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二百四十八頁,我們從第七行看起,這是一個段落:

  「先師夏老居士,未冠學儒」。夏蓮居老居士是黃念祖老居士的老師,所以稱先師。做這個註解,老師已經往生了,稱先師。未冠學儒,冠是古禮,中國古禮,男子二十歲戴帽子,戴帽子就代表成年,他是大人,他不再是小孩,對他要尊重,要有禮貌。女孩子十六歲就梳頭,就是成年。成年,在中國從前這是大禮。未冠,這是童子,人都可以稱他名字。但是行了冠禮之後,就不能稱他的名字,稱他的名對他不恭敬。行冠禮這一天,同輩朋友、親戚送他一個字,所以中國人有名有字,行冠禮之後要稱他的字,不可以稱他的名。從今而後稱名的只有兩個人,父母稱名,一生稱名,老師一生稱名,所以老師的地位跟父母是平等的。做官了,縱然做到大臣,跟皇上在一起,皇上也稱字不稱你名,對你尊敬。還有一種可以稱名的,你犯罪了,你判刑、坐牢,人都叫你名字,這個就是說對你不再尊重。所以中國人稱名這個禮節很重,可不能把這個稱錯了。如果這個人有道德、有德行,連字都不稱他,他是什麼地方人,就用那個地方名字,表示這個地方出了大人物。譬如清朝晚年的李鴻章,大家不稱他名,也不稱他字,稱他李合肥,他是合肥人,稱他李合肥。佛門也不例外,智者大師,他的法號叫智顗,但是這是一個大師,人家稱他天台,天台大師,不稱他智者,稱他天台大師。這個都是特別尊重。窺基大師一生住在慈恩寺,西安的慈恩寺,大家稱他為慈恩大師,稱這個寺廟的名字,不稱他的名,也不稱他的字,對他特別尊重。這在古禮裡面,我們常常可以看到的。

  「先程朱而後陸王」。程朱,宋代的理學家。程顥、程頤兄弟兩個人,在中國學術上是很有影響力的;朱是朱熹,這是宋朝的大儒。他們三個人提倡性理之學,心性之學,成為一個學派,所以後人用「程朱」代替這個學派。夏蓮居老居士在年輕的時候學過,也就是二十歲行冠禮,他二十歲之前學過程朱的理學,也學過陸王的。陸是陸九淵,宋朝時候人,王是王陽明,這都被後人稱為哲學家,王陽明的哲學。這是說明他年輕的時候,在儒學造詣就相當之深,這兩個學派都不是普通的,都屬於高深的學派。「甫壯入佛」,壯年的時候學佛,中國古時候四十稱為壯。「攝禪密而歸淨土」,他學過禪、學過密,也學過教,最後晚年歸淨土。「夏老博貫群籍,深於文字」,貫是貫通,博是博學,他涉獵得非常廣,儒釋道他都涉獵,深於文字,文學非常好。「專功久修,教眼圓明」,他的學,修學很認真,無論是學禪、學教、學密,都真下功夫,不是學一點皮毛、學一點知識,不是的,他都深入。

  「於壬申之歲」,壬申是一九三二年,正在中日戰爭的時候,「發願重校此經」。前面說過,因為這部經,從宋王龍舒居士會集,比原譯本是好,流通也很廣,但是不能算是盡善盡美,都有瑕疵,讓人看到很遺憾。所以夏老發了個大心,重新再做一次會集,避免以前這些弊病,重新來做。「掩關津門」,真的像夏老詩裡面所說,三年不下樓。他閉關在樓上,三年不下樓,三年時間專攻這一部經,五種原譯本、三種節校本,全心全力就在這幾本書上,融會貫通,再把它會集成一本。「遍探五種原譯,洞察三家校本」,這個三家就是王龍舒、魏默深,這兩種會集本,彭際清的節校本。「無一語不詳參」,詳是詳明,參是參考,研究參考。「無一字不互校」,每一個字互相校對,必須是五種原譯本原來的字,不能改,一個字都不能改。前面兩種會集本改了字,所以後人感到遺憾。會集,句句是五種原譯本的原文,每個字也是原譯本原來的字,不可以改動它,這樣會集就沒有瑕疵,這才是真正會集的善本。「虔恭敬慎」,虔誠、恭敬、謹慎,這是他的態度,夏老的用心、夏老的態度。「日禱佛前」,求佛加持,唯恐有錯誤。「千斟萬酌,時縈夢寐」,晚上作夢常常夢到還在這個地方會集經,這大經,可見得用心之專、用心之誠、用心之敬,這三個字他做到了。成就之後,「四眾歡喜」,出家在家,大眾看到這個本子生歡喜心,這是真正好本子,找不出毛病了。

