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三八0頁,從第二行當中看起:
「又《天台壽量品疏》云:如者,法如如境,非因非果,有佛無佛性相常然。遍一切處而無有異名為如,不動而至為來。指之為法身如來也」,前面我們學到此地。「如如境」,參考資料裡頭有一小段,《三藏法數》裡頭的,「真如妙境,常住一相,量等虛空,不遷不變,無滅無生,以其境如如智,故名如如境」。這個意思是說,真如也就是法性,也就是本性、自性,前面說的名相說得很多,也叫真諦、也叫實相、也叫法界、也叫第一義。這個境妙,妙在哪裡?常住一相就是無相,它沒有任何現象。科學把所有的現象歸納為三類,物質、信息、能量。在佛法,阿賴耶也講三細相,業相、轉相、境界相,業相就是能量,轉相就是信息,境界相就是物質現象。它統統沒有,這是自性的本體,常住一相就是無相,沒有這三種現象。一念不覺的時候,會從真如生起這三種相,這三種相就叫阿賴耶。業相是阿賴耶,轉相就是末那識,境界相是物質現象。它多大?說量等虛空,虛空有多大,它就有多大。世尊在楞嚴會上,說法性的量超過虛空。跟虛空相比,把虛空比作自性,把現在的虛空比喻作太空當中一片雲彩,虛空是一片雲彩,自性像虛空一樣。所以自性比虛空大,虛空是自性變現出來的。
不遷不變,遷變意思相同,它永遠不會變。遷是遷流,沒有遷流改變的現象,沒有生滅的現象,不生不滅。所以這個境界是如如智,如如智沒有三種現象。智就是自性,自性裡面的本能,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德能跟相好統統都沒有相,但是它能生現象,所以叫妙!空不能當作無講,它不是什麼都沒有,它什麼都具足,稱之為空是它沒有三種現象。就像近代江本博士水實驗做出來的,水是個物質,是個礦物質,水沒有眼耳鼻舌身,這是大家能看到的,但是它居然有眼耳鼻舌身的功能,就是它能看、它能聽。我們相信它能嗅、它能嘗,肯定有這些功能,我們要做實驗,一定能實驗得出來。讓它聞,它會看、會聽,聞這個味道,讓它嘗酸甜苦辣,如果做這個實驗,肯定有結晶出現。意它有,我們心裡起心動念它知道。這說水。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任何物質現象統統具足五蘊,五蘊是色受想行識。任何一毛端、一微塵都具足這三種現象,自然現象、心理現象、物質現象,統統具足。宇宙之間,整個宇宙用現在的話,它是有機體,活的,連泥土、沙子、石頭都會看、會聽,都有受想行識。這個妙,真正不可思議,叫真如妙境。
常住是一相;非常,非常它就會現很多相,隨緣它就現相。隨不隨緣?緣太多太多了,隨萬緣現萬象。不管它現什麼相,它確確實實是不生不滅、不遷不變。它的境是如如智,所以就叫它做如如境。《佛學大辭典》這個術語,如如境是術語,「如如之理體」,是自性,「為如如智所契之境」。如如的理體好比一盞燈,如如智好比燈放光,燈光還照這個燈,所以說光跟體,跟放光的體融成一片,這是如如境。這個說法也很好。
非因非果、有佛無佛,不管有佛無佛,性相常然。遍一切處而無有異,這叫如。不動而至,真的是不動,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兩句話一定要知道,彌勒菩薩所說的,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這是一念。這個地方所說的不動而至是一念,這一念有生有滅。這個念頭相續,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我們才能看到現象,這叫來,叫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看緣時間有多長,它存在的時間我們看得見,緣斷了就看不見了。像我們看電影的銀幕、電視的屏幕,打開,緣成熟了,影像現前;到這一劇戲演完了,它就結束、就不見了,來去無影無蹤。所以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這個意思。這指為法身如來。確實是法身起作用,起作用就有報身跟化身。法身是本體,起作用的是報身跟化身,也叫應身,應化身,有體有用。「故如來之釋」,這個解釋,「亦有法、報、應」,應,括弧裡頭「化」,之異。
