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七百五十七頁,倒數第四行,最後一句看起:

  「其餘世智辯聰,通儒禪客,盡思度量,愈推愈遠」。前面學到世智辯聰。「通儒」指通曉古今、學識淵博的儒者。「禪客」是指出家、在家一般參禪的,並不限於出家,包括在家,參禪修行稱為禪客。另外也有個說法,禪寺裡面的住持,「上堂說法時,由僧眾中選一辯才出眾者與住持問答」,這個提問題的人就叫禪客,也叫禪客。通儒禪客,有修行、有見地的人,這些人對淨土盡思度量,盡他的能力去思惟,今天講研究。結果是什麼?愈推愈遠,愈研究愈不能夠明瞭。為什麼?這是智慧,不是知識,用求知識的方法來求淨土,這個距離就遠了。淨土這個方法,理論是圓滿的,方法是微妙的,不但是世間,前面說世智辯聰不能夠窮究,通儒是大儒,通達,我們講博學多聞的,這是儒家的大德,參禪有功夫的,得辯才無礙的,對淨宗不行,所以說他們愈推愈遠。「又不若愚夫婦老實念佛者,為能潛通佛智,暗合道妙。」這就是反過來,這句話比什麼都重要!反過來我們看到農村裡頭愚夫婦,老人,什麼都不懂,什麼也不知道,他就知道這一句佛號,除這一句佛號,他什麼都不知道。一天到晚阿彌陀佛不離口,心裡有阿彌陀佛,口上有阿彌陀佛,見到任何人,他都是合掌念阿彌陀佛。你給他講什麼,他回答你的都是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好像他不會說第二句話。這種人有沒有?有,只要你細心,你會碰到。

  上一次實際禪寺的住持開利法師到我這來,我問他,你們那個寺廟周圍有沒有這樣的人?他說有,好像有三、四個。我說那是寶,千萬不要輕視他,這種人不容易。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十年,老師對這些人非常讚歎,他說他很想向他們學習,許多年來學不像。這就是中國古人所謂「上智與下愚不移」,這兩種人很容易成就。上上根的人一聽,他完全懂得了,像六祖惠能這樣的人,上智。下愚就是指這些愚夫婦,看起來好像什麼都不懂,他真正是信願持名這四個字做到了。這四個字做到,將來決定往生,生的品位一定是上輩往生,一般人比不上。為什麼?他心清淨,他沒有雜念,他沒有妄想,他只有一念阿彌陀佛,這還得了!幾個人能比得上他。所以我告訴開利住持,地方上有這樣的念佛人,這個地方上不遭難。為什麼?那是真正菩薩住世,這個人的福德大,你不要瞧不起他。這個經上讚歎的有道理,「潛通佛智,暗合道妙」。潛,不是明顯,暗中他跟佛的智慧相通;也暗合道妙,道是菩提道,妙是微妙到極處。佛智跟道妙只有上上根人他們懂得,他們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知道;下下根人能跟他們得到平等的妙果,一般人望塵莫及。一般修行人幾個人真正做到妄想斷了、雜念沒有了?諸位想想,有幾個人到這個境界?這些農村裡頭愚夫婦他到這個境界。內行的人懂得,對他尊重、尊敬;外行人不知道,以為他們沒有知識,輕慢他們,實在講這個有罪過。這些是靈峰禪師《要解》裡面所說的。

  再看第二個例子。第二個例子,「《無量壽經起信論》」,彭際清居士著作的。這位居士前清乾隆時代的人,他的父親是乾隆皇帝那個時代的兵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長。所以彭居士是高幹子弟,家裡環境好。人聰明絕頂,應該是沒有到二十歲,因為二十歲叫成年,行冠禮,沒有行冠禮之前稱為童子,他在這個時候考中進士,國家最高的學位他考中,可見這個人聰明。一生不做官,對傳統文化非常有興趣,儒釋道都學,而且都通,都有優秀的成績。他給《無量壽經》做過註解,這個註解叫《起信論》,裡面確實有很多話是淨宗的精華,不是一般人能說得出來的。念老在這裡選了一段證明往生妙果,這段話他設了個問答,「問:臨終見佛,為是自佛,為是他佛。若他佛者,即成魔業。若自佛者,想力所成,虛妄不實,云何往生。」這是先提個問,或者有人有這個問題,臨終阿彌陀佛來迎接,這個佛是真的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還是我們自己妄想當中現的阿彌陀佛?這個問題在淨土來說,是大問題,不是小問題。他的解答說得妙,「自佛他佛,總成戲論」,戲論就是開玩笑的話,不是真的,總成戲論。為什麼?大乘佛法裡面契入境界之後,自他兩忘,還有人,還有我,你的分別執著沒放下,分別執著沒有放下,你的佛是白學了,你依然是六道凡夫。大乘經典裡面講得太多了,放下執著就是阿羅漢,放下分別就是菩薩,放下妄想就成佛。佛跟眾生沒有兩樣,就是這個人把妄想分別執著都放下了,他叫佛;這個人妄想分別執著完全具足,他就叫六道凡夫。