  「宗教俱徹之慧明老法師」,是當時當代的大德,夏蓮居、梅光羲都是依慧老法師為皈依師,在他面前受皈依的。老和尚「搭衣捧經攝照於佛前」,這照就是照片。在佛前面搭衣捧經,這個意思,為它做見證,為它做證明,證明這個會集本才是真正圓滿的善本,最好的本子。「先舅父梅擷芸」,就是梅光羲老居士,「連續播講於電臺,譽為善本」,譽是稱讚。《無量壽經》一千多年來沒有一個善本,這個善本終於出現,值得慶幸的。「慈舟法師專講此經於京魯」,在北京、在山東講過幾次,「並親為科判」,這個科判我們這裡都有。「北京極樂庵方丈妙禪老和尚,聘請山東女子蓮社吳倩薌社長來寺開講此經兩月」。這說當時一些知名的學者、大德,他們對這個會集本的肯定。「其他發心宏揚,專志持誦者,不可勝數」,對這個本子讚歎學習的人很多。「印行流通,相繼不絕」,也有人發心印這個本子。

  「是以先舅父梅老讚云:於淨宗要旨,窮深極微,發前人未發之蘊」,這是梅老對於會集本的讚歎。這個會集本對於淨宗的要旨,精要、宗旨,窮深極微,夏蓮老做到了,而且確實有前人沒有發現的。這個前人是指王龍舒、魏默深,他們沒有發現的。這個蘊就是這裡頭有很深的義趣、很深的道理,他們沒發現。「又精當明確,鑿然有據」,這就是講完全符合會集的條件,精當取捨,特別指這個。明確,這是原譯本裡面,確實有不少文字晦澀,讓人看到不知道說的什麼意思,我們讀過原譯本的人都知道。明確,鑿然有據,每一句、每一字都有五種原譯本做依據。「無一義不在原譯之中」,就是五種原譯本,「無一句溢出本經之外。有美皆備,無諦不收」,諦在此地當真實說,這是擷取非常恰當。「雖欲不謂之善本不可得也」,這一句也是讚歎,雖然我們不想稱它為善本也不能,這個意思就是也不能,真是善本,確實是善本。

  「先舅之語,現已舉世公認」,梅老居士說的這些話都在序文裡頭,他有一篇很長的序文,讀了非常受感動。「並將本經採入新印之續藏」,這個還沒有做到,念老跟我談過這問題,我們還沒有這種緣。雖然我們印過幾次《大藏經》,因為佛門裡面還有不少人對這個經典有批評,我們要這樣做,引起的反對會更嚴重。所以我們還是謹慎、低調,沒有放在印的《藏經》裡面,這個事情留給後人去做,我們可以不必著急。讀的人多了,依照這個經修行的人多了,成就的人多了,自然將來會入藏的,只是時間問題。「大經塵封千載」,原因就是沒有善本,沒有一個好的本子。「先賢會經之願乃圓」,彭際清、王龍舒、魏默深,這些都是發大心,希望會集成一個善本,也做了,做出來了,可是美中不足,還是有瑕疵,後人指出來了。一直到夏蓮居會集本,這個本子出來,真正圓滿了,過去這些大德大願也圓滿了。「大經放光,眾生有幸」,這個大經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是淨土宗的大經。「本經名《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是為大經之第九本。」這是簡單把這段因緣介紹出來了。

  下面介紹本經的註釋,就是註解,有五種,註解有五種。第一種,「《無量壽經義疏》,六卷,隋淨影寺沙門慧遠撰疏」。慧遠法師的著作,他的名號跟淨土宗初祖慧遠完全相同,朝代不一樣。在佛門裡面為了區別這兩個人,稱隋慧遠為小慧遠,東晉這個時候,東晉這個慧遠叫大慧遠,用這個來區別。也有很多用淨影寺,淨影大師、淨影法師,用這個來尊稱他,不稱他的名號。這個註解,我們常常看到有《淨影疏》,那就是指這個,就是指隋朝慧遠法師他做的這個註解。他用的是康僧鎧的本子,這個本子早年我們也學過。第二種,經題相同,也叫「《無量壽經義疏》,唐嘉祥寺吉藏撰」,通常我們也尊稱為《嘉祥疏》,也不稱法師的名諱。第三種,「無量壽經義述文贊」,有三卷,這是在中國流通,法師是韓國人,「新羅沙門憬興著」。元曉在中國學淨土宗,回國之後,在他自己國家建立淨土宗,是韓國淨宗的祖師,他有《無量壽經》註解。第四個,「無量壽經宗要」,也是韓國人,「新羅沙門元曉」,前面憬興,他們都有著作。第五種,「遊心安樂道」,也是元曉撰的。所以在外國對於《無量壽經》的研究學習,這個成果遠遠超過中國,中國人學《無量壽經》就這兩種著作,韓國的比我們多,日本就更多了。末後這條說,「日本則有了惠、峻諦、道隱、觀徹等數十種之多,遠超我國」。我們現在在日本找到的大概有二十五、六種,想印成一套,這個《無量壽經》註疏,把它印在一起,便於學習這部經典。

