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六百六十四頁,第一行,科題「菩薩居處」,括弧裡頭「以因例果」。請看經文:
【諸菩薩眾。所居宮殿。亦復如是。】
佛法教學目的是離苦得樂。學佛,我們在極樂世界真正看到了,上面所說的是老師,本師阿彌陀佛,他的生活環境、教學的環境,我們看到了,無比的殊勝莊嚴。這段經文是說每一位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都稱為菩薩,極樂世界是大乘,沒有二乘,所以統稱菩薩。他們的生活環境、修學環境,這段經文要給我們介紹,與老師阿彌陀佛沒有兩樣,顯示出如念老註解裡面所說,「至於菩薩所居之宮殿,亦復如是明妙」,明是光明,妙是微妙。「深顯真實平等,如如一味」。極樂世界真平等、真大同,我們這個世間古聖先賢所說的大同是理想、是願望,極樂世界落實了,它做到了。
回過頭來再看看我們這個世界,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出現在世間,為什麼不像極樂世界一樣,建築有輝煌偉大的道場,如同人間帝王一樣的宮殿莊嚴,為什麼沒有?世尊講經說法沒有講堂,幾乎都是在野外,在曠野、河邊、樹下,鋪一個草座,坐在地下;所有的學生,菩薩、聲聞,以及出家的比丘眾,在家當然有居士,跟佛一樣,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在我們這世間人心目當中,佛的生活是非常清苦,為什麼不示現這些宮殿莊嚴?我們相信阿彌陀佛無量劫修習的功德成就了極樂世界,釋迦牟尼佛也不是一生、二生修行,跟阿彌陀佛差不多,也是無量劫修學的功德。為什麼示現給我們看的山林樹下,好像是離樂得苦?他沒有出家他是王子,生長在宮殿裡面,出家之後捨棄了王位,捨棄了宮廷榮華富貴的生活,他變成一個苦行僧,這什麼原因?首先我們要理解,極樂世界,「世」是說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界」是界限,是講的空間,這是隨順我們這個世間人說的,我們有時間、空間的概念,我們受這個拘束。佛法裡面得成就的人,阿羅漢以上就沒有時間空間的概念了,不受時空的拘束。不要說佛的道場,人間阿羅漢的道場,都是人間仙境;說老實話,不但人間不能跟它相比,欲界天、色界天也不能跟它相比,真正是離苦得樂,他真得到了。
佛的示現用意何在?我們要細心觀察,示現像極樂世界清淨莊嚴這個依報環境,是自性的性德,是一切眾生本有的。《華嚴經》上有句話我們記得很清楚,世尊告訴我們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智慧是根本,智慧的作用是德行,智慧的示現是相好,前面所講的宮殿莊嚴,依正莊嚴,相好,我們怎麼沒有?「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我們從這一句答案就現出來了,我們有極樂世界同樣的依正莊嚴,為什麼現在不見了?正如佛所說的,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世尊為我們所示現的斷煩惱、破執著。第一個執著就錯了,把這個肉身當作自己,堅固的執著不放,這是一切煩惱的大根大本。智慧變成煩惱,德能變成造業,相好變成六道輪迴,這是我們幹的。
釋迦牟尼佛在這種環境裡頭的示現,我們知道佛的心、佛的願,如何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這是佛做的事業,佛示現不為別的,就為這個,怎樣幫助眾生破迷開悟。所以世尊住世八十年,一切示現統統是佛事、是教學,世間人執著,他破除執著,世間人有執著身見,許多錯誤的見解,他教我們把這些錯誤見解統統放下。第一個就教我們放下身見,身為苦本,身先放下了,才能夠離苦得樂,最難放下的東西。而學佛頭一個課題,就是放下五大類的見惑,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這五種包括我們所有對一切人事物錯誤的看法。真正把這五大類的錯誤見解放下,這個人才入佛門,小乘須陀洹果,大乘初信位的菩薩,入門,小學一年級。位子雖然很低,我們在學習的時候稱這個位次叫小小聖,記住,他是聖人,他不是凡夫,聖人裡面最小的,地位最低的。