  六道凡夫跟佛無二無別,這個道理一定要懂。學佛不能放下,白學了,你原地踏步,一步的進展都沒有。從哪裡放起?從我放起。我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學佛這個概念,第一個概念要建立的,就是身不是我。為什麼?我不生不滅,這個身有生有滅。我跟佛是劃等號的,跟佛平等的,那真我。現在我迷了,墮落在六道輪迴當凡夫。怎麼墮落?妄想分別執著全有。這個東西自性裡頭本來沒有,自性是真心,真心裡頭沒有妄想,真心裡頭沒有分別執著。這個一定要明瞭,一定要清楚,把身見慢慢淡薄,愈淡愈好,最後把它放下。放下我執,往生到極樂世界不是凡聖同居土,是方便有餘土,品位等級大幅度的提升。念佛念了一輩子,分別執著沒放下,臨命終時最後那一念,念的是阿彌陀佛,沒有想到這些事情,這決定可以往生。這個往生叫帶業往生,什麼業?沒有放下的都叫業。帶著這個往生,行,阿彌陀佛許可我們帶業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我們一般人叫保佑,把你的境界就向上提升一等,我們功夫沒有成片,提升到成片。成片是妄想分別執著雖然沒斷,伏住了,控制住不起作用。這是每一個往生的人,到達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都能得到這個境界。真正放下都在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確實把執著放下,那就是方便有餘土;確實把妄想放下,實報莊嚴土。四土三輩九品,我們在前面學得很多,在極樂世界有這個名詞沒錯,實際呢?實際沒有人有這個念頭,沒有人有這個分別。在西方極樂世界的一切人,不管是哪個級別的,心裡確實只有阿彌陀佛,口裡只有這個佛號,都入了這個境界。就像前面講愚夫婦的境界,跟愚夫婦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他什麼都明瞭。愚夫婦是什麼都不明瞭,裝糊塗;極樂世界人什麼都明瞭,不糊塗。極樂世界的可貴我們要曉得,不是容易搞清楚、搞明白的。

  這個集註、會集本,二戰之後才出爐的。集註在一九八0年代,一九八0年代黃念老才把它寫成。我們這一代的人有福報,看到了。我上一代沒有這個福報,有多少人修淨土的,沒有見到這個會集本,沒有看到念老的集註,這就是福報不如我們,我們生逢其時,遇到了。這本書是世間第一奇書,奇妙到極處,沒有一個法門能跟這個法門相比。遇到這個法門要空過了,叫真可惜!真正遇到,真正通達明瞭,肯定跟我一樣,萬緣放下。每天讀書讀什麼?就讀這一部,除這一部,什麼書都不看了。不讀書的時候就念阿彌陀佛。讀書幫助我們堅定的信心、堅固的願心,決定不退轉。這一句佛號一切時、一切處心裡頭不間斷,我決定求生淨土,沒有二話好說。極樂世界的好處全在這部書裡頭。所以彭際清居士在此地說,你心裡還有自佛、還有他佛,還有自他這個念頭,這都是戲論。我們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你我他,有沒有這個概念?真正大乘人沒有這個概念,可是事上要不要用它?要用,說話還是你我他。我們知道你我他是假的,不是真的,假設的;真的,沒有你我他。學大乘的人高就高在這裡。說你我他是隨緣,恆順眾生,不這樣說法你不懂,要隨你的語言來說你就懂了。實際上心地清淨平等覺,覺是明瞭,了解事實真相。

  「人我兩忘,自他不異」。不但你我他不異,你我他與諸佛菩薩、與諸佛如來也沒有兩樣。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遍法界虛空界,能大師《壇經》上所說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記住前面這句話,「何期自性」,沒有想到自性,自性就是自己的真心,萬法從哪裡來?真心所現的。《楞伽經》上一句話四個字講絕了,一切法是什麼?「自心現量」。這句話講得太好,這句話是《楞伽經》的核心,講絕了。整個宇宙是什麼?是我自心現量,現是現前,量就是擺在面前。這是什麼?這就是真如自性,這就是諸法實相。這句話很難懂。佛法難不難?不難,一句話。在本經裡面,前面引用的蕅益大師,蕅益大師一句話,「信願持名」。這句話就是一部經,《彌陀經要解》;自心現量就是一部《楞伽經》。所以自他是一不是二。分自分他,你怎麼還有分別、還有妄想、還有執著?可是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又談何容易?沒有幾十年功夫,對這句話聽不懂;聽懂,你也未必能做到。聽懂叫解悟,不是證悟,證悟自己才得受用,自他不二。