那我們明瞭,法、報、應化確實是一體,不管它怎麼變化,像我們剛才講的水實驗,水,它的德能圓滿的,能見、能聽、能聞、能嗅、能嘗、能觸、能知,它沒有欠缺。佛應機所現的這個身相,報身,這一切具足,應身也具足,化身還是具足。應身,像釋迦牟尼佛應化在印度,智慧德相完全具足。化身,像虛雲老和尚朝五台,生病遇到乞丐,文殊菩薩化身。統統具足,能見、能聞、能嘗、能嗅、能觸、能知,六根的功能統統具足。這六種功能是法身本來具有的,不生不滅。在法身裡頭沒有相,在報身、應身、化身裡它有相。無相而相,相而無相,是一不是二,這就妙。
諸佛如來、法身大士他們看得清楚,了解性相一如、性相不二。確實有性、有相,但是它不礙事,性不障礙相,相也不妨礙性,同時存在,而且不能分離,這才叫實相。所以實相無相是講法身,實相無不相是說報身、應化身。無相無不相是一不是二,不是分開來的,分開來什麼都沒有。明白這個道理,我們眼前所看一切現象無一不是。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問問,我們有沒有法身?我們如果沒有法身,這個身怎麼現的?因為法身是體,離了體,什麼都不能現。所以連虛空都有體,它要沒有法身的體,虛空從哪來?自體確確實實是沒有相,能現一切相。
惠能大師開悟說的五句話,前面四句是講法身的體、法身的智、法身的德。第一句給我們說的法身清淨,清淨心生智慧,智慧是從清淨心生的;第二個說法身是不生不滅;第三個說法身本自具足,具足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相好;第四句話說的是法身不動,不遷不變,自性本定;最後一條說它起作用,能生萬法。萬法就是法身,法身就是萬法。說明法身的體、相、作用在哪裡?就在眼前。
我們現在雖然是迷了,迷了也起作用,不是不起作用,迷起的作用比較是負面的。為什麼?它帶著有煩惱,帶著有業障,帶著有習氣,它帶這個東西。覺悟了不帶這個,不帶就得大自在,帶了就不自在。不帶現的相是實報土,現的身是報身,自己報身、佛報身、菩薩報身,全都是報身。迷了之後那就隨你迷的是染、是淨;是清淨,四聖法界,是染污,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有善有惡,善的三善道,不善的三惡道,全是自己念頭變現出來的,這個不能不知道。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不能有不善的念頭,不善的念頭沒有害別人,害自己,你能夠傷害別人是很少很少。如果別人修行有功夫不接受,你就完全沒有傷害到,那個傷害你自己全部承當,這不就大錯了嗎?縱然對方,你毀謗別人,人家發脾氣,他受的傷害三分,自己受的傷害七分,不值得!你把它真搞清楚、搞明白了確實如此。
所以古德教導我們,做人要隱惡揚善,別人不好的別提,不要放在心上,別人好的要讚歎,非常有道理。普賢十願第二願教給我們「稱讚如來」,那就是隱惡揚善。你看第一句,「禮敬諸佛」,第二句馬上換了口氣,稱讚如來。如來跟佛什麼差別?佛是從相上說的,如來從性上說的。相上,不管什麼相,真的,相是平等的,所以對於形相要禮敬,沒有分別。為什麼?它是自性變現的。自性是法身佛,變現佛是報身,是法身佛;變現應身,他還是法身佛,法身變的,法身沒離開他;變成六道的眾生,他還是法身佛;變現出畜生身、餓鬼身,依舊是法身佛。所以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自己沒看出來,迷惑的人沒有看出來。法身佛看出來了,實報土裡的報身佛看出來了,他知道,所以他完全禮敬。稱讚,稱讚不一樣,稱讚從性德上說,與性德相應的稱讚,不相應的不稱讚,它就有差別。所以說相上沒差別,性上有差別,有正有邪、有偏有圓,圓滿的、正的稱讚;邪的、不圓滿的不稱讚。稱讚就明顯的差別,供養是平等的。
