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一千零八十四頁,倒數第三行,科題「護法久住」。請看經文:
【當令是法。久住不滅。當堅持之。無得毀失。無得為妄。增減經法。】
這是世尊教導我們護法久住最後的一小段,我們看念老的註解。「當知普利之道,首在當令是法,久住不滅」,普是普遍,利是利益。這個法門可以說它對於遍法界虛空界一切有情眾生,真正是包括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十法界。可以說上從等覺菩薩,下至無間地獄,一切有情眾生如果遇到,沒有一個不得度的,沒有一個不快速成佛的。那我們要怎樣用這個佛法自利利他,達到普利?佛在此地告訴我們,最重要的就是『當令是法,久住不滅』,這部經、信願持名的方法久住不滅。首先我們自己要信受奉行,要信願持名,真做到才行。做出榜樣出來給別人看,讓別人對這個法門生起決定的信心,發起求生的大願,護法久住他就做到了。
四十多年前我在佛光山教書,佛光山僱用的長工,可以說他一輩子都在佛光山服務,佛光山的工程永遠沒有中斷,一直到今天都沒有中斷,所以它有一批工人。其中有一個工人,那個時候年輕,也不過是二十多歲,現在都老了,他告訴我們一樁事情。他居住在離佛光山不遠,開車大概不超過半個小時,隔壁的一個鄉鎮,他的鄰居有一個老太太,念佛三年站著往生。親眼看見的,所以他對於念佛往生堅定不移。我們有一天晚上,月光很好,在池塘邊上賞月,他走進來,把他親眼所見往生這樁事情給我們做報告,我們等於上了一堂課,統統受到感動。
這個老太太在世,為人非常慈悲,真正喜歡斷惡修善。沒有學佛之前她信神,只要是廟她都去拜,不分神佛。三年前她娶了個媳婦,兒媳婦,兒媳婦懂得佛法,就勸她婆婆不要到處廟裡去拜。家裡面可以設一個佛堂,專供西方三聖,勸她在家裡念《阿彌陀經》,念佛求生淨土。這個老太婆善根很厚,聽從媳婦的勸告,就不出門了,不到外面去拜,神會、法會都不參加了,每天在家裡念佛,三年。往生這一天她沒有說,肯定是自己曉得。不肯說的原因,可能說出來家裡的人很難過,捨不得她走,會產生障礙。這是臨終智慧出現了,不告訴人。第二天臨走之前是晚上,吃晚飯的時候,她告訴她的兒子媳婦家人,你們先吃飯不要等我,她說我去洗個澡。可是家人很孝順,還是等她老人家,等了很久沒出來,有一點覺得奇怪。到她房間看,確確實實她換了衣服,喊她沒有人答應。結果在她家裡小佛堂,她穿著海青,手上拿著念珠,站在那裡。叫她也不答應,仔細走到面前看,她已經往生了。這個馬上傳到鄰居,鄰居學佛的人都來看,這個工人是其中之一,他親眼看到,告訴我們,不是假的是真的,我親眼看見的。給我們上了這一課。
所以三年默默念佛沒有人知道,往生這一招度了許許多多念佛眾生。原來這些念佛人半信半疑,信心不堅牢,還雜修一些東西,統統屬於信心不清淨,信心不堅固。信心真正堅固,真正清淨,決定不雜妄想,沒有妄念在當中,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我們今天想想,這個往生的老人,我們跟她比怎麼樣?不如她。她是三年一心專念,我們沒做到,我們頭腦裡面還有很多妄想、雜念,不但不能把它放下,還要添加,這個也想看看,那個也想看看,用心不專。用心不專,在佛門裡面修一點善業,三善道的果報,不能往生。
真正想往生,那就是此地所說的『當堅持之』,我們才能往生。底下一段一開頭,「常念不絕」,不絕就是不能斷。我們沒做到,我們念佛的時間少,斷的時間多,晚上在睡覺常常佛號就沒有了,斷掉了,不知不覺,想起來趕快接著念。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我們的佛號生疏,我們的妄想太熟了,成了習慣,這是許許多多念佛人臨終不能往生的真正原因。我們真想往生,必須把這個原因,這叫習氣,《靜老說的話》裡面就是教我們要斷習氣,習氣就是指這個。