  下面再介紹本經的註解,「五譯之中,《魏譯》較備」,這五種翻譯,這個經的義理比較圓滿一點是要算康僧鎧的本子。所以大經的註疏,就是註解,統統都依魏譯本。「我國大德多為小本彌陀作註。至於註大本者僅隋淨影,唐嘉祥兩家」,就只有這兩種。中國人大概是《無量壽經》沒有善本,所以修淨土統統都依據小本《阿彌陀經》,對《阿彌陀經》的註解很多,對《無量壽經》只有隋唐時代兩種。第一個,《義疏》,「隋京師淨影寺沙門慧遠撰疏。世稱淨影疏」。第二種,「《無量壽經義疏》」,名字跟上面相同,「唐嘉祥寺吉藏撰。世稱嘉祥疏」。「又新羅國」,現在的朝鮮,「有憬興、元曉兩家,所註亦在我國流通」,所用的文字全是中國文言文。這下面講的是韓國的,現在叫韓國。「《無量壽經義述文贊》,三卷,新羅國沙門憬興著」,在中國稱為憬興疏。第二種,「《無量壽經宗要》一卷,新羅國黃龍寺沙門元曉撰」。他曾經入唐遊學,回去之後,「化振海東」,在韓國傳淨土宗,影響很大,他的註解稱為海東疏。第三種,「《遊心安樂道》」,也是元曉師撰的,「乃淨宗古佚十書之一」,算是古註。

  「大經光明,照耀日本,註釋之盛,遠超我國。筆者所知者已二十餘種」。這是黃念祖老居士知道的,他也把它抄在這個地方,給我們做參考,這都是日本的。第一個,「《無量壽佛贊鈔》一卷」,日本興福寺善珠作的作品。第二種,「《無量壽經述義》三卷,最澄集」。第三種,「《無量壽經私記》」,智景作的。「《無量壽經義苑》七卷,紀州總持寺南楚作。《無量壽經略箋》八卷,享保五年洛東禪林寺院溪作」。第六,「《無量壽經鈔》七卷,望西樓了惠作」,這個本子,念老這個註解裡頭引用有他的。「《無量壽經直談要註記》,二十四卷,永享四年增上寺西譽作」。第八,「《無量壽經見聞》,七卷,良榮作」。第九,「《無量壽經科玄概》一卷,小倉西吟作」。第十,「《無量壽經會疏》十卷,越前勝授寺峻諦作」,這個念老集註裡頭引用他的很多。下面有,「《無量壽經開義》六卷,平安西福寺惠空作」。第十二,「《無量壽經貫思義》三卷,薏州理圓作」。十三,「《無量壽經顯宗疏》十七卷,江州性海無涯作」。第十四,「《無量壽經要解》三卷,法霖作」。第十五,「《無量壽經講錄》十卷,紀州磯肋安樂寺南麟作」。第十六,「《無量壽經梵響記》六卷,靈鳳作」。第十七,「《無量壽經眼髓》十一卷,攝州定專坊月溪作」。第十八,「《無量壽經義記》」,有五卷,惠然作的。第十九,「《無量壽經海渧記》」,這是憲榮泰岩作的。「《無量壽經永安錄》十三卷」,慧雲作的。第二十一,「《無量壽經甄解》十八卷,道隱作」,這個念老的註解也引用了。第二十二,「《無量壽經合贊》,觀徹作。其中第六、第十、第二十一、第二十二」,這四種,「本書引證甚多。」現在大概這些本子,我們都找到了。

  底下這一段,「註釋大經校會本者,共有五種」,註解會集本、節校本。第一個,「無量壽經起信論,三卷,清初彭際清作」。第二個,「無量壽經箋註」,丁福保作的,丁福保是民國初年人。第三種是「佛說摩訶阿彌陀經衷論」,這是王耕心作的,他註的這個本子是魏源的本子。第四種是「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眉注」,李炳南老居士作的。第五種,也是這個經,就是我們現在用的註解,黃念祖老居士集解,他是集經論跟祖師的註疏,來註這一部大經。

