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諸位同學,請掀開講義第十二頁第四行,這是概要裡面的第三大段「一經宗趣」。說明這一部經的宗旨、歸趣。

  謂宗旨。又修行之要徑也。趣者。趣向。歸趣也。體是理。】

  前面的辨體是理。

  是行。是故依經宗旨。明其所為。識其所求。究其所至。名之為趣。】

  這一小段實實在在把學佛精要的方法為我們說出來。許多同修們常常感到我們修行的功夫不得力,為什麼原因不得力?實在講就是不懂得修行的方法。念佛以為念這句阿彌陀佛就行,讀經也認為這個經典從頭到尾一天念個一遍、二遍也就行,這決定不是修行,而是發生了很大的誤會。『行』是我們自己的思想、見解、言語、行為,行是指這些東西,這些東西有了錯誤,要把錯誤修正過來,這才叫修行。

  我們要問,我們念這句佛號,這些錯誤的思想、見解、行為有沒有修正過來?我們每天讀經,《無量壽經》念了一遍、二遍,有人念十遍、八遍,對於那個「行」有沒有修正過來?如果沒有,那麼我們念佛讀經,就是古人所講的「口善」,只口善而已!除口善之外,什麼好處你也沒得到。口裡沒罵人,念經,這口善,因此功夫不得力。功夫要真正得力,要懂得修行、依教奉行!奉行就是依照經典的理論、教訓來修正我們的行為,這個功夫就得力了。可見得這個經不光是念的,念當然很重要,念得很熟,常常記在心裡。如果說忘掉記不得,那我們修行的標準就失掉了。所以首先要把這些教訓牢牢的記住,這就讀誦目的在此地。

  真正修行就是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起心動念的時候,能夠想到經典裡面的教訓,我這個念頭該不該有?我這話該不該說?我這事該不該做?經典是標準!依照經典要遵奉,這叫修行。所以一定要曉得依經的宗旨,這個宗旨就是裡面講的教訓,裡面給我們說的標準,修行的方法,標準。

  『明其所為』,明是明瞭,佛為什麼這樣教導我們,知道佛的心意。『識其所求』,求是希望,要認識清楚,我們喜歡什麼,佛對我們的期望又是什麼,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至是所達到的,『究其所至』,要窮究,依照這個方法修行,將來究竟得什麼樣的結果,這就是至。這部經它的所至是無上菩提,是究竟的佛果;它的方法是往生不退,用這個方法來達到究竟圓滿的佛果。這一段是說明什麼叫宗趣,我們在研究一部經論,宗趣究竟重要到什麼樣的程度,這幾句話都為我們說清楚、說明白。

  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

  回過頭來再看本經,本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這就把修行的方法綱領為我們指示出來。

  以圓生四土。逕登不退為趣。】

  它的歸趣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非常殊勝,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圓生四土』,諸位要重視「圓生」,重視這一句,這是真正的難信之法。一切諸佛都有四土,釋迦牟尼佛也有四土。我們今天住的這個世間是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的凡聖同居土。釋迦牟尼佛也有方便有餘土,也有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但是我們都見不到。見不到就是這當中有隔、有礙,有障礙。西方極樂世界特別,它也有四土,它四土沒有障礙。所以凡聖同居土的人見到方便有餘土,也見到實報莊嚴土,也見到常寂光淨土,所以一生一切生。這些大阿羅漢們,他們住的是方便土,法身大士這些菩薩是住在實報土。我們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跟觀音、勢至、文殊、普賢天天在一起,他住的是實報土,我們是凡聖同居土,它在一起,這就是圓生!這是非常非常的希有,可以時時刻刻不離開這些諸大菩薩,而且是圓證三不退,這個利益就太大太大!

