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修,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八百一十五頁第四行,科題「歎二空智」。請看經文:
【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專求淨佛土。必成如是剎。】
這四句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世尊為我們轉述。請看念老的註解,『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會疏》曰:一切有情非情」,非情就是無情,有情我們今天稱動物,非情是植物、礦物,這就把整個宇宙一切法都說盡了,不外乎這三大類。這三大類裡頭有淨有穢,有凡有聖。在十法界裡面,四聖法界是淨、是聖,我們稱為四聖;六道凡夫是穢,穢是染污,是凡夫。所以,淨穢凡聖是講十法界。「名為諸法」,諸法就是十法界,十法界就是諸法。性,性的定義是不改不變,不生不滅,沒有變化,這叫性,「其理體也」。事相是十法界的諸法,十法界諸法的理體是什麼?理是跟事說的,有事一定有道理,有形相一定有它的本體,現相是事,理體是性,事相跟理體是分不開的。我們現在常常用電視做比喻,因為電視是近代發明的,古人翻經的時候,讀經、講經教學那個時候沒有科學技術,科學技術是最近四百年才出現的,四百年前沒有。說性相事理最容易懂的還是電視這個比喻,大家天天都看。電視的畫面是事、是相,能顯這個現相、事相的是屏幕,我們把電視的屏幕比喻作理、體,現相是事、是相。你看事相剎那剎那在變,這個大家知道,理跟體不變。
這個看電視會開悟,看電視會成佛,問題就是你會不會,禪宗的大德常說「會麼」。會,會看的人一看就開悟,就成佛了,因為一樣通了樣樣都通,全都明白了。整個宇宙的現象,跟這個小屏幕上的現象道理是一個,一通一切通,一迷一切迷。我們天天看,要會看,要看出它的性、相、理、體,要能看出這個,你就把事實真相全明白了,這叫諸法實相。事上看到理、看到體,理上看到事,理事是一不是二。就我們正在看電視的時候,屏幕上現的這些現相、事相,理體跟事相融成一,它沒有分開;如果分開了,現相就不見了,沒有現相。所以性在哪裡?性在相當中;理在哪裡?理在事裡頭,它分不開。
佛菩薩比我們有智慧、有覺悟,他在事相上見性,明心見性;我們在事相上見不到性,性就是體,我們著了相。著了相,只知道看屏幕上的現相,不知道屏幕存在,這就是凡夫知見。佛知佛見,佛知道這個現相裡頭有屏幕,屏幕跟現相同時現前,他屏幕也看到是現相也看到。我們亦如是,但是我們迷了,我們迷在現相上,只看到形像,把屏幕給忘掉了,屏幕在哪裡不知道了。凡聖差別就在此地。這個比喻好懂,比喻如何合法比較上困難,但是道理是一個。禪宗裡面說明心見性,性在哪裡?隨拈一法無不是性。那我要問你,你在看電視,屏幕在哪裡?色相上任何一個相就是屏幕,離開屏幕沒有相。離開理體沒有事相,體性從事相上顯出,理體在事相上,事相就是理體。念老在這裡有個簡單的註解,在括弧裡頭,「諸法本具之體性,永無改變,乃其實際理體」,你要能夠見到這個體就見性了。
比喻究竟是比喻,沒有辦法比到恰到好處,那是做不到的。電視屏幕是它的理體,我們知道,把頻道關起來,屏幕就現出來,屏幕上什麼都沒有,那是理體現出來。佛告訴我們,宇宙萬有的理體也是什麼都沒有,是空的。電視屏幕是物質,宇宙萬有的理體不是物質,這一點就難了,物質我們很容易知道,它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也不是自然現象,它確實什麼都沒有,但是它存在。物質現象、精神現象(就是心理現象)、跟自然現象,都是從理體上顯現出來的,所以這個理體不能說它空,也不能說它有。你說它有,它三種現象都沒有;你說它沒有,它能現三種現象,能生萬法。能生萬法不能說它無,它一法都不立,不能說它有,說它有、說它無都錯了。要怎樣說才不錯?佛法有一句、有個詞叫不可思議,那就對了。不可思議是什麼意思?無法想像,不能想像也不能說。所以,特別是宗門,對於這樁事情叫「開口便錯,動念即乖」,你一開口說它,錯了,你怎麼說得出來?你一動念頭也錯了,不能動念頭。因為什麼?它不能夠思,愈思愈錯;不能說,愈說愈錯。不思、不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在眼前,你就見到了。見到這個事實真相,稱這個人叫法身大士、法身菩薩。
