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受三皈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六百九十二頁第一行:

  「智慧明了,達神通之本,而變化神通,自在無礙。故曰:但得本,莫愁末。根本智者,本也。種種神通,皆聖末邊事。」此地我們看到根本智,前面講方便智,就是後得智,方便智是用,根本智是體。我們參考資料裡頭有這一段,在第一頁最後的一段。「根本智,又作如理智,無分別智、正智、真智」,有這麼多的名詞。說根本智是對後得智來說的。「正冥符於真理,而無能緣所緣之差別,一念之真智也」。這是真實的智慧,自性本具,所以它是根本。什麼時候出現?完全要靠定功,文字上學不來的。從文字上得到的智慧,在佛門稱之為解悟,不是證悟,證悟才是根本智,解悟還是屬於後得智。實際講還不能講後得智,我們一般講的知識,應該是這一類的,不能算是真智慧。

  像惠能大師,他在五祖方丈室裡面聽五祖講經,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大悟了,這個悟是根本智。我們要問,他的禪定是在哪裡修的?他在黃梅住了八個月,五祖分配他的工作是在碓房舂米破柴。那時候五祖黃梅道場很大,天下聞名,參學的人多,我們一般概略估計至少有三千人,三千人每天吃飯是大事情,所以舂米、破柴就不是幾個人,等於說是一個小組,總有幾十個人在那裡工作,才能維持那麼多的人吃飯,能大師是其中之一。八個月裡面沒有進過禪堂,也沒有進過講堂。道場裡頭有講堂講經說法,有禪堂提供你禪修。如果不是禪宗的,是教下的道場也有禪堂,也有念佛堂。禪堂跟念佛堂是行門,講堂是解門,你願意聽經上講堂,願意修行用功,換句話說,統統是修定,禪是修定,念佛堂也是修定。念佛堂希望能得到念佛三昧,得到三昧之後很可能開悟,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開慧就是開悟。能大師的修行,我們知道就是在舂米、破柴,在日常生活,舂米破柴是他的工作,在生活當中修,工作當中修,待人接物當中修。修什麼?修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我們相信他已經有了,他現在修是最高級的這一層,不起心、不動念,真練成功了,得力了。他的修行當時只有他自己知道、五祖知道,別的可以說沒有一個人知道。他真正在修大定,稱性的大定。聽經,五祖給他講經說法,那是緣,他不起心不動念,這是因,五祖給他這個緣讓他豁然大悟。

  大悟說了五句話,這五句話就是他的報告,明心見性,性是什麼樣子?他說五句二十個字。「何期自性,本自清淨」,自性就是自己的真心,自己的真心是清淨的,從來沒有被染污。我們今天講的染污,染污的是妄心,不是真心,妄心是阿賴耶,就是第八識、第七識、第六識,這個會被染污。阿賴耶被染污就是落謝種子,無論善業、惡業在阿賴耶裡頭都變成種子,這是阿賴耶的染污。第七識的染污就非常明顯,它四大煩惱構成的,末那識,第一個是我見,第二個是我愛,第三個是我慢,第四個是我痴。愛就是貪,貪煩惱的根;慢是傲慢,瞋恚的根;愚痴,愚痴的根是懷疑。所以貪瞋痴這三大煩惱與生俱來,阿賴耶起來它就有,與生俱來的。所以它執著,執著愛他才有貪,執著傲慢所以他才有瞋,對什麼東西執著、懷疑,他就有愚痴。怎麼來的、什麼性質,我們把它搞清楚。

  修行,真正修行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如何把貪瞋痴降溫。我喜歡的東西沒有貪愛,這就是功夫。能捨得,有人要,有人要就供養他,沒有貪心,就是沒有佔有的心、沒有控制的心,這種念頭沒有,沒有支配的,這三種念頭都沒有。這一般人都有,對不喜歡的排斥,對喜歡的就希望得到,這都是煩惱。真正修行人生活當中對這個淡薄,到最後完全沒有了。執著沒有了,執著是見思煩惱,真正斷掉沒有了,證阿羅漢果;分別沒有了,證菩薩果位;不起心、不動念就成佛了,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

  所以能大師在生活當中修行、工作當中修行,跟大眾相處這當中修行,沒有人知道。他成熟了,五祖找他,要傳法給他,傳衣缽。成熟是什麼?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斷了,這就成熟。所以五祖,他不提前,他也不延後,就在這時候宣布傳衣缽,他老了要退休,辦自己的事,不再領眾,祖師的衣缽要傳下去。傳給誰?傳給明心見性的人,代代相傳。所以向大家宣布,讓大家作一首偈給他看看是不是開悟了,如果開悟衣缽就傳給他,他就是第六代祖。

