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三百零四頁,第一行:

  「如《大般若經》云:是菩薩由與般若波羅蜜多相應故,從此處沒,生餘佛土。從一佛國,至一佛國。在在生處,常得值遇諸佛世尊。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乃至無上正等菩提,終不離佛」。這一段是說究竟彼岸。《大般若經》上說這些菩薩,由與般若波羅蜜多相應,由此可知,這些行權方便、遊步十方的菩薩,全是法身大士。沒有能夠證得法身的,也就是說沒有真正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他做不到。見一尊佛菩薩都不容易,怎麼能夠見十方一切諸佛?

  學佛目的是什麼?這個不能不知道。如果走錯了路,偏了、邪了,就走到魔道去了,走到阿修羅道去、羅剎道去了,很容易,迷失了方向,走偏了、走邪了。這就是說明,古人,現在沒有了,古人道眼沒開不離開老師。在老師會下住多久,不一定。一年、兩年道眼開了,道眼開就是有能力辨別是正道、是邪道,是佛道、是魔道,清清楚楚,有這個能力,可以出去參學了。道眼沒開,參學的資格都沒有。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在文殊會上道眼開了。道眼是什麼標準?是見性,自性裡面般若智慧現前,道眼才開,你有智慧能辨別真妄、邪正、是非;道眼沒有開,沒有能力辨別。那怎麼辦?像我們現在很可憐,沒有善知識。善知識,至少道眼開了才能做善知識,我們沒開,沒開怎麼?從經驗當中摸索。用中國世俗的話來說,中國把古人的典籍分作經、史、子、集,經就是道,明經,道眼就開了;史就是鑑、是經驗,史通達了,你的經驗豐富,那是第二層。第一等的是開道眼,第二等的是經驗豐富。把中國五千年歷史念過,這五千年發生過什麼事情,看古聖先賢怎麼處理,怎樣處理是成功的,怎樣處理是失敗的,歷史就是記這些事情。你從經驗當中學會,這是第二等,不如第一等,第一等是開道眼。

  佛法就把它定在開道眼,與般若波羅蜜多相應,這開道眼了。道眼開了,六種神通具足,不是一般的具足。阿羅漢具足了,心量不大,所以六種神通的能量也小,只能達到三千大千世界。釋迦牟尼佛所教的這個地區他們知道,阿羅漢知道,這個範圍之外他們不知道。所以只知道一佛土,無量無邊的他佛土不知道。那什麼時候知道?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菩薩,脫離十法界了,就跟此地說的一樣,能從一佛至另外一佛,常得值遇諸佛世尊,這個境界現前了。十方三世無量無邊諸佛如來,他可以隨心所欲的去參訪,供養恭敬。這個大家知道,這是修福。不能沒有福報,沒有福報什麼事都做不成;不能沒有智慧,沒有智慧事情做不好。所以,他供佛是修福,供佛肯定聽佛講經說法,是修慧;換句話說,十方去參訪,目的何在?福慧雙修。希望成就自己圓滿的明心見性,得到自性圓滿的般若智慧、圓滿的德能相好,目的在此地,於這個世間名聞利養不相干。

  這個世間,五濁惡世,沾上絲毫的財色名利就完了,你完全脫離了佛法。拿著佛法去搞世間法,這個果報大家心裡都有數。拿著佛法搞世間法,這個罪是無間地獄。為什麼這麼重?你讓世間人對佛法產生最大的誤會,佛法也是搞名聞利養。這就把佛糟蹋掉了,對佛是最嚴重的侮辱。佛法是教你脫離苦海的,你怎麼往苦海裡頭鑽?這個罪從這裡結的,不能不知道。我們做壞事情、做不善的事情,損人利己,對父母對不起,父母希望我們一生做個好人,對老師對不起,如果學佛了,對佛也是這樣,叫大逆不道。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每一個佛弟子都能夠奉持經戒,都能為社會做個好榜樣,社會大眾讚歎你、讚歎佛法,你的功德多大?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你做的是正法,別人的讚揚,讓很多人信奉,都來學佛。所以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有巨大的影響。學過《還源觀》的人都知道,三種周遍,這個影響就是第二種,出生無盡,一念善,出生無盡功德;一念不善,出生無盡的罪業。起心動念不能不謹慎,言語造作更應當謹慎。一定要知道,人在世間,壽命不長,一口氣不來就是隔世了。我們來到人間這一場,為什麼?應該做些什麼,應該成就的是什麼,自己要清楚、要明白。真搞清楚、搞明白,人就老實了。

