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同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六百一十頁第五行,最後一句開始:

  八苦裡面第四死苦,「死悲分散(自身四大,與今世眷屬悉皆分散),是死苦」。我們參考資料裡面有「四大」,這是個名詞,從《佛學常見詞彙》裡面節錄出來的,「地大、水大、火大、風大」。下面有個解釋,「地以堅硬為性」,它的性質,水是潮濕,火是溫暖,風是流動。這是說明物質無論大小都有這四種現象,物質它的性質有這四種。「世間的一切有形物質,都有堅、濕、暖、動之四性」,這叫四大。下面舉例,「諸如:人體(人的身體)毛髮爪牙,皮骨筋肉等是堅硬性的地大」,這個就是物質現象;「唾涕膿血,痰淚便利等是潮濕性的水大;溫度暖氣是溫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動性的風大」。這樣的說法幾百年了,古大德為我們解釋四大,都是這樣說法的。再看植物,「又如植物的枝幹是堅性的地大」,物質現象,它體內有水分,這水大;「吸收土壤中的養分以發育是暖性的火大;吸收碳氣吐出氧氣是動性的風大」。對物質現象,說明它的四大,好像也沒錯。

  「如再以星球為例,星球表面的山石大地」,這是地大,堅性的地大;挖地,往下面挖,地下有泉水,「這是濕性的水大」;星球內部有岩漿,「是暖性的火大」;「星球與星球間互相吸引是動性的風大」。星球在太空是有一定的速度在旋轉,所以它不是靜止的。「由於四大遍及於一切物質現象之中,所以佛經稱之為四大種所造諸色」,這個講法世代相傳,一千數百年。是不是世尊的本意?世尊對於一般初學的人可能也是這樣說法,這是方便說。我們看了科學的報告,這才真正搞清楚四大五蘊是怎麼回事。四大五蘊是世尊說的物質現象的基礎,物質有四大、有五蘊的現象,就說明這是物質現象。四大的地水火風,是講的色法;五蘊是色受想行識,色是物質現象。物質現象有四大,精神現象也有四大,受想行識。精神跟物質不能分,是一不是二。《心經》大家天天念,「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五蘊第一個是色,物質現象,空的。再進一步,物質從哪來的?從念頭來的,念頭也不存在,受想行識也不可得。這才把四大五蘊,所謂物質現象跟精神現象搞清楚、搞明白了。

  基本的物質是什麼?佛在經上用的名詞叫極微色,又叫它做極微之微。佛在經上常說,是將物質把它分割,通常我們小的物質叫它做塵土,所以這一毛一塵,毛是汗毛,這都是物質現象最小的,身上最小的汗毛的尖端。依報的環境就是微塵,塵土,多大的塵土?從牛毛塵開始。牛的毛粗,牛毛塵尖端上,好像這是一個牛毛塵尖端上,尖端上有一粒塵土。我們知道物質都有吸引力,這一粒塵土在這個物質上不會掉下去,好像這貼在上面,被吸引住了,不會掉下去。眼睛好的人能看見這一粒塵土。佛說把這一粒塵土分成七分,七分之一這就小了,七分之一叫羊毛塵,羊毛細。羊毛塵再分七分,七分之一叫兔毛塵。中國人寫字用毛筆,有羊毛、有兔毛,兔毛更軟、更細。這個兔毛塵再把它分成七分之一叫水塵,大概肉眼看不見了,很小。為什麼叫水塵?水有密度,密度裡有空隙,這在顯微鏡上就看到,水裡頭有空隙。這一粒塵土在水空隙裡頭游來游去沒有障礙,稱它作水塵。

  水塵再把它分成七分之一叫金塵。金是金屬。金屬的密度大,裡面還是有空隙,這一粒微塵它能夠通過金屬裡頭空隙,通過它沒有障礙。你說這裡有個鋼板,它可以自由穿過,沒有障礙。金塵再分為七分之一叫微塵,所以佛經上講微塵,不是我們概念當中的微塵,我們微塵是肉眼看見的,這肉眼看不見。誰能看見?阿羅漢的天眼,阿羅漢的天眼能看到微塵,我們沒有這個能力。這個微塵還能分,分成七分之一叫色聚極微。在我們想像當中,阿羅漢看見這個微塵應該就是今天科學講的原子,原子我們肉眼看不到,阿羅漢能看到。再把它分成七分之一的一分,一直分下去,叫色聚極微,大概就是現在所說的基本粒子、夸克。基本粒子,現在科學家知道好像有五、六十種,這都叫色聚極微。這個東西能再分,分叫夸克,夸克還可以分。

