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同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六百三十三頁,第七行看起:

  「歡喜光」,這是第八個名號。「淨影曰:能令見者心悅,名喜」。喜悅,見到佛,從內心裡面生起喜悅的心。憬興法師說,「從佛無瞋善根而生,能除眾生瞋恚慼心」,現在的話說憂慮,見佛,我們瞋恚、憂慮就化解了,「故歡喜」。在中國,彌勒菩薩用布袋和尚來塑造他的形像,就有這個意思在。

  「無瞋善根」,這三善根之一,我們參考資料裡面有簡單的解釋。「謂於一切眾生,不生憤恚,不欲損惱,此無瞋法,是善種性,能為無量善法根本,故名無瞋善根」。無貪瞋痴都稱之為善根,無貪善根、無瞋善根、無痴善根,三善根能生一切善法。這個三善根,實在說於一個人紮根教育非常重要,如果這個小孩從小父母就注意到,好好的教他,他確實可以一生得利益。教人的人必須自己做到,自己做不到收不到效果。我們看到愛因斯坦介紹他的母親,他母親好,母親為人,一生不會發脾氣,不會以惡的言詞對待別人,所以他從小就學會了。他說他一生沒有罵過人、沒有發過脾氣,受他媽媽的影響,這媽媽從小培養的,一輩子都產生效果,可見得紮根教育真的很重要。母親是人類第一任的老師,這個老師比什麼都重要。這個人能不能成為聖賢、豪傑,學佛能不能成佛、成菩薩,全靠根,根是種子。一生的際遇那是緣分,他遇到好老師,遇到好的同參道友,遇到好的緣分,這些是緣。緣好,如果沒有根,還是很難成就;有好的根基,遇到緣分必定成就,所以根基比什麼都重要。

  今天整個世界社會的動亂,真正原因在哪裡?就是我們疏忽了紮根教育。中國疏忽了。韓國、日本都是學中國文化,二千年之前跟中國就有往來,甚至於韓國完全用中國漢字。二戰之後他們才發明新的文字,不用漢字,這虧吃大了,它要不改,它繼承中國的漢學它有資格。《高麗大藏經》全是漢字,日本的《大藏經》還有一部分用片假名注音的,韓國沒有,所以韓國漢學的基礎比日本還好。文字一改,可惜了,現在人不認識漢字,跟中國文化一刀兩斷。他不知道中國文化是人性的文化,人性不屬於哪個族群、不屬於哪個國家,是屬於全人類的,人人都有分。用漢字、文言文寫出來的這些典籍,保存給後世,全世界的人各各都有分。只要你能夠認識漢字,你能夠懂文言文,這就是你的寶藏,就是祖宗千萬年遺留下來給你的,你一生取之不竭、用之不盡。這裡面有圓滿的智慧,圓滿的理念、方法跟經驗,帶給你一生圓滿的幸福,這個東西能不要嗎?

  創意,提倡不要的,把後面所有一切人的善根福德因緣斷掉了,這罪多重,這個罪過生生世世愚痴,斷人法身慧命。所以我們現在,實際上不是我,這是湯恩比博士,五十年前提出來的,勸大家重視漢字、重視文言文,它有它特殊的地方,不是其他的語言、文字可以能夠取代的。這些人發現漢字有道理,能把過去、現在、未來,這三世,三世人的理念可以借這個工具能溝通。這個創造是非常了不起的,這種創造發明。其實學起來也並不困難,我們看到民國初年小學生的課本、小學生的作文就明白了。所以人是教得好的,我們對於這樁事情要有充分的信心,希望漢字、文言文能夠復興。