  「又註釋大經校會本者,共三種」。第一個是「《無量壽經起信論》」,彭際清作的。第二個,「《無量壽經箋註》」,是丁福保,丁福保用的本子就是《無量壽經起信論》,註解這個。所以,「以上兩種所註者,皆為彭氏之節校本」。第三個,「《佛說摩訶阿彌陀經衷論》」,這是清光緒王耕心作的,這是《無量壽經》第八種,魏承貫的會集本。又清朝末年沈善登居士,他著有「《報恩論》三卷」,當中有「《淨土法門綱宗》、《無量壽經綱宗》、《往生正因論》」,這沈居士他《報恩論》裡頭有這些內容,都是關於《無量壽經》這個註解。這一段「譯會校釋」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下面第九,第九大段「總釋名題」。學習經教,先要把經題搞清楚、搞明白,這個全經的大意就掌握到了。「凡經之名題,皆直顯本經之要旨,使學者因名達體,一覽經題,直窺全經大義,是以天台家註經,先釋經名。」這一段,我們看黃念老的原註,在二百五十四頁第一行,我們剛才念的,就是在這一行裡頭節錄下來的。「大經五種原譯,各有經題。王氏會本名為《大阿彌陀經》,以別於原譯與小本。但大字之增,無所依據」。這是說王龍舒的會集本,他的本子叫《大阿彌陀經》,這個大字沒有根據,當然是他自己定的。彭氏彭際清的節本跟魏默深的會集本,「皆名《無量壽經》,同於《魏譯》」,三種一個名字,「混同易誤」,說《無量壽經》,到底是哪個本子?「正定王氏改魏氏本為《摩訶阿彌陀經》」,摩訶這二字也沒有依據。這個就是會集連經題也要考慮在其中。

  「考」,考據,「從漢迄宋十二譯中」,十二種翻譯,「以無量壽為名者」,有十個,「以清淨平等覺為名者」,有兩種,「以正覺為名者」,有一種。「最初漢代譯名為《無量清淨平等覺經》」,這是最早的經題。「最後宋代譯名為《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夏蓮老就把這兩部經的經題合起來,重複的去掉,所以他這個題也是會集的,真實都有根據,不是自己想出來的,確實是有根據。「今此會本」,這一次這個會集本,「直取宋譯經題《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這是上段,把那個經字去掉,「去其重複之經字」,下面則「從《漢譯》經題《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去掉重複的「無量」兩個字,把這兩個合成一起,續成本經題名,這個經題叫「《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自然佳妙」。這會集連題也會集上,這個是夏蓮居老居士的智慧,跟前人確實不一樣。「不假斧斤。兩譯原名,攝於一名之中;十二種經題,悉入一題之內」。這一個題目把意思全包括了,十二種譯本跟這個題都相應,所以這個題選得好,這會得太好了。「全經大旨,昭然目前。淨宗要義,備於題內。人法喻、教理行、體相用等齊顯於一名之中。如帝網珠,圓攝一切妙法。本經會集之妙,於此可見麟爪。」在這裡能看到,他會集得妙。這是說明這經題是怎麼會集來的,經題也是會集的,非常巧妙。

  下面就解釋這個經題,解釋經題。佛說,先說佛字,佛,「題中首字曰佛,佛者乃梵語佛陀之略稱」。具足稱為佛陀耶,中國人喜歡簡略,把尾音都去掉,只留一個佛字,意思是「覺者」。古人稱覺者,現在呢?現在叫覺悟的人,現在我們稱覺悟的人,古時候覺者,覺者就是覺悟的人。「覺者對迷而言。迷則眾生」。迷而不覺,這稱眾生;覺而不迷,這就稱為佛陀。所以一定要把名字講清楚、講明白。社會上確實有不少人對佛教有很深的誤會,過去香港人對佛教誤會非常深,認為佛是什麼?佛是專門為死人服務的,所以說遇到佛是很不吉祥。在馬路上看到一個出家人,都吐口水,吐他,這種現象,在過去不少年。我第一次到香港來講經,一九七七年,這邊暢懷法師告訴我,現在比較好一點,見出家人不吐口水、不罵你了,大概三年前,看到出家人都罵、都吐口水,認為很不吉祥。我們這邊也有一些鄰居看我們學佛,我們門口要貼個佛字,他就勸我們不要貼這個,這個不好。我們免找麻煩,所以就不貼,這他不懂,不知道。所以今天我們把佛這個字介紹給別人,跟他講覺,他聽不懂,什麼叫自覺覺他,他不知道。我們想到怎麼解釋,三皈依裡頭有,「皈依佛,二足尊」,這個二足他們喜歡。二是什麼?是智慧、是福報,這個他要。不要智慧就愚痴,不要福報就貧窮,這個他們不願意的。所以我對他們介紹,佛是什麼?佛是智慧圓滿,福報圓滿。你要不要的話,你智慧沒有,你愚痴;福報沒有,你就貧窮。這樣給他介紹,恐怕他很願意接受,跟他講覺跟迷,他聽不懂,他也不知道迷有什麼不好,覺有什麼好處。這就是我們把佛介紹給人要契機,他是什麼根機,他能接受,怎麼個說法,我們以善巧方便介紹給他,慢慢來度化他、來影響他。