在中國有個代表的人物,就是禪宗第六代的祖師惠能大師。惠能大師明心見性了,性是什麼樣子,他用二十個字來描繪。能大師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他見性了,也就是這個事實真相他清楚、他明白了。性是什麼樣子?他告訴我們,本自清淨,第一句,「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沒有染污。我們今天講染污,性體不會染污,染污是什麼?事相有染污,事相會被染污,性體不被染污。事相有生有滅,性體不生不滅,「本不生滅」,沒有生滅。相有生滅,性沒有生滅;事有生滅,體沒有生滅,理體沒有生滅。
第三句他說「本自具足」,這一句了不起,本自具足,它一樣也不缺。我們用世尊在《華嚴經》上的一句話來解釋本自具足,佛在《華嚴》上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一切眾生沒有一個是例外的。真的,一切眾生皆有,個個都有,沒有一個例外,統統都有像如來一樣的智慧,一樣的德能,一樣的相好。在哪裡能看見?在極樂世界,到達極樂世界,《華嚴經》上這一句就擺在你面前,你全都看到了。這句話非常非常重要,是佛法、是東方教學的理論依據。東方人跟西方人不一樣,東方人教學,自古以來,現在沒有了,最近這兩百年成了問題。古人教學目的是叫你開智慧,不是知識,西方人教學是求知識,東方人教學是求智慧,智慧是自性本有的,不從外面來的,就是本自具足。
我們智慧沒有失掉,佛很清楚,佛說的話真話。沒有失掉,為什麼現在智慧沒有了?佛告訴我們,因為你有煩惱,你有三類煩惱,三大類,無明煩惱、塵沙煩惱、見思煩惱。把你的智慧德相障礙住了,你的智慧德相沒有失掉,只是有障礙。東方教學的理論依據就依這個,只要我們把障礙除掉,我們自性的智慧就現前,德能現前,相好現前,沒失掉。而且告訴我們,自性本具的是真的,就是智慧、德能、相好是真的,妄想是假的,無明煩惱、見思煩惱、塵沙煩惱都是假的,不是真的。這個假的東西只要一放下,把它拋棄掉,真的就現前了。
這樁事情,跟讀書不讀書、認識字不認識字沒有關係。所以東方教育著重在消業障、斷煩惱,恢復自性的智慧德相,它在這裡,不一樣。方法用什麼?佛教傳到中國來,佛教用的方法好,戒定慧三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智慧是從這來的,德能從這來的,相好也是從這來的。因此,中國傳統不重視記問之學,這是求知識的他非常重視,你要讀很多書,你要把它記住,叫廣學多聞,那是什麼?知識。東方跟佛法求智慧,不求知識,有智慧自然有知識,有知識沒有智慧,知識處理問題有侷限性、有後遺症,它不圓滿;智慧處理問題沒有侷限性,沒有後遺症。
東方把自己東西拋棄了,學習西方人,現在東方智慧不見了,知識還趕不上別人,你說多可惜!東方人教學,從小教小孩背書,背古人的書,現在人對這個教學法不贊成。小孩什麼都不懂,你教他念這個幹什麼?不是把他念呆了?這句話說得沒錯,就是想把他變成呆的。呆人有呆福,可不得了,他一開悟就不呆了,一開悟就成聖成賢、成佛成菩薩。所以從小教學訓練他什麼?保持他的清淨平等覺,孩子的心是清淨平等的。我最近也常常提起,我們的自性什麼時候現前過?有,真有,看到我們自己的本來面目,也就是絲毫染污都沒有,我們的本來面目現前,太可愛了。什麼時候?人生百日,人出生一百天,也就是說三個月、四個月大的嬰兒。你看他多可愛,你看到他多歡喜,滿面笑容。他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他有起心動念,他沒有分別、執著。這是什麼境界?菩薩境界,不是佛,佛是不起心不動念,他有起心動念。生下來他有起心動念,他沒有分別執著,菩薩,看菩薩就在這個時候看。到他再長大,他認識誰是他媽媽、誰是他爸爸,他被染污了,為什麼?他有分別、他有執著,他就不單純了。漸漸長大,說他懂事了,那不叫懂事,他染污了,染污愈來愈嚴重,距離天真愈來愈遠。