  在當時的狀況,每個人都認定繼承五祖衣缽的人肯定是神秀。神秀跟五祖很多年,也確實不錯,黃梅每天參訪的人有多少,五祖實在忙不過來,不是很重要的訪客應該是全部由神秀來接見,由神秀來開導,神秀開導不了的才來找老和尚。大家心裡都有數,決定是神秀。所以每個人就不作偈子,這樣逼著神秀非作不可。神秀自己也清楚,宣布三天,沒有人送偈子來,都是為了他。他不得已,自己作偈子,作了不滿意再改,也搞了一、二天,自己不能確定。最後沒有法子,也不寫名字,把它貼到牆上,「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把這個偈子貼在牆上。到第二天有人向五祖報告,有人貼了偈子。五祖來一看,不錯,很讚歎,很難得,告訴寺廟大眾,照這個偈子去修一定有好處,神秀才說出來是他作的。

  大家都念,都念這首偈子,五祖也讚歎,這一首偈就傳到碓房裡去。惠能大師聽到,一聽到,惠能大師就說沒開悟。可是他自己很謙虛,找一個同參道友,請他給他帶路,他也想到偈子這個地方去拜拜,結結法緣求一點智慧,別人就把他帶去了。由此可知,惠能是個老實人,黃梅八個月,只有工作地點,除這個之外,寺廟裡頭的路都不熟,叫他到哪裡他都不知道。到貼偈子這個地方去拜的時候,拜完了,他告訴旁邊的人,他說我也有一首偈子。大家就覺得很奇怪,因為平常沒有人瞧得起他,南方人,認為那是沒有文化的地方,很驚訝,你怎麼有偈子?他說你不能小看人,下下人有時候有上上智,上上人也有沒智慧的時候。寫吧,有人代他寫,他把這首偈子改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大家一看,非常驚訝,這個傳誦,立刻五祖就知道了,趕緊跑過來把這首偈子擦掉,告訴大家沒開悟,這個事就平息了。

  接著五祖就巡寮,巡寮就是什麼?整個道場每個地方都去看一遍,巡寮。巡寮應該是一個月還是半個月一次,巡寮到處看看。實際上是看惠能的,要看惠能太明顯,目標太明顯,會引起別人注意,巡寮就沒有人注意。每個地方都看,看到碓房,看到惠能在舂米,腰上綁個大石頭在舂米,就問他,米熟了沒有,米舂熟了沒有?這是禪機,別人聽不出來。能大師說早就熟了,還欠一道手續,沒有篩,「猶欠篩在」。這個話裡頭都有話,他問惠能熟了沒有,功夫熟了沒有,惠能的回答意思,功夫早就熟了,沒有人給我做證明,求證明,你看這麼簡單的話。五祖就拿著枴杖在碓上敲了三下,走了,惠能知道,三更召見他。三更大家都睡覺了,他準時到方丈室,一推門是開的,裡頭沒有閂,一推就開了。

  五祖看到他來很歡喜,叫他坐下,用袈裟把窗戶圍起來,怕外面人看見,給他講《金剛經》大意,我們估計應該是一個多小時,不會超過兩個小時,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開悟了,把他自己開悟的就是見性,性是什麼樣子,描繪出來。他說「何期自性」,沒有想到自性,何期是沒有想到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自性是清淨的,不生不滅,「本自具足」,自性什麼都不欠缺。本自具足他沒有說清楚,《華嚴經》上佛說得清楚,「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就是本自具足的註解,一切眾生自性裡頭有如來的智慧、有如來的德能、有如來的相好,把一切萬法歸納這三大類。第四句說「何期自性,本無動搖」,這就是自性本定,真心是不動不搖的。妄心是動,我們的念頭是妄心,妄心前念滅後念生,這是妄心。妄心是相似相續,因為它念念都有變化,念念不一樣。末後一句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一句是說自性起用就是無量無邊的法界,遍法界虛空界是自性變出來的。見性的人對於自性所變的萬法沒有一樣不清楚,沒有一樣不透徹,這是什麼?是自性本具的智慧。他要給你說明,那叫後得智。後得智不需要學的,看見就知道,聽到就知道,六根一接觸,統統知道。

