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一千一百零六頁第三行,科題「宿願得生」,請看經文:
【彼諸有情。皆是阿彌陀佛宿願因緣。俱得往生極樂世界。】
這段經文很重要,給我們作證,決定能往生。為什麼?是阿彌陀佛的本願。每一個往生的人跟佛都有很深的緣分,也就是說在過去生中跟彌陀結了緣,現在這個緣成熟了,這才能往生。我們想想自己跟阿彌陀佛結的緣,肯定是有緣,這個緣深度夠不夠?我們可以從念老註解裡面來觀察。註解上說,『皆是阿彌陀佛宿願因緣』。如同《唐譯》裡面所說的,《大寶積經.如來會》有這麼一段經文,「八萬億那由他眾生,得授記法忍,成無上菩提」,跟我們這邊的文相同。這邊說,十方世界每一方「各有八萬俱胝那由他人,得授記法忍,成無上菩提」,有這麼一段。這個經文決定是真實的,不是假的。
「蓋一切法從因緣生」,這是大乘佛教所主張的,這一切法從哪裡來的?因緣生法。佛法也是因緣生,離開因緣,佛法也不能成立。下面說,「如是眾生過去生中,得與因地中之彌陀相值」。這個緣早了,什麼時候?阿彌陀佛在因地,沒成佛的時候,他那個時候出家,叫法藏比丘。從比丘,生生世世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提升到菩薩。這是大乘法門,菩薩就是十信位的菩薩,由十信到十住、十行、十迴向,到十地,我們就稱他作法藏菩薩。他在做比丘的時候,用了五劫的時間,遵照老師世間自在王佛的教誨,去十方諸佛剎土參學;我們今天講的考察,佛法講參學,取人之長,捨人之短。因為法藏比丘發了個大願,這個大願是要普度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六道眾生。為什麼?六道太苦了。四聖法界稱為小聖,一真法界稱為大聖,雖然也有苦,少,樂多苦少。唯獨六道,苦多樂少,真苦,迷得太深、迷得太久,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這個罪業感應的報應。業有善、有不善,善業感得的三善道,惡業招感的是三惡道,三惡道苦,三善道也苦。所以佛告訴我們,三界統苦,沒有不苦的。
佛的大心大願是幫助這些苦難眾生離苦得樂,佛創立教學,教學的目的就是這四個字,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離苦得樂的標準,是加上究竟,離究竟苦,得究竟樂。在我們凡夫,六道裡面來說,究竟苦就是輪迴,沒有離輪迴,這個苦沒有離乾淨;一定要離六道輪迴,離究竟苦。那究竟樂,真的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得究竟樂。這個教學的目標,可以說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都指向極樂世界,這究竟樂。換句話說,佛用什麼方法幫助我們離究竟苦、得究竟樂?就是用信願持名,往生淨土,親近彌陀,他們教學的目的就圓滿了、就成就了。由此可知,這個法門,信願持名這個法門,確實統攝一切法門。大乘經上講的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四弘誓願裡說無量,「法門無量誓願學」,無量法門統統歸一個法門,就是念佛。為什麼要開無量法門?因為眾生對這個法門,是很容易成就,他不相信,不相信的人可多了。
在我們這一代,我所親近的念佛的老和尚,他們有沒有往生我們不敢說,但是看他一生的行持,我們就會懷疑。為什麼?跟經上講的不相應,信願持名沒做到。像什麼樣子才做到?諦閑老和尚那個鍋漏匠的徒弟做到了,能夠做到他那樣子的人,決定往生。我們李老師跟我談過好多次,非常想學下愚,他學不像。古德常說,「唯上智與下愚不移」,不移就是不改變,這兩種人最好教。上智的人一聞千悟,你給他一說他就明白了、他就接受,就真幹。下下愚人亦如是,他什麼也不懂,但他什麼也不問,教他怎麼做他就怎麼做。所以他的成功跟上智成功是平等的,上智往生是上上品往生,下愚的人往生也是上上品往生。我們屬於當中的,上不上下不下,美其名為知識分子,知識可害慘了我們。