怎樣才能斷?隨時隨處能提醒。所以念佛機管用,念佛機開著,提醒自己的佛號,我們自己沒有念,念佛機在念,立刻把閒雜的念頭放下,提起佛號。它的作用沒有別的,就是時時刻刻提醒我們。佛號不能中斷,中斷就不能往生。別的事情好,好事很多,沒有往生這樁事情重要。好事隨緣做,做了就不要放在心上,心上要有佛號,不能有好事,不能有善事。一定要記住,這些好事、善事是六道裡面的三善道,不善的念頭是六道裡頭的三惡道。六道凡夫天天造的是輪迴業,我們的輪迴業已經成為習慣,堅固的習氣,嚴重的習氣,它障礙我們往生,讓我們來生還是搞六道輪迴。不能不知道,不知道就錯了。順境、善緣不能有貪愛心,這個心生起來就是造六道輪迴業,天天造六道輪迴業,自己不知道。逆境、惡緣不起瞋恚,沒有報復,要放下,當作沒有這樁事情,它不干擾我們的道心,這就好。惡緣、逆境如果愈想愈生氣、愈想愈不服,這個麻煩就大了,為什麼?這些念頭是跟三惡道相應,將來來生後世遇到冤親債主,冤冤相報沒完沒了,一世比一世痛苦,那你就全錯了。
佛教我們普度眾生,普利之道就要像忍辱仙人對歌利王的心態,沒有怨恨,不起惡念,而且還發願,我將來成佛第一個度你。我們有沒有這種心量?有沒有這樣的慈悲?有沒有這麼高的覺悟?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讀《金剛經》上這段經文,要能作如是想,我們就真正得到經典的利益。否則的話,這經白讀了,順境喜歡,逆境就生氣,這怎麼行?這些毛病、習氣一定要改,決定不能有。在什麼地方改?一切時、一切處,你六根所接觸的境界,不外乎這兩大類,一個是順你心的,稱心如意的,一個是你非常不喜歡的,這個地方就是菩薩修行之處。菩薩學處,菩薩在哪裡修?就在人事環境、物質環境,就在這裡修。把那個歡喜的心放下,把怨恨、不善的念頭也要放下,永遠保持清淨心、平等心,覺就是智慧心。清淨平等是真心,染污、不平是妄心,染污、不平是六道心,製造六道輪迴的,清淨、平等是到西方極樂世界作佛的,總要搞清楚,總得要搞明白。
這個世間不是真的,極樂世界是真的。為什麼?輪迴是生滅法,不是永恆不變的;極樂世界不生不滅,它是永恆的。壽命很長很長,無量壽,可是人怎麼樣?年年十八,不老,沒有生老病死。這個世間有生老病死,有愛別離、有求不得、有怨憎會、有五陰熾盛,這麼多的苦處,不能不覺悟!我們遇到佛法,這才醒悟過來、明白過來,明白要不能依教修行,那就錯了。沒有聞到佛法的那另當別論,他沒有這個福分;聞到佛法,聞到淨土,尤其是聽到這部《無量壽經》,大福報,稀有難逢,你遇到了。真正抓緊,真正奉行,往生極樂,這叫報佛恩。沒有能往生,做世間善事,來生得三善道的果報,這不是報佛恩,這種結果佛菩薩搖頭。
所以,為令正法久住,一定要「當堅持之」,應當堅持不放,依教奉行。諸位想想,做什麼功德最殊勝?做什麼功德最大?就是宣揚這部經典,功德無比殊勝。學習一切法門、一切經教,比不上專修《無量壽經》,例子很多,只要你細心去觀察。修哪個法門三年能成功?只有淨土法門。萬緣放下,一心專念,三年,還不滿三年,往生的人太多了。你去查查《淨土聖賢錄》、《往生傳》,你在裡面去看一看,不到三年往生的有多少人?一半以上。
早年我在台灣講經,在台北法華寺講的時間很長,我還記得那個時候我講《地藏菩薩本願經》,在法華寺講的,很早。住在基隆有位法融法師,年齡跟我差不多,我們很熟,他常常來聽我講經,晚上坐巴士回基隆。他問我一句話,他聽我講經,看《淨土聖賢錄》、看《往生傳》,看了之後有個疑問,他問我,他說那些念佛三年就往生的那些人,是不是壽命都到了?我告訴他,這個說法不合乎邏輯,哪有那麼巧的事情,壽命就是三年?不可能這麼巧。真正三年壽命到了不能說沒有,決定是少數。多數?多數他還有壽命,他不要了。因為念佛人心念到清淨,念到專一,跟阿彌陀佛就有感應,阿彌陀佛可以現身給他看,也可以給他授記。譬如大家熟知的宋朝瑩珂法師,念佛念了三天三夜,求往生。真誠、恭敬,一心求生,沒有二念,三天三夜把阿彌陀佛念來了。阿彌陀佛告訴他,你還有十年陽壽,十年之後你壽命終的時候,我來接引你。這就等於給他授記,這十年好好的修,決定得生。可是瑩珂法師聽了之後,他跟阿彌陀佛要求,我現在就去,我十年壽命不要了。