  說完這個五句,五祖說行了,不用再說了,衣缽就給他,叫他趕快走路。什麼原因?嫉妒障礙。五祖自己知道,五祖也降服不了那些人,那些人不聽,那些人會找五祖麻煩,你老人家糊塗了,怎麼可以把衣缽傳給他?他是個什麼人?沒人瞧得起,修行人那麼多你都不傳,你怎麼傳給他?所以避免麻煩,把他打發走了,送他上船,早就船預備好了,叫他趕快走。自己天亮了不起來,床上睡大覺,睡了三天,三天走得遠了,才打開房門跟大家說,衣缽已經走了。這大家曉得,曉得他走了三天,不知道他到哪裡去了,所以整個廟裡的人統統去追,四面八方都去找。真的被惠明找到了,就他一個發現,找到。惠明沒有出家之前是將軍,古時候將軍都是有力氣的,都是有武功的。他們來是奪衣缽的,所以六祖看到這個情形,趕緊把衣缽放在路旁邊,放在石頭上,你拿去好了,他人藏起來。這一位將軍看到衣缽在很歡喜,手去提提不動,怎麼提也提不動,他馬上就覺悟,衣缽並不很重,四品將軍怎麼會提不動?有護法神守住,不是你的。所以他很聰明,馬上就改變,請能大師趕快出來,我是為求法來的,不是為衣缽來的。惠能出來了,出來坐在石頭上,他跪在地下,向惠能大師請法。能大師教他,他說你萬緣放下,什麼念頭都不要想,我問你,不思善、不思惡,正在這時候,如何是明上座本來面目?他在這句話裡頭就開悟了,開悟之後就拜他為老師,他說他在黃梅那麼多年,那個時間都是空過了,什麼都沒學到,能大師這句話把他點醒。所以惠能大師一生度了四十三個人開悟,他是第一個。開悟之後他就回去,原路上告訴大家這條路上沒有,讓他平安度過去。

  以後一等,等了十五年,大概這樁事情沒有人再提起,能大師出現了。他躲在獵人隊裡頭,給獵人當伙夫,伺候獵人,祖師,菩薩,在獵人隊裡頭避難,吃肉邊菜,沒人知道。所以嫉妒障礙多可怕,中國古人諺語所謂同行相忌,沒別的原因,能大師要忍辱十五年。在光孝寺遇到印宗,這廣州,印宗認識。印宗發現之後給他剃度,剃度完了之後拜他做老師,水漲船高,六祖能大師的身分一下就提起來,大家對他相信了,因為人相信印宗法師,印宗法師都拜他做老師,那還有什麼話說?這是能大師的一段事情。

  所以能大師當時開悟是根本智,正是此地所說的「冥符於真理」,這個真理是自性,它跟自性相應。「而無能緣所緣之差別」,沒有開悟的時候有能緣、所緣,開悟之後能所不二,能所二邊都不執著,這是真實智慧。我們今天都有能所。「一念之真智」,一念這個概念我們很模糊,什麼叫一念?我們的一念叫妄想,他的一念叫真智,我們一念有個念頭,他的一念沒有念頭,所以叫「般若無知,無所不知」,他的一念是真心、真性、真智,這一念裡什麼都沒有。

  我們對於這個一念完全不能理解,讀了彌勒菩薩跟世尊的對話,我們才曉得什麼叫一念。彌勒菩薩對話,這釋迦牟尼佛跟菩薩對話,是在《佛藏經》裡頭,不是《大藏經》,是一部小部頭經,分量不大,叫《佛藏經》。釋迦牟尼佛問彌勒菩薩,原文是這樣的,「心有所念,幾念幾相識耶」,這是經文。要用白話來說,釋迦牟尼佛問彌勒菩薩,一般人心裡頭動一個念頭、起一個念頭,這個念頭有幾多念頭?換句話說,細念,我們動個念頭很粗,這一個粗念頭裡頭有多少個細念,有多少個相,幾相,相是物質現象,後頭還有識,幾識,幾相識耶。識是什麼?識是心理現象,相是物質現象。你看佛在這一句話裡問三個問題,念頭、相、識,相是物質現象,識是心理現象,就是受想行識,用佛經的話就是五蘊,相就是色蘊。這個問話現代科學家能聽得懂,科學家知道物質現象是從念頭來的,沒有念頭就沒有物質現象,物質現象裡面有受想行識,受想行識就是識。

  佛問這麼一句話,彌勒菩薩回答,這個問答是說給我們聽的,是幫助我們覺悟的。彌勒菩薩回答說,「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這念頭,多少個念頭?三十二億百千念,單位是百千,一百個千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三百二十兆,一彈指有三百二十兆個念頭。「念念成形」,形就是相,形相,就答覆相,每一個念頭裡頭都有物質現象,每一個相裡面都有識,識就是什麼?受想行識,總的合起來說就是五蘊,是一念生的,五蘊在一念。這個一念,真的一念的時候,沒有相、也沒有識,這叫真念。如果這裡頭還有念、還有相、還有識,這是妄念,真念裡頭沒有這個東西,一念覺,這就成佛了。一念覺這是真智,一念裡面有五陰,這就是凡夫,這不是佛菩薩。

  現在科學家了解,物質從哪裡來的?念頭來的,這搞清楚了。但是任何物質裡頭,再小再小的物質,它都具足受想行識,這也被科學家發現了。美國的修.藍博士,我們上面那個攝影棚裡有他的照片,他到這個地方來訪問,告訴我們大家,桌子它會聽、它會看,它懂得我們的意思,我們起心動念它知道,牆壁它也知道,天花板也知道,地板也知道,沒有一樣東西不知道,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我們起心動念要想沒有人知道不可能,只有對這些凡夫,迷惑顛倒的,他不知道,植物、礦物都知道,你能瞞得了誰!因果。

