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一千零六十二頁,從第四行看起:
『於彼法中,廣大勝解,獲大歡喜,廣為他說,常樂修行』。「以上經文,節取《唐譯》」。念老為我們簡單做解釋,「蓋謂若人能於淨宗妙法得廣大勝解,了達淨宗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佛不二,念佛即佛之圓旨,則必能歡喜信受,常樂修習,復以此廣勸他人也」。這是接著前面為我們詳細講解這段經文,這段經文的科題,「勝解受持樂修」,解要解得透徹,要解釋得清楚、解釋得明白,信心自然就能夠生起來。這個法門很容易學習,而且非常快速,成就又如此之高,生到極樂世界就是法身菩薩,這讓一般人不敢想像,所以它難信。
如何能叫難信能信?那就必須把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到自己沒有疑惑,這就能夠接受、能夠相信。這個事情誰來做?釋迦牟尼佛跟諸佛如來、法身大士都在做這個工作。對象是誰?對象前面我們讀過,最上面有等覺菩薩,最下面有無間地獄;換句話說,沒有一個眾生不是阿彌陀佛度脫的對象,全都在裡頭。這裡面有兩種人很容易度,一接觸他就成就,所謂上上根人,他一聽就明白,我們聽不明白,他聽得明白;再一種,下下根人,這種人我們一般講很愚痴,沒有知識,其實他沒有妄想,他沒有雜念,這很難得,難能可貴。他有誠,真誠的信心,有人教他念佛,勸他往生極樂世界,他一聽就接受,絲毫懷疑沒有。念個幾年,他真成功了,真往生了。這就是古人所謂唯上智與下愚容易教,這種人有善根、福德、因緣,他具足。麻煩的就是當中這一段,不上不下,所謂知識分子,佔絕大多數。他不相信,如果不把事實真相講透,他真搞明白了,他不會接受,他不會相信,他不能得度。在這三類我們屬於哪一類?肯定是當中這一類。
諸佛如來都說這個法門是難信之法,我的印象非常深刻,為什麼?自己就是難信之人。我是用了三十多年的時間才相信,不是一聽就相信。蒙佛菩薩慈悲,壽命延長了,我的壽命只有四十五歲,四十五歲那年要是死了,我對這個法門是接受了,四十五歲那年接受了,有懷疑。可以說百分之九十相信,還有百分之十的疑惑,那個疑惑在臨命終時起作用就不能往生。不要說百分之十,千分之一都不行,臨終都可以障礙你往生。這個法門百分之百的信心,堅固的信心,沒有絲毫懷疑,才能得受用。
大多數,中等根性是佔絕大多數,知識分子,如何讓他們相信,這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慈悲,四十九年講經說法為誰?就是為這些人。上上根人沒有這個必要,下下根人也沒有這個必要。佛對於知識分子無盡的慈悲,苦口婆心來勸導,但是我們要合作,我們不合作就難教了,佛菩薩也沒辦法。我們要聽話,要用真誠心,要用恭敬心,要用勇猛精進心,才能夠把這個疑慮全部化解。淨宗的道理搞清楚、搞明白了,淨宗的方法認可了,不是沒有道理,就是信願持名。這個理太深,這個事太複雜,不是幾句話能講得清楚的,所以造成我們對它懷疑。明白之後,我想沒有一個人不回頭責備自己,為什麼?經上講得清楚,我們看不懂,沒看出來,祖師說得也不錯,也是沒聽懂。為什麼聽不懂?第一個沒有真誠心,第二個沒有恭敬心,第三個對於這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能放下,這三個原因造成的。我們才真正體會到,才感激、感恩諸佛菩薩慈悲教誨。
佛法跟世間聖賢的教誨相應,跟現代科學知識的教誨不相應。學科學,沒有真誠心、沒有恭敬心能學得會,因為它是向外求的。中國傳統的文化、佛法它向內求,它不向外求,它告訴我們,心外無法,大乘經常說。六祖惠能大師給大乘經做了證明,他開悟的時候說了五句話,開悟就是明心見性,性是什麼樣子,他用五句話來描繪、來形容,說明心性是什麼樣子。第一個,他說「本自清淨」,自性也就是真心,也就是萬事萬物的本體,它是能生能現,它是清淨的,從來沒有染污過的,萬法、宇宙是所生所現。能生能現它是清淨的,所生所現為什麼會有染污?實在說,所生所現也不會有染污,為什麼?諸佛如來他們所居住的環境,實報莊嚴土,是清淨世界,真的沒染污,那是自性所生所現的。我們為什麼有染污?染污從哪裡來的?染污是一念不覺。