這個經我們就快講圓滿了,在圓滿這個時候,我們遇到善知識。海賢法師的弟子印志法師,把老人這個事蹟,還有一篇宣揚老和尚修持的成就,做了一片光碟送給我們。我們看了之後非常感動,來得恰好,給我們這部經做了總結。我們在經上學,他是完全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落實什麼?落實信願持名。老和尚二十歲出家,二十一歲受戒,活到一百一十二歲,整整九十年,信願持名沒有間斷。不妨礙工作,工作是修行、生活是修行,處事待人接物統統是修行。三皈、五戒、十善、沙彌律儀、六和、六度、四攝、普賢十願,統統表給我們看,他不是講的、不是念的,他全做到了。在什麼地方?就在日常生活。他不認識字,沒念過書,他的師弟亦如是,師弟海慶法師,留下的肉身,全身舍利。
佛法在行不在說,釋迦牟尼佛講經教學四十九年,但是四十九年他行,身行言教。他不是不行,他所說的他全做到,他沒有做到的他決定不說,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阿彌陀佛在因地做法藏比丘那個時候他行,他到十方世界去參訪,每一個佛國土一個都不漏,到那邊去考察。就像善財五十三參一樣,一個國土一個國土去參訪,看看那個地方的聲聞、緣覺、菩薩怎麼修的,佛陀是怎樣教的。哪些值得採取,他看到歡喜,哪些他能把它捨掉,並不是完全攝取,取長捨短。譬如我們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的佛土,這裡頭六道有三惡道,還有阿修羅道,這個不好,他不要。極樂世界也有凡聖同居土,凡聖同居只有二道,沒有六道,它只有人道、天道,修羅跟三惡道都沒有。這就是什麼?他不取。不取的太多了。
我們這個地方,無論是身,無論是居住的環境,就是報土,報身跟報土,全離不開業力,都是我們過去生中行善、行惡所感得的。他的取捨,我們只要善不要惡,極樂世界只有善,只有淨沒有染,只有善沒有惡,這是他取捨的標準。還有壽命很短,壽命短我們學的東西很有限,死了以後再來,再得人身再繼續學,當中至少二十年中斷,他不能連續,所以學習非常困難。這些東西他都不要,在極樂世界全沒有。極樂世界的人雖然有四土,四土只名存在,實際上?實際上它是平等法界。所得的身相是法性身,跟報土裡面的佛一樣,實報莊嚴土,阿彌陀佛的報身,我們在同居土裡看到的是報身,在方便土看到的也是報身,這個不可思議。報身是唯心所現,沒有唯識所變;凡聖同居土跟方便有餘土都有唯識所變,心現識變。《華嚴經》「華藏世界品、世界成就品」裡面說得很多,說得很詳細,許許多多諸佛剎土,數字數不盡,都像我們居住的這個環境。
有聖賢人出世,我們的環境就會好一點,為什麼?聖賢人教我們,我們就少造惡業,多造善業,我們的生活環境都比較好,叫太平盛世。如果沒有佛出世,沒有人教導我們,那就像現在這個地球,沒有聖人,東西方都沒有聖人。我們的社會動亂,地球上許許多多不正常的災變,給我們帶來極大的痛苦。這樣的世界在遍法界虛空界裡頭很多,不是我們地球一處,很多。有沒有清淨世界?有,「華藏世界品」裡有介紹,數量也應該說是不是少數,有佛常住在世間教化。像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那就是常住在世間。他還要辦事,辦事他分身去,本身如如不動,本身都在極樂世界。
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幹什麼?今現在說法;換句話說,阿彌陀佛教化沒有中斷過。因為極樂世界的是法性身,法性身是不生不滅。惠能大師當年開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說的那五句話,那就是法性身。身,本自清淨。所以到極樂世界好,到極樂世界第一個無量壽,第一個好處,壽命無量。不像我們在這個地球上,壽命是有量的;極樂世界人是無量壽,我們必須要知道,無量壽才有足夠的時間,什麼都能夠做得圓滿。第二個是煩惱沒有了,見思煩惱沒有了,塵沙煩惱也沒有,無明煩惱也沒有。不是我們自己修的,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功德威神的加持。我們到那裡去的時候,這些煩惱是還有,它不起作用。法性身,身不是物質,說不出來,身是透明的,不是物質現象;它也沒有起心動念,精神現象也沒有;它也不是自然現象,說什麼都不是,微妙到極處。真的是讚佛「相好光明無等倫」,這是讚歎阿彌陀佛。所有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所得的報身跟阿彌陀佛是相同的;換句話說,讚阿彌陀佛的這個讚頌,就是讚所有往生的人,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這個要知道。