凡聖有很大的不同,凡夫是無限期的搞六道輪迴,記住,無限期。如果證得小小聖,他就有期在六道搞輪迴,多久?經上告訴我們,天上人間七次往返。小小聖在世間,他絕不會墮三惡道,等於說他得到了保證。他在人間,人間壽命到了,他生天上;天上壽命到了,他又到人間來,他只有人間跟天上,這兩道交互在學習,證得阿羅漢果,他就脫離六道輪迴。這個我們要曉得,在大乘佛法裡面他是屬於七信位,十信有十個位次,阿羅漢斷煩惱的功夫跟七信位平等,七信位的菩薩。所以十信實在講就是十法界,前面是六道,七信等於阿羅漢,八信等於辟支佛,九信等於菩薩,十信心滿真成佛了。十信心滿,往上提升初住菩薩,圓教,圓教初住就是法身菩薩,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我們要知道、要清楚,學佛自己在什麼地位很清楚。
我們今天學佛學這麼多年了,有沒有證到初信?沒有。為什麼沒有?我們這五種見惑沒破,還是執著身是我,還是執著一切法對立,我跟人對立,我跟事對立,我跟一切萬物對立,這個對立是邊見,錯誤的。真正大乘教裡面,小乘教不對立,他事上做到了,理上沒有透徹,為什麼要放下邊見、見取、戒取,為什麼要放下?他做到了,事上他做到了,理上沒透,大乘理事統統透了,事上放下了,跟阿羅漢一樣,理比阿羅漢高,為什麼?他智慧開了,他知道為什麼。我們今天也知道,我們知道沒放下,這是什麼?這叫解悟,不是證悟。解悟從哪裡來的?從經教上來的,經讀得多,教聽得多,知道。知道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知道,我們也能說得出來,沒做到。佛法沒有做到就沒入門。
清涼大師判《華嚴》四分,信、解、行、證,我們今天學佛做到哪?前面兩個字,信、解,只做到這兩個字,行沒有,證當然更沒有了。你看看,放下五種錯誤的看法,就是五種見惑,惑是迷惑,迷了我們的本性,證須陀洹,他有行有證。不能小看小乘,我們比不上他,小乘初果我們都比不上,人家真正有戒、有定、有慧,我們今天這三個都沒有。今天這個世間,小乘同學我們見過,我們有過往來,他們有戒,定慧少了,有戒沒有得定,就沒有證果;換句話說,須陀洹果沒證到,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小乘四果四向。我們見到不少,大概都是初果向,初果有沒有證得?沒證得。我位次不能不知道,知道位次,不敢生傲慢心,自然會謙虛,對自己會勉勵自己要精進、要努力。
我們從解,解之後要真幹、要真證,有行有證,這才真正是佛門弟子。佛門弟子值得人尊敬,不但人尊敬你,諸天尊敬你;人沒有定慧,不認識你,天人他認識你,你證到什麼階層他都知道。真正須陀洹,諸天見到都恭敬,禮拜供養。換句話說,我們這五種見惑沒有能放下。所以真正在末法時期想成就,除了淨土信願持名這個法門之外,沒有第二個法門,這是我們要重視的。這個法門要有把握往生,還得放下;如果不放下,臨命終時絕大多數的人會產生障礙,這個障礙現前,你不能往生了。不能往生,你隨業流轉,你到哪一道去?看你最後那一念,最後這一念善念,你生三善道;如果是惡念,那就生三惡道,最後一念。
最後這一念心要靠平常鍛鍊,養成習慣才好,養成一個善心善行的習慣,要把心量拓開。這樣的人學佛,我們不能保證他往生,我們沒這個能力,但是我們可以說,這個人來生決定不墮三惡道。雖然「我」還沒放下,他沒有貪瞋痴慢,沒有貪心,貪名、貪利、貪財、貪色,對世出世間一切法他沒有貪心,他絕不墮餓鬼;他沒有瞋恨,你毀謗他,你羞辱他,你陷害他,你障礙他,他沒有怨恨心,不生瞋恚,他就不墮地獄;他對於一切現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不迷惑,他不顛倒,他決定不墮畜生。這是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觀察一個人,這個人沒有貪瞋痴,這個人是個好人,五倫、五常、八德、十善他做到了,如果他一心念佛求生淨土,這個人決定得生。