什麼叫一念?一念跟我們有什麼關係?關係太大了。自性空寂,自性裡面沒有任何現象,今天所說的自然現象它沒有,心理現象,就是想像,它也沒有,物質現象也沒有。所以真心裡頭沒這個東西,自性就是真心。這些東西從哪裡來的?從阿賴耶來的,阿賴耶是妄心,一念不覺,真心裡頭就起了個妄心。真不礙妄,妄也不礙真,說穿了,真妄已經糾纏在一起,分不開了。所以佛經上有真妄不二,性相一如,這是法身菩薩證得的。法身以下沒有證得,只聽說而已,像我們聽說,我們沒有證得,因為我們有障礙,證得之後沒有障礙。
阿賴耶就作祟了,阿賴耶把一真法界,就是實報莊嚴土,變成了十法界,變成六道,變成三途。阿賴耶會變,把真的扭曲了,變成虛妄的,也就是有生有滅,阿賴耶是生滅法,一念不覺,念念不覺。這個一念是彌勒菩薩所說的,一彈指,一彈指這麼短的時間,一彈指有多少個一念?有三十二億百千個一念。百千是十萬,一百個千十萬,乘三十二億,乘出來是三百二十兆,一彈指三百二十兆個一念。諸位一定要記住那個一念,不是二念。為什麼說一念?惠能大師末後說了一句話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就是一念生的。這一念生了立刻就滅掉,所以它是個幻相,馬上就滅掉。
明心見性的人他沒有業力,他沒有妄想,他沒有執著、沒有分別,所以他那個一念不是生滅法,他是真的一念。一念現了,那是緣,如果緣不存在,這個現相就消失了。即使是一念當中,他沒有起心動念,這是我們講實報土,實報土殊勝在此地,與性德圓滿的相應。一念不覺就跟阿賴耶相應,其實一念不覺就是阿賴耶,阿賴耶裡頭出現三細相,現在科學講的能量、信息、物質,這三樣東西出現了。但是要知道,這三樣東西不是真的,是假的,為什麼是假的?它是生滅法。前念滅了後念又生,生滅相續,不是真的相續,真的相續,前念跟後念完全相同,這叫相續。大乘經上告訴我們的,不是相續,叫相似相續,好像是一樣,其實不一樣,裡面的差別很大。我們看不出來,因為我們所看出來是很小很小的局面,我們沒有辦法看到整個宇宙,不能同時看到遍法界虛空界。如果有這個能力看到全宇宙,看到遍法界虛空界,就知道變化太大了,前念跟後念變化太大。我們只是看一點點,好像是一樣的,其實不一樣。
這一念是一彈指三百二十兆分之一,這念頭。現在我們科學對時間是用秒做單位,一秒鐘有多少個念頭?彈指,一秒鐘能彈幾次?我們相信年輕體力好的,至少可以彈五次。五乘三百二十兆,那就一秒鐘,一秒鐘多少?一千六百兆;換句話,一念的時間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也就是說一秒鐘有多少個一念?有一千六百兆個一念。這個一念你會有概念嗎?你能感受到嗎?沒有辦法。它在哪裡?就在眼前,從來沒有離開我們。我們眼看到的,耳聽到的,鼻聞到的,舌嘗到的,手能夠觸到的,統統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毫無感覺,根本就不知道有這回事情。我們還相信這個東西,還認為我眼睛看到是真的,眼睛看到了你都不知道。
這個速度頻率太高了,真的無法接觸到,我們把頻率降低,低到我們眼睛也受騙了,但是很容易發現。我們看電影,現在的電視頻率高,也在面前,你看不到真相。我們講老式的電影,老式的電影是動畫,這個諸位都知道。我這裡有一捲,這是老式電影的底片,這裡面的畫面每一張都不相同,沒有相同的。在放映機裡面播放的速度是二十四分之一秒,也就是一秒鐘它的鏡頭開關二十四次。鏡頭打開,這張底片打到銀幕上,關起來,第二張,這一開一關,它的開關速度太快了,我們沒有感觸。我們在銀幕上看到這個底片,是每一秒鐘二十四張糾纏在一起,我們看到了,曉得這是什麼東西。
如果是一張,二十四分之一秒,一張,我們把這個底片塗黑,統統抹黑,只留一張。在放映機裡面放,我們瞪著大眼睛看銀幕,銀幕上一打開,這個畫面整個進去了,立刻就關掉,你看到什麼?我們的答案會我看到銀幕上亮了一下。還看到什麼?沒看到,只看到亮一下就沒有了。至少要半秒鐘,半秒鐘十二張幻燈片糾纏在一起,我們看到了,裡頭好像有個人,好像有個房子,好像有樹木,看到這些,詳細的不知道,它太快了。你想想看,二十四分之一秒就把我們騙了,我們不知道它的真相,現在把這個頻率加到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你知道是假的嗎?我們眼前的世界,你所看的、所聽的、所接觸到的,就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這個頻率在那裡播放。