  我們這一代,加上前一代,前一代有鍋漏匠、有修無法師。這些老實、聽話、真幹的人,都是不認識字,都是苦力出身。鍋漏匠這個生意跟乞丐差不多,修無師是泥水匠,以後出家學佛了。他們沒知識,不認識字,所以一般人瞧不起他。他們有真誠恭敬,沒有絲毫驕慢心,為什麼?不如人,哪個都比我強。就是具足真誠、恭敬、謙虛,這些德行他就具足。聽話,老師教他念阿彌陀佛,他一生就老老實實念阿彌陀佛。沒多久的時間,成功了,預知時至,自在往生。諦閑老和尚讚歎,這兩個人是諦閑老和尚親自看見的。第一個讚歎,「你們沒有白出家,你的成就超過天下弘宗演教的大善知識」。弘宗是弘揚禪宗的,演教是講經說法的大法師,他超過了,弘宗演教往生沒有他那麼自在。站著往生,沒有生病,說走就走,鍋漏匠走了還站三天。「名山寶剎的方丈住持比不上你」。老和尚說這兩句話,前面弘宗演教的是智慧,名山寶剎方丈住持是福報,你們的智慧、福報圓滿了,沒有人能比得上,是佛門最好的榜樣。這是我們的典範,我們一生要學這種人。

  對一切眾生都要看作是阿彌陀佛,我在阿彌陀佛面前不敢放肆,怎麼敢傲慢?是真的,不是假的。只要曾經耳朵聽到一句阿彌陀佛,他這一生當中就聽這麼一次,你要曉得,阿彌陀佛的種子種在他八識田中,來生後世肯定念佛往生,肯定成佛。他成佛就是阿彌陀佛,一點都不假。怎麼可以不尊重?怎麼可以放肆?

  我們要把目標鎖定在往生極樂世界,在這個世間有緣做弘法利生事情是附帶的,不是主要的,賓主一定要認清楚。我把弘法利生的事情當作主,往生的事情疏忽了,來生還搞六道輪迴,錯了,這不是佛的意思。賓主不能顛倒。往生極樂世界再到這個世間來,那就自在了,再來的時候是來弘法利生的,自己已經成就,已經成佛了。你到這個世間來教化眾生,跟釋迦佛到世間來沒有兩樣,世尊能做到的你也能做到。我們細心觀察印光大師,你看這個老人一生的行誼,財、色、名、利絲毫不沾。十方供養只做一樁事情,法布施,他自己一分錢沒用,統統交給弘化社,弘化社就是佛經流通處,自己有印刷廠。出版經論,主要的東西印老親自校對,所以弘化社的書,可以說是近代的善本書,印得好,字大,清楚,很少錯誤。我初到香港來的時候,住在暢懷法師中華佛教圖書館,裡面收藏不少弘化社的書,所以我有機會看過。

  賓主搞清楚了,我們就知道我們該怎麼做法。實在不得已參與工作,最好是不參與,不參與是我的功夫不會間斷。參與就有事累贅你,你就不能專心念佛,對往生產生障礙,這就錯了。參與,不障礙,行,犧牲品位沒關係,自己要有把握。智者大師往生,學生們向他請教,老師往生的品位是在哪個等級?大師告訴他們,我因為領眾,就障礙了品位,沒有障礙往生,所以往生只有五品位。五品位是什麼位子?凡聖同居土,也就是說趕不上初果,初果生方便有餘土;換句話說,是凡夫不是聖人,初果稱聖人,小聖。告訴我們,他一生修行的功夫,連初果的位次沒達到,也就是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沒放下。三皈、五戒、十善他做到了,不妨礙往生,具足真信切願,不礙往生,品位下降了。如果說他不管這些人事物、不管這個道場,他的品位就大幅度上升。祖師給我們的示現就是在教導我們,你們自己斟酌情形看著辦吧,把最低的底限露出來了。

  今天難,真正的難關是什麼?是沒有真誠心、沒有恭敬心,這真正難關。佛法、聖學,非誠敬不能入門,再好的老師都沒用處。老師是佛、是菩薩,學生對他沒有誠敬,他怎麼苦口婆心教你,學生得不到利益。所以印光大師一再教人,「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這說明了,認識字不認識字沒關係,有沒有讀過書沒有關係,有沒有學過教都沒關係,只要具足誠敬,你就能得道。六祖惠能大師不認識字,沒念過書,黃梅住了八個月,講堂沒去過,禪堂也沒去過,只是碓房舂米舂了八個月,五祖就把衣缽就傳給他了,立他為第六代祖。憑什麼?就憑誠敬。所以我說,能大師對五祖、對禪宗、對佛菩薩有萬分誠敬,他什麼都沒學,這萬分誠敬他就能頓悟、頓捨、頓證、頓超。

