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掀開經本,《無量壽經科會》第十五頁第一行:
【爾時法藏聞佛所說。皆悉睹見。起發無上殊勝之願。】
在前面我們看到,阿彌陀佛在因地勤學的一些事相,無非都是教導我們要學習,佛菩薩就是做一個樣子給我們看。求學,第一個要對老師有信心,我們自己學業、道業能不能成就,關鍵就在此地。所以,印光法師他才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就得十分利益」,這就是中國古人所講的「尊師重道」。其實做老師的人,哪裡會希望學生對他尊重,老師要有這個念頭,要存這種心,那就不是個好老師。對老師的尊敬,就是對道業的尊敬,對自己所修、所學的尊敬。而老師教學往往就以這個為標準,這個學生有一分誠敬心就教他一分,有兩分誠敬心就教他兩分。他有十分誠敬心,老師教他九分,對不起這個學生;他只有一分尊敬心,老師教他兩分,太過分了。為什麼?那一分裝不進去,他那個器太小了。好像我們口渴了,問人家要水,我們拿一個小杯,人家把我們杯裝滿,就行了;再多添的時候,不就漫掉了。他要拿個大杯來的時候,你給他裝一半,你怎麼對得起他?我們求學、求道,這個器是什麼?誠敬心,這是我們成敗關鍵之所在。
我們在此地看看,法藏跟世間自在王佛,這師生兩個人,學生有圓滿的誠敬心,所以老師對他圓滿的教導。經上講,老師知道這個學生高明,「志願深廣」,這是具足圓滿的誠敬,所以才跟他說圓滿的大法,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功德嚴淨廣大圓滿之相。不但給他說,而且還把十方一切諸佛剎土展現在他面前,讓他自己看,讓他自己選擇。這些地方我們要學習,我們要明瞭。我們再看,想想世尊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面所示現的,韋提希夫人遇到國家的變故,遭遇到大難,不想在這個世間再住下去了,希求諸佛淨土,求釋迦世尊指點她。世尊非常慈悲,也非常高明,將十方諸佛淨土,也是示現在她面前,叫她自己去選擇。韋提希夫人選擇了西方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不是釋迦牟尼佛介紹給她的,不是勸她去的。十方諸佛世界擺在你面前,你自己挑選,你喜歡到哪裡去?諸位想想,韋提希夫人也不是普通人,你要問她為什麼要選擇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不選擇其他諸佛剎土?諺語所謂「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十方諸佛剎土擺在面前,你一比較,極樂世界好。
有很多人懷疑,為什麼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你懷疑得不錯。佛家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通大道,你喜歡修哪個法門,就修哪個法門,佛絕不勉強一個人。佛都不勉強一個人,我們有什麼資格勉強人?這是善導大師的話,「各人遇緣不同」,所以他得的善利也就不相同。有緣分遇到這個法門,不是容易事情,佛在這個經裡面講得太清楚了、太明白了,遇到這個緣分一定要珍惜。但是諸位要曉得,法門當中第一殊勝的法門,哪有不遭魔障的道理?哪有不遭嫉妒的道理?我們這個道場也不例外,我們的講堂有人破壞,我們的念佛堂也有人破壞。我不來,我清楚、我明白,為什麼?如果沒有人破壞,大家都很歡喜,這個世界眾生沒有災難了,社會怎麼會這麼亂?不可能。誰來破壞?魔來破壞,魔來擾亂,所謂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世出世間法你要想做一樁好事,嫉妒你的、障礙你的、破壞你的,太多太多了,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如果你做一樁好事很順利,沒有人破壞,那不正常。我們沒見過,自古以來都沒見過。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外有六師外道,裡有六群比丘,內外擾亂。世尊在世尚且如此,何況末法時期?所以,問題是我們自己要做得正,我們自己有成就,別人怎麼說法,怎麼作法,他的事情。尤其是現在這個社會,民主自由開放,只要他不犯國家的法律,誰也沒有權力去干涉他。所以在現前我們學教,我們念佛,把自己管好,就對了。別人的事情,有緣幫助他,沒有緣等待後來的機會。後來不一定是這一世,也許是來生,也許是多生多劫以後,不要操之過急。這一生就要讓他成就,諸佛如來都辦不到,你有那麼大的本事嗎?所以看到這種情形,我們就明白了,這是諸佛如來在訓練我們的耐心,訓練我們的定慧。
