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三百三十二頁,我們從第二行看起:
「若是上根,則見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本離生滅,何有涅槃」。這個地方的上根,指明心見性的法身菩薩,也就是實報土裡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對於諸法實相,完全透徹的明瞭,知道諸佛如來應化在十法界、應化在六道,全是赴眾生之感,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現身說法都沒有起心動念,實實在在的全都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所以沒有來去、沒有先後;換句話說,沒有時間與空間,全憑感應。感應失掉,示現的相就不見了,有些時候可以用滅度的方式,總之對眾生都有利益,幫助眾生覺悟,幫助眾生了解真相。末後舉一個例子,智者大師讀《法華經.藥王品》入定,定中見到釋迦牟尼佛還在靈鷲山講《法華》,這會還沒散。智者去釋迦牟尼佛一千年,這是佛示現給他看,他真的看到。所以時間與空間,在見性的人來說全都不見了,全都是在當下。智者讀《法華經》,心裡頭有《法華經》,就見到法華這一會。如果心裡頭有《涅槃經》,他見到是世尊講《涅槃經》的這一會,大師有感,佛就有應。這一段我們就學到此地。
下面一段,「德用無方」,這裡頭分兩科,第一個是「自利德」,另外一個是「利他德」。自利德裡頭第一小段,「定慧等持」,這是自利。請看經文:
【得無生無滅諸三摩地。及得一切陀羅尼門。隨時悟入華嚴三昧。具足總持百千三昧。】
這是自利,自己所得的。『三摩地』,「梵語,舊稱三昧、三摩提、三摩帝等」,這些字樣是舊譯的,玄奘大師以前翻譯的。新譯稱「三摩地」,這個地用土地的地,都是翻的音,梵語音譯的。它的意思,「翻為定、正定、正受、調直定、正心行處、等持等」。這些全都是一個意思,在佛經上常常看到有這麼多的譯法,都是一樁事情。定是禪定,三摩地就是禪定,正定。下面一個,正受,受是享受,正常的享受,也就是正定;正常的反面是不正常,凡夫的受不正常。佛在經上講凡夫有五種受,苦樂憂喜捨,身有苦樂,心有憂喜,當苦樂憂喜都沒有,這叫捨受。捨受是正常的,但是凡夫這個捨受時間很短,他妄念又起來,起來就有感受。由此可知,佛心清淨,菩薩的心清淨,身沒有苦樂,心沒有憂喜,處在這個狀態之下稱為正受。
「正受」,我們這裡有參考,《佛學大辭典》裡頭,「梵語三昧,一譯正受。三為正,昧為受也」,三昧,昧為受。「是禪定之異名。定心,離邪亂,謂之正,無念無想,納法在心,謂之受。如明鏡之無心現物也」。這個比喻舉得好,讓我們從這裡頭去體會,鏡子照外面照得很清楚,可以說一法不漏,全都照在裡面。雖然照得很清楚,它沒有想、沒有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境界叫受,是定。定是什麼?沒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是定。觀是什麼?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叫定慧平等,止觀同時,這是佛法講的禪定。所以禪定這個名詞,禪是梵語禪那,定是中國字,禪定跟中國的定很接近,所以翻譯的時候梵華合譯,用一個禪,用一個定。禪定不是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沒有,那叫無想定,那不是佛法。這是外道修的,無想定修成了,也很難得,他生到四禪無想天,有定沒有慧,也就是他有定,他什麼都不知道。不能用鏡子比,鏡子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但是它照得清楚,它聽得清楚。