  五祖傳衣缽給他的時候他二十四歲,可以為天人師,但是緣不成熟,嫉妒障礙,要跑到獵人隊去躲著。躲了十五年,緣成熟了,他才出來。緣不成熟他要出來的時候,他會被人害死,一無所成。時節因緣,開悟的人知道,他自己大徹大悟了,沒有一樣不知道。誰跟他有緣?誰能夠相信他、能夠護持他、能夠幫助他?嶺南的印宗法師。所以他找到光孝寺。印宗果然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給他剃度,剃度完了之後拜他為師。我們算算,二十四歲,獵人隊裡頭住了十五年,三十九歲才剃度。這一剃度,印宗拜他為老師,水漲船高,就一下把他捧起來了。要不然他自己要成名,至少要十年,就省掉十年時間。

  印宗法師的功德跟他是平等的,真正認識人,沒有嫉妒心,護持正法。現在這種智慧、這種福德的人到哪兒去找?沒了。沒了的時候,那就是我這個樣子。我這一生,學佛六十多年,是從一些夾縫裡頭鑽,非常勉強。沒有一個地方是讓我們正式的弘法利生,像古時候那種大法會,我們這一生,一場都沒有。超過一萬人的場合,我只有四次,而且是講演,不是講經。那個叫曇花一現,兩個小時散了就沒有了,不具影響力。這些我們都必須要承認、要肯定,你無法反對的,事實真相如此。

  所以,我們遇到這個法門,歡天喜地,太殊勝、太難得了,我們這一生鎖定目標、方向,就是求生淨土。活在這個世間一天,宣揚、宣傳,宣傳淨宗,我們當個傳播員,告訴大家這個法門好。我們現身說法,帶頭。好,我真幹、我真修,我什麼都放下,就搞這一樣。世間名聞利養放下了,不沾邊了。我的道場就這麼大攝影棚,講經的時候我在那裡拜佛,那是我的大雄寶殿;三格,上面一格大雄寶殿,下面一格是萬姓先祖紀念堂,再下面一格是功德堂,有附帶超度的,有帶消災免難的牌位,全都在此地。我心滿意足,為什麼?省事,不操心,全部精神在經教上、在念佛上。經,雖然講了這麼多年,甚至於講了多少遍,每一次講演之前,我都用很長的時間,很仔細一字一句的細細去看一遍,自受用;分享的時候,他受用。自他兩利。沒有人我是非,沒有利害得失。別人問我,你災難到哪裡去?我說照常講經,我不會中斷。只有往生極樂世界我們才真正能做到終不離佛,跟阿彌陀佛這跟定了,決定成佛。

  所以,「當知欲不離佛,須以念佛為因」。我們的大事就是念佛,二六時中心裡頭念念有佛,這是最吉祥,這是最圓滿、最究竟。方老師傳給我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就是你心裡頭有佛,真的是最高的享受。除佛之外,統統放下,於我沒有關係。今天有沒有飯吃別理它,有沒有地方休息也別理它,那些事佛菩薩照顧,護法神安排,於我毫不相關。真正做到身心無事,你才真正體會到法喜充滿,什麼叫法喜你才知道。「如《華嚴》十地,始終不離念佛」。我們今天真正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你不是十地菩薩,但是你念佛那個功夫跟十地沒有兩樣,他始終不離念佛,我也始終不離念佛。始終,講的意思很深、很廣。《華嚴經》上說的,十地,從初地到十地這叫始終,始從初地,終到十地。也可以說從早到晚,從早晨起來到晚上睡覺,這有始有終,一天沒有離開念佛。不離念佛是心上有佛,口裡沒有念,心裡頭沒有斷。「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真有!不用說。真佛弟子,阿彌陀佛承認你。

  「按彭氏之說」,這彭際清的說法,「菩薩度生,須有方便。最勝方便,是教人念佛。念佛生佛國,見佛聞法,終不離佛,故能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彭氏之論,深得經旨」。這是彭際清說的。我們今天,如果沒有這個緣分,沒有衛星電視、沒有網際網路,能不能做?能。只要機器在,電源沒有斷,我們可以錄成光碟,幫助一切有緣眾生,介紹他念佛法門。所以自行、化他,與大家分享的工作可以不間斷,可以不需要別人協助,二、三個同學操作機器就可以了。這就是利益一切眾生。須有方便,今天這個方法是最勝方便。我們的學習日夜不中斷。在現前這個時代,念佛生佛國,見佛聞法,終不離佛,這是此時此地第一法門,無比殊勝,保證我們一生圓滿。捨棄這一門,沒有第二門,這不能不知道。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句經文,『願於無量世界成等正覺』。這是因地時候發的願,果地上就變成事實。這個願是因,因遇到緣它就變成果;果,這就是在無量世界成等正覺,可以同時、可以一時,可以一處、可以遍法界。只要往生到極樂世界,作阿惟越致菩薩,這個願就兌現了。我們看下面註解,「願者,誓願」。立下這個誓願,誓願既然立下就要兌現,不兌現就是妄語。我們發了度眾生的願、斷煩惱的願、學法門的願、成佛道的願,願是發了,真的還是假的?真幹就是真的,不幹就是假的。度眾生的願,盡心盡力就是功德圓滿。佛教導我們隨緣而不攀緣,我們自己量力而為,我能做到多少?超越我的能力,我做不到;在我能力之內的,我盡心盡力去做。還有,環境是緣、人事是緣,時間、空間都是緣,緣具,事情很容易成就;緣不具,事情就有很多障礙,有障礙要捨、要放下,沒有障礙可以做。做的時候要曉得三輪體空,至少《金剛經》上所說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以這樣的清淨平等心去做,就能度眾生。如果沒有放下四相,有我、有人、有眾生,就有是非、就有善惡、就有功過,很麻煩。沒有高度的智慧,你所做的是輪迴業,做得非常好三善道,做得不好就三惡道,出不了六道輪迴,不能往生淨土。這個不能不知道。