佛菩薩往往把樣樣東西展現在你面前,讓你自己選擇,這個法子好。我也不是對淨宗法門一開頭就喜歡,李老師當年勸我,他真的是有善巧方便。我跟他十年,勸勉我的次數,我也記不清楚多少次了,可是我只是不反對而已,沒接受。人勸我,你喜歡那個法門,我喜歡另外一門。尤其是佛在《般若經》上講得那麼清楚,法門平等,無有差別;你修那個法門很好,我修這個法門也不錯,何必要一樣?我怎麼會選擇這個法門?真的是得力於過去十七年講《華嚴經》,我在《華嚴經》上做了一個比較,淨土法門不錯,的確是殊勝。古大德講,《華嚴》、《法華》只是《無量壽經》的引導而已,這個話我贊成。為什麼?我走這個路進來的,我是《華嚴》、《法華》把我引到淨土來的。
怎麼引到淨土來的?在《華嚴經》上我看到,文殊、普賢求生極樂世界,這不是普通人,華藏世界毘盧遮那佛的兩個助手,我們叫「華嚴三聖」。這兩個人都是古佛再來,示現為等覺菩薩,他們在無量法門裡面,選擇了西方淨土。所以我深深相信,那是高度智慧的選擇,我們沒這個能力。以後又讀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善財童子也是選擇這個法門,一生成就,圓滿成佛,沒有等到第二生。我是看到這些事相才恍然大悟,知道什麼?依據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不能成就,還是要依照佛陀的教誨,我們才有一條出路。於是乎想到《遺教三經》裡面佛所講的,你沒有證得阿羅漢之前,不要相信自己的意思,要依佛的教誨。證到阿羅漢之後,你可以相信自己的意思,為什麼?你已經成了正覺,你不迷了,能信得過自己。沒證阿羅漢之前,要相信自己,那都是搞輪迴業。為什麼?你是輪迴心,相信輪迴心造業,那不搞輪迴搞什麼?這些道理、事實真相,我們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明瞭。
然後在現前這一個大時代當中,《楞嚴經》上講得好,「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我們在這個環境裡面腳跟才能夠立穩,才有一生成就的指望。稍稍打一個妄想,麻煩就大了。你只要有一個妄想,魔看到了,魔給你做增上緣,來幫你忙,會把你的妄想增長到七分、八分、九分、十分,你自己不知道。魔幫助你墮落,幫助你落三惡道,你還會很喜歡魔,還會很感謝魔。魔沒有別的,勾引人的方法就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幫助你增長你貪瞋痴慢。佛菩薩跟這個恰恰相反,佛菩薩要加持你,是助長你的定慧,增長你的戒定慧,息滅貪瞋痴,那是佛法,那是佛力加持。什麼是佛加持,什麼是魔加持,自己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起心動念是與佛相應,還是與魔相應,在現在這個時代,不能沒有警覺,不能不明瞭。
今天這段文,『爾時』,就是世間自在王佛為他講經說法,為他展現諸佛剎土這個時候。佛給他說法,他都聽到了,『聞佛所說』。佛展現給他在面前的境界,他也看到了,『皆悉睹見』。這個地方明顯的得到佛力的加持,為什麼?如果不得佛力加持,十方諸佛剎土你沒有能力見到。他親眼看到,心裡明白了。「睹」是眼見,下面這個「見」,就是心裡面明瞭、清楚了。於是『起發無上殊勝之願』,這就是阿彌陀佛大願怎麼來的,他為什麼會有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是從什麼地方生起來的,這裡給我們說清楚。所以前面這幾品,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歷史,大願其來有自。
古德在註解裡面,略舉了幾樁事實。「無上殊勝之願」,指的是「依正莊嚴」,西方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依報是修學的環境,生活的環境。正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這些人,無比的莊嚴,他方一切諸佛剎土裡面所沒有的。莊嚴在哪裡?莊嚴在不退。十方諸佛剎土裡面的修行人都有退轉,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退轉的。沒有退轉,有些諸佛剎土裡面也許還有,也有不退轉的,但是圓滿的不退轉,確實沒聽說過。西方極樂世界,往生到那裡去,叫圓證三不退。你們想想,這種莊嚴看遍《大藏經》,沒有聽說過,哪一個諸佛剎土裡頭有這個事情。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情,我們到底下一品,四十八願裡面再跟諸位細說。這是法藏菩薩觀察十方諸佛世界,好的地方他採取,不好的地方他捨棄。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是十方諸佛剎土殊勝莊嚴的集大成,一切諸佛剎土裡好處它統統都有,諸佛剎土裡面的缺陷它完全沒有。他的確滿了他的願,他要成佛,而且要超過一切諸佛,他做到了。