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入定,這是佛菩薩的大定,你看看,看得清楚,不起心不動念,眼根在色塵上入定。如果我看到了會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定就沒有了,凡夫知見;不起心、不動念,佛知佛見。耳聞聲亦如是,聽得清清楚楚,沒有起心動念;鼻嗅香,氣味也清清楚楚,沒有起心動念。舌嘗味、身接觸、意知法,意在一切法裡頭入定,不起心不動念。修行在哪裡修?盤腿面壁是入定嗎?不見得。《華嚴經》上五十三位善知識,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他們在哪裡入定?在日常生活當中入定,在工作裡面入定,在待人接物裡頭入定,這是佛菩薩的三摩地,他管用,他不礙事。清涼所說的這個境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沒有起心動念,事情做得圓圓滿滿,真正是自他二利。納法在心,這受是正常享受。我們受,眼見色、耳聞聲會起心動念,會生起貪瞋痴慢,會生起自私自利,順著自己的意思起貪心,一定要佔有、要控制,起這些念頭。這個念頭一起叫造業,為眾生這是善業,為自己這是惡業,善業感三善道的果,惡業感三惡道的果,這就錯了。受想行識,六道裡頭的眾生哪個沒有?都有受想行識。所以《地藏經》上講得好,「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搞六道輪迴就是罪,就是錯了。
這後面《大乘義章》第十三卷說,「離於邪亂故說為正,納法稱受」。納法是什麼?對法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只是不起心、不動念,真的像鏡子一樣。《探玄記》第三卷說,「納法在心名為正受」,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沒有起心動念,叫正受,起心動念不是正受。為什麼不起心不動念是正受?因為一切法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真正了解事實真相怎麼會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是被外面影響,受到境界影響。這些人他的功夫不受境界影響,境界再多,他若無其事。我們能想到,這些上根人,可以說上上根人法身菩薩,他們的六根所緣的境界是遍法界虛空界,這個能量我們無法思議,沒法子想像。眼見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當然包括諸佛剎土裡面的十法界、六道三途,統統包括,他沒有見不到的。他不動心,不起心不動念,三善道看得清楚,三惡道也看得清楚。因為時空沒有了,所以過去看得清楚,未來也看得清楚。
如如不動他生智慧,如果一動了就生煩惱,修行修什麼?就修這個。練功練什麼?就練這個。眼在色相上不動心,耳在音聲上不動心,鼻在嗅覺當中不動心,舌在味覺上不動心,意在諸法上不動心,這是真正的大定。我們在五十三參看到鬻香長者,修禪定的,在哪裡修?在市廛。古時候叫市廛,現在叫百貨公司,最熱鬧的場所,他在那修定,他在裡面去逛,這修定。看到這一切萬事萬物琳瑯滿目,他覺,他樣樣都知道,沒有一樣不知道,這是觀。章嘉大師教我們看破,心裡面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如如不動,這就是修定。定慧等學,定在慧中,慧在定中,管用,你問他什麼他都知道,他心裡頭一塵不染,這叫正受,這叫正定。
「觀經玄義分」,為我們解釋的,「言正受者,想心都息」,想是第六識,心是第八識,說這兩個第七意識就包括在其中,都不起作用。「緣慮並亡」,緣慮是第六意識,不向外攀緣,這就是不受境界影響。慮是內心,內心裡頭煩惱習氣,定功可以把它伏住,雖有,不起作用。法身菩薩有無始無明的習氣,但是不起作用。「三昧相應,名為正受」,它跟佛所說的三昧、三摩地相應,《楞嚴經》上講這三樣東西,講三摩地、奢摩他、禪那。
「同序分義曰:因前思想漸微,微細覺想俱亡」,正受才現前。思想漸微是在練功夫的時候,這是我們現前要做的,也就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要一天比一天淡薄,這就是真功夫。我們淨土宗比其他的宗派修行,的確是方便多了、容易多了,我們只要對於阿彌陀佛、對於極樂世界這天天要加濃;對於這個世緣,這外面所有一切,是一天比一天淡,我們的功夫就得力,功夫就天天有進步。對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信心一天比一天濃,願心一天比一天濃,佛號真的不離口、不離心,口上沒有念,心裡頭不間斷,決定得生,決定成佛。比其他法門容易多!如果不在這上下功夫,你的修行功夫從哪裡來?這功德怎麼積法?確實那是個抽象概念,看不見、摸不著。淨土念佛法門,真的叫你看得見、摸得著,六根在六塵境界天天淡,在信願持名天天濃,這是什麼?這是真正彌陀弟子。如果是相反的,對於世味一天比一天濃,對信願持名一天比一天淡薄,那這一生往生沒指望。但是可以給你講,你將來決定得生淨土,為什麼?阿賴耶識的種子不會壞,只是這一生當中不能成熟。為什麼不能成熟?你沒好好照顧它。你所照顧的是世間法,你留戀的是世間法,世味太濃,你能夠不墮三途就很幸運。這思想漸微,微細覺想俱亡,這是實報土的法身菩薩,四十一位大士他們的境界。
