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三百零四頁第三行,從第一句看起:
「當知欲不離佛,須以念佛為因。如《華嚴》十地,始終不離念佛」。這些話都是彭際清居士所說的,這個一段。彭際清居士,我們同學發心把他的資料查出來了,確實是貴族,家世非常顯赫。他十八歲考中進士,他的父親、祖父都是狀元及第,父親做過乾隆皇帝的兵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長。雖然很年輕考取了功名,家庭環境好,生活沒有憂愁,所以他一生沒做官。學佛、學儒、學道,真正成為一代通家,最後念佛往生淨土,《往生傳》裡頭有他。他給《無量壽經》做了個註解,叫《起信論》,《無量壽經起信論》他作的,稀有難得。這幾句話說得非常好,告訴我們,我們想親近佛陀,親近佛陀福慧雙修,成就快,不會退轉,不會受到外面境界干擾。我們今天業障太重,為什麼?從早到晚時時刻刻都受外境干擾,身心不安,這樣念佛,這樣學佛,不能往生,不能成就,只是跟佛法結個緣而已,其他都談不上。
學佛、學中國傳統文化,先決的條件是什麼?也就是說,你具備什麼樣的條件你才有資格學習?條件就是放下欲望,放下貪瞋痴慢疑,你能夠學傳統文化;放下見思煩惱,你能夠學佛。這個東西放不下,它障礙你,佛菩薩來教你你也學不會,你也聽不懂,入不了境界。我初學佛的時候,知道佛法的殊勝,方老師給我介紹的。我見章嘉大師,我向他老人家請教,我說佛法的好、功德利益,我略知幾分,佛門裡面有沒有方法讓我們很快能契入境界?我的問題提出來,大師看著我,我也等著他回答。他沒說話,看我看了半個小時,我也看他,好像是禪堂裡頭入定。半個鐘點以後他才說,說一個字,有。我問他有沒有方法?答覆我有,我等了半個鐘點,等到了一個字。我精神振奮起來,他老人家不說了。這又等了六、七分鐘,告訴我,「看得破,放得下」,六個字。我聽到這兩句,話很淺顯,意思深妙,不能體會。可是我的頭腦轉得快,我立刻向他請教,從哪裡下手?他告訴我從布施。
為什麼我提出這個問題,他這麼容易答覆我,還要等半個小時,原因在哪裡?我們年輕,心浮氣躁,在這種心態之下不能受教,給你講了,耳邊風,你沒聽進去。所以老師看著學生,必須讓學生整個浮躁的氣統統放下,心平氣和才能接受教誨。半個鐘點,我們浮躁氣下來了,心定了,他說了個有。我們聽到這個有,精神頭又來了,那是什麼?浮躁。必須等你這個浮躁再往下降下去才給你說,多難!現在這個世界,要找一個心地清淨、真誠、恭敬的,一個也找不到。換句話說,老師說話的對象沒有,不是不願意說,沒人會聽。這是聖賢教育跟一般學校教育不一樣,心浮氣躁,接受學校裡面的教育沒問題,聖賢教育不行。中國傳統的東西,儒釋道都不行,都講求要清淨心,心愈清淨愈好。這就是現在人學佛學了一輩子,還是心浮氣躁,換句話說,一句佛法他也沒有學到。譬如說這一句阿彌陀佛,他學到沒有?沒有。這一句佛號他真學到了,會開悟,會明心見性,往生有絕對把握。像海賢老和尚一樣不需要人助念,助念並不可靠,說走就走了。
來佛寺這個小廟,海慶、海賢跟海賢的媽媽都是這麼自在走的。他的媽媽走的時候八十六歲,最早走的。走之前親自包餃子,囑咐海賢老和尚,那個時候海賢五十七歲,囑咐他把他妹妹找來,姪女兒找來,一家團圓。吃完飯之後,她在椅子上一坐,腿盤起來,大聲的告訴大家「我走了」,就真走了。你看多自在,說走就走。那個時候環境條件很困難,海賢和尚念了三天三夜佛迴向給媽媽,用一口薄板棺材給她埋葬了。心裡總是不安,對不起母親。八年之後環境好了,他就想到要給他母親改葬,豎碑。把母親墳墓挖開,打開棺材,棺材裡頭沒有人,空的,只有幾顆釘棺材的釘子在裡頭,人不見了。
中國過去有個例子,達摩祖師,下葬下去之後,過了幾個月,有人說他們在西域跟達摩祖師見了面,看到達摩祖師一個腳赤腳,一隻腳穿了個草鞋,有說有笑。人家聽了不相信,達摩墳墓在此地,他已經過世好幾個月了,哪有這種事情?他看到那個日期也就是達摩祖師下葬的時候。大家不相信,把墳墓挖開來看,挖開來果然沒錯,棺材裡頭沒有人,只有一隻草鞋。證明他說的是正確的,他看到的達摩祖師,一隻腳穿草鞋,一隻腳赤腳,棺材裡頭有一隻草鞋,證明他說得沒錯。所以海賢老和尚的母親是不是菩薩再來,遊戲神通?凡夫不敢隨便說。所以我們稱來佛寺三聖,他母親絕對不是凡人,走了以後留下這個瑞相讓我們看到。