  這個事情被現在科學家證實了,量子力學家,知道物質是假的,物質不是真的,受想行識也不是真的,五蘊皆空。「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就是他用他的智慧觀照,五蘊不可得,「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迷於五蘊就有一切苦,覺悟、明白了,一切苦就沒有了,離苦得樂。所以佛就能夠幫助人離究竟苦,得究竟樂,究竟樂是大般涅槃。像惠能這樣的人,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得究竟樂,他的心是清淨平等覺。眾生的心是染污,染污不清淨;是分別,不平等;是迷惑不覺,六道凡夫是在這個狀況之下。諸佛菩薩、聲聞、緣覺他們是清淨平等覺,要嚴格的來說,心地清淨就是阿羅漢、辟支佛,心都在平等是菩薩,覺是佛,覺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

  所以經題上這三個字就是聲聞、菩薩、佛陀他們的因,果報,我們經題上面說的,大乘,大乘是智慧,自性本有的,無量壽是德,莊嚴是美好、相好,就是世尊所說的智慧德相。《華嚴經》上講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我們經題的上半句。如來智慧德相是怎樣證得?就是要用清淨平等覺的真心。換句話說,佛法是玩真的,不玩假的,假的是六道輪迴、是十法界。六道輪迴裡面有苦,有善惡、有苦樂,四聖法界裡頭沒有苦,十法界往上去,聲聞、緣覺、菩薩、佛,他們有樂沒有苦,為什麼?他們不造惡業,他們修得很好。所以四聖是釋迦牟尼佛的淨土,六道是釋迦牟尼佛的穢土。怎麼來的?是我們自己自性變現出來的,不是從外來的,從外來的那個麻煩就大了,完全是自己變現自己受用,那問題就好解決了。只要我們明白了,把念頭轉過來,我不分別、不執著了。只要不執著,就證阿羅漢果;不但不執著,分別都沒有,那就是菩薩;到最究竟的,不但沒有分別執著,起心動念都沒有,那恭喜你,你成佛了,你明心見性了。所以這個經題上修因證果都在。

  這部經是講什麼?講一生成佛,當生成就。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哪部經最重要?就這一部。怎麼知道?這部經是多次宣講,其他的經佛只講一遍,沒有重複講第二遍,唯獨這部經講了很多遍。古來祖師大德,從不同的翻譯本,肯定至少佛講了三次,這就是很特殊。為什麼?因為這個法門能度一切眾生當生成佛,其他的八萬四千法門都不是一生能得度的,你要生生世世接著學,只有這個,一生成就。這部經在中國,從漢朝到宋朝,八百年,這個八百年間一共有十二次翻譯,翻譯最多的就這部經。但是這些譯本已經有七部失傳,《大藏經》目錄上有,經找不到。如果這七種翻譯本還在,可能還有重要不相同的地方。那就說明佛不止講三次,講了很多次,這個意思我們要能體會。

  世尊跟祖師大德們都說到,世尊末法一萬年,已經過了一千年,往後還有九千年,唯有這部經,當生成就。其他一切經典,幫你種善根,幫你不墮三惡道,來生還得人天福報,行,這個沒問題,不能脫離六道輪迴。要想一生當中脫離六道輪迴,圓滿證得佛果,只有這一門,沒有第二門。這一門最重要的,真正相信沒有懷疑,真正發願求生淨土。為什麼我們對這個經細講?讓大家生起嚮往的心,這麼好的地方能不去嗎?真正想去,對於這個世界一切要放下,外面財色名利要放得乾乾淨淨,裡面貪瞋痴慢也要放得乾乾淨淨,一心只嚮往極樂世界,一心只有一個願望,到極樂世界去跟阿彌陀佛學習,除這個之外什麼念頭都沒有,這是一念。確實我們對這個一念非常模糊,我們年輕的時候聽這些法師大德講經,沒講清楚,我們從科學報告裡面才領悟到。世尊跟彌勒菩薩對話,很少人看到這個書,像這些小本分量不多的,大家沒有留意到。這段話很重要,沒有科學證明,我們聽了這段話還是有懷疑。

  把它的一彈指換成秒,現在我們科學用的時間單位是秒,一秒鐘能彈多少次?年輕,身體好,體力強,我相信至少可以彈五次,三百二十兆再乘五,就是一秒鐘的一千六百兆分之一。一秒鐘有多少個念頭?有一千六百兆個一念,一秒鐘,我們如何能捕捉到?在哪裡?就在我們面前,我們根本不能夠覺察,完全不知道。這個事情發生就在現前,就在當下,沒有過去、沒有未來,時間、空間是假的,不是真的,迷的人才有時間、有空間,覺悟的人沒有時間、沒有空間,統統就在當下。所有的現象,現在我們比較清楚一點概念,完全是相似相續相,因為每一個念頭都不一樣。近的地方看不出來,如果把面擴大,擴大到整個地球,我們就知道了,每一個念地球上變化不一樣,再擴大到遍法界虛空界更不一樣,那差別太大了。一個念就是一個世界出現,世界是假的,不是真的,是影像,「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都是佛說的。永恆不變的就是真智、就是正念,這一念裡頭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一念就是真智,這一念是正念,這一念是真心。佛菩薩就是這一念,永遠守住這一念,守住這一念就是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真管用!這一念就叫大般涅槃,這一念在淨土叫常寂光。