  「《法窟》曰:於出世道悕求為願」。這大乘法,大乘法是於出世道,一心一意就想脫離六道輪迴,以這個為願。如果求名聞利養,這是造輪迴業,決定不能超越六道輪迴。佛法小乘道裡頭可以,小乘道有人天法,佛教我們斷惡修善,來生得三善道的果報,人天小法。小乘裡頭有智慧的,他不留戀六道,他一心想出離。所以,成阿羅漢就脫離六道輪迴了,往生到四聖法界。四聖法界是釋迦牟尼佛的方便有餘土,是淨土,六道是穢土,四聖是淨土。這些我們得懂,但是要真幹。

  西方真有,西方真能去得了,造作極重罪業也能夠帶業往生。真懺悔、真改過,與般若波羅蜜相應,沒有一個不能往生的。不知道懺悔改過,那就沒有法子;真正知道懺悔改過,沒有一個不成功。而懺悔怎麼懺法?章嘉大師早年教我,後不再造就是真懺悔。我懺悔了,懺悔了明天還做,這是假的,不是真的。我知道這是過失,永遠不再重犯這個過失,這叫懺悔,真懺悔。再犯,假的,不是真的。跟中國儒家所說的「不貳過」,這是孔子讚歎顏回,顏回是孔子弟子當中最好的弟子,難得他天天修懺悔法門。你看到顏回過失,看這一次,以後再不會看到有一樣的過失,看不到。夫子讚歎,真正做功夫做到這個樣的,只有顏回一個,其他人都做不到。所以,我們要希求出世,超越六道輪迴,超越十法界。

  「悕者,念也,願也」,故悕求跟希望的這個希求是一樣的意思。「又世界者,世指時間,界指空間」。時空裡面所包含的一切,這叫世界。「《首楞嚴經》曰:世為遷流」,過去、現在、未來,時間,「界為方位」,四方、四維、上下,這叫界。「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這把世界兩個字解釋清楚了,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時間、空間。

  「等正覺見《唐譯》,是為新譯。《魏譯》為等覺,是為舊譯」。這是會集的經文從哪個本子上節錄下來的,有根有據,不違背會集的原則,這叫善本。《唐譯》經文是等正覺,《魏譯》的,魏是三國時候,魏國康僧鎧翻譯的,他翻為等覺。「等覺有二義:一、等覺是菩薩之極位,將得妙覺之佛果。其智慧功德,等似妙覺,故謂之等覺」。這第一個意思。菩薩五十一個位次,最高的。這五十一個位次,《華嚴經》上說的,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五十個位次,再上去就是等覺,菩薩果位,等覺再上去是佛。所以菩薩最高的位次,他的智慧、功德跟妙覺,妙覺就是佛,跟妙覺非常接近,很像,但是還不是。這稱為等覺菩薩。「曇鸞大師曰:望於妙覺猶有一等」,對妙覺來講他還差一等;比下呢?比下面五十個位次,他覺悟了。「故名等覺」。這都是第一個意思。

  第二個意思,「等覺即佛果」。這個意思是什麼?平等覺,跟一切諸佛平等,這稱為等覺,等覺就是佛。這是第二個意思。菩薩裡面的等覺不是佛,換句話,雖然都是等覺,等覺還有差別。到了佛就圓滿了,就一絲毫差別都沒有了。我們學佛是學這個,是為這個而來的,不是為其他的。所以,這才真正得到諸佛護念,龍天善神護持你、保佑你。你的方向偏差了、目標錯誤了,佛想幫忙幫不上,加持不上,龍天善神遠離你。為什麼?你不是如來弟子,你是假的,不是真的。打著佛的旗號,不幹如來家業,這些善神走了。走了也有護法來,來了一群妖魔鬼怪,他們來了。他們知道你是假的,用什麼來誘惑你?財、色、名、利,來誘惑你。用神通威勢來威嚇你,你不能不屈服他,你就變成魔子魔孫,受他控制了。所以這是學佛的人要知道,要常常有警覺心。因為這個時代是真真實實法弱魔強,佛菩薩都要讓幾分,迴避,不來了。