所以親近佛陀是人生第一樁大事,福慧雙修,成佛快速。怎樣才能夠親近佛陀?這個地方告訴我們,須以念佛為因。心裡頭常常有佛,心裡面沒有離開佛,你跟佛愈來愈接近。這個佛不是一般的佛,是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首先你要肯定他真有,不能有絲毫懷疑。我們生在這個時代,這個時節因緣稀有難逢,我們遇到海賢法師,他給我們表法,他替我們做證明,證明西方極樂世界真有,證明真的有阿彌陀佛,他跟阿彌陀佛多次見面。他念佛念了九十二年,沒有中斷過,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就念;工作念佛,生活念佛,待人接物都念佛,佛號不中斷。在這個之前我見到一個人,我的老師章嘉大師。他持咒,金剛持,就是你看到他口在動,沒有聲音,這叫金剛持。無論在什麼地方,無論在什麼時候,你看到章嘉大師,他嘴裡頭在動,他默念。我一生只看到這麼一個人,沒有看到第二個人。應當學,海賢亦如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不念佛怎麼能成佛?
下面,彭居士舉個例子,如《華嚴》十地,始終不離念佛,始是初地,終是十地;也就是說,十地菩薩從他證得初地之後,一地一地往上升,到最後法雲地菩薩,沒有離開念佛。跟海賢老和尚一樣,跟章嘉大師一樣。到這個地方都是彭居士說的,下面這是黃念老講的。「按彭氏之說,菩薩度生,須有方便。最勝方便,是教人念佛。念佛生佛國,見佛聞法,終不離佛,故能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彭氏之論,深得經旨」。旨是宗旨,這部經最主要的修學的綱領,就是念佛,彭際清居士抓到了。我們曉得他自己肯定是修這個法門,肯定是佛號不離心,心裡有佛。這是有大成就的人,住世不長,他往生的時候才五十多歲,就走了,功德圓滿了,著作非常豐富。所以我們應當要學,不要有妄念,我們的妄念實在太多,雜念太多,你一定要知道,這些念頭就是製造六道輪迴。為什麼會有六道輪迴?就是有這些妄念、雜念。我們天天還在製造,這怎麼得了!這個東西不放下,縱然得人身、聞佛法也是枉然,為什麼?你這一生當中成就不了。
我們年歲大了,不能等了,沒有那麼多時間給你浪費,所以要分秒必爭,我有一秒時間,我念一句阿彌陀佛,一秒都不能空過。我們不要責備別人,要責備自己,分分秒秒空過了,這是大過失,世間任何過失沒有比這個過失更重的,你為什麼把佛號丟掉了?還把世間這些假的東西放在心上,怎麼得了!你現在人身體在,周邊這些假相也存在;死了之後,身體不見了,放下了,我們的環境,現實的環境也不見了,如夢幻泡影,這才是事實真相。《華嚴經》上講得很清楚,前面我們念過,沒有一樣東西你能帶得走。什麼東西能帶走?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的這些善業、惡業,善業感三善道,惡業感三惡道。你一定要覺悟,三惡道不好,不去,三善道好,你要貪著,你就壞了,你不知道三惡道跟三善道是平等的,它從哪裡來的?業力變現的。業力變現起什麼作用?消業障,三惡道是消惡業的業障,三善道是消善業的業障,全是業障。你真正把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你才曉得善因、惡因是平等的,三善道跟三惡道也是平等的,都不是真的,都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不可得裡頭你一定要以為有可得,累死了,這就叫妄想、分別、執著。