  「三覺俱圓」,三種覺統統圓滿,這才稱佛。三種覺,第一個是「自覺」,自己覺悟;第二個是「覺他」;第三個是「覺滿」,滿是圓滿。這三種,自覺、覺他、覺滿,這才稱佛。「三覺圓滿,名為佛陀」。自覺圓滿,覺他圓滿,這叫覺滿。「是知佛者即三覺俱圓之眾生,眾生即未覺之佛」,這真的,不是假的。《華嚴經》上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都是真話。為什麼?我們中國聖人也講本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那個善不當善惡講,那個善就是覺悟,圓滿的覺悟,跟《華嚴經》講的意思通。

  「又佛者乃十號之一」。佛有十種稱號,我們這裡有個參考資料,《三藏法數》裡面節錄出來的,「出《佛說十號經》」。「此十號義」,這十號的意思,「若總略釋之」,總的裡頭來略說,則:「無虛妄名如來,良福田名應供」。這個略說,他有十個號,第一個是如來,沒有虛妄叫如來,真實。良福田,是眾生最好的福田,這叫應供。「知法界」,對法界通達明瞭,這叫「正遍知」,正是正覺,遍是什麼都知道。「具三明名明行足」,三明就是六通,六種神通。「不還來名善逝」,他成佛了,決定沒有退轉,絕對不會再墮落做眾生、做凡夫。「知眾生國土名世間解」,知道眾生,知道國土,也就是我們說的十法界依正莊嚴、六道輪迴,他全知道,這是世間解。「無與等」,沒有人能跟他相等,叫「無上士」,士是知識分子,知識分子裡最高的。「調他心名調御丈夫」,佛能說法,幫助我們化解心裡面的憂慮煩惱,他有辦法幫助我們,稱為調御丈夫。「為眾生眼名天人師」,他是天上人間的老師,我們有問題可以向他請教,他都能給我們解答。「知三聚名佛」。三聚,後頭有解釋,括弧裡解釋,「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這是修學的過程,他都知道。這是簡略的稱呼,這十種德統統具足叫「世間尊」,就稱為世尊。「祖師所述經教,皆依此義而釋」,來解釋這個十號。「今此經中,合世間解、無上士以為一號,雖開合不同,其義則一,故兩存之。」我們看這個經裡頭的解釋。

  第一個,「如來,如來之義有三」,第一個叫法身,第二個報身,第三個應身。「《金剛經》云:無所從來,亦無所去」,這是說法身。法身沒有形相,法身是一切萬法的根本,也就是現在哲學裡面所說的本體,宇宙萬法的本體,都從它這個地方生出來的,它是能生能現。佛法裡也稱它作真性,也稱它作自性、法性,名稱有幾十個。為什麼一樁事情說這麼多名字?這是佛教學的善巧,教我們不要執著名字,名字是假設的,不是真的,要懂得它的意思,這名裡頭什麼意思,這個重要。所以這麼多名字,就是教我們不要執著。

  《轉法輪論》裡面說,「第一義諦名如,正覺名來」,這是報身如來。第一義是如,正覺是來,這是智慧之身。「《成實論》云:乘如實道,來成正覺」,這是應身如來。《成實論》是小乘論,唐朝時候有成實宗,就是依這部論建立的宗派。這個是應身,就是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在印度所示現的,這個身是應身如來。應是感應,眾生有感,他來應;如果感沒有了,這應身就不見了。釋迦牟尼佛應化住世八十年,他八十歲圓寂的。也就是說,他來教化眾生,根熟的眾生,在他在世的時候統統度盡了,剩下來是根性沒有完全成熟的。有佛的弟子,有留下來的經教,這就是他的影響。影響的面,全世界;影響的時間,一萬二千年。通常講,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世尊離開我們,現在世界上的人一般說,二千五百五十六年。但是中國歷史上記載的不然,中國歷史上記載的,釋迦佛出生在周昭王二十四年,圓寂那一年是周穆王五十三年。如果照這個記載,釋迦牟尼佛滅度到今年是三千零三十多年,這個可以查一查,三千多年。不管是中國講法、是外國講法,總而言之,肯定是二千五百年以上。一萬二千年,現在是末法一萬年的第二個一千年,後面時間還長。有人問我們,馬雅的預言說是二0一二年,這世界末日。我們佛教不承認。你看釋迦牟尼佛的末法還有九千年,怎麼會是末日?哪有這種說法!所以末日是別的宗教講的,佛教裡頭沒有,這個要知道。