  我們看到美國的修.藍博士,去年到我們這來訪問,他用意念給人治病,沒有一個失敗的,治一個好一個。跟病人不需要見面,怎麼能把人家病治好?而且那個病都是重病,醫院醫生宣布放棄治療,說你的壽命,你能夠存活只有一、二個月時間,他治的是這些人。跟病人不要見面,距離幾千里,都能把你治好。他要的資料很簡單,四樣,第一個,你的名字;第二個,出生年月日;第三個,你現在住在哪裡,住址;第四個,病歷。就要這四樣,他拿到這個資料,他每天做半個小時。怎麼做法?把這個病人觀想跟自己身體合成一個,這就是自他不二。要有自有他,就治不好,就沒有這個本事。你看,他有這個本事,把病人跟自己觀想成一體。一體,他的病歷上這些病狀就是自己的病狀。真的,不是假的,他用清淨心把這些病毒清除。四句口訣,那就等於他的咒語。四句口訣很簡單,第一句,對不起;第二句,請原諒;第三句,謝謝你;第四句,我愛你。就這四句,就念這四句念半個小時,每一天做法是半個小時,連續做三十天,病就好了。他自己病好了,對方病也好了。這是什麼?自己身心清淨,沒有妄念,知道整個宇宙一切法跟自己是一體,產生這麼大的效果。我們在之前聽說美國有這個人,沒有想到他到我這來訪問,是真的不是假的。我非常讚歎他,希望他這個方法要廣泛的宣傳。為什麼?在沒有醫療設備的地方,這能救人。他很慈悲,已經在做了,在世界上各處他都有據點,在這個地方教學生。這個方法不是佛教的,是古老夏威夷土著治療的方法,總有幾千年,他承傳了,而且用得很有效果。

  所以,「人我兩忘,自他不異」,就能產生不思議的效果。這是一般凡夫疏忽了,他沒做到。為什麼?下面說到,「諸佛法身,湛然常寂」。這是跟你講原理。諸佛的法身,這是自己的真身,法性是自己的真心,法身是自己的真身,這個身不生不滅,這個身是自己的本人。禪宗裡面常講,「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就是法身。學佛,大乘佛法,終極的目標就是回歸法身。整個宇宙跟我們關係太密切,它是我們自心現量,自心就是自性,就是法身。湛然常寂,湛然是清淨,清淨到極處,常寂是不生不滅,永恆不變,這是我們自己的真心。這些人已經回歸自性,我們稱他作佛,諸佛;還沒有回歸的,稱菩薩、稱羅漢、稱眾生。菩薩回歸快要到了;羅漢已經回歸,路還遠一點;凡夫還不知道,還不曉得這樁事情。要把這個道理搞清楚、搞明白,你就會相信。

  「以本願故,感應道交」,這就講到我們淨土宗,阿彌陀佛發了四十八願,本願就是四十八願。他有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教給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我們今天真正照幹、照做就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我們有感,阿彌陀佛就有應,好像我們這裡發的電波,他那裡就收到;他發的電波,我也收到,這感應道交。「即自即他」,自他是一不是二。《三時繫念》法本裡頭,中峰禪師有兩句非常精彩的開示,他說「阿彌陀佛即是我心」,阿彌陀佛是我的心,「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這兩句話說絕了!我跟阿彌陀佛是一體,是不是真的?真的,一點都不假,只是你自己不知道,你分自分他。你要知道是一體,問題就解決了,你肯定一天到晚一分一秒都不空過,真的分秒必爭。爭什麼?念這句佛號。阿彌陀佛四個字,無量無邊的功德,修善,修整個宇宙的善都不如一句阿彌陀佛。大乘經上佛常說,像《金剛經》上講的,你以大千世界七寶布施,這個福報還得了嗎?比不上以大乘經裡面的四句偈為人演說,比不上這個功德。更進一步呢?以大乘四句偈為人演說,比不上念這一句阿彌陀佛。這你才知道,這一句佛號的功德不可思議!真正明白的人,哪有不念佛的道理?念佛的人,十方諸佛加持你,一切龍天善神保佑你。為什麼?你是個真念佛人。為什麼要講這部經、要學這部經?把念佛的道理、因緣、果報、事實真相,統統搞清楚、搞明白,我才真相信,我才真發心求生淨土,淨土是老家。我才真肯念佛,一分一秒也不會讓它空過;一秒鐘沒有念佛,空過了,對不起阿彌陀佛。念念相續,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跟阿彌陀佛合而為一。「感應道交,即自即他」,說我是佛行,說佛是我也行,是一不是二。「無虛無實」,虛實這個念頭都沒有。「唯一真如,周遍法界」。這是什麼?這就是報身,報身周遍法界。