  憬興法師講,從佛無瞋善根而生的歡喜光,眾生見到這個光、接觸到這個光,能除瞋恚慼心,就是憂慮的心,見到它能生歡喜,故歡喜。「曇師讚曰」,《往生論註》裡頭讚歎的,「慈光遐被施安樂,故佛又號歡喜光」,這兩句。佛的光裡面充滿了慈悲,這個慈悲,現在講磁場,光照的地方就是一片慈悲。也許我們有緣,能夠親身感受到。我在年輕的時候,特別喜歡章嘉大師的氛圍,就是現在人說的磁場。進入他的大門,他大門外面是庭院,他住的是日本式的別墅的房屋,有圍牆,圍牆裡頭有院子,房屋造在當中,進入他這個範圍就感到安全感,感到歡喜。章嘉大師的慈悲能攝受人,歡喜跟他坐在一起,一句話不說沒有關係,在那裡享受他的磁場。這是歡喜光,這是慈光,這是他布施給眾生的安樂,我們人能感受到,天地鬼神比我們感受得還要深。我們應當學,學什麼?學慈悲,學不發脾氣,學不動瞋恨心,這對自己的好處太大了。他有那麼大的攝受能量,我們也有。

  無瞋,把瞋恚從根斷掉,對於任何一個眾生,造作五逆十惡的眾生,傷害自己的眾生,都要以大慈悲心來對他。自己常常想到,他以惡意、惡的行為對我是一時糊塗,不是他的本意,為什麼?他本來是佛。我們也要常常想到,我自己本來也是佛,為什麼會有這些不正常的行為、不正常的念頭?這是煩惱習氣,這是迷失自性。學佛了就要回頭,回頭是岸,這一定要知道,要不然學佛不會有長進,境界不可能提升。世法裡頭都要講求自知之明,何況學佛?

  天天接受經典的教誨,就是佛的教誨。我們對佛經為什麼尊重?為什麼要禮敬?這個書本是佛說的,文字是言語的符號,它裡面的內容充滿了智慧、充滿了慈悲。所以我們要尊重它,我們要愛護它,我們要向它學習。把佛陀的教誨變成我們自己的念頭,變成我們自己的言語,變成自己的行為,你所在之處一定得到很多人歡喜。為什麼?用真心,不用妄心。這個話說得容易,真正從妄心轉變為真心是相當的難度,這個難度可以克服,不是不能克服,最好的方法就是常常讀誦經典,常常不離開佛菩薩。經典所在之處就是佛菩薩所在之處,展開經卷就是聽佛菩薩開示,開示要用真心聽,要以恭敬心聽,要以歡喜心聽,依教奉行,真得利益。

  下面再給我們解釋安樂,「安樂者,如《法華》曰:身意泰然,快得安樂」。身是身體,意是意念,這就是身心舒暢、身心平安,泰然是自在,快得安樂,我們常講的快樂,很快你就得到平安、喜樂。「佛光能令眾生安樂歡悅,故名歡喜光」。十二光,必須要認知這是我們自性裡頭本有的,佛有,我們也有。佛都能透出來,他不迷了,我們現在在迷,這些光透不出來。不是透不出來,光本來有的,有障礙,煩惱障礙了它,迷惑障礙了它,習氣障礙了它,我們能把這些障礙統統放下,它就恢復了。所以佛經,說來說去不離自己,我們才真正得受用。如果不是講我,講的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於我不相干,我怎麼能得到利益?阿彌陀佛實在就是我們自我圓滿的覺悟、真實究竟的覺悟。所以祖師大德說,「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一點都沒講錯,我們要敢當,直下承當。讀這個書,反省我們自己一身什麼毛病,知道了,然後一樁一樁把這些毛病放下,恢復正常,讀經的功德利益在此地。

  再往下面看「解脫光」,第九,「見《宋譯》」。《魏譯》沒有,故古來的諸師「未有註釋」。因為無論是中國、是日本,註解《無量壽經》統統用的是魏譯本,康僧鎧的本子,五種原譯本裡,這個本子翻得最好,大家都用這個本子。這個本子上沒有解脫光,所以古來祖師對這一句沒翻譯。但是《魏譯》當中有炎王光、有無稱光,有這兩個光。曇鸞法師讚曰,「佛光照耀最第一,故佛又號光炎王」,這魏譯本裡頭有,「三塗黑暗蒙光啟,是故頂禮大應供」。又「神光離相不可名,故佛又號無稱光,因光成佛光赫然,諸佛所歎故頂禮」。從這兩首偈,《魏譯》裡頭有炎王光、無稱光,從這兩首偈裡面都是讚歎解脫,它跟解脫光相應了。

