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掀開經本《科會》第二十九面第一行:
【身口常出無量妙香。猶如栴檀。優缽羅華。其香普熏無量世界。】
這是「下化」的第一小段。接著把底下一段也念下去:
【隨所生處。色相端嚴。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悉皆具足。手中常出無盡之寶。莊嚴之具。一切所須。最上之物。利樂有情。】
前面一段是「酬因感果」,說明菩薩修行的成就,而實際上就是教導我們應當怎樣去生活,怎樣與別人相處,怎樣去工作,才能夠成就殊勝的功德利益,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今天這一段講到「下化」。「下化」的意思,用現代話來說,就是為一切眾生服務。如果我們要問:菩薩生活在世間,他的目的何在?我們可以用四個字就解答出來:「上求下化」。這四個字,我們要好好的把它記住,這是人生真正的意義,純正無妄。
我們在前面曾經跟諸位同修提示過,我們生活在世間,生生世世永遠不間斷的在學習,學習不是一世。中國古大德講一世,「活到老,學到老,學不了」,一世的。佛法講三世,講過去,講現在,講未來。「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無始無終歲月當中,我們從來沒有間斷過學習,這個學習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其實,在儒家典籍裡也有這個意思,沒有佛法講得這麼圓滿。儒家《大學》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也把他的人生的意義跟目標說出來了。「明明德」就是上求,「親民」就是下化,上求下化都要做到最圓滿,那就是「至善」。所以,儒家有許多東西講的都是綱領,這個綱領純正沒有錯誤。佛法裡面講得具體,講得微細,把這些理事、性相、因果都給我們具體說出來了。我們怎樣親民?就是幫助一切眾生。
這一科經文裡面第一個小段,「妙香普薰」。『身口常出無量妙香』,我們要怎樣學習?我們看到經文上這些話,如果著相,那就錯了。是不是真的去找這些好香來薰香?那就錯了。此地所講的「香」是說德行,就是講的「明德」。大乘佛法具體而言,就像本經一開端「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感得果報就不可思議,所以這是「性德之香」,取的是這個意思。我們凡夫迷失了自性,所以我們身上的氣味都很難聞。真正修學與性德相應,身上確確實實有一種奇妙的香。
前天香港有一位老居士,送了一片「虛雲老和尚傳記」,現在正在中國拍攝連續劇,有二十集,好像還沒有拍完成。送給我看的這一片,大概是介紹的,這一片我看過了。這裡面介紹虛雲老和尚一年剃一次頭,所以說我們看到老和尚照相相片上,有的照片是帶著頭髮的,頭髮都很長,鬍鬚也很長,有些照片剃得很乾淨。剃得很乾淨的,那是他過年時候照的。他一年剃一次頭,鬍鬚都剃一次,一年剃一次。一年洗一次澡,一年洗一次衣服。他的衣服平常不洗的,一年洗一次,生活簡單。往年我在香港講經,有些同修告訴我,老和尚身上確實有一股清香。衣服一年洗一次,領子都是油垢,好厚,聞聞有清香。不像我們一般凡夫,三天不洗,那個裡頭就很難聞,氣味就不一樣。所以這香是真的不是假的。
如果我們的心,所以天天要學習,天天要修行,我們用最簡單的話來說,「真誠心」,真誠心香,虛偽的心就不香,那個氣味就不好聞,「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我們天天在這兒練功,如果心地果然與這五句相應,身上的香氣就跟經上所說的相應,「身口常出無量妙香」,這是修行真正的功夫!所以一個人有沒有修行,有沒有道心,有沒有道行,一接觸就知道了,哪裡需要多說!見色、聞聲、嗅香,就能知道你修行有些什麼功夫,你是真功夫還是假功夫,哪裡能騙得了人!由此可知,這一樁事情是沒有辦法作弊的,沒有辦法做假的,一定要真幹!