我們相信,《往生傳》裡面那些往生的人,三年往生,裡面就有不少雖有壽命不要了。見到佛,對這個世間還有什麼好留戀的?如果是見到極樂世界,更不必說了。慧遠大師三次見到極樂世界,自己日夜作夢都在想極樂世界,居然極樂世界現前了,能不去嗎?所以我們不應該疑惑,決定是他還有壽命自動捨棄,功夫成就,就往生了。黃忠昌的往生,我相信也是這個例子,他才三十出頭,應該是三十一、二歲。念佛三年,還差兩個月滿三年,也就是兩年十個月,他往生了。我相信他的壽命絕對不是三十一、二歲,決定不止,不要了。示現往生給大家看,為大家作證轉,三轉法輪作證轉,告訴大家這個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親眼看到了,親耳所聞,他的塔還在深圳,這是我們最好的榜樣。
這個世界不能留戀,苦不堪言,一定要看清楚,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例外的。佛告訴我們,只有這一句阿彌陀佛是真的,除阿彌陀佛之外全是假的,決定不能留戀,留戀那就苦了。真的要放下,擁有再多等於沒有。一旦所有的全毀掉了,心裡怎麼樣?如如不動,於我毫不相關,真放下了。真正能像諸佛菩薩一樣,隨緣度日,永遠保持清淨平等覺。六根在六塵境界裡,學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叫真修行。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墮落了,那是六道;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你離開六道了,跟六道沒有關係,沒有交涉了。這叫真修行人,這樣的心態念佛,那真正的彌陀弟子。
所以,當堅持之,我們堅持什麼要知道,堅持這部《無量壽經》,堅持信願持名,放下萬緣。『無得為妄』,無得為妄就是把虛妄的統統放下了。『增減經法』,這一句是教我們,傳法的時候要注意,把佛法原原本本的傳下去,不增不減。翻譯成外國文,佛沒有說的不能加,佛說的不能把它減少,這是真正佛弟子。末後這一句,祖師說的,「蓋離經一字,便同魔說」,一個字都不能改。翻譯經典的時候不能不慎重,非常慎重。會集的時候決定不能改動原譯本的經文,文字不准改動,一定要用它的原文。不是不能會集,會集不可以改動文字。我們知道宋朝王龍舒居士的會集本有改動,不多,幾個字,這都被後人批評;魏默深的會集本也有改動,印光大師有批評。這一部會集,夏蓮居老居士用了十年的時間,字字句句小心翼翼跟原文對照,不敢輕易改動,一個字都不敢改。真正佛這個教誨他做到了,「無得為妄,增減經法」。
淨宗的好處就是它簡單扼要,傳到最後,一萬二千年之後也不會傳錯。你看它就這麼簡單,真正相信西方有極樂世界,真正相信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真正相信佛說只要我們發願求生,有真信、有真願,臨命終時他就來接引,一點都不假。蕅益大師說得太好了,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有信有願決定往生;念佛功夫淺深決定你往生的品位。我們天天要把時間騰出來念佛,為什麼?提升自己的品位,這是真正可以帶得走的,這不是假的。
我們再看底下一段,「常念修善求生」。常,不能間斷,念阿彌陀佛這樁事情不可以間斷。我們看經文:
【常念不絕。則得道捷。】
『捷』是快,『得道』就是成佛,你成佛很快。