生淨土實在是無比殊勝,西方極樂世界有天人、有二乘,但是要知道有名無實,這一點不可以不知道,不能疏忽。有天人之名就是有同居土,有二乘之名就是有方便土,而實際上,實際上沒有。實際上,前面念老的註解八個字,「真實平等,如如一味」,這是極樂世界的真相。為什麼?「皆作阿惟越致菩薩」,一定要記住這一句,作阿惟越致菩薩,在我們這個本子四十八願的第二十願。阿惟越致菩薩是法身菩薩,我們這個世間有沒有?有,很少。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就是法身菩薩。禪宗裡說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教下講大開圓解,淨土宗裡頭講理一心不亂,名詞不一樣,境界相同,就是宗門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
每一個往生的人,沒有見性的人,往生就見性了。怎麼見性的?阿彌陀佛願力加持你,無量劫修行的功德加持你,讓你到極樂世界就跟法身菩薩平等。十方世界諸佛如來對阿彌陀佛的讚歎憑什麼?就憑這個。這個事情我們要問,諸佛如來他能不能做到?能,佛佛道同,雖然能,他沒做。阿彌陀佛做到了,他想不想做?他要是想,他就打妄想,他就不是佛,他就墮落了。為什麼?法身菩薩六根在六塵境界上不起心、不動念,何況是諸佛如來?所以他會讚歎、會生歡喜,他不會起心動念。讚歎、歡喜也不是起心動念,所以這個境界叫不思議境界。我們無法理解,不但我們不能理解,沒有明心見性的三賢菩薩他們也不能理解,這稱為不思議境界。
我們要明瞭,明瞭怎麼?我們就不會懷疑,我們信心具足。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是念佛功夫成就的祕訣。我們每天學習經教為的是什麼?斷疑生信。對知識分子來說,最大的障礙就是懷疑,如何斷疑生信?那就是世尊四十九年講經說法,天天勸我們,我們聽多了、聽久了,豁然大悟,明白了;如果不是長時間的薰修,這個疑斷不掉,疑會造成往生的障礙。所以我們深深相信極樂世界真實平等,真,不是假的;實,不是虛妄的;平等這兩個字在十方世界是眾生的希望,做不到,極樂世界做到了。極樂世界真平等,連長的相貌都相同,都一樣,這做到最徹底。我們在這個世間,雙胞胎的兄弟,一身相貌很像,細細觀察還有差別;極樂世界每一個往生的人,你細心去觀察,找不到不相同的地方,完全一樣,模樣就是阿彌陀佛,跟阿彌陀佛的身相完全相同。我們要問,完全相同,到極樂世界我們會不會認錯了人?相貌都一樣的,哪是阿彌陀佛?我們總會有這疑問。佛告訴我們,不必懷疑,到極樂世界,你就有神通,你就有智慧,你是用神通智慧來揀別、認識阿彌陀佛,不會認錯人。極樂世界樣樣平等,又隨心所願,這叫真正得大自在。
世尊為我們示現的是幫助我們破迷開悟,他先做出樣子來,萬緣放下,給我們做示範,我們才敢放下,才真正歡喜向他學習。他幫助我們把這些煩惱習氣消除,性德顯露,示現在人間八十年,身行言教,無非是為這樁事情,這叫代眾生苦。他是做的示現,像在舞台上表演,我們這些凡夫是觀眾,看久了,聽多了,慢慢自己就覺悟,自己就放下了,放下才能契入。居處,物質生活環境,『亦復如是』,這一句就帶過了,跟老師阿彌陀佛完全相同。
再看修學的環境,這是我們很想知道的。這裡面分三科,第一科,「行道自在」,信解行證,把信解略掉,只用行道,這一個「行」字,信解行證統統具足,得大自在,他沒有障礙。這裡分兩科,第一個「在平地」。我們看經文:
【中。】
『中』,在極樂世界裡面,極樂世界之中。
【有在地講經。誦經者。有在地受經。聽經者。有在地經行者。思道。及坐禪者。】