所以中國古人懂得,確實佛知佛見,我們老祖宗不是凡人,他知道。孩子要怎麼教法?一千天之內,一千天就是三年,三歲,從出生到三歲之前,負面的東西不能讓他看見,他看見的正面的。也就是好的讓他看見,不好的決定不能讓他看見,負面的不能讓他聽見,不能讓他接觸到。三歲是紮根教育,這個事情媽媽要負責任。像《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不是給小孩念的,是做父母的在日常生活當中,在家庭裡面要把它做到,做給小孩看。小孩看到他的父母孝順他的爸爸媽媽,就是祖父母,他就學會了。表演給他看,是身教,不是言教,言教他還不會說話。讓他看見的、聽見的、接觸到的全是倫理道德,與自性相應的,這個要讓他看見。所以古人有一句諺語說「三歲看八十」,三歲這個根要是奠定了,到八十歲他都不會改變。為什麼?他有能力辨別是非,有能力辨別善惡,有能力辨別對跟錯誤,他有這個能力。三歲之後漸漸長大了,可以教他認字,教他識字,一天教他認幾個字。再過三年,他可以能認識二、三千字,這才上學,認字是很單純的。上學老師教他什麼?老師還是教他《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不是父母表演給他看了,老師表演,他信心堅定了。為什麼?家裡父母這樣做,老師也是這樣做,他就不會懷疑,完全相信、完全接受,就養成習慣了。
背古人的書籍用意在哪裡?用意在保持他的清淨平等心,是修定,用背書來修定。你不叫他背書,他小腦袋還會胡思亂想,那就麻煩了。所以用背書,背書,書會背了那是副作用,不是真正目的,真正目的是讓他的心清淨,沒有雜念、沒有妄想。這就是保持他的天真爛漫,一直大概保持到十歲到十二歲。背誦的東西不要太多,一樣,就是一本書,你天天念,什麼意思不要管,就是念;要講什麼意思,就起分別執著,起分別心了。就是叫你念,字沒有念錯,句子沒有念漏掉,這是什麼?修定,定到一定的時間就開悟了。古人我們常常聽說神童,神童不少,不是少數,十幾歲小孩,不但明理,文章寫得好,他明白道理。這是什麼?這是悟處,清淨心生智慧,要記住這句話;染污的心生煩惱、生妄想、生雜念。這就是中國,所以西方人對中國有研究的,認為中國人有教育的智慧,有教育的理念,佛陀戒定慧三學是最高的教育理念。戒律就是規矩,小孩從小要把規矩建立,一生不會改變,養成良好的習慣。
所以父母跟老師的恩德是同等的,小孩在十一、二歲之前老師教,三歲這是父母教。父母跟老師的恩德不但是生,育,他養你、教你,完全是身教,做出來給你看。所以入學,私塾,入學裡面的教學是奠定定慧的基礎,用背誦這種方法叫你修定。一部書,一部書能夠背完,背一個字不錯,甚至默寫也一個字不錯,可以再換一本。不換行不行?行,不換,一門深入那會開悟。方法,指導的原則,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是方法,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所以要不要讀很多?不要,一生就學一樣,先得三昧,就是得定。學《無量壽經》,得念佛三昧,這是念佛法門,讀《法華經》得法華三昧,讀《華嚴經》得華嚴三昧。三昧得到之後,繼續努力不要改變,再用個幾年的功夫,豁然大悟,就開悟了。開悟之後就是明心見性,剛才講的,見性了一切全通了,沒有學過的也通了。
我們看惠能大師這個例子,他真正聽別人給他講經就是五祖,五祖給他講《金剛經》。不要用經本,為什麼?能大師不認識字,所以不需要用經本。講多少?大概《金剛經》諸位翻開來看,大概四分之一,沒有到一半,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開悟了。悟了以後不要講了,他全懂,自然就懂了。為什麼?佛經,諸佛如來從自性裡流出來的,你明心見性了,你的性跟佛的自性是一個性,所以佛自性流出來的就是你自己自性流出來的,自己自性流出來的,哪有不懂的道理?全懂了。沒懂是沒見性,見性是全懂了,不但佛法懂了,再給你說,什麼宗教經典都懂了;不但宗教典籍都懂了,世間所有一切學術也懂,沒有一樣不懂。為什麼?一切法不離自性,一切法全是自性變現出來的,這叫一通一切通。
這是東方人的教育理念,東方人的教育方法。西方人不是的,他是知識,知識這樁事情隔行如隔山,你學這個科目你學通了,換到另外一個,你一竅不通。你要明白這個道理,你對佛法、對東方東西才佩服到五體投地。今天有不少人跟外國人學的,批評中國傳統文化,批評古聖先賢,說他們不懂科學,說他們是封建帝制,是搞迷信,欺騙人民。這是外國人對中國看法情有所原,為什麼?他是真正一無所知,用他們這個標準來看東方東西。中國人也跟他們一樣,那就大錯特錯了。
