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請掀開經本《科會》第二十三面,經文倒數第四行,從四十三願看起:

  作佛時。下從地際。上至虛空。宮殿。樓觀。池流。華樹。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寶香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眾生聞者。皆修佛行。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這一段是一個願,經文比較長一點,都是屬於西方世界生活居住環境的美好。四十八願裡面只是說了一個綱領,詳細介紹都在後面的經文,世尊為我們敘說西方世界的依正莊嚴,這是屬於依報。可以說世尊為我們講經說法,都是敘述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這一點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聖賢人跟凡夫有一個很不相同的地方,那就是愈是大聖愈謙虛。我們在《論語》裡面看到孔老夫子,《四書》裡面看到孟夫子,沒有一個不是非常謙虛,都覺得好像是樣樣都不如別人,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學到老。夫子說他一生沒有一樣長處,他所說的這一些教誨都是古人所講的,所以他自己講這一生「述而不作」。現在人都講創作,孔老夫子一生沒有創作,全是古聖先賢的遺教。釋迦牟尼佛也說他一生當中沒有說過一句話,誰要是說佛說法,那這個人是對佛不理解,完全是毀謗如來。明明說了四十九年,今天會集成這麼一部《大藏經》,怎麼說沒有說法?原來他的意思也是說的別人傳下來的,不是自己的創作,過去古佛代代相傳。這是謙虛,也是大實話,是真話。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學謙敬。

  諸位要曉得,煩惱之大者,這是天親菩薩將《瑜伽師地論》裡面所說的煩惱心所,《瑜伽師地論》說得多,彌勒菩薩講的,歸納成百法,便利於初學。這百法裡面將無量無邊煩惱,八萬四千煩惱歸納為二十六大類。這二十六大類裡面,有六類叫根本煩惱,我們總得記住。根本煩惱頭一個就是貪,瞋、痴,第四個就是傲慢,你才曉得傲慢是多麼嚴重。煩惱的作用是什麼?障礙了自性。《華嚴經》上說得好,「出現品」裡面佛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一句話要是細說,一切眾生,不但包括所有的人在其中,動物、動物裡面再小的蚊蟲螞蟻,還包括餓鬼道、地獄道,往上去有天道,有聲聞、緣覺、菩薩,這是九法界眾生,都是屬於眾生,這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

  佛的智慧不可思議,真的是無量無邊,佛沒有說只有他有這麼大的智慧,他說一切眾生智慧跟他完全相等,平等的,智慧相等。德是什麼?德是能力,能力也相等。相是相好,我們今天講的依報正報的莊嚴也相等。所以佛法是真平等,決定沒有差別。但是現在,事實上有了很顯著的差別,這個差別怎麼生的?佛接著說:「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一句話說破了。我們每一個人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能力、無量的相好,非常可惜煩惱妄想分別執著這三樣東西,把我們自性本具智慧德相蓋覆住,並沒有失掉,只是把它遮蓋住了。就好像白天太陽光,陽光普照大地,我們頭頂上有一片烏雲,烏雲把陽光遮蓋住了,烏雲就好比是妄想分別執著。佛的教誨,佛常常講,《金剛經》大家念得很熟,《金剛經》上說:佛度無量無邊眾生,末後說了一句,「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什麼原因?眾生是自己覺悟,自己度自己,不是佛度他,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佛只是給我們作增上緣而已。所以佛不度眾生,佛都度不了眾生,我們人哪裡能度眾生?沒這回事情,講不通的。眾生之得度是自己得度,自己聽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豁然大悟,他明白、他懂了,懂了之後,自己把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放下,自性本具圓滿的智慧德相又恢復了。你們想想到底是誰度誰?如果說佛能度眾生,我們何必要修行?我們不全都得度了嗎?所以應當要知道事實真相,佛不度眾生。佛指引我們方向,指引我們一條道路,路是要自己去走的。你自己不肯走,佛是無能為力,不能幫助你。由此可知,佛的謙虛、恭敬是真實的。世出世間法都是從謙敬當中成就的,不謙虛,傲慢,沒有敬意,貪瞋痴慢全都起來了。

  所以我們懂得,佛教導我們沒有別的,除去自己的障礙,恢復性德而已。正報如是,正報是佛菩薩示現在我們人間表演給我們看,做一個榜樣給我們看。依報,山河大地、樹木花卉,佛菩薩也常常示現,這裡面充滿了現在人所謂的靈感。在欣賞大自然風光的時候,他也有機會豁然開悟,我們在宗門教下古德傳記裡面看到很多。由此可知,環境也是教學、也是教育,教育是全方位的,決不只是言語。言語是講經說法,娑婆世界眾生耳根最利,所以文殊菩薩選擇圓通,給我們說:「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除了言教之外,有身教,有意教;有這個念頭,有這個意思,意思,心思細密的人也能夠領會,也能夠體悟。特別是宗門,宗門常說:「祖師西來意,你會麼?」體會是意教,這是最深的一種教學方法。種種示現在佛家裡面講神通,通是什麼?通是通達,明瞭通達;神是神奇,超出我們平常人的常識,我們稱之為神通。