我們今天遇到這個緣,善根、福德、因緣具足,這個太難得了,不求到極樂世界你求什麼?所以應該一切放下。海賢老和尚給我們做的榜樣,我們常常提到的,一部經,一句佛號,一向專念,一個方向西方極樂世界,一個目標親近阿彌陀佛,他圓滿做到了。說實在的話,一個人像他那樣的修持,頂多三年就往生了,他為什麼要住在這個世間還住九十年,一百一十二歲才往生?他的壽命不是業報,他那個壽命是阿彌陀佛主導的,阿彌陀佛要他表法,叫他做一個學佛的樣子給人看,什麼叫學佛。不像他那個樣子就不是學佛,像他那個樣子真學佛。
你看,頭一樁事情,身見、邊見、見取、戒取放下了。他不執著這個身體是自己,所以他的勞動、工作他不累。我們為什麼會累?執著身是自己,做了幾個鐘頭,累了,要休息了。他不需要休息,他不執著身是自己。所以他能夠持戒,他不會破戒,那個戒律就是他的日常生活,正常的生活,完全融入了,這個得自在。打他、罵他、侮辱他、陷害他,他不生氣,他沒有覺得我很冤枉。覺得很冤枉已經著相了,他有我才會冤枉,他沒有我的話,這個冤枉念頭生不起來。他心是清淨的,絲毫不染著。
你細細觀察這個老人,一生,因為小廟在鄉下,鄉下附近都是山地,也沒人去開墾,他就開闢,種糧食、種蔬菜、種水果,這個收成自給自足。他有這個體力,他不休息,年輕的時候,喜歡做,做到天黑還不肯收工。在山上,那個時候沒有電燈,點油燈、點蠟燭,住在山上的人大概晚上八、九點鐘就睡覺了。我們看到的是他每天三點鐘起床,晚上肯定是八、九點睡覺。晚上做晚課,早晨起床做早課,早晚課都很簡單,全是念佛。師父沒有教他念一部經,他一部經都不會念,他就念阿彌陀佛。天大亮了,外面能看得見,他就出去工作去了,什麼活都幹。喜歡幫助別人,一生,到一百一十二歲都不需要別人照顧。你看破柴、舂米,米是稻米,是自己種的,要把稻子變成白米要經過很多手續,都是自己一個人幹。他養成習慣了,他不知道累。無論幹什麼活,口裡都是念阿彌陀佛,沒有雜念、沒有妄想,幹什麼樣的活也不耽誤自己修行,修行跟生活融成一片,幹什麼都在念佛。
他有沒有得念佛三昧?肯定有!他不得念佛三昧,他怎麼能見到阿彌陀佛?有人問他,你老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給你說些什麼?他說,我求阿彌陀佛帶我到極樂世界,他不帶我去,叫我留在這個世間表法。表法就是什麼?做好榜樣給念佛人看,念佛人要向他學習就對了,那真的是念佛人。萬緣放下,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沒有妄想、沒有雜念。你問他,他什麼都知道,什麼都知道,那就是什麼?開悟了,不開悟做不到,他開悟了。他生死了了,只是阿彌陀佛交給他任務,他把工作做好了,任務圓滿了,佛就來接他。身體健康,什麼毛病都沒有。這是我們要細心去觀察的,才真正了解佛法不可思議、淨宗不可思議、這句名號不可思議。你只要好好念這句名號,決定得到阿彌陀佛冥冥當中加持你,什麼問題自然就會解決。感應不可思議,全在真誠的信心。一般人念佛、念菩薩為什麼沒有感應?他心地不誠,信心不足,所以沒有感應。
他十八歲,那時候還沒出家,這出家之前的事情,腿上長了毒瘡,找什麼醫生醫藥都治不好。他突然想起來,這個病是業障病,冤業病,冤業病醫生治不好的。怎麼辦?放棄醫藥的治療,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求觀音菩薩救苦救難。念了一個多月,這個毒瘡自己好了,以後再也沒犯過這個事情。所以他對於佛菩薩有堅定的信心,他就靈;沒有堅定的信心,半信半疑,就不靈。不是佛菩薩不靈,是你自己那個感裡頭夾雜著東西在裡頭,染污、不純,跟佛菩薩不能起感應道交作用;必須一絲毫懷疑都沒有,感應就現前。這是老和尚給我們表法,做出樣子給我們看,我們要相信,不能有絲毫懷疑,佛氏門中,有求必應。