  現在一直分到最後,不能分了,佛說極微色、極微之微,這不能分了,分就沒有了,物質就不存在。科學家有本事,把極微之微找到,科學的名詞叫微中子,或者叫中微子都可以,這兩個名詞科學家都說了,這個不能分了,再一分物質沒有了。科學家確確實實做到了,微中子一分析,物質不見了,看到了什麼?看到是念頭波動的現象。所以科學家看到這個現象,肯定宇宙之間根本沒有物質這個東西的存在。這個肯定證實了《金剛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有物質現象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根本它就不存在。

  我們為什麼看到這個物質現象?是許許多多意念產生的物質現象糾纏在一起,讓我們感覺到有一個東西存在,這個東西就是物質。很不好懂,它不是我們的一般常識,可是我們從動畫這樁事情裡面,能夠體會到這個現象。動畫、卡通片,翻的時候把它速度翻快了,就好像它在動,過去的電影就用這個原理拍攝成。攝影機它的鏡頭是快速度的開關,一打開就照一張進去,關起來再打開第二張照進去,是用這個方式。一秒鐘二十四張的,就是二十四次開合的速度把它拍攝下來,然後在銀光幕上,把這個幻燈片,稱為正片,打在銀幕上。一秒鐘二十四個影像重疊在一起,這叫糾纏在一塊,我們看到它的現相,是這麼個道理。

  如果我們看它一張,就是二十四分之一秒,是什麼現象?我們在銀光幕上看,只看到這一張,一張的速度是二十四分之一秒,我們能夠有感覺,感覺什麼?光亮了一下。光裡面什麼東西,沒看清楚就沒有了,我們的眼力達不到這個速度。我們眼睛睜開的時候,一定看它是連續的,大概至少連續到半秒鐘,也就是十二個畫面糾纏在一起,給我們一個印象,好像是個人,好像是個樹,好像是個房子。是不是很清楚?不清楚。要真正看清楚大概要一秒鐘,一秒鐘就有個清晰的概念。二分之一秒看不到,不清楚,好像是有這麼回事,不清楚,這就是我們眼睛不行。

  實際上它的速度,生滅的速度,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這一彈指,就像動畫片,多少個動畫片糾纏在一起?三十二億乘百千。百千,十萬,這個數字是三百二十兆。一彈指三百二十兆,我們怎麼能知道它是假的?過去的電影是二十四分之一秒,這個速度我們看到的電影片,所以看電影片,你細看,它跳動,它在那跳動。現在用數碼比過去進步,這個跳動看不到,愈看愈逼真,為什麼?它速度提升了。彌勒菩薩告訴我們,我們現實的環境,你眼見耳聞,六根所對的境界,我們用秒來說,這個彈指,一秒鐘,彈得快,年輕、體格很強的,我們相信可以一秒鐘彈五次。一次是三百二十兆,乘五,一千六百兆,一秒鐘。一秒鐘就等於那個放映機一樣,速度多快!一秒鐘生滅的速度,就是波動現象,是一千六百兆次,我們怎麼會知道?所以我們統統以為是真的,其實這個現象就在眼前,從來沒有改變過。誰知道?佛說八地以上,那就八地、九地、十地、等覺、妙覺,這五個位次的人知道,他看見了。怎麼看見的?定中看見的。《華嚴》說這五十二個位次,最高的是佛位,下面都是菩薩,五十一個菩薩,最後成佛,總共五十二個位次。最上面的五個位次,宇宙的真相,他們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宇宙是不是真的?不是,也是假的,整個宇宙是假的,心現識變。從哪裡來的?真如本性有隱現,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第三句說的是這個意思,「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整個宇宙這些形相是本自具足,不是從外來的,不是哪個造的,人人皆有,個個不無。一切眾生有佛性,佛是覺,能覺察到這真相。花草樹木、山河大地它有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個性,不是兩個。自性起用,見性的人哪有不知道的道理?這個知道不是學來的,你自己本來知道。這個知道就是明瞭,你自性本來明瞭。現在不明白了,不明白叫無明,你現在有了無明,你不知道。佛法的教學沒有別的,佛實在講,什麼東西也沒給我們,這是真的。佛是幫助我們回歸自性,把我們自性裡頭本來的那個明(明白、明瞭)找回來,如此而已。不是佛給我們的,是自性本有的。我們本有的跟佛本有的是一不是二,換句話說,八地以上才真正知道,整個宇宙跟自己真的是一體。所以從一體裡面流出來的愛就是大慈大悲,大乘經上佛說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緣是什麼?沒有條件,那個愛沒有條件,因為是一體。