  可是修行的方法要注意「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句經文在「三輩往生」那一章裡面。一向專念我們不難懂,發菩提心,什麼叫菩提心?怎樣發?這又是一個關鍵的問題,如果不知道什麼叫菩提心,不曉得怎麼發法,那麼一向專念也不能往生,這個一向專念變成人天福報,修的是人天福報,不能往生,所以菩提心非常重要。從這個名詞字面上來說,菩提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覺悟,菩提心就是覺悟的心,不迷了,真的覺悟了。覺悟什麼?覺悟煩惱可厭,煩惱不是好事情,生死輪迴可怖,這很恐怖的,真正覺悟了,覺悟的人他不想別的,他就想怎樣斷煩惱,怎樣了生死,出離三界輪迴。真有這個心,這就是菩提心。

  我們學佛,每天也很用功,有沒有這個心?覺得這個世界很可愛,這就不是菩提心。念得再勤,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也不能往生,為什麼?沒有離開娑婆世界這個念頭,沒這個念頭,這樣念佛就是沒有菩提心,就是有一向專念也沒發菩提心,這不能往生。一定要覺悟,這個世界虛幻不實,這個世界確確實實如佛在經上所講的「五濁惡世」,濁惡達到了極處。

  佛又告訴我們,西方阿彌陀佛有一個清淨的世界,只要我們發願求生,阿彌陀佛是統統都歡迎,決定沒有拒絕的,所以說萬修萬人去。積德修善的人,阿彌陀佛歡迎;造作一切罪惡,臨終真正肯懺悔的人,佛也歡迎。一懺悔就是好人,他回頭了,所以說五逆十惡也能往生,顯示出阿彌陀佛大慈大悲。我們要從這個地方覺悟,要真正能夠捨棄這個世界,一心一意求生淨土,一心一意要見阿彌陀佛,這個念頭就是無上菩提心。我們看底下這一小節,三明宗。

  云。三輩往生之人,莫不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因。】

  這就是剛才說的,因為十方世界,十法界有情眾生,這個十法界就包括了佛法界,佛也還發願往生嗎?要發願,因為佛這裡面差別也很多。天台的四教,藏教佛、通教佛、別教佛都不是圓滿究竟,他還要發願往生,下至地獄眾生。生到西方世界,說實在的話,其他儘管不平等,往生西方世界這個修因是平等的,為什麼?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而往生的。華嚴會上文殊菩薩是這樣往生的,普賢菩薩也是這麼往生的,我們今天是凡夫,一品煩惱也沒斷,我們也是修這個因往生的。因平等,到西方極樂世界果當然平等,西方世界,平等法界。本經的經題「清淨平等覺」,西方世界清淨法界、平等法界,因平等,果也平等。

  十九願是發菩提心。】

  這是講阿彌陀佛四十八願。

  十八願是一向專念。】

  所以這兩願是大願的核心。

  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是彌陀本願之心髓。全部大經之宗要。往生必修之正因。方便度生之慈航。本經所崇。全在於此。修行要徑。唯斯捷要。故為本經之宗也。】

  這個話是古往今來淨宗的祖師大德們所公認的,決定錯不了,所以這兩句八個字確確實實是阿彌陀佛本願的核心,叫『本願之心髓』、淨宗修行的總綱領,我們決定不能夠疏忽。特別是這個覺心,真正是覺而不迷。我們實在講,我們是長迷不覺,病根在此地,那要怎麼辦?讀經,讀經要每天經常不斷的去反省、去檢點,把自己的毛病、過失找出來。知過就是覺,迷是什麼?不知道自己過失,知道自己的毛病,知道自己的過失,就是覺悟。每天發現自己的過失,你就天天覺悟,你哪一天不知道自己有過失,你這一天就迷惑顛倒。改過就是修行,修叫修正,修正過失,修正錯誤。

  好善喜賢謂之有德。這個人有德,什麼德?好善,喜歡善事,喜歡好人,對於好人、好事不嫉妒、不妨礙,看到了心裡生歡喜心,而且還會很熱心的幫助他,成人之美、成人之善,這個人叫有德!這有德。清淨平等那叫得道,修行得道。得什麼道?得個什麼道?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心平等,心清淨,你就得道!道就是清淨心、平等心,覺當然在其中;不覺你怎麼會清淨平等?這是真正的得道!這裡頭並沒有什麼玄妙,平平實實,沒有一絲毫的迷信,我們只要細心體會佛在經上所講的道理、願望,教導我們達到這個願望的方法,你去體會這些。經的文字雖然不多,可是裡面所講的義趣是無有窮盡,從初發心一直修到成佛,意猶未盡,這是經的妙處!