  我們看此地西方世界生活環境,也就是修學的環境,前面講了好幾段,今天我們講到「寶香普熏」。『我作佛時』,「我」是阿彌陀佛自稱,都是為了說話方便起見。我們眾生聽到我,就起了執著、就起了分別。佛菩薩說我,完全沒有分別執著,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你們大家說這個身體叫「我」,好,我也隨順你稱「我」,你有我執,我沒有執著,我知道這個東西是假的,不是真的,眾緣和合,沒有自體,所以「當體皆空,了不可得」。佛清楚,你們執著有,他不執著真有。所以佛眼睛看這個世界,這世界是什麼?「夢幻泡影」。佛看時間,「如露亦如電」,電是閃電,剎那生滅。這兩句話是諸佛菩薩的宇宙觀。這一種觀察是正確的,一絲毫迷惑都沒有,所以他永遠保持清淨心,永遠保持著平等心,從清淨平等裡面生起大慈悲心;以種種不同善巧方便,幫助眾生覺悟,幫助眾生恢復自性,就如此而已。這就是佛家的事業,全心全力幫助一切眾生,自己決定沒有名聞利養的念頭。諸位想想,如果有絲毫名聞利養的念頭,或者是求別人恭敬的念頭,他就有我執,他就是凡夫,就不是聖人。凡、聖就在這一念之差。凡夫有執著,凡夫認為什麼都是自己的,聖人絕對沒有這個念頭,我們要細細去參究。

  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示現作佛了,這個作佛是從事上說的,在那裡教化眾生,佛是老師的意思。佛跟眾生是平等的,諸位一定要記住,佛法是平等法,決定沒有高下,「生佛平等」,佛跟阿鼻地獄眾生都平等。所以我們今天在現前這個社會,倡導和平,和平兩個字怎麼講法?大家和睦相處,平等對待,沒有哪個比哪個高,一樣平等,這是佛法的落實。能平等對待,才真正能和睦相處,不平等,和睦就談不上,和睦是以平等做基礎。每一個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是到那邊作佛。阿彌陀佛幫助你作佛,轉凡成聖,所以那是不可思議的境界。他怎樣幫助你作佛?這四十八願,願願都是他的方便、他的方法,幫助你作佛的方法。

  這個地方說:『下從地際,上至虛空』。「地際」是地的邊際。我們知道,十方剎土跟我們這個世界大同小異,我們居住的環境,地球是個球形、圓形的。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十方諸佛的剎土,形狀並不完全相同,有的是圓的,有的是長方形,有的是方形,有的是三角形,《華嚴經》裡面講得多,給我們講了二、三十種。我們現在很仔細去觀察天文,佛所講的確確實實都被現代科學家證實了。佛講的是有種種不同的形狀,那是講的星系,不是講的星球。像我們晚上看到天上,獵戶星座它就是個長方形的。我們中國人講織女星座天琴,這個星座它是一個好像古時候彈的琴那種形狀。還有世界像樹葉的形狀,像花朵的形狀。今天我們在太空望遠鏡裡面,看到一些比我們這個銀河更遠的地方,發現看到果然不錯,這都是《華嚴經》上講的無量無邊的世界。「地際」,我們現在曉得,地際就是地球的核心、中心,一直到地球的表層、表面,表面上面是「虛空」。這兩句是講大地到虛空,這是居住的環境。

  『宮殿樓觀』,這是建築。有許多人讀到這些經文,就會說到這是假設的,這不是真實的。中國古代帝王居住的這些宮殿樓閣,我們現在也看到菩薩淨土裡頭,也是這個形狀的宮殿樓閣。其實佛經上只講宮殿樓觀,並沒有講型式,中國的宮殿樓觀,跟西方人的宮殿樓觀不一樣。什麼叫「宮」?要曉得,宮是私人居住的地方,叫宮。「殿」是什麼?殿是現代人所講的辦公室,辦公的場所叫殿。外國人叫office,中國人叫殿,所以你要懂得意思。中國從前辦公的地方,皇帝,你到北京看皇帝辦公的地方,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辦公的地方。所以你要懂得這個意思。我們今天畫畫,中國人當然畫中國的樣子,外國人一定畫直的大樓,他就不會畫中國的樣子,所以你要懂得它的意思,它並沒有說形狀。每一個國家地區,自己居住的房舍有他自己的風格,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

  十方剎土,現在科學家講不同維次空間的生物,既有生物,當然他有居住的環境,他一定有他私人居住的環境,一定有他集會的場所。集會的場所就稱殿,私人私生活居住的場所就稱宮。經要活著看,不要把它看死、看呆板了。一看到宮殿這兩個字,就想到飛簷雕棟,想到這些,這個頭腦不行,這不能學佛,這都是屬於妄想分別執著。所以要知道它的範圍非常之廣,建築的型式那也是各個不相同。「樓觀」,兩層以上稱之為樓觀。現在西洋這些科技的進步,像新加坡最高的大樓七十多層,那都屬於樓觀。建設的型式跟中國的型式結構完全不相同,但是都是屬於宮殿樓觀。中國人畫西方世界,畫中國古時候;現代人畫西方世界,一定畫上高樓大廈、現代的建築。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千變萬化。