  母子是一體,什麼時候突顯出來?確實我常講「人生百日」,嬰兒生下來一百天,就是三個月。這三個月的時候,母親對於這個嬰兒,那個愛就是天性,是自性裡頭的真愛,沒有任何分別執著,沒有,母親看小孩是一體。漸漸長大,他有妄想分別執著了,跟這一體愈來愈遠,疏遠了,小孩甚至於長大了不孝父母。古聖先賢懂得事實真相,如何能夠把這個真正自性裡面的愛,最初你看到的就是父子有親,這種親愛是真的,沒有通過意識,直捷反應出來的,如何把它保持,讓人在一生當中都不改變,這是古時候教育的目的。沒有別的,就是為這個,讓父子這種親情一生不改變,不會墮落到妄心裡頭去。這就得用教育,教育是一種手段。尤其最重要的是嬰兒,因為他沒有被污染,他流露出來的是真的。做母親的人就有責任保護他,保護什麼?不受污染。所以嬰兒從一出生,他眼睛在看,他耳朵在聽,他已經在模仿,接受外面的影響。這個影響是善的,他將來是善人,影響是惡的,他將來就是惡人,這叫習性。

  本性,大家都一樣,所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大家都差不多,沒什麼差別,「習相遠」,習什麼?習慣、習性。習性不是本性,習性是從外面學來的,天天學,天天學,學了以後比本性還厲害,本性忘掉,完全用習性了。習就是染,佛家叫染污,這個東西很麻煩。如何保持本性,遠離習性,這是真正教育的真諦。所以母親帶嬰兒,所有一切不善的、負面的,不是好的東西,決定不能讓嬰兒看見、聽見、接觸到,不可以。讓他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全是善的,全是好的。母親在一千天,小孩出生到三歲,寸步不離,把他看好,讓他在一千天裡面,所見、所聞、所接觸的純淨純善,這個小孩就是聖人,就是佛菩薩。佛菩薩是人作的,根就要純淨純善。人人都可以達到純淨純善,就看他的母親肯不肯幫助他,母親的偉大之處就在此地。母親負責任把他看好,一千天當中,他不見邪惡,不聞邪惡,沒有接觸到邪惡,看到、聽到、接觸到的純淨純善,這個小孩,聖人的胚胎養成了。

  接著下去,老師教他,老師雖然不是聖人,老師接受過聖人的教誨,懂得什麼叫聖人,自己做不到,幫助學生做到。老師在學生的面前要演出聖人的樣子,不是聖人也要做個聖人的樣子,表演出來給學生看。自己不善的一面不能給學生看,為什麼?怕學生學壞。善的一面要讓學生多看,讓他好好學習,這是好老師。特別是童蒙,十二、三歲之前非常重要,這個時候的老師不重視學問,重視德行。這個年齡學生,不重講解,著重在背誦。背誦是什麼意思?背誦是教學的一種手段,目的是保持他的清淨心,不能讓他胡思亂想。小孩逐漸長大,他會想,如何讓他的思想導向正面?那就是盡可能的減少他的妄想。用什麼方法?用背書。一本書單純,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遍數念多了,他就能背誦,小孩記憶力好。背得很熟了,古人的標準是一千遍,這部書你能背熟,能背了。能背,再背一千遍,他一生都不會忘記,八、九十歲寫文章,不要看,隨手拈來。那是什麼?他熟透了,腦子裡只有這個東西,沒有別的東西。有能力的,可以再多學一種,多學兩種,愈精愈好。目的不在記誦,目的在收心,不讓他胡思亂想。心淨到一定的程度,他就開悟了。

  換句話說,這個方法就是佛家講的戒定慧,這叫菩提道,叫成佛之道。戒就是給你規矩叫你遵守,這就是戒,防止你妄念。遍數多了,心定了,就得三昧,就得定。定久了就開智慧,自性裡面的智慧德能就透出來。透出來什麼樣子?沒有學過東西一看就懂。所以說一經通,一切經全通,你一點障礙都沒有。這個裡頭有個絕妙的事實真相,那就是通了,能夠通他心,我沒有學過,別人學過的,我能把別人學過的東西統統拿來我來用。別人是誰?是諸佛如來,是諸大菩薩。他們無量劫學的,我現在門一打開全是的,我就統統得到用處。為什麼?一個自性、一個寶庫,我的打開了,他們東西都在裡頭。那就是集一切諸佛生生世世所修的無量功德莊嚴,全莊嚴自己了,自己也莊嚴諸佛,佛佛道同,這是佛法教學的目的。佛法不重視記問之學,不重視,重視開悟,開悟是真的。記誦不是真的,記錯你就用錯;自性悟的純真,決定沒有錯誤。所以諸佛如來的教誨,理念跟方法真的是一流,沒有人能超過,這叫真理,這叫真如。