佛跟法身菩薩看到真相,也就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這個頻率,他看得很清楚,我們是茫然無知,以為是真的。所以佛在《金剛經》上告訴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一樣是真的,你要把所有現象當真的,錯了,大錯特錯。這個現象怎麼來的?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能把這個搞清楚,在佛教裡叫道種智。知道一切法是假的,萬法皆空,這叫一切智,阿羅漢證得的。阿羅漢、辟支佛知道一切萬法都是夢幻泡影,絕不是真實,知法總相。但是這些現象從哪裡來的,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阿羅漢、辟支佛不知道,阿羅漢知空,不知有。菩薩知道,菩薩智慧比阿羅漢高,菩薩知道這所有的現象怎麼來的、怎麼回事情。所以這叫道種,道是道理,種是種種,種種法什麼道理而產生的,菩薩知道。
佛知道的究竟圓滿,佛的智慧叫一切種智,一切智知總相,種智知別相,對於總相、別相他全知道,而且徹底明白,沒有絲毫疑惑。這個智慧,佛說了是一切眾生統統具足的,不是釋迦牟尼佛專利,人人都有。所以《華嚴經》上世尊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又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跟如來同樣的智慧,同樣的德能,同樣的相好,沒有絲毫差別。為什麼他成佛了,我們當凡夫,他一切通達明瞭,我們是一切無所覺知,全迷了,原因在哪裡?都在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這一念不覺沒有原因,突然起來的,起來之後的麻煩就是念念都不覺,那就是阿賴耶的三細相。把自性變現的一真法界把它扭曲了,變成十法界,變成六道,變成三途,統統是阿賴耶。
《華嚴經》上講我們的宇宙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極樂世界好,好在哪裡?它只有唯心所現,沒有唯識所變,它已經轉八識成四智了。那就是如來跟法身菩薩的境界,不是我們的境界,我們看不到。那個境界有多大?那個境界,咱們中國古人有兩句話說得好,叫大而無外,小而無內,極樂世界。我們這個世界,我們這個世界在極樂世界裡頭,極樂世界好像虛空,我們在虛空裡頭,沒離開虛空。極樂世界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們往生,他是不是真的從十萬億佛國土到我這兒來了?沒有,十萬億不是真的,十萬億是釋迦牟尼佛說法的善巧方便。因為在那個世界裡頭,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時空是假的不是真的。轉八識成四智,哪來的虛空?
空間跟時間,學過《百法明門論》的人都知道,時間、空間在百法裡頭屬於哪一法。百法將一切法歸納為百法,又分為五大類,有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應行法、無為法,分這五種。時間、空間,這五種裡頭的哪一種?屬於不相應行法。不相應是什麼意思?它不跟心法相應,也不跟心所法相應,又不跟色法相應。心、心所現在人講的是心理,色法是物質,它跟心理不相應,跟物質也不相應,全是假的。不相應行法用現代的話來說叫抽象概念,完全不是事實。有沒有?不能說它沒有,但是你說它有,邊際找不到,什麼叫空間?什麼叫時間?所以這假的。
極樂世界沒有年月日時,沒有,它是光明世界。這個世界沒有一樣不放光,人身上放光,佛放光,每一個往生的人身上都放光;居住的宮殿放光,樹木花草放光,大地放光,沒有一樣不放光。連七寶池裡頭的水都放光,光明世界,它沒有黑夜,沒有晚上。法性變現的,它裡頭沒有八識,跟八識不相干。所以,它的境界裡面沒有生滅的現象。人的壽命無量,無量壽,真的無量壽。無量壽沒有衰老,為什麼?它沒有變化,極樂世界的樹長青,花常開,不會謝掉的。你看到花落,花從樹上落下來,到地上沒有了,不見了,再看樹上,新花出來了,妙極了,我們無法想像。那是性德,自然的流露。