在我們自己有生之年,真正回頭回顧一下,我們用十年十年做個比較。今年公元是二0一三年,回過去十年,0三年,0三年的社會比現在好,這我們能記得;再往前去,一九九三年更好,愈往過去愈好。現在社會是倒退,不是在進步,科學技術進步了,人心倒退,人與人之間關係沒有了。我第一次離開台灣到香港來講經,一九七七年,一九七七年的香港人還有濃厚的人情味,現在沒有了。一九七七年香港任何地方去吃東西你放心,不會有毒,不會有不乾淨的,不會有假東西的。現在到處都是假的,都是騙人的,包括醫藥,賣藥都賣假藥,這個在過去從來沒聽過的。藥是救人、救命的,你怎麼可以害人?賣假藥那是殺人,真正叫謀財害命。社會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現在不是十年十年比,現在一年,一年不如一年,多可怕。吃東西,館子裡的東西不敢吃,這李老師教給我的。老師在晚年,病重的時候,我去看過幾次,每次都告訴我不要到館子吃東西,不乾淨。五星級的飯店比較安全一點,它收費高,它賣真東西,不賣假東西給你,收費高,比一般小吃高很多倍。這是不是真安全?不可靠。逼著我們出外旅行自己帶便當,雖然受很多限制,便當裡面的菜很有限,安全感,放心。十年前沒有這種現象,今天這個事情麻煩,地球被染污了。將來的事情更麻煩,土壤被染污,自己種的菜,土壤有問題,它帶著有毒,這你怎麼辦?水被染污,灌溉的水裡頭有毒。科學家警告我們,再過若干年,空氣裡頭有毒,你怎麼生存?這是真正嚴重的問題。
李老師教給我們這些學生一句話,臨走之前頭一天的下午,跟身邊的學生說,世界亂了,佛菩薩神仙下凡來也治不了。他說你們唯一的一條生路,老實念佛,求生淨土。老師留給我們最後這一句話。真的,我們今天不能想將來有多少年,還要活多久。我已經早就到頭了,八十七歲了,你問我還活多久?我告訴你,一天,活一天算一天,哪一天走都歡喜。我不希望將來還有多少年,沒有,我只有今天;明天沒有走的時候,又是一個今天,別想那麼多。人肯定要有生有滅,哪有不死的?生死是平常事情,不要害怕,死了以後到哪裡去,這才叫大問題。
我們是非常非常有幸,佛家常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得人身、聞佛法,這多麼幸運。佛法當中又能聞到大乘,又能聞到《無量壽》,這等於說是你在人間得到大圓滿。能把這個掌握住,我這一生決定生淨土,這是離苦得樂裡頭最究竟的,離開六道輪迴叫離究竟苦。六道輪迴苦,往生極樂世界叫得究竟樂,為什麼?到極樂世界你決定一生成佛,證得大圓滿。搞別的就沒有必要,應當全心全力一部經。所以我在我八十五歲那年,《華嚴經》停講了。我記得是清明,清明前一天,《華嚴》停講,第二天我就開始專講《大經解》,《無量壽經》黃念祖老居士的集解,他這個解是會集的。八十五歲以後時間不多了,全心全力學一部經,念一句佛號,不再夾雜。無論什麼地方請我講經,我統統講這部經,除這部經之外,請別人去講,我不講了,一心專求往生極樂世界。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我來帶頭,我來做榜樣。我講經五十五年,最後跟大家做這個榜樣,這是真的,真中之真,決定不假。
方東美先生把佛法介紹給我,我跟他學哲學,他在課程裡面末後一個單元「佛經哲學」,告訴我,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在這個單元裡面才認識佛法,嚮往佛法。以後跟章嘉大師,我跟他老人家三年,我學佛的基礎是他老人家奠定的。講經,是在台中跟李老師十年。一生沒有道場,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最好的榜樣,世尊一生沒有建過道場,什麼地方邀請就到什麼地方去,居無定所,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我們今天由於科技的發達,交通便捷,我們活動的範圍大了,到整個地球,世尊當年沒有離開印度。我們今天有這個科學技術幫助我們,我們的速度加快了,可以旅遊整個地球。隨著佛教的傳播,我們利用衛星電視、利用網路,在一個小地方,可以跟全世界志同道合的同學們在一起分享學習心得。這是過去我們前一代無法想像的,我們這一代開始用上了。