  「眾生依於業緣,幻有分段」。這是講我們現前的眾生,六道眾生。六道眾生依什麼?依造業這個因緣,業因業緣。這個業是什麼業?太複雜了,無量無邊。佛把它歸納起來,無量無邊的業緣不外乎三大類:無明煩惱、塵沙煩惱、見思煩惱,不外乎這三大類。這三大類你統統具足,你是六道凡夫。如果見思煩惱斷了,還有塵沙、無明,你是十法界四聖法界的眾生,四聖法界裡面,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四聖法界裡面的菩薩法界,你是這個地方的眾生。如果無明破了,你就真正找到法身,回歸自性。雖然回歸自性,找到法身,還不圓滿。為什麼?還有習氣沒斷,所以你住在實報莊嚴土。住多久呢?等到無始無明習氣斷乾淨。這個時候告訴你,實報莊嚴土不見了,你到哪裡去?你回歸常寂光。「即自即他,無虛無實,唯一真如,周遍法界」,這就是常寂光,身跟土都不見了,一片光明,跟諸佛的光明融成一片。這裡面沒有菩薩,只有諸佛如來。在哪裡?遍法界虛空界,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一切諸佛如是,阿彌陀佛不例外。我們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給我們現身,是不是從極樂世界來?不是,就在此地,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我們這個身體乃至於每個細胞,都在佛心中,都在佛身中,叫法身佛。自性真心融成一體,我們自己不知道,所以我們依於業緣,這個錯了。能不能把業緣放下,盡可能不再造業,什麼都不要想,連身體都不要想。

  我這一生從來沒想過身體,但是為我身體操心的人可挺多。怎麼辦?得恆順眾生,不順他,他不高興。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我有沒有念頭?沒有。飲食起居,給我什麼吃什麼,我沒有挑剔。出家人托缽,托缽人家給什麼吃什麼,怎麼可以挑剔?現在雖然不托缽,人家供養也是跟托缽一樣,不要有分別,不要有執著。真正到這個程度的時候,不管什麼樣的飯菜,到口裡自然就變成妙味。我們還沒達到這個境界,但是一定要學習,不要去分別執著,什麼都好吃。衣服,不要去分別執著,什麼都好穿,你說你多自在。要為這些東西操心,就很苦,錯了。為什麼不念阿彌陀佛,操心這個幹什麼?總是念佛要緊,這是我告訴大家的,除了念佛之外,其他的都不要緊。

  「依於業緣,幻有分段」,這個幻有就是現在的身體,現在我們居住的環境,不是真有,是幻有,幻是假的。分段,分段是一段一段的生滅,這個一段一段是剎那相續,相似相續,不是真的。就像我們看電影,老式的電影,我這一捲,這個是老式的電影底片。它是什麼?幻燈片,張張不一樣,現在講動畫,張張不一樣。它在放映機裡面,光打在銀幕上,一秒鐘二十四張,也就是它的速度是二十四分之一秒。每一張,鏡頭打開,在銀幕上出現,這是生;立刻就滅了,再換一張,第二張生;滅了之後第三張生,這就是生滅,這是事實真相。這個生滅的速度,記住,一秒鐘二十四次,我們對它就模糊了,以為它真有,不知道它是假的。彌勒菩薩告訴我們,我們現實的環境,就在眼前,我們現實的環境,跟這個電影底片打在銀幕上是一個道理,是一樁事。頻率多快呢?電影是一秒鐘二十四個生滅,相似相續相,我們現在實際上是一秒鐘一千六百兆次的生滅。單位是兆,一千六百兆,你能知道它是假的嗎?不知道。不是佛告訴我們,我們怎麼會知道?一秒鐘已經生滅一千六百兆次,全是假的,不是真的。這個現象是相似相續相,絕對沒有兩個相是完全相同的,沒有,相似相續。