『栴檀』,我們通常講檀香,在此地是個比喻,佛經裡面稱為「牛頭栴檀」,這個香我們沒有見過,只是在佛經裡看過這麼一個名詞。學佛的同修都知道,所謂「依報隨著正報轉」,眾生有福,這些奇異的珍寶就出現;眾生要是沒有福報,這些東西都隱沒,都不見了。「栴檀」是寶香,佛陀那個時代有,我們好像在書籍裡頭記載,唐朝時候還有,大概就很稀少了。我記得有書上曾經記載過,印度這些高僧到中國來,帶著有四兩栴檀,他帶到中國來是做為禮物送給皇帝。當時朝廷裡面送給皇帝的禮物,最少都要有一斤,所以幾兩送給皇帝是很不恭敬的,宮廷裡頭拒絕,沒有收他的。這個法師就在宮廷之外,把這香燃一點,燃了一丸,大概是撮成丸的,燃一丸。整個長安城,長安城是當時的首都,都聞到這個香味,於是皇帝才把這個香接受了。這是在中國有這麼一個記載。
在佛經裡面講,栴檀燃一丸,香氣可以四十里範圍當中都能聞得到,這個香可以治病,經書裡頭有記載,黃老居士註解的本子裡頭有引用到。《慧苑音義》說,古印度的栴檀有兩種,一種是赤色的,一種是白色的。白色栴檀能夠治熱病,就是燃這個香氣能夠治熱病,紅色的可以治風腫。所以這個香氣,能夠幫助人除這些風邪而帶來安樂。性德的妙香,決定不是栴檀能夠比擬的,但是實在找不到東西比,用栴檀來做比喻;性德妙香遠遠超過栴檀。
『優缽羅華』,「優缽羅」是梵語,翻成中國是「青蓮花」。我們在《彌陀經》裡面讀的西方極樂世界四色蓮花,也是讀到優缽羅。佛在經上常常提到,蓮花也表香淨,都是取這個意思。菩薩身口常出妙香,這個香當然就是經論裡常講的「五分法身香」。「五分法身」是: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這五科,後後勝於前前;有前面不一定有後面,有後面的一定具足前面。譬如說,有戒香未必有定香,有定香一定有戒香;有定香未必有慧香,有慧香決定具足戒定。
佛法的教學,無論是大乘、小乘,無論是顯教、密教,宗門、教下,學的是什麼?諸位一定要清楚,戒、定、慧三學,這是佛法教化一切眾生的內容,佛家教學的內容。總的來說,戒學就是現在人講的守法、守規矩,這一條是基礎。應該在什麼時候教?古代是從嬰孩時代教起,所謂是「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到他長大成人再教他一些規矩,難了,他已經養成習慣,要教他改,那不是一個容易事情,所以良好的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由此可知,童年的教育是多麼重要,儒佛都重視童蒙的教學。
古時候出家人一出家,所謂是「五年學戒」,出家前五年學規矩,要學習出家人的生活方式,養成菩薩生活的習慣,學的是這些。五年以後,還要看你的成績,再決定你可不可以學教、可不可以參禪,這都是說明重視基礎的教學。而現代出家人把這一種教學的方式忽略了,我們這一代都沒有接受過這種教學。佛法是師道,「學為人師,行為世範」,「世範」這兩個字我們自己本身沒有做到,怎麼能夠教化眾生?這一樁事情,我們自己要深深的感到慚愧,要懺悔我們自己業障太重,福報太薄,誰叫我們生在這個時代!道、法衰微到極處,善知識可遇不可求,我們到什麼地方去學習?尤其是進入二十一世紀。
時代永遠不住的在變遷,古時候的這種生活方式距離我們現在愈來愈遙遠。如果說把現在人恢復到古時候那一種生活方式,我們都知道,這是決定不可能的。但是我們心裡很清楚、很明白,古時候那一種生活方式對於修道人來講,是有利的、是有幫助的,現代人這種生活方式對修道人來講,是有障礙的。我們處在這個環境當中,我們怎麼辦?如果隨波逐流,隨順現在大眾這種生活方式,我們決定是流轉在輪迴當中出不去。如果要想在這一生當中成就,只有自己下定決心向古人學習。現代人不守法,我要守法,我不能跟他們一樣,他們走的是輪迴路,我們希望是走出輪迴,那決定要走佛菩薩的老路,他們走的路決定沒有錯誤,我們循著他的足跡,肯定可以走出輪迴;戒學是第一個,我們不能不懂。