  但是西方世界跟我們這個地方不相同,不相同在哪裡?它們的科學技術達到了頂點、達到圓滿,我們這個地方科學技術是剛剛起步。人家蓋再高的樓,念頭一動大樓就成了,這個多高明。我們現在還要畫圖,還要設計,還要施工,搞多少天才搞成功,人家一念之間他就成功了,想什麼他就變現什麼,這叫科學技術。所以我在外國講經,我都勸學科學的人到極樂世界去,不到極樂世界去,你的科技永遠是幼稚。我們現在到遠地方去旅行,要坐飛機,很不方便。西方世界要到其他諸佛國土裡面去旅遊,他的房子就飛起來,你說這個多舒服。他們住的房子可以飛的,宮殿樓閣可以飛行,你說多自在!什麼都不要收拾,飛過去了,而且速度非常快。以我們現在這個計算,那個距離多少萬光年,他也只剎那、幾秒鐘就到,你說這個速度多快。光的速度不能比,跟他們相比的時候,小巫見大巫。所以你想想看,這麼好的一個環境,這麼好的一個處所,我們要不移民到那裡去,那就是太傻了。我們說往生,古時候叫往生,現在叫移民,現在不叫往生。我們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我們親近阿彌陀佛,那一邊生活環境之好,修學環境之好,到那裡他自自然然很容易成就圓滿智慧、圓滿德能。

  『池流華樹』,這一句四個字,是講那一邊環境之美。池塘、流水,這都是我們很喜歡的東西;樹木、花卉,那個地方應有盡有,而且永遠常新。我們這個世間樹木花草,春生夏長,秋天樹葉逐漸落了,冬天凋零了,它有變化。西方極樂世界沒有變化,四季常春。這個花永遠不謝,不但不謝,花能隨人意,你喜歡看什麼顏色,它就變什麼顏色,隨心所欲。我們兩個人同時去欣賞,我喜歡紅的,我看到是紅色的,你喜歡白的,你看到是白色的,奇怪了,這是我們現在世界科技做不到的,他們都做到了,所以阿彌陀佛是法界最偉大的科學家。他們都會變化,這個變化是無心的。我們今天為什麼做不到?我們有心,我們有念頭,所以這一切種種變幻就有限度;他們無心、無念,無心無念這個作用就沒有限度,沒有止境。所以大家要曉得,無心勝過有心,有念不如無念,無心無念真智慧,有心有念這是佛家講的世智辯聰。我們的本能失掉了,所以佛法無一不是講恢復我們自己的本能。

  西方世界所有物質,七寶所成的,所以永遠不會凋謝。人的身體永遠不會衰老,永遠不會生病。你們在大乘經上看,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做醫生的,沒有這個行業。沒有聽到這個經典上講藥物,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不需要用藥物,永遠不生病,永遠年輕,無量壽!不像我們這個世間壽命很短,西方極樂世界人人都是無量壽,眾寶所成。其實,西方世界是眾寶所成,我們這世間又何嘗不是眾寶所成?你們要相信《金剛經》上講的一句真理,「一合相」。你們懂得佛說一合相的意思嗎?為什麼世出世間這一些萬物千變萬化?千變萬化叫一合相。「一」,現在科學家逐漸逐漸的發現,一是什麼?基本物質,現在科學裡叫基本粒子,在佛法的名詞叫「極微之微」。由這一個東西組合成原子、電子,再由原子電子組合成分子,再組合就變成萬物。所有一切萬物是一個東西、同樣的一個物質,組合的方程式不一樣,所以才有這麼多變化。換句話說,西方極樂世界這個組合是殊勝的,是正常的,所以都組合成七寶。我們這個世間組合低劣,組合成沙石泥土。要知道,沙石泥土裡面那個基本的粒子,跟金鋼鑽、黃金、白銀是同樣的,一點差別都沒有。

  西方世界一合相能夠一合成七寶莊嚴,我們這個世間何以不能?佛在經上又教導我們,「依報隨著正報轉」,我們就明白了。依報是什麼?居住環境。居住環境這個物質怎麼會組成有好有壞?隨著正報,正報是念頭。你的心清淨,這一些物質組織它就清淨。你的心善,它組成的物質就善;你的心不清淨,你的心邪、心不善,組織的環境就不善。依報隨著正報轉,諸位要是明白這個道理,你就不必看風水。知道什麼?我的心正、心善,念頭善、行為善,我住在這個地方,這裡環境都會變好,所有的物質它會改變。如果我們自己的心不善、念頭不善、行為不善,這個地方很好風水、很好的環境,我到那裡去住,住個一年兩年,這個地方風水慢慢就會變壞。風水不是一成不變,隨著人心變的。這是大乘經上佛給我們講的原理,這個原理是真理,一點都不假。西方極樂世界這麼殊勝,我們於是明白了。

  這個世界的好處是個新興的世界,像我們講的是新社區,新社區的事情好辦。阿彌陀佛在那個地方歡迎大家移民去,移民有條件。什麼條件?心地清淨善良,所選擇的人全部是清淨心、善良心,他那個環境好。我們十方諸佛剎土是什麼?老社區,無量劫來積習的病根太深,一切眾生造作不善,所以我們居住的環境比不上它。它是新社區,阿彌陀佛成佛到現在才十劫,時間很短。這個道理我們能想得通。