  這樁事情,佛經上說的,是真的嗎?還是誇大?佛說是真的。誰知道?佛說八地以上統統見到,八地菩薩。大乘佛法菩薩的等級一共是五十二個,五十二個等級,八地菩薩是什麼等級?最高的第五個等級。也就是五十二個等級裡頭,最高的五個等級,他們統統能看見,統統知道。釋迦牟尼佛不是說我一個人說的,我一個人知道,你們都不知道,不是的,八地以上全知道,這就是有證人。但是八地以上,我們一生一個也沒遇到,我們怎麼能相信?關於這一點,我們要感謝現代的量子力學家,他們在實驗室裡面見到了,為我們說出來。我們這個世界,所有一切物質現象,假的,不是真的,這被他們發現了。物質現象從哪裡來的?從念頭生的,先有念頭,後有物質現象。但是這個先後我們無法想像,你就想,它一個生滅,一個生滅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這一秒裡頭還有生住異滅四個相,就是這個相的生、住、變化、滅亡,它還有這四個相。這八地以上菩薩,科學家也做不到,科學家曉得這個事實真相,還不清楚,跟八地比比不上,念頭的速度之快就可想而知。但是現在的科學,也非常了不起,能夠捕捉到一千兆分之一秒,能捕捉到。佛經上講的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一千兆分之一秒,科學家已經捕捉到,這是我們可以相信的。佛是用內功,不向外求,向外求來的是知識,從內裡面覺悟的是智慧,這是佛法跟世間法不一樣的地方,我們要知道。

  「幻有分段」,幻有分段這四個字,講我們自己身體,我們所居住的這個宇宙,這一切現象全是幻有分段,整個宇宙沒有例外的。「如居屋下,不見天日」。這是個比喻,好比我們住在屋子裡頭,四面都關閉起來,看不到天日,把自己封閉住了。這個屋子是什麼?這個屋子就是六道輪迴,你沒有辦法出六道輪迴,六道輪迴以外的天地,你完全不知道,連四聖法界都不知道,生生世世在搞六道輪迴,這就苦了。這把眾生跟佛說清楚了。下面給我們講,「念力誠堅,幻緣斯淨」。念力,念佛的這個念力,修.藍博士給人治病的念力,真誠、堅定。要把念力集中,不能分散;分散,效果就沒有了。念力一定集中,集中就是禪定,叫定力不可思議。那個定力就是自己念力集中產生的力量。這個什麼?能把虛幻的境界照破。所以阿羅漢得到菩薩第七個定的這個地位。要知道這個定的等級,總共是五十二個等級。小乘阿羅漢他達到第七個,第七個,六道輪迴就不見了。換句話說,阿羅漢在六道裡的夢醒了,做了一場惡夢,夢醒了,六道不見了。在這裡我們要好好去想想,六道沒有了,六道裡頭你還要執著嗎?你還要分別嗎?六道沒有了,你還要想佔有嗎?你還想控制嗎?全都等於零。知道這個事實真相,他能不放下嗎?沒有這個道理,他肯定放下。為什麼?一場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金剛經》上說的。你心裡有這個念頭就錯了,心裡有阿彌陀佛這個念頭就對了,這是叫我們把念頭轉過來,真誠堅定的念力,不念世間法,世間法就清淨了。「如撤屋蔀」,好像把房子拆掉,「天日豁然」,整個天空現前,外面境界看到了。「任運往生,還同本得」。這個時候往生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自己心裡現的,阿彌陀佛也是自己心現的,離開自性沒有一法可得,所以還同本得。彭際清居士的話說得好,我們真搞清楚、搞明白,信心堅固,不再懷疑。

  「此論」,這下面是黃念祖老居士的話,《起信論》裡面這一段話,「掃盡一切分別,自他生佛總成戲論」。彭際清居士在極樂世界,怎麼知道?他搞得這麼清楚,他能不去極樂世界嗎?哪有這個道理!跟我們說得這麼清楚,說得這麼明白,他說的話如同阿彌陀佛自己說的話一樣。「唯一真如湛寂周遍」,這是常寂光的境界。「任運往生極樂,還在本心之內。」本心就是自性,你沒有超越。自性才是真正的自己,自性才是整個宇宙的本體,這個時候你才真正叫證得究竟圓滿,你跟佛沒兩樣。跟哪個佛?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一切諸佛的代表,所以要不發心念佛往生,叫大錯了!不認真念佛,隨隨便便的,把它當兒戲,也是大錯了。

  下面後頭這一段,舉蓮池大師《疏鈔》作證。「《彌陀疏鈔》云:著事而迷理,類蒙童讀古聖之書。」著是著相,著什麼?著了事相。心裡面的事不能放下,就是心思太多,妄念太多,這是搞什麼?這是搞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怎麼來的?就是著事迷理。對於理,是道理,是真相,你對它毫無所知;這個世間點點滴滴的小事,你執著得嚴重,不肯放棄。這像什麼?像小朋友童蒙讀聖賢人的書籍,讀得沒錯,念得都會背,清清楚楚,問他什麼意思,不知道。這就是說,六道輪迴的假相你很清楚,六道之外的真相完全不知道。六道沒有內外,說內外是隨順眾生分別而說。佛法裡頭沒有內外,沒有自他,所有相對的全沒有,這是大乘教。