什麼時候你真正覺悟,它是空的,它不存在,多看看現代量子物理學家的報告,對我們學佛有幫助。量子力學家最近這二、三十年有很大的成就,宇宙的奧祕,物質,被他揭穿了。物質到底是什麼?科學家告訴我們,物質是假的,根本就沒有物質這個東西存在。物質現象是什麼?是念頭產生的幻相。這個幻相存在的時間,佛在經上告訴我們的,我們現在用秒做單位,它存在的時間多長?是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諸位要記住,單位是兆,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你怎麼能知道它是假的?今天我們看電視的畫面、電腦的畫面,現在用的是數碼,數字電視,這個畫面一秒鐘生滅多少次?一百次;也就是說,這個畫面是百分之一秒,一秒鐘你已經看一百個畫面了,相似相續。事實真相是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就在我們眼前,我們一點感覺都沒有。
色相如是,音聲亦如是,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全都是在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這個頻率之下產生的幻相,所以它根本不存在。你要把這個東西執著不肯放,錯了,包括身體,身體也是在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產生的生滅現象;前一念滅了,後一念生,速度是一秒鐘二千一百兆次。我們今天的電視,一秒鐘是一百次,百分之一秒,電視上顯示的;實際上顯示的,整個電視的器材,機器,它是在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產生的幻相。這包括整個宇宙,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凡所有相總要放下,放下就是佛菩薩,不肯放下就是六道凡夫;放下一部分,還沒有完全放下,真相還不能現前,這叫菩薩。
佛法這些道理,事實真相,我們要能體會到,體會得就有受用。這個受用幫助你看破,幫助你放下,幫助你節節高升,你的境界向上提升;沒有看破、沒有放下就不能提升。提升,一定要放下,放下,一定要看破,看破才曉得一切萬法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連佛經上所說的諸佛如來的報土,報身、報土也不是真的。那什麼是真的?常寂光是真的,常寂光是自性,是大乘佛法終極的目標。大乘佛法學什麼?就是希望證得常寂光。證得常寂光,禪宗稱之為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是相同的境界,是一不是二。要想證得全在放下,放下就是,人人本有。大乘經上常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些話我們常聽,聽得太多了,是真的不是假的。今天科學家給我們提出證明,他們是用儀器探測到的。佛法裡頭不用儀器,用禪定,用內功,像觀世音菩薩,「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他們的本事能對內不對外,為什麼?外面是假的,內是真的。對內不對外了,外面統統放下,就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所以我們要學菩薩,就像彭居士所說的。