  這個經的好處、味道說不盡的,我們在這個講堂裡面這是第三遍,過去有錄音帶你們拿去聽聽,不一樣!遍遍味道不相同,何況在其他地方講的遍數就更多,遍遍都不一樣。講到成佛再講這個經,那個味道還講不完,這稱之為「經」。你要問為什麼?因為是性德的流露,自性功德無有窮盡。世間這些書籍那個味道有止境的,不是好的文學作品,看一遍不想再看第二遍,興趣沒有了,那個味淺一嘗就沒有了。好的文學作品,可以讓你看一遍還想看,還有餘味,但是看個十遍、八遍,不想看,味道盡了。儒家、道家的典籍,文學上乘的作品,的確可以讓你念個一百遍、二百遍還有味道,它終究是有止境的時候,不像佛經。

  佛經確實這裡頭的味道,我們叫「法味」,永無止境!所以你真正能夠嘗到法味,你對於佛法的修學,跟沒嘗到法味,那個心態完全不同,不同在哪裡?嘗到味道、滋味之後他心是定的,沒嘗到他心是亂的。這個心亂就是這個也想學學,那個也想學學,那個也還不錯,他要遍涉經藏,滋味嘗到了,他沒有這個念頭。一門深入,為什麼他不想再遍涉經藏?其實所有一切經藏味道他都嘗到了,「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切經藏雖然沒有接觸過,他一接觸就通達、就明瞭,何必要找這個麻煩?他不要,這就是法味真正嘗到,所以他心是定的。這一部經的味道,比起其他大經,給諸位說,格外要濃厚,下下根人也能夠嘗到,這是很了不起,那中上根就不必說,下下根都能夠嘗到。

  既然它是全部大經的宗要,這句話也是個雙關語,我們要懂得。從狹義來講,這個大經就是《無量壽經》,換句話說,淨土經的宗要;如果從廣義來說,這兩句是一切經的宗要,這個意思一般人很難看出,很不容易看出,必須真正徹底明瞭所有一切法門,都是從念佛法門演變出來,因此所有一切法門無不還歸念佛法門。

  大、小本,《無量壽經》跟《阿彌陀經》,佛明白告訴我們,西方淨土的菩薩們沒有一個不是念佛、念法、念僧。佛法僧就涵蓋了無量無邊的法門,離不開這三樁事情,覺正淨!由此可知,這個念佛法門涵蓋了無量無邊的法門,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往生必修之正因』。我們要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要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決定,一定要用這個方法來修學。

  『方便度生之慈航』,前面跟諸位說過,有許多經論究竟而不方便,也有不少的經論方便但是不究竟。最極究竟方便只有這一部經,不但是究竟方便,究竟方便達到了極處。『本經所崇』,崇是崇尚,全在於此,全在這兩句話「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修行要徑』,最要緊的一條路。『捷要』是最近的一條路。這個「徑」就是快速,確實任何一個法門沒有這個法門來得快,所以古人講簡單、容易、穩當、快速,而且成就特別高,就是《華嚴》、《法華》也不能為比。《華嚴》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如果沒有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華嚴》就不圓滿,沒有達到最高峰,這是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的。下面又給我們來說明菩提心:

  心有二義。】

  發菩提心。

  須離三種與菩提門相違法。】

  換句話說,這是菩提心的障礙,你必須要離開,你要不能離開,這個東西障礙你的菩提心,你的菩提心發不出來,哪三種?

  一個依智慧門。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故。】

  這個『自樂』,就是我們社會上一般人講的物質的享受、五欲六塵的享受,要能夠捨棄。所以大小乘教中,佛教導弟子要以苦為師。佛門,這是過去佛門不是現在。過去佛門常說「比丘常帶三分病」,什麼病?吃不飽、穿不暖,不是別的病,就是這個病。所以他常常覺得這個世間苦,他那個出離的心很強,所以過去學佛修道都清貧,貧僧、貧道;現在不一樣,現在顛倒過來,整個社會都顛倒,現在是富僧、富道。從前有出離的心,現在沒有,你看現在多少出家人:我將來來生還要做出家人,還要做和尚。為什麼?富!貪圖世間五欲六塵的享受,沒有出離心。『遠離我心貪著自身』,對於這個身體很貪愛,對於一切所有的我與我所貪著,這是菩提心很大的障礙。我們一般人想發菩提心,就是發不起來,不知道原因在哪裡,原因就是太珍惜自己的名聞利養的享受,所以這要有智慧。諸位曉得,如果你還是貪圖這個世間名聞利養,你就要曉得你沒有智慧,有了智慧這個東西自然他就捨離。