普賢菩薩教我們修的,就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對於染、對於惡,都是一般人所厭惡的,菩薩心目當中是平等的。為什麼他是平等?因為他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我們為什麼不平?我們執著、我們分別,這是善、那是惡。其實,善等於零,惡也等於零,零跟零是平等的,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就是零,它平等的。我們今天對人對事是用一個不平等的心去看,這法就千差萬別;用平等心去看,萬法一如、生佛不二。什麼時候我們看到萬法一如,好,你入佛境界了。縱然你沒有真正成佛,你決定是法身大士,實報土裡面的菩薩,以下的他們還是有分別。
「具如《會疏》所釋,無來去者為法身」。這說得好,沒有來去,法身沒有來去,法身像虛空一樣,哪來哪去?沒來去。可是它非常靈明,它是一切法的本體,這個要記住。第二,「正覺於第一義諦」,正覺於第一義諦,「真如實相如是而來」,這叫報身。前面說了,第一義諦名如。好像我們這個資料裡頭有第一義諦,有,在第五頁。「二諦之一」,二諦是真諦、俗諦,「對於世俗諦之稱」,所以它又稱為「真諦、聖諦」,聖人所證得的。真諦,它是真的,不是假的。又稱為「勝義諦」,也叫做「涅槃、真如、實相、中道、法界、真空等,總以名深妙之真理」,名是個名字,是深妙真理的名字,這叫真。「諦者真實之道理」,我們一般講真理,深妙的真理。「此道理為諸法中第一」,在一切法裡頭它是第一,所以叫它做「第一義」。「真實故云真,為聖者所見」,就稱為聖諦,「為殊勝之妙義」,所以又稱為「勝義」。這是解釋這個名詞,這個名詞就是自性、就是本性。
正覺是智,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於第一義諦,這就是真如實相如是而來,這是報身。報身也叫法性身,是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也叫法性土,為什麼?它這個裡頭沒有生滅。十法界是無常,生滅相。這叫一真法界,這裡面的人無量壽,但是永遠年輕,他不衰老,不會隨著時間改變,遷流是改變的意思。我們這個世間所接觸的一切現象,一分一秒都在改變,念念不住。實報土裡面的東西,等於它好像住在那裡,它不改變,時間再長都不改變,那真叫極樂世界。阿賴耶因為它體是染污的,所現的一切相都是染污的;法性跟這個現相完全不一樣,法性是永恆的清淨,不需要清潔,永遠清淨,永遠沒有染污。我們的虛空都有染污,都有很多微塵、粒子染污,一真法界裡沒有這個現象。確實,它跟我們是不同一個空間維次,我們無法想像那個世界。這報身。
「乘真如實相之道而成正覺,如是而來,是為應身」。這釋迦牟尼佛,他是乘真如實相之道,到這個世間來投胎,示現八相成道,成正覺,應身。「諸釋皆可依《會疏》之說,而知其意」。這幾種說法,《法華經.壽量品》的講法、《成實論》的說法、《會疏》的說法。《會疏》說得好,你看《會疏》,無來去者為法身,又簡單,意思又圓滿具足;正覺於第一義諦,真如實相如是而來,報身;乘真如實相之道而成正覺,如是而來,這是應身。說得很簡單,說得很清楚。這是十號裡頭的第一個號,「如來」。
第二個德號叫「應供」。我們看他這個會集的第一段,《大智度論》裡說的,「佛諸結使除盡,得一切智慧,故應受一切天地眾生供養。以是故佛名應供」。為什麼?佛是世出世間第一大福田。福怎麼修?布施,是用這個方法修來的。供養,供養比布施修的福更大,為什麼?他帶著恭敬心。布施未必有恭敬心,供養裡頭有恭敬心,所以修更大的福報。供養佛,福報是最大。
現在佛不在世間,我們怎樣供養佛?我們讀佛經,接受佛的教誨,這就是供養佛。依教奉行是供養佛,一切供養當中,這個供養是最大的。經上常說,「如教修行供養」,供養中第一。如果我們用財供養,我們以這個財去印經,這個福報大,印得愈多愈好。發願,希望我印一千部經,這一千部當中會有一個人開悟,我們要常常有這個想法。個個人開悟不可能,希望有一個人開悟,那這福報就大了。今天我們有這個能力,幫助真正發願肯學的人,來成就他,這個福報大。成就一個人就成就一尊佛,他將來講經說法,弘法利生,這福報多大!