  我們不是佛菩薩再來的,我們是凡夫,非常有幸,也可以說有福報,得人身,遇佛法,能夠遇到這部經典,遇到這個念佛法門,這是莫大的慶幸。為什麼?這一生可以遠離六道輪迴,能夠往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這個機會到了。這個機會之可貴,就是我們自己認識,真的認識,真的把持住。這個世間所有的一切,都不能夠影響我、都不能夠動搖我,這個世間的一切我統統不要,我完全放棄。我所要的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就是親近阿彌陀佛,這一生當中決定要完成、要做到。其他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於我都不相干。你問我要做什麼事情?我要做就是念佛,就是讀這一部經,跟大家分享這部經。拿其他的經論我不要,我不學了,我沒有那麼多時間。我的精力、時間都要集中,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做個榜樣,帶個好頭。

  同修們送了幾個蒙古包給我,我很歡喜。我覺得今天的修行人,有這個居住,比釋迦牟尼佛樹下一宿好多了,該滿足了。所以我就想到,今天建大道場,共修的人多了,用蒙古包最好。這小蒙古包一個人一個,十個人十個,圍在一起就是個僧團,二十個人二十個。不要去募捐,不要去化緣,這一個很便宜,人家供養的時候歡喜,我們接受也歡喜。釋迦牟尼佛一生沒有道場,樹下一宿,日中一食,常常想到,佛祖!他們所做出的典型、榜樣我們要記住,做不到,不能太過分了。我們今天在香港,這不是個道場,這是山上的民宅,多半是農民居住的。我們有這麼幾個同修,大家志同道合,一個人買一棟,互相在一起學習經教、念佛,互相照顧,這就很好了。這是私人住宅,不是公共場所,我們拿出一間房子來做個攝影棚。這個地方沒有網路設備,只是錄像,錄完之後送到尖沙咀,那邊去播放。這兒沒人來,清淨無為。

  我們沒有任何希望,就沒有失望,就快樂,有希望就有失望。很多人聽話不留意,誤會就很多。我在斯里蘭卡訪問,跟總統很有緣,我們訪問九天,四次見面。我勸他,他那個地方可以建個宗教大學,可以建立一個佛教大學,他一口答應。人家問我,是不是我去想建?我不想,我不是斯里蘭卡人,我們是外國人,我們希望他建。為佛教建,為正法,不是為我。今天為正法,沒有老師,這真的,不是假的。學校建容易,老師到哪裡去找?所以真正要想建學校,首先要培養老師,培養老師需要十年。十年時間很長,國家可以找一塊很好的地,建一座大學,慢慢建,十年完工,這學校會美輪美奐。另外找個很小的地方,搭幾間茅蓬,甚至於蒙古包都可以,有個二十個人、三十個人,這老師,要培養十年。哪個老師,將來準備教什麼課的,你十年工夫就專門研究這部經典,講《華嚴》的,十年專攻《華嚴》;講《法華》的,專攻《法華》。十年下來,老師有了。真正做個好老師,這一部經上,清涼大師跟我們講的信、解、行、證,把這四個都做到,第一流的老師,真正的善知識。譬如講《無量壽經》,真信,真的能理解,沒錯誤,真能依教奉行,真正得生淨土,那就是證果。

  無論你喜歡哪一部經哪一部論,你十年的時間去專攻。基礎,要用兩年的時間奠定基礎,八年的時間專攻一部,不能搞多。多,心不定,不會開悟。我們的目標還是走古人的老路,守規矩,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是持戒。時間久了,慢慢你就得定。有個三年、四年,心就定下來了,妄想少了、雜念少了,七年、八年可能就開悟了。一悟的時候,經文自然通達,所以叫長時薰修,豁然大悟。這就是古人所說的「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意思完全通達明瞭,不需要學的,自然通達。為什麼?這些經書是釋迦牟尼佛從自性流露出來的,只要你見性,必定通達。惠能是個例子,釋迦牟尼佛是個例子。釋迦牟尼佛講這些經,誰教他的?沒有,無師自通的。惠能大師也是無師自通的,什麼都通。這種教學法才是至高無上,才是究竟圓滿,戒定慧,他開慧。持戒是為什麼?為得定。得定是為什麼?為開慧,開慧是我們的終極目標。所以你要知道,戒是基礎,戒是無上菩提本,世出世間一切善法,都從戒裡頭生出來的。所以大乘經上讚歎戒律,持戒,戒為無上菩提本,能生一切諸善根。世出世間一切善根都從戒裡頭生的,戒沒有了,就全盤是假的。