【我法如是。作如是說。】
『我法』,釋迦牟尼佛說的,阿彌陀佛說的。這是什麼?說經沒錯誤。
【如來所行。亦應隨行。】
不但佛說法完全是事實真相,諸佛如來之所行也是經典上所說的行法,完全在日常生活當中,工作、待人接物處統統兌現了,他做到了。所以說『亦應隨行』。
【種修福善。】
種福修善。
【求生淨剎。】
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段經文,念老居士做了詳細的註解,註解一開頭,就把這八句經文重要性給我們說出來了。我們看註解。「右經八句,實為」,實實在在是「全經之總結」,佛講經講到這兒做了總結,「淨宗修行之綱要」,淨土宗修行的綱領、綱宗,最重要的指導原則,我們要特別記住。下面說,「世尊此會所說之長行,於此告終」,到這個地方講完了。「故知此八句,實為淨宗之末後句,全經之結束語也」。末後句,最後一句,收尾、總結,現在人叫總結,在佛法的名詞叫末後句。
「末後句」在參考資料第三頁裡頭,從《佛學大辭典》節出來的。「樂普元安禪師之語曰:末後一句,始到牢關,鎖斷要津,不通凡聖」。這是禪師所說的話。什麼意思?後面有解釋,「到大悟徹底之極處」,就這個意思,末後,到最後大徹大悟到極處,「吐至極之語」,這就是說出,說出至極處的這一句話,叫末後之句。在這個地方,「鎖斷凡聖,不容通過」,所以把它比喻作「牢關」。「碧巖種電鈔一坤曰」,這是《碧巖集》,是禪宗的一本書,「到徹悟極處吐至極語,更無語句過之」,不能超過它,他這句話到底了,後面沒有了,這叫末後句。「於至極一句不通凡聖」,所以把它比喻作牢關,牢是堅牢,關是關鎖。為什麼?悟到極處的時候,大乘教裡佛常說,放下見思煩惱,證阿羅漢果,放下塵沙煩惱,證菩薩果位,放下起心動念就成佛了,這個最後一句,就是起心動念放下了。起心動念放下了,還有什麼話可說?你再一說,你沒有放下,你動個念頭,你也沒放下。不起心、不動念,這是最後一句。最後一句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就是不能說,不能講了。能說得出,能想得到的,都不是末後句;末後句沒有思想,沒有言說,最後一句。
總結前面一切義,《無盡燈論》上卷曰:「玆有向上出身一路,是謂之祖師不傳一著,是故槃山曰: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學者弄形,如猿捉影。或又是謂之末後句。」這個我們從經教上得的信息,能體會到這個意思。達到登峰造極,頂峰了,頂峰是妙覺果位,比等覺還要高一層。到這個境界,無始無明煩惱習氣斷乾淨了,真正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完全回歸自性,回歸常寂光。決定不會起心動念,永遠不會起心動念,所謂「開口便錯,動念即乖」,你開口錯了,你動個念頭錯了。這到這種境界。千聖就是我們娑婆世界現前這個大劫,這個大劫叫賢劫,聖賢的賢,為什麼稱為賢劫?在這一大劫裡頭,佛告訴我們,有一千尊佛出世,這就是千聖。這一千尊佛出世,沒有一尊佛會起心動念,會用言語來宣說,沒有,沒有一個。就是說明,到這個境界是真正言語道斷,說不出的真的,能說出是假的。不起心不動念真的,是圓滿的自性;一動念頭,自性就變成阿賴耶,阿賴耶可以說,可以動念頭。向上呢?向上沒辦法,不起心不動念,所以沒有言說了。
下面舉浮山禪師的話,「末後一句,始到牢關」,牢關就是登峰造極。「指南之旨,不在言詮」,所以最後絕對不是言語。那是什麼?各人機緣不一樣,這就是說明,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時候,每個人的機緣不相同,所以祖師用的方法也不一樣。到這個境界的人他自然懂得,他會隨著祖師的善巧方便,真正大徹大悟,明心見性。