求離苦得樂,不為個人求,為眾生求,眾生太苦了。我們這些學佛的人給眾生求,有沒有效?有效。有效沒有看到,那是什麼?眾生造業太多,我們這一點功德化解不了,我們的功德很弱、很小,眾生造的業很重、很大。可是我們這樣做法,讓很多眾生看到了,裡頭有善根、福德、因緣好的,他看到了會覺悟。覺悟之後,大家都能夠回頭向善,問題就能解決,可以解決整個地球、整個世界的問題。這個道理,近代量子力學家都知道,他不是從佛法知道的,他是從量子力學裡頭,他們知道人的念頭能量之大無法想像。所以他們勸人,人要有好念頭,不要有惡念頭。化解災難,他提出的方法是棄惡揚善、改邪歸正、端正心念,什麼災難都化解了。
念力,老和尚這個念力純,因為他沒有雜念。他這裡有個小故事,他自己種冬瓜,種得很大的一個冬瓜,他很喜歡,被人偷去了。他就咒哪個人偷了我的冬瓜,他要害病、他要吃苦頭。果然就有一個人得病了,真的冬瓜是他偷的,那麼靈。看他病得可憐那個樣子,也是他的親戚,老太太找來跟他說,你不能再咒了,你看你那個堂弟得的病很可憐。他一想這麼靈,趕快改口,希望給他好,不要讓他痛苦,叫他好。過幾天就好了。這都是他年輕時候的事情,你就曉得他的念力。我們咒個人,那個人怎麼咒他也不生病,他也好好的,為什麼他一咒就起那麼大作用?念力,他的念力純,我們的念力雜,雜了很多妄想、雜念在裡頭,所以它不靈。不是咒不靈,是我們夾雜,不純。他從小念頭就很純,沒有雜念,尤其是得到阿彌陀佛的加持,得到護法神保護,這肯定有護法神的。
這就是跟阿彌陀佛因地那個時候就有關係,我們今天聽到佛號,聽到淨土三經、五經,能生歡喜心,能夠合掌恭敬,就證明我們跟阿彌陀佛的緣很深。阿彌陀佛在做法藏比丘時候,我們就結了緣,到今天不知道多少劫了,這一生得人身,遇到佛法,這緣成熟了。所以因地中彌陀相值,值就是遇到,遇到阿彌陀佛,「深蒙教誨,成熟善根」。遇到佛,佛慈悲,佛真教你。我們沒有能夠相信,但是佛所教誨的在阿賴耶識裡頭結成種子。這裡頭說,成熟善根,「是乃無上殊勝之善緣。又因宿世受教因緣,曾從聞起思,從思生願,如是正思正願,印入八識心田,決定不消,是為無上殊勝之善因」。這一段是說我們跟阿彌陀佛的關係,不是有這麼深的緣分,你遇不到這個法門,遇到也不能接受、也不能相信。我們今天遇到了,能接受,能接受我們得的利益並不很多,我們的業障習氣非常嚴重,原因就在此地。我們沒有依教奉行,這就是善根福德因緣有,業障習氣非常重,障礙你不能修行,障礙不在外面,在自己。
如何補救?像海賢老和尚的出現就是給我們打強心針,看看他的樣子,回頭再想想自己,你自然就覺悟了。他的一生,師父沒有給他講多東西,沒有給他講禪,也沒有給他講密,也沒有給他講教,他什麼都不知道。嚴持戒律,我相信他的師父也不是個律師,也沒有把戒律搞清楚,只是根本戒。根本戒就是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不妄語、不飲酒,他真做到了。十善做到了,沙彌十戒、二十四門威儀我相信他做到了。因為在他那個年代,寺廟裡頭人人都做,在家學佛的,三皈、五戒、十善都能落實,像現在斯里蘭卡一樣,他已經養成習慣了。因為他出生在光緒二十六年,公元一九00年,那個時候佛門裡風氣還算不錯,基本的條件都還遵守,犯戒、破戒的人有,不多,也不很嚴重。
我們生在現在這個時代,現在這個時代太難了,誘惑的力量太大。財色名利,內有五欲,七情五欲,外面有色聲香味觸法誘惑你,你眼見色、耳聞聲,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真正做到如如不動,你才能夠保證你行在道上。如果被外面境界所動搖,你就不行了。像飲食,要挑剔好吃的這就不行,為什麼?你有分別、你有執著,就造業了。還有跟人競爭的念頭,這都壞了。所以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跟經教裡所說的完全相違背,這怎麼行?法永遠不變,我們修行人的念頭、起心動念在變。你看那時候人老實,師父教他一句阿彌陀佛,一直念下去,他就一直念了九十年,沒改變。現在人不行,老師教他的他不服,他有他自己的想法、有他自己的看法,那就不行了。有自己就是凡夫,沒有自己才是聖人。