戒學從哪裡下手?世尊在《十善業道經》裡面教導我們,「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這一句話分量很重,我們要牢牢的記住。「一切諸惡道」,不但是把三惡道都包括在其中,三善道也不例外。不但三善道這裡頭有苦,再跟諸位說,四聖法界也有苦;四聖法界跟一真法界去比,四聖法界是惡道,我們要懂得。菩薩用什麼方法能離一切諸惡道苦?佛教導我們「晝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而且特別囑咐「不容毫分不善間雜」,這個話就是《大學》裡頭講的「止於至善」。《大學》裡頭四個字,《十善業道經》裡頭說了這麼多,說得我們能聽得懂;「止於至善」這一句話我們聽到很含糊、不清楚,佛在經上講得清楚。
善法的標準是什麼?「十善業道」,從這個地方下手。要很認真努力,真的去幹,真的去學習。「不殺生」,連小動物,蚊蟲螞蟻,都不可以殺。蚊子來咬你一口,你怎麼可以忍心一巴掌把牠打死?尤其是我們學佛的人,天天在說布施供養,蚊子來叮的時候,你為什麼不布施?你為什麼不供養牠?你真的是學佛,蚊子來叮你,很高興、很歡喜:「我在修布施,修供養」。所以,這一條學到了,你內心裡損害一切眾生這個心斷掉了,這叫「從根本修」,從念頭上斷掉了。
想想世尊在行菩薩道的時候,捨身餵虎,割肉餵鷹。蚊子來叮一下,這算什麼!我們要常常想到佛陀在修菩薩道的那個狀況,我們要學習。所以睡覺的時候,防止蚊蟲、小蟲來騷擾,這個念頭都沒有了。以前沒有學佛、不懂事的時候是要防範,現在懂得了,不防範。以前防範的時候,還常常被咬到;現在不防範,牠不來咬了。這是溝通了,我們對牠好,牠也對我們好。牠去咬什麼人?咬常常欺負牠的人,對牠不好的人。我們對牠好,牠對我們也好,這些小動物統統都有靈性。所以我們要用真誠心相待,要用慈悲心相待,要用平等心相待,持戒要從這個地方做起。
頭一條,殺生是第一惡。常常起心動念想害人,這是我們性德最嚴重的障礙。修行,為什麼不能明心見性?自性本具智慧德能,為什麼不能現前?都被這些障礙住了。我們的目的是要明心見性,儒家講的「明明德」;「明明德」就是佛家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目的這麼清楚、這麼明白,你就應當把見性的障礙排除,決定要持戒,決定要修十善。
不殺生,不偷盜。「不偷盜」這一條我也說了很多,決定沒有佔別人便宜的念頭。我們還有一念要想佔一點便宜的這個念頭,這是盜心;雖然你沒有偷盜的行為,你的盜心沒有斷。「不淫欲」,這是六道眾生裡頭最難的;最難,要斷!佛在經上說得很好,他說:「愛不重,不生娑婆。」這個「愛」是男女的情愛。為什麼會在六道搞輪迴?第一個因素就是「淫欲」,《楞嚴經》上講的,淫欲不斷,輪迴就不能出去。輪迴苦,太苦了!尤其是三惡道。我們希不希望在這一生超越輪迴?如果想在這一生超越輪迴,這是輪迴的障礙,不斷就不能超越。換句話說,不斷也得要斷,非斷不可!人一定要覺悟,生死輪迴不要再去搞了。這是身三類的惡,惡改過來就是善。
口有四種過失。「不妄語」;「不兩舌」,兩舌是挑撥是非;「不綺語」,綺語是花言巧語欺騙眾生;「不惡口」,惡口是說話粗魯,別人聽到很難受;口有四種過失。念頭裡面有「貪、瞋、痴」三種過失,永遠捨離這個過失就是善業。所以佛教給我們,「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不貪、不瞋、不痴」,我們要真幹!