  培養老師要從戒定慧三學,就依照,這是一切諸佛如來共同走的一條道路,不是釋迦一人。我們不走這條路,新開闢一條路,太難了,可能就走到岔路上去了,走向魔道上去了,必須遵循老路。這個不能不知道。老路是最可靠的路、是最安全的路、最穩當的路、最快速的路,我們從老路,希望成就真善知識。十年之後,這真善知識是我們的教授,他有戒德、他有定功、他有智慧,自然能把人教好。這是一流的,大師級的。然後從他們培養學生,二流、三流的,普及這個社會,從二流裡頭再提升到一流。真正願意幹的,最重要是發心,利益眾生的心,眾生無邊誓願度,要發這個心。全心全力護持正法久住,發這個心,決定不為自己。有自己這一點點東西夾雜在裡頭,醍醐就變成毒藥,那叫真可惜。佛希望我們早一天成佛,這是諸佛如來的本願。

  下面引用《往生論註》,曇鸞大師的話,「以諸法等,故諸如來等。是故諸佛如來,名為等覺」。這為什麼佛稱等覺。諸如來平等的,全都回歸到常寂光,身土都不可得,都化成常寂光了,真平等。法等,法怎麼等?萬法皆空,《般若經》上告訴我們,「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所以法等。世法跟佛法平等,善法跟惡法平等,沒有一樣不平等。為什麼?它都等於零,任何一法都等於零,零跟零是相等的。這就叫「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能沾一點,沾一點錯了,所以統統放下。

  我第一次跟章嘉大師見面,向他老人家請教,佛門裡頭有沒有方法,讓我們很快能契入?我們著急,想能契入佛境界。那時候我二十六歲,還是有一點心浮氣躁的氣息。章嘉大師看我看了半個多鐘點,我也看他,等他的開示。半個多小時之後,他說了一句話,有,就說一個字。我的心就動了,精神振作起來,有,得用心來聽了。這心一動是什麼?浮躁,沒定功。他又停了六、七分鐘,這又平下來,才告訴我「看得破,放得下」這六個字。也就是絕對不可以給心浮氣躁的人講,為什麼?耳邊風,這邊聽了,那邊跑掉了。給誰說?真信、真解、真願、真行,給這樣的人說。不是這樣的人,真人不開口。所以我們第一天見面,兩個小時,應該說只說了二十幾句話,兩個小時。章嘉大師就告訴我,每個星期來,叫我每個星期星期天去看他,他會給我一個小時到兩個小時時間。這是什麼?真想學、真想知道、真想幹。

  我跟他三年,他老人家圓寂了。如果不圓寂,我會跟他很長的時間,他走了。我這個三年,一個星期上一堂課,佛學的根基從這兒奠定的。如果沒有這個根基,以後遇到李老師的十年,我學不到東西。有這個根基,到台中跟李老師,這十年才學到東西。李老師開班,經學班教講經,二十多個學生,你看,出來的就是我一個。什麼原因?有章嘉大師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不行,這個太難得了!章嘉大師名氣很大,接觸他的人很少,為什麼?外頭有人毀謗,說他是政治和尚。所以,很多真正學佛人不願意親近他。真正大善知識,我們有緣遇到,時節因緣都好像是佛菩薩安排的。所以我學佛這三個老師,少一個都不行,都不能成就。三個老師都是可遇不可求,這找,到哪兒去找!

  法等,佛就等,所以佛稱為等覺。「又《智度論》曰」,《大智度論》上講的,「諸佛等,故名為等覺。《會疏》云:等覺有二義。一、如來名等覺。二、一生補處位」。這兩種說法,自古以來,註解經論都用這個。我們再看底下,「於是注經家於此經文,亦有兩說。一謂,是住等覺位菩薩,於十方示現八相成道」,這講得通。不要說等覺菩薩,還有些大德告訴我們,十信心滿就有這個能力,示現八相成道。十信心滿就是我們一般講無明破了。妄想、分別、執著,《華嚴經》上說的,妄想是無明煩惱,就是起心動念,分別就是塵沙煩惱,執著就是見思煩惱。大乘經上常說,見思煩惱斷了,證阿羅漢果,超越六道輪迴,他不在六道,他在四聖法界,阿羅漢。阿羅漢斷見思,見思習氣沒斷,所以他在聲聞這個地位上就是斷習氣。習氣斷盡了,他不叫阿羅漢,升級了,叫辟支佛。辟支佛的位置上斷什麼?斷塵沙煩惱,塵沙煩惱就是分別,世出世間法不再分別,他斷掉了。斷掉了他就不叫做辟支佛,升級了,叫菩薩。所以菩薩見思煩惱、習氣都斷了,塵沙煩惱斷了,塵沙的習氣沒斷。所以菩薩要斷塵沙煩惱的習氣,塵沙煩惱習氣統統斷盡了,他成佛了,十法界裡面的佛,相似即佛,十法界的佛。