  現在在我們這個地球上,新加坡這個地區、澳洲這個地區,我們知道他們移民的條件限制很嚴,歡迎好人、善人移民到這邊來,不善的絕不許可來,也是這個意思。但是他們的把關,實在講沒有阿彌陀佛那麼嚴格。阿彌陀佛把關是真嚴格,你心不清淨、心不善良,你決定不能往生。諸位要記住,不是說念佛就能往生,沒有那麼便宜的事情。念佛是個手段,要念到什麼標準才能夠移民過去?要念到清淨心、慈悲心,清淨心跟慈悲心都是真心。你心地不清淨、心地不慈悲,古人講你即使一天念十萬聲佛號,所謂「喊破喉嚨也枉然」。果然心地清淨慈悲,你一天念一聲都夠了。這就是一般人常講佛家修學重實質不重形式,形式沒有關係。

  實質是什麼?你的清淨心、慈悲心。綜合大乘經佛教導我們的,我們寫了二十個字。「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果然我們具足這些條件,決定往生。臨命終時,一念十念皆得往生。所以在平常日常生活當中,工作處事待人接物,我們要用真誠心,真誠決定沒有虛偽,決定沒有虛假;要用清淨心,清淨心裡面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有執著就不清淨,有分別就不平等,有妄想就不真誠。真誠清淨平等,就是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斷掉,我們用這個心。世間一些人他們用妄想分別執著,我用真誠清淨平等,我們跟他很好相處。為什麼?他要的我不要,我要的他不要,這就好相處。如果我們兩個都要,就會發生衝突。你要名聞利養統統給你,我不要,我要清淨心,他不要清淨心。他要清淨心跟我要清淨心也不會衝突。你要的,我全部都給你,歡歡喜喜給你;我要的,你不要。於是落實在生活、處事待人接物,我們就真正能做到「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念佛是念覺悟,念佛是念自性,阿彌陀佛是我們自性的德號,但是西方極樂世界也確有其人,性德圓滿的現前,我們稱他作阿彌陀佛。

  『國土所有一切萬物』,這一句全部包括了,依正莊嚴全部包括。『皆以無量寶香合成』,西方世界香光莊嚴。我們知道西方世界任何物質都放光,身體也放光,光明世界。在這裡看,不但放光,還放香,還有香氣,「無量寶香合成」。香光都流遍虛空法界。我們這個地球在不在彌陀光明之中?在不在寶香範圍之內?給諸位說,在。在,何以我們不見、不聞?不見不聞,我們自己有障礙。什麼障礙?佛在經上講兩大類的障礙,第一大類是「煩惱」,第二大類是「所知」。你有煩惱障,你有所知障,你自己有障礙,不是佛光不照你,不是寶香不薰你,自己造成障礙把它隔絕了。就像那個蠶一樣,牠可以接觸外面大自然,可以接觸陽光,牠偏偏做一個繭,把自己裹在裡頭跟外界斷絕,那有什麼法子?我們凡夫現在就是這種情況,愚痴。所以佛告訴我們,我們能夠把煩惱斷掉,把所知障破除,諸佛的光明我們見到了,西方極樂世界的寶香我們聞到了。障礙一定要除掉,除掉障礙是真正的福報。智慧開了,不再受蒙蔽,德相現前,逐漸逐漸的恢復。所以煩惱少一分,智慧就長一分,煩惱少兩分,智慧就長兩分。煩惱障礙了我們智慧,使我們見不到佛光,聞不到寶香。

  可是有一些同學,少數不是多數,在修學過程當中,偶爾也見到佛光,也聞到寶香。這是什麼原因?兩個原因,一個是一念清淨,很短的時間你的妄想不起來。很短的時間,妄想真正伏住不起作用的時候,諸佛的香光就接觸到,這是一個原因,這是自己的功夫。但是我們這個功夫時間實在太短了,不能保持。為什麼?一見到光,一聞到香,好喜歡,一喜歡完了。這一喜歡是什麼?喜歡是煩惱。諸位要曉得七情五欲,喜、怒、哀、樂、愛、惡、欲,都是煩惱。剛剛聞到,見到佛光,跟佛才小小接觸,煩惱立刻生了,馬上就斷掉,這是個原因。第二個原因,那是佛菩薩加持,善根成熟。這是佛菩薩接引你,以神力加持,讓你看到、讓你聞到,增長你的信心,你會在這裡感到佛法希有,生起希有心、恭敬心來學習。大概總不外這兩種原因,特別是在初學佛的時候。初學佛的時候剛剛接觸,沒有什麼信心,這個時候需要三寶加持。我在初學佛的時候,佛光見得少,好像只有一次,但是聞香總有十幾次之多。確實這個香味很濃,不知道從哪來的?沒有方法形容,我們世間過去所聞過的香都不像。這個香氣能夠叫我們精神愉快,頭腦清新,它有這個作用。但是時間也不很長,偶爾一陣,幾秒鐘、一兩分鐘,最長的時候大概是五分鐘的樣子。很多同修遇過,這是屬於佛菩薩的加持,有這兩種原因。