人不修十善,你就沒有辦法持戒。十善是基礎,十善是持戒的基礎,是戒學的前方便。正如同六度裡面,忍辱是禪定的前方便,不能忍辱,決定不能夠得禪定。不能修十善,你就決定不能持戒;不能持戒,你就決定不能得定;不能得定,你決定不能開智慧。這個道理我們要多想想,一定要懂得,我們這一生才能成就。這一樁事情,絕對不是佛對我們這樣苛刻的要求,不是的,佛對我們絲毫要求都沒有。說是佛制定這麼多戒律來限制我們,那你完全想錯了。諸佛菩薩大慈大悲,示現在世間永遠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確實對我們沒有絲毫要求,佛菩薩只是把這些事實真相為我們說出來。
我們在這個世間,為什麼會墮落成現在這個樣子?這個樣子是果報,「果必有因」,佛把這個原因跟我們說出來了;事一定有理,果必有因,把這些事理因果的真相跟我們說出。所以十善是佛制定的嗎?不是的,自性本具;迷了就變成十惡,覺悟了就是十善,我們不能不覺悟。然後感的果報就像這個經裡頭所說的,「身口常出妙香」,這是修善持戒自然的感應,持戒修善自自然然就是這個樣子,沒有加一點點意思在裡頭。佛經裡頭說:「常以戒香,為身瓔珞。」這些比喻就是,瓔珞,是不是真的需要這些瓔珞?不需要,而以性德做為莊嚴身相的裝飾,這個意思多好。這些話說明,我們在這一節經文應該怎樣去修學。
底下這一句意思非常的圓滿,『其香普熏無量世界』。怎麼個薰法?在修因上來說,這是說明我們的修因影響所及,就是「普熏無量世界」。這話是真的嗎?答案是肯定的。特別是在《華嚴經》裡面我們體會到,佛菩薩他們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一一周遍虛空法界。我們是凡夫,凡夫也起心動念,但是那個念頭是邪念、惡念,我們的言語行為也是惡業。我們的惡念、惡習、惡業,給諸位講,也是周遍虛空法界。我們自己不知道,如果知道了,你想想看,這個事情多麼可怕!佛菩薩是常以妙香普熏無量世界,我們今天用什麼東西薰世界?想想就明白了。我們應不應該?不應該,應當要學佛菩薩,恢復我們自己的性德。性德本來具足無量智慧、無量光明、無量相好、無量寶香,我們為什麼不去做?不是做不到,而是迷得太重,關鍵就在「迷而不覺」。
佛法中常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一句話許多同修都耳熟,這個話是真的。正因為這一句話是真實的,所以我們起心動念就跟諸佛菩薩起感應道交的作用,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處所,你要跟諸佛菩薩溝通都可以。怎麼樣溝通?心裡頭一念不生。為什麼心裡頭要一念不生?一念不生沒有界限,暢通無礙;起一念分別,就有障礙,阻住了,就不通,道理在此地。所以畫符、念咒、誦經、祈禱,要用真誠心,誠就通,真誠就通了。從這一樁事情我們就能夠體會到,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確確實實跟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息息相關,確實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我們應當要學佛菩薩,用真心對待一切大眾,不能用妄心,用妄心是對不起一切大眾,要用真心;真心那是妙香普薰,我們用妄心那是穢氣沖天,這是對不起大眾,用現在話說,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就這麼一樁事情。所以末後這一句,是把這個影響擴大了,橫的擴大到虛空法界,豎的擴大到過去、未來,「橫遍十方,豎窮三際」。
下面一段,『隨所生處,色相端嚴,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悉皆具足』。佛菩薩應化在世間,色相不一定,相好也不一定。《普門品》同修們多半都念過,觀音菩薩跟我們說得很清楚,他老人家在十方世界處處現身,「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所以我們看這一段經文,要懂得這個意思,這是舉一個例,應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是佛身。「隨所生處」,隨是隨緣,決定沒有自己的意思;如果有自己的意思,這是凡夫,他的妄想、分別、執著還沒有斷掉,他是凡夫。諸佛菩薩、法身大士,妄想、分別、執著都斷了,所以他們的示現就像《楞嚴經》上講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這個身是感應所現的。