  所以,一切法的緣起是從自性變出來的,你見到自性,你知道它怎麼變的,怎麼演變到現在這種狀況;秩序亂了,什麼原因亂的,知道用什麼方法把它帶回來,讓它一個一個就緒。這一就緒,社會就安定,就和諧。他懂得。而且教學決定是以身作則,學生迷而不覺,老師覺而不迷。老師要把覺而不迷的樣子做出來,教學生,學生就相信,學生沒有懷疑。學生對老師真誠恭敬,老師的理念方法他接受了,他依教奉行,他也會得三昧,他也會開悟。這是佛法教學跟世間教學不一樣的地方,用世間的方法來學佛法,學不到,他所學到的東西變質了,變成世間的學術,現在講的哲學、科學,變成世間的哲學、世間的科學,與明心見性不相關。也能知道宇宙奧祕,甚至於揭穿這個奧祕,但是終極的目標他達不到。那就是成佛,明心見性,科學家、哲學家做不到。為什麼?那要放下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他本來就是。科學家沒有放下分別執著,沒有放下起心動念,所以不能見性。放下就是。

  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起心動念要有警覺,只要是起心動念,自己心裡要明白,明白什麼?全是虛妄。動個佛的念頭,也是虛妄,自性清淨心裡告訴你沒有佛。沒有佛那是真佛,有一個佛,是那個佛的妄念,沒有是真的。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沒辦法,做不到,一個念頭都沒有,做不到。做到也不行,做到是什麼?無想定。果報在四禪的無想天,出不了六道輪迴。這個事情真麻煩,有念是錯的,無念也是錯的。這個境界叫不可思議,你一想,錯了,你一說,錯了。覺悟的人對覺悟的人,怎麼說都有味道,覺悟的人對不覺悟的人,怎麼說都是毛病。

  那怎麼辦?佛有方便,真正方便,淨土法門。我們要不遇到這個門,一生對佛法還不就是說說而已,真實利益,邊都沾不上。有了這個法門,有辦法了,只要把心裡頭請進一尊阿彌陀佛,問題全解決。心裡頭只有一尊阿彌陀佛,口裡頭念念不忘,身口一如,這就是一心專注,這就是制心一處,起作用是無事不辦,你的智慧現前,你的定功成就。我們一般怎麼說?阿彌陀佛加持你。是不是加持?是的,但也不盡然。你自己要不能夠一心專注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加持不上。所以那個專注是因,阿彌陀佛加持是緣。阿彌陀佛加持多少,完全看自己專注功夫的淺深。你功夫深,阿彌陀佛力量就大;功夫淺,彌陀加持力量就小,這才是事實真相。

  所以古大德教人,那句話是真理,是真言,教給我們,「念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什麼意思?經太長,咒比經短,佛號最短,四個字,阿彌陀佛。讓你什麼?念頭集中,集中到一點。經長,不容易集中;咒也長,也不容易集中;佛號就一句,就集中在一點,這一點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自己的本性。淨宗的方法善巧方便,首先教你到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然後再進一步在極樂世界去證得自性。明心見性的事情是到極樂世界再辦,阿彌陀佛會教你,現在就是先見阿彌陀佛。這個方法容易,這個方法保證我們個個成就。

  所以四大,今天我們看到科學報告,我們就曉得微中子就是世尊所說的,我們過去這些祖師大德沒有把它講清楚。換句話說,八地以上才搞清楚,沒有到八地,大概都這個說法。微中子那麼小,它是物質現象,色,你看到了。這個色有四個特性,第一個你看到,你摸到了,這叫地大,這物質現象。它帶電,雖然那麼小,它帶電,它帶的陽電就是火大,帶的陰電就是水大;或者講它有溫度,它有濕度。那麼小的東西,它有。再有個特性,它不穩定,它是動的,它不是靜止的,動用風做代表。所以最小的這個物質現象,基本的物質,它有這四個特性,它是個固體,它有溫度,它有濕度,它是動的,不是靜止的。

  現在科學的名詞叫微中子,在佛教裡面,佛叫它做極微色,微是微小,極微色,沒有比它更小的,它是最小的。所有一切物質現象,山河大地,整個虛空法界,《金剛經》上說的「一合相」,就是這一個物質組成的。小物質是它組成的,大的世界也是它組成,叫一合相。《金剛經》上的話,佛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這才把這個現象講清楚、講明白了。我們要真正了解,把這些話多念念,念不明白不要緊,你一直念下去,總有一天豁然大悟,真明白了,那叫開悟。