第二「受樂」,那個世界叫極樂世界,沒有苦,我們在這個世間多苦。尤其是現在整個世界動盪不安,人心沒有依靠,在佛法裡面講沒有皈依處,顯示得心浮氣躁。在平常的時候,如果有心浮氣躁的現象出現,這個人要不是生病,就是有災難。為什麼?不正常,心浮氣躁是要生病,或者是要遇災難前面的預兆,這個預兆不好。如果整個社會上,大多數人都心浮氣躁、都惶惶不安,那個就麻煩了,這個地區會有病,這個地區會有災難。我們從過去歷史當中去觀察,你看看中國、看看外國,凡是有這些預兆出現,後面就有災難,禍福都有預兆。這個人心地很安靜,舉止端詳,那也是個預兆,這個人福報快要現前,那是福的預兆。所以禍福都有預兆。西方極樂世界受樂無比,享受快樂是十方一切諸佛剎土裡面所沒有的,所以這個世界叫極樂世界。
第三「光壽殊勝」。光表智慧,佛智慧圓滿,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每一個人都得彌陀本願威神的加持,人人充滿了智慧。他不是一個人的智慧,人人都有像佛一樣的智慧,人人都有像佛一樣的壽量,無量壽。這個無量壽多長,後面經文有細說,沒有人能夠算得出來他們的壽量。我們這個世間一切眾生,哪一個不求享福?哪一個不求聰明智慧?哪一個不求長命?西方極樂世界這三樣東西圓滿具足,而且是一切諸佛剎土裡面所比不上的。我們在此地看到,世間自在王佛在世的時候,與眾生講經說法四十二劫,我們看到就很羨慕,那麼長的時間,要比起西方極樂世界小巫見大巫,世間自在王佛壽命太短了。所以,真正要得無量壽,最方便、最容易的就是求生西方淨土。有這麼多的好處,這麼多的利益,他還不想去,這就是業障現前,你自己的業力把這種殊勝的機會障礙住了。這三種,所說的莊嚴、受樂、光壽,都是說的果報。果報太殊勝,令人無限的羡慕。
可是怎麼去?能去得了嗎?一切諸佛剎土都可以往生,每一尊佛剎條件不一樣。有許多同修歡喜彌勒菩薩,很喜歡往生彌勒內院,又聽說彌勒內院很近,在欲界第四天,西方極樂世界太遠了,距離娑婆世界十萬億佛國土太遠了,都想去找彌勒菩薩。可是你有沒有想到,往生兜率內院的條件是什麼?唯心識定,你要不能成就這種大定,彌勒淨土你去不成,條件太高了。說老實話,我們辦不到。在民國初年,虛雲老和尚是生彌勒淨土,在他《年譜》裡面諸位看到,他有定功,真有功夫。你的功夫,要跟虛雲老和尚一樣,行!你才能生彌勒內院;你要比不上虛雲老和尚,恐怕你還是搞輪迴。輪迴裡面,墮三惡道的機會多,三善道的機會少,這個要清楚、要明瞭。
法藏比丘了不起,對法界眾生的恩德太大了,為什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條件很簡單、很容易,這個難為他了。因為往生的條件很低,什麼人都能去,上至等覺菩薩,下至阿鼻地獄眾生,只要你願意去,只要你想去。你願意去、想去,你就具足「信、願」,你肯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那是「行」,「信、願、行」三個條件你具足了,你就能往生。你往生到極樂世界就不退成佛,一生成就,不要等到第二生,這是無上殊勝的大願。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利益無量無邊,這個利益是得阿彌陀佛願力加持。在極樂世界真的是思衣得衣,思食得食,無論是精神生活,無論是物質生活,沒有一樣缺乏,樣樣都圓滿。
求學,你所親近的善知識是阿彌陀佛,是十方世界諸佛如來,你天天去接近。跟自己同學的伴侶,諸上善人,都是等覺菩薩。等覺菩薩做同學,諸佛如來是老師,你到哪裡去找去?彌陀接引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的眾生,他的方法就是一句名號,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我們在經典裡面常常看到,十方一切諸佛如來,讚歎彌陀接引眾生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一句名號。簡單容易,一切眾生無論男女老少,無論你工作閒忙,無論你智愚,都會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只要老實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有信有願,就決定往生。所以這一句是四十八願的根本,四十八願就是從這個理念衍生出來的。我們在科判裡面,「聞睹發願」。底下這一段,「大願所依」,這細說了。請看經文:
【於彼天人善惡。國土麤妙。思惟究竟。】
這一句是觀察。老師跟他說經講道,介紹十方世界功德莊嚴之相,他自己一一去觀察,一一去比較。『於彼』,「彼」就是前面所講的二百一十億佛剎。二百一十億跟諸位交代過,那不是數字,是表法的。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剎土一個沒有漏,完全說到了,法藏也完全都看到了。他看到什麼?『天人善惡,國土麤妙』。「天人」是正報,「國土」是依報,「善惡」是因,「麤妙」是果,把一切諸佛剎土裡面,依正莊嚴都看清楚、都看明白了。
這個地方講到天人善惡,古德為我們說得很詳細。我們略略的取天台大師所講的六種善惡,給諸位做個簡單的報告。天台講六種:第一個是人天,第二個是二乘,阿羅漢、辟支佛,第三個講小乘菩薩,第四個講通教菩薩,第五講別教菩薩,第六講圓教菩薩。天台總是依四教來說法,藏、通、別、圓。最基本的人天,也是最低的,人天善惡的標準是五戒十善,我們做了沒有?想想我們是不是善人?往往我們在經上所看到,佛都稱「善男子、善女人」。早年我講《地藏經》,曾經有個出家人,聽完之後來問我:「法師,經上所講的都不能兌現。」我說:「為什麼?」「我依照地藏法門修學,沒有感應,經上講的靠不住。」我說:「不至於。」他舉出事實來給我說,再拿著經來對。我說:「經上有一個字,你有沒有注意到?」他說:「哪個字?」「善男子、善女人,你是不是善男子?」你不是善男子,你依照這個修行沒有果報,那當然的。關鍵往往就是在一、兩個字。你用的是什麼心?天天造作一切罪業,還希望佛菩薩保佑他,給他善報,哪有這種道理?你不相應。所以這個善男子、善女人,我們決定不能疏忽。我們自己符不符合這個字的標準?如果真的自己是善男子、善女人,依照佛所講的修學,要是得不到經上講的殊勝果報,你去找佛打官司去!
五戒,我們是不是真的做到?菩薩戒那些都不要談了,太高了。「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受五戒容易,持五戒可就不容易了。自己想想,五戒清淨嗎?你真做到嗎?如果連五戒都沒有做到,你還談什麼?不容易。不殺生,不但不能夠殺害一切眾生,動個念頭要害眾生都不可以,你有這個念頭,你已經破戒。我們念這個經是大乘經,經題上都明明寫得那麼清楚,《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這是大乘。大乘的五戒跟小乘的五戒不一樣,小乘的五戒論事不論心,大乘的五戒論心不論事,你心裡動個念、惡念,你就破戒了。
不偷盜就更難持,佛在經上對於偷盜的定義說得很清楚、很明白,「不與取」。凡是物有主,你沒有跟主人商量,沒有得到主人同意,你就自作主張,那就是偷盜,你就犯了盜戒。盜戒的範圍非常非常的廣大,竊取別人財物是偷盜,大家現在都想到這麼一點,不曉得偷盜範圍之廣大,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全都包括在其中。奪取別人榮譽,我們今天講名譽,奪取別人權力,奪取別人地位,全是偷盜。這個事權明明是他掌管的,譬如居士林,居士林辦事的權力是林長,你沒有得到林長的同意,沒有得到林長的授權,你就在這裡面自作主張,你就是奪權,奪權不就是偷盜嗎?
今天受戒太容易了,糊裡糊塗受了戒,每一條戒都有它制戒的因緣。佛為什麼要制這一條戒,這一條戒根據什麼道理制訂的,那叫戒體。戒體、戒相、戒行你都不懂,糊裡糊塗去受,糊裡糊塗去犯,還以為自己戒律持得很好,自己的造作,自己不知道反省,不知道檢點。所以我們要求自己,要求同參道友,不能夠好高騖遠,能夠把五戒十善做好,就了不起。真正明白人,明朝末年蕅益大師,蕅益大師出家,受了三壇大戒。受完之後才知道,那不是簡單事情,自己根本做不到,所以到佛面前退戒,他把比丘戒退掉了。一生只奉行沙彌戒跟菩薩戒,他自稱菩薩戒沙彌,不敢稱比丘。他的學生,現在講他的徒弟,成時法師,成時法師對於老師貢獻太大了,蕅益大師一生的註疏能夠流傳下來,成時的功勞,他刻書印行流通。老師是沙彌,他就不敢稱沙彌,他稱什麼?出家優婆塞。真的是一代高僧大德,不敢稱沙彌,真的,沙彌戒做不到。我們這一代當中,誰能夠把沙彌戒做到?難,太難!弘一大師他懂得戒律,他一生也是自稱出家優婆塞。我們怎麼敢狂妄,怎麼敢自大?今天只要把五戒十善做好,就是上上根人。
五戒裡面,不偷盜非常難持。像此地常住,常住物往往我們是隨意在用,而且用的都過分了。諸位想一想,算不算盜戒?我過去親近李炳南老居士十年,李老居士當年在奉祀官府任職,他是奉祀官府的主任秘書。平常跟朋友寫信,用公家的信紙、信封。他用公家信紙、信封,一定要向奉祀官報告:我今天用了幾張信紙,幾個信封。奉祀官覺得他很囉嗦:誰不這樣用,你怎麼這麼囉嗦?他就說:我是佛教徒,你要不答應,我要用了,我就犯盜戒,必須要向你報告,你點頭同意,我就不犯盜戒了。懂規矩!