感應裡面最殊勝的是「佛身」。就這一個例子來說,端,端正;嚴,莊嚴;容色端正,清淨莊嚴。「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是就釋迦牟尼佛出現在我們這一個世間所現的身相,丈六金身。昨天有同修問:「阿彌陀佛身金色」,為什麼我們供的這個佛像是白色的,不是金色的?我們前面這一尊釋迦牟尼佛也是白磁的。諸位要知道,佛法裡面許許多多的言語,都是意在言外,你要懂得!你不能夠執著音聲名字,那就錯了。
「金」代表什麼?代表「圓滿」,代表「不變」。在金屬裡面只有金的顏色不變,銀會氧化、會變顏色,金不會變,所以取這個意思,它不是一定的。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了,我們每一個人看阿彌陀佛,說實在話,都不一樣。為什麼?阿彌陀佛也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怎麼會一樣?阿彌陀佛沒有身相,隨眾生心念現相。你想阿彌陀佛是什麼身相,你見的就是那個相,你所見的跟你想的完全一樣。所以佛就是從你心想來現相給你看,這些都是事實。
普陀山梵音洞,大家都知道觀音菩薩常在裡頭現相。有很多人去朝普陀,一定到梵音洞裡面去拜觀音,看看自己有沒有緣分見到觀音菩薩。有些人見到,有些人見不到。見不到的心不誠,就是你在拜觀音菩薩,你心裡頭有妄想、有雜念,你就見不到;如果你去拜的時候,你拜個十分鐘、二十分鐘、半個鐘點,你誠心誠意去拜,一個妄想雜念都沒有,你會見到。但是見到觀音菩薩像,往往每個人見到的不一樣。
我記得我有一年在香港講經,聖一法師來看我,告訴我,他們有三個人結伴去朝普陀,也到梵音洞裡面去拜觀音。拜了半個小時,觀音菩薩出現了,三個人都見到,都非常歡喜。回來在路上,三個人就問:「你見到觀音菩薩是什麼樣子?」聖一法師見到的觀音菩薩是金色的,戴毘盧帽。另外兩位,有一位見到就是我們通常見到的白衣觀音,另一位法師見到的是一個出家比丘相。三個人都見到,三個人見的不一樣。這些道理我們都要懂,懂了之後,就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不再有妄想分別執著,你才能見到佛菩薩的真身;有妄想分別執著,你所見到的都是化身,他隨你的心想,變化的相狀。
我們世間人,大概中國跟印度都差不多,認為身相某些部分,認為這是一種貴相、好相,所以三十二種叫「大丈夫相」,我們中國人講大貴相,大富大貴的相。世間人認為貴相,佛示現的統統具足,沒有一樣缺少。佛為什麼要做這樣的示現?用這個形象去接引眾生。形象,用現在商業上的話,就是包裝、招牌。接引眾生,攝受眾生,讓眾生一看到佛菩薩的相好,就能生歡喜心,就願意向他學習,相好的作用如是而已。所以世尊示現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佛在經上跟我們說,「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轉輪王也有,可見得這個確實是過去生中無量劫來所修的福報,相好是屬於福報。轉輪王的相好沒有佛那麼樣的纖細;跟佛相比,沒有佛那麼樣的纖細。
在這一段經文裡面,我們應當要學習的,我們明瞭「隨類現身」是屬於接引廣大眾生第一個手段。我們學佛,做佛的弟子,無論在家出家,對於佛教的形象,決定不能夠毀壞。毀壞佛教的形象,諸位想想,豈不是等於破佛身血?這個罪很重,幾個人體會到這一樁事情?無論出家在家,人家一看我們是佛教徒,我們是佛弟子,佛弟子在社會上一定給大眾做最好的榜樣,所以身相不能不重視。
可是你要曉得,身相是福德修成的,決定不是化妝能夠化得出來的;那是化妝化不出來的,福德修成的,要認真斷惡修善,要破迷開悟。只要認真修行,你這個色身相好一定可以獲得,不必去求,自自然然就獲得。這一個色身相好,就能夠攝受許多眾生。頭一個,就能度你的家人。你的身體健康,色相莊嚴,心地清淨,足以令你的家親眷屬、你的同學朋友,見到你生歡喜心,特別是在中年之後。為什麼?人到中年之後,他都懂得尋求健康,看到你身體這麼好,他就會向你請教:「你是怎麼保養的?」你就可以把佛法介紹給他,你就度了一個眾生。所以這個身相是個招牌,招牌非常重要。如果說你的身相不好,你道行不錯、很好,這個話在佛經上講不通的。道行是因,相好是果報,因好果不好,沒有這個道理,因與果決定是相應的。