所以佛法,第一個破身見,不執著身是我。那身是什麼?身是我所有的,像衣服一樣,我所有的,不是我,衣服不是我,我所有的;身體不是我,是我所有的。什麼是我?佛給六道眾生說,阿賴耶是你自己。阿賴耶沒有形相,但是它能現物質形相,所有一切物質都是阿賴耶的相分,一切起心動念都是阿賴耶的見分。我們從這個地方,對阿賴耶有個概念。阿賴耶能夠變成一個人,得人身,那是什麼?緣不同,因緣生法。阿賴耶識裡頭什麼種子都有,十法界種子全的,哪一個種子起現行,哪一個法界出現。如果佛的種子起現行,佛法界出現;人的種子起現行,就到人法界來。人是什麼?阿賴耶識裡頭五戒、十善的種子,遇緣成熟了,得人身。如果是貪的種子起現行,他就到鬼道去;瞋恚起現行,他就到地獄道去;愚痴起現行,他就到畜生道去。什麼種子都有,太多太多了,數不清。
肯定有佛種子,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當然有佛種子,只是人的欲望、嗜好這個能量太強了,佛菩薩的種子不起作用。何況這一生當中沒有人教他,他也沒有看到真正修行人。像海賢這樣的修行人,人家看到會有感受,普通出家人,人家沒放在眼裡,更不會放在心上。看到老和尚,尤其那麼高的年歲,一百一十二歲不要人照顧,行動很俐落,頭腦很清楚,動作很敏捷,這個一讓人看到就感到驚訝。因為一般人,七老八十就不能動了,他還能保持正常。一般人看他那個樣子,也不過是六、七十歲,他要不說出來,沒有人知道他一百多歲。
我們參考資料裡頭有很簡單的「八識心田」,有這麼一條,我們念一念。「所有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一切種子,都收藏在第八識裡,遇到緣,就會發行現行」。所以,佛在經典上告訴我們,十法界依正莊嚴怎麼來的?唯識所變。八識能變,外面環境千變萬化是所變。真正修行人,功夫成就了,他能夠控制第八識。第八識還是變,但是變的幅度不大,他能掌握,不管怎麼變,都在戒律的範圍之內,不會出離,這叫功夫。功夫裡頭最重要的忍辱,什麼都要能忍,要把它看破,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不要受這個假相迷惑而造業,那就錯了。所以修行人能控制阿賴耶,這叫功夫得力。一般修行,不是真修的,他沒有這個能力,修行功夫愈高控制得愈嚴。到完全控制了,就能轉八識成四智,那就成功了,叫轉識成智。
這裡面專門講跟阿彌陀佛的緣分,這個種子決定不消,是為無上殊勝之善因,我們跟阿彌陀佛的緣很深,這都不是假的。「今彌陀覺滿功圓,成究竟覺」。今天,我們這次遇到,阿彌陀佛成佛了,不是法藏比丘那個時代,他已經成佛,所以他的覺圓滿,功也圓滿了。圓跟滿是一個意思,功德圓滿,成究竟覺。他的成就得到他的老師世間自在王佛的讚歎,同時又得到十方一切諸佛的讚歎,一切諸佛讚歎阿彌陀佛「光中極尊,佛中之王」。一切諸佛沒想到的事情,阿彌陀佛不但想到,做到了,那就是用這樣的善巧方便,信願持名,能往生到極樂世界。而且極樂世界是法性土,往生的人得法性身,這個了不起。十方一切諸佛剎土,只有極樂世界如是,其他的沒有辦法跟它相比。
好在成佛了,起心動念斷掉了,不起心不動念,所以人人看到阿彌陀佛歡喜,佛看到阿彌陀佛也歡喜。阿彌陀佛大願值得讚歎,諸佛度不了的眾生統統送到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去學去。所以,一切諸佛都變成阿彌陀佛的推薦之人、介紹人,把所有的眾生介紹到極樂世界去。像釋迦牟尼佛一樣,為我們多次宣講《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是專門介紹人到極樂世界。把極樂世界依正莊嚴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讓我們生起信心,從信心裡頭再生出願心,真想去,真願意去。去的方法很簡單,念佛名號,就能去。念多久?第十八願說出了,臨命終時一念、十念都可以往生,太容易了!