往後,重大的事情是怎麼承傳,如何一代一代的傳下去,這是大問題。你看,理論有,方法有,沒有人肯學,沒有人肯守老規矩,沒有人肯信古人,這才是真正問題之所在,對於古人他不相信。古人教我們一門深入,我們不甘心、不情願,我們一下手就要廣學多聞。所以,廣學多聞學的是知識,不是智慧,智慧是從定中來的,現在人心浮氣躁,學得愈多就愈麻煩。中國古人有句話說得很好,說「知事多時煩惱多」,你知道得太多,煩惱就多;「識人多處是非多」,認識人很多,是非就很多。所以修行人怎樣?事情知道愈少愈好,最好全不知道,隱居在深山,跟外面完全隔絕,沒有電視、沒有新聞、沒有報紙,住在那裡是住太平世界。每天是天下太平,什麼事都沒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這就是太古時候人的真正生活。讀聖賢書,跟聖賢做朋友,極少數的人,這叫真正享受人間的清福。要找到人跡不到的地方,人間清福,過神仙生活。他會不會開智慧?會,開智慧他也不出來,為什麼?不是不慈悲,人不肯學,人不願意過這種生活,這是聖賢的生活,神仙的生活。所以我們對於一切諸法,性、相、事、理要搞清楚、搞明白。
念老在這裡又告訴我們,「因緣和合,而現諸法,實皆虛妄,但是假名而已」。這是解釋因緣和合,假名諸法。它不是真的,緣斷了,法就不見了,只是假名。「自性寂滅,體不可得,故云空無我」。自性它的相是寂滅,它的體,前面說過了,它的體不是物質,我們前五根接觸不到。眼耳鼻舌身所接觸的是物質現象,它不是物質,所以眼耳鼻舌身緣不到;它不是心法,我們第六識、第七識緣不到。六、七我們把它當作心,六分別,七染污。七是什麼東西?把它一分析,末那識四個東西,四樣,叫四大煩惱。第一個是我見,實際上沒有我,它產生一個幻覺,以為有我。拿什麼來看作我?把阿賴耶的見分看作是我的心,阿賴耶的相分看作我的身,阿賴耶的相分是物質現象,阿賴耶的見分就是念頭。錯了,阿賴耶是虛妄的,轉識成智了,根本沒有這個東西存在,假名而已。說我心、我身都是錯誤的,哪來的身?哪來的心?
現代量子力學家明白了,知道物質現象是假的,念頭也不是真的。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二、三十年之後科學再進一步,會把阿賴耶的三細相講清楚、講明白。那佛教就不是宗教了,佛教變成最新的科學。但這個最新的科學,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就講清楚,就講明白了。所以方老師說,佛經是高等哲學,我們現在明白,佛經還是高等科學,宇宙的奧祕他把它揭穿了。這是什麼?真實智慧,明心見性,哪個人見性,哪個人就明白、就清楚了,就叫他做佛。
明心見性要用清淨心,這部經經題非常圓滿。經題的下半「清淨平等覺」是講因,上半段「大乘無量壽莊嚴」是講果,全是講自性,自性的因果。清淨心是阿羅漢,平等心是菩薩,覺是佛,清淨平等覺是佛。果呢?大乘,大乘是智慧,無量壽是德,莊嚴是相好。《華嚴經》上講的如來智慧德相,就是大乘無量壽莊嚴,從什麼地方來的?清淨平等覺來的。我們要修清淨平等覺,果報就是大乘無量壽莊嚴,在哪裡?在極樂世界。不是修淨土的,得到清淨平等覺,他們不在極樂世界,在華藏世界,《華嚴經》上說的華藏世界,那是他們居住的地方、修行的地方。這經上講了,華藏、極樂,密宗的密嚴,名字不一樣,實際呢?實際是相同的。這個說法說得非常好,殊途同歸,法法平等。《金剛經》上佛說,「諸法平等,無有高下」,淨土、華嚴、密嚴無有高下,確實是平等。不但這三個平等,引申出去,法法平等,法法皆如,沒有一法不平等;不平等是你的分別執著,不是諸法的自體。因此我們對人、對事、對物要用真誠心,要用恭敬心,要用平等心,真心,真心包括真實、清淨、平等。這自性,相是寂滅,體是空的,體不可得,不可得圓滿的得到了。
這個不可得的體,在淨土裡面講叫常寂光。常,不生不滅,這叫常;寂,清淨,一絲毫染污都沒有,這叫寂;光,它的作用光明遍照。入常寂光,身、心都沒有了,都變成了光明。這個光不是死的,是活的,眾生有感它就能現,現什麼?眾生想什麼它就現什麼。《法華經.普門品》裡面講三十二應,眾生想佛它就現佛,眾生想菩薩它就現菩薩,想什麼現什麼。整個宇宙,遍法界虛空界,都是自性變現出來的,怎麼變現的?是眾生心想變現的,所以說一切法從心想生。這一點重要,我們心想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現前;我們心想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就現前。為什麼不想佛菩薩、不想佛國土?為什麼要想六道輪迴?