我早年有個老校長,在台灣就變成跟我同學,他也是李老師的學生。在台灣他作考選部政務次長,公家給他有一輛轎車,家裡面給他裝了電話,不是公事不用公家電話,不是公事不坐公家的車,他去坐公共汽車。為什麼?不犯盜戒。今天誰能做得到?我們現在拿到常住電話,拿起來聊天,聊上半個鐘點、一個鐘點、兩個鐘點,不曉得那麼多廢話。你是不是犯盜戒?將來你到閻羅王那裡去,閻羅王那裡都有檔案,拿到你面前,你抵賴不掉。所以常住物,《地藏經》上講得多清楚。我們天天在犯戒,自己完全不知道,以為很正常。為什麼?每個人都做,你要不這樣做,人家說你傻瓜。我那個老校長周邦道,就有很多人說他傻,說他頭腦太頑固了,轉不過來。公家電話,你怎麼不能用?給你汽車,不就給你代步的嗎?不是公事,還要去坐巴士,哪有這種人?人家看他是個怪物,很不正常。但是在佛法裡面,他是正常的。在世法裡面不正常,佛法裡頭他是正常的。
我們看看前一代人,他們是怎樣修行的?我們今天自以為是,是你自以為是,佛菩薩不以為是。這裡頭這些道理、因果誰懂?我們今天學佛是太粗心了,太大意了。我能不能教大家?不能。為什麼不能?你不會接受。我要教你,你會把我看作老頑固,頭腦過時了,這是什麼時代?在今天這個時代,剛才還有同修告訴我,家裡小孩不聽話,沒有法子管教,這些現象正常的。你自己必須要覺悟,現在這個世間、這個年頭沒有父子,也沒有師徒,大家能做個朋友就不錯了。為什麼?倫理道德的教育完全失掉了。你小孩不聽話,你為什麼不從小教?你從小沒有教,現在不聽話,不能怪他,怪自己疏忽。學生不聽話,從前演培法師就告訴我:現在哪裡有徒弟?朋友;朋友相處能處得好就算不錯了,千萬不要把他當徒弟看待,那你會大失所望,你會傷透了心。這話說得有道理。
現在倫理道德的教育完全沒有了,人與人的結合都結合在利害的關係上,對我有好處,這做朋友,沒有好處,第二天就不認識你了。這個世間會有災難,五戒十善沒有了。但是要曉得,五戒十善是佛法的基礎,你要不肯修學,你要把它捨棄,你修任何佛法都不會成就。無論是大乘小乘、宗門教下、顯教密教,不可能有成就,來生的路子,該怎麼墮落還是怎麼墮落。因果,是真的不是假的,諸佛菩薩也不能夠變更因果的法則。能聽進去的,還能夠相信的,這是佛家講的你過去世有善根福德,你這一生有緣分遇到佛法,你還能接近到。沒有善根、沒有福德,一生當中遇不到,也聽不到。
邪淫,更不必說了。現在是什麼時代,這大家都看得太清楚了。可是要記住,古人所說的「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不能小看。全世界的災難從哪裡來的?就從這兒來的,禍害的根源。修行人不能成就道業,最後墮阿鼻地獄,什麼原因?就這個原因。如果我們對這個疏忽了、大意了,這一生希有難逢的一個機會錯過,下一次再遇到,不曉得到哪一生、哪一劫去了。無上甚深微妙法,你以為那麼容易遇得到?遇到了,下定決心把自己的煩惱習氣一定要克服,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咬緊牙根要忍過去。你忍不過,阿鼻地獄去了,你能夠忍得過,你才能往生不退成佛。妄語,更要謹慎。為什麼?最容易犯的。現在人,我們看得太多了,不但騙人,還騙自己,真的叫自欺欺人,怎麼能成就?不要看到只是小善,太小了,「莫以小善而不為」。所以五戒一定要守,嚴格的遵守,對我們有大利益。酒,這一條開緣很多,自己一定要清楚,不是開緣你就是犯戒。
戒與善不一樣,戒是佛對我們的約束,對我們的教誨,它有約束的力量在,我們曾經發誓一定要遵守。善則不是,善不是佛菩薩約束我們的,是我們自己的良心,王陽明所謂的良知,良知良能,不是佛菩薩對我們的約束。所以,裡面的條目雖然相同,意思不一樣。十善裡面,身三善跟五戒裡面前面三條完全相同。由此可知,沒有受戒也應當遵守著道德。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身三善,善行;口有四善,不但不妄語;不惡口,惡口是說話粗魯,說的話讓人聽起來很難聽;不兩舌,兩舌是挑撥是非,往往都在日常生活當中,不知不覺的犯這些過失;綺語是花言巧語,誘惑眾生,破壞社會善良的風俗。我們今天看看,現代文藝作品裡面是什麼東西?電影、電視,看看外面一些廣告,五花八門,幾乎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色情、暴力,都是殺盜淫妄,都是妄語、兩舌、綺語。社會怎麼會不亂?眾生怎麼能免除災禍?所以,一切天災人禍從哪裡來的?我們自己造的不善因,不善因感不善的果報,豈不是自作自受?不是別人造來給我們受的,自作自受。