  「昏穉未開」,昏是迷惑,穉是幼稚,沒開。小朋友,幼稚園小朋友,「僅能讀文,了不解義」,他能讀,他不解意思。「所謂終日念佛,不知佛念者也」。我們天天念佛,不知佛念,阿彌陀佛念我們,我們完全不知道。我念佛,他念我;我不念佛,他就不念我。為什麼?感應,我念佛是感,佛念我是應。我不念佛,這個感沒有,應也沒有。我念這個世間名聞利養,就感世間名聞利養。那就是什麼?念六道輪迴,你永遠出不了六道輪迴,修行修得再好,出不去。念大乘經教,不念西方極樂世界,必須要斷煩惱才能夠明心見性。煩惱難斷,斷不掉,所以我們回過頭來依阿彌陀佛,依《無量壽經》。信願持名,我們做得到,我們有把握。信願持名感應的是極樂世界,我們造的是極樂世界的淨業,不是六道輪迴的染業。這個道理要不搞清楚、不搞明白,我們的心定不下來,願不能堅持。這個世間還有好的,就錯了。這個世間再好,不能跟極樂世界比;這個世間再好,無法超越輪迴,那六道都得要去,這是不能不知道的。

  「執理而遺事,比貧士獲豪家之券」。執理,大乘經講的理,禪宗所講的理,把事丟掉了。理而無事,那個理是空理,不起作用。譬如大乘經教裡頭常說的,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圓成佛道。你能不能放下?你放不下,你成不了佛。話說得一點都不錯,你試試看,執著能放下嗎?放下執著是阿羅漢,放下分別是菩薩,放下妄想就成佛。需不需要修?不需要。放不下呢?放不下就得要努力在事上下功夫。理明白,對事上不要懷疑,這個修行方法,這是真修、是實修。在哪裡放?在穿衣吃飯,在工作,在待人接物。眼見,練什麼?練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要練這個功夫。耳聞聲,在聞聲裡頭也是練這個功夫,練不起心、不動念。禪就是用的這個功夫,所以它快速。禪是成佛的捷徑。教是很慢的。學經教,慢慢通達理,慢慢再放下,禪比教快。淨土最快,淨土最快是什麼?先到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再成佛。

  禪,禪修,唐朝時候六祖惠能大師,在五祖忍和尚那個地方八個月,他那八個月就是在穿衣吃飯上,在工作上(他的工作是破柴舂米),在接觸一切人事上,修什麼?就是修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不需要認識字,不需要到講堂聽經,不需要到禪堂去參禪,不需要。他是真幹,直截了當的在幹,最後五祖傳法傳給他。這個人億萬人當中難找一個,我三個老師都警告我不能學惠能,惠能之前沒有出現這樣的人,惠能之後也沒出現這樣的人,那個人學不得,學不到。他的這套道理我懂,我全清楚,我相信是真的,不是假的。但是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把這些東西看得淡,對我們的修行有大幫助。為什麼?能放下。

  我在這裡不錯,你們看常常有四方八面送來這些供養,我到那裡瞄一下,看一下,都送的是好東西。我起不起貪心?想不想這個?不要。清清楚楚是智慧,如如不動,大家有福報,大家享受,這就是修行。修行的法門無量無邊,這是最高等的方法。知道什麼?假的,知道在作夢。決定不能夠據為己有,這是大家供養我的,我收起,我享受,錯了,著相了。決定沒有佔有的念頭,沒有控制的念頭,也沒有分配的念頭,為什麼?我這個地方不需要,有人幹這個事情,什麼心都不操。各人有各人的因果,我有我的因果。大乘教聽多了,聽明白了,自然就會了。最重要的,佛法裡最重要的就是告訴你,有是假有,空是真空,真空不空,假有非有,空有二邊都不能執著。境界現前,確實《楞伽》上這四個字「自心現量」,一切萬法是自心現前所現出的量,自心現量,要怎麼樣?如如不動。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佛知佛見;起心動念是菩薩知見;還有分別,羅漢知見;有執著,那就是凡夫知見。我們要曉得我們自己在哪個等級,向上不能向下。我感激章嘉大師,第一天見面就教給我看破、放下。看破,了解事實真相,放下分別執著。看破就是智慧,你清楚,不糊塗;放下就是功夫,放下就是禪定。