  『其香普熏十方世界,眾生聞者皆修佛行。』它是用香與光幫助一切眾生。這個地方什麼叫做「佛行」?這一句話非常重要。佛行當然不是凡夫行,這個話我們在講堂裡面講得多了,講得再多還要講。為什麼?因為你現在還沒有修佛行。即使已經修佛行,還是要不斷的講,你的佛行沒有圓滿,這就是佛家所說的長時期的薰修。「普熏十方世界」,「普熏」是永恆而不間斷的,才能夠真正幫助眾生、成就眾生。偶爾一次兩次,所謂「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無濟於事,那個不能成就。真正慈悲是要永恆無間斷的薰修。「佛行」這兩個字非常重要。本經在第二十品裡面所講的「塵勞垢習,自然不起」,這就是佛行。什麼是「塵勞」?「塵」是比喻,比喻污染。我們現在生活的空間,建築再完善,對於微塵的污染依舊不能避免。桌子一天不擦,你仔細的摸摸,它有灰塵;三天不擦,那就很明顯。所以塵是取代表污染的意思,污染什麼?污染我們的心性。我們的心性原本是清淨的,原本是真誠的,原本是平等的。現在為什麼全部都失掉了?被六塵所染。這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被這些東西染污了。清淨心得大自在,得大歡喜,常生歡喜心。但是心性被污染之後,這就失掉了,所生出來的是什麼?生出來的是情,沒有污染的時候生出來的是智。所以要知道,智跟情是一樁事情,作用不一樣;智跟情,體是一個,相不一樣,作用差別就太大了。情,底下就勞,現在人講很累;智不會累,智是非常輕快。情愈重的人愈辛苦,勞累終身,不但終身還有來世,生生世世活在勞累當中,沒有辦法超越六道輪迴。

  六道輪迴的形成主要的因素,第一個因素是情執。你有情執,你就出不了六道輪迴。人要沒有情,你說沒有情,好像誰也不願意聽這個話,人要變成無情,那這個人很殘酷。那不是的,如何把情轉變成智?所以佛法不是教你把情斷掉,情斷掉,智也沒有了。為什麼?情跟智是一個體,不能斷的,怎麼辦?轉變,把情轉變成智,這就是轉凡成聖,轉迷成悟。情是迷的,那個相是迷;智,智的相是覺悟。所以,佛教我們轉變。我們現在為什麼轉不過來?轉不過來是兩個因素,第一個因素是道理沒搞清楚,不肯轉,堅固的執著不肯轉,理沒有搞透徹;第二個是習氣太深,無量劫以來我們就活在情執裡面,現在一旦要把它轉過來,好像有一點不忍心,捨不得。所以諸佛菩薩這才顯示出大慈大悲,不斷的重複教導我們,時時刻刻在提醒我們。佛所用的方法是經教,正是所謂一世教人用口,百世教人要用書,書能夠永遠的流傳,不會失掉。今天人要不重視書本,不肯讀書,那就大錯特錯了。

  現在雖然有高科技,不必用這些書籍,說的這些文字都可以輸入電腦,諸位可以在電腦螢光幕裡面去看。可是我又聽很多人跟我講,每天眼睛盯住螢光幕,他的壽命至少要少二十年。螢光幕是很方便,你圖這個方便,你要付出代價,這個代價是二十年的壽命,你要付出這個代價。我不看螢光幕,我連電視都不看;你們電腦裡面文字的東西,你影印出來給我看,我不直接看螢光幕。所以它有它的長處,它必定有它的缺點,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有正面的作用,必定有負面的作用。我們一定要了解,要懂得,然後你才能夠善用科技,不為科技所害,不為科技所累,你就自在快樂了。

  佛教給我們,對於外面的境界,要了解得很清楚、很明白,它的真相是什麼。所有一切物相是一合相,這是佛總說。一合相裡面,我們體會到什麼?萬法平等,法法平等。你懂得這個道理,妄想分別執著,特別是得失的念頭,會少一半以上,你就一身輕鬆愉快。為什麼?人家拿到金剛鑽寶石那麼寶貴,我的眼睛當中是什麼?金剛鑽寶石跟地上的泥土完全平等,價值是相等的。你說那個價值高,是你被它騙了,其實價值平等的,所有一切諸法都是平等的。任何物質說貴重,貴重是什麼?是你的妄想把它操成貴重,假的不是真的。佛又給我們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絕不是真實的。《金剛經》又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真的。

  存在也是假的,你說這一切現象存在,那你完全看錯了。現在科學家懂得,剎那生滅。哪有什麼存在的?你要不相信,你們現在到這邊旅遊的,我看你們每一個人都帶照相機,你們在照相的時候,有沒有體會到存在是什麼?你對準鏡頭按下快門,你第二次再按的時候就決定不是第一次,第一次已經沒有了,沒有存在。存在是個抽象概念,不是事實。所有一切諸法都不存在,你要想得到它,你不叫打妄想、你不叫自己捉弄自己!所以真正明瞭了,一切諸法無得亦無失,沒有得失。這一切諸法究竟是回什麼事情?佛說得好,「緣」,緣聚緣散,聚散都是剎那。這個剎那,億萬分之一秒。佛在經上跟我們講,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哪裡會有存在?所以說如露亦如電。露是什麼?露是露水,露是比喻相續相。我們今天看到好像有這麼回事情,是剎那剎那的相續,不是真的。「如電」是講事實真相;「如露」是講幻相,是講相續的幻相,沒有存在。你要是了解宇宙人生事實真相,心開意解,得大自在,世出世間一切法你決不會有希求的心,你決定沒有得失的心;然後生起大慈悲心,看到芸芸眾生都迷了,不知道事實真相,這些覺悟的人來幫助這些迷人開悟,了解事實真相,過正常的生活,正常的生活就叫佛行。凡夫的生活不正常,所以這一生過得好辛苦。諸佛菩薩過得好自在、好快樂,他沒有得失,全心全力幫助一切眾生也都是個緣,有緣多做一點,緣不具足少做一點,沒有緣不做,你說這個多自在!我們學佛從這個地方明瞭了,雖然明瞭得不夠圓滿,明瞭一點做一點,就得一點快樂。