五戒十善是我們修行的大根大本,身口能做好了,行善;末後是無貪、無瞋、無痴,那是心善。心善、行善,縱然不學佛,也不會墮三惡道。在這個人世間,諸位要曉得,好人是會吃一點虧,好人會受別人欺負。沒有關係!欺負讓你欺負,吃虧甘心情願吃虧,來生有好報。不求往生,來生必生天道;不要說生很高的天,你能夠生到忉利天、生到四王天,福報比在人間不曉得大多少倍。為什麼不修來生福?來生的時間長,這一生的時間短。人在這個世間,古人常講,一百歲的人畢竟是很少很少數,所謂是「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個話是杜甫說的。縱然活上一百歲,實在講也是一剎那而已。所以要知道「人生苦短」,這一生當中,甘願受苦,甘願受人欺,決定取得來生的福報。你生到忉利天,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忉利天的一天是人間一百年,忉利天的壽命,以他們的年數來計算是一千歲。忉利天的一年,是我們人間三萬六千年。它一天是我們一百年,你說他那個一千歲,壽命多長!享天人的福報,為什麼不幹這個事情?五戒十善就生天。以五戒十善這個德行,念佛求生淨土,決定得生。
諸位同修必定要記住,真正想往生極樂世界,這個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享受,「財、色、名、食、睡」,要從自己心地上把它斷掉;你心裡面還有這些東西存在,就是你往生的障礙。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原因就在此地。誰能夠放下萬緣,就是放下這些東西,放下貪瞋痴慢,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恢復你的清淨心、真誠心。清淨、真誠就充滿了智慧,不再造作一切罪業了,這樣的人才能夠得生淨土,他有把握生淨土。諸位細細去觀察,《往生傳》裡面,《淨土聖賢錄》裡面,以及我們常常看到一些同修道友,臨命終時瑞相希有,真正往生,你想一想他一生的行持,跟一般人什麼地方不一樣,我們就明白了。
可是諸位要曉得,你就是修五戒十善修得很好,如果不願意求生淨土,你生天,天的壽命長,還是會享得盡。你福享盡了,怎麼辦?還是墮落。所以,天福不是究竟的。不要說是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統統不究竟,算不了是果報。佛家講小果,你修行證個小果,小果是從阿羅漢算起。為什麼?不再到六道搞輪迴了。超越六道輪迴才算是一個果報,沒有出六道輪迴不算果報。這些道理、事實真相,我們不能不知道。所以,從真實法裡面去看,生天也不是什麼好事情。別說是生天享天福了,大梵天請我去當大梵天王,我也不幹,我也不上那個當;摩醯首羅天王讓位給我,我也不上他的當。你要想他壽命有盡,壽命盡了怎麼辦?
真正聰明人,真正有志氣的人,在這一生奮發努力跳出三界,脫離輪迴,這才是個小果報。六種善惡,第一種人天之善,不算果報,但是人天之善是基礎、是根本。我們念佛人殊勝,就殊勝在此地,就這麼一點點善,就決定帶業往生。這是彌陀淨土容易得生,它的水平很低很低,低到不能再低了。如果往這個善的標準向上提升一層,我們一生未必能做到,這個五戒十善我們決定可以做到。問題就是你肯不肯幹?你肯幹,沒有一個人做不到的。現代的眾生,實在講非常可憐,佛經上常講「可憐憫者」。一接觸到「財色名食睡」立刻就迷了,迷得好快,迷得好可怕。你六根接觸這些境界不迷,心還是冷靜的、清醒的,你就有救了,你學佛就能成就。一遇到這些東西,立刻就昏頭轉向,沒救!