  二依慈悲門。拔一切眾生苦。遠離無安眾生心故。】

  這就第二個要真正慈悲,要能夠捨己為人,幫助一切苦難的眾生。『拔一切眾生苦』,就是幫助一切苦難的眾生,『遠離無』,無就是沒有,沒有什麼?沒有慈悲心。看到苦難的眾生自己迴避了,躲過去了,不理會了,這是菩提心的障礙。但是幫助眾生離苦得樂,也不要一味去攀緣,那也錯,那你這個煩惱也無邊。一切隨緣,遇到我們要盡心盡力幫助他,沒有遇到不要去找,不要天天去找去,那也是錯誤。隨緣而不攀緣,他心是定的,心是清淨的,幫助一切苦難眾生,這裡頭要有智慧、要有方便,盡心盡力就是圓滿。有一些眾生苦難,我們的力量沒有法子,幫不上忙,這個沒辦法,我們只有唯一的方法,只有自己誦經念佛給他迴向,除這個沒有法子幫忙,有能力幫助他的,我們會盡心盡力的幫助。

  三依方便門,憐愍一切眾生心。】

  『眾生心』是迷惑顛倒!世出世法的教學,過去都講求的是「只聞來學,未聞往教」,這師道的尊嚴。今天這個社會師道沒有了。從前李老師教導我們,我們學佛是磕頭、頂禮去求法求來的,等到我們對現代的眾生,我們要磕頭頂禮送給他,他還未必要。你千萬不要想到,我過去是那樣求,你也要這樣求我,我才給你,那你一生一個眾生也度不到、也沒有,他不懂!所以我們要磕頭頂禮把佛法送給他,他要不要還不曉得。這個世界顛倒了,這就是為什麼要「憐愍一切眾生心」,要憐愍他。

  如果我們要追究這個原因也不難明瞭,過去的人多多少少受過教育,現在人沒受過教育。我說這個話也許大家聽到很奇怪,我剛剛出家的時候,民國四十八年,我在臨濟寺(圓山)出家,那個時候的圓山臨濟寺跟現在不一樣,那個時候的圓山是鄉下,台北火車站,開到那邊的公共汽車(十七號車),一個小時一班,終點站就是在動物園,圓山動物園,都不過橋的,那是鄉下,現在那個中山北路都是田地,人很少。臨濟寺周圍環境很好,樹木很多,所以我們早晨起來,掃樹葉、掃院子都要花一個小時的時間。

  有一天早晨我在掃院子,有幾個學生,三、四個學生從我們那邊,那裡有一條小路上圓山,他從那邊上去,態度就很不好,我就很感慨,嘆了一口氣:可惜,這些人沒受過教育。被他們聽到,他們回過頭來就找我麻煩,他說:你剛才說什麼?我說:可惜你們沒受過教育。他說:我們是台灣大學法學院的學生,你怎麼說我沒受過教育?我說:那好了,我向你請教,什麼叫教?什麼叫育?什麼叫教育?這三個問題你答覆我。他們那幾個人被我問倒,答不出來,回過頭來問我,客氣多了,態度就好多了。那個時候學生跟現在學生不一樣,還是滿可愛的。

  所以我就跟他說:你們不但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你們連小學教育都沒學過。他非常驚奇,他說:什麼叫小學教育?我們為什麼沒有受?我說:掃地你會不會掃?吃飯你會不會吃?他說吃飯怎麼不會吃?我說:我四個菜給你,這四個菜怎麼擺法,你懂不懂?他說:那不是隨便擺?我說:沒那麼簡單,你去讀《禮記》、讀《月令》,這四個菜有一定的擺法,醬油碟擺在什麼地方,醋擺在什麼地方,不能擺錯!一擺錯,你沒有受過教育,你外行。中國這幾個菜擺的時候,它按照陰陽五行八卦,你懂不懂?灑掃、應對你都不懂,那是小學教育!