  所以我做事情,李木源居士現在做事情,你們大家都知道,看到居士林、淨宗學會,我們道場天天很熱鬧,緣勝。我們有緣,會盡心盡力幫助社會、幫助大眾,幫助這一個地方,幫助整個世界。為什麼?這個地方的訊息傳播到全世界。幫助現在,也幫助未來,給未來眾生做一個好榜樣。有緣多做,沒有緣不做,絲毫勉強都沒有。可是我們有這樣的心,清淨心;有這樣的願,清淨願。什麼叫清淨願?願為眾生,沒有願為自己。如果夾雜著絲毫為自己,你的願不清淨,你的心也不清淨。清淨心願跟諸佛菩薩感應道交,這就是大家常講的佛菩薩威神加持,就這麼個道理,感應很不可思議。我們看到歡喜,不是為自己歡喜,不是說這裡做了這麼多事情,這麼熱鬧歡喜,不是的。為眾生有福歡喜,為眾生離苦得樂歡喜,都不為自己。

  緣成熟了,我們要往前面推動一步。剛才我在二樓,李會長他在跟我談,我就跟他說,現在我們主要的工作,要推動宗教教育。希望每一個宗教都要講道、都要講經。不僅僅是宗教的形式,宗教如果有這些儀式、儀規,裡頭沒有教學,都變成了迷信,一定要幫助所有的宗教,來推動教學。我們這個講堂從六月份起開放,每一個星期天晚上,請新加坡九大宗教他們的傳教師到這裡來講經講道,講他們的經、講他們的道,歡迎同學們都來聽,人愈多愈好。現在他們這些宗教師都在那裡準備。我們聽他的,他們也聽我們的,我們互相交流,彼此互補,有助於社會安定、世界和平。這個世間永遠不會再有種族的戰爭、宗教的戰爭,希望把這兩種不善永遠在地球上斷絕,這是直接的;間接的影響會很大很大,我們要做。李木源居士還有意思,希望在今年下半年能夠把我們九大宗教這種活動,推展到亞洲這個地區,這十幾個國家。我們以後恐怕做宗教國外的訪問會很頻繁,我們九大宗教聯合起來訪問每一國家的宗教族群,我們來推動和平。這是什麼?這是大乘佛法的落實,我們終極的目的是要推動到全世界,希望全世界的宗教徒都能覺悟,都能夠破迷開悟,斷惡修善,最後就都能轉凡成聖。

  幫助自己,一定也要幫助別人,這叫佛行。佛行範圍太大太大了,絕不限於佛教。你們在《華嚴經》上看到,所有不同的國土,經上講的國土,不是地球,不是講我們現在這個國家,它是講得很大,一尊佛教化的範圍,那叫一個國土,在經上講「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到底有多大?如果像黃念祖老居士的說法,一個大千世界,現在講銀河系,十億個銀河系,這是一個國土。一尊佛的教化區,十億個銀河系,此地講的國土都是指這麼大的範圍。在虛空法界,這樣的佛國土無量無邊。這麼大的範圍,這裡面住的眾生非常複雜,就是所謂不同空間維次的生物,我們人也包括在其中。佛家常講的十法界,十法界就是不同空間維次,佛是普度,決沒有分別。不同的國土、不同的族類、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宗教信仰,佛是平等教導,決定沒有差別。平等的尊敬,平等的愛護,平等的幫助,普賢菩薩講「廣修供養」,平等的供養。佛是這樣教我們的,我們應當要去做,才是佛的好學生。

  所以有許多人,實在講,經讀得少,或者他有讀,他沒有能懂,批評我們拿著這些錢財物供養其他的宗教,他們不能認同,對我們嚴厲的指責。我們聽了笑笑,為什麼?佛教我們做的,我們沒做錯,他們不能認同,是他們沒有理解佛的意思。當然,理解佛的意思是不容易,開經偈說:「願解如來真實義」。佛菩薩心目當中,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一體。諸位常常聽說,「三世一切佛,共同一法身」,這是什麼意思?虛空法界跟自己是一體。所以,一切眾生就是自己。愛護一切眾生,真正是愛護自己;恭敬一切眾生,是恭敬自己,是自尊;供養一切眾生,是供養自己。這個道理,這個事實真相,知道的人不多,諸佛菩薩知道,法身大士知道。我們在大乘經論上去看,他們確實是這麼做的。我們今天緊跟著佛菩薩後面,效法諸佛菩薩,這哪裡會錯?這是真正叫學佛。

  佛教導我們,諸位要細心想想,佛教我們什麼?我要說出來,你們都曉得,個個都會說,佛教我們斷煩惱證菩提,每個人都會說。可是你在日常生活當中,你偏偏就不斷煩惱,口裡說斷煩惱,實際上不肯斷煩惱。怎麼不肯斷?你看到基督教的十字架耶穌像,你肯不肯跪下來拜三拜?不肯,那是外道。你看,妄想分別執著,你不肯斷。我是肯斷的人,我見到的時候,我也恭恭敬敬拜三拜。大家看到奇怪,那有什麼奇怪!那是佛,那是自性。《華嚴》上不是說得很好嗎?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是佛,識就是菩薩,佛菩薩變的那就是佛菩薩。不能說佛菩薩變成這個樣子,我們才承認佛菩薩,他變成另外一個樣子,我們就不承認了。哪有這種道理?那不是個愚痴人嗎?我穿上這個衣服,你叫我淨空法師,我穿上一套西裝,那就不是的了,哪有這種道理?諸佛菩薩千變萬化,一定要懂這個道理,這就是叫我們斷煩惱。你以為煩惱從哪裡斷?這就是斷煩惱。