第二,二乘的善,這一個標準,我們就很難做到。聲聞、緣覺這兩類,在佛法稱之為二乘,他是以斷見思煩惱稱之為善。見煩惱,我們今天講錯誤的見解。「身見」,一切眾生執著這個身是我,這叫身見。聲聞、緣覺不再執著這個身是我,他知道這個身不是我,破了身見。身是什麼?身是我所。就好像衣服一樣,衣服是我所有的,那不是我。他懂得這個身是我所有的,跟衣服一樣,不是我,是我所有的,對這個身不再執著了。就像我們衣服一樣,衣服脫下來,再換一件;或者是好的衣服送給人,沒有吝惜。為什麼?不是我。《金剛經》上講破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聲聞能破身見,四相就淡了。我們在《般若經》上《金剛般若》看到,須陀洹也離了四相。我們才知道,四相要不破,要不破個一分,身見就沒有辦法斷掉。
第二,「邊見」。邊見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相對的見解。我們凡夫都生活在邊見裡面,有人、有我,我是一邊,人是一邊,有大就有小,有長就有短,你觀念裡頭萬事萬法都是兩邊的,科學家叫相對論。相對論就是邊見,這是錯誤的。你有這一邊,執著這一邊,才有對方的那一邊;這一邊不執著,那一邊也沒有。有這個執著,這一切法就空不了,佛家講「萬法皆空」,他空不了,他有執著。縱然他入了空,空跟有還是兩邊,還是對立,還是在邊見裡面,這是對於宇宙人生的觀察錯誤。另外兩種:「見取見」、「戒取見」,我們中國人叫它做成見,某人成見很深。什麼叫成見?自以為是,從自己妄想分別執著裡面產生的。見取見是對於果報上的成見,戒取見是對於修因上的成見,這兩種見解也是錯誤的。這是說了四種。除這四種以外,所有一切錯誤的見解,歸納到最後一條是「邪見」。我們對宇宙人生許許多多的現象、事端、問題看錯了,那不是事實真相,自以為沒有看錯,自以為看得很正確。這五類叫見煩惱,也叫見惑,惑是迷惑,錯誤的見解。
還有五條,你想法想錯了,叫思煩惱,你思想錯誤了。這五條,就是「貪、瞋、痴、慢、疑」。這個疑是對於聖教之疑,對於聖人的教誨懷疑。這五條,貪瞋痴範圍都非常非常之廣。佛告訴我們,這十條見思煩惱,是一切眾生「俱生煩惱」,這個不要學的、不要教的,生下來就有。無量劫來生生世世,在阿賴耶裡面薰習成堅固不破的種子,我們在一切時、一切處,念頭才一起,都是這些東西。就因為這些東西,變現出六道輪迴,這是六道輪迴的業因。如果你有能力,把見思煩惱斷了,六道輪迴就沒有了。
見思煩惱很難懂,也很難說得清楚。我們很想斷,從哪裡斷起?不知道。所以我在講堂裡面,常常提醒同學們,我們總得找一個方便法,找個下手之處,一定要認真努力去做,做多少算多少,對自己決定有好處。從什麼地方下手?這是屬於執著,見思煩惱是執著,塵沙煩惱是分別,無明煩惱是妄想。我們曉得它既然是屬於執著,我們從這兒下手,不執著了。從什麼地方不執著?我們對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把控制的念頭放下,不執著了。決定不想,決定不會有一個念頭,我要控制一個人,控制一個物,控制一樁事,這個念頭不要了。斷見思煩惱,從這兒下手。再進一步,對於佔有一切人、事、物的念頭放下。你就專門從這兩項下功夫,一切人事物,包括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念頭去控制,沒有意念去佔有,從這裡放下。放下之後,我們如何處事待人接物?隨緣。你有控制的念頭,有佔有的念頭,那就不是隨緣,那叫攀緣。所以,佛在經上常教給我們,隨緣而不攀緣。攀緣就是你有控制的意念,你有佔有的意念,隨緣裡頭沒有這個念頭。這個境界就大大的不一樣,隨緣的心是清淨的,隨緣的心是光明的,隨緣的受用是自在的;如果是攀緣,你的心不清淨,你的心是污染,你的受用絕不自在。真的,什麼樣的因,就什麼樣的果報現前。我們要明白這些道理,了解事實真相。
二乘的善,已經相當不容易了,說實在的話,我們恐怕做不到。我們縱然能把對一切人事物,控制、佔有這個念頭滅掉,也不能夠把見思煩惱完全斷掉。你真正能做到這個,大概小乘初果差不多,四果羅漢還不行,這是小乘善裡面最低的標準。我們要做,對我們會非常有利益。剛才講我們生活得自在,心地清淨光明,這是現前的受用;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增高品位。這是真正有利的事,跟諸位說,是真正帶得走的事情。佛家常講「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你要曉得,我們在這個世間,哪些東西可以帶得走的,應當要做,哪些東西帶不走的,決定不幹。聲色貨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帶不走,搞這個幹什麼?修學五戒十善,斷除一切煩惱,這個功德可以帶走的。但是小乘人,心量窄小,只知道自利,不能度他,所以也不圓滿,這稱之為小果。