  下面這個比喻,「執理而遺事」,執著理,不曉得事修,事修就是放下,日常生活從早到晚學放下。工作呢?工作的時候認真工作,工作之後放下,不要把那些工作放在心上。要把什麼放在心上?要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我事情做錯了,有阿彌陀佛,決定不會錯。打妄想會把事情做錯,心裡有阿彌陀佛,不會做錯事情,遇到事情,自然智慧開了。不是學來的,這種智慧是自己本有的。「貧士」,貧窮的人,獲得富貴人家的券,是財物的憑證,好像現在講的支票,拿到富貴人的支票,這個支票不能兌現,兌不了現的。我遇到過,有個人拿到是英國的債券,一百多年前的,雖然期限,它是沒有限制期限的,英國政府肯給你嗎?不可能的事情,數目字是很大,決定拿不到。「不知數他人寶,於己何涉」,這是數別人之寶,於自己不相干,財寶是別人的,不是自己的。蓮池大師用這個來做比喻,執理遺事。

  下面大師說,「所謂雖知即佛即心」,這個我們知道,心佛是一不是二。「判然心不是佛者」,可是事實上怎麼樣?事實上我們的心是妄心,跟佛差距得太遠。「是故約理則無可念」,從理上講,生佛是一,無可念之佛。從事上講,「則無可念中,吾固念之」,我還要堅固的執著這句佛號。「以念即無念」,有念跟無念是一不是二,我念,我並不執著念,沒有這個執著,養成一個習慣,念念都是阿彌陀佛,每一句佛號都是求生淨土。我為什麼念這個佛號?沒有別的,求生淨土。為什麼?阿彌陀佛跟我們定的是這個約,四十八願說的,十方世界只要有念佛的人,臨命終時他一定來接引,往生其國。他有這個願,我有這個心,我這個心跟他的願相應。所以念即無念,無念即念,「理事雙修」,理我明白了,事我不放棄,有理有事,「即本智而求佛智。夫然後謂之大智也」。相信有極樂世界,相信有阿彌陀佛,相信念佛能往生極樂世界,大智,這是本智,這是世界上第一等智慧的人。為什麼?他這一生成佛,那還得了!這還不是普通人,他不是成菩薩,不是成阿羅漢,不是生天,那都是小事,他成佛去了。不是一等智慧,不是一等的福報,他做不到。

  一等智慧、一等福報的人,不多。所以我們把這個法介紹給別人,不要期望每個人都能學,每個人都能往生,不可能,福德智慧不足,他還等來世、後世。這一生能夠接受的,是他過去生中的智慧福報現前,他能接受。甚至於我們親眼見到的,臨命終之前三天,我在美國見到的,在美國的華府,就是美國的首都,華府佛教會,周廣大先生。他一生沒有宗教信仰,臨走的時候癌症,醫生宣布他,他沒有辦法再活下去。家人這個時候到處求神問卜,看看能不能發生奇蹟,讓他好轉,找到我們佛教會。我們佛教會派了四個同學去看看,他們看了之後,覺得他確實不可能再康復,於是就勸他念佛,勸他求生極樂世界,告訴他極樂世界的好處。當時他就接受了,聽得很歡喜,告訴他家裡的人,別求什麼仙丹、仙方,別求了,大家統統念佛幫助他求往生。這個念頭一轉,他癌症很痛苦,居然他就沒有痛苦,對這個念佛求生淨土,他產生信心。我們學會裡面有十幾個同修輪流幫他助念,三天三夜,往生的瑞相很好,火化的時候還有舍利。真的,三天往生。《彌陀經》上說的話不是假話,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到若七日,這是我們親眼看見的。這個人能往生,臨終前三天才遇到佛法,他能相信,他能發願,這個能相信、能發願是過去生中所修積的善根福德,這個時候起到作用。如果不是過去生中善根福德,怎麼會可能?這不可能的事情。他的往生給我們帶來信心,我們知道這個法門是真的,不是假的,這是給我們作證轉,做證明。這是「即本智而求佛智」,我們念佛人幹的是這個。「然後謂之大智」,往生到淨土就是大智,佛的智慧。

  「又《疏》云:然著事而念能相繼,不虛入品之功」。這就是你對於淨土的理不懂,像周廣大才三天,沒有辦法把道理講清楚、講明白,沒有辦法,完全是事,告訴他極樂世界怎麼好、怎麼好,不要留戀這個世間,往生到極樂世界,他聽了就相信,這就是他的善根福德。三天三夜念佛相繼不斷,他真的往生了,蓮池大師這兩句話,他給我們做證明了。如果「執理而心實未明,反受落空之禍」。這是指什麼?學教的,學禪的,執著理,但是沒有明心見性,這一生當中他不會有成就,依然是搞六道輪迴。這就錯了,犯這種錯誤的人,不知道有多少。「《鈔》曰」,《鈔》是《疏》的註解,也是蓮池大師自己作的,「假使騁馳狂慧,耽著頑虛。於自本心曾未開悟,而輕談淨土,蔑視往生,為害非細」。這裡頭有幾個專有名詞,「頑虛」,參考資料第二十三,「頑虛還空」,有這一條。「頑者,無知也。頑虛者,謂無形相,頑然無有知覺。」《佛學大辭典》解釋,「太虛空:術語,浩浩宇宙之虛空也,畢竟無為無物,故云頑空,偏空,太虛空。以譬小乘之涅槃,而別於大乘涅槃之妙空第一義空。」這是對於真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曉得名相,並不知道事實,把這些甚深的義理解錯了,以為自己明白,其實沒有,差距很遠。小乘人的涅槃,阿羅漢所證得的,在大乘人心目當中它是頑虛,他以為這個境界是涅槃,不生不滅,其實他錯了。

