學佛九十二年,他這樣的稟性太難得了,這個人的稟性老實、聽話、真幹,他念佛的態度真誠、清淨、恭敬。具足這種條件,沒有一個不往生,而且往生的品位一定很高。
讓我們回頭想一想,諦閑老和尚的徒弟鍋漏匠,鍋漏匠也是不認識字,一生沒有念過一部經,沒有聽過一堂經,諦老只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也是告訴他一直念下去。他很乖,很聽話,念了三年,你看看,站著往生,還站了三天,等諦老和尚替他辦後事。站著往生不稀奇,往生之後還站三天,沒有過。這個決定不是假的,鍋漏匠給我們表演。鍋漏匠的境界我們判斷,最低的境界是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感應佛來接引他,佛來告訴他的信息,你的壽命還有多長,到壽命到的時候佛來接引。有一等聰明人,見到佛就跟佛要求,我還有那些壽命不要了,我現在就跟你走。佛很慈悲,都帶走了。所以我們在《高僧傳》看到、在《淨土聖賢錄》看到,許許多多念佛人都是三年走了,我相信這裡面大部分都是還有壽命不要了,提前到極樂世界去了。
海賢和尚我相信跟鍋漏匠比絕不遜色,他三年能不能往生?肯定能往生。為什麼不去?阿彌陀佛要他表法,他有任務。所以我也不相信他壽命那麼長,一般壽命我們估計應該是七、八十歲,他能夠活到一百一十二歲,為什麼?最後的任務就是表僧讚僧這個法。可能就是阿彌陀佛給他說,什麼時候你遇到這本書,表法圓滿,你就可以到極樂世界來了,佛來接引。所以他表這個法三天就走了,走得那麼自在。臨走的這一天,他是晚上走的,白天還工作了一天,在菜園裡拔草、澆水、整地,幹了一整天,晚上往生了。這一天他為什麼不休息休息?為什麼還那麼樣的認真,幹一天活?這是做榜樣給我們看,所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表這個法,認真負責。這是什麼?這是敬,敬事、敬物,對他的工作,我們常講敬業。他的業就是弘法利生,他的弘法是身教,不是言教,你在他起心動念、處事待人接物裡頭細心去觀察,《無量壽經》無論是理、無論是事,他統統做到了。
所以他那個碟,那是活的《無量壽經》,我稱它作是《無量壽經》的總結。我們看這個光碟要跟讀誦《無量壽經》一樣,一樣的恭敬、一樣的真誠,看了很有受用,遍遍都有受用。有同學看了幾百遍,告訴我永遠看不厭,為什麼?遍遍有悟處,看出門道出來了。我們要學他一心稱念,決定沒有懷疑,真有西方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信願持名,往生是真的不是假的。
這個心確實很不容易生出來,為什麼?煩惱習氣太重了。持戒,頭一個破見惑,證初果,你見惑破不了,初果得不到;初果得不到,你還是六道生死凡夫,這個不能不知道。所以末法九千年,包括我們現在,除了念佛求生淨土一門,沒有第二條路可走,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門門都要斷惑證真。你能不能把身見放下?知道身不是我,不再想這個身,不再貪戀這個身,不再為這個身造罪業,為這個身。第二個邊見,邊見是什麼?對立,二邊,有我就有人,人我是邊見;有真就有妄,真妄是邊見;有善就有惡,善惡是邊見;有凡就有聖,凡聖是邊見。邊見斷了之後是什麼境界?肯定遍法界虛空界跟我是一體,自性裡面的慈悲就生出來了。不容易!第三種成見,佛把它分成兩個,因上的成見叫戒取見,果上的成見叫見取見。成見是什麼?自以為是,不能跟別人合作,不能接受別人的意見,這成見。某人成見很深,只有人服從他,他不肯服從別人。最後一種邪見,所有一切錯誤的看法,都屬於邪見。不容易,誰能斷得了?
這五種錯誤的見惑斷乾淨了,你的本能恢復兩種神通,天眼通出現了,天耳通出現了。天眼通能夠叫你,至少你能看到欲界六層天,能看到十八層地獄,你有這個能力。初果須陀洹,大乘初信位的菩薩。我們自己想想,我這一生做不到。做不到,想離開六道輪迴那只有找阿彌陀佛,除這一法之外沒有第二個法能幫助你出離六道輪迴。淨土的殊勝,千經萬論,殊途同歸,《華嚴》到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楞嚴經》的二十五圓通,最後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觀音菩薩專對娑婆世界,大勢至菩薩那是專門對遍法界虛空界,他契一切眾生之機,觀音菩薩只契娑婆眾生之機,不一樣。
所以《淨影疏》裡說,「明」是明瞭,「修勝解如來藏性」,如來藏性就是理一心不亂,就是明心見性。我們是不是把這個當作目標?這個目標要是達到,是理一心,生實報莊嚴土,這位次高了,這是如來甚深法藏。「闇障既除,明現己心,故曰受持」,受持的意思很深,這是以明心見性為受持甚深法藏。
下面第二,說得好,聞佛名號就是受持甚深法藏,《甄解》說的,「即聞持三世一切如來法藏也,多聞歸一聞,一聞即是聞其名號」。「是以聞佛名號,為受持甚深法藏也,彌合淨宗」。這說得太好了,不是過來人說不出這個話來,說絕了。多聞歸一聞,多門歸一門,八萬四千法門歸一門,持名念佛;無量法門歸一門,這一門專修淨土,求生西方。這是什麼人?第一等智慧的人,他相信,他選擇這個,第一等大福報的人,念念不離彌陀。像老和尚一樣,生活當中念佛,穿衣吃飯佛號不間斷,工作不礙念佛,待人接物,心裡統統是這一句佛號,一句接一句,一生未嘗丟失。一切時、一切處沒有把這句佛號忘記,沒有把這句佛號間斷,這是海賢老和尚,我們應當要向他學習。他的表法,阿彌陀佛慈悲,慈悲到極處,讓他做榜樣給我們看。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