第三,比這個殊勝一點,小乘菩薩之善。小乘菩薩是屬於小乘人,但是他跟一般聲聞不同的地方,他有慈悲心,他能夠幫助別人,自動自發的去度眾生,也就是說他肯為社會、為眾生服務。但是他的塵沙煩惱、見思煩惱,沒有斷得乾淨,所以也不能算是很善。第四種,通教三乘菩薩之善,比前面又高一層。他們見思煩惱斷盡了,換句話說,在斷煩惱這一層來說,他們跟四果羅漢,跟辟支佛是相等的,程度是相等的。他們比二乘人有慈悲心,能夠主動的去幫助一切眾生,為一切眾生服務。在佛法裡面講度眾生,度的意思就是服務,就是幫助。
幫助,佛法總歸結三樁事情,是菩薩應當做的。第一個幫助眾生斷惡修善,這是菩薩道。如果幫助眾生修惡障善,那就是魔,就不是佛。諸位要細細去思量,魔、佛就是在這個地方辨別。佛幫助一切眾生得清淨心、得真誠心、得慈悲心,這是佛;如果是助長眾生貪瞋痴的欲念,那是魔;魔跟佛要有能力辨別。這是幫助眾生,第一樁事情。第二樁事情,程度高一等的,幫助他破迷開悟;幫助他覺悟,幫助他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這是第二類。最後一樁事情,幫助他作佛,這才圓滿。我們想一想,我們用什麼方法幫助他成佛?除了勸導他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沒有第二個辦法。
勸導眾生念佛往生,要有高度智慧,要有善巧方便。當然能夠相信,能夠理解,能夠修學,還是有緣之人,沒有緣度不了。說這個話,差不多也有五十年前,將近五十年了,香港的同修們,年歲大的也許還記得,何東爵士的老太太念佛往生。何世禮先生一家人虔誠的基督教徒,不過何先生受過中國儒家的教育,雖然母親信佛,他們全家信基督教,還是能夠和睦相處,家人對待母親還能夠盡孝道。這是受中國傳統的教育,現在沒有受這個教育就很難講了。老太太念佛往生預知時至,給她兒子說,她往生這一天請客。家裡親戚朋友都請來,看她往生,給她送行。要求家人,要求她兒子、媳婦,「我們一家人一生,家庭裡面宗教自由,各人信各人的沒有障礙,今天我要往生了,你們總念幾句阿彌陀佛送送我,也算是母子之情」,這合情合理。所以,她的兒子媳婦也都答應。往生這一天,開個往生大會,聽說還有新聞記者在裡頭採訪。這個老人家在大眾念佛聲中,坐在那裡就走了。所以,她全家從此以後都念佛,都不再上教堂了。現在她的房子捐出來做寺院,現在叫「東蓮覺苑」,就是她的房子、故居。
這個老太太高明,最後一招表演給你看,看你信不信?平常跟你講沒用,講不通,用這個方法來度她一家人。不但度一家人,因為這個消息在報章雜誌上都登出來了,度了許許多多人。平常這個老太太不講經、不說法,最後這一招叫現身說法,你看見過嗎?讓她一家人,兒子、媳婦家人親眼看到,老太太怎麼走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就善巧方便。所以,你要想度你的家人,這個方法好。你要為度你家人,你要認真念佛,不能在何東爵士老太太功夫之下,至少也要跟她等齊。臨終的時候沒有病苦,知道哪一天走,可以下帖子,請你的親朋好友開往生大會。然後才知道,這個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跟何東家人沒見過面,他們年齡比我長很多。這個事情是李炳南老居士,我在台中跟他學習的時候,他常常用這個例子來鼓勵我們同學們。以她來做證據,作證轉,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她能做得到,我們為什麼做不到?我們要去尋求她能做到的原因,我們做不到的原因。把我們做不到的原因消除,她那一種做得到的原因,我們也能夠學到,我們就成功了。這種往生,品位決定不低。實實在在講,理論方法都在這一部經上,為什麼不好好的認真學習?這一生當中,就能取得大圓滿。所以,這是講到通教菩薩們的善。但是通教菩薩無明煩惱沒斷,還在十法界裡頭,沒有超越十法界,所以還不能算究竟圓滿。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