  這個地方文接下去說,「此智為生一切法樂,出一切功德大悲之根本,故曰根本智」。這個智慧生一切法樂,就是對於迷惑自性的眾生,這個智慧能幫助他,幫助他覺悟。由此可以說,起心動念迷了、病了,不正常;分別執著,這病嚴重,不是小病,大病。用什麼救他?用智慧救他,佛用真智為他講經說法,他聽明白,他覺悟了,他放下了,放下就是。為什麼他還沒放下?沒搞清楚。怎麼辦?繼續聽,病沒好藥不要斷,你繼續吃下去,等到病完全好了,藥就不要了,就這麼個道理。所以釋迦佛四十九年天天講經說法,在法布施,幫助我們破迷開悟,迷破了苦就離開了,真正覺悟樂就得到了。所以迷悟是因,苦樂是果。沒有真智慧不能解決問題,知識不能解決這個問題,智慧能解決這個問題。

  中國人自古以來求智慧不求知識,為什麼?人有智慧,知識很容易,不必用多長時間去學習,一聽就會,後得智。後得智比知識高明多了,知識解決問題有侷限性,而且有後遺症,佛的後得智沒有,決定沒有後遺症,沒有侷限性,所以佛教我們求智慧。用什麼方法?戒定慧三學。戒是律藏,規矩,不依規矩不成方圓;禪是經藏,講三昧,講定;慧是論藏,這是一般人很喜歡學習的,特別是知識分子,因為這裡頭有答問、有辯論。可是論一定在後,論不能在前面,沒有得定要學經,最好別學論。論是後得智的起作用,沒有根本智你會把它變成知識,把它變成學術,今天所說的哲學、科學,把它變成這個東西,但是它不是佛法。所謂佛法就是能真正幫助你離苦得樂的方法。哲學家本身不能離苦得樂,科學家亦如是,跟佛法完全不一樣,要搞清楚、要搞明白。

  根本智能生智慧,根本智能生大慈大悲。大慈大悲就是愛心,真正的愛心,這個愛心是從真心裡面流露出來的。世間人沒有,世間人用的是妄心,他的愛心是從妄心裡頭出來的,妄心出來的不純。譬如說他愛自己,他愛他的家人,他不愛別人,這就不一樣。諸佛菩薩他的愛心,他是真正的愛,愛一切眾生,愛遍法界虛空界,清淨的愛心,平等的愛心,叫大慈大悲,不相同。所以佛家講慈悲四種,第一種「愛緣慈」,世間人的。第二種「眾生緣慈」,世間聖人,像中國孔子、孟子、堯、舜、禹、湯,他們有愛心,他們能做到「凡是人,皆須愛」,跟我是同一類的,都是人,這叫眾生緣慈悲,世間聖賢。再向上提升菩薩的慈悲,世間人沒有,菩薩是「法緣慈悲」。什麼是法緣?他了解宇宙之間一切萬法是自性變現的,跟自己是同體,他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愛一切眾生,這叫法緣慈悲。最後是如來果地上,「無緣慈悲」,菩薩還有緣,就是有條件,我憑什麼愛你,講這個,佛沒有,佛這個條件沒有了,真正到究竟圓滿,佛的愛沒有條件。愛有四等,不相同。所以這個慈悲,無緣大慈跟法緣慈悲都從根本智生的。

  下面,《唯識論》第十卷,「根本無分別智」,根本智就是無分別智,無分別智就是根本智,「親證二空所顯真理,無境相故,能斷隨眠」,隨眠是煩惱,能斷煩惱。你看,分別沒有了,起心動念沒有了。起心動念是不是分別?起心動念會產生分別,產生分別他能不分別,這是菩薩。如來果地上不起心、不動念,所以分別執著根本都不存在,斷盡了,這是佛境界。