  他說:那我們現在念大學算什麼?我說:我承認,你們接受過高等知識的訓練,但是你們沒有受過教育,教育是什麼?就是教你做人。中國自古以來教育,教育教給你人與人的關係,父子的關係、兄弟的關係、夫婦的關係、朋友的關係、君臣的關係,君臣就是今天講的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是教你懂得人與人的關係、人與天的關係,今天就講人與大自然的關係,你這些都了解,你起心動念、舉止動作那自然就很正常,與大自然能相感應!你對這個不懂,你沒學過,你學過的是高等知識,所以大學正確的名稱應該是高等知識傳習所,這個名稱很恰當,不可以稱為學校。我說得他們都佩服、都點頭。那個時候的學生還滿可愛,你跟他說得有理,他還服你,現在不行,現在我不敢問那些學生,現在學生會打老師。所以這很不容易。

  佛教導我們什麼?教導我們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就是生活環境,人生實在講就是人與人的關係,人與一切事物的關係,讓我們正確、清楚的了解。在這樣的一個社會裡面,我們心裡要明白,不能求人家要尊師重道,不可能!現在在家庭裡面,兒子跟父親平起平坐。學生眼中,能夠把老師看作朋友,已經很不錯,很瞧得起你!

  離恭敬供養自身故。】

  在從前學生對老師要恭敬、要供養的,現在別指望!指望這個那就錯了,那也變成菩提心的障礙。他能恭敬供養,很好,他不能恭敬、不能供養,很正常,一點不能怪他,這樣才沒有妨礙,所以這是障礙要去掉。自己要真正有智慧,了解現前的環境,佛法所謂的是契機、契理,這一個時代的根機要認識清楚,跟過去不相同,不能拿過去的標準來要求這個時代,那你就錯了。所以現在父親對待兒女拍拍肩膀,朋友,佛門裡也是如此,師父對徒弟也是朋友,哪裡可以看作徒弟,不可以的。大家在一起能夠和睦共修,那這個道場已經算是很難得。這是三種妨礙菩提心,要懂得遠離。

  須知三種順菩提門。一無染清淨心。不為自身求安樂故。菩提是無染清淨處。】

  其次,這個要知道。第一個『無染清淨心,不為自身求安樂故,菩提是無染清淨處』,真正要能做到「無染清淨」,一定要能放下,徹底的放下,像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所講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無染,「本來無一物」,清淨,一切都放下!佛菩薩念念度眾生,度眾生也要放下,度眾生的事要不要做?要做,隨緣、積極去做,心裡頭沒有,決定沒有執著。心裡頭常常要念做好事、度眾生,這是心裡還是放不下,所做的這些好事都是世間有漏的福報,不是出世的正因,為什麼?你心不清淨,這一點很微細,必須要辨別明瞭。心不清淨!

  我們看到許許多多的同修,不要說看外面,我們道場自己的同修,我們每個月最後一個星期天,我們都作三時繫念超度的佛事,我們一看,你看這個牌位貼得滿滿的,我看到處都是,為什麼?求消業障,求跟那些冤家債主把這個結解開,冤結解開,有沒有效?當然不能說沒有效,也許效果不大,什麼原因?心不清淨,心果然無染清淨,你的業障也消除,怨結也解掉,道理在此地。

  我們今天最大的麻煩,有我、有人、有我執。《金剛經》上講四相具足。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四相具足。這樣懺悔,很難,只能修事懺,沒有辦法達到理懺,可以懺掉一點,不乾淨,拖泥帶水。四相空了,連根都拔掉,這個要緊,所以諸位要真正想在菩提道上一帆風順,沒有絲毫障礙,要學無染清淨心。