沒有時間就沒有先後,沒有空間就沒有距離,哪裡來的十萬億程?十萬億佛國土是個比喻,不是真有這回事情。說真的,真的就在現前,就在當下,這句話說得千真萬確。阿彌陀佛現身就在當下現的,不是從十萬億那裡來的,極樂世界就是此地。佛菩薩住在極樂世界,好像我們現在看電視一樣,所有畫面都在一個屏幕上,沒有先後,沒有距離,就在一個屏幕上,按哪個頻道哪個畫面出現。我們念佛,跟佛起感應,佛現身為我們說法就在當下,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就是空間、時間不可得,佛在《楞嚴經》上說的。佛給我們講話,佛依二諦說法,依世諦是依我們常識說的,我們能聽懂,能歡喜,第二種依真諦,真諦是他所見到的,不是我們見到的。我們能夠往生到極樂世界,全見到了,跟阿彌陀佛沒有兩樣,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真正搞清楚、搞明白,這個地方非去不可,不能不去,不去就錯了。講得清楚、講得明白、講得透徹就是這一部《無量壽經》,就是這一部黃念祖老居士的集註,這個集註太殊勝了。他集八十三種經論、一百一十種祖師大德的註疏,來解釋這部經的經文,我們在這個本子裡頭全看到了。
這部經、這個註解確實是「廣大勝解」。「於彼法中」,這個彼法,廣義的說,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之法,狹義的來講,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淨土法門。這部經包括全部佛法,不但是釋迦牟尼佛的法,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的妙法統統在其中。這個經通了,一切經全通了,這個經裡頭的利益得到了,一切佛法裡頭的利益也全得到。所以首先,我們要廣大勝解,我們要把它講清楚、講明白、講透徹,自己相信了,沒有懷疑,別人也得利益。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你一定生大歡喜心,「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個喜悅是從內往外發,真的喜悅,不是外面的刺激,從自性裡頭生的喜悅。
「廣為他說」,對於一切有緣無緣眾生統統說。無緣的眾生他不相信,他不能接受,怎麼給他說?幫助他種善根,讓他聽到阿彌陀佛的佛號,見到阿彌陀佛的形像。大乘經裡頭常說的「一歷耳根,永為道種」,把淨宗的善根種下去了,他有這個善根。如果過去生中曾經學過,這個善根在這一生當中,若干年後可能引起他的善根,宿世的善根,他就相信了。沒有善根的人,過去生中沒種善根,這個善根會幫助他,來生後世遇到淨宗法門他能相信。我們今天遇到了能信,不是偶然,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累積的善根福德因緣。最初接觸不相信,搞個幾年相信了,這不是例子嗎?不用到外找,就在自己身上就找到。
我在過去生中有善根,不能說沒有,不深,所以在這一生要學三十年才相信。老師勸我,我沒接受。我三十歲的時候遇到懺雲法師,我辭去職務,跟他住茅蓬,在埔里,住了五個半月。同學們也許還記得八七水災,就是那年,我在埔里住茅蓬。懺雲法師勸我學淨土,我沒接受,但是他叫我看的幾本書我看了,蓮池大師的《阿彌陀經疏鈔》,蕅益大師的《要解》,幽溪大師的《圓中鈔》,還有《印光大師文鈔》。他叫我看這四種書,我把這四種書看完了,五個半月。他跟朱鏡宙老居士兩個人推薦,介紹我到台中跟李老師學經教,這個我非常歡喜。我離開茅蓬到台中親近李老師,兩個星期之後八七水災,八七水災那個時候我住在台中慈光圖書館。
難,真難!在台中跟李老師十年,時間不算短,老師常常勸我學淨土,我不感興趣,他勸我好幾次。我對《華嚴》、《法華》、《楞嚴》、《瑜伽師地論》、《大智度論》,這些大經大論很有興趣,對淨土不反對了,我也不會批評,不會毀謗。這什麼原因?過去跟淨土這個根不深。我怎麼會相信淨土的?講《華嚴經》講了一半,突然有一天想起來,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這是知識分子最崇拜的兩位菩薩,他們是修哪個法門成佛的?在《華嚴經》裡找,《四十華嚴》第三十九卷找到了,文殊、普賢都是念佛求生極樂世界成就的。我們看到這個經文寒毛直豎,怎麼是修淨土法門成就的?回頭再來仔細觀察,善財童子,善財是文殊得意門生,入室的弟子,善財修什麼?《華嚴經》上明顯的,他在文殊會下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得根本智,這是經文上非常明顯的;後得智就是五十三參,五十三參成就圓滿的後得智。根本智是自性本定,後得智是從體起用,根本智是無知,般若無知這是根本智,起作用無所不知。