我們在外面把佛法介紹給廣大群眾,諸位想想,你不真修怎麼行?這一樁事情做不得假的。電視的畫面,往往是靠不住的。我聽說什麼?上電視的時候,都要經過化妝,還有化妝師來替你化妝。一化妝,面孔就是假的,就不是你的本來面目。我們學佛,也有機會上電視,我們決定不化妝,決定不搞假的。我們搞假的,說實在話,我們就對不起佛菩薩,我們也對不起眾生。為什麼?欺騙,那就不真實了。
所以「色相端嚴」我們一定要注意到,要認真努力修清淨心;心地真誠清淨平等慈悲,你的色相自然端嚴。你再能夠修積功德,凡是利益社會大眾的事情,一定要多做,做得愈多愈好,做得愈大愈好,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你相好才能夠具足。這個不是自受用,是為了他受用,為了接引一切廣大眾生,我們不能不這樣作法。所以菩薩念念都為眾生,行行為一切眾生,確確實實沒有為自己。為自己就錯了,一切都是為眾生的,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學習。
第三個小段,這是「最上利樂」。『手中常出無盡之寶,莊嚴之具,一切所須,最上之物,利樂有情。』這一段就是修布施供養。在佛法裡面歸納為三個科目:四攝、六度、普賢十願,這就是「手中常出無盡之寶」。菩薩當中,有「寶手菩薩」、有「妙臂菩薩」,在我們居士林四樓天台上,我們供養的有千手觀世音菩薩。寶手、妙臂、千手,都是表法的意思,都是代表菩薩歡喜布施。我們凡夫心念跟菩薩恰恰相反,凡夫吝嗇,不肯布施,他常常想到「我們生活非常艱難,這個錢財得來不容易」,所以對於財布施就感到恐怖,於是不敢發這個心。
其實這個觀念是錯誤的。你為什麼會遇到這麼樣的艱難,這麼樣的辛苦?你不了解這個道理,這個道理就是因為你沒有修財布施。福報,過去、今生都是修積得的。佛在經上跟我們講的,我們要能懂,要能體會到,財物愈布施愈多。「手中常出無盡之寶」,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菩薩能,跟諸位同修說,我們個個人都能,問題就是你肯不肯施。愈施愈多,不肯布施就難了,永遠缺乏。這一樁事情確實很難教人相信,唯有自己真正依教奉行的人,他才能體會得到。
財布施得財寶,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財富、聰明、健康長壽都是我們所希求的,無論古今中外,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提到這三樁事情,每個人都求、都要,他不會拒絕。怎麼能求到?佛家常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話是真的嗎?千真萬確,確確實實有求必應。我們要懂得求的道理,要懂得求的方法,如理如法的去求,決定得到。但是得到,諸位要知道,得到決定不能夠保持,不能夠據為己有,這個道理懂得的人就更少了。
為什麼不能據為己有?保不住。不但世間所有一切財物你保不住,就是連我們這個身都保不住。試問:哪一樣東西你能保住?這個身,剎那剎那在衰老;人老不是一年一年老,不是一天一天老,剎那剎那在衰老。你懂得嗎?連這個身都保不住,何況身外之物!我們明白這個道理,財富得來是什麼原因?是因為你修因感果。那個因要永遠不斷的去修,決定不能停止。正如同我們講學習,生生世世永無間斷的在學習。我們修布施,修財布施、修法布施、修無畏布施,也是永恆沒有終止的。所以「捨得」,你捨一定有得,得到的那個「得」,也要把它捨掉,把那個得再捨掉。這樣愈捨愈多,手中才常出無盡之寶,是這麼個道理來的,這是事實真相。
「莊嚴之具,一切所須,最上之物」。一切眾生生活在世間,受用不外兩大類,一個是物質的,一個是精神的。這兩種受用,物質比不上精神;換句話說,精神生活遠遠超過物質生活。精神生活裡面有真實的受用,物質生活裡頭沒有。於是我們就想到,什麼是「莊嚴之具」?什麼是「最上之物」?目的在利樂有情。在這裡我們一定要能夠記住,佛法在世間建立的宗旨是什麼?經論裡面常講八個字,「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你明瞭這個宗旨,你才曉得此地所講的莊嚴之具、最上之物是什麼。我們應該給眾生什麼?幫助眾生破迷開悟。眾生苦是從迷來的,眾生樂是從覺悟來的,我們要幫助他離苦得樂。離苦得樂是果報,它的因就是破迷開悟,這個事情只有菩薩辦得到。菩薩怎麼樣?他本身覺悟了,所以他才能夠幫助別人。自己沒有覺悟,怎麼能幫助別人?