修福,福有福田。田是比喻,好比土地、田地,種五穀雜糧,它能長出來,能生長出糧食出來。所以福也要有田,這個田好,好福田,你種下去之後你得大福報。有人得大福報,有人得小福報;找到佛的這個田,那得的是無比的福報。這就曉得,今天在這個世界上發大財的、做大官的,他福報從哪來的?肯定是過去生中碰到佛福田、菩薩福田,他才能種這麼大的福。如果不是佛菩薩的福田,一般世間人的福田,大概總要修好幾輩子。世世代代都修福,這個人家後代會出大富大貴的人。祖宗世世代代都修福,他自己也是乘修福而來,他的福大,到這一家,這家有福,到這家來投胎。福跟福相應,善與善相感,就這個道理。不可能是個壞孩子投生到有福報人家,這是決定不可能的,壞孩子肯定要投到家敗人亡的那種人家去。說明善惡果報絲毫不爽,決定有感應,父母心地善良,一定生好孩子,人不能不相信因果報應。成佛、成菩薩、成阿羅漢,一定要接受天上人間一切眾生的供養,為什麼?為他們種福。這叫應供。
佛諸結使除盡,得一切智慧。什麼叫結?什麼叫使?這也是佛門常常看到的術語。我們參考資料裡頭有,從《佛學大辭典》節錄的。「結與使」都是煩惱的代名詞,就是講的煩惱。「繫縛心身,結成苦果」,這就叫結。繫縛是比喻,好比繩子把你身體捆綁起來,你不自由。心也是的,心有所牽掛,你心不自在。這都是煩惱,就結成苦果。實在講,結縛是空的。
達摩祖師剛到中國的時候,跟梁武帝談話不投機,梁武帝不護持他,跑到少林寺去面壁。面壁九年,遇到一個慧可。那個時候正好是冬天,慧可向他求教,心地非常虔誠,我們講具足這四個字,真誠、慈悲、恭敬、信心(真信),條件具足。看到達摩在打坐,入定,他站在門外,外面下雪。站多久?雪已經到膝蓋了,雪到膝蓋了他還沒走,還站在那裡。達摩知道,也是在等著看他的誠意。到最後他用戒刀把手臂砍下來,左手,右手拿著這個手臂,供養達摩祖師。達摩祖師看到,你何苦來?你有什麼問題?慧可說我心不安,心有繫縛,心不安,求大師給我安心。達摩祖師伸出手來,你把心拿出來我替你安。我們看到很多達摩祖師的像,都這樣伸著一個手,那就是你把心拿來我替你安。慧可回光返照,他講得沒錯,我的心不安,心在哪裡?找不到。回他一句話,「我覓心了不可得」。你這一句話問我找心,找心我找不到。達摩祖師一句話,「與汝安心竟」,我把你心安好了。他在這一句話裡頭開悟了。
所以那個不安從哪來的?妄想來的。你妄想沒有的時候你就覺悟了,問題就解決了,哪來的安不安!不知道放下,麻煩就在這裡;要知道放下,什麼事都沒有了。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一定要知道,十法界依正莊嚴是你自己造的,自作自受。六道眾生沒有一個不如是,幾個人清醒覺悟過來?都迷在其中。特別是財色名利,現在對於這個迷到極處,貪財、貪色、貪名、貪利,感召來的是身心繫縛。結成苦果是什麼?你的身心不健康,身心有病,多災多難,這麼來的。你一旦化解了,身心自在,健康長壽,法喜充滿,你得大自在。你看一念,你的念頭錯了!這個叫結。
「常隨生死故名為使」,使是比喻。這個使,古時候叫差使,當差的,差使,現在叫刑警隊。你犯罪了,刑警隊跟著你,你一天到晚提心吊膽,沒好日子過。這叫使,使是比喻。「結有九種,使有十使」。十使就是根本煩惱,五利使就是五種見惑,身見、邊見、戒取見、見取見、邪見,這五種;另外有五鈍使,貪瞋痴慢疑,合起來叫十使。所以十使就是見思煩惱,不是別的。
《淨心誡觀發真鈔》上本有這幾句話,「結使」,這是《成實論》上說,「猶如乳母常隨小兒,能繫縛生死故名為結」。奶媽常常跟著嬰兒,嬰兒離開奶媽的時候,他生命就有危險。「常隨生死」,這叫使,「即九結十使」。九結十使後面有補充。《大乘義章》第五卷說,「隨逐緊縛,稱之為使。結集生死,目之為結」,所以結縛眾生也叫結。這先把結跟使講清楚、講明白,然後再給你講結有九種、使有十種。這統統抄在這裡,我們把它念一念。