在五十三參裡面,印度跟中國都有這個說法,先入為主,他主修的是他第一個遇到的,永遠不會變的。他第一個參訪是文殊菩薩介紹的吉祥雲比丘,吉祥雲比丘修的法門是般舟三昧,專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善財修什麼法門?念阿彌陀佛的。再看最後,一頭一尾,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還有什麼話講?徹頭徹尾就是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當中五十一位善知識,細細你去觀察,你看清涼的科判,對善知識禮拜、讚歎、供養、聞法,最後禮辭、感恩。辭是什麼?不學這個法門,什麼法門他都懂,他不學,他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沒有一樣他不知道。換句話說,阿彌陀佛確確實實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所說無量法門裡頭的大總持法門,統統都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展開,就是一切諸佛所說的無量法門,歸納起來,一句佛號,這句佛號還得了嗎?我是從《華嚴經》上體會到的,真修淨土了,真接受了。這些年來,這二十多年,不到三十年,年年有進步,一年比一年深入。去年沒看出來的東西,今年看出來了,今年還有沒有看出來,我相信明年會看出來,法喜充滿。這真正是寶,這裡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真實智慧。能幫助自己提升,能解決一切眾生的苦難問題。
從理上講,法門平等,無有高下,為什麼?統統是自性裡頭流出來的。所以,每一個法門都能明心見性,平等的。不平等在哪裡?是眾生根性不平等,不一樣。總的原則,一定要用真心,大乘佛法是真的,純真無妄,你用真心就能得到,你用妄心你就得不到。用妄心,你把它解釋錯誤了,你把它看錯了。真心沒有念頭,經教裡常說,真心離念,離念就是真心,沒有念頭就是真心,有念頭就是妄心。念頭極其微細,自己不知道,你想想看,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你有什麼感覺?毫無感覺。這就說什麼?極其微細的念頭你自己覺察不到,那是你的妄心,那不是真心。我們今天用真心,只能向著真心的方向去走,不要走偏,不要走邪了。距離那個真實還有很長一段的距離,我們會一步一步的接近。這是什麼?這就是戒律。
戒律從哪裡入手?從《弟子規》入手,從《感應篇》入手。有《弟子規》跟《感應篇》的底子,修十善業道,這就是菩提大道,這十條是一切諸佛如來修行的總綱領、總原則。小乘把十善展開,三千威儀,展開來是三千條;大乘菩薩把十善業道展開,八萬四千細行。我們看佛像,畫的佛像,都會在佛頂上畫個圓光。這圓光上面有三個字,多半是用梵文寫的,也有用藏文,也有中文寫的,它的發音「唵、阿、吽」,這三個字。這三個字是什麼?就是十善業道。這三個字翻成中國就是身、口、意,唵是身,阿是口,吽是意。身,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口,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意,不貪、不瞋、不痴。佛圓光頂上就這三個字,這三個字做到究竟圓滿就是八萬四千細行,就成佛了。從初發心學,學十個,慢慢愈學愈細,愈學愈微細,究竟微細,八萬四千,就圓滿成佛了。你就知道,三聚淨戒不出十善,十善微細就變成三聚淨戒。我們要把整個佛法落實,落實十善就全部落實了。無量無邊的大法不出身口意三業,三業清淨就是究竟圓滿佛。
淨宗把修學的因果都放在經題上,這個東西真妙。夏蓮居的會集,經題是會集的,不是自己想出來的。「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這是五種原譯本裡頭的宋譯本的經題,後面「清淨平等覺經」,是漢朝譯的譯本的經題。你看,把漢譯的經題跟宋譯的經題合起來,佛說兩個字重複的,經字重複的,用一個,一共十五個字。宋本經題裡面是講極樂世界的果德,漢譯經題裡面是極樂世界的因德,有因有果。因是清淨平等覺,果是大乘無量壽莊嚴,大乘無量壽莊嚴就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從哪裡來的?從清淨平等覺來的。所以我們知道,心淨則佛土淨。我們修什麼?無論修哪個法門,如果是修清淨平等覺,跟極樂世界完全相應。為什麼?清淨心,平等心,覺而不迷,用這個心迴向求生極樂世界,決定得生。法門真正廣大。