下面說,「此八句理事齊彰,正助並顯,如來祕藏,和盤托出」。不能說的,說不出的,釋迦牟尼佛有善巧方便,還是說出來了。這一句就是什麼?就是『常念不絕』,這最後句。全經這麼多的經文,哪一句最重要?就這一句最重要。只要「常念不絕」,一切諸佛如來教化眾生就到這個地方為止了。下面呢?下面是你自己的事情。自己事情是什麼?『則得道捷』,你很快成佛了,往生到極樂世界就成佛了。「常念」,註解裡頭,「首指常念本經。如本經《往生正因品》中,劈頭第一句便云:聞此經典,受持讀誦,書寫供養,晝夜相續,求生彼剎」,就是此地常念不絕這一句的意思。這個意思在此地講得非常清楚,我們要好好的把它記住,要依教奉行。
這幾句真正做到了,釋迦牟尼佛這部經沒有白講,我們真得到了。得到之後,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會看到,看到什麼?看到你隨緣,隨緣就是受、持、讀、誦。受,你接受了;持是真幹,依教修行;讀是對著經本;誦是不需要對經本能背誦。書寫、供養是流通這部經。現在不用書寫用印刷,大量的印刷,供養一切眾生。現在人供養,印的本子要印得好、印得莊嚴,讓大家看到心裡生歡喜心,絕對不會被他丟棄,很喜歡這個本子,設計、印刷、紙張、裝訂要考究。要人拿到這個經典,產生什麼?愛不釋手,首先叫人產生這個概念,對這個本子生歡喜心。然後再大量翻印,印成口袋書,口袋可以放的,印得精、美。
晝夜相續,日夜不停,就像諦閑老和尚教鍋漏匠的方法,晝夜相繼。這一句佛號,念累了休息,沒有一絲毫壓力,休息好了接著就念。鍋漏匠做榜樣給我們看,三年成就了,站著往生。他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沒有知識,也沒有技能。學了鍋漏匠這個手藝,只比討飯稍微好一點,比乞丐,實際上是差不多。這種生活他過了四十多年,苦不堪言。所以他看到從小在一起的玩伴,諦閑老法師,他們從小一個村莊長大的,看到他出家不錯。有吃有喝的,有穿,還有地方居住,不操心,發心出家。什麼都不會,人又笨拙,你教都教不會他,所以諦閑老法師只教他六個字,南無阿彌陀佛。會不會念?行,這個會,那一句就行了。實在講,他就一句佛號,除佛號之外什麼都不懂,理也不懂,事也不懂,就這一句佛號念了三年,他真預知時至。
往生前一天,他出家這三年,沒有離開小廟,這一天離開小廟到城裡去看看朋友,那是什麼?見最後一次面。他也沒有告訴他明天往生,沒有告訴任何一個人。我們只看他這個舉動,知道他預知時至。這一天看朋友都看過了,晚上回到小廟,告訴老太太,「老太太,明天中午不要替我燒飯了」,就說這麼一句話,老太太也不知道什麼意思。以為今天出去看朋友,可能明天有朋友請他吃飯,老太太這麼個想法。到第二天中午,老太太到破廟裡面去看看,師父在不在,是不是又出去了。到破廟裡面看,沒人,喊師父,沒人答應,最後看到師父站在房間裡面,面朝西方,手上拿著念珠,走了,站著走的。鄉下人從來沒有看到人死是站著死的,真的讓她嚇了一跳。鄉下還有一些護法,諦閑老和尚的在家弟子,她馬上通知,大家都來看。趕緊到城裡去給諦老報信,鍋漏匠往生了,走了。
那時候沒有交通工具,完全是走路,從小廟走到寧波觀宗寺,這一個來回三天,鍋漏匠站三天。第三天諦閑老法師來了,替他辦後事。諦老對他讚歎不絕,「你真太好了,沒有白出家一場,天下」,那個時候講天下就是講全國,「弘宗演教的大法師、名山寶剎的方丈都比不上你」。這個成就是真正的成就,到極樂世界去作佛去了。留下這樣好的榜樣利益眾生,讓我們,我們雖然沒見到,聽說,他的事情大光法師在《影塵回憶錄》裡頭記下來了,我們看到這一段的記載,深受感動。我們修淨土,跟誰學習?跟鍋漏匠學習就行了。多麼簡單!多麼容易!任何一個人都做得到,只要我們肯做。晝夜相繼,專念南無阿彌陀佛,求生淨土。這就是常念不絕的意思。