可是我們聽了千萬不要僥倖,僥倖會失敗。臨命終一念、十念都能往生,我現在念它幹什麼?不需要念,等臨命終時再念。你有沒有想到,臨命終時你頭腦清不清楚?如果不清楚,你看,很多人臨命終時連他的家人都不認識。自己的晚輩來看他的時候:你是誰?問他是誰,這個就是現在一般人講老年痴呆症,得老年痴呆症的人決定不能往生,往生的緣就斷掉了。在我們這一生生活當中,決定不能斷眾生的法緣,斷眾生的法緣,大概最可能的就是老年痴呆症,你會得這個果報。應該勸大家念佛,他念不念隨他,他耳朵聽到阿彌陀佛、聽到《無量壽經》了,阿賴耶就是種子,這個種子現在不起作用,來生後世遇到緣起作用。這個好,你常常幫助眾生種這個善根,你決定得生極樂世界。
「於是因緣俱熟,蒙佛威力攝受,俱得往生極樂世界」,統統能往生。「可見極樂世界菩薩、聲聞、天人俱皆無量者」,往生到極樂世界人多,菩薩多,聲聞多,就是小乘四果四向,辟支佛、天人,還有底下講六道眾生,畜生、餓鬼、地獄,都有往生的。念佛人為什麼還墮三惡道?臨終一念沒有放下貪瞋痴,惡道去了。所以學佛的人,海賢是非常好的榜樣,這個光碟應該大量流通,多看看。佛弟子生活、待人接物要像老人一樣,心裡面只有佛號。別人讚歎,沒有歡喜,別人毀謗,沒有瞋恚,心裡就一句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生煩惱,造業受惡報,不放在心上。他惹我生氣,我不生氣,我要生氣我就上當了,為什麼?我會墮落。我不生氣,他墮落,我不墮落。如果我生氣的時候,我們兩個都墮落,來生見面還要算老帳,冤冤相報生生世世沒完沒了,這就錯了。咱為什麼不到極樂世界去?我走極樂世界的路,不跟你們同道,完全對了。一生怎麼樣?一部經,這是海賢老和尚給我的表法。
他最後一個表法,是手上拿著《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這本書是宏琳法師編的。有幾個同修把這個書帶到他那裡,他一聽這個書非常高興,好像得到寶貝一樣的,穿袍搭衣,拿著這本書,你們來給我照相。大家都給他照相,三天之後他走了,最後一次表法。他是來表我們這個法的,肯定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正確,肯定黃念老居士做的註解正確,肯定我們這二、三十年弘揚這個本子,依照這個本子來學習沒有錯。這告訴世間人的。應該也是阿彌陀佛叫他表法,最後的就是最重要的,這個法表了他就走了,阿彌陀佛就接引他往生了。他把這個使命交給我們,我們要繼續表法,要做出念佛人好樣子給別人看。他這個接力賽跑這個棒子交在我們手上,我們要勇敢的接過來,如法修行。
所以我講念老的註解,這是第三遍,這馬上就講完了,第四遍還是講這部經,從頭再講。這裡頭把註會到經裡面,是同學們做的,我還有些地方不太滿意。下面第四回我們來學習,我們把這些不甚妥當的地方把它修訂,希望一年的時間完成一個定本,就正式流傳給後世,做一個盡善盡美的《無量壽經科註》。同時,我們深入學習,最重要的,這些經文,包括念老的註解,如何應用在我生活上,如何運用在我的事業上,無論你做什麼行業它都管用,還可以治國、平天下,統統用得上,我們來下這個功夫。這就是廣義的《無量壽經》了,不是狹義的,狹義是求生極樂世界,廣義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能用得上。
極樂世界菩薩眾這麼多、聲聞這麼多,天人,乃至於六道,統統都是無量無邊。「正表彌陀因地,於無量劫,於生死海中,教化攝受六道眾生,實無量也。」這交代清楚了,這個我們要學習,跟阿彌陀佛學,這學些什麼?廣結善緣,廣結法緣。只要你遇到的、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統統都要用真誠愛心,念佛迴向給他,這就跟他結緣了。跟一切眾生結西方極樂世界的緣,其他一切善惡緣都不重要,結往生極樂世界的緣重要。「且我今日,於此妙法,能聞能信,是必彌陀於往劫中,追逐我於泥犁之中,教誨我於火宅之內。攝受不捨,勸導不休。不惜共輪轉於六道,但欲我回心於一念。恩德無極,威德無窮。」念老這些話都是真的,都不是假的。大乘教裡常說,佛氏門中,不捨一人,我們往昔,無量劫之前,彌陀在因地做法藏比丘的時候,我們就結了緣。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佛都在照顧我們,我們自己不知道。