現在眾生很辛苦,有史以來沒有見到過像現在人活得這麼痛苦,所以菩薩度生須有方便。方是方法,便,最適宜的方法,最恰當的方法,就叫方便。最殊勝的方便就是教人念佛,這句佛很容易念,但是堅持到底的沒有幾個人。這幾個人,大乘經上說善根深厚,曾經在過去生中生生世世已經供養無量諸佛。今天得人身,聞佛法,聽了能歡喜、能相信、能接受,這種人都是過去生中供養諸佛,今天得諸佛如來加持,你歡喜接受。如果過去沒這個緣分,那就不可能,這個道理我們要懂。真正懂,我們就會把這個緣抓住不放,我這一生要到極樂世界,要親近阿彌陀佛,不再浪費時間,不再浪費精神。一個法門,一部經典,一份註解,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足夠了。只要這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沒有一個不成就。
底下這一段,『願於無量世界成等正覺』,等正覺就是正等正覺,菩薩們修的。我們看下面,「願於無量世界成等正覺。願者,誓願也」,菩薩在因地都發了這個誓願。「《法窟》曰:於出世道悕求為願」。這個地方的悕,跟現在我們應用的文字有關係,漢字不能改,改了就認不得了。悕是念的意思,是願的意思,悕求。跟我們現在通用的沒有豎心邊這個希,是同樣一個意思,加了這個豎心邊,心裡頭念念希求。「又世界者,世指時間,界指空間」。下面引用《楞嚴經》上的話,《楞嚴經》上解世界,佛說的,「世為遷流」,遷流是變化,是生滅法,過去、現在、未來。講到極其細微的遷流,那就是一秒鐘有二千一百兆這麼大的數字,而且是念念沒有停止,前念滅,後念就生,速度非常快。遷流,流出去了,到最後它到哪裡去了?這樁事情我們可以存疑,不能懷疑,存疑要找答案,這個界到哪裡去了?「世為遷流,界為方位」,世是指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三世,這叫一世。你看世這個字的寫法,就明白了。界是講方位的,方位不會變。我們現在講的時間、空間,時間的變化氣象,過去、現在、未來,清清楚楚能夠辨別,這是粗相。如果把它分作細相,你就不能捉摸,六根緣不到它,它雖然沒有離開你,就在你眼前,你緣不到,這叫深密,奧妙。
我們再看下面的註解,「等正覺」,這一句見《唐譯》本,「是為新譯」。《魏譯》本翻作等覺,等覺是舊譯。玄奘大師以前的叫舊譯,玄奘大師以後的叫新譯。有些名詞術語,玄奘大師把它改寫了,像此地,等覺是玄奘大師以前翻譯的,等正覺是玄奘大師所翻的,他加了一個正字。這個字加得好,因為等覺,有正確的覺悟,也有不正確的,到底是哪個?當然是正確的,但是在文字裡頭沒有明顯包括。眾生畢竟是著相的多,不著相的人少,既然著相的人多,要恆順眾生,加個正字好,等正覺,再加以解釋,大家就清楚了。所以這個底下說,「見《唐譯》,是為新譯」。《魏譯》本裡面叫等覺,這是舊譯。等覺有兩個意思,第一個,「等覺是菩薩之極位」,登峰造極,最高的地位,上去沒有了,上去就稱佛,就不稱菩薩。等覺菩薩是菩薩最高的地位,再上去,不叫菩薩,叫佛。
等覺有兩個意思,第一個,「等覺是菩薩之極位,將得妙覺之佛果」,將要得到,現在還沒得到,「其智慧功德,等似妙覺,故謂之等覺」。菩薩智慧、神通、道力看上去跟妙覺差不多,妙覺能辦到的等覺也能辦到。所以這個註解裡頭說,後面引用曇鸞法師的話,「望於妙覺」,望,向上看,向上是妙覺,他還有一等,還有一個階層沒上去。「比下名覺」,往上還差一等,「故名等覺」,這曇鸞法師說的。「等覺即佛果」。「《智度論》曰:諸佛等,故名為等覺」。這個等是平等,成了佛之後,佛與佛完全平等,智慧平等,道行平等,神通平等,功德平等,相好平等,樣樣都平等,沒有一樣不平等。到極樂世界就知道了,極樂世界是平等的世界。
我們中國古人講的齊家、治國、平天下,平天下在中國是個理想,也有短暫一個時期,夏商周都有。周朝八百年,在古代,歷史上記載的,夏四百年,商六百年,周八百年,八百年前面的三百年是平天下。平是什麼?平等對待,和睦相處。這些諸侯國很多,都是以周為榜樣,周治國治得好,每一個小國家都跟它學習,都把它看作自己的模範,向它請教,向它學習,稱周為天子。並沒有真正的統一,不是政治上的統一,政治上是分裂的,但是文化上是統一,夏商周的統一是文化、是道德。所以,在中國歷史上出現過,這個湯恩比博士很清楚。怎麼造成的?仁義道德的文化所造成的,換句話說,教育造成的,崇尚教育,愛好教育。教育的內容是什麼?是倫理、是道德、是因果、是聖賢教誨。