「九結」,這是名數,「總合如上結門而立九結」。這個九結是什麼?第一個「愛結,貪愛」。你有貪愛,你就有這個結,無論是貪財、貪色、貪名、貪利,總而言之你有貪,你就有這個結。第二「恚結,瞋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瞋是形於外面,發脾氣;恚是心裡面惱恨,沒有現在外表。發出來了就叫瞋,沒有發出來叫恚,恚在心裡頭。這個傷人,不是傷別人,傷自己,對自己的身心都有傷害。瞋恚多的人跟地獄有緣。貪瞋痴,貪心,餓鬼;瞋恚,地獄。所以佛把這個列入三重戒,人能夠斷貪瞋痴就不墮三惡道。第三個是慢,「憍慢」,驕傲,傲慢。第四個是痴,痴是不了解事理之無明,沒智慧,對於事理的真相他看不清楚,他聽不明白,這就是愚痴。愚痴的人做事情顛倒,果報在畜生。
第五個「疑結」,特別是疑惑三寶,現在還得加上疑惑祖宗、疑惑古聖先賢。疑惑,你決定不會去學習,那你愚痴這個結解不開。特別是聖賢跟佛法,帶著疑惑心來學,學不到的。第六是「見結,身見邊見邪見」,指的這些。第七是「取結」,見取見、戒取見這兩種。這兩種,我們中國人把它合起來稱為成見,某人成見很深。戒禁取見是對因上的,因上的成見,見取見是果上的成見,都很麻煩,堅固的執著。第八是慳,「慳惜己身命財寶」。就是吝嗇,我們一般講小氣,自己不肯做好事,自己的財寶不肯布施,自己的身命非常愛惜,對於有利於社會大眾的事情不肯去做。第九「嫉結」,就是嫉妒。別人有勝過自己的,心裡面就感到難過,這錯誤的。看到別人有勝過自己的,快樂!為什麼?他有福,我享他的福,這是一樁好事。他有富貴,我嫉妒、我障礙他,其實障礙不住,那是自己造罪業。懂得因果的人知道,這大概都是不明因果、不相信因果的人,他才會有這些煩惱。
「十使,又名十惑」,惑是迷惑,十種迷惑,或是十個根本煩惱,這裡面跟前面很多重複的。第一個是貪,「貪愛五欲」,五欲是財色名食睡。第二個是瞋恚,「瞋恚無忍」,沒有耐心,很容易衝動,很容易發脾氣。第三個是痴,「愚痴無明」,無明就是沒有智慧,對於一切事理他看不清楚,往往產生誤會。第四個是傲慢,「驕慢自大」;第五個是疑,「狐疑猜忌」。這是根本煩惱,貪瞋痴慢疑。第六個「身見,執取五蘊根身」,以為這是自己,其實錯了,五蘊皆空,了不可得。第七個是「邊見,執取常斷二見」,這屬於邪見。常就是說,人死了來生還是人,他不相信有六道輪迴,狗死了來生還是狗,永遠不會變的,這叫常見。第八個「邪見」。邪見裡頭最嚴重的不相信因果,不但破壞自己的善事,也破壞別人的好事。第九「見取見」,這成見,「執持成見,非果計果」,就是果上的成見,不是真正的果報,他以為是真的。第十個是「戒禁取見」,是「非因計因」,執持不正當的見。
前面非果計果,譬如修四禪八定,生到四禪天,生到四空天,他以為那就是佛所說的大涅槃。不是的,誤會了,以為那個是涅槃。將來在那個地方壽命到了,壽命很長,有到的時候,到了之後他煩惱起現行,他要墮落,上頭再沒有了,他要往下墮落,他就謗佛、謗法,認為佛說的是假話,欺騙了他,這是個誤會。非因計因,這個計就是自己以為是因。有修定的人,看到牛死了生天,牛死了怎麼會生天?人死了為什麼會墮三途?牛吃草,給人耕田,大概做這個就能生天,所以他就吃草,學牛,給人家耕田,以為就能生天。錯了,不是這個因。這個牛,牠之所以能生天,牠前世曾經修上品十善,臨命終的時候一時迷惑顛倒到畜生道去了,畜生死了之後,牠阿賴耶識裡頭上品十善的那個因成熟了,是這樣生天的,不是吃草耕田就能夠生天,這是個大誤會。這一類的例子。修四禪八定是世間禪定,這個定是伏煩惱,沒有把煩惱滅掉。伏,有定的時候它不起作用,伏住了;定失掉了,煩惱起現行,那不是真的果報。阿羅漢所修的是真的,那叫偏真涅槃,還不是圓滿的。這些一定要靠佛的經教,都搞清楚、都搞明白,不至於產生誤會,這就對了。
後面還有幾句話說,「前五是五鈍使,後五是五利使」,前五是貪瞋痴慢疑。為什麼叫鈍使?它的性暗鈍,發作慢,不容易斷,藕斷絲連,也就是說習氣很重。後面身見、邊見,這個是利,利是它發起來的時候很猛利,但是好斷。「使是煩惱的別名,因煩惱能使眾生流落於生死」。也就是這十個東西就是六道輪迴的根,你能把這個東西斷掉,六道輪迴就沒有了。阿羅漢斷掉了,所以阿羅漢脫離六道輪迴。這個合起來叫見思煩惱。五種見,貪瞋痴慢疑是思惑。這十種斷掉了,六道輪迴就不見了。所以六道輪迴是假的,不是真的。六道輪迴是假的,六道輪迴裡所有一切,哪有一樣是真的?包括佛法。《金剛經》上佛說得好,「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法是什麼?法是佛法,佛法也要捨掉。法是佛方便說的;真的,真的說不出來。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真的怎麼說?開口便錯,動念即乖,他不起心不動念,怎麼說法?能說得出來的統統叫方便法。方便法不是真實的,千萬不要把它當真實,當真實就錯了,當真實就統統變成所知障。