極樂世界這些菩薩,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我們就依四土三輩九品的說法,從下下品到上上品,他們每天在幹什麼,在做些什麼,這段經文給我們說明了。我們看念老的註解,上面這段文「表境」,說明環境,「此下表境中人」,上是前一段,為我們介紹的是依報境界。這段經文是講正報,居住在這個環境裡頭的人,「諸往生者各依其品位」,往生的品位不一樣,「隨其意樂,自在修習」。極樂世界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阿彌陀佛的大講堂有等覺菩薩,有地上菩薩,有三賢菩薩,有聲聞、緣覺,有天人,程度不齊,但是得佛力的加持,智慧、德能、相好跟法身菩薩平等,所以他學習得快,他一聽就懂,他一學就會,進度之快也是我們無法想像的。
「或在虛空,或在平地。各各隨意講誦、聽受、坐禪、行道」,前面的意思是狹義的,後頭這一句是廣義的。有講經的、有誦經的,有講經一定就是有聽經的,聽了之後,他明白了,他接受了,他相信了,他開悟了,這就是聽受。有坐禪,在這個地方修行的,禪定裡頭境界很多,禪定也是行道,但是我們沒有看到他行道的痕跡,他在定中行道。一般行道的,你看到了。行道,這是廣義,範圍非常之大。我們看念老的註解,『有在地經行者,思道,及坐禪者』,「經行舊云行道。乃於一定之地區,旋轉或直往直來。用以防睡,並可養身療病」,這就是我們現在講的經行,是行道。經行,我們一般講散步,散步心裡面是誦經,背誦經典,或者是念佛,執持名號,重要的是沒有妄念、沒有雜念,沒有妄想、沒有雜念,這叫行道。道,具體來說,總不外乎戒定慧三學。依照規矩,這就是持戒。遠離一切雜念妄想,一心專注,專注在佛號、專注在誦經、專注在持咒,或者專注在思惟,思惟經裡面所講的境界、義理,這都叫行道,統統叫行道。
更廣義的包括化他,自行化他。菩薩化他多了,菩薩有能力分無量無邊身,散布在十法界一切諸佛剎土、十界六道之中。像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在我們地球上的示現是釋迦牟尼佛的分身,不是釋迦佛的報身,釋迦佛的報身我們見不到,那是他的應化身。這個應化身就是來行道的,這個地區一些與他有緣的人,現在緣成熟,佛就以應化身示現在人間。時間長短不是他自己意思,眾生的業感,只要眾生有感他就在,眾生的感沒有了,他就走了,他就滅度了。多少人有感他會存在?只要有一個,「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一個人有感,佛菩薩的應身住世。這一個人功德也不小,為什麼?菩薩住世,多少人聽到菩薩的名號,見到菩薩,或者聽到菩薩講經教學,統統都種了善根,阿賴耶裡面都種了佛的種子。這一個有感的人,在我們一般人對他完全沒有感覺,他做了很大的功德,這個道理我們要有。
用什麼能感?我們天天哀求佛菩薩住世,不行,這個沒用處;感是依教奉行,我真幹。劉素雲講的六個字,那就是感,她的六個字,老實,聽話、真幹,我們用這六個字對佛菩薩,佛菩薩的應化身就常住世間。如果這六個字沒有,佛菩薩會走開,為什麼?他緣沒有了。緣沒有的時候,感沒有了,應就不存在。必須要有人真幹,真的依教奉行,他才能常住;不是我天天求他,這個沒用處。天天看他,看他什麼?向他學習,他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的典型。看他什麼?看他放下萬緣,樣樣能放下,這個要學。看他持戒,看他精進,看他忍辱,看他禪定,定在行住坐臥四威儀當中,他如如不動,他不受外面境界干擾。這是我們的榜樣,真肯學,這叫請佛住世;真喜歡聽,請轉法輪,真做到,那是請佛住世。佛法裡頭這些理事總要搞清楚、搞明白,我們知道怎樣成就自己,怎樣幫助別人。幫助別人裡頭,第一殊勝的,就是請轉法輪,請佛住世。緣成不成熟,全在真幹,真學、真幹,前面就是真正相信、真正有願,這才起感應道交的作用。