唐太宗在位的時候,這個國那麼大,人口那麼多,怎麼治?把古人治國、平天下這些教誨,散在書本裡頭,去查,統統把它抄下來,編成一本書,《群書治要》,就編成這部書。這部書就是他治國的寶典,國家領導階層的人統統要讀,依教奉行,造成大唐盛世。唐朝周邊這些小國家自動歸附,不是武力,完全是文化,是倫理道德,得到周邊這些國家的認同,自動歸附。湯恩比理想當中,將來地球上會統一,就像夏商周一樣,不是用武力統一,不是政治統一,是文化的統一,是倫理道德的統一,具體而言就是《群書治要》的統一,不容易。這些年我們把這部書找到,大量的翻印流通,幫助全世界化解衝突,安定社會,化解災難,幫助地球成為盛世。
湯恩比說這個工作誰做?中國人。在他那個時代,中國雖然統一,但是並不安定,他對於中國人非常有信心,信心從哪裡來的?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雖然有一點動亂,沒有關係,再過個幾年它就回歸統一。這從中國歷史上得到證明,若干年後,它回歸統一。現在我們看到了,這個徵象顯現出來了。特別是這個一、二年,習近平主席主政,我們看到他治國的理念、方法,肯定了傳統文化,也肯定了大乘佛教。這就是回歸到全球建立一個堅實文化的共通點,現在所說的共識,共同價值觀。以這個為基礎,世界可以走向平等對待,和睦相處,這是好事情。湯恩比這些書,我們有責任要幫他流傳,流通到全世界。先讀他的書,然後再學習中國傳統文化,讓大家,特別是西方人,對中國傳統文化、對大乘文化產生信心,這個世界有救。認識的人多了,速度就快了,我們可以利用電視教學,利用網路教學,這是好的工具,要利用這個東西。教學現在可以用光碟,老師的需求量太大了,哪有那麼多老師?所以國家能培養二、三百人足夠了,用遠程教學,用網路、用電視。治要電視台,治要頻道,治要網,全世界到處都能看得到,隨時都能看到,大家一起來學習,問題就解決了。
湯恩比博士是一九七五年過世的,那個時候他八十五歲。晚年,他的信心非常堅定,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中國傳統文化,他肯定這個文化是世界上最優良的文化。他說得非常多,有根有據,用歷史來做證明。這個文化是愛好和平的文化,沒有鬥爭的這種負面念頭在其中,沒有,它是溫和,它是包容的。它的核心是親愛,五倫裡頭的第一倫父子有親,所以它真正能做到和睦、平等,這是人類所希求的。手段用教育,不是用武力、不是用暴力,是用教學,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佛菩薩是最懂得運用這個方法,諸佛國土,極樂世界,你看經上講的,諸佛菩薩在幹什麼?今現在說法,在教學。教學永遠沒有中斷,言教、身教,身教是做出榜樣給大家看;你看不懂你來問,再給你解釋,這是言教。身教為主,言教是輔助。
把人全教好,這個地球上人人是好人,好人所做的是好事,真正四好現前。每個人,不分種族,不分文化差異,不分宗教信仰異同,人人都是好人,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地球上的盛世就出現了。我們相信,中國傳統文化能把這個願景實現出。現在中國的習主席,我們看到他在國外的訪問談話,好像就走這條道路,這條道路是全球每個人民所盼望的、所期待的。如果利用現在先進的科學技術來教學,我們相信一、二年的時間足夠了,這世界就安定了。大同世界就出現了,大同世界就這一句話,八個字,國家與國家,人民與人民,「平等對待,和睦相處」。我們現在要有平等對待的教育,和睦相處的教學,我相信這就是所謂的中國夢,中國人的夢想就是世界大同。