大多數人想六道輪迴,想什麼?想貪財,天天想發財,貪財,想色、想名、想利他想這些,這些統統是三惡道。貪心,餓鬼道;瞋恨,地獄道;愚痴,畜生道。為什麼去想這個東西?要把貪瞋痴這個想法全部把它斷掉,起心動念想阿彌陀佛、想極樂世界,這就正確了。你將來得到的,真正出乎你意料之外,你所想的你全得到,你還沒有想的你也得到了。所以經要讀,讀的遍數愈多愈好,讀經是什麼?修清淨心,把你的妄想、把你的雜念念掉,讀經的目的在此地。讀得愈多愈好,也就是你保持清淨平等覺的時間愈長愈好。保持的方法,讀經、念佛,念阿彌陀佛,一句接著一句,都是修定,都是修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成了,你是菩薩;開悟了,你就成佛了。所以叫空無我,這才是事實真相。
「我」這個名詞在佛教裡有兩個意思,一個人我,一個法我,有兩個我。「一者人我。凡夫不了五蘊和合假現有我之義」,這凡夫不知道。不了解人是什麼?人是五蘊和合。五蘊是五種法,這個五種,物質的現象是四大,地、水、火、風,佛用這四個字來形容,這是物質現象。地是一個實物,你能看得見,你能摸得著,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物質,用個地來代表。這個地它有四種性質,第一種它堅固,堅固就是用地;第二它有濕度,濕度叫水大;它有溫度,溫度叫火大。現在人,科學家講電,帶電,這個物質它帶電,水大是陰電,火大是陽電。它是動的,它不是靜止的,動就叫風。所以,地水火風是形容一個小的物質,基本的物質它有四個性質,是這個意思。就是它帶電,帶陰電、帶陽電,它是動,它不是靜的,永遠在空中它繞著一個東西轉。像太陽,有九大行星繞著它轉,地球,也有月亮、也有小行星圍繞著地球轉。整個宇宙都是動的,沒有靜止的,凡是動的都是生滅法,有生有滅,星球也有生滅,所以它不是真的。佛法講真講假,有生有滅假的,不生不滅是真的,它用這個來做標準。
除了色法有地水火風這四大假合,還有個心理現象,精神現象,這就是我們講念頭。念頭不是物質現象,但是物質現象是從念頭生的;換句話說,先有念頭這個現象,然後才有物質。佛在經上常說,相由心生,色由心生,境隨心轉,這都是說念頭主宰著物質。這個現象被近代的科學家,量子物理學家發現了,而且證明是真的,證明佛在三千年前說得沒錯,現在科學把它證明了。所以科學家也非常感嘆的說,那個時候沒有這些高等的數學,沒有科學的儀器,釋迦牟尼佛怎麼知道的?於是科學家也很聰明,科學家想像人應該有一種本能,古時候人的本能沒有喪失,他知道,現在人本能喪失掉了。這個講法也很正確。人確實有本能,這就是佛經上講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如來智慧德相就是本能;本來有智慧,本來有德能,本來有相好,樣樣都不缺。佛法的教學沒有別的,恢復本能而已,我們把本能丟掉了,現在再把它找回來,問題全解決了。
科學家想找這個東西,一代接著一代,不斷向上提升,四百多年才發現阿賴耶的三細相。今天科學家所說的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到底是什麼?這是現代科學、哲學所研究的問題。現在第一個物質現象拆穿了,真正解決了,其他這兩個知道。念頭怎麼來的?現在可以說接觸到邊緣,看出念頭的生滅速度很快。念頭生起,他說沒有理由、沒有原因,速度很快,生起之後立刻就沒有了。這個現象《楞嚴經》上講過,「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句話科學家發現了。念頭不是沒有原因,有,科學家沒有發現。佛說了,念頭從哪裡來?從業相來的,業相生轉相,轉相就是念頭,轉相生境界相,就是物質現象。業相是什麼?業相佛說,一念不覺,一念不覺確實沒有原因,《楞嚴經》上佛舉演若達多迷頭認影,來比喻業相沒有原因。這裡頭還有個很深的意思,沒有原因就是說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如果有原因,它就是真的。所以根本無明叫無始無明,無始很有意思,我們初學佛的時候,看到無始無明把它錯解了。以為什麼?這個問題太深了,大概時間太久,找不到頭,好像我們講無量劫又無量劫之前。其實我們全搞錯了,無始無明就那麼簡單,就那麼容易,無始是講沒有開始。沒有開始是假的,不是真的,沒錯,無始無明是假的不是真的。知道它不是真的,你能把它放下、把它捨掉就開悟了,就證得圓滿,就回歸自性。