經行是生活當中最常見的,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吉祥雲比丘,代表初住菩薩,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第一個就是到他那裡參訪,他在經行,他經行是念阿彌陀佛。第一參我們要特別重視,為什麼?古人所謂的先入為主,第一個是先入,代表善財童子主修的法門,善財修什麼?般舟三昧。吉祥雲比丘修般舟三昧,傳授他念佛法門,跟他講了二十一門,二十一門一展開就是無量法門,沒有一個法門不是念佛法門,妙極了!所以善財行道,五十三參就是他的行道,他做表演給我們看。五十三參內容是什麼?這個世間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他去拜訪,他去參究,去參學、去研究,成就他的後得智。後得智是什麼?無所不知,這才能教化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品類不齊,所以佛開無量法門接引無量不同的根器,幫助他成就。成就,決定是一門深入,真成就。最後他歸到什麼地方?所以這一頭一尾最重要,最後一位善知識,第五十三位普賢菩薩,普賢修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我們就明白了,善財學什麼法門?淨土法門,徹始徹終。當中經歷的五十一門代表無量法門、一切法門,一切法門他都看,他都聽,他都了解,他不學,他沒有受影響,這一切法門成就他權智,就是無所不知。他從念佛開始,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善財到極樂世界去了。
我學佛學了三十年,《華嚴經》講過兩遍都沒有發現這個祕密。第二遍講了一半,就有一天想起,文殊、普賢、善財童子他們是修什麼成就的?把《華嚴經》搬出來細心的去觀察,發現了,原來文殊、普賢、善財童子統統都是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圓滿無上菩提,這樣我對淨土才生信心。以前雖然不排斥、不批評,很尊重它,但是不肯學它,為什麼?沒搞清楚。這是什麼?知識分子的毛病。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死心塌地歸心淨土。
經行,一個是很好的運動,健康長壽;第二個是防止昏沉,昏沉重的時候,坐到那裡打瞌睡,走動防止昏沉,所以可以養身、可以療病,對健康長壽有幫助。
《玄贊》第二卷又說,「於中往來,消食誦經」,或者在庭院裡面,或者是在佛堂裡面,在裡面繞佛。消食,一般道場飯後一定是經行,吃完飯之後一定是大家在一起繞佛,聽維那指揮,通常是繞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然後做迴向,這才解散。《玄贊》說,「如經布綃之來去,故言經行」,綃是生絲,這是講古時候的織布。古時候的織布完全是人工,把絲線纏在綃裡面,從這邊丟過去,這邊再丟回來,這樣子織成布。經行也是如此,從這邊走過去,再走回來,這個方式。吉祥雲比丘他在山頭,是在野外,也是用經行的方式,般舟三昧。現在有人想修,來問我,我跟他講很難,太難了。般舟三昧一期是九十天,不是短時間,九十天當中,不能坐下來,不能躺著,它叫佛立三昧。立是站著的。只可以站著,只可以走動,不能坐、不能睡覺,九十天,你能做得到嗎?要年輕人,要有很好的體力,可以修這個法門。九十天佛號不中斷,一心求生淨土,念佛法門裡這是真精進,真幹,一生能夠打一次,那個功德都能幫助你往生。
「又《法華經序品》云:未嘗睡眠,經行林中」,這是菩薩,這不是凡人。我們想想吉祥雲比丘是什麼人?圓教初住菩薩,法身大士,他證得法身。證得法身,他的身體跟我們身體不一樣,他是法性身,我們的身體是阿賴耶的相分,是穢而不淨,法身菩薩的身是清淨身。所以這個般舟三昧,我們準備到極樂世界修,到極樂世界再修這個法門,那就很容易了。我們也可以說,在極樂世界這些菩薩們,沒有一個不是修般舟三昧的,想像當中應該是這樣的。在我們現前應該怎麼修法?最好學鍋漏匠,諦閑老法師傳的這個方法,我覺得這個方法太好了!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念,不分晝夜。在念佛堂,念佛堂隔壁就是有個休息的房間,有床鋪,你累了到裡面去躺一下,不要脫衣服,念佛堂都穿著海青,海青不要脫,你就睡去,一醒過來馬上就回去念,不分晝夜。這個方法好,這個方法是我們世間人能做得到的,沒有絲毫壓力。