  《三藏法數》第五卷裡面說,「根本智亦名無分別智,謂此智不依於心」,這個心是妄心,就是阿賴耶,這個智不是從阿賴耶裡頭流出來的,是從自性。「不緣外境」,內,它不從六識出來,它離了六識,外面,離了六塵境界,內外統統捨掉了,所以它是真智慧,也是交光大師在《楞嚴經》上所說的,六根的根性。諸佛如來、法身菩薩他們用,他們用見性見外面色性,用聞性聞外面的聲性,所以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凡夫用的是阿賴耶,八識五十一心所,凡夫用這個,用它見色聞聲,用它接觸外面境界,外面境界色聲香味觸法,起分別執著的作用,有分別、有執著。大乘佛菩薩不如是,小乘、權教都沒有離開阿賴耶,唯有大乘,大乘跟小乘差別就在此地,大乘用真心,阿賴耶是妄心,小乘用妄心。妄心用得正確,就是不邪不偏,阿賴耶不邪不偏,這就是聲聞、緣覺,別教三賢菩薩,別教的十住、十行、十迴向。別教要登到初地,初地以上用真心,三賢還是用八識五十一心所。

  「了一切境,皆即真如」,用真心看所有境界,都是自性變現的。真如在哪裡?真如在一切法裡頭,一切法變成真如了,一切法的本體是真如,他從相上見到性。經上常有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把黃金比喻作真如,把能生萬法比喻作我們眼前一切境界,眼前一切境界是自性變的。自性在哪裡?自性就在變現的相分上,所有的現象全是自性,相有分別,性沒有分別。你能從相上見到性,你再不會分別,再不會執著,而且所有的境界相都變成一如,平等,佛跟眾生平等,天堂跟地獄平等,真平等,不是假的。迷的人在裡頭有苦有樂,悟的人在裡面沒有苦樂。為什麼沒有苦樂?沒放在心上,他的心是真心,真心是清淨的、是平等的、是覺悟的,對一切相了解、透徹,那叫方便智,叫後得智,沒有一樣不知道,知道相就是性,性就是相,性相不二,性相一如,所以他沒有苦。「了一切境,皆即真如,境智無異」,是一不是二。「如人閉目外無分別」,我們把眼睛閉下來,對於一切色就不會分別了。睜開眼睛看到你會起分別,閉著眼睛不分別。不分別是真的,分別是假的。「由此無分別智能生種種分別」,無分別智叫了別,從了別能生種種分別,分別替你辦事,替你教學,了別不能辦事,只有自己清楚別人不懂,一定要分析他就會懂得、會明白,這叫根本智。

  經文在此地勸導我們,「但得本,莫愁末」,重要的是要本。本是什麼?戒定慧,這三個是本。神通變化,自在無礙,那是末。你修戒定慧修成了,神通變化、自在無礙自然就得到。我們從修學過程當中,這經上敘說的,這是真的,不是騙人的,小乘須陀洹,這是修行功夫最淺的,佛教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大乘十信位的初信位,斷煩惱的這個境界跟小乘初果是平等的,都是斷見惑,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斷盡了。通常佛菩薩教學,把這八十八品見惑分為五大類,為了教學方便起見。這五大類,第一個身見,身是煩惱的根源,身見不破決定不能證果,小乘須陀洹你得不到,大乘初信位的菩薩得不到。怎麼破身見?不執著這個身是我,身見就破了。這身真的是我嗎?不是的。那身是什麼?身是我所有的,不是我。你一定要記住,我不生不滅,身有生滅,有生滅怎麼是我?如果身是我,身死了那我就死了,六道輪迴誰去投胎?往生到極樂世界什麼人去?這要搞清楚。認為人死了一切都沒有了,這叫斷見,這邪見裡頭非常重要的,斷見,不是真的,全搞錯了。要把身體看作衣服一樣,這是我所有的,衣服要不要愛惜?當然愛惜它,髒了你會把它洗乾淨。所以對這個身體要好好的照顧,知道它不是我,是我現在需要用它,沒有它我辦不了事,我是主,它是我的僕人,它替我辦事,這就對了。如果把它伺候得太周到,無微不至,就變成喧賓奪主。那什麼?為它造業。舌頭要吃肉,我可以不必聽它的,我們選擇素食,根本不吃肉,它也無可奈何。要叫六根聽我,我不能隨順它,它有貪瞋痴慢,我怎麼可以隨順它!

  所以我們要學佛,佛教給我們五戒十善,最低限度,我們要把三皈、五戒、十善,在家同學,八關齋戒,如果修得更好一點的,沙彌律儀,沙彌律儀在家可以學,那就比一般在家的要高了。有這個基礎再受在家菩薩戒。你能夠有持戒的心,有學佛的心,這個心是智慧,這個心不是煩惱,這個心是出離六道輪迴的心。隨順貪瞋痴慢,隨順身體的需求,過分的,這都是隨順煩惱、隨順習氣、隨順輪迴,錯了,這事不能幹。所以要知道這是智,智它不緣外境,了一切境統是真如,境智無異。這是講到由無分別智能生世間種種分別,這是知識,知識一點都不難,智慧難,智慧能生知識,知識不生智慧。

  我們再看下面,「所受用」,分兩科,第一「總顯」,第二「別顯」。總顯,總說。

  【受用種種。一切豐足。】

  這是經文。『受用』,日常生活當中所享受的,不但足,『豐足』。「豐足」意思,稱心如意,想什麼他真的能得到什麼,這叫豐足。下面分別說,別顯裡面有四段,第一個「隨意自在」。哪些東西隨意自在?