  我們的身體是這個一合相,這色,色是從念頭生的。念頭是什麼?自性裡頭本有的見聞覺知,這是性德,自性本有的。迷了之後,它變質了,變成受想行識。受想行識就是見聞覺知,覺悟的時候叫見聞覺知,迷的時候叫受想行識。受是什麼?感受,有苦樂的感受。想就是有妄想;行是這個受想、這個念頭一個接一個,一個接一個,它不斷;識就是整個虛妄的理體,或者說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那叫識。這個種子不是物質現象,是個念頭。種子之多,種子之複雜,佛說了,如果它有形相,形相再小,我們一個人阿賴耶識裡頭,無始劫到現在,這個種子虛空法界都容納不下。這個話真的,不是假的,不是形容。為什麼?我們這個識的種子,它根本就沒有停止,念念都在造。造,我們自己並不知道。造的速度,用彌勒菩薩的話來說,一秒鐘,他已經在造一千六百兆次。一秒鐘,一千六百兆,十秒鐘,一萬六千兆,怎麼得了!一個小時,再乘上三千六百倍,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個月三十天,造多少多少!佛講,盡虛空不能容納。你一想,是事實真相,好在它不是物質現象。

  這個現象的形成沒有別的,就是你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它就有;不起心不動念,它就沒有。你說它存在不存在?有念,它存在;無念,它不存在。無念是如來,這個要知道。三賢菩薩,他只是沒有分別執著,這個他沒有,起心動念有。即使起心動念放下了,習氣還在,他沒有方法把習氣除掉,這叫法身菩薩,他們住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怎麼來的?無始無明習氣變現出來的。無始無明習氣,它沒有生滅,因為沒有生滅,我們就叫它做一真。有生有滅,十法界,十法界叫無常,剎那生滅,一秒鐘一千六百兆的生滅,這十法界裡面事情,一真法界裡沒有。所以一真法界叫真常,十法界叫無常。

  十法界等待時間久了,無明習氣逐漸淡薄,到最後無明習氣沒有了,沒有了就叫成佛。這個佛,《華嚴經》稱他為妙覺,在等覺之上。等覺是菩薩最高的地位,他還沒斷乾淨。斷乾淨了就不叫等覺,就叫妙覺。妙覺在常寂光,妙覺是法身佛,沒有身相,也沒有心相,起心動念沒有了。念頭沒有,物質現象沒有,自然現象也沒有,用常寂光三個字形容它。常是不生不滅,永恆不變,這是常;寂是清淨,清淨到極處,一塵不染;光是遍照,它在哪裡?一切時一切處它都在。它是一切法的本體,一切法從它而現,一切法也由它而隱,隱現自在,這是法身如來。這是佛教終極的目標,入這個境界才叫大圓滿,在這個境界裡頭無事不辦,而且樣樣都是大圓滿。我們把今天科學所發現的,跟佛經上所講的關於宇宙萬物真相這方面東西合起來看,就很容易懂。科學要沒有真正把物質現象搞清楚、搞明白,《心經》上這句話,「照見五蘊皆空」,我們永遠講不清楚。我們看這個文,這都是過去祖師大德說的,這個說法。所以科學對佛法有很大的幫助,可以互補,佛法對科學也有大幫助,可以互相印證。

  我們再向下看,四大分散,物質現象沒有,物質的身體沒有,它有靈魂。靈魂它有受想行識,它沒有色,五蘊裡頭,它沒有色,它有受想行識,受想行識就是靈魂。它不知道受想行識也是假的,它執著那是真的,所以它有苦,這是死苦。第五,愛,「愛則欲合偏離。常所親愛之人,乖違離散,不得共處」,這愛別離苦。人在這個世間,喜歡的人不能常常在一起,喜歡的事、喜歡的物亦復如是,這個事實真相要看破。不能看破,那你就受苦,就愛別離苦。真正看破,曉得一切法緣聚緣散,緣具足,它就合,緣不具足,它就散,所以佛說「因緣生法」。大乘經論裡頭佛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它是暫時,時間很短,它不是長遠的。

  什麼是真正長遠?只有一樁事情真正長遠,回歸常寂光。我們物質身體不見了,我們起心動念、心理現象不見了,都沒有,身心都變成一片光明。這個光明不是物質,不是精神,也不是自然現象,不得已稱它為空,但是這個空不當作無講。為什麼叫它空?因為它三種現象都沒有。為什麼不能說它無?它遇到緣能生三種現象,三種現象是由它而生起的,所以不能說它是無。無比的靈敏,靈明覺知,與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起感應道交的作用。法界虛空界是它變的,是從它現的,法界虛空界裡所有一切眾生都是它變現出來,一體,一身。一個身叫法身,法身是一切身,一切法是自己的身,什麼時候你能夠肯定,你能夠認識,你就成佛,至少你是法身菩薩。法身菩薩承認一切眾生跟自己是一體,所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自然流露,那是真的。