我們過去做過,尤其早年在南洋、在美國,我教不少淨宗學會同學用這個方法,他們依這個方法修學都修得很好,這個方法值得弘揚。把念佛堂分作三個區域,靠兩邊牆邊的是止靜的區域,就是這個裡頭擺蒲團,你累了想坐一下,你就那邊去坐,面壁。止靜區外面是走道,可以鋪不同顏色的地毯,這是什麼?繞佛的,就是整個佛堂一周,繞佛。佛像供在當中,佛像前面這塊地方是拜佛的地區,你要想拜佛,你就面對著佛像拜佛;你想坐下來,累了坐下來,到旁邊去坐,當中是讓經行的。經行的人念佛開口,念出聲音;拜佛的人心裡頭念,不出聲音;坐在那個地方念佛也是默念,不出聲音,出聲音只是經行的人,他們出聲音。這個方法很多人喜歡。我們這個想法就是從鍋漏匠那裡得來的,他是一個人,我們建一個念佛堂,大眾在一起修行,分三個區域,互相不干擾。你想經行出聲念,你就跟著這個隊伍,跟到它最後一個人,跟著他;念久了,累了,想坐下來,你就到旁邊坐;真的想休息,隔壁有房間,你就進房間去休息,休息好了,你再來插隊。
「思道,思維於道。思量於所對之境,而了別之」,這叫思惟。聽經或者是誦經心清淨,清淨到一定的程度會開智慧,不懂的意思豁然明白了。這個時候可以思惟,思惟裡頭最重要的,這些道理如何應用在生活,如何應用在學習,如何應用在處事待人接物,就變成後得智,自利利他。
「又《觀經》」,《觀無量壽佛經》,「韋提希夫人請曰」,她向釋迦牟尼佛請教。這個言語裡頭有這麼一段,「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這是請求世尊指導她修行的方法。韋提希夫人很不幸的,她的兒子聽了提婆達多的話,發動一次政變。提婆達多勸他把他父親殺掉,他做國王;他想把釋迦牟尼佛害死,他做新佛。他說,你新的國王,我新佛,我們兩個合作來教化眾生。她的兒子真聽話,就真幹了。遭這麼大的難,求世尊。世尊有神通,就以神足通進到皇宮,神足通是飛行變化,就安慰韋提希夫人。夫人向他請求,她說這個世間不善,不想在這個世間住了,十方諸佛剎土有沒有殊勝的地方,她想往生。世尊以神力把十方諸佛剎土變現在她面前,讓她自己看。她看完之後,她選中了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她說這個地方好,我願意到這去。底下有這麼一段話。我,是韋提希夫人自稱。今,是現前。樂生,樂是歡喜,我喜歡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這個國土。唯願世尊,世尊是釋迦牟尼佛,求佛教她怎樣思惟、怎樣正受。這個思惟就是真信切願,對西方極樂世界、對阿彌陀佛真正相信,沒有絲毫懷疑,這是思惟的意思。教我正受,正受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因為極樂是大乘,不是小乘,不發菩提心不能往生,一定要發菩提心,菩提心是為度一切苦難眾生,這樣才能往生。
「善導大師註曰」,善導大師有《觀經》的註解叫《四帖疏》,對這段經文他有註解。「言教我思惟者,即是定前方便。思想憶念彼佛依正二報四種莊嚴也」,善導大師這麼註法,是定前方便。這個定就是念佛三昧,沒有得念佛三昧之前,這叫定前的方便法,教他真信切願,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說思惟,思想憶念彼佛,彼佛是阿彌陀佛。依正二報,佛的依報跟正報,往生的人依報跟正報,這就是四種莊嚴。天親菩薩的《往生論》為這一句做了詳細解說,依報說了十七種,正報,阿彌陀佛說了八種,往生的菩薩說了四種,總共二十九種莊嚴,為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