所以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頭教人,聽經要存什麼樣的心態?離言說相,不執著他的言語,要懂他的意思;不執著名詞術語,這是假設的,沒有一個是真實的,為了講經教學方便起見立這些名相,你執著它就錯了;第三個,不執著心緣相,聽了,不要想到這個意思什麼意思,那什麼意思,愈想愈錯,沒有意思。佛所說的一切法,是從清淨心流出來的,清淨心是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它怎麼會有意思?它是智慧,真實智慧。意思是阿賴耶邊的事情,假的。起作用的時候無量義。所以經文真聽懂了,什麼事你都能解決,他通,他智慧通,什麼問題都能解決,自然生無量義。你要執著一個意思,就不通第二個,就不通第三個;沒有意思,全通了。所以什麼都沒有好,沒有就全有了,有了就全失掉了。真的,沒有了就全有了,怎麼全有了?見到自性了,自性能生萬法,你缺什麼?什麼都不缺。佛法修學的中心,就是教你見性,見性了,智慧具足、德能具足、相好具足,沒有一樣不具足。
我們今天沒有能力見性,煩惱習氣太重,曉得要斷就是斷不了。佛開個特別法門,信願持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自性裡頭智慧、德能、相好統統出來了,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能分無量無邊身,能同時幫助無量無邊苦難眾生,你能做得到。你沒有見性,沒有這個能力。這個能力是每個人統統具足的,一切眾生本來具足,連蚊蟲螞蟻都具足,不能小看牠。學佛的人現在知道,看到螞蟻,合掌,「螞蟻菩薩」,對牠禮敬,對的,正確的。牠迷得太深,所以投胎做螞蟻;我們比牠好一點,到人道來。同一個自性,同一個法身。
這是結、使。諸佛結使除盡,他沒有結使了,得一切智慧,性德完全顯現了,一切智慧是自性裡本有的。故應受一切天人(天神)、地神、眾生供養,他應該接受。因為天地眾生,他懂得修福,三寶是福田,他要到福田來種福。以是故佛名應供,這個名號也是讓大家知道,聽到應供就生起修福的念頭,我要修福,要修福就得供佛。
「又《淨影疏》曰:證滅相應」。證是智德,滅是斷德;證是看破,滅是放下,相應這叫應。這個證滅也有解釋,在參考資料的後面,接著,「無漏之正智,能契合於所緣之真理」,這叫證。《勝鬘寶窟》中,末後有一句話說,「緣起相應,名之為證」。《大乘義章》第一卷說,己,這自己,「己情契實,名之為證」。同,也是《大乘義章》,第九說「證者是知得之別名」。「《俱舍論》二十五曰:如實覺知四聖諦理,故名為證」。證是知的意思,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無漏正智就是智慧,漏是煩惱,煩惱斷盡了智慧現前,這叫正智;有煩惱夾雜不叫正智,叫有漏智。有漏是十法界的、六道的,六道人沒有修定、沒有開悟,都叫有漏智。有漏智在六道裡頭能得福報,能幫助你得人身,或者生欲界天、色界天;色界天要修禪定,不修禪定不能到色界。
正智,能契合於所緣的真理,這叫證。所緣的真理就是佛常常講的苦集滅道,小乘。智與苦集滅道相應,這一相應,證明這四樁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世間法,集是煩惱,是苦之因,苦是集之果,世間因果。要想離苦,必須要把集滅掉,就是把煩惱斷掉,煩惱斷掉了苦就滅掉,世間因果。出世間,就修道。要想斷煩惱,一定要修道,三十七道品幫助你斷煩惱,煩惱斷了苦就滅了。兩重因果,集跟苦,世間因果;滅跟道,出世間因果。它那個出世就是出離六道輪迴。到哪裡去?生到四聖法界,聲聞界去了。功夫高的生到緣覺法界,程度差一點的聲聞法界,出離六道輪迴。說這個因果的道理。