  佛教只講末法,這是真的。什麼叫末法?末法也有個定義。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有說法的人,釋迦牟尼佛在世,他說法;佛滅度之後,弟子們說法,有說、有聽、有真幹,還有真證果的,這叫正法。佛的時代是正法,佛入滅之後一千年,也是正法,佛弟子傳的很真,沒有走樣,確實有證果的,證初果、二果,有證果的。所以正法是有講、有聽、有修行、有證果,這四個具足,就是信解行證統統具足,這叫正法。如果有講的、有聽的、有學的,沒有證果的,這叫像法。第三種,有講的、有聽的,沒有人真幹,沒有修行的,只喜歡聽,不肯修行,當然沒有證果,這叫末法。連講的都沒有了,那叫滅法。沒有講經的,沒有聽經的,這叫滅法。我們知道,末法時期有講、有聽、有學佛的、有研究經教的,沒有真幹的,這叫末法。這個時期很長,後面還有九千年。九千年,佛法有興有衰,這一定的道理。早年我初學佛的時候,我向章嘉大師請教,問過這個問題。老師告訴我,時間還很長,有興有衰,我們現在是在衰,衰到一定程度慢慢又會起來,有興有衰。這是如來的意思。

  第二,「應供」,第二個名號叫應供。「謂萬行圓成,福慧具足,應受天上人間供養,饒益有情,故號應供。」應是應該接受,供是供養,這個意思在中國也講得通。中國人對老師供養,特別是在古時候,古時候教學的人沒有一定的收入,所以人叫窮秀才。他一生讀書教學,不從事於營生事業,農工商都有營生的事業,讀書人沒有。讀書人怎麼生活?學生供養,學生的家長。但是供養沒有限制,不能像繳學費,那這個學術就變成買賣,這是不可以的,供養是隨意。小孩送到老師這裡來接受教育,逢年過節,也不是天天有,中國一年兩個節,清明、中秋、重陽,這三節,再過年,年節,家長送一點禮給老師,不拘多少。禮一定要送,不拘多少,這是應供,就是應該接受。家庭富裕的多送一點,貧窮人少送一點,老師靠這個生活。老師要不教學了,他生活就沒有來源,所以老師一般都相當清寒,但是在社會上地位很高,讀書人沒有不尊重的。在任何集會裡面,他們一定是坐上座。古時候這個座位是士農工商,要按這個順序坐,讀書人在上位,下面農工,最下位是商。現在顛倒過來,現在上位、大位是商,讀書人是最下面,一切向錢看,所以學校也變成商業化,變成學店。這是一個社會的安危、民風的善良,都可以從這地方去看,所以教學上非常重要。古時候帝王尊重讀書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現在叫知識分子,古時候不是的,古時候叫聖賢,聖賢君子,那地位當然高。所以教書的人稱夫子,大概都是從孔子來的,孔子教學,稱孔夫子,所以老師都稱夫子。自己也這麼稱,你從事哪個行業?我幹夫子的,這就是從事於教學工作。可是古時候一聽夫子,他是夫子,對他就特別尊重。這是應供。應供有條件,福慧具足,智慧具足,福報也具足。

  第三,「正遍知」,正遍知有時候也稱為「正等覺」。「謂具一切智,於一切法無不了知,故號正遍知。以一切法平等開覺一切眾生成無上覺,故號正等覺。」這兩個名稱有兩個簡單的解釋。他怎麼會遍知?特別著重這個遍字,正是正確,沒有大問題,下面這個遍字,遍是無所不知。誰能做到?佛做到了。佛怎麼做到?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個智慧自然現前。正遍知人人都有,只是我們現在自己有障礙,把智慧障礙了,智慧變成煩惱。佛經裡面有說,「煩惱即菩提」,菩提是智慧,迷的時候叫煩惱,悟的時候就是智慧。佛菩薩跟凡夫差別在迷悟,除迷悟之外沒有差別。覺悟的時候,圓滿覺悟了,這十種稱號具足,本來是佛,不必要學,自性裡本自具足。所以佛門裡頭確實有一些大德,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他什麼都知道。佛教裡面有,其他宗教也有,道理是一個,只要你把障礙除掉,你的智慧就現前。什麼障礙?無明煩惱、塵沙煩惱、見思煩惱,佛給我們講三大類煩惱。我們現在這三大類煩惱統統有,所以自性裡面的智慧不能現前,原因在此地,不是別的。佛說,我們如果能把見思煩惱斷了,就是放下,你智慧開了一部分,證阿羅漢果,這個果位叫正覺;如果再能把塵沙煩惱也斷了,你就叫正等正覺;再把無明煩惱斷了,你叫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是成佛了,正等正覺是菩薩,只有正覺叫阿羅漢,全是教我們斷煩惱證得,不是我們要學多久證得,不是的,沒有這個說法。你現在能斷,現在就成佛,問題你肯不肯放下?惠能大師給我們做了個表演,他放下了,他在五祖方丈室裡頭,五祖跟他講《金剛經》,大概講不到三分之一,他放下了,這一放下就成佛,就成正遍知。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正遍知,五祖衣缽就傳給他,他是禪宗第六代祖。所以這不是學多少,多少經、多少論,與這個不相干,是你放下多少,放下是功夫。學佛不能不放下,放下是真修行;不放下是假的,你所學的是知識,不是智慧。