「坐禪,坐而修禪也」,說明他是坐在那裡修。「禪者梵語,具曰禪那」,具是具足。中國人喜歡簡單,把梵文的尾音都省掉了。譬如說佛,梵文是佛陀耶,中國人喜歡簡單,就用佛,陀耶省掉了;有時候我們稱佛陀,耶字省掉了;更簡單就稱佛,陀耶都不要了。禪那,那是個尾音,也省掉了,就用一個禪。禪是定的意思,所以把它翻成禪定,定這個字是中國字,禪是梵語,這叫梵華合譯,定有禪的意思,所以可以把它翻在一起,用在一起。禪那,它的意思是靜慮,靜就是定。中國的定裡頭沒有慮的意思,有靜的意思,可是梵語禪那它有靜定,心地清淨。慮是什麼?了了分明,他清楚,他不是什麼都不知道。中國古人有個比喻,比喻得很好,禪定是用心,古人比喻用心要像鏡子一樣。鏡子顯示出靜慮,靜,它不動,它清楚,外面照得清清楚楚,裡面它沒有分別,它沒有執著。修禪的時候,就要把心像一面鏡子一樣,外面境界很清楚,裡面沒有起心,就是沒有妄想、沒有雜念,沒有起心動念,這是禪,如來所證的禪;還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是菩薩的禪定;有起心動念、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是阿羅漢的禪定。我們要學,要按部就班,開始想學佛的禪定是決定做不到的,為什麼?不起心、不動念我們做不到,因為起心動念我們不知道,不知道你怎麼能放下?知道才能放下。誰知道起心動念?這經上說,八地以上知道這個事情,八地以前都不知道。我們就曉得,八地之前菩薩的定都是沒有分別執著,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到八地以上,起心動念就沒有了。也叫「思惟修」,有這些翻譯的名詞。
下面給我們解釋,「靜慮者,禪那之體為寂靜」,就是定,定是禪那的體。「而亦具審慮之用」,它有作用,作用是什麼他清楚;慮就是思慮,我們在想一個問題;審是審察,它有這個作用,所以它定中有動,動中有靜、有定,很像中國古聖先賢所畫的八卦。八卦畫的太極,太極裡頭有陰陽,陰是定,陽是動,動中有靜,靜中有動,跟佛法裡面講的禪那非常相似。它不是死定,如果只有定沒有慮,那叫無想定。這個定功修成也不容易,他真的放下了,什麼都不想,修成之後他到哪裡去了?他到第四禪的無想天去了。這就錯了,無想天的壽命很長,人定在這個裡頭它不起作用,到什麼時候定功失掉,他妄念生起來了,這個時候他就墮落下來。
所以佛法的定跟這個世間禪定不一樣,就是他定中清楚,寂,定中有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這是禪定。我們凡夫有照,但是沒有定,他心動了。於是我們就知道,修禪定不一定要坐在那裡,坐是修禪定的一種,禪定是行住坐臥都可以修,站著也行,走著也行,躺在床上也行,關鍵是六根對六塵境界,眼見耳聽,樣樣清楚,樣樣明瞭,心怎麼樣?如如不動,這是禪定。坐在那裡是修這個,站著也是修這個,走著也是修這個。功夫成熟了,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鬻香長者,這是修禪定的。他在哪裡修?在市廛。市廛,古時候的市廛就是現在的百貨公司、商場,大商場那個地方什麼東西都有。他天天逛商場、逛市場,他在那裡幹什麼?他修禪定,沒有人知道。他什麼?他六根看得清清楚楚,裡頭如如不動,這叫靜慮。他不是什麼都不知道,樣樣知道是慧,如如不動是定,定慧等學,這個是禪定功夫用到最高級的,活的不是死的。盤腿面壁那個定不起作用,不能度眾生,自利不能利他;鬻香長者這種禪定可以利益一切眾生,他在那裡給你講經說法,如如不動,了了分明。「靜即定,慮即慧,定慧均等之妙體」,叫禪那。
下面念老舉《俱舍論》,《俱舍論》有個解釋。如《俱舍論廿八》所說的,「依何義故立靜慮名」,為什麼用這個名稱,用靜慮?「由此寂靜能審慮故」。靜慮,寂靜,寂靜也就是世尊在經論上常講的一句話,「止心一處」,停止的止;大乘經上也講「制心一處」,制心是用,用在一處。止心,這個就跟定的意思很接近,把心止在一處,就是定在一處,他能生智慧。這個道理我們要學著會用,一切時一切處把心放在一處。我們修淨土的人把心放在哪裡?放在阿彌陀佛,就止在這一處。除了阿彌陀佛之外,決定不能有任何東西夾雜在裡頭,這個很要緊,這叫念佛三昧。起作用的時候,別人來向你請教,無論世出世間法,你都能夠對答如流,你沒有一點障礙,為什麼?智慧現前。人家來問你這是緣,沒有這個緣,定不生智慧;有這個緣,定就生智慧。你的解答絕對沒有通過思惟,沒有通過想像,自自然然就答出來了。然後我們就明瞭,釋迦牟尼佛在世四十九年講經說法沒有思考過,這一點一定要知道。我們今天人家問我東西,得想一想怎麼答覆他,這是什麼?這是第六意識。佛不用八識,佛用的是四智菩提,四智菩提是性德,也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它就會現前。所以制心一處能生智慧。