緣起相應,這叫證。知道一切法是因緣所生法,佛所講的緣起的道理就是十二因緣,跟三世因果一對照,一點都不錯。無明緣行、行緣識,一直到後面老死,生緣老死,三世因果。人有過去世、有現在世、有未來世。我們得的這個身,這一生的受用、一生的遭遇是果報。到人間來是引業,過去生中修的五戒、十善,這個業力把你帶到人間來,投胎得人身。得到人身之後,這一生當中貧富貴賤、賢愚不肖,這叫滿業。過去生中修善積德,你的滿業就好,也就是說你有富貴、你有康寧,在社會上有地位、有財富、有聰明,這是過去修的善因。這個善因,在佛法裡面講,修三種布施得來的,財富修財布施得來的,聰明智慧修法布施得來的,健康長壽修無畏布施得來的。
佛說的這個,真理,跟我們事(行事)對照一下,完全正確。命中沒有不要緊,你明白這個道理,你修,你認真去修,決定得到,而且效果非常明顯,時間也很快速。真正下定決心修財布施,沒有錢,喜歡布施,能捨己為人,自己生活苦一點,多幫助比我更苦的人,你的收入就會年年上升。有財布施的心,有財布施的行為。法布施,我們自己所知道的,統統教給別人,不要留一點,留一點是吝法,吝法果報是愚痴。我知道多少我就教多少,決定不會有吝嗇的心。怕別人超過自己,自己對人總要防一招,總要留一手,這個人縱然有富貴,不大,小富小貴。能夠完全放手,別人比我好我更歡喜,這個人會大富大貴。因為什麼?心量大。量大福大,這是真理。大富大貴的人心量很小,他富貴不久,享受的不久,而且他有煩惱,煩惱是患得患失,這個不是真富貴,這是假的。壽命長短,無畏布施。對於苦難的人,真正肯發心幫助,能夠捨己為人,能夠與人和睦相處,這個人長壽。不嫌棄別人,會得到別人的愛戴、擁護;嫌棄別人,自己縱然有福報,很有限。為什麼?你嫌棄別人,別人嫌棄你,你在苦難當中得不到幫助。種什麼樣的因,得什麼樣的果,一點都不錯。十二因緣給我們說明了三世因果,三世就是無量世,過去無始,未來無終,這是真理。
《大乘義章》說的這個己情,就是自己的情執、情思,跟真理相契合。這個己情,簡單的說就是念頭,自己的意念跟佛所說的相契合、相同,這叫證。所以證是知、是得,我知道了,我得到了。得到是智慧,是知得,不是真得到。為什麼?我今天知道念佛可以往生,我現在還沒往生,我還沒得到。怎樣才能得到?放下娑婆世界就得到了。我對這個世界還有留戀,我知道這是假的,極樂世界比這個好,可是我還沒有把這邊放下,你就沒得到。所以這個證,知得之別名,只有知沒有得,有知有得。證就有兩個意思,證是開悟,一個叫解悟,解悟是知,證悟是得,真正到達目的地了。我們現在解悟都有,證悟還打了問號。章嘉大師講看破,是看破了,沒放下。上面還有一層樓,我知道,但是我捨不得離開這一層,就不能上更高一層,你要肯把這個放下就提升了。但是你怎麼知道提升?因為你知道了,你看破了。看破幫助你放下,放下幫助你再看破,你就不斷向上提升。不能停,要達到最高峰,這才行。
《俱舍論》講得很具體,如實覺知四聖諦理,苦集滅道,這叫證,阿羅漢所證的。下面說滅,滅有三種。第一種,滅就是涅槃,涅槃翻成中國的意思叫滅。「涅槃之體,無為寂滅」,所以把它翻成滅。滅什麼?滅煩惱、滅生死。煩惱是生死的因,生死是煩惱的果,因果統統滅了,這叫涅槃。第二種叫「尼彌留陀」,梵語也翻作滅。尼彌留陀是四諦當中的滅諦,是個名詞術語。第三個意思「毘尼」,毘尼也翻作滅,毘尼是戒律的總稱。滅是什麼?滅過失、滅罪業,它是這個意思。「是戒行也。戒行能滅諸惡」,所以叫滅。前面兩種體是滅,「毘尼之滅,有所滅也」。譬如五戒,教你不殺生,殺生滅了;不偷盜,偷盜滅了,它是有所滅的;不邪淫,邪淫滅了;不妄語,妄語滅了,它有這個意思在,五戒十善。