  對於所有宗教、所有族群一律平等看待,我們煩惱就沒有了。你在這裡面起妄想分別執著,你煩惱就生了。無論對待什麼人,無論對待哪個宗教,看到他有需要,全心全力幫助,我沒有煩惱。如果我還要想,他是另外一個宗教,我應不應該幫助?我幫助他有沒有罪?你說糟糕不糟糕?誠心誠意幫助人哪有罪?幫助別人有罪是什麼?有企圖的幫助就有罪。我幫助他,希望得到什麼回報,這有罪;我幫助他無條件的,什麼樣的回報念頭都不生,這哪有罪?所以諸位要曉得,什麼叫罪過?罪過是從自私自利裡頭生出來的。我們修一切善,裡面夾雜著自私自利,這就叫造業。如果絲毫自私自利的念頭都不夾雜,這就是佛家講的清淨功德。清淨功德,給諸位說,是一無所得,一無所得是無所不得。你所得到的是什麼?盡虛空、遍法界。你所得到的,是你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現前,這個大道理幾個人懂?

  所以佛行要從哪裡做起?《觀無量壽佛經》裡面淨業三福,從孝養父母做起。這兩個字很不好懂,什麼叫孝?幾個人懂得孝?所以中國,我們中國的老祖宗,提起來我們不能不五體投地,確確實實具足高度智慧,高度的藝術。造這些文字,文字是符號,智慧的符號,讓你看到這個符號,聽到這個音聲,你就覺悟了。「孝」,這個符號,上面是個老,下面是子,什麼意思?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體,這叫孝。所以西方人有代溝,代溝就沒有孝了,斷掉了,上一輩跟下一輩脫節了。上一輩還有上一輩,下一輩還有下一輩,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無始無終是一體,這是孝的本意,這是從豎的時間上來說。空間上來說,橫遍十方,佛家有兩句話:「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孝字這個符號就代表這個意思。十方三際是一體,這是孝字,這是孝的意思。

  所以盡孝,孝養父母是盡孝,誰能做得圓滿?佛才圓滿。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斷,他的孝道還欠缺一分。所以佛教給我們什麼?佛教給我們孝敬而已矣,整個的佛教就是教我們孝親尊師。我們的生命得自於父母,我們的慧命得自於老師,沒有父母老師,我們對於宇宙人生的道理就不懂得。不明瞭這些道理,人跟其他動物有什麼兩樣?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就是他明理,他接受過教育,所以他有師道。諸佛菩薩的示現,都是以老師的身分出現在世間,教導我們過智慧的生活,過覺悟的生活,佛行。佛是覺悟的意思,智慧的意思。凡夫不懂得佛行,過的是煩惱,他們的生活很苦,這個很苦不見得是物質。物質生活不缺乏,這個世間豪門貴族,乃至於天上的天王,佛經裡面常講的,福報最大的大梵天王,摩醯首羅天王,他們沒有修梵行,他還是很苦。貧有貧人的苦處,富有富人的苦處,賤有賤人之苦,貴人他也有苦,統統都有苦。哪一個人不苦?覺悟的人不苦,明白的人不苦。凡是對於宇宙人生真相不明白的人,他就不可能不苦。苦從哪裡來的?迷來的。所以佛家講離苦得樂,這是果,因是破迷開悟;你覺悟你就樂了,迷了就有苦。整個佛法的教學,破迷開悟而已;整個佛法的綱要,孝親尊師而已。

  所以人要懂得孝親,孝養父母。孝養父母,現代人只懂得養父母之身,他的物質生活給他照顧得很周到,這能算是盡孝了嗎?不算。要懂得養父母之心,讓父母沒有憂慮,讓父母常生歡喜心,這才能盡一點孝道。做子女的人上學功課不好,父母憂慮了,不孝;不聽老師的話,父母憂慮了,這又不孝;跟同學們相處不和睦,父母又擔心了,這不孝。兄弟不和,妯娌不和,都叫父母擔心,這都是不孝。你就想那個孝養的範圍是多麼多麼大!你踏進社會,在社會上工作,你是作員工,你不尊敬老闆,不服從老闆,這是不孝;跟你的同事不能夠互相合作,真誠的合作,互相的幫助,也是不孝,範圍太廣太廣了,沒有邊際。這是什麼?這是養父母之心。

  更重要的,養父母之志,也就是父母對你的期望。中國諺語常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你要做不到龍鳳,你就不孝。龍鳳是個比喻,你的德行,你的智慧,你對於社會眾生的貢獻,要做到圓圓滿滿,你父母歡喜開心了。養父母之志,「志」達到頂點就是你作佛了,那父母就高興了,孝才做到圓滿。一聽說作佛,你們諸位又產生一個錯誤觀念,那大概要出家了吧?這個觀念錯誤。作佛,作佛是什麼?就是智慧圓滿,德能圓滿,一切諸法當中都做到圓滿,這個人就叫佛。不是說出了家就能作佛,那你就又錯了。在家都成佛,我們要把這個字搞清楚,要認識清楚。