  「不為自身求安樂故」,沒有這個意念,沒有這個念頭,身在這個世間,隨緣。有好的、安樂的環境也不必迴避,有苦難的環境也甘心情願,這樣就好。無論外面境界是順、是逆,我們是以清淨、平等心來處理。所以環境確實有順逆,在清淨心裡面沒有,為什麼?順境他沒有樂受,逆境他也沒有苦受,苦樂境界對他是平等的,從平等境裡面養清淨心,從清淨心裡面看平等境,這叫功夫、這叫修行,修的是這個。所以懂得菩提,菩提是覺悟,覺就是無染、就是清淨,心清淨、心無染就是覺,就是智慧,就是般若。

  二安清淨心。】

  我們中國人常講平安,平是功,功夫。心平靜、平等,苦樂境界,順逆境界,保持心的平靜不起波浪,這是功,功夫,所得到什麼?得到是安,身安、心安,身心都安。安又是功,這是功夫。下面所得到的是樂,快樂。所以講平安,平是因,安是果;安樂,安是因,樂是果,這個詞句裡都是有因有果。平裡面,常說公平,這個心大公無私就平,有私就不平。『安清淨心』。

  拔一切眾生苦故。】

  必須心安、身安才能幫助一切苦難的眾生,為什麼?因為安定的心起作用就是真實的智慧,唯有真實的智慧,才能幫助一切眾生解決問題。眾生為什麼遭遇到苦難?沒智慧。如果我們也沒智慧,他也沒智慧,我們去幫他解決,往往是問題是愈來愈糟,你去幫助他,愈幫助他愈痛苦。你們自己想想現在社會是不是這個樣子?多少好人出來辦好事,我們所受的好處就愈來愈多,你們想想什麼好處?身心不安穩,無所適從。我們台灣過去選舉好人好事,大概是在第二屆,李老師很感概,把這四個字寫在黑板上,好人好事,然後用個粉筆把那個「好」字畫個圈,好人好(ㄏㄠˋ)事。確實很感慨好事,多事。

  清淨心。欲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生彼國土故。】

  自己真的得到安,就有能力、有智慧幫助一切眾生得到身心安穩,那要講到樂?三界裡頭沒有樂,這是真的,我們講欲界、色界、無色界,不但欲界沒有樂,色界、無色界也沒有,真正要得樂?西方極樂世界。其他諸佛剎土裡有沒有樂?沒有西方世界那麼究竟,這是真的,所以一切諸佛如來,沒有一尊佛不勸人求生淨土,道理就在此地。

  西方淨土的成就,實實在在不可思議,這是我們在講席當中時時刻刻提醒大家的。我們要順這三種心「無染清淨心、安清淨心、樂清淨心」。所以一個學佛的人得到這三樣,這個表現出來的,我們佛門常講法喜充滿,這三樣東西得不到,你不可能有法喜,這三樣東西得到,那當然得到的是淺深、多少不一樣,可是決定表現出來的是法喜。這個法喜是什麼?快樂,他活得非常快樂,這就是得到這一點。得到少分他的生活也非常快樂,所以佛法我們常講宗旨,佛門的宗旨是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是常說的,真的離苦得樂。得不到樂,那我們又何必學佛?換句話說,學佛最淺顯的目的,我這一生要過得非常自在、非常快樂,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得到究竟樂是決定往生,而這一生當中也決定得生,往生不是一句空頭的口號,決定是事實,我能得到,一切眾生個個人都能得到。

  曉師云。發菩提心。是明正因。又云發心有二。一隨事發心。如四弘願。二順理發心。信解諸法實相而發心者。】

  這是唐朝時代,現在的韓國,有一位高僧大德元曉大師,好像現代韓國還拍了有元曉法師的傳記錄影帶,這是一位高僧。他對於淨宗的註疏很多,《無量壽經》他有註解。他說『發菩提心是明正因』,這跟我們中國古德看法完全相同,他又說這個發心,發心的因緣有兩種,一種是『隨事發心』,一種是『順理發心』,兩種因雖然不同,但是效果相同,這個功效是一樣的。