在過去,菩薩做這個事情,「莊嚴之具」,不外乎是建立道場,這是莊嚴之具;「最上之物」,無過於弘法利生。過去國家做!那些帝王他懂得,他懂得修福,建道場、弘揚佛法,他懂得;長者居士大德們他們懂得;所以無不是盡心盡力在辦好宗教教學,這是「一切所須,最上之物」裡面最重要的一件。現在,在佛的末法時期,在全世界佛教衰微到極處這個環境當中,我們怎麼作法?建道場不難,道場建立之後,沒有人來講經弘法,這就是從前李炳南老居士常講的:「有廟無道,不能興教。」所以今天建道場的風氣很盛,弘法這個事情被遺忘掉了。道場建得金碧輝煌,目的何在?招來觀光旅遊客人,做為觀光的景點,收取這一方面的利潤。與菩薩「利樂有情」的願望相違背了,這個我們要懂。
過去南北朝時候梁武帝,這是我們佛門的大護法。他以國王的權力護持佛法,在他管轄區域之內建了四百八十座寺廟。四百八十座!他喜歡人出家,所以度出家人有幾十萬人;他非常喜歡人出家,他護法。達摩祖師那個時候到中國來,他們兩個見了面,梁武帝就把他在佛門做的這些事業,向達摩祖師炫耀:「我做的功德大不大?」達摩祖師老實告訴他一句話:「並無功德。」諸位同修仔細想想這句話,那個時候梁武帝建那麼多道場「並無功德」,你們今天建了多少道場?還說自己功德很大!
在這個地方我怕諸位同修疑惑,我略略加以解釋。功德跟福德不一樣。功德能了生死、出三界;斷惡修善、破迷開悟是功德。如果十惡沒有斷,做一切的善行都是屬於福德。如果當年梁武帝問達摩祖師:「我的福報大不大?」達摩祖師一定說:「很大很大!」福報,不是功德;他修的是福報,不是功德,這個我們要辨別清楚。福德再大,頂多到天上去作天王,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這個同修們一定要記住。功德就不一樣,功德,持戒有功,他的果是得定,他能得定,定是德;持戒是功,定是德。修定有功,開慧是德。這個果報不一樣的,所以功德跟福德我們要把它辨別清楚。
在今天我們所處這個環境裡面,應當要修大功德。大功德,不為自己就是功德,為眾生的是功德;為自己的是福德。為自己,出不了六道輪迴;為眾生,就超越了。念念為眾生,決定不為自己,希望大家記住。為社會、為國家、為世界、為眾生,不要為自己,你得的利益不可思議!為自己就錯了,為自己都變成了福報,縱然享天福,天福享盡依舊要墮落,所以它是不究竟的。決定不為自己,要做大功德。
大功德,一定要利用現代的高科技。像我們現在用的網際網路的傳播,我們講經在這一個現場,全世界在這個時間收我們的網站,統統都能收到,這是二十一世紀的道場。不在乎寺廟的大小,在乎你傳播工具的現代化。再小一個房間,我在這裡講經說法,全世界人都聽到,這是大道場!要懂得運用科學技術,要懂得用現代化的方法。我們講經,對現代人來說,這是第一手。能聽的人、能理解的人並不多,可是這一手非常重要,這是第一手的資料。希望真正能聽懂的人、聽明白的人發大心,你懂得之後,最好能夠把它編成劇本,用電視連續劇的方法來推廣。全世界每個地方人都喜歡看連續劇,天天在電視旁邊坐著,用這個方法推廣。
現在我們這個地方也剛剛開始,看到《了凡四訓》有兩片電視劇的方式推出來了。別看這兩片東西,比我在講台上辛辛苦苦的講一遍《了凡四訓》效果大得多!這兩片時間太短了,實在講,還是不夠。所以我們希望將來能夠拍攝到六片,也不要太多,使內容更充實一些,把它配成各種不同的語言發音,就能夠流通到全世界,這是「一切所須,最上之物」。「最上之物」是這個東西,最好能夠從衛星電視台去播放,收聽的人就更多了。得用這個方法去「利樂有情」。希望我們同修都能有這個概念,將來因緣成熟了,國家政策改變了,我們的宗教教學可以在電視上廣播了,我們要在這一個大事業上盡一分力量。當然,最希望的是諸位能夠參與,將來拍攝電視劇,希望大家能夠發心參與,這個功德無量無邊。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