  「神光離相、因光成佛」,這兩句話重要,「是顯解脫光自覺之德」;「佛光第一、三塗蒙光」,這是利他的德,自利利他。從念老這個註解我們能夠體會,光是智慧,智慧要離相,為什麼?這個相障礙了我們智慧,在相上起心動念就迷了,就是佛常說的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從哪裡來的?是一念不覺,就是起心動念。迷了之後他不能回頭,必定是愈迷愈深,從起心動念生起分別,從分別又生起執著,這是講迷得愈來愈嚴重,墮入是愈來愈深。起心動念,十法界就出來了,把一真法界變成了十法界;分別心才起,聲聞、緣覺,十法界裡面就出現了;再有執著,就變成下面的六道輪迴,最嚴重的執著就是無間地獄。十法界本來沒這個事情,包括實報土,現在我們知道,實報土是無始無明習氣變現出來的。無明破了,就是起心動念斷了,不起心、不動念了,實報土現前。

  在實報土,裡面有四十一個階級,圓教的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四十一個位次,這四十一個位次是說的無始無明習氣厚薄不一樣,形成這個現象。其實這個習氣只障礙回歸自性,就是說障礙他證常寂光,除這一條之外,對於性德、智慧、神通、道力都不障礙。所以實報土的法身菩薩,四十一位法身菩薩,在十法界、在六道以應化身教化眾生跟佛沒兩樣。法身菩薩的事業沒有為自己的,自己到頂了。無明習氣是斷不掉的,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斷,只有等待,時間久了自然沒有了。在這麼長的時間裡面,他做什麼?他們跟諸佛如來一樣,普度十法界一切眾生。他們的對象在十法界,無處不現身,無時不現身,他要是不暴露身分,沒有人知道他。為什麼有些暴露身分、有些不暴露身分?緣不一樣,決定不是為自己,是為眾生。眾生的緣不相同,在某種狀況之下可以暴露身分,幫助他;不是這個緣分,暴露之後生反效果,那就不能說。所以暴露的人少,沒有暴露的人多,古今中外我們細心觀察就明白了。

  神光離相、因光成佛,這是解脫光自覺之德,自受用。佛光第一、三塗蒙光是顯解脫光覺他之益,佛光能幫助眾生開悟、能消業障。我們業障重的人,你要曉得,你每天把這個經讀一遍,業障就消一分。你自己完全不知道,真消了,如果要不真消,你怎麼可能豁然有一天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是什麼?累積的,不斷累積,多年多歲月的累積,累積到一定的程度就開悟了。我們聽一遍也消一分業障,讀一遍也消一分業障,念一句佛名也消業障。如果你真想消得快,你的佛號就不要斷,就快。我們為什麼這麼慢?斷的時間長,把經教放在心裡的時間少,問題就出在這裡。

  我們看到有勇猛精進的人,二十四小時不中斷,一秒鐘時間都不肯放過,誰?像宋朝瑩珂法師這樣的人,一秒鐘念一句佛號,一句佛號都不可以漏掉,分分秒秒,每秒鐘都在自己提升。所以他三天三夜,就能夠把本來應該墮無間地獄,他見佛往生,三天的時間。這三天是我們凡人見到的,實際上,我們相信,他這一生沒有緣分,從小母親紮根教育沒紮得好。出家了,縱然遇到好老師,因為自己業障重,必須到了真正地獄境界現前,他害怕了。這個時候才知道不幹不行了,不幹真墮地獄,墮地獄哪一輩子才能出來,愈想愈害怕,這才拼命。三天三夜,一秒鐘都不放棄,把過去生中修積不足的功德,三天三夜統統補起來,佛現前了。佛現前就是證明,他不足的功德已經補成功,要不然他見不到佛。