  十法界的佛,我們知道,他就是無明沒破,見思、塵沙連習氣都斷了,無明沒破,無明是起心動念。在這個位子上就是破無明,無明一破,就是六根在六塵境界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無明破了,十法界就沒有了。他到哪裡去了?他到一真法界去了,就是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圓教初住菩薩,就是我們所謂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無明破了。那我們就想到,見思有習氣,塵沙有習氣,無明當然也有習氣,無明習氣沒斷。無明習氣沒有辦法斷,為什麼?他不起心不動念了,你一斷就要起心動念,那你就墮落了。所以這個時候叫無功用道,也有大師說此處用不得力,一用力就錯了。那怎麼斷?任運,任運是隨它去,它自然就沒有了,時間久了它就沒有了。所以把斷無明習氣比喻,古德比喻像酒瓶。酒瓶裡頭盛的是酒,把酒倒乾淨、擦乾淨,一滴都沒有了,確實沒有了,聞聞有味道,這味道除不掉。把瓶口打開,放在那裡,放個半年、一年再去聞,沒有了。無明煩惱的習氣要這樣斷法。

  所以,實報莊嚴土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四十一位是什麼?就是這個習氣濃淡不一樣,濃的在下面,淡的在上面,從濃淡分成四十一等,是這麼個境界。但是這個無始無明習氣,它只妨礙你契入常寂光,除這個之外,一點妨礙都沒有。譬如十法界,我化身,應化身,我去供佛、去聞法,不妨礙;到遍法界一切諸佛剎土十法界裡面,現身說法教化眾生,沒妨礙。就是妨礙你契入自性。必須無明習氣斷乾淨了,就是等覺還有最後一品,叫生相無明,這一品習氣斷乾淨,他就成妙覺,他就不住實報土了。換句話說,實報土也不是真的,是無明習氣所現的,無明習氣沒有了,實報土就沒有了,他就回歸常寂光。回歸常寂光,叫妙覺如來。

  這得搞清楚、搞明白,曉得我們自己在哪個位次上。我們現在沒入門,這一點要清楚,為什麼?十信,初信是入門,我們初信沒有到。初信斷證的功夫跟小乘初果完全相同,智慧比小乘高,斷煩惱完全相同;也就是身見、邊見、見取、戒取、邪見統統斷掉了,你才是初信位的菩薩。初信位的菩薩,即使沒有遇到這個法門,他不能往生,他在這個世間,生的處所只有天上、人間,他不會墮三惡道,他不會變成阿修羅,也不會變成羅剎。所以稱為聖人,小聖,十信菩薩。天上人間七次往返,證阿羅漢果。天上壽命到了到人間來,人間壽命到了到天上去,他就是這兩道修行。七次往返,時間長,天上壽命長,何年何月才能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遇到淨土法門這幸運,一生就成就了,這個機會可不能放過,放過太可惜了。

  我們從十信位來看小乘就會很清楚。你看,初信是小乘的初果,二信是小乘的二果向,三信位就是二果,四信位是三果向,五信位就是三果,六信位是四果向,七信位是四果阿羅漢。你從這裡看好清楚,你才曉得這個修證多困難。我們今天不把萬緣放下,死心塌地念佛,你就真叫大錯大錯了!這麼好的一個緣。你要去走這個豎出,就從初果爬到四果,小乘,大乘初信到七信,要多長時間?天上人間往返七次。這麼長的時間當中修行,苦難很多,進進退退,善緣惡緣、順境逆境你統統都得經歷,你要沒有相當忍辱的功夫,你沒有辦法突破,所以真難。回想遇到這個法門,你何等的幸運!你要是錯用了心,修這個法門不能往生,你說冤不冤枉?

  所以,只有真正搞通,搞清楚、搞明白了,徹底放下,絲毫不留,我就一心一意求生淨土,這是我第一樁大事。等我到極樂世界,這個地方眾生也許福報現前,大家對於正法、對於聖賢都相信了,聖賢教誨能聽得懂了,那個時候再來。我成就了,大家都有成就,我沒有成就,所講的都是胡說八道,把聽眾講得愈來愈迷惑,愈來愈顛倒,那是罪業。我們今天學經教,這李老師教給我們,完全講古人的註解,是自己學習的心得分享,不敢為人師。極樂世界回來,那就可以為人師了,為什麼?已經是阿惟越致的身分,不一樣,等覺菩薩的身分。現在是凡夫,迷惑顛倒。這是於十方叫八相成道。