《非是小乘品》裡頭有一句經文:「於此經中,生導師想」。導是引導我們,引導我們離開六道輪迴,引導我們擺脫一切煩惱,引導我們化解無始以來的習氣,引導我們出離六道輪迴,引導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引導我們圓滿成就佛道。這是我的導師,這個導師是誰?就是這部經。這部經從哪裡來?從釋迦牟尼佛來的,從阿彌陀佛來的。這個裡頭,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說的,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轉述,轉述等於親口所說。我們今天得到了,這還得了嗎?這不得了,這大事一樁,無比殊勝,沒有比這個更殊勝的了。「非是小乘品」裡面是這個說法。《受菩提記品》裡頭又有:「由於此法不聽聞故,有一億菩薩,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什麼?菩薩緣不成熟,沒有緣分聽到,沒有緣分遇到,所以有這麼多菩薩對無上菩提退轉了。退轉我們不感覺得奇怪,為什麼會退轉?阿賴耶裡面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沒有緣轉過來。佛只有在這部經上講得透徹,講得明白,講得清清楚楚。我們真聽懂了,真搞明白,真正覺悟,就能夠把煩惱、習氣放下。真正放下萬緣一心專念,這是最後語,這就圓滿成就。
又說,跟此地說的是一個意思,「若有眾生,於此經典,書寫」,書寫是流通,「供養」是尊重。我們佛弟子與一切眾生往來,我們的禮物供養什麼?供養淨宗法門,供養《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這個好,這個禮物比什麼都貴重。淨土五經一論,淨宗全書。書寫就是今天我們印送。「受持」,當然自己完全接受,沒有懷疑,念念保持不失去,這個保持就是一心專念。「讀誦」是對經典。「於須臾頃」,須臾間是很少的時候,很短的時候,幾分鐘,「為他演說」,不是說全部,說幾句經文。說哪幾句經文最好?我看這一段的總結最好,或者把前面這段包括,「當令是法,久住不滅」,連到這邊,「種修福善,求生淨剎」,就這一段,給人家講經說法,就說這段。時間不太長,真的妙極了,我們把它記住。淨宗最重要的開示就是這一段,或者是就是我們這一篇,「應勤修行,隨順我教,當孝於佛,常念師恩,當令是法,久住不滅,當堅持之,無得毀失,無得為妄,增減經法,常念不絕,則得道捷,我法如是,作如是說,如來所行,亦應隨行,種修福善,求生淨剎」,就行了,全部經的總結。
為人演說時間雖然不長,「彼人臨終」,這個說話的人,用這個經法,不是全經,就這一段,供養別人的人,這個人臨終,你看,「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大火,亦能超過,生彼國土」。我們要記住,我們要學。到任何地方人家請你講開示,就講這一段,果報不可思議。三千大千世界滿中大火是什麼?大三災,這不是小的災難,這是宇宙之間的一個星系,星系裡面一些星球被大火燃燒了。是不是真的?真的,我們這太陽就是整個星球被大火燃燒,產生核子的反應。所以溫度非常高,攝氏幾千度。這麼大的災難當中,這個受持讀誦、為人演說的人他都能超過,他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在大災難的時候,阿彌陀佛一定來接引他。