「唯有定心與前境合」,這是定中境界,「名為正受」。譬如我們天天念佛想佛,定中見佛,定中見極樂世界,定中見十方如來,這與前境合,這是正受。定中雖有種種境界,也不起心動念,境界清清楚楚,像初祖廬山慧遠大師,在世的時候曾經三次見到極樂世界,從來沒跟人說過。第四次佛來接引他往生,他才告訴大家,境界又現前,而且看到蓮社比他早往生的同學,都在彌陀身邊一起來接引他,哪些人他名字都說得出來。別人問他,你見到的極樂世界是什麼樣子?他說跟經上所說的完全相同。那個時候他用的經就是《無量壽經》,《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還沒有翻譯出來,最早建立淨土宗就這一部經,真的叫一門深入。
有同修問我,他發心專修淨土,我勸他要深深紮根,不要著急,古人所說的「厚積薄發」,很有道理。何必著急?你現在年齡還不算很大,用十年、二十年功,好!沒有人認識你這最好,古人所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你累積二十年的定慧,那發出來力量大了。不求名聞利養,到時候實至名歸,這名要求它幹什麼?假名、假利,樣樣都是假的。求什麼?求戒定慧,這是真的。所以是非真假,首先要能辨別清楚,功夫才能得力!要用死功夫,現在人所說用硬功夫,那是什麼?背經、背註解。三十五年前我第一次到香港來講經,香港有一個首楞嚴王海仁老和尚,那個時候九十多歲,我跟他見了一次面,我去拜訪他。我到香港也是講《楞嚴經》,碰到首楞嚴王,他告訴我,世尊在楞嚴會上講了些什麼?什麼最重要的?最重要是兩樁事情,一個是「清淨明誨」,一個是念佛往生。念佛往生,二十五圓通裡面,觀音、勢至代表,二十五圓通裡頭,觀世音菩薩「反聞聞自性」,大勢至菩薩「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清淨明誨」那是戒律,決定要遠離殺盜淫妄,四重戒!修行人他念頭都不生,能夠用觀世音菩薩的反聞聞自性,六根不受外界影響,完全與法相應,說得好。怎麼與法相應?大勢至講得最清楚,「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能把這個看清楚、看明白,記在心裡,《楞嚴經》就圓滿了。
我們看底下,底下還有個「調直定」,正定、正受、調直定、正心行處、等持等,我們參考資料裡頭都有。什麼叫調直定?「天台譯三昧」,把三昧翻作調直定,什麼叫調?調心不暴,直心不曲,定心不散,我把它這個之字用三個不,大家更清楚。達摩祖師到中國來,教慧可調心就是這個方法,慧可大師參禪,心定不下來,不安,求達摩祖師給他安心。達摩祖師:你把心拿來,我替你安心。他回光返照,找心在哪裡找不到:我覓心了不可得。達摩祖師接著一句話,「與汝安心竟」,我把你的心安好了。他就豁然大悟,一句話當中他醒過來,達摩將佛的衣缽傳給他,中國禪宗第二祖。所以翻作調直定。
第一句叫「調心之暴」,這個暴是不安,心裡面有貪瞋痴慢,這是暴的現象;心裡面有懷疑,是委曲的現象;心散亂妄想多、雜念多,這是散。用什麼方法來調心?方法很多,八萬四千法門,方法,無量法門,只要你能把心定下來,都叫做調直定。淨土宗的方法,是讓你的心統統歸阿彌陀佛,用這個方法,這方法妙極!為什麼?當下得阿彌陀佛加持。跟其他的法門不一樣,其他法門得不到佛加持;我天天念阿彌陀佛、天天想阿彌陀佛,立刻得佛加持,所以修起來比較上容易,心比較上容易定下來。怕的是什麼?對於這個娑婆世界,人天裡面這些法還貪戀放不下,麻煩在這裡。如果真想通了,這世間真是苦,想救度眾生沒有智慧、沒有能力、沒有德行,費盡一切氣力做得不圓滿,做得不好。不如先到極樂世界,成就自己之後,我再回來度化眾生。這就完全正確了,這才是真正的大慈大悲,這才是真正的智慧,也跟佛所說的相應。佛教菩薩先度自己,後度眾生,「自己未度,而能度眾生者,無有是處」,沒這個道理。佛這句話我們相不相信?我們肯不肯這樣幹?