  我們迷了不曉得,分自分他,這個裡面起無量無邊的煩惱,造無量無邊的罪業,這個罪孽就變現出輪迴,變現出六道。輕一點的變現出四聖法界,嚴重的變現六道輪迴,最嚴重的就是三途苦報。必須要知道,全是自作自受,可不能怪別人,怨天尤人是罪加一等。總以為我沒有錯,都是別人錯,罪上再加罪,那就愈來愈苦。老祖宗教導我們一句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遇到困難走不通找誰?要找自己,自己反省,所有過失在自己,不在別人。為什麼佛菩薩樣樣都通,從來沒有障礙?什麼原因?他沒有念頭,沒有念頭全通了。我們有思,有想,有念,這就是一切苦難真正的根源。這個東西斷不掉,應該要斷掉斷不掉,這就是六道裡頭苦難眾生妄想一個接一個,斷不掉。

  阿彌陀佛大慈大悲,用這個無比殊勝善巧的方法,讓我們把念頭集中念他的名號。他的名號就是性德,就是自性。自性,無量光、無量壽、無量才藝、無量德能、無量相好,一切都是無量的,整個宇宙是它變現出來的,這是無量具體的展現。所以念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我們應該有觀想,我們跟阿彌陀佛合而為一。就像繫念佛事中峰禪師所說的,「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此方即是淨土,淨土即是此方」,極樂世界跟一切諸佛剎土,它融成一片的。所以極樂世界無窮大,沒有邊際,一切諸佛剎土沒有離開極樂世界。換句話說,所有剎土應該都是極樂,這才是正確的,是對的。為什麼不樂?你自己造作的不善把極樂迷失了,現在所感受的極苦,自作自受!

  下面第六個怨憎會苦,「怨則欲逃偏遇」。冤親債主,我很不喜歡、我很討厭他,我總想不要跟他見面,偏偏天天見面。在學校念書,這同學非常討厭他,排桌椅的時候排在一張桌子,不是冤家不聚頭,這個事情真有。八苦就在生活當中,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看破就解決,這八苦就沒有。八苦沒有,就極樂世界。「常所怨仇憎惡之人,欲求遠離,反而集聚」,這叫怨憎會苦。不喜歡的環境,想離開它離不開,喜歡的環境想長住得不到。我們一生,八苦裡頭不知道轉了多少圈,出不來。細心觀察,真的,佛說得好,全是業力變現出來的。我們有不善的念頭,有不善的行為,這個造成的。我們念頭轉過來,不要想別人的不善,想別人的善;不想別人的過,想別人的好處,那個心情馬上就轉過來。業由心造,果一定是自己去嘗,決定不能怪別人。一定要學普賢菩薩,菩薩的名號就是他的法門,他心目當中,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都是好人,都是賢人,普賢,沒有一個是惡人。傷害我的人,我過去生中傷害他,今天他傷害我,一報還一報,帳消了,心裡好歡喜,我的帳還了,他不生怨恨。如果他想錯了,你欺負我,我要來報仇。你看麻煩大了,生生世世沒完沒了。

  佛教人回頭是岸,希望我們早一天能回頭,就在境界當中修行。而境界當中,特別是人事環境,人事環境當中修行,提升特別快。修什麼?大乘教裡頭,一般的菩薩,六度,法身菩薩,普賢十願。所以我們的修行,真的把握住淨宗的五個科目就行,念念希望這五個科目能落實。你只要一遠離,苦惱就來了,你就造業;你守住,這是真修行,這真正是菩薩道。淨業三福、六和敬、三學、六度、普賢十願,就這麼簡單。這五個科目我們真做到,真落實,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決定相應,沒有違背,這是什麼人?這是普賢菩薩,你在修普賢行。修普賢行的,相應的是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經》第二品「德遵普賢」。極樂世界是什麼世界?是普賢菩薩的世界,統統是修普賢行。那我們現在就學習普賢行,難。難在什麼地方?六波羅蜜裡面並不重視平等,清淨心,普賢菩薩是平等心,這個難。