所以佛經上,真的,每個字都含著很深的意思在裡頭。無始要找始,那就是起心動念,那就是無明;真正知道無始,不找它,不理它,完全覺悟了,關鍵就在這裡。你為什麼找它?它無始,把追根究柢這個心放下,就明心見性。這個念頭、這個執著不放下,永遠是凡夫,凡夫錯在哪裡?就錯在這裡。還自以為聰明,我研究要追根究柢,追根究柢是個最大的錯誤,是錯誤的源頭。《金剛經》上有一句話,如果真懂得就不再追根究柢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還追什麼根究什麼柢?徹底放下,人就開悟了。惠能怎麼開悟的?他不追根究柢,他要追根究柢,永遠不能開悟。大乘妙就妙在此地,關鍵在一個字。
所以凡夫妄認,認錯了,以為實實在在有一個自主自在的人,「能常主宰,是名人我」。有沒有一個實實在在自主自在的人?沒有。告訴你的時候,也可以告訴你真有,也可以告訴你沒有,沒有跟真有是一樁事,不是兩樁事。千萬不要把他想做是一個個體的人,沒有這個事情。所以入佛門難,入佛門頭一個要把人我這個概念放下,這是執著的源頭,有這個執著就是六道凡夫,沒有這個執著就叫做阿羅漢。阿羅漢破了人我,菩薩破了法我,破了法我能見性,破了人我,還有法執,不能見性。這是第一關。破了人我,六道輪迴沒有了,六道裡面這些苦、這些業全都沒有了。
「若能了達但是五蘊假合,實無自體」,人是什麼?是四大、五蘊。五蘊是色受想行識,這個東西假合的,因緣聚合,成了一個人身,你把它執著是我,錯了。什麼是我?遍法界虛空界是我。我們舉個比喻說,海,大海,什麼是海?全體的大海那叫海。我們現在變成什麼?大海裡頭取一滴水,這叫大海,錯了。也不能說錯,它確實是大海裡的水,放到大海裡面,這是真正大海;執著這一滴水,這不叫大海。那我們說大海是我,這一滴呢?這一滴也是我,但是是大海的一滴,要明白這個道理。為什麼?自性是我,整個宇宙從哪裡來?自性變出來的。所以真正的我是全體,整個自性那是我,那是真我,那是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
真正認識這個我了,你會對於遍法界虛空界生起大慈大悲的現象,為什麼?認識了,原來全是我。大慈大悲是什麼?是真正的愛心。性德無量無邊,無量無邊性德裡頭有個核心,有個中心點,這個中心點就是愛。每個宗教都講愛,基督教、天主教它們經典裡頭,神愛世人、上帝愛世人;伊斯蘭教,真主確實是仁慈的;佛教,大慈大悲。所以這個愛,所有宗教的核心就是愛。這個愛裡面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叫真愛。所以我看到嬰兒,嬰兒的愛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他不認生,什麼人去逗他,他都跟你歡歡喜喜的。那是什麼?那是真愛,那是神聖的愛。如果不好好的保持它,它就會變成妄想分別的愛,情執的愛,你是我的媽媽我愛你,你不是我的媽媽我不愛你,這就有分別、有執著了。所以他要知道整個宇宙是我一體,這個愛就平等了。清淨的愛、平等的愛、覺而不迷的愛,沒有佔有的愛,沒有支配的愛,沒有掠取的愛,這個愛是真的,純真的愛,在佛法叫大慈大悲。佛家不講愛,因為愛裡頭有情,凡夫愛裡頭有情、有自私自利。所以,沒有情執的愛,沒有分別的愛,沒有執著的愛,沒有起心動念的愛,那才是真愛,自性的愛,稱為慈悲。
人人有,不是沒有,是我們迷失了自性,連這個愛心都變成自私自利。現在人很可憐,他不愛人,他愛什麼?他愛鈔票,那一張紙,他愛那個東西,你說迷到什麼程度?愛紙,愛紙錢,他是鬼了,鬼要紙錢。這個愛就變成鬼道的愛,他不在人道。這都我們得搞清楚、搞明白,什麼時候覺悟了遍法界虛空界是自己,這個愛心充遍了,見到人愛,見到螞蟻也愛,見到一個樹葉也愛。所有動物、植物、礦物,全宇宙都是自性變現的,哪一樣不愛?愛心遍法界,善意滿人間,這是阿羅漢、是佛菩薩。