然後我們就能夠聯想到古人教學,從小孩會說話了,就教他認字,就教他讀書,讀古聖先賢的書。只教他讀,沒有講解,為什麼?他不懂,他智慧沒有開,他心清淨。孩子是心清淨,他不會胡思亂想,所以這個時候教他讀書,他就止於(制心)一處在一本書上。所以這個書他會念得很熟,從頭到尾背過來,等他將來長大成年了,他每天念這個書、背這個書,天天不間斷,到熟透的時候,豁然智慧開了。智慧開是什麼?意思全明白了,不需要人講解。要專注,專注不要去想它,想它是妄想,妄想是障礙,妄想不是智慧,根本不要去想它,就是制心一處,自自然然豁然開悟,那是智慧。
中國古人造字,字裡面會意的字太多了,六書裡頭會意的字太多,你看到這個形狀懂得它的意思。現在沒人教你,你能夠專注,你能夠制心一處,一看就曉得它什麼意思。必須要曉得,中國古人,古聖先賢都是從清淨心裡面生的智慧,不是知識是智慧。現在人學東西學得很多,是知識不是智慧,所以學了幾十年還都沒學懂,產生很多錯誤的觀念,那不是經論上的,不是古人的,是自己的。開經偈上說「願解如來真實義」,這句話說得好,如何願解如來真實義?制心一處就做到了。
所以道場,我們這不是個道場,真正道場,道場是清淨莊嚴,人再多,住二、三千人,你進入裡頭像沒有人一樣,聽不到一點聲音,那叫道場。辦事的人員在外院,就是他有辦公室,那是執事(工作人員)接待賓客、解答疑問他們在外面。裡面是清修道場,內院,內院閒雜人不能進去。燒香、拜佛是外院,大雄寶殿是建立在外院,那是為大眾建立的。內院是為修行人建築的。所以現在修行難,沒道場,我們自己真正想成就,得找個真正清淨的環境,與外面隔絕;不能完全隔絕,就是事情愈少愈好,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無事。現在最麻煩的,這手機頭號魔王,它叫你心定不下來,無論在什麼地方,鈴一響,你馬上就要接,你這個心怎麼能定得下來!所以電視、網路、手機要統統把它放下,你才能恢復到清淨。非萬不得已,不要給人打電話。道場沒人來,沒人來好,清淨莊嚴。古人把道場建到深山,人跡罕至,沒有路,走上去很辛苦,所以無事不登三寶殿,沒人願意上去,修行人才能得到清淨。
「審慮即是實了知義」,是真實,真實了知。「如說心在定,能如實了知」,這叫靜慮。「又思惟修者,指因而言」,從因上說的。「一心思惟研修」,這是因,這是動機,我們真想修行,一心思惟來研修,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中國古人那個方法妙絕了,「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一千遍,意思沒有開悟,再一千遍,還沒開悟,再一千遍,決定到開悟為止,你決定能開悟,沒有不開悟的道理!不開悟,是你的心還是有妄想、有雜念、有疑惑,這個干擾著你。如果真正是一心,「從此乃得定」,沒有不得定的,「故名思惟修」。上面講的禪,「均指六度中,第五度之禪定」,這特別念老給我們做個說明,禪定之後才有智慧,智慧有實智、有權智,實智從禪定出來的,沒有定就沒有慧,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戒,戒之前要放下,布施就是放下,不能放下,戒律就沒有根;有了戒律之後,要有忍辱,要有耐心,要能精進,這才能得定。說是說六樁事情,實際是一樁事情,一即是六,六即是一。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