所以這個「等」有兩個意思,等有平等的意思,菩薩修到最高的境界,跟佛平等。所以它這第二個意思裡頭有,等覺就是佛果,《往生論》註解裡頭有,「以諸法等」,等是平等,萬法都平等,為什麼?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說過,「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從哪裡來的?萬法是講整個宇宙一切法,從哪裡來的?自性能生,萬法是自性所生。既然都是自性,那就平等了,一切法不離自性,自性平等。大乘經上佛常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法從心想生。《華嚴經》上說的,整個宇宙心現識變,那個心是自性,是自性所生所現;有報土、有十法界、有六道輪迴,這是識變,識是阿賴耶,阿賴耶所變現的,心現識變。識不能生,能變,把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把十法界變成六道輪迴。佛講得清楚,講得太明白了。所以《往生論註》裡頭說得好,「以諸法等,故諸如來等。是故諸佛如來,名為等覺」,這很合乎邏輯,說得好。等覺就是圓滿的覺,還沒有圓滿那還不等,圓滿就等了,完全平等,所以如來名為等覺。大乘經教的奧義圓融,妙極了,怎麼說它都通,都能講得通。參透了你就得利益,這個利益是什麼?回歸自性。為什麼?參透了,搞清楚了,就都看破了,你才能徹底放下,徹底放下就平等了。看破沒放下,還不平等,看破放下就平等,這叫等覺。
「又《智度論》曰:諸佛等,故名為等覺」。什麼時候真平等?世間法裡頭沒有平等,大乘佛法裡頭有真平等。《華嚴經》上佛常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能、相好,它的原文是「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德是德能,相是相好,完全平等。為什麼?它是自性現的,自性是自己的真心。佛法教育到終極的目標,是回歸到自己的真心,用你的真心生活,用你的真心工作,用真心處事待人接物,這個人叫成佛了。這個人心目當中,對於萬事萬法完全平等,為什麼?全是自性變的。古人用金做比喻,黃金,把黃金比喻自性,做出各種不同的器皿,那是相,相上不平等,但是體,體都是黃金,完全平等。從體上看,平等的,從相上看不平等,不平等裡頭有平等,平等裡面有差別。但是你要曉得,差別跟平等是一不是二,這叫真平等。學大乘,如果在這上下功夫會非常有受用,為什麼?容易得定,容易開悟,容易明心見性。為什麼?你容易放下。人與人之間往來再不計較了,再不競爭了,知道那全是廢話,全是虛幻。一句話不說,一個念頭不起,真的,萬法一如,回歸自性了。所以《智度論》上講,諸佛等,只有成佛平等,菩薩不平等。
「《會疏》云:等覺有二義。一、如來名等覺。二、一生補處位」,稱為等覺。這兩個名詞的意思我們都能體會到,都是證得真正平等,這個平等是萬法平等,完全從性德上說。平等是真的,不平是虛妄的,虛妄的東西它不存在,這個道理要曉得。整個宇宙的現象它不存在,它是生滅相,前念滅後念生,念念不相同,確確實實就像我們看電影、看電視。電影比較容易體會,為什麼?電影是用動畫這個原理構造的。在放映機裡面,鏡頭打開,一張畫面打到銀幕,再把鏡頭關起來,再打開,放第二張,再關起來,再打開放第三張。它這個鏡頭開關速度很快,到什麼速度?過去這些電影用動畫的,一秒鐘二十四張,也就是二十四分之一秒,讓我們看到電影上的動畫好像是真的,一秒鐘二十四張,我們就產生錯覺了。
現在的電視比電影逼真,為什麼?現在電視用數碼,這是最進步的。數碼電視一秒鐘,要用動畫來說是多少張?一百張。你看,一秒鐘二十四張就讓我們迷惑了,現在電視一秒鐘一百張,一百個不同畫面,我們看到非常逼真,如同看到現場一樣。而實際上,現場一秒鐘是多少次的生滅?這前面給諸位報告了,二千一百兆,這我們的現場。我們現在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是每秒鐘二千一百兆次的生滅。生滅就不平等,但是這個生滅速度太快了,統統等於零,等於零就平等了。那《金剛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在哪裡平等?在虛妄上平等,它不存在,確確實實沒有這回事情,完全是從錯覺裡頭產生的幻相。