  他要求往生,佛跟他講三天之後帶他走。為什麼不當時帶他走,還留三天?那個三天是度眾生。他自己功德成就,已經成就了,這個三天是做給別人看的,告訴大家,念佛往生是真的不是假的。他還是個破戒的比丘,無惡不造的一個出家人,真正懺悔,真正回頭,三天都能成就,何況沒有造那麼多罪業的?他這三天念佛,我們必須要知道,真誠心、恭敬心、懺悔心、求佛憐憫的心、一絲毫沒有懷疑的心,這是他必須具足的條件,這裡頭有一條不具足,他都做不到。我們明瞭,我們要學習,我們也希望決定在這一生當中往生,不要再拖到來世,決定不能拖。

  再看念老下面註解,從此兩首讚我們合起來學習,這個參就是參學,學習,「正顯解脫光之德益」,幫助自己提升,這是自利。「離相成佛,放光普度,正顯解脫光之妙德與利益」,這利他。「於此亦可見,古譯差異,往往皆由於開合之不同耳」。這是從這些地方我們看出,古時候翻譯的時候,有些把兩個光合成一個,有時候把一個光分成兩個,這就是翻譯的人他們的不同。

  再看第十,「安隱光,見《宋譯》」。「安隱」與底下這個「安穩」同,這個字寫的法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身安心穩」,心定了。「五濁八苦不能撓」,這把這個形象說出來,什麼叫身安,什麼叫心穩。五濁是說環境,我們現在居住的這個世間是五濁惡世,而且濁到了極處,這我們不能不知道的。五濁惡世,第一個劫濁,劫是指時間,時間沒有染淨,而是看眾生的業報。眾生的心被染污了,所以造惡業,惡業造多了,環境被染污,環境災難多。現在我們知道,地球並不大,每天不知道有多少災難。過去我們念《彌陀經》,講五濁,我們心裡有疑惑,說世尊說得太過分了,哪有這麼嚴重?現在我們看看世間,好像世尊就為我們講的,確確實實如是,似乎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就見到今天這個樣子。教育出了大問題,這就是濁惡之因緣,才產生見濁,我們把所有的人事物全看錯了,不了解事實真相,煩惱濁、命濁。我們不能不佩服釋迦牟尼佛,一樁一樁講得這麼清楚、講得這麼明白。

  八苦是說我們自己的身心,五濁是說我們的環境,活在這個世間多苦!在過去,一百年前,這個世間真的還有真有福報的人,享福,過去種的善因,這一生享福,身心安穩,自在快樂,家庭美滿,身心自在。一百年前還有,到民國初年也還有,大概到抗戰爆發之後漸漸就少了。抗戰之後沒有了,沒有真正有福的人,縱然有地位、有財富,他有憂慮,他不安,身心都不安穩。現在沒有了,我們看到有人,富翁,擁有百億、千億財富的,有這種人,他快不快樂?不快樂;有很高地位的,他也不快樂,安樂沒有了。整個世界局勢不安,尤其是科技的突飛猛進,帶給人類是憂慮、不安。核武、生化戰爭,許多先進的國家天天在發明、天天在更新,帶給全人類的威脅,也帶給他自己的威脅。這樁事情自從廣島、長崎兩顆原子彈之後,這個世界上一些真正有智慧的人都看出來了,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是什麼樣子的,是同歸於盡,沒有勝負。愛因斯坦說,他說第四次世界大戰他知道,用什麼武器?用石頭、用木棒。全毀了,第三次就全毀了,第四次就是從頭來起。人類的文明完全毀掉了,科學技術也沒有了,人生活上要靠拿石頭、拿木棒去打獵。所以這個安穩是多麼重要。

  中國把安穩擺在第一,每個國家、每個地區都是把安穩擺在第一位。安不安?不安。穩不穩?不穩。這個麻煩大了。極少數的人,宗教的信仰者,在中國的佛跟道,其他宗教裡頭也有很高的修行人,他們放下了,他們看破了,真正放下萬緣,身心獲得安穩,山崩地陷不能動,五濁八苦不能擾。但這種人很少,這種人多半住在深山裡面,與外面的社會遠離。他在這個世間,世界怎麼亂,災難怎麼多,他安穩,極少數的人。