  【宮殿。】

  居住的環境,隨心如意。第二個:

  【服飾。】

  你所要穿的。第三:

  【香花。】

  這都是你受用的。香,不但有色而且有香。

  【幡蓋。莊嚴之具。】

  居住環境的陳設,幢幡寶蓋都是室內、室外的裝飾。

  【隨意所須。悉皆如念。】

  重要是末後這兩句話。你在極樂世界想什麼有什麼,完全是心想事成,而且都能如你的願,如你的心意,念什麼它就成就什麼。下面從飲食、衣服、住所三方面,說明其受用具足。底下這一段說「食自在」。

  【若欲食時。七寶缽器。】

  佛當年講經在印度,聽眾有出家的、有在家的,像我們現在辦個論壇、辦個講座,常隨佛的學生當然參加,還有臨時來的,臨時來的可能比常隨的人數還要多,來參加這個活動,聽佛教誨。凡是參加佛的這個僧團生活都相同,也就是要出去托缽,這個團體每天都出去托缽的。你要到這個團體來住一個星期、住一個月,我相信這些短期來求學的人很多,尤其中年以上的,家庭環境好的,退休沒有工作的都喜歡親近佛陀,優婆塞、優婆夷,這經上省略掉了,每一次法會都有這些人,天人大眾來參與法會。吃飯的時候用的餐具,佛法裡簡單都是缽,這一缽飯跟菜都在裡面,這個缽器。印度人用手抓飯,所以他不要筷子,他沒有餐具,西方人用刀叉,他也沒有,東方人用筷子,他也沒有,他用手摶。我們在斯里蘭卡去看,現在一般吃飯還是用手摶。我們這些外地人,來客人的時候,他招待得很周到,他給你擺上餐桌,他有供養餐具,他們的人民,他們自己不是招待我們,他們還是抓飯,抓成習慣了。

  【自然在前。】

  換句話說,我們想用黃金的餐具,擺在這裡鍋碗瓢碟全是黃金的,我們喜歡白銀的,它就是白銀的。用完之後不要了,自然就沒有了,不需要去收拾,不需要去洗,洗碗洗筷子,沒有這個。也不需要傭人,好多人來伺候不需要,它自然就擺得整整齊齊,像你心裡所願的。『自然在前』。

  【百味飲食。自然盈滿。】

  『百味』,這是我們人間,中國翻譯,在中國翻譯的經,適合中國人的口味。「百味飲食」是供給皇上的,過去皇上吃飯沒有人陪他的,這是帝王,沒有人敢跟他在一起坐的。這一桌上多少道菜?一百道。菜碗都不大,像個小碟子,菜碗都不大,一百道,一行十個,十個菜,橫豎都是十個,一百個。這就是好像最高級的級別待遇,百味飲食,『自然盈滿』。這是什麼人?剛剛到極樂世界的人。為什麼?想著好久沒吃飯,這個念頭一動就發現了,可是它一擺滿之後,現在在極樂世界不是在娑婆,這個東西用不著了,所以實實在在沒有吃的。

  【但見色聞香。以意為食。】

  到這個地方自自然然的知道不需要飲食,縱然需要,看到了,聞聞香味就很滿足。

  【色力增長。而無便穢。】

  我們知道西方極樂世界人他不需要飲食,所以他也沒有大小便,身上也不會出汗,乾乾淨淨,真的,身心清淨,法喜充滿。

  【身心柔軟。無所味著。】

  『著』是著相,七情五欲他都不執著,都沒有了。

  【事已化去。時至復現。】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這一段註解還很長。「缽器,簡稱缽,梵語為缽多羅」。翻譯成中文叫應器,應是應量。缽有多大?跟自己的飯量差不多,不能太大,太大貪心,也不能太小,太小吃不飽,出家人一天就吃一餐飯。所以這個缽不大不小,以各人飯量為標準。「乃出家人盛飯食之器」。他就一缽,飯菜都在一起。托缽的時候,托缽在佛門也是一堂功課,所以修學沒有中斷的。托缽要依照規矩、禮貌。到人家門前,人家門是關的不能敲門,怎麼辦?錫杖,我們這錫杖,錫杖就是托缽用的,在人家門口把錫杖搖動,裡面聽到有錫杖的聲音,他就知道有出家人來托缽,他準備好的東西就送出來,搖錫杖。搖了二次、三次沒有動靜,就趕快離開,到第二家。佛許可托七家,七家都沒有,這一天你就得餓一天,不能再到第八家,那就叫不知足。所以人家準備東西都不多,好幾家才湊成一缽。這一缽托來了是不是就可以吃?不可以,要端回去,端回去再大眾在一起,在一起把飯匯合起來,真的一缽千家飯,它混合在一塊。這叫共產,這個叫利和同均,你托的飯菜很好,那個人托的飯菜不好,這就不平等,佛家是平等的,統統混合在一起,再吃多少拿多少。所以有人托得多的,有人托得少的,托缽沒有托到的,沒關係,回去分著吃。統統吃完了還有剩下來的,布施給畜生,給鳥獸、爬蟲,布施給牠們,不可以等到明天,不可以。所以它有它的儀規,有它的禮節,一定要遵守。