所以開林法師在這裡,我就勸他,找個地方關起門來認真紮四個根,一定要把《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沙彌律儀》做出來給人看。經教他喜歡《無量壽經》,我說這本《無量壽經》經文、註解統統要背,你能讀上一千遍就能背。你別的事情不要幹,你就幹這樁幹個十年,十年之後你是人上人。這個十年之內,什麼都不要幹,這就是戒律,你能夠堅持每天讀經、念佛、拜佛,這樣你心就定下來。你得到念佛三昧之後,不定什麼緣分豁然大悟,你就明心見性。這個時候再出來度眾生,沒話說了,你是真正大乘善知識,得幹!現在就搞名聞利養就完了,很多信徒來擁護你、來皈依你、跟你學,你拿什麼教人?自己習氣那麼重。他還不錯,再住了幾天、想了幾天。我不騙他,我為他好。人生在世,得生淨土是我們第一樁大事,生淨土你有能力度遍法界虛空界的眾生,你真有這個能力,跟釋迦、彌陀一樣。現在你是凡夫,你在造業,真正把一切念頭放下,埋頭苦幹個十年、二十年成功了。所以要調心不暴,直心不曲,定心不散。
「正心行處」,這還是三昧的別名,正受、調直定、正心行處統統是三昧。「三昧者,正心行邪曲之處也」,正心行邪曲之處,邪曲皆正,為什麼?境隨心轉。人有定慧,你每天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統統都是正,都是正心行處。說明你是在真修,這是真正大乘,不是躲避,真正練功,在色聲香味觸法裡頭去練。先練不執著,這個也有次第的,如果是先練不起心不動念,你肯定失敗,你練不成功。這是有層次的、有次第的,先從最根本處下手,不執著,學不執著,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執著,這個成功了,證阿羅漢果,再繼續練不分別。練不執著就是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練不分別就是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不起心不動念就是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相宗講的轉識成智,不離開境緣,就在境界裡頭修,順境不生貪愛,逆境不生瞋恚,學著我的心行不受外面境界影響,這叫真功夫、這叫真修行。所以能真正做到境隨心轉,你就能夠自度度人。
我們再看下面文,「又《法華玄贊》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於境,即是定也」。這是《法華經》註解,《玄贊》是註解,裡面說的。等持,平等持心,在哪裡?在境界上。平等沒有高下、沒有自他、沒有凡聖、沒有好惡,法法皆如,法法平等,為什麼?一切法都是自性變現的。古人有個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就平等了。從體上看完全平等,從相上看有差別,體上看沒有差別,體是什麼?體是性。從相上見性,一切法的本體就是自性,是這個法的自性,自性是通於一切法,跟我也是一個性,一性無二性,平等了。我們經題上講的「清淨平等覺」,修行先修清淨心,於外面境界不染,再修平等心,把無始劫來的我慢這個煩惱化解。有我,我比別人總強一點,別人都不如我,這是一切眾生共同的毛病。真正能夠謙虛,尊重別人的很少,尊重別人也不肯輸給別人,這叫俱生煩惱,不好斷。平等持心而至於境,這是大乘菩薩所修的。