小乘聖者知道,這個身心是五蘊假合,沒有自體,他不執著這是我,他會善用這個身體,借假修真。「是為小乘人之修行,斷煩惱而得涅槃」,涅槃是梵語,翻譯成中國的意思就是不生不滅,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二者法我」,小乘人,人我破了,他有法我,他執著諸法,「固執諸法有實體,有實用」,這叫法我。譬如執著人沒有,五陰有,色受想行識有,它能組合成我這身心,它有作用,他執著這個,不知道五陰也是假的。《心經》大家常念,一開端就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換句話說,把五蘊看穿了,這也不是真的,這是菩薩的智慧。小乘的智慧看到我身、我心是假的,不是真的,因緣和合;大乘菩薩看五蘊也不是真的,也是因緣和合而生的。
「若了達」,明瞭通達,「諸法但從因緣生,實無自體,是名法無我」。真正明瞭通達一切法也是因緣生的,包括佛法也是因緣生的。所以《金剛經》上佛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法就是佛法,佛法是因緣生,佛法不是真的,執著有佛法錯了,法也沒有。所以我、法皆空。「小乘唯悟人無我,菩薩則二無我皆悟」,不但人無我,法也無我,兩種無我他都搞清楚、搞明白了。「空」這個字與無我意思相同。《大乘義章》第一卷說:「空與無我,眼目異名。」眼就是目,目就是眼,名字不一樣,事是一樁。用這個你就明瞭,佛經上說的空,就是說無我,人空人無我,法空法無我,無我就是空,空就是無我,這兩個名詞意思是相同的。「空與無我,亦復如是」。
「下云專求淨佛土,必成如是剎」,你看,知道人無我、法無我,知道人無我就知道沒有阿彌陀佛,知道法無我就知道沒有極樂世界。這從哪裡說?這從理上說,從性上說,真無我。那為什麼還要『專求淨佛土,必成如是剎』?還要想修行成佛,成跟阿彌陀佛一樣的佛,也像阿彌陀佛一樣,有極樂世界,為什麼?這都是假的。假的有用處,有什麼用處?能度很多迷惑顛倒的眾生,不能不要這個假相。所以我們知道了人無我,身體要不要?要。要幹什麼?跟從前不一樣,從前知道身是我,執著身是我,要搞我的名聞利養,一切都要為我;現在知道這個不是我,我用這個身體修種種法,教化眾生,我要做出好的榜樣來給眾生看,不一樣。迷的時候自私自利,悟的時候大公無私,這個身體要為苦難眾生造福,要幫助他們斷惡修善,幫助他們破迷開悟,幫助他們離苦得樂,不相同。所以叫你做佛菩薩,那就是你知道二空,但是你並沒有把空放下。心裡放下了,理上放下,事沒放下,知道理跟事不妨礙,理不礙事,事不礙理,理事無礙,理事圓融,不偏在一邊,這真正覺悟。
現在眾生這麼苦,怎麼幫他?幫他,他不相信,他不接受,怎麼辦?只有做出樣子來給他看,他就相信了,沒有做出樣子他不相信,所以要做好樣子。我們接觸的人很多,特別在國際上活動,參加國際這些會議,與會的這些會友都是專家學者,他們不相信。可是有個事實,他不能不相信的,那就是什麼?我們這個樣子。我們跟他在一起,他一聽說我八十多歲了,非常驚訝。馬上第二個問題來了,法師你怎麼保養身體的?這就是度眾生。如果我們學佛,一個個像生病的樣子,人家一看,佛不能學,統統是學佛學壞了。我們學佛,身體健康,形象比他好,他就來問了,為什麼你?你用什麼方法?我們很簡單,第一個心要清淨,不要胡思亂想;第二個素食。其他的沒有,什麼補品我都不要,很多人送我這些補品,我都做禮物送人了,從來不用這些東西。清淨心能養身、養心,所以就在經題上,清淨平等覺。
我們用什麼方法修清淨平等覺?用信願持名,在所有法門裡頭,我只選擇這一門,這一門就是《無量壽經》上所說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就這八個字。專念阿彌陀佛,專念《無量壽經》,專學黃念老的集註,其他的可以不要了。那麼多東西,你要不要學?要學,現在不學,到極樂世界才學。現在我就學這個,學這個可以到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我有無量壽,法門無量慢慢學,有的是壽命,有的是時間。不要在這裡把時間糟蹋掉了,在這個地方時間短,要集中力量搞這一門,這一門決定到極樂世界。你想想這重不重要?所以我很後悔,過去搞好多法門,學了幾十部經典。為什麼?不相信,信心好難建立,懺雲法師勸我,李老師勸我,我都不相信。怎麼相信的?我跟諸位講過,我講《華嚴》、講《法華》、講《楞嚴》,相信了,文殊、普賢給我示現,讓我相信這個法門。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