  第四,「明行足」,明就是說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這三明,三明通常跟六通合在一起。「行足者,謂身口意業正真清淨,於自願力,一切之行,善修滿足」,所以叫明行足。具足六種神通,六種神通,修行人大小不一樣,菩薩五十一個階級,一個比一個殊勝。達到什麼時候稱三明?明心見性稱三明。沒有明心見性,也就是說,在四聖法界都叫六通。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沒有見性的,都稱為六通;明心見性就稱三明。三明可以說六通差不多達到圓滿的地步,所以身口意正真清淨。於自願力,願力有兩種,一種自己成佛的願力,第二種是度眾生的願力,兩種願力善修滿足,這叫明行足。明行足這個號是從修行功夫上說的,足就是圓滿,明是智慧;行,大乘教裡頭菩薩八萬四千細行,小乘裡頭三千威儀。這是屬於大乘,不是小乘。八萬四千細行,通常四千省略,叫八萬細行,大乘經上常看到的。把它歸納起來就是十善,八萬四千行是十善展開來的,歸納起來十善。十善重要,十善是菩薩行,要從這裡開始,得真幹,把十善變成我們身口意的行為。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身清淨;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口清淨;不貪、不瞋、不痴,意清淨。從這裡開始,善修。善是什麼意思?在日常生活當中,工作當中,待人接物之中,全用上,這叫善修。滿足是圓滿,圓滿就成佛,所以十善業道圓滿就成佛,叫明行足。

  第五,叫「善逝」。什麼叫善逝?「妙往之義」,善是巧妙。「謂以無量智慧,能斷諸惑,妙出世間,能趣佛果」,這叫善逝。這個地方,那個妙的意思沒說出來;說出來了,籠統,我們看不清楚。妙,就在實際生活當中,很巧妙的,從事上見到理,從相上見到性,這叫妙。性相一如,理事不二,這什麼境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才叫妙,這叫善逝。即世間出世間,沒有離開;即凡夫,他就登佛位,真妙!為什麼?凡聖都是假的,都不可得,這真妙,所以叫善逝。一切法無不是佛法,法法皆圓,法法皆通。

  第六,「世間解無上士」,這是有時候分作兩個,也有合在一起,這個地方是合在一起。「世間解者,謂世間、出世間因果諸法,無不解了也」。這是講世間法跟出世間法完全通達明瞭,沒有障礙。「無上士」,士是中國讀書人,在讀書人裡頭沒有超過他的。那是什麼?讀書人最高的是聖人,第一等的,第二等賢人,第三等君子,這也是中國古時候傳統學術裡頭三種地位的名稱。跟佛教裡面,佛、菩薩、阿羅漢是三個等級的名稱,最高的是佛陀,第二個菩薩,第三個羅漢。像現在學校裡面的學位一樣,現在學位最高的博士,第二個碩士,第三個學士。所以可以說它是佛教裡面學位的名稱。無上,就是最高的,在儒是聖人,在佛教裡面他是佛陀,這最高的學位。「謂業惑淨盡,更無所斷」,見思煩惱斷了,塵沙斷了,無明斷了,再其他的沒有,他斷乾淨了,無上士。「於三界天人凡聖之中,第一最上無等,故號世間解無上士。」這是佛的稱呼。

  第七個,「調御丈夫,謂具大丈夫力用,而說種種諸法,調伏制御一切眾生」。調伏,這是說佛菩薩的教學,他有能力教化眾生,幫助眾生轉惡為善,或者是教化。中國古人在教學裡面常說教化,讀書在變化氣質,如果我們學了,不能變化氣質,等於沒學。氣質怎麼變化?變惡為善,變愚痴為智慧,這就是變迷為悟,變凡為聖,這是教學的功德。功是功夫,德就是真正得到的。得到善心善行,得到真正覺悟,得到無上菩提,這叫調御。調,調伏;御,制御,就是駕御、統御,都是這個意思。一切眾生,「令離垢染,得大涅槃」。垢染是煩惱的代名詞,也就是三大類的煩惱,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這三種煩惱都要斷盡,你就得大般涅槃。般涅槃就是自性,得大般涅槃回歸自性,在淨土宗回歸寂光淨土,《華嚴經》稱為妙覺如來,稱他為丈夫。