「天台曰:若以空慧,照諸禪定種種法門,出生乃至無量三昧。今經於而現滅度下,繼言得無生無滅諸三摩地,表諸大士雖示涅槃之相,而實是不生不滅,平等常住之如如法身。是諸大士咸是德遵普賢,從果向因者」,這是實相。種種示現的,那是幻相,那是前面所說的方便門,方便門是給眾生開的,是接引眾生的、引導眾生的,不是真的。這個地方,這個話是真的,實實在在佛菩薩種種示現,真的是不生不滅,平等常住。這個平等,跟諸佛平等,跟菩薩平等,跟天人平等,跟一切有情眾生平等,還跟一切無情眾生平等。也就是說,樹木花草平等,山河大地平等,沒有一樣不平等,決定沒有貢高我慢的習氣,所以他們證得的是如如法身,圓滿的見性。是諸大士咸是德遵普賢,從果向因,全都是示現,把普賢之德表演給大家看。觀眾是十法界的眾生,他們是來表演的、是來作秀的。舞台上面扮演什麼角色都是假的,舞台後面都是法身如來,不是菩薩,是法身如來,所以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
後面,「又陀羅尼」,這個經上第二句講的,『及得一切陀羅尼門』,陀羅尼是梵語,「此翻為持、總持、能持、能遮」。「以名持善法不使散,持惡法不使起」,它有這個力、有這個作用,所以叫總持。通常我們用得最多的,總一切義,持一切法,也就是現在人所說的,總綱領、總原則。佛法裡頭的總綱領、總原則,他掌握住了。梵語稱為陀羅尼,你看持一切善,這一切善不會散失,真掌握得住;持一切惡不使起,讓一切惡法不起作用,這還是定。惡那個根在沒斷掉,但是定功很深而有力,雖有惡習種子,它不起作用,也就是定慧勝過你的煩惱貪瞋痴慢,有貪瞋痴慢。現在你修的定慧遠遠勝過這煩惱習氣,所以煩惱習氣它不起作用,它不現行。這個身分是在菩薩,如果煩惱斷了就證果,小乘的煩惱斷,他不是伏,他斷了,二果、三果是伏煩惱,四果阿羅漢斷見思煩惱。在十法界菩薩、佛是伏煩惱,伏的是塵沙煩惱、無明煩惱。如果斷掉,就超越十法界,生實報莊嚴土,他作佛去了,有這麼樣大的力用。
經論上常講四種,第一種,「法陀羅尼,於佛之教法聞持而不忘也,又名聞陀羅尼」。這就是佛的經法,你聽經受持而不忘,這就是古人所說的,「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這是讀書千遍。一千遍不行我再讀一千遍,一千遍還不行我繼續再讀一千遍。你要是真有這樣的恆心、毅力堅持下去,你必定開悟,沒有不開悟的道理。遇到瓶頸不能突破,將悟未悟,這個時候就是感,佛菩薩有應,佛菩薩會幫助你。佛菩薩能觀察你的緣,用什麼方法把這個關口給你一挑破,豁然大悟。方法微妙不可思議,不是一種,無量無邊,全是佛菩薩加持,不是偶然的。或者是看到風吹落葉、雨打芭蕉、聽外面唱歌的聲音,而突然開悟。外面這些境界是你的助緣,這個助緣全是三寶所加持的,你平時聞這個聲音為什麼不開悟?為什麼在這個時候聞聲開悟?佛菩薩的加持,冥加往往勝於顯加,不知不覺的你成就。所以這自己能感是功夫下得深,不是表面上的,不是浮躁的。所以這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叫聞持陀羅尼,不是一般所說的廣學多聞,這是一門深入。
第二種,「義陀羅尼,於諸法之義總持而不忘」,這是屬於理解力很強的。前面是講記憶,一遍一遍的讀,記憶,理解跟記憶有關聯。我們對於一部經書,讀誦遍數多了心清淨,心愈清淨經中無量的妙義自然能現前。不要去求,屬於自然的就對了;如果有心去求,往往意思就變了,會變扭曲了。我們開經偈上所說的,「如來真實義」,真實義不是求的,為什麼?求是妄心,妄心跟真實不相應。沒有求的心,這個心是真心,真心與真理相應,意思自然出來。我們早年學講經,遇到經文有困難的地方不懂,看註解也看不懂,參考資料也找不出來。老師教我,這個時候萬緣放下,一心禮拜這句經文,或者禮拜這部經典。如果是《無量壽經》、《彌陀經》可以禮拜阿彌陀佛,《普賢行願品》可以禮拜普賢菩薩,拜上幾百拜這意思都出來了,好像泉水往外湧,寫都來不及。這個經驗我們很多,常常有,這感應;你要求就不行,決定求不到。所以老師教我們四個字,「至誠感通」,不通,不通就是求感應,用感應的方法來把它通達無礙。用什麼感?用誠,至誠,真誠到極處,感應就現前。這我們一生當中常用,特別是在初學的時代,初學的十年當中常有這個事情。於諸法之義總持而不忘,不要勉強去記,勉強去記用的是妄心,就是一味真心,不記得沒有關係,人家一問,自然就起來了。沒有人問不知道,一問自然起來,不用去思惟,不用去想像。