經文上明白的告訴我們,三輩往生那是修淨土的,上輩、中輩、下輩。但是後頭還有一段,慈舟法師判的,叫一心三輩,那是什麼?不是修淨土的,修其他法門的,將自己所修的法門最後統統迴向求生淨土,統統得生,阿彌陀佛都來接引。這就顯示法門廣大,不修淨土,最後我把我修學功德迴向往生,行。譬如修地藏法門,念《地藏經》,修密宗的,持咒,學禪的,無論修哪個法門,將自己所修的功德,功德是清淨心、平等心,沒有不能往生。甚至於再擴大,不同宗教,他是修基督教的,那是修天主教的,最後能把修學的功德迴向求生極樂世界,最後信願持名,十念一定往生。為什麼?他是好人,善人。包容一切,無論哪個宗教全包容,平等待遇,沒有差別。沒有說我們念阿彌陀佛跟阿彌陀佛親,學基督教的人跟阿彌陀佛疏遠,沒有,一律平等,完全在心地清淨平等覺,這個不變的。這個法門真的廣大,一點都不假,乃至於修一切善法,迴向求生淨土,阿彌陀佛統統攝受,一定也來接引你。
括弧裡頭講,以上經文,節取《唐譯》的。蓋謂若人能於淨宗妙法得廣大勝解,了是明瞭,達是通達,真正明瞭通達淨宗。淨宗的原理是什麼,根據什麼道理建立的,就是底下這兩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就根據這個。這兩句話是釋迦牟尼佛在《觀無量壽經》裡頭說的。淨土三經,《無量壽經》是概論,為我們詳細介紹極樂世界,介紹得很周詳。《觀無量壽經》裡面特別詳細講兩樁事情,一個就是理論的依據,理論依據不懂,對極樂世界懷疑,第二個是往生的方法,說得很詳細,十六種觀法。我們持名念佛就是第十六種方法,最後的一種,最後一種也就是最殊勝的,最容易得利益的擺到最後講。像文藝表演一樣,最好的要擺到最後才演出,為什麼?人一定要坐在那裡慢慢看,就想等著最後那一場。如果最好的都前面演過了,後面人家就不看了,人都走了,最好的一定擺到最後。念佛法門都是殿後的,壓軸戲。楞嚴會上,你看,二十五圓通,二十五位菩薩各人起來報告,他是怎樣修行成佛的。最後壓軸戲是大勢至菩薩、觀世音菩薩,念佛法門。真正明瞭通達,淨宗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是佛,這是真的,這就是自性,本來是佛。《華嚴經》上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就是根據是心是佛說的,你本來是佛。現在怎麼樣?現在我想作佛,是心作佛。本來是佛,現在想作佛,哪有不能成佛的道理?就根據這個道理。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幹什麼?去作佛的。
六祖惠能大師到黃梅去拜五祖,那個時候他真正是白衣的身分,居士身分沒有,居士要受過三皈,他沒受過三皈。到黃梅,五祖把他分配到碓坊裡頭去舂米、破柴,做苦工。在黃梅八個月,五祖有沒有給他授戒?沒有,要有授戒的話,《壇經》上一定有,五祖沒有給他授戒。換句話說,他到黃梅是做義工的,現在是義工的身分。最後傳法傳給這個義工,所以大家不服。那個傳法可不得了,傳法等於說三皈、五戒、沙彌戒、菩薩戒、比丘戒等於說統統都授了,那一傳法全都授了,你沒有這個怎麼可以當祖師?這衣缽一傳的時候,所有的就總授了,一句話不說全授了,五祖全承認了。誰還敢講話?形式上受是在廣州,遇到印宗法師,印宗法師給他剃頭,給他授戒。他的三聚淨戒,傳法的時候,你們大家想想你就明白了,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祖師承認你,無需要那些形式,形式未必能得戒,他那時候條條戒他都做到了,他沒有過失。雖然他沒有形式,但是真正具足了,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是心作佛,到達黃梅,五祖問他,你來想求什麼?一般人都是求財求利,出家人我來求智慧,都有所求的,惠能大師說了一句話,我來求作佛。這個大概五祖從來沒聽說過,他來作佛的,他不是來幹別的,來作佛的。分配他到碓坊裡面去舂米、破柴,那就是選佛場,他在那裡頭真修,八個月。誰知道?五祖知道,他自己知道,另外沒有一個人知道。他到徹悟的時候,五祖曉得,所以宣布傳衣缽。自己老了,要傳到第六代,叫大家作偈子送給他看,這個故事大家都很熟悉。衣缽終於傳給他,沒有傳給神秀。那個時候大家心目當中都看準了,肯定是神秀,所以傳給惠能沒有人服氣。大家分頭去找,想把衣缽搶回來,老和尚老糊塗了,怎麼把衣缽傳給他?但是心服口服的只有神秀一個,神秀清楚,承認能大師境界在他之上。