  「自然在前」,經文上說的,漢譯的《無量壽經》說,「滿其中」,其中是指缽,「百味飲食自恣」,自恣是隨意。「若隨意則至。亦無所從來」,極樂世界是化生,一切是變化所作,不是有人送來,你不要了也沒有人來收拾,自然就沒有了,這叫自然在前,自然出現。這個文裡頭,不知道從哪來,「亦無有供作者」,沒有人供養,沒有人在操作,「自然化生」。「是知缽器飲食等等,皆彌陀本願所感。故不須造作,自然出現」。這是阿彌陀佛威神感應的,這種情形多半是剛剛到極樂世界,還有這個習氣,一段時間沒有吃飯,會想起來很久沒吃飯,它就現前。

  「百味飲食。百味,指百種好味。又《大論》曰:有人言,能以百種羹供養,是名百味。餅種數五百,其味有百,是名百味。有人言,百種藥草藥果,作歡喜丸,人飲食,故百味。按菩薩之果報食與神通變化食,有無量味。彼土甘露味食,焉可思議。所謂百味者,只是順此方習俗」。所以這個翻譯我們要知道,翻譯的這些法師大德都是以人間,我們這個人間飲食來做比喻,實際上天人的飲食我們人間所沒有。極樂世界的飲食經中常常跟他化自在天相比,有一點相似,但是他化自在天決定比不上極樂世界,這是我們能夠想像得到的。

  所以說到飲食,都是無量劫來在六道輪迴裡頭養成這種習氣,常常會想著它。如果要不想,沒有這個念頭,幾天不吃飯沒有問題,只要你不去想它。由此可知,飲食一道從心想生。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他一天一餐,幾十年,而且吃得很少。我年輕時候跟他學,他一餐,我也是吃一餐,我比他吃得多。他每天中午這一餐飯自己燒,山東人喜歡麵食,他買的細麵,台灣叫麵線,一餐飯一點點,就煮一小碗。鍋呢?鍋跟碗是一個,那個鍋是帶著把子的。那時候燒爐子是煤炭,煤球燒的,以後進步不用煤球,用煤油。電爐,我跟他那些年都沒有用過這個。一餐飯吃完,把這個小鍋洗乾淨,半個小時,非常簡單。他不要人伺候,什麼都是自己來,洗衣服都是自己來,不喜歡別人幫助他。

  我也跟他那樣子學,也如法炮製,買了這些炊具,但是我吃的時候分量要比他多。他一天兩塊錢,台灣錢。兩塊錢值多少錢?要跟美金換的話,一塊美金要換三十多塊台幣,他一個月只需要六十塊錢,他的生活費用解決了,六十塊錢,美金一塊多錢,不到兩塊。可是我的生活費用沒辦法,我吃的量比他大,我一天要三塊錢,一個月要九十塊錢,九十塊錢合美金兩塊多錢,不到三塊錢。我吃到第八個月才告訴他老人家,我說現在我跟老師學習,飲食日中一食。我原本是晚上不吃的,很多年了,所以早餐斷掉很容易,一點都不困難。他問我精神狀況、體力狀況?我說很正常。他桌子一拍,永遠做下去。這什麼?一生不求人,我們生活簡單,非常容易,不求人,人到無求品自高。所以我得出一個結論,飲食是能量的補充,能量的消耗應該是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消耗在妄念上,出家人沒有妄念,勞心、勞力消耗能量都不多。李老師我們看到他的,他的工作量是平常五個人的工作量,那麼大的工作量,一點點飲食補充他就夠了。我跟他學的時候,我的妄念比他多,比別人少,但是比不上他,所以我需要補充的能量比他多一點。

  我在台中吃了五年,以後出來講經,講經,大家就不答應,他說你到我這來,我們照顧你不好,身體有什麼不好我們過不去,逼著要我吃三餐。三餐怎麼辦?我吃一餐的時候,一餐吃三碗飯,小碗,三碗飯,我就把三碗分作三餐,每一餐一點點,量還是那麼多,分三次吃,用這麼個方法,要不然這些人不敢請我,講經的機會就沒有了。得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是說的飲食。

  明白這個道理就沒有妄念,就不是常常想吃,真的就很自在、很如法。如果常常想著,你一定要補充,你要不補充的話,你身體會有病。必須真正明白道理,先把念頭斷掉,然後事上很容易。念頭沒有斷,事上勉強,肯定生病。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