第三個是「咒陀羅尼」,咒,「依禪定發祕密語,有不測之神驗,謂之咒」。佛說一切經,常常當中帶著有咒語,像《楞嚴經》最著名的五會楞嚴神咒,那是很長的文,不是短的。在淨土裡面有往生咒,這個簡單,蓮池大師註解《阿彌陀經》,經圓滿了,後面附往生神咒。註解裡頭告訴我們,往生咒的內容就是《彌陀經》的內容,經是密的顯說,咒是經的密說,意思相同,經利益人天,咒亦復如是。咒裡頭不是印度人的話,印度人也不懂。咒語裡面有很多鬼神的話、天神的話,天神、鬼神在道場聽經,我們肉眼凡夫看不見,佛看見,用他們的言語把所說的做了一個總結,幾句話他們聽了歡喜。其實天神、鬼神,對語言沒有障礙,都能聽得懂,說他們自己常用的話,使他們生歡喜心,對他們是一種尊重,取這個意思。所以「咒陀羅尼者,於咒總持而不失也」,密宗裡頭以這個為主。
第四個,「忍陀羅尼,於法之實相安住,謂之忍」。這個忍是把心安住在實相上,這叫忍。這個忍的意思,就是認可、同意,佛所說的這些法,講的實相之理,我完全肯定沒有懷疑,我都接受了,這叫忍;如果對佛所說的有懷疑,這就沒有忍。絲毫懷疑都沒有,這有兩種人,一種上上根人,他完全明白了,當然不懷疑;另外一種是中下根性的人,他也能稱忍,一點不懷疑,這是對佛的孝敬心。實際真相並不了解,只要是佛說的,我就相信,我就不懷疑,是這種人,所以他也很得受用,這個信難能可貴。一般人沒有搞清楚,他總是懷疑,不相信。這種人死心塌地,跟那個明白人信心完全相同,非常不容易。那密宗裡面修行,大多數還是屬於這一類,真正通達明瞭,很少,那都是上師階級。一般學的全靠信心,信心真管用。神咒確實有不可思議的能量,神奇的應驗。
略說陀羅尼有這四種,後面有一些解釋,「聞義咒忍之四者為所持之法也。由能持之體言之,法義之二者以念與慧為體」。念是記憶,要多念你才能記得住,遍數不夠記不住,遍數不夠記得不踏實。古人定下來的千遍,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是從經驗當中得到的。古人教學的方法是因人而異,譬如說老師教三個學生,三個學生記憶的能力不一樣,理解的能力不一樣,同樣都學一門課程。譬如說讀《論語》,利根的人,一天可以教他念二十行,一行二十個字,十行二百個字,二十行四百個字。標準是什麼?這一段的經文,四百字的文讓他念,念十遍他就能背,這就叫標準,這是他的標準。如果另外一個同學沒有這個能力,二十行念十遍決定背不出來,他能背十行,那每天教他進度就是十行。另外一個人十行也不行,大概五行可以,五行一百個字,十遍能背,是依這個標準。所以每個人進度不一樣,老師教得就比較辛苦,同樣學一樣東西,因材施教。十遍能背的文字,老師要督促他,看著他背,背一百遍他記住了,十遍能背,能背之後再念一百遍。念十行,他十行的背一百遍;念二十行的,二十行的背一百遍,這是一般普通標準。
千遍的那就不一樣,那個目的不是在背書,是在得定、是在開悟。這個老師心裡有數,學生當中他們學習的能力、學習的心態,心態要恭敬,沒有恭敬他學不到東西。絕對不是老師要求他對老師恭敬,那就大錯特錯了。老師有這個念頭不夠資格做老師,為什麼?他那個好勝、傲慢習氣還在,那怎麼能做老師?老師一點這個意思都沒有。但是什麼?老師看學生能不能成就,看恭敬心、看孝順心,他對父母是不是孝順?對尊長是不是尊敬?看這個。如果讀過《了凡四訓》的人知道,袁了凡觀察這些參加考試的學生,看得非常準,他能預料到哪些人能考中,哪些人考不中,幾乎都被他預料到,可是自己參加考試很多次沒考中。他看什麼?看這個人謙、敬,就看這兩個字,對什麼人都恭敬、都很謙虛,這個人一定考中,這是他的經驗。人能尊敬別人,能謙虛,這是他自己本身具的德行,有這種德行,祖宗、鬼神保佑,一定會考中。如果這個人傲慢、無禮,尤其是無禮於尊長,即使在背面也缺德,這個人本來應該考中的,這一科考不中,為什麼?缺德。他看得很準確,這些都值得我們做參考、值得我們學習。