我們墮在哪一道,他從來沒有離開我們,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佛的法身遍一切處、遍一切時,法身沒有形相,法身在淨土裡面叫常寂光,常寂光就是阿彌陀佛的法身。常是不生不滅,永恆不變;寂是清淨、寂滅,不但沒有煩惱、沒有習氣,連形相都不可得。科學給我們講三種現象,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在常寂光裡頭都沒有。常寂光就是法身,常寂光就是自性,常寂光就是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所以佛法修學到最後,終極的目標回歸常寂光,跟十方一切諸佛融成一體。像我們燈光一樣,幾十盞燈光光互融,融成一片。這時候我們就明白了,一切諸佛無量劫以來所修學的功德,跟我們自己融成一體,他修的就是我修的,我修的就是他修的,再也分不出你跟我,分不出。報身有相,法身沒有相,法身就是常寂光。所以我們從來沒有離開佛,我們在常寂光中,自己不知道。真正搞清楚、搞明白才曉得,我們要對得起佛陀,佛陀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我們這一下清楚了,意識到他在,就得到他的加持;沒有意識到他存在的時候,得不到他加持,他雖然是普遍加持,我們不得受用。我們意識到,我確實在常寂光中,決定沒有離開常寂光。
佛經上還有個比喻,比喻得很巧妙,它把自性,就是常寂光,比喻作大海,我們眾生是大海裡頭的一個水泡。這個比喻很好,水泡沒有離開大海,大海知道你這個水泡,水泡不知道有大海。水泡有個範圍就這麼大,哪一天水泡破掉了,回大海成一體,沒有破也在一體。破掉的時候就是我們覺悟了,我們回歸常寂光,這是真的。遇到了淨宗,遇到了信願持名這個方法,就是說這個水泡遇到要破裂的緣了,它這一破,就回歸常寂光,就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
我就常常講,勉勵同學,念佛人一切時、一切處對一切眾生用真心,不能用妄心。為什麼?我們跟阿彌陀佛相應,阿彌陀佛的心跟我是一個心,阿彌陀佛的願跟我是一個願。他發四十八願,我也發四十八願,我們同心同願、同德同行。壽命到了的時候,哪有不來接引的道理!為什麼?接引是自己接引自己。我們有分別,阿彌陀佛沒有分別,阿彌陀佛看到我們是他自己,是一個大海,不是兩個大海。他看到整個大海,大海裡所有水泡都是他,不是外人。我們一定要水泡破了,才知道是大海,水泡沒有破,總以為我就這麼個小圈圈,錯就錯在這裡。這叫什麼?虛妄的分別、執著,這個東西要放下。不要有執著,不要有分別,到最後不起心、不動念,水泡就破了。
諸佛如來、法身菩薩住在實報土的,他們統統都教化攝受六道眾生,像阿彌陀佛一樣無量無邊。所以我們就能夠肯定,今天我們遇到這個法門、遇到這個經本、遇到這個註解,都是稀有因緣,我們感到無比的幸運。為什麼?夏蓮居老居士會集這個本子是在抗戰時候,抗戰之後才出版。出版那個時候分量很少,很多學佛的人沒看到,不知道有這個本子。律航法師也是夏老的學生,他從山東到台灣,帶了幾本,送給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師把它翻印過兩次,一次是依照夏老的原本照相翻印的,另外一次是重新排版,那個時候鉛字排版,印過一次,數量都不多,每次大概是一千冊。所以,看到這個本子的人很少,沒人講這個本子,沒有人介紹。
新的本子出來了,佛門裡面還有很多人懷疑,有批評,甚至於有人還有執著,經典不可以會集,反對會集。有很多人來問我,怎麼辦?我說如果反對會集,這個問題可嚴重了。為什麼?現在每個寺廟裡面所用的課誦本都是會集的,你看經懺佛事所用的法本也都是會集的,他要反對,這統統不能用,不能用,出家人沒事情幹了。那都是會集的,朝暮課誦是會集的。不能會集那怎麼辦?只有像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天天講經教學,他不是會集的。所以話講不通。反對、批評是別有用心,我們看得很清楚,那時候我們剛剛學佛不久,沒有資格講話。可是這個本子在台灣看到的人很少,老師講過一次,以後他就不講這個本子,還講康僧鎧的,康僧鎧的本子我聽過。