戒裡頭有止持、有作持,大概比丘戒、比丘尼戒都屬於止持,不准你做的;菩薩戒是作持多,是叫你做的。譬如《菩薩戒經》裡面就有一條,你是個菩薩,受了菩薩戒的,有法師大德在這邊講經,距離多遠?四十里,你要不去聽經就犯戒了。為什麼?你是菩薩。這個經我很熟,我不要聽了,不行,還是要去,做影響眾,讓這個講堂裡頭人數多,大家看了有信心。看到這裡人數很少,幾個人,聽眾沒信心。所以要給法師做影響眾。早年我在台北講經,我的老師周邦道老居士,他家住在台中,跟李老師學經教很多年,我在台北講經,他每堂都來。為什麼?當影響眾。人家看到,這個老居士有學問、有道德都在聽,大概這個法師講得不錯,讓聽眾生起信心。古時候四十里走路,四十里走去,聽完經再走回家也走四十里,要走好幾個小時。現在不能用這個算法了,現在用車程算法,如果四十里是走四個小時,那開車四小時的車程,這個距離你都要去聽,你不聽就犯戒了。不過現在科學技術發達,我們用無線電送到他家裡,他不要出來,他在家裡就可以收看。到時候要不要收看?他要不收看他就犯戒,他一定要收看。而且是最好把家裡人、鄰居都找來看,這就對了,這像個菩薩,不然他不像。
底下,相應,相應就是契合的意思。「淨土論註上曰:相應者,譬如函蓋相稱」。函蓋,我們這是個茶杯,也有個蓋,這個蓋跟杯相稱,這叫相應,取這個意思。「《演祕鈔》七曰:相應字,汎指契合義」,通常指契合,就叫相應,佛法的術語叫相應。
「證滅相應,故名為應。又證滅故,合應供養,故云應供」。合應供養,所以叫應供,應該要供養,應該要修福。「又《會疏》曰:萬行圓成,福慧具足,應受天上人間供養,饒益有情,故號應供」。這個應供是佛,不是羅漢、不是菩薩。為什麼?他圓成了,萬行圓成,福慧具足。菩薩、聲聞萬行還沒有圓成,福慧還沒有具足,他也應受天上人間供養,這是小聖。何況如來證得究竟圓滿,這大乘大聖。這第二。
第三,「等正覺。梵語三藐三菩提。具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翻作無,耨多羅翻作上,三翻作正,藐翻作等,菩提翻作覺,整個翻成中國意思就是「無上正等正覺」。「菩薩因行圓滿而成等正覺」,這個等就是正等,正等正覺。「舊譯為無上正遍知」,意思也講得通,正是正覺,遍就是圓滿、普遍,他什麼都知道,所以跟無上正等正覺的意思相通。「《維摩經肇註》」,僧肇大師的註解,說「阿耨多羅,秦言無上」。那個時代是姚秦,姚興做皇帝,國號叫秦,秦言,現在中國統一,就是中國人稱無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無上也。其道真正,無法不知,正遍知也」,這個意思能講得通。阿耨多羅翻作無上,這句話可以翻,為什麼不翻?叫尊重不翻,因為它是佛法修學終極的目標。
佛法到最後,你成就什麼?你得到什麼?就是得到無上正等正覺,梵語稱之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羅漢得到的是正覺,三菩提,阿羅漢證得的;菩薩證得的是正等正覺,就是三藐三菩提;佛所證得的加上無上,阿耨多羅。這三個等級,三個不同名稱,三菩提是阿羅漢,三藐三菩提是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佛。我們就知道,佛、菩薩、羅漢是學位的名稱。學位的條件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要是證得,完全證得了你就成佛,大家稱你佛。佛是最高的學位,菩薩是第二個學位,阿羅漢是第三個學位,是佛門三個學位的名稱,像現在的大學,博士、碩士、學士。中國古時候的功名,進士、舉人、秀才,秀才是最低的一個位次。怎麼成阿羅漢、怎麼成菩薩、怎麼成佛的?有條件;條件是什麼?條件是放下。阿羅漢放下見思煩惱,成為正覺。世間人很聰明,沒有放下煩惱他也覺悟了,不叫正覺。佛法的條件,必須要斷見思煩惱才叫正覺,斷塵沙煩惱才叫正等正覺;破了無明、證得法身,這才叫無上正等正覺,不是隨便能稱的。
其道真正,佛道是真的,是正法;無法不知,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一樣不知道的,所以叫正遍知,正確、普遍,沒有一樣不知道。「又《淨影疏》曰:正者理也。於理窮照即徹照於理體」,所以叫遍知。這是佛的德號,稱為等正覺。在這個裡面我們就看到,佛法確實有三個很明顯的學位名稱,說明它是教育,它不是宗教,跟宗教不一樣。這個學位,每個人都可以拿到的,佛是非常歡喜一切眾生統統成佛,就是統統拿到博士學位,最高的學位。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