  第八個德號,「天人師,謂非獨與四眾為師」。佛的教學是對學生,稱老師。四眾,出家男眾、女眾,在家男眾、女眾,這叫四眾。這都是皈依三寶,發心跟佛學習,叫佛門弟子。實際,除這個之外,「所有天上人間、魔王外道、釋梵天龍,悉皆歸命,依教奉行,俱作弟子,故號天人師」。換句話說,天上人間,所有眾生都應該依佛為老師,向佛學習,就對了。為什麼?佛的教誨是最圓滿的,無論在哪一方面,這個要知道。我們中國老祖宗也非常了不起,將教學層次分得很細,《大學》裡頭三綱八目。「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講盡了,講得多好!八目,從「格物」,從這開始,「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講絕了。古人真幹,從小教起。從哪裡幹起?從格物。現在很多人把格物講錯了,這就是佛家常說的,「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格是當格鬥講,物是什麼?物是物欲、欲望。你要先把自己的欲望打敗,你要戰勝它,這叫格物。格物,換句話說,放下對精神物質那個貪求的心,這個東西首先要放下,格物就是放下。致知就是智慧,正知現前。我們智慧為什麼不能現前?就是這些東西放不下,障礙你,你智慧不能現前。

  中國老祖宗厲害。所以我們讀了這些書,我有一次就請教老師,李老師,我說我們中國古聖先賢是不是諸佛菩薩來應化的?因為他們的智慧跟佛菩薩所講沒兩樣。老師回答得很好,他說理上說得通,事上沒證據。他沒有說他是什麼佛菩薩再來的,他沒有說,沒證據,理上是一定講得通。你看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中國人喜歡聖賢,用聖賢身來得度、來教化;印度人喜歡佛菩薩,他就現佛菩薩身。所以我們就想著,所有宗教創始人統統是佛菩薩的化身,講得通。我跟江逸子老師說過,他是畫家,我們這裡供奉著,外面,千手觀音,他畫的,畫得真好。我給他講,千手觀音那三十二個面孔就是三十二應,要畫成各種不同的族群、各種不同的宗教,畫出來,就更明顯,全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這個話我還聽一個人講過,日本老和尚,中村康隆,我跟他見過兩次面,第一次見面,他一百歲;第二次見面,好像是一百零二歲,他一百零三歲走了。這個老和尚很有趣味,我跟他見面,他告訴我,全世界宗教創始人都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我完全同意,我沒有懷疑。我離開,他的大徒弟橋本送我到大門口,告訴我,他說法師,我們老和尚一生沒說過這個話,今天跟你見面,怎麼會說出這句話?世界上所有宗教的創始人都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這個老和尚跟我們一個看法,為我們作證,很難得。所以天人師,天上人間、魔王外道,都應當以佛為師。釋,帝釋天;梵天,大梵天;天龍八部,護法神,悉皆歸命,統統都要向佛學習,都要以佛為老師,依教奉行,俱作弟子,統統都是佛的弟子。所以佛號天人師,這個意思很圓滿。

  第九,稱「佛,梵語具云佛陀」,中國人喜歡簡單,把尾音省掉,只稱佛。「謂智慧具足,三覺圓滿」,三覺就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智慧具足,「故號為佛」,佛是這個意思。這個地方應當還加兩個字,智慧、福德。我們在念三皈依的時候常念,「皈依佛,二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這個三皈依是常常念的,意思就更圓滿,眾生要求的智慧、福德,我們把佛介紹給他,佛就是圓滿的智慧、圓滿的福德。

  第十,「世尊,謂以智慧等法,破彼貪瞋痴等不善之法」,就是貪瞋痴慢疑,眾生有,不善,佛法用智慧把這些不善法統統斷掉了,「滅生死苦」,不再搞六道輪迴,永遠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得無上覺,天人凡聖,世間、出世間,咸皆尊重,故號世尊」。這個世,世出世間對他都非常尊重,稱之為世尊。這是《十號經》裡頭所說的,但是《華嚴》有說,大乘經典常說,有很多說法,世間解、無上士是兩個,到佛,這是第十,世尊是具足前面十號,稱之為世尊。這個說法也非常之好,世尊一定具足前面十號,世出世間沒有不尊重的,稱之為世尊。

  好,正好時間到,我們就學到此地。