  出家是佛行裡面的一種,就好像我們整個社會生活,我們在社會裡面選定一個行業,我們讀書選定一個科系。這個行業是佛陀教育的行業,是佛陀教學的科系,我們選擇這個,從事於這個行業。如果說佛跟菩薩,人人都是佛,人人都是菩薩,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只要你覺悟。佛菩薩的心行跟世間人不一樣,世間人所作所為為自己,這就叫凡夫,世間人。佛菩薩所作所為為眾生,為利益社會,為利益眾生,決定不是為利益自己,他就是佛,他就是菩薩。上一次我在吉隆坡,法會完了之後,丹斯里李金友給我餞行,我給他講了一個多鐘點的話,教他經營酒店。他在那裡開了個大酒店,六星級的。用佛行來開酒店,老闆就是佛陀,所有員工都是菩薩。酒店為一切眾生服務,不為自己賺錢,為眾生服務,你就是佛行,你就是佛的商人,菩薩商人。凡是到你酒店來住宿的,都是你度的眾生。佛不度無緣之人,到你這裡來住酒店就跟你有緣,你就度他。佛法是活的,不是死的。我在美國曾經教家庭主婦,家庭主婦是佛菩薩。有很多家庭主婦來給我訴苦,天天老是幹這個事情,幹一輩子也不能休息,怨聲載道,苦不堪言。你念頭一轉,你在行菩薩道,家庭眾生都是她度的對象,你的鄰居、親戚朋友都是你度化的對象,你就很快樂了。天天在行菩薩道,每天在修六度,每天在修四攝法,你快樂無比。念頭一轉,凡夫就變成佛了。

  所以曉得任何一個工作崗位都是佛行,都是菩薩行,就看你的念頭轉得過來轉不過來。不一定要出家,出家要不明白這些大道理,天天享受別人的供養,這個罪過可重了。古人講的,「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施主所供養的這都有帳,記在帳上的,你要不能成就、不能了道的話,那將來都要還帳。所以這一生這個受用,人家供養,不容易接受。要曉得送來的全是我們身上的債務,不能不還。現在享受是很快樂,還帳的時候就很辛苦了。要想不還帳,你必須要達到這些施主對你的願望。他希望你證道、證果,希望你成佛,我們果然做到了,他這個供養就是福報。他跟我們有關係,我們成佛了,他跟佛有關係,將來沾佛的光,他也會有成就。佛是一個知恩報恩者,對於過去曾經供養過他的人絕不辜負,決定會照顧他,生生世世無論他在哪一道裡面,佛菩薩都看到,都能夠接觸得到,冥冥之中保佑他。機緣成熟,決定以應化身來幫助他、成就他。這些道理、事實真相,我們都要懂得。

  在本經我們講到佛行,就是這一部經裡面所講的理論、方法、境界。我們每天讀誦,每天在這裡研究討論,還要認真努力落實,如果不落實,你就沒有進步。何以故?解行相應,相輔相成,行幫助解,解幫助行。解了不行,你的解就解到此地為止,再不能深入,一定要有行的功夫,幫助你更深入的理解。經中的義理、境界都是沒有止境的,一字一句講幾年、講幾十年都講不完,這是實實在在的。我們在這個經文裡頭能看到多少,能講出多少,完全要靠你自己修行的功夫。換句話說,要把理論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把裡面一些方法變成我們自己生活行為,才能得真正的受用。佛菩薩是我們的標準,是我們的模範。

  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在此地說的,他的佛光,他的寶香,遍滿虛空法界。見光、聞香,都能夠覺悟,都能夠回頭,都能夠效法佛行。由此可知,香光裡面都有無盡的智慧,無盡的悲願,無盡的善巧方便,這稱為不思議。光是活的,香也是活的,它能夠感動人心;這不是普通的香,香光裡頭有阿彌陀佛、有諸佛如來的精神在裡面,我說這個話大家比較好懂一點,在佛法裡面講是性德的流露。我們自己有自性,佛的性德觸動我們的自性,幫助我們破迷開悟,這是善巧方便到極處。不但是用言語教化我們,到極處的時候是用香光。那麼試問,我們現前有沒有辦法用香光?有,現在也已經普遍在應用,最明顯的我們造的佛像,你眼能看得見他,這是光;你心裡能夠憶知、能感動的時候,這就是香。我見到這一尊像,這一尊像是地藏王菩薩像。你知道是地藏菩薩,這是光;你能夠體會到心地含藏無盡寶藏,這個寶藏需要孝親尊師來開發,這就是香。

  釋迦牟尼佛的香光我們處處都見到,只是你是視而不見,嗅而不聞,那就沒有法子了。不見不聞還是我們煩惱習氣障礙了自性,你的心不夠清淨,你的心不夠真誠。果然心地清淨真誠,才知道虛空法界哪一樣東西都是表法的,才知道諸佛的香光遍布在世間,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一天到晚都接觸,宗門所謂「頭頭是道,左右逢源」。只能怪我們自己現在麻木不仁,沒有辦法了。不是佛不慈悲,我們自己業障太重,只可以這麼說。我講這一段也就點到此地為止,不再多講了,今天時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