  普賢菩薩跟阿彌陀佛完全相應,淨土宗在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教學,第一個提倡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的就是普賢菩薩,普賢菩薩是娑婆世界淨宗初祖。在中國第一個提倡是慧遠大師,中國的初祖;在日本第一個提倡是法然大師,叫法然上人。早年我住在美國,我們提倡淨土,黃念祖跟我開玩笑,說淨空法師,你到美國去做淨宗初祖。確實在美國法師,沒有人提倡淨宗,那個地區人不相信淨土。有佛法,喜歡禪、喜歡密。所以在美國禪很興盛,密很興盛,沒人講淨土。我們在沒有到美國之先,了解大概的狀況。

  真正勸請我到美國是一個美國人,紐約大學的學生,研究生,念博士班的。她學習的課程是《華嚴經》,那個時候學校跟台灣大學做學生交換學習的,她是台灣大學的學生。我那個時候正好講《華嚴》,我住在景美,台大就把她送到我那,在我圖書館裡面住了四個月。她大概三十幾歲的樣子,讀《華嚴經》,讀清涼的《疏鈔》,我很佩服她。我說妳學中文學多久?三年。外國人認真,三年就有能力看中國的文言文。是她請我到美國去,她告訴我,淨土宗在美國,一般人到美國去決定行不通,美國人不相信。所以她找我,她說法師你行,你到美國去可以。所以我到美國去,我帶了一套那個時候錄音帶,最進步的,盒子裝的,小片一片一片的。那一片九十分鐘,那個時候我講經,一次就是九十分鐘,剛剛好錄一個帶子。我這一部《阿彌陀經》,好像是三百三十個帶子,三百三十個,每個帶子一個半小時。我把這個帶了一套到美國,我跟大家講演的時候,我把這個擺在前面,整整齊齊擺在前面。很多人問,這什麼?《阿彌陀經》。一遍講出來,確實把一些對淨土有懷疑的人震住了,對淨土批評的人不敢講話了,一部《彌陀經》怎麼可以講一年?講這麼長,怎麼講的?

  我講的是《阿彌陀經疏鈔》,蓮池大師的。蓮池大師的《疏鈔》,完全是用《華嚴經》的教義來講《阿彌陀經》,講淨土,告訴大家淨土就是《華嚴》,《華嚴》有十玄門,淨土也包括十玄門。勸人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就是生華藏世界。可是學習的人不多。帶給一些人信心,從禪、從密回過頭來修淨土,為什麼?這個容易成就,真正成就,往生淨土比禪、比密都高。修禪、修密,一生能夠修到阿惟越致菩薩,幾乎不可能,一個都沒看見。但是往生極樂世界,在美國真有。我們最明顯的例子,馬里蘭州的周廣大是中國人,在當地開了一家麵包店,人老實忠厚,沒有宗教信仰。我們認識的時候,他得了重病,癌症末期。醫院放棄治療,他的家人才到處求神找奇蹟,看有沒有奇蹟,找到了我們。我們那個時候是華府佛教會,剛成立沒多久,我是這個會裡頭第一任的會長,我們就派了三個同學去看看。他們看了之後回來告訴我,他的病很重,確實不能恢復了。我們就勸他念佛,把極樂世界簡單介紹給他。

  沒有想到他很有善根,他就接受了,告訴他的家人,不要去到處求神求什麼,不要去,你們統統念佛,幫助我念佛求生淨土。這個決心下去之後,癌症很痛,他這個痛苦減輕,沒有感覺到痛苦了。我們派同學,三個人、四個人輪流不斷幫他助念,他家裡人完全合作。三天三夜,他告訴他家人,佛來接引他往生了,非常歡喜,火化時留了舍利。這是一個完全沒有接觸到佛教,臨命終時,證明四十八願裡頭第十八願,臨終十念必生。他接觸淨宗,接觸我們,也不過就是四、五天,時間很短。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給許許多多人做了證明,念佛往生是真的,不是假的。還有許多從台灣到美國去的,從大陸到美國去的,這些念佛人在美國往生,真有功夫,預知時至。