  「又《宗鏡錄》曰:安隱快樂者,則寂靜妙常」,這四個字形容得好,寂、靜、妙、常,這是真正安穩快樂,安穩快樂是從這四個字來的,這四個字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又寂靜妙常,即常寂光」,這個境界高了,把寂靜妙常提升到最高的境界,就是常寂光。常寂光裡頭寂、靜、妙、常,常是永恆不變,妙是隱現自在,有緣現,能生萬法,沒有緣不現。「是知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是安義」。生滅是什麼?我們現在知道,十法界是生滅,有生有滅。生滅滅已是什麼境界?十法界沒有了,真正覺悟,夢醒了,十法界是場夢。夢醒過來之後是什麼境界?是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裡頭沒有生滅,就是生滅沒有了,滅掉了。寂滅為樂,法身大士才能享受到寂滅為樂,身心都是寂靜。滅是什麼?滅起心動念,滅分別執著;因滅了,果滅了,果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沒有了,這時候現出的境界是一真法界,是實報莊嚴土,真樂。所以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這是真正安。

  諸位一定要知道,我們現在有這個機會,往生到極樂世界就是生滅滅已,寂滅為樂,生到那裡皆作阿惟越致菩薩,我們遇到這個機會了。記住,瑩珂法師只花三天三夜時間,諦閑老和尚那個鍋漏匠也只三年。我們講正常的,不要講特殊的,深圳黃忠昌居士三十才出頭,聽我講經,《往生論》上三年可以往生,他做實驗。在深圳閉關,向小莉護關,還差兩個月滿三年,也就是兩年零十個月,他預知時至,真往生了,證明真的,不是假的。淨宗最難的,就是難信,這是最難的一樁事情,淨宗最大的障礙。如果對它真正相信,一絲毫的懷疑都沒有,你的福報可大了,人間天上沒得比,你這一生真能去得了。

  真的搞明白、搞清楚了,就必須什麼?極樂世界認識清楚,我們居住這個世界也認識清楚,兩邊都清楚都明白,然後我們來取決、取捨,我要捨哪個,我要取哪個。沒有絲毫猶豫,沒有絲毫懷疑,這就成功了。然後曉得我們這一生是多幸運、是多麼難得,彭際清居士說「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一天」,我們遇到了,開經偈上講「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遇到了。遇到,有真智慧、有真見識,把這個機會抓到,我在這一生當中決定成就,這才名符其實得到安穩。除這個之外統統不安穩,在十法界裡作菩薩、作佛都不安穩,為什麼?怕退轉,一個失誤就退轉了。證得法身菩薩這才叫不退,十法界有退轉,法身菩薩才永遠不退。

  「三際一如,無去無來」,這是穩。三際不可得,三際是過去、現在、未來,從時間上講的。在這個境界裡面,就是在常寂光、在實報莊嚴土,空間跟時間都不見了。空間不見了,沒有距離,時間不見了,沒有先後,這叫妙,寂靜妙常。回歸到寂靜妙常,寂靜妙常是真有,寂靜妙常放光,常寂光裡頭有寂靜妙常之德。「妙光普照,咸令眾生,安隱快樂,離諸生滅」,這叫安穩光,就是光有安穩德。我們把它歸回來說,這個光就是大乘經上佛常說的,一切眾生本來具足的如來智慧德相,這是智慧,光是智慧,一切眾生統統有,這個光就叫做常寂光,本來有的。有沒有失掉?沒有失掉。沒有失掉怎麼不見了?迷了,常寂光就在面前,我們看不見。我們這個身心對常寂光絲毫感覺都沒有,真正叫麻木不仁,我們知覺失掉了。這個失不是真失掉,是迷失了,你什麼時候覺悟了它又現前,就恢復了。

  佛陀教我們,這就是佛陀教育的目標,沒有別的,幫助我們恢復常寂光,就如此而已。我們的常寂光恢復了,諸佛有沒有感覺到他做一樁好事,他度化眾生多大的功德?跟諸位說沒有。為什麼說沒有?眾生成佛,他本來是佛。度眾生不著度眾生的相,那叫真度眾生;著了相度不了,著了相自己也成不了佛。菩薩生生世世修行那麼辛苦,什麼原因?就是度眾生沒離相,自己修行,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也沒有離相;要是離相的話,他不就早成佛了嗎?離相就沒事了。心裡有這個相,還有事,還有修行成佛的事,還有度眾生的事,事還挺多的。統統放下,沒事,沒事是真正成佛,有事是菩薩,還差一個級別。