所以,我們今天發心求生淨土,這八個字比什麼都重要,要肯定自己是心是佛。是哪一尊佛?是阿彌陀佛。你看三時繫念佛事,這個法本是元朝中峰禪師寫的。他裡面的開示就有這兩句話,「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此方即是淨土,淨土即是此方」。這消息透出來了,這不是假的,這個法事冥陽兩利。十幾年前我們提倡,現在這個法事全世界都流行,自利利他,我深深相信這個法事能化解災難。二00八年過年的時候我在廬江,回老家過年,有很多附體傳遞一些信息,裡面就提到這個佛事。因為當時道場裡面,方丈和尚想舉行四十九天的七個七,附體傳給我的,七個七不夠。那要多少?他說要一百個七。一百個七不是我們想出來的,是附體傳的信息。我跟方丈和尚商量,方丈和尚同意,所以第一個百七是在廬江實際禪寺舉行的,但是沒有圓滿。一百個七是七百天,我聽說好像只做到一百天,當地領導不同意,所以一百天就停止了。也很難得,齊素萍居士邀請悟道法師到山東繼續做,就是換了地點,把這個百七做滿。都是好事。
所以以後,遇到人家說這些災難,我們就舉行百七法會,縱然不能把災難化解,我們有理由相信會把災難減輕,這個效果是一定能收得到的。念佛也很好,念佛這個佛七如果也能夠用一百個七,七百天不中斷的念佛,我相信有同樣的效果。只要用真誠心,都一樣。不要有分心,不要在裡頭有疑惑、有疑慮,那就把功德破壞了。只要是真誠就是好事,就是圓滿。至於是用一百個佛七,還是一百個三時繫念,我想由主法和尚去決定,我沒有參與,主法和尚去決定,這是比較上合理的。
所以這兩句話重要,一定要有這個心,有這個信心,有這個願心,是心是佛,本來是佛,現在我要作佛。作佛,我們淨宗成立的時候提出行門五科,這個一定要做到。我們的行門五科,第一個是淨業三福,第二個是六和敬,第三個是戒定慧三學,第四個是六波羅蜜,第五個是普賢十願。淨業三福第一條就是儒釋道的三個根,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落實在《弟子規》,怎樣孝親尊師,《弟子規》做到了就是孝親尊師;《太上感應篇》做到了就是「慈心不殺」。有這兩個基礎,修十善業就不難。所以,儒釋道三個根在淨業三福第一福,沒有這三個根就不是真的,真幹一定要從根紮起。
中國古時候出現過很多次的太平盛世,靠什麼?靠家庭教育,從小父母就把這個根紮好了。最近這二百年,前面一百年還有個樣子,真做的人不多,後面這一百年,連講的人都沒有。我生在農村裡頭,我們的這個地區是明清兩代桐城派的老家,所以這個地區文風很盛,農村裡面的小朋友都讀書,讀聖賢書,還沾了一點邊緣;要不是桐城派這個影響,連邊緣都沾不到。教育沒有正式受過,可是有感染,那時候農村裡頭還有一戶大家庭,跟我有親戚關係,我的姑媽嫁給他們那一家。他們這一家兄弟十個,沒有分家,這個家族已經衰了,還有一百多人,不到二百人,鼎盛的時期有三百多人。過去中國大家庭,三百人是正常的,一般普通家庭,人丁興旺有六、七百人。
大家庭有大家庭的好處,小孩讀書沒有問題,家庭子弟學校,就是私塾,學校設在祠堂裡頭。小孩天天看到祖宗牌位,天天到那裡去磕頭,敬祖宗就會孝順父母。還有一個好處,年老了不要操心,落葉歸根,回家養老。所以大家庭,養老跟育幼做得非常成功。現在這個社會可憐,小沒人教,老的時候進老人院,養老院,很可憐。中國古時候,人一生真正講享福,什麼時候?老年,老年沒有工作了,享福,兒孫滿堂,真滿堂,總有幾十個小孩,天天陪你玩。那都是什麼?都是你的親屬,都是你的晚輩。諸位看小說《紅樓夢》,就是描寫一個家庭。他那個家庭不是興,那個家庭敗了,從興到敗,寫這段歷史,沒有什麼多大價值。真正要把中國大家庭寫一部小說,大家庭的優點,缺點少,優點多。