這種事實真相,被現在量子力學家揭穿了,還沒透徹,沒有佛經講得這麼透徹,佛經上講得比他透徹。這是令很多科學家對佛法感到驚訝,為什麼今天尖端的科學會寫在佛經上?換句話說,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就知道了宇宙的奧祕。他知道了,不說,為什麼不說?一般人聽不懂,誰知道?佛怎麼知道的?禪定當中見到的。禪定是有等級的,淺深不相同,但是都能見到我們凡夫肉眼看不到的東西,我們的耳聽不到的東西,他能看到、能聽到、能體會到。對於宇宙真相,像佛所說的,這一類的真相要到什麼樣的功夫才能看到?大乘經上常講的八地,八地以上。菩薩的階位一共五十一種,五十一個階級,都叫菩薩,定功等級就是五十一個等級,愈往上面去就愈深。從十信位,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這是五十個。五十個,八地以上,八地、九地、十地,在五十個位次裡面最高的三個位次,八、九、十;再上去等覺,再上去妙覺,就成佛了,加上這個是五十二個位次。五十二個位次最上面的五個位次,對於宇宙人生真相瞭如指掌,全知道。這是他們見性,見到圓滿了。
圓教初住就見性,剛剛開始。古人用月亮做比喻,剛剛開始見到的是月牙,什麼時候見到?初一見不到,初一完全是黑的,初二見到了,初二、初三有個月牙,那就好像什麼?十信位裡頭初信、二信。十五圓滿,滿月,那是什麼?那是如來證得的,妙覺位。十四、十三就好比八地以上,八地、九地、十地,接近圓滿,到妙覺完全圓滿;等覺還差一點點,妙覺完全圓滿。這就是他們都看到真正的月亮,見到都是真的不是假的,有完全見到,有局部的見到,不相同。佛法是講內功,這個學科學的人不相信,科學一定要有明顯的證據拿出來給人看,大家相信。這種內功只有你有,跟你修學同樣一種方法,他也到這個境界的時候他有,沒有達到這個境界都見不到。修定,不是這樣深的定沒有見到,七地以下都不行,都沒見到。
所以學佛,學習的理念、方法跟這個世間所用的不一樣,完全不一樣。世間的學問要廣學多聞,你看有人年輕念大學,念一個科系拿到學位了,再念另外一個學系,有人拿到三、四種博士,廣學多聞。佛法不用這個,佛法學習的理念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我們很樂意提供學習的環境,真正肯學習的人,我們幫助他,讓他生活能安定,沒有人干擾,讓他一門深入。方法是什麼?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是幫助他持戒、修定。海賢老和尚是我們最好的榜樣,他持戒,他學過戒沒有?沒有。他持什麼戒?三皈,五戒,十善,四攝,六和,六度,普賢十願,他全做到了。你細心跟他對照一下,他哪一條沒做到?這就行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決定與這些完全相應。吃苦,耐勞,生活極其簡單,吃的粗茶淡飯,蔬菜、糧食自己種的,穿的是補的,撿別人丟棄的、不要的衣服,撿回來,哪個地方不適用,補個補丁,還可以穿。老和尚那個時代,現在物質資源豐富,穿補的人很少了。但是要能吃苦,不求享受,無論在物質方面、精神方面不求,要在這裡面去磨鍊。修什麼?修忍辱波羅蜜,能忍,能忍就能得定,不能忍怎麼能得定?定就能開智慧,目的達到了。
所以這個經教,教他什麼?教他讀。要不要教他?不能教,教就把功夫破壞了。讀什麼?讀一千遍,一千遍讀完之後再讀一千遍,讀完再讀一千遍。意思不要講,熟透了之後,意思自然懂了,所謂自見其義,自見其義就開悟了,經典什麼意思完全明白了。所以般若無知,無所不知,他用這種功夫,就是心要專要一,就做這個。用讀誦的方法來修定,不是叫你求解的,這個字怎麼講,這一段什麼意思,不是,沒有意思、沒有講法,這是大乘教。三年、五載豁然開悟,你什麼都明白了,這部經從頭到尾講得頭頭是道,跟佛講的沒有兩樣。沒有學過的經典拿來,一樣講得透徹,一經通,一切經全通了,他求這個。這是人人的本能,不稀奇,各個人都有,本能。你本能失掉了,失掉什麼?煩惱障礙了,還有你學的這亂七八糟東西障礙了,兩種障,煩惱障、所知障。