這個本子他講的時候做了簡單的註解,段落都勾出來了,他這些東西我能看得懂,所以他把這個本子給我。我就想大量流通,他說不行,時候還沒到。只好收起來,到他老人家往生了,我才把這個本子拿出來,印了一萬本,把這個功德迴向給老師。書在台灣印的,流通在外國,外國沒有障礙,每個人看到都生歡喜心,要我講。所以,我依李老師的眉註本,講過十遍。最近這幾年是依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講,講註解,這是第三遍,馬上我們開始第四遍。第四遍就是以訂正《科註》為目標,深入,把裡頭這些經文、這些善義發掘出來,怎樣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待人接物,我們搞這個工作,這個我們學了真有用處。
念老這幾句話讓我們生起感恩的心,我們今天能聞、能信、能遇到,我們上一輩的、跟我同一輩的許許多多人沒有看過這部經,沒有緣。所以說這個緣分都是阿彌陀佛於往劫中,過去劫中,追逐我於泥犁之中,泥犁是地獄,就是我們在三惡道的時間長,在三善道的時間短,只要在六道,肯定是這樣的。你看《百法明門論》裡頭告訴我們,善心所只有十一個,惡的心所,就是煩惱,有二十六個。所以我們起心動念肯定是惡多善少,那造的業就得知道,與三惡道接近,與三善道有相當距離,這個不能不有高度警覺。所以,六道是險道,非常危險的道路,不好走,決定要到極樂世界。真正搞清楚、搞明白,到極樂世界除了信願持名之外,要把障礙放下。障礙是什麼?就是分別、執著,所謂說放不下。一定要身心世界統統放下,就自在了,阿彌陀佛什麼時候接我走,什麼時候就走,毫無留戀。
這個時候就會像海賢老和尚一樣,阿彌陀佛來了,我不接你走,交代你任務,這個任務就是表法,做好樣子給大家看。有沒有壽命?沒有壽命,我們自己的壽命已經到了,沒有了,往後延長的都是阿彌陀佛的,阿彌陀佛加持,你壽命延長。延長幹什麼?表法,做榜樣給眾生看,是這個意思。所以,海老一百一十二歲,這個壽命阿彌陀佛加持的,不一定是自己有這麼長的壽命。壽命是福報,五福之一。我們看老和尚的傳記,他的生平,苦不堪言,家庭環境不好,哪有這麼大的福報?他這個福報念佛來的。所以人家向他請教,你身體怎麼這麼好,壽命這麼長,身體這麼好?他告訴人,嚴持戒律,老實念佛,這麼來的。別人聽到很感動,阿彌陀佛加持的。
他的任務表法,最後一個照這個照片,圓滿功德。我們就想到了,往下,往下該我們表法,這個棒子我們要勇敢的接受過來,接受過來阿彌陀佛就加持你。我們接過來從哪裡開始?從學習《無量壽經》開始,一定要發心,這一生當中專講這一部經。一切經可以看,做參考,都在這一部經裡頭去發揮出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給人家做什麼?一個好榜樣,不要學太多、學太雜,太多、太雜腦子學迷糊了,什麼都得不到,要專一。古人所講這個有道理,現在人不相信,「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自見就是自己開悟,不要人教。
海賢法師不認識字,沒念過書,我們這些經教他聽到他都能聽得懂,他一點不迷惑。那是什麼原因?其義自見,一聽他就明白了。你念過書,認識字的,你一看就明白了,不必讓人教。現在是什麼?善知識找不到,誰教你?我這一生遇到的三個善知識,最後的,他們以後就沒有了。所以今天我們必須要求其義自見,怎麼能自見?得定就自見。怎麼能得定?守規矩就得定。守什麼規矩?一門深入,讀書千遍,就守這個。所以看光碟,我的想法也要看一千遍。一千遍只要用真誠心、清淨心、恭敬心來看,看的時候不要打妄想,一遍一遍看,看上一千遍,其義自見。為什麼?你得三昧了,得三昧就會開悟,這比什麼都重要。
開悟就是自見,你就成為一代宗師,現在說的是成為這個時代的專家學者,要專,不能雜。這也是難信之法,現在人都好學,廣學多聞,什麼都懂,什麼都不懂,沒有成就。專門搞一樣的,什麼都懂。我看海賢、海慶老和尚,他們都懂,只是沒有緣,不說,他所接觸的都是鄉下農民,不說。一生就是勸人念佛,持戒念佛,這是他的環境。我們面對的環境不一樣,所以做法不相同,原理、原則完全相同,都是從一入進去的,絕不搞雜,一部《無量壽經》,一句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確確實實與我們共輪迴於六道,「但欲我回心於一念」,關鍵就在這一句,一念就成功了,「恩德無極,威德無窮。為我培植善根,今幸生育增長」。末後念老說,「註釋至此,不禁淚零」,流眼淚!佛菩薩對一切眾生真愛護,一切眾生對不起佛菩薩,不知道佛菩薩的深恩。真正知道了,決定依教奉行,真做到,不是搞假的。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