  這裡講到「寂滅」,寂滅是佛教的術語,參考資料裡頭有,從《佛學大辭典》節錄下來的。寂滅,梵語叫涅槃,翻譯中國的意思就翻作寂滅。「其體寂靜,離一切之相」,這個滅就是離一切相,把這個相滅掉了,所以翻成寂滅。它的體,就是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所說的第四句話,「何期自性,本無動搖」,沒有動搖,沒有動搖就是定,自性本定。真心,真心是本定的,一起念頭,念頭就不定了。所以起心動念,心動了,動了叫妄心,不動是真心。動了的時候我們只感覺得有妄心,覺得有動,那個不動的,感覺不到了,只知道有動的妄心,不知道有個不動的真心;要離開動,真心就現前。生滅是個動相,我們這個念頭,前念滅、後念生,是生滅相,不管身體在不在,沒有身體,受想行識還是生滅相。身體是色,這叫五蘊,色受想行識。自性清淨心裡頭沒有五蘊,有什麼?有見聞覺知,這個東西有,有見聞覺知。迷了之後,見聞覺知變成受想行識,受想行識覺悟了就是見聞覺知。

  離一切相,這叫寂滅,幹什麼都不能著相,著相就錯了。那修行我們就知道了,無論幹什麼,面對著一切人事物,真正用功用什麼功?不著一切相。這是真修行,修什麼?修成佛之道,這不是菩薩。不但無明的相不著,連無明的習氣也不著,捨得乾淨,捨得痛快,這才是真正的佛法、真正的大乘。連大乘的相也不著,連什麼真正的相也不著,那是名字相,言說相、名字相、心緣相統統不著,心緣相是起心動念。

  下面說,「法華經序品曰」,序品是第一品,「或有菩薩見寂滅法」。這什麼菩薩?明心見性的菩薩,離一切相的菩薩,他見到了。《維摩經.佛國品》裡面說,「知一切法皆悉寂滅」。「註曰」,註解裡頭,僧肇大師說的,「去相故言寂滅」。「同」,就是《維摩經》,「弟子品」裡面說,「法本不然,今則無滅,是寂滅義」,這個話是真的。有生就有滅,法本不生,不生當然就沒有滅,有生才有滅,不生哪來的滅。這是說什麼?說一切法。一切法在面前,誰能看出它不生不滅?大乘經上常說八地以上,相明明擺在面前,他看出來了。彌勒菩薩告訴我們,我們有個概略的概念,有這麼個概念,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一秒鐘,我們算他彈五次,就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你說它是生、說它是滅?如果你能掌握到,你會告訴人不生不滅,真相,生滅的念頭放下了,沒有了。這個意思能懂嗎?意思就是所有一切現象,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當體即空,了不可得,說的這個意思。三種現象都自己一身,我這個肉身是物質現象,我的受想行識是心理現象,我的一念不覺是自然現象,統統不可得,因為一念不覺沒有原因。這才叫真正看破了,真正稱得上是真相大白。《維摩經.弟子品》裡面說,法本不然,今則無滅,這就是講的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你就看到了。

  《無量壽經》上卷:「超出世間,深樂寂滅。」這個樂字念去聲,愛好的意思,不當作快樂講,當作愛好。為什麼說超出世間?世間是生滅法,深樂寂滅。寂滅跟世間是不是兩樁事情?不是,如果是兩樁事情,他沒離開;世間就是寂滅,寂滅就是世間。眾生在世間裡面造業受報,佛在寂滅裡頭普度眾生,沒離開,不能把它看作兩樁事情。寂滅就是世間,世間就是寂滅,世間是寂滅的幻相,寂滅是世間的真相。這個意思很深,不好懂,如果你在這個地方能夠體悟到少分,你會生歡喜心。世間、出世間全放下,眾生跟佛也放下,放下才是真的。還有佛、有眾生,還是世間法,沒出門,生滅法,你還在原地踏步,真的是一不是二。講得清清楚楚,我們就是體會不到,看不懂。