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表演,十九歲離開家庭,過出家人的生活,放下煩惱障。他做知識分子這個角色來給我們表演,知識分子喜歡廣學多聞,印度宗教很多,學派很多,他去參學,去學習,學了十二年。十二年怎麼樣?不能解決問題,所以把十二年所學的放棄了,不學了,到菩提樹下去入定,放下所知障。你所學的東西全是障礙,你想想看是不是障礙?叫你心不能靜,定不下來,智慧不開,學的是知識,不是智慧,沒有智慧,知識,知識就是智慧的障礙。徹底放下,這一放下之後,得定了,開悟了,夜睹明星,大徹大悟。他一生講的那麼多經,誰教他的?沒老師,無論大乘小乘,任何一部經,都沒有人給他講過。他怎麼樣?自己通了。你看他這個順序,講阿含,講方等,講般若,講法華、涅槃,多清楚!那真實智慧。
從哪裡來的?自性本有的,只要明心見性,自然露出來。所以智慧、能力,包括科學技術種種能力,全會;相好,應以什麼身相得度,他就能現什麼樣的身,這就講相好包括六種神通,是每個人自己本有的,你不懂方法。大乘佛法沒有別的,開發自性的智慧,自性是寶藏,什麼都有,我們去開採。用什麼開?用戒定,戒定就是開採自性智慧寶藏的工具、方法。不能向外求,外頭沒有東西,大乘教上佛說,「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外無法,你在心外怎麼能夠得到智慧?怎麼能得到德能相好?得不到,全要從自己自性,這比什麼都重要。
所以大乘修行人對佛有信心,身體重不重要?身體重要,怎麼樣照顧?阿彌陀佛照顧。海賢老和尚的師父給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身體有什麼毛病,他能夠幫人治病。他用什麼藥?外面花草樹木他隨便拈一點來就是藥,就能把人病治好,什麼病都能治好。這是什麼?因為,一切花草樹木都是自性變現的,只要有信心,實際上全是信心治好的。你對佛菩薩沒有信心,對自己沒有信心,這很可憐,為什麼?自己的本能完全失效了,要靠外援,要靠外面的藥物,藥物都有副作用。從這個地方就真正體會到,信佛這個信字好難,太難了!
過去我受戒,出家我兩年之後才受戒,受戒之後,當然第一個去拜老師,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我到慈光圖書館,他在裡面,我在大門外他看見了,看見我就指著我,大聲跟我講,「你要信佛!」到裡面去之後,他說你坐下來,你懂得我的意思嗎?我說我不懂,我要不信,我怎麼會出家,怎麼會去受戒?當然信佛了,你給我講這個信,所以我有疑惑。他就告訴我,有八十、九十老和尚到臨終還不信佛。我才明白他的意思。我們這個信佛裡頭帶著懷疑,不是真信、不是淨信,裡頭有摻雜著懷疑,有很多疑慮在裡頭,這不信。不信,佛就不靈;信,他就靈了。為什麼海賢老和尚那麼靈?他沒有懷疑。我們今天怎麼不靈?有懷疑,懷疑把信心攪亂了,所以信心不純。問題在這個地方,不能不知道。
佛沒錯,經沒錯,我們學錯了自己不知道。你看,信、願、行,信,半信半疑,那個願就不是真的願。想往生,對這個世界有留戀,又捨不得去,名聞利養放不下,欲望還是在膨脹。這個障礙從自己來的,不是從外來的。你的心不清淨,你沒有通過戒定慧,你沒有學過這個,所以成就就難了。我們今天要想真正成就,萬緣放下,徹底放下,什麼都不要去理會,一心念佛。好好照顧這個話頭,禪宗講的參話頭,我們的話頭,一句阿彌陀佛,千萬不要丟掉,分秒必爭,分分秒秒都是阿彌陀佛,我們淨土宗才真正叫淨。現在我們修的淨土宗,淨土宗淨,我們自己心不淨,入不了淨土,有名無實,這不能成就。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