  另外一個說法,「一謂,此乃果佛,從果向因,示現八相,乃成佛後之力用」,這是妙覺,真正證得究竟圓滿了。換句話說,在十法界裡頭,示現八相成道的佛,一種是從常寂光來的,一種是從實報土來的,實報土來的是等覺菩薩,從常寂光來的是妙覺如來。妙覺如來也可以稱為等覺,那個等是平等,跟一切諸佛如來平等;而實報土裡頭的等覺,是說他的功夫還沒有達到妙覺,跟妙覺差不多。所以這個等覺,兩種等覺境界不一樣,一個是真正平等覺,一個是跟妙覺相似,不是真正平等。但是這兩種人,在十法界示現八相成道都是非常自在,可以說是毫無差別。

  「總之,大覺妙用,不可思議」。妙覺稱大覺,等覺也可以稱大覺,他們起作用就跟《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所說的完全相同。對象是有緣人,這些無量劫來,生生世世,跟菩薩跟佛有緣的眾生,可以說念念不斷在放送信息。為什麼?我們起心動念,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知道,他們統統收到。等覺菩薩收到,不但等覺,實報土裡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個個收到,我們怎麼能瞞得了人?我們瞞的是凡夫,這些法身大士你怎麼瞞他?不可能。起心動念他曉得,需要幫助,他真的馬上就來了;不需要幫助他知道,如如不動。我們身體狀況一清二楚,為什麼?身體裡頭每個細胞也是波動現象,這個波動現象他們都收到。念頭他知道,身體狀況他知道,你幹什麼他都知道。所以,大乘經教告訴我們,一切要從真實心中作,不要有假心。你那些妄念,那些不是真心,人家也知道,全知道。想學佛、想成佛、想往生,還用虛情假意,自己都不好意思,如何面對諸佛菩薩?為什麼那麼多人敢面對?那些人無知,根本就不知道。

  這個叫諸法實相,《般若經》的核心。通達諸法實相,真的明白事實真相,你就知道自然端正心念,自然會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放下,真心就現前。妄心沒有放下,妄心永遠障礙真心,永遠是覆蓋了真心。真心有,不能現前、不起作用,阿賴耶、第六意識、第七末那當家做主。這些妄心、妄念,善惡都幹,肯定是惡多善少。為什麼?你看相應的心所,五十一個心所,善心所只有十一個,惡心所有二十六個,這就說明凡夫惡多善少。外面的環境,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真幹的人少;殺盜淫妄、貪瞋痴慢、損人利己、自私自利,幹的人多。這兩個一比較不就知道了?所以人在六道,在三善道的時間短,在三惡道的時間長。

  你把這些東西統統看清楚、看明白,不用問別人,自己心裡有數。我應該怎麼做?擺在我面前這些路,我要走哪一條?只有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他只有一條路的選擇,念佛求生淨土,這一條是康莊大道,這一條是近路。走其他的八萬四千法門,剛才說了,都要通過斷煩惱、斷習氣,就是超越十法界也要很長很長的時間,今天講天文數字,不是一般數學能算得出來的,真難!淨土帶業往生,真容易!可是這部經要不讀透,你不知道。這部經真正念透了,你才真正認識極樂世界,也認識諸佛剎土,也認識我們現在的娑婆世界。你才有真實智慧選擇正道,下定決心快速完成,不再拖泥帶水,徹底放下了。緣不成熟決定對自己造成障礙,這個障礙很可能影響你這一生往生,那就是大錯大錯。

  下面,念老給我們總結,「似不必於此二者強執一說,不妨並存」。兩種說法都好,兩種說法都是事實真相,一個是果地的,究竟果地,一個是因地,等覺菩薩還在因地,沒成佛。等覺的意思跟如來果地上平等覺的意思,同中有不同,不同當中有同,所以不要執著。「蓋因菩薩眾多,境界不一」。實報土裡面四十一個階級,每個階級裡頭也不平等。好像我們學校裡上課,同一年級有五、六十個人,考試還有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菩薩階位亦如是,同是一個階級裡頭還是不平等,還是有高下。一定到如來地位,完全平等,回歸常寂光了,這是完全平等、究竟平等。

  經可以不讀,哪些人不讀?真正老實人不必要讀,真聽話、真老實,叫他一句佛號念去,行了,哪有這麼囉嗦?他能成就。知識分子不行,他會胡思亂想,必須要搞清楚、搞明白,心才能定得下來。所以,世尊在世四十九年講經說法,為誰?為知識分子。上智好教,像惠能大師,你看,講幾句話,全通了;下愚好教,鍋漏匠好教。當中這一截最難教,我們就是當中這部分,不容易。非常非常感佛的恩,為什麼?讓我壽命延長了,我要是四十五歲壽命到了,未必能往生。給我延長這麼長的壽命,我把這個裡頭搞清楚、搞明白了,我決定會往生。佛菩薩保佑,大恩大德,沒有這個後面四十年,不能成就。好,今天時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