  《智度論》五十五卷有這麼一句話,「滅三毒及諸戲論,故名寂滅」。戲論是什麼?無義的言論,毫無意義。三毒是貪瞋痴。戲論包括什麼?包括全部的佛法。為什麼?佛法不能執著,執著就不是佛法,佛法變成世間法了。不執著,不執著世間法都是佛法,沒一樣不是佛法。為什麼?不執著跟性體完全相應,跟常寂光相應。一執著,就好像真的有個東西在,你心裡頭打結了。不能執著,不可以執著,為什麼?空的。自性是空寂的,非物質、非精神、非自然,你怎麼能執著它?所現的現象是假的,惠能大師說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不是真的,萬法全是生滅法,也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佛說真如本性、常寂光,也是當體即空,皆不可得。無非教我們全體放下,不能有絲毫執著,這就是大乘佛法,這就是圓滿的自性,這就叫大般涅槃,這就叫做常寂光,這個要懂。然後你可以能說一句,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全是戲論,世尊聽到也就點頭微笑,你真見到了。

  寂滅,我們看念老引《宗鏡錄》,這個《宗鏡錄》裡兩句話永明延壽大師說的,我們淨土宗第六祖,「安穩快樂,寂靜妙常」。這八個字講得太好了,這八個字是法身菩薩的境界。我們把底下再念一遍,「寂靜妙常,即常寂光。是知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這八個字大乘經上佛常說,這是安。「三際一如,無去無來」,這是穩。「彌陀於寂靜妙常中,妙光普照,咸令眾生,安隱快樂,離諸生滅,是名安隱光」。彌陀的常寂光遍照法界,就是此地講的寂靜妙常,常是永恆不變。這個光明,咸令眾生安穩快樂,這是真話,完全真實。無量無邊、無數無盡的眾生迷失了自性,淪落到十法界,更不幸的淪落在十法界的下層,就是六道輪迴。要不是彌陀慈光普照,這些眾生日子怎麼過?

  佛光遍照,十二種大德在加持,光明就是德,這性德,加持一切眾生,一切眾生不知道。過去世若有善根,遇到善緣,漸漸明白了,明白是解。清涼大師判華嚴為四分:信解行證,解了之後要信。真正信心從哪裡來的?從解來的,解就是教學。世尊四十九年講經說法就在這個解字,幫助眾生明白了、理解了,信心自然生起來。信為道元功德母,信了之後那個修才開始。所以解不透,信裡頭有疑問、有疑惑,縱然修行,有障礙,很困難。這就是上中下三根必須從解門入手。

  上上根人他從信入手,下下根人也從信入手,上上根跟下下根不可思議。下下根什麼?老實,沒有妄想,沒有雜念,教他一句佛號念到底,他就老老實實念到底。像鍋漏匠,你看人家三年,預知時至,站著往生,沒生病。往生的前一天,到城裡去看看朋友,那是什麼?見最後一面,見見面敘敘舊,他也不跟別人說,第二天就走了。下下根,中國古人也有句話說,「唯上智與下愚不移」,不移就是他不變。麻煩就是中央這一段,上不上、下不下,我們這些知識分子,要搞好多好多年,這個教慢慢通了。要知道,多少人搞一輩子都沒通的,太多了,我們搞了六十年才通這麼一點點,這個我自己有經驗。如果照我的壽命,四十五歲死了,沒搞通,但是我們相信能往生,下品,下三品往生。真正搞通很不容易,搞通的祕訣就是章嘉大師教的放下,不能放下你決定不通,通的人沒有不徹底放下的。徹底放下就是離生滅法,安穩快樂。這個德叫安穩,光中有安穩。