這個家族,用現在的話說,是實行共產主義,任何人經營任何事業賺的錢,除了你生活開銷之外,都要歸公,都要歸到家裡。所以,家負責養老、負責育幼。你在外面做事情,有困難的時候誰支持你?家支持你,人力、財力、物力,家支持你,真有後台,有靠山,現在多困難,現在。所以從前人都很忠厚,都受過倫理、道德、因果教育,不敢為非作歹,心正,沒有邪念、沒有偏見。家和萬事興,家只要一和睦,哪有不興旺的道理?一家人相親相愛,互相關懷,互相照顧,互助合作,他真做到了。一個人一生為誰?不是為自己,不是為父母,為家庭,榮宗耀祖,光大門楣。活的這一生,就是為家庭爭榮耀、爭光榮。
所以懂得心、佛是一不是二,念佛就是作佛,這是淨土宗究竟圓滿的修學宗旨,則必能歡喜信受。遇到淨宗法門,極樂世界是個大家庭,整個世界是一家人,家長就是阿彌陀佛,每一個往生的,到極樂世界都是兄弟姐妹。每天接受阿彌陀佛的教學,阿彌陀佛講經教學沒有中斷,法喜充滿。用什麼來滋養自己的身體?是用佛法。西方極樂世界是法性身,不是肉身,所以不需要飲食,這個肉身是生滅身,我們一定要知道。
科學家告訴我們,有真實的憑證,不是隨便說的,我們的身體什麼組成的?細胞,細胞是人身體最小的單位。多少個細胞組成一個身體?科學家告訴我們,大概有六十兆,六十兆個細胞組成身體。細胞的壽命長短不一樣,有些細胞它的壽命只有幾個小時,大多數的細胞大概是十幾天、二十幾天,這大多數;還有極少數的,腦神經細胞,它的壽命可以超過一百年。所以壽命不一定。新陳代謝分秒都不斷,一天二十四個小時,我們的細胞新陳代謝有多少個?也就是說老的細胞死了,跟著我們毛細孔排泄掉,新的是從飲食裡頭又長成新的細胞,它取而代之。這是新陳代謝,每天都在換零件,都在換。換多少?七千億,單位不是萬,是億,每天二十四小時細胞新陳代謝七千億。這個身不是我,最後隨著壽命統統都要放下。放下怎麼樣?放下的神識再去找一個身體,六道裡頭再投胎。還想不想幹這個事情?六道太辛苦了,沒有意思,還是到極樂世界好。過去曾經遇到這個法門,不想去,對這個世間有留戀,錯了。這次又碰到,好不容易碰到,這次搞清楚了,不再幹傻事,一定要抓住,決定求生淨土,不再搞輪迴,這就對了。
歡喜信受,常樂修習,將這部經講的道理,變成我們自己這一生在人道裡頭的理念,經典裡面教給我們的方法,我們依教奉行。所有一切都是為往生做準備,這個世間萬緣放下,不再留戀。復以此廣勸他人。
下面這一段,「廣為他說」,底下又說,「為他演說」,演是表演,做樣子給他看,他才相信。我們只說不做,別人不相信,別人說你是假的,不是真的,說了真幹。明瞭是看破,放下就是真幹,真正能放得下。這一品末後有兩句經文,「專心信受,持誦說行」,這八個字把淨宗學人需要做的全講到了。要專心,不能分心,專心就是清淨心,就是平等心。清淨心是小乘,聲聞、緣覺,平等心是大乘,是菩薩。肯定先得清淨心,然後再得平等心,這是有循序漸進,不能躐等。清淨心能信、能接受,平等心能信、能接受,往生的品位不一樣;清淨心接受是方便有餘土、凡聖同居土,平等心信受的是實報莊嚴土,不一樣。持是保持,不能失掉,每天都要幹,一天不幹這一天就空過了,這一天就中斷掉了。決定不能讓它中斷,天天要做。做什麼?下面三樁事情,「誦」,讀誦《無量壽經》,「說」,為別人分享,這個說不一定是講一部經,遇到人就給他講經裡頭的一段,經裡頭的一句、兩句,勸導大家。「行」,我自己做到,我教給你的我自己做到。我做得很歡喜,做得非常有心得,跟大家分享,一個人也講,兩個人也講,隨時隨處遇到人都跟他講,至少一句阿彌陀佛,這叫行。持、誦、說、行,這四樁事情。
「是皆普勸演說宏揚本經與淨土法門」。本經是淨土法門裡頭的第一經,也稱為大經。「今者正是流通分」,現在我們學到這個地方,這個經流通分有六品經文,序分裡頭有三品經文。這是大經的架勢,經雖然不長,但是它跟《華嚴》、《法華》有同樣的架勢。「故勸演說」,特別著重這一點,我們要表演,做出來給別人看,要把淨宗講清楚、講明白,「以廣流通」。這個世界的人對淨宗理解的人愈多,修學的人愈多,確實能幫助這個世界化解一切衝突,能帶給每個家庭家和萬事興,家和了社會就安定,世界就太平,功德不可思議。
下面念老引用的「願力宏深品」裡頭一段經文,「轉相教授,轉相度脫,如是輾轉,不可復計」。這是世尊提醒我們,要把這麼好的法輾轉流通,不能獨自享受。獨自享受,不肯流通,這是吝法,吝法的人不能往生,吝法的心、吝法的行為會造成往生的障礙。遇到人就勸人,不管他接不接受,接受很好,不接受也灌進去了,他總聽到、看到了,給他種善根,這個很重要。「故知樂為人說」,這個樂是歡喜,喜歡為別人說,「勸導一切眾生,同入彌陀一乘願海,方是知恩報恩之正行,妙法流通,正符如來本願」。我們接受佛菩薩的教誨,得認真去幹,全心全力幹這樁事情,真的是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