處事待人接物一句話,一定要用真誠心,大乘經教裡頭說的,「一切法皆從真實心中作」,這句話說盡了。所以教學現在我們深深體驗到什麼是根本?孝敬是根本。從小要教,老師要身教,言教他不相信,表演給他看,對一切人都恭敬,對一切人都有禮貌,誰教的?普賢菩薩教的。普賢的十願,第一願「禮敬諸佛」,那個諸佛有未來佛,他講三世,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未來佛是一切眾生,你對一切眾生不把他當佛看待,不是普賢行。普賢行對一切眾生,都要看作佛一樣,這叫普賢行,普賢行難修。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他現在迷惑了做眾生,他的根本是佛,所以一定要認識。要從他形相當中見他的本性,本性本善,本性是佛性,怎麼能不禮敬,怎麼敢輕慢!
至於稱讚那就另當別論,禮敬是從外面的相貌,沒有分別。稱讚是起心動念,念頭有善惡,善念稱讚,善行稱讚,惡念惡行不稱讚。中國古人所說的「揚人之善,隱人之惡」,就是普賢稱讚的意思。別人有好的地方、善的地方要宣揚,有錯誤的地方、不善的地方不說。不但不能說,都不要放在心上,為什麼?養自己的心,要純善純淨養心。我們的心放別人的不善,我們就錯了,等於說把別人的糟粕、別人的垃圾,撿起來放在我們心上,這誰願意幹?可是喜歡做的人不少,真正有智慧,真正是個善人,決定不會幹這個事情。心裡頭只記別人的好處,不記別人的缺點,這很重要,修行層次提高,善惡二邊都不著。但是為了教化眾生、影響眾生,要開方便之門,就是隱惡揚善,對社會大眾有好處決定要做,心地真的清淨,善惡都沒有,入清淨平等覺。這不是一般人,這是佛法裡頭所謂是向上一著,這不是向下。向上我們要成佛,向下我們要度眾生,度眾生要懂得善巧方便,要懂得因人而異,才真正幫助人。現在普遍的、最重要的,根之根就是孝敬。人不知道,真正不知道為什麼要孝順父母,為什麼要奉事師長,真正不知道。要真正講清楚、講明白,要做出好樣子給他看。
因為今天世間的苦難,根源就是這兩個字不見、沒有了。我們今天講紮根教育,這是根之根,不從這裡下手,什麼都是假的,都不能建立。古人紮這個根是從胎教,那現在是根本不可能,現在從三歲開始教都非常困難,他已經染了社會不善的習氣,所以不好教。六、七歲再教太遲了!你要問今天社會為什麼亂成這個樣子?地球上的災變,為什麼這麼複雜?你要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你就統統知道了,根沒有了,本沒有了。像種樹一樣,都是剪些枝葉來插,有些樹是插不活的,一定要有種子、一定要有根。擺在我們現前的事實是這樣子的,我們要怎麼做?今天要真正大慈悲心,無盡的慈悲、無量的智慧把這樁事情做好。從哪裡做起?從本身做起,真正發心作菩薩、真正發心作聖人,才能自度度他。不是真幹,百分之九十九幹,還有百分之一懷疑,都會把你的功夫完全破壞。這個話李老師在世常說的。所以念與慧為體,這是什麼?為什麼要讀書千遍,念;慧是理解力,這個東西就是在誠敬心,清淨平等心生智慧。「咒以定為體,忍以無分別智為體」,這是說聞義忍咒,前面講的這四種,說明它的體。