  下面第十一「超日月光」,這是比喻。「淨影曰:過世間相」,過就是超過,日月是世間相,「名超日月」。「憬興曰:日夜恆照」,太陽照白天,月亮照晚上,日夜恆照,「不同娑婆二曜之輝,故超日月」,二曜就是太陽跟月亮。「曇師讚曰:光明照耀過日月」,超過日月,「故佛號超日月光」。「又《超日明三昧經》」有這麼一段文,「日之光明,照現在事」。我們「人物」,人是人道,物就包括十法界,「蠕動」是十法界裡頭小動物、小爬蟲,這是動物。「百穀」,五穀雜糧,這是一切有情眾生維繫生命不能缺少的。「藥木」,木材,都是我們生活不能缺少的東西。「諸天龍神,皆因日成,普得茂活」。我們離不開太陽,離開太陽這些東西都不能存在,靠著太陽,這些物才能夠生長,才能夠生活在這個地球上。「日不能照二鐵圍間,亦不能照人心本,令開達也」。這是說日光的功能。像前面所說的十種德:無量、無邊、無礙、無等、智慧、常照、清淨、歡喜、解脫、安穩,太陽沒有這些德。但是它的德,供給我們的溫暖,幫助這個地球上的所有一切生物,能夠存活在這個地球上,這是日月之德。鐵圍間它不能照,也不能照人心本,照不到我們的心,真心、妄心都不能照。令開達,開是開明,達是通達。「但照有形,不照無形」。

  「超日明三昧,所以勝者何?」這是《超日明三昧經》裡面說的,超日明三昧,所以勝者是什麼?超就是超過日月,為什麼它超過?「殊照十方,無邊無際」,它能遍照,它沒有障礙。「三界五道,靡不徹暢」。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五道:天道、人道、三惡道,它統統照。五道裡頭不說阿修羅,因為阿修羅,除了地獄,其他的四道都有阿修羅。六道單單說阿修羅是說天道阿修羅,天上有阿修羅,人也有阿修羅,畜生有阿修羅,鬼道也有阿修羅,地獄道沒有。所以阿修羅四道都存在,在哪一道就算他是哪一道,通常講五道、五趣,就是把阿修羅省略掉了。阿修羅,我們要認識他,福報很大,心行不善。他修的有大福報,所以無論在哪一道他有勢力、他有財富,真的我們講大富大貴。在鬼道裡頭是鬼王;在畜生道那也是猛獸,像獅子、老虎這一類的,其他的野獸都怕牠;在人道裡頭要做人王,好勝好鬥,喜歡發動戰爭。阿修羅過去生中修的福,修了大福報,這一生當中享受,享受的時候他就不修善,多半作惡,所以阿修羅死了以後都是墮地獄。所以他不能算做善道,第二世有福,第三世就地獄去了。我們對阿修羅要認識清楚,阿修羅傲慢、嫉妒,這兩種心特別盛,愚痴,貪圖五欲六塵的享受。

  三界五道它統統照,這是日月所照不到的,佛光照到。我們看到有不少靈界的信息,章太炎先生在世的時候曾經做過東嶽大帝的判官,他應該是代理。判官地位很高,相當我們現在人講的祕書長,一般人講二把手。可能是判官有事情不能上班,請他代替,他代替了一個月,晚上就到鬼道去上班去了,白天他就送回來,說明他晚上辦事的狀況。鬼道跟人道相彷彿,但是鬼道的人很苦,沒有笑容,鬼道的天氣沒有太陽、月亮,星光都沒有,昏暗,就像陰天下雨、濃雲密布一樣,永遠看不到,叫三光,日月星看不到。所以,日月照不到鬼道。

  「上之經文,勝餘諸解」,就是《超日明三昧經》裡面說的這一段比古大德註得詳細、註得好。「蓋以日光能照一切有形,生長天地萬物。但不能照無形,不能透鐵圍山,故不能照兩鐵圍山之間」,這個它不能照,「不能照明人之本心」。超日明三昧比日月光就要殊勝,「但彌陀光明,又遠勝此三昧,故名超日月光也」。阿彌陀佛的光不但超日月光,它也超日明三昧,日明三昧比不上阿彌陀佛的超日月光。今天時間到了,後面最後一條是「不思議光」,我們明天再一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