  在世間,我們六道裡頭,許許多多的修行人迷於頑空,四禪天、四空天,把四禪天當作涅槃,把四空天當作涅槃,很多,這個錯了。生到非想非非想處天,那個定功之深,時間之長,佛說八萬大劫。一個大劫是這個世界成住壞空一次,一個大劫。八萬大劫,這個世界成住壞空八萬次,他的定功能支持這麼久。但是到時候定會失掉,八萬大劫到,他定功會失掉。失掉之後,他才知道錯了。失掉之後到哪裡?又到三惡道去了,下來了。涅槃是不生不滅,我證得涅槃,為什麼還有生滅?這個時候毀謗大法,說佛菩薩、說聖人說涅槃騙了他。這個念頭一生,他造的業,毀謗聖賢,毀謗聖教,墮無間地獄,這個麻煩可真大。在非想非非想處天八萬大劫,墮無間地獄大概也是八萬大劫,你說這個人多可憐。

  所以學佛,老師非常重要,不是真正善知識,他路子給你走錯,你麻煩就大了。今天到哪裡去找善知識?找不到善知識,我們怎麼辦?我們真正想成就,想脫離這個輪迴苦海。我在台中學教,五年之後,李老師給我介紹一個老師。他說我只能教你五年,往後,給我介紹個老師,誰?印光大師。他已經往生了,他的《文鈔》在,老師送了四冊《印光大師文鈔》,正續兩編。現在有《全集》,那個時候沒有,只有這四本。教給我,天天讀它,天天跟他學習,就是印光大師的私淑弟子。我今天也把這個介紹給大家,真找不到良師益友,你就讀《文鈔》,決定不錯。這個是現代的善知識,雖然往生了,去我們不遠。我們讀《文鈔》,最好先從《菁華錄》下手。我學的時候還沒有《菁華錄》,現在《全集》裡頭有《菁華錄》,把印祖的教誨分類,重新編組,精要提出來。這部東西分量就不多,最好是能夠背誦,天天讀,背誦它,對你決定有好處,你在大乘在淨宗,根紮得深,不會墮在頑虛空,不會墮在這裡。

  下面舉《菩提心論》上一段話,「《菩提心論》曰:當觀二乘人」,聲聞、緣覺,「雖破人執,猶有法執。但淨意識,不知其他」。二乘人人我執破了,見思煩惱斷了,我們經題上「清淨平等覺」,清淨心他得到了,平等沒得到,覺也沒得到。覺是大徹大悟,他沒有得到,他只能在意識控制住,不知其他。「久久成果位,以灰身滅智趣其涅槃,如太虛空湛然常寂。」大乘教裡頭佛告訴我們,阿羅漢證得偏真涅槃,兩萬劫才能回頭,迴小向大。他在那裡迷,要迷兩萬劫這麼長的時間。辟支佛呢?辟支佛比他聰明,迷在這個涅槃境界裡一萬劫,就能夠迴小向大。他要在那個裡頭耽誤這麼長的時間,這是我們要知道的。

  「曾未開悟,而輕談淨土,蔑視往生,為害非細」。不但害自己,如果影響別人,那個麻煩就大了。自己不明瞭,情有可原,你還要用這個去勸別人,這個罪過就重。那怎麼辦?黃念祖老居士的《集註》,能幫助你解決問題。這個註解太好了!也正因為如此,我們選中這部註解深入,一遍一遍不斷的去學習,目的是增長我們信心,鞏固我們的願心,決定求生淨土。常常聽我講經的同學知道,這個註解,我這次第三遍講,一遍比一遍殊勝,一遍比一遍透徹,一遍比一遍清楚,證明古人所說的「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千萬不要以為,我看一遍、二遍,我看過了,沒用處。我在初學佛的時候對於經教,遍數至少是三十遍才放下。沒有三十遍,你的印象不深,你得不到這個經論上的受用,理明白,不透徹,甚至於還有誤解,要三十遍。中國古人定的是一千遍,現在有人一部書看三十遍的人很少,真正得利益,要相信古人的話。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