下面,《佛地論》第五卷說,「陀羅尼者,增上念慧,能總任持無量佛法,令不忘失」。永遠不失大定,行住坐臥都在定中,這個定是什麼?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是定。阿羅漢這不是大定,在佛法裡面屬於小定,所以說他小乘,他能夠住持在不執著。也就是說,不執著身見、邊見、見取、戒取、邪見,他把這個忘掉、放下。不執著貪瞋痴慢疑,貪瞋痴慢疑是思惑,五種見是見惑,就是見思煩惱放下,這是他的定。這個定功,《楞嚴經》上說第九次第定,他超過了四禪八定,所以超過六道輪迴。四禪八定沒有出輪迴,阿羅漢第九定出輪迴了。常住定中不能失掉,一失掉,就又墮落,回來了。
小乘有小乘的總持法門,陀羅尼門;大乘是不起心不動念,比小乘高多!我們曉得,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不起心不動念,所以增上念慧,能總任持無量佛法,沒有學過的他也不會忘失,他明心見性。一切法自然通達,生生世世所學的全都能記憶,自己所學的能記憶,別人所學的也能記憶。為什麼?心性是通的,一切諸佛所修的也都通了,可以變成自己的,自己自在來運用。那個時候是什麼?沒有自他,自他是一體,跟諸佛如來是一體,跟一切眾生也是一體。跟諸佛如來是一體,對於心性的理事沒有障礙了;跟一切眾生是一體,教化眾生沒障礙,跟六道眾生、跟三途眾生一體。所以有這種德能教化眾生,那真正的善知識,名符其實的老師,人家怎麼會不尊敬?叫尊師重道。
「瑜伽略纂十二曰:論云」,論是《瑜伽師地論》。「陀羅尼有四種:一法二義三咒四能得忍。法陀羅尼以法為境,即能詮名言,以念慧為體」。能詮的名言,名詞、言語變成文字就是經典,法陀羅尼是經典。但是要有念跟慧,是它的體,我們要用念跟慧才能得到它,念慧功夫不得力就得不到。「義陀羅尼其體同法,唯境界異。其異者何?所詮義為境」。它不是文字,文字裡面所說的道理,以這個為境界,不以文字為境界。「謂無量義意越等,即唯在意地」。這是意識所緣的,文字是眼根所緣的,音聲是耳根所緣的,它裡頭的道理是意根所緣的,所以它境界不一樣。
「咒陀羅尼以定為體,依定持咒令不忘故,以咒為境也。能得忍陀羅尼者,以無分別智為忍體,即證真如」。這個咒陀羅尼定很重要,一心就是定,一心專持也是一門深入,他就不會忘記。三密相應,口持咒,手結印,意觀想,這叫三密,身口意三密。得忍,忍是無分別智就能忍,有分別就有問題,沒有分別,把分別心放下,問題就解決了。所以我們真正的障礙,執著分別妄想,這是真正障礙。真正障礙的來源,就是於一切法的事實真相沒搞清楚,真正明瞭,問題解決了。
我們再看註解,這個地方也都說到,我們把它念一遍,從三百三十三頁第二行,「《智度論》曰」,從這念起。「陀羅尼者,秦言能持,或能遮。能持者,集種種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譬如完器盛水,水不漏散」。這是取能持的意思,好像有個茶杯完整,沒有破損,水放在裡頭不會漏掉,水不漏散,這是陀羅尼的意思。「能遮者」,遮是防惡,「惡不善根心生,能遮令不生」。這就是惡的、不善的根心生,生什麼?生貪瞋痴慢疑、生自私自利,生起這些不善的念頭。陀羅尼能,遮是把它止住、禁止不讓它生。你有這定功,你有這智慧,念頭那個惡念起來你很清楚,只一念,第二念你就會用方法把它取而代之,不讓它繼續,這是真正功夫。念佛人就是用佛號,不善念頭一生,第二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把它取而代之。所以念佛法門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我們日常所用的陀羅尼法,這是能遮的意思。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今天就學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