  我見到的一個是在舊金山,老太太年歲大了,到美國是兒子媳婦把她接過去的,因為他生了小孩沒人照顧,把老母親接去照顧小孩,老母親幫助他做家事。小孩大概四歲上幼兒園了,老太太就輕鬆多了。早晨吃了早飯之後,兒子媳婦都上班,把小孩送到托兒所,晚上回來的時候再接回來,老太太照顧家裡。老太太是個念佛人,很單純,很老實,往生的時候沒告訴家人。家人早晨起來,因為老太太燒早飯,一家生活照顧得井井有條,這天早晨老太太沒起來,家人感覺到很奇怪,怎麼還沒起來?把她的房門打開,進去一看,老太太穿得整整齊齊,穿的海青,在床上打坐。叫她不答應,走了。什麼時候走的?不知道。她留的有遺囑,而且把兒子、媳婦、孫子的孝服,她都做好了。當然家裡人不在家的時候,她去買了些布在家做孝服,至少三個月,她預知時至。不讓家人知道,以免麻煩,家人知道,家人一定不願意,不讓她走。不說,就走了。走了之後,這些佛友才曉得,看她的遺囑,沒有不佩服的。老太太一個人在家看家,念佛誦經,她不寂寞,她淨土真成就了,對這個世間看破了,沒有值得留戀的。兒子、媳婦接她到美國不是享福,是做義工,不要付薪水的,有什麼意思?孫子長大能上學了,放下了。親情是最難放下的,這一關放下了,其他的都容易,到極樂世界去了。

  這一表現讓許許多多念佛的同學堅定了信心,這是她的功德,她做的好事。讓我們看到的時候,信心堅定,不會再動搖,她能做到,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她能做到的原因,徹底放下。她年歲大了,七十多歲,對世出世間法也無能為力,臨命終時用這個來表法,這個意義很深。她這一走,給念佛人做證明,叫作證轉,念佛真能成就。沒有生病,沒有一絲毫走的跡象,她兒子媳婦不知道,怎麼說走就走了?走得這麼乾淨、這麼俐落,自己身後的事情統統都辦好,兒子媳婦不操一點心。念佛同學做出最好的榜樣,什麼都放下,什麼都看破,沒有障礙了。怨憎會躲都躲不掉,那就不必躲,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這是解決的辦法。

  第七,求不得苦,「求則欲得偏失,世間一切事物,心所愛樂者,求之而不能得」,這叫求不得苦。佛教給我們,真正入佛門,入佛門求什麼?不求世間名聞利養,不求天上殊勝的福報,都不求,我們只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世間要看破,要放下,衣食能維持,有個小房子可以遮蔽風雨,足了,要辦往生的大事,給大眾做最好的示現,就是弘法利生,讓許許多多人看到,對淨土產生信心,產生了希望,發願往生,這就是莫大的功德。這個表演知道度多少眾生!讓多少眾生看到,不再懷疑。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親眼所見所聞,十幾個人,真的不是假的,為什麼不幹?世間事只有這樁真的。到極樂世界等於成佛,因為在極樂世界修行,沒有一個不成佛的,等於說成佛的保證班,不能不去。

  這個世間隨緣,隨緣要自在,要恆順眾生,於人無爭,於世無求,隨緣消舊業。如果有特殊因緣,隨緣成就佛法,隨緣續佛慧命,這是大好事,世間第一等好事。要能把事情做得好、圓滿,那就要記住賢首大師給我們講的《妄盡還源觀》,前面一半是講諸法實相,要知道,不再迷惑,後半是講修行的方法,原理原則。原理原則裡頭最重要的就是看破、放下。章嘉大師講得好,講得很淺、很白,我們都能聽得懂。看破,了解事實真相;放下,不要把這個東西放在心上,讓心上只有一尊阿彌陀佛,保持身心的清淨。清淨心生淨土,所謂心淨則佛土淨,清淨心保證你往生極樂世界。

  做事情沒有關係,你盡量去做,別放在心上,那就是佛菩薩應化在世間。凡夫無論做什麼事情,他心上有,他常常想著,佛菩薩心裡不想。心裡不想事情能做好嗎?能。心裡不想,做出的事情是智慧;心裡想著事情,是知識。知識做得不圓滿,有後遺症。所以什麼都不想,到時候來說,自然方法會用得非常正確。那是什麼?自性清淨心流出來的智慧。我們智慧流不出來,就是想得太多,非想不可。人家請我們去講演,我講什麼,預先好好想一想,這是意識心裡頭流出來的。什麼都不想,那是什麼?自性流出來的。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答問,人家提問題,馬上就回答你,沒有通過思考,也沒有準備,那是真的不是假的。或者在講演的時候,一個大題目,這個大題目不是預先擬定的,臨時的。這是佛法,這是中國傳統,講求智慧,不講求知識,這個道理要懂。所以心愈清淨就愈聰明,愈有智慧;妄念愈多就愈雜,只有知識沒有智慧,這個一定要知道的。不求,你所需要的自然成就,所以不需要求。求,反而不得;不求,一切佛菩薩安排,自然成就,得來全不費工夫,這個好,省心省事,圓滿成就,自己心念跟佛法完全相應。我們的心住在阿彌陀佛,住在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願。真幹!念念為眾生,沒有一個念頭為自己,與佛就相應。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