「世尊悲心無盡,普攝無餘,故頻以持念本經為勸也」。這話念老說的。釋迦佛無盡的慈悲,阿彌陀佛慈悲心之廣大不可思議,念念都給遍法界虛空界一切有緣眾生加持,所以普攝無餘。只要我們真肯往生,真願意往生,不願意在這個世界再耽誤,早一天到極樂世界,成佛之後再到這個世間來,幫助苦難眾生。我們今天幫助是沒有離開苦難,我們再來,自己離開苦難,那是什麼身分?法身菩薩來度化眾生,不一樣了。這是我們不能不爭取的,是我們決定可以爭取得到的。世間富貴,沒有那個命,你爭取不到,爭取到的,無論用什麼方法爭取到的,都是你命中有,命中沒有爭取不到。念佛往生是命中有的,我們命中有的。命中怎麼有?「是心是佛」,是心是我自己的心,我們自己的真心是佛,我求生極樂世界是「是心作佛」。所以決定能成就,跟世間的富貴不相干,富貴不可以勉強求,成佛、往生極樂世界可以求,本分的事情。所以彌陀、釋迦頻頻不厭其煩,無量次的勸勉我們,要受持《無量壽經》,要念《無量壽經》,要念阿彌陀佛,一定要求生淨土。
所以「世尊力勸持念本經」,為什麼?這個經中所說的,「正是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之無上大法」。一乘就是作佛,代表的就是四十八願,四十八願願願都是幫助眾生在這一生當中圓滿成佛。我們要記住,要牢牢的記住。要受持,接受、保持不能失掉,分秒都不能失掉。方法就是六字洪名,這一句佛號,這句佛號是無上大法,什麼大法?成就究竟圓滿的大法。究竟圓滿是一樣都不缺,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相、好,遍法界虛空界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具足,都在這一句名號當中。只要你常常念這句佛號,這一乘、圓滿、究竟大法你統統掌握到了,你修成了。「行人但能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必得往生,萬修萬去。故知行人受持此經者,即應依教奉行,如佛訓誨,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深信切願,持佛名號。故知常念不絕,究竟所指,則在常念此一句名號。不絕者,淨念相繼」。
鍋漏匠就是常念不絕,四十年前將軍鄉這個老太太,名字我記不得了,南台灣的同修都知道,三年常念相繼,她念佛不中斷,所以有這麼大的成就。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不能不牢牢記住的,不能不效法的。這些人已經往生到極樂世界,他們在生的時候,非常可能有很多地方不如我們,但是他這一句佛號的成就,我們有再多的長處都比不上他。所以,自己有智慧、有能力,不必傲慢,不必覺得值得驕傲,沒什麼好驕傲的,跟這些人比差遠了。跟這些人比什麼?比清淨心,這些往生的人都得到清淨平等覺。我們今天的心不清淨、不平等,迷而不覺,怎麼能比得上別人?念老這句註解註得非常之好。常念不絕,究竟所指,就是常念這一句名號,把這部經說完了,這一句就是淨宗的末後句。不絕,淨念相繼。
「行人」,修行人,修淨土的同學,「果能真實發心」,這句話重要,真發心,真求往生。什麼時候?愈早愈好,不要耽誤,耽誤就錯了。一切時、一切處就這一句,「老實念佛,唯此一句,念念相繼」,一句接一句不中斷。「則必定如染香人,身有香氣」,這是大勢至菩薩說的。南無阿彌陀佛是自性的德香,是彌陀法身之香,我們常念就會染這個香氣。「臨命終時,佛來接引」,阿彌陀佛一定會來接引。「慈悲加佑,令心不亂」。我們只要老實念佛,念念相繼,念到功夫成片,自自然然成一片;沒有起心動念,佛號也不會斷,也就是我們常講養成習慣了,習慣於念佛,沒到一心不亂,這個人「決定得生」。佛來接引的時候,慈悲加佑,首先放光,佛光一照,我們自己的功夫就提升一倍。所以有許多人在助念當中往生的,那是什麼?功夫沒有到一片,他的緣殊勝,有很多人送他往生,在這個時候他得到功夫成片,佛光注照他能往生。助念的功德不可思議。