  「隨事發心」,他舉一個例子,譬如依四弘誓願,四弘誓願是事。四弘誓願,我們每一個佛弟子幾乎每天都掛在口邊上,都會念!但是沒發的,怎麼知道沒發?譬如第一個這叫你發願的,「眾生無邊誓願度」,你要看歡喜不歡喜,這個眾生我喜歡他,我要幫助他、度他,那個討厭才不度他,可見得這一願就落空。「煩惱無盡誓願斷」,不但不斷煩惱,煩惱天天增長,一面念佛還一面生煩惱。「法門無量誓願學」,變成什麼?盲修瞎練。「佛道無上誓願成」,捨不得離開人間富貴,所以這是隨事沒發。四弘誓願確實是菩提心具體落實在生活事相上,每天念,念,喚醒自己。念這四句偈,就要認真的反省檢點,我這一天起心動念與這四句偈相應不相應?如果不相應,趕緊改過來,要跟它相應。相應的程度不夠,要想方法把它提升,也就是要認真的去做,這是隨事發心。

  「隨理」比較難,理是什麼?『信解諸法實相』,那自然發心,這一句實在講法身大士,真正的菩提心,所謂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他為什麼會發出這樣的心?因為事實真相見到了。盡虛空遍法界確確實實是從一個理裡面變現出來,這個理是什麼?就是真心本性,在佛法裡面也叫做「法身理體」,大乘經上常講「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這個一法身就是諸法實相,也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見到,這個菩提心當然生,為什麼?自他不二,萬法一如,所以他關心一切眾生就是關心自己,這是順理發心。

  曉師等以發菩提心為正因。念佛為助行。】

  這是他們的修行方法。這也有一點道理,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告訴我們,能不能往生完全在信願之有無,信願就是發心;就是你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品位高下在念佛功夫的淺深。所以元曉講的也滿有道理。

  導。靈芝。】

  『靈芝』是宋朝時候人,他的著作也很多。

  日淨宗。】

  『日』是日本,與日本淨土宗諸家。

  以持名為正行。發心為助行。】

  他們看法不太一樣,實在講就是十八願跟十九願,元曉大師是以十九願為正,十八願為助。那麼善導這些大師以十八願為正,以十九願為助,這是他們看法差別不一樣的地方,但是決定都能往生。

  池大師和會之曰。還以持名為正行。復以持名為發菩提心。】

  這是蓮池大師《疏鈔》裡面講的,他把這幾個不同的意見會合起來,他會合得有道理。持名是正行,第十八願確確實實是古今淨宗祖師大德們公認的。『復以持名為發菩提心』,持名為什麼?就是為了求生淨土,求生淨土這個意願就是無上菩提心,蕅益大師也把這個證明了,我們愈想愈正確,他講的實在是合理。

  悟禪師云。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

  前面兩句是覺悟,後面兩句叫修行,第一句就我剛才講的知過。生死是最大的過失,生死輪迴,怎麼會搞這個東西?我們要知道。我這一次在美國,遇到一位蔡老居士,是蔡念生老居士的兒子,蔡教授。他現在年歲大了、退休了,住在美國休斯頓,我們在一起吃飯談到這個,如何幫助現在這些苦難的眾生。儒家的教育被這個社會捨棄掉,佛法的教育被今天社會也遺忘了,這用什麼方法來喚醒?他講在眾多德目當中,我們想辦法找一條來提倡,這是有道理的。

  在這眾多德目裡頭應當選那一條?「恥」,管子所說「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如果我們知道恥辱,有羞恥心,知道恥辱,我們就有救。他這個提議很正確,我當時就表示贊同,我們來組織一個知恥學社,來推動知恥的運動。好!我就請他:你寫一篇緣起。他寫出來,寫出來送給我看,裡面有些地方不太妥當,我跟他講你還得好好的修改一下。他說怎麼不妥當?我說不太妥當,因為現在說話不能說得太刺激人,有很多人一看不能接受,我們這個運動就會受到障礙。委曲婉轉,不容易!要喚起大眾知恥的心。

  『真為生死』,知過,『發菩提心』就是覺悟;『以深信願』,這就是改過,『持佛名號』,真修。我們看徹悟禪師這四句話,你細心的去體會,我剛才講的知過就是覺悟,改過就是修行,他這四句話實在講也是這個意思。由此可知,我們菩提心發不出來是恥辱,我們世出世間法不能放下是恥辱,我們這句佛號念得不好、不相應是恥辱,我們得不到法喜充滿是恥辱,念佛將來不能往生是恥辱。「知恥近乎勇」,我們才能有救。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