但是我們自己要知道,助念真的是有福報,我們臨終的時候有沒有人來幫助我們助念?不要有這個想法,這個想法不可靠。一定要自己念到功夫成片,我就不需要別人幫助。自己功夫成片的時候,佛光一照就提升到事一心不亂,品位升了。事一心不亂往生方便有餘土,功夫成片是往生同居土。所以,自己要替自己準備好,有助念的更好,多多修福,助念的人就多,沒有福報的人沒人助念。要真的福報,假福報不行,到臨終時候還是沒有感應。這樁事情我們千萬不能夠大意,要很在乎。
往生到極樂世界,就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就是四十八願所說的你全統統得到,證得三種不退,你作阿惟越致菩薩。「圓生四土,究竟涅槃」。十方世界四土是不同的維次空間,但是極樂世界的四土同一個空間維次,所以叫圓生,究竟涅槃。這個幾句話是往生極樂世界的果德,無比的殊勝稀有。「故佛慈示」,因為這個緣故,釋迦、彌陀都是慈悲開示,「常念不絕,則得道捷」,捷就是迅速、快捷,捷徑、徑路。「是謂持名一法,乃修行之徑路」,修行遇到這個法門成佛最快,不要多生多劫,不必那麼樣的辛苦,一生圓滿成就。「老實持名則得道迅速也」。上智下愚不移,最容易度的,上智他一聽他就明白了,決定不動搖,下愚亦如是。像鍋漏匠,這下愚,他聽了這一句,他一生就不動搖,這一句真的念到底。出家了,有人供養,物質生活不要操心,你還要忙什麼?就是這一句佛號。這一句佛號就能夠消化一切眾生對他的供養,為什麼?他往生成佛了,他有福,所有供養他的都得福。如果他不能往生,還搞六道輪迴,受的這些供養將來要還債。古大德說,「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你要做畜生,還債。
在過去,畜生牠服勞役,牛要耕田,馬要拉車。為什麼要替你耕田?為什麼要替你拉車?來還債的,過去生中欠你的,不能不還,甘心情願還債。現在科學發達了,走向機械化,這些牛馬都失業了,中國內地還有牛耕田的,外國沒有了,全部機械化。那牛馬怎麼還債?牛都被殺了,賣牛肉,你看多痛苦!馬也不拉車了,古時候戰爭時候有騎兵,現在用機械化部隊,騎兵沒有了。所以馬很少,像香港還有跑馬的,那個馬也是來還債的。善因善果,惡因惡報,因緣果報絲毫不爽,這是大自然的規律,沒有人能夠違背。
下面說,「蓋以信願持名之法,心作心是」,就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果覺因心,故得道捷」。為什麼念佛成佛那麼快,這裡頭有個道理,道理是什麼?你本來是佛,你的心就是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八個字是淨宗立教的理論依據。用果覺做因心,這是跟八萬四千法門不同的地方,八萬四千法門都是從因到果。念佛?念佛是從果到果,阿彌陀佛是果,我們念的是果,成就的是佛果。這是跟八萬四千法門、跟無量法門不同的地方,不能不知道。真搞清楚、搞明白,不懷疑了,斷疑生信,從此以後一心一意,一句佛號念到底。
念佛不拘形式,你沒有壓力,出聲念可以,默念也可以,金剛持,口動沒有聲音也可以。你看諦老法師教的多方便,念累了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念,就是一句佛號,除一句佛號什麼也沒有。信願持名之法,心作心是,果覺因心,故得道捷,所以你成就那麼快。又因為這個持名念佛的方法,是阿彌陀佛大願的根本,這又讓你增長信心。這個方法阿彌陀佛親自傳授的,十方如來教化眾生的,秉承阿彌陀佛的大願,教化眾生,釋迦牟尼佛為我們做介紹,多次宣講。所以是以彌陀大願為本,彌陀第十八願就是念佛,一向專念,十念必生。「最易下手,最易成就,故稱易行法,號徑中徑」。徑是小路,捷徑,捷徑當中的捷徑,沒有比這個更捷徑了,最捷徑的一條路。最不容易遇到,最難相信,但是它成功特別高,而且成就是究竟圓滿的成就。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